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60

鳗鳗小公主
首页 > 论文发表 > 伦理学论文发表心情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uck丶美人蕉

已采纳

你要道德方面的论文干吗?下载后自己在家中面对着忏悔吗?

260 评论

小笨猪seven

--应用伦理学研究 大学生宿舍中的人际关系是高等院校中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大学生在宿舍里学习、工作、生活过程中结结成的一种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通过交往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它所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人对人际交往的渴求反映出希望被人接爱、理解的愿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际关系期待,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交往模式。青年期的大学生希望被人接受、理解的心情尤为迫切。德国学者斯普兰格说:“在人的一生中,再也没有像青年时期有那种强烈地渴望被理解的愿望。……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年那样处在孤独之中,渴望着被人接近与理解,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年那样站在遥远的地方呼唤” 大学生宿舍中的人际关系应是一种和谐的能给大学生类似于家的幸福感的并能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提高大学生品德修养和知识水平的人际关系。 1.其隶属公民社会,当然要遵守公民社会的道德原则: 如公平,人道等 2.但其又有其特殊性: 大学生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特殊群体,从年龄上看,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个体的生理发展已接近完成,已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及种种生理功能。在我国,大学生是经过严格考试,从各地选拔出来的学业成绩优秀的人才,从中学到大学,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而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又决定了他们的心理尚未完全成熟。 因而要求一些独特的大学宿舍中的人际关系准则:坦城相待,团结友爱,相互帮助,共同提高,,还应对宿舍有责任感、创造一个良好的“舍风”、处理好发生的矛盾、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注意生活小节。不宜随便答应人和拒绝人,不应利用同室之便在背后说人家坏话等等 1. 交往有困难: 缺少知心室友,或与个别同室特别难交往,或对同室交往感到恐惧(大多出现在刚开始时)或不想与同室之间进行交往 2. 以自我为中心的冲突: 新一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自我中心的倾向越来越严重。比如要求别人的作息时间围绕自己转等 3. 竞争的冲突: 如奖学奖,工作,考研,出国等机会竞争问题, 伦理学是一门直接培养人文精神的学科,应用它来处理大学生宿舍中的人际关系的直接特点表现在它认识和把握人生的特殊方式。 可以这样来认识这些冲突:这是当代大学生这一特殊社会群体在大学宿舍生活中所面临的冲突,也是很正常的。同寝室同学间有分歧,摩擦,甚至严重的冲突都是非常正常的,并且不是不可以化解的。 伦理学提倡人与人之间做到公正和人道,这是最基本的,而从和谐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幸福也是伦理学所提倡的。 因此,首先应重视同室之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培养,主动和人交往。 其次应主动应用公正和人道两大基本准则及上文所提到的大学宿舍人际关系中的一些特殊准则来处理同室关系。不应只以自已为中心,要公正,人家也有人家的作息时间,只能大家商量一天在宿舍里时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要大度地对待室友,要主动关心别的同学,主动和他们交流,虽然在交流中有种种困难。另外始终要让自己尽量的谦虚些。在公共卫生上,主动作些劳动,别怕吃亏。这些举动都有利于别人接受你。但是在保护自己的权益上要寸土必争,寸步不让,要坚持原则。你的东西绝对不允许别人随便动,除非你自己许可。该睡觉时有人影响别人休息一定要和他据理力争,甚至诉诸其他舆论渠道,比如班干,老师,如果得不到解决,就自己动手来开战。 还有,应该用道德评价与道德修养提高宿舍全体的德性。 最后,应公平竞争相互促进。 对于奖学奖,工作,考研,出国等机会要学会积极主动竞争,做到同室之间在公平竞争中相互促进和提高,这是大学宿舍生活的一大目标。

