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伤寒论六经病位论文

伤寒论六经病位论文

发布时间:

伤寒论六经病位论文

大家好,我是中医二羊,上一篇跟大家总结了八纲,八纲辨证具体内容,今天在总结以下六经。 学伤寒论的人总会有这样的问题,到底什么是六经,六经辨证中的太阳、少阳病等到底是什么意思? 六经是经络吗?跟经络有什么关系,? 我总结自己的一点看法,分享给大家参考。 六经概念 伤寒论论原文中没有“六经”这一词,是后人总结的,六经是六经辨证。 具体是太阳、阳明、少阳的三阳,和少阴、太阴、厥阴的三阴病。 《伤寒论》用六经病来分类。 按上一篇中总结的阴阳虚实表里整合在一起,便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个结论: 经方家胡希恕说六经其实八纲的概括,六经的实质是八纲。我比较赞同这一观点。 假如六经是经络的话,六经辨证就是六种经络辨证,那在开篇就说不通,好比太阳病有许多外症例如鼻塞流鼻涕、怕冷、甚至咳嗽,这些明明是手太阴肺经的症状,为什么把它归纳在太阳病篇呢? 如果六经不是经络的话,那少阳病篇许多症状口苦、头晕、胁肋痛等又是肝胆经的症状。 所以很多人在这里争论不休,其实在我看来没必要争论。 六经中有经络也有不是经络的症,为何这样说呢?因为我的观点是这样的 解释伤寒论的有一个派别,用五运六气来解释伤寒论,我很佩服这方面的天才,可以把这些复杂的理论自圆其说的来解释伤寒论。还有一些易经数术派的。 但是,翻烂了伤寒论我是没有发现半点线索,估计张仲景先师表示我的脑洞没有那么复杂。伤寒论原文是很直白的,但后世医家越解释越复杂,尤其是那些脱离临床的理论。 假如你的理论解释的通,如果是真事的,那临床一定很好用。但是这方面的医家和临床经验好像很少很少,说起来好听,用起来难啊。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如果我们自己去读伤寒论,去读黄帝内经却是真真切切的,真实不虚的。 第二结论: 二羊的观点,六经是人这个整体跟疾病斗争,正邪斗争所呈现出来的状态的归纳总结。 人是一个整体,包括躯干、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精津液等,当人生病的时候这些都需要参与进来,只是看病情病势,病位有所侧重罢了。经络自然也会有,但不是全部,人才是全部。 伤寒论跟黄帝内经是两个完全不通的派别吗? 有一部分医家说伤寒论是独立的体系,跟黄帝内经完全不同,连经方家胡希恕也这样认为,但是我们看他的书看他的结论,他也不是说八纲辨证吗?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这些理论不就是黄帝内经里的嘛。 什么不能用黄帝内经的理论来解释伤寒论? 那你解释一个看看?连胡希恕老先生那么嘴硬的都还是要用内经的理论。 伤寒论是一本临床专注,讲治病,也讲人。黄帝内经就是一本总结人体生理和自然规律的基础医学书。 第三个结论:学好黄帝内对于帮助我们好伤寒论经方,我觉得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伤寒论脱离不了黄帝内经。 分享完我的三个观点,接下来看具体六经怎么应用的。 一个生了病的人,最终还是人。是一个整体,人跟病斗争过程中呈现出来的症状是最直观的,由症状总结规律来来治疗也是最直接的。所以,方证对应可以帮助很多人可以很快上手伤寒论和经方。 但我们还得往里深究一点,病之见于证,必有病位,病性质。八纲比较抽象,更像一个大方向,是一个大原则,而六经就很具体,更接地气,所以临床应用指导直接用药的还是六经。 太阳病 概念--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即表阳证,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等一系列的外在证候为特征的,也可以说,无论什么病,如果有太阳病的证候,都可以考虑有太阳病。前提是具体的临床证候证候为据。 不是以太阳经经络分布为根据。 阳明病 第180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阳明病,即里阳证。胃家实,指病邪充实于胃肠之里,实证,按下去硬满,而有抵抗和压痛等。胃家实为阳明病的特征,故凡病胃家实者,即可确断为阳明病。 阳明病气分证可见肺热症状 少阳病 第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少阳病,即半表半里的阳证,它是以口苦、咽干、目眩等系列证候为特征,凡病见此特征者,即可确断为少阳病。 但是,口苦、咽干、目眩,不仅仅是肝胆病的部分症状,但做为半表半里阳证,也可以见于咽炎、肺炎、胃肠炎等急慢性病常出现此类证候。 太阴病 第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太阴病,即里阴证。它是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等一系列的证候,凡病见此特征者,即可确断为太阴病。此腹满为虚满,需要跟阳明病的胃家实满鉴别。 少阴病 第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少阴病,即表阴证。跟太阳病病性相反,如果太阳病的症状,但是脉微细,并其人但欲寐者,可确断为少阴病。 厥阴病 第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厥阴病,即半表半里阴证。它是以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等一系列证候。凡病见此特征者,即可确断为厥阴病。 凡是半表半里证,无论阴证还是阳证,都不可下,尤其是阴证更不可下,若不慎而误下之,则必致下利不止之祸。 六经是人跟病的状态状态体系,主要核心在于正气和邪气的盛衰。随时实在运动和变化的,传变也很快。可以渐变,也可以跳跃传变,可以表里相传。 阴证阳证也都可以瞬间转变。 并病-病当表里相传时,前边的还没好又传到后边了,同时两经病还在,叫并病。如太阳、阳明并病,少阳、阳明并病等均属之。 合病-初发病时,二者或三者同时出现,有似合在一起而发病,故谓为合病。如太阳、阳明合病,三阳合病等均属之。 不管怎么样,二羊觉得治疗手段是差不多的,就是根据目前的状态来处方。所以二者临床区别不大。通过六经八纲辨证后的治疗方向合原则。 表证-解表 太阳病:由于病在表,宜发汗,不可吐、下,如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等,均属太阳病的发汗法剂。 少阴病:此与太阳病均属表证而宜汗解,但发汗必须配伍附子、细辛等温性亢奋药,如桂枝加附子汤、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均属少阴病的发汗法剂。 里证-清里/温里 阳明病:热结于里而胃家实者,宜下之;但热而不实者,宜清热。下剂如承气汤,清热如白虎汤。若胸中实者,则宜吐,不可下,吐剂如瓜蒂散。 太阴病:里虚且寒,只宜温补,汗、下、吐均当禁用。如理中汤、四逆汤等,均属太阴病的温补法剂。 半表半里-和法 少阳病:半表半里证,法宜和解,汗、吐、下均非所宜。如柴胡汤、黄芩汤等,均属少阳病的解热和剂。 厥阴病:此虽亦属半表半里证时宜和解,但须和之以温性强壮药。如当归四逆汤、乌梅丸等均属之。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寒者热之者,谓寒证,治宜温热药以驱其寒,如以干姜、附子、乌头等之配剂,均属温热驱寒药; 热者寒之者,谓热证,治宜寒凉药以除其热,如以栀子、黄芩、黄连、石膏等之配剂,均属寒凉除热药。 虚者补之,实者攻之: 虚者补之者,谓虚证,宜用强壮药以补益其不足,汗、吐、下等法均当严禁,如炙甘草汤、建中汤、肾气丸等,均属补虚剂。实者攻之者,谓实证宜以汗、吐、下等法彻底攻除其病邪,如麻黄汤、承气汤等,均属攻实剂。 本篇就总结到这里,学习伤寒论的其他总结,留意二羊后续文章。

