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80

诺仔滴麻麻
首页 > 论文发表 > 庄晓莹发表论文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云飞扬了

已采纳

历史上曾经有一段时期,出国留学之风吹得人“东倒西歪”,诸如“国外的月亮圆又圆”、“美国的空气最香甜”、“外国小孩从小就会讲英语”等,即使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也要与国外的“优越”扯上关系。可是到了现在,情况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尽管《桐谱》中有句话叫:凤凰非梧桐而不栖,但是中国这颗梧桐树,却不是一般的凤凰能栖的。庄晓莹 ,一位年轻的中国女科学家,对于在32岁就斩获“索菲亚-科瓦雷夫斯亚奖”的她,足以称得上是一只“高贵的凤凰”。然而,庄晓莹最令人敬佩的,却是她那颗爱国之心,她婉拒了德国的挽留,放弃了优厚的薪资待遇,最终选择回国继续任教。

庄晓莹在上海读高中的时候,就目睹过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的盛景,可以说,她是上海崛起的见证者之一。从那个时候开始,庄晓莹就树立了与这个城市共同成长的愿望,所以在填写大学志愿的时候,她不顾家人反对,填写了同济大学的土木工程学院。众所周知,土木工程是男孩子的领域,庄晓莹一介女流,是不占据任何优势的。但是,庄晓莹却是个不服输的性子,既然无法在实践中寻求突破,那就换一个研究方向。

读研的时候,导师朱合华给了她一个更加开阔的研究视野:“很多具体工程项目虽然在工艺上实现了突破,但理论方法滞后,问题远未解决。”于是,庄晓莹就将数学领域的知识应用到工程中,进而顺利写出了她的硕士论文——《岩石边坡稳定性分析无网格法研究》。之后,她又以此为契机,决定了自己未来十年的研究方向。

硕士毕业后,庄晓莹又到了英国杜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此期间,她每天都翻看厚重的学术资料,向教授请教各种晦涩难懂的问题,一有时间,她还会实地考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这样,庄晓莹获得了每年仅有一篇的英国计算力学领域优秀论文奖,以及欧盟的优秀论文提名。博士毕业后,庄晓莹又转战挪威攻读博士后,对她而言,学习永无止境。

2014年,获得博士后学位的庄晓莹被同济大学聘为副教授,她从此开启了教学生涯。不过对庄晓莹而言,她即使当上了教授,也依然是一个求学者,她探索的领域还有许多未解之谜。次年,庄晓莹获得了德国洪堡基金会授予的“索菲亚·科瓦雷夫斯卡亚奖”,同时还得到了高达165万欧元的研究资助。据悉,庄晓莹是该奖自2002年设立以来,第一位工程领域的获奖者。

作为年轻一辈的翘楚,庄晓莹自然被德国极力挽留,他们坦诚地表示,希望庄晓莹能在德国进行科研工作,但如果不能,她也永远是德国的朋友。最后,庄晓莹婉拒了德国的好意,选择回国发展。庄晓莹说,她看到了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她愿意用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去推动中国进步,哪怕只有一点点。

315 评论

堇安年zqy

我觉得当然是因为爱自己的国家,也想为自己的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所以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125 评论

Cathyshenzhen

如今回到自己的国家后发展的非常的好,而且有了一个自己幸福的家庭,现在是事业爱情双丰收。

291 评论

噗噗小维尼winnie

我觉得那是因为他有一个爱国的心,想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回国效力,给国家做出很大的贡献,而且他这种精神也非常值得我们赞扬,是我们的民族英雄。

275 评论

激动的小胖

如今的她发展的非常的好,为中国的科研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142 评论

无锡一号

庄晓莹,会考到一个衣着得体、眉清目秀、温文尔雅、谈吐大方的女子,但是如果你一加深了解她就会发现,她的外貌与气质与她所学习的专业极为不符。庄晓莹学习的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土木工程。不仅如此,她还是这个专业方面的科学家。

116 评论

Romy莎莎mei

一身忧国心,千古敢言气。”祖国的发展离不开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忠诚与付出,行走全世界的中华儿女同样离不开强大祖国的保护,唯有风雨同舟才能勇往直前。

“每当看到祖国越变越好,好日子好时代一天天都在靠近,我心中就会充满无限豪情!”庄晓莹作为是海外归来杰出青年的代表,表达了他们热爱祖国,愿意为祖国奉献青春的赤诚之心。

作为计算力学、岩石力学研究领域的佼佼者,庄晓莹成为许多国家争抢的人才,但是她始终心系祖国,成为德国无法挽留的天才,拿走165万欧元奖金,毅然回国继续任教。

为梦想千里行

出生在上海的庄晓莹从小见证了上海的发展,高楼拔地而起,各式建筑华丽雄伟,对于建筑物的好奇心让她从小就对土木工程专业有了向往。

从小学习非常优秀的庄晓莹高考同样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家人为她的大学选择和专业出谋划策之时,她决定到同济大学学习土木工程。

对于女孩来说,学习土木工程似乎不如男孩占优势,她的这个决定也曾遭到家人的反对,但是从小听话的庄晓莹这次坚持了自己的想法。

在学霸云集的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系,庄晓莹同样出色,她的努力和坚持换来的是遥遥领先的成绩。学习之路也会经历坎坷,每当遇到困难之时,庄晓莹总是能尽快解决困难,回到学习中来。

