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我曾发表51篇sci论文

我曾发表51篇sci论文

发布时间:

我曾发表51篇sci论文

您要发吗?我帮您发表的。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专栏·熊丙奇 中国科学院院士郝柏林近日在其博客贴出一篇书面发言(这篇发言是写给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在北京举行“科学道德和科技伦理专题研讨会”的,但被研讨会“留中不发”),批评科学界领导和政府官员的不端行为和不正之风,并列出一名领导做博士后以来的20年中,每年发表sci论文的统计,其中2003年高达51篇。郝院士认为,在自己没有实质性贡献、甚至根本没有看过稿子的文章上署名,而且官做得越大,每年所出文章越多,是目前有一定普遍性的现象。 按理说,官做得越大,做科学研究的时间和精力越少,发表的文章会越少,而且真正搞过学术研究的学者都知道,全身心投入研究,一年能发表三五篇论文就相当不错了。某些领导能一周发表一篇学术论文,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但是,要这些领导认识并检讨自己的“不端行为”,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些领导会认为自己是占据别人的劳动果实吗?今天,主动把领导作为自己论文和研究的第一作者和第一完成人的群体,规模不小。这个群体,大致包括领导所带硕士、博士(其实大多是以领导名义招收、由其他教师所带),领导所在学科的教授、副教授,下级研究人员,等等。领导没有参与的论文、成果,一些学者、专家却署上领导的大名,显然等于变相的学术行贿。 这些领导会认为自己没有为研究“作出贡献”吗?不会。领导都会认为自己对学科发展、学术研究作用巨大,因为正是他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源配置权力,为学者、专家获得项目、课题、经费,这不就是贡献么?也正是他利用自己与企业界、科技界的交往,为本学科、本部门获得更多的研究资源,这不也是贡献么?至于参加立项会、开题会、座谈会等,那更是直接的研究行为了。 学者、专家会检举这些领导的“不端”,认为自己的劳动成果被侵吞,人格尊严被践踏么?他们深知“靠着大树好乘凉、朝中有人好办事”的道理,得到领导的赏识,树起领导的大旗,可以获得更多的课题、经费;否则便立项难,论文发表也难。领导在外通过自己的权力争取资源,学者在内做好研究,把领导放在论文作者首位,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均沾,何乐而不为呢? 显然,问题的根源在于当前行政导向的学术资源配置体制和学术行政化评价机制,让领导和学者、专家们紧密配合、“各取所需”。如果学术资源的配置权不在行政领导手中,如果学术评价权不被行政领导所掌控,那么,行政领导就不可能在学术圈里左右逢源,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学者、专家放弃尊严,心甘情愿地为他们服务,替他们做学问、写论文。所以,只有行政领导不再从事学术研究,专心做自己的行政管理工作,以及把学术资源配置权、评价权交给学者、专家,才能解决以上问题。 在国外,即便担任大学校长,不管此前有多大学术成就,担任行政职务之后,往往就做职业校长,不再从事科学研究。原因之一便是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不允许有额外的精力去搞研究,而校董事会(理事会)对其的业绩评价,是校长当得怎样,而非学问做得如何。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校长再做科学研究,难免利用手中的职权,为自己获取学术资源谋求方便。既担任行政领导,又能获得更多学术资源、取得更大“学术成就”,不导致学术的严重行政化,不出现严重的学术腐败才怪呢。

工作部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出生年月: 55-3性 别: 男技术职称: 高校教授最高学位: 博士民 族: 汉族籍 贯: 河南 济源市党政职务:学院党委书记、网络与多媒体研究所所长 1982年1月本科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系并留校任教1986年在合肥工业大学自动化研究生班学习毕业2007年3月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点负责人、计算机应用技术校重点学科负责人、网络与多媒体研究所--传感网络实验室(物联网研究所)主任主要承担课程:计算机网络,TCP/IP网络原理与应用,传感网络、汇编语言,计算机科学导论荣誉:浙江工业大学首届讲课十佳教师,浙江工业大学首届十佳“我心目中的好导师”,浙江省高校优秀教育管理工作者,浙江省、杭州市、温州市 信息化特聘专家,浙江省金财工程专家组副组长,上海市和福建省科技进步奖特聘专家,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承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江省重大科研专项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江省公益类科研项目、国家863子项目和示范项目等攻击11项,主持江苏省重点实验室项目2项、主持政府信息化项目4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2)、三等奖1项(排名第3)。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51篇,其中被SCI/EI/ISTP检索的有37篇(含重复检索) 200810063098.X 基于中国剩余定理的数据库加密方法 发明专利专利 授权200810120064.X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火灾逃生分布式节点引导系统 发明专利 授权200910098034.8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三维紧急逃生引导方法 发明专利 授权200920118828.1 灾难紧急逃生智能引导装置 实用新型 授权

