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物料特性研究论文

物料特性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物料特性研究论文

上中国知网,或者豆丁上下..很多的...智能无机非金属材料摘 要 结构材料所处的环境极为复杂,材料损坏引起事故的危险性不断增加,研究与开发对损坏能自行诊断并具有自修复能力的结构材料是十分重要而急迫的任务。本文对智能材料的发展、构思、无机非金属智能材料进行了综述,对智能材料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智能;无机非金属;材料 智能材料是指对环境具有可感知、可响应并具有功能发现能力的新材料。日本高木俊宜教授[1]将信息科学融于材料的物性和功能,于1989年提出了智能材料(Intelligent materials)概念。至此智能材料与结构的研究也开始由航空航天及军事部门[2,3]逐渐扩展到土木工程[4]、医药、体育和日常用品[5,6]等其他领域。 同时,美国的R•E•Newnham教授围绕具有传感和执行功能的材料提出了灵巧材料(Smart materials)概念,又有人称之为机敏材料。他将灵巧材料分为三类: 被动灵巧材料——仅能响应外界变化的材料; 主动灵巧材料——不仅能识别外界的变化,经执行线路能诱发反馈回路,而且响应环境变化的材料; 很灵巧材料——有感知、执行功能,并能响应环境变化,从而改变性能系数的材料。 R•E•Newnham的灵巧材料和高木俊宜的智能材料概念的共同之处是:材料对环境的响应性。 自l989年以来,先是在日本、美国,尔后是西欧,进而世界各国的材料界均开始研究智能材料。科学家们研究将必要的仿生(biominetic)功能引入材料,使材料和系统达到更高的层次,成为具有自检测、自判断、自结论、自指令和执行功能的新材料。智能结构常常把高技术传感器或敏感元件与传统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结合在一起,赋予材料崭新的性能,使无生命的材料变得有了“感觉”和“知觉”,能适应环境的变化,不仅能发现问题,而且还能自行解决问题。 由于智能材料和系统的性能可随环境而变化,其应用前景十分广泛[7]。例如飞机的机翼引入智能系统后,能响应空气压力和飞行速度而改变其形状;进入太空的灵巧结构上设置了消震系统,能补偿失重,防止金属疲劳;潜水艇能改变形状,消除湍流,使流动的噪声不易被测出而便于隐蔽;金属智能结构材料能自行检测损伤和抑制裂缝扩展,具有自修复功能,确保了结构物的可靠性;高技术汽车中采用了许多灵巧系统,如空气-燃料氧传感器和压电雨滴传感器等,增加了使用功能。其它还有智能水净化装置可感知而且能除去有害污染物;电致变色灵巧窗可响应气候的变化和人的活动,调节热流和采光;智能卫生间能分析尿样,作出早期诊断;智能药物释放体系能响应血糖浓度,释放胰岛素,维持血糖浓度在正常水平。 国外对智能材料研究与开发的趋势是:把智能性材料发展为智能材料系统与结构。这是当前工程学科发展的国际前沿,将给工程材料与结构的发展带来一场革命。国外的城市基础建设中正构思如何应用智能材料构筑对环境变化能作出灵敏反应的楼层、桥梁和大厦等。这是一个系统综合过程,需将新的特性和功能引入现有的结构中。 美国科学家们正在设计各种方法,试图使桥梁、机翼和其它关键结构具有自己的“神经系统”、“肌肉”和“大脑”,使它们能感觉到即将出现的故障并能自行解决。例如在飞机发生故障之前向飞行员发出警报,或在桥梁出现裂痕时能自动修复。他们的方法之一是,在高性能的复合材料中嵌入细小的光纤材料,由于在复合材料中布满了纵横交错的光纤,它们就能像“神经”那样感受到机翼上受到的不同压力,在极端严重的情况下,光纤会断裂,光传输就会中断,于是发出即将出现事故的警告。 1、 智能材料的构思[8] 一种新的概念往往是各种不同观点、概念的综合。智能材料设计的思路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1)材料开发的历史,结构材料→功能材料→智能材料。(2)人工智能计算机的影响,也就是生物计算机的未来模式、学习计算机、三维识别计算机对材料提出的新要求。(3)从材料设计的角度考虑智能材料的制造。(4)软件功能引入材料。(5)对材料的期望。(6)能量的传递。(7)材料具有时间轴的观点,如寿命预告功能、自修复功能,甚至自学习、自增殖和自净化功能,因外部刺激时间轴可对应作出积极自变的动态响应,即仿照生物体所具有的功能。例如,智能人工骨不仅与生物体相容性良好,而且能依据生物体骨的生长、治愈状况而分解,最后消失。 1.1 仿生与智能材料 智能材料的性能是组成、结构、形态与环境的函数,它具有环境响应性。生物体的最大特点是对环境的适应,从植物、动物到人类均如此。细胞是生物体的基础,可视为具有传感、处理和执行三种功能的融合材料,因而细胞可作为智能材料的蓝本。 对于从单纯物质到复杂物质的研究,可以通过建立模型实现。模型使复杂的生物材料得解,从而创造出仿生智能材料。例如,高分子材料是人工设计的合成材料,在研究时曾借鉴于天然丝的大分子结构,然后合成出了强度更高的尼龙。目前,已根据模拟信息接受功能蛋白质和执行功能蛋白质,创造出由超微观到宏观的各种层次的智能材料。 1.2 智能材料设计 用现有材料组合,并引入多重功能,特别是软件功能,可以得到智能材料。随着信息科学的迅速发展,自动装置(Automaton)不仅用于机器人和计算机这类人工机械,更可用于能条件反射的生物机械。 此自动装置在输入信号(信息)时,能依据过去的输入信号(信息)产生输出信号(信息)。过去输入的信息则能作为内部状态存贮于系统内。因此,自动装置由输入、内部状态、输出三部分组成。将智能材料与自动装置类比,两者的概念是相似的。 自动装置M可用以下6个参数描绘: M=(θ,X,Y,f,g,θ0) 式中θ为内部状态的集;X和Y分别代表输入和输出信息的集;f表示现在的内部状态因输入信息转变为下一时间内部状态的状态转变系数;g是现在的内部状态因输入信息而输出信息的输出系数;θ0为初期状态的集。 为使材料智能化,可控制其内部状态θ、状态转变系数f及输出系数g。例如对于陶瓷,其θ、f、g的关系,即是材料结构、组成与功能性的关系。设计材料时应考虑这些参数。若使陶瓷的功能提高至智能化,需要控制f和g。 一般陶瓷是微小晶粒聚集成的多晶体,常通过添加微量第二组分控制其特性。此第二组分的本体和微晶粒界两者的性能均影响所得材料特性。 实际上,第二组分的离子引入系统时,其自由能(G=H-TS)发生变化,为使材料的自由能(G)最小,有必要控制焓(H),使熵(S)达最适合的数值。而熵与添加物的分布有关,因此陶瓷的功能性控制可通过优化熵来实现。熵由材料本身的焓调控。故为使陶瓷具有高功能进而达到智能化的目的,应使材料处于非平衡态、拟平衡态和亚稳定状态。 对于智能材料而言,材料与信息概念具有同一性。而某一L符号的平均信息量Φ与几率P状态的信息量logP有关,即 此式类同于热力学的熵,但符号相反,故称负熵(negcntropy)。因熵为无序性的量度,负熵则是有序性的量度。 1.3 智能材料的创制方法 基于智能材料具有传感、处理和执行的功能,因而其创制实际上是将此类软件功能(信息)引入材料。这类似于身体的信息处理单元——神经原,可融各种功能于一体(图1(a)),将多种软件功能寓于几纳米到数十纳米厚的不同层次结构(图1(b)),使材料智能化。此时材料的性能不仅与其组成、结构、形态有关,更是环境的函数。智能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涉及金属系、陶瓷系、高分子系和生物系智能材料和系统。 2、 智能无机非金属材料 智能无机非金属材料很多,在此介绍几种较为典型的智能无机非金属材料。 2.1 智能陶瓷 2.1.1 氧化锆增韧陶瓷 氧化锆晶体一般有三种晶型: 其中t-ZrO2转化为m-ZrO2相变具有马氏体相变的特征,并且相变伴随有3%~5%的体积膨胀。不加稳定剂的ZrO2陶瓷在烧结温度冷却的过程中,就会由于发生相变而严重开裂。解决的办法是添加离子半径比Zr小的Ca、Mg、Y等金属的氧化物。 氧化锆相变可分为烧成冷却过程中相变和使用过程中相变。造成相变的原因,前者是温度诱导,后者是应力诱导。两类相变的结果都可使陶瓷增韧。增韧机制主要有相变增韧、微裂纹增韧、表面增韧、裂纹弯曲和偏转增韧等[9]。 当ZrO2晶粒尺寸比较大而稳定剂含量比较小时,陶瓷中的t-ZrO2晶粒在烧成后冷却至室温的过程中发生相变,相变所伴随的体积膨胀在陶瓷内部产生压应力,并在一些区域形成微裂纹。当主裂纹在这样的材料中扩展时,一方面受到上述压应力的作用,裂纹扩展受到阻碍;同时由于原有微裂纹的延伸使主裂纹受阻改向,也吸收了裂纹扩展的能量,提高了材料的强度和韧性。这就是微裂纹增韧。 由于ZrO2相变温度很高,借助温度变化来设计智能材料是不可行的,需要研究应力诱导下的相变增韧,应力诱导下的相变增韧在ZrO2增韧陶瓷中是最主要的一种增韧机制。 材料中的t-ZrO2晶粒在烧成后冷却至室温的过程中仍保持四方相形态,当材料受到外应力的作用时,受应力诱导发生相变,由t相转变为m相。由于ZrO2晶粒相变吸收能量而阻碍裂纹的继续扩展,从而提高了材料的强度和韧性。相转变发生之处的材料组成一般不均匀,因结晶结构的变化,导热和导电率等性能随之而变,这种变化就是材料受到外应力的信号,从而实现了材料的自诊断。 对氧化锆材料压裂而产生裂纹,在300℃热处理50h后,因为t相转变为m相过程中产生的体积膨胀补偿了裂纹空隙,可以再弥合,实现了材料的自修复。 对于材料使用中产生的疲劳强度及膨胀状况等,可通过材料的尺寸、声波传播速度、导热和导电率的变化进行在位观测。 2.1.2灵巧陶瓷 灵巧陶瓷是灵巧材料的一种,它能够感知环境的变化,并通过反馈系统作出相应的反应。用若干多层锆钛酸铅(PZT)可制成录像磁头的自动定位跟踪系统,日本利用PZT压电陶瓷块制成了Pachinko游戏机。 录像磁头的自动定位跟踪系统的原理是:在PZT陶瓷双层悬臂弯曲片上,通过布设的电极将其分为位置感受部分和驱动定位部分。位置感受部分即为传感器,感受电极上所获得的电压通过反馈系统施加到定位电极上,使层片发生弯曲,跟踪录像带上的磁迹,见图2。 Pachinko游戏机也应用了类似的原理。 利用灵巧陶瓷制成的灵巧蒙皮,可以降低飞行器和潜水器高速运动时的噪声,防止发生紊流,以提高运行速度,减少红外辐射达到隐形目的。 根据上述原则,完全有可能获得很灵巧材料。这种材料能够感知环境的多方面变化并能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调整材料的一种或多种性能参数,取得最优化响应。因此,传感、执行和反馈是灵巧材料工作的关键功能。 压电仿生陶瓷 材料仿生是材料发展的方向之一。日本研究人员正在研究鲸鱼和海豚的尾鳍和飞鸟的鸟翼,希望能研究出象尾鳍和鸟翼那样柔软、能折叠、又很结实的材料。 图3为模拟鱼类泳泡运动的弯曲应力传感器。传感器中两个金属电极之间有一很小的空气室,PZT压电陶瓷起覆盖泳泡肌肉的作用。因空气室的形状类似于新月,故称为“Moonie”复合物。此压电水声器应用特殊形状的电极,通过改变应力方向,使压电应变常数dh增至极大值。当厚的金属电极因声波而承受静水压力时,一部分纵向应力转变为符号相反的径向和切向应力,使压电常数d3l由负值变为正值,它与d33叠加,使dh值增加。这类复合材料的dh•gh值比纯PZT材料的大250倍。 应用PZT纤维复合材料和“Moonie”型复合物设计开发的执行器元件,可以消除因声波造成的稳流。 2.2 智能水泥基材料 在现代社会中,水泥作为基础建筑材料应用极为广泛,使水泥基材料智能化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智能水泥基材料包括:应力、应变及损伤自检水泥基材料[10~12];自测温水泥基材料[13];自动调节环境湿度的水泥基材料[14];仿生自愈合水泥基材料[15、16]及仿生自生水泥材料[17]等。 水泥基材料中掺加一定形状、尺寸和掺量的短切碳纤维后,材料的电阻变化与其内部结构变化是相对应的。因此,该材料可以监测拉、弯、压等工况及静态和动态载荷作用下材料内部情况。在水泥净浆中(体积)的碳纤维用做传感器,其灵敏度远远高于一般的电阻应变片。 将一定长度的PAN基短切碳纤维掺入水泥净浆中,材料产生了热电效应。这种材料可以对建筑物内部和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实时监测。基于该材料的热电效应,还可能利用太阳能和室内外温差为建筑物供电。如果进一步使该材料具有Seebeck效应的逆效应——Peltier效应,那么就可能制得具有制冷制热材料。 在水泥净浆中掺加多孔材料,利用多孔材料吸湿量与温度的关系,能够使材料具有调湿功能。 一些科学家目前在研制一种能自行愈合的混凝土。设想把大量的空心纤维埋入混凝土中,当混凝土开裂时,事先装有“裂纹修补剂”的空心纤维会裂开,释放出粘结修补剂把裂纹牢牢地粘在一起,防止混凝土断裂。这是一种被动智能材料,即在材科中没有埋入传感器监测裂痕,也没有在材料中埋入电子芯片来“指导”粘接裂开的裂痕。与此原理相同,美国根据动物骨骼的结构和形成机理,尝试仿生水泥基材料的制备。该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生损伤,多孔有机纤维回释放高聚物愈合损伤。 美国科学家正在研究一种主动智能材料,能使桥梁出现问题时自动加固。他们设计的一种方式是:如果桥梁的某些局部出现问题,桥梁的另一部分就自行加固予以弥补。这一设想在技术上是可行的。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完全可以制造出极微小的信号传感器和微电子芯片及计算机把这些传感器、微型计算机芯片埋入桥梁材料中。桥梁材料可以用各种神奇的材料构成,例如用形状记忆材料。埋在桥梁材料中的传感器得到某部分材料出现问题的信号,计算机就会发出指令,使事先埋入桥梁材料中的微小液演变成固体而自动加固。 3、结语 目前,智能材料尚处在研究发展阶段,它的发展和社会效应息息相关。飞机失事和重要建筑等结构的损坏,激励着人们对具有自预警、自修复功能的灵巧飞机和材料结构的研究。以材料本身的智能性开发来满足人们对材料、系统和结构的期望,使材料结构能“刚”“柔”结合,以自适应环境的变化。在未来的研究中,应以以下几个方面为重点。 (1)如何利用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成果,将软件功能引入材料、系统和结构中; (2)进一步加强探索型理论研究及材料复合智能化的机理研究,加速发展智能材料科学; (3)加强应用基础研究。

