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语义演变机制研究论文

语义演变机制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语义演变机制研究论文

概数助词“来”的语法化演变动因与机制探析

我们发现,概数词“来”语法化的动因主要是语言接触和频率效应与重复,其语法化的机制包括隐喻与转喻以及竞争机制。以下是我为大家分享的关于概数助词“来”的语法化演变动因与机制之论文范文。

摘要:“来”是现代汉语中的基本词汇,使用频率很高,用法错综复杂。本文基于北京大学CCL语料库,对上古、中古、近代和现代概数助词“来”的形成和发展状况进行分析,通过数据统计和语料分析的方式寻找其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本文对概数助词“来”的深入挖掘,不仅有助于深化对概数助词产生条件和发展的认识,也可以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概数词语教学提供一些依据与思路。

关键词:来 语法化 动因 机制

一、引言

前人时贤对“来”的语法化做了较多的研究。如吕叔湘(1957)认为概数词“来”最早应该产生于“以来”。太田辰夫(1987)认为“来”至唐代不仅可以表示位置上的靠近,也可以表示心理上的。曹广顺(1995)、江蓝生(1995)、蒋冀骋和吴福祥(1997)讨论了助词“来”和事态助词与动态助词“来”的语法化轨迹。王国栓(2003)对比了“来”和“去”的语法化脉络。石毓智(2003)认为动趋短语受双音节化趋势、共现频率、紧邻句法环境等因素的制约。我们认为现有研究多从起源的角度探讨动趋式结构的语法化,对概述助词“来”的语法化路径和动因研究还有所欠缺。本文基于北大古代汉语语料库,针对概数词“来”的形成与发展系统探讨其语法化演变动因与机制。

二、概数词“来”的形成与发展

(一)概数词“来”的形成过程

学界一般认为概数词“来”源自“以(已)来”(吕叔湘,1957;太田辰夫,1958;江蓝生,1984)。我们通过语料库调查发现:先秦时期,“来”作为时间方位词多出现在“以(己)来”中,且前多用“从、自”加以辅助,表示从一个时间点开始的一段时间。放于小句句末,不同于“来年、来岁”等。如:

(1)吾先人以善事君,成名十诸侯,自斗伯比以来,未之失也。(《国语卷十八·楚语下》)

在汉代以后的文本中,“以来”表现出两种趋势:一是“以来”的使用频率增加;二是“介词……以来”使用频率降低,可以单独使用“时间+以来”表示一段时间,这就为后来概数词的产生提供了结构上的条件。由“以来”可以省略为“来”,最早可见于南北朝,至唐五代已经变为普遍现象,与“以来”共用。如:

(2)小人母年华百岁,包疾来久,若蒙官一脉,便有活理。(《世说新语·术解》)

(3)是知虑之与伏,古来通字,误以为宓,较可知矣。(《颜氏家训》)

(4)妾见厅前枯井,三二年来无水。(《敦煌变文选》)

以上“来”都可译为“以来”,这是“来”虚化为概数词比较关键的一步。至唐代,“以(已)来”的`使用范围扩大,不再单指时间段。

(5)远公也不归旧寺,相去十里已来,于一峻岭上,权时结一草庵。(《敦煌变文选·惠远外传》)

例(5)中的“已来”表示区域、地方范围;例(6)中的“以来”指人或事物,表示人或事物的范围。可见“以来”的应用范围扩大,可以表示时间、地点、人物等。

在中古汉语中,概数词“来”有六种组合位置:“数词+来”“数词+量词+来”“数词+来+量词”“数词+量词+来+名词”“数词+量词+来+形容词”“数词十来+名词”。在近代汉语前期,概数词“来”的位置还没有确定,除了“数+来+量”自使用之初数词为十以上以外,其他格式对前面数量词并没有要求。

唐以前,概数词有“许、约、余”以及用数词相连表示一个约数。而自概数词“来”产生后,与“许”有共同的语法功能,《行记》中“许”的用例多于“来”,表明“来”正在兴起。宋以后,助词“许”逐渐衰落,“来”便逐渐取代了“许”,成为近代汉语中常用的一个概数词。

在语义上,余光中(1999)认为“来”表示“多”。《入行记》:“骑马军二百来,步军六百来想计骑步合千人。”只有“来”表示“多”,才可以理解“合千人”。江蓝生(1984)认为,概数词“来”在近代汉语里最初只表示不超过某个数。《洛阳花木记·说郭》:“每株上只留花头四枝已来,余者皆可截”,先限制所留为“四枝”之内。

可以看出,“以来”是表示某个范围以内,所表范围向一端延伸。同“以来”具有同样语义功能的“来”也表示某个范围以内。后因“来”的使用逐渐代替了“许”,“来”开始附加了“许”的语义,从原来只向一端发展变为向两端扩展,开始表示“左右”义,可兼表示略多或略少,这是“兼并”了“许”的原因。

由此可解释现代汉语中对“来”理解的分歧原因。有些地区使用的“来”认为是“少”,有些地区认为是“多”,有些地区认为是“左右”。这些分歧源于近代汉语中“来”在各地方言中的虚化程度不同。

(二)概数词“来”在近代后期的发展变化

近代后期,概数词“来”在句法位置和句式的选择上都有了很大发展。首先,句法位置逐渐确定。“数词+来”“数词+量词+来”存活的时间并不长。宋以后,“来”同“以来”分工明确,除了可以共同表示一个时间段,如“几年来”以外,表示概数的带有“来”字的词组必须让名词或量词煞尾,不能把“来”放在最后。如:

(7)两个同伴多不上二十来年纪,他们多不是清白之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四)

(8)我自出家来,与人写经写疏,得人衬儿,积有百来金。(同上)

在近代汉语中,“数+名”格式,如“三百金”是成立的,因此在加入概数词“来”以后也依然成立,但是随着汉语量词的发展,数词直接与中心语搭配的情况减少。清代文学中,我们已经难见到这种格式。至清末,概数词“来”的使用在句法位置上逐步稳定下来,并沿用至今。

清代文学作品中,“数+来+名”结构对后面名词已经有了限定。在表示概数时,“来”后的名词仅限于“人”和表示时间的“天、年”。如:

(9)平儿采了一枝芍药,大家约二十来人传花为令,热闹了一回。(《红楼梦》第六十三回)

(10)不到十来天工夫,他便接连着奉了两个札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

近代初期的汉语中,除了“数+来+量”格式以外,其他格式中的数词可以是个位数、多位数、末尾为零或者不为零,即对数词并没有限制。下面仅对近代汉语中稳定后的句式结构进行考察。

(11)十五来年,你偷我二百七十贯钱。(《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

(12)邓门上一见雕镂精工,爱不释手,登一登分两,有二十来两重。(《文明小史》)

(13)打开看时,里面有百十来块洋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14)此处安设有铜铁栅栏,栏栅的柱子是四方的,有一尺来宽,一尺来厚,……(《三侠剑》)

(15)老英雄进城找个清静地方,候至二更来天,绕到府狱东墙外。(《三侠剑》)

例(11)~(15)是概数词“来”的五种搭配:“数十来+量”“数+来+量+形”“数+来+量+名”“数+量+来+形”“数+量+来+名”。例(11)不同于现代汉语,数词可以是尾数不为零的数字,这种情况在明清时期还存在,但使用并不广泛。

例(13)中,“来”前面的概数数词不再像唐五代时期由两个相邻数字组成,而只有“百十”这一个形式,其他词不再使用。十以内的数词选择使用“数词+量词+来+名词”和“数词+量词+来+形容词”的格式,因此可以推断,至清时,概数词“来”的句式对数词有了要求。

三、“来”的语法化动因与机制

上文对“来”在各个时期的语法现象进行了分析,下文将对其产生和发展的动因及机制做探索。

(一)“来”的语法化动因

语言的变化有两个因素:语言的外部与内部环境。针对“来”的发展,具体表现在外部的语言接触和内部的高频重复两方面。

语言接触是社会语言学的概念,包括语言与语言之间以及语言内部的接触,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它是丰富语言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来”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受到民族融合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征战,人口流动较大,伴随而来的是语言的融合。“来”在这一时期表现十分活跃,趋向补语在这一时期得到充分发展,并为其他词性与用法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唐朝大一统,思想文化开放,全国范围的文化交流频繁,“来”作为概数词至迟在唐朝已确定形成。

再来看高频重复动因。Haspelmath(2001)认为:“一个语法化的候选者相对于其他参与竞争的候选者使用频率越高,那么他发生语法化的可能性越大。”Bybee(1994)也强调语法化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重复,促使一个词语语法化进程的必要条件是它具有足够高的使用频率。“来”是汉语中的基本词汇,使用频率很高,而高频功能往往成为语法化的始源。

(二)“来”的语法化机制

“来”的语法化过程主要包括隐转喻和竞争两种机制。语法化中的重新分析与类推主要是通过隐转喻实现。以概数助词“来”的形成为例。从“不速之客来”到“两千来年”是一个隐喻引申的结构,但是看不到两个“来”之间的诱导关系,而实际上这两者之间是有连续体的,通过中介转喻实现虚化,即“来”通过中间连续体的过渡实现了从动词向概数词的变化。

竞争机制指“来”与其他具有同一功能的词之间的竞争,与之竞争的词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一般情况下受到使用频率的影响。概数词“来”战胜其他词,巩固自己的用法。概数词“来”经历了“以来”到“以来”与“来”同用到“来”的竞争过程,并最终代替“以来”成为用法较为稳定的概数词”来”。

四、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概数助词“来”的形成和发展,基于数据统计和语料分析探讨了“来”的语法化动因与机制。我们发现,概数词“来”语法化的动因主要是语言接触和频率效应与重复,其语法化的机制包括隐喻与转喻以及竞争机制。“来”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来”具有多种语法意义,其中本文所探讨的概数助词“来”已经与“来”的基本义相去甚远,但不同语义的“来”之间存在内在联系。“来”的功能和意义都存在由实变虚的语法化过程并在其语法化过程中呈现出单向性的特点。

参考文献:

[1]Bybee,, Evolution of Grammar:

Tense,Aspect,and Modality in the Languages of the World[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4.

