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关于皮格马利翁论文范文资料

关于皮格马利翁论文范文资料

发布时间:

关于皮格马利翁论文范文资料

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人物,而皮格马利翁效应则是一个广泛应用于医学、工业等领域的科学术语。皮格马利翁效应 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而这种暗示,正是让你梦想成真的基石之一。

说明一句古训的真实性,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当你对某一个体的期望被对方感知时,期望就会对该人的潜意识起影响,从而产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带来好的业绩。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在写读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传说,古代塞浦路斯岛上有一位名叫皮格马利翁的王子,他精心雕刻了一具象牙少女像,每天含情脉脉地迷恋她、欣赏她。“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终于有一天,他的“少女”竟奇迹般地活起来了。自然,这只是个传说而已,但这则传说却能带给我们很多启示。

教育公平作为推进社会公平的基础与核心前提,一直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社会民主化进程的一个普遍原则。在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总是倾向按学生的学业表现、家庭状况对学生分门别类。因此,教师期待效应对学生的影响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和关注的问题。教师期待会对学生的自我意识、自信心、学习成绩、师生关系等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作为教师应平等关爱每一个学生、相信学生潜能、降低期待的负面作用,并建立对学生的积极期待,从而达到师生的和谐发展。

本书作者罗森塔尔,将教师比喻为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形象说明了学生的智力发展具有的巨大潜能,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越高,学生智力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大。

教师期望效应是影响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效的教学是教师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让学生得到更大的发展。教师期望可促使“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形成两性的心理互动。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调整自已的期望和期望值的高低,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受到民主、平等的对待,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到应有的尊重和充分的发展。具体应该做到:

首先,教师应全面而正确地认识和评价学生。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证实, 大多数儿童都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可能性, 他们只要通过接受合适的教育和自身的主观努力, 都有可能成为一个杰出的、有思考力、有觉察力和有创造力的成功者。教师应在对学生确立这一正确认识的基础上, 对每个学生均抱以积极期望, 决不因为个人感情的好恶或学生的种族、性别、相貌、社会地位以及学业、智力、品格等而有所歧视。如果教师能真正做到这一点,那么,通过这种积极期望导致的行为倾向对学生的影响,会足以促使所有学生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 使期望效应得到大面积实现。

其次,教师应对学生形成合适的期望。按照马斯洛“ 需要层次论” 的观点人的需要不仅有高低之分,而且它们的激励作用也有所不同。低级需要容易满足, 满足了就失去了它的激励作用。高级需要不容易满足,一旦得到满足,便可以长时间起激励作用。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设置期待目标。

一个期望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鼓励的大拇指,一次肯定的点头,一句真诚的赞许……教师的举手投足之间,一颦一笑之间都流露、传递着对学生的态度和情感,教师要多创造“真实的谎言”,时时处处给予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做学生的“皮格马利翁”。

今年暑假县教育局举行了师生读书活动,要求教师读的是《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整本书的主体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自我实现的预言,教育期望及涵义。作为教师一般来说只需了解“皮格马利翁效应”就足够了。

在假期中,通过认真阅读罗森塔尔的这本书,更深入地理解了“皮格马利翁效应”。今后在的教学时,一定要将这一原理运用到教育实践中:教师就是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每个学生的智力发展都具有巨大的潜力,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越高,学生智力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大。

我们孔庄小学是沛城镇“生态课堂”教学的试点学校,由于是“小班化”教学,学生的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全面素养得到了提升,学校面貌发生了彻底的改观,办学质量大大的提高,在当地及周边地区产生了较大影响,吸引了不少不属于施教区或者外地的.孩子来我校上学,因此生源还算乐观。在好多老师的潜意识中,认为这些学生的智力不好,原有的知识水平和我校的没法比,把学习不好的责任推到学生身上。“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皮格马利翁效应就体现了这一点:暗示的力量,这一点

在本人身上也有深刻的体会。

如:我班从外地转来一名叫魏煊的学生 ,这孩子还算聪明,但字写得一点不好,字体小不说,又轻又草,更别说写字要领或技巧了,连握笔姿势也不正确。刚开始我一点点地给他讲解,必要时手把手地教他,可我坚持一个多星期,也没见他有多大改进,就有些不耐烦了。“哎,从外地转来的学生基本功就是差,老师使出浑身的解数也没用!”有时我也对他说:“你的字就这样了,怎么写也写不好了。”可这孩子不声不响的,一直在那儿默默地写。看着他这种执着的劲头,我深深地被他感染了 ,不由得鼓励他:你只要这样坚持,你会写一手好字的,结果半学期不到他写字的进步星是全班最多的,而且基本上做到了:正确、规范、匀称、书写流畅。

“皮格马利翁效应”也从另一个角度提醒我们: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人的精神之柱,是成功的先决条件。那么,应该如何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呢?以下的方法对我很有所启发,现摘抄如下:

1.、用爱心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2、、注意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精心去培养,使之不断发扬光大。

3.、如果学生有了缺点,要耐心帮助分析原因,鼓励他们克服纠正。

4、不把学生的错误公开。

5、过激的批评后,要适时的降温。

6、多表扬、鼓励,少指责、批评。

7、多给学生留面子,不要当着别人的面训斥、指责学生。

8、强调学生的优点比批评优点更有效。

9、多花时间与学生谈心。

10、正确对待学生的学习成绩或者成败体验。

11、每天规定出一定的时间与学生分享。

徐州市九里中学杨磊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于1960年在加州一所学校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

新学期,校长对两位教师说:“根据过去三四年来的教学表现,你们是本校最好的教师。为了奖励你们,今年学校特地挑选了一些最聪明的学生给你们教。记住,这些学生的智商比同龄的学都要高。”校长再三叮咛:要像平常一样教他们,不要让学生或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

这两位教师非常高兴,更加努力教学了。

我们来看一下结果:一年之后,这两个班级的学生成绩是全校中最优秀的,甚至比其他班学生的分数值高出好几倍。

知道结果后,校长不好意思地告诉这两位教师真相:他们所教的这些学生智商并不比别的学生高。这两位教师哪里会料到事情是这样的,只得庆幸是自己教得好了。

随后,校长又告诉他们另一个真相:他们两个也不是本校最好的教师,而是在教师中随机抽出来的。正是学校对教师的期待,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才使教师和学生都产生了一种努力改变自我、完善自我的进步动力。这种企盼将美好的愿望变成现实的心理,在心理学上称为“期待效应”。亦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等。它表明: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功,但是能不能成功,取决于周围的人能不能像对待成功人士那样爱他、期望他、教育他。所谓“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阅读《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便更进一步了解了皮格马利翁效应。将这一原理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将教师比喻为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形象地说明了学生的智力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越高,学生智力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大。本人所在学校是江苏省三星级高中,由于诸多客观因素,生源质量不容乐观。学生不可避免地感觉到物理难学,因而成绩不理想。在潜意识当中,我认为这些学生的智力不够,把学不好物理的责任推到学生身上。“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皮格马利翁效应体现了暗示的力量,在本人身上,教训颇为深刻。“皮格马利翁效应”也从另外一个角度提醒我们:自尊心自信心是人的精神支柱,是成功的先决条件。那么如何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呢?以下的做法对我有所启示:

1.不故意为难学生,以免让学生感到难堪。

2.不把学生的错误公开。

3.过激的批评后要适时地降温。

4.用爱心去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

5.多表扬鼓励,少指责埋怨。

6.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耐心去培养,使之不断发扬光大。

7.如果学生有了缺点,要耐心帮助分析原因,鼓励他们克服纠正。

8.正确对待学生的学习成绩,或者说成败体验。

9.多给学生留面子,不要当着别人训斥、指责学生。

10.每天划出一定的时间与学生分享。

11.强调学生的优点比批评缺点更有效。

12.让学生负些责任,让学生自己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13.多花时间与学生谈心、交流。