赵匀 蒋焕煜 武传宇 尹建军 . 双季稻高速插秧机偏心链轮分插机构结构设计和参数优化 . 机械工程学报 , 2000(3): 37- 40 ( EI 收录)李革,赵匀,俞高红 . 椭圆齿轮行星系分插机构的机理分析和计算机优化 . 农业工程学报 , 2000(4) : 78~81蒋焕煜,赵匀 . 双控制分插机构的运动特性和优化分析 . 农业工程学报 , 2001(2) : 88~91赵匀 蒋焕煜 武传宇 , 偏心链轮传动的设计和应用,机械设计与研究(增) 应义斌 , 赵匀 . 偏心齿轮行星系水稻分插机构的分析研究 . 农业工程学报 1997 ( 3 ): 130~134赵匀 , 俞高红,李革 . 旋转式水稻分插机构的结构创新、参数优化和试验验证 . 机械设计与研究 ,赵匀 , 喻擎苍 . 农机常用机构计算机建模方法的探讨 . 机械传动 1996(2) : 30~33应义斌 赵匀 等,插秧机分插机构动力学模拟与曲柄平衡块优化设计 农业工程学报 1994 , 10 (增刊): 85~90赵匀 等,插秧机推秧装置凸轮和拨叉的理论分析和优化设计。农机化研究 1990 ( 2 ) :22~28赵匀 . 水稻插秧机分插机构的动力学分析 . 农业机械学报 1991(3):20-24赵匀 应义斌 郭林松 , 往复运动机构计算机模拟几个疑难问题的探讨 . 机械设计与研究 ,1994 ( 4 )(增刊): 450~453赵匀,李相林,宋世贵 . 农业机械学统编教材中几个理论问题的质疑和探索 . 农业机械学报 1993 ( 2 ): 13~17赵匀 等 . 刚体相对运动微分方程及其规则和应用 . 农业机械学报 , 1992,22(3): 56~60马旭,赵匀,王剑平,马成林 . 凹形铲刀转刀辊升抛土能力的模糊预测研究 . 农业工程学报 , 2001(4)李革,赵匀,俞高红 . 倾斜气流清选装置中物料的动力学特性、轨迹和分离研究。农业工程学报, (6)骆光林 赵匀 阮俊华等,农业工程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农业,农业工程学报 1999(1)赵匀 . 试论联合收获机脱粒滚筒动力学平衡问题 . 农业机械学报 , 1984(4): 34~45赵匀 , 程革 . 四爪园盘丢秧部件的研究 . 种植机械专辑 ( 第 3 期 ) 赵 匀,刚体平面复合运动的动力学分析。东北农学院学报 1992 ( 1 ): 64~67郭林松 , 赵匀 . 平面连杆机构分析解析法的改进及应用 . 机械设计与研究 , 1995(2) : 25~29李建平 赵匀 , 曲柄滑道机构计算机建模方法的探讨 . 机械传动 1996 ( 2 )应义斌 , 赵匀 , 傅宾忠 . 半悬挂犁受力和结构参数的计算机辅助分析 . 农业机械学报 , 1997, 13(3): 164~169应义斌 , 赵匀 , 张强 . 悬挂犁传统受力分析方法的质疑和计算机辅助分析 . 农业机械学报 , 1994, 25(3): 61~65应义斌 , 陈贵祥 , 赵匀 . 牵引犁受力分析的解析方法 .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 1994, 20(5): 477~481李建平 , 沈永仁 , 赵匀 . 物料在振动筛与抖动输送板上运动的计算机模拟和实验研究 , 农业机械学报 ,1998,(3)李建平 , 赵匀 . 物料在振动筛面上抛起的计算机模拟和实验研究 , 农业工程学报 ,1997,13(4)李建平 赵匀 饶秀勤.小型收割机切割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及惯性力平衡 .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97 , 23 ( 3 ): 234~236李建平 , 赵匀 应义斌 . 振动输送板上物料移动速度和位移的计算机模拟与实验验证 . 农业工程学报 ,1998,(2)盖玲 赵匀 谷物扬场机分离过程物料的空间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 . 农业工程学报 ,1998,(2)陈均 赵文波 应义斌 赵匀 积极探索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新模式,农业工程学报 1998(4)应义斌 景寒松 马俊福 赵匀等 . 黄花梨果形的机器视觉识别方法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1999(1)应义斌 景寒松 马俊福 赵匀等 . 机器视觉技术在黄花梨尺寸和果面缺陷检测中的应用 农业工程学报 1999(1)赵匀 , 应义斌 , 李建平 . 农机计算机辅助分析和设计初探 . 农业工程学报, 1996 ( 4 ): 177~180杨文珍 , 赵匀 , 竺志超 , 李革 , 俞高红 . 虚拟现实技术和基于虚拟现实的机械虚拟概念设计 . 机械设计与研究 ,武传宇 , 赵匀 . 行星轮曲柄摇杆分插机构的运动特性和优化分析 . 机械设计, 2002(11) : 37~38汪亚明,赵匀,周志宇,曹丽 . “ 基于 C 均值聚类及α - β - γ滤波的多目标跟踪” . 计算机自动测量与控制,将于 2002 年 9 月刊出;汪亚明,赵匀 .“ 基于动态图像序列的下肢运动参数测量” . 计算机自动测量与控制,将于 2002 年 9 月刊出 .武传宇 , 赵匀 , 蒋焕煜 . 农业自动行走车引导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农机化研究 , 2002(3)汪亚明,吴国忠,赵匀,胡觉亮 . 基于模糊熵及遗传算法的图像增强与农业应用 . 农业机械学报, 2003(3)李革 , 赵匀 , 俞高红 . 倾斜气流清选装置中物料的动力学特性、轨迹和分离研究 . 农业工程学报 . 2001,(6).-22-25赵匀,武传宇,胡旭东,俞高红 . 农业机器人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 农业工程学报, 2003(1) : 20~24杨文珍,赵匀,李革,俞高红 播种制体机的研究与展望 . 农机化研究, 2003(1) : 56~57,59邬小撑,赵匀。第三方物流在农业机械化中应用的理论研究 . 农机化研究, 2003(1) : 42~45俞高红 , 赵凤芹 , 武传宇 , 赵匀 . 正齿行星轮分插机构的运动特性分析 . 农业机械学报 , 2004,35(6) :51,55~57陈建能,赵匀,俞高红等 . 椭圆齿轮行星系分插机构推秧装置的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 农业工程学报, 2003(5):71~76俞高红,陈建能,赵凤芹,赵匀。正齿行星轮分插机构的动力学分析。农业机械学报, 2005,36(4):51~55武传宇胡旭东赵匀 . 农业机器人开放式结构控制系统的研究 . 农业工程学报 , 2003 陈建能赵匀 . 水稻插秧机分插机构的研究进展 . 农业工程学报 ,2003 尹建军 , 赵匀 , 张际先 . 高速插秧机差速分插机构的工作原理及其 CAD/CAE. 农业工程学报 , 2003(3):90~94杨文珍 , 赵匀 , 李革 , 俞高红 . 高速水稻插秧机移箱螺旋轴回转轨道优化设计 . 农业机械学报 , 2003,34(6): 167~168,175陈建能 , 赵匀 . 高速插秧机椭圆齿轮行星系分插机构的参数优化 . 农业机械学报 , 2003,34(5):46~49尹建军 , 赵匀 . 水稻插秧机分插机构的创新设计 . 江苏理工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2001,22(5):5~7,68喻擎苍 , 赵匀等 . 农机人机工程的电路等值与求解 . 农业工程学报 . 2001,17(3):53-56杨文珍 , 赵匀 , 陆秋君 . 精密播种制钵机计算机分析与设计 . 农机化研究 , 2004(1).-31-34