这样理解,外感之邪首先侵入太阳,但一般太阳病很难转入阳明,是因为阳明的阳气强盛,也可以理解为正气强盛。邪气不宜入里。和传病顺序没有关系的。如果太阳强盛,人就不容易得病了。

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病多与血热气实有关,胃又为水谷之海,病多与饮食有关,以降为顺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胃家包含胃与大肠。

病机

问曰:何源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阳明病本质上就是津液与胃和大肠的关系

主要涉及的方剂有

1,栀子豉汤,栀子,豆豉,虚烦不得眠,反复颠倒,心中懊侬。治疗胃食管反流疾病,失眠伴有烦躁者

腹胀加厚朴,阳虚加干姜

2,白虎汤,石膏,知母,粳米,甘草。 三阳合病,腹满(阳明)、身重(太阳),难以转侧(少阳,少阳经行身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脾虚,背微恶寒加人参,骨节痛烦,热痹加桂枝,解毒合五味消毒饮

3,诸承气汤类,主药是大黄,芒硝。便秘等下次再写,内容比较多

4,大黄牡丹汤,大黄,牡丹皮,桃仁,冬瓜子,芒硝。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汤主之。

5,抵挡汤,大黄甘遂汤,阳明蓄血证

6,茯苓甘草汤,茯苓泽泻汤,己椒苈黄丸,甘遂半夏汤,木防己汤,属阳明水气。

7,大半夏汤,半夏,人参,白蜜。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虚寒胃反。

8,小半夏汤,半夏,生姜。心下有支饮,诸呕吐,谷不得下者。

眩晕,心悸加茯苓

9,半夏厚朴汤,妇人咽中如有炙脔。阳明神志病,生姜半夏汤,心中溃溃然无奈者。半夏厚朴汤,梅核气,胃食管反流病属阳虚寒湿者。

10,茵陈蒿汤,栀子大黄汤,栀子柏皮汤,湿热发黄。

阳明病主药是石膏,半夏,大黄

在经石膏配知母,白虎汤,四大证,在腑用大黄配芒硝,诸承气汤方。

气机不利用半夏,配生姜或厚朴,半夏厚朴汤,大小半夏汤。

石膏配大黄,宣肺通腑,宣白承气汤,生石膏 生大黄 苦杏仁 瓜蒌皮

石膏配半夏,气阴两伤,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人参、麦冬、半夏、甘草、粳米。麦门冬汤,麦门冬、半夏、人参、甘草、粳米、大枣。

半夏配大黄,大柴胡汤,少阳阳明合病。

伤寒六经病欲解时论文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即9-15时之间。因太阳病的病机为阳气被风寒之邪郁遏,故在9-15时这段阳气最旺的时间,人得天气之助,则正气盛而有病邪得解的可能。《内经》曰:自得其位而起。此之谓也。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即15-21时之间;阳明病,热盛邪实之证,故于阳气衰减之时可能病邪欲解。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即3-9时之间;提示邪结少阳不得舒发之证,于一日阳气升发之时,邪有发越得解的可能。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即21-01时之间;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即23-05时之间;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即1-7时之间。三阴之为病,阳衰阴盛之证。故在夜半至天明的稍前稍后,即阳生、阳长之时,有病邪得解之机。天气之阴阳盛衰对人的不同病证的预后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但阴阳会通,变化难极。故亦不可生吞活剥,生搬硬套。如此,则思过半矣。学群 白

