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爸爸也是一位优秀的科研人员,所以她从小受到了熏陶。
事实上,许多网民质疑这位博士生导师在五年内发表了60篇SCI论文,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在五年内发表60篇SCI论文是非常困难的。
但事实上,尽管五年内发表60篇SCI论文非常困难,但实际上,许多研究型学者都能做到。许多研究型学者喜欢写论文。他们几乎每天都写自己的论文,我希望这位华中科技大学的博士生导师能在他的研究领域取得更多的成就。二十篇论文属于第一作者和对应作者,其余属于第二作者或其他标题。事实上,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参与了超过30%的论文的研究和出版的整个过程。
因为对许多人而言,这个工作量是合理的,如果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论文超过60篇,普通人基本上很难完成,因此,我将与大家讨论网民之间的争议以及如何完成,因为他的作品数量真的被夸大了,现在我们来谈谈科普。一般来说,研究生不能发表SCI论文。博士生的要求是在其整个学习生涯中发表两篇类似的论文。然而,在博士毕业后的五年里,他发表了60篇SCI论文,这是非常夸张的。
因为绝大多数人想发表一篇文章是很难到达天空的,虽然这位华中科技大学的博士生导师一直存在争议,但我们相信这位博士生导师一定对他的研究领域很感兴趣。因此,我真的希望这位博士生导师能够努力工作,做自己的研究,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取得更多的成就,而不受外界的影响。
姜宇后来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2012年又考入清华大学宇航学院攻读硕士学位,2014年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并且仅用1年9个月就提前取得了清华大学博士学位。
你进哈工大的学校主页看了么?我知道的好像有一个唐德威。
博士导师李瑰贤 邓宗全 王黎钦 钟诗胜 郝明晖 曲建俊 宋宝玉 陈照波 姜洪源 翟文杰 吴伟国 陈 明 焦映厚 唐德威 王洪祥 教 授(研究员)郝双晖 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李明章 刘文涛 古 乐 李 笑 李建生 张 峰 于红英 祁 勇 夏宇宏 王 瑜 李柏松这些人都可以作研究生的导师的,还是找博导好。 当然可以,都行。
分类: 社会民生 解析: 华罗庚于1910年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一个小商人家庭。 1925年,初中毕业后就因家境贫困无法继续升学。1928年,18岁的华罗庚在他的数学老师王维克的推荐下,到金坛中学担任庶务员。然而不幸,他在这年患了伤寒症,卧床达五个月之久,从此左腿瘫痪。但他并不悲观、气馁,而是顽强地发奋自学。有一次,他发现苏家驹教授关于五次代数方程求解的一篇论文中有误:一个十二阶行列式的值算得不对,于是他把自己的计算结果和看法写成题为《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的文章,投寄给上海《科学》杂志社。1930年,此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这时华罗庚年仅20岁。就是这篇论文,完全改变了华罗庚以后的生活道路。 当时正在清华大学担任数学系主任的熊庆来看到了这篇论文后,大为赞赏。到处打听华罗庚是哪个大学的教授,大家都说不知道。碰巧数学系有位教员名叫唐培经,知道华罗庚这个人。他告诉熊庆来,说华罗庚并不是什么大学教授,而只是一个自学青年。熊庆来爱才心切,并不在乎学历,当即托唐培经邀请华罗庚来清华大学工作。1931年,唐培经拿着华罗庚寄来的照片到北京前门火车站去接由金坛北上的华罗庚。华罗庚,这位未来的大数学家,当时就是这样拖着残腿、柱着拐仗走进了清华园。起初,他在数学系当助理员,经管收发信函兼打字,并保管图书资料。他一边工作,一边自学。熊庆来还让他经常跟学生一道去教室听课。勤奋好学的华罗庚只用了一年时间,就把大学数学系的全部课程学完了,学问大有长进。熊庆来对这位年轻人十分器重,有时碰到了复杂的计算也会大声喊道:“华罗庚,过来一下,帮我算算这道题!”两年后,华罗庚被破格提升为助教,继而升为讲师。后来,熊庆来又选送他去英国剑桥大学深造。1938年,华罗庚回国,任西南联大教授,年仅28岁。 华罗庚后来成为世界著名的数学家,在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个复变数函数论、偏微分方程等很多领域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著有论文二百余篇、专著十本,成为美国科学院国外院士,法国南锡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荣誉博士。他的名字已进入美国华盛顿斯密司一宋尼博物馆,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八十八个数学伟人之一。 1936年,经熊庆来教授推荐,华罗庚前往英国,留学剑桥。20世纪声名显赫的数学家哈代,早就听说华罗庚很有才气,他说:“你可以在两年之内获得博士学位。”可是华罗庚却说:“我不想获得博士学位,我只要求做一个访问者。”“我来剑桥是求学问的,不是为了学位。”两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堆垒素数论,并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哥德巴赫问题发表18篇论文,得出了著名的“华氏定理”,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数学家出众的智慧与能力。 1946年,华罗庚应邀去美国讲学,并被伊利诺大学高薪聘为终身教授,他的家属也随同到美国定居,有洋房和汽车,生活十分优裕。当时,不少人认为华罗庚是不会回来了。 新中国的诞生,牵动着热爱祖国的华罗庚的心。1950年,他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裕生活,回到了祖国,而且还给留美的中国学生写了一封 *** ,动员大家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他在信中坦露出了一颗爱中华的赤子之心:“朋友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虽然数学没有国界,但数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 华罗庚从海外归来,受到党和人民的热烈欢迎,他回到清华园,被委任为数学系主任,不久又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从此,开始了他数学研究真正的黄金时期。他不但连续做出了令世界瞩目的突出成绩,同时满腔热情地关心、培养了一大批数学人才。为摘取数学王冠上的明珠,为应用数学研究、试验和推广,他倾注了大量心血。 据不完全统计,数十年间,华罗庚共发表了152篇重要的数学论文,出版了9部数学著作、11本数学科普著作。他还被选为科学院的国外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家的院士。 从初中毕业到人民数学家,华罗庚走过了一条曲折而辉煌的人生道路,为祖国争得了极大的荣誉。