无机非金属非常有前景 不错

化工中级职称论文范文篇二 浅谈化工设备中搅拌器的设计问题 摘要:将搅拌装置安装在立式设备筒体的中心线上。能防止液体在搅拌器附近产生“圆柱状回转区”。根据SH/T3150-2007《石油化工搅拌器工程技术规定》中要求搅拌器应按照使用寿命至少为20年。 关键词:搅拌器,设备,化工 一、搅拌器装置的分类、构成和功能 (一)分类 1.立式容器中心搅拌。将搅拌装置安装在立式设备筒体的中心线上,驱动方式一般为皮带传动和齿轮传动,用普通电机直接联接或与减速机直接联接。 2.偏心式搅拌。搅拌装置在立式容器上偏心安装,能防止液体在搅拌器附近产生“圆柱状回转区”,可以产生与加挡板时相近似的搅拌效果。 3.倾斜式搅拌。为了防止涡流的产生,对简单的圆筒形或方形敞开的立式容器,可将搅拌装置用夹板安装在设备筒体的上边缘,搅拌轴直接插到筒体内。,设备。 4.卧式容器搅拌。搅拌装置安装在卧式容器上,可以降低安装高度,提高搅拌设备的抗震性,改进悬浮液的状态等。 5.卧式双轴搅拌。这种搅拌装置主要应用在高黏液体。采用卧式双轴搅拌设备的目的是要获得自清洁效果。 6.底搅拌。搅拌装置在设备底部,称为底搅拌设备。 7.组合式搅拌。有时为了提高混合效率,需要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形式不同、转速不同的搅拌装置组合起来使用,称为组合式搅拌设备。 8.旁入式搅拌。旁入式搅拌装置是将搅拌装置安装在设备筒体的侧壁上。对于旁入式搅拌利用推进式搅拌器,在消耗同等功率情况下,能得到最高的搅拌效果。 (二)构成 搅拌器装置一般是由传动装置、联轴器、机架、搅拌轴、轴封、搅拌器等部分构成的。 (三)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搅拌器的功能简单的说就是提供搅拌过程所需要的能量和适宜的流动状以达到搅拌过程的目的。,设备。这一作用由运动着的叶轮所产生,因此,叶轮的外形、尺寸、数量还有转速对搅拌器的功能形成了直接的影响。同时搅拌器的功能发挥还与搅拌介质的物性和工作环境有关。另外,搅拌罐的形状、尺寸、挡板的设置情况、物料在罐中的进出方式都属于工作环境的范畴,以及搅拌器在罐内的安装位置,种种因素都能对搅拌器的功能形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搅拌功率是搅拌过程进行时需要的动力,包含搅拌器功率和搅拌作业功率,内涵不同却又有联系的。能够使搅拌器连续运转所需要的功率就是搅拌器功率。而把搅拌器使搅拌罐中的液体以最佳方式完成搅拌过程所需要的功率就是搅拌作业功率。最理想的状况是搅拌器的功率等于搅拌作业功率。 二、搅拌器在化工设备中的设计 (一)设计工序 搅拌器的设计造型要与搅拌作业目的紧密结合。各种不同的搅拌过程需要由不同的搅拌器运行来实现,在设计造型时首先要根据对搅拌作业的目的和要求,确定搅拌器型式、电动机功率、搅拌速度,然后选择减速机、机架、搅拌轴、轴封等各部件。一般而言,化工设备中的搅拌器的设计工序为:设定和确认搅拌的条件→选定搅拌叶轮型式及内构件→确定叶轮尺寸及转速→计算搅拌功率→搅拌装置机械设计。具体设计工序如下: 1.按照工艺条件、搅拌要求和目的,选择搅拌器样式,并充分掌握搅拌器的动力特性和搅拌器在搅拌过程中所产生的流动状态,以及各种与搅拌目的的影响因素和关系。 2.按照所确定的搅拌器型式及搅拌器在搅拌过程中所产生的流动状态,工艺对搅拌混合时间、分散度、沉降速度的控制要求,通过实验手段和计算机模拟设计,确定电动机功率、搅拌速度、搅拌器直径。 3.按照电动机功率、搅拌速度及工艺条件,从减速机选型表中选择确定减速机型号。如果按照实际工作扭矩来选择减速机,则实际工作扭矩必须小于减速机许用扭矩。 4.按照减速机的输出轴头d和搅拌轴系支承方式选择与d相同型号规格的机架、联轴器。 5.按照机架搅拌轴头尺寸、安装容纳空间及工作压力、工作温度选择轴封型式。 6.按照安装形式和结构要求,设计选择搅拌轴结构型式,并校检其强度、刚度;如按刚性轴设计,在满足强度条件下n/nk≤;如按柔性轴设计,在满足强度条件下n/nk>= 7.按照机架的公称心寸、搅拌器轴的搁轴型式及压力的等级、选择安装底盖、凸缘底座或凸缘法兰。 根据SH/T3150-2007《石油化工搅拌器工程技术规定》中要求搅拌器应按照使用寿命至少为20年,预期不间断连续操作2年以上进行设计和制造。,设备。 (二)搅拌器灌结构的设计 1.罐体的长径比。,设备。,设备。罐体长径比对搅拌功率的影响,需要较大搅拌功率的,长径比可以选得小些;罐体长径比对传热的影响,积一定时,长径比越大,表面积越大,越利于传热;并且此时传热面距罐体中心近,物料的温度梯度就越大,有利于传热效果。因此,单纯从夹套传热角度考虑,一般希望长径比大一些。物料特性对罐体长径比的要求,需要足够液料高度的,希望长径比大些。 2.搅拌罐装料量。已知长径比H/Di、 称容积Vg:操作时盛装物料的容积 1)装料系数η Vg=V·η 一般取~。物料在反应过程中要起泡沫或呈沸腾状态,装料系数取低值,约为~;物料反应平稳,可取~,物料粘度较大可取大值。 3.顶盖的结构。传动装置包括电动机、减速装置、联轴节及搅拌轴。而轴的计算,其强度指的是:承受扭转和弯曲作用,以扭转为主,工程上只考虑扭矩,然后用增加安全系数以降低材料的许用应力来弥补由于忽略受弯曲作用所引起的误差。,设备。在静载荷作用下,[τ]=()[σ]。而轴的刚性计算往往为了防止转轴产生过大的扭转变形,以免在运转中产生震动,造成轴封失败,应该将轴的扭转变形限制在一个允许的范围内。工程上以单位长度的扭转角φo不得超过许用扭转角[φo]作为扭转刚度条件。 参考文献: 【1】王凯编,搅拌设备[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顾芳珍,陈国桓编,化工设备设计基础[M].天津大学出版社,1994 【3】王洪群虞培清,搅拌设计研究[M].机械工程师,2009(9) 【4】张平亮,搅拌器的选择和设计[J].石油化工设备技术,1996(1) 看了“化工中级职称论文范文”的人还看: 1. 化工工程师职称论文范文 2. 化工类职称论文范文 3. 化工类中级职称论文 4. 工程类中级职称论文范文 5. 化工工艺职称论文

军用改性塑料特性研究论文

复合材料,强度高,重量轻,在军事上用途广泛。飞机,坦克,军舰,防弹衣,导弹等等。

高分子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材料, 经过约半个世纪的发展巳在各个工业领域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高分子材料毕业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有关高分子材料毕业论文篇1 浅析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 【摘要】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在工业上取得的飞速发展,介绍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的发展情况,探讨其创新研究,并详细阐述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 近年来,某些特殊领域如航空工业、国防尖端工业等领域的发展对聚合物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高强度、高模量、轻质等,各种特定要求的高强度聚合物的开发研制越来越显迫切。 一、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发展概况 近50年来,高分子合成工业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例如,造粒用挤出机的结构有了很大的改进,产量有了极大的提高。20世纪60年代主要采用单螺杆挤出机造粒,产量约为3t/h;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采用连续混炼机+单螺杆挤出机造粒,产量约为10t/h;80年代中期以来。采用双螺杆挤出机+齿轮泵造粒,产量可以达到40-45t/h,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产量可高达60t/h。 在l950年,全世界塑料的年产量为200万t。20世纪90年代。塑料产量的年均增长率为,2000年增加至亿t至2010年,全世界塑料产量将达3亿t,此外。合成工业的新近避震使得易于璃确控制树脂的分子结构,加速采用大规模进行低成本的生产。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节能、高速、美观、环保、乘坐舒适及安全可靠等要求对汽车越来越重要.汽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性能的提高带动了零部件及相关材料工业的发展。为降低整车成本及其自身增加汽车的有效载荷,提高塑料类材料在汽车中的使用量便成为关键。 据悉,目前汽车上100kg的塑料件可取代原先需要100-300kg的传统汽车材料(如钢铁等)。因此,汽车中越来越多的金属件由塑料件代替。此外,汽车中约90%的零部件均需依靠模具成型,例如制造一款普通轿车就需要制造1200多套模具,在美国、日本等汽车制造业发达的国家,模具产业超过50%的产品是汽车用模具。 目前,高分子材料加工的主要目标是高生产率、高性能、低成本和快捷交货。制品方面向小尺寸、薄壁、轻质方向发展;成型加工方面,从大规模向较短研发周期的多品种转变,并向低能耗、全回收、零排放等方向发展。 二、现今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的创新研究 (一)聚合物动态反应加工技术及设备 聚合物反应加工技术是以现双螺杆挤出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国外的Berstart公司已开发出作为连续反应和混炼的十螺杆挤出机,可以解决其它挤出机(包括双螺杆和四螺杆挤出机)作为反应器所存在的问题。国内反应成型加工技术的研究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我国的经济发展强烈要求聚合物反应成型加工技术要有大的发展。指交换法聚碳酸酯(PC)连续化生产和尼龙生产中的比较关键的技术是缩聚反应器的反应挤出设备,我国每年还有数以千万吨计的改性聚合物及其合金材料的生产。关键技术也是反应挤出技术及设备。 目前国内外使用的反应加工设备从原理上看都是传统混合、混炼设备的改造产品,都存在传热、传质过程、混炼过程、化学反应过程难以控制、反应产物分子量及其分布不可控等问题.另外设备投资费用大、能耗高、噪音大、密封困难等也都是传统反应加工设备的缺陷。聚合物动态反应加工技术及设备与传统技术无论是在反应加工原理还是设备的结构上都完全不同,该技术是将电磁场引起的机械振动场引入聚合物反应挤出全过程,达到控制化学反应过程、反应生成物的凝聚态结构和反应制品的物理化学性能的目的。 该技术首先从理论上突破了控制聚合物单体或预聚物混合混炼过程及停留时间分布不可控制的难点,解决了振动力场作用下聚合物反应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动量及能量传递及平衡问题,同时从技术上解决了设备结构集成化问题。新设备具有体积重量小、能耗低、噪音低、制品性能可控、适应性好、可靠性高等优点,这些优点是传统技术与设备无法比拟或是根本没有的。该项新技术使我国聚合物反应加工技术直接切人世界技术前沿,并在该领域处于技术领先地位。 (二)以动态反应加工设备为基础的新材料制备新技术 1.信息存储光盘盘基直接合成反应成型技术。此技术克服传统方式的中间环节多、周期长、能耗大、储运过程易受污染、成型前处理复杂等问题,将光盘级PC树脂生产、中间储运和光盘盘基成型三个过程整合为一体,结合动态连续反应成型技术,研究酯交换连续化生产技术,研制开发精密光盘注射成型装备,达到节能降耗、有效控制产品质量的目的。 2.聚合物/无机物复合材料物理场强化制备新技术。此技术在强振动剪切力场作用下对无机粒子表面特性及其功能设计(粒子设计),在设计好的连续加工环境和不加或少加其它化学改性剂的情况下,利用聚合物使无机粒子进行原位表面改性、原位包覆、强制分散,实现连续化制备聚合物/无机物复合材料。 3.热塑性弹性体动态全硫化制备技术。此技术将振动力场引入混炼挤出全过程,控制硫化反直进程,实现混炼过程中橡胶相动态全硫化.解决共混加工过程共混物相态反转问题。研制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热塑性弹性体动态硫化技术与设备,提高我国TPV技术水平。 三、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各个新型成型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出色完成了国家级火炬计划预备项目和国家“八五”、“九五”重点科技计划(攻关)等项目同时,非常注重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完成产业化工程配套项目20多项,创办了广州华新科机械有限公司和北京华新科塑料机械有限公司,使其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与装备在国内外推广应用。塑料电磁动态塑化挤出设备已形成了7个规格系列,近两年在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推广应用近800台(套)。销售额超过亿元,还有部分新设备销往荷兰、泰国、孟加拉等国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例如PE电磁动态发泡片材生产线2000年和2001年仅在广东即为国家节约外汇近1600万美元,每条生产线一年可为制品厂节约21万k的电费。塑料电磁动态注塑机已开发完善5个规格系列,投入批量生产并推向市场;塑料电磁动态混炼挤出机的中试及产业化工作已完成,目前开发完善的4个规格正在生产试用。并逐步推向市场目前新设备的市场需求情况很好,聚合物新型成型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正在对广州华新科机械有限公司进行重组。将技术与资本结合,引入新的管理、市场等机制,争取在两三年内实现新设备年销售额超亿。我国已加入WTO,各个行业都将面临严峻挑战。 综上所述,我国必须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技术与装备的道路,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实现由跟踪向跨越的转变;把握技术前沿,培育自主知识产权。促进科学研究与产业界的结合,加快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进程,加快我国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是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Chris Rauwendaal,Polymer Extrusion,Carl Hanser Verlag,Munich/FkG,l999. [2]瞿金平,聚合物动态塑化成型加工理论与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27435. [3]瞿金平,聚合物电磁动态塑化挤出方法及设备[J].中国专利,I990;美国专利5217302,1993. 有关高分子材料毕业论文篇2 浅论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前景 摘要:随着生产和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知识的追求,对高分子材料的性能提出了各种各样新的要求。现代,高分子材料已与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相同,成为科学技术、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材料。本文主要分析了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前景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发展;前景 一 高分子材料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高分子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材料, 经过约半个世纪的发展巳在各个工业领域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从高分子材料与国民经济、高技术和现代生活密切相关的角度说, 人类已进人了高分子时代。高分子材料工业不仅要为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不断提供许多量大面广、日新月异的新产品和新材料又要为发展高技术提供更多更有效的高性能结构材料和功能性材料。 鉴于此, 我国高分子材料应在进一步开发通用高分子材料品种、提高技术水平、扩大生产以满足市场需要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五个方向:工程塑料,复合材料,液晶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分离材料,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近年来,随着电气、电子、信息、汽车、航空、航天、海洋开发等尖端技术领域的发展和为了适应这一发展的需要并健进其进? 步的发展, 高分子材料在不断向高功能化高性能化转变方面日趋活跃,并取得了重大突破。 二 高分子材料各领域的应用 1高分子材料在机械工业中的应用 高分子材料在机械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 以塑代钢” ,“ 塑代铁” 成为目前材料科学研究的热门和重点。这类研究拓宽了材料选用范围,使机械产品从传统的安全笨重、高消耗向安全轻便、耐用和经济转变。如聚氨酉旨弹性体,聚氨醋弹性体的耐磨性尤为突出, 在某些有机溶剂 如煤油、砂浆混合液中, 其磨耗低于其它材料。聚氨醋弹性体可制成浮选机叶轮、盖板, 广泛使用在工况条件为磨粒磨损的浮选机械上。又如聚甲醛材料聚甲醛具有突出的耐磨性, 对金属的同比磨耗量比尼龙小, 用聚四氟乙烯、机油、二硫化钥、化学润滑等改性, 其摩擦系数和磨耗量更小, 由于其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磨性, 聚甲醛大量用于制造各种齿轮、轴承、凸轮、螺母、各种泵体以及导轨等机械设备的结构零部件。在汽车行业大量代替锌、铜、铝等有色金属, 还能取代铸铁和钢冲压件。 2 高分子材料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高分子电解质膜的厚度会对电池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 减薄膜的厚度可大幅度降低电池内阻, 获得大的功率输出。全氟磺酸质子交换 膜的大分子主链骨架结构有很好的机械强度和化学耐久性, 氟素化合物具有僧水特性, 水容易排出, 但是电池运转时保水率降低, 又要影响电解质膜的导电性, 所以要对反应气体进行增湿处理。高分子电解质膜的加湿技术, 保证了膜的优良导电性, 也带来电池尺寸变大增大左右、系统复杂化以及低温环境下水的管理等问题。现在一批新的高分子材料如增强型全氟磺酸型高分子质子交换膜耐高温芳杂环磺酸基高分子电解质膜纳米级碳纤维材料新的一导电高分子材料等等, 已经得到研究工作者的关注。 3 高分子材料在现代农业种子处理中的应用及发展 高分子材料在现代农业种子处理中的应用:新一代种子化学处理一般可分为物理包裹利用干型和湿形高分子成膜剂, 包裹种子。种子表面包膜利用高分子成膜剂将农用药物和其他成分涂膜在种子表面。种子物理造粒将种子和其他高分子材料混和造粒, 以改善种子外观和形状, 便于机械播种。高分子材料在现代农业种子处理中研究开发进展:种子处理用高分子材料已经从石油型高分子材料逐步向天然型以及功能型高分子材料的方向发展。其中较为常见和重要的高分子材料类型包括多糖类天然高分子材料, 具有在低温情况下维持较好膜性能的高分子材料, 高吸水性材料, 温敏材料, 以及综合利用天然生物资源开发的天然高分子材料等, 其中利用可持续生物资源并发的种衣剂尤为引人关注。 4 高分子材料在智能隐身技术中的应用 智能隐身材料是伴随着智能材料的发展和装备隐身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功能材料,它是一种对外界信号具有感知功能、信息处理功能。自动调节自身电磁特性功能、自我指令并对信号作出最佳响应功能的材料/系统。区别于传统的外加式隐身和内在式雷达波隐身思路设计,为隐身材料的发展和设计提供了崭新的思路,是隐身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以其可在微观体系即分子水平上对材料进行设计、通过化学键、氢键等组装而成具有多种智能特性而成为智能隐身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三 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前景 1高性能化 进一步提高耐高温,耐磨性,耐老化,耐腐蚀性及高的机械强度等方面是高分子材料发展的重要方向,这对于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技术、汽车工业、家用电器领域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化的发展趋势主要有创造新的高分子聚合物,通过改变催化剂和催化体系,合成工艺及共聚,共混及交联等对高分子进行改性,通过新的加工方法改变聚合物的聚集态结构,通过微观复合方法,对高分子材料进行改性。 2高功能化 功能高分子材料是材料领域最具活力的新领域,目前已研究出了各种各样新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如可以像金属一样导热导电的高聚物,能吸收自重几千倍的高吸水性树脂,可以作为人造器官的医用高分子材料等。鉴于以上发展,高分子吸水性材料、光致抗蚀性材料、高分子分离膜、高分子催化剂等都是功能高分子的研究方向。 3复合化 复合材料可克服单一材料的缺点和不足,发挥不同材料的优点,扩大高分子材料的应用范围,提高经济效益。高性能的结构复合材料是新材料革命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主要用于航空航天、造船、海洋工程等方面,今后复合材料的研究方向主要有高性能、高模量的纤维增强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合成具有高强度,优良成型加工性能和优良耐热性的基体树脂,界面性能,粘结性能的提高及评价技术的改进等方面。 4智能化 高分子材料的智能化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重大课题,智能材料是使材料本身带有生物所具有的高级智能,例如预知预告性,自我诊断,自我修复,自我识别能力等特性,对环境的变化可以做出合乎要求的解答;根根据人体的状态,控制和调节药剂释放的微胶囊材料,根据生物体生长或愈合的情况或继续生长或发生分解的人造血管人工骨等医用材料。由功能材料到智能材料是材料科学的又一次飞跃,它是新材料,分子原子级工程技术、生物技术和人 工智能诸多学科相互融合的一个产物。 5绿色化 虽然高分子材料对我们的日常生活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高分子材料带来的污染我们仍然不能小视。那些从生产到使用能节约能源与资源,废弃物排放少,对环境污染小,又能循环利用的高分子材料备受关注,即要求高分子材料生产的绿色化。主要有以下几个研究方向,开发原子经济的聚合反应,选用无毒无害的原料,利用可再生资源合成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的再循环利用。 四 结束语 高分子材料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国已建立了较完善的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开发和生产体系,我国虽然在高分在材料的开发和综合利用方面起步较晚,但目前来看也取得了不错的进步,我们应提高其整体技术水平,致力于创新的高分在聚合反应和方法,开发出多种绿色功能材料和智能材料,以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并满足各项工业和新技术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金关泰.《高分子化学的理论和应用》,中国石化出版社,1997 [2]李善君 纪才圭等.《高分子光化学原理及应用》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6. [3]李克友, 张菊华, 向福如. 《高分子合成原理及工艺学》,科学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1. 全国高分子材料学术论文报告 2. 全国高分子材料学术论文 3. 全国高分子材料学术论文 4. 全国高分子材料学术论文报告 5. 关于材料学方面论文

