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是博士,获得的正式博士学位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另有荣誉博士学位35个,详见后面介绍。 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的获得也是有故事的,民国6年(1917年)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毕业,民国16年(1927年)3月,胡适访问美国,向哥伦比亚大学重新递交了《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册)》副本, 才正式领取哲学博士学位,详细见后面介绍。 胡适(1891一1962),原名胡洪〔马辛〕,字适之,安徽绩溪人。学者。1910年留学 美国,入康乃尔大学,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从学于杜威,深受其实验主义哲学的影响。 1917年初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呵呵,不确),同年回国, 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编辑《新青年》,并发表论文《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出版新诗集《尝试集》,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很有影响的人物。1919年发表《多 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主张改良主义。1920年离开《新青年》,后创办《努力周 报》。l923年与徐志摩等组织新月社。1924年与陈西滢、王世杰等创办《现代评论》周 刊。1932年 与蒋廷〔fu2]、丁文江创办《独立评论》。1938年任国民政府驻美国大使。 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8年离开北平,后转赴美国。1958年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胡适一生在哲学、文学、史学、古典文学考证诸 方面都有成就,并有一定的代表性。 著有《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胡适文存》、《白话文学史》、《中国章回小说考证》 等。 胡适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在史学、文学和哲学几个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国哲 学史大纲》(上) 、《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和《胡适文存(四集)等。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的假设 、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晚年潜 心于《水经注》的考证,但未及写出定稿。1962年在台北病逝。 胡适一生中获得过三十五个荣誉博士学位,并以此作为胡适是世界著名的“思想家”、“学者”的证据。但很少有人知道以下事实:这三十五个荣誉学位中,有二十七个是在他大使任内得到的,超过总数的四分之三。而在这二十七个学位之中,有一大半是法学博士学位(.),这个学位一般是授给政界人士的。所以说,胡适的这些学位并不能说明胡适的学术水平或学术成就已经得到了美国人的认可,它们至多可以说是他的“事业上的成就”得到了美国人的承认。 也许有人会为胡适抱不平说,美国大学的荣誉学位是他们主动送给胡适的,又不是胡适自己去争取的,那些傅斯年所谓“反对先生”的人凭什么指责他“只好个人名誉,到处领学位”呢?对於持这样观点的人,首先要提请他们注意的是,第一,胡适不是一般的大使,而是“战时”大使;第二,胡适是当时中国驻外大使中最重要的一位大使。1938年,行政院长孔祥熙在催促胡适就任的电报中说:“此次赴美,国家前途利赖实深。列强惟美马首是瞻,举足轻重,动关全局,与我关系尤切。”(王松、蒋仕文:《宋子文传》,武汉出版社1993年9月第1版168页)。他“到处领学位”之时,正值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中国的大部分领土沦入敌手,中央政府退缩山城重庆,北京大学困顿西南边陲,而美国几乎是中国能否继续坚持下去的唯一希望。在这个时刻,胡适不努力开展外交攻势,争取美援(胡适后来曾说自己在大使任内没有为中国争来一枪一弹,虽是自矜,大半却是实情),而是南来北往地接受学位,这对於当时和平主义、孤立主义气氛浓厚的美国来说,真是求之不得的好大使(胡适被免职之后,《纽约时报》曾发表文章为他打抱不平);但对于嗷嗷待哺的中国政府来说,对胡适的期望岂止是望梅止渴,简直就是望洋兴叹。所以,宋子文告诉他:“你还是多管管正事罢!”傅斯年劝告他:“此等事亦可稍省精力,然后在大事上精力充足也。”这一敌一友两方面的“建议”,足以说明问题的实质:接受这么多的学位,已经影响到他管“正事”、干“大事”了。 从另一方面讲,胡适对这些学位是相当在意、相当得意的。1940年2月1日,胡适在日记中写道:“昨天接受了BrownUniversity赠与名誉学位的邀请;今天又接受了WesleyanUniv.的邀请。今年共有五个名誉学位”。(《胡适日记全编》第七册348-349页)。1940年3月21日,胡适在家信中说,去年得了两个名誉学位(因病辞掉三个),今年可得八个,连同以前的总共十三个名誉学位。(耿云志:《胡适年谱》)。1943年11月15日,胡适在日记中总结自己的荣誉学位,计文学博士学位(.)四个,古典文学博士()一个,法学博士(.)十五个,民法博士(.)一个。(《胡适日记全编》第七册550-551页)。如此的斤斤计较,不由让人想起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王戎“每与夫人烛下散筹算计”的掌故。 ======================== 胡适获得的正式博士学位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胡适民国6年(1917年)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毕业,提交的论文是《中国古代哲学方法进化史》。当时由7人组成的考评组中,只有1位德国教授精通汉语,故论文被搁置下来。胡适当时急着回国,未能进行论文答辩,因此也就没有被正式授予博士学位。民国8年(1919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印行了胡适的论文,并定名为《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册)》,由蔡元培作序,署胡适博士著,轰动学术界。当时有人对胡适的“博士”身份提出疑问,说胡适是“假博士”。民国16年(1927年)3月,胡适访问美国,向哥伦比亚大学重新递交了《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册)》副本,正式领取哲学博士学位。 胡适一生获有35个荣誉博士学位。时间跨度从民国24年 (1935年)至1959年。按学科分:法学24个,文学9个,人文学 1个,不明学科1个;按国家和地区分:美国31个,加拿大2个,英国1个,香港1个。 胡适所获荣誉博士名录: 1935年 香港大学 法学博士 1936年 美国哈佛大学 文学博士 美国南加洲大学 文学博士 1939年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芝加哥大学 法学博士 1940年 美国韦斯尔阳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杜史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克拉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卜隆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耶鲁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联合学院 法学博士 美国柏令马学院 X X博士 美国宾州大学 法学博士 1941年 美国加州大学 法学博士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 文学博士 美国森林湖学院 法学博士 美国狄克森学院 法学博士 美国密达瑞学院 法学博士 加拿大多朗多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佛蒙特州大学 法学博士 1942年 美国达脱茅斯学院 文学博士 美国第纳逊大学 文学博士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 文学博士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罗却斯德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奥白林学院 法学博士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妥尔陀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东北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法学博士 1943年 美国伯克纳尔大学 文学博士 1945年 英国牛津大学 法学博士 1949年 美国柯鲁开特大学 文学博士 1950年 美国克莱蒙研究院 文学博士 1959年 美国夏威夷大学 人文博士
大家上午好!我是XX学院中文系05级1班的学生余宏超。我的毕业论文的题目是《胡适学术情结》,我的指导老师是宋聚轩教授。我当初之所以选择《胡适学术情结》这个题目,初始原因是胡适先生是我大学四年一直喜欢并深深羡慕的,每当我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我都会尽力淘本有关胡适的书籍,以慰藉我与世格格不入的灵魂。胡适,作为一个名词更多地出现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出现在资产阶级唯心派的行列中,其实我们从小就接受过他的思想教育,如以前的小学课本、现在的初一课本中都德的《最后一课》便是他最早的思想拙作,这种“亡了国做了奴隶的人们,只要不忘记自己语言就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体现了在战乱年代学生学习的目的重要性,学生不是为国捐躯的尸体,更多的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胡适学术情结》,这个题目在我的脑海中酝酿了很久,大约在大三暑假我就开始着手这方面的资料收集,但一直是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可以说那个时候,我是一名胡适的狂热追求者,他一生获得美国35个荣誉博士称号,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他一辈子徘徊在政治与学术的夹缝中,为民主为科学奉献了毕生的心血;在情感的痛苦煎熬中,又深刻展现了一个俗人的中庸心态,这一切的一切都深深地影响着我,激励着我。恢复胡适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是我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本文写作第一目的。我的论文《胡适学术情结》写作分为三个部分:留学时期,思想和立业的定型,这是胡适传奇一生的基础,我主要写他从一名留学者到热衷政治关心国内时事的爱国者,这里面包括他对自由主义与实验主义接受和改造,这两种思想是胡适一生思想的定型;变态社会中,大力奉行镇静主义,这部分也是论文最有趣的部分,我参考了很多史料和前辈的研究成果,力求做到把胡适的政治与学术的脸谱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两种脸谱的交叉又构成了典型的20世纪学人内心苦苦挣扎的心态。在这部分内容的写作过程中,几次让我潸然泪下,胡适的那种在逼与被逼的崩溃边缘让我触目惊心,让我感到要作为一名纯粹的学者活在那个年代是多么地艰难!第三部分是平和时期,崇尚学术独立、思想自由。这是胡适一生的理想,也是当代中国学术追求的最佳状态,是我写本论文的第二个目的。在论文的准备和写作过程中,我阅读了大量的关于胡适的相关书籍和学术期刊,参考了一些毕业论文样本,这得益于我们学校图书馆丰富的参考书籍和学术期刊数据库的专业论文。本文经过一二三稿并最终定稿,在这期间,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宋聚轩教授对我的论文进行了详细的修改和指正,并给予我许多宝贵的建议和意见。在这里,我对他表示我最真挚的感谢和敬意!以上就是我的毕业论文总结报告,希望各评委老师认真阅读论文并给予评价和指正。谢谢!