罗庚一生都在国难中挣扎。他常说他一生中经历了三次大灾难。第一,他小时候家里穷,失学,重病,残疾。第二次灾难是抗日战争时期,孤立闭塞,物资书籍匮乏。第三个灾难是“文化大革命”。他的家被搜查,他的手失去了,他被禁止去图书馆,他的助手和学生被分配到其他地方。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可想而知我们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做出多大的成绩,我们的毅力有多强。早在20世纪40年代,华就是数论界首屈一指的数学家之一。但他不满足,他不止步,他宁愿另起炉灶,离开数论,去学习自己不熟悉的代数和复分析。找到勇气需要多大的毅力!华庚善于用几句生动的话讲出深刻的道理。这些话言简意赅,富有哲理,令人难忘。早在SO时代,他就提出“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华庚虽然才华横溢,却从不提及自己的才华,而是把比聪明重要得多的“勤奋”和“积累”作为成功的关键。他反复教育年轻人学习数学,让他们“握紧拳头,张开嘴巴”,经常锻炼自己。20世纪50年代中期,针对当时数学所的一些年轻人做出一些成绩后沾沾自喜,或者还在同一水平上不停地写论文的问题,华及时提出:“要有速度,要有加速度。”所谓“速度”就是出成果,所谓“加速度”就是不断提高成果质量。“文革”末期,一些人特别是年轻人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一些部门急于求成,频频要求出成绩、发奖金,不符合科学规律,造成了学风的败坏。表现在以次充好,名利双收,任意吹嘘。1978年,他在中国数学会成都会议上郑重提出:“早发表,晚评价。”后来又进一步提出:“努力在我,评价在人。”这实际上提出了科学发展和科学工作评价的客观规律,即科学工作只有通过历史的检验才能逐步确定其真正的价值,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罗庚从不掩饰自己的弱点。只要他能学会,他宁愿揭露他们。当他在七十岁时访问英国时,他把成语“不要教斧子”改为“你必须在教它之前教它”,以鼓励自己。其实前面那句话就是要人家把缺点藏起来,不要暴露出来。当罗庚去大学时,他是谈论别人的专业知识以获得帮助,还是把讲座变成形式主义以走过场?华庚选择了前者,即“等一等,就到了班级门口”。早在20世纪50年代,华在《数论导论》的序言中就把数学比作象棋,号召大家找一个高手,就是要和一个大数学家比一比高下。中国象棋有个规矩,就是“一言不发观棋是真君子,后棋不后悔是君子”。1981年,华在淮南煤矿的一次讲话中指出:“观棋不是君子,而是互助;我后悔我老公,改正我的缺点。”意思是看到别人工作有问题,一定要说出来。另一方面,当你发现自己的工作有问题时,你必须修正它。这就是“君子”和“丈夫”。针对有的人遇到困难畏缩不前,缺乏坚持到底的精神,华在为金坛中学的一面锦旗上写道:“人不能说黄河心不死。我说黄河心会更强。”人老了,精力会下降,这是自然规律。华庚深知岁月不饶人。1979年他在英国时指出:“旧村易空,旧人易散。科学之道,免空之道,免松之道,我愿一生忠信。”这也可以说是他以最大的决心与自己的衰老抗衡的“决心”,以此鞭策自己。在瓦洛索第二次心肌梗塞发作后,他仍然坚持在医院工作。他指出:“我的哲学不是尽可能延长生命,而是在白天多做工作。”如果你生病了,你应该听医生的话,好好休息。但是他不屈不挠的精神仍然是可贵的。总之,华的全部论述都贯穿着一个总的精神,那就是自强不息,开拓进取。
华罗庚的数学故事
华罗庚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下文是励志网整理收集的华罗庚的数学故事,供大家参考。
华罗庚十九岁那年,染上了极其可怕的伤寒病.这场大病,几乎毁了他的一生.从旧历腊月廿四日开始,他足足病了半年,从此因病左腿残疾,走路要左腿先画一个大圆圈,右腿再迈上一小步.对于这种奇特而费力的步履,他曾幽默地戏称为“圆与切线的运动”.
在逆境中,他顽强地与命运抗争,誓言是:“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经过了几年的自学,华罗庚开始在杂志上投稿.一开始,他的稿件不断被拒绝.原因是他写的问题已被国外某个专家给证明过了.这反而使华罗庚增添了信心,因为这些问题都是他自己钻研出来的,并没有看过别人的解题方法.
1930年,华罗庚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让熊庆来惊奇不已,迅即作出决定:“这个年轻人应该请他到清华来!”这时华罗庚只有21岁,他终于离开了杂货店的“暗室”,来到了北京的清华大学.
1936年,华罗庚26岁,由清华保送到英国留学,就读的是最著名的.剑桥大学.数学首席教授哈代托人告诉华罗庚,他只要一年就可以获得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需要一年专心研究一个问题,但华罗庚说:“我来剑桥,是为了求学问,不是为了得学位的.”他放弃了博士学位,作为访问学者同时攻读七八门学科,在剑桥的两年时间写了20篇论文.论水准,每一篇论文都可以拿到一个博士学位.他提出的一个理论被数学界称为“华氏定理”,改进了哈代的结论,哈代说:“太好了,我的著作把它写成是无法改进的,这回我的著作非改不可了!”华罗庚被认为是“剑桥的光荣”!
在剑桥大学的两年中,华罗庚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的哥德巴赫问题”写了18篇论文,先后发表在英、苏、印度、法、德等国的杂志上,其中包括《论高斯的完整三角和估计问题》这篇有名的论文.按其成就,已经越过了每一条院士的要求,但在剑桥他从未正式申请过学位.他拥有的唯一一张文凭,就是初中毕业文凭.
来到清华工作,是华罗庚一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他的数学生涯也真正从这儿开始.
从初中毕业生到一个大学教师,华罗庚只花了六年半时间.他后来对友人说:“人家受的教育比我多,我必须用加倍的时间以补救我的缺失,所以人家每天8小时的工作,我要工作12小时以上才觉得安心.”华罗庚在清华大学的4年中,在数论方面发表了十几篇论文,自修了英、法、德语.25岁时他已成为蜚声国际的青年学者.华罗庚迅速由助理提升为助教、教员,以后又被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聘为研究员.
华罗庚从不迷信天才,认为:“天才由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他提出“树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学之道,戒之以空,戒之以松,我愿一辈子从实而终”的名言,作为对自己的告诫.直到他逝世前不久,还这样写道:“发白才知智叟呆,埋头苦干向未来,勤能补拙是良剂,一分辛苦一分才.”
