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随园食单毕业论文

随园食单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随园食单毕业论文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是我国清代著名学者。盛年时,他的文笔与纪晓岚齐名,时称“南袁北纪”。他是清代“性灵派”的代表人物,主张“笔随心动”,认为行文不必固守规矩。他也是大清文坛的“非主流”,喜高歌纵酒,随性而为,放荡不羁,不愿被传统桎梏束缚。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位偏爱美食、擅写食谱的老饕。用现在的俏皮话来说:“他就是一枚吃货,妥妥的顶级吃货。” 何以见得?有书为证。 《随园食单》是袁枚花了40多年的时间总结出来的食谱集,更是一部吃货物语界的经典之作。 “随园”就是袁枚的家。 据说这个园子最初叫“隋园”,前主人被罢黜。当时三十多岁的袁枚偏偏看中了这个遭人嫌弃的废园,遂将它买下。前后改造数次,最终打造为江南极负盛名的“随园”。袁枚他自己个儿是这么说的: 您瞧瞧,身为“性灵派”代表的他就是这么任性,随时而生,随心无愧,随意有为。 为什么说《随园食单》是美食界的不朽经典呢? 身为能够尝遍各地珍馐美味的老饕,袁枚是用心的。每到一处,只要是发现了让自己欲罢不能的美食,他都会想方设法记录下来。如果捉摸不透具体做法,他不惜放低姿态地让自家厨子前去打探。甚至,他自己还会拉下老脸,亲自去求食谱。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袁枚竟为了豆腐“三折腰”。你看,作为一枚资深吃货,我们是认真的呀。 《随园食单》大体内容包括: 第一章是《须知单》,涉及20条注意事项(包括作料须知、调剂须知、搭配须知、火候须知、上菜须知等),可以理解为厨师的自我修养。袁枚认为烹饪是一门学问,马虎不得。“学问之道,先知而后行,饮食亦然。作《须知单》。”这部分内容比较像烹饪说明文,中规中矩。 相较而言,第二章《戒单》会更有趣一些。“为政者兴一利,不如除一弊,能除饮食之弊则思过半矣。作《戒单》。”本章涉及14方面的内容。 比如“戒耳餐”。“何谓耳餐?耳餐者,务名之谓也。贪贵物之名,夸敬客之意,是以耳餐,非口餐也。”意思就是说我们请客吃饭呐,不能只去追求菜品的名声,不管是富丽堂皇的星级酒店还是街头巷尾的“苍蝇馆子”,都有让人心生敬意的美食存在,要心诚,不要妄图虚名。 再比如“戒火锅”。原文是这样讲的: 清代的顶级吃货在diss广大人民群众赖以过冬的火锅呢: “你们不知道烹饪要讲究火候的吗?” “你们不知道不同食材不能一起扔进锅里同煮的吗?” 然后,有人不服,便问他:“那大冬天的,菜凉了可咋整啊?” 谁知老饕不乐意了:“菜凉了你还有理了?菜都放凉了,食客还未把它们吃完,可见你的烹饪手艺是有多糟糕啊!” 呃......(众人无语) 剩下的几个章节就是正经介绍各种菜谱了。共计300多道菜品,分类很全面,有荤有素,有饭粥有点心,有茶酒有小菜。内容十分详细,有理论有做法,有总结有评价,有实际操作有心得体会。论一枚资深吃货的自我修养,如果可以,我都想以此为题写一篇论文了。 再来说说豆腐。 豆腐是我们十分熟悉的食材,它历史悠久,营养丰富。 我自那年随几个小伙伴在学校附近一家鲁菜馆子吃了一次「老豆腐」,从此爱上。每每从附近经过,必去吃一碗。服务员端来一个木制蒸屉(形似方形食盒),雪白的豆腐被盖在薄薄的屉布下面,害羞似地缓缓冒着热气。随蒸屉一起端上桌的还有韭花酱、腐乳、青葱末、香菜末、蒜泥、香油等调味碟。吃的时候,各自取一小碗,盛出软嫩的热豆腐,添些心仪的调味辅料一拌,趁热吃下,那叫一个爽。 我在吃这道「老豆腐」的时候,不禁想起老舍先生所描述的祥子吃老豆腐的场景: 袁枚也是极爱豆腐的。 在《随园食单》的第八章《水族有鳞单》中,介绍了一道「鲢鱼豆腐」: 俗语讲“千炖豆腐万炖鱼。”豆腐与鱼一起炖煮熬汤,味美且营养足。我最喜欢的豆腐吃法,是与鲫鱼同炖,喝汤吃肉抿豆腐,真是快意人生。老妈做的「鲫鱼豆腐汤」,最是深得我心:买来鲜活的鲫鱼,处理好、洗干净,擦干水分,打上斜花刀,搁葱、姜、料酒稍作腌制。锅中烧热油,放入鱼,煎至两面金黄,倒入热水(高汤最佳),加八角、花椒、香叶等,武火煮开。再放切好的豆腐块,放少许盐、蚝油、鸡精、糖,等再次烧开后,转文火慢炖。直到汤汁收成醇厚的乳白色,出锅前撒些小葱碎或是香菜段,简直是味道的一种升华。鱼肉鲜甜,豆腐嫩滑,汤汁浓郁,仅凭一己之力,我可以消灭大半锅。 除了「鲢鱼豆腐」,袁枚在第十章《杂素菜单》中还集中介绍了其他几道豆腐菜品。 「蒋侍郎豆腐」 前文所提袁枚为了豆腐“三折腰”,说的就是这道菜。 那日,袁枚到蒋侍郎家中做客,席间自然是各种珍馐美味,看得人应接不暇。但是有道豆腐菜品,格外受推崇,刚端上桌,就被食客们消灭得干干净净。 作为最敬业的“吃货”,袁枚急忙问:“这道菜是怎么做的呢?” 侍郎不客气地说:“要想知道烹饪之法,那就作三个揖吧。” 袁枚听罢毫不犹豫,随即照做,侍郎终倾囊相授。 我们来细看一下书中所记这道菜的做法: 瞧瞧这用料:豆腐,猪油,盐,甜酒,大虾米,秋油,糖,葱。 我去查了一下,“甜酒”是清代黄酒的一种,功效类似现在的料酒,当然用酒酿好像也可以。“秋油”,在《随园食单》中的不少菜品中都有提到,即秋天里头抽的酱油,应该就是酱油中的上等佳酿。 把豆腐(我理解的是北豆腐,而非南豆腐或内酯豆腐)切成薄厚均匀的片,然后过油炸,再把其余配料调制成汁,与豆腐混合在一起,三滚后再收汤,佐小青葱配色提味后起锅。对菜品用料、食材用量、烹饪火候都有很明确的要求。 看这做法是不是有些许眼熟? 这不就是我们现在吃到的家常豆腐嘛。菜品的味道应该就是鲜甜可口的。鲜味来自大虾米,甜味来自酒酿。豆腐本身味寡,但是经油煎后,表面会形成利于吸收汤汁的细微孔洞。如此一来,侍郎豆腐的口感就会暗藏乾坤。现今如做此菜,我会再配些青红椒、木耳或是蒜薹,让其营养更为丰富一些。 这道菜是“以荤佐素”的代表,所以千万不要吝惜大虾米的用量。想想红楼美食中的那道「茄鲞」。 你看看,若不是花费十几只鸡和各种珍贵食材来搭配,想必也难成流传至今的美味。 「程立万豆腐」 袁枚在扬州程立万家中吃了一道「煎豆腐」,“豆腐两面黄干,无丝毫卤汁,微有砗螯鲜味;然盘中并无砗螯及他杂物也。”袁枚甚是喜欢,称其味美绝伦。次日,他迫不及待地将此道菜品告诉好友查宣门。这位好友听后,大手一挥:“这有何难?我也会做!”又过了些时日,查宣门请袁枚来家里吃饭,也做了一道「煎豆腐」,认为与程家的那道豆腐菜并无一二。然而当袁枚品尝后发现,这哪里是豆腐嘛?这分明是鸡和雀的脑髓,动物蛋白跟植物蛋白怎能相提并论?吃着会有腻的感觉。 这下可好,袁枚更加想知道程家豆腐的烹饪秘诀了。正当他准备去程家求制作方法的时候,得知妹妹病危,赶忙回家。由于急于奔丧,他没来及向程家请教食谱。次年,杨立万也离世。 再后来,袁枚又有机会品尝到口味相似的「煎豆腐」,并得其制法:豆腐煎好后放一旁备用,拿来鱼翅等名贵食材煲汤煨之,端上桌前把鱼翅撇去,只食豆腐。此法称作“撇翅”。 袁枚悟出其中奥义:原来「程立万豆腐」是取砗螯肉来煎豆腐,豆腐煎好后,再把砗螯肉挑出去不用。所以,吃的时候有砗螯的鲜味,却不见砗螯。 “砗螯”又是啥?就是文蛤,汪曾祺老先生也曾写过它。 那我们不妨把这个菜谱稍加整理: 取文蛤肉洗净切片,北豆腐切片后油煎至两面金黄。另起锅加入高汤、料酒、盐、酱油等,把文蛤和豆腐放进去同煮。小火煨入味之后,把豆腐取出,再在炭火上略微烘干。成品自然色泽黄润,表面微干却香气袭人,看似没有丝毫卤汁,咬一口却有丰盈的汁水浸润口腔,细细品来确有文蛤之鲜。 「王太守八宝豆腐」 据传,康熙爷在位的时候,特别喜欢“质地较熟、口味鲜美”的菜肴。有一次,御厨依其喜好做出一道「八宝豆腐」。这菜肴异常鲜美,康熙爷品尝之后赞不绝口。后来这菜谱被高价卖出(以一千两银子被卖给徐健庵尚书),然后又传到王孟亭手中,王太守便把这道「八宝豆腐」作为自己的府邸私房菜。 具体做法:把所有辅料切成细碎的末。豆腐(嫩豆腐)用鸡汤煨熟,切成小方块,虾米加料酒稍浸去腥。热锅滑油,下猪油炒化,将鸡汤和豆腐同时倒入锅内,再加虾米、盐等调味。待武火烧开汤汁,加入除火腿以外所有其他配料的碎末。转文火慢炖,最后旺火收汁、勾芡。出锅盛入汤碗内,撒上熟火腿末,即可上桌。 「冻豆腐」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觉得“顶级吃货”太过于矫情,这是在赤裸裸地“炫富”呀?莫慌,还有一道菜品——冻豆腐。 把冻豆腐焯水,除去豆腥气,再用高汤煨。依旧是上桌前把汤中的荤菜辅料统统挑出来,只留下看似朴实无华的蘑菇和冬笋。 除以上所讲,书中另有几道豆腐菜品:「杨中丞豆腐」、「张恺豆腐」、「庆元豆腐」、「芙蓉豆腐」、「虾油豆腐」。每一道都独具匠心,充分体现文人食豆腐的那股子认真劲儿,着实有趣。 像这样精彩的菜谱,《随园食单》中还有300多条。袁枚历经数十载,挥毫写出的这本美食宝典,堪称集大成之作。 “凡事不宜苟且,而于饮食尤甚。”对于“干饭”,我们是认真的。 诚然,烹无定法,食无定味。尊重食物,喜于实践,能在厨间方寸之地自在挥洒,是人生一大幸事。深谙此道,纵使身添膏肉二两,又有何妨?