医学学霸发表SCI论文51篇

1991、1995年分别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二等奖和一等奖; 1993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中青年人才专项基金;199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1997年获中国科学院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6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参加人); 1998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一项,三等奖一项(第四完成人)一项。2000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一项(第三完成人)。200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项(第三完成人)。从事生物系统学、昆虫分子学、分子系统学、协同进化的研究。至2007年上半年共发表科研论文150多篇(其中SCI论文51篇),专著4部至2010年夏季,已经毕业博士生23人、硕士生4人。已经毕业的学生2人创办北京全式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3人出国、5人留所工作、2人在公司就业、6人在科研单位就业、1人任职地方政府、1人就职中学老师、4人就职大学、3人等待毕业答辩后就业。在读博士生3人,硕士生4人。

吸入麻醉药物的应用基础研究;血液保护的研究;吸入一氧化氮治疗肺动脉高压的研究;心血管麻醉学围术期TEE的研究;术后镇痛的研究科学研究主要从事医用吸入气体(挥发性麻醉药和吸入一氧化氮)的研究。在美国学习工作期间,对挥发性麻醉药进行了深入探讨。回国后对静脉注射乳化挥发性麻醉药的基础研究及研发做了大量的工作,先后负责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国家级、部省级课题十余项,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完成了近20年来世界上最大系列的关于吸入麻醉药溶解度(在血液、组织、油和水等中的分配系数)的研究,阐明了有关吸入麻醉药的药代动力学重要特点;提出了“容积比分配系数”新概念,依此获得“乳化吸入麻醉药”发明专利并完成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乳化异氟醚的的临床前研究,推动并实现150吨国产吸入麻醉药在我国的安全应用;培育出研究吸入麻醉药敏感性的新型果蝇品系;通过国际合作证明解释吸入麻醉药作用机理的梅-欧学说是不正确的;阐明并在临床应用了一些有关血液稀释对麻醉药药代动力学影响的规律;研制出专用于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的动脉内球囊阻断和血球快速测定仪。迄今在Am J Veteres,J cardiothoracle and vascular anesthesia等国外知名刊物及国内重要学术刊物上共发表论文140余篇,SCI收录51篇,其中以英文发表的30篇论文已被国际杂志引用600余次。在世界最大麻醉学年会(ASA)宣读论文28篇,多次应邀在国际会议做学术报告。获卫生部、四川省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次,中国医学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下,正进行静脉注射乳化挥发性麻醉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主要从事脑血管病的预防、急救、治疗和康复研究,在脑卒中后神经可塑性、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分化和远隔性损害研究方面具有特色。其中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病理机制及临床系列研究和抗高血压治疗预防脑卒中的实验研究分别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卫生部三等奖和广东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曾被卫生部医政司评为卫生部支援西部地区农村卫生工作“优秀教师”,获国家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广东省回国创业青年之星“优秀奖”、国家教育部高等院校优秀青年教师“霍英东教育基金三等奖”和广东省青年教师“南粤教坛新秀奖”、广东省优秀教师奖、柯麟医学奖,入选“千百十人才工程”广东省级培养对象并获优秀个人称号、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承担并完成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励计划(TRAPOYT,200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940012, 30271485,30770764)、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002)、美国中华医学会基金(CMB,00-730)、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990065,B30303, 2003D30301)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2000年)等多项科研项目30项。已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270篇,其中SCI收录杂志51篇。主编专著4本,参与编写专著20本。

