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23

juliejin(金培)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没有发表套磁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ily完美lily

已采纳

意思是:你挺好我要招人(你套对了)但钱有限所以招人不多 (竞争激烈,有可能被拒)我很高兴你能感兴趣但是决定权不在我(拒了别怪我)我鼓励你申请(接着干吧 万一进来了呢)中性吧 楼上话粗理不粗~

200 评论

越来越有感觉

套磁在理工科博士的申请中作用非常大,因为教授完全有权力决定录取谁,就像我们今年的学生托福才89分,佐治亚理工的教授非常喜欢这个学生,就跟admission要来了录取,一开始没有奖学金,教授又找学校要来了全奖。那么到底要怎么套磁呢?首先,套的教授应该最好是OGA的就是录取委员会的,那样成功几率更大些,盲目的套助教也没啥效果,套好了教授,如果在院里通过了的情况下,教授应该会口头答应要人然后去院里拿材料的,外国教授也不傻,套磁方面,研究学术人家肯定会很认真。要套磁的时候应该发份自己的简历过去给教授看,这样效果更好些。其次,还有一些,拿到AD的去套教授拿奖学金的。学校教授对申请人感兴趣的,可能会要求电话面试的,要求录Video的也有,这主要看各学校的具体要求。最后,自己的心理状态也起一定的作用,没有回复也不要灰心,继续认真的套。套磁还有一些误区:1. 依靠小聪明获得暂时的信任。伪装和欺只能说明你是申请留学的门外汉,只能说明你在模仿其他人的行为。诚信是最容易被理解的语言,它会给你带来前所未有的成功。你必须用最容易理解的语言进行交流,这种语言就是诚信2. 在了解教授之前就盲目的套磁,从本质上讲就是说得太多听得太少,把申请的成功寄托你的说服力上,期望通过独白的形式说服教授加入你的阵营,但口若悬河只能让你的套磁判处死刑。真诚的交流不但会让教授清楚你的情况,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还能使其知道你的价值所在。申请人要逐步涉及教授关心的内容,交流的时候要注重技巧,首先的目的就是拉近关系,而不是说服3. 漫无目的的给各大学各教授发套磁信,投机在你的套磁信上无异于下赌注。这是不记后果的冲动策略。大多数申请人漫无目的的发信不是出于高压就是基于人伎俩。而这两样都是无法帮助你建立交流关系的,两者都会让教授产生猜疑,猜忌会导致抵制,接受你的可能性也就越低,拿到offer的可能也就最低4. 乞求这一重大错误就是在你得不到教授信任的情况下设法拿到录取,完全是寻求施舍,已经违反了平等交流的原则。这是一个颠倒的途径。乞求使你完全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信任。

94 评论

小禾小影

套磁对于大部分留学美国的学生来讲不会陌生,可能一些同学在开始的时候会对套磁的问题始终抱有怀疑态度,在接触的学生当中,已开始有很多学生觉得那么多学生申请几个位置,似乎套不套磁没有关系,反正教授不会看。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有效的套磁将会推动录取的成功率。例如,以前一个成功申请到美国的学生,他告诉我它们系一共有10个中国人,全部为套磁后被录取的。但在套磁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六个误区。误区一:套磁全能有的学生认为“无论申请什么专业和学科,都是需要套磁的。”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套磁并不能应用于每个学科,总体来讲,理工科学生“套磁”意义最大,尤其是要做项目的,进实验室的。文科情况相去甚远,某些学科,如会计,根本无法套磁,老师完全凭你的背景和分数选择。另外由于学业时间和内容的限制,本科生 “套磁”的效果就没有研究生强。因为后者已经有确定的方向和实践的经验,与教授沟通和探讨起来顺畅得多,成功几率非常大;而前者只能把握专业的大体内容,表达某方面的兴趣以及表现自己的潜力。误区二:越多越好美国人通信切记简短,直来直去,一般Email不要超过200字。套磁的风格并无统一格式,每个人做法不同,但应该注意不要烦别人,不要催促别人,言语要简单明了,意思表达明白即可。误区三:强调优秀GMAT和TOFEL的成绩不属于讨论范围,但过去的成绩和专业背景应该加以介绍。GMAT和TOFEL不加讨论的原因不是不重要,是太基础了,如果你GMAT和TOFEL都没有考好,那很难说明你其它方面就行;反之,你GMAT和TOFEL好了,也不能说明你其它方面就行。GT好是太应该的事情了,不值得拿出来。总之,学科基础与研究水平才是讨论的重点。误区四:经验不看套磁的内容主要介绍自己研究经历和以后的计划,突出自己有的特长,如果你对教授的项目熟悉,那可以表现出来,但是千万记住不要不懂装懂。如果你没有研究经历(坦率地讲你的机会就损失一大半),那就做简单的介绍让老师认识你。研究经验可能听起来很艰难是得,但其实大学阶段的论文也是可以的,这些论文是没有发表过得也可以,但是论文的研究内容是一定要有的。如果你实在是什么也拿不出来的话,那么可以详细研究下教授的研究,某些教授介绍页面写得非常笼统,你可以到数据库中查下他最近发表的文章,了解一下教授研究的领域,等你有一定的理解或者想法了再和教授交流,着重谈谈未来打算。误区五:死缠烂打如果你发邮件给教授,教授没有回复的话,千万不要鲁莽的打电话给教授。在国外学习过程中,老师往往不喜欢学生打电话问他们事情,更何况你还只是个申请者。如果超过一周都没有回复邮件,那基本上可以确定他们不会回复了。请勿发更多邮件去催问,即使你很心急。因为发的邮件过多,会让教授产生厌恶情绪,可能教授不回邮件的原因是去度假了,所以当他回来一看邮箱里面有你八封信,他一定很不爽,这样你的机会也会丢失。误区六:多发邮件有的学生会给一个系的多名教授“群发”邮件。其实这样是错误的,教授不会讨论各自准备招谁,但是准备录取者的名字会被传阅的,这个时候哪个想要你的教授看到你的名字被其他教授写上去了,情况可不好。一个系一两封最重要的教授就OK了。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邮件中不要使用附件,除非是教授让你发的。

