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11

Lookiamycm
首页 > 论文发表 > 本科期间发表一作论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卷毛咕咕

已采纳

这可以说是非常厉害的水平了,一般情况下对研究生才会要求Science论文发表

329 评论

月野小兔纸

超高水平,在我国大学生人群中很少有人能达到这个地步,因为大家的水平都在中等

287 评论

lilyran0910

一、话说回来,这年头要发CNS,工作的出色程度,通讯作者的人脉这些都是缺一不可的。平平无奇的小兵工作再出色,想直接发正刊难度会比大牛组高出很多倍,这就是现在的科研现实,资源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认清并接受这一点也不是坏事。能在身边见到这样一个真正意义科研天才,说实话十分震撼。这之前我也无法想象本科生发science这种事,更别说就发生在我身边,但现在看来,虽然肯定有些运气成分,但足够强的能力是足以击破你们眼中的牢不可破的所谓阶级壁垒的。

其实一开始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我也是往这方面想的,毕竟一个普通本科生哪有那么容易就榜上国际著名教授,还能受到谷歌学术引用超10万的大佬亲自指点。但即使是学二代或者其他人猜测的别的背景,都无法掩盖他发的文章是science这个事实。共同一作本身就是他对这篇工作实际贡献最好的证明。而且一个本科生做出science共一的成果,其中受到的训练也是99%以上的学生无法企及的。

二、在高中比赛中,李显明对有机化学的热爱和天赋。 邀请我们向我们的竞赛学生教授有机化学的教授们都非常惊讶。 设定,世界金牌选手都觉得他的有机水平不亚于自己,但这一切在2017年8月末的预赛中戛然而止。李白没能通过测试,30只拿到10分 点有机测试。 省队仅获得全省一等奖。 高三伊始,意识到自己又要参加高考的李,凭借聪明的头脑和不懈的努力,迅速从年级垫底爬到了前100名,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高考650分。 成绩被天津大学录取。

上大学后,他如鱼得水,投身于自己喜欢的科学研究,自学计算化学。 大一的学期还没结束,我的小学期也还没结束。 他们已经放假了。 我在复习最后一门专业课的时候,他借用了张校区。 嘉也来我们学校图书馆学习。 当时在他的电脑上看到了一些有机+计算的东西。 无论如何,我无法理解它。 他还笑着说,李院士已经在世界领先了。 好吧,至少它是领先的国家。

三、病毒刚出现的那一年,20年来,大家都窝在家里玩。 他让我出来学习,他还带了一台电脑来做数学。 当时他告诉我,他组的一年级学生跟着一个外国学生。 计算领域的大牛做到了,他跟着学长的介绍。 去年5月,发表了一篇ACS催化,纯计算的文章第二篇,第一篇是前辈,也很给力截至目前,Science已经发表了两篇论文。 一年多来,我一开始就准备投票给 Nature。 没成功的时候跟我说这可能是第二个作品,看能不能一共拿下最终的实验结果证实了他之前预测的机制,也没事至于为什么是Science,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降解条件非常温和,可以说是该领域的一个突破。

总结他的成功经验,首先是他对科学研究的绝对热爱。 他几乎痴迷于有机化学。 二是他的才华。 比赛归来一个月后,他从成绩垫底跃升到了前100名。 中流 985)可见到最后,他一定要懂得抓住机会,合理利用身边的一切资源。 刚进大学的时候,他就有了明确的目标,一直在向上攀登,最终赢得了ucla中美院士的青睐。 非常成功的工作。

我也理解评论部分的怀疑。 毕竟身边没有这么好的人,千万不要相信。 认识他这么多年的朋友都觉得他厉害,更何况隔着一道屏风。 你拿着键盘呢李和我一样,只是一个普通二线城市的普通工薪家庭。 他的父母也和我们的父母差不多,跟所谓的学霸、权贵、py,甚至教育界都没有关系。 从他的经验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热爱这个职业并坚持下去。 大家眼中的“天坑职业”,比如“生化材料”,其实有一个优势:努力可以带来回报。 只要你热爱你的专业,在这个领域努力,努力做实验,发表文章,你一定会有相应的成果。 发表SCI的难度远低于数学物理等基础科学。

