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呼吸内科哮喘病人论文

呼吸内科哮喘病人论文

发布时间:

呼吸内科哮喘病人论文

导语: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是由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主要特征:气道慢性炎症(本质),气道高反应性,可逆性气流受限,气道重构。

病因:

1、 遗传因素:哮喘是一种具有复杂性状的,具多基因遗传倾向的疾病。

其特征为:①外显不全,②遗传异质化,③多基因遗传,④协同作用。

2、环境因素:①过敏性因素,又称变应原;②非过敏性诱因;③职业因素,称职业性哮喘④协同作用。

3、 某些并发症与哮喘的发病有一定的关系。如过敏性鼻炎。

诊断思路

一、临床表现:

1、 症状:哮喘的主要症状有喘息、气紧、胸闷和哮喘。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是哮喘的重要临床特征。临床上还存在没有喘息症状的不典型哮喘,患者可表现为发作性咳嗽、胸闷及其他症状。

2、 体征:发作时典型的体征是双肺可闻记广泛的哮鸣音,呼气音延长。但非常严重的哮喘发作,哮鸣音反而减弱,甚至完全消失,表现为“沉默肺”,是病情危重的.表现。未闻及哮鸣音并不能排除哮喘。

二、 辅助检查

1、肺功能检查

(1) 通气功能检测:发作时呈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表现,用力肺活量(FVC)正常或下降,

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1秒率(FEV1/FVC%)以及最高呼气流量(PEF)均下降;残气量及残气量与肺总量比值增加。其中以FEV1/FVC%<70%或FEV1低于正常预计值的80%为判断气流受限的最重要指标。

(2) 支气管激发试验(BPT)用以测定气道反应性。

(3) 支气管舒张实验(BDT)用以测定起到的可逆性改变。 (4) PEF及其变异率测定:哮喘发作时PEF下降。哮喘有通气功能时间节律变化的特点,

检测PEF日间、周间变异率有助于哮喘的诊断和病情评估。若昼夜PEF变异率≥20%,提示存在可逆性的气道变化。

2、胸部X线/CT检查

哮喘发作时X线可见两肺透亮度增加,呈过度通气状态,缓解期多无明显异常。可帮助排出其他疾病

3、 特异性变应原检测

4、 动脉血气分析

诊断

一、 诊断标准(完全来自课本)重点

1、 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 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 上述症状可经平喘药物治疗后缓解或自行缓解。

4、 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

5、 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有下列三项中至少一项阳性:①支气管激

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②支气管舒张实验阳性;③昼夜PEF变异率≥20%。 6、 符合1~4条或4、5条者,可以诊断为哮喘。

二、 哮喘分期及控制水平分级

1、 急性发作期:指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突然发生或症状加重,伴有呼气流量降低,常因接触变应原等刺激物或治疗不当所致。分为轻度、中毒、重度和危重4级。

2、 非急性发作期:也称慢性持续期,值患者虽然没有哮喘急性发作,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有不同程度和不同程度的喘息、咳嗽、胸闷等症状,可伴有肺通气功能下降。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控制水平分级:控制、部分控制、为控制3个等级。

鉴别诊断

一、 左心衰竭引起的呼吸困难

心源性哮喘多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和二尖瓣狭窄等病史和体征。常咯出粉红色泡沫痰,两肺可闻及广泛的湿啰音和哮鸣音,心界向左扩大,心率增快,心尖部可闻及奔马律。X线检查可见心脏增大、肺淤血征。

二、 COPD

结合症状的基础上,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阳性则为哮喘,阴性则为COPD。

三、 上气道阻塞

四、 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BPA) 诊断难点

1、咳嗽变异型哮喘:某些哮喘患者以慢性咳嗽(夜间频繁发生)作为其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症状。对这些患者,明确有无肺功能变异性和气道高反应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运动性支气管收缩:对大多数哮喘患者而言,体力活动是诱发哮喘症状的重要原因,而对某些患者(尤其是儿童)可能是唯一的原因。运动试验可明确哮喘的诊断。

3、婴幼儿:5岁以下的儿童并不是所有的喘息都是哮喘,哮喘的诊断大多建立在临床判断的基础上,应当随着儿童的发育定期复查。

4、老年人哮喘: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像,如对症状的感知力差,将呼吸困难视为老年的“正常”表现,对健康状态和活动能力的期望值降低等,老年人哮喘的诊断和处理较为复杂。哮喘和COPD的鉴别诊断尤其困难,可能需要试验性治疗。

药物治疗重点

1、 药物分类和作用特点:

控制性药物=抗炎药,长期使用,治疗气道慢性炎症,维持临床控制; 缓解性药物=解痉平喘药,按需使用,迅速解除支气管痉挛从而缓解症状。

(1)糖皮质激素:目前控制哮喘最有效的药物。有吸入型、口服型、静脉型。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由于其局部抗炎作用强、全身不良反应少,已成为目前哮喘治疗的首选药物。严重急性哮喘发作时,应经静脉及时给予糖皮质激素如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或甲基泼尼松龙。

(2)β2受体激动剂:分为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和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短效为缓解性药物,长效为控制性药物。

SABA: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常用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按需间歇使用,不宜长期、单一使用。