川大博士发表51篇sci论文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专栏·熊丙奇 中国科学院院士郝柏林近日在其博客贴出一篇书面发言(这篇发言是写给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在北京举行“科学道德和科技伦理专题研讨会”的,但被研讨会“留中不发”),批评科学界领导和政府官员的不端行为和不正之风,并列出一名领导做博士后以来的20年中,每年发表SCI论文的统计,其中2003年高达51篇。郝院士认为,在自己没有实质性贡献、甚至根本没有看过稿子的文章上署名,而且官做得越大,每年所出文章越多,是目前有一定普遍性的现象。 按理说,官做得越大,做科学研究的时间和精力越少,发表的文章会越少,而且真正搞过学术研究的学者都知道,全身心投入研究,一年能发表三五篇论文就相当不错了。某些领导能一周发表一篇学术论文,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但是,要这些领导认识并检讨自己的“不端行为”,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些领导会认为自己是占据别人的劳动果实吗?今天,主动把领导作为自己论文和研究的第一作者和第一完成人的群体,规模不小。这个群体,大致包括领导所带硕士、博士(其实大多是以领导名义招收、由其他教师所带),领导所在学科的教授、副教授,下级研究人员,等等。领导没有参与的论文、成果,一些学者、专家却署上领导的大名,显然等于变相的学术行贿。 这些领导会认为自己没有为研究“作出贡献”吗?不会。领导都会认为自己对学科发展、学术研究作用巨大,因为正是他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源配置权力,为学者、专家获得项目、课题、经费,这不就是贡献么?也正是他利用自己与企业界、科技界的交往,为本学科、本部门获得更多的研究资源,这不也是贡献么?至于参加立项会、开题会、座谈会等,那更是直接的研究行为了。 学者、专家会检举这些领导的“不端”,认为自己的劳动成果被侵吞,人格尊严被践踏么?他们深知“靠着大树好乘凉、朝中有人好办事”的道理,得到领导的赏识,树起领导的大旗,可以获得更多的课题、经费;否则便立项难,论文发表也难。领导在外通过自己的权力争取资源,学者在内做好研究,把领导放在论文作者首位,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均沾,何乐而不为呢? 显然,问题的根源在于当前行政导向的学术资源配置体制和学术行政化评价机制,让领导和学者、专家们紧密配合、“各取所需”。如果学术资源的配置权不在行政领导手中,如果学术评价权不被行政领导所掌控,那么,行政领导就不可能在学术圈里左右逢源,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学者、专家放弃尊严,心甘情愿地为他们服务,替他们做学问、写论文。所以,只有行政领导不再从事学术研究,专心做自己的行政管理工作,以及把学术资源配置权、评价权交给学者、专家,才能解决以上问题。 在国外,即便担任大学校长,不管此前有多大学术成就,担任行政职务之后,往往就做职业校长,不再从事科学研究。原因之一便是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不允许有额外的精力去搞研究,而校董事会(理事会)对其的业绩评价,是校长当得怎样,而非学问做得如何。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校长再做科学研究,难免利用手中的职权,为自己获取学术资源谋求方便。既担任行政领导,又能获得更多学术资源、取得更大“学术成就”,不导致学术的严重行政化,不出现严重的学术腐败才怪呢。

四川大学博士研究生工科毕业要求为申请人有作为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四川大学为第一单位,公开发表的至少一篇SCI论文。

四川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于1994年4月和2000年9月两次“强强合并”组建而成。

教育部批准四川大学2000年6月试办研究生院,2004年5月24日正式建立研究生院。四川大学研究生院下设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研究生培养教育办公室、学位办公室、“985工程”和学科建设办公室以及综合科。

四川大学现已发展为学科门类齐全,覆盖了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艺等12个门类的教育部直属的副部级高校,“985工程”和“211工程”、“珠峰计划”、“卓越计划”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全国重点的综合大学,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四川大学研究生院

是的,川大博士毕业生可以得到一篇SCI论文发表,但要根据论文质量和研究成果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是的,川大博士毕业生可以得到一篇SCI论文发表,但要根据论文质量和研究成果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曾发表7篇SCI顶级论文

近五年课题:

1. microRNA124调控微量金属元素吸收抑制胰腺癌细胞的机制研究, 黑龙江省重点基金,2017.10-2020.10,20万,ZD2017001

2. miRNAs对动物组织干细胞的调控及其机制研究,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6.4-2020.3,50万,2572016EAJ3

参加人:梁洋、赵翊丞、王春生、何梅、于泽、李旭艳、金家民、孔德麟

3. miR-124/EGFR信号调控胰腺祖细胞增殖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5.1-2018.12,86万,31472159.

参加人:赵翊丞、梁洋、张振武、何梅、李旭艳、梁杰、李云超、孔德麟

近五年SCI:

1. Ze Yu, Hao Wang, Yilin Fang, Liangliang Lu, Minghao Li, Bingru Yan, Yuzhe Nie and Chunbo Teng. Molecular chaperone HspB2 inhibited pancreatic cancer cell proliferation via activating p53 downstream gene RPRM, BAI1, and TSAP6. Journal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 2020, 121(3): 2318-2329.

