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大字阴符经笔法研究论文

大字阴符经笔法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大字阴符经笔法研究论文

《大字阴符经》传唐代褚遂良书,历来争议较大,但不管此卷《大字阴符经》是否为褚遂良所书,有一点是大家都肯定的,即该卷具备褚遂良书法的主要特点,并且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对欣赏、研究乃至学习褚遂良书法很有帮助。

《大字阴符经》风格略近《雁塔圣教序》,笔势纵横清晰,天趣自然。其总体结构方中见扁,多见横势,宽绰而见虚灵之气,此乃从隶书中来。此帖撇捺开张,线条对比强烈,时而纤巧,时而厚重,时而疏密有致,时而笔势翻飞,波折起伏,巧于变化。其运笔牵丝暗连,速度极快,俯仰呼应,各有所据,气息盈满,妙笔生花。

书家以不可羁勒之笔,使转细微,擒纵自如,使得此帖已非典型意义上的唐楷,而是深具“二王”行意、北碑意趣和古隶之美。此帖结字欹正相生,寓拙于巧,变化多端,不落蹊径,堪称“楷中《兰亭》”。

由于是难得的褚字墨迹本,所以被历代学习褚字的爱好者推崇,甚至有人称临写此帖为学习褚书的一条入门捷径。

《阴符经》不但具备了褚体楷书的特点,还与“唐人写经”极其相似,行笔起落多参以写经笔法,写得自然古朴。 学书要“神形兼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参透古人的心情更难,那是一个漫长的练习过程,还要有“顿悟”才行。 体会褚遂良的《阴符经》,借鉴一下古人的评论吧。元杨无咎云:“草书之法千变万化,妙理无穷。今于褚中令楷书见之,或评之云,笔力雄瞻,气势古淡,皆言中其一。”

《阴符经》又称《黄帝阴符经》。旧题黄帝撰,实是后人伪托。全书共分三篇,上篇:论天道与人事的关系,系道教修养之术;中篇:论天道的法则;下篇:论用兵理论,涉养生、气功、食疗、精神调养等多面内容。 褚遂良(596-658,一说659),字登善。博通文史,精于书法,以善书由魏征推荐给太宗,受到赏识。唐太宗临终时,被召为顾命大臣。褚遂良、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 《阴符经》大字墨迹,纸本,楷书96行,共461字。风格近《雁塔圣教序》,然末题“起居郎臣褚遂良奉敕书”,按照褚遂良任此官职的时间,当时褚书风格应是《伊阙佛龛碑》,所以《阴符经》是假托褚遂良的伪作,但不失为精品佳作,可作为临摹范本。另外,《阴符经》尚有小楷和行书两种刻本流传于世,字迹皆很小,难窥庐山面目。 传为褚遂良所书的墨迹本大字《阴符经》,已非典型意义上的唐楷,深具“二王”行意、北碑意趣和古隶之美,尤其行意较多,无论点、竖、横画,起笔多自然落笔、露锋起笔甚至尖锋起笔。行笔方圆兼施,逆起逆止,横画竖入,竖画横起,首尾间起伏顿挫,提按使转及出锋、回锋,法度分明。点画细而不弱,肥而不臃,结体端庄而灵动,气息盈满,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结构方中见扁,多见横势,宽绰而有虚灵之气,此乃从隶书中来。转折多圆中见方,难见圭角,顿挫分明,笔画圆润而又骨力内含,但也有一些圆转、近似圆转或方折的形式。 临习小提示 1.《阴符经》笔法多变,中侧兼用,顺逆并举,开合呼应,其结体骨力洞达又妩媚多姿。临摹之初宜从笔法入手,参以结构,两者结合,才能形正气正,不至于纤弱疲软,流于皮相。 2.有的字竖画的上端成s形,字中牵丝也较为明显,这是凌空行笔的特征,临习时不必刻意强调。 3.毛笔可选用狼毫中短锋;临字大小以每字6至7cm见方为宜;行笔速度不宜太快,否则极易造成虚浮怯弱之弊。 4.《阴符经》外形妍美,风神高雅。临习者应淡化甚至舍弃华饰之处,追求自然质朴,深入体察,切勿片面追求俊美外形而忽略了高雅的神韵。不妨与褚遂良晚年的《圣教序》对比,来获取更多体验。

传为褚遂良所书的《大字阴符经》,虽卷末题有:“起居郎臣褚遂良奉敕书”,但其真实历来受人怀疑,围绕此问题,自民国以来已有众多专家和学者进行过论证。 认为是褚遂良创作的主要有叶恭绰先生、沈尹默先生和潘伯鹰先生。《大字阴符经》归于叶恭绰先生后,他对此帖系褚遂良所作深信不疑,还请诸多鉴赏家帮着一起鉴定,并请沈尹默先生题跋于册后;沈尹默先生在1947年和1948年两次为《大字阴符经》题跋,肯定此卷为褚遂良所书“必于可信”,并将书写的时间断在贞观十年(636)至贞观十五年(641)之间。但他也说,如果自己的判断不对的话,“后之明鉴如海岳者必能正之,姑存愚说亦无所为嫌也”。海上名家潘伯鹰一生学褚书功夫极深,穷源竟委,他也认为此帖是褚遂良创作,并有多通临写传世,为后学示范了临写的途径。 认为此帖非褚遂良创作的主要有徐无闻先生和台湾学者李郁周先生。徐无闻先生在发表于1983年第6期《书法》上的文章中对此帖的款式及书写风格和卷末题跋进行了分析考证,得出其为后人伪作的结论;八十年代,李郁周先生则从书体风格和卷后题跋两方面出发,兼及卷上所钤印章以及流传状况,对《大字阴符经》作了系统地考察,认为不仅作品系伪作,就连上面的古人题跋题识都是伪作。 目前学术界对此帖非否褚遂良真迹还有争论,但无论哪一方对它的艺术价值都有共识,都认为它是楷中《兰亭》,具备褚遂良书法的主要特点,对欣赏、研究乃至学习褚遂良书法很有助益,有人称临写此帖是学习褚书的一条入门捷径。 《大字阴符经》共96行,计461字,风格与《雁塔圣教序》非常相近,用笔丰富,节奏流畅从容,笔势纵横清晰,天趣自然。其总体结构方中见扁,多见横势,宽绰而见虚灵之气。每个字的笔画和结构都变化丰富,线条对比强烈,相同的字写法各不相同,全卷“之”“天”“人”和“生”字众多,但绝不雷同,看似信手写来,实是有意为之,苦心安排。其变化的丰富多样甚至超过了《雁塔圣教序》,这才是《大字阴符经》的高超之处和价值所在。 《阴符经》是一部重要的道教经典,又称《黄帝阴符经》,全经分上、中、下三篇,仅四百多字,主张“观天之道,执天之行”,按自然规律办理,这与我们现在正在大力倡导的和谐社会有相通之处。 学习此帖,不仅可以学好书法,而且对修身养性同样有极大的好处。

大字阴符经国外研究现状论文

传为褚遂良所书的《大字阴符经》,虽卷末题有:“起居郎臣褚遂良奉敕书”,但其真实历来受人怀疑,围绕此问题,自民国以来已有众多专家和学者进行过论证。 认为是褚遂良创作的主要有叶恭绰先生、沈尹默先生和潘伯鹰先生。《大字阴符经》归于叶恭绰先生后,他对此帖系褚遂良所作深信不疑,还请诸多鉴赏家帮着一起鉴定,并请沈尹默先生题跋于册后;沈尹默先生在1947年和1948年两次为《大字阴符经》题跋,肯定此卷为褚遂良所书“必于可信”,并将书写的时间断在贞观十年(636)至贞观十五年(641)之间。但他也说,如果自己的判断不对的话,“后之明鉴如海岳者必能正之,姑存愚说亦无所为嫌也”。海上名家潘伯鹰一生学褚书功夫极深,穷源竟委,他也认为此帖是褚遂良创作,并有多通临写传世,为后学示范了临写的途径。 认为此帖非褚遂良创作的主要有徐无闻先生和台湾学者李郁周先生。徐无闻先生在发表于1983年第6期《书法》上的文章中对此帖的款式及书写风格和卷末题跋进行了分析考证,得出其为后人伪作的结论;八十年代,李郁周先生则从书体风格和卷后题跋两方面出发,兼及卷上所钤印章以及流传状况,对《大字阴符经》作了系统地考察,认为不仅作品系伪作,就连上面的古人题跋题识都是伪作。 目前学术界对此帖非否褚遂良真迹还有争论,但无论哪一方对它的艺术价值都有共识,都认为它是楷中《兰亭》,具备褚遂良书法的主要特点,对欣赏、研究乃至学习褚遂良书法很有助益,有人称临写此帖是学习褚书的一条入门捷径。 《大字阴符经》共96行,计461字,风格与《雁塔圣教序》非常相近,用笔丰富,节奏流畅从容,笔势纵横清晰,天趣自然。其总体结构方中见扁,多见横势,宽绰而见虚灵之气。每个字的笔画和结构都变化丰富,线条对比强烈,相同的字写法各不相同,全卷“之”“天”“人”和“生”字众多,但绝不雷同,看似信手写来,实是有意为之,苦心安排。其变化的丰富多样甚至超过了《雁塔圣教序》,这才是《大字阴符经》的高超之处和价值所在。 《阴符经》是一部重要的道教经典,又称《黄帝阴符经》,全经分上、中、下三篇,仅四百多字,主张“观天之道,执天之行”,按自然规律办理,这与我们现在正在大力倡导的和谐社会有相通之处。 学习此帖,不仅可以学好书法,而且对修身养性同样有极大的好处。

大字阴符经原文及译文如下:

一、原文: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平手,万化生平县。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着;天人合发,万变定基。性有巧拙,可以伏藏。

九窍之邪,在平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干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

人知其神之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也。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也。君子得之固穷,小人得之轻命,瞽者善听,聋者善观。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反昼夜,用师万倍。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于目,天子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至乐性馀,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炁。

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奇期圣,我以不奇期圣。故曰:沉水入火,自取灭亡。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

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平进乎象矣!

