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中风病风邪探析论文

中风病风邪探析论文

发布时间:

中风病风邪探析论文

某 阳明脉络空虚,内风暗动,右肩胛及指麻木。胃虚表疏。

玉屏风散加当归、天麻、童桑。

解析: 阳明脉衰,是随着年龄增长必然出现的问题。阳明主土,为阳土,和肝木是生克关系。木虽克土,但木性之急,之动,却赖土而缓,也就是说,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阳明脉充实,则肝木疏泄于中而条畅气血,阳明脉虚,则肝木空旋其中,化风而暗动。这就是土虚而风动的原因。也就是金匮里说的,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本证肩胛及手指麻木,也是属于虚劳的指证。金匮说年五十所,痹挟背行,是劳。该患者阳明脉虚,肩胛手指麻木,真符合此意。

肩背之麻,病在经络 而不再藏腑,当用走表,走营卫之药,而非以走脏腑之药为主。故本方用玉屏风散实卫阳之气,即充实阳明之脉络,也就是所说的清阳实四肢。阳明脉络之虚得填,厥阴妄动之风也需要熄,这个叫两和肝胃。那么肝风怎么和呢,以当归养血而养肝之体,伤寒论唯厥阴病始用当归即此理。天麻定风,为内外风动而肢体麻木之要药。桑叶清肝平肝,清中有润,润中有养,息风柔剂,最宜于此。

个人体会,桑叶用于自汗,盗汗,效果不错。

通过本案,我们受到的启发有以下几点:

1、肝风与胃土的关系。金匮说:“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和风则生万物,而欲得和风,则赖脾胃土气之充。

2、平常我们总说胃阳,是指胃气乃表阳,也就是卫气之本。胃气虚则营卫疏,而邪风生。调营养胃,离不开振奋胃气,这也是桂枝汤为什么有姜,草,枣的原因。

3、表里问题,本证说到底,是属表,所以治阳明,没有用白术,茯苓,陈皮,半夏,因为这些都是治里,治脏腑的。玉屏风,则是治表的。

4、如何治肝风,肝风动,除了脾虚的因素,还有肝本身的因素,肝藏血为本,肝血不足,以当归治本。肝以阴为体,阳为用,体阴不足则用阳化疏泄调达而为内风。所以治疗要兼顾体用,凉柔之剂息风为不易之法。比如桑叶。

5、天麻是定风的,内风为主,外风也未尝不可。名字带个麻字,治疗上总与经络之风,导致的麻木萎痹等有关。

6、对于虚劳的痹挟背行,如现在多见的中年以后的肩背痛,用龙牡是某些医生的经验,据说有效,其机理,供思考吧。

俞氏 寡居一十四载,独阴无阳,平昔操持,有劳无逸。当夏四月,阳气大泄主令,忽然右肢麻木,如堕不举,汗出麻冷,心中卒痛,而呵欠不已,大便不通。诊脉小弱。岂是外感,病象似乎痱中,其因在乎意伤忧愁则肢废也。攻风劫痰之治,非其所宜,大旨以固卫阳为主,而宣通脉络佐之。卫虚络痹。

桂枝 附子 生黄芪 炒远志 片姜黄 羌活

解析: 根据本医案凡例,姓后加氏者,为女性。

寡居,是丧夫的意思,丧夫十四年,有阴无阳,这里的阴阳,就是指男女,而不是特指辨证上的阴阳,也不能说寡居的人就阳虚阴胜。有阴无阳,就是有女无男的意思,旧 社会 ,寡居妇人的精神压力是可想而知的,此为精神病因,此为病因之一,但到底伤阴伤阳,伤气伤血,还需要继续根据后续的表现辨证。但愁忧思虑则伤脾一定的。

“平昔操持,有劳无逸”。各种劳累,虚劳之因。

“当夏四月,阳气大泄主令”,夏季,天大热,阳气外张,腠理开泻,素体阴阳亏虚之人,多不能耐受阴虚则津液更亏,阳虚则阳泄而益损。考虑到叶天士居住的地方是南方,当地也没有现代的降温防暑措施,故每天在酷热中劳动的情况可以想到。内经说,阳气者,烦劳则张,本身劳累,又有五志生火,遇到夏天外热引发,必然容易产生阳气质的变化。那么变化什么,阳气变动则生风。

“忽然右肢麻木,如堕不举,汗出麻冷,心中卒痛,而呵欠不已,大便不通”。“右肢麻木,如堕不举”,显然是气虚风动之相,“汗出麻冷,心中卒痛”则是表里阳气大虚的表现,表虚则汗出麻冷,心中卒痛则里阳大虚。胸中者太阳之部,所以还是表卫阳虚的 问题。

“呵欠不已,大便不通”,呵欠不已,提示肾虚,是心病及肾。大便不通,也与肾有关,因肾主二便。

“诊脉小弱”,也明确提示了本病是虚证。

“岂是外感,病象似乎痱中,其因在乎意伤忧愁则肢废也。攻风劫痰之治,非其所宜,大旨以固卫阳为主,而宣通脉络佐之。”这里,首先否认本病不是外感风邪,否认了从风邪外入所致病。肢废不能用为“痱”,但作者的意思,似乎是说本病表面上是中风肢体不用的痱中,但实际上却是情志治病,思虑伤脾,胃阳补充四肢而肢体萎废。

总体而言,病因在身心劳累,诱因在天气变化,外泄阳气更虚。病症是肢体麻 木不用。病机根本是经络肢体中阳气不足,也就是卫阳不足。并进一步由表及里,伤及了心中之阳。

根据上述理解,调卫气的桂枝,温卫阳的附子,升补表气的黄芪,当时必须使用且不可替代的。

经络脏腑中阳气不到,则阴邪内生,阴邪者,瘀血痰浊也,因有阳气则赖阳气流动,无阳气则阴物自凝。姜黄专走上肢而活血,故用于上肢麻木。远志入心而化痰,且能沟通心肾,用于治疗心阳虚冷痛,肾虚哈欠,最为适合。羌活走表祛风,专走上肢,为引经之用,用量必少,否则,就违背了作者本人的不能用攻风劫痰之说了。

那么,远志也化痰,不也是劫痰吗,当然不是,劫痰指的是玉真散,星麻白附子之类。

1.自然特性 风具有轻扬开泄,善动不居的特性,为春季的主气,在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大寒、立春、雨水、惊蛰四个节气为风气主令。因风为木气而通于肝,故又称春季为风木当令的季节。风虽为春季的主气,但终岁常在,四时皆有。故风邪引起的疾病虽以春季为多,但不限于春季,其他季节均可发生。 2.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风性轻扬,善行数变,风胜则动,为百病之长,这是风邪的基本特点。 ①轻扬开泄: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升散,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所以风邪致病,易于伤人上部,易犯肌表、腰部等阳位。肺为五脏六腑之华盖,伤于肺则肺气不宣,故现鼻塞流涕、咽痒咳嗽等。风邪上扰头面,则现头晕头痛、头项强痛、面肌麻痹、口眼歪斜等。风邪客于肌表,可见怕风、发热等表证。因其性开泄,具有疏通、透泄之性,故风邪侵袭肌表,使肌腠疏松,汗孔开张,而出现汗出、恶风等症状。 ②善行数变:风善动不居,易行而无定处。“善行”是指风邪具有易行而无定处的性质,故其致病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性。如风疹、荨麻疹之发无定处,此起彼伏;行痹(风痹)之四肢关节游走性疼痛等,均属风气盛的表现。“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变化无常和发病急骤的特性。如风疹、荨麻疹之时隐时现,癫痫、中风之卒然昏倒,不省人事等。因其兼挟风邪,所以才表现为发病急,变化快。总之,以风邪为先导的疾病无论是外感还是内伤,一般都具有发病急、变化多、传变快等特征 ③风性主动:“风性主动”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征。常表现为眩晕、震颤、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直视上吊等症状,故称“风胜则动”。如外感热病中的。热极生风“,内伤杂病中的”肝阳化风“或”血虚生风“等证,均有风邪动摇的表现。 ④风为百病之长:风邪是外感病因的先导,寒、湿、燥、热等邪,往往都依附于风而侵袭人体。如,与寒合为风寒之邪,与热合为风热之邪,与湿合为风湿之邪,与暑合则为暑风,与燥合则为风燥,与火合则为风火等。所以,临床上风邪为患较多,又易与六*诸邪相合而为病。故称风为百病之长,六*之首。 风与肝相应。风为木气,通于肝。外感风邪可导致胃脘痛、腹胀、肠鸣、呕吐、泄泻等。这是风邪伤肝,木盛克土所致。 综上所述,风为春令主气,与肝木相应。风邪为病,其病证范围较广,变化为快。其具体特点为:①遍及全身:无处不至,上至头部,下至足膝,外而皮肤,内而脏腑,全身任何部位均可受到风邪的侵袭。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②媒介作用:能与寒、湿、暑、燥、火等相合为病。③其致病的特殊性,风病来去急速,病程不长,其特殊症状也易于认识,如汗出恶风、全身瘙痒、游走不定、麻木以及动摇不宁等症状。临证时,发病在春季与感受风邪明显有关者,均可考虑风邪的存在。