LABA:与ICS联合是目前最常用的哮喘控制性药物。常用沙美特罗和福莫特罗。LABA不能单独用于哮喘的治疗。

(3)白三烯调节剂:抗炎同时可以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是目前除ICS外唯一可单独应用的哮喘控制性药物,常用孟鲁司特和扎鲁司特。

(4)甲基黄嘌呤药物(茶碱):具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作用,并具有强心、利尿、扩张冠状动脉、兴奋呼吸中枢和呼吸肌等作用。

(5)抗胆碱药:分为SAMA和LAMA。LAMA主要用于哮喘合并慢阻肺以及慢阻肺患者的长期治疗。

(6)抗IgE抗体。初次治疗从2级开始,初次评估提示哮喘处于严重未控制从3级开始。 当达到哮喘控制后并能维持至少3个月以上,可考虑降级治疗。

百度搜索吧,借鉴,稍加改动,做些删除补充,自己想法,相对较容易得多!

医学呼吸专业毕业论文可以写呼吸实验研究,论文主要是要加入数据分析,不然都是空谈。但是我也急的不行,还是学长给的雅文网,很快就帮忙搞定啦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控制方法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观察双水平正压通气无创呼吸机在呼吸衰竭气管切开患者行有创机械通气的观察与护理呼吸困难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浓度变化对心力衰竭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的睡眠结构和呼吸暂停分析浅谈朝鲜族舞蹈呼吸的重要性148例呼吸系统重症患者血气分析及临床意义呼吸训练器联合常规呼吸训练在肺叶切除围手术期应用的疗效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临床分析呼吸波形监测在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中的应用新生儿呼吸暂停的观察和护理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及护理体会BIPAP呼吸机联合氧气雾化给药治疗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护理肺癌术后呼吸衰竭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强化护理教育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肺部围手术期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观察双水平无创正压呼吸机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S)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分析呼吸机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吹气球呼吸训练法对术前老年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呼吸机治疗低氧性呼吸衰竭吸入一氧化氮的作用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护理研究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麻醉后恢复室患者呼吸异常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大剂量皮质激素联合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重症哮喘患者的疗效观察无创正压通气对急性肺损伤早期气体交换和呼吸应答的影响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延脑梗死继发自主呼吸衰竭综合征患者的护理家兔呼吸运动重建及其通气效果评价

呼吸内科护理论文哮喘

导语: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是由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主要特征:气道慢性炎症(本质),气道高反应性,可逆性气流受限,气道重构。

病因:

1、 遗传因素:哮喘是一种具有复杂性状的,具多基因遗传倾向的疾病。

其特征为:①外显不全,②遗传异质化,③多基因遗传,④协同作用。

2、环境因素:①过敏性因素,又称变应原;②非过敏性诱因;③职业因素,称职业性哮喘④协同作用。

3、 某些并发症与哮喘的发病有一定的关系。如过敏性鼻炎。

诊断思路

一、临床表现:

1、 症状:哮喘的主要症状有喘息、气紧、胸闷和哮喘。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是哮喘的重要临床特征。临床上还存在没有喘息症状的不典型哮喘,患者可表现为发作性咳嗽、胸闷及其他症状。

2、 体征:发作时典型的体征是双肺可闻记广泛的哮鸣音,呼气音延长。但非常严重的哮喘发作,哮鸣音反而减弱,甚至完全消失,表现为“沉默肺”,是病情危重的.表现。未闻及哮鸣音并不能排除哮喘。

二、 辅助检查

1、肺功能检查

(1) 通气功能检测:发作时呈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表现,用力肺活量(FVC)正常或下降,

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1秒率(FEV1/FVC%)以及最高呼气流量(PEF)均下降;残气量及残气量与肺总量比值增加。其中以FEV1/FVC%<70%或FEV1低于正常预计值的80%为判断气流受限的最重要指标。

(2) 支气管激发试验(BPT)用以测定气道反应性。

(3) 支气管舒张实验(BDT)用以测定起到的可逆性改变。 (4) PEF及其变异率测定:哮喘发作时PEF下降。哮喘有通气功能时间节律变化的特点,

检测PEF日间、周间变异率有助于哮喘的诊断和病情评估。若昼夜PEF变异率≥20%,提示存在可逆性的气道变化。

2、胸部X线/CT检查

哮喘发作时X线可见两肺透亮度增加,呈过度通气状态,缓解期多无明显异常。可帮助排出其他疾病

3、 特异性变应原检测

4、 动脉血气分析

诊断

一、 诊断标准(完全来自课本)重点

1、 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 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 上述症状可经平喘药物治疗后缓解或自行缓解。

4、 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

5、 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有下列三项中至少一项阳性:①支气管激

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②支气管舒张实验阳性;③昼夜PEF变异率≥20%。 6、 符合1~4条或4、5条者,可以诊断为哮喘。

二、 哮喘分期及控制水平分级

1、 急性发作期:指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突然发生或症状加重,伴有呼气流量降低,常因接触变应原等刺激物或治疗不当所致。分为轻度、中毒、重度和危重4级。

2、 非急性发作期:也称慢性持续期,值患者虽然没有哮喘急性发作,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有不同程度和不同程度的喘息、咳嗽、胸闷等症状,可伴有肺通气功能下降。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控制水平分级:控制、部分控制、为控制3个等级。

