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这十五条,你才能入门 一、 《伤寒论》为《伤寒杂病论》的一部分,它是汉代以前的中医学总结,是唯物辩证法的基础学,其辨证大法可适用于任何学科的诊断与治疗,如果仅把它视为热病专著或外感专书,则贬低了它的文献价值。 二、 《伤寒论》理法方药融为一体,风寒暑湿燥火合为一气,诸病辨证通用六经,非后人所说的用“六经辨伤寒”,用“卫气营血辨温病”,用“脏腑八纲辨杂证”。 三、 《伤寒论》六经与针灸学六经概念不同,针灸学六经是以经络为导向,而《伤寒论》六经则是中医辨证方法的说理工具,两者切勿混为一谈。 四、 《伤寒论》六经辨证,言脏必言腑,言手必言足,而且反复强调相互之间的关系,例如太阳病论膀胱必论小肠,太阴病论脾必论肺。若知脾不知肺,论膀胱失小肠则有失偏颇。 五、 《伤寒论》凡表实热者为阳,里虚寒者为阴,这是古人平脉辨证的最基本原则。故病从热化者为阳属腑,病从寒化者为阴属脏。例如阳明病,从热化者属胃与大肠,这叫实则阳明;从寒化者属脾与肺,这叫虚则太阴。 六、 《伤寒论》六经,各有自发症,这是纲领。各有合并症,这是相互之间的关系。不知自发症,便不知合并症。例如少阳病,口苦、咽干、目眩为自发症;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为合并症。如果把合并症揽入自发症,那叫以目乱纲,其后解释六经就会愈解愈乱。 七、 《伤寒论》辨证,证脉纯阴者死,纯阳者死。故任何病变,除了死证以外,都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例如四逆汤证,自始至终存在着里有热;白虎汤证,自始至终存在着里有寒。如果把“里有寒”改作“里无寒”,白虎证将变成白虎死证。 八、 《伤寒论》辨证法,万病统归六经,而且相互演变。即本为霍乱,今是伤寒;本为伤寒,今是中风;本为中风,今是温病;本为温病,今是杂症。例如太阳病,从恶寒到发热为伤寒转中风;从发热到口渴为中风转温病;从口渴到痞满为温病转湿温;从痞满到吐利为湿温转寒湿;从吐利到厥逆为从寒湿转伤寒。这就是六淫的相互演变,不知这种演变,那“伤寒永远是伤寒,中风永远是中风,温病永远是温病”。 九、 《伤寒论》诊脉与后世不同,它不存在左为人迎、右为气口,也不是以左心包和肝胆肾、右肺大肠脾胃命为依据。它是证脉相应,随机演变,左右逢源,变化无穷。故脉有但浮者,有阳浮而阴弱者,有阴阳俱浮者,有关下沉紧者等等。在《伤寒论》中,此类脉型有百余种,而且是无穷无尽变化,这与后世的二十八脉分类法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十、 《伤寒论》本汉代著作,由于文意深奥,许多知识结构很难理解,由此出现了历代注家的解说,其中许多注解属于伪说,所以破解《伤寒论》,切勿以晋唐以后的学说为依据。 十一、 《伤寒论》知识结构严谨,每条经文都是相互呼应,相互佐证。如果断章取义,或者选段归类,那便不能得到六经辨证法的真髓。 十二、 《伤寒论》文法,特点是见病知源,因此要学会从无字处求字,从无法处求法,从无方处求方,从无药处求药。 十三、 读《伤寒论》,必须与《金匮要略》相结合,否则伤寒与杂病不能衔接。 十四、 读《伤寒论》,必须与天文、地理、人事等学科知识结合,否则难解其中之奥妙。 十五、 读《伤寒论》,必须参照晋唐以后的中医学,否则难明“伤寒钤百病”的真实价值。 提到《伤寒论》,其实,本书原名叫《伤寒杂病论》。后来在流传过程中不断散失,被后人整理成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本书的作者。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大家——号称”医圣”的张仲景。 张仲景能成为一代医学家。他从小受家庭的熏陶。接触了许多医学方面的书籍,而他自身又对医学的执着与热爱,才使得他将自己的毕生精力都放在了这本《伤寒论》上。本书在中医发展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张仲景也因此成为中医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本书《伤寒论》,比较系统的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果和自己的实践经验,是医学的集大成之作。《伤寒论》的另一个成就,是对中医方剂学的贡献。书中记载的方剂选药和用量,都是经过历代医家反复应用的,药量准确,效果明显,被后世誉为”经方”。张仲景也因此被称为“众方之祖”。 比如张仲景的精选药方: 独参汤(也叫参附汤)人参100克,附子25克水煎服。能使真气起于无有之乡,绝对能起死回生。 小续命汤。 脑血栓最有效方,小续命汤有下药组成。桂枝30克,川芎25克,麻黄15克,人参15克,白芍25克,杏仁20克,防风30克,黄芩25克,防己25克。甘草15克。 麻黄汤。 还有理中汤 甘草25克,人参20克,白术30克,干姜25克。水煎服。主是胃痛,常用于现代的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各种结肠炎,兼治心脏病,心衰,休克及慢性支气管炎等等。甘草重用250克,能治咳嗽,抗过敏 加味右归饮 补益脾肾,固精煮至南阳伟及肾阳虚主症。山芋25克,山药25克,熟地40克,仙茅20颗,巴戟20克,杜仲15棵,牛膝30克,菟丝子25克,覆盆子25克,锁阳25克,金英子25克,人参15克,黄芪80克,白术25克,茯苓25克,附子15克,吴茱萸25克,补骨脂25克。水煎服,连服45天以上。 还有”千古第一方“”的五苓散 治水肿的奇方。 白术100克。泽泻100克。猪苓100克,茯苓100克,肉桂20克,水煎服。 金柜肾气丸。 山芋25克,山药25克,生地黄40克,丹皮20克,茯苓20克,泽泻20克,附子15克,肉桂十克。水煎服。 补血:四物汤。 补气:四君子汤。补肾金柜肾气丸。 补阳:附芷肉桂, 吴茱萸汤…………等等。 这些都是”医圣”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用于治病除患的,疗效非常的经典的药方。这些至今仍成为现在中医学的瑰宝。 同时,张仲景的《伤寒论》,也奠定了他在中医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并成为后世从事医学工作的必读的医书。 全书一共有十卷,22篇和113个偏方。 张仲景的《伤寒论》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六经辨证体系。 对望,闻,问,切等中医诊治手段,还有药方,用药规律,都已条文的形式做了详细的阐述,归纳了不同程度的病症,要如何诊治等。非常具有实用性及操作性。特别是对现代及当代医学做出了及其的重要的贡献,并为现代医学治病诊疗,提供了重要参考佐证。 《伤寒论》,在后来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的散失,后来被西晋的王叔和整理成《伤寒论》。本书在五代十国时,一度成为独本轶失状态。后来被北宋的国子监再次雕版印刷发行。现在我们保存看到的,就是北宋赵开美版的《伤寒论》。 这本书,是一部古代中医的经典著作之一,主要阐述外感病治疗的专著。在古代伤寒杂病治疗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也是现代医学研究重要的参考文献之一。 在《中医药法》实施近二年的今天,重温经典《伤寒论》,也许对我们振兴中医能另辟溪经,重温经典,你会感叹古老中医药的伟大,古老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重温经典是你仿佛看到我们祖先的仁人智慧和不屈不挠的对自然的抗争……也是你看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 那么如何看待和认识伤寒论呢? 《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著作之一,总结自秦汉以来经验成就,显示了医圣张仲景高尚的医术,特别是对外感温热病六经论治的突出成就,在中国医学史乃至世界医学史上,具有崇高的无可替代的地位,开辟中医临床新纪元。 