饮食文化论文人生在世,吃穿二事,很早我们就知道了这句话。人虽然作为高级动物,但仍需要与普通动物一样:“吃”。所以,零零总总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类美食也孕育而生,从古至今,长盛不衰。饮食行业也成为三百六十行常展长新的行当,而饮食业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文化,说的更直接些就是一种“吃”的文化。中国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中国有着灿烂丰富、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中餐以食表意、以物传情的特点。所以也就使得中国传统的饮食美食都“食出有门”如中华饮食文化理论奠基人??孔子的《论语》中就有关于饮食“二不厌、三适度、十不食”的论述。直至两千年后的今日,仍具有极高的理论指导性。中华茶道始主??陆羽认为茶道在中华饮食文化中的地位几乎与酒等量齐观,他曾遍访名茶产区荐评品第,又精研泉水,次第品级。中华食文化之圣??袁枚其《随园食单》经历五十年才写成,成为中华饮食史上光前裕后之作,也有中华饮食文化“食经”的美誉。还有以味道治国的大臣??伊尹将饮食的“色、香、味、形”与治国相融合,所以就有了 “治国若烹小鲜”之说。由此,这就形成了我们传统的饮食有“四重”的特点:1、重食:古人就有:“民以食为天”之说,见面常问“吃过没有?”足见饮食文化的地位。2、重养:以“五谷”养“六脏”,饮食中重视人体养生保健。3、重味:中华饮食最注意食物的味,讲究“色、香、味、型”。各种味道差异构成各种菜系的基础。4、重理:注意各种食物的搭配,以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等阴阳调和之理性认识指导烹饪。正是由于中华饮食讲究料、作、食等等的精细,内容丰富且博大精深,民族特色鲜明,既兼容又特别,从古到今,历代相传又推陈出新。不同的饮食习惯造就了不同的饮食文化。中国人大而全的一贯作风,吃饭时自然是七大盘、八大碗,一是显示了富足,二是摆足了排场;近而各地比吃、全国争雄,最终形成了八大菜系,也就是吃方面八个不同的“高手”;说得虽有些低俗,但还是很能传情达意的。因此,中华饮食文化就其深层内涵,可以简单概括成八个字:精致、悦目、坠情、礼数。这八个字,反映了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也反映了饮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精致;我们在得意时都喜欢在酒馆、餐厅里点几个精致小菜,或自己做几个精致小菜来犒赏自己与亲戚友人,而这时就需要吃出一种气氛、品位甚至是文化来。饮食既然作为一种文化,一种“吃”的文化,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选料、烹调、配伍乃至饮食环境,都体现着 “精致”。尤其是现在非常注重个人身体保健的现代社会,更是要求我们的饮食向精致化发展,使饮食中融入文化,透出文化,从而“吃”出文化来,避免和摒弃那种“过之屠门而大嚼”不雅行为和有损健康的不良习惯。悦目;这是将“吃”的文化与内涵进行升华的高级阶段,体现了饮食文化的审美特征。中华饮食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美,它令食者有“三月不知肉味”的同时,更令人拍案叫绝和赏心悦目。这种悦目,是指中国饮食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指它给人们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首先是味道美。孙中山先生讲“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将对“味”的审美视作烹调的第一要义。令人悦目的美味佳肴作为饮食文化的一个基本内涵,它是中华饮食的魅力之所在,悦目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坠情;这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社会心理功能的概括。因为菜系和饮食中蕴藏着各种感情在其中。做的人付出心血和真情用心去做,而吃者更是品味到自己喜欢的饮食则抱着的是一种感激与赞赏。吃吃喝喝,不能简单视之,它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社交活动。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可以做生意、交流信息、采访。朋友离合,送往迎来,人们都习惯于在饭桌上表达惜别或欢迎的心情,感情上的风波,人们也往往借酒菜平息。这是饮食活动对于社会心理的调节功能。过去的茶馆,大家坐下来喝茶、听书、摆龙门阵或者发泄对朝廷的不满,实在是一种极好的心理按摩。中华饮食之所以具有“抒情”功能,是因为“饮德食和、万邦同乐”的哲学思想和由此而出现的具有民族特点的饮食方式。对于饮食活动中的情感文化,有个引导和提升品位的问题。我们要提倡健康优美、奋发向上的文化情调,追求一种高尚的情操。礼数;是指饮食活动的礼仪性。中国是礼仪之邦,而这种礼仪与礼数也渗透到了饮食当中。而饮食讲究“礼数”,这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生老病死、送往迎来、祭神敬祖都是礼。《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礼数”中也讲究着一种秩序和规范,比如在重要场合坐席的方向、箸匙的排列、上菜的次序、有些菜的象征、来历等等都体现着“礼数”。我们谈“礼数”,更应把它理解成一种精神,一种内在的伦理精神,这种精神,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中,从而构成中国饮食文明的逻辑起点。饮食中的精致、悦目、坠情、礼数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概括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基本内涵,换言之,这四个方面有机地构成了中华饮食文化这个整体概念。但是,它们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四者环环相生、完美统一,便形成中华饮食文化的最高境界。而中华饮食也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用嘴“吃”出来了一种文化,一种浓厚的中华饮食文化,这种文化已经得以前仆后继的不断弘扬,已经影响到了我们自己和身边,影响到了全世界的饮食行业。

看看(食品与营养科学)吧

营养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大学生活将要谢下帷幕,毕业论文是大学生都必须通过的,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正规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快来参考毕业论文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我整理的营养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王小丹,刘珊,徐海滨,严卫星. 重组人乳铁蛋白对缺铁性贫血大鼠铁营养状况的改善作用[J]. 卫生研究. 2012(01)

[2]邬向东,李平华,陈如圣,全炳昭,罗军荣. 牛初乳中乳铁蛋白的分离纯化及其抗菌活性研究[J].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11(01)

[3]高东雁. 丹参酚酸磷脂复合物及其自乳化给药系统研究[D]. 复旦大学 2009

[4]雷激,张明秋,张勇,黄承钰,白琳. 体外消化/Caco-2细胞模型评价面粉锌生物利用率[J]. 食品科学. 2011(01)

[5]哈卓,赵丽丽,于晓旭,宗晓淋,毛雅元,张健,李一经,葛俊伟,乔薪瑗,唐丽杰. 重组猪乳铁蛋白N端的高效表达及抑菌活性检测[J]. 生物工程学报. 2010(04)

[6]张明秋,王康宁,雷激,岳向峰,谢传晓,黄承钰. 体外消化/Caco-2细胞模型评价铁生物强化玉米铁生物利用率[J]. 营养学报. 2009(06)

[7]陈历俊,姜铁民编着.乳铁蛋白生物功能及基因表达[M]. 科学出版社, 2007

[8]缪明星,袁玉国,安礼友,赵俊辉,柏亚军,郭磊,成勇. 转基因小鼠乳汁中重组人乳铁蛋白的提取与抗菌活性分析[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9(03)

[9]杨鹏华,倪凤娥. 常乳中牛乳铁蛋白的纯化及抗菌活性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16)

[10]雷激,黄承钰,张勇,张明秋,白琳. 体外消化/Caco-2细胞方法评价富铁小麦生物利用率[J]. 卫生研究. 2009(02)

[11]雷激,张明秋,黄承钰,白琳,何中虎. 用体外消化/Caco-2细胞模型观察维生素C和柠檬酸对铁生物利用的影响[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8(10)

[12]胡宏伟. 国民健康公平程度测量、因素分析与保障体系研究[D]. 武汉大学 2010

[13]崔淑霞. 长春西汀自微乳化给药系统及其固体化制剂的设计与评价[D]. 沈阳药科大学 2009

[1]陈晓兰,刘文,张永萍,缪艳燕,刘毅. 开设相关选修课对中医药院校大学生饮食行为影响的调查报告[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4(04)

[2]蓝蕾,邱霞,刘剑英. 军队在职干部营养KAP与健康状况调查及相关性分析[J]. 中国疗养医学. 2014(06)

[3]周海秋. 中国农村社会养老的可行性研究[D]. 吉林大学 2009

[4]牛洁. 不同山药营养成分分析及品质鉴定[D].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0

[5]路宗志. 古代食物本草性能的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

[6]卢化柱,蒋淼,朱红云. 几部重要食物本草文献概述[J]. 中药与临床. 2013(05)

[7]刘旭辉,吴承艳,金泰慜. 清代石成金《食鉴本草》考略[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06)

[8]王峥,孙皎,韩维嘉,白姣姣,贺敏霞,陈丽榕,李敏. 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膳食知识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J]. 上海护理. 2014(03)

[9]宋学岐,刘海青. 黑木耳对中老年疗养员高脂血症的干预效果[J]. 实用医药杂志. 2014(05)

[10]聂翠芳. 1661名农村中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及健康教育效果分析[D]. 青岛大学 2010

[11]董少凤. 东营市农村居民对甲型流感的认知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D]. 山东大学 2010

[12]周巧玲. 西部农村养老问题及模式选择研究[D]. 兰州大学 2010

[13]申润喜. 《太平圣惠方》食疗方剂的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

[14]朱丽瑶. 《本草品汇精要》食物文献的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

[15]王攀. 古代抗疲劳食物文献的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0

[16]白克江同志. 古代本草中食物功效的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

[17]闫雪. 中医药认知度现场调查及睡眠网络调查研究[D].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8

[18]匡玉宝,梁意引,梁海东,陈榕,黄英河,李霞. 慢性荨麻疹忌食疗法与食物不耐受IgG水平的研究[J]. 现代医院. 2014(05)

[19]夏循礼. 黄宫绣《本草求真》食物基原本草药物研究[J]. 中医研究. 2014(02)

[20]巫朝霞,陶莉莉,陈小平,潘佩光,张晓静,林青梅. 姜醋食疗防治产后病的临床研究[J]. 中外医疗. 2014(04)

[21]张迪. 对中医院肿瘤患者食疗行为及饮食知识需求的调查结果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 2014(02)

[1]涂嫒茜. 历代明目类食药文献的研究与应用[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

[2]王琦,朱燕波,薛禾生,李稍. 中医体质量表的初步编制[J]. 中国临床康复. 2006(03)

[3]陆志平,李媛媛,魏方方,施诚. 人工智能、专家系统与中医专家系统[J]. 医学信息. 2004(08)

[4]玛丽亚. 中国烹饪文化中的传统中医食疗[D]. 浙江大学 2012

[5]田卫卫. 社区居民对传统中医营养学认知、态度及行为调查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

[6]李婧. 基于体质调理的`食疗咨询系统设计研究[D]. 中南大学 2014

[7]任洁. 马齿苋调节血糖作用的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

[8]王宝丽. 中医药膳调理亚健康状态的理论研究[D].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4

[9]卢化柱. 《随园食单》中的药物-药食同源的个案研究[D].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3

[10]蔡自兴,(美)约翰·德尔金(JohnDurkin),龚涛编着.高级专家系统[M]. 科学出版社, 2005

[11](美)CraigLarman着,姚淑珍,李虎等译.UML和模式应用[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12]李德新主编.中医基础理论[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13]曹艳辉. 古代中医外科食疗方剂的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

[14]谢晓方,姜震. 一种结合CLIPS和VC++开发专家系统的方法[J].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04(12)

[15]吴海桥,刘毅,丁运亮,张祥伟. 基于关系数据库的知识库的建立[J]. 微型电脑应用. 2001(11)

[16]石添香. 基于特征图谱技术的五种药膳质量控制研究[D].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

[17]刘杰. 2型糖尿病中医特色饮食管理初探[D].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

[18]李静娴. 饮食疗法对痰湿体质高脂血症患者作用的研究[D].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4

[19]赵星星. 《医学衷中参西录》食疗思想研究[D]. 扬州大学 2013

[20]杨连初. 从网上医疗谈中医专家系统[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1999(02)

[21]崔冬华,赵耀原. 中医儿科专家系统建造[J]. 山西医学院学报. 1995(04)

[22]马静,王冠雪. 重视对中医专家系统的评价[J]. 北京中医. 1995(03)

毕业论文随想

介绍下自己,感谢老师,再说说论文的主要内容就可以了

很简单,找人代写呀

你的跟我写的毕业论文差不多,自述就是你是哪里读的什么班啊叫什么啊,然后为什么要写这篇论文,论文写了什么说下,最后感谢老师!不用紧张的,老师不会很严格的啦!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写作误区介绍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的误区

1.误区——片面求新,偏离专业方向

科学研究是以已知求未知,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生命,创新性是最重要的特点之一。但这种创新要以专业知识为根基、为背景,不应片面求新,偏离专业方向,超越专业知识边界。以近三年我院为例,总计677篇论文,选题方向包括:文学(古今中外作家作品和文艺思潮、文学流派等)470篇,占;语言学36篇,占;新闻传播学61篇,占9%;写作学、秘书学20篇,占3%;教育学(教材教法研究)40篇,占6%;其他50篇,占。这难以归类的其他方面的选题,大多属于偏离专业方向、缺乏专业根基的选题。具体说来又有两种情况:一是与汉语言文学专业没关系,完全脱离了专业知识背景;二是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只有间接的、松散的关联。前者如“关于农民工问题的思考”、“家庭暴力问题的成因和对策”、“无锡茶馆的文化定位和经营方略”、“无锡城区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思考”、“关于《刑法》中“间接故意”的理解与辨析”、“论乡镇企业教育”、“关于秘书腐朽问题的思考”、“大学生消费心理浅析”、“江南大学品牌构建及校园文化建设”等;后者如“儒家精神在荣氏家族中的体现”、“扬泰地区姓名文化初探”、“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走进苏州——浅析苏州文化遗产”、“找准市场竞争中的平衡点——浅析中国电影期刊困境中的出路”、“对大学生活中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等。