译文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识天然王道,执规律逻辑行事,到位了。

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因此,天然出五行,明则昌顺。

五贼在乎心,施行乎天。五行在心得,改造天然为己用。

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时空在手造,社会万化由己出。

天性人也,人心机也。人性存天性,人心观机遇。

立天之道,以定人也。立官道遵规律,以规范民道行为。

天发杀机,龙蛇起陆;官道起革命,圣贤崛起;

人发杀机,天地反覆。民道起革命,社会不稳定,

天人合发,万变定基,官民共革命,万变定国基,

性有巧批,可以伏藏。人性资质高低,收获多少有别,

九窍之邪在平三要,官能作用在资本、能力和机遇,

可以动静。人的动、静都取决此三大要素。

火生于木,祸发必克;神火生于魂木,祸事能克服;

奸生于国,时动必溃。"以智治国",动乱必溃败。

知之修练,谓之圣人。知此修学练习,可谓科学家。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然生杀,是规律的道理:

天地,万物之盗;社会,盗物理以成就;

万物,人之盗;万物,盗人类以新陈代谢;

大字《阴符经》楷书的结字特点变化丰富,总的看来是方形结构,但也有偏方结构的字。如“虞”“奉”“圣”“藏”“愚”“篇”等上下结构的字,也向左右伸展,保持方形的体势。比传褚的《倪宽赞》墨迹字势要开张。用笔的轻重对比显著,横画笔力挺拔,兼有隶书用笔,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视觉上对其方形结构的印象。  学习《阴符经》应遵循孙过庭所说:“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前人关于结字总结出诸如奇正,向背,争让,疏密,交错等等,学书者应对其逐渐攻克,而逐渐做到在结字之始,心中有数,对其笔画搭配意在笔先,具上述种种巧妙的矛盾对立法则,从而接近前人法帖字形之妙。 一、奇正: 结字首先要做到能使字形平正安稳,不论笔画多寡,应能够妥贴处理得有秩序,使横直相安,端庄匀称。做到这一点,基本上即是平正。结字之妙在于奇变,所以孙过庭云“既得平正,务追险绝。”务比要意识到,在平正的基础上,要尽快去研究结字巧妙变化,因为险绝奇变是结字相当重要的内容,也是学书人要尽一番心力去研究攻克的课题,要做到结字平正中寓险绝,结字奇正并非易事。项穆《书法雅言》P524云:“所谓正者,偃仰顿挫,揭按照应,筋骨威仪,确有节制是也;所谓奇者,参差起复,腾凌射空,风情姿态,巧妙多端是也。奇即连于正之内,正即列于奇之中。正而无奇,虽庄严沉实,恒朴厚而少文。奇而弗正,虽雄爽飞妍,多谲厉而乏雅。”指出了奇正之间的辩证关系。 二、向背: 字形结构中,点画之间处处在运用向背原理。()为相向,如同二人面对面相对;)(为相背,如同二人背对背。姜夔《续书谱》P391云:“向背者,如人之顾盼、指画、相揖、相背。发于左者应于右,起于上者伏于下。大要点画之间,施设各有情理,求之古人,右军盖为独步。”点画之间有向背即有离合,有离合即是富于表情,使字态有神情有意昧在其中,结字于向背有得,字形不致平板无生趣。向背多指两竖之间或左右结构的字形,上下之间的横画称偃仰,仰覆。向背主再体现在左右结构的字形中。 三、疏密: 字形结构中,处理点画之间的疏密手法尤其重要。字的笔划有有繁复与简约之分,繁复的字自然要安排的紧密些,简约的字想繁复也不可能。繁复的字紧密中要有疏朗的空白,简约的字要有紧密的组合,(有些字通过重笔来强化紧密,在阴符经中出现的字有 “十”“立”“八”等)在一字之中无论笔划繁复与简约,最不宜将笔划处理的均匀,这样会显得涣散,缺乏对比会减弱字的神情意态。      邓石如《论书》云:“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以计白当黑,奇趣乃出。”讲的很有道理,疏密的对比是相对成立的,所以在该密处再紧密,疏处更使疏,是一种处理疏密的办法,目地是要强化这种对比的效果,所以邓石如的篆隶楷等作品的结字,疏密反差大,成为其结字一大特色。疏密亦要处理合乎度,过于强调大反差也对显得不自然。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之节制第十章云:“夫学书作字之体,须遵正法。字之形势不得上宽下窄;如是则是头轻尾重,不相胜任。不宜伤密,密则似疴瘵缠身;不舒展也。复不宜伤疏,疏则似溺水之禽;诸处伤慢。不宜伤长,长则似死蛇挂树;腰枝无力。不宜伤短,短则似踏死哈蟆。言其阔也。此乃大忌,可不慎欤!”王羲之的话既生动又形象。

内经的阴阳思想研究论文

自西医学传入我国,阴阳学说作为方法论在近现代对中医学是否还具有意义,在学术界就有争议。五十年代,在中医科学化的背景下,这一问题更发展成为一场较大规模的争论。“文革”中,有关教材对阴阳学说大多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的辩证法给予定位。“文革”后,随着新的文化“启蒙”运动,国外自然科学界的最新观念被迅速介绍,在中医界这一事件被作为重新认识中医的契机。以多学科(如高能物理、模糊数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理论、混沌理论等)研究中医为名义,对阴阳学说的意义有趋于积极方向的评价。至九十年代,工作仍在继续。作为生理、病理、诊疗模式的阴阳学说研究:阴阳的对立统一模式,在中医脏象、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均有明确的运用。“人生有形,先别阴阳。”“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阴阳的对立消长,依存互根,相互转化规律在以前易被认为只是一种思辩理论。阴阳模式的现代研究开展较多的是从cAMP/cGAP来研究其物质基础。1973年,国外学者Goldbeig首先提出人体信息传递的第二信使系统cAMP/cGAP两种环核苷酸之间存在着类似阴阳的关系,一般以cAMP为阳,cGAP为阴。上海内分泌研究所邝安坤1978年在《中华内科杂志》上发表“阳虚病人内分泌,免疫和环核苷酸变化的初步观察”,经20多种疾病的研究,证实了这一学说,从而引起对阴阳学说关系模式的重新肯定。1979年上海第二医学院夏宗勤在《中医杂志》发表“中医‘虚证’理论的初步探讨(阴虚和阳虚病人血浆环核苷酸含量变化的比较)”一文,指出阴虚时,cAMP含量明显增高,cAMP/cGAP比值无明显降低;而阳虚病人,cGAP含量明显增高,cAMP/cGAP比值明显降低。1980年陈奇在江西中医药杂志上发表“cAMP、cGAP与中医阴阳学说”的文章。随后在各类证候如阴阳虚证,气血虚证,寒热证等开展了与cAMP/cGAP变化的相关研究。在对临床辨证为阴虚、阳虚的病人所作大量工作表明,阴虚时主要为cAMP升高;阳虚时主要为cAMP/cGAP的比值降低。作为有特定生理、病理、诊疗含义的阴阳学说的研究:即一般称为阴气、阳气的研究。这方面又有整体的阴气阳气和具体脏腑的阴气阳气的区别,后者可参见证候研究部分。二者的本质是一致的,从具体的研究内容看,整体的阴气阳气和具体脏腑的阴气阳气之分往往只是见仁见智之别。此外,寒热的研究与阴阳学说研究也有密切关系,可参照。五行学说是古代汉族人民朴素的辨证唯物的哲学思想。将古代哲学理论中以木、火、土、金、水五类特性及其生克制化规律来认识、解释自然的系统结构和方法论运用到中医学而建立的中医基本理论,用以解释人体内脏之间的相互关系、脏腑组织器官的属性、运动变化及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关系。“五行”与“五脏”、“五志”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当五行不能维持相生相克生理平衡状态时,生克关系即转为乘(乘虚侵袭,克制太过)侮(被克强势,反欺侮主)关系,产生相应的关联性病变。将“五行学说”运用于心身疾病的治疗,通过调理情志、巧妙配伍用药,可促进心身疾病的康复。五行学说的研究主要是着眼于其方法论意义,而作为生理、病理、诊疗模式和有特定生理、病理、诊疗含义的五行学说的研究较少。其发展历程与阴阳学说同步。五、六十年代对五行学说的研究主要也在于阐述其哲学意义,但已有从控制论角度论述五行学说的论文,如当时的《中医——世界科学史上的奇迹》一文在八十年代有较大影响。在“文革”后的多学科中医研究中,有关控制论原理与五行学说原理的研究是这一热潮的肇基,也是其重点。1978年刘冠军在浙江中医学院学报上发表“从控制论看中医五行学说”,这一研究的结果之一是出现了对计算机中医诊疗系统的大量研究。并形成了如宋瑞玉的《控制中医学》等系统性著作。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王庆文90年代运用计算机控制论原理探讨五行学说的科学内涵及在辨证论治中的应用。