据学术堂了解,论文发表的类别可以根据期刊权威度分为六大类:1、T类:T类特种刊物论文,指在《SCIENCE》和《NATURE》两本权威期刊上发表的论文。2、A类:权威核心刊物论文,指被国际通用的SCIE、EI、ISTP、SSCI以及A&HCI检索系统所收录的论文(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检索为准),或同一学科在国内具有权威影响的中文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论文不含报道性综述、摘要、消息等。3、B类:重要核心刊物论文,指在国外核心期刊上刊登的论文或在国内同一学科的中文核心期刊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4、C类:一般核心刊物论文,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大图书馆2004版》刊物上发表的论文。5、D类:一般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上(有期刊号“CN”“ISSN” ,有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6、E类:受限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但受发行限制的刊物上(仅有期刊号、无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论文发表的类别有:
1、专题型
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直接论述的形式发表见解,从正面提出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一种论文。
2、论辩型
这是针对他人在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见解,凭借充分的论据,着重揭露其不足或错误之处,通过论辩形式来发表见解的一种论文。
3、综述型
这是在归纳、总结前人或今人对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介绍或评论,从而发表自己见解的一种论文。
4、综合型
这是一种将综述型和论辩型两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写成的一种论文。
论文的产出报告: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9年11月19日发布的显示,2018年中国卓越科技论文共计31.59万篇,比2017年增加12.4%,包括卓越国际科技论文14.45万篇,卓越国内科技论文17.15万篇。
从学科分布来看,临床医学、化学、生物学和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专业的卓越科技论文数量最多,其中,排名第一的临床医学超过43000篇。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论文
中文期刊的数量是非常庞大的,尽管学术论文期刊数量相对比较小,但是因为基数大,所以整体数量还是非常可观的,所以不管是什么样的作者,因为什么目的发表论文,什么专业和方向,都是可以找到很多相对应的期刊。至于能发表学术论文的期刊,大体上分可以有以下几种:
一 普刊
普刊就是除了核心期刊以外的刊物。普刊里面有国家级期刊,也有省级期刊,大家可能会觉得国家级期刊一定比省级期刊好,这其实是不一定的,这里的级别只是杂志社的主办单位,并不一定代表国家级就一定高于省级,很多省级期刊也是很优秀的,还不一定好发。
1 国家级期刊
国家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但是,以上仅是说一般情况,还有许多地方上的、有较高学术价值、影响较大的刊物也是属于国家级刊物。
很多人不知道期刊的分类,下面给大家搜集整理一些期刊公开发表的论文分为六个级别的介绍,欢迎大家参考阅读。第一级-T类:特种刊物论文,指在《SCIENCE》和《NATURE》两本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第二级-A类:权威的核心期刊,指的是国际通用的SCIE、EI、ISTP、SSCI、A&HCI收录检索系统的论文(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检索为准),或同一主题发表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的权威,论文中不包含其他报告总结。第三级-B类:重要核心刊物论文,指在国外核心期刊上刊登的论文(见《国外科技核心期刊手册》)或在国内同一学科的中文核心期刊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第四级-C类:一般核心刊物论文,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大图书馆2004版》刊物上发表的论文。第五级-D类:一般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上(有期刊号“CN”“ISSN” ,有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第六级-E类:受限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但受发行限制的刊物上(仅有期刊号、无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俄罗斯托木斯克工业大学,全俄技术物理科学研究所和布拉克核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团队最近发表论文,提出了一种混合反应堆的概念,即利用保持在长磁阱中的高温等离子体获得额外的中子的方法。混合反应堆与目前核反应堆的区别在于功率适中,尺寸相对紧凑,操作安全性高且放射性废物量低。布拉克核物理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安德烈·阿尔汉尼科夫教授说:"在初始阶段,我们使用特殊的等离子枪获得相对比较冷的等离子体。我们通过注入氘气来保持一定数量。向该等离子体中注入粒子能量为100 keV的中性束会产生高能氘和氚离子,并保持氘离子和氚离子相互碰撞,形成氦核,从而释放出高能中子,这些中子可以自由通过真空室的壁,等离子体在真空室的壁上保持磁场,进入核燃料区域后,放慢速度,它们支持重核的裂变,而重核是混合反应堆释放的主要能源。" 混合核聚变反应堆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同时利用重核的裂变反应和轻核的合成,它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单独应用这些核反应的弊端。而且,这种类型的反应堆对等离子体质量的要求较低,并有可能用钍替代高达95%的易裂变铀,这确保了核反应的安全性。此外,混合反应堆相对紧凑,具有高功率并产生少量放射性废物。 托木斯克工业大学自然科学部和同位素分析与技术实验室负责人伊戈尔·沙马宁博士说:“混合反应堆由两个元素组成。主要部分是作为核反应堆活动区的能量产生层。它分散了作为核燃料一部分的核裂变材料。因此,重核的裂变链反应第二部分放置在内部,以产生落入产生能量的的中子,在充满等离子体的内部,发生热核聚变反应,释放出中子。发生裂变反应的运行容器处于亚临界状态(接近临界),在恒定功率水平下运行,常规反应堆在控制和安全系统的支持下处于临界状态”。 目前,科学家们正在考虑选择开发基于这种反应堆的实验台,该实验台将由钍燃料组件和中子源组成。 《等离子体与聚合研究》科学期刊发表了这份报告。
俄国文学的文学成就,主要通过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表现出来的。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俄国文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俄国文学论文 范文 一:俄罗斯文学论文——论《大师与玛格丽特》
摘 要:
米哈伊尔·阿法纳西耶夫维奇·布尔加科夫(1891-1940)是20世纪初俄罗斯著名小说家、戏剧家。他的作品被苏联政府“默藏”多年,直到60年代才重获出版。之后,苏联乃至世界文坛掀起了“布尔加科夫热”,对他的研究成为俄罗斯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其代表作《大师和玛格丽特》更成为瞩目的焦点。这部小说被赋予了无以计数的封号:神话小说、情感小说、宗教教诲录、传奇小说,甚至是超小说,因其复杂性和多释性至今仍被认为是个难解的谜。本论文以《大师和玛格丽特》为主要分析文本,旨在探讨它的多重风格与文体杂糅现象,从叙述学的角度对这部20世纪俄国经典小说的特色及主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布尔加科夫、《大师与玛格丽特》、小说创作主题、艺术风格、人物特点
