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华中师范大学音乐研究论文集萃

华中师范大学音乐研究论文集萃

发布时间:

华中师范大学音乐研究论文集萃

省级期刊。《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论丛》是由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主办,经湖北省新闻出版局批准发行的学术期刊。湖北省内部资料准印证号0270068。本刊为季刊,3、6、9、12月按时出刊。《本刊于1980年创刊,是当时全国高校最早创办的两家研究生学术刊物之一,国家教育部前部长何东昌先生亲自为本刊题写了刊名。创刊以来,在本刊上发表的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或复印,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适应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和需要,本刊与《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以及全国两百多所高校、研究机构的图书馆建立了定期交流关系。现为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作为展示当代研究生学术成果的重要平台,我刊已被学校批准为毕业资格论文和奖学金评选的认定刊物。

1996—2000年师从合唱指挥家王秀峰先生学习指挥。2001年起随我国著名合唱指挥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严良堃先生,进行严格、系统而全面的合唱指挥的学习与研究。2007年完成博士论文“论西方古典合唱的和谐与崇高美学特征”获得博士学位。导师严良堃、邱紫华。1999年策划、指挥华中师范大学举行“迎接新世纪《黄河大合唱》万人音乐会”获得成功;曾指挥华中师范大学音乐系合唱团获得1999年湖北省首届“祖国万岁”合唱比赛特别大奖、2000年第5届中国合唱节演唱“金奖”和“大漠之夜”作品奖、2001年奥地利 “第18届国际舒伯特合唱比赛”特别大奖;创立并指挥“Tian Kong”合唱团获得2001年“全国大学生艺术歌曲演唱比赛”专业组一等奖、2004年“第三届国际奥林匹克合唱比赛”女声室内合唱和现代合唱两项银奖、2005年“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合唱比赛”专业组一等奖;2004年应中国合唱协会邀请赴京,指挥“Tian Kong”合唱团在北京国图音乐厅举办专场合唱音乐会;2008年3月中央电视台第13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合唱比赛亚军;2002年录制出版合唱专集《大漠之夜》CD,并获“第二届中国唱片金碟奖”三项大奖最佳合唱表演、最佳古典录音工程、最佳古典制作人。2005年录制出版合唱专集《绝色女声—回忆》CD;2009年录制出版合成专辑《纯美之声》CD;2007年获中国音乐“金钟奖”――最佳合唱指挥奖;2007年1月和12月分别在武汉音乐学院编钟音乐厅、北京音乐厅举办个人合唱指挥音乐会。2009年8月应国家大剧院邀请,举办“8月国际合唱节Tian Kong合唱团专场音乐”,随后又应邀在青岛音乐厅举办“纯美之声”Tian Kong合唱团专场音乐会;2011年3月,应“美国合唱指挥家协会”(ACDA)邀请,带领Tian Kong合唱团赴美国巡演成功。

2021年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学硕分数线是398分。华中师范大学各个专业的考研分数是398分就可以了。华中师范大学是国家公办的大学,办学历史悠久,办学的资质非常的好,拥有优秀的教育教学水平。值得在这里学习在这里有很好的学习氛围可以学到优秀的师范类专业的知识毕业率也很好就业率达百分之九十九

华中师范师范大学学报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简介主办: 华中师范大学周期: 季刊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0-1190CN: 42-1178/N邮发代号:38-39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曾用刊名:华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时间:1955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09)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期刊荣誉:中科双效期刊Caj-cd规范获奖期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55年创刊,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创办的高校学报之一,主要发表数学、信息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最新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经过近50年的发展壮大,在贯彻国家“科教兴国”方针;服务学校教学科研;推动国内外学术交流;培养研究型人才方面,办出了自己的特色和水平。《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已发行到海外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与国内外几百所高等院校、图书馆、科研院所、科技情报机构建立了联系,二、三次文献影响面和学术影响力不断提高。据我国科技期刊权威评价机构——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出版的2002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报道,《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影响因子在全国综合类学术期刊中排列前10位,在全国师范院校学报中名列前茅。《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自1997年起被列为全国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1999年为湖北省科技期刊五十佳重点创建期刊,被评为第三届湖北省优秀期刊;在国家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专家评审中获全国优秀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一等奖(教育部发文等同于科技进步奖),进入中国高校学报50强行列。2001年被评为第四届湖北省优秀期刊;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定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曾重点刊出粒子物理、磷化学、病毒微生物学等科研成果,获国家和部级多项奖励,还有多项成果获湖北省和武汉市科技成果奖,此外,还出版了有影响的专辑,如“纪念李琮池先生诞生90周年学术论文集”、“长江中游沿岸地区生产力布局研究”、“理科基地教学实验成果和优秀毕业论文集”等,为学校学科建设,学术交流、人才培养作出了贡献。《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现有专职编辑5人,都具有副高职以上职称,年轻编辑都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是一支专业基础好,编辑业务精,及事业心强的编辑队伍。我们的办刊理念是:选择、创造、开放、服务。