近年来,中风病证候规范化、现代化研究逐渐受到重视,业界先后制定出了规范中风病辨证的一系列标准,各种有关中风病证候的现代研究也进行得如火如荼。但总的来看,这些研究仍然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对此,许多专业人士认为近十余年来,中医中风病证候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统一了中风病病名,相继制定出了《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中风病证候诊断标准》等一系列规范化、定量化、统一的诊疗标准。中风病证候的规范化研究也在文献整理、专家意见的基础上逐渐引入现代临床流行病学和多元统计分析等计量化研究方法。而且,为了使中风病的证候表述更加规范化,许多学者尝试在原有基础上增加量化的宏观指标和微观指标,以求不仅可以阐明中医理论的实质,而且为临床辨证提供更加客观的依据。 然而,复杂性科学的引进对于中风病证候研究虽然具有指导性的意义,但由于中医证候诊断系统是一个非线性的、多维多阶的、可以无限组合的复杂巨系统,用线性研究的办法无法真正来规范它。中风病证候的现代研究仍应以中医理论的创新为突破口。 ■现代研究存在不足 许多学者对中风证型与现代医学检测指标间的关系已作了有意义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中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氧自由基、甲皱微循环、血脂、免疫细胞因子、脑ct形态学改变与中风证型的相关性,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 例如没有进一步分析现代检测指标对中医辨证的诊断价值,只揭示了中风证型与检测指标之间的某种联系,关于这些检测指标对证型的临床诊断意义尚未作深入研究,因而也就最终没有将检测指标纳入或归属到中医证型中来。另外,所选用的证型表述不规范、内涵欠清。例如,同样是研究血液流变学与中风证型的关系,所选择的中风辨证分型却不统一,如风痰一证,有风痰阻络证、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风痰瘀血证、风痰上扰证和痰湿阻络证的不同表述;又如阴虚一证,有阴虚风动、阴虚阳亢、肝肾阴虚等的不同。这种证型的不确定性与不规范性,严重阻碍了中风辨证现代化研究向更深层次发展。而没有统一的标准与清晰的证型表述,就谈不上中风的证型与现代检测指标之间的相互印证与相互联系,临床试验结论的可重复性也无从谈起。这给临床研究和交流带来了困难,影响了学术的发展与提高。 ■理论研究应为突破口 对于中风病证候来说,光靠经验的收集、归纳是不够的,只有在理论上大胆地设想并予以验证,才可能取得创新和突破。 中风病为内科四大难证之一,首先难在疾病发生发展的复杂的病理机制上。就中风病急性期的证候而言,组合形式、形态是动态变化的,而其复杂证候又是相对稳定的。从目前中风病急性期主要的两个分型来说,《实用中医内科学》为代表的分型中急性期中经络、中脏腑是病情轻重的表现,病症分型可相互转化,其脉络空虚风邪入中及脏腑之阴闭证可归属阴类证,而肝肾阴虚风阳上扰、痰热腑实风痰上扰以及中脏腑之阳闭证可归属于阳类证。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1986 年通过的《泰安标准》中急性期各证型亦常相互转化,阴虚风动、肝阳暴亢风火上扰、痰热腑实风痰上扰、风火上扰清窍、痰热内闭心窍可归属于阳类证,气虚血瘀、风痰瘀血痹阻脉络以及痰湿蒙塞心神、元气败脱心神散乱则归属于阴类证。以上阳类证的病因病机本虚同为肝肾不足(阴虚),标实为风、火(热)、痰、瘀 (尚包括腑实);而阴类证的病因病机本虚为气阳不足,标实为风、痰(湿)、瘀。因而,有必要在既往证候研究的基础上,重视共性与个性相结合,探索发现共同的规律,由博入简,制定出具有可计量性、可重复性及简便易行的中风病急性期阳类证、阴类证证候诊断标准,为中风病急性期临床辨证论治、多中心协作研究、综合治疗方案的疗效评价、新药开发和利用等奠定基础,为中风病急性期病与证的规范化和计量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中风病“证”的实质、方药/证对应研究及辨证现代化提供新思路。 中风病的证候表现虽然十分复杂,但在临床经验的积累中,历代医家均对证候进行过归纳和分类,以探讨中风病患者的个体特异性(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与证候及病情进退间的关系。广州中医药大学和广东省中医院观察发现,出血性中风素体阳盛者,多发为阳类证,乃风火痰瘀交阻脑髓、闭阻神明清窍,中经络、中脏腑是病邪不同程度的表现。素体阴盛者,多发为阴类证,总属气阳不足,而致风痰(湿)瘀胶结,闭阻脑络清窍。至于神昏,也是气阳不足,风痰(湿)瘀胶结的严重程度的表现。因此,他们通过文献研究并从临床实际出发,以共性为基础,将出血性中风急性期分为风火痰瘀闭阻神明清窍之阳类证以及风痰瘀血闭阻脑络清窍之阴类证,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风病证候研究现状,初步制定了出血性中风急性期阳类证、阴类证辨证标准,即面赤身热、烦躁不安、口苦咽干、舌质红、舌苔黄、脉数,见以上症状3项或以上者可诊断为阳类证;面唇晦黯/苍白、静卧不烦、口咽不干苦、舌质淡、舌苔白、脉迟缓或沉细,见以上症状3项或以上者可诊断为阴类证。 综上所述,证候是中医学理论及临床思维的核心,它是动态的,具有时相性,因而证候的规范化是一个庞大的综合工程,是中医药规范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方法之一。而中风病中医辨证现代研究的方向应是在遵循一般传统辨证原则的基础上,充分把握中风发病的内在规律与本质,执简驭繁,扩大中风辨证的范围,丰富中风辨证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中风辨证的规范化。

风邪致病温病论文

风邪的性质:引起外感病的原因是外邪,中医将外邪分为风、寒、暑、湿、燥、热(火)六种,称为“六淫”。风邪是“六淫”之首,《黄帝内经》就记载有“风为百病之长”之说。头面体表受风邪侵袭后,常使人产生头晕、汗出、恶风等症状,能使痒痛现象此起彼伏,游走不定,能与寒、痰、湿、燥、热(火)等病邪联合使人致病。

风邪的三大致病特点:

1、风邪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

风邪常伤人头上部和肌肤,而见汗出、恶风、头痛、颈项僵痛、颜面浮肿等症状。唐梁说,《素问·太阴阳明论》“伤于风者,上先受之”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2、风邪发病急,变化快,病位行走不定。

中医认为,如果风邪侵犯关节会导致关节游走性疼痛,好像风行走不定;风邪犯表,蓄积肌肤导致皮肤团片状突起、瘙痒,时起时伏,发无定处,民间形象地称之为“风团”。这些疾病起病迅速,病情变化快,中医治疗这类疾病时多要疏散风邪。

3、风性主动,致病多动摇不定。

凡眩晕、震颤、四肢抽搐,多属“风胜则动”的病变。春天发热性传染性疾病也比较多,会出现热盛动风的表现,比如惊厥。春天阳气升发,更容易出现肝阳化风、阴虚风动等内风的发作,出现眩晕、偏瘫等中风的症状。

扩展资料:

“风邪”为百病之长,往往挟杂“湿邪”、“寒邪”等邪气同时侵袭人体肌肉、关节、经络、脏腑,临床上出现肌肉关节疼痛、手足肢体麻木,甚至头痛眩晕、口眼歪斜等风湿类疾病、末梢神经病变以及脑血管痉挛、面神经麻痹等病症。尤其是年老体弱之人、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病人。

风邪能与寒、湿、痰、燥、热(火)等相合为病。致病的特殊性,风病来去急速,病程不长,其特殊症状也易于认识,如汗出恶风、全身瘙痒、游走不定、麻木以及动摇不宁等症状。临证时,发病在春季与感受风邪明显有关者,均可考虑风邪的存在。

自然界有风、寒、暑、湿、燥、热(火)这些正常的气候现象,古时称作“六气”。六淫,是对六气的异常变化的一种称谓。古人认为异常的气候变化可以使人产生疾病中医借用“风、寒、暑、湿、燥、热(火)”之名及其特性,来概括所有的由外界因素干扰人体所致的疾病原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风邪致病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早春风邪袭人,“温柔一刀”让你百病生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猛吹电风扇当心“风邪”入体

1.自然特性 风具有轻扬开泄,善动不居的特性,为春季的主气,在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大寒、立春、雨水、惊蛰四个节气为风气主令。因风为木气而通于肝,故又称春季为风木当令的季节。风虽为春季的主气,但终岁常在,四时皆有。故风邪引起的疾病虽以春季为多,但不限于春季,其他季节均可发生。 2.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风性轻扬,善行数变,风胜则动,为百病之长,这是风邪的基本特点。 ①轻扬开泄: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升散,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所以风邪致病,易于伤人上部,易犯肌表、腰部等阳位。肺为五脏六腑之华盖,伤于肺则肺气不宣,故现鼻塞流涕、咽痒咳嗽等。风邪上扰头面,则现头晕头痛、头项强痛、面肌麻痹、口眼歪斜等。风邪客于肌表,可见怕风、发热等表证。因其性开泄,具有疏通、透泄之性,故风邪侵袭肌表,使肌腠疏松,汗孔开张,而出现汗出、恶风等症状。 ②善行数变:风善动不居,易行而无定处。“善行”是指风邪具有易行而无定处的性质,故其致病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性。如风疹、荨麻疹之发无定处,此起彼伏;行痹(风痹)之四肢关节游走性疼痛等,均属风气盛的表现。“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变化无常和发病急骤的特性。如风疹、荨麻疹之时隐时现,癫痫、中风之卒然昏倒,不省人事等。因其兼挟风邪,所以才表现为发病急,变化快。总之,以风邪为先导的疾病无论是外感还是内伤,一般都具有发病急、变化多、传变快等特征 ③风性主动:“风性主动”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征。常表现为眩晕、震颤、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直视上吊等症状,故称“风胜则动”。如外感热病中的。热极生风“,内伤杂病中的”肝阳化风“或”血虚生风“等证,均有风邪动摇的表现。 ④风为百病之长:风邪是外感病因的先导,寒、湿、燥、热等邪,往往都依附于风而侵袭人体。如,与寒合为风寒之邪,与热合为风热之邪,与湿合为风湿之邪,与暑合则为暑风,与燥合则为风燥,与火合则为风火等。所以,临床上风邪为患较多,又易与六*诸邪相合而为病。故称风为百病之长,六*之首。 风与肝相应。风为木气,通于肝。外感风邪可导致胃脘痛、腹胀、肠鸣、呕吐、泄泻等。这是风邪伤肝,木盛克土所致。 综上所述,风为春令主气,与肝木相应。风邪为病,其病证范围较广,变化为快。其具体特点为:①遍及全身:无处不至,上至头部,下至足膝,外而皮肤,内而脏腑,全身任何部位均可受到风邪的侵袭。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②媒介作用:能与寒、湿、暑、燥、火等相合为病。③其致病的特殊性,风病来去急速,病程不长,其特殊症状也易于认识,如汗出恶风、全身瘙痒、游走不定、麻木以及动摇不宁等症状。临证时,发病在春季与感受风邪明显有关者,均可考虑风邪的存在。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风邪善动不居,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点,故为阳邪。且易侵犯人体的上部(如头面)和肌表,可使皮毛、汗孔开泄,而出现汗出、恶风等病态。由于风性轻扬、无处不到,故风病症状,可表现于身体的任何部分。但初起一般多在上部、外部和体表,故《素问·太阴阳明论》“伤于风者,上先受之”指的就是这个意思。2.风邪善行数变:风邪致病,发病速、变化快、病位游走不定。如风痹的关节疼痛,多呈游走性,部位不定。故《素问·风论》说:“风者,善行而数变”。 3.风性主动:动:有动摇不定的含义。如破伤风出现抽搐、痉挛、角弓反张等症状,某些温热病的热盛动风、阴虚风动,以及内伤杂病中的肝阳化风、血虚生风等出现的眩晕、抽搐、筋脉强直等症状皆属于“风胜则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表现,所以《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这种病的病症范围特别的广,变化也非常的快,通常会遍及全身,也会引起一定的皮肤疾病。

风邪为病针灸取穴论文

风邪致病在中医病机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风有外风、内风之分,内、外风致病各有特点,而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风邪致病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本文即针对风邪致病的病机特点进行阐述。

1 风邪致病的特点

风为百病之长

《素问·风论》说“风者,百病之长也”,风邪致病最急,变化最多,最速。故《医方考·中风方论》曰:“风者,百病之长,得天之象,故其发也暴”。其次,六淫中其他几种病邪亦每多随风邪相兼为患,如风寒、风热、风湿等等。另外,风邪侵犯部位较广,无处不到,也就最易侵袭人体,故《证治要决》谓其“天地之间无所不入,一罅不塞,来不可御。人之一身,缜密者少,疏漏者多,风乘之也,轻则为感,重则为伤,又重则为中。”

风性善行数变

风邪致病,发无定时,证无定处,发病急骤,变化迅速,容易传变。如《素问·痹论》说:“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其证各在其处,更发更止,更居更起,以右应左,以左应右,非能同也,更发更休也。”如中风病急性期往往发病突然,半身不遂,或左或右,病情进展迅速,每每体现了风邪作祟的特点。

风性主动

风邪具有来去迅速,使物体摇动的特点。结合临床可知风邪致病多具有震颤、动掉、抽搐、角弓反张、眩晕、筋惕等征象。《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暴强直”和“诸风掉眩”都是指风邪的这一特性而言。

风性轻扬开泄

风为阳邪,其性具有向上向外,升发开泄的特性。所谓“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素问·太阴阳明论》说:“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阳气从手上行至头” 。故风邪每易上扰清窍,或上达头面,造成中风或口眼歪斜等症状。

