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89

gracesea123
首页 > 论文发表 > 燕山大学彭勇发表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NDSGGS南都

已采纳

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校园文化是学校产生、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论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摘要: 校园文化的特色是校园文化的生命。医学院校的校园文化应坚持立足本校实际,充分利用本地文化资源优势,创建富有医学特色和个性的校园文化。以甘肃医学院为背景,分析当前医学院校在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医学院校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路径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 医学院校;特色校园文化;文化资源

校园文化是学校产生、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是大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隐形课堂,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精神教育的一个重要平台,具有引导、规范、调节、熏陶、教化等文化功能[1]。高等医学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级医学人才的重要使命,医学生毕业后要承担起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医学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独特性。

当前,在高校间竞争日益严峻的大环境下,构建独具特色的、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是医学院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是提高医学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是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医学院校如何立足自身特点构建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课题。

1、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及困境

近年来,许多医学院校开始关注并重视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但还存在着不足,梳理当前医学院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一是对校园文化认识有偏差。许多医学院校投大量资金用于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的建设,而忽略了校园文化的建设,忽视了校园文化的本质功能和主要作用。这种重物质轻内涵培育的校园建设模式,势必导致大学文化的魅力和个性文化的缺失,往往造成部分院校失去了自身固有特色和竞争力[2]。

二是特色文化缺失。如今,各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层出不穷,但真正有内涵、有意义、高层次、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不多,校园文化活动中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比较突出,庸俗化、功利化倾向比较明显。活动忽视了医学院校自身的特点,忽视了校园文化中隐含的医学精神,脱离了医学院校主流文化,导致校园文化无个性、无特色。

三是忽视人文教育。在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上,往往过分强调专业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20世纪初,梁思成曾在《半个人的时代》中指出,科技与人文分离的结果,出现两种畸形人: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和不懂科技而奢谈人文的边缘人[3]。在当前医学院校这种育人模式下,医学生的专业素质越来越高,但人文修养严重缺失。据中国医师协会《医患关系调研报告》显示,在医疗纠纷中,因技术原因引起的不到20%,其他80%均因服务态度、语言沟通和医德医风等问题引起,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源于医学人文教育缺失[4]。因此,作为医学生,仅有高超的医术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拥有过硬的人文素质。

2、医学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2.1以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理念是关系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是高校建设的制度保障与服务目标。为此,医学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应立足学校的办学优势、自身条件、着眼学校未来发展前景,大力挖掘学校内部潜力,不断明确学校特色定位。依据这一特殊要求确定校园文化建设方向。同时,学校要完善管理机制,建设项目管理平台,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在广大教师员工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环境,构建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发展的良性双向互动模式,最终实现医学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意义。以甘肃医学院为例,秉承“德育为先、育人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和“立足陇东,面向甘肃,辐射周边,服务西部”的`定位,明确了学校发展的目标与方向是为西部农村、社区等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学院围绕这一目标,制订了以护理和检验为特色专业的建设规划,做强特色专业的同时,促进精品课程和优秀课程建设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甘肃地方输送大批优秀医护人才。

2.2以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对大学精神的倡导和实践,在大学校园中,只有将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相融合,才能创造出健康高雅、积极向上、丰富和谐的校园文化。医学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秉承传承与创新的文化建设核心,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融合,一方面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另一方面大力培育时代精神,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自身责任与使命,真正树立起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思想,努力成为高素质医学人才。

医学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可充分发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并与时代精神相融合,构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如甘肃医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力挖掘皇甫谧文化资源,建立了皇甫谧研究院,加强对皇甫谧文化的研究和宣传,积极弘扬皇甫谧精神,将皇甫谧仁爱救人、安贫乐道、不畏艰苦、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结合时代特点,融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使师生员工对地域文化产生亲切感、认同感,由此潜移默化地影响广大师生;并将皇甫谧文化精神融入校训、校歌、校徽中,使其成为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核。正是有了这种优势资源的融合,使得大学校园文化既体现时代精神,又保持着自己独有的特色。