挺好的高校。如果有志于此 当然得努力啦,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努力才有回报。无论什么专业,也要认真学习,认真领会,业精于勤荒于嬉。

1到4个月之内。核心期刊需要1年甚至1年半,普刊一般在1到4个月之内,比较优质的普刊会更久一些。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属于普刊,所以大概1到4个月之内。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否好投,主要看自己论文的水平,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对论文的评审是很严格的

音乐教育研究小论文集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游戏化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在玩中学习音乐是很快乐的。在幼儿期就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对其一生的良好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小班音乐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谈小班音乐教育》

摘要:音乐能使孩子享受到喜悦、快乐,能为孩子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合理的选材,游戏化的情景,良好的师幼互动,培养创新的意识,能使小班孩子学习音乐得到更多体验。

关键词:小班音乐;选材;游戏;互动;想象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3-0267-02

音乐是人类从事审美活动的一种对象,它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并且还具有独特的教育功效。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并不是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音乐家,而是使孩子们从音乐中享受到喜悦、乐趣,从音乐中得到启迪,使孩子们的智力得到开发,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并为孩子的成长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幼儿期就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对其一生的良好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如何引导小班孩子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在活动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使小班孩子更好地接受音乐、享受音乐,从而达到启迪智慧,陶冶性情和品格的教育目的?

一、选材上突出情趣,做到浅显,让孩子易于表现

音乐活动符合孩子思维具体形象、富与想象、活泼好动的特点,能使孩子从中获得极大的快乐和满足。小班孩子年龄小,注意力差,他们对一切有趣的、好玩的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对于一些枯燥,乏味的东西就会索然无味,因此,在选材时注意选择一些有趣的、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容易为孩子理解并接受的内容进行教学,这样孩子才会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使教育的目标落到实处。如,我看到小班孩子喜爱在娃娃家给娃娃洗澡,陪娃娃睡觉,有照顾娃娃的丰富经验,也能用简单的语言和动作与娃娃交流。为了回应孩子的需要、兴趣和实在的生活,我选择了《洗白白》和《月光》两首富含生活意义的传统童谣组织音乐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我关注音乐对孩子需要和孩子生活的回归,巧妙地将孩子“洗澡、睡觉”等生活情节作为整个音乐教学活动的背景,孩子与教师在各种以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为媒介的交往中,用表达性语言(动作、表情、语言、体态等)表现童谣的节奏,表达对音乐的体验。我让孩子随着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参与活动:给自己洗澡、给同伴洗澡、给布娃娃洗澡、哄布娃娃睡觉,从而帮助孩子把原始的生活经验提升为音乐审美经验。这种音乐教学渗透了幼儿与自己的生活、与音乐文本的对话精神,表达了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生活的价值。

二、从游戏入手,创设游戏化的情境,引导幼儿参与音乐活动

布鲁纳认为发现法能激发智慧潜能,培养内在的动机,有利于学会发现的技巧以及记忆的保持。由于孩子年龄小,坚持性与忍耐性较差,他们不能长时间在看不到进步的情境中探索,因此我们应有目的地创设有利于幼儿探索发现和积极操作的游戏环境,以激发其探究内驱力。小班孩子期待“像成人一样活动”,喜欢模仿成人的活动,而孩子动作的发展优于言语的发展,让孩子听着音乐用动作游戏来表达情感,要比让他们坐着安静倾听音乐或用歌声来表达要效果好得多,所以,不管是歌唱活动还是音乐欣赏活动,教师在乐曲声中把作品化为一个个简单有趣的小故事,规则简单甚至没有规则的情景性游戏。通过反复的游戏,让孩子反复感受作品,从游戏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从而产生积极参与活动的愿望。这种游戏可以是音乐作品的完整再现,也可以让孩子担任其中的一角色或重点段落。如《小老鼠上台灯》这首歌曲中,孩子自始至终扮演小老鼠;《这是小兵》这首歌曲中,先让孩子模仿大炮、喇叭、手枪、铜鼓发出的声音的节奏,老师则可以唱“这是小兵的喇叭”,以接唱的形式来开展游戏。还有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也是如此。这样尽管孩子还没有学会歌曲,但在参与的过程中孩子获得了愉快的情绪体验,同时熟悉了作品,对音乐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歌唱教学的目标也得到较好地落实。