14.勇于向学生承认错误。,《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读后感作文1100字

“孩子不会愿意跟不喜欢的人学东西。Kids don't learn from people they don't like.”                                                                                        —— 里塔·皮尔森我有个朋友是个中学老师,有一天她在朋友圈发了个信息: 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老师,你会花更多时间给学困生,还是学优生? 花大量时间给学困生补课,补作业,在很多情况下,也就是从二三十分进步到四五十分,甚至看不到什么进步,小孩不愿学,老师逼着学,其实也没多大效果;辅导学优生,可以看到赏心悦目的作业,还可以看到学生孩子充满热情和求知欲的眼睛,以及不断提升的成绩。 我当时的回复是:对学困生是解决要不要学(学习态度的改善)的问题,学优生是解决怎么学(学习方法的改善)的问题。最近在TED演讲网站上看到一个美国老教师里塔·皮尔森(Rita Pierson)的演说,《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个支持者 Every Kid Need a Champion》,觉得这个演讲视频,可能值得每个老师看一看。 她认为教育的第一步是培养跟学生的关系,没有良好的关系,就没有有效的学习。而对于暂时的差生,则需要不断地鼓励,培养其自信,在此过程也培养师生的关系。 以下是关于她怎么教差生班的经验的演说稿摘抄:希腊神话中有个故事,一个名叫皮格马利翁的雕刻家,用象牙雕了一个女子雕像。这个雕像是如此完美,皮格马利翁爱上了它。他就天天对着雕像说话,并向爱神祈祷,希望雕像变成活人。心诚所至,金石为开,最后这尊雕像变成了一位真正的女人。  1968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杰克森一起做了个实验来验证他们的猜想。他们怀疑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可能并不是因为智商比别的学生高,而是因为老师对他们期望高,而对于差生,如果老师改善对他们的期望,他们的学习成绩也会提高。 他们选择了一所小学做实验,对参加实验的老师们说,哈佛的研究者设计了一种IQ测试,这种测试能发现有“智力激增(Intellectual Blooming)”潜力的学生。在对学生进行测试后,心理学家告诉老师他们找到了几个有智力激增潜力的学生,这些学生在本学年里智商上会有快速增长,并告诉老师这几个学生的名字。 8个月后,这几个学生的学习成绩真有了长足进步。 罗森塔尔又对这几个学生进行了IQ测试,学生们的智商果然有了很大提高。罗森塔尔跟老师们揭开了谜底,最初的IQ测试只是普通的测试,只能测智商。而那些“有智力激增潜力”的学生是随机挑选的。他跟老师们讲了皮格马利翁的故事,告诉他们这些学生智商的提高,很大原因归功于老师们期望值的提高。而期望值的提高,也使老师改变了对学生的态度和教育方式。 当人(儿童或学生)在被赋予更高期望后,他们往往会表现得更好,取得更好成绩。这种现象被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 )或罗森塔尔效应。 我认为在罗森塔尔的实验中,那些“有智力激增潜力”的学生最后真的智商变高,成绩变好,主要的原因是老师对他们态度的改善而带来的师生关系的改良。当学生们感到被关注,被尊重,并与老师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后,自然而然学习积极性就会提高,这样师生互动就进入了教育的良性循环(如下图)。 里塔·皮尔森在她的演讲的最后,说了她的母亲的故事。她母亲也是个老师,也教过很多差生。她退休后,那些学生经常去看她。其中一个曾经的差生对她说:“知道吗,沃克小姐,你改变了我的人生。当我在班上成绩还垫底的时候, 你就让我觉得我是个人物。我想让你看看不一样的现在的我。” 在她母亲的葬礼上,许许多多的学生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这个好老师离开了人世,但她与学生的联结却能长存。 对于所谓的学困生,作为老师,可能首先要做的是培养与他们的关系,不断鼓励他们,提高其学习积极性,自然学习会慢慢提高。 世上本没有永远的学困生,每个学生都需要一个坚定的支持者。

皮格马利翁论文文献

嘿嘿,安大陈红老师的课吧,我也是哦,论文真难写

今天终于写完这篇论文了……呵呵

我是星期四晚上的~~~~~陈红的 心理电影欣赏 貌似不好写啊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心理学上的名词之一,这个效应常常会被用在教学中。在这个心理学术语背后,还有一个发生在古希腊的神话故事,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正是皮格马利翁效应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那皮格马利翁效应究竟是什么意思?这个心理学名词又是谁提出来的?

皮格马利翁效应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罗森塔尔效应,这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提出来的。他在智利实验中发现,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影响。那些被老师寄予了很大期望的学生,一段时间之后,他们的学习成绩会比其他学生有很明显的改变和提升。

举个例子,老师觉得一个学生很聪明,对这个学生寄予很高期待,那即便这个学生本来没有那么聪明,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智力也会得到很快的发展和提高。而那些没有被老师寄予很高期望的学生,进步就不是很明显。因为这种效应和古希腊神话中皮格马利翁的故事很像,所以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

在希腊神话中,皮格马利翁是塞浦路斯的国王,很喜欢雕刻。皮格马利翁总觉得凡间女子姿色平平,他对她们都产生不了兴趣。于是他用自己出神入化的雕刻技术,雕出来一个美丽的少女。他爱上了自己的作品,每天都会在这个雕塑上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他把满腔热情和炽热的爱恋都给了这个雕塑,俨然已经把它当成了自己的妻子,他天天都在向神祈祷,希望能够让雕塑活过来。

终于,皮格马利翁的诚心打动了爱神,爱神给了雕像生命,从此,雕像真的成了皮格马利翁的妻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对某件事有很高的期待和执着的追求,就能够创造奇迹。

皮格马利翁效应的论文题目

一、什么是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是古代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的国王,传说他在雕塑一座少女雕像时,爱上了这位少女,最后竟是这做少女雕像,变成真人,与他结为伴侣。这个典故被罗森塔尔借用来称谓教师的期望效应,因此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罗森塔尔效应。 二、皮格马利翁效应的传递方式 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可是崔允漷教授认为,教师在传递自己期望的时候,往往意识不到自己对高期望的学生与低期望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如在分组活动时,通常会给较高期望的学生以提高水平的习题,而给较低期望的学生以复习和知识基础知识的传授;与较差的学生接触多是个体和单独的,而与较好的学生的接触更多是在群体中;与较差的学生接触时除了谈论学业问题外,更多的是一些日常生活问题,这反映出教师相当重视对低期望学生行为的控制;同时,研究还发现,教师批评能力高的学生多于能力低的学生,而表扬能力低的学生多于能力高的学生,这主要是因为,教师不能接受高期望的学生表现出较差的学习结果。 上述几种教师传递期望的途径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有利也有弊:比如分组练习时,不同层次的题目有助于学生能力水平的发挥,关注较低期望学生的行为控制,他们的日常行为趋于规范,进而提高学习效果,尽可能多的表扬能力低的学生,能帮助这些学生建立自信心;反之,如果学生意识到教师的这些行为是由于对他的期望较低而产生的,则会让这些学生失去信心,丧失前进的动力。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扬长避短,充分向学生传递积极的教师期望呢? 三、怎样发挥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最大价值? (1).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是你向学生传达期望的第一步,只有充分了解学生,了解他的行为习惯,了解他的能力层次、思维水平,你才能做出符合学生能力的行为预期,从而向他传递准确的心理期望。 (2).给予学生真诚体贴的关爱 传递教师期望的过程中,由于你对高期望值和低期望值的学生,传递行为会有所差别,为避免这种行为让学生产生错误的理解,我们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关爱。在生活中,用无微不至的关心去感化他们;在课堂上,用积极的氛围和真诚的爱去打动他们,让他们拥有幸福快乐的情感体验,从而将教师的期望内化成积极良好的一面。 (3).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适时调整期望 研究表明,教师期望较高的学生,往往能获得较大的发展。因此,当学生取得进步时,一定要及时关注,并适时将对学生的期望调整到较高水平,以利于学生的后期发展。 影响学生发展的,也许不仅仅是老师的期望,还有其它很多方面,但充分发挥教师期望的价值无疑能给学生的成长助力!

