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05

新驰销售一部
首页 > 论文发表 > 哈佛大学蜂巢降热论文发表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有前有钱

已采纳

以时间和标志性事件为参照标准,环境心理学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初在以美国为中心的北美地区得以兴起。随着环境问题的升温,环境心理学也成为21世纪以来心理学领域较有突破的一个学科。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环境心理学课程论文发表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环境心理学课程论文发表篇1 浅谈环境心理学中的拥挤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城市中的拥挤,从环境心理学角度阐述了拥挤的内涵、影响及对策,并提出要警惕拥挤综合症的出现。 关键词:拥挤 影响 拥挤综合症 一、 拥挤的内涵 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的新兴学科之一,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是建筑环境学和应用心理学的结合,是关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学科[1],它通过研究在不同社会 文化 和环境下人们的心理活动规律,从而寻求人与环境相互适应的可持续模式。拥挤是环境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国外学者有的认为,“拥挤”是指当个体的空间需求超过实际空间供给时的一种心理压力不适状态,是有限空间中的个体的一种个人主观体验;有的认为,“拥挤”是指一种个人无法获得想要的隐私水平、无法充分控制同他人之间社会互动的状态。我国学者则强调“拥挤”是指一种主观的、能产生消极情感的心理状态,且当个人觉察到给定空间中有过多的人时出现。 总之,作为对高密度和相应空间限制的知觉判断,“拥挤”是一种难以直接测量,需经过人类知觉加工形成,伴随过度唤醒和生理、心理、行为压力特征表现,且导致系列拥挤负面影响的复杂心理体验和主观 经验 状态。[2] 二、 拥挤对人类的影响 (一)拥挤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1.对生理的影响 研究发现,高密度会引起一些生理唤醒反应。在高密度条件下的人血压偏高,个体患病的机率更高;儿茶酚胺含量升高,肾上腺分泌也提高;皮肤的导电系数也明显增加。长期在高密度环境中生活,可能引发疾病或使病情加重。 2.对情感的影响 社会密度与空间密度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人的情感体验。在改变空间密度的实验中,男性在高密度时比在低密度时体验到更多的消极心境;而女性则相反,能彼此友好相处,以比较合作的方式对待拥挤的心境。在社会高密度的研究中,男女都同样反映出消极的心境。 (二)拥挤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1.人际吸引 拥挤导致人际吸引降低,并且男性更明显。在相关实验中,男性在高密度情境下对组内成员负面的评价较多,而女性则相反,高密度促进了人际吸引。 2.退缩行为 当遭遇高密度时,社会退缩行为是一种应激 措施 ,它包括减少眼睛的接触、把头扭向一边,或者保持较远的人际距离。高密度所引起的退缩行为将可能破坏人际关系网络,这样人们可以利用的资源便会减少,更加难以应对巨大的压力。 3.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即利他行为,一些关于人口密度如何影响人们助人行为的研究发现,高密度会降低人们帮助别人的概率。在高密度的公共场所,利他行为减少大多是由于对自身安全的担心。此外,利他行为在城市和乡村也是不一样的。 4.攻击性行为 拥挤导致攻击性增强的观点至今没有一致的结论,但是对某一部分人来说(如 儿童 ),二者之间是有一定关系的。大量研究显示,拥挤对儿童攻击性的影响更大,并且随年龄的增加而改变。攻击性行为的发生依赖于高密度是引发负性的情感体验,还是积极的情感体验。高密度并不是引发攻击性行为的直接因素。 (三)拥挤的具体影响 1.拥挤对工作的影响 首先,拥挤使个体有效地完成任务所需要的高度注意力和清晰的思维能力受到限制。其次,拥挤时容易产生焦虑。再次,高密度会阻碍个体对环境的认知。最后,拥挤可能会阻碍个体的信息加工能力,导致任务不能顺利完成。 2.拥挤对交通影响 首先,交通拥挤带来的应激。坐车上下班的人体验着一种更应激的生活方式,带来更多的身心健康问题。其次,司机的应激。司机的应激状况,总的表现为负性的情感、认知和行为,攻击性强、焦虑、厌倦驾驶,及与他人交往时常常过度反应。再次,交通阻塞。交通阻塞影响人们到达目的地,也对驶汽车上下班的人体验的焦虑有很大的影响。 三、减少拥挤的消极影响 (一)干预措施 首先,认知干预:对高密度情境的干预措施之一是认知干预,它是提前给个体关于某个情境的拥挤提示或警告。这样可以减少应激和其他不利影响。 其次,建筑设计:第一,利用分隔。