孤立地看,这些论题大多是一定社会时期里的热点间题,而且不乏地域特点,的确具有学术探讨的价值。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同学不具有释疑解惑的专业知识。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相关的专业知识就像是开锁的钥匙。例如:我们对经济学不熟悉,就很难提出并解决好经济学方面的问题;我们对现代企业管理不熟悉,就很难提出并解决好现代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

就其主要目的而言,它应该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专业理论,在对相关专业性问题的探讨中,训练科学研究的能力。也就是说,作为专业教育的重要实践环节,它既是对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检验,也是在实际应用中,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选题具有专业性,才能有效防止毕业论文走过场,才能有望充分实现预期的目的。

我们之所以称这种选题为片面求新,是因为这里的“新”,只是与合乎专业方向的论题在横向比较中所显现出的差异性。它不是对该论题理论研究上具有真正意义的新拓展。好比是错误地耕种了别人家的田地,而那片田地非但不是处女地,相反可能是肥田沃土,是长势喜人的丰收景象。

2.误区——满足“通说”,缺乏学术价值

“通说”即通行的说法,是被认可了的结论性意见,是前人的智慧结晶,它们大多反映在专业教科书里,是我们用以探索未知的理论工具。选题应该着眼于通说不完备或难以自圆其说的方面,进行深化、扩展或争鸣。仅仅满足于通说,实际上是在炒冷饭,是在打死老虎。

学生的,围绕某一论题,以“定义—分类—特点—作用”的结构模式展开分析论证的,并不鲜见。这行文脉络仿佛是教科书中的章节,周密严谨,但内容上却仅限于对常识性问题的静态阐释,缺乏学术价值。

学术研究要致力于发现新的事实、提出新的假说、做出新的解释、构成新的体系、找到新的方法。它们是衡量的选题是否具有创新性的主要尺度。

选择前人未曾涉足的领域,选择“填补空白的论题”,也就是在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路,做拓荒者,无疑具有创新性,而且是“原始性创新”。但一般说来,独辟蹊径,创立新学说是力所不及的。“渐进性创新”,即通过量变的积累,不断补充、丰富和发展前人创立的理论或学说,应当成为选题的自觉追求。

这种“渐进性创新”,可以是以新的材料论证旧的论题。学术研究重在指出客观对象“是什么(本质)”、“为什么(规律)”,也就是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发现真理、发展真理。以新材料论证旧的论题,着力点不在于“发现”,而是以新的典型例证去加以证实和“发展”。例如:新闻的真实性问题,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报道必须格守的原则,这早已成为共识。但新闻失实作为多发病和常见病,一直危害着传媒的公信力,而且,失实原因和表现形式随时代、社会的变化而呈现多样性的特点,这就为相关选题预留下广阔的空间。或者说,有关新闻真实性问题的探讨,其学术价值主要体现于以新的病症作为解剖的标本,进行病理分析,开出医治的药方。

“渐进性创新”还可以是以新的角度、新的方法论证旧的论题。任何客观对象,都是多种要素相统一的复合体。如果仅仅做整体直观,难免空泛笼统,而选择角度实际上就是限定了一个研究的范围和区域。以文学作品为例,文学作品研究的“基本项”、“共同项”包括:主旨、题材、语言、创作方法、人物形象、风格流派等。选择角度为单方面切 入,而不是面面俱到。

角度是客观地存在于研究对象当中的,研究者可以自己选择,但不可以强行地植人。比如法院张贴的布告、街头胡乱涂画的非法小广告,通常并不具有审美价值,如果执意要从审美的角度来研究布告、小广告,就显得不伦不类。

方法是认识的工具。它所追求的是“殊途”,是通向某一目标的不同的路径。研究方法,是我们研究对象的途径、方式与手段。在文学批评当中,常用的方法有美学的、社会学的、心理学的、结构主义的、阐释学的方法等等。当然,在对某一对象的研究中,不同的方法之间常常是互补的,可以兼用的。比如传统的社会学批评比较注重文学和社会生活的联系,能够帮助我们深人地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但它对文学文本的研究又不及形式主义批评那样精细。形式主义批评强调对文学文本的研究,自有它合理之处,但它割裂作品与时代、社会、作家、读者的联系,只是孤立地研究文学作品,又表现出极大的随惫性。

3.误区——贪大求“难”,脱离主观实际

科学研究中的问题分属于史、论、术等不同的层次,存在着大小难易的差别。史、论、术,即学科历史、基本理论、实践应用。例如:语言学有历史语言学、基础语言学、应用语言学之分;文学有文学史、文学理论、应用美学之分。属于发展史的研究,要竭泽而渔,高屋建瓶;属于基本理论的研究,要学好哲学、美学、逻辑学,提高理论修养,长于分析,善于论辩;属于实践问题研究,要密切关注现实,具有学术敏感。一般说来,宏观上的问题,千头万绪,时空跨越大,属于难度大的论题;而微观上的问题,相对单一,难度小。例如:某位作家的研究、某部作品的研究、作品中某个人物形象的研究,它们的难度系数是依次递减的。再以下面选题为例:《鲁迅创作研究》、《鲁迅小说研究》、《<呐喊>研究》、《<阿q正传>研究》、《阿Q性格分析》、《阿Q精神胜利法分析》……能分明地显现选题范围由大到小的变化。外延不同,难度不一样。必须依据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来选择论题。

的选题,要善于聚焦,就某一问题的一个侧面或一个难点展开分析,宜小不宜大。一些同学的选题贪大求“难”,失之于笼统,主要表现是对关键词的内涵和外延缺乏辨析,界定不明。例如一篇“媒体变革对广告业的冲击”的,其关键词有媒体、变革、广告业、冲击。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期刊、书籍等,究竟是哪一种媒体?变革也是语义宽泛,传播理念的殖变,技术手段的更新,从业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等,都属于“变革”的.范畴;至于广告业则包括制作商、代理商、发布商等,泛指所有与广告相关的产业;而冲击既可产生正面作用,也不排除负面影响。涵盖如此广泛,写作时难免迷失方向。

其实,“小”题目也可以做出“大”文章,“小”并不意味着没有学问。有人不无调侃地说,现在写,是初中生写伟大的中国文学,研究整个中国文学;高中生写一个朝代的中国文学;本科生写一个朝代文学的一个方面;研究生研究一套书或一套文献;博士生研究一本书;博士后研究一本书中的序言或书中的一篇文章;教授研究一篇文章中的一句话;到国外讲学就讲一句话中的一个词。抛开调侃的成分,就事论事地讲,这教授只讲“一个词”,从某种意义上说,更需要学问,而且是把书看“厚”的大学问。

中,所谓的“小”和“易”,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是针对所掌握的学识而做出这种区分的。一般情况下,小题目易做,大题目繁难。关键是大小适度,难易适中。一些同学的选题无原则地“小”和“易”,例如《演讲词开头的几种方法》、《谈谈孟浩然<;春晓>一诗的写作技巧》,因为所蕴涵的学术价值相当有限,只相当于一般意义上的文艺短论或文艺随笔,所以,也是不足取的。有人把论文选题应有的难度比作篮球筐的高度。球筐太高,高过20层楼房,拼尽全力投篮,都会“三不沾”,或者球筐太低,常人也可以像飞人乔丹那样大力灌篮,篮球都将失去参与的热情。现在的高度正合适。“跳一跳,可以够得到”,应该是选题难度的形象化的表述。

4.误区——只顾眼前,忽视长远发展

选题好比采矿,有贫矿和富矿之分。中,所谓说不尽的莎士比亚、说不尽的鲁迅、说不尽的曹雪芹或者是《红楼梦》……意思是这些作家、作品仿佛是一座富矿,开采不尽。如果所选择的是三流作家、三流作品,作家本人江郎才尽,作品本身缺乏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昙花一现,就不存在所谓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了。

科学研究工作不是游击战,不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相反,常常是咬定青山不放松,是众里寻她千百度。在学者的治学工作中,第二个论题常常是第一个论题的扩展或深人,是前一项研究成果的生长点,而不是另起炉灶。它们常常会形成系列性研究,构成一个大的课题。反观一些同学,课程论文分析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特点,学年论文探讨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规律,毕业论文研究大学生消费心理,这样组合在一起就成大杂烩了,也无以体现研究者的“术业有专攻”。

除了论题本身缺少含金量、“朝三薯四”打游击战,选题忽视长远发展,还体现为与日后工作需要相脱节。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同学的就业方向是:到机关从事文秘工作,到媒体从事新闻采编工作,到中学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从事文秘工作,应该侧重于选择秘书学、写作学方面的论题;从事新闻采编工作,应该侧重于选择新闻学、传播学方面的论题;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应该侧重于选择语言学、文章学、语文教法方面的论题。当然,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进行作家、作品研究是看家的本领,所以,文学方面的论题应当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无可争议的首选,这里主要是依据就业方向,相应地作了上述的区分。而上文曾经提到过一些同学的选题为“关于农民工问题的思考”、“家庭暴力问题的成因和对策”等等……。其就业方向也不外乎文秘工作、新闻工作或教学工作,但无论哪一种,这样的选题都与日后的工作需要相去甚远,不利于自己的可持续发展。选择这些偏离专业方向、忽视长远发展的论题,不能不说与临急抱佛脚有关。

【选题对策】

质量滑坡,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观上,就业形势紧张,同学忙于“找婆家”,分散了时间和精力;用人单位往往只重视学历文凭和外语、计算机等级证书,无暇顾及毕业论文质量(甚至未完成论文就已签约),又对同学形成一种误导;而常规教学和毕业论文专项工作上的某些疏漏,则是质量滑坡的主观原因。这里侧重于教学管理,谈谈提高质量,把好选题关的对策。

1.——培养问题意识

科学研究始于问题,终于问题,是由已知世界走向未知世界的过程。问题意识是科学研究的立足点。

培养问题意识,落实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既可以是学术热点的评介,也可以是前 瞻 性问题的引导,还可以是边缘性、交叉性问题的阐发以及冷门问题、盲点问题的告知……它是多学科教学合力作用的结果。教师要坚持在“教中教”,即在教会学生知识的过程中,也教会学习的方法。当然,这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鼓励自主选题

选题概括说来有三种类型:学生自主选题、师生商议选题和教师命题。它们各有利弊,但相互比较,更应该鼓励、倡导的是学生自主选题。这是因为,选题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工作,自主选题能够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上文曾说,选题好比采矿。选题之前,有关学术信息的搜集就像这采矿之前的勘探,这是确保“科学决策”的可靠的技术手段。

强调自主选题,选题要以掌握必要的学术信息为前提。这必要的学术信息包括:前人对这一论题作过哪些研究?研究的程度如何?有什么样的研究成果?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没有解决?争论的主要问题和焦点是什么?矛盾的症结在哪里?有哪些代表性意见?代表人物是谁?等等。如果说论题是观照的对象,它总有一个学术背景。就像我们观照一个苹果,苹果树是它的背景;观照一棵苹果树,一片果林是它的背景;观照果林,莽莽群山又是它的背景。老舍说,要想写好一座小岛,要知道整个大海的全貌;画画,也讲求搜尽奇峰打草稿。古人著述非常讲究的一点是“蝎泽而渔”,另外还有“长袖善舞”、“多财善贾”的说法。“长袖”是“善舞”的条件,“多财”是“善贾”的条件。掌握必要的学术信息,而且能够在横向的现实和纵向的历史这个坐标轴当中去观照研究对象,才会觉得有话要说、有话可说。硬着头皮完成老师的命题作文,难免陷于无话可说的尴尬境地。

严格说来,不能自主选题,是不善于学习的表现。自主选题和教师命题,就好像“为情而造文”和“为文而造情”之间的关系。如果迫不得已,必须依赖教师命题,那么,由近及远、逆流而上地查阅相关文献(目录、索引、文摘等),是堪称“捷径”最为实用的方法。查阅资料的方法可分为顺查法和倒查法,作为命题作文的急就章应该采用倒查法;顺查法是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皓首穷经。此外,要先学术期刊,再学术论著。

自主选题,要立足于专业、专长,凝练方向,不断升华;要把握课程论文、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在内容上的关联,精心培育,持续发展;还要充分利用参加读书报告会、“挑战杯”等活动的机会,善于积累,锻炼提高。