嘿嘿,安大陈红老师的课吧,我也是哦,论文真难写

其实观影之前,看它的剧照已经可以隐约嗅出一丝《春风化雨》(《死亡诗社》)的气息来。一群顽劣成性的学生,一位充满爱心,循循善诱的教师,再加上一个或几个顽固不化,粗暴专制的学校领导——这样的人物组合几乎已经形成了教育题材电影的一个固定的内在结构——所以有人说这电影“古典”、“传统”。但是导演出色地运用了音乐来作为影片的主要表现手段,从而使法国人特有的优雅浪漫,在这样一部几乎完全遵循传统套路的、中规中矩的电影中,依然被演绎得淋漓尽致。如果说《春风化雨》带给观众的第一感受是心灵的震撼,那么我以为《放牛班的春天》给人的第一感受则是心灵的沉醉:孩子们清澈的眼神,甜美清亮的童声合唱,以及悠扬的歌声中放飞的童心、梦想、感激、怀念……这一切无不美得令人动容。 此外,非常有趣的是,由于这个学期开始上教育心理学,我在影片中看到了如果是放在从前,自己绝不会注意的一点:那就是行为主义者与人本主义者的对立:)以中文系学生的眼光来看,可能只会看到校长习惯性的咆哮如雷加大棒政策与Clement Mathieu学监的温和诙谐、善良宽容这两种作风、两种人格的鲜明对比,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这实际上还反应了两种教育理念、两种心理学流派的对立。以“行动——反应”为口号的校长自然代表着刻板冷酷的行为主义者,频繁而花样繁多的惩罚措施便是他的强化手段。为了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反应,这种强化是非常及时而有力度的——校长在惩罚犯错的学生时,其态度可说是雷厉风行、不遗余力。刺激-反应的联结当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结果表现出来就是学生在校长面前噤若寒蝉,规规矩矩仿佛机器人,而在校长背后则是放肆捣蛋无所不为;并且,当面被压抑得越厉害,转过身来作为一种报复,也就更加地恣意妄为。行为主义者的做法之弊端也在这一生动的案例中暴露无遗,那就是将人视为动物,仅仅进行简单的、刻板的行为训练,而无视人丰富的内心活动和情感因素。话说回来,仅以行为主义的标准来衡量的话,校长的教育手段也颇多可指摘之处,最大的问题在于他的强化只着重于负面惩戒而忽视正面鼓励,永远只把眼睛钉在学生所犯的错误上,对他们的淘气顽劣行为极度敏感,而对他们的正确反应熟视无睹,更遑论及时加以引导,促使其转化为积极反应。学生们无时无刻不被告诫着不许这样做,不许那样做,却没有人来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怎样做。所以,即使是典型的行为主义者,肯定也会对这个校长的教育方法大摇其头的,因为他太缺乏建设性精神了。当然了,影片本来也就是要把他塑造成一个庸碌小人来做Clement Mathieu学监的陪衬,我们不必对他抱太高期望。 相比之下,Clement Mathieu学监便是春风化雨的人本主义者了:)他与校长的最大区别在哪里呢?我想主要还在于他将学生当成同自己一样的,有血有肉有尊严的活生生的人来看待,会在满足学生作为正常人类的基本需要的前提下,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引导教育。让我们来看看马斯洛提出的人类七大基本需要中,Clement Mathieu帮助学生实现了哪几点。首先是安全需要:虽不能说他将学生完全从校长的淫威下解脱出来——某种程度上他自己也是这种淫威的受害者——但至少他在心理上总是站在学生一边,并竭力为犯错的学生寻求庇护,保护他们不受伤害:因此,他首先是一个能给予学生安全感的老师。归属与爱的需要:他给予弱小而无依无靠的Pépinot更多的关爱,到最后几乎完全充当了父亲的角色。尊重的需要:当发现校长的十万法郎是Corbin所偷时,他询问了原因;想要一只热气球的愿望是意料之外的天真和单纯,为此他不忍心打碎这个孩子的人生梦想,于是又一次成为了包庇窝藏“坏孩子”的“同谋”。审美需要:这无需拿什么特别的例子来多说,整部电影的核心事件——成立合唱团——足以凸现这一点。最后是自我实现的需要,集中体现在那个有着“天使脸孔”的音乐天才Pierre Morhange身上,可以说,完全是Clement Mathieu的慧眼识珠,为Pierre Morhange一生辉煌的音乐事业奠定了基础,搭好了阶梯,令他实现了原本无法想象的人生价值。 再说一点跟心理学有关的东西,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这个老题目。在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对自己心目中的“好学生”和“坏学生”,无意识流露的态度会有多大的反差。课上,小Pépinot因为答不出玛丽莎内是怎么死的而被罚抄答案一百遍。课下,校长和蔼可亲地给了他最喜欢的乖孩子Boniface饼干的奖励,说:“你知道玛丽莎内是被枪决的吧?”Boniface自信地说:“是的,先生,就像拿破仑一样。”校长十分尴尬。另一幕,Clement Mathieu在厕所里堵住了偷他乐谱的学生,刚好被学校的老师Chabert撞见。Clement Mathieu想要大事化了,谎称是在教学生合唱。Chabert不相信,警告Mathieu不要总是袒护学生。Mathieu愤愤地说:“你真是看什么都觉得是坏事!”Chabert转过身冷漠地说:“在这里吗?没错!”如果一个老师认定自己的学生无药可救,那么自然学生的一切行为都是坏事,哪怕他们什么都还没有做,也很可能是在进行预谋策划。这种防患于未然的心态一旦过了头,势必就要演变成罗森塔尔所说的“自我实现的预言”。可以想见,在老师的偏见与歧视之下,再天性纯良的孩子,也极有可能成长为心理扭曲的人。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当引以为戒。