《伤寒论》成书于东汉末年,当时的中医理论已经相当完被,以《内经》《神农本草经》为代表的一批医药著作已在世上流行,自春秋战国以来几百年间,医家以其为指导,进行了大量的医学临床实践,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但还没有形成系统的临床应用体系。在之东汉末年,大小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各种疾病呈爆发式流行。医圣张仲景在应用前人经验临床的同时,博古而不泥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医案,为了更好的医治病人和传授经验,白天看病,晚上总结经验,创立著作《伤寒论》又叫《伤寒杂病论》,就此中国医学有了临床指导思想理论和相结合的临床方法。 《伤寒论》的创立,对汉代中医药发展起到承上启下的推动作用。开辟了中国医学的新纪元,其阐述的理论和方法,至今仍在指导中国中医学的发展与实践,对世界医学,特别是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传统医学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日本近代抢先注册《伤寒论》中218首经方,并生产产品,每年销售量占全球中成药量的90%以上,经济效益巨大。 《伤寒论》也叫《伤寒杂病论》 原书十卷。成书不久即有战乱散失,后经太医王叔和,重新整理编著,得以流传。北宋初《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二书,流传至今。 《伤寒论》成书,对后世医学发展影响极大,其确立的辨证论治和收录的著名方剂,被后世历代医家推崇,为后世医家临证的基石,其成就和影响,大略总结如下。 (一)创立六经辨证论治体系 《伤寒论》的卓越贡献在于创立了六经辨证体系,医圣在全面分析外感热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结合病邪性质,正气强弱,表里转归,脏腑经络,阴阳气血等因素,将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各个解段所呈现的各种综合症状概括分类为六个证型,即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少阴病,厥阴病,并字此作为辨证的纲领。俗称三阴三阳。任何一个证型都不是一种独立的病症,而是外感病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某个阶级所呈现的综合症状,六经相互关联,相互转化,相互发展。其三阴三阳分证,客观反映了外感热病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由实到虚的发展规律,有极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其系统的辨证论治思想,不仅对外感热病的诊治有指导意义,而且广泛适用中医各科。(二)伤寒论继承和发展八纲论治 《伤寒论》中六经论治是运用阴阳,表里,寒热,实虚等中医理论,对六经之病位,病性,病机,病态,正邪等致病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求出正确的辨证结果,确实合适的治疗方法。而八纲辨证则是在《内经》,的基础理论指导下,在另一个理论高度的发展,来源于《内经,》,加以系统化,具体化,实用化,是二者的继承和发展! (三)《伤寒论》发展了脏腑经络腧穴学 伤寒杂病论中脏腑经络腧穴学,主要见于《金匮要略》部分,但在伤寒论中包含丰富的脏腑经络思想,。脏腑经络是人体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六经病的产生是脏腑经络受到外感风热后在人体的外在反映,具体并不是孤立的。伤寒论中丰富的脏腑经络的病症辩证论治,,为后世脏腑辩证理论体系的最后形成,典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伤寒论》完善外感温病学说。 广义的伤寒是一切外感病发热的总称,伤寒论在治疗上奠定了温病学说的理论基础,温病学说,实际是伤寒病论的发展和和补充。二者相互密补,使中医在外感病的理论辩证体系更加完善,并且疗效非凡。这个在2003年的非典治疗中再一次得到验证。当时凡是用中医药治疗的非典,无一有并发证和后遗症。 (五)伤寒论验证和细化对症的发展了本草学说 《伤寒论》丰富和扩展了《神农本草经》所载药物的功效和主治。医圣在继承前人用药经验基础上,根据临床实际,广泛使用,验证疗效,具体细化对症,为后世本草学说研究,开创一个新的局面,新的高度。 (六)《伤寒论》巨大的方剂学成就 秦汉时期,方剂学已发展到一定的水平,而伤寒论的成书则标志方剂学的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全书收方269首,使用药物214种,基本包括了临床各科常用方剂。使用药物多为4~7味,君臣佐使明了,组方严密,法药精准,方剂随症,疗效非凡。称传古方,剂型多样煎服科学,剂量准确,故被誉为“方药之祖”。 (七)医圣不恋官位,全心为民,为后世医家楷模 张仲景,官为长沙太守,不贪恋官位,在流行病大流行的期间,奋不顾身,一心为民治病救人。实为历代医家楷模,也是自晋唐后,成为祖国医学,医德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今天必须学的榜样! 伤寒论,辨析。辨病,脉,症,治法。是一个统一的前后互相关联。 先以六经分篇,六经主要症状,脉象,用药,现在人都乎视了一个主要问题,外在环境对病的构成要素,就是气温,天气。只有通过方剂才能体会。以前名医也多有论述,只不过学习者不能理会,方剂有君,臣,佐使,大热之方,大寒之方,有表剂,有里剂,部离不开辨病。 。伤寒论治疾病変化多端,只有先明白理解了天气跟人的关系,才能算入中医门 桂枝汤,以桂枝为君,那到了麻黄汤就为臣了,苓桂术甘汤,等君:臣佐使随意变化,为什么?伤寒论,每一经都有主方,都有君药。主药就是大气候,温凉寒热平燥湿季节因素,每一个季节因素都有君药, 而臣药与佐使之药,就是小气候,与人个体差异所做的调节,为君之药对,佐使之药变化有差异,也不会有大问 题。 伤寒论的意义? 第一,从理论到临床,奠定了人类医学的基础。 第二,函盖了历朝历代,乃至现代,人类认识疾病的最高水平。 第三。将人体分成六个层面,从阳到阴,从表入里,疾病的性质虚实寒热,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预防预后,疏理清晰完正。 第四,深刻揭示占人体百分之七十五的水,治水与治血同步,治水重于治血。反映出疾病的本质,必须走治水之路。 第五,为人类的医学保留一支对人类重大疾病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虎狼之师。 第六,面对从西方来的现代医学,愈来愈显示伤寒论的伟大。可以说,没有伤寒论,不会有千年中医,更不可能再须走千年。 《伤寒论》是东汉大医学家张仲景经历几十年艰辛劳动写成的医学巨著,包括《伤寒》《杂病》两大部分。此书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即有关辩证的理论、治疗法则、处方和用药〕兼备,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临床治疗专著,奠定了中国治疗学的基础。 以上内容回答完毕。