目 录
一、 布尔加科夫生平简介········································2
二、 《大师与玛格丽特》内容简介································3
三、 《大师与玛格丽特》小说主题································3
四、 《大师与玛格丽特》艺术风格································3
五、 《大师与玛格丽特》人物特点································4
正 文
一、布尔加科夫生平简介
米哈伊尔·阿法纳西耶维奇·布尔加科夫 (俄语: Михаил Афанасьевич Булгаков; May 151891, 基辅 – March 10, 1940, 莫斯科) 是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一位俄罗斯小说家、剧作家。
米哈伊尔·阿法纳西耶维奇·布尔加科夫出生于乌克兰基辅市的一个俄罗斯家庭。他是家中的长子,父亲是神学教授。自幼喜爱文学、音乐、戏剧,深受果戈理、歌德等的影响。
1913年,布尔加科夫和Tatiana Lappa结婚。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报名参加了红十字会。1916年,他从基辅大学医疗系 毕业 后,参加了白军。他还曾被短暂征入乌克兰民族军。1919年,他决定弃医从文,成为一个记者。他的兄弟们也都参加了白军,在内战结束后,除了米哈伊尔以外,都流落到巴黎。布尔加科夫从未被允许去西方探望他们。
1921年,布尔加科夫与第一个妻子离婚,与Lyubov' Belozerskaya结婚。在20年代早、中期,他发表了一系列作品,但从1927年开始,他被批评为作品严重反对苏维埃。到1929年,他的任何作品都无法通过审查。 1931年,布尔加科夫与Elena Shilovskaya结婚。Elena即是《大师与玛格丽特》中玛格丽特的原型,本姓Sergeevna,Shilovsky是她前夫的姓。她和前夫离婚后,第二天就和布尔加科夫结婚。在布尔加科夫生命的最后十年里,他继续写作《大师与玛格丽特》和其他戏剧、评论、小说、翻译,但无一得到发表。
布尔加科夫和苏维埃政权之间的关系一直很紧张。1930年,他给斯大林写了封信,请求说:如果苏联不能使用他的讽刺文学才能,请让他移民国外。斯大林本人给他回了电话,拒绝了他。但由于斯大林比较欣赏他的戏剧《图尔宾一家的日子》(根据《白军》改编),便给他在莫斯科一家小剧院找到了工作,后来又调到莫斯科艺术大剧院。然而他在剧院的工作并不成功。他还曾短暂地在Bolshoi歌剧院当词作者,但很快离开了。 1940年,布尔加科夫因家族遗传的肾病而去世。
二、《大师与玛格丽特》内容简介
小说从表面上看就是讲了一个魔王撒旦访问莫斯科的魔幻 故事 :沃兰德(Warland,撒旦的化身)想了解莫斯科的世道人心,就带着几个随从去到那里,用的魔法设置了很多,以检验世道人心的败坏,但几乎所有人都在这场游戏中丑态百出,展现了自己缺陷的人格。主人公大师是一个历史学家,因为幸运地彩票中奖得到一笔巨款,便辞职开始写一本关于圣经中犹太总督彼拉多的小说,无奈小说不为人接受,心情郁闷,住进了精神病院。但很幸运的是,在最困难的时光里,大师遇到了美丽的玛格丽特,她理解他,欣赏他,支持他,与他一起完成心中的愿望。最终在沃兰德的帮助下,他们获得了超越现实的另一种意义上的“永生”(最后都死了)。
三、《大师与玛格丽特》小说主题
《大师和玛格丽特》主题广博,线索纷繁,人物众多,小说故事时间延展两千多年,空间横跨天堂、地狱、人间、古代城邦和现代社会,人物囊括神、魔、妖、人、兽。与这种多重叙事线条交错、在不同时空穿行的复合型文体结构相适应,小说的叙事话语也不是单一的,包含着风格迥异的多重话语层次,它们彼此之间对立矛盾,仿佛每种风格层次均出自不同作者之手,但又完美地交融在一起,如同各种风格的大聚会。
小说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个性和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沉思索。作品采取怪诞的手法、非现实的人物,诠释了现实生活的本质,赞美了真诚的爱情,对善与恶,现实与理想的关系进行了俄罗斯民族特有的哲理探索,并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未来的辩证思考,以及对肉体与灵魂关系的深刻透视。
四、《大师与玛格丽特》艺术风格
1、幽默风趣
由沃兰德担当主角的讽刺寓言式小故事系列贯穿整部小说,这些故事里充满着“笑”的元素,随处可见极富喜剧性的细节。布尔加科夫施展让人惊叹的讽刺天赋,极尽嘲讽、夸张、逗乐之能事,用犀利的笔撕破腐朽虚伪的社会现实。
2、庄重肃穆
与沃兰德故事轻松幽默的风格相对立,在彼拉多故事叙事语言的运用上,布尔加科夫突出了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和灰暗的色调。在环境描写上他反复写到耶路撒冷正面临“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危险,灾难正向这座古老的城市袭来。在人物刻画方面,布尔加科夫将他的重点放在彼拉多的内心描写上,用了大量篇幅来刻画彼拉多的内心矛盾,洞悉他细微的情绪转变。
五、《大师与玛格丽特》人物特点
魔鬼沃兰德
布尔加科夫笔下的魔鬼沃兰德不同于《失乐园》与《浮士德》中的魔鬼,他是属于布尔加科夫的。当布尔加科夫招来魔鬼打乱了整个莫斯科的生活秩序时,我们可以看见布尔加科夫躲在魔鬼背后对莫斯科小市民善意的嘲笑。
大师与玛格丽特
小说进行到一半,小说的主人公大师和玛格丽特才姗姗来迟。从一开始,布尔加科夫就不打算让他的主人公处于现实之中。大师第一次遇见玛格丽特,“爱情就在他们面前蹦了出来,就好像小巷里的地底下蹦出来个凶手,一下子让他们惊呆了。”在布尔加科夫笔下,大师与玛格丽特的爱情具有某种纯粹性。它不是托尔斯泰笔下那种宗教式的爱情,又或者是屠格涅夫笔下那种莫名的冲动,它只是爱情。布尔加科夫需要爱情,于是爱情出现了。在这里,布尔加科夫抛弃了之前他对细节谨慎的关注,他表现出来的自由让人着迷。
在布尔加科夫让魔鬼与现实开了一个玩笑后,大师和玛格丽特的出现共同组成了布尔加科夫所需要的真实。作为主人公,大师只占去了全篇很少的几章篇幅。与大师相反,玛格丽特则统领了整个第2部。余华认为,大师是布尔加科夫在现实中伤痕累累的影子。事实上,在大师身上,布尔加科夫始终有着隐痛。大师传达了布尔加科夫与现实关系的暧昧。大师坚信自己的作品是有价值的,而在其作品被否定后,他一度陷入彷徨。大师始终在现实与内心之间若即若离。而最后,他在魔鬼的帮助下找到了自己所需要的安宁。与大师身上的暧昧不同,在玛格丽特身上,布尔加科夫的写作不再受到任何束缚。强劲的 想象力 冲进每一条缝隙与现实拥抱。现实不再成其为现实,或者说,所有的一切都成为了现实。玛格丽特是真正属于布尔加科夫内心的。当布尔加科夫寻找世界的真实时,她成了布尔加科夫的眼睛。可以说,是玛格丽特为布尔加科夫打开了那扇通向世界的门。
无论我们怎么样对待布尔加科夫的创作,接受或是不接受他,我们都应该向他鞠躬致敬,因为这是一名作家,一个以全部的思想和身心忠诚于祖国及其艺术事业的人,他真诚地、从不背叛自我地度过了自己并不轻松的一生。
俄国文学论文范文二:《死魂灵》
一、作者简介 伟大的俄国作家尼古拉·华西里耶维奇·果戈理,是俄国十九世纪前半页最优秀的讽刺作家、讽刺文学流派的开拓者、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一八零九年出生于乌克兰米尔格拉德县的索罗庆采镇的一个地主家庭里,果戈理一家居住乡间,父亲管理着自己的田庄,平时爱写些文学作品,诸如诗歌与喜剧;母亲信仰宗教,是一个虔诚的宗教徒。果戈理从小就生活在受文学熏陶很强的家庭环境里,同时乌克兰淳朴浓郁的乡村习俗以及古老的 传说 与庄园生活,都对他的文学素养的培养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由于父亲早逝,促使他较早的就去外地打工谋生,中学毕业后,果戈理来到彼得堡,曾经在国有财产及公共房产局和封地局先后供职,薪俸微薄,生活拮据。正是在打工的生活中,果戈理亲身体验到了社会下层民众的生活艰辛与困苦,饱尝了人世间的冷暖与心酸,使他看到了社会的本质,官场的腐败与黑暗,以及对广大人民群众处于水深火热生活痛苦的理解。
十九世纪初,沙皇俄国在卫国战争中打败了拿破仑,国内早期的资本主义日益发展,随之俄国的农奴解放运动声势日益高涨,迫使反对沙皇专制的自由思想十分盛行,涌现了许多知名的作家,其中普希金的诗作广为流传,歌唱自由、反抗暴政、颂扬献身精神对果戈理的思想影响很深,种种的这些社会经历与社会思想的发展,促使果戈理积淀了日后文学创作的大量素材和动力。1831年,果戈理开始专门从事文学创作。