鉴别诊断

一、 左心衰竭引起的呼吸困难

心源性哮喘多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和二尖瓣狭窄等病史和体征。常咯出粉红色泡沫痰,两肺可闻及广泛的湿啰音和哮鸣音,心界向左扩大,心率增快,心尖部可闻及奔马律。X线检查可见心脏增大、肺淤血征。

二、 COPD

结合症状的基础上,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阳性则为哮喘,阴性则为COPD。

三、 上气道阻塞

四、 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BPA) 诊断难点

1、咳嗽变异型哮喘:某些哮喘患者以慢性咳嗽(夜间频繁发生)作为其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症状。对这些患者,明确有无肺功能变异性和气道高反应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运动性支气管收缩:对大多数哮喘患者而言,体力活动是诱发哮喘症状的重要原因,而对某些患者(尤其是儿童)可能是唯一的原因。运动试验可明确哮喘的诊断。

3、婴幼儿:5岁以下的儿童并不是所有的喘息都是哮喘,哮喘的诊断大多建立在临床判断的基础上,应当随着儿童的发育定期复查。

4、老年人哮喘: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像,如对症状的感知力差,将呼吸困难视为老年的“正常”表现,对健康状态和活动能力的期望值降低等,老年人哮喘的诊断和处理较为复杂。哮喘和COPD的鉴别诊断尤其困难,可能需要试验性治疗。

药物治疗重点

1、 药物分类和作用特点:

控制性药物=抗炎药,长期使用,治疗气道慢性炎症,维持临床控制; 缓解性药物=解痉平喘药,按需使用,迅速解除支气管痉挛从而缓解症状。

(1)糖皮质激素:目前控制哮喘最有效的药物。有吸入型、口服型、静脉型。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由于其局部抗炎作用强、全身不良反应少,已成为目前哮喘治疗的首选药物。严重急性哮喘发作时,应经静脉及时给予糖皮质激素如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或甲基泼尼松龙。

(2)β2受体激动剂:分为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和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短效为缓解性药物,长效为控制性药物。

SABA: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常用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按需间歇使用,不宜长期、单一使用。

LABA:与ICS联合是目前最常用的哮喘控制性药物。常用沙美特罗和福莫特罗。LABA不能单独用于哮喘的治疗。

(3)白三烯调节剂:抗炎同时可以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是目前除ICS外唯一可单独应用的哮喘控制性药物,常用孟鲁司特和扎鲁司特。

(4)甲基黄嘌呤药物(茶碱):具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作用,并具有强心、利尿、扩张冠状动脉、兴奋呼吸中枢和呼吸肌等作用。

(5)抗胆碱药:分为SAMA和LAMA。LAMA主要用于哮喘合并慢阻肺以及慢阻肺患者的长期治疗。

(6)抗IgE抗体。初次治疗从2级开始,初次评估提示哮喘处于严重未控制从3级开始。 当达到哮喘控制后并能维持至少3个月以上,可考虑降级治疗。

(一)症状和体征

典型的表现为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咳嗽伴哮呜音。重症患者呈端坐呼吸,大汗,甚至出现发绀、奇脉、胸腹反常运动等体征。症状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每次发作,历时数小时至数天,经支气管舒张药或自行缓解。

(二)分期

根据临床表现,分为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缓解期系指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4周以上。

(三)并发症

肺不张、肺炎、自发性气胸、copd、呼衰等。

二、护理

(一)护理评估

重点了解患者呼吸困难的具体表现,发作对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仔细寻找可能的激发因素以及发作的应对情况。

(二)常用护理诊断

1.低效性呼吸型态——与支气管哮喘有关。

2.体液不足或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体液丢失增加、水分摄入不足有关。

3.执行治疗方案无效——不能正确使用止喘药或害怕激素的副作用。

4.知识缺乏——缺乏预防哮喘的知识等。

(三)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动态观察呼吸困难、呼吸音、哮鸣音及血气分析等变化,警惕气胸、呼衰等并发症。

2.一般护理——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半卧或坐位。室内必须无已知过敏原,布局力求简单。保证充足水分,食物易吞咽。哮喘发作严重时,尽可能让患者用非语言方式表达其需求与感受,及时提供所需的帮助,减轻其身心负荷。

3.按医嘱用药、正确用药并观察副作用——如病人使用β2受体兴奋剂吸入的方法是否正确,指导病人正确的使用方法。舒喘灵口服可能有肌肉震颤的副作用。茶碱的主要副作用有:恶心、呕吐;心动过速、心律失常、血压下降;严重时可引起抽搐乃至死亡。静脉注射氨茶碱要严格按医嘱的剂量,用葡萄糖稀释后缓慢(>10min)注射。全特宁、舒弗美必须整片吞服。使用激素的病人一定要注意其依从性(按医嘱要求用药),并观察药物副反应。

三、健康教育

哮喘至今尚无特效治疗,很难根治。但是通过健康教育及恰当管理,哮喘的症状能得到控制,发作可减少或不发作。

教育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让患者了解哮喘,树立哮喘能控制的信念。

2.识别个案的激发因素,并会采取相应的回避措施。

3.按医嘱用药,正确用药,对吸入止喘药及激素类药物的使用应进行重点指导。

4.病情的自动监测,做好哮喘日记及峰流速的监测。

5.再次发作时的自我管理,如保持心理平衡,立即吸入β2受体激动剂,何时应来医院就诊等。

6.动员家人或朋友参与对哮喘病人的管理,提供更全面的照顾与支持。

1.支气管哮喘发作,细支气管挛缩,细支气管上皮杯状细胞粘液分泌亢进。细支气管肌层肥厚。

2.细支气管上皮杯状细胞显著增多,粘液分泌亢进。细支气管肌层肥厚。

3.支气管粘膜肥厚,肌层增厚,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腔内充满粘液栓。

4.支气管哮喘

5.支气管哮喘

6.支气管哮喘嗜酸性粒细胞聚集

哮喘在呼吸内科的应用论文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与预防

支气管哮喘是当今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疾病,它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一种气道过敏性炎症性疾病。临牀上可出现典型的症状——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儿可经治疗后或自行缓解。