思乡,也就是思家,思念家里的父母亲朋.在文人的笔下,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会成为他们思念家乡的“道具”.从古自今,历史文化名人的思乡之情都蕴涵在诗文之中.在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陈廷湘看来,思乡,核心是思家,思念家里的父母亲朋.在文人的笔下,故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让他们魂牵梦绕.故乡的水、故乡的云,故乡的一切都与他们的生命紧紧相连.唐代的诗人很多人都没回到家乡在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陈廷湘看来,在古代作品中,唐诗蕴含的思乡情感似乎格外浓烈.如脍炙人口的唐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用寥寥20个字,把他对故乡的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李白20多岁离开四川的家乡,直到终老也没有再回去过.”陈廷湘说,李白一生大起大落、荣辱变换,命途坎坷.55岁被朝廷流放夜郞,永远不得离开,也就永远回不了故乡.“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何等绝望、何等忧伤!他在57岁获大赦后,流离他乡,61岁客死金陵.李白尽管生性豪放,但他的思乡之苦恐也非他人可比.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一薛涛年幼时,随做官的父亲从长安出发,一直宦游到成都.不幸,薛涛的父亲中年去世,留下薛涛和其母亲独留成都,成为艺妓.由于薛涛长得很漂亮,加上才华横溢,她在唐代诗坛里相当有影响力.如果说薛涛有人生的遗憾,是她终老之时都没回过长安.薛涛写过这样一首诗《乡思》:“峨眉山下水如油,怜我心同不系舟.何日片帆离锦浦,棹声齐唱发中流.”这位远离故土的游子,通过文字来抒发对家乡的情感.胡适的家书深露对家人的思念陈廷湘说,其实,所谓思乡,更确切的理解应该是思念家人.1917年前,在美国留学的胡适给家里写信:“儿将学成归来,回家孝敬父母!”可惜世事难料,胡适的博士毕业论文被老师“拦截”下来,但拿不到博士文凭似乎并没有影响到他回家的脚步,就在他返程的前一个月,胡适再次给家里写信:“儿将归来,回家孝敬父母.”这份家书只是删掉了“学成”二字.足以见得,在胡适心目中,家,父母的地位高于一切.在胡适身上,最能体现父母权威的,不得不提到他的婚姻.胡适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原本以为他应该在追求自由恋爱的道路上务必坚决,但与胡适终身为伴的妻子是父母为其操办的,胡妻没有文化,理论上来说与胡适这种新青年是没有共同语言的,但他们却携手走过一辈子.中国历朝历代,凡是高中进士的人,在上位之前都要先回家省亲,而在进士们到家之前,早已是捷报先登.古代人特别看重进士衣锦还乡.读书人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没有父母家人的辛苦供养是不可能的.中了进士回乡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把这份荣誉带给亲朋好友,荣归故里,光宗耀祖.家便从此成名门望户.陈廷湘说:“中国人把漂泊在外的人称为游子,只有回到家,回到亲人身边,才会感觉到有家的温暖.”鲁迅的文字洋溢对儿时的怀念在鲁迅的作品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社戏》,鲁迅儿时看戏的地方,上学的路,给父亲抓药的药铺,还有小时候的伙伴闰土,在他的文章中都能寻觅到.在鲁迅的作品中,闰土带着儿子见鲁迅,“让他给老爷磕头”,鲁迅的这段文字流露出对封建礼教的反感,但也折射出他对儿时生活的怀念.“只有离开了家的人,有过漂泊经历的人,才能写出这种文字.”陈廷湘说.四川大学有一名叫黄祖申的博士研究生,70岁的美籍华人.黄祖申说:“我生在成都,我想到川大念书.”1943年,黄祖申6岁那年跟随父母去了台湾,后来又到了美国.2010年,黄把生意交给儿女打点,2013年,黄祖申终于成为川大最年长的博士生.“黄之所以要到川大念书,这反映出他对家乡的眷恋.”陈廷湘说.为何中国人思乡情结如此浓烈?在陈廷湘的分析中,中华民族的生存样态与西方不一样.按恩格斯的观点,西方社会在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时候,即手工业从农业中脱离出来后,西方的血缘家族关系解体,形成集团社会,以个人身份加入集团社会的结果就是西方人的独立性很强,依恋家庭的情感比较淡薄,这一点与中国人截然相反.中国的血缘家族关系长期存在,直至今日.中国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情结,有“父母养育之恩”深似海的情结.亲情是中国社会的纽带,所以说中国是一个情感至上的国家.中国长期处于小农经济的模式下,以家庭为生产单位.一家之长往往是这个家里最权威的人物.中国有句古话叫“家和万事兴”,只要一家人和和睦睦,家庭就可以兴旺发达.
中国人思乡情结重,和中国社会的乡土性特征有关,中华民族重视自己土生土长的地方,即使不得已漂泊在外,也一定无比怀念故乡。
我们中国是一个几千年的农业大国,这种历史造就了中国社会的乡土性,在历史上中国人绝大多数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因此我们的民族和泥土是分不开的,直接靠农业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很少有地理位置的变动。这和游牧民族以及工业为主的人群不同。
有的人离家数日就开始想念自己的家乡,这种情绪因为白日的繁忙而暂时隐没,却每每随着夜风从心底涌上来。每天“放学”的路上,细数着人们匆匆的脚步,想到这些人回到家里,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家居生活。
而自己却只能望着一弯明月,思念着自己的家乡,自己的亲人,这种感情也许只有月亮才能读懂。即使洒脱如游子,也会时时生出怀乡之情,因为自己工作调动频繁,离乡愈远、愈久,而对故乡的眷念之情也愈深。
就像中国的很多传统节日,都有思乡团圆的内涵:中秋节、重阳节、春节、元宵节,离开故乡,就如孩子离开了母亲的怀抱,到了异地,即使生活得再好,也必在春节回家,故乡才是在外的游子的家。
在现代社会就更是如此,城乡差异的增大,外出务工的,高学历留在大城市的,还有出国留学深造的,因公派遣去外地的,只要离开故土,思乡之情便油然而生。离开了才知道家乡的好,离开了才感到出门在外的孤苦无依。
很多离家千里万里的游子,不管有钱没钱,都要回家过节。中秋节和春节一样,都是中国人期盼家人团聚的大节。他们通过各种努力来赚钱,为的是可以在年底买上一张回家的机票,可以与阔别已久的家人团团圆圆的吃上一个年夜饭。
这个节日的年夜饭,是那么的不同寻常。可以让海外漂泊的浪子跨越半个地球,花费一年的积攒只为春节的一个团聚,回到熟悉的国家,熟悉的家乡。故乡才是我们心底乡愁的归宿。
胡适是博士,获得的正式博士学位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另有荣誉博士学位35个,详见后面介绍。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的获得也是有故事的,民国6年(1917年)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毕业,民国16年(1927年)3月,胡适访问美国,向哥伦比亚大学重新递交了《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册)》副本, 才正式领取哲学博士学位,详细见后面介绍。胡适(1891一1962),原名胡洪〔马辛〕,字适之,安徽绩溪人。学者。1910年留学 美国,入康乃尔大学,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从学于杜威,深受其实验主义哲学的影响。 1917年初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呵呵,不确),同年回国, 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编辑《新青年》,并发表论文《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出版新诗集《尝试集》,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很有影响的人物。1919年发表《多 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主张改良主义。1920年离开《新青年》,后创办《努力周 报》。l923年与徐志摩等组织新月社。1924年与陈西滢、王世杰等创办《现代评论》周 刊。1932年 与蒋廷〔fu2]、丁文江创办《独立评论》。1938年任国民政府驻美国大使。 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8年离开北平,后转赴美国。1958年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胡适一生在哲学、文学、史学、古典文学考证诸 方面都有成就,并有一定的代表性。 著有《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胡适文存》、《白话文学史》、《中国章回小说考证》 等。 胡适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在史学、文学和哲学几个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国哲 学史大纲》(上) 、《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和《胡适文存(四集)等。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的假设 、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晚年潜 心于《水经注》的考证,但未及写出定稿。1962年在台北病逝。 胡适一生中获得过三十五个荣誉博士学位,并以此作为胡适是世界著名的“思想家”、“学者”的证据。但很少有人知道以下事实:这三十五个荣誉学位中,有二十七个是在他大使任内得到的,超过总数的四分之三。而在这二十七个学位之中,有一大半是法学博士学位(.),这个学位一般是授给政界人士的。所以说,胡适的这些学位并不能说明胡适的学术水平或学术成就已经得到了美国人的认可,它们至多可以说是他的“事业上的成就”得到了美国人的承认。 也许有人会为胡适抱不平说,美国大学的荣誉学位是他们主动送给胡适的,又不是胡适自己去争取的,那些傅斯年所谓“反对先生”的人凭什么指责他“只好个人名誉,到处领学位”呢?对於持这样观点的人,首先要提请他们注意的是,第一,胡适不是一般的大使,而是“战时”大使;第二,胡适是当时中国驻外大使中最重要的一位大使。1938年,行政院长孔祥熙在催促胡适就任的电报中说:“此次赴美,国家前途利赖实深。列强惟美马首是瞻,举足轻重,动关全局,与我关系尤切。”(王松、蒋仕文:《宋子文传》,武汉出版社1993年9月第1版168页)。他“到处领学位”之时,正值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中国的大部分领土沦入敌手,中央政府退缩山城重庆,北京大学困顿西南边陲,而美国几乎是中国能否继续坚持下去的唯一希望。在这个时刻,胡适不努力开展外交攻势,争取美援(胡适后来曾说自己在大使任内没有为中国争来一枪一弹,虽是自矜,大半却是实情),而是南来北往地接受学位,这对於当时和平主义、孤立主义气氛浓厚的美国来说,真是求之不得的好大使(胡适被免职之后,《纽约时报》曾发表文章为他打抱不平);但对于嗷嗷待哺的中国政府来说,对胡适的期望岂止是望梅止渴,简直就是望洋兴叹。所以,宋子文告诉他:“你还是多管管正事罢!”傅斯年劝告他:“此等事亦可稍省精力,然后在大事上精力充足也。”这一敌一友两方面的“建议”,足以说明问题的实质:接受这么多的学位,已经影响到他管“正事”、干“大事”了。 从另一方面讲,胡适对这些学位是相当在意、相当得意的。1940年2月1日,胡适在日记中写道:“昨天接受了BrownUniversity赠与名誉学位的邀请;今天又接受了WesleyanUniv.的邀请。今年共有五个名誉学位”。(《胡适日记全编》第七册348-349页)。1940年3月21日,胡适在家信中说,去年得了两个名誉学位(因病辞掉三个),今年可得八个,连同以前的总共十三个名誉学位。(耿云志:《胡适年谱》)。1943年11月15日,胡适在日记中总结自己的荣誉学位,计文学博士学位(.)四个,古典文学博士()一个,法学博士(.)十五个,民法博士(.)一个。(《胡适日记全编》第七册550-551页)。如此的斤斤计较,不由让人想起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王戎“每与夫人烛下散筹算计”的掌故。