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鸡蛔虫病的论文

鸡蛔虫病的论文

发布时间:

鸡蛔虫病的论文

鸡蛔虫病是由禽蛔科禽蛔属的鸡蛔虫寄生于鸡小肠内引起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本病遍及全国各地,甚至造成大批死亡。

病原:鸡蛔虫是寄生在鸡体内最大的一种线虫,呈淡黄白色,头端有3个脣片。雄虫长26~70毫米,雌虫长65~110毫米。新排出虫卵内含一个椭圆形胚细胞。虫卵大小为70~90微米×47~51微米。

(1)生活史

雄虫交配后死亡。受精后的雌虫在鸡的小肠内产卵,卵随鸡粪排到体外。虫卵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等条件下,经1~2周发育为含感染性幼虫的虫卵,即感染性虫卵,其在土壤内6个月仍具感染能力。鸡吞食了被感染性虫卵污染的饲料或饮水而感染。

(2)流行特点

虫卵对外界环境因素和常用消毒药物的抵抗力很强。在严寒冬季,经3个月的冻结仍能存活,在干燥、高温和粪便堆沤等情况下很快死亡。

(3)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雏鸡常表现为生长发育不良,精神沉郁,行动迟缓,食欲不振,下痢,有时粪中混有带血黏液,羽毛松乱,消瘦、贫血,黏膜和鸡冠苍白,最终可因衰弱而死亡。成年鸡多属于轻度感染,一般不表现症状。幼虫侵入肠黏膜时,破坏黏膜及肠绒毛,造成小肠黏膜发炎、出血,肠壁上有颗粒状化脓灶或结节。严重感染时可见大量虫体聚集,相互缠结,引起肠阻塞,甚至肠破裂和腹膜炎。

(4)防治方案

诊断与防治措施:流行特点和症状可做参考。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粪便发现大量虫卵,或尸体剖检在小肠,有时在腺胃和肌胃内,发现有大量虫体可确诊。

①预防

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粪便。在蛔虫病流行的鸡场,每年进行2~3次驱虫,杀灭虫卵。

②治疗

枸橼酸哌嗪(驱蛔灵),每千克体重250毫克拌料。驱虫净(四咪唑),每千克体重25毫克拌料,一次喂服。丙硫苯咪唑,按每千克体重20毫克拌料。丙氧咪唑,按每千克体重40毫克拌料。

鸡蛔虫病论文

鸡蛔虫病是由鸡蛔虫引起的鸡常见寄生虫病,本病在我国非常普遍,鸡群感染率介于6%~87%之间;高密集的放养方式,鸡的感染率和发病率更高,感染率可达100%。鸡蛔虫雌虫在鸡的肠道内一天可排出几万个虫卵,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一般刚从鸡粪便排出的虫卵,其它鸡不感染,虫卵在潮湿的土壤及适当温度条件下可发育成具有感染性的虫卵,温度湿度越高,虫卵发育速度就越快,通常需约6天~7天。感染性虫卵可在土壤中保持活力达6~个月。当鸡吞食被虫卵污染的饲料、饮水或土壤时,虫卵进入鸡的肠道,在肠道内环境作用下孵出幼虫,幼虫随即进入十二指肠并在绒毛间的间隙生长发育,经过一段时间后,再钻入肠粘膜内破坏李氏分泌腺,再经一星期,自由活动于肠腔内。_症状:对症状明显的活鸡进行剖检,可见小肠粘膜出血发炎,肠壁上有颗粒状化脓结节,小肠内肉眼可见黄白色蛔虫,长厘米~11厘米不等。根据临床症状和病变部位主要发生在十二指肠,且在小肠中发现有厘米~11厘米长的线虫,即可判断为鸡蛔虫病。通过对鸡粪便进行镜检,若发现有蛔虫卵,可进一步加强对该病的确诊。_防治:_(1)定期驱虫:预防性驱虫见表5重点寄生虫病预防。_(2)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左旋咪唑、丙硫咪唑、伊维菌素。为防止产生耐药性,注意药物的更换使用。

鸡蛔虫病是小群地面养鸡的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特别是在农村分布很广,洼地易潮湿的地区最多见,常引起雏鸡生长发育不良,甚至造成大批死亡。临床特征为消瘦、贫血、精神不佳、生长缓慢、拉稀、大量的蛔虫引起肠堵塞,剖检十二指肠等处发现有数量不等的蛔虫,形似牙签。一般潮湿地区或潮湿季节多发。

