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徐工
1988年开始举办中医各专业、各层次的成人教育(1998年合并进入新疆医科大学成人教育学院)。1994年与上海中医药大学联合招收中医内科、中西医结合内科、针灸和医古文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1998年进入医科大学后的中医学院在各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此同时,从2004年开始由新疆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周铭心教授独立或与上海中医药大学联合招收博士生共七名,进入了中医学院在硕士、博士培养教育方面新的历史阶段。现有中医学专业(五年制)、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中西医结合本硕连读专业方向(七年制)、中药学专业(四年制)及中维药资源开发与利用专业方向(四年制)以及针灸推拿学专业及针灸推拿外向型专业方向(五年制)等七个专业及专业方向。中医专业是该院办学最早,历史、人文积淀最为深厚,影响最为深远,对新疆中医药事业贡献卓著的专业学科。本专业教育始建于1961年新疆中医学校建立之始,后经发展,至1978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就教育层次来讲,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其师资力量雄厚,包括了历年来疆工作的专家学者,如汪大春、褚鸿义、张绚邦、刘欢祖、金洪元、沈宝藩、孙殿甲、陈坚等。1985年新疆中医学院挂牌成立至1998年两院合并前,本专业已发展为中医专业及中西医结合专业方向,三个办学层次即本科、专科及硕士研究生(与上海中医药大学联合招生),培养出了疆内及部分省市中医医疗、药学及管理部门的骨干,为新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今天该院中医专业借助大学办学平台,更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五年制中医专业与中西医结合专业方向生源充足、发展稳定;七年制中西医结合专业方向成为大学招生的热门专业,尤其是研究生教育,发展迅猛,该专业在读研究生已达133人,中医专业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医药学教育与医药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对中医药和中医药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诸多机遇和挑战,为了从发展战略高度,明确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战略意图,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和计划,明确工作重点和具体任务,创造本专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抓住现有优势和有利条件,积极迎接挑战,解决前进中遇到的各方面的问题,把该院中药专业建设成为“继承不离古,创新不离宗”的具有现代化的高等中医院校的优势专业。在新疆中医学院诞生之时,就设置了中药学专业。原新疆中医学院中药学专业是新疆办学最早,发展迅速,影响力大的学科之一。对新疆中医药事业作出了历史性和卓越的贡献。本专业教育始于1961年新疆中医学校建立之始,后经发展,至1980年开展本科时就有中药界知名专家褚鸿义、程竹安、孙殿甲、陈坚、张彦福、李永和都曾执教,培养出的学生遍及疆内及内地部分省市。今天中药学专业凭借大学办学平台,学科建设更是突飞猛进。又根据新疆地域特点新增加维药专业方向,尤其是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至今本专业已具2个硕士学位点,为中药专业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86年挂牌新疆中医学院时,即开始有针灸专业的本科招生。近三十年来,针灸专业为新疆的针灸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为自治区培养了大批针灸人才。活跃在新疆各大医院从事针灸工作的专家及业务骨干绝大多数均为该院针灸专业的毕业生。针灸推拿专业已是该院重点发展专业有本科、硕士层次的教育。2004根据社会发展及周边国家医疗市场的需要,开设了针灸推拿外向型专业方向。学院现下辖两办三系(学院办公室、教学科研办公室和中医系、针推系以及中药系)五个正处级内设机构和一个正科级学生工作办公室,共有教职员工78人。其中党政和教学管理人员14名、教师教辅人员64名。14个教研室,1个实验中心,有一个近千种(含部分维吾尔民族药)药物的校级中维药标本馆。药物蜡叶标本馆、中药样品馆、药用植物标本园和设施齐全的实验室正在建设之中,将为培养现代中药人才提供优良的环境,为中药现代化发展提供强劲的智力支持。学院一直坚持“特色办学、科研强院”的办学理念,科研成果斐然,在2003-2006三年中:1、共有科研课题51个,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7个,厅局级19个,校级21个。2、出版著作和教材16部,共发表论文195篇,其中在核心刊物上发表102篇,省级83篇,学术会议交流10篇。3、《中医期刊论文计量研究》于2002年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40多年来,学院为中医药行业输出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多年来学院坚持教书育人宗旨,弘扬民族精神,倡导科学思维,实施素质教育,把人文理念灌注于中医学教育全过程,为边疆培养各类高级中医药人才6300余人,其中少数民族约1000余人。他们遍布天山南北,已成为“留得住、信得过、用得上”的专家教授、中高级干部和学术带头人。陶亮、王力等已成为企业家,维吾尔族女医生祖丽培叶等已成为全国和全区的先进标兵。太极剑、太极拳等传统体育项目曾在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和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运动会上夺金捧银,成绩喜人。同时,学院凭借特有的地缘优势和改革开放的东风,先后接待了美、日、法、俄等30多个国家、地区政要学者的来访诊疗,也有数十位专家学者组团出访进行讲学诊疗和学术交流,并受到有关国家总统等政要的接见和赞许,扩大了中医在周边国家的影响和知名度。
多多吃多多评价