引起哮喘的病因很多,主要包括特异性体质和感染等等。哮喘体质宝宝的呼吸道常常处于十分敏感的高反应状态,医学上称为“气道高反应”。在此基础上,患儿气道如受到外界因素 *** ,如吸入屋内尘螨、花粉、冷空气、 *** 性气味,感染呼吸道病毒等,原有炎症反应加重,呼吸道阻力明显增高,便诱发哮喘。尤其在到处是花粉、螨虫等过敏原的地方,一不小心,就会导致喘息发作。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与预防

哮喘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一个家庭内有好几个人患哮喘并不是怪事,如果爸妈一方有哮喘,宝宝患哮喘的机会就很高。如果爸妈双方都患哮喘,那宝宝得哮喘的机会则更高。琳琳的奶奶一到冬天,就会咳嗽、喘息、痰多,有时半夜因为剧烈咳嗽而搞得老太太不能安睡。琳琳的爸爸没有哮喘,但一到春天和秋天,常常感冒、打喷嚏,实际上,琳琳的家族过敏史还真的很明确。琳琳发生哮喘的可能起码在30~50%,而且还常发生在儿童时期。因为许多资料已表明:哮喘多在儿童期发病,而且其中约1/3~1/2可迁延至成人。粗略估计,我国大约有1000万儿童哮喘患者。

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于2000年进行了第二次全国城市儿童哮喘患病率抽样调查显示:全国儿童哮喘患病率为,其中重庆儿童哮喘患病率为,居全国之首,其次是上海,发病率最低的是青海,只有。男童患哮喘比例高于女童,达到:1;南方患病率高于北方,以华东地区患病率为最高,达到;3~10岁为患病率高峯期;当前儿童哮喘的发病率比10年前总体增高。

哮喘带来沉重负担

哮喘给家庭、社会和患儿本身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有资料统计显示:目前1年内缺课10天以上的哮喘患儿达到了,其中超过两个月的占,留级停学者为。而家庭成员因宝宝患哮喘病工作受到影响的占,因患儿哮喘爸妈常年不能工作的占患儿数的。而平均每年医疗费用为5000元以上的占,患儿家庭生活水平和患儿学习的质量都会因病情明显下降。

哮喘要积极治疗

重视哮喘病人要从儿童开始,哮喘防治要从娃娃抓起。但目前社会上对哮喘的认识还存在许多误区,一些爸妈认为“宝宝的哮喘长到成人就好了,治不治疗无所谓”,这使得不少宝宝错过了治疗的有利时机。

虽然部分哮喘儿童的确可不治而愈,但近年来大多数学者仍认为哮喘患儿应得到积极而合理的治疗,主要原因就在于小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具有可塑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免疫系统发育逐渐完善,这种可塑性就越来越差,治愈的机会就越来越小。

所以,如果宝宝有哮喘,千万不要迟疑,治疗越早越好,争取在青春期前达到全面控制,完全缓解。近20年来,哮喘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中国的哮喘发病率虽然较发达国家为低,但哮喘患者的死亡率却高达10万分之,位居全球第一。令人遗憾的是,很多哮喘病人的死亡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防治不到位和认识上的误区导致了许多患者无谓的死亡和治疗延误。

还有些爸妈在宝宝哮喘刚得到控制、缓解时,便给宝宝停了药,或者每次等到病情发作时才用药,他们对长期使用吸入性皮质激素还是存有戒心,担心会有副作用。其实由于哮喘的基本病理改变是气道慢性炎症,这种“炎症”与我们平日所说的肺炎、肠炎等“炎症”不同,抗生素治疗无效,而激素治疗是有效的。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等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吸入后直接作用于病变气道,疗效好且用量以微克计算,副作用少,在全世界范围都被证明是安全、有效的,是哮喘治疗的首选药物。而且应用阶梯治疗,医生还会随着患儿的病情和个体情况会不断减量用药。