选自吴雄志著《吴述伤寒杂病论研究》 三阴经在夜间,三阳经在白天。三阴经是从晚上9点到早上7点。三阳经是从凌晨3点到晚上9点。太阴欲解时,从晚上9点到凌晨3点,所以太阴之为病,时腹自痛,消化道溃疡的疼痛多发于这个时间段。少阴病欲解时,从晚上11点到凌晨5点。厥阴病欲解时,从凌晨1 点到早上7点。 如果腰痛患者,每晚睡到后半夜就疼痛难忍、难以入睡,用厥阴病的乌梅丸就有效,失眠、入睡困难的患者,从少阴经去治,用黄连阿胶汤等处方,早醒的患者,从厥阴经去治。为什么因为入睡多是在晚上11点到次日凌晨1点,入睡困难是阳不入阴,多属少阴病,早醒多在早上6点以前,是阴不恋阳,多属厥阴病。三阴的欲解时有什么特点,就是重叠。一条经往后推一个时辰,太阴晚上9点到凌晨3点、少阴晚上11点到凌晨5点、厥阴凌晨1点到早上7点,是一个递进关系。而三阳病是什么关系传变关系。少阳从凌晨3点到早上9点,少阳春生之气,肝气舒达,鸟儿叫,眼睛睁开,这是少阳经的表现太阳是从早上9点到下午3点,此时人体阳气最旺阳明经,从下午3点到晚上9点,故日晡时发潮热,即下午发热的疾病,多在阳明经。 可见,六经欲解时也体现了三阳传变,三阴递进的规律。根据患者症状出现的时间,结合六经为病欲解时的规律,就可以判断患者病属何经。 总之,六经辨证可以采取聚类法,即根据疾病病性的不同,首先将疾病分为阴阳两大类。然后根据病位的不同,采取纳入法、排除法或抓独法,将疾病分为三类(三阴或三阳)。再根据阳经在经在腑,阴经寒化热化的不同,进一步确定主证主方。最后根据兼证、杂证的有无加减用药。这样,六经辨证就分为三步一辨阴阳总纲,二辨病发何经,三辨辨证用方。第一步辨病性,第二步辨病位,第三步辨证。

伤寒六经三阴病机分析论文

在这春雨纷纷的夜晚,窗外寂静无声,我独自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行人纷纷,不经意看到桌上的《伤寒论》,手不由地打开台灯,细细读起了起来。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翻阅它,但每一次翻阅它,都带给我一种新的感悟体会。它不仅让我惊喜,也让我困惑。但却又让我忍不住去思考、钻研,这一次次的思考、钻研都化作无数的对《伤寒论》以及中医的深情。

说道《伤寒论》就不得不提到他的作者??张仲景,张仲景先生在历史上的主要贡献不是他的仕途成就,而是他身居高位却愿意造福百姓,为百姓生命健康之根本所日夜寻求探索,从而留下了著作《伤寒论》,为万千饱受病痛折磨的人民指引了一条出路。而其著作《伤寒论》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其留下了几百个经方,更在于建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开创了理,法,方,药的先河。自此以后,中医不再是师徒相传的 经验 之谈,而是成为了一门拥有理论的学科,使中医的各种看病 方法 都有理可寻,有法可依。由此观之,张仲景之于中医犹如门捷列夫之于化学,称其为“医中之圣”一点也不为过。

然后在多次阅读《伤寒论》后我却发现想要真正读懂它并不是件易事,不仅需要知识积累更需要一颗探求的心。要深刻细读《伤寒论》,首先就必须要有一种中医思维框架,不仅是要翻看医案著作,领悟前人经验,更要自己结合日常多多思考书中为何如此阐释?而不是死背医案记录。其次,在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应当结合基础理论思考,不能以自己的意念为主导去排斥它,甚至怀疑它。最后在知识与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上,就可对《伤寒论》提出质疑,在疑问的过程中不仅是自身领悟的更高层次发展,更是医学造诣的升华。如此这般,方能读领略到古人张仲景先生蕴藏在书中的智慧,也能使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得到收获。

自仲景之《伤寒论》的出现,后世医家多对此有所发挥,或依原文而解,或有所补益,但于临床较为实用,讲得很是朴实的,我多遵刘渡舟、陈瑞春,二老多以临床为出发点,无累赘之言,指导我们后学有很深的实际意义。笔者近日再读《伤寒论》时,突有所感悟,现笔录于此,分享与同仁。

笔者近日坐门诊,接触的上感病人较多,这个疾病本身不是重病,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普通感冒,如无并发症,一般经5-7d痊愈。但若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可能会引动很多旧病复发,比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加重原有心脏疾病,比如导致心衰、心律失常等等。忽然想起,早在1800多年前的《伤寒论》中,仲景仙师就对此有详细的论述,我们一起来看《伤寒论》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可知,中医对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程时间有精确的论述,但此处之“病”也不是单指感冒而言,学者应灵活看待。