一、概述 胃炎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按照临床发病的缓急和病程长短一般将胃炎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临床表现常见:上腹痛、腹胀、嗳气、反复出血、食欲不振、反酸、恶心呕吐、乏力,便秘或腹泻等症状。 常用方有:四君子汤,小建中汤,厚朴温中汤,黄连汤,益胃汤。 四君子汤健脾益气,温中和胃,主治脾胃虚弱证,症见胃部隐痛,面色苍白,身体乏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小建中汤建中补虚、调养气血,主治中焦虚寒证,症见腹痛,喜温喜按,神疲乏力,心悸,虚烦,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细弦; 厚朴温中汤气除满,温中燥湿,主治脾胃寒湿气滞证,症见脘腹胀满或疼痛,不思饮食,四肢倦怠,舌苔白腻,脉沉弦; 黄连汤清上温下,和胃降逆,主治上热下寒证,症见腹中痛,胸脘闷,烦热,气逆欲呕,或肠鸣泄泻,舌苔白滑,脉弦; 三仁汤养阴益胃,主治胃阴损伤证,症见胃脘灼热隐痛,饥不欲食,口干咽燥,大便干结,或干呕,呃逆,舌红少津,脉细数。 二、方药详解 3.厚朴温中汤 【来源】《内外伤辨惑论》 【方药组成】厚朴30克、陈皮30克、炙甘草2克、茯苓2克、草豆蔻2克、木香2克、干姜2克。 【功效】行气除满,温中燥湿。 【主治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等。 【证型】脾胃寒湿气滞证。 【临床表现】脘腹胀满或疼痛,不思饮食,四肢倦怠,舌苔白腻,脉沉弦。 【药理研究】药理研究发现,本方有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促消化、抗溃疡等作用。 1.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本方中的厚朴、陈皮、木香均可抑制胃肠平滑肌的运动,对乙酰胆碱、氯化钡引起的肠管痉挛性收缩有拮抗作用,其解痉作用的机制可能与α-受体、胆碱能受体及直接抑制平滑肌有关; 2.促进消化液分泌:方中陈皮所含的挥发油对消化道有缓和的刺激作用,有利于胃肠积气的排出,与木香、草豆蔻都有促进胃液分泌,助消化的作用。厚朴对胃肠道有局部作用。干姜的挥发油和辛辣成分能使血管扩张.促进胃肠局部血液循环,增强消化液的分泌,提高机体的消化吸收能力; 3.抗溃疡:方中厚朴、茯苓、陈皮、甘草均有抗消化道溃疡的作用,茯苓、陈皮对动物实验性消化溃疡有预防效果,可使胃液酸度降低。厚朴对幽门结扎、水泛应激性溃疡所致的胃溃疡有抑制效果。甘草对实验性胃溃疡有明显抑制作用,甘草流浸膏灌胃,能直接吸附盐酸,并能抑制其基础分泌量,缓解胃肠痉挛。 【辨证要点】脘腹胀痛,舌苔白腻。 【用法用量】水煎服,加姜3片,早、晚分2次温服,于饭后半小时服用,每次150mL。 4.黄连汤 【来源】《伤寒论》 【方药组成】黄连9克、炙甘草9克、干姜9克、桂枝9克、人参6克、半夏9克、大枣4枚。 【功效】清上温下,和胃降逆。 【主治疾病】急慢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等。 【证型】上热下寒证。 【临床表现】腹中痛,胸脘闷,烦热,气逆欲呕,或肠鸣泄泻,舌苔白滑,脉弦。 【药理研究】药理研究发现,本方对乙醇、盐酸及阿司匹林诱发的大鼠三种胃黏膜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辨证要点】腹痛,胸闷,泄泻,苔白滑,脉弦。 【用法用量】水煎,白天服3次,夜间服2次,使药效持久。 5.益胃汤 【来源】《温病条辨》 【方药组成】沙参9克、麦冬15克、冰糖3克、生地15克、玉竹克。 【功效】养阴益胃。 【主治疾病】慢性胃炎。 【证型】胃阴损伤。 【临床表现】胃脘灼热隐痛,饥不欲食,口干咽燥,大便干结,或干呕,呃逆,舌红少津,脉细数。 【药理研究】药理研究发现,本方具有对胃肠平滑肌的双相调节,抗溃疡,抗炎等作用。 【辨证要点】胃脘隐痛,饥不欲食,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用法用量】水煎,早晚分2次温服,于饭后半小时服用,每次200mL。 【注意事项】舌苔黄腻,热重于湿者,不宜使用。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作者简介 :张强(康桥),男。依崆峒山,傍泾河水。生桫椤塬,学哈尔滨。年逾五十,历经风霜。出身医科,偏爱诗文。弄情笔墨,习修武学。“兰马”拥趸,万步有约。运动达人,健康桥梁。曾在《散文选刊》《家乡》《飞天》《甘肃日报》《平凉日报》《甘肃农民报》等媒体发表散文数篇。
汉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确立了胃肠病的辩证论治基础,他把《黄帝内经》中有关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确立了中医胃肠病的辩证基础。
胃肠是指胃、小肠、大肠,此处主要指胃和大肠病症的辨证,中医将小肠的实热证归于心火下移小肠,而小肠虚寒证候,多归于脾虚之中,因此这里主要讲述胃病证候和大肠病证候的辨证方法。
胃肠病辨证,包括胃、小肠、大肠常见病证的辨识和分析。胃病以受纳、腐熟功能障碍及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为主要病理改变。临床以食少,脘胀或痛,呕恶、呃逆、嗳气等为常见症状。大肠、小肠的病变,主要反映在传导功能和泌别清浊功能失常,因而其主要表现:一是大便的异常,如泄泻、便秘、下痢脓血等;二是腹胀、腹痛、肠鸣等腹部的症状。胃肠病的证候有虚实之分。虚证多因饮食不节,饥饱失常,久病失养,或因吐泻太过,或温热病后期,耗伤阴津,或年老阴血亏少等原因所致;实证多由饮食倍伤,或误食不洁之品,或寒邪、热邪内犯胃肠而成。
胃肠病的中医辨证主要包括胃气虚证型、胃阴虚证型、胃阳虚证型、胃热(火)证型、寒犯肠胃型、食滞胃肠证型、胃腑气滞证型、胃腑血瘀证型、胃肠实热证型、大肠液亏证型、肠虚滑脱证型、肠道湿热症型、虫积肠道证型等类型。
胃肠病证是临床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的病证,临证时要辨清病证在胃还是在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辨清其寒、热、虚实,但胃肠病以实证(注:实证是指邪气过盛、脏腑功能活动抗盛所表现的症候。实证的形成,一是外感六淫邪气侵犯人体,二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以致痰饮、水湿、淤血等病理产物停留在体内所致。由于邪气的性质及所在的部位的不同。因此临床表现亦不一样。一般常见的有发热,形体壮实,声高气粗,精神烦躁,胸胁脘腹涨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或热痢下重,小便短赤,苔厚腻,脉实有力等。)、热证(注:热证指有一组热象的症状和体征。)居多,老弱之人则以虚、寒证(注:虚症是指人体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减退所表现的证侯,多见于素体虚弱,后天失调,或久病、重病之后,以及七情劳倦,房事过度所致的阴阳气血亏虚而形成。但因气血阴阳虚损的程度不同,所以临床上又有血虚、气虚、阴虚、阳虚的区别。寒证是指有一组寒象的症状和体征。)或者虚实来杂居多,临证当细辨之。
学习伤寒杂病论要明白伤寒的意义,杂病的意义,论的意义,伤寒是使寒伤的意思,寒就是被封藏的阳气,阳气是靠水来封藏的,虽在言阳,阴寓阳中,当人体的阳气不按一年节气或者一天的节奏升降出入,妄动就是伤寒。人体阴阳互根,阳生阴长,阳杀阴藏,是顺应四时之序的,不及太过都为伤寒。杂病多为伤寒的进一步深化,由伤寒过渡到了伤阴的程度,伤寒伤的是人体的阳,为阳虚,杂病是伤阳后的各种错综复杂之证,多为阳虚进而阴虚。杂病的杂字即是之反复叠加发生的伤寒不断伤阳进而伤阴,阴为可见的器质形体,比较难治。论字就是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从问题的提出,再到问题的发生的原因,进而找到一种解决的方法。伤寒杂病论就是从二十四节气上,看到人体的失序,失序的表现征兆体现在外证和脉象舌胎上,通过对失序原因的判断,进而主要通过药物入脏腑来调节人体合于四时的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药物本身即是二十四节气阴阳的产物,借助药物隐藏的时空阴阳来调节失序的人体之阴阳,如果同时借助二十四节气本身的阴阳,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方案包含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是理法方药的一套方案。此方案以药物为主,但也包含了简单的针灸等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但伤寒杂病论是以药物入口为主的,但伤寒杂病论的应用应该不限于此,可以借助针灸砭药和导引按跷也可应用。也可变服用药物为其他方法,比如外用贴敷等,服用药物入胃,进而进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以作用在阳明经上,进而达其他十一经和奇经八脉别络孙络,乃至经筋皮部。应该也可以通过进入其他经络和部位作用于整个人体。此方案是解决已病的方案,并非是治未病的,治未病的方案为于调心养神修身养性。