LDZ1994 - 助理 二级 连自己的身份都敢暴露真是胆子大啊,复合材料在军事上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坦克的复合装甲应用前景非常的好,上面的资料已经非常的充分了

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改性塑料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第1章:中国改性塑料行业发展综述

研究背景与报告范围界定

改性塑料行业研究背景

改性塑料行业定义

改性塑料行业产品分类

改性塑料行业生产特点

改性塑料行业数据统计标准

(1)改性塑料行业分类情况

(2)改性塑料行业统计方法

(3)改性塑料行业数据种类

改性塑料行业经济地位分析

改性塑料行业在塑料工业中的地位

改性塑料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改性塑料行业原材料市场分析

改性塑料行业产业链简介

改性塑料行业原材料市场分析

(1)通用高分子树脂行业分析

(2)工程塑料市场分析

(3)塑料改性剂市场分析

改性塑料原材料市场影响分析

第2章:中国改性塑料行业市场环境

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行业相关政策规划及解读

政策环境对改性塑料行业的影响

行业宏观经济环境

国际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1)国际宏观经济现状分析

(2)国际宏观经济预测

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1)国内宏观经济现状分析

(2)国内宏观经济预测

行业与宏观经济关联性分析

行业对外贸易环境分析

全国对外贸易概况

中美贸易摩擦行业影响分析

贸易环境发展趋势分析

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改性塑料行业技术水平现状

改性塑料行业技术专利分析

(1)行业技术活跃程度分析

(2)行业专利公开数量分析

(3)主要专利申请人分析

(4)热门专利技术分析

改性塑料新技术介绍

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改性塑料行业环境保护问题

改性塑料行业节能减排问题

改性塑料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第3章:全球改性塑料行业发展分析

全球改性塑料行业市场发展分析

全球改性塑料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全球改性塑料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1)全球改性塑料行业区域竞争格局

(2)全球改性塑料行业企业竞争格局

全球主要改性塑料企业发展情况

美国普立万公司

(1)企业概况

(2)企业经营业绩

(3)企业中国市场布局

美国陶氏化学公司

(1)企业概况

(2)企业经营业绩

(3)企业中国市场布局

台湾台塑集团

(1)企业概况

(2)企业经营业绩

(3)企业大陆市场布局

荷兰利安德巴塞尔工业公司

(1)企业概况

(2)企业经营业绩

(3)企业中国市场布局

日本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1)企业概况

(2)企业经营业绩

(3)企业中国市场布局

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

(1)企业概况

(2)企业经营业绩

(3)企业中国市场布局

韩国LG化学公司

(1)企业概况

(2)企业经营业绩

(3)企业中国市场布局

全球改性塑料行业发展预测

第4章:中国改性塑料行业发展分析

中国改性塑料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改性塑料行业市场供需分析

中国改性塑料行业供给情况分析

(1)全国改性塑料行业供给分析

(2)全国改性塑料产量分布情况

(3)主要企业改性塑料生产情况

中国改性塑料行业需求情况分析

(1)主要企业改性塑料销售情况

(2)我国改性塑料行业市场规模测算

中国改性塑料行业经营情况分析

改性塑料行业经营效益分析

改性塑料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改性塑料行业运营能力分析

改性塑料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中国改性塑料行业竞争状况分析

改性塑料行业五力分析

(1)现有企业的竞争分析

(2)上游议价能力分析

(3)下游议价能力分析

(4)新进入者威胁分析

(5)替代品威胁分析

(6)竞争情况总结

改性塑料行业核心竞争要素分析

(1)应用、配方及制备技术

(2)对于市场的快速响应能力

(3)对客户提供全方位整体服务的能力

(4)作为核心企业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5)原料成本和质量的拉制能力

改性塑料行业区域竞争格局分析

中国改性塑料行业发展特征总结

改性塑料行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1)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2)影响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改性塑料行业发展特征分析