三、师幼互动中促进孩子更好地发展

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和孩子交往应该少一些成人世界约定俗成的条条框框和刻板印象,要用一颗童心与孩子交往,这样会较容易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想进入童年这个神秘之宫的门,老师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变成孩子。”放下老师的姿态,融入孩子。小班孩子对成人的依赖性强,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以积极的情绪感染孩子,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使音乐教学更富真实性,作品更具感染力。如,在音乐游戏《找小猫》中,我是猫妈妈,和我的一群小猫咪快乐地捉迷藏;在歌表演《大树妈妈》中,我是大树妈妈,呵护着一群可爱的小鸡宝宝,在互动中孩子们特别的快乐,真正享受了这快乐的音乐活动,并意犹未尽。

四、发挥想象,培养孩子的创造意识

在音乐活动中,不能只顾着技能技巧的练习,还要考虑让孩子去表现美、创造美。因为音乐活动包含感受、想象、理解、创造等思维阶段,它对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及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培养创造力并不是要抛弃模仿,在音乐活动中模仿还是需要的,它是最初的学习方式,但要较快地跨越这一阶段进入探索期,引导孩子大胆创新,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如用作画的形式表现来高低音时,有的孩子画了雷公公表示音高,画一条吐泡泡的小鱼表示低音;有的孩子画敲打的锤子说声音高,画一棵小树说声音低……面对这些稚拙的创造,我给予了肯定、表扬和鼓励,还引导孩子们当众表现。在这个基础上,我为孩子创设了宽松的环境,由浅入深地引导孩子创造,展示自己的才能。从改编歌词、敲奏简单乐句开始,发展到为图片故事配音乐、创作乐曲、编动作等,鼓励孩子从自身实际出发,通过努力充分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如我引导孩子用不同音色的乐器为熟悉的音乐《找小猫》配音,来表现猫妈妈和小猫的不同特征和情绪。只有让孩子按自己的条件、方式、意愿去做,他们才能学得主动,才能发挥想象力和独创性。尽管孩子的表现还十分稚拙,但都是真情实感的流露,体现了孩子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总之,在小班音乐教育活动中,只要我们做到内容的趣味性,活动的情境性,形式的灵活性,目标的简易性,就能为孩子学习音乐减轻压力和难度,让孩子在音乐中获得更多的快乐体验。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谈亦文.“洗白白”(小班)教学实录与点评[J].幼儿教育,2007,(05):20-21.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小班音乐教育论文

小学音乐教育论文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我整理的小学音乐教育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小学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在进行小学音乐的审美教育的过程中,能全面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和兴趣,促进学生从审美的角度入手,全面提高学生的对音乐的感受能力,真正的树立美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自身的进步和发展。

二、小学音乐审美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的教育思想的束缚

由于传统的教育思想的束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对一些重点科目较为重视,不重视音乐的教学,只单单认为音乐就是教音乐知识和音乐本身,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育的观念较为陈旧,忽略了对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音乐审美的进步和发展。

(二)过于重视对技能的培养

目前的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过于重视对学生音乐技能的培养,不能全面地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在很大的程度上就造成了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欠缺,在很大程度上就抑制了学生对音乐技能的掌握和学习,不能真正的了解和感受音乐。

(三)教育内容的乏味

在小学音乐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无法真正了解音乐审美的重要性,使得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只重视抽象的一些理论,不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去感受音乐,不能全面接触和感受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就制约了学生进行音乐的审美。

(四)教师的教学手段的问题

在对小学进行音乐审美教育的过程中,一些教师不能全面深入地了解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手段过于机械和落后,不能真正的使学生参与其中,在很大程度上就造成了学生不能很好的进行音乐的审美。

三、全面实施小学音乐审美教育的策略

(一)要积极创设好的审美的教学情境

在进行小学音乐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音乐审美的教学规定,依据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在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创设能适合小学生的音乐审美情境,使学生在情境学习中,全面的了解音乐,激发学生进行音乐审美的积极性。在一个良好的音乐情境下,注意力更加的集中,能更好地感受、接触音乐,能够全面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加强音乐情境的创设会在很大程度上丰富课堂内容,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进行音乐的审美,能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和创新,能通过美的音乐审美情境的创设,使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很好地相连接,能更好地推动学生进行审美的锻炼,全面激发声乐审美的积极性。

(二)教师要加强对课堂教学的设计

教师要不断地加强对音乐课堂教学的设计,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使音乐课堂更加的生动形象,紧紧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审美的感受。在课程的设计上,加强引导,不断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对音乐的美的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动参与到音乐课程的学习和音乐的审美中,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要全面的.了解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特点,课堂上的语言和表情一定要切实的吸引学生,逐步将学生引入音乐审美的意境中去,提高学生的能力。