摘要:阴阳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是中医的基础,阴阳集成知识载体,在“对立统一”的基础上,将一切事物联结,阴阳有一个物质性的样板,它就是阴气阳气,阴气阳气的本质是能量,人体中有独立制造和流通阴气阳气的体系,有阴阳调和的系统,有阴阳失衡的调控机制。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最值得中华民族骄傲和自豪的资本,观看昔日在世界上曾经辉煌的四大文明古国,古印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都在漫长岁月的动荡不安逐步消失,出现了不可挽回的断层,现在印度、埃及和伊拉克等国的文化,同过去曾经光辉灿烂文明已经没有必然的血缘关系,唯独中华文明,虽历经数千年的浩劫,经历过不同文化的碰撞,而始终如一,屹立不倒,没有发生文明的断层,现在的中华文化,完全是远古文明根源的血脉延续,因此,中华文明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是任何国家,任何文明都无可比拟的优势,也是现代人们探索史前文明唯一的珍贵活化石。 为什么其他三个文明古国的文明在遭受外来文化的入侵后发生断层?为什么唯独中华文明在同样遭受不同文化的冲击碰撞,而不会发生断层?当人们追问和探索这个问题的原因时,可能会发现其中有非常多的偶然和必然因素,可以说,无论是什么偶然或必然的因素,都是一种必然的巧合,中华文明在长期经历文化碰撞、社会动荡、和朝代变换中没有发生断层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是中华文明有一个坚不可摧的坚强核心,这个文明核心就是阴阳。 阴阳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有着其他文化无可取代的核心地位。没有坚强核心的文明,在面对异类文化伴随以武力强行手段和强大经济手段的入侵,必然遭受排挤,从而逐步走向衰落,最后消失。由于中华文明有一个核心,在与不同文化的交流中,文明核心起了同化作用,它将不同的文化纳入自己的范围,成为所有文化的核心。一切没有文明核心的文化,在与中华文化的交流中,当发现有一个可以依附和振兴的核心力量,就必然要归附到这个文明核心之中,这是中华文明屹立不倒的真正原因。 阴阳在中华文明中的核心地位不是自封的,也不是由于强权政治加封的,它是自然规律在大浪淘沙后的自然选择,因此是无可取代的,阴阳渗透了中华文化的各个领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各种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阴阳以其简单为人们容易掌握,以其有效为人们乐于使用,一句阴阳,就胜过千言万语的诸多解释,既方便又通用。阴阳在中华文明中的核心地位绝对不可动摇,事实也证明是这样,即使在现代社会,阴阳仍然与时俱进,在新时代发出智慧的光辉,仍然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重点。 到了现代,阴阳面临着新的挑战,在现代科学面前,人们发现了一个尴尬问题,在熟练地运用了几千年之后,突然发现这个阴阳竟然如此陌生,居然不知它为何物,也不知道它怎样产生出来,不明白古代人为什么会创造出一个在现实中没有实体的东西,成为生化一切事物的基本物质和解释一切事物的基本理论。人们从阴与阳的关系中,推测阴阳来源于对阳光的背向与正向,正向着阳光定为阳,背向着阳光定为阴,但是,这两种自然界的常见现象,怎么会变化成为解释一切事物的原理呢?这个转变过程的依据是什么?过程怎么产生?为什么两种自然现象又会成为生成万物的基本物质?这一切,都成为了紧揪人心的不解之迷。 人们可能觉得阴阳太古老了,在古代社会,绝对不会有现代的科学知识,在很长的时间内,阴阳一直当作为“封建迷信”,而屡屡遭受批判,如果不是能医病的中医理论必须用到阴阳,恐怕阴阳早已被铲除消灭。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人们对阴阳有了更多的宽容,可有人认为,阴阳可能是古代人们为了解释一些不能明白其科学道理的事物创造出来的一种臆想,试图用这种臆想代替现实的联系。但有极少数人,看着阴阳总感到不顺眼,认为阴阳连伪科学都不是,是反科学,非要将它一棍子打死。现在连阴阳的产生来源和过程都未搞清楚,用什么证据证明阴阳是反科学?武断地说一个未解之迷是反科学,这种行为本身就不是科学方法应该采取的态度。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已经解开了阴阳之迷,重点是明白阴阳是什么,创造阴阳的动机是什么,创造阴阳的过程怎么样,阴气阳气的本质是什么,阴阳属性的划分逻辑是什么,阴气阳气在人体中的作用过程是怎么样。 阴阳是科学,是一种用古代语言论述,用先进科学技术整理的先进医学科学,或者人们感到不可思议,但这确实是事实,阴阳是一个集成化的知识载体,在“对立统一”的基础上,将一切事物相连结,它把一切事物的“对立统一”原理浓缩提炼为阴阳的“对立统一”,用阴阳作最终表达。阴阳不是凭臆想产生的推测,它的产生来源的一个物质性的样板,这个样板就是阴气阳气,阴气阳气并非是神龙不见首尾的虚幻,它的本质就是能量,也是说,阴阳是以能量变化的性质形态为基础的抽象性论述。《黄帝内经》记载了人体阴气阳气的全部秘密,人体中有一套独立完整的阳气生产与流通体系,有一套独立完整的阴气生产与流通体系,有一套非常高效的阴阳调和系统,有一整套完善的阴气阳气控制与调整机制。 在解读阴阳的过程中,我以《黄帝内经》为主体,运用现代的知识进行分析研究,最终将阴阳的解读整理为十七个方面: 第一篇:阴阳的认识现状。 本篇主要是将现在人们对阴阳的认识程度与认识态度作一个概括,并指出人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来解读阴阳。 第二篇:阴阳的科学性。 本篇主要从阴阳体现的现象,来表明阴阳所具有的科学性质。 第三篇:阴阳的主体思想。 本篇主要是分析贯穿阴阳的主体思想,分析主体思想的内容。 第四篇:阴阳的真面目。 本篇主要是收集古代人与现代人对阴阳是什么的认识,分析阴阳的真实面目是什么,阴阳的定义是什么。 第五篇:阴阳的产生来源。 本篇重点探讨古代人创造阴阳的动机,创造的思路,创造的来源,创造的过程,解释为什么阴阳能够从自然现象变成为一种科学。 第六篇:阴气阳气的发现和认识。 本篇重点是寻找古代人怎样发现阴气与阳气,分析阴气阳气的本质是什么,是以什么方法产生出来的,阴气阳气的运动变化依据和特点是什么。 第七篇:阴阳理论的再认识。 本篇主要解释阴阳属性的逻辑性划分,阴阳理论的性质与变化。 第八篇:阴阳的图象解释。 本篇主要从《太极图》中解读其中所包含的科学原理与观点。 第九篇:阴气阳气与物理学。 本篇主要从物理学方面解释阴气与阳气。 第十篇:思考阴阳。 本篇主要是从阴阳的点与面再作一些补充性的认识。 第十一篇:宇宙的基本形态。 本篇从阴阳着手,解释宇宙的基本形状与基本结构。 篇十二篇:宇宙的基本力量。 本篇主要从阴阳的变化中认识宇宙基本力量的运动变化。 第十三篇:阴阳中的奇点与黑洞。 本篇主要从阴阳中分析与认识奇点与黑洞的生成原理,变化过程。 第十四篇:阴阳的演化过程。 本篇主要是分析宇宙的演化规律,变化状态,和演化的大约周期。 第十五篇:人体中的阴气阳气。 本篇主要是分析人体中阴气阳气的制造和流通过程。 第十六篇:人体中的阴阳调和。 本篇主要是分析中医是怎样认识人体正常体温的,并说明人体“三焦”的具体实物。 第十七篇:人体阴气阳气的调控。 本篇主要分析人体阴气阳气的异常状态与异常状态的调整方法,解释“命门”的实质。 以上十七篇文章,组成一本暂定名为《解读阴阳》的书稿,初稿全书大约二十万字,修改稿在进行中,有计划将它出版,但不知何时才搞定。 首先声明,阴阳不是本人的创造发明,那是古代人的专利,只是它们将话说得太笼统,知识集成度高,现在的人一时不能理解,而本人有幸发现其中奥妙,理解古人说了点什么,故将自己明白的整理出来,让更多的人从中认识阴阳。 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中华文明中的精品,本人准备将书中个别重要的章节整理,删繁就简,以简洁的表达贴在互连网上,初步计划选择几点重要内容:一、阴阳是什么;二、阴阳的产生来源;三、阴气阳气的本质;四、人体中的阴气阳气;五、人体阴气阳气的调和。以上简单的几点解释,基本上能令人明白阴阳的概况,希望热爱中华文化的朋友们给予鼓励。 一、阴阳是什么(原创作者:容建平) 阴阳是什么?从字面上看,是由对立的阴性质与阳性质共同组合而成的统一整体,如果孤立地看问题,单从字义上理解,它只不过是在用阴与阳的组合来表达“对立统一”思想,但实质上,阴阳不仅仅是在表达“对立统一”这么简单,它以“对立统一”为本质,吸取了中华远古文明的全部精华,凝聚了宇宙间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基本法则,已经演变成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标准化规范模式,它既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基本形式,又是一切事物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更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基本规范,又还是生产一切物质的基础材料。 自古以来,人们已经认识到阴阳有这样的特性:一、阴阳为虚无的形态,没有实质性的物质存在,是有其名而无形的一种概括性表达;二、阴阳拥有气与理的双重面目,可以在不同的需要下,体现出不同的表达形式;三、阴阳能够渗透到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代表一切事物。人们要解决的问题是,这个有名而无形,拥有理与气双重面目的百变之身,究竟是一个什么? 为阴阳确定一个标准的身分,为阴阳下一个现代化的准确定义,让所有的人都能够正确地知道阴阳是什么,这很有必要。为了让人们能够容易明白,这就必须要用新时代的新思维,从总体意义上作出一个准确表达,这对阴阳的研究和运用都很有益处,也是阴阳迈出国门,走向世界必须要做的第一步工作。 为阴阳确定一个能够全面表达内涵的身分,或者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但却是势在必行之事,不管有多在的难度,也一定要做的事情。从现有的资料上看问题,可以认为,要确定阴阳的真实身分,要划定阴阳的准确定义,就必须从阴阳身上挖掘,从阴阳所有的原理表达中寻找,从阴阳与事物之间反映的种种变化中挖掘,只要遵循这个思路,就必然会找出一个真实而恰当的身分与定义。 从《太极图》中看到,阴阳是由阴和阳两种相反性质的组合统一,在统一整体内部的对立性质中,阴不是具体的指定事物,只拥有一个广义的阴性属性范畴,同样,阳也不是具体的指定事物,也只拥有一个广义的阳性属性范畴,双方的性质表达泾渭分明,单从表面上看,看不出个性的阴属性和个性的阳属性有什么不寻常的特别地方,但奥妙之处,是在于阴阳组合成为一对以后,这个组合体是什么? 阴阳整体什么都不是,既不是一件具体性的物质,也不是一件具体性的事情,它只有具体性的性质内容,没有实质性的具体事物,整个阴阳是由具体的对立性质组合而成的一个虚拟体,虚拟体这一点是无疑的,它很符合《黄帝内经》所说阴阳“有名而无形”的表达,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有具体性质的抽象性虚拟形态。有具体的性质内容,有抽象性的虚体,是阴阳的特色之一,也正是由于它具有抽象性的虚体,因此才能够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阴阳是什么都不觉得有意外。 阴阳以一个整体出现,重点在明确表达“对立统一”原理,同时,又以“对立统一”与一切事物发生渗透兼容,通过兼容之后,以阴阳整体产生的个性来替代一切事物,成为一个具有共性的代表。 阴阳是一个虚拟体,它在“对立统一”之间,和一切事物之间,和阴气阳气之间,有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充当了一个什么样角色?只有理明这种关系,知道它所扮演的角色,才有可能明白阴阳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正确身分。1、阴阳与“对立统一”的关系: 阴阳与“对立统一”有一个特殊的关系,因为阴阳体现的就是“对立统一”原理,它用阴与阳双方相反的性质,共同组合成为一个整体,最终目的就是要树立起“对立统一”这面鲜艳夺目的旗帜。“对立统一”这个词是外来的哲学词语,从意义上看,“对立统一”是一个充满了科学思想的哲学观点,它以对立体现个性,以统一体现共性,在统一中体现旗帜鲜明的对立,对立与统一双方相辅相成,通过“对立统一”的综合性总结,将一切事物的基本关系作出简洁的表达。 若果将“对立统一”从字面上细细分析,发现它存在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总是觉得这种简洁表达有一种模糊性,详细梳理起来,会梳理出一些不能明白的疑问: 第一点:对立虽然是一种在一切事物中都存在的事实,但是谁与谁发生对立?对立面是谁?为什么会发生对立?发生对立的条件是什么?这些基本性的条件,在现代的“对立统一”观点上得不到明确的体现。 