2.3以学生为主体创新医学特色校园文化活动

特色校园活动是校园文化的主要载体,它对高校人文环境的形成、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具有重要意义。医学院校应根据医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合理安排各种校园文化活动,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推动校园文化建设。首先,医学院校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建设要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科学素养是优秀医疗卫生人才的必备品质,医学院校要围绕这一主题创设开放性、多元化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学校每年借助挑战杯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科技创新活动。

另外,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学术交流活动、科技兴趣小组活动和课外学术科技竞赛活动等,努力营造浓厚的科研学术氛围,激发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挑战精神,增强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医学院校特色文化。其次,活动载体应注重多元化与创新性,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当今校园文化活动的载体越来越多元化,许多高校通过校园网开办网上论坛、网上心理诊所、科技交流、艺术探讨等各种活动,学生在互动交流中体现自我价值,进而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丰富多彩的校园网络活动为校园文化建设开辟了新的途径,增添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新的载体。医学院校应加强校园活动载体的管理和建设,把传统校园文化活动与现代信息媒体结合起来,不断创新校园文化活动载体,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做大做强特色品牌活动,不断提升活动的引导力和影响力,营造积极向上、医学特色突出的校园文化氛围,有效推进医学院校特色文化形成,为国家医学事业发展输送优秀人才。

甘肃医学院加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本校地方优质文化资源凝炼特色校园文化精神,学校以皇甫谧文化和崆峒文化为主题开展各种活动,如举办皇甫谧论坛、皇甫谧针灸学术交流会、崆峒养生文化讲座等活动;同时通过电子屏幕、校报、校广播站、校园网络以及周末放映古代医学经典相关电影等多种方式宣传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努力营造浓厚的医学人文氛围,促进医学校园特色文化建设。

2.4以地方文化资源为依托,开展特色校园文化建设

医学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学校要使校园文化建设真正做到与众不同、独树一帜,必须让校园文化与地方优秀文化相融合。学校要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特点,挖掘地域文化的精华,找准地域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对接点,将其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让学生在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接受教育,从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要使校园文化在自身发展中形成品牌,不断积淀文化底蕴,增强学校办学软实力。

甘肃医学院为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充分挖掘本地丰富的人文资源,把皇甫谧文化和崆峒文化作为本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学校已将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建设,加强针灸医学和崆峒养生学的研究,大力发展针灸特色专业。学校还每年组织学生参观皇甫谧文化园,组织学生深入崆峒山进行药物采集、药物价值研究,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方文化,将地方传统文化精华与校园文化相融合。

2.5以医学专业特色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提升校园文化育人品质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5]医学院校应通过社会实践来全面提升校园文化育人品质。在社会实践活动方面,针对医学院校实际,结合专业特色,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发挥专业优势。学生利用节假日走进社区、深入农村义务支教,了解国情民情,认识社会,从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不断完善他们的道德人格。甘肃医学院紧密结合本校专业特色,不断拓宽实践渠道,如口腔协会、针灸按摩协会成员经常深入农村,走进社区、敬老院、儿童福利院开展义诊和送医送药活动,或在校园内为师生义务献爱心活动,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砺,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和毅力,增长了学生的见识和才干,提升了学生的思想品格和道德境界,最终使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医学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专业院校,不仅要培养学生高超的医学技能,更要加强其文化素养的培养。特色校园文化对促进医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医学院校应积极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在深刻挖掘与不断创新校园文化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精神,以便更好地实现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夏宝慧.高职校园文化模式构建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

[2]彭勇。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8(22):67—68。

[3]李妍妍。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10(30):270—271。

[4]李霞。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探索[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12,12(4):291—294。