[2] to Grammaticalization[J].Amserdam:

John Benjamins,1991,(2).

[3]曹广顺.近代汉语助词研究[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4]蒋冀骋,吴福祥.近代汉语纲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5]江蓝生.概数词“来”的历史考察[A].近代汉语探源[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6]靳丹丹,曾晓舸.现代汉语中“来、多”表概数用法的比较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2,(6).

[7]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8]吕叔湘.再说“来”以及“多”“半”[J].中国语文,1957,(9).

[9]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10]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4).

[11]石毓智.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2]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57.

[13]王寅,严辰松.语法化的特征、动因和机制——认知语言学视野中的语法化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4).

[14]吴福祥.近年来语法化研究的进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1).

[15]邢福义.事实终判:“来”字概数结构形义辨证[J].语言研究,2011,(1).

汉语词义发展演变研究 魏慧萍自传统训诂之学直至当今词汇研究,关于汉语词义的探讨薪火相传、代有新作。本文在继承前辈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汉语词义放置在与认知、思维、社会历史发展以及语言系统本体诸多因素相关联的背景之下,运用历时与共时、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旨在开拓词义研究的思路,加强对汉语词义特性的考察,进而梳理汉语词义发展演变的脉络和规律,为传统训诂学与现代词汇学的接轨作出努力。论文内容分为六个部分:引言;第一章:汉语词义研究现状述评;第二章:词义的共性;第三章:对汉语词义特点的思考;第四章:汉语词义发展演变规律新探;余论。 引言交代论文选题的缘起和写作主旨。第一章是对汉语词义研究历史及现状的述评,着眼于对传统训诂学与词汇学的接轨,分为古代汉语词义研究和现代汉语词义研究两个方面。对各个历史时期词义研究的主要特点、代表人物及观点等进行了比较细致的阐述。并提出古今贯通的"汉语词义研究整体观"。第二章是从共性的角度对词义与社会历史发展、词义与思维、词义与语境、词义集合元素及其运动方式等论题进行探讨。提出了词的诞生源于抽象;词义来源于人们对真实世界的认知;词义的趋同性和差异性文化内涵;词义与形象、顿悟、逻辑、情感等各种思维方式及心理活动的关系;意象是词义在思维中的映现形式;语境是一种综合现实;词义集合论等主要观点。在第二章第一节"词义与社会历史发展"中,从共性、人文区域、民族特性、地域、社会群体及个体等角度对词义的文化内涵进行阐述。第二章第二节"词义与思维"中,把思维分为语音序列思维和非语音序列思维,分析词义与各种形式的思维活动及心理因素的密切关系,将哲学中的"意象"引入汉语词义研究范畴。从语言学角度把"意象"界定为:意象是非语音序列与语音序列思维的综合认知成果,是词义所对应的思维映现形式。并进而分析了具体意象类型、静态词义和动态词义与意象的关联、词义与意象群等问题。在第二章第四节中,把词义集合的元素分为形象义素、情感义素、理性义素、直觉义素、心理义素;主题义素、功能义素、背景义素、风格义素、外来义素等类型进行阐述。词义来源于人们对真实世界的认知成果,是对逻辑思维中概念的综合反映,并在人的思维活动中映现为各种意象,意象通过思维的语言生成机制外化为语言形式的意义内容。词义集合中的各类义素正是意象在语义中的落点。基于以上对词义共性的认识,第三章从考察汉语词义特性的角度对汉语词义的几个显著特点进行了思考。所论及的与词义发展演变有关的因素主要有:充满辨证、和谐观念,形象思维发达,长于联想、比附,注重整体,重视直觉、感悟和意会的汉民族心理特质及其对词义发展的影响;词汇的孳乳、更新、造词构词等与词义发展的关系;表意体系的汉字的创制方法及发展与意象、词义的关系;修辞作为突破现有规约词义"围城"的策略式词义发展形式,与词义发展演变的同构与互动;汉语主导文体由文言文向白话文的嬗变对词义发展的影响等。这些都是从汉语实际出发对词义进行的考察和探讨。体现出共性与汉语特性结合、训诂与词义研究结合的整体思路。在第三章第三节中,针对汉字的表意性与词义的关系,探讨了早期汉字的"象"与"形"、汉字字形承载的"象"与词义在思维中所映现的意象、汉字的表音兼表意成分与词义的关系等。把汉字的"形"、"象"、词义三者的关系阐述为:"形"承载"象","象"蕴涵造字时代的词义和日后意义孳乳的丰富的可能性。汉字形体的表意功能是对思维中意象的形象化、图解式的呈现,表意成分在书面上形成的构字部件是意象在语言的书面形式中留下的"暗示",可以称之为"意象的表征",同时也是义素在词的书面形式中的显性标记。在对汉语词义的特点作了如上思考之后,论文第四章旨在梳理汉语词义发展演变的脉络和规律。其中详细论及静态词义与动态词义的关系、在动态发展中互相转化的种种情形;阐发汉语词义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主要原则和基本途径;从个体词义的发展演变和词汇系统中词义发展演变两种角度,阐述汉语词义发展的主要形式及规律。个体词义的发展演变分为完成于词的一个义项范畴内的发展演变和完成于一个词的范畴内的发展演变两种情况。前者包括:词义深化;意义范围扩大、缩小、转移等变化:扩大又分为主体扩大化、动作方式扩大化、目的扩大化等各种形式的使用性扩大以及不受辨证逻辑制约的发展式扩大,缩小又分为总名变专名、泛指变特指、双向变单向、感情色彩类型化缩小等形式,转移又分为词汇意义的转移、色彩意义的转移和语法意义的转移等具体情形。后者包括义项增加和义项减少的发展变化。其中义项增加是通过相似引申、相关引申、特质引申、逻辑引申、修辞引申、移情引申、特指引申、反向式引申、时空引申、宗教引申、虚化引申等引申方式来实现的;义项减少则主要通过旧义项被新义项取代以及词义的自我淘汰来完成。词汇系统中的词义发展演变主要包括:灌注式引申、裂变式引申产生新词;单音词素、双音合成词素重组新词;词义转嫁;词义类聚的发展演变情况:等义词、近义词的分化和发展,对称式引申、"词义渗透"、类属词的丰富发展、亲属词的社会化、象征化发展倾向等;词汇成员的词义发展与身份的转化。以上对于汉语词义发展演变主要形式和规律的探讨始终遵循着静态与动态结合、历时与共时相参照的研究思路。文末对当前汉语词义发展的新趋向作了简要的阐述。并在余论中提出建构汉语词义共时平面的设想。

Abstract: The language educational world generally believe that took one kind of interpretative language phenomenon the frame, the grammaticalization had also pointed out “head” the evolution way - - “the head” expanded after the semantics, transformed finally into the noun suffix and the locative suffix grammaticalization process. Now the language educational world's research is from altogether when in the plane carries on, this article attempts is right “the head” from the cognition linguistics angle the semantic change to carry on the lasted inspection, thus makes to the cognition mechanism conforms to the historical explanation. This article does the research take the Beijing University corpus as well as the massive extant historical language materials as the basis, but considered the extant writing language materials between the imperfection and the ancient times spoken language and the written language the existence difference, this article conclusion not conformed to the history to evolve necessarily completely, but such research had the representation. key word: Cognition metaphor lasted research

