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邦大学
多年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吴锐将顾颉刚先生及其开创的古史辨学派的杰出成就分为四块:经学,上古史,历史地理,民俗学。刘起釪学出顾门,在前三大领域都有杰出的建树。经学顾名思义,“经学”是研究古代经书的一门学问。我国的经书由最初的五种演变到“十三经”,皓首未必能穷经,因此是从娃娃抓起的。人到中年,刘先生追随他的顾老师整理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也是最难的一部经典。顾先生善于搜集资料,凡他写过的论文,他人再增加几条资料都很困难。刘先生继承了这一作风,到京后正值身体健旺时期,花了半年时间跑北京市的图书馆和旧书店,搜集群经所能见到的各种版本情况,用卡片记下来,回来与宋明至今各种书目及文献著录相对勘,撰成《尚书及群经版本录》;刘先生所在的中华书局藏书甚富,藏有历代石经图书、图录、拓片,加上北京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等处的石经图书等资料,刘先生撰成《历代石经》。又据顾先生所藏和中华书局图书馆、北京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所藏及所能复制隶古定写本原照片、影印本、缩微胶卷本,撰写《尚书隶古定写本》。上述资料,都汇集到1997年由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尚书源流及传本考》。1989年和1992年,刘先生到日本讲学,又搜集到一些珍贵资料,已出版《日本的尚书学与其文献》一书。刘先生的《尚书学史》是《尚书》研究者的必备著作,曾获院级大奖。此书也是顾颉刚先生整理《尚书》的计划之一。顾颉刚已为整理《尚书》确定了体例,并且有样板文章发表。所谓体例,即校、释、译、论四项。“校”即校勘版本,“释”即注释字义,“译”即翻译成白话,“论”即考证历史事实。刘先生于1999年完成《尚书校释译论》,与顾先生一起署名。诚如刘先生在书首所说:“历时30余年(1963~1999),备经交困以撰成此书。”《尚书校释译论》早已是学术界的一大悬念,出成170万字的大书,无疑代表了当今《尚书》学的最高水平。我国典籍浩如烟海,如果真像顾、刘二先生整理《尚书》那样下一番真功夫,我国学术界的学风尚不至浮躁如此。 2000多年来,经书独尊。读书人从小读经、信经,离经等于叛道。从清代开始,渐有一股化经学为史学的趋势。民国以后,受西方现代研究方法的洗礼,经书变成史料的一种,可以说是由天上回到了人间。刘起釪对《尚书》《左传》《周礼》这几部大经都有深入研究,为他的古史研究奠定了深厚的基础。1941年,古史辨派干将童书业先生为《古史辨》第七册作序,总结“《古史辨》发展到了现阶段的大略结论”,遗憾的是《古史辨》出到第七册就划上了句号。刘起釪继起再考,将自己的古史论文集取名《古史续辨》,其中如《我国古史传说时期综考》,受到香港国学泰斗饶宗颐先生的高度评价。搜集史料乃古史辨派所长,刘起釪的古史研究体现了他搜集材料的功夫,他一再勉励年轻人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1992年以来,中国学术界流行“走出疑古”,矛头直指以顾颉刚先生为代表的所谓“疑古派”,刘起釪撰写长文予以反驳,充分显示了他对古史辨派的热爱。 中国人号称是炎黄子孙,这当然只是就远古较大的炎帝、黄帝两大族系而言,忽略了东部和东南一带庞大的鸟夷族系。鸟夷族系无论从分布之广、还是人口之众,都不比炎帝、黄帝两大族系逊色。炎帝、黄帝两大族系发源渭水流域,互相通婚,本质上属于西部文明。鸟夷族系发源于黄河下游和长江下游,本质上属于东部文明。这东、西两大支文明构成了中国文明的中心,因而中国古史的舞台以北方为主。无论是神话传说还是文献记载,关于南方文明都是少而又少。古人长期把南方误会为一片汪洋大海,或者将南方想象为神秘的地方(天子向明而居);这是一种认识误区,而不是意味着南方文明本身是一片漆黑。刘先生秉承顾颉刚东西方两大族的主张,大方向是对的,但对于另一大族鸟夷族有误解。刘先生主张北方有一支鸟夷(冀州),南方一支鸟夷(扬州),把鸟夷的范围缩小了。实际《禹贡》原本必然都是鸟夷,哪有那么多夷人住在岛上!鸟夷只是以鸟作图腾的族群。鸟夷族的大本营在东方,扩张的方向是向西,很可能已经到达陕西东南的丹江、汉水一带。20世纪80年代,刘起釪结合山西陶寺遗址的新发现,纵论夏文化始于晋南,然后东进河南。由于积数百年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力量壮大,才一举东入豫境,击败鸟夷有扈氏之族,建立了夏王朝,都阳城(河南登封告城镇)。很可能夏人的发祥地还得往西寻找,估计在渭水流域。刘起釪对《禹贡》地理的考证继承了顾先生的大方向,在《文史》发表了好些大文章,备受日本《尚书》学权威池田末利推崇,我则学浅,未能领会,经常和刘起釪争得面红耳赤,吓得保姆以为我们在吵架。我以为不管是顾颉刚还是刘起釪先生的历史地理学,疑古还不够,与异军突起的石泉(1918~2005)学派相比,有落伍之嫌。