226 评论

盖世在在

套磁是指在申请美国学校的过程中,以邮件或电话等形式和有意向的教授进行沟通,沟通的目的就是从教授那里获得更多招生消息以及进一步让教授对你产生印象。一般多用于博士申请中,当然硕士申请者也可以有针对性地跟有意向的学校的老师套套磁。套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步套磁(自我介绍):这个部分一般是把自己的一个教育背景还有之前的研究方向与研究经历以自我介绍的方式简短介绍给教授,当然前期在挑选教授的时候一定要按照专业方向来,一定要match,广撒网毕竟不是一个上上策,还是要多做功课。深入交流:如果有教授回复你的邮件,对你以及你过去的经历比较感兴趣,你可以把你的学术简历,个人网站或者是学术论文发给他,进一步让教授了解你Online面试:如果你们聊的很投机,email来往已经不能满足你们的需求了,教授会跟你商量安排Skype面试,这个阶段一定要好好把握,面试前多看看教授近几年发的paper或者实验室的课题项目文章,以便达到“谈笑有鸿儒”的地步。套磁其实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因为不同的教授会喜欢不同风格和背景的学生,但是有几点“不要”做的事情是共通的。1. 不要写错教授的名字,更加不要用Dear Professor这样的称呼2. 不要把邮件写的太长因为教授们都很忙3. 不要提及或者发送GRE或者托福成绩,教授看重的是研究经历和学术背景4. 不要使用简写词语或者俚语5. 不要以“.doc”的形式发简历或者其他文件,请使用PDF6. 不要弄错教授的研究方向7. 不要一个系的所有教授一起群发,因为教授们之间会交流的套磁就像相亲,两情相悦总是很难的,所以你要不断寻找不断努力啦~

199 评论

Nichkhunnie

所谓套磁,就是和国外教授主动通过书信往来建立联系和彼此印象,从而加大录取和 拿奖学金的一种行为。简单的说:申请phd的要比申master的有用,因为master是没有 导师带的,申请理工科的比文科的有用。因为对于理工科的同学,你所拿到的奖学金 其实就是教授的研究经费的一部分,因此说是学校给你发奖学金不如说是教授给你发。 而对于文科,情况完全不同,的确是系里在决定经费,教授可以起到的作用很有限。 一些技巧:国外教授时间都很宝贵,不要问一些有没有钱之类的话题(这些问题问小米 助教就行了)。而应该通过网页了解对方的研究内容,和对方探讨问题,有人曾经挑出 对方教授文章中的一些毛病,这很容易引起对方的重视。当然陶瓷时也要适当的表达一下决心。 总之:如果有精力,不套白不套

303 评论

相关问答

  • 核磁论文发表

    核心期刊其实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北大核心,现在核心期刊越来越难发了,很多高职单位的文章投出去,看都不看就拒稿,因为一看学校单位出生不好,就不要文章。建议可以考虑发表

    小皮球佳佳 8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没有发表的论文有没有doi

    有。为了方便导师查阅学位论文,利用doi的查询引擎,可以快捷准确地定位指定文献的主页,而每篇论文分配的doi号都是唯一的,且不能重复使用的。doi号由前缀和后缀

    黄小琼琼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phd套磁老师要发表论文

    套磁,可能更熟悉的一种术语。他们不是去套娃娃或者设圈套,是一种俏皮的说法,出发点是好的。指留学申请者和申请学校的有关教授通过Email联系,并通过接触达到增加他

    世界前八强吃货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论文没有发表套磁

    意思是:你挺好我要招人(你套对了)但钱有限所以招人不多 (竞争激烈,有可能被拒)我很高兴你能感兴趣但是决定权不在我(拒了别怪我)我鼓励你申请(接着干吧 万一进来

    juliejin(金培)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没有论文发表套瓷

    可以试试,但不会有作用。你换位思考一下就可以理解了。 所谓“套磁”并非瞎去撞大运,而是有的放矢。早年的留学生多是靠“套磁”获得机会读PhD,而且给教授老板打工,

    惊艳你的眼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