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03

贪吃女王Grief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发表唐都学刊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难得明白

已采纳

1、《贾平凹中篇小说研讨会纪要》,载《小说评论》1991年第5期2、《唐诗审美特征与中国传统思维》,载《唐都学刊》1992年第4期3、《李白矛盾心态初探》,载《唐都学刊》1994年第1期4、《隋代诗歌的文化渊源》,载《求是学刊》1996年第5期5、《李白儒家文化人格探索》,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6、《隋代诗歌的文化阐释》,载《唐都学刊》1997年第2期7、《王维研究》,载《唐代文学研究年鉴1995、1996年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8、《李白仙侠文化人格的美学精神》,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9、《李白政治文化人格的美学意义》,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10、《新文化格局与经典的命运》,载《苏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11、《唐太宗政教诗的文化反思》,载《唐都学刊》1999年第4期12、《李安纲与〈东方人生智慧珍品丛书〉》,载《河东学刊》1999年第1期13、《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导向》,载《河东学刊》1999年第4期14、《王维研究》,载《唐代文学研究年鉴1998年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5、《中国王维学术研讨会综述》,《唐都学刊》2000年第3期16、《李白政治文化心态的内在矛盾》,《人文杂志》2000年第3期17、《禅思意蕴与诗性智慧》,《中国图书评论》2001年第12期18、《王维研究》,《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00年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9、《李白文化人格的美学精神》,《南昌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20、《王维研究》,《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01年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1、《李白道家文化人格的哲学意义》,《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22、《唐长安城布局与初盛唐诗歌》,《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23、《唐代长安城微观布局与初盛唐诗歌》,《人文杂志》2002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文学》2002年第3期全文转载)24、《南北朝三地诗歌的文化精神》,《江海学刊》2002年第2期25、《王维研究》,《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02年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6、《王维政治理想的内涵》,香港《新亚论丛》2003年第2期27、《王维研究》,《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03年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8、《李白的艺术与人生》,《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教案选编集》(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29、《东坡的中秋》,《文史知识》2004年第10期30、《唐代侠文化传统与唐诗的侠主题》,《人文杂志》2004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文学》2005年第1期全文转载)31、《王维政治思想的内涵与意义》,《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4年第6期“论著精华”全文转载)32、《唐代诗歌与唐长安城建筑文化》,《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第1期,论点摘编)33、《评〈郘亭诗钞笺注〉》,《贵州文史丛刊》2005年第2期34、《王维研究》,《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04年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5、On the Leading Spirit of the Blend of Styles in Poems of Northern Dynasty and Southern Dynasty,香港《新亚论丛》2005年第3期36、《唐诗胜景与长安形胜》,《文史知识》2005年第7期37、《文化整合视野中的世事进程——论隋代诗歌的文化史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06年辑重点转摘)38、《品牌,在品质中提升》,《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39、《弘扬尊师重道传统》,《光明日报》2005年 40、《Between literature and politics——on the Hanlin Scholars in the Xuanzong Period》,《新亚论丛》2006年第3期41、《唐代私学教育的文学性特征》,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42、《王维研究》,《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05年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3、《文学与政治之间——唐玄宗朝翰林学士述论》,载《山西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44、《天宝初年的王维、裴迪与辋川》,载《文史知识》2007年第1期45、《诗圣杜甫终老之夕》,载《文史知识》2007年第4期46、《庄子的生命境界》,载《文史知识》2007年第7期47、《李白的翰林生涯》,载《文史知识》2007年第9期48、《王维研究》,《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06年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9、《文化地理视野中的诗美境界——唐长安城建筑与唐诗的审美文化内涵》,载《文艺研究》2007年第9期50、《南北朝时期“关陇集团”文学观念的发展演变》,载《文学评论》2008年第2期51、《王维研究》,《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07年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2、《关陇集团与隋唐之际的文学观念》,载《文艺研究》2010年第4期53、《王维研究》,《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08年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4、《王维研究》,《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09年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34 评论