本病的预防:

(1)分群饲养,大鸡小鸡分开饲养。

(2)防潮通风、保持干燥。

(3)改善环境卫生,及时清粪,并将粪便堆积发酵。

(4)对2月龄以上的鸡定期在饲料中添加驱虫药物。如左咪唑或丙硫咪唑,预防剂量为每千克鸡重用药10毫克(丙硫咪唑)和25毫克(左咪唑)。每年进行2~3次驱虫。

也可用左旋咪唑、丙硫咪唑、驱虫净等药物对病鸡进行治疗,但鸡不能使用敌百虫预防或治疗,因为鸡对敌百虫非常敏感,极易引起中毒。

关于鸡蛔虫病的论文

在虫子高发季节,进行驱虫预防,另外一定要常常进行使用消毒液消毒清洁,保持鸡舍通风,有条件的可以打疫苗预防

首先要给鸡进行打疫苗,也可以把鸡进行分开养殖,这样就不会有这种病,也能保证鸡的产蛋质量。

鸡蛔虫病是由鸡蛔虫引起的鸡常见寄生虫病,本病在我国非常普遍,鸡群感染率介于6%~87%之间;高密集的放养方式,鸡的感染率和发病率更高,感染率可达100%。鸡蛔虫雌虫在鸡的肠道内一天可排出几万个虫卵,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一般刚从鸡粪便排出的虫卵,其它鸡不感染,虫卵在潮湿的土壤及适当温度条件下可发育成具有感染性的虫卵,温度湿度越高,虫卵发育速度就越快,通常需约6天~7天。感染性虫卵可在土壤中保持活力达6~个月。当鸡吞食被虫卵污染的饲料、饮水或土壤时,虫卵进入鸡的肠道,在肠道内环境作用下孵出幼虫,幼虫随即进入十二指肠并在绒毛间的间隙生长发育,经过一段时间后,再钻入肠粘膜内破坏李氏分泌腺,再经一星期,自由活动于肠腔内。_症状:对症状明显的活鸡进行剖检,可见小肠粘膜出血发炎,肠壁上有颗粒状化脓结节,小肠内肉眼可见黄白色蛔虫,长厘米~11厘米不等。根据临床症状和病变部位主要发生在十二指肠,且在小肠中发现有厘米~11厘米长的线虫,即可判断为鸡蛔虫病。通过对鸡粪便进行镜检,若发现有蛔虫卵,可进一步加强对该病的确诊。_防治:_(1)定期驱虫:预防性驱虫见表5重点寄生虫病预防。_(2)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左旋咪唑、丙硫咪唑、伊维菌素。为防止产生耐药性,注意药物的更换使用。

鸡蛔虫病是由禽蛔科禽蛔属的鸡蛔虫寄生于鸡小肠内引起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本病遍及全国各地,甚至造成大批死亡。

病原:鸡蛔虫是寄生在鸡体内最大的一种线虫,呈淡黄白色,头端有3个脣片。雄虫长26~70毫米,雌虫长65~110毫米。新排出虫卵内含一个椭圆形胚细胞。虫卵大小为70~90微米×47~51微米。

(1)生活史

雄虫交配后死亡。受精后的雌虫在鸡的小肠内产卵,卵随鸡粪排到体外。虫卵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等条件下,经1~2周发育为含感染性幼虫的虫卵,即感染性虫卵,其在土壤内6个月仍具感染能力。鸡吞食了被感染性虫卵污染的饲料或饮水而感染。

(2)流行特点

虫卵对外界环境因素和常用消毒药物的抵抗力很强。在严寒冬季,经3个月的冻结仍能存活,在干燥、高温和粪便堆沤等情况下很快死亡。

(3)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雏鸡常表现为生长发育不良,精神沉郁,行动迟缓,食欲不振,下痢,有时粪中混有带血黏液,羽毛松乱,消瘦、贫血,黏膜和鸡冠苍白,最终可因衰弱而死亡。成年鸡多属于轻度感染,一般不表现症状。幼虫侵入肠黏膜时,破坏黏膜及肠绒毛,造成小肠黏膜发炎、出血,肠壁上有颗粒状化脓灶或结节。严重感染时可见大量虫体聚集,相互缠结,引起肠阻塞,甚至肠破裂和腹膜炎。

(4)防治方案

诊断与防治措施:流行特点和症状可做参考。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粪便发现大量虫卵,或尸体剖检在小肠,有时在腺胃和肌胃内,发现有大量虫体可确诊。