语义演变研究论文框架

框架语义学首先是一种通向理解及描写词语和语法结构的意义的途径。它是从这样的假设开始的,即为了理解语言中词语的意义,我们必需先具备概念结构,即语义框架的知识。语义框架提供词语的意义在语言中存在以及在话语中使用的背景和动因。框架语义学假设,词语可以通过它所在的语言结构,选择和突出基本的语义框架的某些方面或某些实例,而这是以一定的方式(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的。因此,解释词语的意义和功能,可以按照从基本的语义框架的描写开始直到对这些方式的特点加以了详细刻画这样的思路进行。框架和词语之间的关系非常像Langacker的认知语法中base(基底)和侧面(profile)的关系。Langacker的例子是“hypotenuse”(直角三角形之斜边)。这个例子中词语的意思是规定的(stipulated)。对大多数普通的词条调查来说,不必把一个框架描写还原到(归约reduce)它的最终“原始状态”。为某些最终的形式目的,毫无疑问应该用一些形式化的知识表达语言来表达框架概念。形式化的知识表达语言使得可以从句子的框架语义表示进行合法的推导(valid inference),或者可以以一种精确的方式在一个正在进行的话语的内容的累积发展上起作用。但为了普通的词典查询目的,用来描写语义框架的语言可以被限制在这样的颗粒度水平上,即为人类用户揭示词语最基本的语义性质,标记所有的论元以及我们所相信的跟这些词语有例行联系的对比。事实上,我们需要描述的语义框架可能经常指不能以精确的形式化方式给出的实体或经验。这些可能包括某些非常普遍的经验,如“anger、sleep、recognition of conspecifics”等等;跟环境的交互,比如,重力,自然种类的识别,天气条件的保护,等等;以及文化普遍性,比如,营养、言语,等等。这些在描写像“smile、upwards、food、death、pain、cat”等等词语的意义时,是被预设的,而不是被解释的。在发展一个框架语义描写中,我们必需首先识别现象,经验,或由目标词语以及它们出现于其中的句子表示的场景/情节(scenarios)。然后必需识别和安排标签给跟语言表达式的特定方式相联系的各部分或方面。这些就是我们所说的框架元素(frame elements)。在最简单的情形中,它们可以被认为是角色,即在谓词-论元结构中的论元。尽管在查询的开始阶段,我们可能对为框架元素贴标签表示满意,这些框架元素是很明显的,或者仅仅是记忆中的,从开始,我们将尝试以“重用性”为标准选择词语,尤其是在不同语言的相同语义领域描写词语时的重用性。使用框架元素标签,我们可以描写这样的方式,在其中,一个词语,跟它所出现的结构混合,提供关于正在讨论的框架的实例(或可能的实例)的信息。下面看一个例子:商业交易框架 The Commercial Transaction Frame商业交易框架涉及的概念包括“possession”(领有),“change ofpossession”(给予,取得/收到),交易,钱(用于交易目的的人工制品,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功能)。基本框架元素包括Money,Goods,Buyer,Seller。外围术语还包括,Price,时间特征,Change(找钱,即在偿付与价格之间的差),等等。还有一些进一步可以阐述的术语,比如商品的真正主人和钱的真正主人,以及他们跟参与交易协议的参加者之间的差别。根据上述概念的结构化组织,我们可以创建对一系列词语的意义、用法和语法结构的对比描述。比如:buy,sell,pay,spend,cost,charge,price,change,debt,credit,owe,merchant,clerk,broker,shop,merchandise,等等。通过混合商业交易框架跟其他框架,可以使文本不断丰富。这样可以描述诸如tip,bribe,fee,honorarium(酬金),taxes(税费),tuition(学费),以及其他许多许多词语。为了以框架语义术语刻画跟商业交易有关的一类词语的性质,我们可以在我们的描述中提到Money,而不需要详细描述钱币,钱币经济的社会制度,参与交易的人之间的合同的性质等等类似事物。就我们的目的而言,我们仅需要假设,用户已经知道,钱是什么,以及是干什么用的;换句话说,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局部基本的”(local primitive),在系统内无须解释。再来一个例子:The Speech Communication Frame(言谈交际框架)一个言谈交际框架将继承它来自更抽象的涉及普通符号学概念(诸如sender,receiver,message,medium,及其他)的框架的结构的一部分。所有跟言谈有关的动词将因speaker而有一个位置,这个词是指一个人,它的交际行为由我们想要描述的活动组成。相关的英语动词包括say,speak,utter,whisper,talk,tell,discuss,mention,ask,promise,order,plead,confess,warn,threaten,及其他。这些词的语义性质的描述包括它们的各种配价属性的呈现。这就是,我们通过研究这些词出现的短语和句子的结构,来确定这些动词的句法和语义搭配可能性,我们要问,在这些搭配模式中,个别的框架元素如何或是否得到表达。我们记录,一个给定框架元素的表达式是否是必需的或可选的(或可能隐蔽的suppressed),以及这个表达式采用什么样的语法形式。除Speaker之外,在大多数情况下另一个必需的元素是Addressee(收到人),这个词是指一个人,言谈是对他而言的,而且这个人有意接收并且解释Speaker所说的。在我们的集合中的动词必需以跟Addressee有关的不同方式得到描述。在有些情况下,Addressee是必需表达的,例如,当tell表达信息以that子句或作为非限定短语的形式来表达时,就是如此。They told me that she liked told him to leave the room.但在其他一些场合,它是可选的。Addressee这个角色的句法实现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是间接宾语:She asked me why the meeting had been cancelled.介词to的宾语:He said it to me more than don’t you talk to me?I’ve already spoken to her about that.或者介词with的宾语:They discussed that with me at some ’ve already spoken with him about that.除Speaker和Addressee之外,还可能有Topic。在有些情况下,Topic可以被表达为直接宾语,在另一些情况下,可以是介词about的宾语,甚至有些情况下,根本不表达。We mentioned your discussed your talked about your said a number of things about your spoke about your sitation.除Speaker、Addressee、Topic之外,还有一系列相关的框架元素跟Message相联系,首先是:Message-as-phonological-form(作为语音形式的消息)。可以说:He said “ouch”.不能说: * He told me “ouch”. * He uttered “ouch”. 等等但是,一些动词可以引入言谈形式,如果它是同位形式(appositionalform)的话,如:He said the word “ouch”.He uttered the word “ouch”.但不能说:* He told me the word “ouch”.第二种消息类型,是Message-as-description,作为描写的消息,在其中,消息元素的实现以语法或话语类型术语被确定。He asked a told a joke/a recited a poem.此外,还有Message-as-content,作为内容的消息,在其中,句子给出交际的力量和内容的一个指示。一般用that从句、wh-从句或非限定性短语来表达。They said that you weren’t told me that you weren’t mentioned that you weren’t confessed that they weren’t warned me that they weren’t ready.但不能说:* They spoke (to me) that they weren’t ready.* They talked (to me) that they weren’t ready.* They uttered that they weren’t ready.* They discussed that they weren’t ready.有时候,报告的消息是以Wh-从句的形式,但更像是表示一个陈述,而不是表示疑问(interrogative)意思。He said what was on his told me where they had hidden the gold.一个消息也可以通过Wh-从句表达疑问含义(包括whether从句或IF从句)。She asked me where I him whether he saw the asked if I could leave the room.非限定性Wh-短语也可用来表达陈述或疑问消息。He told me what to asked me what to do.普通的非限定性短语经常用来传达命令。I ordered them to leave the asked them to leave the told them to leave the room.但是他们也被用来传达commissive言语行为(speech acts)。I promised to be home before threatened to leave me.一些被用来传达陈述命题。I confessed to committing the crime.关于言谈动词的这种研究将从语料中识别出我们发现的所有可能性;由于各种可能性如此巨大,这个工作将可能不得不通过直觉判断来补充,主要是看语料中没有的搭配组合是否是语言中允许的。

汉语词义发展演变研究 魏慧萍自传统训诂之学直至当今词汇研究,关于汉语词义的探讨薪火相传、代有新作。本文在继承前辈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汉语词义放置在与认知、思维、社会历史发展以及语言系统本体诸多因素相关联的背景之下,运用历时与共时、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旨在开拓词义研究的思路,加强对汉语词义特性的考察,进而梳理汉语词义发展演变的脉络和规律,为传统训诂学与现代词汇学的接轨作出努力。论文内容分为六个部分:引言;第一章:汉语词义研究现状述评;第二章:词义的共性;第三章:对汉语词义特点的思考;第四章:汉语词义发展演变规律新探;余论。 引言交代论文选题的缘起和写作主旨。第一章是对汉语词义研究历史及现状的述评,着眼于对传统训诂学与词汇学的接轨,分为古代汉语词义研究和现代汉语词义研究两个方面。对各个历史时期词义研究的主要特点、代表人物及观点等进行了比较细致的阐述。并提出古今贯通的"汉语词义研究整体观"。第二章是从共性的角度对词义与社会历史发展、词义与思维、词义与语境、词义集合元素及其运动方式等论题进行探讨。提出了词的诞生源于抽象;词义来源于人们对真实世界的认知;词义的趋同性和差异性文化内涵;词义与形象、顿悟、逻辑、情感等各种思维方式及心理活动的关系;意象是词义在思维中的映现形式;语境是一种综合现实;词义集合论等主要观点。在第二章第一节"词义与社会历史发展"中,从共性、人文区域、民族特性、地域、社会群体及个体等角度对词义的文化内涵进行阐述。第二章第二节"词义与思维"中,把思维分为语音序列思维和非语音序列思维,分析词义与各种形式的思维活动及心理因素的密切关系,将哲学中的"意象"引入汉语词义研究范畴。从语言学角度把"意象"界定为:意象是非语音序列与语音序列思维的综合认知成果,是词义所对应的思维映现形式。并进而分析了具体意象类型、静态词义和动态词义与意象的关联、词义与意象群等问题。在第二章第四节中,把词义集合的元素分为形象义素、情感义素、理性义素、直觉义素、心理义素;主题义素、功能义素、背景义素、风格义素、外来义素等类型进行阐述。词义来源于人们对真实世界的认知成果,是对逻辑思维中概念的综合反映,并在人的思维活动中映现为各种意象,意象通过思维的语言生成机制外化为语言形式的意义内容。词义集合中的各类义素正是意象在语义中的落点。基于以上对词义共性的认识,第三章从考察汉语词义特性的角度对汉语词义的几个显著特点进行了思考。所论及的与词义发展演变有关的因素主要有:充满辨证、和谐观念,形象思维发达,长于联想、比附,注重整体,重视直觉、感悟和意会的汉民族心理特质及其对词义发展的影响;词汇的孳乳、更新、造词构词等与词义发展的关系;表意体系的汉字的创制方法及发展与意象、词义的关系;修辞作为突破现有规约词义"围城"的策略式词义发展形式,与词义发展演变的同构与互动;汉语主导文体由文言文向白话文的嬗变对词义发展的影响等。这些都是从汉语实际出发对词义进行的考察和探讨。体现出共性与汉语特性结合、训诂与词义研究结合的整体思路。在第三章第三节中,针对汉字的表意性与词义的关系,探讨了早期汉字的"象"与"形"、汉字字形承载的"象"与词义在思维中所映现的意象、汉字的表音兼表意成分与词义的关系等。把汉字的"形"、"象"、词义三者的关系阐述为:"形"承载"象","象"蕴涵造字时代的词义和日后意义孳乳的丰富的可能性。汉字形体的表意功能是对思维中意象的形象化、图解式的呈现,表意成分在书面上形成的构字部件是意象在语言的书面形式中留下的"暗示",可以称之为"意象的表征",同时也是义素在词的书面形式中的显性标记。在对汉语词义的特点作了如上思考之后,论文第四章旨在梳理汉语词义发展演变的脉络和规律。其中详细论及静态词义与动态词义的关系、在动态发展中互相转化的种种情形;阐发汉语词义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主要原则和基本途径;从个体词义的发展演变和词汇系统中词义发展演变两种角度,阐述汉语词义发展的主要形式及规律。个体词义的发展演变分为完成于词的一个义项范畴内的发展演变和完成于一个词的范畴内的发展演变两种情况。前者包括:词义深化;意义范围扩大、缩小、转移等变化:扩大又分为主体扩大化、动作方式扩大化、目的扩大化等各种形式的使用性扩大以及不受辨证逻辑制约的发展式扩大,缩小又分为总名变专名、泛指变特指、双向变单向、感情色彩类型化缩小等形式,转移又分为词汇意义的转移、色彩意义的转移和语法意义的转移等具体情形。后者包括义项增加和义项减少的发展变化。其中义项增加是通过相似引申、相关引申、特质引申、逻辑引申、修辞引申、移情引申、特指引申、反向式引申、时空引申、宗教引申、虚化引申等引申方式来实现的;义项减少则主要通过旧义项被新义项取代以及词义的自我淘汰来完成。词汇系统中的词义发展演变主要包括:灌注式引申、裂变式引申产生新词;单音词素、双音合成词素重组新词;词义转嫁;词义类聚的发展演变情况:等义词、近义词的分化和发展,对称式引申、"词义渗透"、类属词的丰富发展、亲属词的社会化、象征化发展倾向等;词汇成员的词义发展与身份的转化。以上对于汉语词义发展演变主要形式和规律的探讨始终遵循着静态与动态结合、历时与共时相参照的研究思路。文末对当前汉语词义发展的新趋向作了简要的阐述。并在余论中提出建构汉语词义共时平面的设想。