四、学生在接触UCLA教授之前,熟悉教授领域的大部分作品,了解教授的品味和工作,明白自己的优势在哪里,才能受到教授的青睐。 这对于大家找导师也很有帮助。 很多学生都是为了名利和学科去找导师的,但是如果没有扎实的科研基础/人脉,提前详细了解导师是很重要的。 远见和努力固然重要,但远见更重要。 学生选择了计算化学这个有前途的行业,为了得到他想要的主要结果,做了“大胆的假设和仔细的验证”。 如果选择其他成熟方向之一,只能做一些枝条的修剪,恐怕出几本杂志就够了。 是眼光、运气和天赋。 如果你努力,前两个就可以做到,这已经保证了你有很多SCI+大牛导师。 最后一点要靠运气,但也不是不可能实现的。 希望以后像他这样优秀的人才越来越多。 祝他好运。

文章的共同作者是一名初中校友。 他是我高中一年级的同学,也是我化学竞赛班的两年同学。 一位多年的朋友说,他的一些事迹应该反映他。 我们高中根据每学期期末考试排名分班。  1-50 年级和 51-100 年级分别分为子类别 1 和 2。 我们属于第二个子类。 上课期间,不得自学比赛内容。 李普利多次违反这条规则,偷偷看比赛书,刷比赛练习。 他多次被各科老师抓到,但他还是没变。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高中最后一个学期决定在学期末分班。 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有451人,理科有460人左右。 他们成功地退回到并行课程。 平行班相对不那么严谨,老师也不太在意竞争。

260 评论

小肚巨肥

北大本科生,刚刚凭借在芯片领域的贡献,斩获国际计算机学会(ACM)年度学生科研竞赛总决赛 第一名 (本科生组)!

还收获了来自《人民日报》的点赞。

这位少年名叫 郭资政 ,是北京大学图灵班大四学生,目前已直博本校集成电路学院。

而此次比赛的获奖,在他的科研/竞赛履历中并不是第一次。

此前,他已经作为北京大学超算队的一员,收获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竞赛ASC一等奖。

还在DAC、ICCAD、DATE等芯片设计自动化(EDA)领域国际顶会上发表了 8篇 一作论文。

△图源:北京大学

在官微底下,不少网友纷纷为其点赞祝贺。

一作身份发表8篇顶会论文

北大 图灵班 ,是北京大学专为培养计算机科学领域拔尖人才成立的班级,每届学生均是从几千名大一新生中优中选优。

作为图灵班的一员,郭资政在大二时便有机会进入各个课题组体验科研生活。

据北大官微报道,他与EDA之间的缘分就始于前沿计算中心举办的科研轮转活动。

当时大二的他,第一个即选择了集成电路学院林亦波研究员的课题组。刚好林亦波的研究方向是EDA以及EDA算法的GPU/FPGA加速。

EDA的重要性无需赘述,它也叫做芯片设计自动化,是我国“卡脖子”关键技术之一。

不少媒体评价,“谁掌握了EDA,谁就有了芯片领域的主导权。”

而郭资政的主要研究方向,是 EDA中的静态时序分析领域 。作为芯片设计的重要步骤,它是对数字电路的时序进行计算、预计的工作流程,流程中不需要进行仿真。

据他本人主页显示,本科2020年至2022年期间共发表了11论文,其中以一作身份发表8篇,均被EDA领域的国际顶级学术会议和期刊DAC、ICCAD、TCAD等接收。

这当中包括提出的使用GPU加速静态时序分析的算法,首次实现线性时空复杂度、效率提升一百倍的路径分析算法。

此番获奖的论文,叫做Heterogeneous Timing Estimation, Optimization, and Verification for VLSI Circuit Design Automation(用于VLSI电路设计自动化的异质定时估计、优化和验证),被收录于ICCAD 2021。