福尔萝卜丝
书名: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文精粹, 古代, 散文赋卷ISBN:7543438976作者:王钟陵出版社:石家庄 : 河北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散文研究 [平装]~ 陈飞 (编者), 傅璇琮 (丛书主编)市场价: ¥ 23.70VIP 价: ¥14.94 SVIP价: ¥14.63从出土文献看七十子后学在先秦散文史上的地位(转载)本文将七十子后学著述的《论语》、大小戴《礼记》、《孝经》、《仪礼》、郭店简及上博简中儒家文献等作品称之为“七十子后学散文”。七十子在年辈上有“先进”“后进”之分,在著述形式上有“述”“作”之别。在先秦散文史上,七十子后学散文处于上承史官记言散文、下启诸子说理散文的枢纽地位。【关键词】 七十子后学散文 先秦历史散文 先秦诸子散文《郭店楚墓竹简》与《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在世纪之交相继面世,为先秦文学研究提供了许多新资料。郭店简和上博简第一册中都有《缁衣》,这是《礼记》中原有的文章。上博简第二册中的《民之父母》,内容与《礼记·孔子闲居》大体相同;第四册中的《内礼》,与《大戴礼记·曾子立孝》内容相近。上博简中还有一批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大小戴《礼记》相近的作品,如第二册中的《鲁邦大旱》、第四册中的《相邦之道》,都与大小戴《礼记》中那些记载孔子应对****及时人的文章相近。特别是上博简中出现了以孔门****名字命名的文章,如第二册中的《子羔》、第三册中的《中(仲)弓》。虽然这些出土竹书的数量与大小戴《礼记》现有文章相比,还只占较小的比例,但它们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李零指出,郭店简“反映的主要是‘七十子’的东西,或‘七十子’时期的东西”。“在数量更大,现在还没有公布的上博楚简中,我们也发现了很多《孔子世家》和《仲尼****列传》中的人物,如颜回、仲弓、子路、子贡、子游、子夏、曾子、子羔、子思等人,有些甚至就是以他们的名字题篇。它们是‘七十子’的东西,这点更明显。”他说:“这是我们的福气。” (《郭店楚简校读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5页) 这些文献的出土对某些学术定论——诸如认为大小戴《礼记》作于秦汉时代——提出了挑战,它们表明,像大小戴《礼记》之类的文章完全有可能作于春秋战国之际七十子后学之手。新的资料引发我们提出“七十子后学散文研究”论题。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中国文学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代,虽然文字还没有产生,但在人民中间已经流传着神话传说和民间歌谣等口头文学。保留在古代典籍中的文献资料表明,《夸父逐日》、《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神话故事,闪耀着中华民族文明智慧的光辉。《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歌唱原始打猎的英武;《涂山氏女之歌》:“候人兮猗。”记录了中国原始歌唱中第一首情歌。甲骨文字的发现,使中国古典散文的源头可以追溯到甲骨卜辞。殷商时期的《尚书》篇章,结构和表现手法相当成熟,理所当然成为中国古典散文之祖。……试论古代散文艺术文章关键词: 古代 散文艺术 艺术手法 意境 白描手法文章快照: ”做这样的“骂题”文章,作者立意之深,尤其值得称赞。(四)选义按部,考辞就班:散文既不象小说、戏曲的情节一贯,又不似诗歌之集中一点。前后、左右、正反、主次,纷陈杂来。故匠心所运,尤在组织安排。是以方苞论文,重在“义法”。