近20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对哮喘病的病因学、遗传学、流行病学、免疫学、发病机理、病理生理学、诊断方法、预防、抗哮喘药物药理学、新型抗哮喘药物的开发、吸入方法、物理治疗、心理学治疗、生活质量、哮喘病教育、哮喘病与过敏性鼻炎的关系、特殊性哮喘、计算机对哮喘病的管理和哮喘动物实验等方面研究有了许多新进展。根据目前研究可以认为无论任何严重程度、任何类型哮喘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均是一种气道炎症性改变,这种非特异性气道炎症是引起哮喘患者气道高反应性、气道通气障碍、临床症状和哮喘病慢性化的关键因素。气道炎症概念的提出对指导哮喘病诊断、预防、治疗(特别是新型抗炎性抗哮喘药物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的开发)预后和基础研究等各个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并由此提出了许多新的学术观点。目前已经召开了17届全球性哮喘大会,使哮喘病研究和防治形成了规模化和标准化,国际医学界已将哮喘病的研究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医学体系,称之为哮喘病学。作为一个哮喘病学家来说,应该同时具备变态反应学、儿科学、耳鼻喉科学、皮肤科学、精神心理学、环境医学和康复学方面的丰富知识。哮喘病的病理学改变以气道内嗜酸细胞浸润为主,肥大细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为辅的慢性气道炎症为基本特征,临床上以气道炎症诱发的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通气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因此近20年来进行了以慢性期抗炎治疗为主的治疗原则以替代过去的以急性期舒张支气管治疗为主的治疗原则的尝试,并取得了巨大成功,已可以有效地通过抑制气道炎症来控制哮喘病的临床症状。但是近20年来的流行病学调查并没有发现哮喘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降低,提示了虽然包括吸入糖皮质激素在内的抗炎治疗是目前哮喘病主要方法,但对于其远期疗效和对哮喘病病情改善的预计还不容乐观,目前显然还缺乏有效降低哮喘病发病率、死亡率和改善哮喘病预后的治疗手段。随着分子生物技术不断发展,已发现体液中大量细胞因子(以白细胞介素等为主)、多种免疫活性细胞或炎性细胞、多种炎性介质以不同形式参与了哮喘病发病机理的调节,这使得我们必须注重从全身角度来研究和阐明哮喘病发病机理。但迄今为止大多数研究尚局限在气道炎症局部,对哮喘病全身发病机理的研究还很少,因此对哮喘病的全身治疗手段还较少。现代研究已经认识到特应症(atopy,指对变应原易产生IgE反应的特异性素质)是人类易患哮喘病的最重要因素,因此从目前对哮喘病的治疗研究来看,侧重点主要放在局部抗炎治疗方面显然是不适宜的,应从预防和控制特应症的基因治疗和免疫调节治疗入手,近年来开发的Xolair就是一个成功的药物。瞻望未来,由于哮喘病发病率在逐年增加且原因尚不明确,今后应加强哮喘病基础方面研究以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来降低哮喘病发病率。从近期来看今后哮喘病临床研究应进一步开发副作用更少、作用更强的抗炎药物等;从远期来看应将目前关注气道局部炎症的研究热点逐渐转向对哮喘病患者的全身免疫学、病理生理学、遗传学和免疫药理学进行研究,从医学遗传学和医学免疫学角度来调整哮喘病患者遗传基因异常和免疫功能缺陷,特别是通过对引起气道高反应性的细胞因子网络中各种细胞因子的调节治疗,可能是21世纪哮喘病治疗主要研究方向。在我国,应结合国情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哮喘防治研究如哮喘病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单味中药或方剂有效成分的提取等。1998年李明华、殷凯生教授等联合了国内20多位致力于哮喘病防治的同道编写出版了90多万字的《哮喘病学》,内容全面而新颖,密切结合我国临床实际,出版后多次印刷,2006年再版170多万字,连续5次印刷。受到了临床医师的欢迎。20余年来国内外有关哮喘病的研究方兴未艾,十分活跃。国内外不断举办各种类型和不同规模的学术研讨会,发表了数以万计的科研论文,编写出版了各种相关专著,并不时提出各种新的学说、新的观点,这些无不显示哮喘病防治研究工作生气勃勃,充满活力。在这种形势下,无论是本书的作者还是广大读者都希望《哮喘病学》能够尽快以新的面貌再版,以便及时反映近五年来关于哮喘研究和哮喘防治工作中的新进展,进一步推动我国哮喘病防治工作的发展。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李明华、殷凯生等学者对第一版进行了大量修改和补充,完成了《哮喘病学》第二版的编写和出版。第二版的《哮喘病学》共120多万字,分七十一章。与第一版相比,再版的《哮喘病学》中所有的章节内容都有更新和增加,最突出的变化是再版的《哮喘病学》增添了许多新内容,包括与本病相关的临床药理学、免疫药理学、中药免疫药理学、呼吸道感染与哮喘的关系及治疗思路、哮喘病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思维、哮喘病的联合治疗、哮喘患者手术与麻醉问题、哮喘患者生命质量评估、循证医学在哮喘防治中的应用以及哮喘社会经济学等,此外作者还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抗哮喘药物开发和临床试验,并展望了21世纪抗哮喘药物的开发研究远景。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本书的再版会对我国哮喘防治工作大有帮助。近两年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感到,尽管有关哮喘病的研究一直持续进行,各种新药不断上市,新的论文不断发表,然而哮喘病的治疗原则和思路并没有大的变化,整个防治工作处于徘徊状态,少有突破性进展,似乎进入了一个平台期。广大哮喘病患者则热切地盼望能够根治哮喘,而我们目前所采用的各种治疗手段充其量只能是控制哮喘,两者之间形成了强烈反差,这对于我们所有致力于哮喘病防治的同道无疑是一种无形的压力,也是督促我们奋进的动力。同时我们必须思考和回答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根治哮喘的出路何在,如何才能在哮喘研究中尽快有所突破和创新?

