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孤独症研究的论文

孤独症研究的论文

发布时间:

孤独症研究的论文

可以到广州市番禺区子惠儿童康复服务中心去了解;国内孤独症患者研究进展的问题,他们应用训练大脑区域的方法训练自闭症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已经有多年的临床案例。

椰菜君按:本系列文字的目的是收集、翻译和整理尽可能详细的关于自闭症“发烧效应”的文献,以求推动相关研究和治疗方法的发展。 1980年,Ruth Sullivan在《自闭症和发育问题杂志》第10卷第2期的“父母有话说”栏目的“Why Do Autistic Children... ? ”(为什么自闭症儿童会这样。。。)一文里,提出了关于自闭症“发烧效应”的问题,并同时刊出了几位医生对这个问题的回应(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Vol. I0, No. 2, 1980)。据多位研究者的看法,这是自闭症患者”发烧效应“在正规出版的学术刊物中首次出现,虽然并不是一篇学术研究论文。今日追溯此文,我们可以了解到在40年前,患者家长和医生对自闭症患者”发烧效应“是怎样的一种想法。 Sullivan撰写此文的目的,是试图 向学术界传达自闭症患者家长们所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希望能够引起研究者的注意,以期带来治疗方法上的进步 。事实上,这正是 莱菔硫烷 治疗中重度自闭症患者研究所做到的。 该文讨论了自闭症患者的三个问题,而“发烧效应”是其中之一。为简洁起见,本文仅就相关内容进行了逐句翻译,括号内的文字为椰菜君为便于读者理解所加。想对该文有更多了解的读者可以在scihub网站上使用 doi: 搜索和获取英文原文。 为什么(某些)自闭症儿童在高烧期间 看起来更像正常儿童? 许多观察者——多数是自闭症患者的父母,还有一些非常了解自闭症的人——都曾经注意到这种(发烧改善自闭症症状的)现象。 那些对这种现象不熟悉的人会说:“是吗?要知道,大多数正常孩子在生病(发烧)时也会变得很安静啊!”  但是,(我要表达的是,)自闭症患者(在发烧时出现)的行为变化可不仅仅只是变得安静,(事实上)那是一种明朗的、(正面的)安静;就好像他突然对周围的事情有了更好的理解一样。 在我 (Sullivan)认识或听说过的自闭症孩子中,他们与他人沟通的能力也会出现改善。 但是在发烧消退后,这些行为的改善和参与能力的增强,都会随之消退。 出乎意料的是,那些没有意识到自己孩子有这种现象的父母也提供了相关的信息,就像这位19岁患者(他住在一个护养机构)的母亲一样,她(告诉我)说:“ 我们有一次不同寻常的回家之旅。 杰瑞(患者)在圣诞节的时候,带着流感和高烧回家了。(令我们感到惊奇的是,)他远比我们以前见到他的时候更接近正常状态。在差不多两个小时内,他坐在那里,看他的父亲竖起圣诞树,和我们唱圣诞歌,并且同我们进行了 真正的谈话 。我们对此感到非常奇怪,发烧和疾病到底是如何让他放弃了对外界的戒备,变得如此的平易近人? ” (我还注意到,)Jesse Foy在一篇关于她的自闭症儿子的报道里写道:“ 是的,比利得了腮腺炎,真的病了。(但)他是一个好病人,会很配合地服用药物。奇怪的是,当他生病时,他的谈话总是比在他没病的时候更显得清醒。 ” 到1975年的时候,我已经听到不少这种故事,足以让人相信这种(发烧)现象可能对(自闭症)研究有一定的意义。当时我在这个专栏中写道: “ 我注意到我(15岁)的自闭症儿子,从来没有像在有限的几次高烧时那样更接近正常状态。 而(在我写这篇专栏的)几个月前,我也听到另一位母亲谈到类似的情况。家住新泽西州的Martha (和我)说,“我和你说,当你告诉我约瑟夫(Sullivan的儿子)在发烧时出现了行为改善时,我有多么地震惊和高兴。我在桑迪(Sobolovitch的孩子)身上观察到这样的现象,但你的答复是对我观察的第一次证实。” 此后,我在其他人那里也得到类似的 回应。(有次)当我提出这个问题时,我(儿子)学校的一位母亲和我说:“哦,是的,我知道这一点。(我的儿子)迈克尔在发烧的时候,几乎是完全正常的。 ” 耶鲁大学的几位药理学家在1978观察到,高烧期间,大鼠下丘脑中的去甲肾上腺素(一种神经递质)的周转率增加了三倍;但大脑的其它部分没有出现这种变化。 然而反过来,降低体温并不能引起(下丘脑中)去甲肾上腺素周转率出现明显的变化。 如果从这种动物模型出发,能够证实人大脑中的去甲肾上腺素在高烧期间也会迅速增加,那么我们是不是能够根据现有的神经药理学模型,或多或少地解释这种自闭症患者的发烧效应? (以下是几位医生的对Sullivan这个疑问的回应:) 回应 1: 过去20年中,贝尔维尤精神病医院(Bellevue Psychiatric Hospital)托儿所中有超过150名2至7岁的自闭症儿童接受了诊断检查,并参加了综合治疗计划。(作为医生,)我们也观察到了这种(发烧)现象。 一些儿童在高烧时会表现出以下的行为变化:社会退缩明显减少、警觉性增强、言辞增加;他们的言语变得更具有沟通性;而且一般来说,他们还表现出一种(以前没有观察到的)同成年人进行交流和接触的尝试行为。 这些(行为上的)积极变化显然与疾病和发烧导致的高温有关。当孩子们康复后,这些行为改善就消失了。 然而与许多正常儿童不同,自闭症儿童在发高烧时似乎没有表现出身体的不适。 1980年1月的时候,我们医院爆发了一次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普遍发烧到华氏102°度(~摄食)。在此期间,工作人员注意到自闭症患儿出现了明显的行为变化。 这些变化包括与成人和同龄人互动的增加、注意力集中时间的增长、以及适应能力的提高。 在发烧结束后的几天内,大多数的改善都趋向于消退。 我们还有另一个有趣的观察结果:一些自闭症患儿患有肺炎,但却没有出现发烧或任何其他身体征兆。 两个这样的病例都是在做常规胸部X射线检查时意外发现的。 我们对这些现象的本质一无所知,但我们推测自闭症儿童可能存在下丘脑功能障碍。我们的一些发现可能支持这一假设,但在这方面肯定需要进一步研究。 Magda Campbell医学博士 精神病学系 纽约大学医学中心 回应 2: 高烧时出现行为改善的现象并不仅限于自闭症患者。其它一些神经功能障碍疾病患者,比如多动症患者、某些类型的癫痫患者和运动障碍患者,也有这样的情况出现。 这种现象,至少在自闭症患者中,可能与体内酪氨酸途径中的两种神经递质,即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有关。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的原因。 在《自闭症综合征》一书中,第6章和第7章的数据显示,(自闭症患者体内的)酪氨酸途径可能存在障碍。这些数据来自两个独立实验室对同一批患者进行的分析,表明他们体内的多巴胺β-羟化酶可能被部分阻断,导致该途径的次要代谢物 同型原儿茶酸 的体内蓄积量变得非常高。 Mary Coleman,医学博士 儿童科研中心 华盛顿特区 回应 3: 在我们的研究中,听到自闭症患儿父母报告说他们的孩子在发烧期间会表现得更好是一件常事。(作为比较,)我们也看到某些自闭症患儿在接受某些治疗时,也出现过同样戏剧性但不幸也同样是短暂的行为改善。例如,在进行静脉穿刺时,一些几年来都不吭声的儿童会突然说:”现在就走吧,现在走吧”,或者“拔出针来,妈妈,把它拔出来。”我们还注意到,当接受一种用于研究脑胺的药物时,有些孩子确实会变得更加平静,注意力更加集中,更能融入社会。我们认为,这些变化可能是源于情绪高度唤起状态下的注意力集中。这有些类似于人们在危及生命的时刻下,会突然爆发出非凡的力量或速度。(我们知道,)在紧急情况下,在战争期间,在建筑着火时,士兵可以成为英雄,普通人可以做到平时不可能的事。有报道说,紧张性抑郁障碍患者(一种重性抑郁障碍疾病。患者经常保持缄默且身体僵直,不能活动或只能做无目的甚至怪诞的动作)竟然能自行从椅子上站起来,像正常人那样走到着火的房子外面,然后又恢复他们原有的(僵直)状态。 这种注意力集中与生理功能变化有关联,不仅表现在行为上,而且表现在心血管指标上,例如血压、心率和外周血流速度的改变。 这些变化可能显示了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化学过程的协调活动。 这种活动可能是由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特定神经中心控制的。可能的候选者是蓝斑(coeruleus),它是大脑中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的主要存在部位,在脑功能中与焦虑和集中注意力有关。 神经化学过程(如大脑中去甲肾上腺素的增加或减少)与身体功能(如心率)之间的联系的不是单向的。 长期与人分离、日常生活被打断、身体疼痛等让人感到紧张的体验都会对大脑里面的化学反应产生多重影响;而大脑里面的化学反应的异常改变,如5-羟色胺或多巴胺途径的变化,也可以改变其它人体系统,从而改变一个人对环境产生的反应。 某些自闭症儿童在发热期间出现的行为改善,也许可以类比于人们在受到环境压力(如抽血)下出现的行为改变。身体的患病状态有可能会唤醒并短暂地提高那些促进注意力集中的神经系统的功能。这一点与现有理论相符,即兴奋剂药物(如哌醋甲酯)对多动症和注意力缺陷障碍儿童的治疗效果是由于改善了注意力集中而引起的。我们也知道,自闭症儿童的实际表现往往不如他们潜在能力。例如,在需要对外在刺激(例如音调)做出快速反应的测试中,自闭症儿童一般反应缓慢。但在经过培训和强化后,他们的成绩通常会出现显著的提高。疾病或疼痛带来的压力,或者药物造成的神经化学变化,可能都通过相似的机制起作用,使自闭症儿童的实际表现能与他们潜在能力相一致。 上述观察表明,在改善自闭症儿童的行为功能障碍方面,基于神经化学和环境的策略可能会有效果。但是,真的实施起来则需要非常地谨慎。 简单的神经化学干预,例如使用能够影响去甲肾上腺素的药物,会由于大脑复杂的稳态机制,以及药物可能的多效应因素,而不太可能产生预期的治疗效果。同样的道理,经常对孩子施加(精神)压力并不会改善孩子的表现,反而可能会产生相反的结果。 然而,父母、教师和临床医生对受到各种压力、以及处于生理生长期(如青春期)的自闭症儿童的行为进行密切的观察是至关重要的。这些观察不仅可能促使研究者提出新的研究假设和治疗策略,而且还是家长对孩子的潜在能力保持乐观的源泉。我们相信,这样的观察结果是患者父母和研究人员在(有效)照料自闭症儿童和研究自闭症根源方面进行有效合作的重要基础。 Barbara Caparulo,科学硕士 Donald J. Cohen,医学博士 儿童研究中心 耶鲁大学医学院