(三)要让学生参与和体验

教师在进行音乐审美能力教育的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参与和体验的能力,不断地使学生对音乐进行感知和把握,能够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不会因为枯燥和单调的教学方式,而产生厌倦的情绪。真正地促进音乐能力提高,增强音乐审美能力。

四、结语

音乐课程作为不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学科,必须不断地加强课程的改革。音乐课不再是传统的技能的教学,而更加增强审美能力的教学,音乐是美的艺术,小学是音乐学习的入门阶段,只有不断的加强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才能切实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和掌握,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全面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素养

教师要带领小学生共同欣赏优美的音乐作品,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声音,乐器的声音、来辅助音乐教学,让小学生模仿音乐作品中动物的声音,进行活动训练。再辅导小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歌词,让孩子们模仿音乐作品自己写一些简单的歌词,教师应该结合生活实际鼓励小学生模仿作品自己写音乐作品,一开始以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思,准确表达真实的情感为主,从而逐步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素养,长期坚持有利于提高他们的音乐水平。在教师的引导下小学生应该有针对地定期学习欣赏音乐作品,然后进行自由讨论,通过这样的趣味性欣赏活动,激发了小学生的音乐兴趣,让他们在学习音乐作品的同时,养成积极动脑筋思考的习惯,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认知能力,充分发挥想象力,在欣赏过程中通过对不同事物的分析比较,有利于明辨是非,进一步提高运用音乐语言准确表达思想情感的能力。教师可在不同阶段有针对地实时准备一些音乐作品,在欣赏过程中让小学生边演示边唱,加深了他们对音乐作品中思想情感的理解,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强化一些音乐知识训练,把好的歌词反复记忆,通过有兴趣的歌唱比赛等训练活动,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激发创造意识,进一步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让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找音乐作品欣赏学习,并且在学习和欣赏过程中逐步提高创造和想象力,进一步挖掘自己的音乐潜能。

二、发挥音乐作品的美感教育功能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音乐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生学习音乐的最初意识源于儿歌,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逐步产生用语言表达自己愿望的需求,这是小学生音乐智能开发的心理依据和客观实践过程,教师需要努力为小学生创造良好的音乐教学环境,培养良好的音乐思维习惯,加强音乐知识辅导和训练,鼓励小学生仔细观察生活,提高表现力,加强音乐欣赏训练,提高音乐实践运用能力,积极探索小学生学习音乐和提高音乐水平的客观规律,有计划地进行辅导,加强美感训练,培养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逐步树立爱憎分明的心理素质。在大量音乐作品欣赏过程中,进一步提高美感教育效果和客观认知能力。在开展音乐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为小学生学习音乐营造良好的环境,强化小学生的审美意识,科学引导孩子们通过欣赏优秀音乐作品,在逐步理解事物发展运行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众所周知,小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最好是在兴趣的支配下,潜意识地通过大量欣赏活动和能力学习,进一步认知事物发展的规律,把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听到的、看到的和接触到一切美好的事物逐步记录下来,经过与生活周围的事物和大自然反复而密切地接触,有效获得生活周围的一些美感知识,就有了要表达的欲望,这是唱歌的冲动,用音乐作品为发展小学生的语言能力提供了直接而有效的帮助,对小学生有效实施美感教育,有利于提高综合素质。

三、结束语

小学生在欣赏学习优秀音乐作品的同时,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了用歌声弘扬真善美,用歌声鞭笞假恶丑的爱憎分明的决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为小学生营造学习音乐的良好环境,创设丰富多彩的音乐比赛活动,让小学生在欣赏学习音乐作品的实践中认知世界,在愉悦学习过程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在欣赏过程中感受生活中的美感力量。

德国物理学家劳厄(Max Theodor Felix Von Laue)说过:“教育,就是你把所学到的内容遗忘之后剩下的那点东西。”成功的本科教育不是为学生提供相关问题的现成答案,而是要教会他们寻找那答案的方法与方式。毕业论文写作的教学和训练重要的不是结果,不是能否得到一篇合格的论文,而是整个的训练过程。要使学生在写作论文过程从选题、收集、整理、检索、鉴别资料,到调查、分析、比较、研究,再到整合思路、拟订提纲直至最后撰写成文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学会如何把自己在大学学习期间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的梳理,并转化为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所学到的不仅是知识和能力,也不仅是学术研究的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从中真切地体会到如何进行一项有“创造性”的工作;明白怎样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到底;真切地感受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细致严谨的治学态度对于学术研究是多么重要;应当怎样崇尚学术尊严,恪守学术道德,等等。而所有这些无疑会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毕业论文写作的训练过程也是一个树立学术人格的过程。 学位论文网xwlunwen有论文详细内容,去看看吧