明代以前关于《伤寒论》的文献及其特点简述晋代王叔和收集整理的《伤寒杂病论》,使《伤寒杂病论》得以流传开来。北宋校正医书局校订的《伤寒论》,将王叔和的《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北宋韩祗《伤寒微旨论》,论述辨脉、汗、下、温中等治疗大法、用药、证治,并附方论和治案。北宋朱肱《类证活人书》(又叫《南阳活人书》),分述伤寒各种相类证候和一些杂病证治,并介绍小儿、妇人伤寒及治疗方药等,颇多发明。北宋庞安时《伤寒总病论》,论述伤寒六经分证、与伤寒有关的一些杂症以及暑病、寒疫、温病等,并介绍汗、吐、下、温、灸等治法,处方用药在《伤寒论》基础上有相当的补充和发挥。南宋杨士瀛《伤寒类书活人总括》,总括《伤寒论》《类证活人书》等伤寒专著的内容,参附个人见解及伤寒多种证候的证治。南宋郭雍《伤寒补亡论》,取《千金方》《类证活人书》以及庞安时、常器之诸家学说,参以己见,对《伤寒论》他认为缺失的地方予以补充。但书中有将仲景原文与后世注文相互掺混之处。南宋李知先《南阳活人书括》,以歌括形式论述《南阳活人书》,一证一歌或二、三歌不等。金代成无几《注解伤寒论》,随文训释,辨析六经及仲景方论颇详。金代成无几《伤寒明理论》,扼要辨析伤寒五十种症候的症状和病理,选取《伤寒论》二十首常用方,分析其功能主治以及药物配伍关系。元代吴恕《伤寒图歌活人指掌》,选《伤寒论》、《南阳活人书》等伤寒专著内容,以及宋代李知先《活人书括》中伤寒诸证歌诀,绘图列表,论述伤寒证治颇详。元代杜清碧《伤寒金镜录》,叙述三十六种舌象,联系病证以伤寒为主。明代陶华《伤寒六书》,是陶氏六种伤寒著作(伤寒琐言、伤寒家秘的本、伤寒杀车捶法、伤寒一提金、伤寒截江网、伤寒明理续论)的合称,受朱肱《类证活人书》影响,在分证和伤寒治法方面,较之前人有所发展。明代方有执《伤寒论条辨》。方氏认为《伤寒论》原貌应是伤寒、杂病相兼,遂对《伤寒论》重予编注考订,将太阳病分为风伤卫、寒伤营、营卫俱伤三部分。
东汉张仲景为《伤寒卒病论》合十六卷,其中十卷论伤寒,亡六卷。宋•翰林学士王洙在馆阁日于蠹简中得仲景《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则辨伤寒,中则论杂病,下则载其方并疗妇人。六朝•陈延之《小品方》载《张仲景辨伤寒并方》九卷、《张仲景杂方》八卷。所载卷数虽不相符,但从中可见伤寒、杂病,古已分类。清•柯琴谓:“自晋王叔和编次,伤寒、杂病分为两书。”又说:“世谓治伤寒,即能治杂病,岂知仲景《杂病论》即在《伤寒论》中。”“伤寒之中最多杂病,内外夹杂,虚实互呈”,“条文不冠伤寒者,即与杂病同义。”并举“结胸、藏结、阴结、阳结、瘀热发黄、热入血室、谵语如狂、或因伤寒、或非伤寒,绘云杂沓,兼见杂病。” 笔者以为辨伤寒、杂病至关紧要,非特在目录学中,在临床应用中亦应探索究竟。从今现代医学角度,结合临床治验,录病案数例,一隅之举,或可寻一贯之理,不揣浅陋,尚祈同道指正。 1.伤寒(含痉、湿、暍、风寒外感、温病、瘟疫、温毒、夹食伤寒、夹痰伤寒、夹气伤寒、夹血伤寒、霍乱、阴阳易等)指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后当病原体毒素量达到足以激活体内某些潜在系统(包括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补体系统、激肽系统、凝血与纤溶系统)产生各种超生理剂量的生物血管活性物质以及炎症介质、内源性有毒物质,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病理进程。期间显示为炎症、发热、微循环障碍、毒血症、水、电解质代谢障碍、缺氧、休克、脑水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以及急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肝性脑病、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不同病理时相,大体符合于伤寒传经(含两感、六经相传、直中、合病、并病、坏病等)。因此,伤寒概括急性热病发病过程(含传染病显性感染的传染过程)以及机体急性自稳态失衡的“应急”状态在中。《伤寒论》中六经既含纵向的系统病理生理学,又相当于横向的病理生理过程。故六经为百病提纲,分司诸病,非仅为伤寒一证立法,无论伤寒、杂病、凡伤寒传经、杂病中脏腑损害急剧改变着均进入六经病证治范围。 2.杂病指无急性全身病理变化,可分为以下两种: (1)非感染性以特定脏腑损害为主的慢性病证,如中风(脑血管损害)、历节(风湿病、免疫损伤)、虚劳(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胸痹心痛短气(冠心病、心肌梗塞等)、水气病(肾损害)等。其证多用杂病方。 (2)虽属感染性疾患但病理变化和症状、体征均局限于特定脏腑,如肺痿(结核病、慢性肺炎)、肺痈(肺脓肿、脓胸等)、痰饮咳嗽(慢性支气管炎等)均已肺症状为主;黄疸(肝胆疾患)以肝、胆为主;腹满、寒疝、宿食和呕、吐、哕、下利等以脾、胃为主,故其证治亦多用杂病方。呕、吐、哕、下利若出现严重脱水、休克者则投以四逆辈从六经病证治。 3.伤寒中见杂病,指伤寒未罢,又见杂病。其情况大抵分两种: (1)疾病较轻,全身症状减弱,发生局限于特定脏腑部位病证如小结胸、痞证等。 (2)病情严重,因特定脏腑器官损害,更导致全身症状加剧,机体重要器官功能衰竭者,如大结胸、蓄血等。其余杂病,亦不外向前两者归类,因伤寒兼见杂病,故证治均列入《伤寒论》中。下举笔者早年治验病理,略加辨析: 【病例1】王某,男13岁,1960年12月13日入院。6日前发热、头痛、咳嗽,吐白色泡沫样痰,呼吸困难,右胸部剧痛。体温37℃,呼吸66次/分,脉搏116次/分,无欲状,面色白,轻度发绀。右肺后上中下均叩浊,肺听诊有管状呼吸音。心界左乳线外,心音亢进,节律正。白细胞12700/立方毫米,中性多核84%,杆状6%,淋巴细胞10%。X光所见:右上大片状模糊影,密度均匀。西医诊断:右大叶性肺炎、右胸腔积液。治疗用青霉素,静滴10%葡萄糖等,症状仍加重。 中医辨证:寒热往来,头痛、胸痛、默默不语饮食,心下按之满痛,脉浮滑,舌苔白腻,诊为太阳少阳并症、小结胸证。用柴陷汤除烦涤痰。 方剂:黄连、黄芩、清夏、生姜、甘草各12g,柴胡、糖瓜蒌各15g,生牡蛎20g。服3剂后胸痛减轻,7剂后胸透:肺炎吸收,仅有叶间胸膜影,后痊愈出院。 【病例2】金某,女10岁,1961年2月10日入院。发病半个月,喘,胸痛痰臭,便秘,右肺上部叩浊,听诊有空洞呼吸音。右二肋间隙有直径大包状隆起,随呼气向胸壁突出,吸气则不见,触之剧痛。X光:纵隔障及大气管左移,右肺为弥漫性阴影。西医诊断:肺脓肿、包裹性脓气胸。用大剂量抗菌素及抽脓引流等,症状仍加剧。 中医辨证:身无大热,但头汗出,剂颈而还,心下满,痛及胸胁,短气烦躁,心中懊憹,口干燥,舌苔黄,脉沉紧,属大结胸证,用大陷胸丸。 方剂:大黄、芒硝、葶苈各15g,杏仁10g,甘遂。服3剂后排稀便,除隆起部触痛外,其它自觉症状消失,后治愈出院。 【病例3】孙某,男,11月,1969年12月14日入院,二个月来咳嗽,消化不良,以肺炎胃肠型,佝偻病,营养不良性贫血入院。查体:患儿外貌消瘦,面色苍白,因腹肌弛缓而呈蛙腹,双肺底有多数小水泡音,肝大肋下,脾大,血红蛋白,红细胞261万/立方毫米,白细胞12750/立方毫米,中性杆状1%,分叶29%,淋巴细胞66%,嗜酸性4%。 中医辨证:发热,咳嗽,喘满,腹满按之软,食不下,下利,为太阳病外证未除,协热而利,利下不止,中气不能上接胸中之阳,属太阳病陷入太阴,缘于虚痞所致。诊为太阳太阴并证,痞证。用桂枝人参汤温之,以散其痞气。 方用:桂枝10g,人参,白术10g,干姜,甘草。3剂后迅速好转治愈。 