========================胡适获得的正式博士学位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胡适民国6年(1917年)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毕业,提交的论文是《中国古代哲学方法进化史》。当时由7人组成的考评组中,只有1位德国教授精通汉语,故论文被搁置下来。胡适当时急着回国,未能进行论文答辩,因此也就没有被正式授予博士学位。民国8年(1919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印行了胡适的论文,并定名为《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册)》,由蔡元培作序,署胡适博士著,轰动学术界。当时有人对胡适的“博士”身份提出疑问,说胡适是“假博士”。民国16年(1927年)3月,胡适访问美国,向哥伦比亚大学重新递交了《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册)》副本,正式领取哲学博士学位。 胡适一生获有35个荣誉博士学位。时间跨度从民国24年 (1935年)至1959年。按学科分:法学24个,文学9个,人文学 1个,不明学科1个;按国家和地区分:美国31个,加拿大2个,英国1个,香港1个。 胡适所获荣誉博士名录: 1935年 香港大学 法学博士 1936年 美国哈佛大学 文学博士 美国南加洲大学 文学博士 1939年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芝加哥大学 法学博士 1940年 美国韦斯尔阳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杜史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克拉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卜隆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耶鲁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联合学院 法学博士 美国柏令马学院 X X博士 美国宾州大学 法学博士 1941年 美国加州大学 法学博士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 文学博士 美国森林湖学院 法学博士 美国狄克森学院 法学博士 美国密达瑞学院 法学博士 加拿大多朗多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佛蒙特州大学 法学博士 1942年 美国达脱茅斯学院 文学博士 美国第纳逊大学 文学博士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 文学博士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罗却斯德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奥白林学院 法学博士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妥尔陀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东北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法学博士 1943年 美国伯克纳尔大学 文学博士 1945年 英国牛津大学 法学博士 1949年 美国柯鲁开特大学 文学博士 1950年 美国克莱蒙研究院 文学博士 1959年 美国夏威夷大学 人文博士
他的人生有许多莫名其妙。他本是甘肃人,被保送到复旦大学新闻系。突然有一天,有人跟他说,你不能上这所大学,得转去台湾大学中文系。就这样他莫名其妙去了台湾。 在台湾苦读完研究生,接着考博士生,博士论文做的是元代杂剧研究。胡适是博士论文答辩的主考官,当时还有梁实秋、谭进龙、李辰东、苏雪林、郑骞,博士论文答辩通常两个小时。两个小时后胡适举手说,以主考官的身份要求延长一个小时。因为题目太大,他的题目是《现存元人杂戏本事考》,也就是研究戏剧的故事从哪里来的。罗锦堂是第一位文学博士,所以考试严格极了。罗博士毕业后,由于发表的东西很多,他被请去日本,但怕他不回来,出境必须有担保人,他莫名其妙地为了这个“担保人”结婚。 在夏大,他是“国宝”,因为研究元曲的不多,他被请去德国汉堡大学讲学,指导研究明代戏剧,他的学生,著名的唐文宋念他的博士时,每周从瑞士苏黎市(瑞士银行区)坐飞机到德国,请他指导。他被奉为一代宗师。他的婚礼由中国第一草书大家于右任做主婚人,于右任老先生80多岁时送他一幅照片,还签名盖章。于老银白的长胡是世界闻名的,据说晚上睡觉要用袋子套起来,以免受损。罗家墙上挂着胡适送给他们结婚的书法,还有左宗棠的一副对联。因为他的房子是斜的,只能挂起一联。
胡适(1891一1962),原名胡洪〔马辛〕,字适之,安徽绩溪人。学者。1910年留学美国,入康乃尔大学,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就学于杜威,深受其实验主义哲学的影响。 1917年初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编辑《新青年》,并发表论文《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出版白话诗集《尝试集》,成为新文化运动中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曾与李大钊等展开“问题与主义”的辩论,1919年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又与张君劢等展开“科玄论战”,支持当时的“科学派”丁文江的后台。1920年离开《新青年》,后创办《努力周报》。l923年与徐志摩等组织新月社。1924年与陈西滢、王世杰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1932年与蒋廷黻、丁文江创办《独立评论》。从1920年至1933年,主要从事中国古典小说的研究考证,同是也参与一些政治活动,并一度担任上海公学校长。抗日战争初期出任国民党“国防参议会”参议员,1938年被任命为中国驻美国大使,积极为中国抗战奔走。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8年离开北平,后转赴美国。1958年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胡适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在史学、文学和哲学几个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 、《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中国章回小说考证》 和《胡适文存(四集)等。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的假设 、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晚年潜心于《水经注》的考证,但未及写出定稿。1962年在台北病逝。
胡适一生获有35个荣誉博士学位.时间跨度从民国24年 (1935年)至1959年.按学科分:法学24个.文学9个.人文学 1个.不明学科1个,按国家和地区分:美国31个.加拿大2个.英国1个.香港1个。
胡适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兴趣广泛,作为学者他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进行研究。
他曾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大文学院院长、辅仁大学教授及董事、中华民国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位于台北南港)院长等职。胡适还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
胡适小传 胡适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参加“庚款”留学考试时改名胡适,字适之。先生1891年2月17日生于上海大东门外,世为安徽绩溪人。其父胡传(字铁花,号钝夫),清岁贡生,官至淞沪厘卡总巡、台东直隶州知州,有著作《台湾纪事两种》传世。先生一生领尽风骚,1962年2月24日于中央研究院院长任上逝世,享年72。 胡适5岁开蒙,在绩溪老家私塾受过9年旧式教育,打下一定的旧学基础。1904年到上海进新式学校,接受《天演论》等新思潮,并开始在《竞业旬报》上发表白话文章。1910年夏赴美留学,先入康乃尔大学习农科,后转入文科;1915年进哥伦比亚大学,追随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学习哲学。1917年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古代中国逻辑方法之进化》。在此期间,胡适热心探讨文学改良方案,并试作白话诗。而与《新青年》主编陈独秀的通信,以及《文学改良刍议》一文的发表,更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文学革命。同年胡适学成归国,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并参与《新青年》杂志的编辑,至此一发而不可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 五四时期,胡适连续撰写《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等文,提倡“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并相继完成《国语文法概论》、《白话文学史》等著作,对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而成为现代中国人重要的思想和交流工具起了决定性作用。1、开怀一笑---胡适的故事中国现代著名学者胡适(1891--1962年)是属兔子的,他的夫人江冬秀是属老虎的,胡适常开玩笑说:"兔子怕老虎。"当时就流传了胡适怕老婆的笑话。有一次,巴黎的朋友寄给胡适十几个法国的古铜币,因钱有"PTT"三个字母,读起来谐音正巧为"怕太太"。胡适与几个怕太太的朋友开玩笑说:"如果成立一个怕太太协会',这些铜币正好用来做会员的证章。"胡适经常到大学里去讲演。有一次,在某大学,讲演中他常引用孔子、孟子、孙中山先生的话。引用时,他就在黑板上写:"孔说","孟说","孙说"。最后,他发表自己的意见时,竟引起了哄堂大笑,原来他写的是:"胡说"。2、抗战期间,胡适任驻美国大使,有一记者写了一篇关于胡适的报道,说胡适是个收藏家,一是收藏洋火盒,二是收藏荣誉学位。
对于《新青年》时期的胡适,鲁迅持肯定态度。他说:“其时最惹我注意的是陈独秀和胡适之。”并坦言“我佩服陈胡。” 他们一起讨论问题,商定稿件,又书信往来,互借图书资料,关系颇为亲密。鲁迅在《无声的中国》、《怎么写》等杂文中,称胡适是文学革新的最先“尝试”者,胡适的日记“一定该好得多”。读了胡适关于白话文的论着后,鲁迅赞其“警辟之至,大快人心!我很希望早日印成,因为这种历史的提示,胜于许多空理论”。(1922年8月21日致胡适信)但后来因为胡适主张青年学生埋头读书,少参与政治,加之与新月派文人陈源、梁实秋等的争执,以及胡适宣扬“好政府”主义,又受到逊位的皇帝溥仪、国民政府首脑蒋介石的“垂询”,鲁迅遂与胡适分道扬镳。从1920年代中后期到1930年代中期,鲁迅对胡适成见日深,写了不少讽刺、批评胡的文章。左翼革命文学家鲁迅与右翼文化泰斗胡适,势不两立、水火不容。鲁迅对胡适由褒而贬,由扬而抑,由赞誉而至讽刺、排斥,连原先捧作“警辟之至”的《白话文学史》,后来都指为“也不见得好”了。在《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中,胡适总结五四白话文学的成绩,称“成绩最大的却是一位托名‘鲁迅’的。他的短篇小说,从四年前的《狂人日记》到最近的《阿Q正传》,虽然不多,差不多没有不好的”。1922年时的胡适对鲁迅推崇备至,几乎把短篇小说的创作成绩归于鲁迅。对于包括鲁迅在内的左翼作家的抨击以至谩骂,胡适非常大度,以“老僧不见不闻”的淡定,不气,不急,不理会。迄今为止未见胡适回骂鲁迅的文字。当鲁迅遭到无端谩骂、人身攻击时,胡适却为鲁迅辩诬、主持公道。1936年11月,苏雪林致信蔡元培、胡适,对鲁迅大肆攻击。她说鲁迅“心理完全病态”,“人格卑污”,“简直连起码的‘人’的资格还够不着”。胡适于是年12月14日复信,告诫苏雪林“不必攻击其私人行为”,批评她用“衣冠败类”、“奸恶小人”等字句“尤不成话”,“是旧文字的恶腔调,我们应该深戒”。胡适还告诉她,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抄盐谷温,真是万分的冤枉。