英语:Albert Einstein (/ˈælbərt ˈaɪnʃtaɪn/; German: [ˈalbɐrt ˈaɪnʃtaɪn] ( listen); 14 March 1879 – 18 April 1955) was a German-born theoretical physicist. Einstein's work is also known for its influence o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He developed the general theory of relativity, one of the two pillars of modern physics (alongside quantum mechanics). Einstein is best known in popular culture for his mass–energy equivalence formula E = mc2 (which has been dubbed "the world's most famous equation"). He received the 1921 Nobel Prize in Physics for his "services to theoretical physics", in particular his discovery of the law of the photoelectric effect, a pivotal step in the evolution of quantum theory.Near the beginning of his career, Einstein thought that Newtonian mechanics was no longer enough to reconcile the laws of classical mechanics with the laws of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 This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his special theory of relativity. He realized, however, that the principle of relativity could also be extended to gravitational fields, and with his subsequent theory of gravitation in 1916, he published a paper on the general relativity. He continued to deal with problems of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quantum theory, which led to his explanations of particle theory and the motion of molecules. He also investigated the thermal properties of light which laid the foundation of the photon theory of light. In 1917, Einstein applied the general theory of relativity to model the large-scale structure of the universe.He was visiting the United States when Adolf Hitler came to power in 1933 and, being Jewish, did not go back to Germany, where he had been a professor at the Berlin Academy of Sciences. He settled in the U.S., becoming an American citizen in 1940.[10] On the eve of World War II, he endorsed a letter to President Franklin D. Roosevelt alerting him to the potential development of "extremely powerful bombs of a new type" and recommending that the U.S. begin similar research. This eventually led to what would become the Manhattan Project. Einstein supported defending the Allied forces, but largely denounced the idea of using the newly discovered nuclear fission as a weapon. Later, with the British philosopher Bertrand Russell, Einstein signed the Russell–Einstein Manifesto, which highlighted the danger of nuclear weapons. Einstein was affiliated with th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in Princeton, New Jersey, until his death in 1955.Einstein published more than 300 scientific papers along with over 150 non-scientific works. On 5 December 2014, universities and archives announced the release of Einstein's papers, comprising more than 30,000 unique documents. Einstein's intellectual achievements and originality have made the word "Einstein" synonymous with genius翻译: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德语:Albert 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旧译恩斯坦,20世纪犹太裔理论物理学家,科学哲学家,创立了相对论,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之一(另一个是量子力学)。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 = mc2最著称于世(世人称之为‘全世界最著名的方程’),他也因为“对理论物理的贡献,特别是发现了光电效应”而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个发现深深影响量子理论的建立。在爱因斯坦早期职业生涯时,他想牛顿力学的框架已经无法让经典力学与电磁场相互共存,这也为狭义相对论发展起了开端。然而他了解到相对的性质可以延申到引力场模型以及他在1916年的一些引力理论,就是广义相对论。接着他着手处理统计力学与量子理论的问题,这也造就他对于粒子与分子运动的解释。在1917年,爱因斯坦运用广义相对论建立大尺度结构宇宙的模型。1933年,希特勒掌权,爱因斯坦走访美国,由于是犹太裔身份,他没有回到德国,而那时候他早已在普鲁士科学院取得教授的职位。在1940年,他定居美国随后成为美国公民。在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他署名一封信给当时美国总统罗斯褔,信中提到一种新式且深具威力的炸弹很有可能发展起来,建议美国也尽早进行相关研究,而这也导至曼哈顿计划的成型。起初爱因斯坦协助增强同盟国的武力但谴责使用当时新发现的核裂变作为一种武器的想法,后来爱因斯坦与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共同签署一份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强调核武的危险性。爱因斯坦总共发表了300多篇科学论文和150篇非科学作品。爱因斯坦被誉为是“现代物理学之父”及二十世纪世界最重要科学家之一。他卓越的科学成就和原创性使得“爱因斯坦”一词成为“天才”的同义词。
我国24岁天才少年曹原与其导师一天之内连发两篇《Nature》,介绍了魔角石墨烯研究的新突破。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曹原是第一篇论文的第一作者,以及和导师共同为文章通讯作者。在第二篇论文中曹原和其他两位作者并列为第一作者。
在学术圈中,第一作者被认为是对论文做出绝对贡献的人,而通讯作者通常是由教授等课题组长担任,是论文的主要创意贡献者之一。
其实,这并不是曹原第一次获得国际关注,事实上早在2018年3月6日,当时只有21岁的草原就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一天之内连发了两篇《Nature》论文,论文发表之后立即引起整个物理学界的反响,一些报道称其一举解决了困扰世界107年的难题。这里多说一下,一般论文很难登上《nature》,有些科学家一辈子也只能登上1-2篇,而曹原可以在同一天登上两篇,可想而知他的理论有多么重要。
在2018年被英国《自然》周刊评为:2018年度影响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而当时还是学生的曹原位列榜首。
还有一些媒体报道说:诺贝尔奖颁给他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虽然国内国外对曹原的研究赞誉如潮,但还是有些人不理解,为什么是中国人曹原的科研论文,非要去英文期刊发表文章?
