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关于梁园论文范文资料

关于梁园论文范文资料

发布时间:

关于梁园论文范文资料

位于佛山松桂里的梁园,是清代广东著名的四大名园之一。原名十二石斋,是清道光年间顺德人梁九华的星草堂旧址,1984年重修后,改称梁园。园内建筑玲珑典雅,绿树成荫,点缀有形态各异的石质装饰,占地面积约5000多平方米。 梁园位于佛山松风路先锋古道,是佛山梁氏宅园的总称,主要由“十二石斋”、“群星草堂“、“汾江草芦”、“寒香馆“等不同地点的多个群体组成,规模宏大。梁园素以湖水萦回、奇石巧布著称岭南;并珍藏着历代书家法贴。秀水、奇石、名贴堪称梁园“三宝”。 梁园由当地诗书名家梁蔼如、梁九章及梁九图叔侄四人,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公元1796-1850年)陆续建成,历时四十余年。梁园总体布局以住宅、祠堂、园林三者浑然一体最具当地大型庄宅园林特色,尤其是以奇峰异石作为重要造景手段。其中的四组园林群体因各自构思取向不同而风格各异,各种“平庭”、“山庭”、“水庭”、“石庭”、“水石庭”等岭南特有的组景手段式式具备,变化迭出。与各建筑物和景区主题紧密结合的诗书画文化内涵丰富多彩,诗情画意比比皆是,园内精心构思的“草庐春意”、“枕湖消夏”、“群星秋色”、“寒香傲雪”等春夏秋冬四景俱全,各异其趣;展示文人园林特质的“石斋寄情”、“砚磨言志”、“幽居香兰”、“庄宅遗风”四景,将岭南古园林的多种文化意境,如雅集酬唱、读书著述、家塾掌教、幽居赋闲等多种文人文化生活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回味无穷。梁园是研究岭南古代文人园林地方特色、构思布局、造园组景、文化内涵等问题不可多得的典型范例,展现了古代佛山文人对远离大都会凡嚣、享受林泉之乐的追求,也体现了“广府文化”中对花园式宅第和自然的空间环境的向往;其典型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又是反映佛山名人荟萃、文风鼎盛的重要实物例证。

梁邱镇是春秋末期梁国的所在地,传说有一年的三月三日,梁王携文武二妃来到温凉河边,举目远望,青龙山层岩百姿,怪石如磐,秀木葱茏,虬枝生风,俯首凝目,河水清澈澄明,不时会看见一群群潺头鱼溯流而上,水底有一层绿缎似的细沙,细沙上点缀着五彩石子,玲珑剔透,晶莹夺目。三人下马涉河,忽然武妃惊奇地嚷道:“奇哉,妙哉!北边河水温温,南边水寒刺骨。” 在当地,有这样的传说。古代蒙山一带,由于山峦层层,山又多又高,水排不出去,水灾非常严重。大禹就带着一伙人在蒙山顶上安下营盘,治理这一带的水患。他带领百姓在蒙山前开出一条河治水,现在叫浚河。在开这条河的时候条件非常简陋,向南有汶山阻挡,往北有肖山阻隔,大禹愁得茶饭不思,试过很多办法都以失败告终。最后,大禹在钟罗山东边二神山脚与小花山接口处开出一个豁口,把积水排走了。“蒙山九回头,费县水倒流”就是从那时候形成的。 据说,大禹治水的时候,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听说大禹治水有方,与老百姓同甘共苦,三过家门而不入,执意恳求去给民工烧茶做饭。舜王答应了她们的要求。治水任务完成后,娥皇和女英把锅里没用完的温水倒在地上,在她们倒水的地方突然冒出一眼清泉来,泉水翻出的水花像串串的珍珠,还冒着温气,掬一捧喝下去,顿觉清香甘甜,神清气爽。泉水顺势而下,与梁邱境内的地表水汇合,左边凉,右边温,人们便叫它温凉河。据说住在河边的人因为常饮此水,大都健康长寿。史书记载,大禹的确在蒙山一带治过水,然后又治徐淮水。 在当地,还有这样一种说法,温凉河水之所以一半凉一半温,与东海龙王有很大的关系。相传古时候,东海龙王三公主被青龙洞里的泥鳅精抢走,洞中逼亲,三公主誓死不从,泥鳅精无奈,逼其在青龙山上牧羊。当时青龙山下是四五十里的寒江湖,三公主见一年轻书生欲投湖自尽,便前去搭救,原来书生是柳毅,因拜师学医无成,无颜回家面对父老,因此轻生。两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见恨晚,互诉衷肠,便产生了恋情。三公主破指血书,柳毅怀揣血书,跋山涉水,历尽了千难万险,将血书送给东海龙王,东海龙王遣青龙斩杀了泥鳅精,扒掉了堵水岭,湖水倾泻东逝,形成大河。龙王欲迎回三公主,三公主爱慕柳毅,誓死不回,由青龙保媒,与柳毅结拜为夫妻。一年冬天,暴雪遮天盖地,河水冰封尺厚,三公主为破冰饮羊,手被磨破,冰未能破开,不由得席地痛哭,恰巧东海龙王来看女儿,见此情此景十分心疼,龙威大发,对着青龙山边的河源头连吹三口龙气,喷气如狂风,温浪滚滚,顿时温腾腾的河水顺流而下,冰融化了,羊喝上了温水,从此这条河冬天一边流温水,一边流凉水。 一条温凉河,一半温,一半凉,让人们平添了几多遐想。春秋末期的梁王曾为此赋诗一首:“万古奔腾兮,云影岚光。山水相傍兮,上下一色。龙女饮羊兮,令尊神呵。一河温凉兮,天下独绝。” 梁王咏温凉河的诗句中提到了龙女饮羊的故事,但并没有说明龙女的故事是导致一河水有温有凉的原因,而只是在诗句中提到一条河流一半温、一半凉这一天下独绝的现象。那么,温凉河半温半凉之谜究竟是什么呢? 据介绍,这河里的水就是一半凉一半温,在冬天表现更为明显,河南面都结冰了,而北面的河水依然哗哗作响,从不结冰。这一现象存在于梁邱镇一直到上游两三公里的河面上。

梁效王刘武为挽留某人时(想不起来了),此人推辞之语:“梁园虽好,非久恋之家也”。 杜子美诗云: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寄李十二白》)中所指是梁效王所造之梁园,在今河南商丘东。

位于佛山松桂里的梁园,是清代广东著名的四大名园之一。原名十二石斋,是清道光年间顺德人梁九华的星草堂旧址,1984年重修后,改称梁园。园内建筑玲珑典雅,绿树成荫,点缀有形态各异的石质装饰,占地面积约5000多平方米。 梁园位于佛山松风路先锋古道,是佛山梁氏宅园的总称,主要由“十二石斋”、“群星草堂“、“汾江草芦”、“寒香馆“等不同地点的多个群体组成,规模宏大。梁园素以湖水萦回、奇石巧布著称岭南;并珍藏着历代书家法贴。秀水、奇石、名贴堪称梁园“三宝”。 梁园由当地诗书名家梁蔼如、梁九章及梁九图叔侄四人,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公元1796-1850年)陆续建成,历时四十余年。梁园总体布局以住宅、祠堂、园林三者浑然一体最具当地大型庄宅园林特色,尤其是以奇峰异石作为重要造景手段。其中的四组园林群体因各自构思取向不同而风格各异,各种“平庭”、“山庭”、“水庭”、“石庭”、“水石庭”等岭南特有的组景手段式式具备,变化迭出。与各建筑物和景区主题紧密结合的诗书画文化内涵丰富多彩,诗情画意比比皆是,园内精心构思的“草庐春意”、“枕湖消夏”、“群星秋色”、“寒香傲雪”等春夏秋冬四景俱全,各异其趣;展示文人园林特质的“石斋寄情”、“砚磨言志”、“幽居香兰”、“庄宅遗风”四景,将岭南古园林的多种文化意境,如雅集酬唱、读书著述、家塾掌教、幽居赋闲等多种文人文化生活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回味无穷。梁园是研究岭南古代文人园林地方特色、构思布局、造园组景、文化内涵等问题不可多得的典型范例,展现了古代佛山文人对远离大都会凡嚣、享受林泉之乐的追求,也体现了“广府文化”中对花园式宅第和自然的空间环境的向往;其典型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又是反映佛山名人荟萃、文风鼎盛的重要实物例证。 梁园是清代岭南文人园林的典型代表之一,布局精妙,宅第、祠堂与园林浑然一体,岭南式“庭园”空间变化迭出,格调高雅;造园组景不拘一格,追求雅淡自然、如诗如画的田园风韵;富于地方特色的园林建筑式式俱备、轻盈通透;园内果木成荫、繁花似锦,加上曲水回环、松堤柳岸,形成特有的岭南水乡韵味;尤以大小奇石之千姿百态、设置组合之巧妙脱俗而独树一帜,是闻名遐迩的粤中四大名园之一。 时至民初,一代名园已濒于湮没。鉴于其历史、艺术和观赏价值,1882年,佛山市委、市政府首先对现存的群星草堂群体进行了抢救保护,1990年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继而于1994年开始大规模的全面修复,总面积达21260平方米,使名园重光成为现实。