1831~1832年他的处女作短篇小说集《狄康卡近乡夜话》问世,这部小说集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创作相结合的产物,被普希金誉为“极不平凡的现象”,从而奠定了果戈理在文坛的地位。作品笔调幽默、清新,结合了优美的传说、神奇的幻想和现实的 素描 ,描绘了乌克兰大自然的诗情画意,讴歌了普通人民勇敢、善良和热爱自由的性格,同时鞭挞了生活中的丑恶、自私和卑鄙。之后一改在《狄康卡近乡夜话》中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迷醉之情,而将讽刺的笔触转向了揭露社会的丑恶、黑暗和不平,对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命运寄予了深切的同情,标志着他的创作走上了一个新阶段。 特别是1837年普希金不幸逝世之后,他将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 方法 推向了新的高度,无愧地站在普希金遗留下的位置上,共同成了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在写作小说的同时,果戈理也开始了讽刺喜剧的创作。1836年4月,著名喜剧《钦差大臣》在彼得堡亚历山德拉剧院上演,轰动了整个京城。该剧逼真地反映了俄国专制社会的种种弊端和黑暗,从而深刻地揭露了官僚阶级的丑恶和腐朽。
由于远离祖国,脱离生活,果戈理的创作思想发生了危机。他的世界观中根深蒂固的宗教赎罪思想、神秘主义和害怕革命变革的情绪迅速膨胀起来。他竟然要回到宗教迷信和宗法制度中去拯救自己的灵魂和寻找社会的出路,并对过去发表的揭露社会矛盾的作品表示了公开的忏悔。这一切迷误与倒退行径理所当然地受到了以别林斯基为代表的革命民主主义朋友们的严厉批评。果戈理终身未娶,几乎是在穷困中度过了短暂的一生。于1852年3月4日溘然长逝,终年43岁。
二、作品简介 《死魂灵》这部小说这要描写了主人公乞乞科夫,作为一名六等文官,一名看似君子而实际是的投机取巧爱财之人,他来到省会N市,结交政府里的各种高官权贵地位显赫的官员,来打通与他们的关系。他为了发财致富,想起一套买空卖空、巧取豪夺的发财妙计,他走访了一个又一个地主,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在市周围的郊区低价购买地主花名册上的尚未注销的死农奴,并以移民为借口,向国家申请无主荒地,然后再将得到的土地和死农奴名单一同抵押给政府,从中获取巨额财富。当他兴高采烈地办完手续后,他的种种购买农奴的罪恶行径被人发觉,继而开始了他的逃亡生涯,后来又被政府公爵逮捕,重重的罪行袒露无遗,他为了活命,为了自己的那笔巨额财富,苦苦哀求摩拉佐夫,后来在旁人关系的协助下,他得以被释放,重新获得自由。
三、 读后感
我用了大约一星期的时间,断断续续的将这本小说读完,由于平时很少涉猎俄国的文学作品,因为作品里的人物名字很长,不便于记住,加之我不太喜欢俄国小说里的情节与环境,一种阴森的潮湿的令人很反感的氛围。读这部小说,我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以及一种新的阅读理念去读的。总的来看,小说给我的最大印象就是其中运用了大量描写,并辅之以一定的夸张荒诞成分。通过对人物形象及环境的大致掌握,了解了沙皇俄国社会的千型百态,农奴制将要土崩瓦解的那段历史,新的社会制度将要应运而生的社会转型形态。任何制度都是在不断的变化发展的,都有一个成长发展与成熟衰退的历史过程,我们不能抹杀某一段历史的积极存在性,也不能简单予以肯定弊端,要一分为二的看待事物发展。沙皇的农奴制起初有它存在发展的合理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的被取代也将是一种不可挽转的趋势。 在这小说里,作者对沙皇俄国官僚、地主、仆人等的日常生活进行了大量描述,展现了他们贪图权势财富,贪婪愚昧的精神世界,以及资本原始积累者的欺冷酷的丑露行径,透露了农奴制的行将末路,定将要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的信息。该小说在人物塑造和幽默讽刺的运用和抒情的结合方面,有所独树一帜。在塑造人物性格中,作者使用大量描写刻画人物的肖像,以揭露人物的精神世界,从而展现人物的鲜明性格,与此同时,作者还使用夸张的手法,荒诞的写法,来支配小说的情节故事发展,在荒诞离奇的故事中来突露人物性格特征。《死魂灵》是果戈理的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巨著,在俄罗斯文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作用。
俄国文学论文相关 文章 :
1. 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2. 美术类学术论文:俄罗斯美术再认识
3. 语言教育论文:俄语语言教学与文化导入
4. 文学上的唯美主义与功利主义
5. 关于世界近代史的论文
6. 萨特的存在主义及文学观
是。俄罗斯瓦克论文是核心,《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杂志创办于1981,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CSSCI南大核心期刊。在俄罗斯,相对SCI更受承认的是他们自己的BAK(发音为“瓦克”),即最高学术委员会名下收录的期刊或书籍。
法律与道德是重要的行为规范,二者都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一直是法律理论的焦点问题。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道德与法律相关的思修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道德与法律相关的思修论文篇一 《论法律与道德》 摘要: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古今中外的哲人和智者都试图给出答案。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在法律和道德之间是不可能划上一条泾渭分明的楚汉河界的,它们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发挥着不能彼此相互替代的重要作用。唯有“法律”与“道德”携手,才能真正地达到法治的目的。法德相融,相互渗透与协调,法律适当道德化,道德适时法律化,“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才能营造出一个和谐社会。 关键词:法律;道德;道德法律化;限度;法律道德化 法律和道德是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两大调控手段。自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法律和道德就始终相伴、形影不离,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它们凭借着自身的独有优势规范着人们的言行,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人们习惯借用西方的一句 谚语 “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来定位道德与法律的关系,认为法律和道德调整着各自的领域。我不反对这种观点,但在法律调整而道德不调整的领域以及道德调整而法律不调整的领域外,还存在一个法律和道德交叉调整的领域。正如博登海默说:“道德和法律代表着不同的规范性的命令,其控制范围部分上是重叠的,道德中有些领域是位于法律管辖范围之外的,而法律中也有些部门几乎是不受道德判断影响的。但是存在着一个具有实质性的法律规范制度,其目的是保证和加强对道德秩序的遵守,而这些道德规范仍是一个社会的健全所必不可少的。”[1]法律是在原始社会的末期随着氏族社会的解体以及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而产生的,换言之,法律与国家的产生同步,而在法律出现之前道德就已经存在了,早在原始社会就有氏族成员一致遵守的氏族习惯和宗教禁忌了;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规范,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它通常通过各种法律文书表现出来,而道德主要是人们的一种主观意识,它是导向性的,没有强制力,它存在人们的思想中,无须通过书面文字表达出来;法律调整的只是人们所表现出来的外化的言行,而道德不单单调整人的 言行举止 ,还调整着人们的动机和意识;法律强调权利和义务的对等,“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这也是法律的核心,而道德强调的是义务本位,它要求我们主动追求真善美,不去计较个人得失。可见,法律和道德产生的条件、表现的形式、调整的范围和具体内容有着明显的区别,因而他们应该有各自单独调整的领域。它们自律的领域是不可以相互干涉和侵蚀的。例如,国家机关的组织形式和规则,司法审判程序等只能由法律调整,而不随地吐痰和不讲粗言秽语之类只能由道德来规范。