3.——强化指导环节

大学生尚不具备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教师的指导工作不可或缺。要通过统一组织的专题讲座,明确最基本的学术规范,要通过动态的监管,把握步骤,分解落实。不无夸张地说,毕业论文有多少写作环节和内容要素,就相应地存在着多少问题。例如论题、题目、摘要、关键词、绪论、本论、结论、注释、参考文献等方面,都有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差错,至于观点的深刻性、材料的典型性、论理的透彻性以及论文的创新性、论文的学术价值等宏观上的问题,更需要指导教师全面监控,帮助把关。以本文所着力探讨的的论题为例,面对“无法拒绝的爱——关注手机短信”、“有多少爱可以重来——经典影视改编的得与失”、“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的零距离”、“新闻策划的临门一脚”,以及夹杂着漫谈、杂感、随想等字眼的论题,如果指导教师仅限于指出这种感性化的、描述性的语言运用不当,而不善于小题大做,由此发现文体感的缺失,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那么小洞不补的结果,势必是大洞叫苦。当然,上文论及的偏离专业方向、缺乏学术价值、脱离主观实际、忽视长远发展的选题更应该及时校正。参考文献(略)

论文幼儿园小班随机教育

在小班幼儿 教育 中,语言教育是幼儿在认识和思维发展过程中的是关键时期,对幼儿以后的语言表达发挥着重要作用。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小班幼儿语言教育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小班幼儿语言教育论文篇一:《幼儿园小班语言教育问题探讨》 【摘要】语言教育是幼儿在认识和思维发展过程中的是关键时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特对幼儿园小班的语言教育问题作一讨论,如果此阶段给幼儿不恰当的指导,很可能使幼儿出现不良的语言交往习惯,导致幼儿出现不良的语言障碍。因此,对幼儿进行正确的语言教育,幼儿的语言和智力才能得以顺利发展。 【关键字】幼儿园小班;语言教育问题;探讨 一、幼儿语言教育的作用 1、语言在幼儿认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语言是人类用来表达情义、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人的思维是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而提高的,语言的发展遵循着一定的发展规律,是人类发展的必然产物。幼儿思维和语言的发展密切相关,幼儿语言的发展促进思维的发展,反过来,思维的发展能够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沟通。因此,幼儿阶段语言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培养幼儿 逻辑思维 和语言的构想能力至关重要。幼儿教师在进行语言教学时,要从各个角度指导学生认识事物、描述事物,鼓励幼儿大胆构想,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要新颖、奇特、生动,提高他们思维的发展。 幼儿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他们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他们的思维也十分灵活,因此,我们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思维训练 。在教学中,幼儿教师往往采取定向思维培养,比方,教师讲,幼儿听,在教师的指点下学习语句。还有的教师让幼儿一次又一次的背诵诗歌,幼儿根本不理解,这些本来属于创造性的思维,却被教师束缚在一定的范围内,限制了幼儿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定向思维培养的基础上对幼儿进行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鼓励,培养孩子多向性、变通性等思维,为幼儿的语言成长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2、幼儿阶段是语言教育的关键时期 实践证明,学前教育是幼儿时期人力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给予婴幼儿丰富的刺激和指导,幼儿语言的发展会取得很大的进步。如果在这一阶段给孩子不恰当的指导,很可能出现语言障碍。举个实例,印度狼孩的 故事 ,他在狼群中长大,等到7岁把他获救回归人类的时侯,他根本听不懂人来的语言沟通,只会像狼一样的嚎叫,经过了几年的教育,只学会了几十个简单的词语。这个例子恰好说明了幼儿阶段语言教育的重要性,一旦错过这个时期,幼儿将会出现不良的语言交往习惯,形成很大的语言障碍。 3、语言教育对幼儿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语言教育能够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认知的发展、智力的发展、社会性的发展。随着语言的不断丰富,家长或教师有必要正确指导幼儿的语言教育,语言发展了才能提高幼儿的言语交往能力,才能提高幼儿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产生主动学习更多语言符号的能力。反之,可能会影响他们未来学习和运用语言的兴趣。幼儿最初不能直接感知周围的事物,当了解了语言之后,才能通过其他人的描述认知周围的事物,扩展他们的认识空间。幼儿大脑智力的发展最快的时期是6岁以前,6岁以后开发的效果很小。因此,幼儿语言的发展促进了他们智力的发展,是对幼儿开发智力的一个有效举措。只有语言发展才能保证幼儿具有相应的社会交往能力,才能使人类正常生活,可见,语言能力的发展对于每个新生命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幼儿园的语言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环境对幼儿语言教育的影响 有的幼儿园的教师未接受过专业系统的幼儿语言培训,对语言掌握缺乏全面的认识,让幼儿背诵唐诗、宋词,采取死记硬背的形式,导致幼儿对语言接受教育滞后,学习感觉枯燥,对识字逐渐失去了兴趣。因此,应用适合幼儿语言教育的 方法 ,做到科学合理,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2、幼儿教师的教态对幼儿的影响 在语言教学中,有些教师只重视自己讲,幼儿听,忽视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还有些幼儿园为了提高竞争力,改革创新,把教学的中心转移到识字方面;口语表达方面只是个简单的对话,未正在做到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3、注重学习结果,不注重学习过程 在教给幼儿学习某句话时,只重视孩子学习后掌握的内容,不注重幼儿学习的过程,不关注幼儿学习的兴趣。实际上,只要有了好的学习习惯和兴趣,处于正常的语言环境,幼儿才能获得最终的语言能力。 三、提高幼儿语言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教师的语言直接影响幼儿语言的发展,幼儿的思维语汇贫乏,这就要求教师所教授的语言要符合幼儿的年龄、心里特征,提高说话质量,做出正确的语言示范。那么,提高教师的语言能力应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1)语言要规范、准确 教师在日常的生活中养成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交流的习惯,语言的发音要做到清晰到位;词汇要素的搭配要做到准确无误;语句的表达要通畅。幼儿教师在语言修养方面要做到完整、标准的语言示范。 (2)表达要浅显、直接 教师在和幼儿沟通时,少用成人的话语,多使用实词,做到具体,不抽象,浅显、直接,让幼儿能够听清楚老师的话语,保证语言教育顺利进行。 (3)句式简短 句式要简短,和幼儿沟通时,使用短句,不要使用附加成分过多的长句,方便幼儿理解。 (4)适当的使用体态语 在具体的语言教育中,多使用体态语,例如教师在教学中结合“点点头、摆摆手”来表示出赞许或批评,显得更亲切。孩子也会感觉到满足,把关系拉近,进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结束语: 幼儿期是人生中语言发展和运用的关键时期,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师的一项艰巨任务。幼儿园要给幼儿创造好的语言环境,丰富幼儿的生活。语言来源于生活,生活是语言的源泉,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引导幼儿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知,开阔幼儿的视野,促进幼儿思维的迅速发展,当幼儿发音不清楚时,回答问题答错时,倾听不专注时,不爱说话时,我们教师要正确引导幼儿使用语言教育。 参考文献 [1]肖湘宁《幼儿语言教学活动法》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版 [2]张慧和《对幼儿园早期语言教学几个问题的认识》学前教育研究2008版 [3]周欣《学前教育对幼儿的启发》学前教育2012版 [4]张恩惠,李华强《浅析如何提高幼儿园早期语言教学的方式方法》学前教育研究2010版 [5]李和平,张永海《试论幼儿园早期语言教学的若干问题》中国早教教育研究杂志2009版 小班幼儿语言教育论文篇二:《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初探》 【摘 要】语言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反映一个人素质的最重要方面。重视早期的语言教育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3至4岁幼儿学习发音和口语表达的关键期。笔者利用游戏帮助幼儿发音,丰富词汇;利用各种活动锻炼幼儿口语水平;并创设宽松的口语交际环境;积极评价幼儿的口语能力;以达到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小班幼儿 语言表达能力 谈话 口语游戏 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作为老师,我们要尽心尽力为幼儿的发展作出最大的努力。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闪亮的星星,我们老师一定要让他们放出最耀眼的光芒。去年9月作为带惯了中、大班的我,开始带小班,刚开始我会感觉有些不太适应,后来在实际工作中,通过与小班的孩子们长时间的交往,我觉得在这一时期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经过我们积极进取和不懈的努力,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发展。教学中的一点实践体会, 总结 如下: 1.努力创设宽松的谈话氛围,促进能力的训练 刚刚入园的幼儿,由于环境的变化,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感到陌生。此时的孩子情绪不稳定、缺乏安全感,导致有些幼儿变得“沉默寡言”,这时教师应善于发现,将他们安置在自己的身边,亲近他们、抚爱他们,创设一个宽松的谈话氛围,用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话语跟他们交谈,使幼儿在感情上得到满足,陌生感、胆怯情绪就会逐渐消失,对老师、同伴发生兴趣,同时也产生了说话的愿望。教师要抓住时机,激发他们的说话的兴趣,使幼儿有话愿意说,有事愿意讲。 2.在日常谈话中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有些语言表达不是很好的孩子,在平时的生活中可能受到过别人的嘲笑或者是由于父母的关系(父母看他们的动作知道是什么意思,他们就不用说话了),长此就造成了他们不爱说话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我要求他们一定要用语言表达,虽然听起来有些费劲,但一定要开口说,否则不利于孩子的发展。例如:这个孩子的玩具掉在了他捡不到的地方,他来寻求我的帮助,用手指一指,虽然我明白,但还是假装不知道,孩子只好开口说了。此外,在教师预设的一些活动中,尽量多给他们发言的机会,并进行及时地概括和纠正。在刚开学的点名活动中,我就引导孩子学习和别人问候的各种方法,先是我和胡老师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来进行问候,孩子们觉得很好玩,他们也就愿意一起来参与了,我们学会了“老师你早”“见到你真高兴”“老师好”“HELLO”“Hi”,除此之外还有鞠躬、用微笑和用手势等来打招呼的方法,对于内向不愿开口的孩子,我会鼓励他:“如果下次你能说‘老师早’我会非常高兴的”,如果是能力强的宝宝,我会这样对他说“明天,你能不能用不同的方法和老师、同伴打招呼呢?”就在学问候这件事情上,我相信会给孩子们有所帮助的,因为,他们了解了同一个意思的话可以用许多种不同的 句子 来表达,这对他们以后语感的提高是有促进的。 3.让幼儿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在幼儿园中,同伴之间的交流是幼儿发展口语的另一主要的途径。在同伴当中幼儿说话不受到任何的限制,氛围更为轻松。教师应倾听幼儿的交谈,及时纠正幼儿的错误发音或纠正病句,促进幼儿口语的发展。如何组织和指导幼儿进行口语能力练习呢?笔者认为: 利用游戏练习较难的发音,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对幼儿有极大的吸引力,能满足幼儿活动的兴趣和欲望。《纲要》中提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因此我们充分利用游戏这一最好形式,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参与,从而在愉快的气氛中使口语能力得到发展。 我注重培养幼儿听音、辨音和准确发音的能力,为此我设计了不少语音游戏。如:为了练习好zh、ch、sh等绕舌音,设计了教学游戏《小鸡吃食》,教幼儿通过听音、辩口型、舌位,体会近似音的细微差别,从而正确发出“这”“是”“吃”几个音。首先让幼儿从“奇妙的盒子”中摸出豆子、小米、石头等教具。并学说句子“这是豆子”“这是小米”等,然后老师和小朋友分别戴上“鸡妈妈”和“小鸡”的头饰,引导幼儿说出:“老师是鸡妈妈,我们是小鸡。”之后鸡妈妈带小鸡找东西吃,鸡妈妈说:“小鸡吃豆子。”小鸡一起做动作并说:“吃吃吃,吃吃吃。”鸡妈妈若说:“小鸡吃石头。”小鸡则摇摇头说:“不吃不吃。”待小鸡“吃”饱后,跟随鸡妈妈听音乐做动作。这样通过富有情节的表演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练习了绕舌音,没有半点心理压力。 为幼儿创设积极的口语交往的环境 当孩子见了美好的事物,他会兴冲冲地告诉老师,这时,我总要认真地欣赏,并用眼神告诉孩子我在认真听,哪怕讲家里的事情也会认真听完,哪怕他已经讲了好几遍,要鼓励孩子更出色的讲述,让孩子感到自己语言的魅力,这样既锻炼了幼儿的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孩子的成功感。使孩子想说、愿意说,带给孩子全身心的愉悦。我们应有意识的关心、亲近幼儿和幼儿取得感情上的沟通,以便了解幼儿的心理和思想情况,要有意识的引导幼儿与同伴交流,在班级内为每一位幼儿安排相应的事情,给他们主动展示与为大家服务的机会,请大胆的幼儿带领大家朗诵诗歌、讲故事等。 积极评价幼儿的口语能力,以鼓励夸奖为主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会认真的聆听每个幼儿的话语并及时进行鼓励和表扬。应看到幼儿原有的基础,因人而异,不搞“一刀切”。鼓励有进步的幼儿。哪怕是一个简单的发音,只要发现他有进步就要及时的给予肯定和表扬,从而增强幼儿说话的自信心。特别是那些胆小的幼儿更要多的鼓励他们。并要求家长在生活中创造幼儿多看多说的机会,激励幼儿的每一点的进步。 综上所述,在培养幼儿的口语能力时,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培养良好的口语交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那么,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健康的发展。另外,值得提示的是,孩子学习语言也要从家庭开始。常言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就是这个意思。因为幼儿学习语言首先靠听,然后是模仿。从这个意义上看,孩子又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孩子语言表达很差,反映了家长不重视这方面的教育;孩子的语言很粗俗,显示出家长语言不健康。今后,这方面的探究,笔者还将在具体的教学中,不断积累 经验 和探索下去。 小班幼儿语言教育论文篇三:《浅谈幼儿园对小班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 【摘要】三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语言能力是家长、教师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浅议了在家庭与幼儿园两种不同的环境中如何培养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实践证明:家、园及全社会共同为幼儿创设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良好环境对幼儿的语言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小班幼儿;语言能力;培养 语言是人类交往的工具,三岁是人一生中语言发展的关键期。那么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呢?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提及语言教育,一般人会认为在幼儿阶段也就是讲讲故事, 说说 诗歌,每当与家长谈及这类话题,家长总是感到非常困惑,不知如何来教。经过长期的实践,笔者认为要让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健康全面发展,应做到家园共育,共同培养,本文主要谈谈幼儿园教育中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 1 引导幼儿开展各种有目的、有计划的丰富多彩的语言活动 如定期举行儿歌朗诵会、讲故事比赛、语言教学游戏等,都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尤其像讲故事活动,不仅幼儿兴趣高,而且还能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故事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当教师充满感情,富有表情地讲述每个故事时,幼儿听得那么认真,当请他们讲述时,他们又会绘声绘色地表演。如我班幼儿郑漪、王雨琳、赵子昊等小朋友,经过近一年的训练,不仅能模仿老师有表情地讲述,而且还能创编故事的开头或结尾,并能伴有表演动作,语言表达能力令全班幼儿非常佩服。其他幼儿在讲故事活动的训练下,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2 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进行随机教育 (1)户外游戏活动中的语言教育:户外游戏时请幼儿观察幼儿园中的各种玩具时,可请幼儿说出玩具的名称及自己最喜欢玩的玩具,并引导幼儿说出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如李嘉正小朋友说:“我喜欢玩轮胎,轮胎跑起来很快,我喜欢与赵子昊玩滚轮胎比赛;张宏宇说:我喜欢鳄鱼玩具,它是我的大马。这样,孩子们在愉快的游戏中大脑思维活跃, 想象力 丰富,个个争先恐后地向老师讲述自己心爱的玩具以及自己的创新玩法。 (2)散步时的语言培养:散步时启发幼儿讲述观察到的事物和现象,鼓励他们发问。如春天到来的时候,请幼儿利用散步的机会让幼儿观察讲述春天法桐树叶的变化,孩子们会说,初春时树叶是嫩绿色的,过几天后嫩绿的树叶变成浅绿色的,再过些天,孩子们会说树叶变成深绿色的,到夏天时,法桐树的叶子又变得更绿了,这时教师要抓住时机,引导幼儿学新词:“碧绿”,这样语言活动中所学的词语,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有意识地运用。如幼儿学过“渐渐”一词后,可结合生活实际,启发他们讲“天气渐渐热了”,“雨渐渐小了”。教师也可以随意和幼儿个别或三三两两地进行交谈,谈他们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事,表达自己的感情,这样不仅能培养师生间感情,而且能使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 3 注重日常谈话,加强个别指导 小班幼儿由于环境的变化,对周围的人或事物都感到陌生,容易产生情绪不安,甚至变得“沉默寡言”,这时教师应善于把他们安置在自己周围,和他们亲近,抚爱他们,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话语,跟他们说话,使幼儿在感情上得到满足,陌生感、胆怯就会逐渐消失,对新的环境、教师、伙伴发生兴趣。这时幼儿也就逐渐产生了说话的愿望。此时教师要抓住时机,发展孩子们的说话兴趣,使他们有话愿意说,有事愿意讲。因幼儿的认识能力与语言水平是很不相同的,有的善于与人交谈,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有的不爱说话,说不清自己的意思。所以我们要掌握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根据不同情况,做好个别工作,对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向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让他们完成一些有一定难度的语言交往任务,对于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不爱说话或以点头、摇头代替说话的幼儿,我们要主动亲近和关心他们,有意识地与他们交谈,解除他们说话的顾虑创设语言交际的情境,鼓励他们大胆说话。通过多讲多练,使他们逐渐习惯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4 图书角的妙用 班里的图书角是孩子们最喜欢去的地方,孩子们经常去看自己喜爱的书籍,不但扩大了他们的眼界,增长了有关大自然、社会生活的知识,培养优良品德,还促使孩子们观察、分析、想象及讲述能力的发展。小班幼儿模仿性强,往往喜欢与别人看相同的书,这时有可能会发生争抢现象,此时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幼儿想办法用与人商量的语言,如我看看你拿的书好吗?咱们一起看这本书可以吗?你看完了给我看一看,好吗?通过这种语言引导,可从中培养幼儿的与人交往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另外,在幼儿看书时,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幼儿互相谈论和讲述书中的内容,这样可以发展孩子的语言,并使幼儿更正确、深入地体会书中的内容。同时还可以鼓励幼儿给同伴讲述自己图书中的故事情节或其他内容。这样,孩子通过自己的观察讲述,进一步锻炼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5 将语言教育渗透于其他各领域教育活动之中 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发展幼儿园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扩展幼儿的经验,为幼儿语言的发展提供条件。在实践中,特别是语言教育与音乐教育的互相渗透更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歌曲教学中,歌曲是音乐与语言最完美的结合,孩子在优美的旋律伴奏下,唱着充满韵律感的歌词,是一种非常美妙的享受,可从中感受到音乐与文学艺术的美。如小班教材下册中的歌曲《春天》,这首歌的歌词生动形象,幼儿透过歌词就能看到一幅非常优美的春天的图画,在欣赏完歌曲后让幼儿描述歌中描写的春天,还可以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看到的春天另外的景色,通过说唱结合,培养了幼儿有节奏地说的能力。 幼儿有话语权,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权力,充分为其创造机会,敞开心扉随时接纳孩子,真正实现教师与幼儿之间心灵的沟通,同时作为教师我们要努力营造良好的班级 文化 氛围,为幼儿营造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化,让幼儿处在宽松、和谐自由、充满童趣的环境中,让孩子自由地探索、尝试、犯错、被纠正,在师幼互动的文化氛围中,师幼双方都能自由地表达和交流,彼此听到对方的“声音”。 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自身成长的需要,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切机会,让孩子们无拘无束地表达、交流、争论,满足幼儿“说”的愿望,从而为提高全民族的语言表达能力做出积极的贡献。 猜你喜欢: 1. 浅谈幼儿语言教育论文 2. 幼儿语言教育论文 3. 幼儿园小班语言故事 4. 语言教育毕业论文 5. 小班幼儿文明礼仪教育论文