关于梁漱溟论文范文资料

梁漱溟:人生有三大根本问题,你解决了哪个问题二、人生三大问题说 在梁漱溟那里,关于人生问题的讨论是放在其文化理论的框架中展开的。按照他的看法,不同的文化主要解决不同的人生问题。所谓“问题”,是指生活中人类所遇到的障碍或困难之类。解决了某种困难障碍,就会获得某种自由程度,不断地争取前进,问题将有深浅、先后的次第,一问题的解决,常即转入进一层的问题。质言之,梁漱溟从其文化演进观点出发,认为文化学术是人类生活中所倚以解决问题的,有什么人生问题,就产生什么人类文化,当社会发展前进到不同阶段,那时人生问题从而有所不同,便自有其不同文化学术出现。通过对三种人生问题的探讨,梁漱溟阐发了自己的人生哲学。 人生三大问题说,是梁漱溟人生哲学中的一个根本观念。人们始终在解决人生问题的实践中,而人生根本问题有哪些呢?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呢?这些都是我们所关心的。梁漱溟一贯认为,人生存有性质不同的三大问题:(一)人对物的问题;(二)人对人的问题;(三)人对自身生命的问题。对于人类生活中所遇到的这三大不同的问题,人们为应付解决这些问题将有三不同的人生态度,因而人类文化发展亦将有次第不同的三期。 (一)人对物的问题。梁漱溟指出:“第一问题是人对于物的问题为当前之碍者即眼前面之自然界;——此其性质上为我们所满足者。”人类要生存发展,首先要获得满足自身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而物质生活资料必要从自然界中取得,因而人类生活中首先遇到的问题便是人对物(自然界)的问题。那么,人们在应付解决这个问题时应持什么态度呢?他说:“第一态度是两眼常向前看,逼直向前要求去,从对方下手改造客观境地以解决问题,而得满足于外者。”所谓“第一态度”就是“向前要求”的奋斗态度。也就是说,人们必须用力向外,通过物质实践活动改造自然界(客体),不断地解决主体与客体的矛盾,通过改造环境来满足自己的基本欲求。“第一问题”就是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界之间关系的问题,梁漱溟所说的“第一态度”是唯物主义的态度。 (二)人对人的问题。“第二问题是人对于人的问题,为当前之碍者所谓‘他心’;——此其性质上为得到满足与否不由我方决定者。”“他心”是指对方的心思,在“我”的心理范围之外,能否满足是没有根据把握的。这个问题是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问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人类社会关系,是人类社会组织秩序的基础。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关系)的角度来概括人的本质属性。正确处理和把握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维持社会发展和人类和谐的先决条件。 梁漱溟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最适当态度是:“第二态度是两眼常转回看自家这里,‘反求诸己’,‘尽其在我’,调和融洽我与对方之间,或超越彼此对待,以变换主观自适于这境地为问题之解决,在而得满足于内者。”这“第二态度”与前面“第一态度”截然相反。前者主张“向前要求”,后者主张“反求诸己”“尽其在我”;前者的目的是“满足于外”,后者则“满足于内”。这就是说,“第二态度”要从一味向外用心思转回到自身上,以调和沟通双方的情感交流,彼此和谐融洽而获得内心的愉快与满足。通过比较“第一态度”与“第二态度”,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梁漱溟的人生主张,即不能把对“物”的态度应用到“人”的身上,对物与对人的态度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表现出科学理性精神,后者表现出道德人文精神。 (三)人对自身生命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一个涉及到人类生命的本质的问题。梁漱溟说:“第三个问题是人对于自己的问题,为当前之碍者乃在自己生命本身;——此其性质上为绝对不能满足者。”如何解决人的身心性命的问题,这是人类所面临的一个大难题,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超越自身的束缚,突破时空的限制,从有限走向无限,从而获得永恒的人生意义,这是古今玄学家们追求的目标。在梁漱溟看来,这也是人类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这个问题的障碍在于自身,因而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态度就绝异于前面两种。于是,梁漱溟提出他的“第三种态度”:“它是以取消问题为问题之解决,以根本不生问题为最上之满足。” 这个态度既不像第一态度的改造局面,也不像第二态度的改变自己的意思,而只想“根本上将问题取消”。这就必须摒弃各种物欲人欲,而“反躬以体认自家生命,其道即在此自觉心加强扩大,以至最后解脱于世俗生命”。在这里,梁漱溟的“第三态度”对于宇宙人生表现出一种超然出世的思想态度,带有浓厚的唯心主义宗教色彩。 人生三大问题说,实质上是如何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生命之间关系的原则性问题的理论探讨。这三大问题确是一切人生问题的根本性问题。古今中外的一切哲人都对这些问题做过不同程度的思考和探索,但这些问题似乎都未有真正获得彻底解决。梁漱溟把它们集中而明确提出来,并指出其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思想态度,这是难能可贵的。 人生问题说,从某种意义上看,它突出反映了人生意义之所在。即在于不断地解决人生问题,从而获取生命的更大自由和解放。而且,我们可以由此人生三大问题而引发出相应的人生三大境界:一是功利境界,二是道德境界,三是圆满境界。 功利境界在于人对物的满足,道德境界在于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而获得思想情感的满足,圆满境界在于实现生命的自由与永恒。这三大境界表现出深浅不同的三大层次,也体现了人生发展的不同方向。 梁漱溟反复指出,人生三大问题说与文化三期发展说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他说:“人类当第一问题之下,持第一态度走去,即成就其第一期文化,从而自然引入第二问题,转到第二态度,成就其第二期文化;又将自然引入第三问题,转到第三态度,成就其第三期文化。”并指出:“现代文明在第一期中,但正处于第一期末,就要转入第二期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世界大转变将到来,那正是把人生第二问题提到人们面前,要人们彼此本着第二态度行事,而其第一态度只用于应付大自然界。” 关于文化三期发展说,我们前文已有所论述,在此不必多言。而我们要指出的是,梁漱溟强调对待不同的人生问题要采取不同的人生态度,特别肯定了人生态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这说明他看到了人类在创造文化历史进程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看到了文化差异的现象背后有深层的主观原因,有其合理的一面。然而,虽然他承认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主张,但他强调意识的第一性使他与唯物史观截然相对。 总之,梁漱溟的哲学思想都是以“人”的问题为中心问题,这也是关于“文化与人生”的学问。他所主张的人生态度将有助于提高人类的精神境界。 (本文摘自我大四论文《文化与人生——浅谈梁漱溟的人生理想》,这是一篇关于梁漱溟先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人心与人生》等著作的学习心得,于1996年3月8日完成的第一手稿,惜乎第二、三稿已丢失。)

呵呵…仅仅为了升级,别在意!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焕鼎,字寿铭、萧名、漱溟,后以其字行世,广西桂林人。中国现代思想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梁漱溟曾将自己一生的思想发展分为三个时期:西方功利派、佛教出世主义、儒学。《究元决疑论》一文是先生三年研佛的总结,也是他崇尚唯识学的开端。在这方面的学术研究导致了《唯识述义》的写作,北大校长蔡元培看后即聘请他到北大讲授印度哲学。在北大任教之初,很快便写出了《印度哲学概论》和《唯识述义》两部讲义。北京大学于当时为文化论战的中心,梁漱溟在北大发起了东方学及孔子哲学的研究,并于1921年出版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且由此成为现代新儒学的先驱。《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对中国、印度、西方三个文化系统的特点及其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作了系统的分析,预测了世界文化未来的趋势,对儒学的前途作了乐观的估价。此书成为先生一生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梁漱溟曾于1924年前往山东办学,以后又在四川创办勉仁文学院,而他在山东乡村建设实验中倡导的乡学村学模式更突出表现了融社会教育与社会改造为一体的思想。自抗战开始,先生便被卷入政治生活的旋涡中,此后五十年间一直为中国政坛的重要人物。梁漱溟对建国后一个时期内开展的阶级斗争并不完全赞同,对“文化大革命”以及后期开展的“批孔运动”更是明确表示反对。《人心与人生》和《中国--理性之国》是他晚年的两部重要著作。

梁漱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是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中国乡村运动的实践者,有“中国最后一个儒家”之称。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梁漱溟资料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梁漱溟资料简介 梁漱溟出生于1893年,逝世于1988年,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 教育 家、思想家、 国学 大师,梁漱溟是蒙古族,原名焕鼎,字寿铭,后来给自己取笔名梁漱溟,以后就用这个名字立行于世。他出身于元代王族宗室,家世显赫,是个诗书 礼仪 家庭,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学识渊博,学富五车,特立独行,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奇特的存在。梁漱溟的代表作有《中国人》、《做人与读书》、《中国 文化 要义》、《人心与人生》等。 梁漱溟先生一生寿命很长,历经中国 历史 发展的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活动范围极广,跟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很多重要的历史人物都有过接触,因此简单的梁漱溟简介实在无法概括他那波澜壮阔、曲折传奇的一生。而且因为梁漱溟先生的研究过于深奥,今天的人们已经很少能领会他深刻思想的真谛了。因此梁漱溟简介不过是抛砖引玉,让人们重新认识这个对中国历史和中国思想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老人。 梁漱溟简介是对梁漱溟先生一身的高度概括,但并不是盖棺定论,因为他的一生就像是一部 百科 全书,可以让后人不断挖掘,不断研究,总能学到有用的东西,汲取智慧的 营养 。当代兴起的国学热,再次将梁漱溟先生带到大众的面前,这也许就是文化复兴的魅力。 梁漱溟哲学系误人子弟 梁漱溟哲学系实在是误人子弟,这句话不是别人说的,正是梁漱溟自己在一次 毕业 演讲中提到的。大家一定很奇怪,梁漱溟自己作为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怎么会说出哲学系实在是误人子弟这样的话呢,这还要从当时的历史背景说起。 梁漱溟说哲学系实在是误人子弟是因为他认为做学问不是用来养家糊口的,也不是三五年就能学好的,而是实实在在踏踏实实要做一辈子的,但是学生毕业了总要找工作养活自己,可是哲学系毕业的学生实在是很难找工作,因为看起来哲学系根本就没有什么实际用途,所以梁漱溟说哲学系实在是误人子弟并不是否定哲学系,而是为学生们的就业前途担忧,他说这话,恰恰是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老师的肺腑之言,恰恰就是真话。 梁漱溟心里,哲学是一门高深的需要踏踏实实坐冷板凳研究一辈子的学问,绝不是用来哗众出宠,养家糊口的工具,而且哲学在当时社会一般人是不理解的,不知道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所以哲学系的学生往往会在找工作的途中受到冷遇,这是梁漱溟不愿看到的,但是也是无可奈何的,所以梁漱溟才说哲学系实在是误人子弟这样无奈的话。 其实哲学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问,确实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研究不出什么深刻的理论出来,大概只能学到皮毛,所以哲学系学生看起来这四年的学习是浪费时间,没有一技之长,其实哲学是对社会有大用处的学问。 梁漱溟作品 梁漱溟作品很多,他一生致力于发展中国的乡村教育以及儒学的复兴,出版了多部作品。包括《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国文化要义》、《印度哲学概论》、《人心与人生》以及《梁漱溟 日记 》等等,梁漱溟一生寿命很长,从事 文化研究 的历史也很长,他的作品种类很多,可以说是著作等身,全部收入《梁漱溟全集》里面。 梁漱溟一生从事深奥的哲学及社会学研究,所以他的作品在理论上要强一些,可能不太适合普通大众读,因为梁漱溟作品绝不是 娱乐 大众的通俗小说,读起来很费力。但是作为想了解中外哲学发展历程,探究中国文化精髓的人来说,梁漱溟作品是不可不读的经典,而梁漱溟对于国民人性的深入思考,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苦苦探索都使他的作品在读者群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虽然历经时光的大浪淘沙依然魅力不减,而对于对国学热爱的读者来说,梁漱溟作品绝对是不可不读的经典。 尤其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步重要作品《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这本书是他在28岁的时候写的,其深厚的国学积淀和对中西文化的深入思考让人佩服,这本书也让他在国学史上崭露头角,而梁漱溟的最后一部作品《人心与人生》则以梁漱溟近乎一个世纪的人生 经验 来深刻探讨人性,思索人生的真谛,梁漱溟所展示的人生道理绝对让我们有所收获,引发我们深深的赞同。

