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38

jjgirl2008
首页 > 论文发表 > 媒介环境学派论文发表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美味童鞋

已采纳

40年前,世人对他的评价,毁誉参半、别若天壤。 第一波麦克卢汉热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遍及全球;因其1964年的代表作《理解媒介》的出版而起,又因其思想的超前而短命。麦克卢汉像一颗巨星,以其独特的媒介理论照亮传播学晦暗的一隅;他又像一颗短命的彗星,于20世纪70年代黯然消逝。第二波麦克卢汉热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因互联网而起。兴起于21世纪10年代,因互联网的第二代媒介即“新新媒介”而起,又借其百年诞辰的东风而势头更猛 。第一波麦克卢汉热令人震撼,标志很多。择其要者有:1966至1967年,北美的全部宣传机器似乎都开足马力为他鼓吹;主流和通俗的媒体发表了数以百计的评论、报导和访谈录;《理解媒介》的封面赫然印出《纽约先驱论坛报》的评论文字,宣告麦克卢汉是“继牛顿、达尔文、弗洛伊德、爱因斯坦和巴甫洛夫之后最重要的思想家……”;1969年3月号的《花花公子》以超乎寻常的篇幅发表了几万字的《麦克卢汉访谈录》,称他为“高级祭司”、“北方圣人”;各界的要求应接不暇;几所大学想用诱人的高薪挖走他,纽约的福德姆大学以首位“施韦策讲座教授”特聘他工作一年,其年薪高出一般教授好几倍;欧洲的麦克卢汉迷创造了mcluhanism,mcluhanist等词汇;日本人几乎翻译了麦克卢汉的全部著作,所谓“麦克卢汉学”随之而起。20世纪90年代,第二波麦克卢汉热兴起。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加速使人赫然顿悟:原来麦克卢汉是对的!新媒体的喉舌《连线》(Wired)1993年在创刊号的刊头上封他为“先师圣贤”,表露了新一代电子人的心声,创办者坦承麦克卢汉是《连线》的教父。他那20世纪60年代读不懂的天书,看上去胡说八道的东西,到了90年代末,都明白如话了。第二波麦克卢汉热,以1994年麻省理工学院版的《理解媒介》为标志之一,这就是我翻译的第二版《理解媒介》(商务印书馆,2000)。推动这次热潮的还有专著、专刊、专题研讨会和麦克卢汉传记。研究麦克卢汉的译作有:《数字麦克卢汉》(保罗·莱文森,1999)、《虚拟现实与麦克卢汉》(克里斯托夫·霍洛克斯,2000)。这个阶段的麦克卢汉传记有十来种,单就我收藏和涉猎的至少有七八种:《用后视镜看未来》《麦克卢汉:轻轻松松读懂他》《麦克卢汉入门》《谁是麦克卢汉?》《麦克卢汉:其人其讯息》《媒介是后视镜:理解麦克卢汉》《虚拟麦克卢汉》《麦克卢汉:媒介及信使》,最后这一种已有中译本。此间,论麦克卢汉的专辑有1998年《加拿大传播学季刊》夏季号,含两篇专论,还有2000年春季号的《澳大利亚国际媒介》专辑,含8篇文章,撰稿者交口称赞,几无批评。麦克卢汉“复活”啦!第三波麦克卢汉热兴起于2010年前后,以麦克卢汉百年诞辰纪念活动为高潮。国外主要成果首推林文刚(CaseyMan KongLum)编辑并撰写的《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这本书是媒介环境学的小百科全书,以纪传体的方式介绍了该学派十余位代表人物,是该学派划时代的成就。媒介环境学派已经进入自觉反思、系统总结、清理遗产、推陈出新、问鼎主流的新阶段。在第三个阶段,特别值得注意的两本书是:特伦斯·戈登编辑的《理解媒介》(增订评注本,译林,2011)和罗伯特·洛根的专著《理解新媒介:延伸麦克卢汉》(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洛根是麦克卢汉思想圈子在世不多的权威人士之一,这本书是对麦克卢汉思想的权威解读和最新发展。 这一次的热,可以用亚马逊网上书店的书目为证。这个书店可供出售的有关麦克卢汉的著作和他本人的著作一共有28种。与此相反,托夫勒、奈斯比特、亨廷顿、福柯、赛义德这些在中国红得不能再红的大牌人物,不是只有寥寥几种,就是根本没有一席之地。