90 评论

八宝爱上粥

内容摘要 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学在环境伦理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大地伦理思想在他的名著《沙乡年鉴》中进行了深刻阐述,人与其他非人存在物构成了生命共同体,人只是生命共同体的普通成员,人类有责任维护生命共同体的完整、稳定和美丽。他的生态整体主义方法论对现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关键词 利奥波德 大地伦理 环境保护 生态整体主义作者简介 李尊,女,1970年生,鞍山科技大学政法系讲师,法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生态伦理学,科技哲学 Abstract Leopold's earth ethics occupies the important status in the history of environmental ethics, its earth ethics thoughts has been explained deeply in his masterpiece " yearbook of sand township ", people, with having things to form the life community other inhumanly, people are only ordinary members of the life community, the mankind has fullness , stability and beautiful that responsibility safeguard the life community. His ecological wholism methodology has important directive significance to sol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 too to now. Key words Leopold the Land Ethic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cological wholism 奥尔多•利奥波德是现代美国发展环境伦理学的开创者之一,虽然当年他只用了25页短小的篇幅概述了“大地伦理”的思想,但在20年后这一论述却成了美国历史上最激进的环境主义运动的思想火炬,《沙乡年鉴》也被称为“现代环境主义运动的一本新圣经”。今天的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但在环境保护方面却出现了许多问题,甚至可以说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因此,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思想对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建立生态伦理学理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或者,大地伦理思想正是我们追求的境界。一、 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思想的形成早期的利奥波德接受了平肖和早期资源保护主义者的大部分功利主义观点:大自然得加以利用——为了大多数人最长远的最大利益,因此,管理自然资源是功利主义的资源保护运动的目标。从耶鲁大学毕业获得林学硕士学位的利奥波德在1909年任亚利桑那州墨西哥州的国家森林管理员的第一个计划就是为了帮助“好的动物”(象牛和鹿)而灭绝“坏的”食肉动物(主要是狐狸和山狮),“象所有其他农艺一样,野生动物管理通过控制会降低作物自然增长或增长率的环境因素而使作物增产。”①而野生动物资源减少的一个环境因素就是存在掠食者——即“有害动物”。但随着在该领域研究的发展,以及生态科学的兴起,利奥波德开始看到这种保持自然的方法的问题。保持主义理论倾向于机械地看待自然,把自然当成一种人类可控制而不会有反作用的东西,它严重低估了自然界的相互作用,而且生态学认识到即使是一捧“脏土”也含有丰富的生物有机体(活的生物)。利奥波德开始把保持当作“道德问题”来讨论,那种认为地球是人类的“物质提供者”、因而不值得人类给予道德关怀的观点令他不满。他思考的是,人与自然之间是否存在着一种以“地球自身是有生命的”这一观念为基础的“更亲密,更深刻的关系”。②1923年,他第一次确立了大地有机体观念,在当年发表的《西南部地区自然保护的墓本原理》中说:“至少把土壤、高山、河流、大气圈等地球的各个组成部分,看成地球的各个器官、器官的零部件或动作协调的器官整体,其中每个部分都具有确定的功能”,因此,地球是一个拥有某种程度的生命有机体这一事实,就是我们尊重地球、不毁灭地球的道德理由, “一个有道德的人尊重有生命的存在物。”③ 利奥波德在1933年5月《林业》杂志上发表的论文《资源保护伦理》,进一步提出了伦理进化的思想纲领,首先,他指出人类占有奴隶与无条件占有土地相类似,奴隶制虽已废除,但伦理学还未涉及人与大地、人与生长在土地上的非人类的动物、植物的关系,文明进步还许可“对地球的奴役”。利奥波德希望戏院保护运动能够向人们传达这样一种觉醒的观念:“毁灭大地是错误的。”④而且,这个“错误的”意思不是指在经济上是否划算是否有利,是一种伦理道德意义上的错误。利奥波德于1947年总结他以前的思想,完成了《沙乡年鉴》一书,并在最后的一章中阐明了建立大地伦理学的必然性、必要性与可能性。伦理学应该向大地扩展,这既是生态学的进化.也是哲学的进步,大地伦理也许是一种正在形成中的社会本能。首先,他从全新的角度解释了道德的起源及其意义。道德是对行动自由的自我限制,这种自我限制源于“个人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的一名成员。”因而,大地伦理“要把人类的角色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改造成大地共同体的普通成员与公民。它不仅暗含着对每一个成员的尊重,还暗含着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重。”⑤他提出了“大地共同体”和“大地伦理学”概念。认为大地伦理扩大了共同体的边界,把土壤、水域、植物和动物都囊括其中而形成一个整体。尤其应把权利概念扩大到山川树木、鸟兽虫鱼中去,它们也有生存、繁殖的权利。但是,人类并不是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统治者,而只是其中的普通公民、生物行列中的平等一员,人类社会发生的一切历史事件,实际是人类与大地之间发生的生物性质的相互作用,要彻底改变只求经济价值不求大地完善的自然系统。