再如《伤寒论》43条:“太阳病,下之微喘,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主之。”18条:“喘家作,桂枝加厚朴、杏子佳。”这两条论述了太阳中风兼肺失宣降的证治。以方测证,临床应有“太阳中风”的临床表现,即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象浮缓等证,再兼有喘息等症状的病症,治疗选用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加厚朴、杏仁降气平喘,消痰导滞,表里同治,标本兼顾,为解表宣肺,化痰定喘的有效方剂。我理解,此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感冒,引动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而表现的症候,或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临床表现为此证型者,均可用之。如《伤寒论方医案选编》记载治疗外感引动宿喘案例,刘某,男,42岁,素有痰喘之疾,发作较频。春日伤风,时发热,自汗出,微恶寒,头痛,且引动咳喘,发作甚于前,胸闷而胀,气喘倚息,痰白稠量多,咳喘之时则汗出更甚。不思食。舌苔白腻脉浮缓,关滑有力。此风邪伤表引动痰喘复发,外风挟痰浊壅滞胸腕,肺胃气逆不降所致。方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味。处方为:桂枝6 白芍6 炙甘草 生姜2片 厚朴9 杏仁9 麻黄 贝母9 苏子9 炒枳壳9。连用3剂后,表证去,自汗止,痰喘亦平。再看《蒲辅周医案》中,蒲老用本方治疗重症腺病毒肺炎1例,患者为一3个月大的男婴,因发热4天,咳嗽气促抽风2次住院治疗,经用西药以及大剂麻杏石甘汤治疗无效,当时体温在40℃,无汗,面色青黄,咳而喘满,膈动足凉,口周围色青,唇淡,脉浮滑,舌淡、苔灰白,指纹青,直透气关以上。蒲老认为是辛凉苦寒撤热不退,是营卫不调,寒邪闭肺所致,遂用桂枝五分 白芍六分 炙甘草五分 生姜二片 大枣二枚 厚朴五分 杏仁十粒 僵蚕一钱 前胡五分 一剂得微汗,体温渐退,热降喘平,营卫得和,后再以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而愈。细读蒲老这则医案,有如肺炎并发心衰,忽又忆及读毛以林老师的《步入中医之门》讲到刘新祥教授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疗心衰的案例,并重点地说到汗与不汗的重要性。可知,本方不仅用于治疗外感引动宿喘,还可用于治疗喘息胸满,不能平卧的心衰疾患。

原文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本条论述了太阳伤寒兼水饮内停的证治。用小青龙汤辛温解表,温化水饮,方中麻黄发汗平喘利水,配桂枝增强通阳宣肺之功,芍药与桂枝相配,调和营卫,干姜、细辛散寒化饮,五味子敛肺止咳,且使干姜、细辛不至升散太过,半夏降逆化饮,炙甘草和中兼调和诸药,诸要合用,共凑辛温解表,温化水饮之功。现代医家对于此方的临床运用较为广泛,其适应范围是:⑴治表有寒邪,内有水饮,发热干呕而有咳喘者。⑵溢饮,心下有水气,咳嗽喘息,遇寒必发,吐痰沫,不能卧,喉中涩。⑶支饮,发热干呕,吐涎沫,咳逆依息不能卧。总之,寒饮咳喘,不论有无表证,均可用之。本方对现代医学的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心病,只要辩证准确,多有很好的疗效。《伤寒论方医案选编》中有案例为证,李某,男,44岁,自幼患过哮喘,天冷遇水劳动则喘更甚。1964年8月12日因重感冒而复发哮喘,咳嗽连声,咽中漉漉,多吐白沫,伏坐不得卧,吐痰不松,食欲减退,大便结,小便清长,舌苔白滑,脉浮紧。……或衰木盛,水寒金冷,津液不得蒸发,则留而为饮,上迫于肺,肺络受阻,气机被遏,遂致咳喘,治宜温中蠲饮,宣肺纳肾。处方为:麻黄 肉桂 沉香 白芍6 细辛 干姜3 五味子3 半夏6 炙甘草6 蒌仁15 莱菔子12 服后喘定咳轻,咯痰大减,亦能卧睡。再以温化饮邪肃降肺气,连服六剂而瘳。刘老常用小青龙汤治疗咳喘,常屡建奇功,并 总结 出小青龙汤的运用的六个要点,大家可参考《刘渡舟验案精选》。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与小青龙汤皆为表证兼喘的方剂,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为表虚兼喘,临床以有汗而无水饮内停的咳喘病症,而小青龙汤为表实兼喘,为无汗而有水饮内停的咳喘病症。

我个人认为,中医的发展道路是曲折又漫长的,前途却是无知的。回顾中西医发展一路起来的历程,中医在社会中所受到的种种质疑,难免会让人对它心存质疑。虽然我是中医学院的学生,坦白说一开始我对中医也是有偏见的,特别是我们中西医结合专业,先在南方医科大学学习两年西医的我们对中医这种富含哲学而又需要有一定的中国 古代知识 才能理解的学科,在缺乏这时代知识又一直接受西方原子论 教育 的我们看来是多么抽象而又模棱两可的东西。记得《中国医学史》的吴老师跟我们说过这么一句话“西医让人明明白白地死,中医让人迷迷糊糊地活”。或许这就是中医和西医的区别吧。

接受中医教育一年半了,对中医也算是有些许了解,也培养了自己对中医的兴趣和坚定自己学中医的信念,虽然说不是每个中医人都可以成为中医大家,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中医真的可以让人活得更好。还是邓老的一句话说得好“中医之所以没效是因为你没学好”。