关于心灵桥梁论文范文资料

桥:如果心灵没有距离,天涯也是咫尺;如果心灵有了距离,咫尺就是天涯。搭建一座心灵的桥梁,拉近我们彼此的距离。每时每刻,我都铭记着:敞开心门,为他人建造一个充满爱与温馨的心灵心灵之桥。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至今依稀记得那“驿路梨花处处开”的美景,那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碰撞,激起的一朵浪花,取名叫: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钟情那辛勤的蜜蜂,这可爱的小生灵,对人无所求,给人却是极好的东西,为人们酿造生活,那是云淡风轻中所留下的一种精神,取名叫:奉献。在生命的延续里,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心灵之桥,它所孕育的不正是爱与奉献的精神吗?爱的色彩纷繁复杂,爱的格调雅俗高低。只要你真正用心灵蔚藉与帮助他人,那么,这样的爱定能流放遐迩,愈加甘甜。一句轻轻的问候,一个温暖的眼神,一双助人的双手,都将是爱最好的传递,它们为心灵之桥增添更多色彩 。让爱在这里播种,沐浴阳光雨露,收获一份心灵的淳朴与希望。让爱在这里发光,享受着真诚与坦荡,拮取一颗助人为乐的心。长路奉献给远方,玫瑰奉献给爱情,白云奉献给蓝天,星光奉献给长夜。它们都是彼此心灵的桥梁,不求任何回报,默默地散发自己的光亮,照耀他人,润泽他人。面对人生,面对社会,我懂得了奉献的伟大与高洁,它不是愚蠢的代名词,更没有索取的意味,它直接源于至圣至洁的心灵。心灵的美好将鼓励我勇往直前,我会在呵护

桥,啊,好桥,真好桥,非常好桥,这样重复下去就行了。

健康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应用心理学学科分支,自1978年在美国诞生以来,健康心理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充分共享。健康心理学在维持和改善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评估和诊断健康;完善和改进健康防治体系。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心理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心理的论文 范文 一: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 教育 研究

摘要:积极心理学的本质在于改善人们生活,发现自身更多美好的品质,并激发出自身的积极力量。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积极心理学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己在国内开展了二十多年,然而很多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依然定位于防治性层面上,以此解决少数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为目标,而忽略了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而积极心理学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则能针对性的为学生提供帮助。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引言

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高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构成单元,可从多个维度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1],使其养成出众的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的作用重点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其生成更加积极的力量,将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视为最重要的教学使命。积极心理学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意义,在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心理的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应对困境与挫折的能力,最终为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积极心理学下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意义

第一,推动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积极心理学能够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回归最为本质的教学目的,如此一来,也可以更加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意义。毋庸讳言,既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偏离了实际的教育目标,而基于积极心理学视域背景下,更加强调对学生采用“人文主义”关怀,更加重视对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以助其形成积极的人格。毫无疑问,积极人格,更加有利于当前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融洽共处。在积极心理学的依托之下,推动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并且强化学生心理健康。唤起学生潜在内心的心理素养,最终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社会责任意,以更好的心态面对社会。

第二,推动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众所周知,每个人的心理状态都存在正负两个方向[2]。一般意义上,既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其要点,就在于妥善处理好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疏导问题症状,而并未把教育的重点安置在学生积极品质的锻炼上来。有鉴于此,高校唯有主动出击,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方可健全学生的心理健康系统,以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实现教育目标。

第三,建设健全优质的教育环境。可以肯定,一个优质的教育环境,能够推动许多事情的良性展开,并最终促进教育目标的完成。同样,积极的教育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也有着本质的推动意义与现实作用。随着外在教育环境中推动积极体验的形成,每一个学生个体的积极性也会随之不断增强,将环境的外在作用安置在学生的内在心理,也可以使学生的积极人格也两种作用下得到很好的发展。

三、积极心理学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对策

第一,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的。学生之间在心理素质层面上是相同,但又有显著的差异性。因此,基于每一个学生心理素质基本一致,也给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给予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并且在教育环境作用之下,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也不尽相同,学生与学生间的客观差异可以说普遍存在。而积极心理学的引导,正是倡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当从学生的差异性为出发点,并且,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让每一个大学生可以在原本的条件下获得更大的发展和健全。因此,高校不仅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期帮助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提升,还有必要最大限度上利用高校的心理咨询室,开展一些咨询活动还有其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保证每一个学生的整体发展、个性发展。

第二,树立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对于如何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在既往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往往只是单方面地关注对消极层面的教育。因而,高校所有的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都是只是单一地围绕着一些消极环节进行衍伸,其中消极层面,主要是指对学心理疾病、心理障碍的治疗。而积极心理学的教学理念为其提供了全新的观点,即提出积极的心理品质教育,从源头上遏制消极情绪的产生,这样一来,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也就获得了极大地丰富,更加关注积极层面。当然,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必须要依托于学生、教师、校方这三个环节的共同努力。细化来说:学生应当重视和关注自己的积极品质,并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实现不断积累;教师在课堂教育中,更加全面地向学生展示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的内容,而课外活动中也需要关注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校方在这其中的作用是将工作的目标进行重新定位,推动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

第三,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一方面,高校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教师必须要充分体现其专业技能,可以让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积极的探究解决问题的 方法 。要做到这一点也就一定要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以及心理咨询中心教师,努力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积极地学习与掌握当下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路径。另一方面,教师要更加深入地学习积极心理学,自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过渡到积极心理学的实践。惟其如此,教师在开展自身的教学工作过程中,就不在只是单纯的关注学生的消极层面,通过积极的教学治疗手段,更好的树立学生积极的心理健康养成。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过去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主要是以“解决问题”当成教育的唯一目标,而单方面的“解决问题”,显然充满了很强的功利性,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因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更有必要向积极的方面进行个性,借鉴积极心理学的引导下使得关注信息更为立体化。也只有真正的消除学生的一些消极心理,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推动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孝凤.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初探[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4,12(04):151-154.

[2]覃梅芳.基于积极心理学深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12(04):220-221.

关于心理的论文范文二:心理学精品课程建设思路

摘要: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高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介绍了省级精品课程“普通心理学”的建设理念、改革 措施 和建设成果,旨在为同类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课程建设;精品课程;人才培养

2001年教育部为促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出台了4号文件《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03年精品课程作为“质量工程”建设的先导项目在各高校启动,形成国家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三级课程建设模式。“普通心理学”课程2011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在三年的建设周期中,课程团队围绕精品课程建设的六大要素,即内容建设、队伍建设、 教学方法 和手段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内容建设、机制建设[1],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突出整体性:从人才培养整体工作出发,科学定位课程

“普通心理学”课程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后续所有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在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和专业精神方面发挥着先入为主的作用。在课程建设之初,团队成员就达成共识,即不是孤立地将“普通心理学”作为一门课程来建设,而是将课程建设紧密服务于人才培养,为整个专业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为此,团队认真厘清了三个关系,一是“普通心理学”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二是与专业建设的关系;三是与整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关系。通过对三个关系的科学梳理,确立了“普通心理学”的课程地位,即奠定整个专业学习的基础,是专业基本功和专业精神培养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课程建设全程始终突出精品课程在专业内部建设的辐射作用。

二、体现先进性:优化课程教学体系与内容,强化专业精神培养

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教学内容的改革。有学者指出,精品课程要有“一流的教学内容”,即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时代要求,以知识整合为核心,以内涵建设为重点,始终保持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和系统性、前沿性[2]。不仅如此,从教学内容的内在价值看,正如教育家杜威所言,“一门科目在某地某时应该有一个为自己的利益供欣赏的善”,“如果一个科目从来没有因其自身而被学生欣赏过,那么它就无法达到别的目的”[3],因此,“普通心理学”精品课程不仅关注教学内容对学生知识建构、能力培养的作用,还十分关注是否给学生的学习过程带来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以及对学生人生的启迪,在优化教学体系与内容方面做了大胆的革新与尝试,改革后的教学内容体现出四方面的特征:

1.兴趣性。心理学是一门严肃的科学,但很多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前,都不同程度地对其抱有不正确的神秘感和好奇心,导致刚接触“普通心理学”、面对大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时,感觉抽象、枯燥,根本没有想象的有趣。因此增强课程的趣味性、稳定专业思想、培养专业学习兴趣是“普通心理学”课程必须面对的问题。为此我们精心设计并引入“课前三分钟———奇妙的心理效应”、“任务驱动学习———解密自己最感兴趣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与我———分析自己的心理现象”等环节和内容,带领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心理世界,感受心理学的魅力,解答生活中的心理谜题,发现心理学的科学价值,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专业学习真正满足学生求知和自身成长的需要。

2.专业性。专业性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基本规定[4],是一个专业立足和生存的根本,也是人才培养最朴素的目标。专业性的培养渗透于专业课程学习全程,每一门专业课程都肩负着专业性培养的使命。“普通心理学”课程的专业性定位于两方面,一是强化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每一个概念、每一个原理都要进行深度解析,区分“专业理解”和“ 经验 理解”的不同;二是培养专业的 思维方式 ,引导学生用心理学的专业视角去认识和分析问题,用专业的语言去阐述和解释问题,帮助学生树立专业精神、培育专业气质、夯实专业基础。

3.实践性。为强化课程的实践性,将实验教学部分从理论教学中剥离出来,单独开设,由两名青年教师承担实验教学,撰写了独立的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指导书。实验教学大纲中专门设计了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的综合性设计实验环节,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应用知识、迁移知识的能力;同时加强课程内实践环节的建设,设计了“你来讲”、“心理问题研究”等环节,由学生从感兴趣的问题出发,结合教材、作业和资料查阅,分小组合作承担部分内容的讲授,开展力所能及的研究性探索,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又培养了综合能力。

4.延伸性。为夯实专业基础,体现“宽基础”的课程价值观,课程建设中还注意到教学内容的延伸性,即以教学内容为载体,向下延伸到实际生活中,注重专业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贯穿“心理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同时强调心理学作为一门“幸福学科”,对学生自身发展、成长的重要作用和积极价值;向上延伸是与研究生考试相结合,把近几年的 考研 内容引入教学,一方面深化教学内容,一方面为部分考研学生提前奠定基础;在中间层面将教学内容与后续专业课程内容建立延伸联结,凸显“普通心理学”的基础性。

三、凸显有效性:遵循教与学的规律,改革课程教学模式

教学体系与内容整合优化后,紧接着面临的问题就是教学模式的变革。以往“普通心理学”的开课时间在第一学期,因课时较大,恰逢学生刚入大学,还处于高考后的松懈状态, 学习方法 、习惯等均不适应,所以学习压力较大,学习效果不甚理想,最初学习的挫败对专业学习积极性的打击不容小视。课程团队以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为指导,进行了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将整合后的“普通心理学”分为两段开设。一方面分解了学生刚入学的学习和考试压力,体现了教与学循序渐进的原则;另一方面有意识地边教学边对学生进行 学习方法指导 和资源利用的指导,帮助学生改变中学时期机械的、不科学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科学的知识价值观和学习方法的形成。这一改革收到良好效果,学生期末考试不及格率明显下降,整体成绩普遍提高,有效保护了学生专业学习的自尊心,极大增强了学生专业学习的自信。