“义法”谓何?先师姚仲实先生(永朴)说:“所谓‘义’者,有归宿之谓;所谓‘法’者,有起有结,有呼有应,有提掇,有过脉,有顿挫,有钩勒之谓。”我在《唐宋八家古文概述》中说:“归宿即全篇之中心,各层次、各部分不论其为正、为反、为论、为史、为豪证、为补插,其安排皆归属到这一点。”特别要看到:这是“立意”的一部分,因为这种组织安排是伴随着“意授于思”而进行的。譬如苏轼《贾谊论》:“非才之难,所以白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白用其他。”名言妙义,为文章立意最佳之例;思索出来且放置在开头,便见匠心之运,亦是选义、考辞的最佳之例。应该说明:散文构思时,选义与辞念是融和在一起的,这一点我在《读(文赋)私记》中已经谈过;立意与安排也是相伴而行的。自古代“先士”的“盛藻”,到吾辈为文的“苦心”,大约皆是如此。一些“文学概论”、“文章作法”,只为叙说方便,才分章而谈;有些同志未加深察,因而误加分割为几截,这样就无以借鉴于古人。还应指出:组织安排,体现着文气与神昧。前人所谓“行气”,多着眼于弛骤、顿挫、穿插、变化;所谓“设色”也就指插入描写,亦即所谓“烟波”,至于声音之高下、疾徐、长吟、短叹,本语气之自然.亦文章之流露。苏轼说:“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不能“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作文自然亦同此理。姚永朴师说:“古人精神兴会所到,往往注意在笔先。”我们把这些谋篇、布局、行气、设色之艺术,放在立意中谈,正是要做到“意在笔先。”这样,才不致“专求之章法词令”,不致只在“波澜意度”上“仿佛古人”。由于这里讲的是“散文艺术”,所以在讲“立意”时也着重从“立意的艺术”来谈。自然,“学文者必先浚文之源。”源泉是生活,而古人所谓“积理”、“练识”、“储学”、“致用”等等则正是借以丰富生活、认识生活的。至于语言使用之规律与意匠经营之巧心,也不能忽视。否则,借鉴就成了空话。中国目前还没有一部十分成熟的“散文艺术论”专著,它的内容与体制究竟应该如何?究竟有哪些是应该谈的?应该怎样组织安排?“艺术论”与“语用学”、“风格学”等关系如何?这些都还有待探讨。我曾设想“合语言与文学为一科,探语文发展之途径”,即建立我国自己的“语用学”、“篇章语言学”、“文艺网络学”,使之成为一新的边缘的学科。要解决这个问题,还要做大量的工作。我以为:(1)要充分利用前人的成果,首先是刘勰的《文心雕龙》与姚永朴师的《文学研究法》,那是骈文或古文的特点,提出的一个比较系统的体制;其次是汇集古人论文之语,特别是一些文章评点(点勘)。它们虽较零碎、繁琐,但其中心得可鉴;(2)要借鉴国外的“语用学”、“篇章语言学”、“文艺心理学”、“文艺风格学”等方面的一些新知,验其得失,考其异同;(3)要吸收近、现代学者以及时贤在文章赏析或其他专著、论文oo所提出的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真知灼见,我这篇文中就引用了不少这类言论,我所未及引用的以及尚未见到的还多得很;(4)xc古人文章要做更深人细致的研究。古人、今人论文,大多即兴而谈,随手举例,即以我写此文而言,也只是想从骈散两方面各举数例,而且只引一些人们最常见之文,实则有许多好文章还不是人们謦见的。散文艺术之缺少专论,是由于人们有畏难情绪。只要我们肯钻研努力,散文艺术专著的问世,便指’日可替。
不可靠。发表论文一定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千万不要轻信网上快速代发服务,极有可能是设下的陷阱。
首先要认真研究本单位的职称文件。,然后对症下药,根据单位的职称文件对期刊的要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期刊。现在发表论文有多种渠道,如果自己的文章质量足够高,可以自己直
评职称发表的论文要在哪里可以查?哪个专业好考(含金量高)是因人而异的、次要的。重要的是哪个专业能受聘。评审条件的本质是论文和业绩两项。搜:全国职称办郑州郑密路2
综述:可以在知网上查到自己发表的论文。 1、百度搜索:中国知网,选择下面的网站打开也可以直接百度搜索这个链接。 2、打开中国知网后,在首页下面位置找到“出版物检
有学术论文和内容期务发表论文。 学术论文中有六种级别,第一级是在《SCIENCE》和《NATURE》两种期刊上面发表的论文。第二级是指SCI刊物论文,自然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