《伤寒论》是祖国医学四大经典医著之一,著者为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此书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热病辨证论治的专著,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古代重要医著。《伤寒论》是通过六经传变、六经辨证来讲述疾病,张景仲真是个伟大的医学家和文学家,他采用了很多种手法:省文法、倒序法。。。。让我们这些没有什么中医 文化 底蕴的新一代读起来还真的不好理解。但还好,他按六经传变规律来描述这也给我们很清晰的思路去探讨这方书之祖、医方之经了,也不是没有窍门可寻的。再者他的脉法有独到之处:1、各病有主脉;2、一脉主数病;3、一病见数脉;4、脉法颇灵活;5、用脉象解释病机;6、以脉象指导诊断;7、以脉象指导治疗;8、据脉象推测预后;9脉象相同,舍脉从证以认病;10、证候相同,舍证从脉以认病。在治则治法上也是非常具体的:1、治未病;2、注重顾护脾胃;3、注重因势利导的治则;4、强调标本缓急;5、突出同病异治,异病同治;6、指出疾病的治法及治禁。7、注重整体护理。8、也体现了张仲景多一证则加一药,少一证则减一药的思维。这不仅给我们理解《伤寒论》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也丰富和拓展了我们的中医思维和临床思维。

这个学期学了《伤寒论》,四大经典医著之一,大家都很重视,再加上有幸是李赛美教授教的,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就更大了。李赛美教授会给我们放临床主任查房病案分析视频,我挺喜欢这种教学方式的,因为我不仅让我们可以了解临床上是怎样用《伤寒论》去解释和辨证辨病的,同时也培养了我们的临床思维,和加深对条文的理解和运用,也增加了课堂气氛,活跃了我们的思维,也减轻了以前我们一味上课枯燥无味的只看PPT的现状。减少了我们的视觉疲劳。

课余时间大家都会去看《伤寒论》各家之说,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对所看到的内容感兴趣的总结一下自己的心得,或者觉得别人说得好的、总结得好的地方,就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然后几个同学常常在一起讨论条文 说说 自己的见解,大家都各抒己见。我觉得这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让我们相互学习,可以了解其他同学的理解和思维切入点,同学也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维,再者大家分享可以做到资源共享,不仅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东西,还能增进我们的友谊,也培养了我们与他人合作和表达自己的能力。

我这个学期看了《刘渡舟〈伤寒论〉讲稿》,觉得这对我对《伤寒论》的学习和理解是很有帮助的,里面有他用经方治疗的个别案例这更加深我对经方的疗效的认识以及经方运用的临床思维都有所帮助。记得刘教授在讲“桂枝去芍药汤”为什么要去芍药?讲得挺好的。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芍药味酸,入血分和阴分,对于胸阳之气不利,因此要减去。根据张仲景用药的法度,胸为阳,凡胸阳不利出现胸满,都去芍药;腹为阴,凡脾阴不利出现腹满,都加芍药。“所以去芍药者,乃避阴以救阳也”。其二,芍药会妨碍桂枝的宣发、腾达、振奋心胸阳气的作用。把芍药减去以后,桂枝汤中剩下的都是辛甘之药。这解释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要去芍药,也更总结了张仲景是怎样运用芍药这一味药的。这也给我们在《金匮要略》“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防已黄芪汤主之。腹痛者,加芍药”,也更容易理解,为什么在这里要加芍药了。

我是个爱想东西的人,脑袋里有时总有些奇异的想法。我有时会着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这两本这两本都是医圣张仲景的手稿,总想怎样找个切入点把这个两本书联合起来读,或许会更好理解。例如,咽喉溃烂一病。

我个人认为这两首方所治的咽喉溃烂症,苦酒汤侧重于痰,所以用半夏涤痰散结。然而甘草泻心汤是个寒热错杂,偏于热为患。所以用了黄芩三两、黄连一两来苦寒清热燥湿。临床上出现咽喉溃烂症时,这两首方都是可以加减运用的,特别是甘草泻心汤里面的药物寒热各自调整一下,运用范围更广。

张仲景的六经辨证是非常清晰,而且他的经方也是在临床上被验证过,确实是有效的,而且疗效非常好,这无须再去质疑了。但唯一遗憾的是,他并没有给我们留下攻破当今世界的第一杀手——肿瘤的证治方药,这也给了我们一块新的领域,毕竟这问题是会层出不穷的,也让我们在学习张仲景的辩证和临床思维后,学会举一反三地开阔我们的思维,不断地丰富我们的经验,用实际去验证经方的效验和攻破这难关的可能,去填充这页空白。我对这方面也很感兴趣,也坚信中医治疗肿瘤是永远比西医更具优势和人性化。《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更坚定了我攻破肿瘤这一难关的信心。虽然我目前还没有这个能力,但自从我踏上医学这条路,认识到肿瘤这个世界难题时,我就下定了决心致力于中医治疗肿瘤这一块,我相信未来中医一定可以攻破肿瘤这一难题,至少可以对人类的健康和减少患者的病痛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是更有优势的。虽然我知道我这么说也是没有什么科学性,但这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只要有信心,坚毅走下去,就像人类登月这一步的跨越一样是有可能的。

所谓三阴病,一般多是三阳病转变而来,特点是不发热,证状表现虚寒现象,如腹满、呕吐、腹泻、口不渴、食不下等称太阴病。如疾病出现脉象微细、四肢厥逆、怕冷、喜热饮,说明气血虚弱,称少阴病。还有一类疾病多因误治,呈现上热下寒,忽厥忽热,饥而不思食,或下利不止,手足厥冷,呈现寒热错杂现象的称厥阴病。