【病例4】王某,男,32岁,1983年11月26日确诊为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危重型)入院。11月23日,开始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入院后主诉:周身乏力,头痛,腰痛,口渴喜凉饮。小便少、色黄、大便秘结、色黑。查体:酒醉貌,眼结膜充血、水肿,口唇发绀,鼻衄,皮肤有瘀点,少腹急结,舌红绛,苔黄而干,脉滑数。化验:尿蛋白(++++),白细胞0-2/高倍镜,上皮细胞2-4/高倍镜。血红细胞484万/立方毫米,血红蛋白,血小板9万/立方毫米,白细胞22000/立方毫米,其中分叶50%、淋巴48%,异淋2%。生化检查:尿素氮116毫克%。 中医辨证:太阳传经,瘀热在里,热与血结于下腹,故“其人如狂,少腹急结”,诊为太阳“蓄血”证,投桃核承气汤加水蛭方用:桃仁20g,桂枝、甘草各15g,大黄30g,芒硝、水蛭各10g。连服4剂,诸证消失治愈。 ......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风、寒属物理性致病因素,在疾病的演进中并不继续起作用,真实病因是致病微生物。不同中枢病原体因其毒力、侵袭力、侵入部位、侵入人体数量、作用时间和机体免疫机能的差异,而出现不同的病理反应过程。脉浮为传染性发热第一时相皮肤血管收缩转为舒张时动脉血压的轻度变化,故有脉缓、脉阴阳俱紧等诸般变化,头痛、体痛与致炎因素作用于体液因素中形成释放的炎症介质有关:如低浓度的5-羟色胺激肽均有致痛作用;高浓度的FGE可直接刺激痛觉感受器而单独致痛。
张仲景为人谦虚谨慎,提倡终身坚持学习。他在序文中说:“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张仲景引用孔子语录,在于说明自己不是天才,只能靠刻苦努力学习来获得知识。他特别表明自己从青少年时期就热爱医学,请允许他扎扎实实地按照孔子的话去做,因为医学没有止境,必须终身坚持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张仲景为后人树立了淳朴无华、勤恳踏实的学风。《伤寒杂病论》著述风格朴实简练,毫无浮辞空论,对后世中医著作影响甚大。他诊病和学习时遇到一丝一毫的疑问,即“考校以求验”,绝不放过,一定要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张仲景是一位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无神论思想的医学家。
3000字的文献可以找到其它很多这类文献呀~免费查阅的你可以自己去看看汉斯的(中医学)
一、《伤寒论》文献研究1 成无己生平及《注解伤寒论》撰注年代考 中华医史杂志 1998(4)2 《伤寒补亡论》引《伤寒论》文所据祖本之探讨 中医文献杂志 1998(3)3 《注解伤寒论》引书简考 中医文献杂志 1999(2)4 《注解伤寒论》所据祖本考 中华医史杂志 1999(4)5 《注解伤寒论》的学术特色及对后世的影响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9(6)6 《伤寒明理论》的学术特色及对后世的影响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1)7 《伤寒明理续论》的特色及不足 国医论坛 2001(3)8 《注解伤寒论》释误考 中医文献杂志 2003(4)9 《注解伤寒论》书名考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0 《注解伤寒论》首次刊刻过程考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1 试论成注《伤寒论》版本对后世的影响 中医文献杂志 2004(2)12 《注解伤寒论》“府病说”对后世的影响 中医药学刊2004(7)13 试析成无已阐释《伤寒论》的辨证思维方法 四川中医2004(5)14 成无已生平考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3)二、中医医史内史、外史研究1. 略论道教文化对《千金要方》的影响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3(2)2. 万密斋小儿心理疗法浅析 国医论坛2003(2)3. 瘀血体质的状态及形成因素 江西中医药 2003(4)4. 孙思邈小儿护养法的启示 中医研究2003(3)5. 体质与证的区别与联系及其临床意义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5)6. 论归经学说的提出对方剂学发展的影响 中国中医基础理论杂志 2003(10)7. 哕义衍变考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3(2)8. 文医交叉课程《训诂学》教学体会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2003(12)9. 试论宋儒治学方法对宋士大夫编撰医书的影响 中华医史杂志 2005(3)10. 从《千金宝要》看宋文人编撰医书的思路 国医论坛 2003(6)11. 从历法谈李时珍以《雷公药对》所用历法为周历之误 医学求真集 2003 第六届中医文献学术研讨会12. 试析宋士大夫私人编撰医书之原因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4(2)13. 试论宋儒治学方法对宋《伤寒论》文献研究方法的影响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1)14. 从五脏五行配属关系的多样性看医学发展的轨迹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4 (4)15. 谈医学史外史研究倾向的思考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4(10)16. 《中医古籍文献学》学习体会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5(3)17. 道家复归婴儿的现代养生意义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4(6)第二位18. 从《本草纲目》看药物炮制法改进的原因 光明中医2007(1)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中医医史文献研讨会 06威海19. 《伤寒明理论》、《伤寒明理续论》的比较研究 中国中医基础理论2007(8)20. 《难经本义》初次刊刻情况考 中华医史杂志 2007(6)21. 《十四经发挥》十四经模式的确立及丹道文化背景分析 医学与哲学 2007(1)22. 试述《本草纲目》对药物炮炙法的贡献 光明中医2007(1)23. 谈滑寿整理《素问》的成就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24. 从李济马的知识结构看儒家思想对其医学成就的影响 医学与哲学2007(5)25. 郭思与《千金方》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7(5)三、教学研究1. 《训诂学》渗透医学人文精神教学法的尝试 中医药学刊2007(5)2. 谈《训诂学》教学中学生阅读及理解古医书能力的培养中医教育 2005(2)3. 人文社科知识介绍在《中医文献发展史》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中医教育 2005(1)
