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90

摇滚小青蛙
首页 > 论文发表 > 江苏艺术考古论文发表时间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狮子猫的吃路

已采纳

看你上面的刊期,在职称评定中,是以刊期为准的。如果是5月份的刊期,即使是8月份收到的,也是按5月份算的。

162 评论

小熊缭乱1990

学术论文序号分类篇名著译者刊物名称出版年、期或出版时间1综 合论徐州汉画像石王黎琳文 物1980年2期2综 合徐州地区的石椁墓王 恺江苏社联通讯1980年13期3综 合苏鲁豫皖交界地区汉画像石墓的分布与墓葬形制——汉画像石墓研究之一王 恺江苏考古学会年会学术论文(1981年)1981年4综 合有关画像石的几个问题武利华江苏考古学会1982年年会论文选1982年5综 合徐州汉画像石艺术散论陈永清、田秉锷江苏考古学会1982年年会论文选1982年6综 合苏鲁豫皖交界地区汉画像石墓墓葬形制王 恺汉代画像石研究;文物出版社1987年7综 合略述苏北地区汉画像石墓与汉画像石刻尤振尧汉代画像石研究;文物出版社1987年8综 合绚丽的画卷形象的史籍——徐州汉画像石一瞥李文杰旅 游1987年6期9综 合深沉雄大、艺术瑰宝——徐州汉画像石李银德中国文物世界(香港)1988年46期10综 合苏鲁豫交界地区汉画像石墓的分期王 恺中原文物1990年1期11综 合自然与人的契合与“完美”王圣云汉画研究(1991)年创刊号12综 合徐州汉画像石研究综述武利华汉画研究1992年2期13综 合徐州汉画像石研究中公认现象的再认识王黎琳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3期14综 合徐州地区的汉代石椁墓王 恺汉文化研究论丛1993年第一辑15综 合苏鲁豫皖交界区西汉石椁墓及其画像石的分期燕生东、刘智敏中原文物1995年1期16综 合徐州的几座再葬汉画像石墓研究周保平文 物1996年7期17综 合徐州汉画像石管窥郭希铨淮海文汇1997年3期18综 合徐州汉画像石钱国光中国名城1997年3、4期19综 合鲁东南与苏北汉画像石之比较宋岩泉东南文化1997年4期20综 合略论徐州汉画像石朱勇前西北美术2000年2期21综 合石质档案之精品——徐州汉画像石赵 杰档案与建设2004年8期22综 合徐州地区早期汉画像石的产生及相关问题刘尊志中原文物2008年4期23综 合徐州汉画像石在《美术史》课程教学中的资源开发杨修红文教资料2009年11期24发掘报告江苏睢宁县发现古墓葬文 物1954年5期25发掘报告江苏睢宁九女墩汉墓清理简报李鉴昭考古通讯1955年2期26发掘报告徐州市建筑工地发现汉代文物张恺慈文 物1957年1期27发掘报告睢宁县土山发现汉代石墓群李鉴昭文 物1957年3期28发掘报告江苏发现的一批汉代画像石王德庆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4期29发掘报告徐州市韩山东汉墓发掘简报钱国光、李银德文 物1990年9期30发掘报告徐州青山泉水泥二厂、二号汉墓发掘简报邱永生中原文物1992年1期31发掘报告徐州琵琶山二号汉墓发掘简报耿建军东南文化1993年1期32发掘报告邳州车夫山汉画像石姚景洲、贾庆华东南文化1999年2期33发掘报告江苏徐州市翠屏山西汉刘治墓发掘简报徐州博物馆考 古2008年9期34考古通讯省文化局把徐州市附近汉画像石集中保管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10期35艺术美术 