漳南一邺

一、 对其生平仕履的研究 1、韩国汉城大学 金时俊 教授(韩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曾留学台湾大学,受业于台静农先生),著有【权德舆年谱】,1967年发表在中国学报。 2、 吴汝煜 的 【唐才传校笺.权德舆传】 ,1987年由中华书局发表。文学作家吴汝煜 (1940~1990)江苏吴江人。中共党员。1963年毕业于徐州师院中文系。历任徐州师院中文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3、日本 中原健二 的【权德舆年谱初稿】,1993年西北大学学报。中原健二教授是日本佛教大学副校长。 4、 蒋寅 的 【大历诗人札记(续))——权德舆】 ,1995年发表于漳州师院学报。中国社科院文学所蒋寅教授1959年出生于南京。,1982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大学中文系【今日扬州大学】,曾任社科院古代文学研究室主任,2016年7月起任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 5、 王辉斌 的 【权德舆生平求是】 ,1996年发表于柳州师专学报。王辉斌(1947—),字靖华,号竟陵居士,湖北天门人。湖北文理学院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文学文献学、辑轶学的研究与文学批评。著名学者,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专家,当代中国将文学史研究打通关的第一人。现为中国孟浩然研究会会长、中国李白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杜甫研究会常务理事。 6、 段承校 的 【权德舆生平辩证】 ,1997年发表于广州民族学院报。段承校,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中学语文教研员,江苏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文学博士。 7、 王红霞 的 【权德舆先世及行事系谱】 、1996年发表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论权德舆的儒、释、道观》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2期;《试论权德舆的诗歌创作》,《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2期; 《权德舆研究》 2005年四川师范大学校级科研课题,个人独立主研。王红霞,王红霞,生于1969年,苗族,重庆彭水人。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博士,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后。中国李白研究会理事、四川杜甫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散曲研究会秘书长。四川师大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副主任。 8、 严国荣 的 【权德舆生平与交游考略】 ,1997年发表于唐都学刊。严国荣(1965-2005),陕西省城固县人。1986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199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研究生院,获文学硕士学位,后至西安文理学院任教,并获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学位,曾任西安联合大学中文系副主任,西安联合大学学报编辑部副主任,《唐都学刊》、《西安联合大学学报》执行主编。严国荣从事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有《王维与〈维摩诘经〉》、《权德舆与古文运动》等论文在《社科战线》、《中国诗学》、《唐都学刊》、《海南师院学报》等刊物上发表。他还参与撰写过《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分类集成》(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中国文学史话》(近代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增订注释〈 全唐诗 〉》(权德舆卷,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1版)。他的专著《权德舆研究》 200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可惜,先生于2005年6月16日积劳成疾而逝,享年四十一岁。 9、 郭广伟 的 【权德舆年谱简编】 ,1994年发表于徐州师范大学学报。郭广伟,字惟微,徐州市人,1926年2月生。徐州师范大学教授,郭先生曾以83岁高龄,仍不辍笔耕,编著出版了 《权德舆诗文集》 (校点)一书。2011年徐州师范大学更名为江苏师范大学。二、 对其交游的考订 1、 吴汝煜 的 【权德舆诗人名考证】 ,1989年发表于西北师大学报。 2、 蒋寅 的 【大历诗人研究.权德舆作品系年】 ,2007年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三、 对其诗文艺术的探讨 1、 段承校 的 【权德舆和他的诗歌创作】 ,1994年发表于社科纵横。 2、 王相飞 博士的 【权德舆诗歌艺术研究】 ,2005年,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3、 蒋寅 的 【权德舆与唐代的赠内诗】 ,1999年发表于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4、 王朝源 的 【权德舆的碑志散文】 ,2006年发表在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王朝源,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 5、 方丽萍 的 【权德舆诗文风格成因辨析】 ,2008年发布在唐山师范学院学报。方丽萍,女,汉族, 1966 年 11 月生,文学博士,青海师范大学副教授。在《南开大学学报》、《求索》、《暨南学报》、《湘潭大学学报》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撰写《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专题》、《文心雕龙研究》二专著中部分章节,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省社科基金项目两项。主要研究方向为唐代文学、文学思想史。主要进行的是唐宋转型研究。四、 对其文学思想的探讨 1、 严国荣 的 【权德舆与古文运动——兼论权德舆的文论主张】 ,1998年发表在唐都学刊。 2、 王红霞、王朝源 合著的 【试论权德舆的古文创作】 ,2003年发表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3、 段承校 的 【试论皎然诗学对权德舆诗论及诗作的影响】 ,2000年发表在南京师大学报。 4、 胡遂与熊英 的 【权德舆诗歌创作与妈祖洪州禅】 ,2006年发表在湖南大学学报。胡遂,女,湖南益阳人,1956年生。湖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校督导团督导。熊英,女,中共党员,讲师。1999年9月至2003年7月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文学硕士;2003年7月至2004年7月,在湖南长郡中学寄宿部担任中学语文教师,兼任班主任工作;2004年7月至2007年7月,就读于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唐宋方向),主要研究唐宋文学与佛教,论文《论权德舆诗歌创作与马祖洪州禅》发表于《湖南大学学报》,《论晏几道的“梦”词》发表于《湖南工业大学学报》,参与湖南省社科课题《佛教与晚唐诗》及国家社科课题《佛教与中国文人心路历程》,负责部分资料整理与撰写工作。 5、 陈彝秋 的 【权德舆对楚骚的接受与中唐文学思想的变迁】 ,2006年发表在华南师范大学学报。陈彝秋,南京晓庄学院人文学院教授五、 综合研究 1、 林家英 的 【权德舆的伟人、为文、为诗】 ,1981年发表在兰州大学学报。林家英,女,1935年生于福建惠安.195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同年赴兰州大学执教·现任中文系教授,唐宋文学硕士生导师。又任诗词学会常务理事,甘肃诗词学会副理事长、甘肃省唐代文学学会会长、甘肃省政协常委兼科教文体委员会副主任甘肃省文使馆馆员。 2、 严国荣 的 【权德舆研究】 ,2006年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3、 王红霞 的 【权德舆研究】 ,2009年在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出版。权德舆先公曾经专门研究过家族史,在他的文学著作中也多有涉及,世人通过研究权德舆,对他的亲属族人的关系也帮助权氏族人明晰起来,而且远远强于权氏族人对权德舆的了解。搜集这些研究权氏先祖权德舆的论文专著,有助于权氏家族人员更全面的掌握权氏在鼎盛时期的历史。这些健在的权威专家,也是我辈将来召开权氏文化讨论研究会的最佳顾问。希望有机会接触到上述专家学者的宗亲,能够予以联络并致谢!