[5]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蒉

186 评论

78952146984里

生物医学工程是个交叉学科,与生物工程密切相关,其主要特点是将工程学的方法应用到医学领域中。它将工程技术与医学相结合以提高医疗水平,帮助患者得到更好的照料以及提高健康个体的生活质量。研发是生物医学工程师工作的主要内容,它覆盖一个非常宽广的领域:生物信息学、医学图像、图像处理、生理信号处理、生物力学、生物材料、系统分析、三维建模等等。生物医学工程的应用实例有生物兼容的假体(prosthesis)、医疗器械、诊断设备、MRI 和 EEG 这样的成像设备以及医用药品。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Engineering)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综合工程学、生物学和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各层次上研究人体系统的状态变化,并运用工程技术手段去控制这类变化,其目的是解决医学中的有关问题,保障人类健康,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服务。它有一个分支是生物信息方面主要攻读生物和化学.生物医学工程产业是现代医药产业的两大支柱,生物医药产业由生物技术产业与医药产业共同组成。各国、各组织对生物技术产业的定义和圈定的范围很不统一,提供,甚至不同人的观点也常常大相径庭。生物医学工程是综合应用生命科学与工程科学的原理和方法,从工程学角度在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乃至整个人体系统多层次认识人体的结构、功能和其他生命现象,研究用于防病、治病、人体功能辅助及卫生保健的人工材料、制品、装置和系统技术的总称。 生物医学工程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它与医学工程和生物技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且发展非常迅速,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主要领域之一。 生物医学工程学与其他学科一样,其发展也是由科技、社会、经济诸因素所决定的。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在美国。1958年在美国成立了国际医学电子学联合会,1965年该组织改称国际医学和生物工程联合会,后来成为国际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生物医学工程学除了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外,还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前景非常广阔,是各国争相发展的高技术之一。以1984年为例,美国生物医学工程和系统的市场规模约为110亿美元。美国科学院估计,到2000年其产值预计可达400~1000亿美元。 生物医学工程学是在电子学、微电子学、现代计算机技术,化学、高分子化学、力学、近代物理学、光学、射线技术、精密机械和近代高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在与医学结合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过程与世界高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同时它采用了几乎所有的高技术成果,如航天技术、微电子技术等。生物医学工程学系,其前身可追溯到1977年在国内率先设立的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专业,以后相继建成了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第一个硕士学位授予点、第一个博士学位授予点、第一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该系所依托的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是21世纪生命科学的重要支柱以及引领当今国际未来的前沿学科,旨在利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解决生物医学上的检测、诊断、治疗、管理等问题以及深入探索生命系统的各种运动机理及其规律性。作为国家“211工程”和“985振兴计划”重点建设学科,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在新一轮的教育部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学术声誉位列全国首位,与此同时,该学科自2002年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后,2007年又再次被确认为国家重点学科。新近隶属该系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被列入浙江大学首批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国内生物医院临床机构中国已经把儿童健康和成材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所以,生物医学的“绿色--微创--非侵害性”首先应用于与民族未来息息相关的儿童医院,比如北京儿童医院等国内知名的专业研究儿童疑难杂症的医学机构已经全面引进生物医学技术,改变了使用药物通过 肝、肾排泄从而增加肝、肾功能的损害,部分治疗中的兴奋剂、抗精神类处方影响儿童骨骼发育的伤害,使“绿色医疗”的理念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国内部分知名儿童医院的生物医学临床应用,表明我国的儿童的健康保护事业和儿童疑难病的治疗已经与国际发达国家接轨。 