2 外风病机

风伤卫表

若调摄不慎,腠理空虚,卫外不密,则风邪乘虚伤人表卫。其病机特点主要是使卫气的开盍失司。《伤寒论》所述之“太阳中风”之“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证即属此范畴。

风袭筋骨

风气伤人,初犯表卫,失于外解,可以内传而痹着筋骨。若素体虚弱、卫阳不固者,风邪常与寒湿夹杂伤人,或流注肌肤经络。或痹着于筋骨关节,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发为痹证的病理变化。此即《素问·痹论》所谓“风寒湿之气杂至合而为痹”。

风中经络

若调摄失宜,正气亏虚,卫外不固,经络空疏,则风邪乘虚中于经络。其中又有中经、中络之不同,中于络者,络脉不通,出现口眼歪斜,眼睑不闭,肌肤不仁等症;中于经者,则气血痹络,肌肤筋脉失于濡养而半身不遂。

风中脏腑

或因调养不慎,或因素体正气不足,风邪侵入,不只局限于体表,甚可直接影响脏腑。《素问·金匮真言论》:“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藏,邪气发病。”即说明风邪循经入里,内干五脏而发病。仲景亦有五脏中风的记载:肺中风者,口燥而喘,身运而重,冒而肿胀;心中风者,翕翕发热不能起,心中饥,食即呕吐;肝中风者,头目,两胁痛,行常佝;脾中风者,翕翕发热,形如醉人,膈失烦重,皮而短气。唯是肾中风之说,恐系脱简所致。

风毒入血

多由气血不足,复受风毒侵袭使然。《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曰:“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营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对风毒入血病机因亡血而血气不足,复因风毒外受中于经脉,浸淫血分的两个环节,作了比较完善的论述。风毒入血,多因阴血不足,又失于解散所致。因风为阳邪,风毒久遏经络,势必化热,可见关节红肿痛热;若热迫血行,溢于孙络而为发斑;风毒郁久,化燥伤阴,肌肤失养,则见皮肤粗糙,作痒等症。风毒内留,可进一步酿成滞血耗血的病理,引起头发脱落等症。

风毒致痉

多因产后或外伤,创口感受风毒之邪,侵入肌腠经脉,使营卫不得宣通,甚则内传脏腑,引起严重的病变,自北宋以来称之为破伤风。其病机特点:一是有创伤史;二是风毒壅滞肌腠经脉,使之失于濡养,可见牙关紧闭,面肌痉挛,呈苦笑貌,肢搐项强,甚则角弓反张,反复发作,极为痛苦;三是邪毒入里,扰动肝风,可见频频抽搐,呼吸急促,痰涎壅盛等症。末期则邪毒深陷,正气欲脱。

总之,外风致病是一个风邪由表入里、由卫气到营血、由经络到脏腑、病情由轻到重的过程,当然,也有风邪直中脏腑者。一般而言,风邪初犯卫表,调养不慎,失治误治,则内犯筋骨,或若正气不足,无力抗邪,则风邪入侵经络、脏腑、营血分,病情加重。

3 内风病机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风胜则动”,故内风病机主要概括一些动摇眩晕证候的病理变化。如头目眩晕,四肢抽搐,肢体麻木、振掉、强直,乃至卒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曰:“风气通于肝”,这些论述都说明风邪与肝的关系很大,故历代医家都认为“肝风内动”之病机。《中医内科学》五版教材提出了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血) 虚风动三种病机,实际上,中医对内风的产生及病机特点尚有多种认识,现具体论述如下:

肝阳化风

多因肝肾阴亏,肝阳失潜而暴发。其病机特点为肝肾阴虚,水不涵木,阴不潜阳,阳亢化风。若肝风内旋,上扰头目,则头痛不止;风动筋挛,则项强肢颤;足厥阴肝经络舌本,循喉咙,风阳窜扰络脉,则言语蹇涩;痰阻舌根,则舌体僵硬,不能语言;痰随气升,故喉中痰鸣;肝肾阴虚,筋脉失养,故手足麻木;风动于上,阴亏于下,上盛下虚,故步履不正,行走漂浮;风阳暴升,气血逆乱,肝风夹痰上蒙清窍,心神昏愦,故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风痰窜扰脉络,患侧气血运行不利,或弛缓不用,或强痉拘急,致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偏向一侧;舌红为阴虚之象,白苔提示邪未化火,腻苔为夹痰之征,脉弦有力,是风阳扰动的病理反应。

热极生风

多由邪热亢盛,伤及营血,燔灼肝经,内陷心包,煽动内风所致。热邪蒸腾,充斥肌肤,故按之灼手如焚;热传心包,心神溃乱,致神识昏糊,躁扰不安,如同发狂;热灼肝经,津液受烁,引动肝风,而见手足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双目上视,牙关紧闭等筋脉挛急的表现;热邪内犯营血,则舌色红绛,脉象弦数,为肝经火热之象。正如薛生白《湿热病篇》所说“热盛于里,少火悉成壮火,火动则风生,而筋挛脉急;风煽则火炽,而识乱神迷”。

阴虚风动

是阴液亏虚引动肝风所表现的证候。多因外感热病后期阴液耗损,或内伤久病,阴液亏虚而发病,阴液亏虚,筋脉肌肤失于濡养,故见筋惕,肉等症;阴虚火旺,虚火灼液,不但营分有热,血分亦受燔灼,出现痉挛、抽搐等症。其与肝阳化风之提法不同之处在于肝阳化风以实证为主,而本证则以虚证突出。

血虚生风

是血虚筋脉失养所表现的动风证候。多由急慢性出血过多或久病血虚所引起。肝藏血,阴血亏虚,血不养肝,肝血不足,则肝风内动;肝主筋,血虚筋脉失养则见肢体麻木,筋脉拘急,肌肉动,舌淡或舌红,脉细等症。

血热动风

肝藏血而主筋,血热炽盛,深入厥阴,淫热于肝,燔灼筋脉,加以阴血耗伤,不足以濡润筋脉,肝经热极即能化火生风,风火相煽,遂致筋脉拘引挛急,发为手足抽搐,四肢拘急,两目上视,角弓反张等肝风内动的病变。同时,由于心主血而合神明,血热炽盛,燔灼心经,扰乱神明,还同时出现神明内闭,神识昏狂,与邪热内壅,阳气闭郁,营气不能达于四末之四肢厥冷等症。故有关“外窜经脉则成痉,内侵膻中则为厥”,以及“盖厥证风火闭郁,郁则邪热愈甚,不免逼乱神明,故多厥”等描述,都是对此种病机的深刻说明。其与热极生风之提法不同之处在于强调“血热”而动风。肝藏血,心主血脉,二脏与血关系最为密切,故血热动风每每伤及心肝二脏,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痰热动风

痰热动风指里热炽盛,化火灼津而为痰,痰火生风,引起肝风内动,筋脉失养,而形成中风、眩晕、痉病和小儿惊风等病变的机理。如中风多由于多种原因引起肝旺脾弱,脾弱则生痰,肝旺则化火生风,痰热引动肝风,则上蒙清窍而猝然昏厥,横窜经络而出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故朱丹溪曰“无痰不作眩,痰因火动” 。痰热动风的病位主要在肝,肝藏血而主筋,热则灼津为痰,津血同源,血伤则筋脉失于濡养而动风,出现挛急、抽搐、眩晕、昏仆诸证。所以《医学入门》说:“ 人知气血为病,而不知痰病尤多。……动于肝,多眩晕头风,眼目动昏涩,耳轮搔痒,胁肋胀痛,左瘫右痪,麻木跛奇证,名曰风痰”。