大家好,我是中医二羊,上一篇跟大家总结了八纲,八纲辨证具体内容,今天在总结以下六经。 学伤寒论的人总会有这样的问题,到底什么是六经,六经辨证中的太阳、少阳病等到底是什么意思? 六经是经络吗?跟经络有什么关系,? 我总结自己的一点看法,分享给大家参考。 六经概念 伤寒论论原文中没有“六经”这一词,是后人总结的,六经是六经辨证。 具体是太阳、阳明、少阳的三阳,和少阴、太阴、厥阴的三阴病。 《伤寒论》用六经病来分类。 按上一篇中总结的阴阳虚实表里整合在一起,便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个结论: 经方家胡希恕说六经其实八纲的概括,六经的实质是八纲。我比较赞同这一观点。 假如六经是经络的话,六经辨证就是六种经络辨证,那在开篇就说不通,好比太阳病有许多外症例如鼻塞流鼻涕、怕冷、甚至咳嗽,这些明明是手太阴肺经的症状,为什么把它归纳在太阳病篇呢? 如果六经不是经络的话,那少阳病篇许多症状口苦、头晕、胁肋痛等又是肝胆经的症状。 所以很多人在这里争论不休,其实在我看来没必要争论。 六经中有经络也有不是经络的症,为何这样说呢?因为我的观点是这样的 解释伤寒论的有一个派别,用五运六气来解释伤寒论,我很佩服这方面的天才,可以把这些复杂的理论自圆其说的来解释伤寒论。还有一些易经数术派的。 但是,翻烂了伤寒论我是没有发现半点线索,估计张仲景先师表示我的脑洞没有那么复杂。伤寒论原文是很直白的,但后世医家越解释越复杂,尤其是那些脱离临床的理论。 假如你的理论解释的通,如果是真事的,那临床一定很好用。但是这方面的医家和临床经验好像很少很少,说起来好听,用起来难啊。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如果我们自己去读伤寒论,去读黄帝内经却是真真切切的,真实不虚的。 第二结论: 二羊的观点,六经是人这个整体跟疾病斗争,正邪斗争所呈现出来的状态的归纳总结。 人是一个整体,包括躯干、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精津液等,当人生病的时候这些都需要参与进来,只是看病情病势,病位有所侧重罢了。经络自然也会有,但不是全部,人才是全部。 伤寒论跟黄帝内经是两个完全不通的派别吗? 有一部分医家说伤寒论是独立的体系,跟黄帝内经完全不同,连经方家胡希恕也这样认为,但是我们看他的书看他的结论,他也不是说八纲辨证吗?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这些理论不就是黄帝内经里的嘛。 什么不能用黄帝内经的理论来解释伤寒论? 那你解释一个看看?连胡希恕老先生那么嘴硬的都还是要用内经的理论。 伤寒论是一本临床专注,讲治病,也讲人。黄帝内经就是一本总结人体生理和自然规律的基础医学书。 第三个结论:学好黄帝内对于帮助我们好伤寒论经方,我觉得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伤寒论脱离不了黄帝内经。 分享完我的三个观点,接下来看具体六经怎么应用的。 一个生了病的人,最终还是人。是一个整体,人跟病斗争过程中呈现出来的症状是最直观的,由症状总结规律来来治疗也是最直接的。所以,方证对应可以帮助很多人可以很快上手伤寒论和经方。 但我们还得往里深究一点,病之见于证,必有病位,病性质。八纲比较抽象,更像一个大方向,是一个大原则,而六经就很具体,更接地气,所以临床应用指导直接用药的还是六经。 太阳病 概念--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即表阳证,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等一系列的外在证候为特征的,也可以说,无论什么病,如果有太阳病的证候,都可以考虑有太阳病。前提是具体的临床证候证候为据。 不是以太阳经经络分布为根据。 阳明病 第180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阳明病,即里阳证。胃家实,指病邪充实于胃肠之里,实证,按下去硬满,而有抵抗和压痛等。胃家实为阳明病的特征,故凡病胃家实者,即可确断为阳明病。 阳明病气分证可见肺热症状 少阳病 第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少阳病,即半表半里的阳证,它是以口苦、咽干、目眩等系列证候为特征,凡病见此特征者,即可确断为少阳病。 但是,口苦、咽干、目眩,不仅仅是肝胆病的部分症状,但做为半表半里阳证,也可以见于咽炎、肺炎、胃肠炎等急慢性病常出现此类证候。 太阴病 第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太阴病,即里阴证。它是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等一系列的证候,凡病见此特征者,即可确断为太阴病。此腹满为虚满,需要跟阳明病的胃家实满鉴别。 少阴病 第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少阴病,即表阴证。跟太阳病病性相反,如果太阳病的症状,但是脉微细,并其人但欲寐者,可确断为少阴病。 厥阴病 第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厥阴病,即半表半里阴证。它是以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等一系列证候。凡病见此特征者,即可确断为厥阴病。 凡是半表半里证,无论阴证还是阳证,都不可下,尤其是阴证更不可下,若不慎而误下之,则必致下利不止之祸。 六经是人跟病的状态状态体系,主要核心在于正气和邪气的盛衰。随时实在运动和变化的,传变也很快。可以渐变,也可以跳跃传变,可以表里相传。 阴证阳证也都可以瞬间转变。 并病-病当表里相传时,前边的还没好又传到后边了,同时两经病还在,叫并病。如太阳、阳明并病,少阳、阳明并病等均属之。 合病-初发病时,二者或三者同时出现,有似合在一起而发病,故谓为合病。如太阳、阳明合病,三阳合病等均属之。 不管怎么样,二羊觉得治疗手段是差不多的,就是根据目前的状态来处方。所以二者临床区别不大。通过六经八纲辨证后的治疗方向合原则。 表证-解表 太阳病:由于病在表,宜发汗,不可吐、下,如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等,均属太阳病的发汗法剂。 少阴病:此与太阳病均属表证而宜汗解,但发汗必须配伍附子、细辛等温性亢奋药,如桂枝加附子汤、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均属少阴病的发汗法剂。 里证-清里/温里 阳明病:热结于里而胃家实者,宜下之;但热而不实者,宜清热。下剂如承气汤,清热如白虎汤。若胸中实者,则宜吐,不可下,吐剂如瓜蒂散。 太阴病:里虚且寒,只宜温补,汗、下、吐均当禁用。如理中汤、四逆汤等,均属太阴病的温补法剂。 半表半里-和法 少阳病:半表半里证,法宜和解,汗、吐、下均非所宜。如柴胡汤、黄芩汤等,均属少阳病的解热和剂。 厥阴病:此虽亦属半表半里证时宜和解,但须和之以温性强壮药。如当归四逆汤、乌梅丸等均属之。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寒者热之者,谓寒证,治宜温热药以驱其寒,如以干姜、附子、乌头等之配剂,均属温热驱寒药; 热者寒之者,谓热证,治宜寒凉药以除其热,如以栀子、黄芩、黄连、石膏等之配剂,均属寒凉除热药。 虚者补之,实者攻之: 虚者补之者,谓虚证,宜用强壮药以补益其不足,汗、吐、下等法均当严禁,如炙甘草汤、建中汤、肾气丸等,均属补虚剂。实者攻之者,谓实证宜以汗、吐、下等法彻底攻除其病邪,如麻黄汤、承气汤等,均属攻实剂。 本篇就总结到这里,学习伤寒论的其他总结,留意二羊后续文章。