1.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及设计方法;2.掌握信号检测和信号处理及分析的基本理论;3.具有生物医学的基础知识;4.具有微处理器和计算机应用能力;5.具有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与开发的初步能力;6.具有一定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7.了解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动态;8.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 生物电子与神经系统的工程· 生物信息学和计算生物学· 生物材料· 生物力学和生物转运· 生物医疗仪器、传感器、人工器官和纳米技术·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成像、图像处理及可视化· 生物医学建模· 临床工程、耐磨和实时健康监测系统· 基因工程· 基因组学· 医学生物化学· 医学细胞生物学· 纳米生物分析· 核磁共振/ CT /心电技术和电磁场仿真· 生理信号处理· 蛋白质组学· 医学工程中的软件、工具和应用· 结构药物设计 主编李孟森 教授 北京大学 (Prof. Mengsen Li, Peking University)编委会董健 教授 复旦大学 (Prof. Jian Dong, Fudan University)范代娣 教授 西北大学 (Prof. Daidi Fan, Northwest Universty)官家发 教授 中国科学院 (Prof. Jiafa Gua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洪葵 教授 武汉大学 (Prof. Kui Hong, Wuhan University)胡火珍 教授 四川大学 (Prof. Huozhen Hu, Sichuan University)梁淑芳 教授 四川大学 (Prof. Shufang Liang, Sichuan University)刘鹏 教授 兰州大学 (Prof. Peng Liu, Lanzhou University)任宇红 教授 华东理工大学 (Prof. Yuhong Ren,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孙建国 工程师 美国Tufts大学 (Dr. Jianguo Sun, Tufts Universtiy)唐惠儒 教授 中国科学院 (Prof. Huiru Tang,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王金福 教授 浙江大学 (Prof. Jinfu Wang, Zhejiang University)王久存 副教授 复旦大学 (Dr. Jiucun Wang, Fudan University)尤学一 教授 天津大学 (Prof. Xueyi You, Tianjin University)俞强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 (Dr. Qiang Yu,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张俊波 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 (Prof. Junbo Zhang,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张建中 研究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Dr. Jianzhong Zhang,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张健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 (Prof. Jian Zhang,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彭勇 教授 中国燕山大学 (Prof. Yong Peng, Yanshan University) 《生物医学》期刊论文被以下收据库收录:维普万方读秀学术全国期刊联合目录数据库(UNICAT)中国科学院国际科学图书馆Academic Journals DatabaseCornell University Library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 (DOAJ)Google ScholarIndex CopernicusJournalseekNewJourNYULibrariesSJSUScirusSHERPA/ROMEOTrueserialsUlrichswebWorldwide ScienceWashingtonWorldCat 1. PGRMC1蛋白功能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The Function of PRGMC1 and Its Role in Tumorgenesis and Tumor Development马 雯,夏祥颖,梁淑芳DOI:10.12677/HJBM.2013.320022. D-丝氨酸与丝氨酸消旋酶D-Serine and Serine Racemase冯延琼,肖虹,石亚伟DOI:10.12677/HJBM.2013.32003