试述柏拉图音乐教育思想 摘要:本文从音乐美学角度阐述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通过对音乐的本质、音乐的核心教 育、音乐与体育的关系这几个方面的深层剖析,挖掘音乐在当今素质教育中的深层价值。 关键词:柏拉图;音乐本质;音乐理性;核心教育 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 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古 希腊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他的大量著作涉及宗 教、文艺、教育、男女平权、参政等问题,尤以《理想 国》为最。本文在搜集、整理国内一些有关柏拉图文 集翻译资料之后,试图从音乐美学角度分析柏拉图 的音乐教育精髓,通过展望现代音乐教育的前景,挖 掘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深层价值。由于包括《理想 国》、《法律篇》、《会饮篇》、《斐利布斯篇》、《伊安篇》 等文集均以对话形式展示于世人,这给梳理其思想 脉胳带来一定的难度,限于笔者水平,本文主要从音 乐的本质、音乐的核心教育以及音乐与体育这几个 方面,来阐述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 一、音乐的本质 首先,柏拉图继承了前人(毕达哥拉斯学派)观 点“认为数乃万物之源。在自然诸原理中第一是数 理,他们见到许多事物的生成与存在,与其归之于 火,或土或水,毋宁归之于数,数值之变可以成道义, 可以成灵魂,可以成理性,可以成机会———相似地, 万物皆可以数来说明。他们又见到了音律的变化与 比例可由数来计算,———因此,他们想到自然间万物 似乎莫不可由数规范而成,数遂为自然间的第一义; 他们认为数的要素即万物的要素,而全宇宙也是一 数,并应是一个乐调或和谐”。[1]这是柏拉图认为音 乐是具有数与比例这一理性特征的思想根源。在 《斐利布斯》篇里,柏拉图就谈到“有些声音柔和而清 楚,产生一种单整的纯粹的音调,他们的美就不是相 对的,是从它们的本质来的,他们所产生的快感也是 它们所特有的”。[2]298这里的本质是指可闻音之间数 与比例的关系,这种快感指的是因数的比例关系在 心灵里产生的和谐感,是人的精神领域里必然之所 求,说明了人类“为何能从音乐中领悟到特殊的快 乐,根据‘同类相求’原则,灵魂与和谐振动产生欢乐 的共鸣”。[3]由此,柏拉图认为音乐的本质即音乐的 理性,即音乐的精神,它将不增不减、不生不灭,永恒 不变。从音乐自身本质特性向外拓展到心灵,再引 入教育之中,从追求真理、追求知识的意义上看,我 们可以说这就奠定了柏拉图音乐教育思想至真的 基石。 既然音乐的理性精神来自于音乐的本质,它又 如何在教育中实现自我价值呢?柏拉图对当时流行 的几种调式进行了归纳分析,继而指出多利亚调式 和佛利几亚调式是最可取的两种调式,因为“一刚一 柔能恰当地模仿人们成功与失败,节制与勇敢的声 音。”[4]卷三他把“英勇的心”与“怯懦的心”在遭到同 样的困苦却会产生不同的形象与声音,来比做表现 身心德行的好曲调。这种按心理感受与性格影响的 调式分类证明了柏拉图更看重音乐的教育功能与社 会功能,这就是ethos伦理的音乐观。①他认为所谓 好的教育就是“节奏与和谐浸入了他的心灵深处,在 那里牢牢地生了根,他就会变得温文有礼”。[4]如果 受到的是适当的教育,就会“对人工作品或自然物的 缺点也最敏感,对丑恶的东西会非常反感,对优美的 东西会非常赞赏,并从中自觉吸取营养,使自己的心 灵成长得即美且善。”[4]他把人生存的合理性与人生 活的最高目的相联系,从理想的高度去规定音乐,约 束音乐,使音乐教育成为完美人性的必由之路,可 见,柏拉图从科学音乐观沿入到了以人为主体的伦 理音乐观。 二、音乐的核心教育 柏拉图在其《理想国》里把人性分为三个成分: “最好的是理智,其次是意志,最坏的是情欲。”[2]321 根据“要约束和引导青年人走向正确道理”[2]309的教 育原则,柏拉图设立了具有阶梯式的理想化教育 途径。 以上图式中,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年龄的增长,教 育所涉及的知识范畴有不同的侧重点,唯独音乐,在 整个教育阶段里贯穿始终。因为“音乐具备使人认 识节制、勇敢、宽宏、高远之类品质形象的功能,无论 该类品质形象的本体还是景象,也无论它们散在何 处,变大变小,都不会再被忽视。”[4]即“掺合着音乐 的理性,这是人一生美德的唯一内在保障,存在于拥 有美德的心灵里的。”[4]卷八由此柏拉图在以音乐为 核心的教育思想基础上,确立了音乐教育为终身制 的观点。 在论述音乐教育是其它教育无可替代的对话 里,我们还可总结出柏拉图认可的三大理由:(1)音 乐具有深入心灵的力量;(2)音乐可培养敏锐的审美 判断力;(3)音乐可培养接近“善”理念的自觉性。因 而,柏拉图认为音乐是一场国民的必修课,音乐教育 从培养人的理性精神出发,达到对美的爱。那么,优 美与理智怎样才能真正融合为一呢?柏拉图赞同采 用一种快乐的学习方法:其一,对待年幼者,用“做游 戏的方法,可在游戏中充分地了解到每个儿童的天 性”,[4]卷七决不采用强迫的方法。因为“被迫进行的 学习是不能在心灵上生根的”。[4]其二,对待已具备 一些学习经验的稍长学生,“引导研究各种课程内容 相互间的联系,然后再研究与事物本质的关系,这是 能获得永久知识的唯一途径。”对比现代教育观念 中,我们亦会达成这样的共识:音乐的学习过程同样 也是获取知识的过程,而追求智慧,追求知识的快乐 是一个人灵魂中最真实的快乐。 三、音乐与体育 音乐与体育在现今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属于完全 不同的两种领域,两者关系仿佛隔山隔水,各统一 方。然而,在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内容中 有论述两者关系紧密相关的大段对话:“这个教育究 竟是什么呢?似乎确实很难找到比我们早已发现的 那种教育更好的了。这种教育就是用体操来训练身 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4]卷二其后他又认定在教育 实质上,音乐和体育主要也还是为了心灵。这里“有 两种技术———音乐和体育———服务于人的两个部 分———爱智部分和激情部分……。是为了使爱智和 激情这两部分张驰得宜,配合适当,达到和 谐”。[4]卷三而不和谐指的是怯懦而又粗野。“那些专 搞体育锻炼的人往往变得过度粗暴,那些专搞音乐 文艺的人又不免变得过度软弱。”[4]卷三这便是没有 适当培养与训练人的天性中激情部分与爱智部分 结果导致人性走向两个极端,要么轻弱无力,萎靡不 振,要么喜怒无常、性情乖张。“那种能把音乐和体 育配合得最好的,能最为比例适当地把两者应用到 心灵上的人,我们称他们为最完善最和谐的音乐家 应该是最适当的,这比称一般仅知和弦弹琴的人为 音乐家更为适当。”[4]卷三至此,柏拉图认为以和谐为 标准,心灵的培植高于技能的训练,体育与音乐完善 结合,才能在人的思想深处指引着至真至善至美的 方向。 四、对现代音乐教育的启示 从目前音乐教育的整体状况来看,以器乐考核 为例,每年各地区业余考级参赛的人数均为持续增 长值,国外专业参赛人员也频传佳绩。音乐在许多 人眼里就是一种高素质,高品位的代名词。然而,音 乐怎样学、音乐在教育中的真正地位与价值,一直引 起国内教育界的广泛争议。众所周知,现存的音乐 教育体制与观念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普通中、小 学的音乐课多是可供自由调控,随意更换的课程;专 业学习的弊端则是知识层面过于狭窄,学生明显缺 乏创造性能力;学院派外围的业余学习或者多偏重 娱乐,或者存在着为应试、考级而突击学习,音乐兴 趣受到压制,学习动机被扭曲,种种情形都表明了音 乐学习存在功利心理,实际上已背离了教育的目的, 更背离了音乐的本质。音乐教育在注重道德和社会 目的以外,必须把美的方面做为自己的目的来探究, 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换言之:离开了人这个主体, 音乐教育不是偏重技术就会偏重娱乐,它一旦违背 了音乐的理性精神,就无法服务于心灵的培植。 综观柏拉图三十多篇对话集,透视最著名的《理 想国》十卷,文章中那些现代人早已熟悉,甚至令人 有些疲乏的普通字眼“理性”、“精神”、“美与善的理 念”,依然闪着朴实的光芒。无论是在远隔千年的古 希腊雅典,还是处在新世纪的东方大国,在传统教育 迈向素质教育的阶段,音乐价值是否得以重新确认 和充分发挥,应受到所有从事音乐教育事业人员的 共同观注。柏拉图站在科学与伦理的音乐观上,所 确立以音乐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将会给我国音乐教 育现状带来新的启示,即:“音乐教育的最后目的在 于达到对美的爱”[4]卷三“而真正的爱是用节制的音 乐的精神去爱”。[4]卷三 注释: ①ethos音乐观:是指音乐内在伦理性质和特点,根 据不同的音高、调式功能而发生变化,并被认为影响 人们的性格,以至行为,因此,不同的调式有不同的 qualityofethos。(引述武汉音乐学院宋祥瑞老师音 乐美学课堂笔记) 参考文献: [1]亚里斯多德,吴寿彭译.形而上学[M].北京:商 务印书馆,1981. [2]柏拉图,朱光潜译.文艺对话集[M].北京: . [3]杰尔伯物.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4]柏拉图,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6. 资料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论文发表