盐谷温一案,我们应该为鲁迅洗刷明白”。胡适在信中又提出如何正确评价人物的问题:“凡论一人,总须持平。爱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方是持平。鲁迅自有他的长处。如他的早年文学作品,如他的小说史研究,皆是上等工作。” 20世纪50年代中期 ,中国大陆思想界掀起了一场批判胡适思想运动。在这场运动中,胡适的思想不仅受到 了他的对立者的猛烈批判,而且他的朋友故旧,甚至学生也都向胡适一齐开火。1949年5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何干之的 《五四的两个基本口号》,文章批判了胡适在 “问题 与主义”的论战中的主张是阻止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成 长,是对工人阶级的革命领导权的抗拒。1951年 8月,北 京大学中文系、历史系等师生召开 “控诉会”,俞平伯、 顾颉刚、朱光潜等胡适的同事、学生都作了批判性发言。 事实上早在民国时期对胡适思想的质疑之声便已存在,例如鲁迅、陈西滢都指责胡适的提倡整理国故是开现代科学倒车的作法。胡适研究专家周质平认为:胡适所提倡的整理国故,对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无积极推动的作用,还把一批青年人引上乾嘉考证的老路。胡适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又称文学革命。胡适到北大后通过讲堂和报刊(如《新青年》、《努力周报》、《晨报副刊》等等)直到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大力提倡“新文化”或“新思潮”。“左”倾思潮在1920年有逐渐压倒胡适的趋向。但胡适的思想还是在当时不少“左”倾青年的心中留下种子,几十年后又奇迹的出现。在先后读到的王元化、李慎之、舒芜几位先生晚年的文字,都明显透出“回向胡适”的信息。 《重寻胡适历程——胡适生平与思想再研究》共有六篇,分别是“从《日记》看胡适的一生”、“谈学谈诗二十年——序《胡适杨联往来书札》”“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序”“《中国哲学史大纲》与史学革命”“胡适与中国的民主运动”“文艺复兴乎?启蒙运动乎?——一个史学家对五四运动的反思”。“从《日记》看胡适的一生”一篇,是余英时为2004年公开出版的《胡适日记全集》序文,占去了全书内容大半。与其他研究胡适的著作不同的是,余英时以胡适1910年赴美留学到晚年1962年的日记、书信为基本史料,旁征博引,将围绕胡适本事中几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一一还原。在胡适本事中,关于胡适博士学位的真假,一直有争议。1919年,当胡适与陈独秀等人一起倡言“新文化运动”时,胡适“昔为好友,今为仇雠”的梅光迪,就对胡适是否该称为“博士”提出质疑;其后,做过胡适口述自传的唐德刚,也对胡适的博士学位提出同样的质疑。他在《胡适口述自传》的一条注释中,推断胡适博士论文口试结果是“大修通过”,而且必须“补考”,因而迟至1927年他重返哥伦比亚大学,满足了这两项要求之后,才取得博士学位。唐德刚的这一注释,后来多为研究胡适的学者所尊奉,胡适博士学位的悬案也由此产生。余英时通过校勘这一时期胡适的日记,比照其他史料,认为胡适的博士学位是货真价实的。他认为:“胡适的‘博士学位问题’除了因‘论文缓缴’延迟了十年之外,别无其他可疑之处。至少到现在为止,尚未出现任何足以致疑的证据,唐德刚先生的‘论文口试’为‘大修通过’之说,仍然是个‘假设’。”作为叙述历史的作品而言,包含丰富的、生动的细节的大量材料,是吸引读者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正因为如此,有关胡适的研究作品,类似胡适博士学位真假之类的细节往往被渲染。但是,从研究历史的学术价值而言,细节丰富却并不等于历史真实。余英时所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将不真实却丰富的细节一一剔除。有关胡适个人生命史上的一些其他疑点,诸如胡适是不是“哲学家”、胡适的感情经历等,在余英时的诠释中,都一一破解,胡适的本来面目也慢慢清晰起来。
他的人生有许多莫名其妙。他本是甘肃人,被保送到复旦大学新闻系。突然有一天,有人跟他说,你不能上这所大学,得转去台湾大学中文系。就这样他莫名其妙去了台湾。 在台湾苦读完研究生,接着考博士生,博士论文做的是元代杂剧研究。胡适是博士论文答辩的主考官,当时还有梁实秋、谭进龙、李辰东、苏雪林、郑骞,博士论文答辩通常两个小时。两个小时后胡适举手说,以主考官的身份要求延长一个小时。因为题目太大,他的题目是《现存元人杂戏本事考》,也就是研究戏剧的故事从哪里来的。罗锦堂是第一位文学博士,所以考试严格极了。罗博士毕业后,由于发表的东西很多,他被请去日本,但怕他不回来,出境必须有担保人,他莫名其妙地为了这个“担保人”结婚。 在夏大,他是“国宝”,因为研究元曲的不多,他被请去德国汉堡大学讲学,指导研究明代戏剧,他的学生,著名的唐文宋念他的博士时,每周从瑞士苏黎市(瑞士银行区)坐飞机到德国,请他指导。他被奉为一代宗师。他的婚礼由中国第一草书大家于右任做主婚人,于右任老先生80多岁时送他一幅照片,还签名盖章。于老银白的长胡是世界闻名的,据说晚上睡觉要用袋子套起来,以免受损。罗家墙上挂着胡适送给他们结婚的书法,还有左宗棠的一副对联。因为他的房子是斜的,只能挂起一联。
大家上午好!我是XX学院中文系05级1班的学生余宏超。我的毕业论文的题目是《胡适学术情结》,我的指导老师是宋聚轩教授。我当初之所以选择《胡适学术情结》这个题目,初始原因是胡适先生是我大学四年一直喜欢并深深羡慕的,每当我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我都会尽力淘本有关胡适的书籍,以慰藉我与世格格不入的灵魂。胡适,作为一个名词更多地出现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出现在资产阶级唯心派的行列中,其实我们从小就接受过他的思想教育,如以前的小学课本、现在的初一课本中都德的《最后一课》便是他最早的思想拙作,这种“亡了国做了奴隶的人们,只要不忘记自己语言就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体现了在战乱年代学生学习的目的重要性,学生不是为国捐躯的尸体,更多的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胡适学术情结》,这个题目在我的脑海中酝酿了很久,大约在大三暑假我就开始着手这方面的资料收集,但一直是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可以说那个时候,我是一名胡适的狂热追求者,他一生获得美国35个荣誉博士称号,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他一辈子徘徊在政治与学术的夹缝中,为民主为科学奉献了毕生的心血;在情感的痛苦煎熬中,又深刻展现了一个俗人的中庸心态,这一切的一切都深深地影响着我,激励着我。恢复胡适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是我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本文写作第一目的。我的论文《胡适学术情结》写作分为三个部分:留学时期,思想和立业的定型,这是胡适传奇一生的基础,我主要写他从一名留学者到热衷政治关心国内时事的爱国者,这里面包括他对自由主义与实验主义接受和改造,这两种思想是胡适一生思想的定型;变态社会中,大力奉行镇静主义,这部分也是论文最有趣的部分,我参考了很多史料和前辈的研究成果,力求做到把胡适的政治与学术的脸谱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两种脸谱的交叉又构成了典型的20世纪学人内心苦苦挣扎的心态。在这部分内容的写作过程中,几次让我潸然泪下,胡适的那种在逼与被逼的崩溃边缘让我触目惊心,让我感到要作为一名纯粹的学者活在那个年代是多么地艰难!第三部分是平和时期,崇尚学术独立、思想自由。这是胡适一生的理想,也是当代中国学术追求的最佳状态,是我写本论文的第二个目的。在论文的准备和写作过程中,我阅读了大量的关于胡适的相关书籍和学术期刊,参考了一些毕业论文样本,这得益于我们学校图书馆丰富的参考书籍和学术期刊数据库的专业论文。本文经过一二三稿并最终定稿,在这期间,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宋聚轩教授对我的论文进行了详细的修改和指正,并给予我许多宝贵的建议和意见。在这里,我对他表示我最真挚的感谢和敬意!以上就是我的毕业论文总结报告,希望各评委老师认真阅读论文并给予评价和指正。谢谢!
胡明复(~),原名孔孙,后改名为达,字明复。1891年5月20日生于江苏省无锡县堰桥镇一个书香之家。祖父胡和梅曾任江苏省桃源县教谕,父亲胡壹修热心新学,曾出资建造图书馆。胡明复行三,有兄弟姐妹9人,幼年与诸兄弟姐妹在家塾读书,由其叔亲自教诲。1901年,与胞弟胡刚复同入上海徐家汇南洋公学(上海、西安交通大学前身)附属小学。1902年兄弟俩一同升入南洋公学中学。南洋公学校长张元济(字菊生,后来曾主持商务印书馆多年)对胡明复弟兄十分欣赏,称他们为奇童。胡明复12岁时到宜兴,在一家杂货铺当小伙计。后入上海中等商业学校念书。随后,又入南京高等商业学堂就读。
胡明复(~),原名孔孙,后改名为达,字明复。1891年5月20日生于江苏省无锡县堰桥镇一个书香之家。祖父胡和梅曾任江苏省桃源县教谕,父亲胡壹修热心新学,曾出资建造图书馆。胡明复行三,有兄弟姐妹9人,幼年与诸兄弟姐妹在家塾读书,由其叔亲自教诲。1901年,与胞弟胡刚复同入上海徐家汇南洋公学(上海、西安交通大学前身)附属小学。1902年兄弟俩一同升入南洋公学中学。南洋公学校长张元济(字菊生,后来曾主持商务印书馆多年)对胡明复弟兄十分欣赏,称他们为奇童。胡明复12岁时到宜兴,在一家杂货铺当小伙计。后入上海中等商业学校念书。随后,又入南京高等商业学堂就读。胡明复1909年,家人一致鼓励正在上海震旦学院物理系读书的胡刚复参加第二届庚子赔款留美生考试。胡明复在1910年与胡适等人一同考取了庚子赔款第二届留美生。1910年秋天,胡明复从上海乘船赴美,入康乃尔大学文理学院学习,与后来成为语言学家的赵元任为同班同学。他们两人时常切磋学业,相互鼓励,成绩在班上总是名列前茅。1912年胡适也由该校农学院转到文理学院,与他们同班学习,三人成绩皆佳。1913年,为了表彰这三位中国留学生,他们同时被推荐为负有盛名的美国大学生联谊会会员。1914年临近大学毕业时,胡明复、赵元任又被推举为同负盛名的美国科学学术联谊会会员,为中国留学生争得了殊荣。1914年夏,胡明复毕业于康乃尔大学,获文理学士学位。毕业前后,他与部分中国留美学生筹备创立科学社和《科学》杂志。1914年秋天,胡明复入哈佛大学研究院,专攻数学。师从当时数学家、1908—1910年曾任美国数学会主席的M。博歇(Bocher)教授以及W。F。奥斯古德(Osgood)教授,从事积分方程论的研究。1917年完成博士论文,获哲学博士学位。1917年9月,胡明复离美回国。当时国内学术界对胡明复已十分熟悉,他收到不少大学的聘书,其中以北京大学最为诚恳,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在美国时,他就立志要将其兄胡敦复主持的上海大同大学办成一所高水平的学府,以实现教育救国的理想。1918年起他创办并多年主持大同大学数学系。他对教学工作非常认真,善于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深奥难懂的概念和问题。胡明复认为,大学生不能光啃书本,还必须学会独立思考和研究。他一到校就倡议成立了“大同大学数理研究会”,它成为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阵地,他在研究会作的《误差论》等讲演,深受学生们欢迎。当时,由于胡敦复在上海的时间很少,因此学校的教务、人事等日常工作就落到了胡明复肩上。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管理好大学,他从家里搬出来独住。当时学校的基本建设任务相当繁重,他亲自设计校舍。座落在上海新闸路西康路口大同大学旧址的校舍,就是他绘图设计的。胡明复还亲临施工现场指挥,显示了杰出的管理才干。与当时所有中国人自己办的大学一样,大同大学的经费一向十分困胡明复难。胡明复学过商业,又善财务管理,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不得不将自己的私蓄尽数垫入,以济校困,被后人称颂为“毁家兴学,劳怨不辞”。在执教大同大学的同时,他还兼任国立东南大学、南洋大学等校的教授。1927年初,北伐军抵上海后,胡明复被推举为上海政治分会教育委员会第一任教育委员,为上海教育事业多方谋划。1927年6月12日,他在无锡溺水身亡,时年仅36岁。主要成就编辑中国第一位现代数学博士在哈佛大学研究院,胡明复确定以积分方程为博士论文的研究课题。积分方程在当时属于较新的数学研究领域。他的导师博歇尔对积分方程也很感兴趣并做过研究。不过,在准备论文的过程中,他较多地得益于.伯克霍夫(Birkhoff)和.