他指出:为了控制人类的行为和种族的过分繁衍.避免生态平衡的破坏,人类有必要用大地伦理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是人类智力与感情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智力的发展,使人们了解了人与自然生存状态的关系和规律,并有可能将生态规律知识转变为大地伦理准则;而大自然对人类的慷慨帮助,它内在的关联、和谐与外在的壮丽、秀美,则激发人们对自然产生热爱、感恩的心情,能够接受大地伦理准则。“如果我们没有对大地的热爱、尊敬和赞扬,以及没有对大地价值的高度重视,伦理学和大地之问的关系就建立不起来。”⑥我们之所以滥用大地,是因为“把它视为属于我们的一种商品,当我们把大地看作一个我们属于它的共同体时,我们也许就会开始带着热爱和尊重来使用它。”⑩他抛弃那种大地利用只是经济利用的传统思路,认为“以单一经济私利为基础的自然保护系统,是一个没有希望的不平衡的系统,”他用生态系统、环境或大地的是否健康和完善作为衡量伦理“正当”与经济“有利”的标准。二、 大地伦理学的理论构成大地伦理学理论结构由三部分组成:(1)生态自然观。利奥波德把大地上的山川河流、虫鱼鸟兽和花草树木视为一个有机体,人也是其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利奥波德认为在生态系统内部,物种与环境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环境决定物种的存在和发展,为物种的生存提供物质、能量和活动空间。另一方面物种的活动会对环境产生影响,物种反作用于环境。物种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赖的。他强调了人类作为生态圈中的物种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人与其它非人类生物在生态整体上有机共存的生态中心观点,为人类指明了处理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方法,更为人类的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2)生态整体主义方法论。利奥波德考察了人类以往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指出,人类只根据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决策人类生态活动的方式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这种生态方法论往往忽视,进而排除那些在大地社会中没有商业价值的许多成员,而这些成员正是大地生态系统完善功能的基础。利奥波德把大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完善作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方式选择的价值参照系。为此,必须转变传统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思维方式从自然的角度综合地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事实上,各国的生态保护大多经历从某一角度入手进行环境保护,而最终走上整体主义的环境保护方式。这种整体主义的生态观,正如利奥波德所说的“像一座山那样去思考”⑨,把生态系统当做一个独立的整体、而非有机个体的“堆放仓库”来理解,并非要无视单一生物个体的权利,而是着眼于整个生态系统中各物种的长远利益和生存前景,将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完整、美丽视为环境保护的根本。 (3)生态伦理规范。“一件事情,当它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体的完整、稳定和美丽时,它就是正确的;反之,它就是错误的。”⑧这是利奥波德提出的人在大地生物共同体中的伦理道德准则。遵守这个准则是人类的一种生态道德义务和责任。因为大自然中没有控制人类的种群数量的重要捕食者,人的技术使得他们对自然的破坏几乎不受限制,大地伦理作为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的一种约束因素,它将把人类改造自然环境的行为限制在有利于维护人的生存、维护其它物种的生物权利的范围内。根据大地伦理中道德规范扩展的观念,人类不但要对自身负责、对后代负责,更要为整个生物圈负责。因此人类的行为必须符合生物圈的整体利益。要实现人类、整个地球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树立整体主义生态观。

235 评论

相关问答

  • 伦理学论文发表心情app

    十五个伦理学论文选题: 1、当前中国伦理道德状况及其精神哲学分析。 2、当今中国伦理道德发展的精神哲学规律。 3、当前中国伦理道德的“问题轨迹”及其精神形态。

    壹家生活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伦理学核心期刊投稿

    《江苏社会科学》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本刊设经济学、法学、政治学、哲学、文学与文化、历史学、社会

    国美京华城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科学论文发表伦理

    社科发表论文必须要经伦理。必须要遵守人类社会的道德准则,坚持一定的伦理原则。只有这样,社会科学研究才能得到尽可能客观的研究成果,达到促进人类社会的目的。论文,古

    山寨天后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医学伦理发表论文

    这是别人的文章,供你参考医学伦理学案例分析的作用与应用何 伦 ,林 辉(东南大学医学人文学中心 ,江苏 南京 210009)〔摘 要〕案例分析是描述医学伦理学的

    paradisevita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伦理学核心期刊投稿经验

    核心难度都是比较大的,不仅对文章要求好,对作者的身份还是有一定的要求。 比较推荐科技核心:《陕西中医》(SCD 第一批学术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

    xiao叶子0118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