图象试析徐州十里铺东汉墓一幅画像石墓夏超雄考古与文物1983年3期36艺术美术 图象徐州汉画像石中黄帝、炎帝像考释武利华文博通讯1984年6期37艺术美术 图象“人面鸟”考王 恺考古与文物1985年6期38艺术美术 图象栩栩如生的狩猎场面,精彩纷呈的神话故事——参观徐州出土的汉画像石文 汇 报1986-2-1339艺术美术 图象朝圣安乐图——沛县栖山汉画像石浅析李国华考古与文物1991年3期40艺术美术 图象徐州汉画像石“击马”图刘敦愿文物天地1992年4期41艺术美术 图象汉画像中的升仙图象周保平辽海文物学刊1993年2期42艺术美术 图象徐州洪楼两块汉画像石考释周保平中原文物1993年2期43艺术美术 图象徐州东汉画象中炎帝神农图象郑 钺农业考古1995年3期44艺术美术 图象天汉真韵—徐州白集汉墓刘剑林美 术1996年1期45艺术美术 图象白集汉墓画像石徐延平、徐龙梅江苏地方志1998年4期46艺术美术 图象徐州汉代画像石“百戏图像”解读席 彬艺术考古2008年3期47艺术美术 图象沛县栖山石椁墓中的“西王母”画像管见刘辉四川文物2010年1期48艺术美术 图象浅谈徐州汉画像石的装饰风格金裕龄江苏画刊1986年4期49艺术美术 图象徐州汉画像石刻艺术品读与联想陶义德书与画2000年3期50艺术美术 图象浅谈徐州汉画像石的艺术特征邵统平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期51艺术美术 风格徐州汉画像石装饰艺术研究侯晓宇2006年52艺术美术 风格徐州汉画像石中的现代性思考朱 翔艺术百家2007年3期53艺术美术 地上建筑徐州汉画中的古建筑唐士钦中原文物1991年3期54艺术美术 地上建筑从两汉徐州画像石看两汉建筑徐建国汉画研究1992年2期55艺术美术 地上建筑徐州汉画像石室祠建筑徐建国中原文物1993年2期56艺术美术 地上建筑对几幅徐州地区汉代建筑画像石的重新释读周学鹰、田晓东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2年2期57艺术美术 地上建筑徐州市域的“两汉建筑文化”周学鹰同济大学学报2002年2期58艺术美术 地上建筑徐州地区的两汉建筑文化朱翔, 李宪锋美术观察2006年3期59艺术美术 地上建筑汉代建筑文脉对徐州地区现代建筑创作发展的关系研究董大鹏60艺术美术 地上建筑再生与重组:汉画像石的文化艺术内涵在徐州城市公共空间中的构筑胡 彬61艺术美术 地上建筑室即墓室杨爱国文 物1998年9期62艺术美术 雕刻论汉代雕塑的造型语境--由徐州西汉雕塑引发的思考唐成辉上海艺术家2007年3期63艺术美术 雕刻徐州汉画像石刻艺术研究汤永炎艺术百家2008年8期64艺术美术 雕刻江苏徐州出土的汉代陵墓石雕杨孝军四川文物2009年1期65艺术美术 绘画苏鲁豫皖区汉画像视觉形式演变的分期研究郭晓川考古学报1997年2期66艺术美术 绘画徐州汉画像石对视觉空间的探索刘剑林美 术1999年1期67艺术美术 绘画徐州汉画像石立体主义之创造唐 军美 苑2000年5期68艺术美术 绘画浅析徐州汉画像石的“意象”造型王瑞芹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4期69艺术美术 绘画徐州汉画像石构图艺术浅析滕建志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1期70艺术美术 绘画对徐州汉代石刻画像造型分类的思考刘海波浙江工艺美术2007年3期71艺术美术 绘画论徐州汉代石刻画像的时间维度造型李 芬浙江工艺美术2008年2期72艺术美术 