第二点:统一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要发生统一?发生统一必需的基础是什么?这些条件在“对立统一”的字面上也完全看不出来; 第三点:在对立与统一中,对立双方会发生什么样的双边关系?这种关系的特点是什么?这个问题在“对立统一”中没有得到体现; 第四点:双方统一后,究竟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种变化会产生什么样的规律性?这些问题,也不能从“对立统一”上有所反映。 用阴阳来表达“对立统一”的观点,确实显得棋高一着,单凭两个对立的相反性质阴与阳的相互组合方式,就已经将对立与统一的关系全部包含在内,并作出清楚的表达。阴阳能够清楚表达“对立统一”的原因,是在统一体中,对立双方都有各自的性质表达,让人一看就知道对立面是谁,可以从中认识到统一的基础是什么,同时还可以产生一个以性质关系相互发生变化的联想,而这种联想,只发生在以性质为主体的阴阳上,并要通过对立性质的比较来体现,这在“对立统一”这个表达上是没有的,“对立统一”没有一个明确的性质或性能规定,它是空虚的泛指,不可能给人产生一个有规定性质的联想。 通过联想,阴阳将“对立统一”不能说明白的性质、原理、关系、规律等,都作出一个详细的表白,从阴阳这两个十分简单的字中清晰地体现出来: 第一点:阴阳表明,对立的基本条件是性质相反,与自己性质相反的就是对立面,具体地体现为阴性性质与阳性性质两个方面,相反性质双方的共同存在,才会发生对立; 第二点:阴阳表明,对立面双方都是在从同一基础上的不同量变产生,因此,统一必须是对立性质双方的结合,统一的目的是为了将不同量变的对立双方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在整体中,相反性质双方的阴与阳都得到清晰的体现,在对立之中体现出互补的合作; 第三点:阴阳表明,对立双方在统一后,虽然外观成为一个整体,但在内部仍然呈现出对立状态。相反性质的双方都以对方的存在,来体现自己不同特点存在的基础;阴以阳为对照而体现阴的性质,阳以阴为对照而体现阳的性质; 第四点:阴阳表明,由于对立双方的性质相反,双方的统一过程,必然地要发生水火不相容的斗争,有斗争就会产生变化,变化过程由阴阳双方盛衰状态的趋势所决定,发生彼此相互消长的变化规律; 第五点:阴阳表明,性质双方的统一体,以双方力量的大小决定整体的性质取向,阴占优势时,整体呈阴性,阳占优势时,整体呈阳性,双方力量均衡时,整体体现平衡。 将阴阳与“对立统一”相对照,可以认为,阴阳用两种相反的性质紧密结合,全面地表达了“对立统一”原理的全部内容,是对“对立统一”的具体性体现,也是说,两种相反的性质阴与阳,塑造出了一个“对立统一”的新形象,将本来不能看到的“对立统一”关系作出具体化、形象化,将空虚的理论模拟成为一个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性质组合形象,这就清楚表明,阴阳是表达“对立统一”的具体性形象,这是阴阳与“对立统一”的实质性关系。 “对立统一”只是一种哲学思想概念,没有具体性的表达形象,而阴阳则是以一种可视的具体性形象,不但表达了“对立统一”思想,而且还将“对立统一”的性质、原理、关系、规律显示在其中,使到“对立统一”显得更清晰更具体,由于阴阳的表达具有可变的联想作用,通过对阴阳双方不同比例的构思,还可以表现出阴阳运动变化的状态。 尽管阴阳是用两种具体性质虚拟成的抽象性形象,但它能够以更加简洁的形象表达,更加具体地体现了“对立统一”理论,基于这原因,因此,当古代的中国人知道“对立统一”是宇宙间最基本性的关系原理后,却又不以“对立统一”这样的抽象思维观点为说教,而用具体的对立性质打造出一个抽象性的阴阳为形象,以此来表达“对立统一,这就是古代人虽然明白“对立统一”原理,又不在实践运用过程中说出“对立统一”这个词语的真正原因。2、阴阳与一切事物的关系: 阴阳这个貌似平凡而实际上并不平凡的性质组合,所产生出的无穷奥秘,远远不只是两种相反性质组合为个性那么简单,阴阳虽然不是具体性的事物,但是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可以分属于阴阳,一切事物的发生、存在、发展、和最终结果,都能够用阴阳的性质、作用原理、相互关系、和相互变化规律来进行演译,从宏观上看,阴阳与一切事物有这样的关系: 第一、阴阳能够代表一切事物和事物的具体细节部份; 第二、阴阳能够代表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状态; 第三、阴阳能够模拟一切事物发生变化前后的全过程; 第四、阴阳能够解释一切事物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变化规律。 阴阳从当初的两种不同个性的性质表达,经过相结合后,演变成为具有能够代表一切事物和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能力,从意义上发生了天翻地复的变化,也就是说,发生了本质意义的变化,对于这种重大的变化过程,人们不禁产生出疑问,阴阳能有这么大的能耐,能够代表那无穷无尽的事物,能够模拟事物那千变万化的状态,在代表事物和模拟事物变化的过程中,阴阳的代表性是以一种什么样的身份出现参与其中? 当我们回过头来再重新审视阴阳的时候,就会发现,它是以两种相反的性质组合这种抽象性的“对立统一”形态,同一切事物在“对立统一”基础上发生关系,由于任何个体事物都可以“一分为二”,任何事物之间都可以在一定的基础上“二合为一”,因此,阴阳以阴的性质与阳的性质,将一切事物分类划分;以阴与阳的对立,描述事物“一分为二”的对立状态;以对立双方的关系,来表达事物的对立关系准则;阴阳的性质组合,代表了事物“二合为一”的统一状态,表达了事物的统一原则;阴阳之间发生的变化过程,又体现了事物的运动变化规律. 必须注意到,阴阳不是一件特定的事物,也不是具体性的一切事物,但能够代表一切事物,在阴阳与一切事物当中,阴阳扮演的是一个代表角色,而所有事物则成为被代表的角色,双方是一个代表和被代表的相互关系,站在阴阳方面的立场上看,它以两种个性化的性质组合形象,代表着一切事物,代表着一切事物的变化状态,代表着一切事物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而站在所有事物的立场上看,世上的事物都一致选择阴阳来代表自己,象征自己,也就是说,一切事物都已经选定阴阳当成为自己的代言人,当作自己的代表性形象。从这种意义上看,阴阳能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是因为它已经被一切事物推举成为了一个能够起代表作用和代言作用的公众形象,变成为一切事物和事物变化的替代性化身。阴阳是一切事物的代表性形象,这是阴阳与一切事物之间的关系。3、阴阳与阴气阳气的关系: 阴阳为抽象性的形象,阴气阳气为具体性的“气”态物质,在物质世界中,阴气阳气是唯一与阴阳有着不可分离关系的物质,阴气带有阴的属性特征,阳气带有阳的属性特征,阴阳体现了阴阳二气的运动变化过程中的性质、原理、关系与规律,反过来,阴阳二气又用自身的运动变化在演示阴阳形象的性质、原理、关系与规律,两者所有的理论是一致的,只不过是一个抽象化,一个物质性,由于阴阳附带着“气”时具有物质性,不带“气”时具有抽象性,从这种变化中看到,阴气阳气成为了具体化物质性的阴阳,阴阳就是抽象性虚拟化的阴气阳气,阴阳所形成的形象,也就是阴气阳气的抽象性形象。抽象性的形象,这是阴阳与阴气阳气的关系特点。 不论从哪种情况下看,阴阳标准身分都是一个“二元”性质“一体化”的抽象化形象,它有具体的性质内容,由对立的性质共同组合而成,但没有具体的事物指定,有名而无形,说具体一点,阴阳是“对立统一”的具体性形象,是阴气阳气的抽象性形象,同时又是一切事物以及事物运动变化的代表性形象。阴阳以“对立统一”为基础,将一切事物在“对立统一”的原则上归纳,通过对事物归纳性的集合,阴阳被打造成为了一个意义很广阔的知识集成体。 形象,就是阴阳能够纵横于宇宙间一切事物之中的真实身分。身为形象,阴阳体现的是“对立统一”,包藏的是性质与性质产生的道理,体现出了它的虚无一面,空虚到身无一物,只有泛指的性质范畴,但当它作为一切事物的代表性形象后,又表现出它的实质性,显得非常充实,充实到无所不能,成为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 形象具有广义性质,但又带有狭义性质,当它为广义性质时,阴阳可以是一切事物的公共形象,当它为狭义性质时,阴阳可以是任何具体事物的个性化形象。在实践过程中,当阴阳没有成为具体指定事物时,它只有理性的表达,体现的是理论,并以理性来象征着一切事物,代表着一切事物及其变化,此时的阴阳为广义宏观的性质,是宏观整体性事物的代表形象,具有全息性的代表性。在实践过程中,当阴阳代表着个性的具体事物时,或被圈定为一个具体范围属性的事物时,就会成为具体事物的化身,此时的阴阳为微观狭义的性质,有着实质性事物的具体性内容,呈现出狭义的性质,成为个性事物的具体形象. 二、阴阳的产生来源 原创作者:容建平 阴阳没有实体存在,古代的人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为什么一定要创造一个从来就没有的虚拟化形象,并以归纳法造就集成化,让它拥有全息能力,来表现“对立统一”原理?来做宇宙基本法则?创造阴阳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什么?动机是什么?是依据什么样的原理,通过怎样的程序,采用什么样的方法产生出来的? 创造阴阳的动机 真正触发人们创造阴阳的灵感,来源于那条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人们通过大量的社会产生实践,深深地认识到,宇宙间的一切事物虽然有自己的运动变化个性,呈现出千变万化的百花齐放状态,但是如果从宏观总体上观察,忽略具体细节部分,就会看到,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都有一个相同的全过程,共同走上一条产生起因、变化发展、最后消亡的三步曲程序。 产生-发展-消亡,这条普遍性的自然规律以不可抗拒威严,成为将一切事物连结在一起的基础,它等于告诉人们,一切事物在本质上都必然性地受到一些相同的因素影响,这些相同因素的相互作用,在规范着事物必然性地走上同一条运动变化程序。可以想象到,如果宇宙中没有这样的一条自然法则的话,事物的运动变化变决不会显得有那么一致的顺序,呈现那么相同的规律。古代人将这条法则称为“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意思是一条统管天地间一切事物的根本性纲领。 创造阴阳的基础 自然规律有两个性质定位点,一是产生,二是消亡,产生在先,消亡在后,两点之间为发展与衰落过程。产生与消亡为性质相反的两个方面,它表明,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实质是对立的“二元”性质在相互作用,而阴阳也是对立的“二元”性质在相互作用,两者有一个共性。可以肯定,古代的人们正是通过在同大自然斗争的实践中,根据自己具体细致的观察,通过思维提高总结出一些共性的基本原理,通过对原理的联想比较,最终发现了宇宙的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全部秘密,阴阳必须是对自然规律的标准化规范化的表达。 大自然的启示之一: 事物运动变化的周期性。古代的人们通过对年、月、日周期变化的感受进行分析,找出它们之间共同性和规律性的共点,从中发现宇宙基本法则的重要线索。1、月周期变化的特点:月亮的园缺变化非常有规律性,永远在遵循着从无到有,从缺到园,再从园返缺,从有到无的循环。月亮变化的主角是黑暗和明亮,亮度就是统一黑暗与明亮的基础,黑暗在亮度表处于弱端,明亮在亮度表上处于强端。2、日周期变化的特点:黑暗和明亮在人们的生活当中,还制造出另外一个恒定的相互变化周期,那就是人们感受最深刻的每一天的昼夜变化,整个夜晚,天地一片黑暗;一个白天,一个黑夜,组成了一天,它们周而复始,循环不息,成为一个永恒不变的稳定性的日夜周期点。 从日夜变化周期的过程感受中,人们不单看到明亮与黑暗的变换,而且还体验到日夜周期有另一个性质特征,这就是冷热变化的周期性,寒冷与炎热是一种接触性感觉,用现代物理学的观点来看,将两者统一在一起的基础是温度,寒冷处于温度的低端,炎热处于温度的高端。3、年周期变化特点:冷热变化周期不单出现在日夜周期变化之中,而且出现在一年的季节变化之中,成为制造年变化的一对主角,双方的相互消长、变换,造就出了一个四季冷热变化周期性。年周期的重要特征,是表现在温度变化的有序循环,温度变化的直接表现就是冷热的有序循环。 将年、月、日周期性变化过程进行综合取舍,就找到其中的共同特点: 第一、都有两种对立的性质,如冷与热,明与暗; 第二、对立双方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冷与热的基础为温度,明与暗的基础为亮度; 第三、对立双方发生双向变化,变化的形式为双方的相互消长,也即是量变; 第四、量变达到一定的极限后,会引发质变,发生反向变化。 大自然的启示之二: 事物运动变化的双向性。周期性为有序的双向运动变化,有大量的事实证明,许多事物的运动变化,往往是处在于一种没有固定时间或无法确定的渐变或突变状态中,并没有稳定的周期性循环,但不管怎样,这种没有固定周期的运动变化,最终还是要体现运动变化的正反双向性,共同地体现为从无产生为有,经过由弱逐渐变强,之后又由强逐