7 第五章语义 第一节语义性质 1 语义是人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的结果,语义是语言的意义是语言形式的内容。在语言里,语素、词、 词组、句子等各级单位都有意义它们的意义都是语义。 2 语义包含理性意义即思想和非理性意义即情感两个方面。 3 语言形式类型:语汇、语法 4 词汇意义:由语汇形式表达的语义。语法意义:由语法形式表达的语义。 5 语言形式所表达的意义有一般与个别、稳定与临时的分别。在通常情况下都能够存在的意义有一般的、 稳定的,在特定的上下文、特定的交际场合中或特定的知识背景下才能出现的意义是个别的临时的。 6 语言意义(语义) :一般的稳定的意义是语言形式本身所表达的意义。 7 语境意义:个别的临时的意义这是语言在特定的交际场合和知识背景等语境因素作用下所表达的意义。 8 语言学中语义研究:一般而言是以语义为研究对象的语义学研究。 9 语义性质概括性、模糊性和民族性 第二节词义结构 1 词: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词义是指词的语音形式所表达的内容。词的意义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2 词义是人们对一定对象的概括反映,但这种反映在揭示事物本质的程度上有深有浅。 3 词义分理性意义与非理性意义。 4 词的理性意义分类通俗意义、科学意义。通俗意义即人们对事物所具有的一组非本质特征的反映。科学 意义即人们对事物本质特征的反映。 5 词的非理性意义分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 6 词的形象色彩:由词内部的组成成分所吸引的对事物视觉形象或听觉形象的联想。 7 义素:语音学中一个音位可以进一步分解为若干个区别特征,现代语言学中把义项进一步分析为一束更 小的语义构成成分的集合,这种由分析义项得到的词义的语义特征叫做义素(语义成分、语义原子) 8 义素分析的基本方法:对比法。 9 义素分析步骤:3 个①确定对比的范围②比较词义的异同③整理和描写。 10 义素分析结果整理应从两方面着手:1 加进某些符号来表示分析结果。2 如果某对义素具有非此即彼的 对立关系,应只取其中一个义素,并在前面加上正负号来表示这对义素,而不必吧两个对立的义素都列出 来。 11 义素在语义研究语法研究中的作用: 1 义素分析可以清楚简洁地说明词义的结构,便于比较词义之间的异同,便于揭示近义词、反义词 等词义的关系,有利于词义研究、学习和掌握。 2 有助于说明词语组合的语义限制条件。 3 可以使语义的描写形式化,这种形式化的语义知识便于用计算机来处理因而对包括机器翻译、人 机对话等在内的自然语言的计算机处理有重要意义。 第三节词义的聚合 1 相关性:词义所反映的客观对象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同周围的其他客观对象互相联系,互相存在的。 2 相似性:不同客观对象可能具有某些相同或相近的特征,通过这些特征它们之间可以建立起某种联系。 4 语义场:词义有一定的系统性。一个词的意义(义项)同邻近的其他词义可以建立起各种关联,从而处 于互相依存、互相规定、互相制约的关系之中。场(field)此概念是从物理学中借过来的,它原指一个范 围,在这个范围中某些物质相互关联相互作用。语义场是指若干具有共同的类属义素的词语(义项)构成 的聚合体,类属义素是指反映事物所属类别的语义特征。 5 语义场的特点 1 最重要系统性, (系统性也程度有差别)2 层次性 6 语义场对词义研究和语言间语义对应关系的研究的意义: 1 它以系统的观念来看待词汇意义,而不是孤立的研究单个的词义变化,它从词义的相互关联中去 探讨词义的内涵及其发展演变. 2 可以为义素提供一个分析的基础。 3 为词义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理论和途径。 4 为认识不同语言之间的语义对应关系提供了一种可以利用的手段和框架。 第四节语义 1 句子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体。语言形式所表达的意义分两类 1 语言意义(即由语言形式本身所表达的意 义)2 语境意义(即在特定语境下产生的意义) 2 句子语言意义可根据表达形式的不同分三部分 1 词汇意义、2 关系意义、3 语气意义 3 词语之间的关系意义可分为语法关系意义和语义关系意义。 4 语法结构关系: 词语在一定的语法结构中形成的相互关系。 (而由这种关系所赋予的意义即语法关系意义) 比如主谓结构关系所赋予的意义是陈述。动宾是涉及。偏正是修饰或限定。并列是平等。再比如:改良品 种这个线性序列存在着两种不同语法关系意义 1 是偏正结构赋予的修饰限定。2 是动宾赋予的涉及。 5 语义结构关系:词语在组合中产生的语义上的关系,它是一定的现实关系的概括和反映。 (有这种结构赋 予的意义就是语义关系意义) 6 语气意义:人们平常在使用句子进行交流时吧,总抱有一定目的, (或向他人述说一件事情,或向他人提 问,或想要求他人做某件事情,或是要抒发某种情感, )反映说话人使用句子的目的和说话人情绪的意义即 语气意义! 7 语义之间的关系意义包括语法关系意义和语义关系意义,它们分别由语法结构关系和语义结构关系所赋 予。句子中语法结构关系是语法学的研究对象。 8 句子语义结构: 1 述谓结构:从语义结构上看,一个句子包括情态和命题两部分。情态部分包括时态、语态、语气等 方面的意义,情态以外的部分便是命题。一个命题在语义结构上可以进一步分析为一个述谓结构,一个述 谓结构由一个谓词和若干个变元组成。A 在一个句子中谓词是处于支配地位的核心成分(一个谓述结构可 以由多少个变元以及可以有何种性质的变元都是由谓词的语义规定的)B 根据谓词和变元间的不同语义关 系可以把变元分为若干个类型,这种类型即语义角色.。 2 述谓结构类型:1 简单~~2 复合~~3 从属~~4 降级~~ A 简单述谓结构:有的述谓结构由一个谓词和若干个变元构成,其中所有变元都只是名词性成分而不 是述谓结构。 B 从属述谓结构:有的述谓结构中的变元本身也是一个述谓结构这种充当其他谓词变元的谓述结构。 C 降级谓述结构:谓述结构的变元可以带有修饰或限定的成分,以表示变元某些方面的特征,充当这 类成分的述谓结构。 D 复合述谓结构:有的述谓结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述谓结构按照一定的语义关系复合而成 的。 9 语义指向:句子的语义结构还包括语义指向的内容。句子中某个成分在语义指向哪儿。或者说同哪个或 哪些成分发生语义联系即此成分的语义指向。 10 句义之间的两种重要关系:蕴含、预设。 11 语义学研究的蕴涵关系:即就话语本身所表达的意义而言的蕴含关系,这种蕴含关系通常可以从句子本 身的意义推知而不必依赖特殊的背景知识。 12 预设: 它与蕴含一样也是就话语本身而言的也是有句义甲就必有句义乙但蕴含包含在句子的断言范围内, 是句子的基本信息;而预设不在句子范围之内,是句子的背景信息。 13 歧义:即同一形式的语言符号序列可能表达不同的意义现象。 14 歧义分类:1 词汇歧义 2 组合歧义(又分语法结构歧义和语义结构歧义) 第六章文字 1 字符:即文字符号,是文字的最基本单位,也就是直接跟某种语言单位相联系的符号吧,如汉字的“字” 和拼音文字的字母。 2 文字字符分类:意符、音符、记号 3 字符分类:单纯字符和复合字符 4 文字类型:词语文字、语素文字、音节文字、音位文字(辅音音位文字、全音音位文字) 5 文字与语言的关系: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记录语言的工具, 而不是语言本身。(文字与语言有密切关系,但文字不等于语言,在文字和语言间不能划等号。 6 语言对文字的影响 1 文字是书写语言的符号系统,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应该说文字的特点和语 言的特点是有一定联系的,特别是选择什么样的语言单位作为字符代表的对象跟不同语言固有的特点是有 一定联系的。汉字在语音上代表一个音节,这跟汉字产生初期汉语的词语绝大多数是单音节的特点显然是 分不开的。 2 文字的类型会影响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因为在现代汉语社会里语言之间的影响主要是 通过书面语进行的,文字类型相同会促进这种影响,而文字类型不同会在不同程度上阻碍这种影响,文字 对语言的的影响是有限的,无限夸大文字对语言的影响是没有根据的。 3 现在说的文字的种种神奇作用,归根结底都是语言本身,包括口语和书面语的作用,并 不是作为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的文字的作用,是混淆文字和语言,特别是混淆文字和书面语的结果。 7 世界最古老的三种文字:苏美尔文字、古埃及文字、中国甲骨文字。 8 汉字起源和演变:汉字的起源可以说还是一个没有完全弄清楚的问题。从原始文字发展到成熟的文字, 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所以汉字的起源应该远远早于距今三四千年左右的商代后期。 汉字文字学传统上把单纯字符称为独体字。汉字是除了苏美尔楔形文字和古埃及文字以外影响最大,并且 是唯一到今天还在继续使用的自源文字。 9 文字创制:在此即现代社会里为没有文字的语言创制文字特别是政府或语言学家为还没有文字的民族创 制文字。 (我国从 20 世纪 50 年代起为侗苗