吴才兴,男,江西临川人,学历为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历史课程与教学。本科期间所学专业为历史学(师范),曾做过班级宣传委员以及院学生会宣传干事;成绩优良,曾获专业滚动奖学金二等奖,被评为“校科研活动先进个人”、“校优秀志愿者”、“校优秀团员”;并获得2010年免试攻读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资格。研究生期间担任了学院历史学专业团支部组织委员。曾经在《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中学历史报》《文史精华》《历史学习》《党史纵横》《党史纵览》《党史文汇》《党史文苑》《党史博览》《钟山风雨》《新高考》《中学历史教学研究》《古今谈》《文教资料》《南京师范大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十多篇。也参与了由南京师范大学刘军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基础教育学科资源保护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项目子项目《初高中新课程历史地图册》(新课标版)的编写以及参加由中国人民大学何虎生教授主编《国共谈判九十年》一书的编写。 主要发表论文有: (1)《皖南事变后的国共对话》,发表于《党史文汇》2011年第1期,《文史精华》2011年第2期; (2)《翁同龢政治改革思想的演变形成》,发表于《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0年第4期; (3)《正确区分‘邦联’和‘联邦’》,发表于《中学历史报》2010年第11期; (4)《毛泽东、林彪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发表于《文史精华》2010年第10期; (5)《对光荣革命的正确理解》,发表于《历史学习》2010年第9期; (6)《李富春与“八字方针”》,发表于《文史精华》2010年第5期; (7)《重要起步的转变——李富春与八字方针的酝酿形成》,发表于《钟山风雨》2010年第3期,《党史博览》《党史文苑·纪实版》《党史文汇》《党史纵览》《党史纵横》2010年第5期; (8)《历史教材上的“第一”与“最”》,发表于《新高考·政史地》2010年第2期; (9)《三省六部制从何而来?》,发表于《历史学习》2009年第10期; (10)《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美学”及其美育功能》,发表于《文教资料》2009年第23期; (11)《1949年春苏联驻华大使馆南下之谜》,发表于《古今谈》2009年第10期,《党史纵览》2009年第9期; (12)《正视历史新课程教学中的误区——谈应如何正确认识我国历史上的中央集权制》,发表于《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9年第4期。 (13)《春日兴怀》,发表于《南京师范大学报》2010第6期;