对密度的知觉是引起拥挤感的关键,因为拥挤感是个体感知到个人空间受到侵犯。第二,注意焦点的设计。人们更喜欢能减少个人唤起水平的环境;建筑设计可以通过控制其他因素来减少人们的消极反应,达到减少拥挤感的目的。此外,建筑设计中室内家具的色彩、布置,对空间宽敞感都有重要的影响。 (二)调节方式 消除拥挤导致的后果主要在减少个体的焦虑和降低他们的唤醒水平。为此,可针对缓解拥挤所产生的后果而进行三种调节 方法 :肌肉放松、认知重建和想象。认知重建是通过引导,使人们注意情境中的积极方面,从而提高他们的积极情绪;想象是帮助人们按指令想象一幅舒适的、田园式的画面,以转移注意力。 四、拥挤综合症 拥挤的空间,嘈杂的环境,加之快节奏的生活,极易使人产生高度紧张,出现头痛、失眠、易怒、乏力等症,甚至引起心理变态,这一系列症状,被称为“拥挤综合症”。环境、医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都认为,拥挤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已成为城市的一大公害。为避免现代都市的拥挤及拥挤带来的危害,需要社会和都市居民的共同努力。 关键是要加强对城市布局和建设的宏观调控,以利人口分流;在节假日及大型集会,要作好人群的有序流动安排,最大限度地控制拥挤现象。都市居民应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凑热闹,特别是年老体弱者、孕妇及患有心血管病的人更应避免拥挤。同时,都市人还须学会“闹中取静”,在紧张中学会放松,加强体质锻炼、注意培养适应环境的能力,并保持乐观开朗、平静愉快的心境,这些都是防止拥挤综合症的有效办法。[3] 参考文献: [1]车文博.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M].吉林:吉林人民出社, 2001. [2]戴琨等.拥挤研究进展[J].应用心理学,2010(4). [3]严世英.都市拥挤综合症及其危害[J].人与自然,1998(3). [4]许波.拥挤综合症-精神健康的大敌[J].社会心态大观,2004. [5]保罗·贝尔等著.环境心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6]林玉莲.环境心理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环境心理学课程论文发表篇2 谈环境心理学及其研究述评 【摘 要】本文对环境心理学的诞生及其东西方发展,做了文献梳理评述,以期学界进一步了解其背景和现状。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研究;述评 古往今来,人类一直在探索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正是在代代相传的探索与思考过程中,人类不断解释环境,解释自己,同时也不断利用和改造环境,维持和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在这一过程中, 人际交往 、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都直接影响着人所处的环境,也影响着人类自身。 一、环境心理学简要追述 环境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分化产生的―门交叉学科。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与自然环境和人工的物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传统意义上,环境心理学是城市规划设计与心理学的结合。随着环境心理学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现代意义上的环境心理学不仅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还被认为是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 重视建筑环境与心理及行为之间关系,可以追溯到古代。早在纪元前,希腊的帕提农神庙就曾运用各种手法矫正视觉错觉。有关的理论研究可追溯到19世纪,1886年德国美术史家沃尔芬(H.wolffin)著有《建筑心理学绪论》一书,曾用“移情论”的美学观点讨论建筑物和工艺品的设计问题。其后,汉斯・迈耶(H.Mayer)还打算在包豪斯中开设心理学课程。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国家的城市环境严重恶化,对居民的身心和行为产生了各种消极影响;同时,不少新建筑因无视使用者的行为需求,导致社区崩溃、建筑拆毁、居民抗议等严重后果,并遭到社会的严厉批评。因此,建筑环境与行为的关系引起多学科研究者的深切关注。来自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建筑学、城市规划等学科的研究终于汇集成多学科的新兴交叉领域――环境(建筑)心理学。环境心理学首先于20世纪60年代末在北美兴起,此后,先在英语区,继而在全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迅速传播和发展。