椰菜君周末无事逛油管,碰巧看到李一直高兴老师的讲座,其中有一个是自闭症,立刻怒赞,真是无所不知! 不过,开头有一点,讲自闭症的发现的时候,李老师估计有些疏忽,没有查好资料。他说,1943年美国的Kanner医生首先发现了自闭症,到第二年1944年时候,奥地利的Asperger医生也发现了。 其实呐,事情没这么简单,虽然比不上一部江湖恩仇录,也颇有一些令后人遐想的地方。 上面这位,是1955年的Leo Kanner医生。Kanner于1894年出生在奥匈帝国的 Klekotów,不过这个城市目前属于乌克兰了。在12岁的时候,Kanner迁往柏林,在那里读了中学,进入柏林大学医学院学习,并在柏林成家立业,直到1924年移民美国定居。毫无疑问,Kanner的德语必须是说得好说得妙说得呱呱叫。为什么专门提到这一点?后文自有分晓。 上面这位,就是Hans Asperger医生了。Asperger于1906年出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并且在此生长,在此进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读书,在此1931年毕业,在此结婚成家,在此立业行医,在此远赴天堂。同样毫无疑问,Asperger医生的德语更必须是说得好说得妙说得呱呱叫。为什么专门提到这一点?后文自有分晓。 上面这位,看着是不是不好区分是男是女?这其实是Grunya Sukhareva老太太,前苏联最著名的儿童精神病学家。Sukhareva于1891年出生在乌克兰的基辅,并在基辅女子医学院读书。从1917年毕业后,也就是十月革命那一年开始,一直从事精神疾病,尤其是儿童精神疾病的研究。 在1925年的时候,Sukhareva在一个苏联刊物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描述了她所观察到的6位奇怪男孩,她用“schizoid psychopathy”——当然是翻译成英文之后——来描述他们的与众不同。 俄语学术刊物。。。。 椰菜君不禁回想起当年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去外文库查找俄文论文时的狼狈。。。天书,天书,全特么的都是天书!!! 所以,Sukhareva的这篇论文呢,犹如泥牛入海。当然她也知道这一点,所以第二年,她就把论文改成德语,发表在德国的一个精神病学专业刊物上了。为啥不改成英语呢?显然这和德国靠的近,并且德国那时候正是欧洲和全世界的学术中心有关了!此外,她父母都是犹太人,会一些德语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只怕还颇为熟练。 然鹅,用德文发表,也没有给她带来更多的关注和点赞,可能和那时候,精神疾病领域正在被弗洛伊德学派所统治有关。 直到1996年,足足70年后。。。一位英国的自闭症研究专家,才将Sukhareva的这篇论文翻译成英文重新发表。人们惊觉,卧槽。。。您老人家是穿越了吗? Sukhareva在这篇论文中描述和总结的症状,和2013年修订后的业界宝典DSM-V中关于自闭症谱系的定义,符合得那么好。。。不由得叫人怀疑她是不是读过DSM-V。。。 那么问题来了。 Hans Asperger医生在1944年发表了一篇关于4个有自闭症状的儿童的病例报告,但其实他自己在文中也说了,这不过是他所见到的上百个这类儿童中的几个而已。其实,早在1938年,Asperger医生就曾经做过一个讲座,谈论了一位7岁的儿童,他所使用的描述词是“Autistische Psychopathen”,这个德语翻译成中文就是“自闭的精神变态者”。因此,Asperger医生必须在1938年之前,就观察到这样的患者了。 那么Asperger医生有没有读到Sukhareva的那篇论文呢?德文文献啊?身为奥地利人的Asperger医生,首选阅读不应该是德文文献吗?而且当年精神医学的刊物就那么几种,而且他还在同一个刊物上发表过论文。。。要说他碰巧没有读过,那也只能怪维也纳大学图书馆管理不善,正好没有收藏这个刊物的那一期。但这不是德国人做事的风格。。。当然如果你认为奥地利人不是德国人,就当椰菜君没说过这个话。 那远在美国的Kanner医生,远隔重洋,1924年就离开了德国,又是二战期间,不方便阅读敌对国的德文刊物,既不知道Sukhareva的论文,又不知道Asperger医生的研究,岂不是在情理之中?虽然霍普金斯大学财大气粗,不会差钱订阅德国科学刊物。  在Asperger医生工作的维也纳诊所,有一对年轻的恋人医生,Georg Frankl 和Anni Weiss。由于是犹太人,这两位资历虽老,却受着后生小子,纯正的雅利安人Asperger医生的管辖。重要的是,这两位犹太医生,在Asperger医生还没进诊所工作的时候,已经开始对某些儿童的奇怪精神现象感兴趣了,还就此做过一些讲座。 是的,你没有猜测,这两位发现的,正是自闭的症状。 阿道夫同学掌权后,Anni Weiss越来越觉得这世界要变了,没法子呆了。因为他会说英语——会英语多重要啊——就跑到美国,找到一份工作,安定了下来。接下来,自然是要把老婆大人Georg Frankl抢救出来啊。。。可是没那么容易,因为已经是1937年了,离水晶之夜只有1年。所以Anni Weiss到处找人。。。 是的,你没有猜测错,他找到了Kanner医生,当时正在霍普金斯大学做得风生水起的当红炸子鸡教授,而本人又是从德国早早跑出来的。 在Kanner医生的运作下,Georg Frankl顺利抵达美帝,并在霍普金斯大学谋得了一个职位直到1941年,在此期间,她的部分工作是协助Kanner医生。。。 有意思的是,在Kanner医生的1943年论文中,他描述了一个病例。在1935年的时候,Kanner医生见到这个奇怪的病人的时候,他完全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但是没过两年,他就着手研究这类孩子了。。。。 Kanner医生从Georg Frankl那里知道了些什么吗?谁也不知道,只知道Georg Frankl得到的工资不高,所以走去纽约州的水牛城,并且不再从事研究工作了。 扯这么长,椰菜君想说啥哩?学习挖机哪家强,山东找南翔? 不不不。椰菜君想说的是,1925年Sukhareva老奶奶就发现了符合DSM-V定义的自闭症儿童,而被螯合派视若寇仇的硫柳汞,1929年才被礼来公司弄出来,还没用到疫苗里面呢!Sukhareva老奶奶发现的谱系儿童,难道是自己吞了朱砂不成?

孤独症儿童相关问题的思考的论文

【关键词】:孤独症概述形成表现

一、孤独症概述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神经性行为综合症,以社会交往、言语、形式化或强迫性的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同时伴有很高比例的精神健康问题,是最令人困惑的儿童期精神障碍之一。社会性功能缺陷是自闭症患者最显著的标志之一,他们很难建立起与他人的关系,很难参与共同活动,会出现头口和非口头的交流障碍,甚至有些人一生都没有发展语言。孤独症在表现性上有很多不同,即使都是孤独症儿童,他们的障碍也各有不同,甚至有很大差异。

二、孤独症的形成原因

孤独症的成因到现在仍没有一个具体定性的说法,它被认为是一种先天性的脑机能障碍,与遗传因素和外部因素有关,而与抚养人的教育及生存环境没有直接关系。虽然研究者已经认识到孤独症的病因机制在神经组织或器官上,但目前却仍未有定论,既没有发现其特有的生理指标,也没有针对自闭症的专门测试,诊断标准非常宽泛,导致孤独症儿童数量激增,已不再是一种罕见的儿童疾病。

三、孤独症的表现

1、社会性互动障碍

在感知他人情绪状态,表达自己情绪以及形成依恋关系方面存在困难。缺乏与亲人对视、交往、沟通的愿望和技巧,难以建立起感情依恋。拒绝与同龄孩子交往,很难参加集体活动,喜欢封闭自己。

2、语言交流障碍

语言发展迟缓、缄默。几乎所有孤独症儿童都难以使用语言,他们不会主动说话,即使说话也给人自言自语的感觉。听不懂别人的指令,也不能正确理解别人的语言,通常用肢体语言让他人完成要求。例如孤独症的孩子想要一个玩具,他不会用语言来征得同意,而是用带有攻击性的动作去抢。

3、智力异常

孤独症儿童有70—80%是智障,极少数是天才,在数学计算、机械记忆或音乐等方面有突出能力,但在其他方面仍处于智障水平。

4、强迫性和刻板行为

有日常规范和重复行为方面的强迫性需要,如果家里的日常用品改变或移动时,他们往往会大发脾气,直到把东西放回原位才罢休。

5、感觉异常

表现为痛觉迟钝、对某些声音或图像有特别的恐惧或喜好等。

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也有一些积极品质:如可爱、富有同情心、有思想和创造力等。

四、孤独症研究的视角

1、心理社会学视角

从认知活动、认知结构的角度解释孤独症,认为自闭症儿童由于心理能力的发展障碍,无法推测他人的心理活动,体会不到交流的气氛,很难与人进行互动,进而发展成为人际关系疏远或人际交往障碍,同时也影响其他心里特质的发展。

虽然心理能力缺陷理论对孤独症社会交往的解释已被广泛接受,但仍存在着局限性,难以说明心理能力和语言能力之间的关系,也难以解释研究中的特殊现象。

2、精神生物学机制

从神经生物学角度解释自闭症更多得益于当前脑科学的发展。这一类理论试图解释:由于特定大脑结构受损而导致了孤独症儿童难以对社会性刺激做出适当反应。

3、生态学模式

此理论认为:孤独症并不是存在于个体内部的静态症状,而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环境之与间的互动出现了障碍。所以,孤独症患者经常错误地解释他人的情绪信号,虽然他们可以识别一些简单情绪,但并不足以使他们与他人进行畅通无阻的交流。

综上,虽然这些领域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孤独症有很大的推进。但这三种思路都有片面性,都只看到孤独症的某些方面而忽略了其他方面,应将这三种思路结合起来,更深入、更全面的进行研究。

五、从社会工作角度看孤独症的治疗

由于研究者没有完全明确地提出导致孤独症的根本原因,因而彻底治疗暂无法现实,只能尽量使症状得到缓解与改善,减轻患儿的社会适应困难,根本的治疗还有待科学的发展与该领域的深入研究。

目前的治疗方案:

1、心理治疗法被认为是是最普遍的治疗方法。

2、在教育界,许多学者研究皆显示,自闭症儿童接受教育时间之长短和其日后之发展有很大的相关,而结构化教学之效果远优于放任式教学法。

3、行为治疗法,旨在加强孤独症儿童的.社会交往技能训练,从最基础的技能开始训练,逐步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交往技能。在技能训练过程中,要忽略自闭症儿童出现的问题行为,把表扬和赞赏融入训练中。此外,还应增加他们与正常同伴之间直接交流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模仿和直接分享正常儿童的感受和体验,增强与同伴间相互交往能力。

社会工作者的努力方向:

1、对孤独症儿童的父母进行特殊培训,让他们改变养育方式,多接近、关心患儿,注重孩子独立性的培养,保持对他们的较高期望值。

2、社会工作者应督促机构不断完善其治疗理念,对机构老师进行相关培训,并提倡一个老师针对一个孤独症儿童的专门治疗,促进老师与学生间平等的互动。

3、孤独症儿童需要的不仅是家人、老师的帮助,而且是整个社会的支持。社会工作者应积极行动起来,增强社会对孤独症的了解和关注,消除社会对其的误解及歧视,缓解孤独症家长的心理疾病和精神危机,尽可能整合一切资源,和孤独症家庭一起争取一些国家福利政策和社会援助。

最后,用《蜗牛不放弃》一句话来表达我们的心声:“籍着我们彼此之间永不枯竭的爱,我们或许终能得到救赎。

孤独症研究的论文怎么写

孤独症筛查心得体会简要总结可以这么写:通过本次孤独症筛查,我增加了对孤独症的了解,并体会到与被筛查者沟通的重要性,在此同时感谢大家的配合,令本次筛查取得良好结果。