脾虚生风

脾土虚寒,阳气不能达于四末,则手足筋脉无以温煦,气不布津则手足筋脉失于濡养,遂致风气内动,发为拘急、抽搐等症状。脾虚生风又名慢惊风,以小儿多见,其病机特点,外由先天禀赋薄弱,脾胃虚弱,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因各种原因引起脾胃虚寒。常伴有神倦懒言、面色淡黄或青白相间、唇黯、四肢不温、不思乳食、大便色青或下利清谷、舌淡质嫩少苔、脉沉缓无力等症。

血瘀生风

瘀血导致风气内动,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论述,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调经论》说:“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等,都是对血随气逆,瘀积于上所致风气内动的详细记载。近代认为中风、癫痫、痉证三种病证中皆存在着瘀血生风的病理机制。何绍奇在《现代中医内科学·震颤麻痹综合征篇》中明确说:“瘀血阻滞,脉道不通,血行不畅,筋脉失濡而手足颤动,屈伸不利,此即瘀血生风。”其成因为凡气滞、气虚、阴虚、血寒、血热、出血、七情过激、跌打损伤等所导致的瘀血,在加重到阻塞经络,影响筋脉功能时,均可产生内风。因此,瘀血生风的根本病机在于瘀血阻塞经络,筋脉失养,挛急刚劲。由于“老年多瘀”、“病久多瘀”、“久病入络”,故瘀血生风多见于老年患者以及多种慢性病的过程中。

总之,内风病机较为复杂,在病变过程中可以相互转化、相兼为病。如肝阳化风时,肝阳上逆,血可随之上行,以致血瘀积于上,并加重肝阳化风;而肝阳上亢日久,又可耗损阴液,转化为阴虚风动。阴液亏损,则血运不畅,加之阴虚生热,煎熬血液,最易形成血瘀而动风,而“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瘀血日久,又必然导致血虚,致血虚生风。阴虚有热,故可能同时出现血热生风;热灼津液,炼液为痰,痰热互结而化风,则出现痰热动风之象。而肝阳亢盛,木克脾土,脾气虚弱,则会转化为脾虚生风。

I 版权声明

针灸治疗的器具与穴位的起源与发展 两千多年来针灸疗法一直在中国流行,并传播到了世界。而针灸的出现,则更早。从远古至现代针灸治疗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从理论上,针和灸同属于中医外治的范畴,两者虽各有特点,但都是在人体的一定部位——腧穴上施术,通过经络起到调整机体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因此常常并称为“针灸”。而它们的作用都是调整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 远古时期,人们偶然被一些尖硬物体,如石头、荆棘等碰撞了身体表面的某个部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疼痛被减轻的现象。古人开始有意识地用一些尖利的石块来刺身体的某些部位或人为地刺破身体使之出血,以减轻疼痛。古书上曾多次提到针刺的原始工具是石针,称为砭石。《山海经》说:" 有石如玉,可以为针" ,是关于石针的早期记载。故说,砭石是后世刀针工具的基础和前身。 《黄帝内经》说:" 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 ,便是指灸术,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溯源针灸,灸法产生于火的发现和使用之后。在用火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身体某部位的病痛经火的烧灼、烘烤而得以缓解或解除,继而学会用兽皮或树皮包裹烧热的石块、砂土进行局部热熨,逐步发展以点燃树枝或干草烘烤来治疗疾病。" 砭而刺之" 渐发展为针法," 热而熨之" 渐发展为灸法,这就是针灸疗法的前身。 随着人类的进化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针灸的认识和方法进行不断地改进。 新石器时代先人们开始使用砭石进行放血的过程以减轻疼痛,这种砭石大约出现于距今8000 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相当于氏族公社制度的后期,人们已掌握了挖制、磨制技术,能够制作出一些比较精致的、适合于刺入身体以治疗疾病的石器,这种石器就是最古老的医疗工具砭石。人们就用" 砭石" 刺入身体的某一部位治疗疾病。砭石在当时还更常用于外科化脓性感染的切开排脓,所以又被称为针石。 与此同时,在艾灸方面,人们发现艾叶易燃,于体表局部进行温热刺激,能够有效的减少病痛。“灸”字考 “灸”字,在现存文献中,以《庄子》最早提及。《庄子·盗跖篇》载孔子劝说柳下跖,碰了个大钉子,事后对柳下季说,“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但“灸”的本字是“久”字。如1975年于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奉墓竹简(法律文书)《封诊式·贼死》中载,“男子丁壮,析(皙)色,长七尺一寸,发长二尺,其腹有久故瘢二所”,此“久”即“灸”之本义,训为灸灼。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脉法》、《武威汉摹医简》中均作“久”字。“久”以后演变为“灸”字。汉代许慎《说文解字》曰:“灸,灼也。从火。”经考证,灸法在殷代就已出现。康殷认为在商周初期灸法、熨法已普遍流行。 青铜器时代,金属器具开始使用,这时为后世广泛应用的九针开始逐渐发展,一般认为九针是在青铜器时代开始萌芽,到铁器时代才制作成功的。所谓古九针是指具有九种不同形状的金属针具,具有不同的治疗用途它是在承袭“砭石、针石、镵石”的基础上,经过漫长 的历史时期,不断改进,逐渐完善而成的。九针的硬度可与砭石相媲美,其弹性、韧性、锋利的程度更优于砭石,还可以制造的很精巧。由于它有九种不同的形状,在治疗上不但保留了砭石切肿排脓的功能,而且还极大地扩展了用途,具有多种治疗功能。 (1)镵针:针头大,针尖锐利,除去末端一分尖锐外,有寸的针柄,共长寸。镵针主要用来刺人体阳分的浅表部位。即可以用于针刺皮肤疾患。 (2)员针:针身为圆柱形,针尖椭圆如卵,长寸。员针主要适应治疗肌肉的病症即主治邪在分肉之间的疾患,用于针刺肌肉的疾患,亦可作按摩用。 (3)鍉针:针身较大,针尖圆而微尖,如黍粟一样,长寸。鍉针主要适应治疗血脉的病症,主要是用以按摩经脉,而不致刺入皮肤,陷入肌肉,能流通气血。即用来针刺脉络疾患。 (4)锋针:针身为圆柱形,针锋锐利,三面有锋棱,长寸。锋针可作刺络放血之用,主治痈疡痹症等疾患,也可以针刺筋的疾患。 (5)铍针:针身模仿宝剑的剑锋制成,针尖如形如剑锋之利,阔分,长4寸。主治痈脓和寒热不调的病症,可用作切开排脓。凡病脓疡者,可取铍针,也可以针刺骨的疾患。 (6)员利针:针身略粗,针尖稍大,圆而且锐利,长寸。主治痈证和痹证,深刺之,可以治暴痛。此类针也用来调和阴阳。 (7)毫针:针尖纤细如蚊喙,长寸。毫针最细,适于刺入各经的孔穴,即可祛除邪气又可扶养正气,主治寒热痹痛、邪在经脉的疾病。 也可用来补益精气。 (8)长针:针身长,针尖锋利,长7寸。主治邪气深着,日久不愈的痹症。 凡病在内部深层的疾患,可以取用长针,这种针也可以祛除风邪。 (9)大针:针尖形如杖,略圆,似锋针,长4寸。大针主治关节内有水气停留的疾患,用以泻水。这种针也可用以通利九窍,祛除三百六十五节的邪气。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疾病被诊断出来,生活环境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很多以前少见的疾病,现在也逐渐成为常见病。中风就是其中一个病,并且越来越常见。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症等疾病最容易引起中风,中风分为出血性中风和梗塞性中风,西医称为脑出血和脑梗塞。发病急骤,病情严重,损伤部位不同引起的症状不同。在过了急性期后,会引起各种不同的后遗症状,如偏瘫、吞咽障碍、手脚畸形等等。

我们都知道针灸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最常用方法,也是最能有效改善后遗症状的疗法。下面我们就将常见的后遗症状取穴方法介绍一下。