关于皮里论文范文资料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余杰吴敬梓一生以移居南京为界可分前后两段。前期,他与小山一样,以声色犬马的生活方式游离于“正常”的生活轨道之外。“少年时,青溪九曲画船,曾记游冶……朝复夜,费蜀锦吴绫,那惜缠头价。”(《买肢塘》)“王家昙首,伎识歌声春载酒,白板桥西,赢得才名曲部知。”(《减字木兰花》)吴敬梓不像小山一样真正沉醉到情爱之中,而更多地标榜一种不见容于俗世的生活姿态。不是为游冶而游冶,而是在游冶中体验自由。胡适说,吴氏的家产是在秦淮嫖掉的,我倒觉得,“泥沙一掷金一担”是他有意为之。只有丧失了财产,挣脱了宗族的约束后,他才能以纯粹的心境进入到文学创作之中。“枭鸟东徒,浑未解于更鸣”!(《移家赋》)33岁、不名一文的吴敬棒移家南京时,他在族人眼中已是“传为子弟戒”的“败家子”。到了“白门三日雨,灶冷囊无钱”的地步,他仍拒不参加傅学鸿词科考试。当“长老苦口讥喃喃”干涉他的自由时,他“叉手谢长老,两眉如戟声如虎”。[45]他的“痴憨”、“颠憨”、“隐括”终一生而不变,与小晏何其相似!《儒林外史》以王冕作为“隐括全文”的“名流”。他之所以有这么大的能耐,就因为他是一个“嵌崎磊落”的人,一个“有意思”的人。王冕既是葆有童心的放牛娃,又是才华横溢的畸人。他画荷花,“那荷花精神、颜色无一不像”,因为他自己就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遇着花明柳媚的时节,把一乘牛车载了母亲,他便戴了高帽,穿了阔衣,执着鞭子,口里唱着歌曲,在乡村镇上以及湖边到处玩耍,惹得乡下陔子们,三五成群跟着他笑,他也不放在眼里。”这是何等任情自遂、天真自然!面对“灭门知县”的威逼,王冕宁可风餐露宿逃亡在外,也不肯低头。他处茅屋之远而怀天下苍生,一语道出入股取仕的实质:“这法子却定得不好!将来读书人即有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凤四老爹在小说中看似可有可元,实则为一大关键。据考证,凤四老爹的原型为侠客甘凤池。[46]当时浙江总督李卫在奏折中这样描述甘凤池:“查此辈棍徒,造作讹信,往来煽感,着实痛恨,断难容其漏网。臣细思江浙好事悻谬之人,莫过于现在拿获之甘凤池等各犯。”(《雍正朱批谕旨》)对于这样一个叛逆者,吴敬棒却由衷地赞美道:“官府严刑密网,多少士大夫见了就屈膝就范,你一个小百姓,视如上芥,这就可敬了!”《懦林外史》以四大奇人的故事作结。当“那南京的名士都已渐渐销磨尽了”的时候,奇人却出现在市井中间。会写字的季遇年,“却又不肯学古人的法帖,只是自己创出来的格调,由着笔性写去”。“他若不情愿时,任你王侯将相大捧的银子送他,他正眼儿也不看”。他这样迎着施御史的脸痛骂:“你是何等之人?敢来叫我写字!我又不贪你的钱,又不慕你的势,又不借你的光,你敢叫我写起字来卜独立人格,意气风发。吴敬梓把“四大奇人”当作“述往思来”的一流人物。儒林中一片狼藉,而井市中则有闪光的人格,吴敬梓已悄悄换了一套崭新的价值标准。为什么在市井中反倒能保持人格的独立与心灵的自由呢?做裁缝的荆元,会弹琴、会写字,也喜欢做诗。朋友问他:“你既要做雅人,为甚么还要做你这贵行?何不同些学校里的人相与相与?”他道:“我也不是要做雅人,也只为性情相近,故此时常学学。至于我们这个贱行,是祖父遗留下来的。难道读书写字,做了裁缝,就玷污了不成?况且那些学校中的朋友,他们另有一番见识,怎肯与我们相与!而今每日寻得六七分银子,吃饱了饭要弹琴,要写字,诸事都由我。又不贪图人的富贵,又不伺候人的脸色;天不收,地不管,倒也快活厂这席话真石破天惊。吴敬梓认识到,人格独立的背后是经济独立。被权力网络所覆盖的儒林中,只有爬墙藤一样的附庸,而元岩上松一样的独立者。市井人物操持着被士大夫所蔑视的职业,他们却在这职业中获得了真正的经济独立。好一个“诸事都由我”!儒林人士即使爬到宰辅这样的最高位置,怕也不敢说这样的大话。吴敬梓突破传统的道德评判,揭示出产生“奇人”的经济基础。这一点,此前无人认识到。开头出现王冕,中间出现风四老爹,结尾出现四大奇人,这是作者的精心安排。他们全是没有任何社会地位、游离于统治秩序之外的平头百姓。他们的冰清玉洁、古道热肠、淡泊明志,都与丑态百出的儒林和官场形成鲜明对照,正如胡适在《吴敬梓评传》中所说:“不给你官做,便是专制君主困死人才的唯一的妙法。要想抵制这种恶毒的牢笼,只有一个法子:就是提倡一种新的社会心理,叫人知道举业的丑态,知道官的丑态;叫人觉得‘人’比‘官’格外可贵,人格比富贵格外可贵。社会上养成这种心理,就不怕皇帝‘不给你官做’的毒手段了。而一部《儒林外史》的用意只是要想养成这种社会心理罢了。”然而,这种社会心理终究很难养成。吴敬梓这个嵌崎磊落的败家子是寂寞的,他笔下的奇人们也是寂寞的。荆元为知音于老者弹琴,“弹了一会,忽作变徽之音,凄清宛转,于老者听到深微之处不觉凄然泪下”。读者读到这里,掩卷深思,怕也要“凄然泪下”了!余秋雨!口无所臧否,心有所褒贬———《儒林外史》提倡一种新的社会心理,叫人知道举业的丑态,知道官的丑态;叫人觉得“人”比“官”格外可贵,人格比富贵格外可贵。社会上养成这种心理,就不怕皇帝“不给你官做”的毒手段了。———胡适《吴敬梓评传》在浩若星海的中国古典小说中,被鲁迅许以“伟大”二字的,只有两部书,其中之一便是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写士林阶层的。在中国的古代,所谓的士林,既是知识分子的世界,也即是官场。这是部批判知识分子的书,也可以说是一部揭露官场昏晦的书。这样说来,在当代的中国,确实很有重读《儒林外史》的需要了。作者吴敬梓(公元1701年—1754年),生长在长江北岸安徽省全椒县一个“名门望族”的大家庭。曾祖和祖父两辈官运亨通,在明清之际,有50年“家门鼎盛”的时期。但他自己的祖父在同辈中功名很小,而且早逝;他从小被出嗣给长房吴霖起,即是他的养父,吴霖起只做了几年县教谕,后来因为得罪上司而丢官,郁郁而终。吴敬梓13岁丧母,23岁丧父,本身既不热心功名,又轻视钱财,随意挥霍,慷慨仗义,上代留下的家产在几年之内被他挥霍得所剩无几,以致“田庐尽卖”、“奴逃仆散”,一时“乡里传为子弟戒”(《减字木兰花·庚戌除夕客中》)。加上考场失利,刺激甚重,“那得双眉时暂开?”回乡之后,由于不堪冷遇,于雍正十一年移家南京。从此时直到54岁在扬州逝世,主要靠卖文和朋友周济过活,也是在此期间完成了《儒林外史》这部鸿篇巨著。吴敬梓自幼处在名门望族的社会环境中,而成长的家庭却是一直在走下坡路,中年后又骤然陷入贫困不堪的境地。在他一生所经的这种由“渐”而“骤”的家庭破落过程中,他在家乡全椒县、在苏北赣榆县(其父任职之地)、在南京都曾久住,到过扬州、安庆、芜湖等城市;从宗族几代关系以及自己的人际关系看,他接触的士大夫阶层很广泛,认识与熟知的人物也非常多。他看的嘴脸,受的冷暖,经历的人事,体验的世情,都极其丰富深刻。这就培养了他富有正义的敏锐感觉和体察现实的清醒头脑,使他能够看透清朝黑暗统治下士大夫阶层的堕落与无耻,看透政治的罪恶与社会的腐败。正是这种身世经历,成为吴敬梓严肃的现实主义精神的直接渊源。《儒林外史》对于士林阶级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含泪的批判。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儒林外史》“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通过对种种不和谐、悖于人情、逆于常理的荒谬现象的揭露,注入描写人物的自吹自擂、大言不惭、自作聪明、弄巧成拙、欺世盗名、自命清高、自相矛盾等等。正像果戈里所说:“我们的们,我们的怪物们!……让大家笑个痛快!笑真伟大,它不夺去生命、田产,可是在它面前,你会低头服罪,像个被绑住的兔子。”《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有鲜明的目的,那便是“作者之意为醒世计,非为骂世也”。作者虽然极尽讽刺之能事,却是要挽救被讽刺的这一群,正所谓“善者,感发人之善心;恶者,惩创人之逸志”。作者以悲天悯人的手笔描写了八股制度下众多儒林人士的悲剧性命运,进而展开了一幅封建科举时代的社会风情画,抨击了制度的腐朽和社会的黑暗,使《儒林外史》成为中国古典讽刺小说中的圣品。《儒林外史》历来被评价为古典现实主义巨著,即为现实主义作品,其中很多故事与人物直接来源于生活。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就曾说过:“《儒林外史》所传人物,大多实有其人,而以象形谐声和庾词隐语寓其姓名。”《儒林外史》擅长运用“皮里阳秋”的笔法,也就是“口无所臧否,而心有所褒贬”。作者的看法并不是直接拿出来硬塞给读者,而是在具体形象的塑造中微言大义。周进和范进的中举,匡超人的转变,杜少卿的豪举,马二先生的迂腐,这一切都是通过具体的情节来表现深刻丰富的思想。作者并没有直接向我们褒贬什么,但每个形象都饱含着巨大力量的褒贬,传达着作者明确的正义观,我们必须从不同时期、不同场合的各种形象的关联、发展上体会和了解。这是一种富有现实主义色彩的叙事方式。该书另一个艺术特色是速写式和剪影式的人物形象。《儒林外史》是一部主角不断变换的长篇小说,或者说是一部由无数短篇交替而成的长篇小说,基本上不可能通过详细描写其一生经历,以及在曲折的故事情节中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世界。所以,吴敬梓把重点集中在人的性格中最刺目的特征上,从而深入细致地表现一个相对静止的人生相。这就如同从人物漫长的性格发展史中截取一个片断,再让它在人们面前转上一圈,把此时此地的“这一个”,放大给人看。这是勾画讽刺人物的一个很出色的手法,它使人物形象色彩明净,情节流动迅速,好像人物脸谱勾勒一成,这段故事便告结束,而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正是这些精工提炼的精彩情节。胡适在《吴敬梓评传》中所说:“不给你官做,便是专制君主困死人才的唯一的妙法。要想抵制这种恶毒的牢笼,只有一个法子:就是提倡一种新的社会心理,叫人知道举业的丑态,知道官的丑态;叫人觉得‘人’比‘官’格外可贵,人格比富贵格外可贵。社会上养成这种心理,就不怕皇帝‘不给你官做’的毒手段了。而一部《儒林外史》的用意只是要想养成这种社会心理罢了。”