首先你得有个案例 然后 把提纲定下来

椰菜君按:本系列文字的目的是收集、翻译和整理尽可能详细的关于自闭症“发烧效应”的文献,以求推动相关研究和治疗方法的发展。 1980年,Ruth Sullivan在《自闭症和发育问题杂志》第10卷第2期的“父母有话说”栏目的“Why Do Autistic Children... ? ”(为什么自闭症儿童会这样。。。)一文里,提出了关于自闭症“发烧效应”的问题,并同时刊出了几位医生对这个问题的回应(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Vol. I0, No. 2, 1980)。据多位研究者的看法,这是自闭症患者”发烧效应“在正规出版的学术刊物中首次出现,虽然并不是一篇学术研究论文。今日追溯此文,我们可以了解到在40年前,患者家长和医生对自闭症患者”发烧效应“是怎样的一种想法。 Sullivan撰写此文的目的,是试图 向学术界传达自闭症患者家长们所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希望能够引起研究者的注意,以期带来治疗方法上的进步 。事实上,这正是 莱菔硫烷 治疗中重度自闭症患者研究所做到的。 该文讨论了自闭症患者的三个问题,而“发烧效应”是其中之一。为简洁起见,本文仅就相关内容进行了逐句翻译,括号内的文字为椰菜君为便于读者理解所加。想对该文有更多了解的读者可以在scihub网站上使用 doi: 搜索和获取英文原文。 为什么(某些)自闭症儿童在高烧期间 看起来更像正常儿童? 许多观察者——多数是自闭症患者的父母,还有一些非常了解自闭症的人——都曾经注意到这种(发烧改善自闭症症状的)现象。 那些对这种现象不熟悉的人会说:“是吗?要知道,大多数正常孩子在生病(发烧)时也会变得很安静啊!”  但是,(我要表达的是,)自闭症患者(在发烧时出现)的行为变化可不仅仅只是变得安静,(事实上)那是一种明朗的、(正面的)安静;就好像他突然对周围的事情有了更好的理解一样。 在我 (Sullivan)认识或听说过的自闭症孩子中,他们与他人沟通的能力也会出现改善。 但是在发烧消退后,这些行为的改善和参与能力的增强,都会随之消退。 出乎意料的是,那些没有意识到自己孩子有这种现象的父母也提供了相关的信息,就像这位19岁患者(他住在一个护养机构)的母亲一样,她(告诉我)说:“ 我们有一次不同寻常的回家之旅。 杰瑞(患者)在圣诞节的时候,带着流感和高烧回家了。(令我们感到惊奇的是,)他远比我们以前见到他的时候更接近正常状态。在差不多两个小时内,他坐在那里,看他的父亲竖起圣诞树,和我们唱圣诞歌,并且同我们进行了 真正的谈话 。我们对此感到非常奇怪,发烧和疾病到底是如何让他放弃了对外界的戒备,变得如此的平易近人? ” (我还注意到,)Jesse Foy在一篇关于她的自闭症儿子的报道里写道:“ 是的,比利得了腮腺炎,真的病了。(但)他是一个好病人,会很配合地服用药物。奇怪的是,当他生病时,他的谈话总是比在他没病的时候更显得清醒。 ” 到1975年的时候,我已经听到不少这种故事,足以让人相信这种(发烧)现象可能对(自闭症)研究有一定的意义。当时我在这个专栏中写道: “ 我注意到我(15岁)的自闭症儿子,从来没有像在有限的几次高烧时那样更接近正常状态。 而(在我写这篇专栏的)几个月前,我也听到另一位母亲谈到类似的情况。家住新泽西州的Martha (和我)说,“我和你说,当你告诉我约瑟夫(Sullivan的儿子)在发烧时出现了行为改善时,我有多么地震惊和高兴。我在桑迪(Sobolovitch的孩子)身上观察到这样的现象,但你的答复是对我观察的第一次证实。” 此后,我在其他人那里也得到类似的 回应。(有次)当我提出这个问题时,我(儿子)学校的一位母亲和我说:“哦,是的,我知道这一点。(我的儿子)迈克尔在发烧的时候,几乎是完全正常的。 ” 耶鲁大学的几位药理学家在1978观察到,高烧期间,大鼠下丘脑中的去甲肾上腺素(一种神经递质)的周转率增加了三倍;但大脑的其它部分没有出现这种变化。 然而反过来,降低体温并不能引起(下丘脑中)去甲肾上腺素周转率出现明显的变化。 如果从这种动物模型出发,能够证实人大脑中的去甲肾上腺素在高烧期间也会迅速增加,那么我们是不是能够根据现有的神经药理学模型,或多或少地解释这种自闭症患者的发烧效应? (以下是几位医生的对Sullivan这个疑问的回应:) 回应 1: 过去20年中,贝尔维尤精神病医院(Bellevue Psychiatric Hospital)托儿所中有超过150名2至7岁的自闭症儿童接受了诊断检查,并参加了综合治疗计划。(作为医生,)我们也观察到了这种(发烧)现象。 一些儿童在高烧时会表现出以下的行为变化:社会退缩明显减少、警觉性增强、言辞增加;他们的言语变得更具有沟通性;而且一般来说,他们还表现出一种(以前没有观察到的)同成年人进行交流和接触的尝试行为。 这些(行为上的)积极变化显然与疾病和发烧导致的高温有关。当孩子们康复后,这些行为改善就消失了。 然而与许多正常儿童不同,自闭症儿童在发高烧时似乎没有表现出身体的不适。 1980年1月的时候,我们医院爆发了一次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普遍发烧到华氏102°度(~摄食)。在此期间,工作人员注意到自闭症患儿出现了明显的行为变化。 这些变化包括与成人和同龄人互动的增加、注意力集中时间的增长、以及适应能力的提高。 在发烧结束后的几天内,大多数的改善都趋向于消退。 我们还有另一个有趣的观察结果:一些自闭症患儿患有肺炎,但却没有出现发烧或任何其他身体征兆。 两个这样的病例都是在做常规胸部X射线检查时意外发现的。 我们对这些现象的本质一无所知,但我们推测自闭症儿童可能存在下丘脑功能障碍。我们的一些发现可能支持这一假设,但在这方面肯定需要进一步研究。 Magda Campbell医学博士 精神病学系 纽约大学医学中心 回应 2: 高烧时出现行为改善的现象并不仅限于自闭症患者。其它一些神经功能障碍疾病患者,比如多动症患者、某些类型的癫痫患者和运动障碍患者,也有这样的情况出现。 这种现象,至少在自闭症患者中,可能与体内酪氨酸途径中的两种神经递质,即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有关。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的原因。 在《自闭症综合征》一书中,第6章和第7章的数据显示,(自闭症患者体内的)酪氨酸途径可能存在障碍。这些数据来自两个独立实验室对同一批患者进行的分析,表明他们体内的多巴胺β-羟化酶可能被部分阻断,导致该途径的次要代谢物 同型原儿茶酸 的体内蓄积量变得非常高。 Mary Coleman,医学博士 儿童科研中心 华盛顿特区 回应 3: 在我们的研究中,听到自闭症患儿父母报告说他们的孩子在发烧期间会表现得更好是一件常事。(作为比较,)我们也看到某些自闭症患儿在接受某些治疗时,也出现过同样戏剧性但不幸也同样是短暂的行为改善。例如,在进行静脉穿刺时,一些几年来都不吭声的儿童会突然说:”现在就走吧,现在走吧”,或者“拔出针来,妈妈,把它拔出来。”我们还注意到,当接受一种用于研究脑胺的药物时,有些孩子确实会变得更加平静,注意力更加集中,更能融入社会。我们认为,这些变化可能是源于情绪高度唤起状态下的注意力集中。这有些类似于人们在危及生命的时刻下,会突然爆发出非凡的力量或速度。(我们知道,)在紧急情况下,在战争期间,在建筑着火时,士兵可以成为英雄,普通人可以做到平时不可能的事。有报道说,紧张性抑郁障碍患者(一种重性抑郁障碍疾病。患者经常保持缄默且身体僵直,不能活动或只能做无目的甚至怪诞的动作)竟然能自行从椅子上站起来,像正常人那样走到着火的房子外面,然后又恢复他们原有的(僵直)状态。 这种注意力集中与生理功能变化有关联,不仅表现在行为上,而且表现在心血管指标上,例如血压、心率和外周血流速度的改变。 这些变化可能显示了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化学过程的协调活动。 这种活动可能是由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特定神经中心控制的。可能的候选者是蓝斑(coeruleus),它是大脑中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的主要存在部位,在脑功能中与焦虑和集中注意力有关。 神经化学过程(如大脑中去甲肾上腺素的增加或减少)与身体功能(如心率)之间的联系的不是单向的。 长期与人分离、日常生活被打断、身体疼痛等让人感到紧张的体验都会对大脑里面的化学反应产生多重影响;而大脑里面的化学反应的异常改变,如5-羟色胺或多巴胺途径的变化,也可以改变其它人体系统,从而改变一个人对环境产生的反应。 某些自闭症儿童在发热期间出现的行为改善,也许可以类比于人们在受到环境压力(如抽血)下出现的行为改变。身体的患病状态有可能会唤醒并短暂地提高那些促进注意力集中的神经系统的功能。这一点与现有理论相符,即兴奋剂药物(如哌醋甲酯)对多动症和注意力缺陷障碍儿童的治疗效果是由于改善了注意力集中而引起的。我们也知道,自闭症儿童的实际表现往往不如他们潜在能力。例如,在需要对外在刺激(例如音调)做出快速反应的测试中,自闭症儿童一般反应缓慢。但在经过培训和强化后,他们的成绩通常会出现显著的提高。疾病或疼痛带来的压力,或者药物造成的神经化学变化,可能都通过相似的机制起作用,使自闭症儿童的实际表现能与他们潜在能力相一致。 上述观察表明,在改善自闭症儿童的行为功能障碍方面,基于神经化学和环境的策略可能会有效果。但是,真的实施起来则需要非常地谨慎。 简单的神经化学干预,例如使用能够影响去甲肾上腺素的药物,会由于大脑复杂的稳态机制,以及药物可能的多效应因素,而不太可能产生预期的治疗效果。同样的道理,经常对孩子施加(精神)压力并不会改善孩子的表现,反而可能会产生相反的结果。 然而,父母、教师和临床医生对受到各种压力、以及处于生理生长期(如青春期)的自闭症儿童的行为进行密切的观察是至关重要的。这些观察不仅可能促使研究者提出新的研究假设和治疗策略,而且还是家长对孩子的潜在能力保持乐观的源泉。我们相信,这样的观察结果是患者父母和研究人员在(有效)照料自闭症儿童和研究自闭症根源方面进行有效合作的重要基础。 Barbara Caparulo,科学硕士 Donald J. Cohen,医学博士 儿童研究中心 耶鲁大学医学院

孤独症儿童刻板行为及矫正案例报告需要多少字?

国外对于孤独症的研究论文

阿斯伯格综合症

阿斯伯格综合症的患者具有与孤独症同样的社会交往障碍,局限的兴趣和重复、刻板的活动方式。下面我就跟大家聊聊阿斯伯格综合症。

一个智商超过180的理论物理学家,生活中却是个不折不扣的“事大妈”。精心挑选的位子被人占了,周三的菜谱提前到周二……这些琐事都会让他唠叨半天。不仅如此,他是个直肠子,在朋友的女友面前数落其缺点,有时又不解风情,对美女的暗送秋波置若罔闻。他就是《生活大爆炸》里最抓人眼球的怪人谢尔顿(Sheldon),也翻译为“谢耳朵”。

转到现实中,类似谢尔顿这样高智商又低情商的人并不少见。有人据此分析,谢尔顿很可能是患上了阿斯伯格综合症(Asperger Syndrome)。

那么,什么是阿斯伯格综合症呢?

1944年,德国医生阿斯伯格发表了一篇有关孤独症的经典论文,首次描述了这种病症。患者往往智商正常甚至超常,与人交流却存在障碍,有时过于敏感,有时对某些兴趣过于偏执。有研究者就从现有材料推断,爱因斯坦和牛顿可能就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发明博弈论的纳什同时患有精神分裂症和阿斯伯格综合症。

就像谢尔顿一样,这种病症的患者只能明白言语中字面的意思,却很难理解其中隐含的意义以及相对应的肢体语言。《生活大爆炸》中就多次出现这样的场景,当朋友们勉强同意谢尔顿不通情理的要求时,谢尔顿只听到无奈的Yes,却直接过滤了对方的咬牙切齿。而陌生人被他整得哭笑不得后,会抱怨一句:“你疯了吗?”谢尔顿则会很严肃地回答:“我没有疯,我妈妈带我去医院看过。”

这位总穿着古怪长袖T恤的人言语表达同样有问题。普通人在日常会话里很少咬文嚼字地使用书面语,语调也会随着情绪上下起伏。但谢尔顿说话时好像戴着铁面具,始终在一个腔调上吐字,每个字又像论文一样生硬。

相比而言,阿斯伯格综合症属于病情轻微的孤独症。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官能失调症状,它会影响患者的交流和沟通能力,病情严重的患者连日常生活都不能自理。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表明,孤独症发病率占总人口的比例高达万分之五左右。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估计,中国有104000名儿童没有学习能力,其中大多为孤独症患者。

阿斯伯格综合征有个重要特征,就是通常会有冷门的兴趣癖好,并且偏执地沉迷其中。例如有的`患者从小着迷电池,在同龄的孩子还抱着娃娃睡觉的时候,他会抱着电池睡觉。更有一位阿斯伯格综合症患者,她一生的爱好是为农场设计屠宰间。

统计数据表明,美国大约每500个人中可能就有一个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的孩子,按照这个比例来计算,中国阿斯伯格综合症患者可能高达260万人。目前,阿斯伯格综合症还无法使用药物治疗,医生们努力的方向是帮助患者融入社会。现有的材料表明,如果教育和辅导得当,阿斯伯格综合症患者是能够参与正常社会活动的。

这往往还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在不少国家和地区,孤独症等残障长期被忽视或被视为禁忌。在传统观念中,孩子的先天缺陷表明其父母品德有问题,比如报应的说法。

谢尔顿就很幸运。在电视剧中,他一旦偏离生活的轨道,母亲就会出现在身边,把他拉回正常的世界。好友们对他也是不离不弃。看着被谢尔顿弄得狼狈不堪的那些朋友,观众们在大笑过后还应当致以深深的敬意。若不是他们的忍耐和宽容,一个天才的灵魂随时就会封闭起来,正如现实中的很多阿斯伯格综合症患者那样。