偏瘫又叫半身不遂,以同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为主要症状。轻度偏瘫病人可以活动,但是走起路来,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瘫痪的下肢走一步划半个圈,这种特殊的走路姿势,叫做偏瘫步态。严重的患者常常卧床不起,完全丧失一切生活的能力。

临床上按照偏瘫的程度,可分为轻瘫、不完全性瘫痪和全瘫。轻瘫主要表现为肌肉力量减弱,肌力大约为4 5级,一般不影响日常生活;不完全性瘫较轻瘫症状重,肌肉力量更低,约为2 4级;全瘫:瘫痪肢体完全不能活动,肌力约为0 1级。

所以,针灸治疗主要是恢复肢体肌力和调整畸形为主。针灸取穴以阳明经络穴位为主,因为阳明经多气多血,常见取穴有: 肩髃、肩髎、臂臑、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风市、梁丘、足三里、丰隆、三阴交、太冲 。

常规针刺,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

中风损伤了脑干中的舌咽神经会引起吞咽障碍,主要是指食物不能顺利通过口、咽、喉、食道,进入胃部的一种症状,主要表现为进食困难、构音障碍、饮水呛咳等。吞咽障碍可影响进食从而影响身体吸收营养物质,还可导致食物误吸入气管引发吸入性肺炎,严重者会危及生命。

对于吞咽障碍的针灸治疗,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及腧穴“穴位所在,主治所在”的原理,可远近选穴组方,中风后“舌强不语”“类噎膈”多为气、血、痰、瘀阻塞经脉,致经筋、经脉失濡养而致。针刺治疗于相应穴位可以活血化瘀祛痰,调节咽部神经功能的重建,从而改善吞咽能力。

取穴主要以“舌三针”为主,常用选穴为: 风池、翳风、完骨、舌三针。

舌三针定位:廉泉穴及左右旁开各1寸。

廉泉穴定位:位于人体的颈部,当前正中线上,结喉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在颈部正中线与喉结正上方横皱纹交叉处。

操作方法: 选用寸的毫针,风池穴、完骨穴针尖向对侧下颌角方向直刺,缓慢进针约寸,翳风穴向对侧翳风穴透刺,进针约寸,行小幅度的提插捻转,针感感传至咽喉部为佳;每10分钟行针1次,每次每穴行针约30秒。廉泉穴针刺时让患者稍稍头后仰,充分暴露颈部,针尖向舌根部直刺,进针约寸即可,可不提插捻转,其余二穴操作同廉泉,留针30分钟。

面瘫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由中风引起的面瘫属于中枢性面瘫。主要是由于面神经核上行通路的部位受损引起,主要临床表现为病变对侧睑裂以下的颜面表情肌瘫痪,睑裂以上能皱眉、提眉、闭眼、眉毛高度与睑裂大小均与对侧相同,没有额纹变浅或消失。常伴有面瘫同侧肢体瘫痪、腱反射异常,没有味觉、泪液、唾液分泌障碍、听力没有明显改变。

中枢性面瘫的取穴仍以局部取穴为主,但是得加上头部的穴位,常用穴位有 :太阳、耳门、牵正、下关、地仓透颊车、水沟、翳风、风池、百会、头皮针的颞前线。

其中,头皮针的 颞前线定位 :位于头颞部两鬓内,从额角下部向耳前鬓发外引一斜线,自颔厌穴到悬厘这一段。

这是很多中风患者会出现在综合征,肩手综合征是指患者患手突然浮肿疼痛及肩关节疼痛,并使手功能受限。因疼痛较重并发肌肉挛缩。它通常影响一个肢体,但也可影响多个肢体或身体的任何部分。

针灸治疗肩手综合征,主要还是以循经取穴为主,常用穴位有: 肩髃、肩贞、曲垣、肩髎、曲泽、极泉、内关、腕骨、后溪。

重用泻法,特别极泉、内关、曲泽几个穴位需要针刺至神经干,使用提插泻法,使肢体抽搐一下,产生放电感;肩部的穴位肩髃、肩贞、肩髎需要用长针透刺;后溪穴需透向合谷,捻转泻法。

中风后很多患者会出现手部畸形,常表现为手指不能打开,屈曲握固,肌张力较高,常常伴有手部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足部畸形常常表现为足内翻和足下垂,这是影响中风患者不能行走的严重因素,表现是足部向内翻折或不能上抬背伸。

对于手足的畸形得重用泻法和透刺方法。手部畸形除了上面提到的 后溪透刺合谷,还可以使用火针点刺八邪穴。 八邪穴属于经外奇穴,定位在在手背,第1 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左右共8穴。具体操作可见以下视频:中风后手掌打不开,火针治疗效果立竿见影

对于足部畸形,不论是足内翻还是足下垂,足踝周围的穴位可以透刺,如 丘墟透照海,解溪透申脉等,或者用火针点刺解溪、申脉、照海、丘虚等穴。

风邪和温病的联系研究论文

在中医中,春季为风邪主令。而“风为百病之长”,风邪是外来致病因素的第一位。专家介绍,春季人体阳气生发,肌肤腠理疏松开放,容易被外来风邪所侵,引发外感病症如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肺炎等。“这在中医中都属于温病的范围,正是春季的高发病。”

在中医中,春季为风邪主令。而“风为百病之长”,风邪是外来致病因素的第一位。专家介绍,春季人体阳气生发,肌肤腠理疏松开放,容易被外来风邪所侵,引发外感病症如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肺炎等。“这在中医中都属于温病的范围,正是春季的高发病。”

“外风”之外,还需防“内风”。张勇介绍,风气痛于肝,肝阴不足或肝失所养,都会诱发肝风。肝风内中或肝风上扰,则容易诱发急性心脑血管病。乍暖还寒时候,气温上下波动较大,初春防寒尤其重要。

专家介绍,一防外寒,外界气温变化寒气入侵,易引起感冒等疾病;二防中寒,即为寒气所伤。“含伤阳,心属阳,寒气入侵,心脏首先居之,因此,早春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肝属木,脾属土。春季肝气上升,则使肝木过旺而克制脾土,抑制脾胃消化功能,因此春季养生,也需要注意脾胃的调养。

“尤其是那些有慢性胃病或肠胃功能长期不好的人,在这个季节调养脾胃,对一整年的健康都很有帮助。”专家说。“养诸不足的基本原则,还是以补阳为主。”专家说,春夏养阳,也是老祖宗千百年来总结出来的养生要诀。

做到早睡早起养脾气。《黄帝内经》中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行,广步于庭。”意思是说,春季万物复苏,应该早睡早起,在室外缓缓散步,有助于身体健康。在这个时节的运动,不宜太过激烈。毕竟人们是才从冬季的寒冷中舒缓过来,需要循序渐进。外出踏青、郊游、放风筝都是不错的选择。

根据体温上升的程度,将发热分为微热、中热、高热及极高热四种。体温超过常温~1℃叫微热,见于局限性炎症和轻微病程中;超过常温1~2℃叫中热,见于支气管肺炎、急性胃肠炎及某些亚急性传染病过程中;超过常温2~3℃叫高热,常见于猪瘟、猪丹毒等急性传染病过程中;超过常温3℃以上叫极高热,见于某些严重的急性传染病。在发热过程中,将每日上、下午测得的体温在特制表格里记录下来,连成曲线叫体温曲线。根据这种曲线的变化而将发热分成几种热型。对诊断疾病意义较大的热型有以下几种。(1)稽留热 体温日差在1℃以下而不降到常温者叫稽留热,常见于大叶性肺炎、猪瘟等。(2)弛张热 体温日差为1~2℃,而不降到常温者叫弛张热。常见于支气管肺炎、败血症等。(3)间歇热 体温突然上升数度,经过一段时间降至常温,再过一段时间又上升,如此反复发热者叫间歇热。(4)不定型热 其特征是体温曲线不规则,日差有时极其有限,有时波动很大。常见于传染性胸膜炎等