随手记毕业论文

投入也一天一天

文科研究生的读书、研究和论文写作陈国新 赵晓刚笔者根据自己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和长期培养指导硕士生、博士生的经验,着重谈谈文科研究生怎样读书、怎样搞科学研究、怎样进行论文选题与写作,供新导师和研究生治学参考。 一、读书的特点和要求 1.要有计划 研究生读书计划应该包括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专业读书计划。研究生专业培养方案管着研究生大的读书计划,三年的读书计划。研究生要立足专业,将来靠专业所学安身立命。这是长期的、大的读书计划。 第二个层次:研究方向读书计划。研究生在第二个学期、至迟在第三个学期要尽快在导师指导下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在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需要拟订研究方向的读书计划。这是中期计划。 第三个层次:学位论文的科研读书计划。在初步完成研究方向读书计划,有了创新观点的基础上,将研究方向细化为学位论文的选题,进而确定自己学位论文的科研读书计划。这是短期计划。研究生的读书首先要有读书计划,而且必须完成这个读书计划。没有或不完成读书计划,三年的研究生学习基本上就是打烂仗。 2.要史、著、论相结合 研究生读书,书目的选择和计划的拟定,必须史、著、论相结合。 所谓“史”就是每个专业、每个研究方向甚至每个选题的学说史。研究生研究、做学问必须站在前人知识积淀的基础上,向历史学习。每个专业必须搞通本专业学术史。没有史做基础,论文跟工作报告差不多,就没有理论深度,缺乏历史感,轻飘飘的。有史的基础,选题、论文才能变得厚实起来。所以读书计划必须先读专业学说史。 所谓“著”指的是古今中外关于这个专业、这个研究方向、这个选题的经典著作、文献。读经典名著,掌握第一手资料是研究生读书的基本功。研究生与本科生读书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本科生以读教材为主,研究生以读原著、文献为主。原著、文献与教材之间是源与流的关系。研究生掌握了原著、文献,就知道教材内容的来龙去脉,源头所在,就可以在更高的层次上去驾驭所学。如果把“史”比作一个常青的“藤”,那么经典著作就是在“藤”上结的一个又一个的瓜。掌握了史来读名著,就好比“顺藤摸瓜”,顺着史的线索去读不同时代不同名家的著作。 所谓“论”就是学术论文。学术界是日新月异的,研究生怎样掌握学术动态、学术前沿?就是通过每年每月每期,日新月异、不断发展着的学术论文掌握学术动态。研究生要学会看学术论文,坚持看新杂志、新论文,一周10篇左右,养成习惯,这样知识就永远不会过时,就能把握这个专业、研究方向、选题的学科动态和理论前沿。按照史、著、论相结合去读书、做学问,由已知领域向未知领域推进,功底就扎实。 3.要浏览、泛读、精读相结合 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这么多的书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怎样读好、怎样读完?这就有个读书方法的问题,可以采取浏览、泛读、精读相结合的方法。 所谓浏览就像是看报纸一样大标题翻一下,了解著作的书名、目录、提要、前言、后记、大体纲要,或者论文的标题、内容摘要,知道著作、论文讲的是什么。浏览主要就是博览群书,涉猎要宽,沙里淘金,精选出进一步泛读、精读的著作或论文。特别是学文科的更要重视浏览。 所谓泛读,就是在浏览的基础上,要求一页一页翻,一目十行。遇到不懂的、精彩的地方不要停,记下页码,继续读,这样可以加快读书速度。古今中外书虽多,但真正有价值有用的信息却不多,重复的多,这就需要通过浏览、泛读,筛选有用信息。通过浏览、泛读留下需要精读的书。 所谓精读,就是在浏览、泛读的基础上,对需要精读的著作、论文,一字一句地字斟句酌,甚至连标点、注释都不要错过。精读可分四个层面:①认知。做到字面读懂,甚至可以复述,背下来。②理解。和前后章节,甚至和已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接通知识间的联系。③质疑。进一步地读出问题,提出质疑。读书读出问题,是科学研究的飞跃,科学哲学家波普就认为“科学研究起源于问题”, “科学家提出问题比解答问题更有意义”。研究生要有问题意识。论文写作必须树立问题意识、问题中心。问题从哪里来?首先从读书中来,书读多了才有问题。④创新。有了问题,进一步读书和调查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做出理论创新,这样研究就有自己的创新成果。所以,读书要把浏览、泛读、精读相结合,保证读书的质量,做到严谨治学。 4.要与记笔记相结合 尽管现在有复印、电脑、网络等现代化手段,仍然不可能完全代替笔记,而是笔记的补充。笔记大体有四种形式:索引笔记——在浏览、泛读过程中随手记下著作或论文的作者、书名、标题、杂志、出版社、年月、期数、页码以及用简单几个字概括的问题,即在哪本书或哪篇论文上讲了什么问题。研究生记索引笔记对科学研究很重要,记索引笔记的过程就是在读书过程中积累有用信息的过程,平时的积累可以避免使用时的手忙脚乱。 摘要笔记——把最重要最有用的观点、材料一字不漏地摘抄(复印)下来。这些观点、材料在写论文引用时可以打上引号,规范引注。写论文的引注材料就是从摘要笔记中来的。 札记笔记——用自己的话概括所读书或论文的基本观点、中心思想,也可以将自己读书的心得体会随手记下来,少则几个字,多则几十、几百个字。札记笔记对文献综述很有用,对理论创新和写论文也很有用。我们平时在读书或讨论中闪现的一些思想火花,稍纵即逝,如果不随手记下来,过后再想也想不起来。 文献综述——这是做科学研究的基本功,也是掌握学科研究动态的基本要求,在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文献综述主要综述与学位论文选题方向有关的古今中外前人的研究成果,前人的著作、论文提出了哪些有价值的观点,这些观点之间是什么关系,要根据所读的文献梳理出来。通过文献综述,才能找出前人研究空白和薄弱处在哪里,你的选题和研究的基础在哪里,突破口在哪里,创新在哪里,这也是论文的理论根据和价值所在。 5.要与社会调查研究相结合研究生读书要与社会调查研究相结合,论文选题和研究必须立足于实践,特别提倡深入社会实践做个案调查,这对科研锻炼很有好处。社会调查有很系统的一整套方法,文科研究生通过社会调查可以获得第一手资料,避免网上下载、抄袭。活生生的社会实践提出了许许多多前人从来没有提出过、解答过的问题,从社会实际出发才能使我们的理论创新有扎实的根基。 二、 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写作 研究生在读书、研究的基础上,要在第三个学期至迟在第四个学期选题、开题。研究生选题、开题要尽早,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研究方向和选题的关系、开题与写作的关系。 1.尽早确定研究方向和选题简单地概括,所谓研究方向就是科研工作者在较长时间内集中精力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学术领域。我把它形象地称作“学术圈地”,就是通过治学建立自己科学研究的自留地。研究生作为科研新手,开始确定的研究方向常常是蒙眬的、意向性的,必须通过一个个课题的研究,一篇篇论文的写作,研究方向才逐步确定下来,形成自己稳定的学术领地。研究方向与课题、论文是面与点的关系,研究方向限定了课题、论文的范围,而课题、论文体现和拓展研究方向。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应该和研究方向紧密结合起来。2.确定研究方向与选题的基本原则 目标先行原则——研究生确定研究方向、论文选题要与毕业以后的前途结合起来考虑。如果要考博,就要将自己的研究方向、论文选题与考博的专业方向、博士生导师的研究方向相接近,博士生导师录取博士生,往往会考虑是否与自己的研究方向一致。如果要就业,或去高校、科研机构,或去机关、企业,就要有意识地将自己的研究方向、论文选题与就业方向靠拢。 扬长避短原则——研究生确定研究方向、论文选题要尽可能与自己的本科基础、过去工作实践基础、就读院校的基础条件联系起来考虑。要热爱和立足于自己所学的专业方向,努力实现研究生学习与自己以往的知识和实践基础最佳结合,少走弯路,发挥自己的优长,厚积薄发,早出成果。除非特殊需要,一般来讲,不要去搞自己不懂或不熟悉的东西,也不要见异思迁,搞远离自己所学专业方向的东西。 适应国家社会重大理论和实践需要原则——研究生确定研究方向、论文选题要瞄准国家社会最关心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尤其是文科专业,一定要有现实意识、问题意识,才能使研究真正有价值。每一年的《国家社科基金指南》就列出了当前国家最关心、最希望解决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可以跟据这些问题细化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选题,这一方面可以通过申请课题,获得论文的社会调查研究经费;另一方面,研究工作只有适应国家重大理论和实践需要才有前途,才能越做越大。 理论创新原则——研究生确定研究方向、论文选题,做出研究成果,贵在创新,也难在创新,“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 小题大做和可行性原则——研究生要把大课题细化为可以具体操作、保证完成的小题目,小题大做,写深写透。因为研究生三年的学习时间有限,硕士学位论文3万字容量有限,能够将一两个问题说清楚,有新意,就很不错了。 3.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学习和研究的重要环节。应尽早在第三个学期进行。开题报告一般包括以下六个方面内容: 选题的研究动态——即1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选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要求选题言之有理,持之有据,说明选题的学术性、现实性、创造性。 研究提纲——列出研究的基本思路、基本内容、主要观点、重点难点,老师通过研究提纲可以看出选题有没有创新。研究提纲与学位论文写作提纲还有差距,写作提纲是进一步研究后的成果。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完成论文研究采取的科学方法、文献资料的阅读和收集、社会调查的技术路线、论文研究和写作的时间安排、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的提交等。 存在的困难——完成论文研究有哪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导师指导或请有关部门帮助解决。 参考文献——与选题有关的中文、外文主要参考文献,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论文还要求有几篇外文参考文献。 研究生开题报告通过后,还要根据导师和专家组提出的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论文选题。一个好的成熟的论文选题等于研究成功了一半。 4.学位论文怎么写 学位论文是一种特殊的学术论文,其核心在创新。学位论文就是写创新观点,即尽可能用自己的话、自己的材料来充分论证自己的创新观点。学术论文、学位论文的创新可分为三个层次: 学科创新——这是最大的创新,如达尔文发现生物进化规律,实现了生物学的革命;马克思发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实现了社会历史观的革命。达尔文、马克思被称为学术大师、科学巨匠、大思想家。专业创新——在学科的某一个领域或某一个专业的创新,如皮亚杰的发生认知论。专业创新使科研工作者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 观点创新——某一学术观点、结构、材料创新,或提出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和观点,或综合不同的观点形成新的学术观点,或对前人提出的学术观点进行修正完善,或在某个学术观点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材料上有创新。这是优秀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能够争取达到的创新。 现今的硕士研究生一般都是科研新手,要求他们的学位论文都达到以上的创新程度,一般很难,不是很现实。所以我们提倡硕士学位论文多做个案调查研究,多做社会调查研究,从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新材料做出理论概括,多少有些原创性的东西,避免东拼西抄,低水平重复,毫无新意。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一般应在第三个学期开题报告后,第四个学期集中精力快速成文。研究生学位论文完成初稿后,可以冷处理一段时间,一方面交给导师看,提出指导修改意见;一方面利用这段时间考博、找工作、继续读书研究,还可将学位论文拆成小论文发表。在这一过程中,可能又有新的思考和收获。到最后一个学期正式提交论文前,再回过头静下心来认真修改论文,这样才能跳出原有的思维定式,将论文修改好,准备通过答辩,圆满完成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顺利毕业和获得学位。(作者单位为云南大学)