阿斯伯格综合症(Asperger syndrome,AS)

是一种主要以社会交往困难,局限而异常的兴趣行为模式为特征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在分类上与自闭症(也叫“孤独症”)同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该病病因不明,发病率可能远高于儿童孤独症,对儿童精神健康危害甚大。

阿斯伯格症类似自闭症,但智力正常,每100个人中大约有名患者。科学家中有不少阿斯伯格症者,爱因斯坦就患有此症。

诊断一

维基(Wiki)百科上列出的阿斯伯格症必须具有以下三种症状:

1.社交困难 (Social deficit)

2.沟通困难 (communication deficit)

3.固执或狭窄兴趣 (rigidity or restricted interest)

头两项可以综合为以下几个现象:

1.对常规无法理解或僵化规则。

2.对突如其来的转变感到不安,甚至出现不稳定的情绪。

3.患者的情绪成熟度只有年龄2/3左右。

4.执著一种或多种特定且不具功能性的行为。

5.在分辨真实与虚拟世界上有困难。

而对于兴趣方面,患者一般会对一种或多种异常强烈的兴趣模式。

马上想到谢耳朵(Sheldon),全部都具备。第一条“社交困难”很显然的,室友Leonard能相处本身就是个奇迹;第二条“沟通困难 ”也很明显,只理解字面意思,而忽略对方的表情和动作等;第三条,他偏爱“火车”,这是一种狭窄兴趣,很明显阿斯伯格综合症特征。

诊断二

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吉尔伯格诊断法。该诊断法的六项指标中的五项是:社交功能障碍(极度自我中心)、兴趣狭窄、强迫症式地介绍自己的习惯、奇异的语言词汇以及无法以肢体语言或表情与人交流。

在《生活大爆炸》第 1 季第 1 集《试播》中,我们不难发现谢尔顿已展现出上述指标前五条之全部特点。

社交功能障碍:谢尔顿非常不情愿认识新的邻居潘妮;他对莱纳德维持他的超小型朋友圈表示感谢;他指出自己的白板上都是重要的数学公式,而莱纳德的白板不过是简单地“重复别人的工作”;他对潘妮对占星术爱好的毫不留情的评论等等。

兴趣狭窄:他对重看《太空堡垒卡拉狄加》(Battlestar Galactica)第3 季的强烈兴趣——仅仅因为这次的版本有评论音轨。

强迫症:他痴迷于“克林贡拼字游戏①”并坚持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奇异的语言:他频频祭出的冗长的解释。

无法以肢体语言与人交流:当潘妮哭时他不知所措。

但第六条标准“运动神经障碍”显然不适用于谢尔顿,因为他打游戏的时候还是相当灵活的。但是患者并不需要满足全部六个条件才能确诊,社交功能障碍加上其他四条症状已经足以将谢尔顿钉死在阿斯伯格综合征的诊断书上了。

速读:对于染色体缺失基因缺陷的自闭症或精神分裂症患者,乙酰半胱氨酸可能有治疗作用。  在此前的《治疗自闭症,乙酰半胱氨酸行不行?》一文中,椰菜君费心费力搜索了相关研究,得出的结论是“ 临床应用是否有效尚无明确结论 ”,相信读者也是日了狗的感觉。 乙酰半胱氨酸可以说是一个难得的便宜又安全的良心药物,绝非挂羊头卖空气的灵丹妙药所能相提并论。此事若是这样就沉沦了,真可以算一件大不幸之事。 好在今年6月份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研究人员发表的一篇论文,给乙酰半胱氨酸治疗自闭症又带来了勃勃生机。 这项研究的救命之恩,容椰菜君慢慢道来。 起先,有一种理论猜测:某些自闭症患者体内,尤其是他们的大脑神经细胞内,线粒体功能存在缺损,导致线粒体产生的大量自由基不能被及时清除,影响线粒体功能,进而影响神经细胞的功能,表现为自闭症症状。 显然这是一个很笼统的理论。除了自闭症,拿来解释任何一种神经性疾病,从精神分裂症到帕金斯症到老年痴呆症,都是可以的。 根据这个笼统的理论,抗氧化剂比如乙酰半胱氨酸,能够协助细胞清除自由基,则可能保护甚至恢复神经细胞的功能,产生治疗效果。 然而在临床研究的时候,并没有人去核对患者的脑神经细胞是不是真的有线粒体缺陷,是不是真的有自由基过多——没法做啊,你总不能去做脑组织活检吧? 理论基础已然笼统,临床实验更是笼统。这笼统的笼统,就是狗屁不通。给孙子看见,标准的不知己不知彼是没跑了。 乔治华盛顿大学的这项研究呢,不仅把这个笼统的理论给实体化了;并且证明,乙酰半胱氨酸这个治疗方法,是有效的——至少对于所用的 缺失 基因缺陷老鼠模型。 缺失的意思是,第22号染色体长臂上的区这段区域——其中含有约40个基因,由于某种原因丢失了。有这种基因缺陷的人,相当大概率会患有神经性精神疾病(约一半携带者可表现出自闭症症状,约2%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携带该缺陷)。 这项研究的关键发现是,同正常老鼠相比,缺失老鼠 大脑神经元的分叉明显减少 。 左:正常老鼠神经元右:缺失老鼠神经元 想想看,如果哪天麻花疼把每个人的微信好友都给限制到俩三个人,咱还能活吗?  深层原因呢,是在这缺失的这段染色体里面,有一个重要的TXNRD2基因。这个基因的蛋白质产物,对清除线粒体产生的自由基有关键作用。 缺了这么个重要的角色后,线粒体里面自由基四处为虐,难以正常工作,没法为神经元提供充足的能量。神经元呢,也就没那么干劲十足,到处加群交朋友。 左:正常老鼠神经元线粒体,看着像花生的那个     右:缺失老鼠神经元线粒体,胀大了许多 为进一步核实,在正常老鼠体内把这个基因单独搞掉后,老鼠脑神经元果然出现大量自由基累积,果然出现一样的分叉减少。若是搞掉其余的几十个基因,就没有这样的效果。 因此,乙酰半胱氨酸赖以存身的线粒体缺陷理论基础,算是在这种特殊的老鼠身上实锤了。 既然搞清了一些理论基础,再做个治疗实验显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果不其然,若从这种老鼠出生之时,就给母鼠的饮用水中添加乙酰半胱氨酸,并在小老鼠开始自己饮水后,也在饮用水中添加乙酰半胱氨酸,那么不仅神经元异变,而且异常行为如认知能力,都得到显著改善。 因此,假如有人打算再次做乙酰半胱氨酸治疗自闭症的临床研究的话,他不仅能更有说服力地打动手握经费的官老爷,并且还有高档武器来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做个简单的基因测试,把那些有缺失基因缺陷的患者单独挑出来。这样的话,应该是称得上知己知彼了。 之所以没提后半句“百战不殆”,是因为在这研究中,小鼠自出生——大脑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时,即开始摄入乙酰半胱氨酸。参加临床研究的患者,显然无法满足这个条件,因此话不能说太满。 不过,有了现在的工作铺垫,相信后续研究,比如给不同年龄段的模型小鼠喂饲乙酰半胱氨酸以观后效、比如使用更好的自由基清除方法,都是可望又可及的了。我们距离“百战不殆”,恐怕也是不远了。 参考文献: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Leads to Cortical Under-Connectivity and Cognitive Impairment. Neuron. 2019 Jun 19;102(6):.

孤独症社交训练研究论文

本书是一本“给父母及训练师的指南”,除了有关技能的细致讲解之外,还有系统的养成模式,可以指导使用者(父母及训练师)每周掌握一个小技能,之后还有整合,帮助使用者梳理所有技能以及灵活运用。本书不仅让孩子受益还可以让使用者受益,这个出发点特别好,当孩子在社交方面有进步,家长和治疗师也会开心,日常中由于孩子可以适当表达,也减轻了大人的焦躁与不安。针对孩子(自闭症儿童)需要学习的是四方面:社交参与、语言、社交模仿、 游戏 。本书主主要介绍了两种技术:交互式的教导技术和直接的教导技术,共十一个技巧。这些技术的出发点可以分为三类:增加孩子的参与,鼓励孩子沟通,提示与强化。 同时,书中还例举了“在什么情境下使用两种技术”。例如交互式教导技术主要用孩子非常泄气等情况,直接的教导技术主要用你正处于能够掌控孩子想要的项目或活动的情景中等情况。 本书的目的是让父母成为老师,在日常生活照料中融入干预策略。“使用指南”这个定位真的很实用,方法也是得到验证的,但还需要为自闭症儿童量身定制训练方案,并且一复一日的坚持训练。个人认为这不是家长单方面能完成的,需要训练师和相关机构的参与,最好形成由特教学校或康复机构,训练师和家长共同组成的“社群”来支持,辅助自闭儿童完成系统的训练。

孤独症的人也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世界上肯定就有类似的人,其实,只要努力地做自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慢慢地自己就不会太在乎别人的看法。反而我觉得强迫去结识一些不太感兴趣的人,那就真是要把自己逼疯的节奏了!

自闭症也称孤独症,是指自我封闭、不理会外界事物的一种状态。对于自闭症儿童的教育治疗应尽早进行,对于他们的行为进行及时的矫正、反馈和强化,使他们逐渐表现正确的行为,融入群体中去。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自闭症儿童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自闭症儿童教育训练的实践探索》

[摘要]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属于一种全面发育障碍,既不同于精神障碍,也不同于智力障碍,但又与两者之间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比如具有攻击行为、刻板行为,还有3/4的自闭症儿童智商测试结果是弱智等。本文对自闭症进行了概念界定,分析了自闭症儿童的特征,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训练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 自闭症 教育训练 实践探索

一、概念的界定

自闭症又叫阿斯伯格综合症,也称孤独症,是指自我封闭、不理会外界事物的种种状态。重度自团症儿童完全生活在自已的世界里,对外界视若无睹,听若未闻,难以与人沟通,群处、社交能力极差,情绪起伏不定,有些孩子还有自伤或伤人的行为。大部分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智障问题,但约30%的孩子智力正常,其中10%的孩子在某一方面表现出过人的天赋,被称作“白痴学者”。

1943年,美国精神病医生利奥.凯纳(Leo Kenner)教授首先提出并确定了“自闭症”的概念。“自闭症”和“孤独症”同为英文Autism(源于希腊语“Auter”――自我)一词的译名。在精神病学中,该词意为“退缩与自我专注”;在描述“自闭症”突出特征时,该词意义“自我兴趣”。“自闭症”为台湾、香港、日本、新加坡、马来亚等国家与地区的使用词。“孤独症”为中国大陆地区医学界、特教界的使用词。“自闭症”是一种严重的身心发育障碍的疾病。1978年美国国立自闭症儿童及成人协会专家顾问委员会对自闭症提出定义为:“起病于30月前的行为综合症。其主要特征有:(1)发育秩序和速度紊乱;(2)对任何感觉刺激的反应异常;(3)言语、语言、认知和非语言的沟通障碍;(4)与人、事和物建立起合适关系的能力障碍。”这些定义为至今广泛应用国际疾病分类第九版(ICD-9)和它的临床修订版(ICD-9-Cm)以及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三版(DSM-3)诊断标准建立奠定了基础。

自闭症是一种婴幼儿发育障碍,通常发生于3岁之前,是一种严重情绪错乱的疾病。自闭症无种族、社会、宗教之分,与家庭收入、生活方式、教育程度无关。据统计,患病率大约为10~15人/万。从性别上看男孩明显多于女孩,国外文献报道男女约为26~57∶1。目前,估计在我国约有40万左右的自闭症患儿童。

二、自闭症儿童的特征

1.交往障碍

患儿自婴幼儿时期起就表现极度孤独,并且有拒绝与人进行交往的倾向,不会用目光注视、表情、姿势和手势与人交往,甚至与父母也缺乏情感交流。不会体察亲人的喜怒哀乐和痛苦,自己有痛苦、不适,也不会寻求别人的安抚和支持,有进他们对亲人的呼唤甚至也不产生反应,以致引起父母怀疑他们有听力问题。轻症者看起来并不强烈拒绝交往,但在与伙伴的活动中常充当被动角色,不能根据社交场合调整自己的行为,缺乏社交――情绪的相互应答,不懂得如何建立友谊关系。