法律是道德的底线,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伦理和道德上升为法律,由国家使用强制力来约束人们遵守和履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和基础的社会关系既是法律调整的对象,也是道德调整的对象;对这类社会关系的破坏既受法律的制裁,也受道德的谴责。在法律规范中我们可以常常看到道德的影子,比方说,在行政法中对行政人员的道德要求,民法中以诚实信用和公序良俗为指导原则。从某个角度看,道德是法律的上位概念,道德的外延要宽于法律,法律所调整的很大一部分可以归入到道德范畴中来。庞德在《法律与道德》一书中提到“刑法不应调整的,交给行政法和民商法;而那些法律不该调整的,就交给当事人的良心和他们的牧师吧!” 有人说“越是文明发达、法制完善健全的国家,其法律中体现的道德规范就越多。可以说一个国家的法制是否完善和健全,主要取决于道德规范纳入法律规则的数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在一个法制完善和健全的国家中,法律几乎成为了一部道德规范的汇编。”[2]从中可以看出道德法律化的倾向。所谓道德法律化,主要侧重于立法过程,指的是立法者将一定的道德理念和道德规范或道德规则借助于立法程序法律的、国家意识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3]中西方都不乏道德法律化的例子,较为典型的是中国古代的立法过程。周公制礼,就是将夏商的礼进行整理补充,使礼的规范进一步系统化,礼的原则趋于法律化。“尊尊”、“亲亲”是周礼的基本原则,这种道德性要求成为法律中最重要的内容。礼和刑在性质上是相同的,在适用上是互补的,违礼即是违法,违法即是违礼,出礼入刑。在汉朝,道德法律化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深受汉儒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汉朝的法律中将符合儒家的原则均以法律的形式表现出来。唐朝是礼法结合的鼎盛时期,宗法伦理关系的礼基本上法律化了,“一准乎礼”是对唐律的评价,礼不仅指导法律制定,而且直接入律。因为我国长期处在儒家思想的统治下,所以我们向来重视发挥道德在社会中的作用,也一直存在道德法律化的趋势。 道德法律化有其必要性。我们在现实社会中总会看到一些人明知道德的要求,但其行为却偏与道德相背。一个丧失良知、不知廉耻的人是不会考虑自己行为的道德后果的。这就需要将道德法律化,使人们的“所知”和“所做”一致起来。法律是权力和义务的统一体,而道德偏重于义务,将道德法律化能保障履行了道德义务的人得到相应的权力,当然,权力是可以放弃的,行为人可以做出主动放弃权利的抉择。这样,可以激励更多的人来履行道德义务。“把守法作为一种道德义务”[4]有利于法律的实施。“道德所能调节的社会关系,主要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和对抗性矛盾中非对抗性的行为。”[5]对于人们之间对抗性强、利益冲突激烈的矛盾必须由法律来调整。道德在一些情况下是无能为力的。“道德社会的维护,不仅需要很多人都有道德感,而且还需要所有的人都无条件地这样做。而要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只要一个人或者极少数的人不道德,它就可以摧毁整个社会的道德资源配置制度。”[5]道德对于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只是谴责而没有惩处功能,这显然是不够的,对于犯罪之类的行为需要严厉制裁。正是因为道德本身有不够完美之处,所以我们要“道德法律化。” 道德法律化应该保持在一个合理的限度内,而不是一味地将所有的道德规范都纳入到法律范畴。法律应该是“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合理兼容。事实上,法律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也并非所有的社会问题都可以转化成法律问题的。法律有其自身的缺憾和局限性,这是无法克服和避免的,也正是因为这样,激发了人们不断完善法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梁启超先生在其《先秦政治思想》一书中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法律的缺憾:“法律权力的渊源在于国家,一次过度迷信法治主义,便迷信国家权力,结果是自由都被国家吞灭了,此其一;法治主义,总不免机械观,万事都像一个模子里定制出来,妨害个性发展,此其二;逼着人民在法律范围内取巧,成了儒家所谓的‘民免而无耻’,此其三。”将道德都并入法律是不符合人类创设法律的最终目的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道德逐渐凸显出来,被认为对社会是非常重要并且有被经常违反的风险,就有可能吸纳到法律的范畴。反之,某些过去曾被视为不道德的因而需要法律加以禁止的行为,则有可能退出法律领域而转为道德调整。道德法律化是将部分道德赋予法律效力,而哪些道德需归入到法律中取决于人们对行为的认可程度。道德法律化的这个“度”,可以看成是普通社会成员的道德观念所接受和需要的程度,法律对社会成员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整个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和个人素养参差不齐,对于道德品质高的人来说,法律的标准过低,对于道德品质低的人来说,法律的标准过高,所以法律要取一个“折中值”。一个人可以忽视道德,但是不可以违反法律。我国现行的《婚姻法》就准确地反映了道德法律化及其限度。我国封建社会实行“一夫一妻多妾”的婚姻制度,重婚是普遍的、道德的、合法的。我们现代社会以男女平等、一夫一妻为道德要求,现行的婚姻法坚持一夫一妻制的原则,明确规定“禁止重婚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且将重婚作为准予离婚的法定条件及规定了无过错方有请求损害赔偿的权利。可以看出,现行的婚姻法较大程度地吸收现代社会的道德因素,加大了对重婚的惩罚力度,但现行婚姻法并没有把所有的婚外恋的情况都囊括在调整的范围内。婚姻家庭归根到底属于私人领域,还是要感情和亲情维系,法律不宜规定得过于苛刻。又如,有学者曾经提出将“见死不救”纳入刑法中的“杀人罪”的不作为犯罪。见义勇为、舍己为人是一种美德,也是我们一直倡导的主流价值观。每个人都能这么做当然好。但是,我们不能不给一个人选择的权利,如果“救别人”要用自己的性命来换,那么我们起码要有权决定是否要放弃自己的生命。如果法律硬性规定去“救别人”,就是强行用一条性命去换另一条性命,造成了两个生命权实质上的不对等。因而还是将是否“救别人”的问题留给道德来规范,通过社会舆论和社会公德来促使人们做出积极的回应。过分强调道德的法律化很可能导致道德的弱化,而且“国家的财力也不能支撑道德全部法律化之后的执行成本。”[7]法律不能够也不可能完全代替道德。 在道德法律化的同时,我们还要使得法律道德化。法律道德化并非指将法律调整的对象吸收到道德范围内,而是说法律规范中的倡导性的规定和禁止性条文能内化为人们自觉遵守的对象,而非迫于国家的强制力和法律的约束力不得已而为之。道德是法律的升华。法律规范必须以伦理道德为基础,失去伦理道德这个基础,法律规范势必蜕变成立法者的专横意志。解决法律中现存的一些尴尬问题,需要在法律中注入道德的血液,灵活地运用法律,吸取儒家伦理法的合理内核,换言之,道德化的法律要借助于道德的职能。何况人的思想、信仰、私人生活领域等都是法律不能调整的领域,在这些领域加强道德建设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社会环境。法律道德化不仅有助于公民道德的提高,也是法治目标的实现。法律和道德同属于上层建筑,也都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发展有着巨大推动作用。无论是“道德法律化”还是“法律道德化”都是当今法治社会的亮点,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迎合法治的需要。 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古今中外的哲人和智者都试图给出答案。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在法律和道德之间是不可能划上一条泾渭分明的楚汉河界的,它们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发挥着不能彼此相互替代的重要作用。唯有“法律”与“道德”携手,才能真正地达到法治的目的。法德相融,相互渗透与协调,法律适当道德化,道德适时法律化,“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才能营造出一个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博登海默著.邓正来,姬敬武译.法理学:法哲学及其 方法 .华夏出版社,1987,P386. [2]王一多.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哲学研究,1997年第一期. [3]范进学.论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法学评论,1998年第二期. [4]刘云林.论公民守法道德的养成.中州学刊,2003年第二期. [5]罗国杰.伦理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P72. [6]王建国.人性的假设与市场经济.经济学茶座,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P75. [7]郝铁川.道德法律化.检察日报,1999-11-24.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道德与法律相关的思修论文