《黄帝内经》分《灵枢(shū)》和《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他三部分别为黄帝的《难经》,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以及神农的《神农本草经》。 今天来聊一聊其中的“阴阳应象大论”篇: “阴阳”是中医哲学最重要的概念;对于“应象”两个字,其中“应”是对应的意思,“象”是现象的意思;也就是以“阴阳”为核心,将天地万物的所有现象,和人体生命形象一一对应: 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天地上下,能够承载万事万物。 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阴阳化生“气血”,就是男人和女人。 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左右是阴阳运行的道路。 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水火是阴阳的表现。 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阴阳是万事万物的本源和开始。 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阴”在里面,被“阳”所保护。 阳在外,阴之使也:“阳”在外面,有“阴”作为它的辅助。 阳盛则身热:阳气太过,身体就会发热。 腠理闭,喘粗为之俛仰:皮肤紧闭,喘息急迫,呼吸困难,身体俯仰摆动。 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汗出不来,并且发热;口干舌燥,心里烦闷。 腹满,死:腹部胀满,就是死症。 能冬不能夏:能够忍耐冬天,但是不能忍耐夏天;阳气太过,发热的病在冬天就会减轻;可是遇到夏天,热上加热,就受不了。 阴胜则身寒:阴气太过,身体就会引起恶寒,此时皮肤毛孔是张开的,体内热量都跑掉了。 身长清,数栗而寒,寒则厥:身上常常觉得冷,甚至打寒颤,寒冷加重就会出现手脚冰冷现象。 厥则腹满,死:手足厥冷之后,再有腹部胀满,就是死证。 能夏不能冬:能够忍耐夏天,但是不能忍耐冬天。 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这就是阴阳相互胜负,所表现出来的疾病症状。 “阴阳应象大论”告诉我们,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生命现象可以与自然界的“阴阳,四时,五行”的消长变化现象相感应,相通应。 天地之阴阳与人身之阴阳,所有现象都是相互对应,相互感应的。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阳密乃固说:这开篇就讲阴阳的重要性,阴阳是天地间的普遍规律,所以说是天地之道,既然是普遍规律,那万事万物都应该遵从它,所以说它是万物的纲领和纪律,万物不停的变化发展、死生循环,那这个变化发展、死生循环的根源还是源自阴阳,你看这个阴阳是何等重要,所以《内经》的作者最后直接指出它是“生杀之本始”,也就是说万物的生与死的开始与过程亦由它控制,那作为我们人,要想 养生 长寿,是不是也要在阴阳二字上去打算呢?这是其一;其二,后面紧接着讲“治病必求于本”,说明这个“本”就是阴阳,所以治病的大原则也是要调理阴阳,怎么调理?使人体恢复到阴平阳秘、阳密乃固的状态就是调理阴阳。如果治病不求于本,那就是治标了,治标也是中医的一个治法,所谓“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所以有人认为中医治本,西医治标,其实这是不全面的,只不过中医认为治标以后,如果不再去治其本,则病还是会回头的,所以许多病人很疑惑,为什么吃药的时候很好,一停药又不行了,这就是医生没有为患者治其本、断其根的缘故。)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古人对事物的解释是通过许多的现象来说明的,并不会像现在一样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例如阴阳的定义,内经就没有明确的文字,这与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不一样,也给现代人读古代书带来了一些麻烦,所以读古书时要靠悟,常常有必要还原当时的情景。例如这一段,我们可以这样想象:黄帝指着天说,阴就是安静不动的,阳就是浮躁善动的,所以阳气积累多了就浮在上面成了天,阴气积累多了就安静的待在下面成了地;第二点,这阴阳可以相互转化,例如一盆水,当注入能量的时候,例如加热的时候就化成了热水,继而化成蒸气,肉眼就看不到了,如果这个蒸气我们去降温它又变成了水,甚至可以变成冰,所以说阳化气,阴成形,还是这盆水,阳气或者说能量可以使它在阴阳之间发生转换,化成气我们说它是阳,变成水我们说它是阴,如果变成了冰那就是至阴了,所以我们可以进一步推论,阳是无形的能量,阴是有形的物质,这就是阴阳的引申义;第三点,怎么理解“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因为宇宙各处皆是由大大小小的太极组成,我们看太极图的阴阳鱼的转换,就完全是阳极转阴,阴极转阳的一个模型,再来观天察地,你看地面上的热气升腾,但一旦到了天空一定转寒,所以说高处不胜寒嘛,如果再拿人体类比,那肺法象天幕,也就是说肺是人体里面的天空,我们想一想天空有什么功能?天空可以将外太空隔离开来,形成所谓的大气层,那肺也是这样,所以肺主皮毛,全身上下的皮肤都归肺管,肺还可以制约心火,火的本性焰上,所以心火如果没有肺的制约那一定把头脑给烧焦了,有了肺的制约心火才可以移热小肠,肺又主气,所以我们的气到了肺藏就一定是寒的了。)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 (---本段依然是通过天地气机的转化来说明阴阳转换的道理。你看地本来为浊阴,但是地气往上走就成了阳,地气上升为云就成了至阳,这至阳之物获得的阴越来越多就会变成雨,这雨水下降就成了阴,再类推到人的身上,清阳都是往上走、往外走、往腠理四肢走的,浊阴都是往下走、往里走、往五脏六腑走的,所以一般而言,就是上升发散为阳,下降收敛为阴,这正是我们理解内经以后对阴阳给出的定义。)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之前纯讲阴与阳的关系,那从这一段开始,对阴阳做了引申,食物本身既有阴也有阳,而阴阳之中还有阴阳,怎么分?那么对食物或者药物而言,里面既包含气也包含味,其中气为阳,味为阴,而阳气往上走,阴味往下走,至于这药物吃进去以后,究竟怎么走,这要看谁占主导地位,所以后面紧接着细分,气与味还要分厚薄,其中以厚者占主导地位,最后得到结论:味厚的阴太重,直接宣泄掉,所谓宣泄掉就是不被吸收利用,所以多吃肥腻的东西常常闹肚子,味薄的比较畅通,所以中医 养生 认为还是味薄一点,清淡一点比较好;对气而言,气薄的可以向外发泄,气厚的力量太过容易发热。第二个重点,什么是壮火与少火?如何理解壮火与少火的关系?请参考本博《中医基础要这样理解(5)---壮火与少火》,很重要的概念。)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 (---之前的气与味都是分开来讲的,但食物都有气与味这阴阳两个方面,如果气与味的阴阳属性正好矛盾怎么办?所以这里就下了一个结论,不管气味谁厚谁薄,谁主谁从,一律从结果分析,只要是辛甘发散的就是阳药,只要是酸苦涌泄的就是阴药。)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什么是“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所以情志调摄得不好,就直接会伤及阳气,所以内经告诉我们要和喜怒而安居处,并把它作为 养生 的关键之一,而过分的寒与暑,会伤及我们的形体,因为寒则缩,热则纵,后面进一步深入,如果喜怒不节,寒暑过度,阳气尽管可以生生不息,但是不会处于一个固密的状态,所以叫做“生乃不固”,例如民间俗语讲“春捂秋冻”,《内经》又讲冬季要“避寒就温”,秋天要冻,但到了冬天又要温,怎么理解?根据一年四季的阳气生长化收藏的运转,秋季的时候是阳气由长转收的时候,适当的保持寒冷一点,可以刺激阳气的收藏,而冬季的时候,人体像大地一样,这时候阳气已经潜藏入地底下很深,正确的做法是不去扰动它,但是如果这时候身体太冷,必然会刺激阳气从很深的地方激发出来御寒,这就扰动了阳气,其结果是阳气“生乃不固”,所以内经所揭示的 养生 原则,不管是合理调摄情志也好,顺应四时寒暑也好,还是坚持七损八益的修为也好,其目的只有一个,都是为了保持阳密乃固的阴阳调和状态,因为这才是生命的根本。) 故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冬天的寒,春天的风,夏天的暑,秋天的湿,都是四时之正气,但是感之同样可以伤人,得的病是常见病,也不会传染,如果气候反常,例如冬行春令,我们感受到四时的邪气,那就会引发疫情,什么非典、HINI等等都是这样来的,这是内经对疫病的理解。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冬天伤于寒,延后一个季节到春天了还会引发温病?这说明四季的轮回并不是各不相干的,春天阳气的运转是否正常,要看冬天提供给它基础,例如冬天伤于寒,其结果就是过早的扰动了潜藏的阳气,阳气就会生乃不固,阳气不固则意味损失消耗太大,这样春天阳气应该升发的时候反而没有了物质基础,如是引发温病,这就像一场4*100的接力赛一样,只有前一棒跑得好,后面才有可能取得好成绩。) 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藏府,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 (---千百年来,人们无法知道内经的阴阳五行、经络脏腑、内外表里这些知识源自何人,那么黄帝在这里已然泄漏给大家了,那就是所有这些都是上古圣人的杰作,那怎么理解这些上古圣人?一个他们可能是修道高人,能够长生内视,脏腑经络看得一清二楚;一个他们可能是上个人纪的人,而内经的知识正是上个人纪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还有他们可能是外星人,而内经的一问一答就相当于外星人教授地球人知识的一个课堂笔记。) 岐伯对曰: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徵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这一段很重要,按我的理解,在内经里面这一段最接近对阴阳的定义,我来解释给诸位听:首先我们的祖先仰观天俯察地,看到昼夜更替、寒来暑往、地气上升、雨气下降,于是灵感一现,发现天与地,无非在做着上升和下降的循环运动,继而发现,不但是天与地,甚至地球上的万物,也都是在做着上升与下降的循环运动,所以说“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后来我们祖先想,这上升与下降运动,就给他们命名为阴与阳吧,因为万事万物都在不停地上升与下降,所以阴阳就是天地之间的总规律嘛,就如同体内的血与气,地球上的男与女一样,所以说“阴阳者,气血之男女也”;而左与右,就是阴阳上升与下降的道路,左升右降这样才不致抵触;水与火,是阴与阳相互转化的征兆,看到火,我们知道阴在转阳,看到水,我们知道阳要转阴,你看先天八卦图中,乾为天居上,而坤为地居下,因为先天八卦图是一副静止的世界图,到了后天八卦阶段,有了阴阳,就有了八卦之间的交流,所以象征阴阳的征兆的坎水与离火就取代了乾坤的位置;最后《内经》的作者给阴阳做了一个总结:“阴阳者,万物之能使也”,阴与阳,讲到最后,是万物能够运转的能量与动力,其实这就是阴阳的引申义的出处,因为古代没有能量的概念,所以我认为,根据这一段再按现代科学的语言去定义阴阳,其实只有两句话,一句是“上升发散为阳,下降收敛为阴”这是阴阳的本义,另一句是“能量为阳,物质为阴”这是阴阳的引申义,古人讲得晕头转向的阴阳二字诀,其实就这么简单。 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再去理解后面一句话就容易了,“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你看阴是物质,它是沉积在里面的,而阳是能量,就像阴派出的使者一样,例如士兵守城,不打仗时,士兵待在城里面,并没有发生作用,但是士兵的多少决定了城池的守护能力,这叫“阴在内,阳之守也”,一旦打仗,士兵被派出城外御敌,就发生了作用,就表现出守城的能力,这叫“阳在外,阴之使也”,所以说阴阳是可以相互转变的,物质可以转变为能量,上升也可以转变为下降。) 帝曰:法阴阳奈何? 岐伯曰: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 (---阳密乃固说:大家注意,黄帝这里问到了一个关键的地方,黄帝问岐伯,那怎么去效法阴阳呢?我们不是常讲有理论还要有方法吗?先前种种问的都是“理”上的东西,这里问到了“法”,但是岐伯并没有直接回答,只是在讲阴阳不平衡时的症状,有点答非所问,不想泄露天机的意思,但是黄帝毕竟是黄帝,与岐伯是君臣关系,所以不会放弃垂询,只是改了一种方式来问:“怎么去调节阴阳这两个”呢?内经的作者往往在关键的地方都是这样的文法,以示重要,这是其一;其二,尽管岐伯在这里答非所问,但是所说的还是相当重要,要记住“阳胜则身热,能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能夏不能冬”,但是阳为什么会胜?是阳气太多了吗?一般不会,后世有一句话叫做“阳不患多”,那是怎么造成的呢?内经说过“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竭”,所以说阳胜是身体的阳气处于一种发散的状态,不能做到阳密乃固所造成的,阳胜的状态不可能持久,内经无时不在强调阳密乃固的重要性,阳气的最佳状态就是缓慢的释放。) 帝曰:调此二者奈何? 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 (---怎么去调节阴阳?岐伯说:能够知道七损八益的修为,则阴阳就可以调节,不知道的,就会过早的衰老。这句话很重要,其一,调节阴阳是何等重要,内经早有明言,“生之本,本于阴阳”,又讲到过“治病必求于本”,这个本还是阴阳,所以,调节阴阳即是治病,也是 养生 ,能够调节阴阳则祛病延年都有了;其二,这么重要的内容岐伯却一言以蔽之,能够知道七损八益,就可以调节阴阳,显然岐伯是不愿意说得太明白,为什么,因为这个太重要了,有点泄露天机的意思,所以说七损八益是何等的重要,如果说调节阴阳是理,那么七损八益就是法,从此以后理与法就都有了。但是《内经》作者行文到此就没有了下文,究竟怎么去修炼七损八益,《内经》没有明说,这当然是有意为之,《内经》的作者是害怕泄漏天机还是别的什么?我们不得而知,那我们对七损八益的内容也只好另文再述。)` 故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憺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这一段同样很重要,但是内经的作者也许正是看到了它的重要性,信奉“非其人勿教”的教条,所以将其主语全部去掉了,不求甚解之人读之,莫名其妙,什么都得不到,而要理解之,光靠古文基础还不能胜任,最主要的是要知晓本土道家的修炼常识才行,我今试着将其还原。 第一句“知之则强,不知则老,同出而名异尔”,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什么东西同出而名异?如果事先知道七损八益讲的是什么,再来理解就容易得多,天不绝中华文明,上个世纪70年代,马王堆汉墓的出土解开了“七损八益”这个千古谜团。我的理解是元精如果沿精道外流(顺行)就是淫精,淫精可以生人,元精如果沿脊柱(中脉)上行去还精补脑(逆行)就是修炼元神,修炼元神就会成仙,所以道家说“顺成人,逆为仙”,淫精与元神他们的前身都是元精,只不过身体里面有两条途径,它们走的途径不一样,作用就完全不同,所以说它们是“同出而名异耳”,知道这个道理就会强健,不知道就会老得快,你看内经的作者并没有说要依法去做才强健,只说知道了就会强健,因为他有这份自信,认为世上没有人知道了还不去做的。 第二句“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还是省去了主语。聪明的人知道淫精与元精是一样的东西而去珍惜,而愚蠢的人以为它们不一样而去放纵,所以愚蠢的人常常身体里面的元精不足,而聪明的人常常会保持持满有余的状态。 第三句“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这是讲保持元精有余的状态所带来的好处,所以内经多次讲要“持满”,原因就在这里,元精讲白了可以理解为我们人体的能量库,是阳气的物质态或者说潜藏态,通过炼精化气,就可以将物质态上升为功能态,到了练气还神的时候则更是功能态到信息态的转变。 第四句就是讲知道这个道理以后要怎么去做了。“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什么叫无为之事,根据前后文的连贯性,这里专指修持七损八益就是为无为之事,无为是对应于有欲说的,以恬淡为乐,把自己的欲望与志趣都用在守护虚无的地方,在修持七损八益的时候从情志上应该这样去调摄,这样做就能寿命无穷,与天地终,这有点夸张了,但这就是上古圣人治理身体和保全生命的做法,所以上古圣人的修为也不过如此,只不过他还有大道流行的好天时。 所以说看了《黄帝内经》,什么修持什么手段都在里面了,根本不需要再去求仙访道,内经不愧为内经,黄帝不愧为黄帝。)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 帝曰:何以然? 岐伯曰: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故俱感于邪,其在上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 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故能为万物之父母。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藏。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暴气象雷,逆气象阳。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 (---之前讲了天人相应的许多道理,例如“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这里继续讲天地为万物之父母,《道德经》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内经》与道家学说是一脉相承;第二,既然人是效法天地,那天地又是怎么运行的呢?《内经》说,“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也就是说,天地的运行有更大的神明主宰它,《内经》论到这里打止,不再往下说,因为说了也没有意义,我们只要知道人间万物都依循天地之规律即可,那么天地是怎么样的运行的?“生长收藏,终而复始”,也就是说,世间万物都在“生长收藏,终而复始”,不要小看了这八个字,这八个字正是《易经》所要揭示的天地间的最大的规律,是为“天道”,这是中华文化的源头,而我们中医 养生 以及治病,也是从这八个字开始,所以后面的总结讲了,“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致矣”;第三,既然人要效法天地,那么具体怎么做?《内经》说“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伴人事以养五脏。”讲得很清楚。) 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府;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 (---因为有天人相应,天地与人是有交流感应的,所以顺应天地则是 养生 ,与天地相逆则会致病,而且很快,所以说“邪风之至,疾如风雨”,之前讲了风为百病之长,所以风气致病是很普遍的,而且快得像暴风疾雨一样,而治疗的原则是要快,不要等病很深了再去治,这里还隐含了一个中医的思想,即病是可以传变的,是从肌肤到筋脉,再到六腑,到五脏,例如肝病肾病等等,也许其病的源头仅仅是来自一场感冒而已,《内经》的观念与仲景的六经辩证吻合,这是西医所无法理解的。) 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 (---这里开始讲到了一些治疗原则,尤其是“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被所有的中医师奉为诊疗指南,关键就在“先别阴阳”一句,表明我们治病的大原则首要还是阴阳二字诀而已。)