2.交流障碍

患儿的语言和非语言交流均有明显缺陷,沉默不语或很少使用语言。大约一半患者终生不语而倾向用手势或其它形式表达。有的即使会认、读、掌握大量的词汇,但常常不会在恰当的场合使用恰当的语言,而时常表现为不顾周围的情景或别人在说什么,自顾自地讲话,或不管别人的感受,重复地询问或重复地对人讲一样的话,问一样的问题,或模仿重复别人的话,语调平淡,缺乏节奏,与人交谈缺少应对、言语表达缺乏灵活性,不会用语调和语气的变化来适应交谈的气氛。患儿常表现代词的运用困难,谈话中常不使用代词或使用混乱,故常常不知所云

3.兴趣和活动的局限

重复与刻板的特征倾向于采用僵化刻板,墨守陈规的方式应付五花余门的日常活动。患儿喜欢保持周围环境和活动固定不变,如长时间地玩某种物品、玩具、吃某种食品、出门走同样的路线,听同样的音乐或同一本书,如要改变则产生强烈的情感反应或拒绝。大多活动增多,常出现特殊的、重复的刻板动作,如来回踱步、蹦跳、旋转。

4.智力发育障碍

约3/4的患儿有智力发育落后,但它在一般智力落后的背景下可能存在某方面较强的能力,通常以机械记忆能力强为多见。主要表现有,脑电图:自发脑电图异常率达10%~83%,大多表现为广泛异常,慢波增多,少数可见棘波或棘慢波,可能与患儿合并癫痫有关;脑影像学:头部CT可能异常所见,但常不一致,意见尚不肯定。头部核磁共振检查部分病例可见第4脑室扩大,大部分有小脑蚓部小叶发育不良,脑干明显变小。

三、自闭症儿童教育训练的原则

自闭症属于一种全面发育障碍,既不同于精神障碍,也不同于智力障碍,但又与两者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比如具有攻击行为、刻板行为,还有3/4的自闭症儿童智商测试结果是弱智等。尽管如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他们与前两者等同对待,而是首先要看到他们是需要成长、需要爱、需要帮助的儿童。从全纳教育观出发,自闭症与正常儿童在发展需要上, 是相同的。正常儿童的身心特性在自闭症儿童身上也同样体现,只是方式和程度有别。基于此点,确定教学原则首先要兼顾共性,一般性的教学原则,比如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依然适用,并充实了新的意义。现仅就自闭症教育训练中一些有特性的原则做一简述。

1.身心机能协同发展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在训练过程中既要注重提高身体素质、发展运动能力,又要注重提高心理素质,培养良好个性,使两方面协调一致。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运动功能与注意力、语言、认识等多方面发展有关,对儿童进行运动训练,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多种心理能力。自闭症儿童身体发育看似与正常无异,但实际上多伴有或轻或重的感知运动发育问题,如左右手不协调、手眼不协调、腕力差、触觉过敏、听觉超灵敏、肌力松懈、跳跃力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等,所以在训练中就要安排足量的运动训练、感知训练,以及语言训练、交往训练、认识训练等,交使这些内容有机结合协调起来。比如训练儿童左右手交替拍球,不单是为了发展他们大运动、精细运动及其协调性。

2.正向发展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在训练过程中要着眼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按照规律去逐步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并开发潜能,在促进发展的过程中有序地使缺陷得到补偿,而不是着重于各种怪异行为的去除却忽略了正常行为的建立。

在开始进行矫正训练时,我们常会遇到这样失败的例子,有的老师偏重于矫正儿童的某一刻板行为,而几个月下来发现自闭症儿童虽然不咬衣角了,却咬上了铅笔或手指,老师的精力投入很大,但收效甚微。相反,有的老师以正向发展为主,在教儿童各种新技能的同时来替代、清除不良行为。

比如,有一个自闭症儿童爱用手指玩吐沫,很不卫生,我就采取教儿童漱口刷牙、嚼口香糖等同样能产生泡沫感、磨擦感的正常行为来逐渐取代玩吐沫的行为,以新行为抵消不良的旧行为,结果很快儿童就掌握了刷牙技能,并且不再玩吐沫了。这个做法首先从满足儿童需要――口腔需触觉刺激并有泡沫感出发,按照正常发展顺序来选择一项可替代的活动,再通过培养新行为抵消旧行为的方式来达到训练目的。当然,这并不是否认行为矫正的重要性,有些对儿童身心伤害较大的,如自伤行为等,应及时采用矫正策略认识疗法加以改变。正向发展与专门矫正是不矛盾的,两者相互协调、促进。单一地矫正某个怪异行为而忽略对正当行为的培养是片面的,矫正只有在培养过程中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而矫正效果直接影响着培养的速度和质量。因此,在教育训练中,必须摆对发展与矫正的关系,使两者相互促进。

3.及时反馈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在训练中对儿童的不同行为表现随时随地给予肯定或否定反馈并及时强化肯定行为,以增加其出现频率,防止不当行为因忽视或经错误肯定而增加。

自闭症儿童会在不经意间做出各种各样的行动,有对有错,但往往自己不知是否符合规则,而一些不当行为的养成常常是由于在儿童刚开始做时被忽视,等儿童常出现此行为才被老师重视,再想改掉为时已晚。比如弱智学生入学后反而怪动作增多了,学会了同班不少学生的不好的行为。这是由于自闭症儿童视觉记忆很强,很容易不自觉地模仿别人的动作,如果此时没有得到任何反馈,就等于是默许这种行为,很快这个儿童就习得了某个不良行为。

通过训练,我看到随时反馈、及时强化在自闭症训练中是十分重要的,特别在刚换一个新环境时要格外注意他的一举一动,及时制止一些不应有的动作或言语模仿。

4.优化反应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训练前先把内容加工提纯,开始只让他接受最优化的刺激,得到简单而正确的反应后再变换刺激,增加复杂性。有人形象地把提纯比喻成吃葡萄时挖籽去皮而只给儿童吃果肉。

由于外界事物十分复杂多变,它所带来的信息对自闭症儿童来说是巨大而繁多的,有时是难以承受的,并且这些儿童又难以辨别何为正确的要接受的信息,所以就更要提练。有时教自闭症儿童说话,但外界十分嘈杂,或不时有人与训练者插话,这种环境极不利于自闭症儿童掌握正确用语。培养其生活自理能力也是一样,每一行为各个动作都要简练有序,中间不允许多余动作或拖延时间,否则诸如东张西望玩手或其他用具、敲击等多余动作就会“乘虚而入”。

5.个别指导先行的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在训练过程中优先采用个别辅导的方式,使训练双方能相互配合,在这个基础上使自闭儿童逐步融入小组或其他集体中。

自闭儿在新环境中很难适应集体氛围,有显著的沟通、社交和行为问题,若开始时未与训练者合作好,以后很难接受有效训练,在不适应的场合中也不能寻找别人帮助。因此个别训练、小团体协助是其走向大集体的一个过程环节,在训练中要优先考虑。当儿童能接受一定指令并对环境有所了解之后再进入小团体就容易了。

四、自闭症儿童训练的方法

1.游戏法

游戏可让自闭症儿童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可增进其语言的主动性,也能从中培养其社会适应能力,孩子的游戏就是建立人际关系的第一步,他们在游戏中发展友谊,学习社会策略和增进社会能力。Lord(1984)以及Wing和Attwood(1987)研究指出自闭症对于社会沟通线索理解及表达存在困难,他们常常处于孤立状态或是徘徊在同伴团体中的边缘,可能会避免或抗拒别人社交性的邀请,被动的接受,很少或完全没有主动的社交,或者以其特有的方式接近同伴。因而我们在教学中设计一些团体性游戏来提高自闭症儿童此项功能。我们经常会在游戏及小组课上设计一些互动的游戏项目,譬如“二人毛巾运球”让小朋友从游戏中学会与人合作,并与合作伙伴“分享”胜利的成果(如分吃一种食品)。同时,亦根据小朋友的能力设计一些戏剧性的游戏,如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在训练老师问过“老狼老狼几点了”之后,会让小朋友回答老师的问题,比如说小朋友会回答“三点了”,诸如此类还有音乐游戏“泼水歌”及“上学歌”等等,都可在游戏中增进儿童语言的主动性。

2.同步行动法

根据身体机能协同发展原则,要注重提高心理素质,培养良好个性。训练双方在训练过程中为了达到和谐、易沟通而同时进行某项技能训练或训练者做与自闭儿一样的活动,使自闭儿注意训练者的一言一行并自愿与训练者一起从事其他活动的一种方法。例如训练中自闭儿只顾一人玩球,不理睬训练者,这时训练者应主动寻找接近的机会,最好也是拿球来玩,并玩得比自闭儿要好,有时可把球滚、扔到自闭儿身边,看他是否注意球,若注意,说明可以进行接触,这时两人可一起玩一会儿球,然后再转入下一个训练项目,但要求步调一致。这种以球或其他自闭儿当前持有物为中介(或作训练诱导物)的方法在训练中十分常用,关键是选择好恰当时机。同时注意两者行动同步,不能片面强调让自闭儿服从训练者或一味顺从自闭儿童。

3.情境法

根据丰富环境原则,创设一定情境以提供适当的刺激,引起儿童注意并充分感知情境,然后进行角色练习,使其逐步学会目标情境下的内容。例如我们对酷爱音乐的自闭儿进行训练时,先给他提供一个熟悉的音乐情境,可放一段录音或唱个歌曲开头引起他注意,让他在此情境中演习某项技能,并给予一定的角色任务。完成后进行奖励,个别难执行的命令还可采取唱说结合的方式表达,以后逐渐取消音乐情境来让他完成角色任务或进行迁程训练,最终在无音乐情境中也能完成。

4.角色替代法

根据正向发展原则,在交往训练中,借助一定的中介人物(一般为儿童喜欢的物品,有时或是人)通过角色替代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交流。例如儿童比较喜欢小熊或恐龙等,教师可以木偶或玩偶或面具操纵的方式,通过让被训练者扮演小熊来进行交流,或者让自闭儿拿小熊玩偶,训练者对玩偶发布指令,实际是让自闭儿来执行。这种方法是利用儿童只对物品或某个人感兴趣,通过角色转换来实现对其他物或人都感兴趣,以便按指令行事。如果自闭儿只对玩偶等感兴趣而不执行下一步指令,玩偶要立即消失,只有把握好出现与消失的分寸才能发挥角色替代的作用。

5.感觉统合训练法

感觉统合失常乃是由于脑功能障碍,无法将人类的视觉、听觉、触觉、前庭觉及肌肉关节动觉等五种基本感觉的刺激加以统合并适切反应。感觉统合训练法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以上几种感觉刺激的输入,并适当的控制,让自闭症儿童依靠内在驱策力引导自己的活动,自动形成顺应性的反应,藉此促成这些感觉的组合和统一。

由于自闭症儿童个体差异很大,就感知而言,有的听觉灵敏,有的视觉敏锐,有的触觉过敏,有的嗅觉敏感……运动功能等都千差万别,因此在训练中就要因人而异选择一些特殊的方法,比如视听动训练法、触觉脱敏法、听觉统合训练、精神统合、感觉统合训练法,以及矫枉过正、过度练习法、行为矫正中的消退法、强化法等等。只要教育工作者端正认识,以科学的态度和满腔的热情去对待这一需特殊帮助的“普通”群体,依据儿童的情况使用和创造合适的因人而异的训练方法,自闭症儿童走向社会的日子就不远了。

参考文献:

[1]全日本特殊教育研究联盟编,杨鸿儒译.自闭教育入门.台北:台湾大展出版公司,1999.

[2]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主办:孤独症儿童康复动态.1998,(2).