《伤寒杂病论》原文:脉法——《伤寒杂病论》第一篇问曰:脉何以知气血脏腑之诊也?师曰:脉乃气血先见,气血有盛衰,脏腑有偏胜。气血俱盛,脉阴阳俱盛;气血俱衰,脉阴阳俱衰。气独胜者,则脉强;血独盛者,则脉滑;气偏衰者,则脉微;血偏衰者,则脉涩;气血和者,则脉缓;气血平者,则脉平;气血乱者,则脉乱;气血脱者,则脉绝;阳迫气血,则脉数;阴阻气血,则脉迟;若感于邪,气血扰动,脉随变化,变化无穷,气血使之;病变百端,本原别之;欲知病源,当凭脉变;欲知病变,先揣其本,本之不齐,在人体躬,相体以诊,病无遁情。 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荣卫血气,在人体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随时动作,肖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一时之间,变无经常,尺寸参差,或短或长。上下乖错,或存或亡。病辄改易,进退低昂。心迷意惑,动失纪纲。愿为具陈,令得分明。师曰:子之所问,道之根源。脉有三部,尺寸及关。荣卫流行,不失衡铨。肾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经常,不失铢分。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二刻,一周循环。当复寸口,虚实见焉。变化相乘,阴阳相干。风则浮虚,寒则牢坚;沉潜水蓄,支饮急弦;动则为痛,数则热烦。设有不应,知变所缘,三部不同,病各异端。太过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见,中必有奸,审察表里,三焦别焉,知其所舍,消息诊看,料度脏腑,独见若神。为子条记,传与贤人。师曰:平脉大法,脉分三部。浮部分经,以候皮肤经络之气;沉部分经,以候五脏之气;中部分经,以候六腑之气。师曰:脉分寸关尺,寸脉分经以候阳,阳者气之统也;尺脉分经以候阴,阴者血之注也;故曰阴阳。关上阴阳交界,应气血升降,分经以候中州之气。问曰:经说,脉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谓也?师曰:脉,人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肺气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气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气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气也;按之至骨者,肾气也。假令下利,寸口、关上、尺中,悉不见脉,然尺中时一小见,脉再举头者,肾气也。若见损至脉来,为难治。问曰:东方肝脉,其形何似?师曰:肝者木也,名厥阴,其脉微弦濡弱而长,是肝脉也。肝病自得濡弱者,愈也。假令得纯弦脉者,死,何以知之?以其脉如弦直,此是肝脏伤,故知死也。南方心脉,其形何似?师曰:心者火也,名少阴,其脉洪大而长,是心脉也。心病自得洪大者,愈也。假令脉来微去大,故名反,病在里也。脉来头小本大,故曰复,病在表也。上微头小者,则汗出;下微本大者,则为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西方肺脉,其形何似?师曰:肺者金也,名太阴,其脉毛浮也,肺病自得此脉。若得缓迟者,皆愈;若得数者,则剧。何以知之?数者南方火也,火克西方金,法当痈肿,为难治也。北方肾脉其形何似?师曰:肾者水也,其脉沉而石,肾病自得此脉者,愈;若得实大者,则剧;何以知之?实大者,长夏土王,土克北方水,水脏立涸也。师曰:人迎脉大,趺阳脉小,其常也;假令人迎趺阳平等为逆;人迎负趺阳为大逆;所以然者,胃气上升动在人迎,胃气下降动在趺阳,上升力强故曰大,下降力弱故曰小,反此为逆,大逆则死。师曰:六气所伤,各有法度;舍有专属,病有先后;风中于前,寒中于背;湿伤于下,雾伤于上;雾客皮腠,湿流关节;极寒伤经,极热伤络;风令脉浮,寒令脉紧,又令脉急;暑则浮虚,湿则濡涩;燥短以促,火躁而数;风寒所中,先客太阳;暑气炎热,肺金则伤;湿生长夏,病入脾胃;燥气先伤,大肠合肺;壮火食气,病生于内,心与小肠,先受其害;六气合化,表里相传;脏气偏胜,或移或干;病之变证,难以殚论;能合色脉,可以万全。问曰:上工望而知之,中工问而知之,下工脉而知之,愿闻其说。师曰:夫色合脉,色主形外,脉主应内;其色露脏,亦有内外;察色之妙,明堂阙庭;察色之法,大指推之;察明堂推而下之,察阙庭推而上之;五色应五脏,如肝色青,脾色黄,肺色白,心色赤,肾色黑,显然易晓;色之生死,在思用精,心迷意惑,难与为言。色青者,病在肝与胆;假令身色青,明堂色微赤者,生;白者,死;黄白者,半死半生也。色赤者,病在心与小肠;假令身色赤,明堂微黄者,生;黑者,死;黄黑者,半死半生也。色黄者,病在脾与胃;假令身色黄,明堂微白者,生;青者,死;黄青者,半死半生也。色白者,病在肺与大肠;假令身色白,明堂色微黑者,生;赤者,死;黄赤者,半死半生也。色黑者,病在肾与膀胱;假令身色黑,明堂色微青者,生;黄者,死;黄赤者,半死半生也。阙庭脉色青而沉细,推之不移者,病在肝;青而浮大,推之随转者,病在胆。阙庭脉色赤而沉细,推之参差不齐者,病在心;赤而横弋,推之愈赤者,病在小肠。阙庭脉色黄,推之如水停留者,病在脾;如水急流者,病在胃。阙庭脉色青白,推之久不还者,病在肺;推之即至者,病在大肠。阙庭脉色青黑直下睛明,推之不变者,病在肾;推之即至者,病在膀胱。明堂阙庭色不见,推之色青紫者,病在中焦有积;推之明于水者,病在上焦有饮;推之黑赤参差者,病在下焦有寒热。问曰:色有内外,何以别之?师曰:一望而知者,谓之外;在明堂阙庭,推而见之者,谓之内。病暴至者,先形于色,不见于脉;病久发者,先见于脉,不形于色;病入于脏,无余证者,见于脉,不形于色;病痼疾者,见于脉,不形于色也。问曰:色有生死,何谓也?师曰:假令色黄如蟹腹者,生;如枳实者,死;有气则生,无气则死,余色仿此。师曰:人秉五常,有五脏,五脏发五声,宫、商、角、徵、羽是也;五声在人,各具一体;假令人本声角变商声者,为金克木,至秋当死;变宫、徵、羽皆病,以本声不可变故也。人本声宫变角声者,为本克土,至春当死;变商、徵、羽皆病。人本声商变徵声者,为火克金,至夏当死;变宫、角、羽皆病。人本声徵变羽声者,为水克火,至冬当死;变角、宫、商皆病。人本声羽变宫声者,为土克水,至长夏当死;变角、商、徵皆病。以上所言,皆人不病而声先病者,初变可治,变成难瘳;词声之妙,差在毫厘,本不易晓,若病至发声则易知也。师曰:持脉,病人欠者,无病也。脉之,呻者,病也。言迟者,风也。摇头言者,里痛也。行迟者,表强也。坐而伏者,短气也。坐而下一脚者,腰痛也。里实护腹,如怀卵物者,心痛也。病人长叹声,出高入卑者,病在上焦;出卑入高者,病在下焦;出入急促者,病在中焦有痛处;声唧唧而叹者,身体疼痛;问之不欲语,语先泪下者,必有忧郁;问之不语,泪下不止者,必有隐衷;问之不语,数问之而微笑者,必有隐疾。实则谵语,虚则郑声;假令言出声卑者,为气虚;言出声高者,为气实;欲言手按胸中者,胸中满痛;欲言手按腹者,腹中满痛;欲言声不出者,咽中肿痛。师曰:脉病人不病,名曰行尸,以无王气,卒眩仆,不识人者,短命则死。人病脉不病,名曰内虚,以少谷神,虽困无苦。师曰:脉,肥人责浮,瘦人责沉。肥人当沉,今反浮;瘦人当浮,今反沉,故责之。师曰:呼吸者,脉之头也。初持脉来疾去迟,此出疾入迟,名曰内虚外实也。初持脉,来迟去疾,此出迟入疾,名曰内实外虚也。寸口卫气盛,名曰高;荣气盛,名曰章;高章相搏,名曰纲。卫气弱,名曰惵;荣气弱,名曰卑;惵卑相搏,名曰损。卫气和,名曰缓;荣气和,名曰迟;迟缓相搏,名曰沉。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问曰:二月得毛浮脉,何以处言至秋当死。师曰:二月之时,脉当濡弱,反得毛浮者,故知至秋死。二月肝用事,肝属木,脉应濡弱,反得毛浮者,是肺脉也。肺属金,金来克木,故知至秋死。他皆仿此。师曰:立夏得洪大脉是其本位。其人病身体苦疼重者,须发其汗。若明日身不疼不重者,不须发汗。若汗濈濈自出者,明日便解矣。何以言之?立夏脉洪大是其时脉,故使然也。四时仿此。问曰:凡病欲知何时得,何时愈,何以知之?师曰:假令夜半得病者,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者,夜半愈。何以言之?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以阳得阴则解也。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以阴得阳则解也。问曰:脉病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别之?答曰: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阳为和平,虽剧当愈。