中医风温病分析论文

大家好,我是中医陈大夫,风湿骨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尤其是在天气寒冷的时候,初春秋冬之交以及冬季,风湿骨病发病较为多见,风湿骨病,在我们中医称之为痹症,它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我们的人体,痹阻经络,使气血运行不畅,出现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至是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痹证发生的主要因素是由于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所致,痹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风湿骨病,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可分为风寒湿痹,和风湿热痹而风寒湿痹,又分为行痹痛痹着痹而行痹以肢体关节酸痛游走不定。 关节屈伸不利或见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脉浮为主要临床症状,痛痹以肢体关节疼痛较剧烈痛有定处,得热则痛减遇寒痛重关节不可屈伸,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舌苔薄白脉弦紧为主,而着痹以肢体关节重着酸痛或有肿胀,痛有定处,手足沉重,活动不便,肌肤麻木不仁,舌苔白腻,脉濡缓为主,风湿热痹,主要以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得冷稍舒,可病及一个或多个关节多,兼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等全身症状及舌苔黄燥,脉滑数。下面我就通过我在临床中治疗过的一个患者的病案,与大家讲解一下痛痹的中医中药的治疗,这位患者是男,46岁,她来就诊时的主要症状是上肢的疼痛以及肩关节痛较剧烈,来的时候,她的肩不能够上举手都摸不到耳朵,而且手臂不能后旋,她说她的两个肩部特别怕风怕冷,来的时候右肩部额外里放了一个毛巾在内衣外面,另外他的手腕和手指也有肿胀疼痛的症状,颈项部僵硬,转头不利,他的舌相是舌苔薄白脉是弦而烧紧。 尺部稍弱,这个患者来之前在西医化验血沉稍高,抗o和类风湿因子阴性,基本给予激素治疗及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的中成药,其在家服药月余效果不佳,而且胃部表现有烧心时有胃痛的症状,我根据这个患者的症状,给以祛风通络,散寒除湿,温经止痛为主的方法调治,在她服药一周后过来复诊自述右肩疼痛减轻,手腕和手指肿胀痛也减轻了,但是她说胃仍有不舒服时有反酸,我又在上方基础之上,以和胃健脾之品又调治一周,一周后,她过来复诊时说,她的肩关节活动已经能够够到头了,而且手能够后背摸到腰部了。 手腕和手指疼痛明显减轻,胃痛反酸基本好了,我又为这个患者以温经散寒,和胃健脾,温补肾气之品,调理一周,他再次过来复诊时说,她的肩关节疼痛基本消失,手腕手指已经不疼了,身体感觉比较轻松,通过这个病案,我想跟大家讲解的是我们在治疗。 风湿痹证的时候除了以祛风除湿温经散寒通络止痛为主,调治时一定要顾护患者的胃气,以保证不让辛温的药物伤害到脾胃伤害到胃粘膜,影响药物的吸收,后期还应除湿健脾温肾之品作为巩固治疗作为善后调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更多中医 健康 问题,我们下期见

学术堂整理了二十条中医学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1.交融渗透 相得益彰--论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动关系2.关于中医学学科建设的医史学思考3.中医学"卓越医生"胜任力特征模型的构建4.中医学的科学定位5.中医学教育开展PBL教学之短长6.重构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二次革命、四次浪潮的先导工程7.初议中医学是复杂性科学--中医标准化预备研究之二8.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与其现代化刍议9.再论中医学的双重属性10.从中医思维方式探讨中医学的发展11.论模糊数学与中医学12.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在中医学研究中的应用13.我国中医学期刊引用网络分析--基于CMSCI(2004-2012)年度数据14.中医学的特点、特色和优势15.中医学为何要现代化--中医学现代化再拷问16.中医学与复杂性科学17.试论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18.客观唯心思辨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石--重新认识中医学的"阴阳五行"19.从地方性知识的视域看中医学20.瑜伽与中医学探究

中医护理学是我国中医药学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医护理工作是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中的重要部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医护理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药薰蒸疗法是近几年在传统中医疗法的基础上,利用 现代科技手段,将中药的有效成分以药物蒸气离子的形式作用于机体局部或全身,从而达到舒经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是中医药外 治疗法的进一步延伸和 发展,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风湿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软组织损伤、肌肉劳损、虚寒性胃肠疾病、中风后遗症、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及周围血管病变,妇科慢性盆腔炎、痛经、慢性前列腺炎、毛细血管炎及雷诺氏症等多种结缔组织病。我院自2005年开展此项治疗 方法 以来,护理人员运用护理程序实施个体化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2892例中药薰蒸患者护理体会 总结 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5年1月-2010年3月我院中西医结合科采用中药薰蒸疗法的患者共2892例,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12岁,其中腰椎间盘突出352例,类风湿关节炎263例,骨性关节炎487例,肩周炎275例,风湿性关节炎170例,颈椎病125例,中风偏瘫者130例,软组织损伤50例,虚寒性胃肠炎76例,慢性盆腔炎78例,慢性前列腺炎15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72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者23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周围血管病变195例,毛细血管炎23例,雷诺氏症者12例,其中住院患者657例,门诊患者2235例。

2 方法

中药薰蒸治疗前准备:①治疗前访视:薰蒸室护士接到病区通知后,在治疗前1天到病区查看病人情况并了解病情与患者交谈并预约薰蒸治疗时间;②薰蒸室的准备,常规消毒,根据医生开具的协定处方为不同患者准备不同薰蒸药液,同时准备血压计、听诊器、温开水、生理盐液、口服补液盐。

中药薰蒸程序 将事先粉碎的中药配方加水3000ml,放入薰蒸锅内浸泡30分钟后加热煮沸后至薰蒸舱内温度达45℃时将患者薰蒸部位放入薰蒸舱内根据患者耐受力及病情将温度调控在45℃-52℃之间,时间定位30-45分钟,在薰蒸过程中根据患者自我感觉,测血压、心率1-3次并根据患者出汗量的多少,给予250-500ml温开水或生理盐液(ORS液)口服。

中药薰蒸结果后的护理 中药薰蒸时间达到设定时间后待薰蒸舱温度降至37℃时将舱打开,扶病人出舱,用温水冲洗干净药液,干毛巾擦干全身皮肤穿好衣服,在薰蒸室休息10-20分钟,待全身无出汗迹象后,送患者返回病房。

3 中药薰蒸的适应症及禁忌

适应症 中药薰蒸适用于风湿类疾病,肌肉劳损,退行性关节病变,腰椎间盘突出症、虚寒性胃肠病、慢性盆腔炎、痛经、慢性前列腺炎、毛细血管炎、雷诺氏征等结缔组织病、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及周围血管病。

禁忌症:①合并严重心肺功能减退者;②合并化脓性皮肤病或皮肤溃烂者③合并急性炎症性、传染性疾病者。 4 中药薰蒸护理注意事项

薰蒸前做好患者心理疏导工作,中药薰蒸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传统疗法,很多患者对此疗法持持怀凝或恐惧心理,故在薰蒸 治疗前1天,根据患者的病情需仔细向患者说明薰蒸治疗的作用及薰蒸过程安全性,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

薰蒸前应对薰蒸舱进行严密消毒,防止一些未发现的传染病交叉感染

针对第1次薰蒸的患者应由护士全程陪同并交流,了解患者自身感受,防止皮肤烫伤,一般将温度调控止最低耐受点42℃然后在薰蒸过程中根据患者的耐受力逐渐上调,一般不要超过52℃,对于合并高血压、心脏病、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以全身微微发汗为原则,并及时监测血压及心率,防止血压及心率骤增。