[3]朴永馨.特殊教育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4]肖非.特殊教育通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5]朴永馨.特殊教育辞典.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

[6]刘全礼.特殊教育导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自闭症儿童教育论文

jia建议多参加一起社团活动,走入人群中,广结好友~

孤独症儿童的心理论文范文

浅析孤独症的表现及治疗摘要:孤独症儿童被称为“星星宝宝”,他们身体的各项技能都是正常的,但是他们却囿于自己的世界中。本论文关注孤独症儿童的表现和治疗,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对孤独症儿童进行干预,以期助力孤独症儿童的成长。关键词:孤独症;表现;治疗;孤独症儿童被称为“星星宝宝”,他们听力正常,但是却无法听到其他人的呼声;他们的视力正常,但是却无法和其他人对视;在孤独症儿童的世界中,他们只拥有自己。因此关注孤独症儿童的表现及治疗对于其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一、孤独症儿童的表现分析孤独症谱系障碍属于一种广泛性的发育上的障碍,这是一种社会交往以及沟通障碍、兴趣狭窄、刻板行为为主要特点。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孤独症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孤独症儿童主要存在如下的表现:(一)不看或少看很多孤独症儿童存在着与其他人接触上的异常现象,不少儿童对其他人眼部的注视程度明显减少,甚至很多孤独症儿童对他人的注视“视而不见”,他们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之中。很多家长反应,一部分孤独症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好像其他人的事和他们是没有任何关系的,他们只专注于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对其他的事情都是不感兴趣的。(二)不应或少应孤独症儿童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反应不灵的现象,对其他人的呼唤不回应是一般孤独症儿童的常规表现之一。共同注意是指个体借助手指指向、眼神等与他人共同关注二者之外的某一物体或者事件。当家长发现孩子对自己的呼声没有反应,或者反应较少的时候,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三)不指或少指孤独症儿童和其他人存在情感上的交流障碍。他们在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的时候,也没有恰当的肢体语言,无法对自己的需求进行正确的表达。他们在表达肯定的时候,不会点头,在表示需要的时候,也无法用手指出,无法用手比划出自己的意愿出来。很多孤独症儿童将父母当成是自己生活正常进行的工具人,有吃饭需求的时候才会拉大人的手,因为存在情感障碍,因此无法搭理父母。(四)不语或少语很多孤独症儿童在语言上会出现延迟的现象,其表现较为复杂,主要包括说话迟缓、咬字不清楚、说话过于快或者过于慢,无法完整的说出一句话等等,很多孤独症的儿童在说话的时候往往都是说一个字或者一个词语。(五)不当或少当孤独症患儿从12月龄起会出现对于物品的不恰当使用,包括旋转、排列以及对物品的持续视觉探索。言语不当表现为鹦鹉学舌现象明显、背诵广告词或重复他人的问题;难以交谈,如被动回答、答非所问、重复提问、话题单 一、滔滔不绝地以自我为中心的语言;自言自语地说听不懂的语言。行为的不当如看见陌生人不害怕,也不认生,没有距离感,甚至喜欢去碰一下、摸一下、推一下别人。一些孤独症的孩子还伴有感觉异常,比如听觉异常,总是喜欢通过敲敲打打的方式表达开心,另外一些孤独症儿童会出现视觉异常的现象或者味觉异常、嗅觉异常等等现象,这导致其看起来和其他的孩子不一样。二、孤独症儿童干预路径分析针对孤独症儿童的干预,要集综合评估及干预指导为一身,提出了诸多提高社会性和沟通能力的新观点,涵盖了对孤独症的看法以及干预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才能让孤独症儿童的成长更为丰满充实。(一)制定具体的干预方案,科学干预面对孤独症儿童,我们要报以科学的态度,不能存在任何歧视的现象。孤独症儿童的成长需要整个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为了促进其像其他孩子一样成长,我们要制定具体的干预方案,争取做到科学干预,有效治疗。制定提高孤独症儿童社交互动的方案,促使孤独症儿童通过模仿、独自游戏、团队能力及社会性沟通的干预活动提升其社会性。而通过使用目标活动表,我们还能为谱系孩子制订个性化的社会性和沟通能力课程表,既可以在家进行,也可以在学校进行。(二)巧妙使用音乐活动,正确干预在孤独症儿童的成长中,其正确的社交能力方面有着较大的问题,他们不能针对性的进行交流和情感沟通,在与人交往中存在较大的障碍。在可以利用具有针对性的治疗进行转化,可以通过有组织的音乐活动进行。例如唱歌,节奏和与运动的结合,可以为他们提供环境刺激,以学习社交行为。对一个班级的孤独症儿童进行音乐疗法可以最大程度上的保障其性格的养成,增强孤独症儿童的合作,分享,服从秩序,纠正礼貌行为等方面的经验。在音乐治疗的过程中,很多旋律都是非常的简单的,歌词也是朗朗上口的,孤独症儿童非常容易在简单的旋律中记住歌词中的内容,形成最起码的行为习惯。例如,《找朋友》简单的歌谣使孩子们学习结交朋友的礼貌,正确的礼貌行为以及服从音乐秩序活动所带来的愉悦感,这是对孩子参与度的有力增强作用和合作,通常可以引起孩子们的注意。最大程度上的减少孤独症儿童的错误的行为,例如不遵守秩序,攻击性语言和随意的活动等等,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参加音乐是一种快乐的活动,在治疗中,治疗师可以熟练地将各种快乐的音乐活动,例如乐器演奏,唱歌,听音乐,音乐创作和在音乐伴奏下的移动,转变成一种刺激刺激,以增强正确的社交行为,让学生敞开心扉,交到朋友,养成优良的性格。(三)提高沟通,增强其交流技巧孤独症儿童成长中的最大阻碍就是沟通能力不够,交流技巧更是欠缺,通过有效干预治疗的方式,让孤独症儿童走进社交世界之中。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让孤独症儿童在玩耍的过程中,享受生活美好,体会到生活的乐趣的同时增强沟通技巧。干预治疗对孤独症儿童来说,作用突出,意义巨大。音乐因为舒缓人心情的特性对于轻度和中度儿童基本语言能力的提升价值突出,对重度和非常重度的儿童非语言交流方法的养成也是很有必要的。认识孤独症的干预大有裨益,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有效的社会性治疗和沟通能力提升是其恢复的最好方式。家长是孩子重要的沟通对象,也是孩子通向社会的重要介质,一方面要学会与孩子沟通,另一方面要教孩子学会沟通。具体策略有:学会观察孩子的行为,了解其需求和功能,同时要了解孩子最感兴趣的事物,并正确运用;学习行为干预策略,不强迫孩子沟通;学习某些专业的沟通技能。家长应该经常与孩子进行交流与互动,了解到孩子的内心世界,通过不断的和孤独症儿童进行沟通的方式提升对孩子的认识。只有真正的尊重和爱护孩子,孩子才会更加信任家长,喜欢与家长交流。孤独症的幼儿教师应该主动与父母沟通,以了解孩子在家中的表现,针对孩子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情况的预设,采取正确的解决措施。另外幼儿教师应该就幼儿在幼儿园出现的情况和家长如实进行沟通,这是有利于孤独症儿童成长的。(四)带孤独症儿童走出去,强化社会性孤独症儿童的有效干预方式之一就是促使其走出去,不能让孩子跟外面的世界分离。很多家长在面对生病的孩子的时候,往往会因为孩子表现出来的种种现象,害怕其他的人歧视孩子,担心孩子心里更加脆弱,因此将孩子禁锢在家里,想要真正的治疗孤独症儿童,不要把自己和孩子封闭起来,要让更多的人去知道和了解孤独症。要学会去应付让自己束手无策的事情,挺起胸膛,带着家人和孩子走入社会。成年人在面对这样的孩子的时候,要端正心态,不能过分在意其他人的想法,只有自己接受孩子的不同,才能带动身边的人正确的面对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成年人要多带孩子走出去,带孩子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例如一些亲子活动,绘本活动、积木搭建活动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们交更多的朋友,强化其社会性。(六)成人正确控制脾气,耐心对待孤独症儿童在面对孤独症儿童治疗问题的时候,成年人要控制住自己的脾气,孤独症儿童存在着天生的特殊性。很多成年人在跟孤独症儿童沟通的时候,过于急躁,想要真正的实现孤独症儿童治疗。首先是要学会如何控制住自己糟糕的脾气,给孩子的行为找到恰当的表达途径,要懂得在公众场合如何使孩子从发脾气快速变得安静。其次是保持自己的心境开朗,懂得幽默,并且坚持锻炼身体,只有当家长的心态和身体情况良好的时候,才能够给孩子一个轻松愉快的成长环境。最后是保持长久“作战”的心态。想要更好的陪伴孤独症儿童,成年人就要做好长久战的准备。(七)强化基础能力教育,提升其生活技能孤独症儿童的科学干预中,包括着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基础能力教育。为了让孤独症儿童更好的适应社会,就要不短提升其基础能力知识教育。孩子对于视觉方面的观察和手眼协调能力;语言的理解、表达和沟通能力;游戏技巧、社交技巧、小组活动的配合程度以及生活常规的执行能力。成年人要教育孤独症儿童学习能力孩子认字、写字和数学能力。当然,这一项的干预方法一般针对实际发育年龄在四岁或以上的孩子。自理能力从孩子一开始接受训练就要贯穿在整个训练计划里,包括穿衣、进食、梳洗和如厕等。成年人需要采用正确的方式教会孤独症儿童正确的上厕所,穿衣吃饭等等,提升孤独症儿童的社会适应性。(七)积极开展运动,提升康复可能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认为是以生命为游戏的,幼儿喜欢玩这是天性;他们可以安静地玩游戏,例玩拼图、积木、捏橡皮 也可以玩情景游戏益智游戏等等,游戏不单是游戏,对于幼儿而言,游戏是一种学习可以强身健体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收获快乐。想要实现孤独症儿童的科学干预就要做好运动技能方面的提升,在康复训练中确保孩子的粗大运动,例如带领孤独症儿童开展跑、跳、扔球等等方面的锻炼;另外,可以在家中带领孤独症儿童开展一系列的精细运动(,例如串珠、搭积木、扣扣子等等,通过这样的精细运动,促使孤独症孩子的手脚都得到充分的练习。(八)加强自然实践,让教学更具落地性为了促进孤独症儿童更好的成长,应该推进孤独症儿童走向自然。因此要广泛利用游戏的方式,在实际的游戏过程中,我们要从自然中发现教育的机会,让教育走进自然,让孤独症儿童从学习中获得愉悦感和审美力。当下孤独症儿童的生存环境相对闭塞,大自然对其体格与感官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在大自然中,孤独症儿童是处处充满好奇的,而要想使其天性得到应有的发挥,其前提是要促使其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可以引导孤独症儿童与家长一起参与种植物的活动,同时锻炼其肌肉动作,并使孤独症儿童自己感受其中的快乐。其次,在自然中激发孤独症儿童的想象力、理解力、观察力。大自然可使其自由、轻松,借助自然的力量让孤独症儿童有意愿去观察事物,对事物产生好奇,丰富想象力等。让每一个孤独症儿童到大自然中去,与自然亲密接触,了解自然界中的关系,萌发无尽遐想。只有让孩子们亲身去体验,并在大人的帮助下理解并发挥想象的教育才能做到启发性。有这样一个事例:有一次,爸爸同儿子走在浓密繁茂的山间小路上,路旁的草丛中不时会露出不知名的野花。这个时候爸爸主动引导孩子说:“你看看这小花有多少花瓣呢?”听到爸爸这样说,孩子的兴致一下子就来了,他马上蹲下身子开始观察这朵野花,爸爸也主动蹲下来跟孩子一起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孩子询问爸爸花朵里面的构成,爸爸也都一一做了回答,这样孩子们的科学知识不仅提高了,审美趣味也得到了锻造。其实在我们的教学中也是这样的,引导孩子们走进科学,观察自然,这对于其干预治疗也是具备积极作用和价值的。科学设计游戏活动,强化幼儿参与(九)引导孤独症儿童关注生活,提升兴趣为了有效提升孤独症儿童的治疗效果,可以通过自然艺术游戏的方法提升教育质量,要着重关注游戏活动的科学化发展。自然艺术游戏活动应该是环环紧扣的,环节的相关性让孤独症儿童灵活地参与其中,感受游戏过程,提升参与意识,引导孤独症儿童乐于参与游戏,主动参与游戏,要不断的实现游戏过程创新化发展,通过教师参与、家长参与等等新奇的方式让孤独症儿童眼前一亮,提升幼儿的主观能动性。然后是强化游戏和自然的联系,让游戏走进自然。生活是学前教育发展的土壤,自然是幼儿成长的必然沃土。通过生活化的游戏,孤独症儿童可以更好的认识生活,更好的理解生活。在游戏和自然的结合过程中,孤独症儿童的直接经验提升了,这是其自主学习的开始。例如,游戏中可以加入自然或社会的元素,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可以强化游戏和自然的联系,以扩展儿童的知识,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教师还应考虑游戏教学的问题,注重游戏和生活的结合,使所有的孩子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游戏,不断提高自己在游戏中的水平。教师应该为孩子们创造科学化的游戏环境,让孤独症儿童在自己熟悉的场所中开展游戏活动,让他们安心的玩耍,自然的成长,促进其全面发展。结束语:孤独症儿童的干预治疗是一场长久战,家长和教师都要树立正确的认识,正确面对孤独症儿童成长,并且制定相应的干预方针,通过多样的方式和手段促进其更好的融入社会,提升其社会性,促使其更好的走向社会,助力其成长。参考文献:[1] 李昕王欣安占周蔡二娟康健楠. 基于脑功能网络分析的孤独症儿童辅助干预效果研究[J]. 自动化学报, 2021, 047(011):2654-2663.[2] 赵楠, 潘威. 自闭症儿童早期干预中家长介入的优势,困境及应对策略[J]. 中国特殊教育, 2020(10):6.[3] 王碧涵胡冲葛耘. 基于回合操作教学法对自闭症儿童干预效果的个案研究[J]. 毕节学院学报, 2021, 039(005):138-145.[4] 陆翠薇, 李德阳, 夏禧凤,等.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传统康复治疗对孤独症儿童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J]. 福建医药杂志, 2021, 43(2):4.[5] 陈宇. 啦啦操运动对低龄自闭症儿童的干预效果分析[J]. 体育风尚, 2021(9):26-27.[6] 刘戴煜, 王佳丽, 孟艳芳. 基于美术治疗和行为治疗的新型自闭症儿童干预治疗课程研究[J]. 2020.[7] 刘杰, 董萍, 王怡,等. 孤独症儿童饮食行为问题及相关干预[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0.[8] 连福鑫, 王雁. 融合环境下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会交往同伴介入干预研究元分析[J]. 2021(2017-3):79-91.[9] 汤新晶. 心理行为干预在自闭症儿童中的应用经验分析[J]. 2021.[10] 王晨. 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干预模式的研究进展[J]. 健康必读 2021年5期, 295页, 2021.