魏晋笔法研究论文

魏晋是苦难的时代,也是书法界产生巨人式人物的时代。行书能在晋代能达到成熟,与王羲之的贡献分不开,也与一大批不知名的群体性的书家分不开。典型的行书体式是居于楷书,草书之间。如果规矩点儿,则偏近于楷书,称为行楷,反之如果写得很流利,笔势连绵,或者通篇较多的夹带草书,就称为行楷。如王羲之的《兰亭序》《怀仁集圣教序》就属于行楷,而王献之的《中秋帖》则属于行草。魏晋行书的代表人物是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本文以王体行书为代表说一下魏晋笔法的特点。王体行书结体善于变化,笔画有曲有直,相同的偏旁有宽有窄,有大有小,相同的字百姿千态,各尽变化。王体行书结体能各尽其态。汉字笔画有多有寡,结体有长短,宽窄的不同,天然不齐,王羲之进行夸张处理,大的更大,小的更小,短的更短。但这些字在大章法中都又显得十分和谐,贴切。王体行书结体能错落有致。行书不管是左右结构还是上下结构都显得长短不一,宽窄各异,大小不匀,形成强烈的对比。有的字左宽右窄,有的字左窄右宽,有的字上短下宽,有的字上宽下短……自然而又有意的打破了汉字结构的均衡,达到参差错咯,主次分明,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王体行书结体以欹侧取势,有左欹,右侧,上欹下侧和左欹右侧。王体行书通常借用楷书和草书的结构法,进行楷,行,草三种书体的杂交,或以增强动势,或以加强静感。其笔法特点有:一变方为圆。如在笔画的转折处,楷书是用折法,以成方,而王体行书是用篆笔,即转以成圆,并掺折意,使转折处圆健而有弹性。二,变长为短。即为了结体的需要,常常将横,竖,撇,捺等长笔画变为最基础且又是最短的笔画-点。三,变直为曲,将横画,竖画变斜变曲,这样就加强了用笔的变化,增强了起伏感和灵动感。四,变顺为逆,即改变了一般运笔的顺序。王体行书中大部分字的行笔顺序也是按照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规矩,但也有个别字为了行笔的连贯,改变了约定俗成的行笔先后顺序。五,变断为连,也就是说将分离的笔画相互的连接起来。连接有明连和暗连两种。明连是用有形的牵丝或游丝连接起来,暗连是靠有倾向的笔势使笔画之间相互形成呼应。六,变同为异,即同一种笔画使用了多种不同的笔画,或者采用了不同的构形,这样就丰富了用笔的表现力。