语义学在大学英语英语词汇教学的运用 摘要: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根基。大学英语学习已经进入高级阶段,传统的英语词汇教法很多时候已经无法解决学生在词汇学习中常出现的问题。本文结合语义学原理和教学实践,重点探究了语义学中并置理论、结构语义学、框架语义学、语义成分分析、格语法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运用,旨在提高大学英语词汇教学质量。 关键词: 语义学大学英语词汇教学运用语义学词汇教学质量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有了新的突破,教学重点开始转向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而词汇问题成为能否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的关键。传统的英语词汇教法仅仅要求学生识记单词的发音、拼写、汉语意思,这就导致学生学习的单词是孤立的,从而出现学生无法辨别近义词、词语搭配不当、英语“汉化”等现象。如何让学生正确快速地学会词汇,是每个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关注的话题。本文针对学生在词汇学习中常出现的问题,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和语义学理论,归纳出以下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大学英语词汇教学质量。 二、语义学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运用 (一)并置理论 并置理论是研究英语中某些词与另一些词之间的一种相关的关系。如mother(母亲)这个词在语言的应用中经常与nail varnish(指甲油),son(儿子),father(爸爸)等词一起使用,而很少和shave(刮胡子)连用。由此可见,并置理论不是指词汇的含义,而是指词与词之间的搭配关系。这种搭配关系是人们在长期使用语言的过程中的习惯用法。 然而目前大学生在学习英语中普遍出现词语搭配不当的问题,学生只记住了英语词汇的汉语意思,而不了解词语的习惯用法和潜在含义。例如:grow children(应为rear children)。此外学生由于受汉语思维干扰,往往按照汉语的习惯来进行词语搭配。如:I very like to play football.(应为I like to play football very much.) 因此,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可以利用并置理论指导学生学习词语的合理搭配。在指导过程中,教师应向学生明确指出,词语的结伴关系具有可能性和限制性,词语的合理搭配会受很多因素制约。比如有时受语法决定,有时受词的语义特征制约,有时约定俗成,等等。这些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具体教学。另外,教师还需要向学生特别指出词语的破格搭配。一些词语在一般情况下没有结伴关系,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搭配。例如:lash the waves(白费力气)。除此之外,在习语中、文学作品中及新词语中常出现破格搭配,因此,学生需要注意平时积累。 (二)结构语义学 结构语义学主要研究“含蓄的”语义关系(Implicational Relations),这种理论更关注某些词或词组与另一些词或词组之间的“语义关系”,而不是像传统语义学那样只是孤立地研究词汇的语义现象,而忽略词汇之间的语义关系。含蓄的语义关系主要分为:下义关系(Hyponymy)、反义关系(Antonym)和相对关系(Relativeness)。 下义关系又叫语意内包,指个别概念的词内包。如上义词flower(花),下义词tulip(郁金香),violet(紫罗兰),rose(玫瑰)等。上义词是指同类概括词,下义词是相对具体的词。tulip,violet,rose在语义关系上是同类关系词。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同类关系词理念可以帮助学生归纳整理同类单词,扩大词汇量;帮助学生利用同类概括词,使行文简练。通过对词汇下义关系的分析也可以避免学生词义混乱,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反义关系主要指:①词义矛盾或对立的词,例如male—female;dead—alive。②词义相反的词,例如:young—old;cold—hot。前者在语义上互相矛盾,不能同时并存,后者在语义上并不矛盾,它们表示性质相同、但程度不同的词。比如young—middle-young—old。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引入反义关系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单词涵义。平时在讲解单词时,教师普遍使用近义词进行解释,其实有些单词用近义词解释并不容易解释清楚,利用反义词进行解释,学生会更容易理解。例如,rude的反义词是polite(rude是新单词,学生不知道涵义,引导学生polite是rude的反义词,学生就很快明白新单词的基本意思了)。通过引导学生分清词义矛盾或对立的词、词义相反的词,教师可以帮助他们选用恰当的词语进行英语表达。另外,也可以利用反义词进行修饰文章,避免文章呆板。 相对关系又叫converses,存在于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一对对词之间。例如:husband—wife;above—below,两者是对立统一关系,语义学称此为“强相对关系”。还有一种相对关系存在于三个词之间,称之为“弱相对关系”。学生学习相对关系可以扩大词汇量,灵活运用词汇和句型。 因此,结构语义学的理论应用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和合理利用含蓄词汇,从而提高英语的表达和运用能力。 (三)框架语义学 框架语义学是一种独特的语义学理念,它属于认知语言学的一支。它能为英语词汇的教学提供一种全新的方法。词汇是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一只拦路虎,尽管教师和学生花大量的精力学习词汇上,但结果往往并不理想。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框架语义学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简言之,框架语义学立足于人的认知,从不同的视角,将英语动词分类并放入相对应的框架中,然后针对每一个相对应的框架,将相近的名词根据其熟悉程度进行分类,进行分层次教学。至于其他词性也可参照名词和动词的做法进行学习。例如学习money这一单词,可以设置买卖交易框架,根据不同视角(sell,spend,buy等)归纳成买家和卖家两类,每个框架设有不同元素,可以将要学的单词纳入框架,根据熟悉程度进行系统性的有条理的学习。 (四)语义成分分析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因为辨别不清近义词词义而出现错误搭配。如何帮助学生识别近义词从而进行正确搭配?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入语义成分分析理论进行解决。利用语义成分分析理论研究语言学已经有很长一段历史了,它主要研究Conceptual-lexical Relations(概念上的词汇—语义关系),观点是任何词的“意义”都可以分解为某些不同的“语义成分”,这些“语义成分”又可以加以系统地分类。我们可以利用此理论来解释词语,例如:bachelor——[Human]+[Male]+[Unmarried]。这一理论也有利于帮助学生比较清楚地认识同义词之间的差别及搭配,从而做到在不同的语境中能正确而熟练地运用词汇。另外,语义成分分析法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在进行英汉对译的时候,“选词”不是随意的,而是要受语义成分限制的。准确得当的翻译应建立在认识词汇的正确涵义上。在目前的英语词汇教学上,如何使学生正确地掌握词汇是每一个英语教师所苦恼的,语义成分分析法为英语教师提供了一种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准确牢固地掌握单词,对于词汇教学有一定的意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师的难题。 (五)格语法格语法是一种比较严谨、别出心裁的语义学理论。这种理论是1968年著名美国语言学家菲尔莫尔首先提出的,他概括出一个新的结论:每一种语言都有表深层结构的“语义格”(Semantic Case),每个语义格都与某个介词相联系。如Agent格与介词by相联系;Object格与介词with相联系;Instrument格与介词with相联系。菲尔莫尔还认为,从深层结构的角度来看,所有的noun phrases都是介词短语,不但可以在句子中移换位置,甚至可以省略。动词是英语句子中一个重要成分,菲尔莫尔认为在深层结构中,动词总是和某些语义格连用的,因此他主张对动词采取深层格框的方式来处理。这对语义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方式把不同的动词加以分类。此外他还提出了三条检验规则来确定各个语义格在句子中的相互关系,探讨语义格在句子中的地位。在菲尔莫尔理论提出后,一些语义学家对此理论进行了不断的深入研究和完善。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引入关于语义格与深层格框的理论,有助于学生从语义的角度去分析英语句法,正确应用某些动词。例如:hit——[+—AO(I)];enjoy——[+—EO],从中可以看出某一类动词与某些语义格的关系在深层格框中被明确地表示出来。如果学生掌握了动词的深层格框,就能学会动词的正确用法和句型。 三、结语有效的大学词汇教学离不开正确的语言学理论去指导,利用语义学相关理念进行词汇教学,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高效地学习词汇。以上笔者探讨了五种当代语义学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其实语义学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作用不止这些,这仍需要英语教师在实际学习与工作中不断地探究,以提高我国英语教学水平。 [2]杜宇,李晶,结构语义学与英语词汇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476). [3]刘英莲.谈英语语用学与语义学的应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VOL 6,(3). [4]钱德明,周庆芳.框架语义学对英语词汇的教与学的启示[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VOL 22,(2). [5]山东省大学英语教学研究论文集[M].石油大学出版社,1995.