四、彰显科学性:积极探索课程评价体系改革,以评促学教学评价

在教与学过程中发挥着诊断、导向、激励、调控等作用,科学的教学评价能有效促进教与学的过程,帮助师生明确教学进度、 反思 教学过程、检验教学效果、完善教学方式。但长期以来,教学评价被机械地视为“对教学过程及其结果的价值判断”[5],而忽略了教学过程中学习动机激发、教与学的反思、学习策略运用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等动态的、过程性的因素,导致教学评价只重结果不问过程,与教学过程和教学价值生成相脱离,其作用被极大地削弱。为彰显评价的功能,切实发挥评价的作用,将教学评价内在于教学过程中,发挥其对教学的动态引领作用,从2012年起“普通心理学”课程逐渐摸索并形成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小组互评、学生自评相结合的科学的评价机制,并将此模式全程贯穿、渗透于课程教学中,及时反馈,效果明显。课堂教学评价的改革与完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和教学观,以人为本,关注“当下的教学”,将对成绩目标的关注转为对学生发展过程的关注;同时,教学评价的多元化,要求教师对教学有更多的付出和责任感,作为学生学习的陪伴者、引导者和督促者,更多思考的不是如何“完成教学任务”,而是“如何教好”,怎样不断创新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对学生而言,虽然考试的压力有所减轻,但对学习过程的投入和学习能力的要求提升了,学生不再被当做“知识的口袋”,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发挥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随时关注并调整自己的学习进程和课堂表现,积累学习与评价“资本”。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有效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对良好学风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发挥教育性:丰富教学资源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延伸学习优质的课程资源

在课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既可以为教学提供丰富的信息,又承载着学生知识建构、意义学习和能力发展的功能,同时兼具人文教育与丰富精神世界的价值。大学校园充满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学习资源:网络、图书馆以及各种信息源,但很多学生不仅不会利用大学丰富的资源提升自己,更不具备这种资源意识。由于“普通心理学”的教学对象为大学一年级学生,问题更为突出。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任课教师十分重视课堂和课外教育资源对学生的作用,不断积累和建立优质、丰富的教学资源。目前教学资源建设涉及五个系列,包括经典心理学影片、国外心理学教材、心理学必读书籍、网易名校公开课以及“普通心理学”国家精品课程视频等,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巨大的学习、阅读空间,同时教师还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内容中渗透与关联这些资源,在学生课内学习与课外资源学习之间搭建起桥梁,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丰富专业学习内涵,提升专业学习品味,挖掘学生专业学习潜力,强化了优良学风的形成,使专业学习丰富而充实,彰显了专业的魅力和大学生活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张晶.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144.

[2]柳礼泉.论精品课程的特征[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3):83.

[3][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秉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58.

[4]孟现志.高等教育的专业性[J].教育研究,2009,(2):94.

[5]张曙光.过程性评价的哲学诠释[J].齐鲁学刊,2012,(4):71.

关于心理的论文范文精选相关 文章 :

1. 心理咨询师论文范文两篇

2. 3000字心理论文范文

3. 心理学论文范文1500字

4. 心理学论文范文

5.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范文

6.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

关于田园论文范文资料

乡下的空气那么清新,乡下的天空那么湛蓝,乡下的景色那么别致,乡下会使你流连忘返。 清晨 清晨东方刚刚泛起鱼肚白,一切都雾蒙蒙的,仿佛给大地披上了一层白纱,大地在沉睡当中,花儿美丽的小脸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咯咯咯——”一只公鸡清脆的叫了几声,寂静的村庄马上热闹起来了:鸟儿唧唧喳喳的聊起天来;小溪叮叮咚咚地唱起歌儿;太阳公公也不知什么时候跑到那么高的天空上去了;小溪边的垂柳,原来垂头丧气的,这一会儿,也精神起来了,挺挺腰杆,津津有味地听起小溪歌唱。休息了一夜的人们,开始了他们一天的劳作。 正午 中午了,万里五云,天气闷热闷热的,可不像上午那么凉爽。知了一个劲儿的叫:“知了、知了……”树木又无精打采地卷着树叶儿,鸟儿们也聊累了,都在树上打盹儿。可孩子们却一个一个跳进清凉的小溪里,来了个“水中大战”拼个“你死我活”,“啪、啪”水花伴着笑声溅了出来,看他们打得那样激烈,好像在真正的战场上似的,动作那么娴熟,一定是个“老将”!孩子们玩耍的快乐也融进了空气当中,给闷热的正午增添了几分乐趣。 黄昏 一缕轻烟从烟囱里轻盈的飘出来,地面还留一丝余热,黄昏不像正午那样闷热,而是清爽的风中略带一丝暖意。抬头望着天空,只见红彤彤的晚霞已经染红大半片天空了,形状更是千姿百态:你看!一只凶猛的老虎正在追赶一只小兔子,跑着、跑着,不见了,却出现了一匹骏马,它在无边际的草原上奔跑着……天空的颜色也变化着:深红、粉红、橘红……仿佛是魔术大师的精彩魔术,让人目不暇接。 夜晚 太阳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天空。美丽的月亮给大地撒下一片银辉,温柔的月光如同水一般平静,散落在人们的脸上。美丽的天空好似一张蓝色的地毯上,镶嵌着无数亮晶晶的“小钻石”美丽无比。小星星的眼睛一眨一眨的,可爱极了,宁静的夜晚一顶声音都没有,人们很快在甜美的梦乡里了。 乡下的风景好似一张画,一张会动的写意,美的让你留恋!

《归园田居(其一)》

魏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译文: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陶渊明的生活要求非常简单,几亩大的宅院,盖上八九间草屋,屋前种上桃树、李树,屋后种上榆树、柳树。春天榆柳葱郁,桃李花开,风光无限。秋天榆柳叶黄,桃李果香,收获颇多。

闲暇之时,远观村庄暧暧,墟烟依依,近听深巷狗吠,树颠鸡鸣。庭院中一尘不染,虚室中颇多空闲。逍遥自己,享受自然。

扩展资料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陶渊明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归隐田园后,陶渊明生活虽贫困,却充实。在他笔下,田园虽质朴平淡,却恬静美好。他自己了乐在其中,别人也艳羡无比。

乡村生活,田园风光,它们的美无处不在。我,终于感受到了那份独特的美。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我爱田园 写景 作文 400字10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我爱田园写景作文400字 范文 一

我爱田园,因为田园就是一首诗,就像一首歌,更是一幅画……

来到田园,成征的大白莱碧绿清翠,好像一碰就会冒出水来,闻着那新鲜的空气。看着那绿色的海洋,让人有一种轻松的感觉。

油菜地里,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开了,那黄色的花瓣,好似一个个小精灵,在风的吹拂下,跳动起来。

走进田野里,麦穗儿、高梁,弯着细细的腰,稻子长出了一个个饱满的小谷子,鸟儿们也在空中飞来飞去,好像在看美丽的风景,我静静地躺在金色的“地毯上”,好像世界上没有别人,只有我自己。

走在山间小路上,旁边,柳树姐姐在风的帮助下梳着头发,小溪哗哗地流着,鱼儿欢乐地跳起舞来,站在小路上望远处的风景,农民伯伯在和牛儿们锄地,他们一会儿干活,一会儿轻声细语,好像在聊天,夕阳中的他们好像一幅金色的油画……

山上的梯田,像一个个小楼梯,水慢慢地流着,小苗们茁壮成长,身在卷中令人神清气爽啊!

田园就是我们的家园,像妈妈一样呵护着我们。

我爱田园写景作文400字范文二

我们生活在这么美好的城市里,每当我回老家的时候,我都会到乡下去看看。看看花、看看草,看看苗,看看树,哇,田园风光可真美丽!

在春天,那正在怒放的小话花和正随着春风摇摆的小草,都充满着春天的气息。看那些正在奔跑的孩子们,在属于自己的小天地里尽情畅游,他们跑上山头放风筝,那风筝也扑进风姑娘的怀抱,在翩翩起舞。

夏天的脚步离孩子们越来越近。在夏天里,大人们一边坐在树阴下乘凉,一边听着知了兄弟们的演奏会。田地里的稻谷也在用叶子扇风,像是在说:“热死了,热死了,这是什么季节呀?”

炎热的夏天过去了,田地里又换上了金黄色的新装。田地里的稻谷像一片金色的海洋。当孩子们站在田地里的时候,就像在大海妈妈的怀抱里撒娇。村子旁的一条小溪,也在迎接秋天的到来。当风姑娘在小溪身旁掠过的时候,它就欢快地唱起歌来。

寒冷的冬天走进了孩子们的世界,山上的草地覆盖着一层层白雪。冬天里,外面的世界是寒冷的,所以见不到一个人影。晚上,大人们一边,一边期盼着春天的到来。

我家乡的田园风光是一片朝气蓬勃的景象。怎么办?来我家乡看看吧,我们一定会热情地接待你!

我爱田园写景作文400字范文三

我和妈妈在假期去了姥姥家。来到这里,我感到什么都新鲜,这瞧瞧,那看看。下午,我跟着弟弟和姐姐参观了麦田。

这里的麦田大片大片的,走进去仿佛置身于绿色的海洋,就连空气中都夹杂着清香,闻了使人神清气爽。每片麦田边都有一条很窄的小路,这也是每片麦地的分界线。麦田呈绿色,麦子高低不齐。麦秆上的麦穗排列整齐,好像麻花辫;麦芒细细的,如同绣花针一样。我把手放在麦芒上用力压,手心感到一阵刺痛,麦芒也弯下了腰。姐姐说:“你傻呀,没事找事。”我一看,手心上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小红点。“它里面长的什么样啊?”我问。弟弟说:“你自己看看不就知道啦。”我剥开麦皮,里面的麦子可爱极了。姐姐在麦田边的柳树上折了根柳条,编成了柳帽。一阵风吹来,麦田里掀起了麦浪,美丽极了。

乡村的生活多么令人向往,我一定要再来这里!