师曰: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此皆不治,决死也。若计其余命生死之期,期以月节克之也。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假令濡而上鱼际者,宗气泄也;孤而下尺中者,精不脏也;若乍高乍卑,乍升乍坠,为难治。寸口脉缓而迟,缓则阳气长,其色鲜,其颜光,其声商,毛发长;迟则阴气盛,骨髓生,血满,肌肉紧薄鲜鞕。阴阳相抱,荣卫俱行,刚柔相得,名曰强也。寸口脉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腑,迟为在脏。假令脉迟,此为在脏也。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荣。荣卫俱病,骨节烦疼,当发其汗也。寸口脉浮而数,浮为风,数为热,风为虚,虚为寒,风虚相搏,则洒淅恶寒也。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也?师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也。何谓阳脉不足?师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何谓阴不足?师曰:假令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阴脉弱者,则血虚。血虚则筋急也。其脉涩者,荣气微也。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荣气微者,加烧针,则血留不行,更发热而躁烦也。寸口脉阴阳俱紧者,法当清邪中于上焦,浊邪中于下焦。清邪中于上,名曰洁也;浊邪中于下,名曰浑也,阴中于邪,必内栗也,表气微虚,里气不守,故使邪中于阴也。阳中于邪,必发热、头痛、项强、颈挛、腰痛、胫酸,所谓阳中雾露之气,故曰清邪中上。浊邪中下,阴气为栗,足膝逆冷,便溺妄出,表气微虚,里气微急,三焦相混,内外不通,上焦怫郁,脏气相熏,口烂食断也。中焦不治,胃气上冲,脾气不转,胃中为浊,荣卫不通,血凝不流。若胃气前通者,小便赤黄,与热相搏,因热作使,游于经络,出入脏腑,热气所过,则为痈脓。若阴气前通者,阳气厥微,阴无所使,客气内入,嚏而出之,声嗢咽塞,寒厥相追,为热所拥,血凝自下,状如豚肝,阴阳俱厥,脾气弧弱,五液注下,下焦不阖,清便下重,令便数难,脐筑湫痛,命将难全。寸口脉阴阳俱紧者,口中气出,唇口干燥,蜷卧足冷,鼻中涕出,舌上胎滑,勿妄治也。到七日以来,其人微发热,手足温者,此为欲解;或到八日以上,反大发热者,此为难治。设使恶寒者,必欲呕也;腹内痛者,必欲利也寸口脉阴阳俱紧,至于吐利,其脉独不解,紧去人安,此为欲解。若脉迟至六七日,不欲食,此为晚发,水停故也,为未解;食自可者,为欲解。寸口脉浮而大,有热,心下反鞕,属脏者攻之,不令发汗。属腑者不令溲数。溲数则大便鞕,汗多则热甚,脉迟者尚未可攻也。问曰:病有战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师曰:脉浮而紧,按之反芤,此为本虚,故当战而汗出也。其人本虚,是以发战。以脉浮紧,故当汗出而解也。若脉浮数,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虚;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发战也。问曰:病有不战而汗出解者何也?师曰:脉大而浮数,故不战汗出而解也。问曰:病有不战不汗出而解者,何也?答曰:其脉自微,此以曾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以内无津液,此阴阳自和,必自愈,故不战不汗出而解也。问曰:伤寒三日,脉浮数而微,病人身凉和者,何也?师曰:此为欲解也。解以夜半。浮而解者,濈然汗出也;数而解者,必能食也;微而解者,必大汗出也。脉浮而迟,面热赤而战惕者,六七日当汗出而解。反发热者差迟。迟为无阳,不能作汗,其身必痒也。病六七日,手足三部脉皆至,大烦而口噤不能言,其人躁扰者,未欲解也。若脉和,其人不烦,目重,睑内际黄者,此欲解也。师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知伏气。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若脉微弱者,当喉中痛似伤,非喉痹也。病人云:实咽中痛,虽尔,今复宜下之。师曰:病家人请云:病人苦发热,身体疼,病人自卧,师到,诊其脉,沉而迟者,知其差也;何以知之?凡表有病者,脉当浮大,今反沉迟故知愈也;假令病人云:腹内卒痛,病人自坐,师到,脉之,浮而大者,知其差也;凡里有病者,脉当沉细,今反浮大,故知愈也。师曰:病家人来请云,病人发热,烦极。明日师到,病人向壁卧,此热已去也。设令脉不和,处言已愈。设令向壁卧,闻师到,不惊起而盼视,若三言三止,脉之,咽唾者,此诈病也。设令脉自和,处言此病大重,当须服吐下药,针灸数十百处,乃愈。问曰:脉有灾怪,何谓也?师曰:假令人病,脉得太阳,与形证相应,因为作汤。比还送汤如食顷,病人乃大吐,若下利,腹中痛。师曰:我前来不见此证,今乃变异,是名灾怪。又问曰:何缘得此吐利?师曰:或有旧时服药,今乃发作,故名灾怪耳。辨脉法——《伤寒杂病论》第二篇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师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凡脉沉、涩、迟、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阴阳相搏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若脉数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然动摇者,名曰动也。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脉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脉阴阳俱促,当病血,为实;阴阳俱结,当亡血,为虚;假令促上寸口者,当吐血,或衄;下尺中者,当下血;若乍促乍结为难治。脉数者,久数不止,止则邪结,正气不能复,却结于脏;故邪气浮之,与皮毛相得脉数者,不可下,下之,必烦利不止。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师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七日当剧。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鞕,名曰阴结也。期十四日当剧。脉蔼蔼,如车盖者,名曰阳结也。脉累累,如循长竿者,名曰阴结也。脉瞥瞥,如羹上肥者,阳气微也。脉萦萦,如蜘蛛丝者,阴气衰也。脉绵绵,如泻漆之绝者,亡其血也。问曰:脉有残贼,何谓也?师曰:脉有弦、紧、浮、滑、沉、涩,此六脉,名曰残贼,能为诸脉作病也。问曰:脉有相乘、有纵、有横、有逆、有顺,何也?师曰: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名曰纵;火行乘水,木行乘金,名曰横;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名曰逆;金行乘水,木行乘火,名曰顺也。问曰:濡弱何以反适十一头?师曰:五脏六腑相乘故令十一。脉阴阳俱弦,无寒热,为病饮。在浮部,饮在皮肤;在中部,饮在经络;在沉部,饮在肌肉;若寸口弦,饮在上焦;关上弦,饮在中焦;尺中弦,饮在下焦。脉弦而紧者,名曰革也。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紧者如转索无常也。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问曰:曾为人所难,紧脉从何而来?师曰:假令亡汗、若吐,以肺里寒,故令脉紧也。假令咳者,坐饮冷水,故令脉紧也。假令下利,以胃中虚冷,故令脉紧也。寸口脉浮而紧,医反下之,此为大逆。浮则无血,紧则为寒,寒气相搏,则为肠鸣,医乃不知,而反饮冷水,令汗不出,水得寒气,冷必相搏,其人即饐。