259 评论

戆戆的囡囡

20 世纪70 年代末童坦君教授揭示生物体液中存在抑癌活性物质,此物质对癌细胞有具有杀伤作用,但不抑制自身骨髓细胞。20 世纪90 年代初,他在肽类生长因子信号传递方面提出了生长因子干预原癌基因转录因子及DNA 甲基化的设想,所领导的研究组率先揭示表皮生长因子(EGF)具有降低某些原癌基因甲基化,促进染色质蛋白激酶活性,使某些原癌基因特异结合蛋白增多等作用,并对影响途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童坦君教授领导的研究组不仅揭示p16 基因在细胞衰老中的重要作用,并为延缓衰老研究提供了基因模型,为通过基因重组技术调节人类某些细胞的寿命提供了新依据。他们还在寻找衰老相关新基因、深入研究细胞其他重要衰老相关基因、信号传递通路方面做了大量系统的、创新性工作,克隆出延缓衰老的RDL 与加速衰老的TOM1 两种细胞衰老相关新基因,发现在细胞衰老相关基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p21 可促进p16 表达,这一促进作用是通过转录因子Sp1 引起的。此外,RDL 和TOM1 有可能是通过p16 影响细胞衰老的。 童坦君教授发表论文约200 篇,国际SCI 收录论文约40 篇1童坦君、张宗玉,医学老年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第一版),2008(第二版)。2童坦君、李刚,生物化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第一版),2009(第二版)。3张宗玉、童坦君,健健康康活百岁 有滋有味过百年,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4张乃蘅、童坦君,医学分子生物学,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5童坦君、张宗玉,衰老机制及其学说,生理科学进展,2007,38(1):14~18。6童坦君、张宗玉,衰老分子生物学在新世纪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华老年医学杂 志,2000,19(3):167~169。7童坦君、张宗玉,端粒酶的医学应用前景与局限性,中华医学杂志,2000,80(3):170~ 171。8童坦君、张宗玉,阿尔茨海默病相关基因研究进展,中华医学杂志,1999,79(2):158~160 。9张宗玉、童坦君,衰老与长寿的分子机理,香港老年学报,1997,11(1):30~37。10张宗玉、范新青、童坦君,中国人外周血白细胞端区长度随增龄缩短,生物化学杂 志,1997,13(5):605~607。11张宗玉、范新青、童坦君,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端区长度的代龄变化,生物化学杂志 ,1997,13(1):43~45。12童坦君、蔡家新,表皮生长因子对辐射转化的小鼠成纤维细胞细胞周期的调节作用,科学 通报,1995,40(12):1140~1143。13蔡家新、童坦君,表皮生长因子对p34cdc2激酶活性的影响,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 报,1994,26(4):423~426。14彭勇、童坦君、张昌颍,表皮生长因子对DNA甲基化影响的研究,中国科学 (B辑),1993 ,23(3):291~296。15彭勇、童坦君、张昌颍,表皮生长因子与正常细胞和恶性转化细胞核的结合,生物化学与 生物物理学报,1993,25(3):255~261。16彭勇、童坦君,成纤维细胞表皮生长因子的胞吞和向细胞核转移研究,实验生物学 报,1993,26(3):179~86。17童坦君、卢静轩,医学分子生物学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中华医学杂志,1992,72(11):643 ~646。18郑元盛、童坦君,表皮生长因子对neu基因表达的诱导作用,实验生物学报,1992,25 (4):413~416。19黄平、石星源、 童坦君,小鼠成纤维细胞的辐射转化对染色质蛋白激酶活性的影响,生 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1990,22(5):483~486。20童坦君、杨世欣、孙诠、吴平、张昌颍,小鼠血清脱氧核糖核酸结合蛋白的研究,科学通 报,1984,29(11):26~29。 21童坦君、孙诠、杨世欣、吴平、张昌颍,患癌小鼠血清脱氧核糖核酸结合蛋白的研究,中 华医学杂志,1984,64(5):291~293。22周爱儒、童坦君、陈明,体液抑癌活性的专一性,中国科学(B辑),1980,(10):1011~ 1016。23童坦君、陈明,体液的抑癌活性,中国科学,1978,(6):694~702。24童坦君,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科学通报,1975,(4):162~172。25童坦君、刘思职,肝癌大鼠的氨解毒及解毒机制的初步研究,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 报,1965,5:618~627。26Tian F,Tong TJ,Zhang Z.Y.,McNuttA,Liu XWAge-Dependent Down- Regulation of Mitochondrial 8-Oxoguanine DNA Glycosylase in SAM-P/8 Mouse Brain and Its Effect on Brain,Rejuvenation Research,2009,12 (3):209~21527Zhao L,Zhang ZY,Tong TJ,Expression of the Leo1-like Domain of Replicative Senescence Down-regulated Leo1-like (RDL) Protein Promotes Senescence of 2BS Fibroblasts,FASEB Journal,2005,19(6):521~53228Guo SZ,Zhang ZY,Tong TJ,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ellular Senescence-associated Genes in Human Fibroblasts by 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Experimental Cell Research,2004,298 (2):465~47229Li SP,Zhang ZY,Tong TJ,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Inhibitor,LY294002,Induced Senescence-like Changes in Human Diploid Fibroblasts,Chinese Medical Journal(English Ed),2003,116 (6):901~90530Ma H,Zhang ZY,Tong TJ,The Effects o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on Gene Expression in Human FibroblastsIn vitro