我爱田园写景作文400字范文四

一个明媚的早晨,我来到了乡下。我一直想看看乡下的景色,今天我终于如愿以偿了。

早晨,天空刚刚泛起了鱼肚白,小溪哗啦哗啦的流水声好像在诉说着什么,小鸟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远远看见一片绿油油的菜园,菜园四周整齐的围着一圈白色的栅栏。菜园里种着各式各样的蔬菜,有身披紫袍的茄子,有顶着黄花的黄瓜,有围着红纱巾的蕃茄,有弯着腰的豆角,还有倒挂在上面的大窝瓜,这些蔬菜一下子把菜园打扮成了一个蔬菜王国。这里前来观赏的游客还不少呢!一会儿飞来几只小鸟,一会儿飞来几只蝴蝶,一会飞来几只蜻蜓……菜园周围一群小鸡绕着栅栏走来走去,好像在放哨,时不时的朝地上点着头,哦!原来它在觅食。在菜园的另一侧,大公鸡耸着尾巴在大踏步的走来走去,好像在检阅小鸡一样。在不远处还有一只小狗趴在地上正在梳理着自己的毛发。

田园的风光真美啊!令人流连忘返。

我爱田园写景作文400字范文五

星期天,我和姥姥姥爷到乡下去看望我的姑姥和姑姥爷。

道路旁边是金黄的稻田,微风吹过,稻田闪着金色的波浪,那么美丽,那么耀眼。

终于到了姑姥家了,一进门,狗就汪汪地叫了起来,像在欢迎我们似的。我姑姥家住着小平房,有两个院,一个前院,一个后院,前院右边主要种一些青菜,有白菜、萝卜、茄子、豆角……左面主要养一些鸡鸭鹅狗猫。后院种了一些树,有苹果树,梨树……苹果树和梨树都长出了果子,像挂了一些灯笼。

快到中午了,我和我姥爷去钓鱼,我们来到了鱼塘,架上鱼杆,就在这耐心地等待,不一会,鱼杆直动弹,我知道有鱼上钩了,就赶紧拉了上来,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鱼被钓了上来。我高兴地都快要蹦起来了,喊道:“今天有鱼吃了。”旁边钓鱼的人都笑了。

乡村生活真是太好了,虽然只有短暂的一天,但是我却收获了许多快乐。我体验到了乡村的环境好,绿色环保,我以后要常常来乡下玩。

我爱田园写景作文400字范文六

暑假,我们全家一起回乡下爷爷家。爷爷家住在遂平县小吴村,那里绿树成荫,红砖绿瓦,像一幅画。但最美丽的风景要数马路边的田野和屋后的菜园了。

马路边的田野一眼望不到边,一大块一大块整齐的玉米田郁郁葱葱。玉米秆已经有一人高了,一棵棵像无数个哨兵一样挺立在田间。田里的芝麻开花了,芝麻生长的很快,正如芝麻开花——节节高。花生地里更美了,一层厚厚的、绿油油的像头发一样浓密的叶子保护着地下的花生。我想,花生宝宝们躺在地下一定睡得又香又甜,长得白白胖胖。

菜园里更有一番情趣了。红红的辣椒挂满枝头。绿绿的豆角越长越长,像长鞭一样一根根垂下来。番茄一个个大大小小挂在枝头。成熟的番茄很红,像一盏盏红灯笼,未成熟的果实是绿色的,像一颗颗绿宝石。丝瓜和苦瓜也不示弱,挂满了棚。

啊!等待五谷丰登的田野,是那么的辽阔,菜园里美味新鲜的蔬菜,等待着收获。啊!多么美丽的田园风光呀!

我爱田园写景作文400字范文七

这个星期天,我来到乡下看望爷爷奶奶,并且,也看到了美丽的田园风光。

我和爷爷来到稻田里,只见田里都是抬头挺胸的小苗,绿油油的,像一条毛毯,铺在大地妈妈的身上。站在高处看,很整齐,像一块巨大的棋盘。突然有几个雪白的身影在地毯中移动,仔细一看,原来是几只挺着肥胖身体,竖着长脖子的大白鹅仪态端庄地迈着步子,即使在泥泞的路上,它们的羽毛还是洁白如洗,一边走一边还不停的发出“嘎,嘎……”的叫声,好像在说:“我是这里的老大,所有的人都要听我的!”

爷爷一边走一边向我介绍,细长的是玉米苗,等到秋天的时候就有香甜的玉米吃了;矮小的是茄子苗;还有那个绿绿的,叶子细细的是辣椒苗,四季豆,西红柿……这些蔬菜夏天的时候就可以采摘了。更令人注意的是用细 木棍搭架,攀升成长的黄瓜,细长、碧绿、鲜嫩,使人一看就口水直流三千尺。

这几天正是揉油菜籽的季节,田间看到左一簇人右一簇人在干活。他们先在锄平整的地面上铺一张像席子一样的布,再把事先割好的油菜放在里面堆成一小堆,再用棍子用力敲打,把油菜籽和油菜杆分离,最后,把落下来的菜籽装进袋子运回家晾晒,等晒干后,拉到榨油厂加工一下,金黄黄、香喷喷的菜油就出锅了,炸虾、烧鱼,风味独特,令人垂涎与回味。

田园风光真美丽,田园生活有情趣,欢迎你来尽情观赏与体验哦!

我爱田园写景作文400字范文八

有人喜欢波澜壮阔的大海,有人喜欢繁荣昌盛的城市,有人喜欢苍翠欲滴的森林,有人喜欢五彩缤纷的花海,有人喜欢辽阔无限的原野,而我喜欢乡村的美丽风景。

四月的乡村,是一个绿色的世界。瞧,那新绿的树,亮绿的草,嫩绿的禾苗,是多么赏心悦目。特别是柳树的枝条上,冒出一个个小嫩芽,像一个个小灯泡,一阵风拂过,柳树姑娘的长辫子上随风翩翩起舞。五彩缤纷,姹紫嫣红的花朵竞相开放,金黄色的迎春花开着小小的花,正在向太阳伯伯点头问好呢!粉红色的桃花,展开笑脸,露出甜甜的微笑。洁白的梨花也不甘示弱,用自己洁白的花朵点缀在树枝上,有绿叶的衬托,显得更加精神。小草从土里探出脑袋,朝着天空伸懒腰。小草、小花像好朋友一样,依偎在一起, 说说 笑笑,时不时让人眼前一亮。一片片放满水的稻田映着天空的光辉,透亮透亮的。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采几朵小野花,打扮一下自己。偶尔还能听见杜鹃鸟欢快地鸣叫。

夏天的乡村,是一个欢快的世界。看,墨绿色的葱,火红的辣椒,紫色的茄子,胖娃娃似的大冬瓜,让农民伯伯咧开了嘴。河塘里荷花正开得旺盛,有大圆盘似的荷叶的衬托,显得更加美丽动人。荷花的颜色各种各样,有白的,有粉色的,还有鹅黄色的,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有的荷花已经枯萎,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才两三片花瓣,有的还是花骨朵儿,好像快要破裂似的。我真想变成一朵荷花,在荷塘里与荷花一起随风飘舞,如果把眼前的荷花看成一幅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厉害。荷叶上青蛙"呱、呱、呱"地叫着,演奏者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让人流连忘返,五彩缤纷的多惹人爱。农妇们提着篮子,忙碌的身影在菜园里若影若现。

秋天的乡村,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看,一片片金色的稻谷如同金色的海洋,微风习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黄橙橙的玉米挤迫外衣,拼命地往外钻。多么想瞧瞧这灿烂无比的田野。小孩子们也不闲着,偷偷跑进田里,悄悄吃上几个水果解解馋。

冬天的乡村成了一个粉砌玉雕的世界。孩子们在雪地上打雪仗堆雪人、滚雪球,小朋友们三五成群地在一起堆雪人,堆出来的雪人可好看了,一个接一个挨在一起,好像在拍合照。雪人的姿势千奇百怪,有叉腰,好像在和谁赌气;有的把嘴巴张得大大的,似乎看见了什么可怕的东西;有的手指着脑袋,好像被什么问题难住了。一个个雪人栩栩如生,楚楚动人,真佩服那些孩子心灵手巧和异想天开。虽然小手冻得通红,可快乐依旧。打雪仗开始了,小朋友们个个全副武装,戴着棉帽,穿着棉衣,戴着手套,拿着自己的装备,有的拿来了铲子,有的拿着专门制造雪球的工具,有的什么也没拿,准备徒手作战。比赛正在火热的进行中,一个小女孩被打得落花流水,冻得瑟瑟发抖,脸和手冻得通红,直用嘴呵气,自动退出了比赛。大家向左扔一个,向右扔一个,玩得不亦乐乎,实力不分上下。等到家长来叫他们回家吃饭,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四季的乡村,四幅不一样的田园风光图。

我爱田园写景作文400字范文九

清明 前后,跟随父亲到乡下祭祀,顺便出来看看风景。

驱车半个多小时来到乡下,已是早晨七点多了。太阳悄悄地爬上了树梢,站在山坡上眺望,一片片金灿灿的油菜花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那么耀眼、那么美丽。

乡间的小路上,俯下身仔细地看看脚下的花草,晨露仍附在小草嫩嫩的茎上,附在浓密的树叶上,附在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上。这些在清晨悄悄从天而降的“小精灵”,晶莹透明,给万物披上了一件水灵灵的盛装,平添了几分姿色。一阵微风拂过,它们便滚落在草丛间,再也寻找不到了。

闭上眼睛,双手张开,深呼吸一口。啊,好清爽!在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哗,远离功课的紧张,远离污染的空气。在这里,只需张开双手——拥抱自然。

对于我们这些在城里生活的孩子来说,适时去一下乡村,在体验亲情的同时,还能看到在城里难以发现的乡村美景。

我爱田园写景作文400字范文十

暑假的时候,我回了一次乡下老家。

我的家乡景色宜人。老家门前有一个很大的池塘,池水碧绿碧绿的,似乎是被它周围的绿草染过似的。在家乡,不管走到哪儿,你都能见到长得郁郁苍苍的树木,那绿油油的树叶,明亮地照耀着你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道路两旁,牵牛花、野菊花一大片一大片的,点缀在青青的草地上,像是铺上了五彩的地毯,美丽极了!