1、避免诱因 应避免或消除引起哮喘发作的变应原和其他非特异性刺激,去除各种诱发因素,包括尘螨、花粉、霉菌、宠物等过敏原,以及烟雾、冷空气等刺激。 2、控制急性发作 通过缓解期抗炎治疗来控制呼吸道慢性炎症,需长期、主动、规律给药,以维持足够的抗炎活性,从而预防急性发作。 3、合理用药 哮喘发作时应兼顾解痉、抗炎、去除气道粘液栓,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继发感染。一般可单用或联用下列药物。 (1)拟肾上腺素药物:此类药物包括麻黄素、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 (2)茶碱(黄嘌呤)类药物 (3)抗胆碱能类药物:常用药物有阿托品、东莨菪碱、654-2和异丙托溴铵(ipratropiumbromide)等。 (4)钙拮抗剂:地尔硫草、维拉帕米、硝苯吡啶口服或吸入,对运动性哮喘有较好效果。 (5)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6)色甘酸二钠 (7)酮替芬:本品在发作期前2周服用,口服6周如无效可停用。 4、促进排痰 (1)祛痰剂:溴已新或氯化铵合剂。 (2)气雾吸入 (3)机械性排痰:在气雾湿化后,护理人员注意翻身拍背,引流排痰,必要时可用导管协助吸痰。 (4)积极控制感染 5、重度哮喘的处理 病情危重、病情复杂,必须及时合理抢救。 6、缓解期治疗 目的是巩固疗效,防止或减少复发,改善呼吸功能。 (1)脱敏疗法 针对过敏原作脱敏治疗可以减轻或减少哮喘发作。 (2)预防用药 色甘酸二钠、必可酮雾化剂吸入、酮替酚口服,有较强的抗过敏作用,对外源性哮喘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其他如阿司咪唑、特非那定、曲尼斯特等均属H1受体拮抗剂,且无中枢镇静作用,可作预防用药。 (3)增强体质 参加必要的体育锻炼,提高预防本病的卫生知识,稳定情绪等。

呼吸内科护理论文答辩哮喘

有可能是呼吸系统出现问题,有可能是血液循环不正常,有可能是免疫力比较低,有可能是运动量比较大;冬天要注意保暖的问题,外出要戴好口罩,一定要远离过敏原,不要剧烈运动,一定要多吃营养的东西,多喝水,不要吃油腻辛辣的食物。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其主要的病因为气道炎症。其病理基础也具有气道炎症的特征,气道内会出现炎性分泌物,如黏液栓、痰液等,气管粘膜肿胀充血;显微镜检可见多种炎症细胞的浸润、分泌物增多、杯状细胞增殖等。 支气管哮喘患者发病早期,病理反应具有可逆性,病理解剖学上较少出现器质性改变。但随着疾病发展,患者支气管病理学变化逐渐明显。患者在哮喘发作期时可出现肺膨胀及肺气肿,表现为肺组织柔软疏松有弹性,支气管及细支气管内含有粘稠痰液及黏液栓。病程后期,哮喘患者的肺气肿可持续存在,并出现支气管壁增厚、黏膜肿胀充血形成皱襞,黏液栓塞导致局部肺组织肺不张。 哮喘患者肺组织显微镜下可见气道上皮下有肥大细胞、肺泡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浸润,黏膜下组织水肿,微血管通透性增加,平滑肌痉挛,纤毛上皮剥离,基底膜露出,杯状细胞增殖及支气管分泌物增加等病理改变。哮喘长期反复发作,可致气道重构和周围肺组织结构改变。

因为冬天气候干燥,导致呼吸道感染,所以就会引发哮喘。平时一定要多穿衣服,然后一定要定期通风,养殖宠物,一定要注意加强营养,多吃瘦肉,然后平时一定要多运动。

- 哮喘是由肥大细胞、嗜酸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变应性炎症,哮喘发作时,平滑肌收缩,气管狭窄,阻止了空气的流动便出现了呼吸困难。哮喘发作时病情发展迅速,如不及时治疗,病情可进一步恶化,甚至死亡。所以,配合医生进行各项治疗,进行整体护理是哮喘急性发作及时得到缓解的有效保证。 常用药物及其护理 (1)如果是雾化吸人剂,药物可迅速直接达到局部气道,作用迅速。不良反应轻。喷药时,应指导病人深吸气,以使药物迅速吸入细小支气管内,发挥疗效。二丙酸倍氯米松(必可酮)气雾剂,有口咽部真菌感染、声嘶等不良反应,喷药后清水漱口可减轻。 (2)氨茶碱静脉给药时,由于其有效浓度与引起毒性的血药浓度接近,所以浓度过高或滴速过快会引起心律失常、血压下降、抽搐甚至死亡,在使用过程中还可能发生头痛、烦躁、失眠、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应严密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其控释片(葆乐辉)临睡前服用为佳,以控制夜间哮喘。 (3)泼尼松每日清晨顿服或隔日顿服,长期应用激素可有水钠潴留、血钾降低、胃溃疡、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精神症状及停药后反跳等副作用,应予注意。 保持呼吸道畅通 哮喘发作时,应采取解痉抗炎、祛除气道黏液栓等综合措施,确保呼吸道通畅。遵医嘱给予祛痰剂,还可应用超声或蒸气雾化吸人稀释痰液,同时协助病人更换体位,叩击背部。使气道内分泌物容易排出体外,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减轻病人痛苦。因失水可导致痰液黏稠,形成痰栓阻塞小支气管,加重呼吸困难,应及时补充液体以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心功能较差者,注意输液速度不宜过快,输液量不宜过大,避免引起心衰。 氧疗护理 根据病人缺氧情况及血气分析结果,调整氧流量,重症哮喘往往伴有二氧化碳潴留,宜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吸氧方式是不增加病人的焦虑,通常选用双孔吸氧管吸氧,严重缺氧时,可应用订鼻面罩或鼻面罩吸氧,以改善呼吸困难。如氧疗效果不佳。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明显。必须做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及机械通气的准备。