其实这个问题非常有含金量,我们可以透过这个问题,了解一下为什么中国人的论文,以发表在英文期刊上为荣。
论文的发表
其实科学家做研究,也需要像明星一样吆喝自己的成果,只不过明星面对的是普通观众,而科学家面向的是其他科学家。
科学家主要研究的工作,都是创新性工作,然而他们研究的成果究竟对不对呢?其实并不能只有作者一个人说了算,比如:我说我研究了一个超导体,那么我把我的研究交给同行审阅的时候,同行通过我的论文来指出我的错误,从而否定我的理论。
当我交给同行审阅时,并不是一个个直接去找同行,而是发表在相应的期刊上,让同样订阅该期刊的同行看到。
但是期刊这么多,我该如何选择要投稿的期刊呢?这里有几个重要标准:相关领域的期刊;受科学家关注度较高的期刊。
如果我把论文投到一个冷门的期刊,该期刊可能只有100人订阅,那就说明我的文章发表在这个期刊上很难引起同行的广泛关注。
如果我把论文投到一个热门的期刊,该期刊会受到全世界大多数科学家的关注,那就说明我的文章能够引起同行热议。
但是,热门期刊并不会随便收录我的文章,一方面是因为该期刊每次可以收录的文章有限,另一方面是该期刊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威性,会对论文进行筛选。一般创新度不够、实验数据造假、论文与其他重复性较高等文章都会被筛选掉。
但如果通过了这个阶段,也不会被立即发表,杂志的编辑还会提出修改意见,以及调整内容等进行修改,审核等,在此过程中也会有许多文章被筛选掉。一般情况下一篇文章从投稿到最终发表需要3-12个月,当然如果研究的内容非常热门或者成果特别巨大,那么可能只需很短的时间就会被发表出来。
中文研究为什么要发表在英语期刊?
中文研究之所以要选择在英语期刊发表,其实就是因为受科学家关注度较高的期刊几乎都是英文期刊。
评价一个期刊的影响力,可以通过看该期刊的影响因子,影响因子的计算方式是IF(年份)=该期刊最近两年的全部文章在当年被引用的次数/该期刊最近两年的全部文章。
比如:如果该期刊最近两年发表了100篇文章,一共被引用了200次,那么该期刊的影响因子就是2。
从这里你看出来了,影响因子越高的文章,代表着被同行认同率越高,而影响因子每年都会更新一次.