霍尔维茨(Hurwitz)。胡明复博士论文的题目是:《具有边界条件的线性积分—微分方程》,内容包括:(1)引言和记号;(2)积分-微分方程式;(3)边值问题;(4)积分-线性无关性;(5)共轭积分—微分表达式;(6)格林(Green)定理的修正形式;(7)共轭系统;(8)自共轭边界条件;(9)格林函数。这篇博士论文,是V.沃尔泰拉(Vo1terra)等人早期工作的推广与深化。他将当时数学家广为关注的第一类、第二类积分方程推广到含有微分的形式。然后,利用伯克霍夫建立的积分变换公式,将积分-微分方程转变为第二类积分方程。在给定的边界条件下,他把沃尔泰拉尚不大用的,希尔伯特积极倡导的“极限过程”方法的应用范围扩充了,由此得到了所研究的积分-微分方程的解存在和唯一的充分必要条件,并得到了在边界条件下方程及其解的性质。该论文还利用“极限方法”和谱理论,讨论了共轭和自共轭性质,格林函数的性质等。论文答辩通过后,胡明复向美国数学会提交了这篇博士论文。当时主持美国数学会工作的伯克霍夫、E。H。穆尔(Moore)教授对他的工作十分赏识。1918年10月,享有很高声誉的学术刊物《美国数学会会刊》(第19卷第4期)发表了这篇论文。胡明复的博士论文在中国现代数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1947年李仲衍在《三十年来中国的算学》一文中指出,胡明复的博士论文“是中国人在美国发表最早的算学论文”。亲身经历并熟悉20世纪早期中国数学发展情况的陈省身教授,在谈到1927年左右中国数学界的状况时指出:“中国人以数学为主在国外得博士学位的只有胡明复、姜立夫二先生(均在哈佛)。明复先生对组织中国科学社及编印《科学》杂志功劳甚大。可惜他回国不久就去世了,对于发展中国数学,不能有更大的贡献。他的论文和俞大维先生关于数理逻辑的论文,似是中国人在国外主要数学杂志上最早发表的文章。”1928年,《科学》杂志纪念胡明复逝世一周年专刊(第13卷第6期),大同大学数理研究会编辑的纪念册《明复》,都全文转载了他的这篇博士论文(英文),胡明复的学生严济慈还专门为《科学》杂志撰写了《胡明复博士论文的分析》一文。[1]参与创建科学社与《科学》胡明复怀有强烈的科学救国的理想,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他曾于1912年11月在康乃尔大学胡明复 (2张)与中国留学生发起成立了“中国学生政治研究会”,做过有关租税制度的研究。1914年6月10日,同在美国康乃尔大学留学的胡明复、赵元任、任鸿隽、周仁、秉志、杨杏佛等人在一起决定组织科学社,暂时采取一种公司形式,入社须交股金五美元,作为刊行杂志的资本。胡明复与任鸿隽、杨杏佛三人被众人委托起草招股章程。他们拟定的章程如下:“科学社招股章程:(1)定名本社定名为科学社(‘Science’Society)。(2)宗旨本社发起‘科学’(Science)月刊,以提倡科学,鼓吹实业,审定名词,传播知识为宗旨。”1914年暑假,胡明复与任鸿隽、赵元任等夜以继日地为《科学》撰写稿件。胡明复在暑假期间为前3期《科学》杂志撰写了10篇文章,内容涉及许多学科,如《万有引力之定律》、《算学于科学中之地位》、《近世科学的宇宙观》、《近世纯粹几何学》、《用合金取轻(氢)气法》、《雪花以上之显花植物》、《脑威(挪威)之地震》等。胡明复还负责审稿、统一格式、修改标点符号等繁重的编辑工作,并担任会计,管理财务。不到几个月,科学社成员就增至70余人,股金达500美元,杂志的稿件已备齐了3期,只待发排。1915年1月,中国历史上第一份综合性现代科学杂志——《科学》月刊,终于与国人见面。该杂志采用国际通用的科学符号,并以全世界通行的从左到右的横排方式印刷,题材广泛,形式活泼,令人耳目一新,被公认为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最有影响的科学杂志。1915年春天,科学社董事会指定胡明复与任鸿隽、邹秉文3人草拟新社章。10月25日,他们拟定的新社章获通过,科学社遂改为“中国科学社”。中国科学社的宗旨是联络,研究学术,以共图中国科学之发达。胡明复被选为第一届董事会董事并兼任会计(会计工作他一直兼任至1925年)。1918年,中国科学社由美国迁回祖国,胡明复继续为中国科学社服务。胡明复认为,他们这一代生长在苦难深重的中国,为使中国富强,必须甘当为中国科学开路的“小工”。传播科学胡明复除了尽心服务于中国科学社,在《科学》杂志上撰写学术论文,介绍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外,他还为科学的传播做出了许多贡献。1924年,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王云五聘请胡明复兼任数学函授社主任。胡明复联络南京、上海的一批数学教师,与商务印书馆几位编辑一道,主持编写了一批普及性的数学书籍。他还曾翻译并出版了《科学大纲》等普及性科学书籍,编写过微积分、高等分析等方面的教材。1918年7月,鉴于若干年来从西方传入的科学名词、术语的翻译十分混乱,学术界成立了科学名词审查委员会。受中国科学社的委托,胡明复与姜立夫一起负责拟定数学名词(当时称算学名词)。为做好这项工作,胡明复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如确定数学名词的标准,“中国旧名及日本名词之勉强可用者,一概仍旧,其有名义不切或与统系上有窒碍者,酌改”,“算学名词,拟另编中西文字典及索引”,以及如何做到准确地翻译名词等。他与姜立夫、何鲁、胡敦复、吴在渊等人一起,审定了初等几何学、平面三角、解析几何学、空间几何、射影几何、代数学、微积分、函数论等数学分支的名词。1938年出版的《算学名词汇编》序中写道:“本篇既脱稿,以胡君明复姜君立夫对于算学名词风着精勤,惜胡君早逝,未获观成。”姜立夫先生,以及后来主持数学名词审定工作的江泽涵先生,都多次提到胡明复在数学名词方面的工作,赞誉有加。胡明复胡明复曾就如何发展科学,并对科学本身进行过思考,提出过许多独到的见解,涉及科技政策和科学哲学问题。1915年,胡明复写了《论近年派送留学政策——为一般国民与有志留学者告》一文,仔细研究了自1909年以来利用庚子赔款选派留学生的情况,认为仅靠清华学校并非良策,应在中国范围内选拔留学生,而且每个人留学年限的长短,学校及专业的选择,不应在出国之前就确定,而应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而定。他还从中日两国的留学政策分析两国之兴衰,提出应从国家前途命运角度制定留学政策。1916年胡明复发表《科学方法论——科学方法与精神之大概及其实质》,认为科学方法是科学的本质,“且夫科学何以异于他学乎?……即在科学之方法”,“科学方法之唯一精神,曰‘求真’”,“此种精神,直接影响于人类之思想者,曰非除迷信与妄从”,并认为中国需要的就是这种科学精神。对于科学救国问题,他阐述了科学求真的精神与实用的关系,并利用科学史事实,批驳了急功近利发展科学的思想。在这篇文章中,他还介绍了H.庞加莱(Poincaré)的科学美学思想,E.马赫(Mach)的思维经济原则。在《科学方法论二——科学之律例》中,胡明复对当时在西方尚不大引人注目的科学哲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指出:“科学律例(理论),其即自然之真理乎?盖大有研究之地。”他得到的结论是,科学理论只具有或然性,乃是统计规律:“夫科学律例,无非为过去事实之通理。其能基过去以预测未来者,纯为假设之理,唯据过去之经验,则机数甚大,为可恃耳。夫所贵乎科学之律例者,即此机之所恃也。”后来,他在其论文《几率论》、《误差论》中也指出:“科学律例……以应用于未来者,属于几率之范围。”出版著作编辑1MinfuTanHu. Linear Integro-DifferentialEquationswithaBoundaryCondition. TransactionsoftheAmericanMathematicalsociety,Vo1.XIX, No. 4, October,1918.2胡明复.万有引力定律.科学,1915,1(1):32—42.3胡明复.算学于科学中之地位.科学,1915,1(2):135—138.4胡明复.近世科学和宇宙观.科学,1915,1(3):255261.5胡明复.近世纯粹几何学.科学,1915,1(3):262274;1(5):513-525.6胡明复.教育之性质与本旨.科学,1915,1(6):611-626.7胡明复.伦得根射线与结晶体之构造.科学,1915,1(8):837—853.8胡明复.论近年派送留学政策.科学,1915,1(9):965-977.9胡明复.科学方法论一.科学,1916,2(7):719—727.10胡明复.科学方法论二.科学,1916,2(9):957-963.11胡明复.磁学上最近之学说.科学,1916,2(10):1096-1105;2(12):1297-1311.12胡明复.几率论.科学,1917,3(3):261-269.
本书介绍了20世纪中国新文化运动中一位重要人物胡适的生平事迹,从童年时代的家庭文学熏陶,到少年的上海求学历程,青年时期留美学习的彷徨与觉醒,在新文化运动中的狂飙突进、摇旗呐喊,到在政治舞台上的"忍不住的新努力"开始的人生的不幸,到担任北大校长之后无奈离国,在异乡艰难困窘的生活,受到两岸同时批判的精神摧残,到最后重回台湾并毫不停息在政治上对于民主自由的追求,最终心脏病猝发逝世。
胡适的一生经历了幼时的懵懂,少年的彷徨,在革命的大时代中的觉醒与奋起,书生议政的不幸结局。从中,可以看到作为一代伟大的文学家的胡适正直、坚韧的性格特点,乃至整个中国新文化运动中青年人、文艺工作者、热心于祖国民主与自由建设的"书生"无私而坚定的政治思想,和中国文人在政治舞台上普遍的不幸于尴尬。
胡适为20世纪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路先锋,曾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在新文化运动中大力提倡白话文,提倡传记文学。胡适不仅作为伟大的文学家影响着我国的文学历史的进程,他的追求民主与自由的思想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历史的发展,而他在政治上的不幸有深深的引起后人的同情与反思。本书编著了胡适的生平,历史背景,及及他在各个时期的著作和思想,为文学爱好者提供了解胡适的平台。
“五四运动”后,同李大钊、陈独秀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分道扬镳,由“问题与主义之争”开其端,倡导改良,从此改变了他“20年不谈政治;20年不干政治”的态度。于1920年代办《努力周报》,1930年代办《独立评论》,1940年代办“独立时论社”,1949年创办《自由中国》。
1938~1942年出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193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1946~1948年任北大校长。1949年去美国。1952年返台,1957年始任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在台北病逝。
胡适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红学几个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和《胡适文存》(四集)等。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的治学方法。
有两则古代笑话这么说:
明代赵南星《笑赞》中说:“一秀才买柴,曰:‘荷薪者过来。’卖柴者因‘过来’二字明白,担到面前。问曰:‘其价几何?’因‘价’字明白,说了价钱。秀才曰:‘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卖柴者不知说甚,荷的去了。”
还有一则古代笑话说:一秀才晚上睡觉被蝎子蜇了,喊老婆说:“贤妻,迅燃银灯,你夫为毒虫所袭!”连说几遍,老婆不知其意。书生实在忍不住了,喊叫道:“老婆子,快点灯,蝎子蜇着我了!”老婆这才明白了丈夫的意思……
这两则笑话就可以证明文言文与古代人们日常生活严重脱节。古代人说话大概就像电视剧《三国演义》那样子,一般人是能够听懂的。老师给学生讲课,可能用的也是白话,象今天我们讲解文言文一样。孔夫子的《论语》中就保留着一些口语的东西。
既然古时候人们也说白话,那文人为啥就不用白话的形式进行写作呢?我想,大概一是他们怕浪费纸张。很早的时候是没有纸张的,文字刻在甲骨、竹简上,写在布帛上,成本高,当然文章要简练。二是如果不用文言文写作就显得没有文化,文人就觉得丢人,所以不用白话。例如唐代张打油用白话写了一首诗,后来遭到挖苦讽刺嘲笑。
中国的文化革命,首先是从语言文字方面入手的。新文化运动与五四时期的语言革命对中国人民的思想现代化具有无与伦比的推动力。胡适等人认为“文言的文字可读而听不懂”,“乃是一种半死的文字”,所以必须要有一种活的工具来代替已死或垂死的工具。在胡适他们的推动下,白话文的普及轰轰烈烈,并出奇地顺利。中国迅速地推进白话文,大量地引进西方的文法语法结构、拼音字母、阿拉伯数字、标点符号、数理化公式等等,使得中国终于与现代社会接轨。如果没有语言文字方面的改革,如果不引入西方的新东西,那中国本乡本土的文言文该如何承载现代这铺天盖地的信息量呢?中国该如何汇入到这浩浩荡荡的世界洪流中去呢?