书中提到了王冕这个人,王冕还是个勤奋好学,自学成才,孝敬母亲的人。

一、吴敬梓的生平与著作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他家自其曾祖起一直科第不绝,官也做得相当发达,有过五十年“家门鼎盛”(吴敬梓《移家赋》)的时期,但到了他父亲时已经衰败。他少年时代生活还颇优裕,随父亲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这种教育并不局限于八股文训练,还涉及到经史、诗赋。 祖辈的科第发家和当时的家门不振使他早年也醉心举业,二十岁时考上了秀才,这也是他一生所取得的最高功名。 三年后父亲亡故,他的生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他继承了一笔丰厚的遗产,族人欺他这一房势单力孤,蓄意加以侵夺,这使他看到人情世态的凉薄,并由此产生了对家族的厌恶和反抗的情绪,祖传遗产也在短短几年内随着这种情绪的增长而加速散尽:他一面往来于家乡与南京,涉足花柳风月之地,肆意挥霍;一面随意散发钱财给向他求助的人。他被乡里视为“败家子”而“传为子弟戒”(吴敬梓《减字木兰花》词)。而且他几次乡试都没有考中,也遭到族人和亲友的歧视,感到在家乡很难居住下去,便在三十三岁时把家搬到了他所喜爱的有着名山胜水的南京。 到南京以后,家境虽已很困窘,但他仍过着豪放倜傥的生活,与四方文酒之士交游,甚至在没落之中,仍变卖了家产,以葺先贤祠。同时,他对仕途也失去了兴趣。三十六岁时,安徽巡抚赵国麟推荐他入京应“博学鸿词”科考试,他也称病不去。而他的经济状况日益恶化,主要靠卖文和朋友接济过活,有时竟到了“囊无一钱守,腹作于雷鸣”,“近闻典衣尽,灶突无烟青”(程晋芳《寄怀严东有》)的地步。虽然他性格豪爽,但内心的辛酸还是难免的。当他的好友程晋芳也陷入困境时,他感慨地说道:“子亦到我地位,此境不易处也,奈何!”(程晋芳《文木先生传》) 吴敬梓是旧时代一种很特别的人物。《儒林外史》第三十四回借高先生对杜少卿的批评,描绘出他自己的精神面貌来: 他这儿子就更胡说,混穿混吃,和尚道士、工匠花子,都拉着相与,却不肯相与一个正经人。不到十年内,把六七万银子弄的精光。天长县站不住,搬在南京城里,日日携着乃眷上酒馆吃酒,手里拿着一个铜盏子,就像讨饭的一般。不想他家竟出了这样子弟。学生在家里,往常教子侄们读书,就以他为戒。每人读书的桌子上写一纸条贴着,上面写道:“不可学天长杜仪”。 这里正是写出了吴敬梓与由“正经人”所组成的世界和他们的人生规范的冲突。在吴敬梓看来,在所谓“正经人”的世界里,人心为功名富贵和虚假的道德所掩蔽,失去了生命应有的健康性,更失去了求知和求真理的热情,倒不如“和尚道士、工匠花子”生活得自然本色。他必须从这个“正经人”的世界中逃脱出来,才不致使自己的生命遭到窒息。 但生活的理想究竟在哪里,这对吴敬梓仍然是艰难的课题。他看到“衣冠人物”的堕落,想到的是原始儒学以人格修养为先的原则,觉得讲求礼乐仁政和君子式的“文行出处”,才是挽救士风的途径。他晚年曾用心于经学,认为这是“人生立命处”(《文木先生传》),并曾著《诗说》(已佚)。他的这种努力,与时代风气是一致的。清代重实证的经学,在一部分学者那里具有同教条化、官方化的程朱理学相对抗,通过对儒家经典的重新阐释来改造社会文化的用意,正如皮锡瑞论清代“经学复盛”的原因,谓“一时才俊之士,痛矫时文(指八股)之陋,薄今爱古,弃虚崇实”(《经学历史》)。 当然,这种以古老经典为依据的思想学说所能达到的实际效果是极有限的,它对于吴敬梓也只是一种晚年生活的寄托而已吧。 《儒林外史》约作于吴敬梓四十岁至五十岁时,这正是他经历了家境的剧变而深悉世事人情的时期。此书现在所见的最早刻本(卧闲草堂本)为五十六回,而程晋芳在《文木先生传》中记为“五十卷”(即五十回),他是吴敬梓长期交往的好友,所言当为可信。五十六回中,末回为后人所添加,这已为学界所公认。而我们认为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内容也是后人窜入的,这主要是两大块:一是三十八回至四十回前面一大半,即萧云仙在青枫城的故事;一是四十一回结尾至四十四回前面一小半,即以汤镇台野羊塘大战为核心的故事。这两部分偏离全书的主题和结构,思想倾向与全书不合拍,艺术性也很差。 此外,吴敬梓还著有诗文集《文木山房集》。 二、《儒林外史》的思想与艺术 《儒林外史》虽然一般归类为长篇小说,但它的结构却不是现代意义上严格的长篇小说的结构。全书中没有贯穿始终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框架,而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故事的连环套;前面一个故事说完了,引出一些新的人物,这些新的人物便成为后一个故事中的主要角色。有的人物上场表现一番以后,就不再出现,有的人物还再次出现,但基本上只是陪衬性的了。这种特点,鲁迅谓之“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中国小说史略》)。但全书也不只是若干短篇的集合,它以明代为背景,揭露在封建专制下读书人的精神堕落和与此相关的种种社会弊端,有一个非常明确的中心主题,也有大致清楚的时间线索。在情节上,也存在内在的统一:第一回以王冕的故事喻示全书的主旨;第二至三十二回分写各地和各种类型的儒林人物;第三十三回以后,随着杜少卿从天长迁居南京,全书的中心便转移到南京士林的活动,并以祭泰伯祠为主要事件(在剔除后人窜入的部分以后,上述面貌就很清楚);最后以“市井四大奇人”收结全书,与第一回遥相呼应。总体说来,这是一部短篇艺术与长篇艺术相结合的作品。 在封建时代,“士”是社会的中坚阶层。按照儒学本来的理想,士的职业虽然是“仕”,其人生的根本目标却应该是求“道”(《论语》所谓“士志于道”),这也是士林人物引以为骄傲的。然而事实上,随着专制政治的强化,读书人越来越依附于国家政权,而失去其独立思考的权利乃至能力,导致人格的奴化和委琐。如何摆脱这种状态,是晚明以来的文学十分关注的问题。 《儒林外史》首先对科举大力抨击。在第一回“楔子”中,就借王冕之口批评因有了科举这一条“荣身之路”,使读书人轻忽了“文行出处”——即传统儒学要求于“士”的学问、品格和进退之道。第二回进入正文开始,又首先集中力量写了周进与范进这两个穷儒生的科场沉浮的经历,揭示科举制度如何以一种巨大的力量引诱并摧残着读书人的心灵。他们原来都是在科举中挣扎了几十年尚未出头的老“童生”,平日受尽别人的轻蔑和凌辱。而一旦中了举成为缙绅阶层的一员,“不是亲的也来认亲,不相与的也来认相与”,房子、田产、金银、奴仆,也自有人送上来。在科举这一门槛的两边,隔着贫与富、贵与贱、荣与辱。所以,难怪周进在落魄中入贡院参观时,会一头撞在号板上昏死过去,被人救醒后又一间间号房痛哭过去,直到口吐鲜血;而范进抱了一只老母鸡在集市上卖,得知自己中了举人,竟欢喜得发了疯,幸亏他岳父胡屠父那一巴掌,才恢复了神智。读书人——特别是那些出身贫寒的读书人如何为科举而癫狂的情状,通过这两个人物显露得极其充分而又带着一种惨厉的气氛。 作为儒林群像的画谱,《儒林外史》的锋芒并不只是停留在科举考试上。小说中所描写的士林人物形形色色,除了周进、范进这一类型外,有张静斋、严贡生那样卑劣的乡绅,有王太守、汤知县那样贪暴的官员,有王玉辉那样被封建道德扭曲了人性的穷秀才,有马二先生那样对八股文津津乐道而完全失去对于美的感受力的迂儒,有一大群像景兰江、赵雪斋之类面目各异而大抵是奔走于官绅富豪之门的斗方名士,也有像娄三公子、娄四公子及杜慎卿那样的贵公子,喜欢弄些“礼贤下士”或自命风雅的名堂,其实只是因为活得无聊……。这些人物并不能简单地一概归之为“反面角色”,但他们都从不同意义、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在读书人中普遍存在的极端空虚的精神状况,从而反映出社会文化的萎靡状态。他们熙熙攘攘奔走于尘世,然而他们的生命是无根蒂的。在这些人物中,像马二先生好谈文章而不识李清照,范进当了一省的学道而不知苏轼为何人,反映出科举对士林文化修养的破坏;像上至某“大学士太保公”借口“祖宗法度”以徇私,下至穷秀才王德、王仁标榜“伦理纲常”而取利,则反映出士林人物在道义原则上的虚伪性。《儒林外史》描摹出这种普遍性的社会景观,从根本上揭示了封建制度对人材的摧毁和它自身因此而丧失生机。 