吴才兴,男,江西临川人,2006—2012年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先后获历史学学士学位、教育硕士学位(免试保送攻读)。在学期间曾获“专业滚动奖学金二等奖”、“科研活动先进个人”、“优秀团员”、“校优秀志愿者”等荣誉。在学期间担任班级宣传委员、院学生会宣传干事、院研究生(2010级)历史团支部组织委员等职。曾在《历史教学问题》(cssci期刊)《中小学教育》《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季刊】《中学历史报》《文史月刊》《党史文汇》《历史学习》《新高考》《中学历史教学研究》【季刊】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并出版教辅类图书(参编)《新课程初中历史地图册•八年级下册》《新课程初中历史填充图册•八年级下册》(人民出版社出版)两部。在学期间积极进行科研活动,曾参与《国共谈判九十年》《毛泽东与工人运动》(中国人民大学何虎生教授主编)两书的编写,并参与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基础教育学科资源保护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项目”(课题批准号:DHA080332)子项目“新课程初高中历史地图册、填充图册”(南京师范大学刘军教授等主持)。在学期间,勤学苦练,注重积累,加强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逐渐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曾经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南京九中(东南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部进行教育实习,获得了教师和学生的认可和好评。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行当合一,实践出真知。因而,在校期间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曾担任院研究生(2010级)历史团支部组织委员、院学生会宣传干事等职。在南师大六年求学过程中,坚持周末参与志愿者活动,也利用课外时间参加勤工俭学等活动。 主要论著如下: ★参编著作[1]刘军总主编,卢玉洁、李成浩、吴才兴编写.新课程初中历史地图册:八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刘军总主编,卢玉洁、李成浩、吴才兴编写.新课程初中历史填充图册:八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学术论文[1]吴才兴,高婷.新课程背景下历史课堂教学生态化的构建探析[J].中小学教育,2011,(1).[2]吴才兴. 国民经济“八字方针”的形成[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1,(4).[3]吴才兴,高婷.试题中的对联 对联中的历史[J].新高考:政史地,2011,(3).[4]吴才兴,高婷.翁同龢政治改革思想的演变形成[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0,(4). [5]吴才兴.历史课堂教学的生态化构建探析[J].历史教学问题,2011,(1). [6]吴才兴,高婷.正确区分“邦联”和“联邦”[J].中学历史报.2010,(11).[7]吴才兴,高婷.对光荣革命的正确理解[J].历史学习,2010,(9). [8]吴才兴.重要转变的起步——李富春与八字方针的酝酿形成[J].党史文苑,2010,(9). [9]吴才兴.李富春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酝酿形成——纪念李富春诞辰110周年[J].党史博采:纪实,2010,(5). [10]吴才兴.李富春与八字方针的酝酿形成[J].党史纵横,2010,(5). [11]吴才兴.春日兴怀[J].南京师范大学报,2010,(6).[12]吴才兴.李富春与国民经济“八字方针”的形成[J].党史纵览,2010,(5). [13]吴才兴.重要转变的起步——李富春与“八字方针”的酝酿形成[J].党史文汇,2010,(5). [14]吴才兴.李富春与“八字方针”[J].文史精华,2010,(5). [15]吴才兴.李富春与八字方针的酝酿形成[J].钟山风雨,2010,(3). [16]吴才兴.历史教材上的“第一”与“最”[J].新高考:政史地,2010,(2). [17]吴才兴,李成浩.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美学”及其美育功能[J].文教资料,2009,(23).[18]吴才兴.三省六部制从何而来?[J].历史学习,2009,(10). [19]吴才兴,李成浩. 正视历史新课程教学中的误区——谈应如何正确认识我国历史上的中央集权制[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9,(4). [20]高婷,吴才兴.毛泽东、林彪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J].党史纵横,2011,(3).[21]高婷,吴才兴.皖南事变后国共谈判始末[J].文史月刊,2011,(2). [22]高婷,吴才兴.皖南事变后的国共对话[J].党史文汇,2011,(1). [23]高婷,吴才兴.毛泽东、林彪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J].文史精华,2010,(10). [24]李成浩,吴才兴.1949年苏联驻华大使馆南下之谜[J].党史纵览,2009,(9).