2. Miao Liu, Wen Yu, Jing Jin, Mingjun Ma, Tiezhu An, Yuzhe Nie and Chun-Bo Teng. Copper promotes sheep pancreatic duct organoid growth by activation of an antioxidant protein 1-dependent MEK-ERK pathway.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Cell Physiology. 2020, 318(4): C806-C816.

3. Zhang Z, Zhai W, Liang J, Chen Z, Ma M, Zhao Y, Liang Y, Li X, Teng C-B: Mutual inhibitions betwee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signaling and miR-124a control pancreatic progenitor proliferation. 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 2019, 234:12978-12988.

4. Yang L, Zhu Y, Kong D, Gong J, Yu W, Liang Y, Nie Y, Teng C-B: EGF suppresses the expression of miR-124a in pancreatic beta cell lines via ETS2 activation through the MEK and PI3K signaling pathway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2019, 15:2561-2575.

5. Yu Z, Wang H, Fang Y, Lu L, Li M, Yan B, Nie Y, Teng C: Molecular chaperone HspB2 inhibited pancreatic cancer cell proliferation via activating p53 downstream gene RPRM, BAI1, and TSAP6. Journal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 2019.

6. (非通讯)Zhang F, Ma D, Liu T, Liu YH, Guo J, Song J, Wu Q, Pan Y, Zhang Y, Guo C, Teng, C, Jin, L: Expansion and Maintenance of CD133-Expressing Pancreatic Ductal Epithelial Cells by Inhibition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Signaling. Stem Cells And Development 2019, 28:1236-1252.

7. Yu Z, Zhou R, Zhao Y, Pan Y, Liang H, Zhang J-S, Tai S, Jin L, Teng C-B: Blockage of SLC31A1-dependent copper absorption increases pancreatic cancer cell autophagy to resist cell death. Cell Proliferation 2019, 52.

8. Yu Z, Yu Z, Chen Z, Yang L, Ma M, Lu S, Wang C, Teng C, Nie Y: Zinc chelator TPEN induces pancreatic cancer cell death through causing oxidative stress and inhibiting cell autophagy. 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 2019, 234:20648-20661.

9. Yin W, Yang L, Kong D, Nie Y, Liang Y, Teng C-B: Guanine-rich RNA binding protein GRSF1 inhibits myoblast differentiation through repressing mitochondrial ROS production. Experimental Cell Research 2019, 381:139-149.

10. Qi H, Teng M, Liu M, Liu S, Li J, Yu H, Teng C, Huang Z, Liu H, Shao Q, et al: Biomass-derived nitrogen-doped carbon quantum dots: highly selective fluorescent probe for detecting Fe3+ ions and tetracyclines.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2019, 539:332-341.

11. Ma R, Wang Y, Qi H, Shi C, Wei G, Xiao L, Huang Z, Liu S, Yu H, Teng C, Li, H, Murugadoss, V, Zhang, J, Wang, Y, Guo, Z: Nanocomposite sponges of sodium alginate/graphene oxide/polyvinyl alcohol as potential wound dressing: In vitro and in vivo evaluation. Composites Part B-Engineering 2019, 167:396-405.

12. Liu J, Cao L, Zhao N, Feng Y, Yu Z, Li Y, Teng C, Hu J, Li T: miR-338-3p inhibits A549 lung cancer cell proliferation and invasion by targeting AKT and beta-catenin signaling pathways. Molecular Medicine Reports 2019, 20:33-40.

13. Li X, Teng C, Ma J, Fu N, Wang L, Wen J, Wang T-Y: miR-19 family: A promising biomarker and therapeutic target in heart, vessels and neurons. Life Sciences 2019, 232.

14. Kong D, He M, Yang L, Zhou R, Yan Y-Q, Liang Y, Teng C-B: MiR-17 and miR-19 cooperatively promote skeletal muscle cell differentiation. 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 : CMLS 2019.

15. He M, Zhou D, Ding N-Z, Teng C-B, Yan X-C, Liang Y: Common Carp mef2 Genes: Evolution and Expression. Genes 2019, 10.

16. Jin J, Teng C, Li T: Combination therapy versus gemcitabine mon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pancreatic cancer: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Drug Design Development And Therapy 2018, 12:475-480.