①预防

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粪便。在蛔虫病流行的鸡场,每年进行2~3次驱虫,杀灭虫卵。

②治疗

枸橼酸哌嗪(驱蛔灵),每千克体重250毫克拌料。驱虫净(四咪唑),每千克体重25毫克拌料,一次喂服。丙硫苯咪唑,按每千克体重20毫克拌料。丙氧咪唑,按每千克体重40毫克拌料。

鸡蛔虫病治疗的论文

鸡蛔虫病分布很广,常引起雏鸡生长发育不良,甚至造成大批死亡。

(1)病原及其生活史

鸡蛔虫是鸡体内最大的线虫,寄生于小肠中(图12-20),雄虫长~厘米,雌虫长~厘米,虫体黄白色,表面有横纹。雌虫在鸡小肠内产卵后,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外界适宜条件下发育成内含幼虫的感染性卵。鸡采食被感染卵污染的饲料、饮水等而遭感染,感染卵在腺胃、肌胃中释放出幼虫,幼虫先在十二指肠和肠腔内生活9天左右,然后钻进肠黏膜内蜕皮,在此期间可引起肠黏膜出血和发炎,并继发致病菌感染。幼虫在肠黏膜内寄生8~9天又回到肠腔,分布到小肠各段,发育成熟,交配产卵。从鸡食入虫卵到排出下一代虫卵,需35~50天。

图12-20鸡小肠内的蛔虫

虫卵对环境因素抵抗相当强,在潮湿无阳光直射处可存活很长时间,寒冷季节经3个月冻结虫卵仍不死亡。但在直射阳光下或经沸水处理和粪便堆沤等可迅速死亡。

本病2~3月龄鸡多发,5~6月龄鸡有较强的抵抗力,1年以上的鸡多为带虫者。饲料中动物性蛋白质过少,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缺乏,以及赖氨酸和钙不足等,使鸡的易感性增强。

(2)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鸡的肠道内有少量蛔虫寄生时看不出明显症状。雏鸡和3月龄以下的青年鸡被寄生时,蛔虫的数量往往较多,初期症状也不明显,随后逐渐表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羽毛松乱,翅膀下垂,冠髯、可视黏膜及腿脚苍白,生长滞缓,消瘦衰弱,下痢和便秘交替出现,有时粪便中混有带血的黏液。成年鸡一般不呈现症状,严重感染时出现腹泻,贫血和产蛋量减少。

剖检常见病尸明显贫血,消瘦,肠黏膜充血、肿胀、发炎和出血;局部组织增生,蛔虫大量突出部位可用手摸到明显硬固的内容物堵塞肠管,剪开肠壁可见有多量蛔虫拧集在一起呈绳状。

(3)实验室诊断

本病可根据鸡粪中发现片段排出的虫体或剖检时在小肠内发现大量虫体而确诊。也可采用饱和盐水浮集法检出粪便中的虫卵来确诊。鸡蛔虫卵呈椭圆形,深灰色,卵壳厚,表面光滑,内含1个卵胚细胞。

(4)防治措施

实施全进全出制,鸡舍及运动场地面认真清理消毒,并定期铲除表土;改善卫生环境,粪便应进行堆积发酵;料槽及水槽最好定期用沸水消毒;4月龄以内的幼鸡应与成年鸡分群饲养,防止带虫的成年鸡使幼鸡感染发病;采用笼养或网上饲养,使鸡与粪便隔离,减少感染机会;对污染场地上饲养的鸡群应定期进行驱虫,一般每年两次,第一次驱虫是在雏鸡2~3月龄时,第二次驱虫在秋末;成鸡第一次驱虫可在10~11月,第二次驱虫在春季产卵季节前的一个月进行。驱虫药可选用以下几种:①驱虫灵:每千克体重克,混料一次内服。②驱虫净:每千克体重40~60毫克,混料一次内服。③左咪唑:每千克体重10~20毫克,溶于水中内服。④丙硫苯咪唑:每千克体重10毫克,混料一次内服。⑤氟甲苯咪唑:以30毫克/千克混入饲料,连喂7天。⑥每只鸡用南瓜子20克,焙焦研末,混料内服,一次即愈。