薰蒸过程中根据患者出汗量可给予生理盐水或温开水250-500ml频频口服以防止出汗过多造成血容量骤减而诱发心脑供血不足甚至梗塞。

薰蒸结束后,不要让患者急于出舱,防止温度突降,引起全身不适,甚至感冒,出舱后应了解患者的自我感受,监测血压、心率,并与入舱前作对比,防止血压心率骤升、骤降造成对身体的损害。

5 讨论

中药薰蒸疗法适用范围广,临床疗效佳、安全舒适,是一种无毒无害的绿色疗法,近几年,此项业务在我院广泛开展,对护理流程及护理质量的要求逐年提高,通过对2800余例患者临床护理观察,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了针对性护理,通过薰蒸治疗前后的评估,不断 总结,改进护理方法,针对不同病种的患者,不同年龄的患者,不同 文化 层次的患者,不同心理素质的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使中药薰蒸这一疗法取得了长足的 发展。

中医护理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运用整体观念,对疾病进行辨证施护,并运用传统护理技术与方法,对患者及人群施以照顾和服务,保护人类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1]。在生活起居、情志、饮食、以及卫生保健、预防等方面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宝贵的 经验 。中医护理具有以下优势。

1 优势

理论优势

中医护理主张从人的圣体、心理、精神以及社会等各方面调理患者,现代医学发展到上世纪末才把生物医学模式转成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强调“整体护理”的理念,到今天才知道以“人”为中心。中医护理切合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等方面的需要,因此获得了人们的喜爱。在人类最求返璞归真、尽享天年的今天,中医护理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方法优势

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有八法:汗、吐、下、温、清、消、补,这八法针对病因、症状和发病的部位,指出了治疗的方向。传统医学的医护不分家,即“三分医,七分护”,相对西医护理来说,中医更注重服药时间、饮食等方面的配合。在非药物治疗方法方面,针刺、艾灸、推拿、火罐、热敷、熏洗、挑割、药枕、面浴、足浴、日光浴、温泉浴等,均属于中医护理方法。这些技术操作具有器具简单,操作方便,适应范围广,见效快、费用低廉、无毒副作用的特点,深受群众欢迎。

应用优势

通俗易懂、简便易行、参与性强,易于推广。中医护理的方便性、实用性是其他现代护理无法比拟的,因此也就拥有更广大的用武之处。按摩、气功、药浴等方法很容易掌握和运用;中医“四气五味”理论对饮食分类,指导患者饮食调养,亦很容易被理解和运用。中医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一些西医不能有效控制的疾病,运用中医就会起到很好的疗效。

2

独特的诊疗技术

望、闻、问、切是中医采集病史,收集疾病资料,作出诊断,实施治疗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也是我们对患者病情作全面了解,准确反映病情,正确地预检分诊

望 观察患者的神、色、形、态、头、五官、皮肤, 如有甲亢体征患者分诊到内分泌科。

闻 根据听患者说话声音的高低,呼吸声以及咳嗽、呕吐、呃逆声音的变化,来判断病位的深浅、虚实、寒热等,以采取适宜的护理方法,做好相应的用药指导,解除患者的痛苦。 如声音嘶哑者分诊到耳鼻喉科。

问 通过询问患者及家属,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生活、饮食习惯、家族史和既往史。根据这些资料, 及时准确地进行分诊, 不能主观导问或暗示患者, 以免分诊不准。例如头痛为例, 头痛仅是一科症状, 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因此, 在询问病史时,要了解发生头痛原因, 性质和规律。若系持续性头痛并伴有进行性加重, 应考虑安排到神经内科就医。如为外伤后引起的头痛, 就有可能是脑外伤后遗症, 由神经外

科检查比较合适。如高热, 头痛, 耳内有脓性分泌物, 考虑是中耳炎引起的, 应分诊到耳鼻喉科就医。

切 门诊患者述说有心悸, 心累时, 我们应脉诊, 了解是否是急症。

3 饮食护理?

中医饮食保养:是指通过饮食的方法来治疗与调护和预防疾病,包括药膳、药酒、药茶、药粥、药饮等.食疗既有利于疾病的治疗与调护、病后的调理,又有利于 儿童 的生长发育、妇女的养颜美容。中老年人的延年益寿抗衰老[2]。如当归羊肉生姜汤中羊肉得姜配合加强温补之功,起协同作用,可治疗虚寒性腹痛。如有些高血压、高血脂的患者喜好大鱼大肉,此时应耐心讲解危害性,改变其饮食习惯,宜进清淡饮食。肥胖患者应予清淡、化痰食物:体瘦者多食滋阴生津、补血食物、老年人及久病者脾胃功能虚弱,宜予清淡有营养、易消化食物,孕妇和哺乳期宜食富于营养易消化的清淡饮食;儿童生长发育时期,宜食谷肉果菜营养丰富的食物;哮喘患者和过敏体质者忌食鱼、虾等海腥及一些甘温、香燥之品。

4 基本护理操作应用?

如可遵医嘱对风湿性关节炎、消化不良、痛经者予以温灸理疗:又如体质虚弱者可教患者经常按摩足三里穴以起到保健作用;呃逆患者按压合谷穴可止呃逆等。

5 结语?

培养分诊护士的中医护理素质,要求处处关心患者,一心扑在患者身上,一丝不苟对待分诊工作,经常关心患者的病情,加强中医理论学习,贯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辨证施护的中医护理理念,才能使中西医护理学理论知识互补,临床并用,才能使患者受益。?

参 考 文 献

[1] 李玉霞,李丽萍.中医护理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与探讨.齐鲁护理杂志,2009,17:90-91.

[2] 任娟,曾远.中医护理在社区医院中的运用.新疆中医药,2009,5:51-52.

中医学毕业论文可以写综述类或者医学实验类的文章。开始也不会弄,还好关键时刻寝室同学给的雅文网,有专业的帮忙轻松多了中医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中医饮食调护对压疮疗效的影响浅谈中医特色整体护理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图式论框架下的中医英语教学管理模式中医术语英译研究再论浅谈案例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应用与时俱进 春华秋实 “十五”期间河南省中医事业成就显著借鉴循证护理理论发展循证中医护理SARS辨证论治及其中医现代化琐议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病理与中医证型的研究我国中医职业技术教育办学条件调查分析将中医护理引入基础护理教学的尝试中医针灸治疗手术后并发症验案4则中医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进展中医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的临床观察与分析模糊学理论在中医翻译中的应用钼靶X线征象在乳腺癌中医辨证分型方面的分析研究外敷穴位药物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培训难点及其对策——“十一五”农村卫生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述评中医院校护理学专业开设中医特色课程的调查研究城市社区老人慢性病患病情况和中医防治知识需求情况分析高血压患者中医分型治疗观察对中医活档案的认识与探索住院病人对中医护理认知及需求调查中医养生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及对策研究嗜睡中医临床评价初步研究中医古籍文献在中医文献检索课教学的探讨亚健康状态的中医特征聚类研究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对农村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的影响分析北京民众对中医看法的简易调查分析社会需要铁杆中医制约中医内涵与外延式发展的问题分析与政策建议:基于黑龙江省的调查研究“李约瑟难题”与中医发展之难中医的科学性全面理解中医的哲学思想体系是中医继承与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中医职业教育现状分析及评价中医发展路径思考汉中市乡镇卫生院中医服务质量现状调查成立中医护理专项小组推动中医特色护理的方法与效果以中医护理重点专科建设推动学科发展中医英语语料库建设可行性探讨中医肾主耳理论的现代生物学研究进展与思路PBL教学法及其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 索引序列
  • 中风病风邪探析论文
  • 风邪致病温病论文
  • 风邪为病针灸取穴论文
  • 风邪和温病的联系研究论文
  • 中医风温病分析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