对大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基本保证。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析人生价值的思修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践行孝道与大学生人生价值的实现》
摘 要: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我们的大学生要在对长辈尽孝,对工作单位尽责,对国家对民族尽忠的行动中,提高报效祖国的本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报效国家,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共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关键词:践行孝道 人生价值 社会价值
对大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基本保证。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西方各种腐朽价值观的侵蚀,市场经济本身的趋利性,独生子女教育中存在的自私性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导致当前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认识。主要表现为自我中心主义,追求自我价值而忽视了社会价值;关注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人生发展的长远规划等急功近利思想。这些错误的认识,严重地制约着他们人生价值的实现,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以孝道教育为切入点,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孝文化教育,使大学生在践行孝道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 人生价值的科学内涵
价值即意义,它表示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或者说是属性对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的满足。而所谓的人生价值,是指人生对于满足社会、他人和自身需要具有的意义。它不仅是人生观的重要方面,也是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人生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当二者统一时,就有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社会价值指个人的活动对社会、群体或他人来说所具有的价值。自我价值指的就是个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重要的是,衡量人生价值的尺度是个人对社会和他人所做的贡献,即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大小主要看他的社会价值。
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大小时,还要掌握科学的评价方法,要坚持能力有大小与奉献须尽力相统一,要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要坚持完善自身与奉献社会相统一。国家“文明办”评选的“全国孝老爱亲模范”,中央电视台评选的“感动中国人物”,他们都是在各自平凡的岗位,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既有物质贡献,又有精神贡献;既奉献了社会,个人的能力和素质在服务人民的实践中又得到了提升,不断完善了自我。
5·12汶川大地震捐款的“义丐”徐超;坚守藏区12年支教的胡忠谢晓君夫妇;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的吴孟超;无臂钢琴师刘伟;托举生命的最美妈妈吴菊萍;烈火锻造的铁血将帅刘金国;“孝更绝伦足可矜”的陈斌强等等。他们奉献了一笔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谱写了一曲曲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国尽忠的精神赞歌。这种精神的力量将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它是无价的。
2 孝道的现代诠释
实现人生价值要从尽孝入手,孝道教育是人生观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的起点,也是落脚点。
人人都是父母所生,父母对儿女的慈爱,出于本能,是人性光辉的自然流露。儿女对于父母的孝敬天经地义,是亲情的回报,是人伦关系的传承。因此,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给“孝”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也就是说,用真挚的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父母侍奉好了,让老人愉悦、高兴、没有精神负担,才能称为真正的“孝”。中国传统孝道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既有文化理念,又有制度礼仪。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即: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
(1)敬亲。中国传统孝道的精髓在于对父母的“敬”和“爱”上,没有敬和爱,就淡不上孝。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就是说,对待父母不仅仅是物质供养,关键在于要有对父母的爱,而且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爱,是亲情的自然流露。没有这种真挚的爱,不仅谈不上对父母孝敬,而且和饲养犬马没有什么两样。同时,孔子认为,子女履行孝道最核心的就是时刻保持这种“爱”,即心情愉悦地对待父母。
(2)奉养。中国传统孝道的基本要求是“生则养”,即赡养父母,这是孝敬父母的最低纲领。也就是说,首先要在物质生活上保障父母,如果有肉,要首先让老年人吃。
(3)侍疾。老年人年老体弱,容易得病,因此,中国传统孝道把“侍疾”作为孝道的重要内容。侍疾就是如果老年父母生病,要及时诊治,精心照料,多给父母生活和精神上的关爱。
(4)立身。《孝经》上说:“安身行道,扬名于世,孝之终也”。这就是说,做子女的要“品正而身立”。儿女为人正直善良,与人群和谐相处,事业上有了成就,父母就会感到高兴,感到光荣,感到自豪。因此,品行不端、不走正道,懒惰、浮漂,不学无术、无所事事,这都是对父母的不孝。
(5)谏诤(音“正”,直言劝诫的意思)。《孝经·谏诤章》指出:“父有诤子,则身不陷於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於父”。也就是说,在父母有不义言行的时候,要委婉提示,使父母改正,这样可以防止父母陷於不义。但不是当面反驳和指责。
(6)善终。《孝经》指出:“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就是说对待父母要始终如一,给父母送葬时更要庄重、虔敬,严格遵守各种礼仪。