鸡蛔虫病是由鸡蛔虫引起的鸡常见寄生虫病,本病在我国非常普遍,鸡群感染率介于6%~87%之间;高密集的放养方式,鸡的感染率和发病率更高,感染率可达100%。鸡蛔虫雌虫在鸡的肠道内一天可排出几万个虫卵,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一般刚从鸡粪便排出的虫卵,其它鸡不感染,虫卵在潮湿的土壤及适当温度条件下可发育成具有感染性的虫卵,温度湿度越高,虫卵发育速度就越快,通常需约6天~7天。感染性虫卵可在土壤中保持活力达6~个月。当鸡吞食被虫卵污染的饲料、饮水或土壤时,虫卵进入鸡的肠道,在肠道内环境作用下孵出幼虫,幼虫随即进入十二指肠并在绒毛间的间隙生长发育,经过一段时间后,再钻入肠粘膜内破坏李氏分泌腺,再经一星期,自由活动于肠腔内。_症状:对症状明显的活鸡进行剖检,可见小肠粘膜出血发炎,肠壁上有颗粒状化脓结节,小肠内肉眼可见黄白色蛔虫,长厘米~11厘米不等。根据临床症状和病变部位主要发生在十二指肠,且在小肠中发现有厘米~11厘米长的线虫,即可判断为鸡蛔虫病。通过对鸡粪便进行镜检,若发现有蛔虫卵,可进一步加强对该病的确诊。_防治:_(1)定期驱虫:预防性驱虫见表5重点寄生虫病预防。_(2)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左旋咪唑、丙硫咪唑、伊维菌素。为防止产生耐药性,注意药物的更换使用。

鸡蛔虫病是由禽蛔科禽蛔属的鸡蛔虫寄生于鸡小肠内引起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本病遍及全国各地,甚至造成大批死亡。

病原:鸡蛔虫是寄生在鸡体内最大的一种线虫,呈淡黄白色,头端有3个脣片。雄虫长26~70毫米,雌虫长65~110毫米。新排出虫卵内含一个椭圆形胚细胞。虫卵大小为70~90微米×47~51微米。

(1)生活史

雄虫交配后死亡。受精后的雌虫在鸡的小肠内产卵,卵随鸡粪排到体外。虫卵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等条件下,经1~2周发育为含感染性幼虫的虫卵,即感染性虫卵,其在土壤内6个月仍具感染能力。鸡吞食了被感染性虫卵污染的饲料或饮水而感染。

(2)流行特点

虫卵对外界环境因素和常用消毒药物的抵抗力很强。在严寒冬季,经3个月的冻结仍能存活,在干燥、高温和粪便堆沤等情况下很快死亡。

(3)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雏鸡常表现为生长发育不良,精神沉郁,行动迟缓,食欲不振,下痢,有时粪中混有带血黏液,羽毛松乱,消瘦、贫血,黏膜和鸡冠苍白,最终可因衰弱而死亡。成年鸡多属于轻度感染,一般不表现症状。幼虫侵入肠黏膜时,破坏黏膜及肠绒毛,造成小肠黏膜发炎、出血,肠壁上有颗粒状化脓灶或结节。严重感染时可见大量虫体聚集,相互缠结,引起肠阻塞,甚至肠破裂和腹膜炎。

(4)防治方案

诊断与防治措施:流行特点和症状可做参考。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粪便发现大量虫卵,或尸体剖检在小肠,有时在腺胃和肌胃内,发现有大量虫体可确诊。

①预防

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粪便。在蛔虫病流行的鸡场,每年进行2~3次驱虫,杀灭虫卵。

②治疗

枸橼酸哌嗪(驱蛔灵),每千克体重250毫克拌料。驱虫净(四咪唑),每千克体重25毫克拌料,一次喂服。丙硫苯咪唑,按每千克体重20毫克拌料。丙氧咪唑,按每千克体重40毫克拌料。