《儒林外史》中也有一部分为作者所肯定所赞颂的人物,大致可以分为二类:一类是士林中为数不多的贤者,一类是市井小民(其中包括普通民众和“市井奇人”)。而他们又有共同之处,即信守自身的人生原则,前者不为功名富贵所驱,后者与之绝缘。这一部分人物刻画得不是很成功。书中的杜少卿有着作者自己的影子,他对当时被定于一尊的朱熹的经解表示大胆的怀疑,在南京游清凉山时,他一手携着妻子,一手拿着金杯,一边走一边大笑,使路旁游人都“不敢仰视”,他的身上带有比较多的离经叛道的味道。但这只是表现出一种生活态度,真正代表作者的社会理想的则是庄绍光、迟衡山、虞博士等“真儒”。在作者看来,他们身上表现出的原始儒学精神可以重建合理合情的社会价值。但这是一种观念化的、缺乏真实生活基础的愿望,因此他笔下的“真儒”们成了一种贤人政治的符号,性格显得单调而苍白。作为全书核心事件的祭祀泰伯祠的场面,也貌似肃穆庄重,实际是腐气腾腾。写普通市井人物如牛老爹、卜老爹等时,作者往往把下层社会的忠厚本分视为美德;而所谓“市井奇人”,其实是隐士情调的化身。这表明尽管作者观察社会弊病的眼光冷峻而深刻,但对于如何纠正这些弊病,他实在有些茫然。由于对原始儒学精神的迷信,他难以从活生生的现实中找到社会变革的方向。 但同时应该注意到,作者通过描写的这一部分人物,也还是触及了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即:只有摆脱政治权力体制,人们才有可能保持自身的人格尊严。这些人物中也有写得比较成功的,如傲然以“败家子”面貌出现的杜少卿,表现了对社会公认价值的蔑视和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另外有一个沈琼枝也很引人注意,她是一个被盐商娶为妾而只身逃至南京、企图以自身的技艺谋食的奇女子,大胆泼辣,敢作敢为。这一形象,反映出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女性开始有了一种挣脱其自古以来的依附性地位的微弱可能性。 《儒林外史》的出现,标志了中国小说艺术的重大发展。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曾这样评价: 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擿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始有足称讽刺之书。 又说:“是后亦鲜有以公心讽世之书如《儒林外史》者。”在这里鲁迅强调了“公心”,即作者对于世事的讥讽,并非出于因个人遭遇而产生的对某些人物或对社会的激愤,更无哗众取宠、耸人听闻的用意,而是出于对社会的真切认识,包含了一种忧患之心。 在把《儒林外史》称为“讽刺杰作”时,特别要注意的是它的写实性。以前的小说中,像《金瓶梅》也有讽刺的妙笔,某些不动声色而入木三分的刻画手段也为《儒林外史》所继承,但从全书来看,它仍有不少夸张和漫画式的成分。《儒林外史》则不同,它的讽刺,主要是通过选取合适的素材和准确的、透入人物深层心理的刻画来完成的。许多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司空见惯、素来不以为有何不妥、有何深意可究的事情,经过作者的提炼和描摹,有时加上稍稍的夸张,便清晰地透出了社会的荒谬与人心的伪妄;而当人们读这些故事的时候,却又觉得它仍然是真实的生活写照。卧闲草堂本第三回总评说:“慎毋读《儒林外史》,读竟乃觉日用酬酢之间无往而非《儒林外史》。”指出了小说以写实为讽刺之根基所形成的警醒人心的力量。 吴敬梓的眼光是十分尖锐的,但他并不缺乏对社会中平凡人物的理解和同情。他笔下的人物固然有严贡生那样十分卑劣粗俗、令人厌恶的角色,但这类人物只是现实生活里各色人物中的一小部分,作者并不是把他所讽刺的对象一味当作所谓“丑类”来描绘。像严贡生的同胞兄弟严监生,临死时因见灯盏里点了两根灯草,便伸着两根指头不肯断气,这一细节常被举为讽刺吝啬鬼的例子,但作者其实也写到他为了把妾赵氏扶为正室,舍得大把大把地花银子。两相对照,显得这位严监生既可怜又可笑,却也颇有人情味。又如马二先生,迂腐古板中又有一种古道心肠。他差点上了洪憨仙的大当,但在洪憨仙暴死后,却拿出银子来为他办理后事。许多人物看起来很可笑的行为,说到底只是表现着平凡的人性的弱点。而作者在表现其尖锐的社会批判意识时,也很少把具体的个人行为仅仅归诸其自身道德品格的原因,而能真实地写出这些个人行为缘何而产生。像周进在贡院中头撞号板、嚎哭吐血的情节,单独地看似乎非常愚蠢可笑,但是因为在这之前书中描写了周进作为一个老“童生”所遭受的种种凌辱,读者会觉得他的举止是很自然的,甚至是令人悲悯和同情的。 还有像匡超人从一个纯朴的农家青年逐渐蜕变为一个圆滑而无耻的文人的过程,更强烈地揭示了人是其命运和环境的产物的事实。因而,作者通过这些人物形象所提出的社会批判就具有格外深刻的意义。 小说从传奇性向非传奇性发展,本质上是一个逐渐深入人性真实的过程。因为愈是在排除偶然因素的平淡而日常化的生活中,愈是能反映出人物的真实面貌和深层心理。《儒林外史》在这方面的成就尤其值得赞赏。它的故事除了末尾写“四大奇人”的部分,几乎完全排除了传奇色彩、幻想的或诗意的成分,以及激烈的戏剧化的矛盾冲突,成为平平实实的生活原貌的描述。这一特色,比同样是写实的《金瓶梅》、《红楼梦》还要突出。而在这些平实的、每每是细琐的叙述中,展现了作者异乎寻常的艺术功力。像马二先生游西湖的一节,平淡得既没有辞采也没有情节可言,却把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写到透彻无遗的程度。这位马二先生对着眼下这“天下第一个真山真水的景致”全无会心,茫茫然一路大嚼过去,固然写出一种迂儒本色,而作者写他怎样看女人,那更是微妙。第一次他是看见一船船前来烧香的乡下妇女,从发型到衣着到脸部以至脸上的疤疥都细细“看了一遍”,却“不在意里”。因为这些乡下妇女对马二先生而言并没有吸引力,他的“看”只是对“女人”的一种不自觉的反应,心中实无所动,所以看得那么放肆。第二次他又在湖边看三个富贵人家的女客在船中换衣裳,一直看到她们带着丫环缓步上岸,到了快要遇上的时候,却“低着头走了过去,不曾仰视”。这一回其实是有点“在意里”了,所以在举止上反而有了自我节制。第三次写到他在净慈寺遇上成群逐队的富贵人家的女客,但尽管他“腆着个肚子”,“只管在人窝里撞”,却是“女人也不看他,他也不看女人”,彼此视若无物。因为太近的女人,古板而讲究“君子”之行的马二先生是不敢看的,所以他就把自己封闭得更严,成为一种麻木的状态。但这“不看”的态度,毕竟还是因为感觉到了女人对他的心灵的触激,所以不看也是一种“看”。就这样,马二先生在西湖边经受了女人引起的小小骚动,而平安地从“天理”与“人欲”之间穿行过去。淡化故有情节、从细琐处见精神的写作方法,在过去的小说如《金瓶梅》和“三言”、“二拍”的某些佳篇中虽也可以看到,但还从没有写得如此深入而微妙。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知道吴敬梓是怎样洞察人心,善于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但他并不以叙述者的身份对此进行分析介绍,而喜欢纯用白描手法,以人物自身的动作、对话来表现,笔锋内藏而涵蕴深厚。这方面的例子还有不少,如第五回写严监生之妾赵氏在正室王氏病重时每夜焚香,哭求天地,表示自己愿代王氏死。到了王氏提出一旦自己死去她可以扶为正室时,“赵氏忙叫请爷进来,把奶奶的话说了”,只一句,便写透了赵氏的内心。当然,这也是她在卑贱的地位上的苦苦挣扎。 《儒林外史》的语言是一种高度纯熟的白话文,写得简练、准确、生动、传神,极少有累赘的成分,也极少有程式化的套语。如第二回写周进的出场: 头戴一顶旧毡帽,身穿元色绸旧直裰,那右边袖子同后边坐处都破了,脚下一双旧大红绸鞋,黑瘦面皮,花白胡子。 简单的几笔,就把一个穷老塾师的神情面目勾勒出来。像“旧毡帽”表明他还不是秀才,“右边袖子”先破,表明他经常伏案写字,这些都是用笔极细的地方。而这种例子在小说中是随处可见的。白话写到如此精炼,已经完全可以同历史悠久的文言文媲美了。 《儒林外史》当然也有一些不理想的地方。如果与稍后的《红楼梦》相比,论结构之宏大完整、人物之类型众多,它都显然不如《红楼梦》。但《红楼梦》还是有较多的“古典”气息(如它的以神话为象征的哲理内涵、诗词歌赋的运用,以及宝黛爱情故事的诗化成分等),《儒林外史》朴素、平实而深刻的艺术风格,则更接近于现代小说。