词义演变研究意义论文

在词义变化的过程中,指称义素和区别性义素呈现出变换、遗传、扩大和紧缩等不同的形态。今天出国留学网带来的论文就来浅谈古代汉语词义发展演变及其原因,欢迎阅读。浅谈古代汉语词义发展演变及其原因马克思哲学的发展观里提到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语言自产生以来,经过悠悠历史长河,由于不同的历史特征、社会环境,也处在不断的发展演变之中。而语言内部的重要因素——词义,同样也处在不断的发展演变之中。词义演变原因:1、社会的发展是影响到词义演变的最主要因素。语言属于社会现象。从社会存在的时候起,就有语言的存在。语言是随着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语言随着社会的死亡而死亡。社会之外是没有语言的。因此,要了解语言极其发展的规律,就必须要把语言同社会发展的历史,同创造这种语言的人民的历史密切联系起来研究。因此,考察词义的演变也必须与社会发展的历史紧密地结合起来。比如“民”,在殷商和西周时指奴隶。《尚书·多士》提到“成周既成,迁殷顽民”。周灭殷后,要把殷的一部分人迁到成周。此时,这些人已经成了周朝的奴隶,所以称之为“民”,又因为不服管束,称之为“顽民”。随着奴隶制经济的解体,封建制逐渐取代奴隶制,“民”由奴隶上升为自由民,社会地位提高了。“民”就有了“人民”、“百姓”的意思。此例充分说明了社会变化给词义带来的深刻变化。2、古人的风俗习惯和对事物的认识与联想等,对词义的演变也有影响。语言是一种系统性的事物,它深深受使用它的群体影响,无论是语言,语法,还是语义都具有约定俗成的特点。比如“羊”,古代认为是六畜中最具美味的佳肴,这种风俗习惯也在文字和字义上有所反应,出现了一批从“羊”得声的形声字和会意字,它们大多有“美好”、“善良”等义,如“祥”,从“羊”得声训为“善”。“善”从“羊”会意,训为“吉”。“美”从羊会意,古人既把羊看成是吉祥、美好的东西,它的词义经过经过抽象和引申,不少美好善良的品德和事物东都可以用“羊”来形容。比如《诗经·召南·羔羊》这首诗,比喻“在位皆节俭正直,德如羔羊”。小羊称为“羔”。又比如“玉”字,本来的意思是“美石”。可是古人认为“玉”有五个美好的品德:仁、义、智、勇,因此士大夫都佩戴美玉以此喻德。《礼记·玉藻》:“古之君子必配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可见平时古代君子都是玉不离身,因此“玉”比喻为一切美好的事物。3、词义的发展演变也有着自己的内部规律,而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语言交际中人们对词义的选择性注意。某个词在某一种语言环境中不断地连续使用,由于约定俗成的原因,会把一个较为广义的词的词义限制在其中的某一个方面上。而大多数事物或物件都是复杂的,它们由若干个可分的部分组成一个整体。这些部分中,有的部分与说话人要表达的思想有关,有的则无关。在语言交际中,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把注意力集中到那些与谈话内容有联系的重要部分上。比如在古代汉语中,“臭”字兼有“香”和“臭”两个意思。《易·系辞上》:“其臭如兰。”此时的臭就是“香”的含义。孔颖达疏对“臭”字的词义变化训释得很好:“臭是气之别名,古者香气秽气皆名为臭。”在语言交际中,“臭”字由于经常表示臭秽之义,人们对这个意项又加以选择性的注意,所以“臭”字的词义也发生了演变。古今词义的演变方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词汇,它的意义在历史变迁中已发生了重要变化。首先我们必须要看清楚语言的继承性。因此,追根溯源,我们不能忽视了古代汉语词义及其演变过程。在我们现代词汇中,有这样一些词,它们的意义直到今天仍然是几千年的意义,几乎没有发生过变化。如“大”、“小”、“哭”、“笑”等,这些属于基本词汇,是词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语言继承性、稳固性的重要表现之一。另一方面,也有一些词,由于语言的继承性,今义从古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古今之间必然要发生关系。有些关系是比较明显的,有些关系却很隐晦。这些都需要我们日常积累并且认真分析。词义的演变是异常复杂的,大致可以分为下面四方面。第一、词义的扩大。词义的扩大是指概念的外延扩展,引申后的词义所反应的客观对象的范围比原来扩大了。例如:“诗”,在古代专指《诗经》,《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现在就泛指一般诗歌了。相似的字还有“江”、“河”。在古代,江、河都是专有名词,本指长江、黄河。如《公输》:“江汉之鱼鳖为天下富。”《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后来由特指的长江、黄河引申指一般河流,由个别到一般,词义的范围扩大。原来的专有名词“江”、“河”后来加上形容词表示,成为“长江”、“黄河”。“航行”一词,原来仅指在水上行走,现在也用来指飞机在天空中飞行。“花”原来指植物的花朵,都来扩大为整个植物,包括根、茎、叶在内。如“种花”,还有引申为动词“花钱”,相当于“使”、“用”的含义。第二、词义的缩小。词义的缩小是概念外延的缩小,即后来的意义所反映的客观对象的范围,只是原来的一部分或是一个方面。如“宫”,上古泛指房屋。“宫”“室”是同义词,先秦都指房屋。秦汉以后,“宫”专指封建帝王的住宅,如“阿房宫”、“未央宫”。而现在除了某些叫“宫”的旧称外,只有某些文化娱乐场所才称宫。如少年宫,文化宫。“宫”的词义范围越来越缩小了。再如“丈夫”,古代指成年男子。《说文》:“周制,八寸为尺,十寸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韩非子》:“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后来“丈夫”一词只指女性的配偶。“床”在古代兼指坐具和卧具。《说文》:“床,安身之坐者”,段玉裁改之为“安身之几坐也。”《木兰诗》:“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都是指坐具,现在的“床”,常指卧具,应用范围缩小了。第三、词义的转移。词义的转移是指词义由甲事物转移到指称乙事物,甲乙两者之间没有类属的关系。例如“穷”,《说文》卷七说是“极也”,本义是“尽”或者“尽头”,引申为苦难或是走投无路;用作动词,则是“走到尽头”。《荀子劝学》:“蜷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游褒禅山记》:“ 爵者,上之所擅,出于口而无穷。” 后来“穷”有贫乏之义,成为“贫”的同义词,词义就转移了。古代“穷”和“贫”是有分别的,“贫”和“富”对举,“穷”和“通”对举。后来,“穷尽”之义少用了,但残存于成语之中,如“日暮途穷”、“山穷水尽”、“穷寇莫追”等。再如“谢”字,《说文》:“谢,辞去也。”引申为“告诉”、“向·······说”或“引以为过”。《触龙说赵太后》:“入而徐趋,主而自谢。” 《鸿门宴》:“于是遂去,乃今张良留谢。” 《孔雀东南飞》:“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 后来引申为“感谢”,和“辞去”没有类属关系,词义就此发生了转移。第四、词义的褒贬色彩不同。风俗习尚和社会思潮的改变,往往引起人们对事物的爱惜与善恶评价的变化,从而影响词义的褒贬。有的词由褒义变为了贬义,有的词由贬义变为了褒义等等。例如:“爪牙”古代弑指猛将,武将。《国语·越语上》:“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汉书·李广传》:“将军者,国之爪牙也。”而“爪牙”的今义确是帮凶、走狗,成为了一个贬义词。再如“复辟”,古代是指“恢复君位”,现在是指“反动势力的复活”。贬义成为褒义的也有,如“锻炼”,古代弑指“玩弄法律对人进行诬陷”,是个贬义词,现在指“劳动锻炼”、“思想锻炼”、“锻炼身体”,“锻炼”成为了褒义词。第五、词义的虚化。词义的演变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演变还往往引起词性的变化。变化虽然复杂,但有一个主要的趋势。就是从实到虚。词性如此,词义也是如此。古代实词多,虚词少。现代汉语的虚词,绝大多数是从古代实词演变而来的。如“相”字,《说文》:“相,省视也,从目从木。”《易》曰:“地可观者莫可观于木。”《诗》曰:“相鼠有皮。”本义是仔细看,观察,引申为“辅助”,再引申为“互相”,再转化为无实际意义的词。《史记. 淮阴侯列传》:“相君之面,不可封侯,又危不安。” (观察)。《游褒禅山记》:“主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也不能至也。”(辅助)。《指南录后序》:“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互相)“互相”之义很弱,又逐变为没有实在意义。《孔雀东南飞》:“誓不相隔卿,且暂归家去。” 《失街亭》:“再拨一员上将,相助你去。”“相隔”、“相助”后面都带上了宾语,这样的“相”变成了没有实际意义的词。关于词义的发展变化,一般都是采取“引申”说来解释。在上述词义演变的五种情况中,“词义的扩大”(义项增多)是主要的,它使词的意义越来越准确、精密,这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认识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注意词义的演变和新旧词义之间的关系,可以使我们对词义有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从而在阅读作品时,对于某些不止一个意义的某些词,也就不至于用今义代替原义而产生误解。论文小编精心推荐阅读:开题报告 | 论文提纲 | 论文范文 | 论文致谢 | 论文答辩 | 论文格式 | 论文写作

词义三者的关系阐述为:"形"承载"象","象"蕴涵造字时代的词义和日后意义孳乳的丰富的可能性。汉字形体的表意功能是对思维中意象的形象化、图解式的呈现,表意成分在书面上形成的构字部件是意象在语言的书面形式中留下的"暗示",可以称之为"意象的表征",同时也是义素在词的书面形式中的显性标记。在对汉语词义的特点作了如上思考之后,论文第四章旨在梳理汉语词义发展演变的脉络和规律。其中详细论及静态词义与动态词义的关系、在动态发展中互相转化的种种情形;阐发汉语词义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主要原则和基本途径;从个体词义的发展演变和词汇系统中词义发展演变两种角度,阐述汉语词义发展的主要形式及规律。个体词义的发展演变分为完成于词的一个义项范畴内的发展演变和完成于一个词的范畴内的发展演变两种情况。前者包括:词义深化;意义范围扩大、缩小、转移等变化:扩大又分为主体扩大化、动作方式扩大化、目的扩大化等各种形式的使用性扩大以及不受辨证逻辑制约的发展式扩大,缩小又分为总名变专名、泛指变特指、双向变单向、感情色彩类型化缩小等形式,转移又分为词汇意义的转移、色彩意义的转移和语法意义的转移等具体情形。后者包括义项增加和义项减少的发展变化。其中义项增加是通过相似引申、相关引申、特质引申、逻辑引申、修辞引申、移情引申、特指引申、反向式引申、时空引申、宗教引申、虚化引申等引申方式来实现的;义项减少则主要通过旧义项被新义项取代以及词义的自我淘汰来完成。词汇系统中的词义发展演变主要包括:灌注式引申、裂变式引申产生新词;单音词素、双音合成词素重组新词;词义转嫁;词义类聚的发展演变情况:等义词、近义词的分化和发展,对称式引申、"词义渗透"、类属词的丰富发展、亲属词的社会化、象征化发展倾向等;词汇成员的词义发展与身份的转化。以上对于汉语词义发展演变主要形式和规律的探讨始终遵循着静态与动态结合、历时与共时相参照的研究思路。文末对当前汉语词义发展的新趋向作了简要的阐述。并在余论中提出建构汉语词义共时平面的设想。 词义发生演变是时代不同的结果。语音是人们认知交流的媒介,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认知水平的提高和文化的丰富,词义就逐渐的发生演变以实现人们交流和认知的目的。