我们当代大学生在学习和传承中国传统孝道思想的同时,更要把传统孝道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一是要保全身体,珍爱生命。身体受命于父母,是父母所赐,保全身体,珍爱生命,是报效父母报效国家的前提和基础。二是要赡养父母,满足其物质需求,“以己之所有,尽事其亲”。三是要尊敬父母,满足父母的精神需求。四是要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有病及时治疗。五是要承志立身,成家立业;六是诤谏劝止,从义不从父。即对父母的不义或不法行为要进行诤谏劝止,不盲从。七是要文明安葬,不忘父母,追思祖德,要尽量采用现代文明方式安葬过世的亲人。八是要尽职尽忠,清正廉洁,刻苦学习,练就过硬本领为国立功。学好过硬本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报效国家,这才是真正的孝,是孝道的升华,是大孝。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爱人民、爱祖国的基础。对传统孝文化中的“愚忠”和“愚孝”,以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父母在,不远游”等传统错误的观念,我们今天必须予以摒弃。
3 在践行孝道中实现人生价值
践行孝道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道德保障。首先,明孝、行孝、尽孝可以培养自己的德行,提高道德素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立德,就要知道什么是孝、怎样行孝,因为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孝的实质是“仁爱”,仁爱是人的内在本质,是孝的人性基础,而孝是仁爱的外在表现。同时,有仁爱之心的人获得成功的原因在于其有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能自爱,且有智慧、有勇气,这为走向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提供了良好的精神品质。
其次,孝是事业获得成功的价值导向。以孝励志,精忠报国,建功立业,是深入人心的基本价值取向。要讲孝就一定要为国家服务,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事业获得成功的不竭动力,也是人生价值追求的正确方向。我们的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作为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价值观,这是我们的事业走向成功的价值导向。
再次,奉行孝道是实现人生价值终极目标的最好方法。我们知道“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孝道,一开始是起源于侍奉双亲的,这是孝道的初始阶段,我们称之为“小孝治家”,这也是我们所说的孝道的第一个层次。到了单位,有了自己的岗位,角色发生了变化,便要发扬爱的精神,以民胞物与的情怀,为集体、为大众、为领导着想,心里有个大局观念,想问题、干事情都要从全局出发,我们称之为“中孝治企”,这也是我们所说的孝道的第二个层次。随着阅历的增加、胸怀的开阔和人生境界的提升,心里装的事情多了,也就是说,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时候,他的人生境界就非一般人所能及的了,他会不断地反省和检点自己的言行和道德缺陷,有了为民族尽心、为国家尽忠的心理渴望,我们称之为“大孝治国”,也是孔子说的“孝之终也”,这才是孝道的最高境界。
最后,希望我们的大学生爱护身体,好好学习,树立一个目标,确定生活方向,从行动上践行孝道。我们知道了要在行孝、尽孝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只有这样一个良好的愿望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要有行孝、尽孝的实际行动。我们高职院校的学生要行孝、尽孝,首先必须要爱护身体,珍爱生命,保持身心健康,不能沉迷于网络游戏,更不能动辄离家出走或自毁生命,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其次,要好好学习,发愤图强,奉献社会,报效国家,不断提高报效祖国和人民的本领。要为自己的未来进行科学的人生规划,确定一个可行的目标方案,制定相应的措施,并付之于行动。不好好学习,混日子,动辄逃课,辜负亲人和社会的期望是大大的不孝。再次,要坚持能力有大小与奉献须尽力相统一,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坚持完善自身与奉献社会相统一。在奉献社会,报效国家的过程中,既要讲物质贡献,又要讲精神贡献;既要不断完善自我,又要奉献社会,同时要尽力而为。最后,要以感恩的心态对待一切事物。以感恩之心对待父母前辈的养育之恩,老师先贤的教导之恩,大自然的哺育之恩,革命先烈的奉献之恩,党和国家的培养之恩;感恩父母,感恩大自然,感恩生活,感恩成功,感恩挫折,感恩对手。凡事感激,学会感激,常怀感恩之心,常思感恩之人,常想感恩之事,常报感恩之情。以感恩的实际行动服务人民,回报社会,报效国家,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我们的大学生要在对长辈尽孝,对工作单位尽责,对国家对民族尽忠的行动中,提高报效祖国的本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共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 肖波.中国孝文化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朱翔非.孝里有道[M].北京:中华书局,2011.
[3] 罗国杰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浅析人生价值的思修论文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后花园,当我们感到烦忧或困惑时,打开后花园,里面春光明媚,行云流水,里面搭着逍遥桥,流着忘忧泉,飞着天堂鸟。走进里面,让心灵放飞……——题记 清晨,被包裹在狭窄公交车上的我,穿梭于薄暮下的围城之中。不管是寒风暴雨,独自一人走在这条大街上已有无数次了,不知为什么这次觉得脚步如此沉重,仿佛脚下穿着铁鞋走在宽阔无比的磁物中,寸步难移。 大概是受了早上那件事的影响吧!得知被认为是稳坐宝座的我,被挤下了英语导优班的名列,顿时如五雷轰顶,辉煌一下子离我远去,心仿佛进入了深秋季节的树林。我像是在捡起落叶的那个人,我在苦笑着怀念那逝去的青翠。 我无力地走着,路仿佛格外漫长,突然,一束阳光强烈地刺痛我的双眼,这是多美的一景啊!太阳挣扎着想逃脱于地平线的束缚,那是一种不愿服输的性格啊!在阴云的笼罩下,太阳的光芒逐渐消失,取代它的只是令人恐惧的阴影。难道太阳还是无法战胜那无边的黑暗势力?然而,我想错了,一缕缕微光再次展现出来,它拼命地履行着那份执著,“皇天不负有心人”,阳光洋洋洒洒地洒向每一个角落,阴云屈服了! 我顿时醒悟了过来,自己的境遇和这景不也如此相似?原来自己不过是那没认识自己的青年人。有一个青年人常常埋怨自己的才能无法得到发挥,哲人便告诉他:“你能把地下的那一粒沙捡起来吗?”“这当然不可能!”青年人鄙夷地说。“如果地下是一粒珍珠,你还会担心捡不起来吗?”青年人明白了:努力使自己成为一颗珍珠!这就是自己,真实的自己。有“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愤懑,却依然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面对人生,我是不是从中得到些感悟呢? 真感谢那次我走进了自己的后花园,读懂了并叩问了自己内心的那个答案。
1946年在同济大学攻读法学。194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法律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生班肄业。历任中国人民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哲学系主任、副校长,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伦理学会第一届副会长、第二届会长,北京市伦理学会第一、二届会长。专于伦理学出版、发表学术著作20余部,论文100余篇,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开拓者。主编《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合编《伦理学教程》、《西方伦理思想史》等。并积极参加爱国运动,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2015年3月9日7时22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