文言文改革为白话文当然是好事,但改革后也出现了新的问题:今天,我们每个人不仅得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学习现代汉语,还得花费大量精力去学习那些被称作中国文化精髓而实用价值少之又少的文言文。语文是学生的主课,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在学,耗神费力地学习了半辈子,但许多人还是文字识不全,句子不会译,文章写不好,知识学不完……
唉,这讨厌的文言文…… PS:大家同意的顶一下 +2,不同意的也谈谈自己的想法,谢谢!
有两则古代笑话这么说:明代赵南星《笑赞》中说:“一秀才买柴,曰:‘荷薪者过来。
’卖柴者因‘过来’二字明白,担到面前。问曰:‘其价几何?’因‘价’字明白,说了价钱。
秀才曰:‘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卖柴者不知说甚,荷的去了。”
还有一则古代笑话说:一秀才晚上睡觉被蝎子蜇了,喊老婆说:“贤妻,迅燃银灯,你夫为毒虫所袭!”连说几遍,老婆不知其意。书生实在忍不住了,喊叫道:“老婆子,快点灯,蝎子蜇着我了!”老婆这才明白了丈夫的意思……这两则笑话就可以证明文言文与古代人们日常生活严重脱节。
古代人说话大概就像电视剧《三国演义》那样子,一般人是能够听懂的。老师给学生讲课,可能用的也是白话,象今天我们讲解文言文一样。
孔夫子的《论语》中就保留着一些口语的东西。既然古时候人们也说白话,那文人为啥就不用白话的形式进行写作呢?我想,大概一是他们怕浪费纸张。
很早的时候是没有纸张的,文字刻在甲骨、竹简上,写在布帛上,成本高,当然文章要简练。二是如果不用文言文写作就显得没有文化,文人就觉得丢人,所以不用白话。
例如唐代张打油用白话写了一首诗,后来遭到挖苦讽刺嘲笑。中国的文化革命,首先是从语言文字方面入手的。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时期的语言革命对中国人民的思想现代化具有无与伦比的推动力。胡适等人认为“文言的文字可读而听不懂”,“乃是一种半死的文字”,所以必须要有一种活的工具来代替已死或垂死的工具。
在胡适他们的推动下,白话文的普及轰轰烈烈,并出奇地顺利。中国迅速地推进白话文,大量地引进西方的文法语法结构、拼音字母、阿拉伯数字、标点符号、数理化公式等等,使得中国终于与现代社会接轨。
如果没有语言文字方面的改革,如果不引入西方的新东西,那中国本乡本土的文言文该如何承载现代这铺天盖地的信息量呢?中国该如何汇入到这浩浩荡荡的世界洪流中去呢?文言文改革为白话文当然是好事,但改革后也出现了新的问题:今天,我们每个人不仅得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学习现代汉语,还得花费大量精力去学习那些被称作中国文化精髓而实用价值少之又少的文言文。语文是学生的主课,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在学,耗神费力地学习了半辈子,但许多人还是文字识不全,句子不会译,文章写不好,知识学不完……唉,这讨厌的文言文…… PS:大家同意的顶一下 +2,不同意的也谈谈自己的想法,谢谢。
我和同学之间发生的一件事
我和同班同学李壮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每天一起上学,一起放学回家,还经常一起打篮球、下象棋,亲密极了。
今天上午放学,我和李壮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我们俩因为一件小事争执起来,两个人互相对着说,不一会他急眼了过来打我,我们俩互相打了一架,我决定以后再也不理李壮了。
回到家,我和妈妈说起这件事,妈妈看着我认真地说:“程程,你认为李壮做的不对,你有没有不对的地方呀?”我说:“我有什么做错的地方呀?”妈妈微笑着说:“你想一想,如果在李壮说你时,你不去跟他吵,而是好好跟他讲理,是不是就不会发生打架的事了吗?”我想了想,又说 :“是李壮先打我的呀!”
妈妈说:“如果你的每个好朋友都象他今天这样,你都不理他们,那么你就不会再有朋友了,那样你就会感到很孤单。”妈妈接着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要把别人的缺点放在心上,就算别人有做的不对的地方,你也不要去斤斤计较,要宽宏大量地去原谅他,这样你才会有更多的朋友。李壮虽然有错,但是你也不应该咬他,我希望你下午去给李壮道个歉,不要让他再生气了,好吗?”
我低着头,用很小的声音说了一声“好吧,妈妈!我下午去向李壮道歉。”
下午来到学校,我心里还想着李壮会不会理我,我一见到李壮,主动向他道歉,李壮很高兴地和我说话,还让我看了看他的胳膊,他的胳膊青一块、红一块,我非常惭愧,真后悔上午做的事。我俩又和好了,又成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人都应该有一颗宽容的心,不要计较一些小事,这样才会有很多好朋友,才会很快乐;如果你心胸狭窄,就不会有人和你做朋友,那样你就会变得很孤独,生活得没有意义。如果我们大家都能宽宏大量地去对待别人,那这个社会该是多么和谐呀!
文言文我爱你 在历史悠久的中国,流传着一种古老的语言------文言文。
因为和现代文有很大的不同,有的同学觉得,“之乎者也”读着像绕口令,看着像天书,背起来更是头疼不已。可是,我却不然,我喜欢文言文,因为学习文言文,让我收获了很多很多。
小时候,当我还在牙牙学语时,妈妈就指着池塘里的大白鹅教我“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看着树上的小鸟说“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数着泥土中探出的嫩芽感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不知不觉中,让我喜欢上了可爱的大自然,也喜欢上了琅琅上口的古诗。长大些,我的录音机里又经常响起“人之初、性本善……”的诵读声,每当我能跟着背上一段,妈妈就会给我讲一个有意思的故事,从这些故事里,我懂得了尊老爱幼、谦逊有礼和“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等做人的道理。
上小学后,孔子的“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简洁易记的话又教会我很多行之有效的学习好方法。升入初中,上了古诗文班,更是让我开阔了眼界。
我跟随柳宗元穿过竹林,探寻僻静优美的小石潭;和范仲淹一起登上岳阳楼,一览浩淼壮观的洞庭湖……更从《史记》、《汉书》等史书中认识了秦皇汉武、王侯将相和侠客滑稽等各种有意思的人物,知道了“一鸣惊人”、“多多益善”等耳熟能详的成语背后不为人知的有趣典故。文言文还让我变得能言善辩,我不但从晏子、诸葛亮那里学会了欲擒故纵、旁敲侧击等辩论技巧,还常常能引经据典,有时通过历史故事打比方,有时用简短精炼的文言古句作总结,令很多同学心悦诚服。
文言文,这一凝聚着古人思想和智慧精华的古老语言,伴随我成长,丰富我的人生,教会我乐观、努力和思考,文言文让我怎能不爱你。
1.危中寻机茧,束缚了蛹,而蛹破茧而出,化作了最美丽的蝶;夜,遮住了光,而星星努力闪烁,成就了美丽的星空;危,迎面而来挡住了前进的路,而我们,危中寻机,要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危,是司马迁深陷牢狱,受宫刑之苦,该继续坚持写下真实的历史,还是屈服于封建皇权放弃?司马迁在危难面前,毅然选择了坚持,而正是这场危难,给了他对生命的珍惜和面对权力威胁的大无畏,600字高中作文.如果没有危,恐怕难以成就“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危,是李白虽有昭昭若日月之德才,缺遭人诬陷,被流放边关.“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危中寻机,将流放视为散心的良机,在流放中写下了《蜀道难》等千古经典.如果没有危,哪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骨气与不羁?危,有时小得像一滴灯油滴到了衣服上,而法国年轻的家务杂工不得不用白干一年来赔偿.而他危中寻机,发现了被煤油滴染的地方,不仅没脏反而把陈年的污渍清除了.这个发现,使他研制出了干洗剂.没有危,怎么会有对传统洗衣技术的巨大改革呢?危,有时又很大,比如汶川地震.2008年5月12日下午14点28分,请记住这个时刻,来自地下二十多千米的震动震倒了校舍,震倒了家园,震到了许多大工程,可是,危难,却给了我们见证母爱的机会,见证师德的机会,见证团结的机会,见证国家关怀的机会!大灾有大爱,恩格斯曾说:没有一场巨大的灾难不是以历史的巨大进步作为补偿的.而我们中华民族,将以灾难作为凝聚人心的契机,崛起!人生如山,危中寻机好比寻径如山,方知山之高!人生如海,危中寻机好比扬帆入海,方知海之大!我们都不喜欢黑夜,但我们喜欢星空;我们都不喜欢危难,但我们可以转为危机,作文600字无论是面对个人命运的危机,还是国家命运的危机,就让我们危中寻机,创造辉煌!2.莫畏浮云遮望眼拨开云雾,你会看见满天的阳光.——雪莱翅膀若是足够坚硬,雄鹰便开始展翅;水滴若是足够丰富,小溪便开始流淌;心志若是足够坚强灵敏,人便开始前行.于是,伸出双手,拨开漫天的乌云,在黑暗中寻求光明,是下一个道尔顿、下一个安藤百福,亦或是下一个乔利.曾经,乌云笼罩楚汉之地.项羽,那个曾经仰天长啸的西楚霸王,拥有将阿房宫付之灰炬的不可一世,拥有横扫江北的赫赫战功,可最终,垓下的四面楚歌、草木皆兵,虞姬的鲜血染红利剑,过不了这片心的乌云,过不了江东.刘邦之智也许尽在于“愚”.“愚”忍鸿门之宴,“愚”纳敌之降将.他真正懂得眼前只不过是一时阴霾,能够用聪颖去寻求光阴,就能最终夺得天下.就像是衣袖上的污点,项羽沉浸于它的肮脏,任凭它扩散;刘邦设法将它洗净,化为生命的亮点.人生终究不能够完美.乌云遮天之时,是留在大观园中浅吟低唱,用一曲《葬花》来葬魂?还是越束缚,用飞翔来成就人生?约翰?克里斯朵夫给了我答案.命运对克里斯朵夫是残忍的,夺走他的财富,掠走他的爱情,抢走他的健康.挣扎,让他痛苦,却不能够磨灭他的灵魂.在痛苦中,用他的生命,克里斯朵夫谱写着动人乐章,也写出他的顽强.博迪同他,用仅能够眨动的左眼,他与助手配合,最终完成巨着.人生的不完美终究会不会是绊脚石?无需再问.抬头看天,乌云之后躲着阳光.关键在于心空是不是足够开阔,心志是不是足够机敏,你是不是做好了接纳阳光的准备?感叹于先贤的智慧,如果不是明白度过乌云的必要,司马迁不会在接受身心摧残之后.重新站立:韩非不会在受嘲后重新备起;贝多芬不会耳聋后重新高歌;季羡林不会在“牛棚”生活后重新欢笑;道尔顿、安藤百福亦不会成功……莫畏浮云适望眼,精彩在黑暗之后重现.纪伯伦之言时刻在耳:“上帝不会让你的天空永远阴霾.伸出你的手,用智慧之心打开那一片乌云.”不畏浮云遮望眼,拔开云雾,你我的世界阳光灿烂…… 〔600字高中作文〕随文赠言:【受惠的人,必须把那恩惠常藏心底,但是施恩的人则不可记住它.——西塞罗。
荀子说:“学不可以已”,“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此处的“物”即为“学习”,由此可见,人生贵在求学。凡事都可以从纵向和横向方面来考虑,求学也不例外。