道路的左边,是一眼望不到头的金灿灿的稻田。农民伯伯们正弯着腰,收割稻子,笑容荡漾在他们饱经风霜的脸上。不用说,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道路的右边,是个引人入胜的果园。每次当我来到果园,准会和村里的几个小伙伴们一起爬到那枝繁叶茂,果实累累的龙眼树上摘龙眼。我们比赛谁摘得又快又多,然后兜着我们的“劳动成果”找块阴凉的地方聚在一起分享劳动果实,好不快活!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那美好朴素的田园风光。

我爱田园写景作文400字10篇相关 文章 :

1. 乡村的美景优秀作文400字10篇

2. 关于田园风光的作文400字5篇

3. 田园风光写景作文4篇

4. 田园风光作文400字四年级5篇

5. 关于美丽田园风光作文400字

6. 以美丽的田园风光为题400字作文

7. 描写乡村的写景作文400字

8. 关于美丽的菜园作文400字6篇

9. 我爱秋天的果园小学生写景作文10篇

10. 家乡的田野写景作文400字

乡下的景色那么别致,乡下会使你流连忘返! 清晨东方刚刚泛起鱼肚白,“咯咯咯——”一只公鸡清脆的叫了几声。休息了一夜的人们,开始了他们一天的劳作。 中午了,万里五云,天气闷热闷热的,可不像上午那么凉爽。孩子们一个一个跳进清凉的小溪里,来了个“水中大战”拼个“你死我活”。孩子们玩耍的快乐也融进了空气当中,给闷热的正午增添了几分乐趣。 一缕轻烟从烟囱里轻盈的飘出来,地面还留一丝余热,黄昏不像正午那样闷热,而是清爽的风中略带一丝暖意。天空的颜色也变化着:深红、粉红、橘红……仿佛是魔术大师的精彩魔术,让人目不暇接。 太阳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天空。美丽的天空好似一张蓝色的地毯上,镶嵌着无数亮晶晶的“小钻石”美丽无比。小星星的眼睛一眨一眨的,可爱极了,宁静的夜晚一顶声音都没有,人们很快在甜美的梦乡里了。 乡下的风景好似一张画,一张会动的写意,美的让你留恋! 乡村的风景在许多城市人的眼里,乡村就是一个肮脏、落后的原始社会。但在我的眼里,乡村却有着一种独特的美。清早,我走在林荫小道上,新鲜的空气令我心旷神怡。穿过长满小刺的杂草堆,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片广阔的果园。一个个红通通的苹果像一张张孩子的笑脸,压弯了枝头。一个个黄澄澄的梨像一盏盏小灯笼一样,挂在树梢。一把把稻子像一个个奥运火炬。风一吹,稻穗左右摇摆,掀起金黄色的“波浪”。我还采了许多水果,紫里透黑的李子、黄澄澄的鸭梨……品尝着自己亲手采摘的果实,体验着丰收的乐趣,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辛苦劳作的小农民。在两棵树之间,有时还挂着一张巨型蜘蛛网,上面有一只斗大的蜘蛛来回巡逻着,看看有没有哪一只倒霉的猎物冒冒失失地自投罗网。它浑身上下毛茸茸的,头上还长着一对儿“月牙”。老奸巨猾的眼睛里散发着贪婪的目光,让人看起来就觉得害怕。我站在果园的高地上,心里无比的舒畅。我想:乡村的人们能够和动植物和谐相处,每天都生活在微风徐徐阳光灿烂的环境里,实在是令人向往。还是那句话:乡村就是有着一种独特的美…… 乡下的空气那么清新,乡下的天空那么湛蓝,乡下的景色那么别致,乡下会使你流连忘返。 清晨 清晨东方刚刚泛起鱼肚白,一切都雾蒙蒙的,仿佛给大地披上了一层白纱,大地在沉睡当中,花儿美丽的小脸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咯咯咯——”一只公鸡清脆的叫了几声,寂静的村庄马上热闹起来了:鸟儿唧唧喳喳的聊起天来;小溪叮叮咚咚地唱起歌儿;太阳公公也不知什么时候跑到那么高的天空上去了;小溪边的垂柳,原来垂头丧气的,这一会儿,也精神起来了,挺挺腰杆,津津有味地听起小溪歌唱。休息了一夜的人们,开始了他们一天的劳作。 正午 中午了,万里五云,天气闷热闷热的,可不像上午那么凉爽。知了一个劲儿的叫:“知了、知了……”树木又无精打采地卷着树叶儿,鸟儿们也聊累了,都在树上打盹儿。可孩子们却一个一个跳进清凉的小溪里,来了个“水中大战”拼个“你死我活”,“啪、啪”水花伴着笑声溅了出来,看他们打得那样激烈,好像在真正的战场上似的,动作那么娴熟,一定是个“老将”!孩子们玩耍的快乐也融进了空气当中,给闷热的正午增添了几分乐趣。 黄昏 一缕轻烟从烟囱里轻盈的飘出来,地面还留一丝余热,黄昏不像正午那样闷热,而是清爽的风中略带一丝暖意。抬头望着天空,只见红彤彤的晚霞已经染红大半片天空了,形状更是千姿百态:你看!一只凶猛的老虎正在追赶一只小兔子,跑着、跑着,不见了,却出现了一匹骏马,它在无边际的草原上奔跑着……天空的颜色也变化着:深红、粉红、橘红……仿佛是魔术大师的精彩魔术,让人目不暇接。 夜晚 太阳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天空。美丽的月亮给大地撒下一片银辉,温柔的月光如同水一般平静,散落在人们的脸上。美丽的天空好似一张蓝色的地毯上,镶嵌着无数亮晶晶的“小钻石”美丽无比。小星星的眼睛一眨一眨的,可爱极了,宁静的夜晚一顶声音都没有,人们很快在甜美的梦乡里了。 乡下的风景好似一张画,一张会动的写意,美的让你留恋!| 田 园 风 光 乡下的空气那么清新,乡下的天空那么湛蓝,乡下的景色那么别致,乡下会使你流连忘返。 ldghdfldf 清晨东方刚刚泛起鱼肚白,一切都雾蒙蒙的,仿佛给大地披上了一层白纱,大地在沉睡当中,花儿美丽的小脸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咯咯咯——”一只公鸡清脆的叫了几声,寂静的村庄马上热闹起来了:鸟儿唧唧喳喳的聊起天来;小溪叮叮咚咚地唱起歌儿;太阳公公也不知什么时候跑到那么高的天空上去了;小溪边的垂柳,原来垂头丧气的,这一会儿,也精神起来了,挺挺腰杆,津津有味地听起小溪歌唱。休息了一夜的人们,开始了他们一天的劳作。 正

关于园冶论文范文资料

你奔逸园林信息网看一下,有没有你要下载的论文

引入:《园冶》是中国古代唯一成系统的园林专著。从造园的基本理念到造园的主要手法都有涉及,行文骈散兼顾,辞藻华丽,音韵锵然,其思想之深刻,立意之精湛,堪为中国造园学的经典。 [1]该书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园林设计者匠心独运的设计理念,更是给当代社会留下了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具有丰富的现实意义。关键字:《园冶》 设计  当代社会  建筑 一,《园冶》的设计思想 《园冶》一书构思精巧,其设计思想也颇值得玩味。笔者认为,《园冶》的设计思想可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探讨:美学思想和科学思想。 总体来说,《园冶》中的美学思想可以总括为:追求自然美。“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2]”可谓是《园冶》全书的精髓,表明作者计成对“天开”与“人作”关系的处理。园林虽需人工布局雕琢而成,但却追求天然生成般的效果,体现了人们对自然之美天然之趣的追求,亦反映自然之美在美学思想中占有极高地位。同时,追求自然美并不代表否定“人作”的重要性。“天开”亦需要“人作”完成,需要造园师匠心独运精妙构思方可巧夺天工,甚至“人工”胜于“天工”,使“天开”与“人作”融为一体。这便是《园冶》一书主要的美学思想。 同时,《园冶》除了对美的追求外,其科学性也不逊色,这主要体现在造园手法上。“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说的就是造园方式。《园冶. 兴造论》云: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愈非匠作可为,亦非主人所能自主者,须求得人,当要节用。” [3]以详细介绍假山堆砌方法、工程技术要领的〖掇山〗篇为例,作者提到假山应根据山的自然生态分为峰、峦、岩、洞等 [4] ,其建造方式也有异:例如掇峰要依照“透、漏、瘦”的建造原则,须依据石料纹路进行拼叠,要“似有飞舞势”方为上佳;而悬岩掇叠则要采取悬挑的手法叠出山峰凌立的气势,更须予以平衡法,将前悬分散后坚,方有坚固峻峭之势。 很明显,在构造假山时不能想当然,必须尊重其自然生态原型,同时拥有一定的物理力学知识。若违反自然规律,不合理地堆叠石料,不仅不牢固,也会破坏生态。 二,《园冶》中的设计理念在当今社会的应用意义 从上文所述园林设计思想可了解到,园林设计既需精巧的审美品味,又需科学的物理知识,从而使园林达到观赏性与实用性的统一。《园冶》作为一部古代典籍,它在当今社会的是否仍具有认识价值和意义?笔者认为,该书提到的设计理念,在现代仍意义深远。笔者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 “天人合一”的基本审美理念。 [5]首先,《园冶》中的科学思想在当今社会依然不容忽视。前文已提到,该书反映了中国古典园林建设过程中尊重自然生态,讲究天人合一,这亦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思想之一,无论是建造屋宇还是开发其他工程,一切活动必须以尊重大自然为主。遗憾的是,在经济发展迅速的当今社会,不少人为求经济利益忽略了环境保护,不仅大肆侵占土地资源,违规盖楼,且楼房品质也不能保证,时有豆腐渣工程出现,严重违反了生态科学。《园冶》中提到的“天人合一”已给现代人敲响警钟:人与自然只有在和谐共存的前提下,才能衍生良好的生活环境和设计理念,若偏离这根本,即使建造出再漂亮的亭台楼阁,也只是资源的浪费。 2) 园林布局理念。虽然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园林用地相对减少,但在钢筋溷凝土中添一两笔绿色也是必要的。 [园冶卷一. 园说]记载:围墙隐约于萝间,架屋蜿蜒于木末。山楼凭远,纵目皆然;竹坞寻幽,醉心既是。 [6]可见,将建筑置于自然景观中的做法甚妙。以如今的房地产开发商为例,若能在社区内布置些自然景观,自会受到购房者青睐。因此不少商品房社区内都布置有绿化带,高级些的则有更精巧的布置:进门处斜出几丛竹叶,造就“开径逶迤,竹木遥飞叠雉”之美景;院内宽敞处移植梧桐,近水处杨柳飘摇,便是“院广堪梧,堤湾宜柳”的借鉴。这些精巧的构思,衬上现代化建筑虽不如古建筑和谐,却依然增色不少。 3)  借景。《园冶》第十篇〖借景〗云:夫借景,林园之最要者也。 [7]短短一句话,借景的重要性便可见一斑。笔者此处以古城苏州为例。 时代变迁,苏州亦须修建现代化的地铁站。为同时展现古城风貌, 地铁1号线沿途24个车站的地面风亭及出入口等附属建筑皆建成古典风格,与周边风貌融为一体。室内装修亦各有本土特色,成为展示“吴文化”的连接点。如,玉山公园为代表的高新区车站,引入清新的蓝绿色,寓意新区的“青山绿水”;古城区车站则以黑白灰为基调,造型简洁明快,寓意古城的“古韵今风”。 [8]如此,便将原本现代化的地铁与地铁外的沿线风景完美结合,恰恰印证那句“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 4) 掇山理水。中国文人一直锺爱自然山水,造园者亦不例外。《园冶.立基》云:“蹑山腰,落水面,任高低曲折,自然断续蜿蜒,园林中不可少斯一断境界。” [9]由此,山水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山石或高峻或玲珑,流水或温婉或灵动,二者刚柔相济动静结合,相辅相成可谓绝妙。在当今社会,山水依然受到设计者和观赏者的垂青。如在公园内时常可见假山环绕,水的形式则更为多样,可利用现代技术制造出喷泉,雾气,水帘等,并加以霓虹灯映衬,更加灵动,光彩夺目。 三,《园冶》中的设计思想与当代设计理念是否有冲突? 然不可否认的是,不少人对《园冶》中的设计思想存在质疑。部分观点认为,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风格有异,且随着城市化发展,人口增多,古代的设计思想不利于土地资源利用,放到今天已然不合适,应予以废除。对此观点笔者不能苟同。固然,《园冶》中的设计思想与当代设计理念不尽相同,但二者相辅相成,各有千秋,并非冲突对立。现代建筑大多简约为主,强调功能性多于观赏性,而“何不立半山半水之间” [10]的楼阁等的确不太适用于当代城市建筑。但同时,古代设计思想依然能够借鉴于当代。除却前文提到的应用价值,二者还可巧妙结合以形成独具特色的景致。例如用近现代衍生的新材料新科技(水泥,合金,防火材料等)彷制古代的亭台楼阁,或用油漆代替纸筋石灰, 可更安全坚固耐用;同时古代园林设计理念讲究活灵活现的自然美,忌对称排比,现代建筑则大多类似一个个“方盒子”,因此融入《园冶》中的设计思想可以弥补现代建筑千篇一律,不够生动的缺点,更可体现建园者的古典艺术修养。 四,总结 中国园林设计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份之一,虽在全球化冲击下,当今中国的建筑风貌和古代园林设计反映的艺术氛围相去甚远,但园林设计思想在当今社会依然意义深远。有句话说得好:伟大的设计总是拥有它自己的力量与生命。在当代社会,使“宛自天开”的园林设计得到继承与发展,充分发挥其历史和人文价值,提升对人们智慧的启迪,是建筑设计师及广大群众都需要重视并为之努力的一件事情。 参考文献: [1] 李世葵,《<园冶>园林美学研究》,人民出版社第1版 (2010年9月1日) [2] 《园冶》, (明)计成著, 胡天寿注释, 重庆出版社 [3]《园冶》, (明)计成著, 胡天寿注释, 重庆出版社 [4]《园冶》设计美学研究, 汤李娜,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5] 《园冶》园林美学思想及其应用研究, 任宜海,《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第07期 [6] 《园冶》, (明)计成著, 胡天寿注释, 重庆出版社 [7] 《园冶》, (明)计成著, 胡天寿注释, 重庆出版社 [9] 《园冶》, (明)计成著, 胡天寿注释, 重庆出版社 [10] 《园冶》, (明)计成著, 胡天寿注释, 重庆出版社