绘画论徐州汉代石刻画像的时间维度造型李 芬艺术教育2008年11期73艺术美术 绘画徐州两汉文化视觉设计元素初探姚君洲200874艺术美术 绘画论徐州汉画像的意象造型对现代壁画创作的启示王瑞芹200675艺术美术 绘画汉画像石艺术的现代化转化之可行性张 强200376艺术音乐 舞蹈徐州汉乐舞画像石初探欧筱琦汉文化研究论丛1993年第一辑77艺术音乐 舞蹈徐州汉画像石中乐舞研究李爱真、刘振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1期78艺术音乐 舞蹈徐州地域文化中的仿汉乐舞李阿东剧影月报2007年3期79艺术音乐 舞蹈徐州汉画像石及汉俑中的舞蹈赏析李 枚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6期80艺术音乐 舞蹈鲁南及徐州地区汉画像石的音乐考古研究曲怡桦200581艺术体育 杂耍徐州汉画像石中的体育形象唐世钦体育文史1988年1期82艺术体育 杂耍汉画中体育图像述论刘秉果汉文化研究论丛1993年第一辑83艺术体育 杂耍对汉代徐州“百戏”资源的开发研究李鹏程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5期84社会生活 考古历史试谈汉画像石起源王黎琳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1980年年会论文选(考古分册)1980年85社会生活 考古历史徐州汉画像石墓墓主身份考李银德中原文物1993年2期86社会生活 考古历史关于汉代升仙思想的两点看法孟 强中原文物1993年2期87社会生活 考古历史东汉永寿元年徐州从事墓志李银德、陈永清文 物1994年8期88社会生活 考古历史徐州大庙汉画像石晋墓孟强、李祥考古年鉴1997年89社会生活 文化思想画神的人文效应王圣云汉画研究1992年2期90社会生活 文化思想十字穿环:汉代人宇宙观的符号象征朱存明汉文化研究论丛1993年第一辑91社会生活 文化思想徐州汉画像石中的神话研究刘静晶艺术百家2005年6期92社会生活 文化思想从徐州汉画像石中乐舞艺术造型领略汉代审美风情王璐璐剧影月报2008年4期93社会生活 政治徐州汉墓与汉代社会研究刘尊志200794社会生活 宗教江苏汉画像石动物图像的宗教意识思考汪小洋江苏大学学报2002年4期95科学技术 工商业从考古资料看两汉时代的江苏经济苏 文东南文化1989年3期96科学技术 农业睢宁双沟东汉画像石刻《牛耕图》的剖析尤振尧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 1980年年会论文选(考古分册); 1980年江苏省博物馆学会、 考古学会成立大会学术论文集(第三册)1980年97科学技术 农业从《牛耕图》谈东汉时徐淮地区农业生产状况尤振尧中国历史1984年2期98科学技术 农业从画象石刻《纺织图》看汉代徐淮地区农业生产状况尤振尧古今农业1990年1期99科学技术 农业淮海地区牛耕画像石与汉代耦犁二牛三人问题的探讨郭世玉农业考古2004年3期100论评、展览、会议、书刊序等1992年徐州中国汉画学术讨论综述周保平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1期101论评、展览、会议、书刊序等协调环境传达汉韵——徐州汉画像馆扩建工程的创作实践与体会姜娓娓华中建筑2003年5期102论评、展览、会议、书刊序等江苏徐州白集汉画像石墓研究评述杨修红文教资料2009年13期103白集汉代画像石美 术1996年1期