鲁迅小说中一些简洁的描写和冷峻的笔调,可以看出与《儒林外史》的关系。就这一点而言,它在中国文学史上是有特殊地位的。吴敬梓与《儒林外史》 余杰 吴敬梓一生以移居南京为界可分前后两段。前期,他与小山一样,以声色犬马的生活方式游离于“正常”的生活轨道之外。“少年时,青溪九曲画船,曾记游冶……朝复夜,费蜀锦吴绫,那惜缠头价。”(《买肢塘》)“王家昙首,伎识歌声春载酒,白板桥西,赢得才名曲部知。”(《减字木兰花》)吴敬梓不像小山一样真正沉醉到情爱之中,而更多地标榜一 种不见容于俗世的生活姿态。不是为游冶而游冶,而是在游冶中体验自由。胡适说,吴氏的家产是在秦淮嫖掉的,我倒觉得,“泥沙一掷金一担”是他有意为之。只有丧失了财产,挣脱了宗族的约束后,他才能以纯粹的心境进入到文学创作之中。 “枭鸟东徒,浑未解于更鸣”!(《移家赋》)33岁、不名一文的吴敬棒移家南京时,他在族人眼中已是“传为子弟戒”的“败家子”。到了“白门三日雨,灶冷囊无钱”的地步,他仍拒不参加傅学鸿词科考试。当“长老苦口讥喃喃”干涉他的自由时,他“叉手谢长老,两眉如戟声如虎”。[45]他的“痴憨”、“颠憨”、“隐括”终一生而不变,与小晏何其相似! 《儒林外史》以王冕作为“隐括全文”的“名流”。他之所以有这么大的能耐,就因为他是一个“嵌崎磊落”的人,一个“有意思”的人。王冕既是葆有童心的放牛娃,又是才华横溢的畸人。他画荷花,“那荷花精神、颜色无一不像”,因为他自己就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遇着花明柳媚的时节,把一乘牛车载了母亲,他便戴了高帽,穿了阔衣,执着鞭子,口里唱着歌曲,在乡村镇上以及湖边到处玩耍,惹得乡下陔子们,三五成群跟着他笑,他也不放在眼里。”这是何等任情自遂、天真自然!面对“灭门知县”的威逼,王冕宁可风餐露宿逃亡在外,也不肯低头。他处茅屋之远而怀天下苍生,一语道出入股取仕的实质:“这法子却定得不好!将来读书人即有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 凤四老爹在小说中看似可有可元,实则为一大关键。据考证,凤四老爹的原型为侠客甘凤池。[46]当时浙江总督李卫在奏折中这样描述甘凤池:“查此辈棍徒,造作讹信,往来煽感,着实痛恨,断难容其漏网。臣细思江浙好事悻谬之人,莫过于现在拿获之甘凤池等各犯。”(《雍正朱批谕旨》)对于这样一个叛逆者,吴敬棒却由衷地赞美道:“官府严刑密网,多少士大夫见了就屈膝就范,你一个小百姓,视如上芥,这就可敬了!” 《懦林外史》以四大奇人的故事作结。当“那南京的名士都已渐渐销磨尽了”的时候,奇人却出现在市井中间。会写字的季遇年,“却又不肯学古人的法帖,只是自己创出来的格调,由着笔性写去”。“他若不情愿时,任你王侯将相大捧的银子送他,他正眼儿也不看”。他这样迎着施御史的脸痛骂:“你是何等之人?敢来叫我写字!我又不贪你的钱,又不慕你的势,又不借你的光,你敢叫我写起字来卜独立人格,意气风发。吴敬梓把“四大奇人”当作“述往思来”的一流人物。儒林中一片狼藉,而井市中则有闪光的人格,吴敬梓已悄悄换了一套崭新的价值标准。为什么在市井中反倒能保持人格的独立与心灵的自由呢? 做裁缝的荆元,会弹琴、会写字,也喜欢做诗。朋友问他:“你既要做雅人,为甚么还要做你这贵行?何不同些学校里的人相与相与?”他道:“我也不是要做雅人,也只为性情相近,故此时常学学。至于我们这个贱行,是祖父遗留下来的。难道读书写字,做了裁缝,就玷污了不成?况且那些学校中的朋友,他们另有一番见识,怎肯与我们相与!而今每日寻得六七分银子,吃饱了饭要弹琴,要写字,诸事都由我。又不贪图人的富贵,又不伺候人的脸色;天不收,地不管,倒也快活厂这席话真石破天惊。吴敬梓认识到,人格独立的背后是经济独立。被权力网络所覆盖的儒林中,只有爬墙藤一样的附庸,而元岩上松一样的独立者。市井人物操持着被士大夫所蔑视的职业,他们却在这职业中获得了真正的经济独立。好一个“诸事都由我”!儒林人士即使爬到宰辅这样的最高位置,怕也不敢说这样的大话。吴敬梓突破传统的道德评判,揭示出产生“奇人”的经济基础。这一点,此前无人认识到。 开头出现王冕,中间出现风四老爹,结尾出现四大奇人,这是作者的精心安排。他们全是没有任何社会地位、游离于统治秩序之外的平头百姓。他们的冰清玉洁、古道热肠、淡泊明志,都与丑态百出的儒林和官场形成鲜明对照,正如胡适在《吴敬梓评传》中所说:“不给你官做,便是专制君主困死人才的唯一的妙法。要想抵制这种恶毒的牢笼,只有一个法子:就是提倡一种新的社会心理,叫人知道举业的丑态,知道官的丑态;叫人觉得‘人’比‘官’格外可贵,人格比富贵格外可贵。社会上养成这种心理,就不怕皇帝‘不给你官做’的毒手段了。而一部《儒林外史》的用意只是要想养成这种社会心理罢了。” 然而,这种社会心理终究很难养成。吴敬梓这个嵌崎磊落的败家子是寂寞的,他笔下的奇人们也是寂寞的。荆元为知音于老者弹琴,“弹了一会,忽作变徽之音,凄清宛转,于老者听到深微之处不觉凄然泪下”。读者读到这里,掩卷深思,怕也要“凄然泪下”了! 余秋雨! 口无所臧否,心有所褒贬———《儒林外史》 提倡一种新的社会心理,叫人知道举业的丑态,知道官的丑态;叫人觉得“人”比“官”格外可贵,人格比富贵格外可贵。社会上养成这种心理,就不怕皇帝“不给你官做”的毒手段了。 ———胡适《吴敬梓评传》 在浩若星海的中国古典小说中,被鲁迅许以“伟大”二字的,只有两部书,其中之一便是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写士林阶层的。在中国的古代,所谓的士林,既是知识分子的世界,也即是官场。这是部批判知识分子的书,也可以说是一部揭露官场昏晦的书。这样说来,在当代的中国,确实很有重读《儒林外史》的需要了。 作者吴敬梓(公元1701年—1754年),生长在长江北岸安徽省全椒县一个“名门望族”的大家庭。曾祖和祖父两辈官运亨通,在明清之际,有50年“家门鼎盛”的时期。但他自己的祖父在同辈中功名很小,而且早逝;他从小被出嗣给长房吴霖起,即是他的养父,吴霖起只做了几年县教谕,后来因为得罪上司而丢官,郁郁而终。吴敬梓13岁丧母,23岁丧父,本身既不热心功名,又轻视钱财,随意挥霍,慷慨仗义,上代留下的家产在几年之内被他挥霍得所剩无几,以致“田庐尽卖”、“奴逃仆散”,一时“乡里传为子弟戒”(《减字木兰花·庚戌除夕客中》)。加上考场失利,刺激甚重,“那得双眉时暂开?”回乡之后,由于不堪冷遇,于雍正十一年移家南京。从此时直到54岁在扬州逝世,主要靠卖文和朋友周济过活,也是在此期间完成了《儒林外史》这部鸿篇巨著。 吴敬梓自幼处在名门望族的社会环境中,而成长的家庭却是一直在走下坡路,中年后又骤然陷入贫困不堪的境地。在他一生所经的这种由“渐”而“骤”的家庭破落过程中,他在家乡全椒县、在苏北赣榆县(其父任职之地)、在南京都曾久住,到过扬州、安庆、芜湖等城市;从宗族几代关系以及自己的人际关系看,他接触的士大夫阶层很广泛,认识与熟知的人物也非常多。他看的嘴脸,受的冷暖,经历的人事,体验的世情,都极其丰富深刻。这就培养了他富有正义的敏锐感觉和体察现实的清醒头脑,使他能够看透清朝黑暗统治下士大夫阶层的堕落与无耻,看透政治的罪恶与社会的腐败。正是这种身世经历,成为吴敬梓严肃的现实主义精神的直接渊源。 《儒林外史》对于士林阶级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含泪的批判。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儒林外史》“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通过对种种不和谐、悖于人情、逆于常理的荒谬现象的揭露,注入描写人物的自吹自擂、大言不惭、自作聪明、弄巧成拙、欺世盗名、自命清高、自相矛盾等等。正像果戈里所说:“我们的们,我们的怪物们!……让大家笑个痛快!笑真伟大,它不夺去生命、田产,可是在它面前,你会低头服罪,像个被绑住的兔子。”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有鲜明的目的,那便是“作者之意为醒世计,非为骂世也”。作者虽然极尽讽刺之能事,却是要挽救被讽刺的这一群,正所谓“善者,感发人之善心;恶者,惩创人之逸志”。作者以悲天悯人的手笔描写了八股制度下众多儒林人士的悲剧性命运,进而展开了一幅封建科举时代的社会风情画,抨击了制度的腐朽和社会的黑暗,使《