中国园林造园艺术手法的特色~~~~首先,中国古典园林的园景上主要是模仿自然,即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自然的景色,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所以,园林中除大量的建筑物外,还要凿池开山,栽花种树,用人工仿照自然山水风景,或利用古代山水画为蓝本,参以诗词的情调,构成许多如诗如画的景。所以,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山池、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中国古典园林的这一特点,主要是由中国园林的性质决定的。因为不论是封建帝王还是官僚地主,他们既贪图城市的优厚物质享受,又想不冒劳顿之苦寻求“山水林泉之乐”。因此,他们的造园,除了满足居住上的享乐需要外,更重要的是追求 幽美的山林景色,以达到身居城市而仍可享受山林之趣的目的。其次,中国古典园林因受长期封建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绝大部分是封闭的,即园林的四周都有围墙,景物藏于园内。而且,除少数皇家宫苑外,园林的面积一般都比较小。要在一个不大的范围内再现自然山水之美,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是突破空间的局限,使有限的空间表现出无限丰富的园景。在这方面,中国古典园林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所在。一般来说,中国古典园林突破空间局限,创造丰富园景的最重要的手法,是采取曲折而自由的布局,用划分景区和空间、以及“借景”的办法。 所谓曲折而自由的布局,是同欧洲大陆一些国家的园林惯用的几何形图案的布局相对而言的。这种曲折而自由的布局,在面积较小的江南私家园林,表现得尤其突出。它们强调幽深曲折,所谓“景贵乎深,不曲不深”,讲的就是这种手法。例如,苏州多数园林的入口处,常用假山、小院、漏窗等作为屏障,适当阻隔游客的视线,使人们一进园门只是隐约地看到园景的一角,几经曲折才能见到园内山池亭阁的全貌。以布局紧凑、变化多端、有移步换景之妙为特点的苏州留园,在园门入口处就先用漏窗,来强调园内的幽深曲折。至于园内的对景,也不象西方庭园的轴线对景方式,而是随着曲折的平面,移步换景,依次展开。有的则在走廊两侧墙上开若干个形状优美的窗孔和洞门,人们行经其间,它就象取景框一样,把园内的景物象一幅幅风景画那样映入优美的窗孔和洞门。至于划分景区和空间的手法,则是通过巧妙地利用山水、树木、花卉、建筑等,把全园划分为若干个景区,各个景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又着重突出能体现这一园林主要特色的重点景区。例如,苏州最大的园林拙政园,全园包括中、西、东三个部分,其中中部是全园的精华所在。同时,水的面积约占全园五分之三,亭榭楼阁,大半临水,造型轻盈活泼,并尽量四面透空,以便尽收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色。园内的空间处理,妙于利用山、池、树木、亭、榭,少用围墙。故园内空间处处沟通,互相穿插,形成丰富的层次。再如北京的颐和园,它的规模很大,全园面积约平方公里,它可以分成许多个景区,其中有些景区还形成大园中包小园,如谐趣园。但在这许多景区中,昆明湖与万寿山则是它的精华所在。正是这些重点的景区构成了这些园林的主要特色。各个园林不论其大小,只要主要景区很有特色,即使其它方面略有欠缺,也仍可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至于“借景”这种艺术手法,更是中国古典园林突破空间局限、丰富园景的一种传统手法。它是把园林以外或近或远的风景巧妙地引“借”到园林中来,成为园景的一部分。这种手法在我国古典园林中运用得非常普遍,而且具有很高的成就。例如,现存苏州古典园林中建园历史最早的沧浪亭,它的重要特色之一便是善于借景。因为园门外有一泓清水绕园而过,该园就在这一面不建界墙,而以有漏窗的复廊对外,巧妙地把河水之景“借”入园内。再如北京的颐和园,为了“借”附近玉泉山和较远的西山的景,除了在名为“湖山真意”处充分发挥借景手法的艺术效果外,在其它方面也作了精心的设计。如颐和园的西堤一带,除了用六座形式不同的桥点景外,没有高大的建筑屏挡视线。昆明湖的南北长度也正适合将园内看得见的西山群峰全部倒映湖中。同时,两堤的桃柳,恰到好处地遮挡了围墙,园内园外的界限无形之中消失了。西山的峰峦、两堤的烟柳、玉泉山的塔影,都自然地结合成一体,成为园中的景色,园的空间范围无形中扩大了,景物也更加丰富了。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以万寿山佛香阁为近景、两堤和玉泉山为中景、西山群峰为远景的锦绣湖山诗境画卷。中国古典园林的这种借景手法,在《园冶》一书中,总结为五种方法,即“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上面提到的一些实例,主要属于借园外之景,是“远借”。所谓“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主要是指园林之内的借景。所谓“邻借”是指园内距离不远的景物,彼此对景,互相衬托,互相呼应。如颐和园中“知春亭”附近的亭、桥、柳、石等互相因借,显得协调而优美。“仰借”一般是指园林中的碧空白云、或明月繁星等天象。不过,象仰望山峰、瀑布、以及苍松劲柏、宏伟壮丽的建筑也可称为仰借。如进入北京北海公园的正门,抬头即可仰望出类独秀的白塔;“俯借”则是指如凭栏望湖光倒影、临轩观池鱼游跃等;“应时而借”是指善于利用一年四季或一月之间不同的时辰景色的变化——如春天的花草、夏日的树荫、秋天的红叶、冬天的雪景、早晨的朝霞旭日、傍晚的夕阳余晖……等等,都可应时而借。如苏州的以精巧幽深见长的网师园,园中的重要景区“殿春簃”就是根据宋人芍药诗里的两句“多谢化工怜寂寞, 尚留芍药殿春风”,借春末的芍药花来造景的。第三,中国古典园林特别善于利用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的各种建筑物,如亭、台、楼、阁、廊、榭、轩、舫、馆、桥等,配合自然的水、石、花、木等组成体现各种情趣的园景。以常见的亭、廊、桥为例,它们所构成的艺术形象和艺术境界都是独具匠心的。如亭,不仅是造型非常丰富多彩,而且它在园林中间起着“点景”与“引景”的作用。如苏州西园的湖心亭、拙政园别有洞天半亭、北京北海公园的五龙亭。再如加廊,它在园林中间既是引导游客游览的路线,又起着分割空间、组合景物的作用。如当人们漫步在北京颐和园的长廊之中,便可饱览昆明湖的美丽景色;而苏州拙政园的水廊,则轻盈婉约,人行其上,宛如凌波漫步;苏州怡园的复廊,用花墙分隔,墙上的形式各异的漏窗(又称“花窗”或“花墙洞”),使园有界非界,似隔非隔,景中有景,小中见大,变化无穷,这种漏窗在江南古典园林中运用极广,这是古代建筑匠师们的一个杰出创造。因为本来比较单调枯燥的墙面,经过漏窗的装饰,不仅增添了丰富的变化,那一个个各不相同的漏窗图案在墙面上成为一幅幅精美的装饰纹样,而且通过巧妙地运用一个“漏”字,使园林景色更为生动、灵巧,增添了无穷的情趣。苏州的西园、狮子林的漏窗都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特色。至于中国园林中的桥,则更是以其丰富多姿的形式,在世界建筑艺术上大放异彩。最突出的例子是北京颐和园的十七孔桥、玉带桥。它们各以其生动别致的造型,把颐和园的景色装点得更加动人。此外,江苏扬州瘦西湖的五亭桥,苏州拙政园的廊桥则又是另一种风格,成为这些园林中最引人注目的园景之一。中国古典园林特征/建筑思想:“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城市绿化建设应遵循生态、景观、和经济三个原则 城市绿化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美化生活环境,增进人民身心健康。要真正提高一个城市的绿化水平,营造出一个宜人的居住环境,在绿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坚持生态,景观,经济三个原则。一、坚持生态原则 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最大的区别在于其组成成分的数量比例的不同,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生产者)所占的比例最大,而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占据了最重要的地位和占了最大组成比例,使得生态结构从正金字塔变成了倒金字塔,城市生态系统变得人为、不完整、开放、复杂、脆弱、高质量(物理学意义上的),同时,也具备了完全取决于人类对其所施加的影响而可以向不同方向发展演替的特性。我们在城市绿化建设过程中,就是要利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努力使城市生态系统向自然生态系统靠拢,使城市生态系统接近于自然生态系统。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和固定有机物质的初级生产过程,是我们这个世界一切活动所需能量和物质的最初始来源,虽然城市绿化的目的已不是依靠种植植物来提供居民所需物质,但绿色植物对环境的改善作用、对城市景观的改善作用却是当代城市人所最需要的,曾经长期居住在原始丛林中的人类祖先无疑在遗传基因中嵌入了对绿色植物的本能爱好,城市绿化的作用就应是尽量满足这种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城市这个有限的人类居住空间里,尽量地多设置绿地,多建设绿地,多增加绿量,使绿地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营造宜人的居住环境。 增加城市绿地数量,是增加城市绿量的首要保证。增加绿地数量,首先要靠政府重视,政府要依靠城市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保证城市达到一定的绿地率和公园绿地面积,这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国家提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提倡建设生态省、创建园林城市等政策实施和大环境下,应该不成问题。但是绿地分布的均匀性问题应引起重视,按国家标准,应在500米的距离内有休闲绿地供居民享受,这方面我们还有差距,有待继续努力。 