(1)具有一定的区域特性

(2)改性塑料行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

(3)跨国企业市场份额比重较高

(4)技术水平落后,原材料成本决定比较优势

(5)市场呈现结构性过剩态势

(6)竞争关键在于改性技术配方

(7)轻资产运营

第5章:中国改性塑料行业细分产品前景预测

行业产品结构特征

改性PP市场前景预测

PP市场现状分析

(1)PP产能产量分析

(2)PP消费量分析

(3)PP消费结构分析

改性PP市场前景预测

(1)改性PP生产情况分析

(2)改性PP消费量分析

(3)改性PP消费结构分析

(4)改性PP消费量预测

改性ABS市场前景预测

ABS市场现状分析

(1)ABS产能产量分析

(2)ABS消费量分析

(3)ABS消费结构分析

改性ABS市场前景预测

(1)改性ABS生产情况分析

(2)改性ABS消费量分析

(3)改性ABS消费结构分析

(4)改性ABS消费量预测

改性PS市场前景预测

PS市场现状分析

(1)PS生产情况分析

(2)PS消费量分析

(3)PS消费结构分析

改性PS市场前景预测

(1)改性PS生产情况分析

(2)改性PS消费市场分析

(3)改性PS消费前景预测

改性PC市场前景预测

PC市场现状分析

(1)PC产能产量分析

(2)PC消费量分析

(3)PC消费结构分析

改性PC市场前景预测

(1)改性PC生产企业分析

(2)改性PC生产规模分析

(3)改性PC消费市场分析

(4)改性PC消费量预测

改性PA市场前景预测

PA市场现状分析

(1)PA产能产量分析

(2)PA生产企业分析

(3)PA消费量分析

(4)PA消费结构分析

改性PA市场前景预测

(1)改性PA生产企业分析

(2)改性PA生产规模分析

(3)改性PA消费结构分析

(4)改性PA消费量预测

改性PBT市场前景预测

PBT市场现状分析

(1)PBT产能产量分析

(2)PBT生产企业分析

(3)PBT消费量分析

(4)PBT消费结构分析

改性PBT市场前景预测

(1)改性PBT生产企业分析

(2)改性PBT生产规模分析

(3)改性PBT消费结构分析

(4)改性PBT消费量预测

改性PET市场前景预测

PET市场现状分析

(1)PET生产情况分析

(2)PET生产企业分析

(3)PET消费量分析

(4)PET消费结构分析

改性PET市场前景预测

(1)改性PET生产企业分析

(2)改性PET生产规模分析

(3)改性PET消费结构分析

(4)改性PET消费量预测

改性POM市场前景预测

POM市场现状分析

(1)POM产能产量分析

(2)POM生产企业分析

(3)POM消费量分析

(4)POM消费结构分析

改性POM市场前景预测

(1)改性POM生产企业分析

(2)改性POM生产规模分析

(3)改性POM消费结构分析

(4)改性POM消费量预测

改性PPO市场前景预测

PPO市场现状分析

(1)PPO产能产量分析

(2)PPO生产企业分析

(3)PPO消费量分析

(4)PPO消费结构分析

改性PPO市场前景预测

(1)改性PPO生产企业分析

(2)改性PPO消费规模分析

(3)改性PPO消费结构分析

(4)改性PPO消费量预测

第6章:中国改性塑料行业应用市场分析

改性塑料应用市场结构分析

家电市场改性塑料需求前景预测

改性塑料在家电行业的应用分析

家电用改性塑料市场容量分析

(1)家电用改性塑料市场容量分析

(2)四大家电市场改性塑料市场容量分析

家电用改性塑料市场企业分析

家电用改性塑料市场前景预测

(1)家电市场前景预测

(2)家电用改性塑料市场预测

汽车行业改性塑料需求前景预测

改性塑料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分析

(1)塑料在汽车应用情况分析

(2)改性塑料在汽车应用情况分析

车用改性塑料市场容量分析

车用改性塑料生产企业分析

车用改性塑料市场前景预测

电线电缆行业改性塑料需求前景预测

改性塑料在电线电缆行业的应用分析

电线电缆用改性塑料市场容量分析

电线电缆用改性塑料生产企业分析

电线电缆用改性塑料市场前景预测

节能灯行业改性塑料需求前景预测

改性塑料在节能灯行业的应用分析

节能灯用改性塑料市场容量分析

节能灯用改性塑料生产企业分析

节能灯用改性塑料市场前景预测

改性塑料在其他产品中的需求前景预测

改性塑料在电动工具领域应用前景

改性塑料在医疗器械领域应用前景

改性塑料在玩具产品领域应用前景

改性塑料在办公设备领域应用前景

第7章:中国改性塑料行业领先企业经营分析

改性塑料企业发展总体状况分析

改性塑料行业领先企业个案分析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主经济指标分析

(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6)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7)企业研发实力与改性技术

(8)企业产品结构分析

(9)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10)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11)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山东道恩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6)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7)企业研发实力与改性技术

(8)企业产品结构分析

(9)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10)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11)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6)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7)企业研发实力与改性技术

(8)企业产品结构分析

(9)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10)企业经营的优劣势分析

(11)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广东银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6)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7)企业研发实力与改性技术

(8)企业产品结构分析

(9)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10)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11)企业最新发展动向

南京聚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6)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7)企业研发实力与改性技术

(8)企业产品结构分析

(9)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10)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11)企业最新发展动向

深圳市沃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6)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7)企业研发实力与改性技术

(8)企业产品结构分析

(9)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10)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11)企业最新发展动向

青岛国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6)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7)企业研发实力与改性技术

(8)企业产品结构分析

(9)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10)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11)企业最新发展动向

广东国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6)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7)企业研发实力与改性技术

(8)企业产品结构分析

(9)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10)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11)企业最新发展动向

广东顺威精密塑料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6)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7)企业研发实力与改性技术

(8)企业产品结构分析

(9)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10)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11)企业最新发展动向

深圳市同益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6)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7)企业研发实力与改性技术

(8)企业产品结构分析

(9)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10)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11)企业最新发展动向

黑龙江鑫达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企业研发实力与改性技术

(4)企业产品结构分析

(5)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6)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7)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会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6)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7)企业研发实力与改性技术

(8)企业产品结构分析

(9)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10)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11)企业最新发展动向

第8章:中国改性塑料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融资分析

中国改性塑料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中国改性塑料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改性塑料应用领域逐步拓宽

(2)通用塑料工程化

(3)工程塑料高性能化

(4)纳米技术在改性塑料行业的运用

(5)对改性塑料产品的环保要求愈加严格

中国改性塑料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中国改性塑料行业投资分析

改性塑料行业进入壁垒

(1)技术壁垒

(2)产品认证壁垒

(3)环保标准

改性塑料行业投资风险

(1)政策风险

(2)技术风险

(3)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4)市场竞争风险

(5)关联产业风险

(6)产品结构风险

(7)其他风险

改性塑料行业投资现状分析

(1)国际改性塑料行业投资兼并与重组整合分析

(2)国内改性塑料行业投资兼并与重组整合分析

(3)改性塑料行业投资兼并与重组整合趋势

改性塑料行业投资前景分析

(1)行业投资前景

(2)行业投资机会

中国改性塑料行业融资分析

改性塑料行业融资渠道

(1)企业内部融资

(2)银行贷款

(3)发行股票

改性塑料行业融资模式

(1)“第二板市场”融资模式

(2)利用外资型模式

改性塑料行业融资现状

改性塑料行业融资前景

图表目录

图表1:化工新材料分类示意图

图表2:全球化工新材料发展现状

图表3:改性塑料主要产品类别

图表4:改性塑料生产特点

图表5:本报告主要数据来源

图表6:2011-2021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初级形态塑料产量、改性塑料产量及改性化率(单位:万吨,%)

图表7:改性塑料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图表8:改性塑料行业产业链示意图

图表9:主要塑料类别及产品分类

图表10:2015-2021年中国三大通用塑料产量情况(单位:万吨)

图表11:2020-2021年中国PVC价格变化情况(单位:元/吨)

图表12:2020-2021年中国PP价格变化情况(单位:元/吨)

图表13:2020-2021年中国PE价格变化情况(单位:元/吨)

图表14:主要工程塑料产品产能(产量)及生产商

图表15:工程塑料的应用分析

图表16:2015-2021年中国工程塑料市场规模(单位:亿元)

图表17:2020-2021年中国PA6和PA66价格变化情况(单位:元/吨)

图表18:2020-2021年中国PC价格变化情况(单位:元/吨)

图表19:2020-2021年中国POM价格变化情况(单位:元/吨)

图表20:塑料改性剂的种类及用途

图表21:国内外塑料改性剂分类使用占比情况(单位:%)

图表22:改性塑料原材料市场影响分析

图表23:改性塑料行业主管部门及其具体职能

图表24:中国改性塑料行业主要政策分析

图表25:2016-2021年世界及主要经济体GDP同比增长率(单位:%)

图表26:2017-2021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趋势图(单位:万亿美元,%)

图表27:2010-2021年日本GDP变化情况(单位:万亿日元,%)

图表28:2016-2021年欧元区GDP变化情况(单位:%)

图表29:2021-2022年世界及主要经济体GDP增长及预测(单位:%)

图表30:2011-2021年中国GDP增长走势图(单位:亿元,%)

图表31:2012-2021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变化情况(单位:亿元,%)

图表32:2012-2021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及增长率走势图(单位:万亿元,%)

图表33:2012-2021年全国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及增长速度(单位:万亿元,%)

图表34:2021年中国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及预测(单位:%)

图表35:2014-2021年我国改性塑料产量与GDP对比(单位:%)

图表36:2015-2021年中国货物进出口贸易额(单位:万亿元)

图表37:2021年中国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额(单位:亿美元)

图表38:常见塑料改性的类型及工艺方法

图表39:塑料改性的方法示意图

图表40:2015-2021年中国改性塑料行业相关专利申请数量变化图(单位:件)

图表41:2015-2021年15日中国改性塑料相关专利公开数量变化情况(单位:件)

图表42:截至2021年中国改性塑料行业专利申请人专利申请数量排行(单位:件,%)

图表43:截至2021年中国改性塑料行业热门专利类别前十分布(单位:件,%)

图表44:改性塑料新技术介绍

图表45:“十四五”能源转型相关措施

图表46:中国改性塑料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分析

图表47:2013-2021年全球改性塑料行业需求量变化情况(单位:万吨,%)

图表48:全球改性塑料行业区域竞争格局

图表49:世界主要地区改性塑料龙头企业介绍

图表50:2016-2021年美国普立万公司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变化情况(单位:亿美元)

图表51:2016-2021年陶氏(Dow)公司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变化情况(单位:亿美元)

图表52:2021年陶氏(Dow)公司营业收入构成(分产品)(单位:亿美元,%)

图表53:陶氏在中国的业务布局

图表54:2016-2021年台湾台塑集团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变化情况(单位:十亿新台币)

图表55:2016-2021年荷兰利安德巴赛尔工业公司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变化情况(单位:百万美元)

图表56:三菱化学控股株式会社业务结构

图表57:2016-2021年财年三菱化学控股株式会社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变化情况(单位:亿日元)

图表58:2016-2021年沙特基础工业公司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变化情况(单位:亿美元)

图表59:SABIC中国市场发展历程

图表60:2016-2021年财年LG化学公司主要经济指标(单位:万亿韩元)

图表61:LG化学中国市场发展历程

图表62:2022-2027年全球改性塑料行业市场需求预测(单位:万吨)

图表63:中国改性塑料行业发展历程

图表64:2011-2021年中国改性塑料产量变化情况(单位:万吨,%)

图表65:2021年中国初级形态塑料产量TOP15区域生产情况(单位:万吨,%)

图表66:2021年中国改性塑料产量TOP15区域生产情况(单位:万吨,%)

图表67:2021年中国部分上市企业改性塑料产量(单位:万吨)

图表68:2021年中国部分上市企业改性塑料销量与营收情况(单位:亿元,万吨)

图表69:2018-2021年中国改性塑料市场规模测算逻辑(单位:%,万吨,万元/吨,亿元)

图表70:2018-2021年中国改性塑料市场规模变化情况(单位:亿元)

图表71:中国A股上市的改性塑料行业企业基本情况

图表72:2017-2021年中国10家改性塑料行业A股上市企业营业收入情况(单位:亿元)

图表73:2017-2021年中国10家改性塑料行业A股上市企业净利润情况(单位:亿元)

图表74:2017-2021年中国改性塑料行业经营效益分析(单位:万元,%)

图表75:2016-2021年中国10家改性塑料行业A股上市企业毛利率情况(单位:%)

图表76:2017-2021年中国10家改性塑料行业A股上市企业净资产收益率情况(单位:%)

图表77:2016-2021年中国改性塑料行业盈利能力分析(单位:%)

图表78:2017-2021年中国10家改性塑料行业A股上市企业存货周转率情况(单位:次)

图表79:2017-2021年中国10家改性塑料行业A股上市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情况(单位:次)

图表80:2017-2021年中国改性塑料行业运营能力分析(单位:次)

图表81:2017-2021年中国10家改性塑料行业A股上市企业资产负债率情况(单位:%)

图表82:2017-2021年中国10家改性塑料行业A股上市企业流动比率情况

图表83:2016-2021年中国改性塑料行业偿债能力分析(单位:%)

图表84:改性塑料行业现有企业的竞争分析

图表85:改性塑料行业企业对上游议价能力分析

图表86:改性塑料行业企业对下游议价能力分析

图表87:改性塑料行业潜在进入者威胁分析

图表88:改性塑料行业替代品威胁分析

图表89:改性塑料行业的五力分析结论

图表90:改性塑料行业竞争特点

图表91:2021年中国改性塑料产量区域分布情况(单位:%)

图表92:改性塑料行业发展影响因素概述

图表93:2021年我国改性塑料行业企业数按地区比重图(单位:%)

图表94:国内主要改性塑料生产企业产能情况(单位:万吨)

图表95:改性塑料属于典型的轻资产运营(单位:元,年)

图表96:2021年中国改性塑料产品结构(单位:%)

图表97:2021年国内聚丙烯(PP)装置产能投产计划(单位:万吨/年)