当时北美的主要代表人物为人类学家霍尔,心理学家巴克、伊特尔森、普洛尚斯基、萨默,城市规划师林奇等。 1968年6月,一个综合性专业团体“环境设计研究协会(EDRA)”在北美宣告成立。并于1969年举行了第一次年会,还形成了若干研究中心,如儿童与环境、环境认知、环境与年龄、残疾人与环境、居住区环境、室内环境、妇女问题、使用者参与、使用后评估等。该组织第一批成员27人,仅由建筑师和心理学家组成,到1984年,成员增加到900人,遍及世界各地。其中建筑师占30%,心理学家30%,其他环境学科(室内设计、园林设计、城市规划与设计)25%,其他社会科学家(地理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人类及社会生态学家)15%,成为世界上历史最长,人数最多的从事环境――行为研究和应用的学术团体。欧洲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也形成了环境行为研究的潮流。 亚洲各国中,日本在环境――行为领域中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处于领先地位,并在70年代迅速发展。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这一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初才从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引入有关的理论和方法,开始在建筑学等学科内从事研究,并引起学科人员的广泛兴趣和关注。 二、环境心理学及其发展 不同的研究者,对环境心理学有各自不同的理解。我们可以从不同学者对环境心理学的定义中,看到环境心理学的内涵与全貌。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环境心理学”这一名称是纽约的研究者普洛尚斯基和伊特尔森等首先提出的。任何人工环境都是社会的产物,都离不开相应的社会环境与文化背景,同时也不能脱离它所赖以存在的自然环境[1]。1978年,贝尔(P.A.Bell)等三人合著的《环境心理学》一书给环境心理学下的定义是:环境心理学是研究行为和经验与人工和自然环境之间关系整体的科学。环境心理学从研究噪声入手,分别对个人空间、拥挤和人类的关系、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等问题进行研究,其目的是了解个体如何同环境相互作用,进而利用和改造环境,以解决各种因环境而产生的人类行为问题[2]。 环境心理学是从心理学角度探讨什么样的环境才是符合人们心愿的环境的一门科学,因此它并不追究人能够适应哪一种环境的问题。过去,人们在创造环境时,几乎不考虑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会有怎样的心理倾向。与此相反,环境心理学却是将它作为重要问题提出来,并使它与选择环境、创造环境相结合而成为一门科学分支。因此现在有一些问题必须加以考虑[3]。 俞国良等的定义是:环境心理学是研究个体行为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环境和心理的相互关系,即用心理学的方法分析人类经验、活动与其社会――环境(尤其是物理环境)各方面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揭示各种环境条件下人的心理的发生和发展的规律[4]。马逊风等认为“广义上的环境心理学就应该是心理学,因为一切心理学都是针对环境的”。狭义上的环境心理学从其研究对象上可以定义为“研究环境问题对人类(包括动物)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的影响,以及这一影响对环境反馈作用的学科”[5] 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的新兴学科之一,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是建筑环境学和应用心理学的结合,是关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学科[6]。 我们可以看到,上述的各个定义虽然在表述上有一些小的差异,但基本思路是差不多的。基于以上不同研究者观点的基础上,环境心理学的定义可以这样表述: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这个心理学分支独有的特点和能区别于其他的心理学分支学科。环境心理学区别于心理学其他分支的独有的特点,最主要是它研究的内容不同于其他分支。 在现有的环境心理学研究中,我们看到实际的研究内容包含很多方面,有研究者 总结 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概念,不同环境中心理学原理和各种环境状况个人的心理现象和对环境的知觉;环境物理里和环境心理量之间的关系(环境与人的思维、情感、意志、个性等的相互关系),环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作用规律,其中包括自然环境(如噪声、温度、风向、气候、空气的污染)和社会环境(如个人空间、地域观念、社会风气、社会文化、人际关系)的影响;环境联想对环境意识与心理的影响,以及环境污染中心理变化对人体信息传递、工作效率等的影响;人们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如何进行心理自我调适,以适应环境并创造一种有利于个体发展的环境即对环境的反馈作用[5]。 