其次是依靠市场经济的杠杆作用,大力引导农民发展苗木生产,增加供应城市苗木的生产绿地。再者,就是通过我们的宣传发动,提高全体市民的绿化意识,使所有的单位、小区、居民、街道等都做到“见缝插绿”,争创园林达标单位、园林式单位等。园林部门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法律法规,把好绿地率审核这一关,把城市的绿地面积真正提高上去。 在绿地建设中增加绿量,这一问题现在各方面都重视不够,要真正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增加绿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一块缺乏绿量的绿地,其生态效益必然不会好。我们仍需要大力提倡乔、灌、藤 、草、地被结合,黄土不露天,多种全冠大苗大树。关于种大树的问题,社会各界的看法不尽一致,笔者认为,一个城市如果没有一棵大树,会显得这个城市非常地没有历史,没有文化的沉淀,就象一个暴发户,梁实秋描述暴发户用的就是‘树小墙新画不古’这么一句话。在绿地建设时适当种些大树还是必要的,但在种植大树时,必须要做到取之有道、移之有法,尽量利用旧城改造、村庄搬迁、水库淹没区、土地整理时等需要搬迁的大树,严禁盗移古树名木,掠夺性移植生态公益林中的大树。移植大树的过程中,必须十分注意保持大树的基本树冠,我们在市民广场建设中,15万多平方米的面积,基本上用的都是全冠树木,效果非常好。 此外,园林主管部门对所有的绿化项目要严格进行审批把关,做到保证有足够的绿量。充分体现改善生态环境这一目的。 绿量问题还有一方面是植物品种的多样化,努力争取在所建绿地中尽多地安排能够兼容的各种植物,增加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稳定性。二、坚持景观原则 坚持景观原则,也就是要有精品意识,在有了绿量的前提下,绿地要有美感,要有赏心悦目的感觉,这样,才会让人心情舒畅,才能达到促进人的心理健康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所种的绿地,不但要有绿量,还要有质量,充分发挥造景艺术手法,通过植物配置,营造出一种艺术化的园林景色。 中国是世界园林之母,早在三千多年前,殷周时已筑台掘池开始有囿的营造。秦汉建筑宫苑时,筑土而山,开始进行山水创作,至魏晋南北朝,发展成以山水为主题的人工山水园,缀山理水技术已经比较高明。唐宋文化艺术空前繁荣,山水画名家辈出,造园艺术受山水画的影响,发展到以诗情画意进入园林的阶段,增强了意境的表现,称唐宋写意山水园。一些官僚地主、文人雅士居住于繁华的城市,渴慕田园生活,欲闹处寻幽,于是在宅旁辟地茸园,园中就低掘池,就高缀山,接以亭廊,立楼建阁,修竹茂林,悬藤垂萝,造园水平已相当高明。中国古典园林现存的以北方的皇家园林和南方的私家园林为代表,以小桥流水、曲径通幽、步移景换、小中见大、迂回曲折、亭台楼阁、诗情画意等为其主要表现手法,与其相呼应的是中国的古典建筑,或是皇宫禁苑,或是豪宅大院。但历史发展到今天,中国的城市建筑风格早已与世界接轨,城市已由高楼大厦、摩天大楼、宽畅马路、城市广场、住宅小区所等组成,再用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来建设绿地会与现代建筑显得非常的不协调。但现在的园林建设大量地模仿国外的造园手法,疏林草地,大草坪等景观不时出现,造成千城一面、地域不分、风格模糊的绿化局面,则丧失了中国园林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精髓,并非好的绿化手法。 中国造园艺术自古以来就讲究意境,中国园林真正的精髓应该是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模仿自然,胜过自然,以意境二字给人以无穷的回味。但恰恰这意境二字很难用文字和图画表述,明朝计成《园冶》所说:古人百艺,皆传之于书,独无传造园者何?曰:‘园有异宜,无成法,不可得而传也。’……,这正说明了造园艺术的深奥所在。盆景艺术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可以浓缩自然,模拟自然,创造理想的自然,你可以在高不盈尺的一棵树上产生出许多联想,所以把盆景艺术称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叫缩地千里、缩龙成寸。我们在造景中,可以借鉴组合盆景和山水盆景的制作手法,通过植物种植和植物配置,造出各种各样的富有意境的园林景观,如草地景观、森林景观、灌木景观、沼泽景观、水体景观等,以多样性的生态景观来丰富城市环境,这样才能造出有中国特色的大地景观,这也是当代园林工作者所应追求的目标。 三、坚持经济原则 经济原则也可说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二十一世纪全球普遍关注的大事,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人口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等等。在我们园林建设中,也存在可持续发展问题,尤其是我们园林管理部门,建成的绿地,今后大部分要由我们管理,除了建设费用,养护管理费用问题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一方面是直接的管理费用,另一方面是种下去的树木今后的发展和利用问题,这些都是园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而在当前的园林建设工作中,存在许多的不合理的做法,笔者就此谈几点看法。 (1)片植 要增加绿量,片植无疑是增加绿量的一个好办法,这样做,施工企业是最喜欢了,施工技术简单,工程量又多,最容易获利。可是,作为建设业主来说,就要仔细想想了,片植的利弊哪个大,利在哪里?无疑是增加了绿量、施工容易、初植景观好看。而弊呢?严重违背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限制了植物的地上地下生长空间,养护成本大,需要经常修剪,关键是寿命不长。按常规来说,十年的片植植物,生长必然严重衰退,此时挖出来的植物毫无用处,不挖难看,挖掉心痛,可是这与我们的可持续发展方针是相违背的做法。所以笔者认为,要尽量少用片植,除非十分必要,如道路隔离带。提高绿量可以用球灌木代替,配置得好,可以做出很多好的植物配置小品,球灌木长大了挖出来可以用,既不浪费资源,又能获取经济效益。 (2)草花 城市需要绿色和彩色,需要生命的色彩,用草花来点缀城市绿地,无疑是最有效的手段。但在城市中大量运用草花来装扮景观,其运营费用是相当高的。按杭州市的绿化养护标准,每平方米草花全年的费用是270元,大约是一般绿地的50倍,这样高的维护费用,显然不利于绿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会更加重绿化养护经费不足的压力。解决的办法就是尽量在一般的地块多用宿根花卉或是地产的可自播的花卉,如菊花、凤仙、一串红、鸡冠花、茑箩、紫茉莉、蜀葵、鸢尾、萱草、牵牛花等等。 (3)树种 要纠正外来树种比本地树种好的偏见。只要是活的植物,它都有生态效益,至于好看不好看,则要看我们怎么种植,怎么养护了,要大力提倡多用本地树种,本地植物,不用或者少用外来植物。 (4)土壤(施肥) 城市绿地建设中,种植土的来源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土壤是植物生长的根本所在,没有好的土壤,就长不出好的植物。但现在在建绿地时,大量使用的是建筑垃圾、建筑废土,这种做法极不利于建成后绿地上树木今后的生长,但因种种原因所限,目前在绿地基础土壤处理上,很难做到按《园林树木建植技术规程》所要求的来做。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建设绿地时,一方面要尽力争取使用符合要求的好的种植土,另一方面就要靠在养护管理时对绿地土壤进行改良,补充树木所缺乏的各种养分,也就是对植物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施肥,以满足植物正常生长所需的营养需求。施肥最好用有机肥,值得提倡的是把修剪下的植物残体粉碎后返还于绿地。美国科学家研究后认为,植物地上部分出问题,如病虫害,大部分是由于土壤中的养分不能满足植物需要所至。 (5)地被(草坪) 草坪热曾经风靡中国,经过实践检验,在城市绿化中大量使用草坪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存在养护费用高、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生态效益相对不好等弊端,已被许多有识之士所认识,但在实际工作中,草坪的应用量仍然过大,用地被植物替换草坪仍需要我们大力提倡和推广。我们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努力,在市民广场的绿化建设中,我们就使用了大量的地被植物,如花叶蔓、书带草、紫金牛、萱草、银蒿、金银花、虎耳草、红花酢浆草、鸢尾、常春藤、玉簪等。效果很好。 就是种草坪,在草种的选择上也有讲究,在台州地区,我们就曾经一直都被草种选择问题所困扰。台州地区位于亚热带中部,冬季寒冷,一般最低温可达零下3-5℃,夏季高温干热,最高温度可达38-39℃,尤其是六月份的霉雨季节,往往持续一个月的多雨湿热天气,紧接着就进入高温干旱的伏天,极不利于各种草坪的生长。我们试种过多种草种,都因其各自的缺点而难以满足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的双重需要。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的结论是在本地如果不要求一年四季常绿,就种马尼拉草或天堂草,要达到冬天也绿,可以在马尼拉草上补播黑麦草。这样的草坪相对来说养护费用是比较低的。 (6)密植与疏移 由于强调绿化建设要一次成型,新建绿地上植物初植密度非常大,造成植物间生存竞争剧烈,部分植物必然处于受压状态而逐渐被淘汰,对于这部分植物,可以在受压初期就把其解放出来,通过疏移的办法,一方面解决了植物竞争的问题,有利于群体植物的生长,另一方面可以充分的利用植物资源。

  • 索引序列
  • 关于梁园论文范文资料
  • 关于梁漱溟论文范文资料
  • 关于心灵桥梁论文范文资料
  • 关于田园论文范文资料
  • 关于园冶论文范文资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