伤寒论六病欲解时论文

条文: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译注:太阳病如果要好的话,会在什么时间呢?应该在巳(9~11点)至未(13~15点)这个时间段,为什么呢?《黄帝内经》:“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巳至未时,在日中这个时间段,阳气最为旺盛,这样有助于身体的阳气驱邪外出。条文: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戍上。 译注:阳明病如果要好的话,应该在申(15~17点)至戍(19~21点)这个时间段,为什么呢?这是根据临床经验,在《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有日晡发热的症状,指每至下午3时至5时左右体温升高、热势加重的表现。以此可知在这个时间段里,应该阳明经最旺盛。条文: 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 译注:少阳病如果要好的话,应该在寅(3~5点)至辰(7~9点)这个时间段,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少阳是阳气初生阶段“平旦人气生”,这时,自然界的阳气开始生发,与体内少阳的阳气同步,有利于驱邪外出。条文: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译注:太阴病如果要好的话,应该在亥(21~23点)丑(1~3点)这个时间段,为什么呢?这个要从阴阳互根的原理去理解,在《伤寒论.辨脉法第一》篇中有这样一段话:“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着复衣;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胃中烦热,以阴气内弱,不能胜热,故欲裸其身”,这也是“冬吃萝卜夏吃姜”的道理。亥子丑这个时间段阴气最盛,阳气也随着阴气渐多而渐渐入里,这样可以使藏寒得到温暖,使太阴病的里虚寒证得到转机。条文: 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 译注:少阴病如果要好的话,应该在子(23~1点)至寅(3~5点)这个时间段,为什么呢?在三阴病中,每经欲解时的三个时辰有两个是相重叠的。如太阴的亥子丑中,子丑与少阴相重叠;少阴的子丑寅中,丑寅与厥阴相重叠。子时对应冬至是一阳生,少阴病是阳气虚衰,阳不归根,此病遇到子丑寅,则正值阳气归根来复,阳渐增息因此有利于机体康复。条文: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译注:少阴病如果要好的话,应该在丑(1~3点)至卯(5~7点)这个时间段,为什么呢?《伤寒论》原文337条说:“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什么是阴阳气不相顺接呢?就是阴尽阳生的过程不能很顺利的交接。丑为阴将尽阳将生之时,是阴阳交替、新旧交替的时期。因此,它是促进阴阳气顺利完成交接的有利时期。条文: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译注:平时体质比较虚,特别容易患太阳中风病的人。虽然表邪解了,但身上还是觉得不舒服,这是正气没有完全恢复,需要十二天才会完全康复。