除此之外,环境心理学还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并且研究如何通过影响人的心理进而影响人的行为,从而增加亲近环境的行为,减少破坏环境的行为。 环境心理学说到底是心理学,而不是环境学,它的研究内容归根结底是心理学的内容,只不过要加上一个限定的领域,这个限定的领域就是环境。有定义说“环境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和他们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的学科”,我们感到这个表述虽然很清晰简练,而且也基本切合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但是表述上不是最好。因为环境心理学毕竟是心理学,所以把它仅仅说成是研究“相互作用和关系”的学科,毕竟不十分贴切。 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环境心理学中所说的环境,其意义仅仅是自然环境还是包含社会环境?这里,我们的建议应当说主要是自然环境。另外一个定义上的问题,就是环境心理学是不是一个环境科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有研究者指出,“从环境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和任务来看,环境心理学应该成为以环境科学和心理学两学科为研究基础的交叉学科,但从环境心理学的起源和已进行的各种研究来看,环境心理学距环境科学和心理学的交叉研究还有很大的距离”。原因是环境心理学的最初研究者主要是城市规划师和建筑设计师,他们所研究的问题主要是个人空间、拥挤、城市发展和城市设计等,“目前的环境心理学和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联系得更为紧密”。 把环境心理学定义为“建筑环境学和应用心理学的结合”,似乎和这个现状更为贴切,但是,却和环境心理学最新的发展趋势不合。因为我们可以看到,环境心理学研究者中,心理学家的人数正在日益增加,研究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而月越来越超越建筑学的范围。 三、环境心理学研究内容及其展望 从广义上看,所有的心理学研究的都是研究环境中的人的心理,是否所有的心理学都应该说是环境心理学?我们认为,如果把所有的心理学都说成环境心理学,那么这个学科的独持性就没有办法体现了。环境心理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影响下的心理活动,以及影响了自然环境的那些小型活动的学科。研究的内容大致为: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人的心理对环境的影响。1.环境知觉和环境认知的问题。2.环境心理评估。3.环境态度与价值观。4.环境对人的影响。5.如何改变人的心理,使人多做有益于环境保护的事情。6.各种具体环境问题的研究。此外,建立关于环境心理学的理论,也是环境心理学的一个主要内容[7]。 因此,环境心理学有很多需要紧密结合现实情况提出和跟踪研究的问题。过去的心理学在很多方面都与现实脱节,所以这是相当困难的课题。总之,我们认为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心理学应该解决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研究需要各学科之间的协作。 参考文献: [1]林玉莲. 环境心理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2. [2][美]保罗・贝尔,托马斯・格林,等. 朱建军 ,吴建平等 译.环境心理学第5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4. [3](日)相马一郎. 周畅 ,李曼曼译.环境心理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9. [4]俞国良,王青兰,杨治良.环境心理学[M].北京:人民 教育 出版社,2000.4. [5]马逊风,黄冬梅,黄钰,何子光.环境心理学有关问题的探讨[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31-36. [6]车文博.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128―129. [7]吴建平.环境与生态心理学[M].安徽人民出版社,2011:5. 猜你喜欢: 1. 浅谈环境心理学论文 2. 浅谈环境心理学的相关论文 3. 环境心理学论文2000字 4. 环境心理学浅探论文 5. 环境心理学论文2000字以上