就是魏晋时期(221-420)的书法技巧 魏晋笔法的一点技术分析 虽云:用笔千古不易。但魏晋古法与后期的写法有区别还是有定论的,不过感觉描述的都太含糊,什么“唐前之书纵,唐后之书敛”之类。 我感觉直接从用笔上研究一下魏晋间与唐后的字划操作倒比较实际一点,今只写一条,就是转折与收锋上晋、唐人的不同。 观察晋人的字帖,处理转折与收锋呼应有两种做法,一是绞转,一是提按(顿笔)。 绞转是当收之时,略微一提,整个笔毫转到另外一面(铺在纸上的算一面,面对书写者的算另外一面),这个动作有时候“提”只是个意思而已,实际上是强制把笔毫拧了过来,是180度的转,所以称“绞”。以前见有的论笔法的文章中提到“翻锋”,有点接近这个意思。绞法因为算是强制性的扭转,转折处颇见神俊的精神,尤其是用方笔,更现硬朗姿态,所以不但晋人法帖中常见,更多的表现于善用方笔的魏碑中。从这一点上看,虽然晋人法帖与墓志造像字形上大相径庭,但笔法相通,并称“魏晋笔法”,也就不难理解了。另外,书写的时候,笔毫向一侧自然弯曲,写到一画收尾,其势几尽,此时把笔锋做180度翻转,借其原先弯曲的反势,力量倍增,调锋十分彻底,容易做到每一笔画都气势洞达,仿佛精力无穷,生机勃勃。 提按是将收之际,把笔锋向右上方提起,利用毛笔的自然弹性,让笔锋自然回直一点(不可能完全回直,即便是弹性最强的狼毫)然后向右下方压下去,最后向左下方衔接下一画,这样虽然字形上是180度的转了,但笔锋实际上是拆成了两次90度的转折,是利用笔毫中段把毫尖“挫”过来了,所以仍然是用笔毫原先的那一面来书写,弯曲的笔锋也就无从彻底进行调整,所以难以做到完美的精神状态。不过这样写因为有分解动作,比较方便,容易操作,能做到字形上的整齐漂亮。 老实讲,无论魏碑也好,晋帖也好,这两种笔法是交替使用的,也正因此,魏晋笔法使人感觉不拘一格,变化多端(这两大转笔的方法又可以细化出许多小的分类)。 到了唐朝,特别是中后期,绞转的笔法渐渐消失不见(偶见于一些行书作品中,我分析是因为行书行笔追求快捷利索一点,有时候不得不绞,即便如此,唐人行书中用绞的几率也大不如晋人,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常说魏晋的楷书中,行书的意味是很浓的),而提按则成了处理转折呼应的主流用法。分析其原因,一是当与那时追求华丽精整的书法风格有关,比如干禄、写经等方面的需要。二是提按比较容易学,稍加训练,即可写的象模象样,以至于到了元之赵松雪、明之董其昌,虽然力崇魏晋,但笔法依旧沿袭唐后,虽然字形颇似二王,但终不脱妩媚与寒俭,考察其存世碑帖,可以从这里得到些蛛丝马迹。 窃以为以赵、董之学问、天分,理解到魏晋的这些东西并不是难事,但为什么还是没有突破呢?想必一是唐后书法,笼罩中国书风数百年,颜真卿继王羲之为百代宗师的地位牢不可破(虽然中间有米芾等批评者,但毕竟声音微弱),所谓佛学有云:共业所至,在劫难逃,岂此之谓耶?二是晋人法帖存世太少,而且翻刻失真,很难考察其用笔的妙处,同时魏碑湮没已久,仅有的几种也无人重视。松雪晚年的《胆巴碑》似乎有觉醒的意识,可惜似乎晚了点,不久他自己也挂了。真正回归于魏晋,应当还是王觉斯、傅青主那一代的人,不过那是唐后的书法已经发展到彻底没有出路的时候,几位有才华有觉醒意识的书法家被逼无奈的绝地反击,不过不管怎么说,他们还是成功了,至于后来清朝中期,魏碑大量的出土,与晋人法帖相互佐证,魏晋笔法之双翼已全,书法的复兴就势不可挡了。

书法作为中华名族的传统艺术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以汉字为素材,以线条极其构成运动为形式,来表现性灵境界和体现审美理想的抽象艺术。通过书法课程的学习,我对书法的发展历程及历代的名家、代表作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对于书法的欣赏,我有了更深的体会。下面我将对书法的发展历程及规律、如何欣赏书法以及学习书法的体会作进一步的论述。 一、 书法的发展历程及规律 中国书法艺术肇始于汉字产生阶段,中华名族是最早使用线条表达文字意思的名族,文字的最初形态是图画文字而不是图画。 对于书法的发展,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商代大批甲骨文与金文出土,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度建立,在这五百年里,艺术有了很大的进步;秦汉时期是中国文字文化最大的一个时期,相继出现了大篆、小篆、摹印、隶书等丰富的文字形式,商周至秦汉,书法完成了从汉字的产生与发展、书体的演变以及书法风格的变异。随之书法的繁荣是从东汉开始的,在这期间,纸的发明、佛教的传入等特殊现象为书法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到汉末魏晋是书法已发展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三国时楷书出现,代表性的书家有钟繇,为楷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魏晋南北朝时出现了知名书家如林、群星璀璨的空前盛景,王氏家族、谢氏家族等的出现,使书法艺术的境界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尚“韵”书风形成,而且书家们在行书、草书的书写方面也达到了变幻无穷的境界,同时,王羲之的诞生使得书法的第一个高峰出现了,审美观点由古拙转变为妍美。到了隋代,楷书风行,留下了大量的造像记、墓志和塔铭,随之而来的唐代,揭开了中国古代最为光辉灿烂的篇章,代表性的书家有柳公权、颜真卿、欧阳询等,其中颜真卿的楷书是以前年来影响华人大众生活最广大普遍的视觉艺术,颜体传达了大气、宽阔、厚重与包容的风格。接着是“宋四家”的出现,使书法成熟。后来的元、明、清时代,书法风格基本有了一定的趋向,为书法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对于近现代的书法,具有代表性的书家有吴昌硕、林散之、高二适等人,以篆书、行书和草书为主。 二、 书法欣赏的内容与方法 书法欣赏的内容与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感知。即通过反复观察,透过作品形式,感受、领会作品的形象、气韵、风格、情趣等。 这一点我们基本都能做到。 第二、描述。即概括、归纳作品的艺术特征、艺术手法 、精神内涵及自己的感受等。 第三、解释。申明所以然,即说明、论证自己的所见所感。实即逐一分析作品在艺术特征、艺术手法、精神内涵等方面的成因。 第四、评价。 即审美判断,古人谓之“批评”。主要是针对作品的艺术价值、重要影响、历史意义、艺术上的得失、给人的启示等,予以评述,其中包括对已有批评的批评。我认为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在平时的练习中我们应该注意这一点,只有懂得如何评价一份作品,才能取其长处,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书法创作水平能力。 一般的直观性欣赏,大多止于第一步,因此专门的欣赏,一般含感知、描述、解释、评价四项完整的内容,需要调动书法创作、书法史论等多方面的综合修养,这四项内容相互渗透、彼此包涵,而不是各自独立的。所以我们在日常的书法学习中应该尽量学会用这种方式来欣赏书法,进一步认识到书法作品之美。 三、书法学习的心得 学习书法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这一学 期的书法学习,我对书法及书法欣赏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书法的欣赏与实践是相互联系的,“眼高手低”的书法家从没有过。历代的书法家大多是具有高度鉴赏能力的书法评论家。他们都十分重视“读帖”。所谓“读帖”,就是通过观摩书迹和碑刻去领悟书法家所采用或创造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手法,借以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所以对于一个有志于学习书法的人来说,同样需要重视读帖,逐步学会分析和欣赏书法作品的能力,取其所长,拼其所短,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分析和欣赏书法作品,如果毫无区分地加以一概兼收,则往往进步不快,甚至会走弯路。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历来的说法各不相同,至今还没有一个共同的欣赏标准。