纵向上的求学是时间上的积累,抓紧时间学习是纵向的真谛;横向上的求学则是范围上的扩展,泛学与精学是横向的奥秘。求学是实实在在的付出,绝非动动嘴皮的巧活,求学需要一个人真正静下心来花大量的时间。
时间从何而来?鲁迅先生说得好:“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去挤总会有的。”因此我们要善于并勇于去挤时间。
散步时的沉思,小憩时的冥想,排队时的默背,临睡前的回味……零碎的时间处处有,只要肯去利用。哈佛有一个著名的理论: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
所以,只要我们充分利用所有可以为我们所用的时间,那么我们就拥有了超越他人的法宝,我们就能赢得纵向求学的胜利。当然,赢得了纵向求学的胜利并不等于求学的成功,还有横向的挑战在等着我们。
人生是一个多元化小世界,任何人都不能单凭一种技能而生存下来。
我的表弟我有一个天真又可爱,聪明又活泼的表弟,他有一对水灵灵的大眼睛,想问题时乌黑的眼珠便在眼眶里骨碌骨碌直转。
当表弟笑起来的时候,就能露出一对洁白又整齐的小牙,十分有趣。我非常喜欢他。
表弟住在奶奶家。有一次,他对奶奶说他喜欢小花猫。
奶奶疼爱表弟,什么话都听他。便叫我看好表弟,自己到街上去买小花猫。
奶奶买回来一只又活泼又美丽的小花猫。表弟看到那活泼可爱的小花猫高兴得跳了起来,就连忙跑到外婆身边,跟那可爱的小花猫玩,轻轻地抚摸着它,嘴里还唱着动听的小花猫歌曲。
这时小花猫用爪子把表弟的裤子抓破了。爷爷看见了,把小花猫抱起来一扔。
表弟看到了哇哇地大哭起来,嘴里说:“外公你坏,小花猫不懂事,你要教育它,怎么可以扔掉它,我不懂事,你也扔掉我吗?你看它多可怜呀!”大家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爷爷赶紧抱起小花猫,对表弟说:“对,小猫不懂事,弟弟教育它!”还有一次,表弟在屋子里玩,他不听奶奶的话,偏要玩自行车,结果一不小心把自行车弄翻了,手指被压住了,他连忙把手指掰开,哇哇地大哭起来。
这时奶奶听到了哭声,连忙从房里跑出来,看到这种情景又好气又好笑,便不去理化了。他哭了一会儿不哭了,从手指缝里偷看,看外婆是不是注意他。
他发现外婆不理他,走到外婆身边大笑起来。我的表弟多么有趣可爱呀!我非常喜欢他。
荀子说:“学不可以已”,“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此处的“物”即为“学习”,由此可见,人生贵在求学。凡事都可以从纵向和横向方面来考虑,求学也不例外。
纵向上的求学是时间上的积累,抓紧时间学习是纵向的真谛;横向上的求学则是范围上的扩展,泛学与精学是横向的奥秘。求学是实实在在的付出,绝非动动嘴皮的巧活,求学需要一个人真正静下心来花大量的时间。
时间从何而来?鲁迅先生说得好:“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去挤总会有的。”因此我们要善于并勇于去挤时间。
散步时的沉思,小憩时的冥想,排队时的默背,临睡前的回味……零碎的时间处处有,只要肯去利用。哈佛有一个著名的理论: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
所以,只要我们充分利用所有可以为我们所用的时间,那么我们就拥有了超越他人的法宝,我们就能赢得纵向求学的胜利。当然,赢得了纵向求学的胜利并不等于求学的成功,还有横向的挑战在等着我们。
人生是一个多元化小世界,任何人都不能单凭一种技能而生存下来。
【学习文言文的意义】: (1)学好文言文,有利于了解和学习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
文言文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他把我国五千年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文化完整而有序地保存下来。我们只要稍稍回顾一下,从《尚书》一直到清代文学,就可以感受到这些文言典籍里蕴藏着多么丰厚的中国文化,包含着多少古人卓越的智慧和博大的思想。
弘扬传统文化是时代的需要,我们没有理由抛弃数千年的文化积淀。而作为高中文言文教学,理所当然地要承担起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使命。
高中时期学习文言文,将为他们以后进一步认识了解并热爱祖国文化打下基础,并对其一生的文化素养产生深远影响。 (2)学好文言文,有利于丰富精神世界,熏陶语感。
屈原、司马迁、李白、苏轼等先贤,以文言构筑的诗文,是辉煌灿烂的“精神灯塔”,照彻千万年,沐浴古今人。他们的灵魂,用文言走过的漫漫的精神历程,我们今人再通过文言,让学生去循迹走过,对学生的精神就是一次次历练。
不断地走过、不断地历练,就是民族的精神积淀、精神记忆与精神传承!同样也是语感的形成。作家李霁野上世纪四十年代说:“读过一点诗词的人,黄鹂、燕、鸠、杜鹃等鸟所引起的情绪,也自然和未曾读过诗的人完全不一样。
我们经过诗文的眼睛来看万象,经过诗人的耳朵来听万籁,仿佛是增加了一种感官,而不曾读诗的人,却仿佛是瞎了眼睛,聋了耳朵,他们的生活经验自然也就贫乏得多了。”这里的诗词指的是古典诗词,如此量化积累,就是语感的形成,也是精神气质的形成。
这些恐怕是单纯学习白话诗文所不可替代的。 (3)学习文言文,有利于促进道德回归。
道德作为调整人类行为的规范,既是人类自身发展的手段,又是人类发展的目的,它对社会具有积极的规范、教育、导向作用。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以文言流传下来很多有价值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因此,文言文拥有无法估量的教育潜能,其中包含着一个古老民族的精魂。在当前重新树立个人责任与美德的过程中,文言文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作用与功能。
我们当代学生所普遍缺少的很多有关修身、治家、睦亲、就业、交际等道理在古代经典名著中都有发人深思的论述。例如,《中庸》里对人与人交往中所讲究的“诚”有这样的论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与天地参矣。”再如道德操守,古人对这方面的强调提高到了及至,甚至把道德看得比生命还宝贵。
用孔子的话讲就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这些道德观念固然带有一定的阶级局限性,但只要我们用历史的眼光、辨证的方法,合理地去发掘利用,它就一定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从短期效应看,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一人一事的思想认识;从长期效应看,有助于加强其个人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有助于塑造理想人格。(4)学好文言文,有利于提高写作水平。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坛闪耀着一群璀璨的巨星,他们是鲁迅、胡适、梁实秋、郭沫若、老舍、巴金、曹禺、林语堂、张爱玲等等,他们光华四射,文采灼灼。他们灵动地驾驭白话,筑起白话汉语的华彩篇章。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文坛却顿失光彩,再没有涌现出一个灵动地驾驭白话的“大师群体”,堪称“白话大师”的只有寥寥几位。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当然很多,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是: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中小学阶段截断了系统的文言文教育的血脉。
这使得在20世纪下半叶成为文坛主流的人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深入的文言教育,使他们难以达到文言所表现出来的简洁、干净、纯粹、典雅、形象、传神的境界。因此,在少年时期诵读相当数量的一流文言文,有利于提高白话文的写作水平。
2001年高考南京13中学学生蒋昕捷写出的满分作文《赤兔之死》就是明证。文章作者以熟谙的三国故事,编撰了赤兔马为诚信而殒身的感人故事,立意深邃,且通篇采用纯熟的古白话,明白晓畅,文才飞扬,老到的语言功夫受到阅卷老师的一致赞赏。
事后记者对其进行了专访,蒋昕捷告诉记者,这要归功于平时喜欢诵读古典名著。“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与文言失去了联系的人,必然由于古汉语底蕴不足而使文章变得冗长、直白。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浩瀚的文化瑰宝, *** 主席曾说过,对于古代文化要采取“古为今用”的态度。
我们学习文言文,就是要掌握方法,继承古代的文化遗产。因此,我们不但要学习文言文,而且还要学好文言文,才能继承古代的文化遗产,真正做到“古为今用”。
有两则古代笑话这么说:
明代赵南星《笑赞》中说:“一秀才买柴,曰:‘荷薪者过来。’卖柴者因‘过来’二字明白,担到面前。问曰:‘其价几何?’因‘价’字明白,说了价钱。秀才曰:‘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卖柴者不知说甚,荷的去了。”
还有一则古代笑话说:一秀才晚上睡觉被蝎子蜇了,喊老婆说:“贤妻,迅燃银灯,你夫为毒虫所袭!”连说几遍,老婆不知其意。书生实在忍不住了,喊叫道:“老婆子,快点灯,蝎子蜇着我了!”老婆这才明白了丈夫的意思……
这两则笑话就可以证明文言文与古代人们日常生活严重脱节。古代人说话大概就像电视剧《三国演义》那样子,一般人是能够听懂的。老师给学生讲课,可能用的也是白话,象今天我们讲解文言文一样。孔夫子的《论语》中就保留着一些口语的东西。
既然古时候人们也说白话,那文人为啥就不用白话的形式进行写作呢?我想,大概一是他们怕浪费纸张。很早的时候是没有纸张的,文字刻在甲骨、竹简上,写在布帛上,成本高,当然文章要简练。二是如果不用文言文写作就显得没有文化,文人就觉得丢人,所以不用白话。例如唐代张打油用白话写了一首诗,后来遭到挖苦讽刺嘲笑。
中国的文化革命,首先是从语言文字方面入手的。新文化运动与五四时期的语言革命对中国人民的思想现代化具有无与伦比的推动力。胡适等人认为“文言的文字可读而听不懂”,“乃是一种半死的文字”,所以必须要有一种活的工具来代替已死或垂死的工具。在胡适他们的推动下,白话文的普及轰轰烈烈,并出奇地顺利。中国迅速地推进白话文,大量地引进西方的文法语法结构、拼音字母、阿拉伯数字、标点符号、数理化公式等等,使得中国终于与现代社会接轨。如果没有语言文字方面的改革,如果不引入西方的新东西,那中国本乡本土的文言文该如何承载现代这铺天盖地的信息量呢?中国该如何汇入到这浩浩荡荡的世界洪流中去呢?