关于死皮论文范文资料

去角质通俗的讲就是去死皮。

1、角质层是我们最外层的皮肤组织,28天是它代谢的一个周期。角质层有对皮肤保护,保湿,防晒的作用,同时可有效防止一些微生物、细菌的入侵。如果在正常的代谢期它没有完全脱落离开我们的皮肤,那么久而久之我们的角质层就会慢慢堆积,导致各种症状出现,例如痘痘。

2、因为很多事皮肤粗糙,不够光滑,肤色出现暗沉、发黄,这些都很有可能是由于太久没去角质而造成的。

扩展资料:

正确去角质:

1、去角质不可太频繁。

去角质最重要的是要控制住次数,最多两周1次,如果次数太过频繁,会伤害到皮肤,使皮肤干裂。

2、去角质要注意手法。

去角质手法不正确会导致脸上出现细纹,去角质首先彻底将脸部清洁干净,最好在按摩及洗脸后进行,然后从脖子由下往上推抹去角质层产品,才不会出现去完角质,皮肤被拉皱的情况。

3、不同的肤质使用不同的去角质产品。

干性肌肤使用美容角质霜轻脱角质;中、油性皮肤使用可去除表皮之老化角质、黑色素和粉刺的美容角质霜,用完之后还要记得做好保湿,可先擦上可以平衡皮肤PH值的润肤霜,再敷用面膜。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为什么要去角质? 去角质需注意4个要点

人民网-到底应不应该去角质?如何正确去角质

所谓的死皮实际上就是人体表皮最上面的一层,医学名称叫角质层,它是人体表皮角质形成细胞逐渐向外发展的终结。角质层是表皮的最外层,其厚度依身体部位的不同而定。由5一10层含有角蛋白和角质脂肪的无核角化细胞组成,能够耐受一定的外力侵害,阻止体内液体外渗和化学物质的内渗,是良好的天然屏障。(1)机械性的保护作用,角质层处在最外面,具有一定的韧性,能耐受轻度的搔抓和摩擦。角质层具有弹性,和下面弹性更好的真皮纤维组织及皮下脂肪组织的联合作用下。能缓冲外来的冲击和撞伤,避免和减轻血管,神经等组织受损伤,起着理想的保护器官的作用。 化学性的保护作用,皮肤的角质层和皮脂,对一般化学品有抵抗作用。黑色素也有减少化学性刺激的作用 如果,不顾人的新陈代谢周期,和人的生理功能自我保护,人为的剥脱“’死皮”损伤痛苦的只有自己,当你去除“死皮”破坏了角质层就损伤了你的表皮的生理功能。

经常不去除皮肤上的死皮 皮肤的代谢就会变慢 同时也不利于化妆品的吸收 还会失去光泽。

死皮在医学上一般说为"角质",是指皮肤上脱落的角质层,它是新陈代谢的结果。在正常的状况下,角质层是会随着代谢而自然脱落的,但是如果旧细胞来不及脱离,就会堆积在皮肤的表层,形成老废角质。

皮肤细胞是从基底层开始生长,随着往外推移,历经了衰老和死亡的过程,角质是表皮细胞不断再生的最后产物,皮肤表面角质层厚,皮肤会失去光泽,灰暗、脱皮、产生皱纹、生长痘痘等。

毛发,指甲,皮肤表面的角质层都是角质。角质是某些动植物体表皮的一层组织,质地坚韧,是由壳质、石灰质等构成的,有保护内部组织的作用。

扩展资料:

角质保养方法

1、基底层养护

基底层是肌肤生长的源头,所以保持活力和源源不绝的新生能力,就是创造健康肌肤的基础。选择含有酸类的成分如:A酸、果酸等产品,能促进基底层的细胞不断新生不偷懒,如此一来才能不断制造健康的肌肤,创造完美的肤况。

2、角质层修护

从基底层生长的细胞经过14天之后会到达肌肤的角质层,健康的角质层能帮助肌肤含养水分,就像是帮肌肤留住水分的隐形“防护罩”。选择兼具保水、保水和锁水三方功能的保湿品才能把滋润留在脸上。

3、代谢老废角质

细胞最后到达肌肤表层恨自然剥落,但如果因为压力、紫外线等外在因素阻挠,会囤积在毛孔最后形成讨厌的粉刺痘痘,肤况会变得暗沉无光。建议以物理性的摩擦方式代谢老废物质,或以化学性的产品松动角质坚的连结,帮助肌肤恢复光滑细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角质

  • 索引序列
  • 关于皮格马利翁论文范文资料
  • 皮格马利翁论文文献
  • 皮格马利翁效应的论文题目
  • 关于皮里论文范文资料
  • 关于死皮论文范文资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