戴建业在华中师范大学

戴建业简介:

戴建业,男,1956年生于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学科组长、学科带头人。已出版学术著作《老子的人生哲学》《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老子现代版——老子智慧的现代转换》《孟郊论稿》《文献考辨与文学阐释》等11部;

“戴建业作品集”9卷(包括:《论中国古代的知识分类与典籍分类》《文本阐释的内与外》《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诗囚——孟郊论稿》《精读老子》《精读〈世说新语〉》《六朝文学史》、《两宋诗词简史》《你听懂了没有》)。

编著《中国儒释道经典选编》、《张舜徽学术论著阐释》(主编)等8部。先后在《文艺研究》《文学评论》《中华文史论丛》《读书》《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另有英文译作数十篇。

戴建业同时也是一位专栏作家,近三年多来写有约400多篇文化随笔和社会评论,被网易评为“2012年度十大博客(文化历史类)”,被“爱思想”网列入“热门专栏”作家。先后出版《假如有人欺我》《一切皆有可能》等多部杂文随笔集。

[1] 2012年荣获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首届“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第一名,2016年荣获香港“明德教师奖”。 [2] 并引发《人民日报》 [3] 、新华社 [4] 、中央电视台及港台媒体争相报道 [5] ,被广大年轻学子羡慕地称为“别人家的老师”,被全国网民誉为“国民教授”。 [6]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论文

学校系统上能查到。为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督,强化研究生与导师论文质量意识,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确保学位授予质量,我院于2016年开始组织实施研究生毕业论文的盲评工作,建立评审专家库。所有参加盲评的研究生须登陆我校研究生管理系统(新系统),在“学位论文信”模块中录入学位论文基本信息,全部上传盲评版本的论文,具体安排和时间待后续通知。评阅结果均为“同意答辩”意见的,准予进入论文答辩环节。评阅结果中有“修改后直接答辩”意见,且没有“不同意答辩”意见的,必须修改论文,经指导教师审阅通过,准予进入论文答辩环节。答辩前应向答辩委员会提交论文修改报告。评阅结果中有一份结果“不同意答辩”意见的,学生须提出申请,指导教师和学科组鉴定通过后,由管理办再请一位专家评阅。如两份评阅结果均为“不同意答辩”意见的,本次不能进入答辩环节,必须修改论文,半年后重新进行盲评。

3万字符的样子,这个简单,我可以帮你指导一下很好写,可以给你写一下框架

网上好多都可以找的~,你看下(新闻传播学)等等期刊吧~他们官网上的论文基本上都是可以免费下载的~

  • 索引序列
  • 华中师范大学音乐研究论文集萃
  • 华中师范师范大学学报
  • 音乐教育研究小论文集
  •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论文发表
  •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