图表98:2013-2021年聚丙烯(PP)产能情况(单位:万吨/年,%)

图表99:2017-2021年中国聚丙烯(PP)产量及增速(单位:万吨,%)

图表100:2017-2021年内聚丙烯(PP)表观消费量(单位:万吨,%)

图表101:2021年中国聚丙烯(PP)消费结构(单位:%)

图表102:2017-2021年中国改性聚丙烯(PP)产量规模变化情况(单位:万吨)

图表103:2017-2021年改性聚丙烯(PP)表观消费量规模(单位:万吨)

图表104:2022-2027年中国改性聚丙烯(PP)消费量预测(单位:万吨)

图表105:2022-2027年中国ABS主要生产企业产能统计(单位:万吨/年)

图表106:2015-2021年中国ABS产量变化情况(单位:万吨,%)

图表107:2014-2021年国内ABS表现消费量及增速(单位:万吨,%)

图表108:2021年中国ABS消费结构(单位:%)

略.....完整报告请咨询客服

橡胶材料阻尼特性研究论文

橡胶受力分析:橡胶的动态力学性能是橡胶性能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的条件下,橡胶会呈现出玻璃态、橡胶态与黏流态等不同的状态。橡胶动态力学性能试验就是研究橡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不同作用力条件下,橡胶呈现出来的力学性能变化。橡胶动态力学性能试验一般分为对橡胶材料的基础试验及动态力学试验,橡胶制品的动态力学性能试验两种。橡胶材料动态力学性能试验橡胶材料基础力学性能试验主要是检测材料在拉伸、压缩、剪切以及体积压缩等力学性能的测试试验。橡胶材料基础试验总共有8种:单轴拉伸试验、单轴压缩试验、双轴拉伸试验、双轴压缩试验、平面拉伸试验、平面压缩试验、体积拉伸试验、体积压缩试验。橡胶材料的动力学性能试验方法主要有自由衰减振动试验法;强迫振动试验法;强迫非共振试验法;声波传播试验法。根据形变类型分类,橡胶材料动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可以分为拉伸、压缩、扭转、剪切和弯曲等,试验形变的类型将决定试验结果所得到的模量类型。橡胶制品动态力学性能试验橡胶制品的动态力学性能实验包括:静力学性能实验、动力学性能实验、和疲劳性能实验。其中,由于橡胶材料内部含有与运动速度无关的摩擦力,与之相关的摩擦力参数需要在静态力学性能实验中测得,因此进行静力学性能实验也是必要的。通过动态力学性能实验可以得到橡胶制品的动刚度、动阻尼以及动态损耗角正切。而疲劳实验则反映在交变载荷下橡胶制品可以达到的使用寿命,研究力学载荷、环境温度、配方等对材料使用性能的影响。橡胶动态力学性能试验,可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橡胶材料及制品的性能。在低温下,橡胶分子链结构模量,在收到外力作用下是否符合胡克定律的描述。在中高温下,分子链自由度变化,橡胶承受作用力后的弹性变形能力;在高温下导致不可逆的黏性六大状态的分析,以及不同频率及时间下,低频、高频下柔软高弹性及刚硬度的性能表现。

在天然橡胶中加入各种配合剂,用来提高橡胶的阻尼性能(增加滞后损失,降低其储存模量)。 原理:配方并用阻尼橡胶、硫化体系回弹性更优配比;工艺上主要是胶料可塑度控制严格。

丁基橡胶阻尼材料的混炼改性技术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丁国芳,罗世凯,石耀刚,曹君,陈立新,孙素明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绵阳621900) 摘要:研究了硬脂酸对丁基律胶阻尼材料胶料混炼工艺技术的改性,以及对体系相态结构和相关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丁基株胶阻尼材料体系中加入适量的硬脂酸可以显著降低共混胶料体系的门尼粘度,有利于丁基像胶胶料的混炼加工,明显优化了混炼胶体系的相态结构,提高了第二组分的分散性和分散效果。在混炼胶体系中添加2份硬脂酸可以消除硫化成型后橡胶制品中的气泡现象,且对成型产品的力学性能和力学阻尼性能等综合使用性能没有不良影响。 关键词:硬脂酸 阻尼材料 混炼技术 力学性能 振动阻尼越来越成为发达国家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高聚物力学阻尼材料是一种能消除振动和噪声,以聚合物为基质的功能材料。高分子阻尼材料是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材料,作为吸振材料能防止或减轻机械振动对部件的破坏,已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人造卫星、精密机床、精密仪器以及预防地震对高层建筑的破坏。随着现代化工业和航天事业的发展,高分子阻尼材料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丁基橡胶由于聚异丁烯链段上有对称甲基,且异丁烯结构单元在大分子中所占比例大于97%,因而大分子链取代基数目很多,链段的弛豫阻力增大,内耗较大,其具有优越的阻尼性能,因而是应用最广的基础阻尼橡胶之一,由其研制的阻尼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相关阻尼结构中[3]。粘弹性阻尼结构的阻尼性能和阻尼材料的性能密切相关,优异的阻尼材料是提高结构阻尼性能的重要所在。 在橡胶阻尼材料研制中,混炼工艺和技术是研制性能稳定的结构材料的一个重要过程,但对于大多数聚合物来说,由于其结构、极性和分子量等特性不同,对其加工工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在混炼中难以达到预期的良好效果,混合后也难以获得比较好的共混体系。在研究中发现,由于丁基橡胶基体材料的自粘性和互粘性非常差,直接影响到胶料混炼工艺的难易和第二组分混合的均一性,最终影响硫化成型产品的表观颜色均匀性,表面部分会产生气泡。有研究者报道,阻尼材料中气泡的存在,特别是气泡较多的情况下,将会对阻尼材料的阻尼性能产生比较明显的影响[]。 本文以丁基橡胶为基体材料,研究了加人硬脂酸来优化丁基橡胶胶料的自粘性和互粘性,以改善共混体系的相态结构,从而达到预期的研究目的。 1·实验 主要材料 丁基橡胶(IIR):门尼粘度ML1+8。(125℃)40~80,不饱和度~;树脂硫化剂(FP):苯酚甲醛树脂,线性结构,软化点80~95℃,澳含量~,经甲基含量8%~12%;氧化锌(ZnO):分析纯;硬脂酸(SA):分析纯。 基本配方 IIR100份,PFO~30份,ZnO 5份,SA O~6份。 仪器设备 开放式炼塑机(SK—250,无锡市第一橡塑机械设备厂);模压成型机(YX—50,上海伟力机械厂);电磁平板硫化机(XLBDC-600x600-ZA,株洲时代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电子万能试验机(CMT-7105,珠海三思计量仪器有限公司);扫描电镜(kyky2800,北京中科科仪科学仪器厂)。 性能测试 DMA测定:将试样按测试要求切成条状,美国TA公司Q800型动态热机械分析仪,单悬臂,测试频率为1Hz,升温速率2℃/min,样品尺寸4mmX12mmX3mm,测量温度-60~+100℃。 2·结果与讨论 门尼粘度 在橡胶制品的混炼工艺中,体系的门尼粘度是直接反映胶料加工技术难易程度以及加工性能好坏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对于本研究体系,通过二辊开炼机对胶料进行共混,由于丁基橡胶基体材料门尼粘度较高,给混炼工艺技术带来较大的困难,直接影响硫化用胶料的出片表面平整性能和均匀性,进而直接影响所研制阻尼材料的表观质量。因此选择向共混体系中加人SA来改善丁基橡胶阻尼材料混炼胶的加工性能,研究了不同加人量对胶料门尼粘度的影响规律,如图1所示。从图1曲线的规律中可以明显看出,随材料体系中SA用量的增加,共混胶料的门尼粘度值呈降低趋势,说明共混体系胶料的加工性能得到明显优化和改善,胶料的出片质量也得到很大提高。 共混体系的相态结构 共混体系门尼粘度的变化则直接说明体系的相态结构发生改变,运用扫描电镜研究了在共混体系中加人SA前后相态结构及其分布状态的变化,图2给出了胶料体系的相态结构和第二组分的分散情况。 从图2(a)、(b)的对比结果中可以明显看出,在丁基橡胶阻尼材料胶料体系中添加SA后,胶料体系的相态结构稳定性和分散性得到优化和提高,说明共混体系的混容性得到明显改善。另一方面,从体系中第二组分树脂硫化剂分散效果也可以得到验证,在未添加SA的试样中存在一些分散性不好和聚结一起的大颗粒树脂硫化剂。而在添加了SA的胶料体系中, 二组分的分散状态良好,基本上观察不到较大粒径的分散相,基体胶料相的尺寸和相态稳定性更好。进一步说明所选择的SA对改善和优化丁基橡胶阻尼材料的加工工艺性能和相态结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力学性能 在阻尼材料的研制中,材料的力学性能也是其应用于阻尼构中的重要数据。研究了在体系中加人SA后对丁基橡胶阻材料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数据如表1所示。 将表1中的力学性能数据进行对比可 知,在所研制的配方体系下,向体系中加人不同份SA时对丁基橡胶阻尼材料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但在改善体系的相态结构方面没有明显的效果,当用量在2份以上后,丁基橡胶阻尼材料的扯断伸长率和扯断永久变形有所增大。 力学阻尼性能 动态力学性能 对体系中加入SA后的混炼胶进行动态力学性能测试分析研究,得到的DMA谱图如图3所示。 由对比曲线可知,在体系中加人一定量的SA后,丁基橡胶阻尼材料的阻尼性能得到了一定的优化和改善,整个阻尼曲线谱图稍有加宽,说明材料的阻尼性能更好,可以较好地适应较宽温度范围的阻尼减振需求。分析可知,在体系中加人一定量的SA后,共混物的相态结构得到明显优化,同时也使第二组分在体系中的分散性得到提高,这样就使得更有利于阻尼性能的支链或基团结构在阻尼减振中的作用得到体现,使分子链的振动和转变滞后于外力的作用,在测试性能上就表现为阻尼行为。 模量 研究了在体系中加人SA后对丁基橡胶阻尼材料的损耗剪切模量和弹性剪切模量的影响,如图4所示。 所研制的配方体系中,由SA对丁基橡胶阻尼材料动态力学模量的影响可知,弹性模t和损耗模量都随SA的加人呈降低趋势,说明在体系中加人SA后,在有效优化和改善体系相态结构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基体材料的分子链柔顺性,对共混体系胶料有一定的增塑软化作用,在测试外力的作用下就表现为模量下降。 3·结论 本实验研究了硬脂酸对丁基橡胶阻尼材料胶料混炼工艺技术的改进,以及对体系相态结构和相关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门尼粘度高、气密性好且自粘性差的丁基橡胶阻尼材料,在体系中添加合适的SA可以显著优化相态结构,提高第二组分的分散效果,有效改善胶料体系的混炼效果,尽量减少阻尼材料中的气泡量,同时对于其它高门尼粘度橡胶体系的共混改性技术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参考文献1·万里鹰,肖凌.高聚物力学阻尼材料的研究进展[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9,15(2):12·王勇,周祖福,梅启林,等.新型高分子阻尼材料的研究[J].武汉工业大学学报,2000,22(4):223·Freakley D K,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ngineeing with rubber[M].London:Applide Science Publicashers LTD,19784·赵培仲,朱金华,花兴艳.阻尼材料中气泡的存在对结构阻尼性能的影响[J].振动、测试与诊断,2005,25(2):1385·王作龄.丁基橡胶加工技术(5)[J].世界橡胶工业,1994,(6):57

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论文

这种事情我不会帮你的

微生物论文>>巧塔桥助达标19世纪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认为:“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学习是复杂的思维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积极创造条件,巧妙搭桥,帮助学生达标。巧设疑,搭好兴趣—思维之桥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形式,是师生感情交流的纽带,是课堂教学中信息反馈的主要途径。同时,也能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其思维,有助于达到教学目标。好的提问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激活酶”,强化记忆的“催化剂”。在讲授某一内容伊始,可先用适当有趣的事物来设置疑问,以诱发学生急于解疑的思维活动,引起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例如,在讲授线形动物门——蛔虫时,学生对蛔虫比较熟悉,可是教师提出:蛔虫体积这样大,怎么能在人体内寄生呢?人体小肠分泌的消化液为什么不能将其消化吸收呢?这些问题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抓住学生熟悉但又不完全了解的事物,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问题设计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了解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目标,从而设计出不同的提问形式。所设计的问题要严谨,有针对性、灵活性,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激发其兴趣,启发其思维,才能真正帮他们高效达标