选自吴雄志著《吴述伤寒杂病论研究》 三阴经在夜间,三阳经在白天。三阴经是从晚上9点到早上7点。三阳经是从凌晨3点到晚上9点。太阴欲解时,从晚上9点到凌晨3点,所以太阴之为病,时腹自痛,消化道溃疡的疼痛多发于这个时间段。少阴病欲解时,从晚上11点到凌晨5点。厥阴病欲解时,从凌晨1 点到早上7点。 如果腰痛患者,每晚睡到后半夜就疼痛难忍、难以入睡,用厥阴病的乌梅丸就有效,失眠、入睡困难的患者,从少阴经去治,用黄连阿胶汤等处方,早醒的患者,从厥阴经去治。为什么因为入睡多是在晚上11点到次日凌晨1点,入睡困难是阳不入阴,多属少阴病,早醒多在早上6点以前,是阴不恋阳,多属厥阴病。三阴的欲解时有什么特点,就是重叠。一条经往后推一个时辰,太阴晚上9点到凌晨3点、少阴晚上11点到凌晨5点、厥阴凌晨1点到早上7点,是一个递进关系。而三阳病是什么关系传变关系。少阳从凌晨3点到早上9点,少阳春生之气,肝气舒达,鸟儿叫,眼睛睁开,这是少阳经的表现太阳是从早上9点到下午3点,此时人体阳气最旺阳明经,从下午3点到晚上9点,故日晡时发潮热,即下午发热的疾病,多在阳明经。 可见,六经欲解时也体现了三阳传变,三阴递进的规律。根据患者症状出现的时间,结合六经为病欲解时的规律,就可以判断患者病属何经。 总之,六经辨证可以采取聚类法,即根据疾病病性的不同,首先将疾病分为阴阳两大类。然后根据病位的不同,采取纳入法、排除法或抓独法,将疾病分为三类(三阴或三阳)。再根据阳经在经在腑,阴经寒化热化的不同,进一步确定主证主方。最后根据兼证、杂证的有无加减用药。这样,六经辨证就分为三步一辨阴阳总纲,二辨病发何经,三辨辨证用方。第一步辨病性,第二步辨病位,第三步辨证。

伤寒杂病论经方论文

《伤寒杂病论》的作者张仲景,并著述了《脉经》。

《伤寒杂病论》内容包括“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共十六卷,是一部理法、方药俱备的经典著作,对后世影响极大,历代注释、研究、整理甚广,并形成了伤寒学派和经方派。《伤寒杂病论》总结了汉以前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确立了中医学辨证论治诊疗体系,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促进了中药方剂治法的应用发展,被后世称为“医门之圣经”。

《伤寒杂病论》共载方360余首,许多名方一直被历代医家所沿用。

仲景方剂被称为“经方”。经方在君、臣、佐、使的配伍运用和加减变化上具有严谨的法度,遣方用药,各具特点。如伤寒六经各有主证,主证有其主方,主方有其主药,根据病证变化,加减化裁,极其灵活。方药剂量也颇有讲究,方中某一药物剂量的增损,即左右整个方剂性能,时至今日仍屡屡见诸临床,故后人有云“中医不传之秘在量上”。

《伤寒杂病论》是人类史上第一部从整个外感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入手,根据病邪侵害经络、脏腑的盛衰程度,病人的正气强弱以及有无宿疾等条件,寻找出伤寒发病的规律,并提出了以六经论伤寒的辨证方法,阐述了各种病理情况下的治疗原则和指导药方的医书。

《伤寒杂病论》原著已佚,今本是由晋代王叔和整理成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前者10卷,计397条,载方113首,专论伤寒一类急性传染病;后者6卷,25篇,载方262首,以论述内科、外科、妇科等杂病为主要内容。《伤寒杂病论》从辨证到立法,从立法到拟方,从拟方到用药,环环紧扣,形成了一整套辨证论治的原则。

[1]聂惠民. 泻心汤方证辨治挈要[J]. 世界中医药,2008,02:108-109.[2]聂惠民. “方证相应”论浅议[J]. 中医杂志,2008,06:570-571.[3]聂惠民. 论《伤寒杂病论》的组方特色与经方创研优势[J]. 中医杂志,2006,11:806-807+810.[4]聂惠民. 论《伤寒杂病论》“合方”法则的优势[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02:9-12.[5]聂惠民. 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研究方向与重点[J]. 中医教育,1999,03:25-26.[6]聂惠民. 论《伤寒论》的治则与治法[J]. 中国医药学报,1999,04:3-7.[7]聂惠民. 临床验案4则[J]. 国医论坛,2005,06:15-17.[8]聂惠民. 经方防治疑难病临床经验——从柴胡剂与和法论治阐述[J]. 中医药通报,2005,01:21-25.[9]聂惠民. 论《伤寒论》之“和法”[J]. 中国医药学报,2002,04:199-202.[10]聂惠民. 论经方“药对”的配伍应用[J].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3,04:47-49.[11]聂惠民. 论《伤寒杂病论》方药实用特色[J]. 中国医药学报,2001,02:11-14.[12]聂惠民. 柴胡剂群辨析[J]. 河南中医,1986,06:22-24.[13]聂惠民. 宋向元先生临床经验浅谈[J]. 北京中医,1986,01:9-11.[14]聂惠民. 《伤寒杂病论》脉法探要[J]. 国医论坛,1987,04:14-16.[15]聂惠民. 经方治疗胃脘痛的临床应用[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87,01:24-25.[16]聂惠民.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运用举验[J]. 国医论坛,1987,01:24.[17]聂惠民. 苓桂剂群辨析[J]. 国医论坛,1988,02:1-3.[18]聂惠民. 《伤寒舌鉴》的学术成就及临证意义初探[J]. 国医论坛,1989,04:34-36.

  • 索引序列
  • 伤寒论六经病位论文
  • 伤寒六经病欲解时论文
  • 伤寒六经三阴病机分析论文
  • 伤寒论六病欲解时论文
  • 伤寒杂病论经方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