文言文改革为白话文当然是好事,但改革后也出现了新的问题:今天,我们每个人不仅得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学习现代汉语,还得花费大量精力去学习那些被称作中国文化精髓而实用价值少之又少的文言文。语文是学生的主课,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在学,耗神费力地学习了半辈子,但许多人还是文字识不全,句子不会译,文章写不好,知识学不完……
唉,这讨厌的文言文…… PS:大家同意的顶一下 +2,不同意的也谈谈自己的想法,谢谢!
认识自你自己
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敌手,而是你自己,你脆弱的心是你最可怕的敌人。而在你的生活中,有一个人需要你的支持、鼓励和理解,有一个人是你最可信赖的人,这个人是谁呢,又是你自己。
你有没有想过,在生活中,人们最先注意的是自己,还是别人?"当然是自己。"你毫无疑义地说。你说得很对,拿到一张集体照,每个人的目光首当其冲不就是落在自己身上吗。可是人们经常会发生不认识自己的现象:"我怎么会做出这种事,说出这种话,简直不可思议。"有些人在碰到意外打击不能自拔时,会一下失去自我。"我心已碎,我已心灰意冷,我依然怕黑,无人给我安慰,我到底是谁啊?是恶魔?是天使?"著名画家保罗?高更曾画过一幅震动世界的经典作品:"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表达了一些现代人对自我的迷惑和茫然。因此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很多人对自己的认识和了解仍然像幼儿园里的孩子,不会去开发自己身上的个性特长。也不知道自己的人格缺陷在哪里?由此产生的种种人间悲剧也就屡见不鲜。不管是历史写照,还是文学作品,悲剧人物都可以从个性失衡,失去自我中寻找到缘由。如果没有镜子,不去河边、并底照照,人类可能永远不会知道自己的模样。同样,人不去自观自己,内视自己,不去认认真真坐下来想一想,要是难以了解自己那变化莫测的思维、情绪和自我表现。当你在失败和挫折中,自己看不上自己,自己和自己赌气,摔东西、骂人、捶打脑袋、无休止地长吁短叹时,你有没有想过,这并没有解脱你的失败,减轻挫折。你有没有想过:是谁在阻挠你取得成功呢?这个人正是你自己。
一、大观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书面语言形式,承担了几千年的文化记录与传承的任务。
文言文的地位衰落始于20世纪一陈独秀为代表的“白话文运动”。文言文成为了近现代国立的衰败的牺牲品。
中国古众多朝代的强盛与衰败原因众多,有人“敏锐”地归结到“红颜祸水”已经够荒唐了,却从没有人归结到语言文字上来,只有近现代学者眼光独到,捕捉到了这点。所谓“开眼看世界”应该在去粗取精的基础上“师夷长技以制夷”。
“我手写我心”的结果是我们写的和说的一样,于是,“文学”变应该改成“语学”了。二、利弊 白话文的有利之处在于,只要识字的大众都可以看懂“文章”,对于知识的普及和传播自然是功不可没。
别的,还真找不出什么太大的功绩来了。 白话文提倡是进步的,然而,丢掉传统的文言文之后,现在是什么样呢?姑且就不说看不懂浩瀚的古文献了。
看看现在所谓的“新诗”,难道不是敲几个回车的事儿?丢掉文言文的我们便是丢掉了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几千年来的宝贵财富。三、现状 最近网上有关于文言文教学时期小学生的作文,水平之“高”,就连现当代的绝大部分大学生都无法企及。
仅这点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自古以来,世上流传着一句名言:苦尽甜来。是的,没有苦,就没有甜。苦与乐就像一对孪生兄弟,缺一不可。我们学习也是如此:只有经受苦中苦,才能得到甜上甜。
在学校里,常常听到一些同学诉苦喊冤:学习太苦了!但他们是否尝到了苦后之乐呢?
月考快到了,每天是繁忙的功课:一张张琳琅满目的模拟试卷,压得喘不过气来;每天早晨,六点钟,便和那“心爱”的被窝告别,踏上了一天艰苦的学习旅途。课堂上,不是聚精会神地听讲,就是认真细致地做题。几乎每节课都要拖堂,神经细胞,时刻处在高度的紧张状态之中。晚上回到家,也别想轻松,无数张试卷足以与你战斗到10点以后。睡觉了,躺在床上总算可以松一口气,但还没睡上八个小时,又被那该死的闹钟惊醒了。
天天如此,月月如此,真是苦不堪言啊!
虽然学习艰苦,但付出以后不是徒劳的。月考之后,成绩是100分,脸上便露出得意的笑容。当家长夸奖时,心中会感到十分的惬意;当老师表扬时,又会得到无比的欣慰;当同学们赞叹时,又会感到非常的自豪。这不是苦后之乐吗?
在实际生活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当你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开一道难题时,不亦乐乎!当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不亦乐乎!试想,将来,当你运用知识,为祖国做出贡献时,恐怕更是不亦乐乎了!
事实证明,苦与乐是一种辨证关系:没有苦,就无所谓乐;没有乐,也就无所谓苦。苦中有乐,乐中有苦。只有我们有了艰苦的付出,才能享受到成功后的幸福和快乐。
一、大观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书面语言形式,承担了几千年的文化记录与传承的任务。文言文的地位衰落始于20世纪一陈独秀为代表的“白话文运动”。文言文成为了近现代国立的衰败的牺牲品。中国古众多朝代的强盛与衰败原因众多,有人“敏锐”地归结到“红颜祸水”已经够荒唐了,却从没有人归结到语言文字上来,只有近现代学者眼光独到,捕捉到了这点。所谓“开眼看世界”应该在去粗取精的基础上“师夷长技以制夷”。“我手写我心”的结果是我们写的和说的一样,于是,“文学”变应该改成“语学”了。
二、利弊
白话文的有利之处在于,只要识字的大众都可以看懂“文章”,对于知识的普及和传播自然是功不可没。别的,还真找不出什么太大的功绩来了。
白话文提倡是进步的,然而,丢掉传统的文言文之后,现在是什么样呢?姑且就不说看不懂浩瀚的古文献了。看看现在所谓的“新诗”,难道不是敲几个回车的事儿?丢掉文言文的我们便是丢掉了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几千年来的宝贵财富。
三、现状
最近网上有关于文言文教学时期小学生的作文,水平之“高”,就连现当代的绝大部分大学生都无法企及。仅这点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论语读后感
孔夫子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诸如此类的话,并且还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岁,五十七年的经历使他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冠绝一时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可谓是震古烁今(不敢说后无来者,也起码是前无古人了)。以如此身份,当他的高足问他时,他的回答竟然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多么令人不可思议!
作为一个完全有足够的资本炫耀自己的大学问家,孔子还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探索中去吗?答案是肯定的。
孔子的特点不是探求天地万物的具体性理,而是探求社会与人生的具体性情。 因为世间万物的客观规律也许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体感情是无限的。作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无限的“人”,这也正是让孔子感到学无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举止,是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内容,就打破了原来的旧的规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话已经说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难的。而孔子最精辟的论述,也自然而然体现他对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见解。
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这一点上,和孔夫子几千年前提出的主张“仁与德”的观点不谋而合,两人都是伟大的教育家,为什么相隔千年,提出的观点却是惊人的相似?毫无疑问,两人都是把“仁与德”当作自己去不断努力实现的目标,不断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这是有必然性的。
为了学习,可以三月不知肉味,这足以见孔子的勤奋,可如果仅仅是勤奋,恐怕孔子就不会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学表现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谦虚;我不如老农,我不如老圃,这是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一种乐观。他的学习精神,不仅仅限我们常人的思维:这个是学问,那个不合适。孔子会以最博大的胸怀,去接容包纳世间万物,这就是我们所不及的。
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备着各种谋生技能、又具备着对于生命意义有深隧洞见的哲学家及教育家。他一方面具备着各种礼、乐、射、御、书、数的专业知识,又具备着经营管理政治的理念,又对教育的目标有着明确的方向指引,因着他的众多的知能,他成为中国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许多谋生技能的知能细节固然没有保存下来,但是他的人生智能的谈话却成了绵延两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智能宝典,当我们阅读吟咏他的话语之时,每一句话都发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他的智能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标。
这就是孔子的学习!这就是圣人的学习!
也许我们这些凡人是永远无法领会万世师表的学习的内涵,但每一个人也许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新的自我。
人教社高中语文第三册,今年又作了修订,从内容的选择,到体例的编订,都让人觉得耳目一新,它更贴近生活,更突出了人文学科的特点。比较起来,应是这些年的教材变革中比较成功的了。可课程刚上了两个单元,就发现了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出现了几处瑕疵和疏漏,掩去了它的许多光彩。
1、可以避免的硬伤。
第二单元第七课是《近体诗六首》,但课后的练习题却用了“背诵这八首诗”,尽管我们做老师的知道这是由《实验修订本》中的《近体诗八首》留下来的,可学生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个疏漏之处,并不牵涉到知识性的问题,只要校对认真一点就可以避免,实在是不应该出现。
2、两处错误
第三册第六课《琵琶行》第二段的开始有这样两句诗“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在第一句之后,用的是问号,这个问号用错了,这里该用逗号。这个问题在《试验修订本》中已经出现,应该有人指出,但直到现在,也没有做出修改,让人费解。另外,在《近体诗六首》的课后练习题中又出现了一处标点错误:“说说这一联里哪两个字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为什么。”(第30页第二大题第2小题)这里的句号应该用问号。
3、两处欠妥
在《琵琶行》中有这样一个注释:“翻酒污”—泼翻了酒被沾污。这个注释是个病句,如果它的主语是“血色罗裙”,那么它不会“泼翻了”;如果是“人”,那他就不会被“沾污”。所以,这里应解释为“被泼翻的酒沾污”才对。
在《近体诗六首·锦瑟》的课后也出现了一处令人费解的注释:“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大意是,一晃我年已半百……”学生往往将“年已半百”误解为“五十弦”的解释。其实,这里怎么也不能将“五十弦”和“年已半百”联系起来,这样的注释让人哭笑不得。
人们常说瑕不掩瑜,但教材,它是学生学习的一个例子,要维护它的神圣性和权威性,尽可能地做到严谨与完美,不能让过多的“瑕”掩去了它的“瑜”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