自闭症也称孤独症,是指自我封闭、不理会外界事物的一种状态。对于自闭症儿童的教育治疗应尽早进行,对于他们的行为进行及时的矫正、反馈和强化,使他们逐渐表现正确的行为,融入群体中去。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自闭症儿童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自闭症儿童教育训练的实践探索》

[摘要]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属于一种全面发育障碍,既不同于精神障碍,也不同于智力障碍,但又与两者之间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比如具有攻击行为、刻板行为,还有3/4的自闭症儿童智商测试结果是弱智等。本文对自闭症进行了概念界定,分析了自闭症儿童的特征,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训练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 自闭症 教育训练 实践探索

一、概念的界定

自闭症又叫阿斯伯格综合症,也称孤独症,是指自我封闭、不理会外界事物的种种状态。重度自团症儿童完全生活在自已的世界里,对外界视若无睹,听若未闻,难以与人沟通,群处、社交能力极差,情绪起伏不定,有些孩子还有自伤或伤人的行为。大部分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智障问题,但约30%的孩子智力正常,其中10%的孩子在某一方面表现出过人的天赋,被称作“白痴学者”。

1943年,美国精神病医生利奥.凯纳(Leo Kenner)教授首先提出并确定了“自闭症”的概念。“自闭症”和“孤独症”同为英文Autism(源于希腊语“Auter”――自我)一词的译名。在精神病学中,该词意为“退缩与自我专注”;在描述“自闭症”突出特征时,该词意义“自我兴趣”。“自闭症”为台湾、香港、日本、新加坡、马来亚等国家与地区的使用词。“孤独症”为中国大陆地区医学界、特教界的使用词。“自闭症”是一种严重的身心发育障碍的疾病。1978年美国国立自闭症儿童及成人协会专家顾问委员会对自闭症提出定义为:“起病于30月前的行为综合症。其主要特征有:(1)发育秩序和速度紊乱;(2)对任何感觉刺激的反应异常;(3)言语、语言、认知和非语言的沟通障碍;(4)与人、事和物建立起合适关系的能力障碍。”这些定义为至今广泛应用国际疾病分类第九版(ICD-9)和它的临床修订版(ICD-9-Cm)以及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三版(DSM-3)诊断标准建立奠定了基础。

自闭症是一种婴幼儿发育障碍,通常发生于3岁之前,是一种严重情绪错乱的疾病。自闭症无种族、社会、宗教之分,与家庭收入、生活方式、教育程度无关。据统计,患病率大约为10~15人/万。从性别上看男孩明显多于女孩,国外文献报道男女约为26~57∶1。目前,估计在我国约有40万左右的自闭症患儿童。

二、自闭症儿童的特征

1.交往障碍

患儿自婴幼儿时期起就表现极度孤独,并且有拒绝与人进行交往的倾向,不会用目光注视、表情、姿势和手势与人交往,甚至与父母也缺乏情感交流。不会体察亲人的喜怒哀乐和痛苦,自己有痛苦、不适,也不会寻求别人的安抚和支持,有进他们对亲人的呼唤甚至也不产生反应,以致引起父母怀疑他们有听力问题。轻症者看起来并不强烈拒绝交往,但在与伙伴的活动中常充当被动角色,不能根据社交场合调整自己的行为,缺乏社交――情绪的相互应答,不懂得如何建立友谊关系。

2.交流障碍

患儿的语言和非语言交流均有明显缺陷,沉默不语或很少使用语言。大约一半患者终生不语而倾向用手势或其它形式表达。有的即使会认、读、掌握大量的词汇,但常常不会在恰当的场合使用恰当的语言,而时常表现为不顾周围的情景或别人在说什么,自顾自地讲话,或不管别人的感受,重复地询问或重复地对人讲一样的话,问一样的问题,或模仿重复别人的话,语调平淡,缺乏节奏,与人交谈缺少应对、言语表达缺乏灵活性,不会用语调和语气的变化来适应交谈的气氛。患儿常表现代词的运用困难,谈话中常不使用代词或使用混乱,故常常不知所云

3.兴趣和活动的局限

重复与刻板的特征倾向于采用僵化刻板,墨守陈规的方式应付五花余门的日常活动。患儿喜欢保持周围环境和活动固定不变,如长时间地玩某种物品、玩具、吃某种食品、出门走同样的路线,听同样的音乐或同一本书,如要改变则产生强烈的情感反应或拒绝。大多活动增多,常出现特殊的、重复的刻板动作,如来回踱步、蹦跳、旋转。

4.智力发育障碍

约3/4的患儿有智力发育落后,但它在一般智力落后的背景下可能存在某方面较强的能力,通常以机械记忆能力强为多见。主要表现有,脑电图:自发脑电图异常率达10%~83%,大多表现为广泛异常,慢波增多,少数可见棘波或棘慢波,可能与患儿合并癫痫有关;脑影像学:头部CT可能异常所见,但常不一致,意见尚不肯定。头部核磁共振检查部分病例可见第4脑室扩大,大部分有小脑蚓部小叶发育不良,脑干明显变小。

三、自闭症儿童教育训练的原则

自闭症属于一种全面发育障碍,既不同于精神障碍,也不同于智力障碍,但又与两者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比如具有攻击行为、刻板行为,还有3/4的自闭症儿童智商测试结果是弱智等。尽管如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他们与前两者等同对待,而是首先要看到他们是需要成长、需要爱、需要帮助的儿童。从全纳教育观出发,自闭症与正常儿童在发展需要上, 是相同的。正常儿童的身心特性在自闭症儿童身上也同样体现,只是方式和程度有别。基于此点,确定教学原则首先要兼顾共性,一般性的教学原则,比如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依然适用,并充实了新的意义。现仅就自闭症教育训练中一些有特性的原则做一简述。

1.身心机能协同发展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在训练过程中既要注重提高身体素质、发展运动能力,又要注重提高心理素质,培养良好个性,使两方面协调一致。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运动功能与注意力、语言、认识等多方面发展有关,对儿童进行运动训练,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多种心理能力。自闭症儿童身体发育看似与正常无异,但实际上多伴有或轻或重的感知运动发育问题,如左右手不协调、手眼不协调、腕力差、触觉过敏、听觉超灵敏、肌力松懈、跳跃力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等,所以在训练中就要安排足量的运动训练、感知训练,以及语言训练、交往训练、认识训练等,交使这些内容有机结合协调起来。比如训练儿童左右手交替拍球,不单是为了发展他们大运动、精细运动及其协调性。

2.正向发展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在训练过程中要着眼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按照规律去逐步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并开发潜能,在促进发展的过程中有序地使缺陷得到补偿,而不是着重于各种怪异行为的去除却忽略了正常行为的建立。

在开始进行矫正训练时,我们常会遇到这样失败的例子,有的老师偏重于矫正儿童的某一刻板行为,而几个月下来发现自闭症儿童虽然不咬衣角了,却咬上了铅笔或手指,老师的精力投入很大,但收效甚微。相反,有的老师以正向发展为主,在教儿童各种新技能的同时来替代、清除不良行为。

比如,有一个自闭症儿童爱用手指玩吐沫,很不卫生,我就采取教儿童漱口刷牙、嚼口香糖等同样能产生泡沫感、磨擦感的正常行为来逐渐取代玩吐沫的行为,以新行为抵消不良的旧行为,结果很快儿童就掌握了刷牙技能,并且不再玩吐沫了。这个做法首先从满足儿童需要――口腔需触觉刺激并有泡沫感出发,按照正常发展顺序来选择一项可替代的活动,再通过培养新行为抵消旧行为的方式来达到训练目的。当然,这并不是否认行为矫正的重要性,有些对儿童身心伤害较大的,如自伤行为等,应及时采用矫正策略认识疗法加以改变。正向发展与专门矫正是不矛盾的,两者相互协调、促进。单一地矫正某个怪异行为而忽略对正当行为的培养是片面的,矫正只有在培养过程中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而矫正效果直接影响着培养的速度和质量。因此,在教育训练中,必须摆对发展与矫正的关系,使两者相互促进。

3.及时反馈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在训练中对儿童的不同行为表现随时随地给予肯定或否定反馈并及时强化肯定行为,以增加其出现频率,防止不当行为因忽视或经错误肯定而增加。

自闭症儿童会在不经意间做出各种各样的行动,有对有错,但往往自己不知是否符合规则,而一些不当行为的养成常常是由于在儿童刚开始做时被忽视,等儿童常出现此行为才被老师重视,再想改掉为时已晚。比如弱智学生入学后反而怪动作增多了,学会了同班不少学生的不好的行为。这是由于自闭症儿童视觉记忆很强,很容易不自觉地模仿别人的动作,如果此时没有得到任何反馈,就等于是默许这种行为,很快这个儿童就习得了某个不良行为。

通过训练,我看到随时反馈、及时强化在自闭症训练中是十分重要的,特别在刚换一个新环境时要格外注意他的一举一动,及时制止一些不应有的动作或言语模仿。

4.优化反应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训练前先把内容加工提纯,开始只让他接受最优化的刺激,得到简单而正确的反应后再变换刺激,增加复杂性。有人形象地把提纯比喻成吃葡萄时挖籽去皮而只给儿童吃果肉。

由于外界事物十分复杂多变,它所带来的信息对自闭症儿童来说是巨大而繁多的,有时是难以承受的,并且这些儿童又难以辨别何为正确的要接受的信息,所以就更要提练。有时教自闭症儿童说话,但外界十分嘈杂,或不时有人与训练者插话,这种环境极不利于自闭症儿童掌握正确用语。培养其生活自理能力也是一样,每一行为各个动作都要简练有序,中间不允许多余动作或拖延时间,否则诸如东张西望玩手或其他用具、敲击等多余动作就会“乘虚而入”。

5.个别指导先行的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在训练过程中优先采用个别辅导的方式,使训练双方能相互配合,在这个基础上使自闭儿童逐步融入小组或其他集体中。

自闭儿在新环境中很难适应集体氛围,有显著的沟通、社交和行为问题,若开始时未与训练者合作好,以后很难接受有效训练,在不适应的场合中也不能寻找别人帮助。因此个别训练、小团体协助是其走向大集体的一个过程环节,在训练中要优先考虑。当儿童能接受一定指令并对环境有所了解之后再进入小团体就容易了。