322 评论

余味无穷aa

大多数中介是靠谱的,但也有老鼠屎。建议亲们发表找中介时,一定多问,多查。或者是熟人介绍的中介这样的比较靠谱。

170 评论

丫丫King

那需要看你找的什么样的中介了,如果是正规的机构,各方面的资质都有,那应该没事,毕竟他们有渠道,做的就是这个。如果只是个人的,什么信息也没有,那你得小心一些了。另外新浪微博的期刊论文发表指导小畅编辑得提醒你一句,莫图省钱而误了事,对于论文方面还是要审核一下对方的资质的

99 评论

yuyanyanbobo

4年前,一些天文学家提出,在外太阳系中可能隐藏着一颗太阳系“第九行星”。但是,第九行星究竟是什么?它为什么会出现在那里?要解释这些问题并不容易。最近,两项研究分别提出了两个疯狂的假说:第九行星可能是一个原初黑洞;或者,它的存在是因为太阳系中曾有第二个太阳。

2006年,在第26届国际天文联合会上,当时的太阳系第九行星冥王星被排除出行星行列,降为矮行星。自此,太阳系中公认的行星只剩下8颗。但在10年后,一些天文学家却重新提出,太阳系中存在第九行星。

他们提出这一猜想的原因是,此前在观测外海王星天体(TNO,即海王星外围绕太阳旋转的天体)时,发现它们的运行轨道与理论计算存在差异。这意味着在外太阳系中,存在着某个引力源,影响了TNO的轨道。进一步的计算指出, 这个天体的质量在5~15倍地球质量之间,因此它可能是一颗尚未被发现的“第九行星”。

但是很快,天文学家发现了一个难以解释的问题:在这个远离太阳系中心的区域,太阳的引力应该不足以吸引足够多的物质,从而形成一颗质量数倍于地球的行星。那么, 第九行星究竟是什么?它为什么会出现在外太阳系?

当常规的理论无法解释现象,一些科学家开始考虑一些看似疯狂的假说。例如,“第九行星”其实可能是一个原初黑洞;又或者,太阳系诞生之初,可能是一个双星系统——换句话说,这个系统中曾有“第二个太阳”。最近,两项研究就分别针对这两个假说,发表了学术论文。

第九行星是原初黑洞?

达勒姆大学的雅各布·舒尔茨(Jakub Scholtz)和伊利诺伊大学的詹姆斯·昂温(James Unwin)是原初黑洞理论的主要推动者。他们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的论文指出,假如包含第九行星在内的数个假想天体存在,那么TNO的反常轨道和为期5年的光学引力透镜实验(OGLE)观测到的额外的微引力透镜现象都可以得到解释。而这些假想天体极有可能是数个原初黑洞。

“我们的灵感来自于詹姆斯和妻子劳拉参观芝加哥天文馆时观看的一部关于第九行星的纪录短片,”舒尔茨在接受采访时说,“詹姆斯一下子就被吸引了,他第二天就给我打电话,那之后我们开始想办法弄清海王星外是否还有类行星的天体。我们尝试了各种有趣的假设:玻色星,超致密的暗物质光环,原初黑洞,等等。”

就在他们着手研究第九行星的几个月后,另一支来自东京大学的研究团队重新分析了OGLE实验的数据。他们的初步推算认为, 可能存在的原初黑洞的质量,与此前天文学家预测的第九行星极为接近。 舒尔茨和昂温得知这个消息后,便开始具体考虑第九行星是原初黑洞的可能性。

此前已经有不少科学家尝试用第九行星来解释TNO的反常轨道,其中就包括一支由加州理工学院的迈克尔·布朗(Michael Brown)和康斯坦丁·巴蒂金(Konstantin Batygin)领导的团队。而上文提到的东京大学团队,则率先使用OGLE观测到的微引力透镜现象来说明原初黑洞的存在。

最终,舒尔茨和昂温将两个假说整合在一起。他们指出, 长期以来理论中的第九行星,正是东京大学团队发现的诸多原初黑洞中的一个。 此前的一个理论认为,第九行星是通过所谓的“捕捉自由行星”(即自由行星受到太阳引力,绕太阳旋转,成为第九行星)的过程慢慢形成的,而这也可以变为捕捉黑洞。