刘红霞从事中医外科、中医皮肤科医、教、研工作26年。具有系统扎实的中西医基础理论和中西医皮肤科专业知识,熟练运用中西医基础理论诊治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提出了“调理脾胃为重”的学术观点,总结出清热利湿、清热凉血、补脾益肾、健脾益气、养颜祛斑、调和阴阳等治疗方法,自拟银花汤、五花汤、皮炎方、银屑病方、祛脂洗方等,运用临床疗效显著。其中“银花汤治疗痤疮”被收录在《中国特色医疗大全》第二分册中。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银屑病的中医治疗体会》获新疆第二届中医药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从血论治银屑病242例疗效观察》、《中维西结合治疗银屑病临床体会》在1996年国际传统中医药大会、2003年国际中医药论坛大会进行学术交流。 授予单位 等级 排名 角色 年度 自治区中医医院 院级 1 先进个人 连续数年 自治区中医医院 院级 1 优秀十佳中青年专家 1999年 新疆医科大学 校级 1 优秀十佳青年管理工作者 2003年 自治区中医医院 院级 1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优秀内审员 2003年 乌鲁木齐市政府 市级 1 征兵体检工作先进个人 2003年 沙区人民政府 区县级 1 征兵体检工作先进个人 2004年 新疆医科大学 校级 1 师德先进个人 2005年 自治区卫生厅 厅级 1 自治区成立50周年医疗卫生保障先进个人 2005年 中国教科文卫体全国委员会 国家级 1 全国首届杰出女中医师 2007年 中华中医药学会 国家级 1 全国医德标兵 2007年 新疆医科大学 校级 1 巾帼模范 2008年
我大旗网
刘大鹏和刘住应该不认识。刘大鹏主任医师骨二科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三甲骨病骨肿瘤|3D打印个体定制人工关节刘大鹏,男,汉族,现为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骨骨二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生导师,党员。中华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全国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红十字会应急救护专家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骨外科专业的临床医疗和基础研究工作。工作以来,在各类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30 余篇,曾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两次,三等奖一次,新疆医学会奖一次。多次赴国内外学习研修,多次赴基层医院对口支援,帮助基层医院成功治疗大量疑难病例,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骨科创伤,关节、脊柱、骨病骨肿瘤各专业方向均有深厚的造诣。近年来致力于数字医学的科研和学术推广工作。2013年作为人才引进新医大五附院后,创建了骨二科,将“数字骨科和微创”作为科室的发展方向。力求将最新的数字技术应用到临床中,将骨科手术变得更精确、微创和个体化,造福患者。以此发展方向打造科研平台,培养人才梯队,大力开展椎间盘(孔)镜、微通道TLIF、经皮椎弓根螺钉等脊柱微创手术、在疆内率先成立数字骨科实验室, 拥有计算机图形工作站、3D打印机、三维扫描仪等设备和多款大型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有限元分析软件,在疆内举办两届数字骨科新进展学习班,发表多篇数字骨科专业论文,参编的我国目前唯一的数字医学专著《数字医学导论》,2015年9月已出版发行。目前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科研经费160余万。采用数字化和3D打印技术设计制作的四肢骨畸形截骨导向板、脊柱椎弓钉导向板、膝关节置换导向板、3D打印个体定制人工关节等新技术,已首次在疆内应用于临床手术,成功治疗了多例复杂、高难度的病例,多次被新疆都市报、新疆晨报、新疆电视台、天山网等媒体报道到。1989 年9 月——1994 年7 月新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1994 年9 月——1998 年7 月新疆医科大学骨外科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得硕士学位。2002 年9 月——2005 年7 月新疆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得博士学位。2007 年1 月-5 月赴法国贝桑松大学中心医院访问学者。2008 年9-2009 年1 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中心访研修。1998 年9 月~2011 年10 月历任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二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住院总医师,关节外科副主任医师,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骨肿瘤科副主任医师,创伤外科副主任医师。2013年至今为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骨二科主任,主任医师。刘住原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校党委书记刘 住 副研究员。1944年3月生,山东荥城人,中共党员。1967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现任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校党委书记,兼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旅游业百科全书编委、《旅游科学》杂志编委会主任、上海旅游学会会长等职务,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中华现代系列医学杂志 简介中华现代系列医学杂志包括《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中华现代眼
您好,新疆大学在内地发展的人是有的。近年来,新疆大学在内地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新疆大学的学生们在内地发展的热情极高,他们在内地发展的成果也是显著的。新疆大学的学
投稿方式简便,发稿直接通过自己的编辑部,不是代发,没有中间环节,不错的一个投稿网站。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原:地方病通报)(官网投稿)复合影响因子:0.277,扩刊版影响因子:0.229,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疾病预防控制通报》(原:地方病通报)(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网址网址是网页链接 投稿的邮箱是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汉文版)原名《新疆医学院学报》,为新疆医科大学主办的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1978年创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