275 评论

萌萌哒蜗牛

你好,根据一般习惯,是以杂志实际出版的日期为准,因为自它印刷并公开发行的时候就已经达到了出版的事实标准。杂志上标注的刊期只是杂志社为了杂志的时效性所以都会把时间往后写,这样当你8月收到9月杂志的时候不会觉得晚。特别是对一些在市场上公开销售的刊物来说,这样能避免读者买杂志总觉得像是买到过期的一样,保持读者的新鲜感。一般杂志从收稿到编辑、校对、印刷、发行都会有不同的时长,刊期越长(月刊、双月刊、季刊)出版周期就越长,特别好的学术期刊,长的甚至半年一年,所以你发表时一定要注意问清杂志的出版时间能不能赶上你的时间需要,以免做了无用功。要发表可以再问我,我就是杂志编辑

316 评论

Rainbow蓓

2003年,中央电视台网站刊载了题为《江苏考古新发现:高邮陶文早过甲骨文1000年》的文章称:“江苏省高邮龙虬庄遗址出土的陶文比甲骨文年代久远上千年,该陶文很有可能是甲骨文的起源。”人们普遍认为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然而,南京博物院馆藏的国宝龙虬庄遗址陶文却让人产生暇想。南京博物院副所长庄天明表示,南京博物院珍藏的这一块从江苏省高邮龙虬庄遗址出土的陶文比甲骨文年代久远上千年,该陶文很有可能是甲骨文的起源。 1993年4月至1996年4月,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对江淮之间的高邮龙虬庄遗址先后进行了4次发掘。第一次发掘时,于河边采集到一片磨光泥质黑陶盆口沿残片,上有8个类似文字的刻划符号,刻文为两行,左行四个近似甲骨文,右行四个类似动物图形。刻文笔划纤细,技法娴熟,通篇包含一个完整的意义。这是继山东省邹平县丁公遗址发现距今四千二百年至四千一百年之间龙山文化晚期的刻文陶片之后,又一次极为重要的考古发现。该次发掘的情况于1993年9月5日在《中国文物报》作了报导之后,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并被评为“九三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994年2月6日的《中国文物报》公布评选结果时,对龙虬庄遗址的刻划陶文作了如下介绍:“在遗址上采集的陶盆口沿残片上,有类似文字的刻划符号,对探究中国文字的起源亦十分重要。”之后,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松丸道雄先生以《中国四千年前的文字》为题,在1996年3月1日的《朝日新闻》上作了介绍,称之为中国尚未公开的至宝。中国古文字学家周晓陆著文说:“这肯定是文字,且为一段完整文句”。据江苏台报道,考古专家介绍,陶片图文并茂,左边的竖下来的4个字,看起来不成熟。甲骨文是已经成熟的文字,它可以组成词汇表达完整的意思,该陶片上的文字却不是很成熟,应该比甲骨文还要早很多年。另外甲骨文和该陶文均以直线条为主,所以,该陶文极有可能是甲骨文的起源。自该陶文被发现以来,国内外很多古文字专家都对该陶文进行了研究,但至今为止还没有能够完整释读出来。据了解,目前我国甲骨文被辨认出来的文字只占三分之一,甲骨文之前的文字就更加难以辨认了。这片从高邮龙虬庄遗址发掘出来的磨光泥质黑陶盆口沿残片,只有4平方厘米大。残片上刻有八个类似文字的刻画符号,图文并茂的刻文陶片,考古学家从形体上推定高邮龙虬庄陶文为早于甲骨文的一个文字体系;从其文字组合来看,比较成熟,似成词语,并已脱离了早期发现的如仰韵、良渚等遗存的单个字节,更接近成熟的甲骨文,因而这些文字符号被有关古文字专家称为”对探究中国文字的起源十分重要。2003年,中央电视台网站刊载了题为《江苏考古新发现:高邮陶文早过甲骨文1000年》的文章,接着,被媒体在网上炒热。称:“江苏省高邮龙虬庄遗址出土的陶文比甲骨文年代久远上千年,该陶文很有可能是甲骨文的起源。”如此图文并茂的刻文陶片,在中国还是首次发现。在全国展出时,高邮龙虬庄陶文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曙光” 据悉,高邮陶文拓片已收入《中国上古书法史》。有关高邮陶文的论文专著有:《谈高邮龙虬庄陶片的刻划陶文》(饶宗颐《江汉考古》1996年4期,又载《东南文化》1996年第4期)、《龙虬庄陶文的发现与殷商甲骨文之源》(张敏发表于台北《故宫文物月刊》第15卷第5期1997年8月)、《生命的颂歌———关于释读龙虬庄陶文的一封信》(周晓陆《东南文化》1998年第1期)、《龙虬庄陶文破译》(刘志一《东南文化》1998年第1期)。

102 评论

相关问答

  • 苏联艺术论文发表时间多久

    对现实中不合道德、有碍社会健康发展的现象进行列举。事例选取的典型性,以求警醒人们;罗列的丰富性,以求引起读者共鸣;修辞的多样性,以求彰显行文文采,增强气势。例:

    龙发集团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浙江艺术论文发表时间

    学位论文评阅时间:3月28日-4月30日,学位论文答辩时间:5月1日-5月25日。答辩材料归档时间:答辩结束后3日内答辩秘书将学位申请书、答辩申请报告、答辩记录

    smoothyear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江苏公考论文发表时间要求

    一般的省级、国家级论文审稿需要1~2天,出刊需要1~3个月。个别快的0.5个月,还有个别慢的需要4~7个月。质量水平高一些的期刊,还有一些大学学报,投稿的出刊需

    小顽童阿淑 9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江苏艺术考古论文发表网站

    我看到:通知:全国部分论文取消、条件放宽。查阅各省最新职称政策可搜:郑密路18号全国职称论文办(原名)、高级职称论文郑州郑密路20号全国办、高级经济师论文郑州郑

    每天只睡4小时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江苏艺术考古论文发表机构

    考古发掘与研究 上个世纪30、40年代,一批著名专家学者云集南京博物院,如李济、吴金鼎、夏鼐、曾昭燏、王天木等,他们或独立、或与中央研究院合作,对四川、云南、

    头头的奋斗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