98 评论

人到中年156

媒介环境学派的四大要件任何学派的成熟都必须具备四大要件:(1)一套独创的理念和理论;(2)一个或一群杰出的领袖,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高扬帅旗;(3)一个相对完善的组织制度保证;(4)一些稳定的成果园地。媒介环境学满足了这四个条件。本文第一节“独创的理念和理论”已论及第一个要件,这里不赘。关于领军人物,伊尼斯、麦克卢汉、波斯曼、莱文森闻名遐迩,成就卓著,作用显赫。20世纪50年代初,伊尼斯与死亡赛跑,三年间出版名垂青史的传播三部曲《帝国与传播》《传播的偏向》和《变化中的时间观念》。1950年和1951年,麦克卢汉为伊尼斯的《帝国与传播》与《传播的偏向》作序。1951年3月14日,麦克卢汉致信伊尼斯,响应组建一个学派的思想。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麦克卢汉出版《机器新娘》《谷登堡星汉》《理解媒介》等专著,誉满全球,拥有无数粉丝,受到波斯曼和莱文森等学术大腕的景仰。1970年,波斯曼在纽约大学创办媒介环境学博士点。在此后的30年间,他培养了数十位博士和数百位硕士,成为传播学纽约学派的领军人物,为媒介环境学提供了坚强的思想领导。至于第三要件,学派的组织制度保证,则需要一点笔墨。20世纪50年代,传播学的多伦多学派走向成熟,伊尼斯是奠基人,麦克卢汉是旗手。50年代初,麦克卢汉获福特基金会慷慨赞助,组建了北美第一个跨学科研究小组,他主导持久的跨学科咖啡屋“清谈”,麦克卢汉思想圈子随即形成。在麦克卢汉的经营下,该学派60年代扬名全球。1963年,多伦多大学用极其宽松的政策专为麦克卢汉组建了“文化与技术研究所”。十余年间,麦克卢汉在这里主持每周一的研讨会,交流、切磋,这个研究所成了多伦多学派坚强的学术堡垒。20世纪70年代,传播学的纽约学派以福德姆大学和纽约大学为阵地。此前,约翰·卡尔金(John Culkin)在福德姆大学创建媒介研究教学系和理解媒介中心。1967年,他从州政府申请到专项经费,延聘麦克卢汉在此任“施瓦泽讲座教授”。1970年,尼尔·波斯曼在纽约大学创建媒介环境学博士点,扛起了媒介环境学的大旗,直至他2003年去世。实际上,这个博士点发挥了成熟学派的三大功能:思想领导、组织领导和制度建构。至于媒介环境学派的第四个要件,研究成果的发表园地,也需要予以介绍。1950年代,麦克卢汉和埃德蒙·卡彭特(Edmond Carpenter)主持编辑出版跨学科研究丛刊《探索:文化与传播研究》(1953-1959)。1960年代,麦克卢汉及其儿子编辑《预警线通讯》(DEW-LINE),拥有横跨学界和业界的广大读者群;这是一个多学科交流的平台,也是麦克卢汉思想的宣传机。自1977年起,波斯曼主编国际普通语义学会会刊《如此等等》(ETC: A Review of General Semantics),为他个人和弟子提供了发表论文的便捷平台。波斯曼是横跨教育学和媒介环境学的权威,共有著作25种,他最著名的媒介批判三部曲《童年的消逝》《娱乐至死》和《技术垄断》均有中译本。

155 评论

相关问答

  • 环境论文发表期刊中介费用

    费用不一样。在中介的论文费用要高一些。因为中介公司要收取一定数量的中介费。出版社的收费是每篇800到1200元。中介的费用是每篇1200到1500元左右。

    MidnightAngel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环境论文发表中介文案标题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它就像母亲一样,为我们提供着生存的资源和条件。我们是地球的主人,我们要像善待自己一样去保护它。谁不想让自己的家园变得更美好,更漂亮?然

    戏说小默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环境论文发表中介文案模板

    环境问题在全球的日益升温,使得环境会计和环境会计信息报告在国外以迅猛的速度发展,并且环境会计信息报告的水平也在逐渐提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环境会计论文,供

    兜里五块糖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环境论文发表中介文案

    请爱护每一棵树,否则我们看到的将是泛滥的洪水和贫瘠的沙漠。 欣赏荒野回归自然。人类为什么总把环境意识抛在脑后。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幸福生活不只在于丰

    放牧死亡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环境论文发表中介文案范文

    论文提纲释意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

    未央1895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