利用电脑先查些资料 然后根据题意展开联想 想象要丰富 才能得高分

为了更好的提高微生物食品的安全性,对微生物的检验技术的发展就变得十分的重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食品微生物论文,供大家参考。

【论文关键词】:食品微生物 实验教学 实验开放管理

【论文摘要】:食品微生物实验教学中,本文从精心选择实验内容,有效组织管理实验教学,引进综合考评机制并加强开放管理实验室方面进行思考和 总结 ,以期确保实验课安全、有序、成功的完成,达到教学目的。

实验教学是高等 教育 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课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巩固已学到的理论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活跃思维、提高创新能力起着积极的作用。

食品微生物学是食品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是普通微生物学的延伸。食品微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它要求学生在系统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食品微生物学检测技术、分离纯化技术、鉴定技术、发酵食品的制备技术、食品加工与保鲜技术以及现代分子微生物学实验 方法 等。通过食品微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出不仅具有丰富理论知识,而且能掌握现代生物技术并熟练操作的高技能人才。

如何加强食品微生物实践教学的组织指导,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一直是我们关注和探索的问题。下面简单谈一下我们在食品微生物实验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和对一些问题的思考。

1 精心选择实验内容,调动学习积极性

随着食品工业和微生物检测技术的迅速发展,食品微生物学及其实验课的内容也不断扩展,而实验课既受理论课内容进度的限制,又受课时及实验室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要在有限的课时内,系统、科学地完成食品微生物所有的实验项目是绝对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我们实验教师在掌握微生物学教学大纲的前提下,结合现代科技的发展和食品微生物的研究动态,精心设计实验课教学体系,合理选择实验项目。

选择实验内容,我们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首先要求学生对食品中常见细菌、酵母菌、霉菌、乳酸菌进行观察,掌握其性状特征和培养生长条件。学会识别哪些是有益菌,哪些是有害菌,利用有益菌的代谢活动制造更多的发酵产品,提高食品的质量,同时防止有害菌引起食品腐败变质以及食物中毒。其次选择有代表性的发酵食品作为实验内容,使学生了解利用微生物生产发酵食品的整个过程,通过这些实验使同学们对食品发酵有一个总体印象,并能举一反三。最后对不同的食品和发酵食品设计实验,让学生掌握食品微生物学检测技术、分离纯化技术、鉴定技术。并在课堂上结合自己的科研成果和食品研究 热点 介绍食品工业发展的前沿动态。

实验设计过程中,不仅有验证性实验,更多地引进了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学生分成几人一组,让学生从实验设计,自己选择原材料,准备实验材料,试剂的配置,培养基的制备和灭菌等都由学生自己完成,最后写成规范的实验 报告 。学生对此积极性很高,甜酒酿、酸奶、腐乳等都是同学们喜欢并制作的发酵食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所学内容贯通,并熟悉掌握各个环节的操作步骤,这对学生将来步入社会,在工作岗位上独立开展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2 强化基础技能的训练,有效组织管理实验教学

食品微生物学是在掌握微生物的基本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开展的,学生无菌操作观念的培养、正确使用、掌握微生物的实验仪器,如光学显微镜、灭菌消毒器械等都非常重要。但基于很多原因,学生的这些基础技能还是很薄弱,所以我们在进行食品微生物的每一个实验的每一个步骤中只要涉及这些基础性的知识,都会给予强调,亲自演示。

学生微生物基础技能培养和形成,不是一两堂课能完成,也不是单单有老师演示后学生就可以掌握,必须让学生每人亲自动手。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人数的增加,硬件等条件限制,人手一套实验器材不现实,那么在有限人力、有限资源情况下,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动手操作并熟悉实验过程,有效组织和管理实验教学过程就尤为重要。

(1)首先任课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充分做好预实验,对实验的关键步骤和关键操作点都做到心中有数,在授课过程中有重点地强调,并分析某步骤出现问题可能会出现的结果。

(2)每次实验之前任课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就实验进行积极的沟通,不仅对实验准备的物品和材料沟通,更要对实验的组织过程协商。

(3)在实验过程中则需要任课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相互协作,并充分发挥学生班干部和小组长的作用。课堂理论教学课和实验课最大的区别在于,实验课更注重学生的动手参与,以及实验过程出现问题发现问题的及时解决。 (4)教师要严于律已,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实验过程中耐心指导,热情帮助,回答好学生提出的每个问题,并随时纠正不正确或不规范操作。

3 加强实验课考核,引进综合实验考评

实验课的成绩给定,往往包括实验课出勤率和实验报告成绩两方面综合。所以首先就要求教师认真考勤,只有学生的出勤率有保证才能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其次,要求实验报告书写规范,详细完成实验报告,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实验失败要分析原因。同时教师也对实验报告认真批改,实验报告是对实验的总结,也是对实验课质量高低的检验。通过对实验报告的批改,可以发现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实际教学中,实验报告雷同和抄袭的现象比较多见,为综合考评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对实验技能的掌握,建议今后引进期末的综合实验考评:即将各个试验项目设计成不同的实验题目,让每个学生随机抽取并在有限的时间内独立完成操作,视完成的情况给予评分。比如:“食品中常见菌类的平板培养”考察了无菌操作、培养基的制备,对食品中常见菌类平板接菌技术;“食品中常见菌类的形态观察”考察了革兰氏染色,各真菌形态辨别等。在进行具体考核过程中,可把每个考核的内容进行量化定出详细的评分标准,根据学生的每一个操作环节现场打分,并对同学进行现场提问,让学生进行答辩。

4 有计划推进实验室的开放 加强实验室开放管理

微生物实验室的开放是对食品微生物实验课的有益补充,能强化、巩固、提升对食品微生物课程内容的理解,我们鼓励学生设计和开发自己的科研项目,而且学校有很优厚的资金加以支持。但是开放实验室不是无条件的,有时因实验操作不当引起的安全隐患是很严重和难以预料。因此实验室开放时管理须给予加强。

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利用校园网建设实验网站,公布开放实验项目的题目、时间和地点,供学生选择和预约。

专人负责学生的科研队伍,对菌种、标准品、和学生用到的有毒有害物质要有专人负责,注意保管,不随意丢弃,做好无害化处理。对使用仪器学生做好使用登记,实验物品注意清洗、归还、交接。

总之,食品微生物实验课,只有提高对实验教学活动的认识,精心选择实验内容,合理有效组织和管理实验过程,并加强实验课的考核,在此基础上,推进实验室对学生的开放,加强开放实验室的管理,就能确保实验课安全、有序、成功的完成,达到教学目的,也使学生真正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 赖建平.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入手加强化学院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J].广东化工,2007,2:77~79.

[2] 潘蕾.实验室开放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9:131~133.

[3] 陶思源,食品微生物实验课教学改革的初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4:211~212.

[论文关键词]:食品微生物 教学改革 多媒体课件

[论文摘要]:针对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 文章 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和成绩考核标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为食品微生物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食品微生物学是一门研究与食品有关的微生物的科学,通过对微生物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的教学,使学生能辨别有益的、腐败的和病原的微生物,从而在食品制造、保藏过程中,充分利用有益微生物,控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以防止食品的变质[1]。该课程内容多,涉及面广,技术性实用性强,是食品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教学中,除重视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技能的传授外,也注重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法和体会如下:

一、变学生被动为主动,变换教学立场

教师的备课不是简单的“背课”[2],是在对教学内容熟悉的基础上,优化内容,根据食品微生物学知识体系的要求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主动,启发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充分发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作用。要改以往课堂以教师讲为主,学生被强迫坐于课堂,不能也不敢出声的传统教学模式,做到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自身主动地进入到学习状态,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如“食品微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等课程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在授课时间上有前有后,为了避免相近课程某些内容重复,我们进行了授课内容的优化。对于先修课程生物化学,已讲过“物质代谢”内容,则以学生为主角,让学生课下查阅资料丰富相关知识尤其是一些科研论文(这样可以启发学生发现更多问题),然后课堂向教师提问的方式来完成这部分教学内容。教师要根据学生提问的难易做到由浅及深地回答,帮助学生回顾已忘或还未掌握的内容。学生在提问时,允许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老师答疑时要尽可能多联系一些日常生活的实例和本学科当前研究的最新进展,用简练、幽默、易懂的语言回答相关问题,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知识,又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感觉到自己是课堂主角,要发挥主角作用。

二、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

传统的板书加挂图的食品微生物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当今学生的信息量。计算机辅助教学成为当今教育科学及教学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3]。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食品微生物教学中,使教学效果前所未有的提高。首先,多媒体技术使直观教学成为可能。将微观世界在课堂上生动再现,其效果胜过任何语言的描述。其次,多媒体提供的信息量远远大于传统教学模式。课堂上学生可以观看多幅图片,阅读多篇教学材料,这个数量可以是传统教学的几倍。第三,多媒体将多种教学资源进行了整合,提供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课件、动画、相关网络声像资料及新闻报道等。

食品微生物学,不仅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发展迅速,而且个体微小,学生对它的认识远不如对宏观事物,再加上其营养方式、遗传类型多种多样、代谢机制错综复杂,学生往往感觉其知识繁琐、抽象和难以理解。针对这种情况,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通过flash动画、PPT课件、高清晰显微照片、动态显微录像等CAI教学软件,使微观世界宏观化、教学内容形象化[4]。例如,把细菌、真菌、病毒的显微世界以色彩丰富、直观清晰、生动形象的三维画面或科教电影形式展示给学生,以动画的形式表现出细菌鞭毛的运动、T偶噬菌体的增殖、主动吸收的方式、细胞的分裂过程等内容。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与接受,而且可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加大教学的信息量,提高讲课的效率。

三、采取形象化教学形式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强化抽象理论与具体实例结合,增加学生对抽象理论的感性认识和接受能力。食品微生物学主要讲解了微生物在食品生产、贮运及销售过程的利害影响,但由于微生物的自身特性,我们很难就只有显微条件下才能观察到的细小生物让其形象化,宏观化。虽然多媒体已经在此方面有了很大改善,但要做到与具体实例联系更加紧密,更加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我们必须借助实际生产、生活中的例子来实现形象化教学。如,上课时我们将一些常见的白酒、红酒、酸乳、面包、酱类等发酵食品带入课堂来讲授微生物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并且通过与实验紧密结合,开展发酵酸乳来增强学生对微生物利用的认知,让学生自已亲自动手制作酸乳,品评自已的劳动成果,便于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重点。再如讲到微生物对食品的危害时,我们选用了一些发霉的粮食、发霉的马铃薯以及发臭的肉和罐头等进入课堂,这样在理论讲解时有现实的例子,无论从教师的讲授还是学生掌握都因有了宏观感性认识而变得轻松容易。

四、调动学生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创新的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5]食品微生物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创造性学习奠定基础。那么如何在微生物教学过程中做到调动学生兴趣,培养创新能力呢?我们主要从三方面来做起。第一,因材施教。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智力发展情况各不相同,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程度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和不同的目标要求。第二,以“新”为轴,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突出“新”的理念(即运用新思想,联系新理论,列举新课题等),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参加各种学术讨论会,大胆提问等方面都无疑会起重要作用,同时还赋予学生宝贵的 创新思维 。第三,多样化传授知识。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引入食品中微生物变化的课外观察,自行了解微生物的生长变化;鼓励学生课堂提问,学生课外查阅资料课堂以报告会形式进行教学内容讨论;积极开展相关实验,引入校园河水中微生物检测实验,培养学生自行设计安排和完成实验的能力。

五、强化实验教学,重视动手能力

食品微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技能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这一学科的在校大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前,普遍存在动手能力较差、实验技能欠缺的问题。充分利用现有的力所能及的各种条件,加强实验技能培训,是最快捷有效的弥补方法。

(一)课堂实验

食品微生物实验课开始时,讲明实验目的、要求、步骤和注意事项,努力使实验成功的要求变成学生头脑中的指令,使每位同学都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实验当中去。从最基本的操作技术做起,抓住实验课上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基本技能。具体如下:

最初,教师进行实验目的、要求、步骤和注意事项的详细讲解。

其次,以多媒体的形式将预先录制的实验过程向学生播放。这样既可以回顾理论教学内容加深实验印象,又可使学生初步了解实验过程、实验步骤及实验中的关键操作,帮助掌握实验技能。