汉语词义发展演变研究 魏慧萍自传统训诂之学直至当今词汇研究,关于汉语词义的探讨薪火相传、代有新作。本文在继承前辈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汉语词义放置在与认知、思维、社会历史发展以及语言系统本体诸多因素相关联的背景之下,运用历时与共时、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旨在开拓词义研究的思路,加强对汉语词义特性的考察,进而梳理汉语词义发展演变的脉络和规律,为传统训诂学与现代词汇学的接轨作出努力。论文内容分为六个部分:引言;第一章:汉语词义研究现状述评;第二章:词义的共性;第三章:对汉语词义特点的思考;第四章:汉语词义发展演变规律新探;余论。 引言交代论文选题的缘起和写作主旨。第一章是对汉语词义研究历史及现状的述评,着眼于对传统训诂学与词汇学的接轨,分为古代汉语词义研究和现代汉语词义研究两个方面。对各个历史时期词义研究的主要特点、代表人物及观点等进行了比较细致的阐述。并提出古今贯通的"汉语词义研究整体观"。第二章是从共性的角度对词义与社会历史发展、词义与思维、词义与语境、词义集合元素及其运动方式等论题进行探讨。提出了词的诞生源于抽象;词义来源于人们对真实世界的认知;词义的趋同性和差异性文化内涵;词义与形象、顿悟、逻辑、情感等各种思维方式及心理活动的关系;意象是词义在思维中的映现形式;语境是一种综合现实;词义集合论等主要观点。在第二章第一节"词义与社会历史发展"中,从共性、人文区域、民族特性、地域、社会群体及个体等角度对词义的文化内涵进行阐述。第二章第二节"词义与思维"中,把思维分为语音序列思维和非语音序列思维,分析词义与各种形式的思维活动及心理因素的密切关系,将哲学中的"意象"引入汉语词义研究范畴。从语言学角度把"意象"界定为:意象是非语音序列与语音序列思维的综合认知成果,是词义所对应的思维映现形式。并进而分析了具体意象类型、静态词义和动态词义与意象的关联、词义与意象群等问题。在第二章第四节中,把词义集合的元素分为形象义素、情感义素、理性义素、直觉义素、心理义素;主题义素、功能义素、背景义素、风格义素、外来义素等类型进行阐述。词义来源于人们对真实世界的认知成果,是对逻辑思维中概念的综合反映,并在人的思维活动中映现为各种意象,意象通过思维的语言生成机制外化为语言形式的意义内容。词义集合中的各类义素正是意象在语义中的落点。基于以上对词义共性的认识,第三章从考察汉语词义特性的角度对汉语词义的几个显著特点进行了思考。所论及的与词义发展演变有关的因素主要有:充满辨证、和谐观念,形象思维发达,长于联想、比附,注重整体,重视直觉、感悟和意会的汉民族心理特质及其对词义发展的影响;词汇的孳乳、更新、造词构词等与词义发展的关系;表意体系的汉字的创制方法及发展与意象、词义的关系;修辞作为突破现有规约词义"围城"的策略式词义发展形式,与词义发展演变的同构与互动;汉语主导文体由文言文向白话文的嬗变对词义发展的影响等。这些都是从汉语实际出发对词义进行的考察和探讨。体现出共性与汉语特性结合、训诂与词义研究结合的整体思路。在第三章第三节中,针对汉字的表意性与词义的关系,探讨了早期汉字的"象"与"形"、汉字字形承载的"象"与词义在思维中所映现的意象、汉字的表音兼表意成分与词义的关系等。把汉字的"形"、"象"、词义三者的关系阐述为:"形"承载"象","象"蕴涵造字时代的词义和日后意义孳乳的丰富的可能性。汉字形体的表意功能是对思维中意象的形象化、图解式的呈现,表意成分在书面上形成的构字部件是意象在语言的书面形式中留下的"暗示",可以称之为"意象的表征",同时也是义素在词的书面形式中的显性标记。在对汉语词义的特点作了如上思考之后,论文第四章旨在梳理汉语词义发展演变的脉络和规律。其中详细论及静态词义与动态词义的关系、在动态发展中互相转化的种种情形;阐发汉语词义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主要原则和基本途径;从个体词义的发展演变和词汇系统中词义发展演变两种角度,阐述汉语词义发展的主要形式及规律。个体词义的发展演变分为完成于词的一个义项范畴内的发展演变和完成于一个词的范畴内的发展演变两种情况。前者包括:词义深化;意义范围扩大、缩小、转移等变化:扩大又分为主体扩大化、动作方式扩大化、目的扩大化等各种形式的使用性扩大以及不受辨证逻辑制约的发展式扩大,缩小又分为总名变专名、泛指变特指、双向变单向、感情色彩类型化缩小等形式,转移又分为词汇意义的转移、色彩意义的转移和语法意义的转移等具体情形。后者包括义项增加和义项减少的发展变化。其中义项增加是通过相似引申、相关引申、特质引申、逻辑引申、修辞引申、移情引申、特指引申、反向式引申、时空引申、宗教引申、虚化引申等引申方式来实现的;义项减少则主要通过旧义项被新义项取代以及词义的自我淘汰来完成。词汇系统中的词义发展演变主要包括:灌注式引申、裂变式引申产生新词;单音词素、双音合成词素重组新词;词义转嫁;词义类聚的发展演变情况:等义词、近义词的分化和发展,对称式引申、"词义渗透"、类属词的丰富发展、亲属词的社会化、象征化发展倾向等;词汇成员的词义发展与身份的转化。以上对于汉语词义发展演变主要形式和规律的探讨始终遵循着静态与动态结合、历时与共时相参照的研究思路。文末对当前汉语词义发展的新趋向作了简要的阐述。并在余论中提出建构汉语词义共时平面的设想。

汉语词义演变论文题目

提供一些简单好写的古代汉语论文的选题,供参考。1.论汉字的性质 2.论汉字发展演变的规律 3.许慎六书说论评 4.古汉语的后置定语问题 5.原始汉字的认定及其构形特点 6.“‘何所’十动词”的内部结构层次 7.现代汉字构形特点 8.现代汉字的表记功能 9.论现代汉字中的变体字 10.论现代汉字中的形声字 11.论现代汉字中的会意字 12.论现代汉字中的象形字 13.汉字编码研究及方案设计 14.汉字字形的文化信息研究 15.汉字考释方法述评 16.汉字析形方法研讨 17.汉字教学方法研究 18.词的多义性和词素的多义性 19.词义演变的深层意义基础 20.音义联系的任意性和命名的理据性 21.汉字起源研究述评 22.半坡刻符的性质及其与文字的关系 23.古汉字指事字的表义功能 24.形声字起源试论 25.甲骨文形声字研究 26.《说文》省声研究 27.汉字形体演变的基本规律 28.论汉字形体演变的繁简分合 29.汉字前途讨论述评 30.训诂学与中学语文教学 31.论中学教材文言文的注释 32.论汉字的音义联系 33.江永“女书”源流研究 34.江永“女书”的形体结构研究 35.主谓间“之”字探源 36.指代性“见”字词性再研究 37.主谓间“而”字的形成和发展

一、文字部分 《说文》部首的文化学研究(贝部研究、女部、玉部) 《说文》部首研究 《说文》省声研究 《说文》中农业文化探讨 《说文》重文研究 《说文解字》“女”部字研究 《说文解字》“尸”部字研究 《说文解字》“心”部字研究 半坡刻符的性质及其与文字的关系 对汉字性质的认识 古汉字指事字的表义功能 汉字编码研究及方案设计 汉字的结构(论汉字的结构规律或者论汉字的结构类型等) 汉字的形体演变(汉字形体演变中的文化探讨,汉字形体演变的原因探讨等) 汉字起源研究述评 汉字教学方法研究 汉字考释方法述评 汉字前途讨论述评 汉字析形方法研讨 汉字形体演变的基本规律 汉字字形的文化信息研究 会意兼形声问题探讨 假借字与通假字 古今字和异体字 甲骨文形声字研究 江永“女书”的形体结构研究 江永“女书”源流研究 六书性质特点(六书文化探讨、从六书的演变看汉字的造字法等等) 论汉字发展演变的规律 论汉字的性质 论汉字的音义联系 论汉字形体演变的繁简分合 论现代汉字中的变体字 论现代汉字中的会意字 论现代汉字中的象形字 论现代汉字中的形声字 浅论《说文解字》一书的历史价值 声符表义的成因初探 声符表义的成因初探 试论词义引申的规律与方式 说会意 说假借 探求本义的方法种种 现代汉字的表记功能 现代汉字构形特点 形声字起源试论 形声字声符说略 形声字义符说略 许慎六书说论评 义符表义与声符表义异同论 原始汉字的认定及其构形特点 二、词汇研究 《论语》(某个或某些)代词研究 《论语》常用词汇研究 《孟子》(某个或某些)语气词研究 《世说新语》第二人称代词研究 《儒林外史》某类虚词研究。 《诗经》叠音词研究 《诗经》连绵词研究 词的多义性和词素的多义性 词义演变的深层意义基础 词义引申的原则和方法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词义引申的分析 对词义转移的分类考察 对确认古汉语中词的同义关系(或其他关系)的看法 古今词义变化(现象\原因\规律) 同义词和同源词浅说 先秦偏义复词研究 先秦同义复词研究(《左传》、《论衡》、《墨子》等) 音义联系的任意性和命名的理据性 专书的词汇研究 汉语词汇双音化动因研究 三、语法部分 “是”的用法及其发展 《韩非子》中的被动句 《老子》(某种)句型研究 《论语》句法研究(判断句研究、祈使句研究、疑问句研究) 《孟子》中的“其”字 《孟子》中的“之”字 《史记》(某种)固定结构研究 《荀子》副词研究 《战国策》中的“是”字 《左传》“焉”字研究 《左传》“之”字研究 《左传》被动句研究 《左传》判断句研究 《左传》祈使句研究 《左传》疑问句研究 《左传》中语气词“也” 被”字的词义演变 词类活用问题探讨(起源\新说\评价) 从《韩非子》看先秦的副词 从《庄子》看先秦的宾语前置句 从唐宋元明清的白话作品切入考察近代汉语语法的有关问题 古代汉语“把”字句研究 古代汉语“所”字结构(或“者”字结构)研究 古代汉语“之”字结构(或“其”字结构)研究 古代汉语处置式考察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现象综述 古代汉语词序研究 古代汉语单句(或复句)研究 古代汉语活用现象研究 古代汉语兼语式研究 古代汉语介词(或连词)研究 古代汉语连动式研究 古代汉语判断句研究 古代汉语省略现象研究 古代汉语使成式考察 古代汉语双宾语考察 古代汉语重叠词研究 古汉语的后置定语问题 近代汉语代词研究 近代汉语量词研究 秦双宾语句的类型 所’十动词”的内部结构层次 唐诗句法研究 指代性“见”字词性研究 指代性“见”字词性再研究 主谓间“而”字的形成和发展 主谓间“而”字的形成和发展 主谓间“之”字探源 专书的语法研究 四、音韵研究 专书的用韵研究 学习音韵学的心得体会 陶渊明用韵研究 论音韵学在古籍阅读中的作用 联系古音考察现代汉语方音问题 汉语语音演变规律考察 联系汉语语音史研究现代汉语语音规范方面的有关问题 古代韵文用韵考察 五、方言研究 方言词汇研究 方言语法研究 方言音系研究 方言保存的古代汉语特殊成分 六、训诂学研究 标点研究 论中学教材文言文的注释 试论“据文证义”的训诂方法 试论“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 校勘研究 训诂学与中学语文教学 注释研究 反训研究 七、修辞研究 《左传》的外交辞令研究 杜甫诗文修辞研究 以义为单位,给一部先秦文献(或其中的一部分)作词表 《红楼梦》人物语言风格研究 《左传》人物语言风格研究 《水浒传》人物语言风格研究 古今修辞方式的比较 《孟子》论辩艺术研究 《战国策》外交辞令研究 八、其他相关研究 辞典学理论研究 中学文言教学研究 《说文》释义方式研究 古代汉语字词典释义辨正 总之选题尽量对专书、专人进行词汇、语音、语法研究。