从2019年影响因子我们可以看出,排名靠前的期刊都是英文期刊,比如:《nature》的影响因子是40.137,排名第13。
而中文期刊《cell research》在中文期刊中影响因子为17.848,是中文期刊中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但影响力远不如《nature》。(多说一句,有些中文期刊在国际上影响力也比较大,具体要看期刊的领域)
也就是说,中文期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并不如英文期刊,如果作者发表在中文期刊上,那么该作者的文章只能引起中文圈内的科学家关注,无法获得国际的关注,以至于该作者的成果无法被大众所熟知。这非常不利于科学交流,也不利于我国的科学发展。
总结
其实最开始最受欢迎的国际期刊并不是英文期刊,而是德语,这是因为当时德语有很多顶级科学家,但随着科学中心从德国转移到美国,使得美国科学水平大幅提升,以至于目前主流期刊几乎都是英文期刊。
而我国的科学研究之所以发表在英文期刊上,是因为只有受关注较高的期刊,才能获得更多更专业的同行审阅,才能使自己的研究获得足够的关注。
他因发表了几篇有影响的论文,在学术界颇有名气He published several influential papers, is very famous in academia
中国论文发英文期刊可以展现中国论文水平的提升。可以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到中国的文化。
看你怎么操作
教师对本公布的是让自己在国外20条ほど是关于的意思
推荐用一般过去式(时) I published the paper/article/essay(推荐前2者) entitled(提名为) *** in the journal/periodical(2选1) ***. 其中,两部分***都需斜体表示(张伶俐无法显示) 供参
翻译如下:他已发表了二十余篇学术论文He has published more than 20 papers
根据网友Elisabeth M Bik提供的论文图片分析情况, 天津医科大学天津生命科学研究中心Hua Tang 课题组40多篇sci论文涉嫌图片重复使用问题 ,大部分论文由国自然基金资助。具体情况如下: No、1 论文题目: Downregulation of TNFRSF19 and RAB43 by a novel miRNA, miR-HCC3, promotes proliferation and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论文作者: LiMing Guo, Rui Gao, JianChen Gan, YaNan Zhu, JunYi Ma, Ping Lv, Yi Zhang, ShengPing Li, Hua Tang 出版期刊及年份: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2020) 涉嫌图片重复使用情况: 参考链接: No、2 论文题目: TCDD-induced antagonism of MEHP-mediated migration and invasion partly involves 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 in MCF7 breast cancer cells 论文作者: Anqi Shan, Ling Leng, Jing Li, Xiu-mei Luo, Ya-jiao Fan, Qiaoyun Yang, Qun-hui Xie, Yang-sheng Chen, Chun-sheng Ni, Li-ming Guo, Hua Tang , Xi Chen, Nai-jun Tang 出版期刊及年份: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20) 涉嫌图片重复使用情况: 参考链接: No、3 论文题目: miR-30a reverses TGF-β2-induced migration and EMT in 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 by targeting Smad2 论文作者: Hua Li, Hui Song, Xiaoyong Yuan, Jun Li, Hua Tang 出版期刊及年份: Molecular Biology Reports(2019) 涉嫌图片重复使用情况: 参考链接: No、4 论文题目: HBV-encoded miR-2 functions as an oncogene by downregulating TRIM35 but upregulating RAN in liver cancer cells 论文作者: Lili Yao , Yadi Zhou , Zhenhua Sui , Yanling Zhang , Yankun Liu , Hong Xie , Huijie Gao , Hongxia Fan , Yi Zhang , Min Liu , Shengping Li , Hua Tang 出版期刊及年份: EBioMedicine (2019) 涉嫌图片重复使用情况: 参考链接: No、5 论文题目: miR-639 Expression Is Silenced by DNMT3A-Mediated Hypermethylation and Functions as a Tumor Suppressor in Liver Cancer Cells 论文作者: Jing Xiao, Yankun Liu, Fuxia Wu, Ruiyan Liu, Yongli Xie, Qian Yang, Yufeng Li, Min Liu, Shengping Li, Hua Tang 出版期刊及年份: Molecular Therapy (2019) 涉嫌图片重复使用情况: 参考链接: No、6 论文题目: GRSF1-mediated MIR-G-1 promotes malignant behavior and nuclear autophagy by directly upregulating TMED5 and LMNB1 in cervical cancer cells 论文作者: Zhen Yang, Qi Sun, Junfei Guo, Shixing Wang, Ge Song, Weiying Liu, Min Liu & Hua Tang 出版期刊及年份: Autophagy (2019) 涉嫌图片重复使用情况: 参考链接: No、7 论文题目: INPP1 up‐regulation by miR‐27a contributes to the growth, migration and invasion of human cervical cancer 论文作者: Pu Li, Qiaoge Zhang, Hua Tang 出版期刊及年份:J Cell Mol Med(2019) 涉嫌图片重复使用情况: 参考链接: No、8 论文题目: MiR-HCC2 Up-regulates BAMBI and ELMO1 Expression to Facilitate the Proliferation and EM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论文作者: Jianying Yi, Yajie Fan, Le Zhang, Hong Wang, Ting Mu, Hong Xie, Huijie Gao, Min Liu, Shengping Li, Hua Tang 出版期刊及年份:Journal of Cancer (2019) 涉嫌图片重复使用情况: 参考链接: 由于版面问题,本文仅列举了2020年和2019年出版的论文,其实远远不止这个数,一共有40多篇,具体情况可以查看这个链接:
we expect to publish 3 papers included in SCI.希望对你有帮助!