呼吸科哮喘病论文模版下载

支气管哮喘因为病情和程度的不同分为不同种类的哮喘疾病。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是一种比较棘手的病症,不过也不用担心,它是可以被治愈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表现,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呼吸困难:常紧随先兆症状后出现胸闷、胸部紧迫甚至窒息感,胸部似被重石所压,10~15分钟后发生以呼气困难为主的呼吸困难,并带有哮鸣音。病人被迫端坐,不能平卧,头向前俯,两肩耸起,两手撑膝,用力喘气。发作可持续几十分钟到数小时,自行或治疗后缓解。 (2)咳嗽、咯痰:于先兆期因支气管粘膜过敏而引起咳嗽。一般为干性无痰咳嗽,程度不等。至发作期咳嗽减轻,以喘息为主。待发作接近尾声时,支气管痉挛及粘膜水肿减轻,大量分泌物得以排出,而咳嗽、咯痰症状加重,咯出较多稀薄痰液或粘液性痰栓。若合并感染时,可咯出脓性痰。少数病人可以咳嗽为唯一的表现。 (3)其他:支气管哮喘发作较严重、时间较久者,可有胸痛。部分病人也可有呕吐甚至大小便失禁。当呈重度持续发作时,有头痛、头昏、焦虑和病态行为,以及神志模糊、嗜睡和昏迷等精神神经症状。若合并感染,则可有发热。发作过后多有疲乏、无力等全身症状。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一般都是比较严重的。比如呼吸困难、咳嗽、胸闷气短、呕吐等一些都是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表现。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表现,如果有上述情况出现,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

循证护理实践证明了护士自身价值,使护理活动更加科学化、专业化,为护理学科提高权威性、独立性,促进学科发展提供机遇。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呼吸内科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1资料和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重症患者72例,采取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对照组中分别有41例患者、31例患者;其中患有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为13例,患有肺癌的重症患者为6例,患有支气管炎的患者为39例,患有支气管扩张的患者为14例。女性患者、男性患者分别为48例、24例;年龄为~岁,平均年龄为(±)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临床症状等方面对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基础的常规护理模式,给予患者对症治疗后,严密检测病症变化情况。观察组患者采取缜密的临床护理模式,分别针对患者的住院环境、治疗等多方面进行护理干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环境心理干预

呼吸内科患者对空气质量要求较高,因此要保证病房内良好的空气流通,可在病房内安装空气净化器。并每天对病房进行清扫,尤其对灰尘,尽量运用吸尘器进行打扫,保持病房内整洁。禁止摆放花草,探望患者人员带来的花束,说明缘由后给予带回,避免患者因花粉过敏加重病情。由于病情较长,患者极易出现烦躁不安等情绪,尤其重症患者,感觉治疗无望,极易产生绝望、消极心理。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出现的不同情绪,做好患者的心理工作,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勇气。

治疗干预

对不同病症患者给予对症治疗后,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等进行严密观察,要特别留意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奏。一旦出现咳血、咳痰等症状,及时报告给医生进行抢救。同时针对每位患者的病情状况和短期治疗结果,制定相应的抢救预案并做好基本准备工作,可为抢救节省出时间。对患者讲解药物名称、疗效等基本情况,准确掌握患者的用药剂量、浓度等。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分别为一般药物的输入、特效药物的输入。另一种给药方式为雾化吸入,可确保药物治疗的安全性。

通气干预

及时对患者进行通气治疗,可改善患者的呼吸障碍症状。在治疗时,需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程度,对呼吸道、口腔内的分泌物及时进行清除,可减少感染的发生率。病情相当危重的患者,无法进行自主呼吸,可运用呼吸机给予辅助呼吸。在进行辅助呼吸时,要严密细致的贯彻呼吸机上各项参数的变化,若出现异常及时处理纠正。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41例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病情得到好转生命体征恢复正常的患者为38例,无效的患者为3例,好转率为;3例患者进行及时抢救后,已基本恢复生命体征;无死亡患者。31例对照组患者病情得到好转的患者为23例,无效的患者为8例,好转率为;8例患者进行及时的抢救后,6例患者抢救成功,2例患者病情突然加重抢救无效死亡,病死率为。观察组的整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3讨论

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来说若不及时实施有效的抢救预案给予护理干预,很可能加重患者的病情,产生呼吸衰竭以至死亡。在治疗中,为每位患者制定有效的抢救预案,可为挽救患者生命缩减准备时间,提高患者的抢救有效率。在整个护理中,护理人员要以缜密的心思,观察每位患者产生的不同心理变化,注重微小细节的护理。饮食上要以易消化、高营养的流食或半流食为主,并注重饮食的安全卫生。加强有关疾病的知识讲解工作,让患者知道治疗流程,可缓解患者的担忧。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注重个人卫生的整洁,勤换衣物,防止不必要的感染。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实施缜密的临床护理后,病情的好转率为,未出现死亡病例,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4结语