昏暗的台灯下,我凝视着这一杯茶,沸水一次又一次的冲击,让我感到了茶的清香。那苦涩中略微含着的一点甘甜,也被我贪婪的嘴给霸占了,眼的朦胧,勾勒出朦胧的记忆,可记忆却已不再朦胧。 作业之多“难为”了嬉戏之少,老师之严肃“阻抑”了欢笑之渺,压力之沉重,“造就”了在梦幻中的我们——成长的烦恼。打开厚重的回忆之书,那思绪点点,也许是不倦回眸的一些往事。 “初”来乍到,一个脆弱的我,被“敌人”瞄准了“弱点”猛开了一炮,那个不堪一击的我,在“血”场上牺牲了,可一个“睡里挑灯看卷,梦回铃响背诗”的我又一次站了起来。那段岁月,正在黑暗中迷茫的我,学习之余,有时我也找一席尚未枯黄的草地,有时也会是书桌前、窗台边,看伫立在远处的一排排树正在拼搏,为的只是能发出最后的一丝艳绿。那些是什么树?我无从得知,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它们是树,就足够了。当我看着它们发呆时,心里就会思绪万千,当我的眼睛重新回到树的时候,心情豁然开朗,压力荡然无存,转而投身于繁忙的学习之中。 似乎茶的清香已弥漫了“世界”,我的心情也随之沸腾起来。 我的拼搏,战胜了烦恼,战胜了一切,让那似乎是最后一丝艳绿,同样放出等同于盛夏的光彩。“少年不知‘烦’滋味”,可在这“山重水复”的转弯处时,有谁要是放松下来,等待你的便是“沼泽千里,棘丛万丈”。反之,若要是拼搏和毅力,等待你的便是“柳暗花明,青山绿水”了。莫非你还真要让烦恼化作青烟一缕,缠绕你的灵魂,让你烦闷,让你苦恼吗? 若成长是一篇著作,那么烦恼便是藏在段落深处的错字;如果成长是一张白纸,那么烦恼便是附在背面的一个瑕疵。这些微小的东西似乎是似曾相识,似乎是一直打扰着我们,在成长的大自然中,过去那似微风抚面般的学习,现已被暴风雨般的学习和压力的进攻吹散在记忆的深处了。 双手已经感觉不到茶的温度了,弥漫在屋子里的清雾也悄然消失。更加用心地品味那“苦中有乐”的水,去品味成长的烦恼,“烦着烦着”,时光也“走着走着”,经历也“多着多着”,再一次去品味那茶,那“苦涩”似乎已随着温度、随着用心灵丈量的时间而荡然无存了……。踏过如歌的花季,走过如诗的雨季,忽然发现:以前的欢笑和悲伤,都已悄然放在旧时的枕边,孩提时眼中瑰丽的红霞,被晚归的大雁带走,眼中少了些顽皮天真的光彩。不知什么时候起曾经的琴棋书画、风花雪月已变成了柴米油盐、前程仕途,对于以前口中吟诵着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现在看来不过是强说愁而赋的新词墨了。然而,成长的代价却带给了我许多真实的烦恼…… 随着时光的飞逝,在现今社会、学校、家长三位一体的教导下,在每一个莘莘学子的心中打下了一个坚实的信念。若想实现自己的梦想,首先需要4个字———“出人头地”,所以便产生了一个浓郁的竞争氛围。世界上虽然没有常胜的将军,但是回想起自己那一次次的“滑铁卢”,失落之情便会慢慢袭上心头,特别是进入高三,面对这百舸争流的高考,以分数定前程的现实,一次失落便会带来一次新的烦恼。 轻狂年少的我在多次选举失败后掩卷沉思,为什么一向被老师评价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竟会一次次错过同学们信任的一票,在那一段难忘日子里烦恼是我唯一的朋友。但是现实生活告诉了我,只要多一点谦逊,少一点自大,多一点爱心,朋友们温暖的手最终一定会向你伸来的,这一成长的烦恼却教会了我交往的艺术。 很多时候会觉得自己在生活中失去了什么,难道成长的代价如斯,竟不能保留住一份童稚的空气,就连那时眼中咸咸的泪,如今也被溶入了缕缕苦涩的烦恼,有人把这叫做成长中的历练。 不管自己的心弦是否会有涟漪般的颤动,以往的那种“一事能狂便少年”的豪气,已被尘封许久,纵然这使我们不再鲁莽,不再冲动,以一种淡漠冷静的目光看待事物,但是却带给我成长中许多烦恼。于是在历练中、在烦恼中,我们便多了一种气质、一种风度,这是成长的烦恼。 的确,成长的代价带给我们的许多烦恼就像是为自己通向成熟交纳的一份很重的税,但是我更喜欢一句歌词:“最近比较烦……我虽然烦,但却不混乱,我会静静长大……今年的“五.一”假期,我们去了乡下的外婆家。 外婆家有一间宽敞的房屋。在屋旁,总有一片新绿衬着的瓜架。种着些丝瓜,或是些黄瓜,那些手掌型的叶子,绿得青翠,或浓或淡。长长的藤顺着竹架,蜿蜒地向上爬,一直到屋顶。现在的瓜架上虽然并没有那些青青的瓜,但也有着不同的风格。青绿的叶,弯曲的藤,给整个房子镶上了没有雕琢过的天然花边。这样的装饰可比城市中高楼门前的石狮子来得亲切、质朴多了。 在屋子后边的一片空地上,还有几种花,凤仙、月季、映山红、大丽菊、鸡冠花,各种各样,依着季节顺序,红如火,粉如霞,白如雪……朴素中拥有着非凡气质。在这些花的旁边,还有一丛竹。青嫩的叶,笔挺的竿,互相交错着,投下一片翠绿的浓荫。这时候,还有几株小小的笋,露出尖尖的脑袋,好像一使劲儿,就会齐刷刷地从地底下探出头来。 鸡,农村人家中总要养几只的,外婆在院子里,垒上一个鸡窝,养了几只鸡。从院子里走过,肯定会看见一只母鸡和小鸡们奔跑。雄鸡高傲的挺着身子,俨然一位将军在阅兵,斗志昂扬;又如同一个尽职的大丈夫在保护着自己的家人,守护着自己的家园。 离房子不远处,有一条小河,清澈的水面上有几只鸭子,在欢快地嬉戏。时不时地把头伸进水里觅食,或是与同伴们嬉闹“嘎嘎——嘎嘎——”的叫声在水上回荡,即使旁边有人在洗衣、洗菜,也阻挡不了它们的欢乐。有几只蜻蜓也爱凑热闹,在水面上飞行着。河旁的苇絮飘飘悠悠的,似乎把小河笼罩在了一起。阳光下的小河,显得格外清澈,一阵微风拂过,水面上泛起了层层涟漪,波光粼粼的。 小河后就是大片大片的田地了。一行行排列的非常整齐。种 着些青菜、油菜、豌豆、罗汉豆等。远处还有一亩亩水田,可以看见一些农民们正在种秧苗,一排排秧苗随着微风慢慢飘拂。 到了黄昏,我们便把桌椅饭菜搬到院子里吃起饭来。这时,母鸡和小鸡们就都跑过来吃掉下的米粒。美丽的黄昏景象下,大家享用晚饭,闲话家常,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乡村,田园,农家风光,这一切都成了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1.立 志生活中常常可以看见,在同样艰苦的条件下,有的人萎靡不振,有的人却能一奋骥足。因为志气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一个有坚定信仰和志气的人,他认为人生的全意义就在于为自己的志向作出不懈的努力。一些有志青年在别人叹气、泄气、游荡宴乐的时候,却收获着耕耘的硕果:上海青年潘德明用七年时间徒步环球旅行;炊事员曹家彬当上了空军学院的英语教师。通过刻苦自学而成为发明家、企业家、科学家的又何尝少啊!可谓:“有志者,事竟成。”艰苦的环境有利于磨练一个人的品格,激励一个人的斗志,增强一个人的能力。立业靠志气,志气是事业的脊梁。所以,每个想为国作出贡献的人,必须有一个坚定的志向。格言名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有志者事竟成也。(范晔)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慷慨丈夫志,可以耀锋芒。(孟郊)治天下者必先立其志。(程颢) 心志之力,可称为人品行之中心力。(薛瑄)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王守仁) 青年应立志作大事,不可立志作大官。(孙中山)没有雄心壮志的人,他们的生活缺乏伟大的动力,自然不能盼望他们会有杰出的成就。(华罗庚)朝着一定目标走去是“志”,一鼓作气中途绝不停止是“气”,两者合起来就是志气,一切事业的成败者取决于此。(卡耐基) 抱负是高尚行为成长的萌芽。(英格利希) 抱负永远是一种欢乐,是一种如地产一般可靠的财产。(罗伯特•史蒂文生)雄心壮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半星。(勃朗宁) 壮志与热情是伟业的辅冀。(歌德) 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门入室的旅程。(巴斯德) 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巴斯德) 要向大的目标走去,就得从小的目标开始。(列宁) 确定个人志向,选好专业,这是幸福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 无目标而生活,犹如没有罗盘而航行。(拉斯金) 一个人如果胸无大志,即使再有壮丽的举动也称不上是伟人。(拉罗什夫科)“立志”在人间中国俗语中也有大量歌颂立志的警句,如“有志者事竟成”;“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志长”;“人穷不可志短”;“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这些自然都是催人奋进的名言隽语,永远值得我们回味,并以之作为自己前进的动力。至于文人骚客,歌颂立志的诗歌更是不可胜数。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陶渊明的“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李世明的“心随朗月高,志与秋霜洁”,刘禹锡的“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白居易的“怜君头早白,其志竟不衰”,杜甫的“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陆游的“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猛犹能作鬼雄”,苏轼的“回狂澜于既倒,支大夏于将倾”等等,这些诗文为中华民族儿女树立凌支壮志,起到了不可估量的重大作用。马克思的伟大目标1835年8月,马克思就要在特利尔中学毕业了。毕业前夕,班里的同学都在谈择业的问题。有的想当官,有的想经商,有的愿意做医生,有的却爱上了神甫。马克思在他的毕业论文中却提出了一个崭新的思想。他在文章结尾部分写道:“我们选择职业所应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老师为这篇闪耀着伟大思想火光的论文大为惊叹,在毕业证书上写下“思想丰富,理解深刻”的评语。马克思循着“寻找人类幸福”的伟大指针最终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成为19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毛泽东从青少年时代起就立志救国,献身革命。他在中学念书的时候,同学们称他“身无分文,心忧天下”。他在离家求学前夕改写了日本西乡隆盛的一首诗留给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1914年,毛泽东在长沙第一师范学习期间,全部费用只有169元钱,而且其中三分之一花在订报上,铺盖和衣服则非常简陋单薄。但他从不以此为念,常常和朋友互相勉励说,读书要有理想,要有“以天下为已任”的雄心壮志。他还与朋友们提出“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身边琐事,在校学习期间不谈男女恋爱问题。他认为,改造国家,改造社会,对学问的需要太迫切了,一定要珍惜宝贵的青春,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有价值的事情上。“为了中中华民族之崛起”有一年暑假,周恩来到奉天城(今沈阳)东郊一个同学家里去做客。这位同学的祖父是一个很爱国的农村私塾先生,他带周恩来到附近的日俄战场遗址去参观。中国人民受列强歁侮的奇耻大辱,在周恩来幼小的心灵上种下了救国救民的火种。有一次,学校里的魏校长问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要读书?”课堂里顿时寂静无声。停了一刻,一个同学毕恭毕敬地站起来回答说:“读书是为了寻求出路!”