大学即将毕业之时,庄晓莹意识到,自己目前所取得的小成就并没有达到预期,她需要更广阔的空间来做研究。继续深造成了最好的途径,她免试留在同济大学继续读硕士。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庄晓莹以优异的成绩成为了朱合华教授的学生,朱合华教授为庄晓莹指明了人生的方向。朱合华教授说“很多具体工程项目虽然在工艺上实现了突破,但理论方法滞后,问题远未解决。”她开始将学习重心转移到理论研究上,一扫心中的迷茫,在这边理论之路上一走就是10年。

越努力越幸运,硕士毕业之后,她进入英国杜伦大学读博士。大学期间,她连续三年拿到优秀本科生奖学金,在英国学习期间也获得了全额奖学金。这一切与她个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有付出才会有收获。

越努力越幸运

在英国学习期间,她是计算力学辛科维奇最佳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博士毕业之后,她来到挪威大学从事结构工程系博士后研究,她的成就也引起了德国的关注。

在德国,索菲亚·克瓦雷夫斯卡亚奖是许多科学家始终追逐的荣誉,它是德国科研奖项,奖金额度排名全世界第2名。庄晓莹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索菲亚·克瓦雷夫斯卡亚奖的获得者,成为中国第7位获得世界级大奖之人,也是我国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女性科学家。

此奖项的奖金高达165万欧元,德国设立该奖项的目的是为了吸引人才和招揽人才,对于许多科学家来说,更好的研究空间往往代表了更高的成就,但是庄晓莹却选择继续回国任教。

德国一直以来崇尚科学,先进的科学知识和严谨的科研态度吸引了世界上许多年轻学者。优厚的待遇和得天独厚的科研环境成为许多科学家向往之地,作为索菲亚·克瓦雷夫斯卡亚奖获得者,大概有2/3的人会选择留在德国继续做研究。

当然,所有的研究成果也都会归德国所有。庄晓莹被称为是“德国最想留住的女性科学家”,这足以看出庄晓莹在科研上的成绩,但是她还是选择回国发展,一边继续做研究,一边将自己所学知识传授给学生。

如今,庄晓莹在同济大学已经做了十多年的老师。从同济大学毕业再到回到同济大学任教,庄晓莹始终坚持自己的想法,为了梦想而努力拼搏。

回国执教的女神

除了在学术上的成就,庄晓莹还是同济学子中的女神老师,也是同济大学五四奖章获得者,曾入选多个人才计划。热爱祖国,心系祖国未来的庄晓莹被称为:我国最美的女科学家。

如今,祖国日益强大,许多留学海外的学子选择学成回国,但是还是很多中华儿女选择留在海外。“假如生命终结后可以再生,那么我仍然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两弹元勋邓稼先院士当初放弃美国优厚待遇,突破重重阻挠也要回国,为祖国强大贡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这样伟大的科学家当会被祖国永远铭记。

庄晓莹人美心善,科研成绩突出,但是她却很低调,除了学术上的成就会引起媒体关注之外,她选择踏实做一名好老师,低调的科研工作者。全身心扑在学术和培育祖国未来身上,这份粉笔无言写春秋的执着同样感动着许多人。

她是德国无法挽留的天才,拿走165万欧元奖金,毅然归国继续任教。她是同济大学优秀学子,优秀教师,也是中国科研事业中的杰出人物。废寝忘食的学习,集合国内外优秀的科研资料,再投身到国家教育事业之中,面对自己的选择,她总是全力以赴,不忘初衷。

文末

“落后就要挨打”,历史教育我们要以强国为己任,庄晓莹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面对德国的挽留和招揽,面对更加充足的科研条件,她毅然回国,在母校担任老师,一边继续做研究,一边带领同济学子向更高层次进阶,这样的爱国精神让人动容。

她成为了德国最想挽留却无法挽留的天才,拿走165万欧元奖金,毅然归国继续任教。回到祖国,为国家建设继续努力拼搏,为祖国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是庄晓莹的愿望,也是许多人对她的期望。如今,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功成名就,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在科研上硕果累累,在育人方面神采奕奕,不愧为我国最美的女性科学家。

313 评论

相关问答

  • 南京晓庄学院发表论文

    南京晓庄学院方山校区有10967人。晓庄学校学校简介1927年10月,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任学校董事长,并在校执教,且亲书“教学做合一”校训,著名乡村教育家赵叔愚任

    小剑2016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彭莹发表论文

    高考成绩 2015年,该校一本上线12人,二本上线156人,上线率达62%。 2010年,该校270名考生中一本上线7人(不含体艺生);二本上线79人,二本上

    longjuping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梁莹论文发表

    教师师德问题频频鉴于网络,举几个例子:一、南京大学教师梁莹学术不端问题。提起"404",很多人都会想起南大教授梁莹,一百多篇论文涉嫌抄袭,却能够靠着论文成功获取

    地主李东家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姚莹发表论文

    桐城派“桐城派”是清代中叶最大的散文流派。代表作家有方苞、刘大櫆、姚鼐,他们都是安徽桐城人,故称“桐城派”。“桐城派”散文理论的建立,是从方苞开始的。桐城派是清

    做梦的燕子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梁莹发表论文

    教师师德问题频频鉴于网络,举几个例子:一、南京大学教师梁莹学术不端问题。提起"404",很多人都会想起南大教授梁莹,一百多篇论文涉嫌抄袭,却能够靠着论文成功获取

    玉皇小帝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