综上所述,将缜密的临床护理运用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在极大程度上让患者的生命得到保障,提高患者的抢救有效率。

一、呼吸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

意外事件方面

跌倒

呼吸内科的患者以老年人居多,存在体质虚弱、视力下降,反应能力差等因素;部分患者使用易致跌倒的药物,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抗过敏、降血糖药等药物,易发生跌倒,造成意外。

坠床

肺性脑病患者常出现兴奋、烦躁等表现,伴随神经系统疾病,如老年痴呆等患者,易发生坠床事件。

窒息、误吸

咯血、痰液增多不易咳出的患者,易导致窒息;伴随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如脑梗死等)易出现吞咽困难,进食呛咳而造成窒息、误吸。

管道脱落

气胸、胸腔积液的患者常采用胸腔闭式引流,如因固定不妥、活动不当、过度牵拉等原因会造成管道脱落;胃管、导尿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管道存在计划外拔管的可能。

专科操作规程执行不到位

氧疗隐患

氧疗时如吸入氧浓度过高、吸氧时间过长可发生氧中毒;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持续高浓度吸氧会造成二氧化碳潴留,引发或加重Ⅱ型呼吸衰竭;部分患者对氧疗依从性差,自行停止吸氧而不能达到预期疗效。

吸痰护理隐患

病情评估不到位、单次吸痰时间过长、两次吸引间隔时间短等因素,可致低氧血症使病情加重,引发意外。

护理人员方面的因素

综合能力欠缺

现阶段护士的知识层次虽然有所提高,但是实际工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参差不齐;专科培训不到位、急救技能掌握不够、应急能力差等因素直接影响抢救效果;同一患者往往合并多种疾病,因涉及到多专科的护理问题而存在一些护理矛盾,对护士提出更高的要求。

工作中缺乏高度责任心

工作粗心大意,缺乏慎独精神;观察病情不够细致,未及时发现存在的隐患,干预不及时;职责、制度、流程执行不规范等因素。

护理管理因素

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

护理管理监控过分注重考核,缺乏细节管理理念,应急预案落实不到位,措施不得力,护理核心制度未严格执行造成护理缺陷是一种发生率较高,损失较大的风险。

护理人员的配置与工作强度不对称

护理人员的配置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护理人力资源的缺乏,尤其是患者的护理需求增多,使护士超负荷从事繁重的工作,造成精力不足、注意力不集中、环节质量无法控制、服务不到位,给患者带来不安全感;管理制度不完善,质量监控不力都是造成护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

二、呼吸内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对策

意外事件防范

充分评估患者,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对存在有意外事件高危因素的患者,于床头建立警示标识;与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取得家属的信任与配合,留有家属照顾;同时认真落实交接班制度及分级护理制度。易跌倒的患者避免单独走动,必要时卧床休息;存在兴奋、烦躁等易发生坠床意外的患者,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床栏的应用、束肢带应用;对存在窒息、误吸危险因素的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床边备有吸引器,必要时安置患者于抢救室;吞咽困难、呛咳的患者,将食物调成糊状,抬高床头30°~45°,必要时留置胃管;各种引流管道固定妥当,避免折叠、扭曲、脱出、受压,保持有效引流,避免计划外拔管;胸腔闭式引流患者,床边备有相关物品,如血管钳、消毒凡士林纱布等。

制定呼吸科常见意外事件的应急预案,组织护士学习利

用晨会、交接班时进行情景模拟,一旦发生意外事件,如何应对处理等注意事项,以不断提高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

规范专科性护理操作,加强监督与管理

氧疗护理

正确评估病情,认真执行医嘱;严格掌握氧疗适应证、氧浓度、吸氧方式及时间等要求;严密观察氧疗效果与反应;加强患者的安全与健康宣教,提高患者氧疗依从性。

熟练掌握吸痰操作要领

正确控制负压(~,小儿<),在无负压的前提下插管,抽吸时动作轻柔;单次吸引时间应少于15s,两次抽吸间隔时间应大于3min;在吸痰前、中、后,适当提高吸入氧的浓度,增大氧流量,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工作责任心

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鼓励护士参加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培训,通过多途径、多渠道获得国内外的新知识、新动态、新观念;加强对年轻护士的培养,按需交叉培训,落实“三定方案”,对年轻护士的成长进行动态持续的观察、评价。

加强工作责任心

教育护士严格按职责、制度、流程落实各项治疗护理措施,克服麻痹大意的工作态度,培养应有的慎独精神。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合理利用人力资源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

制定《呼吸内科专科护理质量标准》、《呼吸内科应急预案》,修订《呼吸科专科护理常规》及《呼吸科专科操作》等项目;病区实行全员参与的质控模式,成立质控小组,建立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跟踪检查表,加大质控力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

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改善超负荷工作状态

护士长根据本专科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改进护理工作模式,实施责任包干制;改进工作流程,实施弹性排班。(本文来自于《护理实践与研究》杂志。《护理实践与研究》杂志简介详见.)

三、小结

  • 索引序列
  • 呼吸内科哮喘病人论文
  • 呼吸内科护理论文哮喘
  • 哮喘在呼吸内科的应用论文
  • 呼吸内科护理论文答辩哮喘
  • 呼吸科哮喘病论文模版下载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