话音刚落,另一个同学说:“为了荣宗耀祖!”这时,一个同学霍地从座位中站起。他,浓眉大眼,昂首挺胸,大声回答道:“为了中华民族之崛起,腾飞于世界!”他,便是周恩来,当时,年12岁。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宋代范仲淹有志于天下,他两岁便失去父亲,母亲贫困无依,就改嫁到长山一位姓朱的人家。范仲淹稍微懂事之后,知道了自己的家世,泣别了慈母,到南都学舍不分昼夜地苦读五年中间,竟然没有解开衣服好好地睡过觉。有时困倦已极,便用冷水冲洗一下头脸。他边稠粥都不够吃,所以常常忍饥挨饿熬到下午才吃饭。就这样,他勤奋学习废寝忘食,《诗》、《书》、《礼》、《易》、《乐》、《春秋》这六部《六经》之旨,便精通了,从而慷慨激昂地表达了以天下为已任的伟大志向,不仅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换负而且成为宋代有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岳飞矢志报国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岳飞,正是在金人入侵的动乱年代里,立下了“还我河山”的壮志,他一生征战沙场,死而后已。当岳飞率兵屡败金兵,建有大功的时候,有人赠送美人以示慰劳岳飞说:“金兵未灭,难道是大将安乐的时候吗?”毅然将美女退了回去。宋高宗要为他建宅第、立家室,以褒奖他的赫赫战功,他又辞谢道:“金兵未灭,可以家为?”岳飞一生矢志不移,终于留下了千古美名。徐特立断指明志辛亥革命前夕的一天,徐特立在长沙修业学校向师生员工作时事报告。讲到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讲到软弱无能的清政府不能保护主权和人民,讲到中国的老百姓被歁侮、被屠杀……激昂悲愤之时,他拍案捶胸,声泪俱下。怱然,他猛地一个转身,跑到厨房取来一把菜刀,当、着师生们的面,“砰”的一声砍断了左手一节手指,顿时鲜血淋漓,溅染衣衫。接着,他用断指在白纸上写下八个血字: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听着徐特立演说的青年,顿时热血沸腾,群情激昂,呼声雷动。徐特立的断指壮举,很快传遍了长沙。李少石矢志不移李少石同志在大革命时受到马列主义的影响,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他立下的志向是:“神州遍地见红旗”。为了实现这个志向,他在广、香港、上海等地,艰苦工作,英勇斗争。他入过狱,身患肺病,受尽折磨。但他说:“雪山未阻征人路,霜狱能磨战士姿。”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在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陈胜的鸿鹄之志司马迁在《史记•陈涉世家》里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陈涉少时,曾受人雇佣,替人耕种,心中并不满于这种处境,在垄上休息时,常感慨怅恨,有一回对同耕者说:“假如哪一天富贵了,不要忘了拉朋友一把。”同伴嘲笑他,“你现在替人耕种,地位卑微,还说什么富足呢。”陈涉长叹一声:“唉,燕雀怎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陈涉后来在大泽乡和吴广发动起义灭秦,做出了惊天动地的壮举,若无佣耕垄上时埋在心里的一段鸿鹄大志,怎能想象后来的富足荣华?昔日曾嘲笑过陈涉的同伴,属于那一种安于现状不存“非分”之想,得过且过的大多数,若得不到陈涉的帮衬怕只有老死于田野。是什么造成这种天壤之别呢?关键恐怕并非在于两人智慧才能上的差距,而首先在于是否存了一份奋争的心,是否有一种改变现状的强烈欲望。陈涉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有这样的雄心壮志,有这样一种虽死不辞的精神及高度的自尊自信,则人在此种心志下激发出来的潜能,又岂是那些连梦都不做一个的瞌睡不醒的人所能比及的?确立远大理想,意味着事业成功了一半,此话并不过分。纵观古今中外,哪一个成大事业的人胸中没有超乎常人的志向?夫欲之人,不可能激起生活的层层浪花,无志之人不可能享受事业的种种辉煌。摘取王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一直被视作数学王冠上的明珠。两百多年来,有不少科学家试图征服它,并因此耗费了巨大的精力,都没有成功。陈景润上中学时,数学老师把它作为一则趣闻,告诉大家,陈景润听后,暗暗立志摘取这一明珠。他把它当作自己的事业。他拼命地积累知识,奋力地演算难题,草稿纸整麻袋整麻袋地装。最后终于用自己的智慧和意志的合力,移动数学群山,摘取了数学王冠上的明珠,发明了“陈氏定理”。朱买臣负薪立志西汉时期的朱买臣,年幼丧失父母,孤苦伶仃,靠卖柴度日。然而他人穷志不穷。他有志气,有抱负,决心刻苦学习,为民做事。妻子因为家穷以及朱买臣读书“恶习”不改,和他离了婚。朱买臣并不气馁,相反,更集中精力读书。由于他知识广博,汉武帝时,被拜这中大夫,后又出任会稽太守、主爵都尉,直至做到丞相长史,在当官司期间,他廉洁奉公,极负盛名。王充少年有志,终成大志我们还可以从东汉王充居贫贱而壮志凌云的故事中,获得很多启发。王充是东汉的大思想家,但他少时家境贫困。当孩子们都去捉鸟、捕蝉和爬树,兴致勃勃地去玩耍之果,王充却不去,而是努力学习认字写字,去学习儒家经典《论语》《尚书》。同时,他又不断修养自己的品德。后来,有机会去京师,拜班彪为师。他虽喜欢博览群书,但因为家境贫寒,无钱买书,便到洛阳卖书的地方去,去读人家所卖的那些书。他虽然穷得没有一亩地可以养身,但心情却比王公大人要舒畅;卑贱得没有一斗一石的俸禄,内心却如同俸禄万钟的人一样富有。后来,他做了官也不欣喜若狂,丢了官也不怅恨不已,安逸快乐之时不敢放纵自己的欲望,贫困潦倒之时,也不改变自己的志向,经过30多年的努力,他终于写出了名垂千古的《论衡》。左思立志,坚忍不拔西晋文学家左思,少年时,读子张衡的《两京赋》,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决心将来撰写《三都赋》。陆机听了不禁抚掌而笑。说像左思这样的粗俗之人。说像左思这样的粗俗之人,居然想作《三都赋》这样的宏篇巨著,简直是笑话。即使费力写成,也必定毫无价值,只配用来盖酒坛子而已。面对这样的羞辱,左思矢志不移。他听说著作郎张载曾游历岷、邛(今四川),就多次登门求教,以便熟悉当地的山川、物产、风俗。并广泛查询了解,大量搜集资料,然后专心致志,奋力写作。在他的房间里,篱笆旁,厕所里到处放着纸笔,只要想起好的词句,就随手记录下来,并反复修改。左思整整花费了十年心血,终于完成了《三都赋》。陆机在惊异之余,佩服得五体投地,只得甘拜下风。徐霞客“踏遍青山成大道”明代旅游家徐霞客,幼年便勤奋好学,博览图地志。由于明末政治黑暗,他不去做官,立志旅行,从22岁开始出游,前后经过32年,足迹北至燕晋,南达云贵和两广,名山大川几乎没有不到过的。在游历之时,他尝尽了千辛万苦,星月寒星之下,他露宿过;严格酷暑,他都未间断过;忍饥挨饿的境况,他常碰到。他常常拿着一根几尺长的铁棍,去登山,去探寻险境。城墙边,枯树下,点燃一堆柴草,借着火光就写他的游记。终于经过数十年的努力,以惊人的毅力,写出了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夙抱壮志,漫游世界20世纪30年代,上海青年潘德明,徙步(小部分靠自行车)环球派行,历时七年。潘德明出生在浙江湖州一个成衣匠家庭,他从小酷爱体育,“夙抱壮志,欲作世界漫游”。因此,他潜心钻研外语,阅读世界地理和旅游书籍,为环游世界作准备。1930年6月18日,《申报》报道:“中国青年亚细亚步行团”消息,潘德明闻讯后即报名参加,开始步行团有8人,及至越南,只剩他一人。旅行途中他历尽艰险,他曾三次遇虎,1932年初,他穿越1380里沙漠去利雅得时,因缺水而昏迷,幸遇一支骆驼队才获救。1937年7月,潘德明战胜艰难险阻,环游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终于回到了祖国的云南省西双版纳。惩罚”实现了布特列洛夫(俄国著名化学家,1928-1986)少年时代在学校读书时,就对化学特别爱好,经常私自在宿舍里动手做实验。在一次,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生爆炸,严厉的学监把他关进了禁闭室,还在他胸前挂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伟大的化学家”。讥讽和惩罚丝毫动摇不了布特列洛夫从事化学研究的伟大志向。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他终于在33岁的时候,提出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问题的创见,被人们誉为“伟大的化学家”。他默地说:“这个称号在20年前是对我的惩罚,现在却实现了。”化学家李比希实现诺言著名化学家李比希小学时,有一天,校长问他:“你将来打算干什么呢?”他响亮地回答说:“我想当一个化学家。”话音刚落,全班同学哄堂大笑。然而,就是这个被人取笑的孩子,坚持不懈地向着自己定下的目标前进,终于成了著名的化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航海家鲍迪奇美国数学家纳撒尔•鲍迪奇,从10岁起就到图书馆去刻苦攻读,博览群书,因而大器早成,14岁就成了一名精通航海和天文的学者。他立志要把自己的一生贡献给航海事业,自学了50多种语言,发现了当时航海权威穆尔的《航海实践》中80多条错误。经过多年实践,终于创造了“鲍迪奇航海法-依靠星体定位导航”。心理暗示的实验立志对成就事业的重要性,还可以从人的主观能动性,即精神因素的强大作用上得以透析。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事先告知一组被判死刑的囚犯,他们将不执行枪决,而是被刺破静脉,让血从体内流尽而死。然后将死囚蒙上眼睛,绑上双手,带入一个特定的房间坐定,拿针在他们的手腕上比划着轻刺一下(并非真正刺破血管),然后轻轻地拧开一旁的水笼头,让水一滴一滴往下滴。十几小时后,那一组囚犯先后停止了跳动。这样,囚犯在肌肉没有遭受任何损伤的情况下死去。这个实验说明了心理暗示能够对人的肌体产生何等巨大的作用。当然这是消极的作用。然而我们已经可以由此及彼,由反得正了。2.奉 献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怎样活着才算有意义?活着为自己还是活着为他人?这是每个人都要考虑的问题。“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一曲《爱的奉献》之所以能久唱不衰,是因为它唱出了大家共同的心声。奉献与索取是一对矛盾,一心索取的人,贪欲永远得不到满足,再者,没有别人的奉献,自己又能索取什么?奉献是不计报酬的给予,是“有一分热放一分光”,是“我为人人”。奉献者付出的是青春,是汗水,是热情,是一中无私的爱心,甚至是无价的生命。因为有人奉献,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才会不断增加,人类才会不断前进。奉献者收获的是一种幸福,一种崇高的情感,是他人的尊敬与爱戴,是自己生命的延长。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论文引用文献如何标注,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引用别的参考文献怎么标注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报告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 .;