四、自闭症儿童训练的方法

1.游戏法

游戏可让自闭症儿童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可增进其语言的主动性,也能从中培养其社会适应能力,孩子的游戏就是建立人际关系的第一步,他们在游戏中发展友谊,学习社会策略和增进社会能力。Lord(1984)以及Wing和Attwood(1987)研究指出自闭症对于社会沟通线索理解及表达存在困难,他们常常处于孤立状态或是徘徊在同伴团体中的边缘,可能会避免或抗拒别人社交性的邀请,被动的接受,很少或完全没有主动的社交,或者以其特有的方式接近同伴。因而我们在教学中设计一些团体性游戏来提高自闭症儿童此项功能。我们经常会在游戏及小组课上设计一些互动的游戏项目,譬如“二人毛巾运球”让小朋友从游戏中学会与人合作,并与合作伙伴“分享”胜利的成果(如分吃一种食品)。同时,亦根据小朋友的能力设计一些戏剧性的游戏,如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在训练老师问过“老狼老狼几点了”之后,会让小朋友回答老师的问题,比如说小朋友会回答“三点了”,诸如此类还有音乐游戏“泼水歌”及“上学歌”等等,都可在游戏中增进儿童语言的主动性。

2.同步行动法

根据身体机能协同发展原则,要注重提高心理素质,培养良好个性。训练双方在训练过程中为了达到和谐、易沟通而同时进行某项技能训练或训练者做与自闭儿一样的活动,使自闭儿注意训练者的一言一行并自愿与训练者一起从事其他活动的一种方法。例如训练中自闭儿只顾一人玩球,不理睬训练者,这时训练者应主动寻找接近的机会,最好也是拿球来玩,并玩得比自闭儿要好,有时可把球滚、扔到自闭儿身边,看他是否注意球,若注意,说明可以进行接触,这时两人可一起玩一会儿球,然后再转入下一个训练项目,但要求步调一致。这种以球或其他自闭儿当前持有物为中介(或作训练诱导物)的方法在训练中十分常用,关键是选择好恰当时机。同时注意两者行动同步,不能片面强调让自闭儿服从训练者或一味顺从自闭儿童。

3.情境法

根据丰富环境原则,创设一定情境以提供适当的刺激,引起儿童注意并充分感知情境,然后进行角色练习,使其逐步学会目标情境下的内容。例如我们对酷爱音乐的自闭儿进行训练时,先给他提供一个熟悉的音乐情境,可放一段录音或唱个歌曲开头引起他注意,让他在此情境中演习某项技能,并给予一定的角色任务。完成后进行奖励,个别难执行的命令还可采取唱说结合的方式表达,以后逐渐取消音乐情境来让他完成角色任务或进行迁程训练,最终在无音乐情境中也能完成。

4.角色替代法

根据正向发展原则,在交往训练中,借助一定的中介人物(一般为儿童喜欢的物品,有时或是人)通过角色替代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交流。例如儿童比较喜欢小熊或恐龙等,教师可以木偶或玩偶或面具操纵的方式,通过让被训练者扮演小熊来进行交流,或者让自闭儿拿小熊玩偶,训练者对玩偶发布指令,实际是让自闭儿来执行。这种方法是利用儿童只对物品或某个人感兴趣,通过角色转换来实现对其他物或人都感兴趣,以便按指令行事。如果自闭儿只对玩偶等感兴趣而不执行下一步指令,玩偶要立即消失,只有把握好出现与消失的分寸才能发挥角色替代的作用。

5.感觉统合训练法

感觉统合失常乃是由于脑功能障碍,无法将人类的视觉、听觉、触觉、前庭觉及肌肉关节动觉等五种基本感觉的刺激加以统合并适切反应。感觉统合训练法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以上几种感觉刺激的输入,并适当的控制,让自闭症儿童依靠内在驱策力引导自己的活动,自动形成顺应性的反应,藉此促成这些感觉的组合和统一。

由于自闭症儿童个体差异很大,就感知而言,有的听觉灵敏,有的视觉敏锐,有的触觉过敏,有的嗅觉敏感……运动功能等都千差万别,因此在训练中就要因人而异选择一些特殊的方法,比如视听动训练法、触觉脱敏法、听觉统合训练、精神统合、感觉统合训练法,以及矫枉过正、过度练习法、行为矫正中的消退法、强化法等等。只要教育工作者端正认识,以科学的态度和满腔的热情去对待这一需特殊帮助的“普通”群体,依据儿童的情况使用和创造合适的因人而异的训练方法,自闭症儿童走向社会的日子就不远了。

参考文献:

[1]全日本特殊教育研究联盟编,杨鸿儒译.自闭教育入门.台北:台湾大展出版公司,1999.

[2]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主办:孤独症儿童康复动态.1998,(2).

[3]朴永馨.特殊教育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4]肖非.特殊教育通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5]朴永馨.特殊教育辞典.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

[6]刘全礼.特殊教育导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自闭症儿童教育论文

特殊儿童心理学是一门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探讨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和内在活动规律的新兴交叉学科。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儿童心理学论文3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浅谈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发展现状》

作者简介:刘璐,女,(),民族:汉,籍贯:辽宁省辽阳市,所在学校:沈阳师范大学,专业:应用心理学。

摘要:特殊儿童是一个急需关注的群体,特殊儿童心理学是在这中需要下自然萌生的学科。它在中国还是一门极为年轻的学科,无论是在研究还是在学科课程设置上都存在着问题。本文集中从学科定位、研究现状以及学科设置三个方面论述了我国的特殊儿童心理学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特殊儿童;心理学

在人类社会飞速现代化的进程之中,“人”成为了时代的中心与永恒的主题。在这种语境之下,特殊儿童作为极为特别的一个群体越来越受到关注。关注特殊儿童,必然要回答如何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的问题,那么特殊儿童心理学这个涵盖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特殊学科应运而生。事实上,相较于国外的累累硕果,特殊儿童心理学在国内才刚刚起步,并不成熟。那么什么是特殊儿童心理学、它的特点是什么、它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又是如何的,都是我们急需回答的问题。

一、特殊儿童心理学的学科定位

特殊儿童心理学,是以特殊儿童的心理为研究对象的,它着重探讨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归纳特殊儿童心理现象的规律,最终以完成对特殊儿童的必须教育为旨归。很显然,特殊儿童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一) 特殊儿童心理学与心理学

可以肯定的是,特殊儿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从这一方面来说,特殊儿童心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对对象的心理现象,包括情感、认知、记忆、注意、思维等等进行研究,从而认清对象心理现象的普遍规律,掌握对象心理发展的总体趋势。只是研究的对象具有特殊性——他们是特殊儿童。以上的研究结果可以很好的指导对特殊儿童的照看、教育甚至康复。由此来看,作为心理学分支的特殊儿童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意义很强的学科。

同时需要强调的是,特殊儿童心理学与心理学内部的其他分支也有极强的交叉性。比如:普通心理学作为基础学科为特殊儿童心理学提供了基本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发展心理学为特殊儿童心理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儿童心理学作为特殊儿童心理学补充,为特殊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可能。

可见,仅仅从心理学的方面来看,把特殊儿童心理学当做独立的学科都是不可能的。

(二) 特殊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学

说教育学可能范围太广,或许我们可以在特殊教育学中找到特殊儿童心理学的位置。从特殊教育学一方面来说,特殊儿童心理学不再是一门应用学科,它成为了一门基础理论学科。其目的在于为鉴别特殊儿童提供标准,为实施特殊教育提供依据与方法。

由此可见,特殊儿童心理学是一门丰富而复杂的交叉学科,它即有理论作用又有实践意义。特殊儿童心理学的学科界定为我们特殊儿童心理的研究提供了方向,拓宽了道路。

二、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的研究现状

那么我国的特殊儿童心理学研究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呢?

在欧洲发达国家,特殊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从70年代就开始起步,出现了不少重要的论著。与国外相比,我国显然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但是不得不说,我国对特殊儿童心理的关注正在逐渐升温,研究内容与对象也在逐渐丰富。

从研究文献数量来看,自80年代至今,每年发表的特殊儿童心理学论文都在不断的增多。从开始的每年几篇到如今的几十几百,虽偶有回落,但总体上数量呈上升趋势。

研究的对象也在不断的丰富之中。狭义的特殊儿童,一般是指那些生理缺陷明显的儿童,也就是残疾儿童;广义的特殊儿童,除残疾儿童外还包括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比如:学习障碍儿童、孤独症儿童、弱智儿童、超常儿童等等。我国对特殊儿童的研究范围是在不断扩大的。但仍然集中在对学习障碍儿童、弱智儿童的研究。

从研究内容来看,近三十年更是从单一走向多元,涵盖面越来越广。包括对认知能力的研究、智力量表的制作、对特殊儿童的诊断与界定的研究以及对特殊儿童如何回归社会的研究等等方面都有涉及。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虽然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的发展总体上来看是乐观的,但不得不说我们仍缺少规范化系统化的研究。比如:大多数研究仍停留在经验描述层面,没有严谨科学的方法与完善的理论支撑。并且大多数学者都只针对一个比较熟悉的方面进行研究,使得特殊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专作较多而系统而全面的论述则少见。这都是我们下一步应当努力的方向。

三、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的课程建设

我们前面已经论述过,特殊儿童心理学属于心理学与特殊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因此在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的课程主要针对高校的特殊教育专业以及心理学专业开设。在这两个专业之中其课程的设置主要有这样几种方式:

第一,在特殊教育的框架之中开设特殊儿童心理学课程,以研究心理特点为主。

第二,直接以特殊儿童心理学作为课程重点,涉及特殊儿童心理学的方方面面。

第三,进一步细化学科,将特殊儿童心理学中的某一个方面作为专题开设课程。包括专门的认知发展研究课程、特殊儿童诊断界定课程等等。

这些课程都以是教育学以及心理学为依托,在大框架之中细化分流产生的。

与课程相适应的是专门教材的编写。比如在《特殊教育概论》、《特殊教育学》、《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等教材中都突出讲到了特殊儿童心理的问题。另外,值得一提的是,1999年至2000年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了一套中等特殊教育师范学校专业教科书。这套教科书被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其中包括:《盲童心理学》、《智力落后儿童心理学》、《聋童心理学》三本。可见特殊儿童心理学在课程设置中逐渐被重视起来。

但是,我们仍能看到目前的课程建设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第一,特殊儿童教育课程并没有受到重视。这一门特殊教育以及心理学必须应当囊括进的学科并不是在所有高校中都开设的。到目前为止,也只有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少部分的高等学府在其特殊教育专业或心理学专业开设了这门课程,而大多数的师范院校则忽略了这门课程。并且,在这少数的几所院校之中,这门课程的开设学时也不够。

第二,特殊儿童心理学的专业教师不足。由于这门学科是刚刚兴起的年轻学科,因此经过系统理论学习的专业人才并不多甚至没有,这使得高校中即使开设了相关课程也没有功底扎实或经验丰富的教师讲授。使得多数时候这门课程成为了纸上谈兵。

第三,特殊儿童心理学的教材仍然匮乏且不系统。除我们上述提到的少数教材外,其他系统的论述特殊儿童心理学的专著少之又少。同时,与研究现状存在同样的问题,教材多集中于对某一方面的研究,但是全面而成体系的教材则没有。

现存的这些问题,使得我们的特殊儿童心理学教育处在施展不开的窘境。因此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特殊儿童心理学被重视起来,有更科学的课程设置,从而培养出更多、更专业的特教等方面的人才是我们必须面对的。

总而言之,我国的特殊儿童心理学仍处于方兴未艾之际。这一处于心理学与特殊教育学框架下的新兴学科需要更多的关注与研究。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应该关注特殊儿童群体,努力使得他们融入社会,学会生活。因此特殊儿童心理学应当在这一片充满爱的热土上发展起来。(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蒋科星.特殊儿童“缺陷人格”的教育关怀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2]杜晓新.试论特殊儿童心理学研究的特点与方法[J].心理科学,2002,05:552-554+575-639.

[3]韦小满,刘洪沛.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研究二十年发展的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2,04:3-8.

[4]雷江华,方俊明.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课程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J].中国特殊教育,2009,04:9-13.

[5]周念丽,方俊明.特殊儿童心理学的学科定位与研究趋势[J].教育发展研究,2012,20:79-84.

[6]张巧明,曹冬艳.质的研究方法及其在特殊儿童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特殊教育,2007,02:51-54+50.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儿童心理学论文3000字

  • 索引序列
  • 孤独症研究的论文
  • 孤独症研究的论文怎么写
  • 国外对于孤独症的研究论文
  • 孤独症社交训练研究论文
  • 孤独症儿童的心理论文范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