再次,教师与学生同时进行实验操作。这样进行实验,学生在观看了录像后对部分仍不明白或是记忆不清楚的地方可以通过教师演示与他们实验的同步,进行实验信息交换,从而让学生能够最短最及时最迅速地掌握正确的实验技能。

最后,进行实验总结,认真完成实验报告的写作和批阅,从中找出问题并进行集中答疑,进一步修正学生实验中的错误。

(二)课外实验

不定期安排学生在课外做些简单实验或集中安排学生课外进行实验技能训练。如在讲微生物腐败变质时安排学生课外取一空矿泉水瓶内装入校园河流中比较清澈的水,然后进行封口存放,直至水质变化产生腥臭。让学生通过这种现象来强化课堂所学内容,起到了良好教学效果。再如集中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校园河水中微生物检测实验,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独立完成从实验设计到完成检测报告一系列工作,并且最后进行结果评比。这样不但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而且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六、建立适合当代大学生的考核机制[6],正确评定学生成绩

实行理论和实验考试分离,突出实验,综合评定的考试模式。改以往教师授课内容为蓝本,学生考前背,考后忘的非正常态考试模式。将理论考查内容面放宽加大,强调与实际食品生产的联系,将知识点以命题形式溶入现实生活,做到“学以致用”。实验考试采用笔试和操作各占一半的命题形式,做到实验理论和实验操作并行,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两部分命题,达到理论、操作都掌握的目的。实验笔试以实验基本原理和关键操作步骤为主要命题范围,实验操作以抽签形式定,内容均为食品微生物必须掌握的实验内容,如显微镜观察、细菌染色、细菌计数等。最后学生成绩由理论和实验两部成绩再结合平时的课堂提问及实验情况进行综合评定,给出学生一个公平公正科学的考核成绩。通过这种模式考试既要求学生掌握了食品微生物的相关理论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为以后的实际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实践证明,我们进行的食品微生物课程教学改革的大胆尝试是成功的。教学内容的丰富更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考核机制的客观化,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适应了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贾英民,食品微生物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1~243

[2]朱宏飞,微生物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几点探索[J],微生物学通报,2007,34(1)173~175

[3]梁峙,微生物教学中的CAI[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1,3(16),76~79

[4]李平、杜先锋、蒋军,运用多媒体课件好食品微生物学的尝试[J],高等农业教育,2002,10,42~44

[5]叶丹玲,如何在微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摘要: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不仅影响到人类的健康,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及稳定,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研究新检验方法,快速推广普及有效检测技术越显重要。本文介绍了免疫检测技术、分子生物学方法、快速测试片法、电阻电导测定法四方面的检测方法,并评述了他们的特点。随着生物等新技术新方法在食品微生物检验领域应用,文章对近几年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和方法进行介绍,这样做有效的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检验速度。

关键词: 检测方法;微生物

0 引言

随着人们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细菌门”、“福寿螺”、“毒饺子”等名词的出现,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根据WHO统计,全球每年有近15亿人感染食源性疾病,其中70%是食品中致病微生物污染引起的。各个环节中都有污染微生物的可能,包括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目前,微生物对食品的污染问题成为人们关注领域。

1 食品微生物分类及命名

微生物并不是生物学分类学上的专门名词,而是对所有形体微小,单细胞的或个体结构较为简单的多细胞的、甚至没有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统称。其群体非常庞杂,种类繁多,包括细胞型和非细胞型两类。凡具有细胞形态的微生物称为细胞型微生物。细胞型微生物按细胞结构又分为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

2 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及方法

免疫检测技术———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 (ELIsA)[1]

免疫学是研究生物体对抗原物质免疫应答性及其方法的生物-医学科学。免疫应答是机体对抗原刺激的反应,也是对抗原物质进行识别和排除的一种生物学过程。现代免疫学将“免疫”定义为:机体对“自己”和“异己”识别、应答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的总和,正常情况下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性功能。

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是食品检验中应用的主要免疫检测技术。它的中心就是让抗体与酶复合物结合,然后通过显色来检测。具体说就是使抗原或抗体结合到某种固相载体表面,即与某种酶连接成酶标抗原或抗体,这种酶标抗原或抗体既保留其免疫活性,又保留酶的活性。在测定时,把受检标本(测定其中的抗体或抗原)和酶标抗原或抗体按不同的步骤与固相载体表面的抗原或抗体起反应。用洗涤的方法使固相载体上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其他物质分开,最后结合在固相载体上的酶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成一定比例。加入酶反应底物,底物被酶催化变为有色产物,产物的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直接相关,可根据颜色反应的深浅来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分子生物学方法

核酸探针法[2] 核酸探针是将已知核苷酸序列

DNA片段用同位素或其他方法标记,加入已变性的被检DNA中,在一定条件下即可与该样品中有同源序列的DNA区段形成杂交双链,从而达到鉴定样品中DNA的目的,这种能认识到特异性核苷酸序列有标记的单链DNA分子就称为核酸探针或基因探针。与免疫学方法相似,探针也需要附加适当标记。以往研究的探针技术要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只在专门的实验室使用,而现在较热门的技术是以核酸杂交为基础的第二代技术一—比色计。该方法依赖核糖体RNA(tRNA)发育中储存的核酸成分进行检测。这种天然富含rRNA标靶序列的使用使得无辐射检测成为可能,同时又保持了与放射性同位素方法相当或者更高的灵敏度。总体说,核酸探针技术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技术,特点是敏感、特异、简便、快速,缺点是一种菌就需要一种探针,目前尚未建立所有菌种探针,该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再者就是检验费用比较昂贵。

聚合酶链反应法(PcR方法)[2] 聚合酶链反应 (PCR)PCR是美国科学家Mllllis于1983年发明的体外快速扩增特定基因或DNA序列的方法。又称为基因体外扩增法,是一种体外选择性扩增DNA或RNA的技术。该方法通过对人工难以培养的微生物相应RNA或DNA片段扩增,检测扩增的产物含量,从而快速对饲料中致病菌的含量进行检测。PCR技术可直接检测样品中痢疾杆菌,大肠杆菌、乳酸杆菌、肉毒梭菌等。

快速测试片法 快速测试片法是利用无毒的纸膜、纸片、胶片为培养基载体,快速、定性和定量检测试纸和胶片的食品微生物检测方法,它是一种集现代化学、高分子科学、微生物学于一体的检测方法。对有些项目的测定,其准确度和精确度高,几乎与标准方法相媲美。其优点:第一,常规法需要时间较长,而且温度要求严格,而测试片操作简单,大大缩短了测试时间,以往许多实验室不能实施,不能达到及时检测的目的。第二,快速测试片可以在取样时同时接种,防止延长接种时间时由于细菌繁殖造成的数量增多,结果更能反映当时样本中真实的细菌数。第三,测定少量样品,不需配试剂,价格低廉,可随时进行,便于运输,携带方便,易于消毒保存,操作简便快速。

电阻电导测定法 电阻电导测定法原理是:在细菌生长繁殖期间,将大分子物质(蛋白质、糖类等)分解成有机酸、氨基酸等带电荷的小分子物质,改变其培养液的导电度。这样,通过电阻和导电度的数值变化,就可推算出样品含菌数。目前已开发出来的电阻电导检测器有:美国Vitek公司生产的Bactometer可适用于检测肉品、乳制品等含菌量;英国推出的Mathus系统,可用来检测牛乳、酿造液、鱼及海产品的含菌量[3]。

3 结束语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已逐渐成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本文中罗列了几个方面的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技术,虽然很多技术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有的属于世界前沿,有的还处于发展阶段,但其应用价值日显突出。

参考文献:

[1]王兰兰.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1-93.

[2]杨向荣,江志毅等.快速方法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J].学术论坛,2006,5.

[3]周向华,王衍彬,叶兴乾等.电阻抗法在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中的应用[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3(10):73-75.

1. 食品安全毕业论文范文

2. 大专食品毕业论文范文

3. 食品加工论文范文

4. 医学微生物论文

5. 微生物学习心得

6. 关于畜牧兽医论文范文

硅橡胶材料的击穿特性研究论文

硅橡胶具有稳定的硅氧化学结构,能赋予弹性体独特的性能,包括生物相容性,优异的耐高温、耐化学性能,优良的机械电气性能,天然透明度和半透明度。大量试验证明,与其他弹性体相比,硅橡胶表现出与人体组织和体液的优异相容性,植入体内时组织反应极低。硅橡胶无色无味,不会助长细菌繁殖,亦不会玷污或腐蚀其他材料。作为医用产品,硅橡胶配方符合FDA、ISO和三组分生物相容性指南。与绝大多数弹性体相比,硅橡胶能承受极广的温度范围,经历-60-260℃的温度变化时仍能保持稳定,而且可通过EtO气体、γ射线或E射线辐射、蒸煮和其他方法进行消毒处理。硅橡胶能承受水和多种化学剂腐蚀,包括某些酸性物质、氧化性化学剂、氨水和异丙醇。但是,硅橡胶不能与浓缩性酸或溶剂混用。硅橡胶撕裂强度(250ppi)和拉伸强度(1500psi)较高,伸长率(1250%)和柔软性能优良,加压变形率低。柔软型硅橡胶能永远保持其柔软性,增强凝胶型硅橡胶的硬度是最低的。硅橡胶在电气应用中具有优异的绝缘性能和功能性,使所有可比材料望尘莫及。硅橡胶在极端温度中能保持绝缘作用和介电强度,能耐远远超过了传统绝缘材料的能力范围。

硅橡胶是由硅经过合成而来的,具有无毒、无害、绿色环保的高分子新材料。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复合新材料,属于国家“十二五”推广的新材料。欧美、日本等国家从三、四十年代开始使用,主要应用于电力、电子、医用、核潜艇、化工、日用生活品等等,如10-500KV硅橡胶复合绝缘子、避雷器、冷缩电缆附件、开关柜的插拔件、保护罩、耐高温高压电线电缆、互感器帽,高压锅圈、遥控器按键、电脑防尘垫,奶嘴,医用输血管、体液导流管等等。硅橡胶的特点: 弹性好、耐屈挠:硅橡胶属于橡胶中一种,具有很好的柔软性和弹性,弯曲次数可达十几万次,甚至几十万次以上;耐盐雾,具有良好的憎水性;耐污闪,耐漏电起痕,抗爬电性好,很好的自洁性;优良的绝缘性能:体积电阻可达到1016Ωc,击穿强度≧20-22KV/mm;  抗紫外线、耐臭氧、耐老化性能好:200℃×10天,保持率可85%;根据公换算,每降低10℃,使用时间延长一倍,理论上计算,如果是室外使用温度为70℃,使用时间为年,由于生产工艺、环境因素,如酸雨等条件,根据美国的实际使用,可达30年以上;耐高、低温性能优良,使用温度可达-70~20℃;优良的医学惰性;硅橡胶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硅、二氧化硅,不含卤素和重金属,燃烧后的烟气是白色的,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以及二氧化硅残渣,无污染,对人体无害,符合欧盟ROSH指令,属于环境友好型绿色产品.

耐高低温性:在200℃下可长期使用,在-60℃下仍有弹性;电绝缘性能:硅胶的介电性能极好,尤其是高温下的介电性能大大超过一般有机橡胶,介电强度在20-200℃范围内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优异的耐天候、耐臭氧和耐紫外线照射性能,长期在室外使用不发生龟裂。一般认为硅橡胶可在室外使用20年以上。优良的高温压缩永久变形。良好的加工性能、易成型等优点,可通过挤出热空气硫化成型、模加成型、加延成型等方法制作出各种制品。硅胶产品的应用越来越多,很多朋友可能经常会用到,但是对于产品本身的其它信息可能不是那么太了解,传统意义上的硅胶到底是什么?有什么优点?硅胶是橡胶的一种,硅胶对水的吸附容量较大,再生温度较低,价格便宜。

硅橡胶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耐寒性、介电性、耐臭氧和耐大气老化等性能,硅橡胶突出的性能是使用温度宽广,能在-60℃(或更低的温度)至+250℃(或更高的温度)下长期使用。但硅橡胶的抗张强度和抗撕裂强度等机械性能较差,在常温下其物理机械性能不及大多数合成橡胶,且除腈硅、氟硅橡胶外,一般的硅橡胶耐油、耐溶剂性能欠佳,故硅橡胶不宜用于普通条件的场合,但非常适用于许多特定的场合。

  • 索引序列
  • 物料特性研究论文
  • 军用改性塑料特性研究论文
  • 橡胶材料阻尼特性研究论文
  • 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论文
  • 硅橡胶材料的击穿特性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