17. Zhou RT, He M, Yu Z, Liang Y, Nie YZ, Tai S, Teng CB: Baicalein inhibits pancreatic cancer cell proliferation and invasion via suppression of NEDD9 expression and its downstream Akt and ERK signaling pathways. Oncotarget 2017, 8:56351-56363.

18. Zhao Y, Song Y, Yao L, Song G, Teng C: Circulating microRNAs: Promising Biomarkers Involved in Several Cancers and Other Diseases. DNA And Cell Biology 2017, 36:77-94.

19. Li X, Zhang Z, Li Y, Zhao Y, Zhai W, Yang L, Kong D, Wu C, Chen Z, Teng C-B: miR-18a counteracts AKT and ERK activation to inhibit the proliferation of pancreatic progenitor cells. Scientific Reports 2017, 7.

20. Zhao Y, Wang T, Yu Z, Wang H, Liu B, Wu C, Teng C-B: Inhibiting cyprinid herpesvirus-3 replication with CRISPR/Cas9. Biotechnology Letters 2016, 38:573-578.

21. Zhao Y, Wang T, Yao L, Liu B, Teng C, Ouyang H: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replicated poorly in cells from MxA transgenic pigs. Bmc Veterinary Research 2016, 12.

22. Li XY, Zhai WJ, Teng CB: Notch Signaling in Pancreatic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2016, 17:19

23. Yang J, Zhou F, Xing R, Lin Y, Han Y, Teng C, Wang Q: Development of Large-Scale Size-Controlled Adult Pancreatic Progenitor Cell Clusters by an Inkjet-Printing Technique.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15, 7:11624-11630.

24. Kong D, Zhao Y, Men T, Teng C-B: Hippo signaling pathway in liver and pancreas: the potential drug target for tumor therapy. Journal Of Drug Targeting 2015, 23:125-133.

25. He M, Teng C-B: Divergence and codon usage bias of Betanodavirus, a neurotropic pathogen in fish.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2015, 83:137-142.

26. Zhao Y, Dai Z, Liang Y, Yin M, Ma K, He M, Ouyang H, Teng C-B: Sequence-specific inhibition of microRNA via CRISPR/CRISPRi system. Scientific Reports 2014, 4

国内发表过sci影响因子200+以上的人有张凯。张凯在读博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7篇论文,影响因子都超过了10,以第二作者和共同作者的身份在16篇杂志上发表SCI总影响因子高达230,还获得了2016-2017年度北京科技大学三好学生、2017-2018年度材料学院十佳学术之星等荣誉称号。

土木工程发表7篇SCI论文属于高水平,属于研究领域的顶尖水平,因为SCI论文的审查标准比较严格,只有同行评审认可的优秀论文才能发表。

土木工程发表7篇SCI论文的水平取决于论文的内容、质量和影响力。论文的内容必须具有学术价值,质量要高,影响力要大。发表7篇SCI论文的水平可以说是非常不错的,可以说是在学术界有一定影响力的。

我发表了两篇SCI论文

水平如下:

两篇一作代表很高的科研水平,Science一作属于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是学术界公认权威的科技文献检索数据库,收录的都是国际顶尖的核心期刊,其级别是要高于国内核心的,可以说1篇sci论文相当于2-3篇南大核心的权重。

简介:

《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 SCI )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 ISI)的尤金·加菲尔德(Eugene Garfield)于1957 年在美国费城创办的引文数据库。

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

M一个非常好用的软件可以帮你。投稿精灵是一个自助投稿软件。目前集合了上百家的学术期刊在线征稿,投稿精灵简单易用,不需要任何的专业知识就可以完成职称论文的发表。只要您会使用电脑,就可以自如的使用投稿精灵。目前投稿精灵已经更新到2.0正式版最新版本!只要在百度上搜索就可以找到,百度百科上也有介绍,您可以看看,通过百度也可以搜索到他们的官方网站,就可以下载使用了。目前,我发了很多篇了,我的会员级别也提升到了铜牌代理级别了,西西,我现在开始用这个软件帮别人发论文竟然还赚点差价,我现在拿出来分享,希望对你也有点帮助啊,记得给我加分啊2685620185

可以去英国,英国设立奖学金和待遇都比较好。

  • 索引序列
  • 我曾发表51篇sci论文
  • 医学学霸发表SCI论文51篇
  • 川大博士发表51篇sci论文
  • 曾发表7篇SCI顶级论文
  • 我发表了两篇SCI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