Cellular & Developmental Biology-Animal,2002,38(8):481~48631Duan J.M.,Zhang ZY,Tong T.J,Senescence Delay of Human Diploid Fibroblast Induced by Anti-sense P16(INK4a) Expression,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2001,276 (51):48325~4833132Jiang K,Qin Y.,Tong TJ,The Decline of Human Gastric Cancer Cells Proliferation and Responsiveness to EGF by Down-regulation of C-erbB-2 Expression,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1999,9 (4):273~27833Liu Y,Tong TJ,The Growth-inhibiting Epidermal Pentapeptide,PyroGlu- Glu-Asp-Ser-GlyOH,Inhibits Growth and Alters Gene Expression in Non- transformed NC3H10 and Transformed TC3H10 Fibroblasts,Oncology Reports,1999,6 (2):445~44934Li LY,Chen MH,Tong TJ,Huang HY,The Molecular Basis of Chinese Herbs (Astragali and Angelica) on Increasing Serum Albumin Synthesis in Nephrotic Rats,Nephrology,1998,4 (5-6):373~37835Mao ZB,Zhang ZY,Tong TJ,Induction of c-fos/c-myc Expression by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Decreases with Alteration of Their Gene Binding Proteins in Senescent Fibroblasts,Chinese Medical Journal (English Ed),1997,110 (10):755~759 36Li JH,Zhang ZY,Tong TJ,The Proliferative Response and Antioncogene Expression in Old 2bs Cells after Growth-factor Stimulation,Mechanisms of Ageing & Development,1995,80 (1):25~3437Yu LM,Zhong J,Tong T.J,64DP in the Nucleus of Human Hepatocyte,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English Ed),1991,3(3):1~538Chen JH,Tong TJ,ZhangL,Rapid Enhancement of “MIP” 26Kda Protein Phosphorylation by RF-36 Nucleic Acid Binding Protein in Lens Cells,Lens & Eye Toxicity Research,1991,8(4):469~48739Chen JH,Shen DF,Tong TJ,Zhang LB,Liu HL,The Pleiotropic Roles of RF-36 Nucleic Acid Binding Protein:DNA Topology and Receptor Response in Crystallin Gene Expression,In Papas,TS (Ed)Advance in Applied Biotechnology,Series Vol7Greek:Gulf Publishing Co,1989:107~12140Yang SX,Tong TJ,Wang H,Chang CY,Ye XS,Chen DX,DNA- binding Protein in the Erythrocyte of Mice Infected with Plasmodium Berghei and Plasmodium Yoelii,Kexue Tongbao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English Ed),1987,32(23):1654~165541Tong TJ,Yang SX,Sun Q.,Wu P,Zhang CY,DNA-Binding Protein in the Serum of Mice,Kexue Tongbao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1985,(3):388~39042Tong TJ,Chen M,Cancer-suppressive Activity of Biological- Fluids,Scientia Sinica (Science in China,English Ed),1979,22 (7):835~843

304 评论

相关问答

  • 燕山大学期刊投稿

    1.每篇稿件的字数底线为500字以上,除非体裁特点所需(如诗歌)。2500字左右的文章,系统将自动分为上篇和下篇,或者按照1、2、3、4……序号分开。龙源后台技

    yeye要吃好吃的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燕山大学发表论文

    我就是燕大,有吗?如果有,那一般就是学生参加一些设计,创业大赛,有一些老师教授参与的,那大概就是所谓的论文的。其实我哥们(一个大神)就经常写这个,好做。

    财米财米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燕山大学彭勇发表论文

    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校园文化是学校产生、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论文,希

    gracesea123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江西彭燕发表论文

    2008年华罗庚实验学校第一期梯队教师考核方案 学校自2006年10月起建立了全校青年教师梯级发展队伍,分别设置了第一、第二梯队(共86人)。在两年多的

    Joanrry琼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燕山大学论文发表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学科于2003年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2005年被河北省政府确定为重点发展的强势特色学科,在2006年度全国

    小菜菜菜菜子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