We expect to publish 3 papers cited by SCI soon.
关于创造者:通过他在摩托罗拉半导体上的工作可知,从1982年起创造者就从事微处理器的设计和研发工作。这些设计包含VEM车用系统、控制系统、和IBM个人电脑、苹果计算机、基于CISC和RISC的多处理器系统,并曾使用像MS-DOS、UNIX、Macintosh(麦金拖实机)、实时内核的操作系统。一位对计算机系统痴迷的用户,他发表了60多篇电子刊物,以及一些电子图书!
【英文简述】Yuan Longping (born September 7, 1930) is a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tist and educator, known for developing the first hybrid rice varieties in the 1970s. His "hybrid rice" has since been grown in dozens of countries in Africa, America, and Asia —providing a robust food source in high famine risk areas.Mr. Yuan won the State Preemin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ward of China in 2000, the Wolf Prize in agriculture and the World Food Prize in 2004. He is currently is DirectorGeneral of the China National Hybrid Rice R&D Center and has been appointed as Professor at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He is a member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foreign associate of the U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06) and the 2006 CPPCC.Mr. Yuan was born in Beijing, China. He loves playing Majong and the Erhu (Chinese violin), swimming and motorcycling.
英语是:He is quite famous in the academic circles as he has published several influential papers.句子解释:famous 英[ˈfeɪməs] 美[ˈfeməs] adj. 著名的,出名的; 〈古〉一流的,极好的; [例句]New Orleans is famous for its cuisine.新奥尔良以其美食而著称。publish 英[ˈpʌblɪʃ] 美[ˈpʌblɪʃ] vt. 出版,发行; 发表,宣布(结婚等); 公布,颁布; 出版…的著作; [例句]They publish reference books他们出版工具书。influential 英[ˌɪnfluˈenʃl] 美[ˌɪnfluˈɛnʃəl] adj. 有影响的; 有权势的; n. 有影响力的人物; [例句]It helps to have influential friends.有几个位高权重的朋友很有好处。
关于作者(作者简介):从1982年起,作者与Motorola Semiconductors合作,从事基于微处理器的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其设计的作品包括VMEbus系统、微控制器、IBM个人电脑、苹果机,基于CISC和RISC的多处理器系统,并曾使用多种操作系统,例如MS-DOS、UNIX、Macintosh OS和实时内核操作系统。因热心于电脑系统,他曾在各种电子媒体上发表60多篇文章和论文,并出版了几本著作。
科斯获得诺贝尔奖的论文是:《企业的性质》,《社会成本问题》。罗纳德·科斯,1932年毕业于英国伦敦经济学院,1951年获博士学位。除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务于英国政府以外,科斯一直从事学术研究活动。先后在英园的利物浦大学和伦敦经济学院等任教。1951年移居美国,先后在布法罗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任教。1961年后任美国《法学与经济学杂志》主编。1991年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