毕业论文题目1.现代汉语语音研究2.汉语新词语研究3.汉语外来词语研究4.汉语字母词研究5.汉语媒体语言特点研究6.汉语修辞研究7.汉语多音字研究8.汉语复活词研究9.当代汉语科技词语研究10.现代汉语成语变化研究11.当代汉语词语语音形式的发展变化12.汉语惯用语研究13.当代汉语新谚语研究14.当代汉语青年流行语研究1.现代汉语同音误用研究2.谈谈副词“终于”的用法3.论正极意义和负极意义4.语用正误与语频统计5.因果关系与转折关系的上位义比较6.给病句一个理由1.作为文化符号的语言符号2.文化符号“道”和“道”族词汇的研究(说明:本题中的“道”也可换成“气”、“心”、“性”、“理”、“天”、“命”、“神”等字,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3.当前我国社会称谓的使用问题4.“女士、先生、小姐、太太”使用情况调查5.“同志”的尴尬6.文学语言研究7.汉语语气词研究8.书名和社会文化心理9.店名和中国文化(说明:本题中的“店名”也可换成“人名”、“姓氏”、“地名”、“菜名”、“品牌名称”等等词语,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10.鬼神名称和宗教文化11.命名和艺术世界——谈小说《西游记》的人物、地点命名在艺术建构中的作用12.成语和中国文化(说明:本题中的“成语”也可换成“歇后语”、“惯用语”、“俗语”等词,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13.汉语动物名称研究14.汉语植物名称研究15.新时期小说语言粗鄙化现象研究16.“X吧”类新生店名研究17.说“秀”(英show)18.汉语象声词研究19.泛义动词“整”与“搞”的比较研究20.汉语感叹词研究21.东北方言动词“造”的研究22.东北方言语气助词“呗”的研究23.东北方言后缀“——巴”的研究24.新时期以来新生句法现象研究25.话语与政治的关系研究1.字词误读研究、字词误用研究2.汉字形体演变及识记研究3.褒义词考查分析4.同义词辨析与运用5.贬义词考查分析6.汉英词语对比研究(包括对外汉语教学)7.成语运用研究、习语运用研究8.新闻语言研究9.广告用语研究10.法律、商贸语言研究11.社交用语研究、文艺用语研究(小品、歌词等)12.词类区分研究13.语境与语言表达研究14.新辞格研究或辞格发展研究15.语境对词义(句子结构)的影响16.有特点的句法结构考察分析1.现代汉语语法2.汉语应答句研究3.标题语法研究4.标题语用研究5.标题语义研究6.东北官话地点方言研究7.东北官话语音研究8.东北官话词汇研究9.东北官话语法研究10.东北官话语用研究11.现代汉语词典编纂研究12.现代汉语修辞研究1.现代汉语主谓谓语句研究2.现代汉语补语研究3.程度副词与状态形容词的组合研究4.程度副词与特殊的动词性结构组合研究5.“副+名”的社会运用考察6.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分析7.动词和名词的句法语义关系研究8.现代汉语歧义问题研究9.歧义现象和语境研究10.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式研究11.现代汉语程度副词重叠式研究12.成语和中国文化(说明:本题中的“成语”也可换成“歇后语”、“惯用语”、“俗语”等词,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1. 当代作家语言研究(包括词汇、语法、修辞)2. 报刊语言研究3. 节目主持人语言特点考察4. 少儿节目语言特点考察5. 流行歌曲中的若干语言现象6. 法律语言研究7. 辩论、演讲语言的特点8. 对外汉语教材的对比研究9. 留学生汉语习得的语误研究10. 汉语各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研究11. 现代汉语插入语的个案或宏观研究12. 现代汉语委婉语的个案或宏观研究13. 汉语口语中的话语标记研究(如:对了、嗯、好、得了、回头、然后、我说等)14. 代词“人”、“人家”使用情况考察15. 句末语气词使用状况调查16. 谈“俗话”17. 汉外对比研究(如:亲属称谓、外来词、具体语法现象)18. 状语的类型与状语的位置(是否可以前置)19. 《现代汉语词典》收词情况分类考察20. 夫妻互称的历时、共时研究21.交际语言的若干问题研究1.对外汉语语音教学2.俄罗斯留学生汉语声调学习研究3.韩国留学生汉语单字音学习研究4.歧义格式的实验语音学研究5.哈尔滨方言单字音研究6.歧义结构的语音分化研究7.黑龙江方言语音研究8.“都”字歧义句的实验语音学研究9.哈尔滨方言声调研究10.实验语音学11.对外汉语单字音教学研究12.语音史研究13.语音的规范与发展毕业论文题目1.《审音表》与《现代汉语词典》定音比较研究2.第二语言教学流派研究3.对外汉语教学技巧研究4.对外汉语词汇教学5.对外汉语语法教学6.对外汉语汉字教学1.语言文化教学策略与方法2.汉语中介语研究3.对外汉语教学史研究4.对外汉语教材分析5.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听力训练6.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口语训练7.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技巧1.关于中国文化教学问题的宏观讨论2.语言课的文化教学3.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4.对外汉语口语课堂教学5.任务型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6.情景教学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7.对外汉语中的俗语教学8.交互式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9.对外汉语教师的职业角色10.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近义词辨析1.惯用语与对外汉语教学2.对外汉语中的成语教学3.对外汉语写作教学4.对外汉语形容词教学5.对外汉语虚词教学6.程度副词的对外汉语教学7.祈使句的对外汉语教学8.疑问句的对外汉语教学9.感叹句的对外汉语教学

闻字词义演变研究现状论文

闻:知道,明白,听到。

闻的本义是“听到”,《说文》:“闻,知声也,从耳,门声。”字既然从耳取义,造字本义自然与耳朵有关。但是“听”和“闻”又不同。“听”是用耳朵去感触声音,“闻”是声音入耳,所以有“听而不闻”的说法。 仅从现有的文献材料分析,“闻”从专指“耳朵听到”演变为兼指“鼻子嗅到”,这种变化过程在语义学上可以称为“词义的转移”(但我认为可能是假借,说见下),楼上说是词义扩大,错!如果是扩大,那么后起义的概念外延就包含了本义,而“闻”的变化不是如此。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转变?目前最合理的解释是:这两个概念有个共同点,一个是声音入耳,一个是气味入鼻,而气味入鼻古代没有专字,于是借“闻”字为之。五官感触外物,视而得之谓之见,听而得之谓之闻,嗅而得之没有专字,借“闻”字来表示是很自然的事。 “闻”字在先秦时期已经被用来表示嗅到,《韩非子 · 十过》有“闻酒臭而还”。我相信当时口语中表示嗅到的词与“闻”同音,但没有专字,所以借用“闻”字来表示。这种现象在汉字中很普遍,如“朋”、“来”、“其”、“而”等等。如此观之,“闻”表示“嗅到”有可能是假借义。

五 笔UBD

四 角37401

仓 颉LSSJ

五行水

笔画数9

郑码TLCE

字结构上三包围结构

部件拆解门、耳

注音ㄨㄣˊ

异体字闻

统一码95FB

闻名 【拼 音】 wénmíng 【英 文】 be known for 【词 性】 动词, 【褒 贬】 褒义词 【近意词】 著名、知名、有名. 【反意词】 无名 【释 义】 是指:事物具有广泛的知名度(闻名天下).有名:闻名...

  • 索引序列
  • 语义演变机制研究论文
  • 语义演变研究论文框架
  • 词义演变研究意义论文
  • 汉语词义演变论文题目
  • 闻字词义演变研究现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