“我认为,我们的研究得到了两个重要的结果,”舒尔茨说,“其一,我们成功地启发了其他科学家。他们本来对这种猜想持怀疑态度(科学家面对新事物就该如此),而在我们的影响下,他们提出了更多有趣的想法。例如,爱德华·威滕(Edward Witten)建议我们基于摄星计划,使用小型太空探测器来寻找第九行星;而亚伯拉罕·洛布(Abraham Loeb)等人则指出,这么一大群原初黑洞在它们的运行轨道上有可能碰到别的物体,这将产生闪烁。”

“我们未来的研究将着重检查已有的数据,从中寻找太空中移动光源的证据(也可能什么都没有),”舒尔茨说,“我们目前使用的方法非常值得期待,只要我们一年之内能用费米广域空间望远镜检测到大约10个源光子,我们就能找到移动的光源。”

第二个太阳?

在一项发表于《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的研究中,哈佛大学的天文学家亚伯拉罕·洛布与本科生阿米尔·希拉吉(Amir Siraj)提出了另一种解释: 外太阳系中可能曾经有一颗太阳的伴星,并且在这一区域或许还隐藏了很多未被发现的矮行星。

这个理论听上去十分激进,但在一些天文学家看来其实并不意外。论文作者希拉吉表示:“绝大多数类日恒星在形成之初都是双星系统中的一员。”

恒星最初诞生于太空中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星团中,按照这个理论,太阳在星团阶段曾由一颗质量相近的伴星,随后,“一颗路过的恒星通过其引力作用,将‘第二个太阳’移走了。”洛布表示。太阳系曾经的第二颗恒星现在在哪呢?很遗憾,我们已经无法进行追踪了,它可能位于银河系的任何位置。

不过我们可以推测的是,如果这颗恒星的确曾经处于外太阳系的某个位置,那么第九行星的存在就能得到解释,并且这也意味着隐藏在外太阳系中的行星很可能不止一颗。

除了解释第九行星,支持“第二个太阳”理论的另一个依据在于 奥尔特云 。

奥尔特云是一个由理论预言的云团结构,它由冰质星子组成,包围着太阳系。科学家认为,其物质组成是形成太阳系的残余物质。同样, 要解释奥尔特云为什么会出现在太阳引力相对薄弱的地方,双星系统是一个可行的理论。

“双星系统捕获周围物质的效率比单独的恒星更高,”洛布说,“如果奥尔特云的观测结果如此前的预期,这可能意味着太阳在离开诞生的星团之前,曾有一个质量相近的伴星。”

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奥尔特云中的天体,例如彗星,可能为地球带来了水。“奥尔特云外层的天体在地球演化过程中可能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可能为地球带来了水,也可能直接导致恐龙的灭绝。”希拉吉说。

如何验证这个理论?线索可能就在薇拉·C·鲁宾天文台的 大型综合巡天计划(LSST) 中。薇拉·C·鲁宾天文台位于智利智利帕琼山的山顶,这里稀薄的空气为天文观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LSST计划将于明年开始正式观测,并将在此后10年内为南天的每一片区拍摄深度多彩照片,每张照片覆盖的面积相当于月球表面积的40倍。如果有矮行星藏身于外太阳系,LSST将有能力观测到它们,甚至是第九行星自身。

因此研究人员相信,很快,LSST的观测结果将证实或证伪关于第九行星的假说。

编译:张和持 吴非

参考链接:

234 评论

墨小客s

在我们的太阳系中,只有太阳这一颗会发光发热的恒星,地球、金星、火星、木星等都是行星,所以太阳系是个单一恒星的行星系统。但是天文学家们发现在银河系等星系中,像太阳系这样的单一恒星系统并不是特别多,大多数行星系统都是有多颗恒星的。 比如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比邻星就有三颗恒星(南门二三星系统),这个三星系统常被称为“三体”,我们所熟知的北极星(勾陈一)也是一个三星系统,而夜空中最为明亮的恒星天狼星则是一个双星系统,著名的猎户座中的参宿七也是一个三星系统,北斗七星中的天枢星(斗沿位置)是一个双星系统,总之太阳系之外的恒星有很多双星或三星系统,还有一些四星、五星甚至更多,像太阳系这样的单一恒星系统并不多见,那么我们的太阳系为什么是单恒星系统呢? 对于太阳和太阳系的形成,科学家们向来认为是从一开始这里就形成了太阳这一颗恒星,它集中了这一片区域中的绝大部分物质,其周围的能以公转状态与太阳保持距离的物质形成了行星和矮行星,它们不断地融合演变成了今天的状态。 不过近日国外媒体报道称美国哈佛大学的科学家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理论认为:太阳以前可能有过一个质量相似的双星伴星,也就是说早期的太阳系很可能是个双星系统。 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是通过奥尔特云的存在推断出这一推论的,奥尔特云是太阳系外围的以彗星和小行星为主的星体碎片,最远距离太阳可达一光年之遥,他们分散在太阳系的外围空间,就像太阳系的外壳,其总质量大约相当于100个地球。 奥尔特云的存在有着多种解释,但是太阳的早期伴星的存在尤为恰当,因为奥尔特云中的小星体都距离太阳非常远,只有足够大质量天体的抛散力量才能将它们甩向太阳系外围,虽然木星和土星这样的大质量行星也能够做到,但是它们能抛洒出去的物质质量还是很少的,而且大多数都不能甩出太远,因此天文学家们认为很可能是因为太阳系早期就有一颗恒星级的大质量伴星,它不但能将其附近位置的小天体甩向太阳系边缘,也可以将太阳系附近星系的一些小天体吸引过来,并且在它的引力下甩到太阳系边缘。 那么这个太阳系的伴星当时处于什么位置呢?其实它并不在太阳系的核心位置,甚至可以说距离太阳也很远,至少要比海王星距离太阳还要远一些,它曾经存在的主要作用就是塑造了海王星轨道以外的外太阳系,并且天文学家们认为它的存在也可以解释柯伊伯带中一些矮行星的运行情况,目前天文学家们正在追寻的第九大行星,很可能也与太阳的这颗伴星有关。 那么太阳的这个“双胞胎兄弟”如今又去了哪里呢?这才是真正难以解释的问题,天文学家们推论认为这颗伴星与太阳共舞的时刻只存在于太阳系的形成早期,当时其他行星也都还没有形成,这颗伴星由于受到某个大质量星体向外推进或者加速的撞击,得以克服太阳对它的牵引力,开始向着太阳系外围前进,最终离开了太阳系范围,如今的它很可能隐藏着银河系的某个地方。 参考资料: 《前瞻网》8月20日文章《太阳曾经或有一个“孪生兄弟”:质量相似,至今仍潜伏在银河系某处》

263 评论

相关问答

  • 哈佛大学博士发表论文

    萨谬尔逊 此人1915年出生,是当今世界经济学的巨匠,正因为他对世界经济学的影响,从而,他的理论涉及到应用经济学的各个方面,例如国际贸易 国民经济学等。他是最早

    刘李铭俊521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哈佛大学教授发表论文

    有人有特异功能,但还不能算是超能力吧

    了了大哥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哈佛大学教授论文发表

    还不错。哈佛大学邹力教授实验室在Molecular Cell杂志发表题为“Alternative Lengthening of Telomeres is a S

    侠女游浆糊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蜂巢论文发表网

    我在汉斯的(土木工程 )期刊上看到一些专门对蜂巢的结构研究,你可以去看看学习下

    yoyoyoyoyo224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哈佛大学发表论文原稿

    你好。是不错的。在小路边的修车摊保养一次400元,高速费一年200元足够,目前还不需要换变速箱油和轮胎,所以不能算,算下来一年养车费用是8000+3125+40

    大熊简单明了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