科斯定理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哈里•科斯(Ronald H. Coase)命名。他于1937年和1960年分别发表了《厂商的性质》和《社会成本问题》两篇论文,这两篇文章中的论点后来被人们命名为著名的 “科斯定理是产权经济学研究的基础,其核心内容是关于交易费用的论断。科斯定理的基本含义是科斯在1960年《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表达的,而“科斯定理”这个术语是乔治•史提格勒(George Stigler)1966年首次使用的。科斯定理较为通俗的解释是:“在交易费用为零和对产权充分界定并加以实施的条件下,外部性因素不会引起资源的不当配置。因为在此场合,当事人(外部性因素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将受一种市场里的驱使去就互惠互利的交易进行谈判,也就是说,是外部性因素内部化。”也有人认为科斯定理是由两个定理组成的。科斯第一定理即为史提格勒的表述:如果市场交易成本为零,不管权利初始安排如何,市场机制会自动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在交易成本大于零的现实世界,科斯第二定理可以表述为:一旦考虑到市场交易的成本,合法权利的初始界定以及经济组织形式的选择将会对资源配置效率产生影响。科斯定理的构成科斯定理由三组定理构成。科斯第一定理的内容是:如果交易费用为零,不管产权初始如何安排,当事人之间的谈判都会导致那些财富最大化的安排,即市场机制会自动达到帕雷托最优。如果科斯第一定理成立,那么它所揭示的经济现象就是:在大千世界中,任何经济活动的效益总是最好的,任何工作的效率都是最高的,任何原始形成的产权制度安排总是最有效的,因为任何交易的费用都是零,人们自然会在内在利益的驱动下,自动实现经济资源的最优配置,因而,产权制度没有必要存在,更谈不上产权制度的优劣。然而,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是不存在的,在经济社会一切领域和一切活动中,交易费用总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存在,因而,科斯第一定理是建立在绝对虚构的世界中,但它的出现为科斯第二定理作了一个重要的铺垫。科斯第二定理通常被称为科斯定理的反定理,其基本含义是:在交易费用大于零的世界里,不同的权利界定,会带来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也就是说,交易是有成本的,在不同的产权制度下,交易的成本可能是不同的,因而,资源配置的效率可能也不同,所以,为了优化资源配置,产权制度的选择是必要的。科斯第二定理中的交易成本就是指在不同的产权制度下的交易费用。在交易费用至上的科斯定理中,它必然成为选择或衡量产权制度效率高低的惟一标准。那么,如何根据交易费用选择产权制度呢?科斯第三定理描述了这种产权制度的选择方法。第三定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如果不同产权制度下的交易成本相等,那么,产权制度的选择就取决于制度本身成本的高低;第二,某一种产权制度如果非建不可,而对这种制度不同的设计和实施方式及方法有着不同的成本,则这种成本也应该考虑;第三,如果设计和实施某项制度所花费的成本比实施该制度所获得的收益还大,则这项制度没有必要建立;第四,即便现存的制度不合理,然而,如果建立一项新制度的成本无穷大,或新制度的建立所带来的收益小于其成本,则一项制度的变革是没有必要的。
科斯获得诺贝尔奖的论文:《企业的性质》、《社会成本问题》。
《企业的性质》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罗纳德·科斯25岁时构思并写就,在1937年的发表的论文。奠定了现代企业理论的基础,也成为企业家理论探讨上重要里程碑。
《企业的性质》是最终让其获得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两篇论文之一。在这篇并不长的文章里,科斯通过回答两个基本的问题从而为企业理论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这两个问题就是:企业为什么会存在?企业的规模由什么因素决定?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市场成本论与组织成本论--构成了《企业的性质》的核心内容。
《社会成本问题》是一篇讨论产权的法律界定的论文,构筑了以“科斯定理”为核心的产权理论分析框架。
《社会成本问题》体现了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往往存在外部影响,即单个消费者或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对社会上其他人的福利有影响,包括“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科斯定理的提出从而解决了私人解决外部性的这条途径。
在研读《社会成本问题》之后,对这一问题体会更加深刻了。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所述的就是“外部不经济”的情况。
对这种情况,传统的经济学分析遵循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中提出的观点,关于私人产品和社会产品之间的差异的例子,抓住私人产品和社会产品的矛盾,得出了要排烟的厂主应赔偿损失,或对他课征“庇古”税,或令他迁走的纠正办法。
而科斯认为,把这种问题归结为由于甲损害乙,所以应该制止甲的传统做法,错误地掩盖了问题的实质。实际上这种外部效应问题具有相互性,又称不兼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