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1.期刊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举例】

[1] 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004,21(1):56-58.

[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

[3] Heider, .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3): 62 – 67.

2.专著类

【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举例】[4] 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42.

[5]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42-45.

3.报纸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举例】

[6]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

[7] French, 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 Atlantic Weekly,1987-8-15(33).

4.论文集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8]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

[9] Spivak,G. “Can the Subaltern Speak?”[A]. In & (eds.). Victory in Limbo: Imigism [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Press, 1988, .

[10] Almarza, . Stud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knowledge growth[A]. In and (eds.).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Teaching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

5.学位论文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1-7.

6.研究报告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2]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997:9-10.

7.条例

【格式】[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

【举例】[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Z].1991—06—05

8.译著

【格式】[序号]原著作者. 书名[M].译者,译.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三、注释

注释是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

注释前面用圈码①、②、③等标识。

四、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与文中注(王小龙,2005)对应。

标号在标点符号内。

多个都需要标注出来,而不是1-6等等,并列写出来。

最后,引用毕业论文属于学位论文,如格式5

5.学位论文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1-7.

【相关阅读】

APA Style文献引用格式标注方法说明

在写作essay论文中,其中APA,MLA,Chicago Citation Style,都是留学生同学最为清楚熟悉而且经常用到的的引用格式了,51due教员组特别的为同学们梳理关于APA Style的.里里外外,给大家一个更清楚的视角去认识和学习APA。

一. 何为APA

常有外教要求我们使用APA形式去写论文,不论是在美方写作课,还是在专业课(例如:marketing,management等)。

很多朋友对于APA很困惑,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怎么使用。

一篇要求用APA形式写成的英语论文,想要拿到满意的分数,APA的正确使用绝对功不可没。

通俗来说,APA就是一种写外国文章需要遵循的一种格式,就是一种既定的写作规则。

没有什么玄机,当然,每个人喜欢和偏向所用的论文的形式不同,常见的书写论文的格式无外乎APA,MLA,Chicago等。

国商的外交很多,来自不同国家,要求使用APA的老师只是其中一部分,还有外教要求学生使用MLA。

这里只向大家介绍APA。

APA的全称是: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正式来说,APA格式指的就是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而此协会是目前在美国具有权威性的心理学学者组织。

APA格式起源于1929年是一种为广泛接受的研究型论文撰写格式。

APA格式主要用于心理学、教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写作。

二. APA的作用:(为何使用apa)

Apa起到支撑论文论点,避免抄袭,引用并形成资源等作用。

(如何避免自己的文章被认定有高抄袭率是应用apa的难点,也是下面讨论的重点)

三. APA两大难点

难点一:查找资源时要随手记下资源要件。

APA规范格式主要包括文内文献引用(Reference Citations in Text)和文后参考文献列举(Reference List)两大部分。

我们需要做的一大重点其实就是在找与所写论文相关的各种资料时,不忘细心地将资源的相关要件(包括时间,作者,日期,出版社,书名,文章名,网址,甚至是网页更新时间等等)记下来,然后按照规则格式标注在论文的文中及文后。

难点二:如何筛选记录下的资源要件,即根据资源类型在in-text及reference需里正确陈列资源要件。

原因是不可能每个资源的所有可能为我们收集到的信息都是一样的,有的资源我们只能找到一个作者,但是当同时有多个作者时,in-text及reference的apa格式就不同。

再如,从网上找的资源和从书本上找的资源要求的apa格式又不相同。

毕业论文随便扔

按按你目录写了给你,.

理解你的心情,本来因为女朋友忙想诚心的帮她一下,可是呢,弄巧成拙,把写好的论文给弄丢了,你可以这样做再去网吧电脑写论文的时候直接保存在桌面上,然后呢,再把它转到你的手机上收藏起来,这样的话就不会丢了。最后赶紧联系你的女朋友,把这个论文转发给他。因为他一定很需要,而且很着急,可以把你的经过解释一下,比如说前面写好一步,结果丢了,这样的话他会更理解也会更爱你,因为你心里为他做了好多。希望你们的爱情也希望你们的事业

我觉得老师做的对,看到如此糟糕的论文,绝对会让老师对学生特别失望,作为学生答辩准备都不充足,这种态度就让人很气愤。

一、熟悉内容作为将要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的同学,首先而且必须对自己所著的论文内容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和比较全面的熟悉。所谓“深刻的理解”是对论文有横向的把握。这两方面是为回答答辩委员会成员就有关论文的深度及相关知识面而提出的问题所做的准备。例如,题为<创建名牌产品发展民族产业>的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可能会问“民族品牌”二、图表穿插任何毕业论文,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用图表表达论文观点的可能,故我认为应该有此准备。图表不仅是一种直观的表达观点的方法,更是一种调节答辩会气氛的手段,特别是对私人答辩委员会成员来讲,长时间地听述,听觉难免会有排斥性,不再对你论述的内容接纳吸收,这样,必然对你的毕业论文答辩成绩有所影响。所以,应该在答辩过程事适当穿插图表或类似图表的其它媒介以提高你的答辩成绩。三、语流适中进行毕业论文答辩的同学一般都是首次。无数事实证明,他们在众多的都是和同学面前答辩时,说话速度往往越来越快,以致答辩委员会听不清楚,影响了答辩成绩。故答辩学生一定要注意在答辩过程中的语流速度,要有急有缓,有轻有重,不能像连珠炮似的轰向听众。四、目光移动毕业生在论文答辩时,一般可脱稿,也可半脱稿,也可完全不脱稿。但不管哪种开工,都应注意自己的目光,使目光时常地瞟向答辩委员会成员及会场上的同学们。这是你用目光与听众进行心灵的接触,使听众对你的论题产生兴趣的一种手段。在毕业论文答辩会上,由于听时间过长,委员们难免会有分神现象,这时,你用目光的投射会很礼貌地将他们的神“拉”回来,使委员们的思路跟你的思路走。五、体态语辅助虽然毕业论文答辩同其它答辩一样以口语为主,但适当的体态语运用会辅助你的答辩,使答辩效果更好。特别是手势语言的恰当运用会显得自信、有力、不容辩驳。相反,如果你在答辩过程中始终如一地直挺挺地站着,或者始终如一地低头俯视,即使你的论文结构再合理,主题再新颖,结论再正确,答辩效果也会大受影响。所以在毕业论文答辩时,一定要注意使用态语。六、时间控制一般在比较正规的答辩会上,都对辩手有时间要求,因此,毕业学生在进行论文答辩时应重视时间的掌握。对时间的控制要有力度,到该截止的时间立即结束,这样,显得有准备,对内容的掌握和控制也轻车熟路,容易给答辩委员会成员一个良好的印象。故在答辩前应该对将要答辩的内容有时间上的估计。当然在答辩过程中灵活地减少或增加也是对时间控制的一种表现,应该重视的。七、紧扣主题在校园中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往往辩手较多,因此,对于答辩委员会成员来说,他们不可能对每一位的论文内容有全面的了解,有的甚至连题目也不一定熟悉。因此,在整个答辩过程中能否围绕主题进行,能否最后扣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另外,委员们一般也容易就题目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提问,如果能自始至终地以论文题目为中心展开论述就会使评委思维明朗化,对你的论文加以首肯。八、人称使用在毕业论文答辩过程中必然涉及人称使用问题,我建议尽量多地使用第一人称,如“我”“我们”,即使论文中的材料是引用他人的,用“我们引用”了哪儿哪儿的数据或材料,特别是毕业论文大多是你自己作的,所以要更多使用而且是果断地、大胆地使用第一人称“我”和“我们”。如果是这样,会使答辩委员会成员有这样的印象:东西是你的,工作做了不少 !

  • 索引序列
  • 随园食单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随想
  • 论文幼儿园小班随机教育
  • 随手记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随便扔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