除此之外,他还将人工智能融入了进来。

比如,将 图神经网络和时序分析引擎 相结合,提出跨越芯片设计流程多个环节的建模技术。

还有像受深度神经网络启发提出了基于可微时序引擎的布局优化算法,据称还是学界首次。

经过优化的布局框架可以在 WNS 和TNS上分别实现最多32.7%和59.1%的改进,并且在 GPU 上运行时都实现了1.80倍的加速。

基于这样的学术表现,他获得了北大最高荣誉 第十三届学生五四奖章 。

毕业之后,他将继续留在本校,在集成电路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谈及EDA方向的选择,郭资政表示,一方面是国之所需。响应国家的号召,解决国家发展需求的技术难题。

另一方面也是兴趣驱动,跟此前的竞赛经历不无关系。

事实上,在中学时代,郭资政就已经参与到信息学竞赛当中,也凭此获得北大降分录取资格。

而他当年的bzoj提交记录,是这样式儿的。

进入北大之后,他还和队友一起获得过2019年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ICPC区域赛冠军、世界大学生超算竞赛ASC一等奖、ACM SRC@ICCAD学生科研竞赛本科生组第一名,多次获得ICPC/CCPC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金奖等荣誉。

6位获奖者中5位为华人

值得一提的是,除郭资政以外,在今年SRC全球决赛的6人获奖名单中,还有4人亦为华人面孔。

包括:

另外,在郭资政去年拿到第一名(1st place)的SRC@ICCAD学生研究竞赛中,中国大学亦收获颇丰。

比如浙江大学的本科生Yu Qian,就凭借在内容寻址存储器方面的研究,拿到本科生组第三名。

而研究生组的第一名XiaoFan Zhang,本硕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目前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攻读博士。

研究生组的第三名Qi Sun,则来自香港中文大学,他本科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可以说,这也是近年来中国大学、华人学生们在世界EDA竞赛中频频崭露头角的缩影。

去年,同样是在EDA领域国际顶会ICCAD的竞赛当中,华中科技大学一举夺魁,以#中国团队拿下EDA全球冠军#的话题冲上热搜,引发不少讨论。

而在2017-2019年期间,福州大学在该项赛事中实现 三连冠 。

ICCAD CAD算法竞赛举办以来产生的30个冠军中,则有 11个 花落香港中文大学。

需要承认的是,在EDA领域,中国仍然面临着“卡脖子”的困境。

但在学术练兵场上,后备力量的光芒亦正在愈发闪亮。

你觉得呢?

参考链接: [1] [2] [3] [4]

— 完 —

305 评论

如颖随心

很牛,但是发出来很不容易

194 评论

sylviali1109

本科生发表一篇sci意味着是国际学术界的高水平论文。

sci的相关简介如下:

sci论文代表了本专业在世界上被认可的先进成果以及发展趋势。SCI所收录期刊的内容主要涉及数、理、化、农、林、医、生物等基础科学研究领域。

《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 )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 ISI)的尤金·加菲尔德(Eugene Garfield)于1957 年在美国费城创办的引文数据库。

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

2020年2月,教育部、科技部印发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该文件要破除论文“SCI至上”,也要以此为突破口,拿出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实招硬招,破除“唯论文”,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

科学引文索引以其独特的引证途径和综合全面的科学数据,通过统计大量的引文,然后得出某期刊某论文在某学科内的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即时指数等量化指标来对期刊、论文等进行排行。

231 评论

相关问答

  • 本科期间发表论文第一作者是谁

    通讯作者一般指整个课题的负责人,承担课题的经费,设计,文章的书写等。他也是文章和研究材料的联系人。最重要的是,他担负着文章可靠性的责任。通讯作者的好处是能和外界

    秋月羽羽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本科第一作者发表论文

    一、话说回来,这年头要发CNS,工作的出色程度,通讯作者的人脉这些都是缺一不可的。平平无奇的小兵工作再出色,想直接发正刊难度会比大牛组高出很多倍,这就是现在的科

    美多多lady 9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本科期间发表论文作用

    第一,大学生发表论文可以为自己以后找工作奠定基础。大多数在校学生都不知道毕业以后上班评职称或者读研都是需要发表论文的。所以提前发表论文对以后不管是学习还是上班的

    闪闪的钻石糖 1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本科期间发表论文对工作

    论文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ùn wén,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

    土豆0207 10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本科发表一作论文

    很牛,但是发出来很不容易

    伊萨贝辣 8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