278 评论

花的姿态zqr

1、《柳永功名思想述评》(独立完成),《唐都学刊》1991年第2期。2、《论清真词的“浑厚”之美》(第一作者),《汕头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1992年第8期全文转载。3、《中国古代戏曲漫谈》(独立完成),《唐都学刊》1993年第2期。4、《论元代闺情散曲的审美特征》(第二作者),《人文杂志》1993年第6期。(核心刊物)5、《论元遗山的闺情词》(独立完成),《唐都学刊》1995年第1期。《新华文摘》题录6、《李清照〈论词〉与曹丕〈论文〉》(独立完成),《人文杂志》1995年第4期。(核心刊物)7、《元好问诗学对苏黄的批评与继承》(独立完成),《文史哲》1996年2期(核心刊物)8、《议“振兴中华诗词”》(独立完成),收入《跨世纪的思辨》,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9、《秦观词的结句艺术》(独立完成),《陕西电大学刊》1998年第3期。10、《李清照〈词论〉写作时间再议》(独立完成),《唐都学刊》1998年第4期。11、《〈后汉书〉今注今译》,本人完成《列女传》(3万字),岳麓书社1998年版。12、《汉语言文化与永明诗歌声律论》(第二作者),《江海学刊》1998年第5期。(核心刊物)13、《佛教故事——中国五朝志怪小说的一个叙事源头》(第二作者),《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第1期。(核心刊物)14、《苏轼论士君子人格及其履践》(第一作者),《唐都学刊》2001年第1期。15、《苏轼贬逐心态研究》(第一作者),《苏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核心刊物)16、《苏轼与酒茶文化》(第一作者),《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核心刊物)17、《苏轼的人生智慧》(独立完成),《人文杂志》2001年第5期。(核心刊物)18、《苏轼论为学之道》(独立完成),《唐都学刊》2002年第3期。19、《苏轼论书法艺术》(独立完成),《西北美术》2003年第2期。20、《苏轼文化人格的矛盾与统一》(独立完成),《唐都学刊》2003年第4期。21、《梅、欧与苏轼平淡诗美观诠释》(独立完成),《唐都学刊》2004年第2期。22、《简论苏轼高风绝尘之美的美学内涵》(第二作者),《苏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核心刊物)23、《论柳永词的“赋法”》(独立完成),《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24、《历代诗论全编(宋金元卷)》(参编),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25、《论宋人的“以赋为词”》,《唐宋诗词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10月。26、《苏轼的〈前赤壁赋〉与阮籍的〈达庄论〉》(独立完成),《文史知识》2005年第3期。(中华书局,核心刊物)27、《论苏轼“平淡”诗美观之实质》,《文学理论研究》第二十二辑,2005年1月。28、《论苏轼的〈诗〉学观点》(独立完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0期。29、《朱熹与苏轼出处态度之比较》(独立完成),《福建论坛》2006年第4期。(核心刊物)30、《论朱熹尚“雄健”的审美观》(独立完成),《文艺理论研究》2006年第4期。(核心刊物)31、《论朱熹对苏轼的批评与接受》(独立完成),《唐都学刊》2008年第2期。

129 评论

相关问答

  • 唐山文学期刊投稿

    您好,是省级期刊,该杂志的详细介绍如下: 《唐山文学》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

    细细粒的宝贝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唐甄论文发表

    《潜书》(1705)是唐甄遗世的唯一著作,也是他最重要的著作。起初名叫 《衡书》,初刻只有13篇,署名唐大陶。后来逐渐增加到97篇,并改名《潜书》,署名唐甄。唐

    往事随风@遗忘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唐山教授发表学术论文

    茅以升(1896年1月9日—1989年11月12日),字唐臣,江苏镇江人。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茅

    吾色真人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唐山师范学院发表论文

    当然是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了,就是学校破点,但实力是那两个至上。我就想让我妹妹上哪个学校,环境又好。反正唐山师范学院就别来了,学校实力差,校区破,还穷,宿舍联网线都

    随风思恋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唐代文学投稿期刊

    自己查资料吧幸亏是浅谈,谈谈表面就行,不用太深

    霸气Annie姐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