鸡蛔虫病的诊断与防治论文

鸡蛔虫病是由鸡蛔虫引起的鸡常见寄生虫病,本病在我国非常普遍,鸡群感染率介于6%~87%之间;高密集的放养方式,鸡的感染率和发病率更高,感染率可达100%。鸡蛔虫雌虫在鸡的肠道内一天可排出几万个虫卵,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一般刚从鸡粪便排出的虫卵,其它鸡不感染,虫卵在潮湿的土壤及适当温度条件下可发育成具有感染性的虫卵,温度湿度越高,虫卵发育速度就越快,通常需约6天~7天。感染性虫卵可在土壤中保持活力达6~个月。当鸡吞食被虫卵污染的饲料、饮水或土壤时,虫卵进入鸡的肠道,在肠道内环境作用下孵出幼虫,幼虫随即进入十二指肠并在绒毛间的间隙生长发育,经过一段时间后,再钻入肠粘膜内破坏李氏分泌腺,再经一星期,自由活动于肠腔内。_症状:对症状明显的活鸡进行剖检,可见小肠粘膜出血发炎,肠壁上有颗粒状化脓结节,小肠内肉眼可见黄白色蛔虫,长厘米~11厘米不等。根据临床症状和病变部位主要发生在十二指肠,且在小肠中发现有厘米~11厘米长的线虫,即可判断为鸡蛔虫病。通过对鸡粪便进行镜检,若发现有蛔虫卵,可进一步加强对该病的确诊。_防治:_(1)定期驱虫:预防性驱虫见表5重点寄生虫病预防。_(2)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左旋咪唑、丙硫咪唑、伊维菌素。为防止产生耐药性,注意药物的更换使用。

鸡蛔虫病是小群地面养鸡的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特别是在农村分布很广,洼地易潮湿的地区最多见,常引起雏鸡生长发育不良,甚至造成大批死亡。临床特征为消瘦、贫血、精神不佳、生长缓慢、拉稀、大量的蛔虫引起肠堵塞,剖检十二指肠等处发现有数量不等的蛔虫,形似牙签。一般潮湿地区或潮湿季节多发。

本病的预防:

(1)分群饲养,大鸡小鸡分开饲养。

(2)防潮通风、保持干燥。

(3)改善环境卫生,及时清粪,并将粪便堆积发酵。

(4)对2月龄以上的鸡定期在饲料中添加驱虫药物。如左咪唑或丙硫咪唑,预防剂量为每千克鸡重用药10毫克(丙硫咪唑)和25毫克(左咪唑)。每年进行2~3次驱虫。

也可用左旋咪唑、丙硫咪唑、驱虫净等药物对病鸡进行治疗,但鸡不能使用敌百虫预防或治疗,因为鸡对敌百虫非常敏感,极易引起中毒。

鸡蛔虫病是由禽蛔科禽蛔属的鸡蛔虫寄生于鸡小肠内引起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本病遍及全国各地,甚至造成大批死亡。

病原:鸡蛔虫是寄生在鸡体内最大的一种线虫,呈淡黄白色,头端有3个脣片。雄虫长26~70毫米,雌虫长65~110毫米。新排出虫卵内含一个椭圆形胚细胞。虫卵大小为70~90微米×47~51微米。

(1)生活史

雄虫交配后死亡。受精后的雌虫在鸡的小肠内产卵,卵随鸡粪排到体外。虫卵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等条件下,经1~2周发育为含感染性幼虫的虫卵,即感染性虫卵,其在土壤内6个月仍具感染能力。鸡吞食了被感染性虫卵污染的饲料或饮水而感染。

(2)流行特点

虫卵对外界环境因素和常用消毒药物的抵抗力很强。在严寒冬季,经3个月的冻结仍能存活,在干燥、高温和粪便堆沤等情况下很快死亡。

(3)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雏鸡常表现为生长发育不良,精神沉郁,行动迟缓,食欲不振,下痢,有时粪中混有带血黏液,羽毛松乱,消瘦、贫血,黏膜和鸡冠苍白,最终可因衰弱而死亡。成年鸡多属于轻度感染,一般不表现症状。幼虫侵入肠黏膜时,破坏黏膜及肠绒毛,造成小肠黏膜发炎、出血,肠壁上有颗粒状化脓灶或结节。严重感染时可见大量虫体聚集,相互缠结,引起肠阻塞,甚至肠破裂和腹膜炎。

(4)防治方案

诊断与防治措施:流行特点和症状可做参考。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粪便发现大量虫卵,或尸体剖检在小肠,有时在腺胃和肌胃内,发现有大量虫体可确诊。

①预防

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粪便。在蛔虫病流行的鸡场,每年进行2~3次驱虫,杀灭虫卵。

②治疗

枸橼酸哌嗪(驱蛔灵),每千克体重250毫克拌料。驱虫净(四咪唑),每千克体重25毫克拌料,一次喂服。丙硫苯咪唑,按每千克体重20毫克拌料。丙氧咪唑,按每千克体重40毫克拌料。

  • 索引序列
  • 鸡蛔虫病的论文
  • 鸡蛔虫病论文
  • 关于鸡蛔虫病的论文
  • 鸡蛔虫病治疗的论文
  • 鸡蛔虫病的诊断与防治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