魏晋时期是中国书法史上完成书体演变的重要历史阶段,是篆隶草真行诸体咸备,俱臻完善的一个时代,各种书体完全走向成熟,在中国艺术史上有着的重要历史意义。出现了很多卓越的书法家和一些经典的书法艺术珍品,其丰富的实践和深刻的书学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一千多年来一直是中国古典书法艺术的主流。以后历朝历代依然是以魏晋风韵作底蕴,从而形成了中国书法史上的“魏晋现象”。魏晋时期有文献可证的书法家近二百人。他们创制的风格样式,一直影响着后世书风。特别是承前启后,巍然卓立的两位大书法革新家———钟繇、王羲之(并称“钟王”)。他们揭开了中国书法发展史上新的一页。树立了真书、行书、草书美的典范。此后历朝历代学书者,无不宗法“钟王”。另外负有盛名的还有王献之、王洵等一些书法大家。钟繇的书法,博采众长,兼善各体,尤精小楷。结构朴实严谨,笔势自然,开创了由隶书到楷书的新貌。他的书法历代为人所重视。钟的真迹,早已失传,宋代以来法帖中所刻的小楷《宣示表》、《荐季直表》等都是晋唐人临摹本。笔法质朴浑厚,雍容自然。王羲之的书法“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他的楷书如《乐毅论》,笔势流丽,神采焕发,肥瘦相称,极合楷书的法则。他的主要成就还表现在行书和草书上。他的行草书又被世人尊为“草圣”。他把散见于前代、当代的书法作品中的一些用笔、结字优点,统一融合在书法作品中。《兰亭序》是王羲之的代表作,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十七帖》是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因卷有十七字故名(现墨迹已佚,仅有摹刻本传世)。他独具风范的书法体势。对后世影响很大,被后人誉为“书圣”。王献之为王羲之七子,幼时从父学书,后来取法张芝,别创新法,自成一家,与父齐名,人称“二王”。他的楷书以《洛神赋十三行》为代表(真迹已不复存在,今只传贾似道所刻石本,因石色如碧玉,世称“碧玉十三行”),从中可看出,体势秀逸,笔致洒脱,楷书笔法不再带有隶意,字形也由横势变为纵势,已是完全成熟的楷书之作。草书《中秋帖》,笔画连续不断,世称“一笔书”,与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询的《伯远帖》合称“三希”(现藏故宫博物院)。王洵,字元琳,王羲之族侄,出生在一个精于书法、几代不衰的名门望族。其父王恰,其祖父王导均善书,所以史称“三代以能书称,家范世学,洵之草圣,亦有传焉”。其草书《伯远帖》是十分难得的东晋名人书法真迹,被列为“三希”之一。历来为后世书法家、鉴赏家、收藏家视为瑰宝。它行笔峭劲秀丽,自然流畅,是我国古代书法作品中的佼佼者,笔画瘦劲,结体开张,确有“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洞”的晋人韵味。魏晋时期的书学理论开始繁盛。在秦汉或更远时代,在人们的意识中,书法更多地是一种汉字的书写行为。但在魏晋时期,书学已不再仅仅是文字学的附属或补充,它日益成为一种专业学说走向理论的前台,直接体现了这个时期书法美学研究的兴盛和书法批评活动的繁荣。书法理论的体系化以及专业书法理论家的出现,成为魏晋时期书学迅速发展的关键。如卫铄的《笔阵图》,王羲之的《题卫夫人笔阵图》、《笔势论》、《用笔赋》、《书论》,萧衍的《古今书人优劣评》,刘劭的《飞白书势铭》、晋成公绥的《隶书体》,卫恒的《四体书势》,杨泉的《草书赋》,王珉的《行书状》等大量书学论著出现,既是魏晋时期书法艺术空前繁荣的结果,又为这种繁荣提供了思想、理论上的保障。他们的理论并不单纯是实践的一种总结,而更接近于纯理论的研究。这种现象的出现打破了单一的以创作家代替理论家的落后状况,使得实践与理论出现分化,从而使书法理论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发展。魏晋书法开创了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艺术性书法形式,给文人书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完成了书法形神系统结构的有机构成,最重要的是完成了审美的艺术历程,使书法成为表达书家主体情感的载体。其次是文人书法占领书坛成为主流,并把书法从实践到理论推向更高级阶段。最后是促进“帖学”流派的形成。以“二王”为起点,追求笔札之工的书派从宫廷漫向民间,并形成帖学流派与风格。魏晋书法这样一座艺术高峰,给后人留下广阔的学习借鉴空间,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从历史辩证的角度来看,魏晋书法也是颇具现代性的,是当代书法再创高峰的基本途径和方法,重新以宽容的精神反思历史,是书法创作的重要参照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研究写毛笔字论文

第一,进一步考查和验证毕业论文作者对所著论文的认识程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是高等学校组织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之一。一般说来,从学员所提交的论文中,已能大致反映出各个学员对自己所写论文的认识程度和论证论题的能力。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问题没有充分展开细说,有的可能是限于全局结构不便展开,有的可能是受篇幅所限不能展开,有的可能是作者认为这个问题不重要或者以为没有必要展开详细说明的;有的很可能是作者深不下去或者说不清楚而故意回避了的薄弱环节,有的还可能是作者自己根本就没有认识到的不足之处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提问和答辩就可以进一步弄清作者是由于哪种情况而没有展开深入分析的,从而了解学员对自己所写的论文的认识程度、理解深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第二,进一步考察毕业论文作者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是组织毕业论文答辩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二。通过论文,虽然也可以看出学员已掌握知识面的深度和广度。但是,撰写毕业论文的主要目的不是考查学员掌握知识的深广度,而是考查学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锻炼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学员在写作论文中所运用的知识有的已确实掌握,能融会贯通的运用;有的可能是一知半解,并没有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还有的可能是从别人的文章中生搬硬套过来,其基本涵义都没搞清楚。在答辩会上,答辩小组成员把论文中有阐述不清楚、不祥细、不完备、不确切、不完善之处提出来,让作者当场作出回答,从而就可以检查出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是否有深广的知识基础、创造性见解和充分扎实的理由。第三,审查毕业论文是否学员独立完成即检验毕业论文的真实性是进行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之三。撰写毕业论文,要求学员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但它不像考试、考查那样,在老师严格监视下完成,而是在一个较长的时期(一般为一个学期)内完成,难免会有少数不自觉的学生会投机取巧,采取各种手段作弊。尤其是像电大、函大等开放性大学,学员面广、量大、人多、组织松散、素质参差不齐,很难消除捉刀代笔、抄袭剽窃等不正之风的出现。指导教师固然要严格把关,可是在一个教师要指导多个学员的不同题目,不同范围论文的情况下对作假舞弊,很难做到没有疏漏。而答辩小组或答辩委员会有三名以上教师组成,鉴别论文真的能力就更强些,而且在答辩会上还可通过提问与答辩来暴露作弊者,从而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

一、课题名称:《提高小学中年级毛笔字习写技法能力的实践研究》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课题核心概念及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选择适合中年级学生练习的优秀字帖,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练习书法的兴趣。摸索出能够提高学生习写毛笔字的方法技能,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学会书写毛笔字的基本技巧,培养细致、专注的学习品质和规范、端正、整洁的书写能力,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通过临帖、赏帖教学,使学生学进一步学会欣赏书法,感受书法的魅力,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毛笔字书法文化,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三、课题核心概念及界定:中年级:小学三、四年级。毛笔字习写技法能力是指熟练掌握毛笔字书写的技术与方法后所形成的书写能力。包括掌握正确的执笔姿势、坐姿、立姿,把握运笔要领、书体结构,规范、端正、整洁的书写能力。提高中年级学生毛笔字习写技法能力的实践研究是指在小学三、四年级学生毛笔字书写教学与实践过程中,教师通过自主学习以及在指导学生的练习中不断摸索总结出能够提高学生书写水平技巧的方法,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练习毛笔书法的效率,提高学生的练字成就感,让学生从内心产生学习书法的兴趣,提高对书法的欣赏水平,以此更好的继承和发展中华毛笔字书法文化。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对中年级学生进行毛笔字练习现状调查与分析,探索出适应中年级学生习写毛笔字的最佳基本技法技能及优秀字帖,激发学生练习毛笔字的兴趣,重视临帖的整洁、端庄、大气,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培养欣赏书法的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毛笔字书写习惯。研究方法:1.调查研究法:了解学生的毛笔字习写现状,分析原因,研究相应对策。2.行动研究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出适合中年级学生最适合的毛笔字习写的技巧,改进学生临帖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练习效率。3.文献资料法:查阅资料,把握相关课题研究动态,使之更好地促进课题研究。4.专家咨询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咨询专家,以便及时调整研究策略。五:课题研究成果:通过一年的坚持与努力,让我感觉到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有了少许的进步,虽不是有多么的让人振奋,但至少让我看到了书法教学在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一些优势及问题。在优势方面可以说现在的孩子只要是想认真学习书法,那么他所需要的资源可以说是随手可得,这就是我们现在孩子学习书法最大的优势。还有一个方面,孩子的天赋都很高,动手能力也非常强,所以一些基本的笔画及运笔能力都要远远强与以前,至少说比我小时候的能力要强得多。尤其是在临摹能力上,可以看出只要孩子用心,他们做得总是让我非常满意。当然,优势方面的良好利用,肯定会促使孩子的飞速进步,但不足之处却是让我很值得思考。一是孩子在于对学习书法的兴趣上。刚开始的冲动是可以看得出来的,但随着枯燥的练习可以看出孩子的心性会一天一天的在减退,以至于刚开始的兴奋化为最终的淡漠,直到直到提“书”色变。在这充满着五色信息的时代如何能让孩子静下心来去持续一件真正有意义的事情,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二是学生在练习中,虽然年龄很小,但非常注重一些事情的实用性,他们总是认为把字写好到底能有多少用?以至于影响到他们的练习心情。这方面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不要总把一些大道理强加与写字上去,什么“字如其人”,“ 学人先学字”等等孩子不懂,我们还是先把它先作为一种纯粹的艺术给予孩子们吧!

写毛笔字,也就是练习书法。之所以要加以提倡,有以下几点原因:一、发扬传统艺术 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之一,在重视加强素质教育的今天,开展书法教育具有深远意义。二、练习书法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书法“像中国画,更像音乐,像舞蹈,像优美的建筑。”练习、创作、欣赏书法作品的过程就是感悟美、创造美和酝酿美的过程。因此,开展书法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好途径、好方法。 三、练习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学习书法,要从一笔一画做起,有规有矩,如起笔、行笔、收笔都十分讲究,这好像做事,起笔像做事的开端,行笔恰似做事的过程,收笔如做事的结尾。通过练习书法,可以锻炼一个人做事认真、沉稳、有始有终的品格。日复一日,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养成。 四、练习书法可以强身健体。 书法可以调节情绪,陶冶情操。过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恐伤肾,思伤脾。而练习、创作和欣赏书法,其心态安稳,宁神息虑,修心养性,神定志安,即我们平常所说的“心理平衡”,从而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寿从笔中来”就是指这个道理。 五、练习书法可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书法作品看似简单,但真要写好,却并非易事,除书法的字内功(诸如笔法、墨法、章法等)外,更要修练研习“字外功”。“字外功”对书法艺术来说非常重要,要想在书法上有成就,就必须字外求字,书外求书。“字外功”就是向“姐妹艺术”学习。如,从绘画中学布白,从音乐中悟节奏、韵律,从诗词中找意境,等等。艺术是相通的,“姐妹艺术”往往能触发书法创作的灵感。在追求提升书法艺术的过程中,人的综合素质也就得到发展。 总之,在学生中开展书法艺术的教育活动,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

  • 索引序列
  • 大字阴符经笔法研究论文
  • 大字阴符经国外研究现状论文
  • 内经的阴阳思想研究论文
  • 魏晋笔法研究论文
  • 研究写毛笔字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