寸口脉微,尺脉紧,其人虚损多汗,知阴常在,绝不见阳也。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虚,大为气强,风气相搏,必成隐疹,身体为痒。痒者名曰泄风,久久为痂癞。寸口脉浮而大,浮为虚,大为实;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不行,涩者荣气不逮。荣卫不能相将,三焦无所仰,身体痹不仁。荣气不足,则烦疼,口难言;卫气虚者,则恶寒数欠。三焦不归其部,上焦不归者,噫而酢吞;中焦不归者,不能消谷引食;下焦不归者,则遗溲。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衰,涩者荣气不足。卫气衰则面色黄;荣气不足则面色青。荣为根,卫为叶。荣卫俱微,则根叶枯槁,而寒栗咳逆,唾腥吐涎沫也。寸口脉微而缓,微者卫气疏,疏则其肤空;缓者胃气实,实则谷消而水化也。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荣盛则其肤必疏,三焦绝经,名曰血崩。寸口脉弱而缓,弱者阳气不足,缓者胃气有余,噫而吞酸,食卒不下,气填于膈上也。寸口脉弱而迟,弱者卫气微,迟者荣中寒;荣为血,血寒则发热;卫为气,气微者心内饥,饥而虚满不能食也。寸口脉弱而涩,尺中浮大,无外证者,为病属内伤。寸口脉弱而涩,尺中濡弱者,男子病失精,女子病赤白带下。寸口脉洪数,按之弦急者,当发瘾疹;假令脉浮数,按之反平者,为外毒;脉数大,按之弦直者,为内毒,宜升之,令其外出也;误攻则内陷,内陷则死。寸口脉洪数,按之急滑者,当发痈脓;发热者,暴出;无热者,久久必至也。寸口脉浮滑,按之弦急者,当发内痈;咳嗽胸中痛为肺痈,当吐脓血;腹中掣痛为肠痈,当便脓血。寸口脉大而涩,时一弦,无寒热,此为浸淫疮所致也;若加细数者,为难治。趺阳脉紧而浮,浮为气,紧为寒。浮为腹满,紧为绞痛。浮紧相搏,肠鸣而转,转即气动,隔气乃下。少阴脉不出,其阴肿大而虚也。趺阳脉微而紧,紧则为寒,微则为虚,微紧相搏,则为短气。趺阳脉大而紧者,当即下利,为难治。趺阳脉浮,浮则为虚,浮虚相搏,故令气饐,言胃气虚竭也;此为医咎,责虚取实,守空迫血;脉滑则为哕,脉浮鼻中燥者,必衄也。趺阳脉迟而缓,胃气如经也。趺阳脉浮而数,浮则伤胃,数则动脾,此非本病,医特下之所为也。荣卫内陷,其数先微,脉反但浮,其人必大便鞕,气噫不除。何以言之?本以数脉动脾,其数先微,故知脾气不治,大便鞕,气噫不除。今脉反浮,其数改微,邪气独留,心中则饥,邪热不杀谷,潮热发渴,数脉当迟,缓病者则饥。数脉不时,则生恶疮也。趺阳脉浮而涩,少阴脉如经者,其病在脾,法当下利。何以知之?若脉浮大者,气实血虚也。今趺阳脉浮而涩,故知脾气不足,胃气虚也。以少阴脉弦,而沉才见,此为调脉,故称如经也。若反滑而数者,故知当屎脓也。趺阳脉浮而芤,浮者胃气虚,芤者荣气伤,其身体瘦,肌肉甲错,浮芤相搏,宗气衰微,四属断绝也。趺阳脉浮而大,浮为气实,大为血虚;血虚为无阴,孤阳独下阴部者,小便当赤而难,胞中当虚;今小便利,而大汗出,法应胃家当微;今反更实,津液四射,荣竭血尽,干烦而不眠,血薄肉消而成暴液;医复以毒药攻其胃,此为重虚,客阳去有期,必下如淤泥而死。问曰:翕奄沉名曰滑,何谓也?师曰:沉为纯阴,翕为正阳,阴阳和合,故令脉滑。关尺自平。趺阳脉微沉,食饮自平;少阴脉微滑,滑者紧之浮名也,此为阴实,其人必股内汗出,阴下湿也。趺阳脉浮而滑,浮为阳,滑为实,阳实相搏,其脉数疾,卫气失度,浮滑之脉数疾,发热汗出者,此为不治。趺阳脉滑而紧,滑者胃气实,紧者脾气强。持实击强,痛还自伤,以手把刃,坐作疮也。趺阳脉沉而微,沉为实,数消谷;紧者,病难治。趺阳脉伏而涩,伏则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名曰关格。师曰:病人脉微而涩者,此为医所病也。大发其汗,又数大下之,其人亡血,病当恶寒,后乃发热,无休止时,夏月盛热,欲著复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所以然者,阳微则恶寒,阴弱则发热,此医发其汗,使阳气微,又大下之:令阴气弱,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著复衣;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胃中烦热,以阴气内弱,不能胜热,故欲裸其身。又阴脉迟涩,故知血亡也。少阴脉弱而涩,弱者微烦,涩者厥逆。趺阳脉不出,脾不上下,身冷肤鞕。少阴脉不至,肾气微,少精血,奔气促迫,上入胸隔,宗气反聚,血结心下,阳气退下,热归阴股,与阴相动,令身不仁,此为尸厥。当刺期门、巨阙。妊娠脉弦数而细,少腹痛,手心热,此为热结胞中,不先其时治之,必有产难。产后脉洪数,按之弦急,此为浊未下;若浊已下而脉如故者,此为魂脱,为难治。诸脉浮数,当发热而洒淅恶寒,若有痛处,饮食如常者,畜积有脓也。问曰:人恐怖者,其脉何状?师曰:脉形如循丝累累然,其面白脱色也。问曰:人不饮,其脉何类?师曰:脉自涩,唇口干燥也。问曰:人愧者,其脉何类?师曰:脉浮而面色乍白乍赤也。师曰:寸口诸微亡阳,诸濡亡血,诸弱发热,诸紧为寒。诸乘寒者则为厥,郁冒不仁,以胃无谷气,脾涩不通,口急不能言,战而栗也。师曰:发热则脉躁,恶寒则脉静,脉随证转者,为病疟。师曰:伤寒,咳逆上气,其脉散者死,为其形损故也。师曰:脉乍大乍小,乍静乍乱,见人惊恐者,为祟发于胆,气竭故也。师曰:人脉皆无病,暴发重病,不省人事者,为厉鬼,治之以祝由,能言者可治,不言者死。师曰:脉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浆不下,形体不仁,乍静乍乱,此为命绝也。又未知何脏先受其灾。若汗出发润,喘不休者,此为肺先绝也。阳反独留,形体如烟熏,直视摇头者,此为心绝也。唇吻反青,四肢掣习者,此为肝绝也。环口黧黑,油汗发黄者,此为脾绝也。溲便遗失,狂言,目反直视者,此为肾绝也。又未知何脏阴阳前绝。若阳气前绝,阴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青;阴气前绝,阳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赤,腋下温,心下热也。奇经八脉不系于十二经,别有自行道路。其为病总于阴阳,其治法属十二经。假令督脉为病,脊背强,隐隐痛,脉当微浮而急,按之涩,治属太阳。任脉为病,其内结痛疝瘕,脉当沉而结,治属太阴。冲脉为病,气上逆而里急,脉当浮
原文:
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憃若游魂。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译文:
我每次读到《史记·扁鹊传》中秦越人到虢国去给虢太子诊病在齐国望齐侯之色的记载,没有一次不激动地赞叹他的才华突出。就奇怪当今生活在社会上的那些读书人,竟然都不重视医药,不精心研究医方医术以便对上治疗国君和父母的疾病,对下用来解救贫苦人的病灾和困苦,对自己用来保持身体长久健康,以保养自己的生命;只是争着去追求荣华权势,踮起脚跟仰望着权势豪门,急急忙忙只是致力于追求名利;重视那些次要的身外之物,轻视抛弃养生的根本之道。使自己的外表华贵,而使自己的身体憔悴。皮都不存在了,那么,毛将依附在哪里呢?突然遭受到外来致病因素的侵袭,被不平常的疾病缠绕,病患灾祸临头,方才震惊发抖,于是就降低身份,卑躬屈膝,恭敬地盼望女巫男祝的求神祷告,巫祝宣告办法穷尽,就只好归于天命,束手无策地等待死亡。拿可以活到很长久的寿命和最宝贵的身体,交给平庸无能的医生,任凭他摆布处置。唉!他们的身体已经死亡,精神消失了,变成了鬼物,深深地埋在九泉之下,别人白白地为他的死亡哭泣。痛心啊!整个世上的读书人都昏迷糊涂,没有人能清醒明白,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像这样地轻视生命,他们还谈什么荣华权势呢?而且,他们即使做了官也不能爱护别人,顾及别人的疾苦;不做官又不能爱护自己,顾及自己的隐患,遇到灾难,碰上祸患,身处在危困的境地,糊涂愚昧,蠢笨得就像没有头脑的废物。悲哀啊!那些在社会上奔波的读书人,追逐着去争夺表面的荣华,不保重身体这个根本,忘记了身体去为权势名利而死,危险得如履薄冰,如临深谷一样,竟达到了这种地步!
我的同宗同族的人口本来很多,从前有二百多人。从建安元年以来,还不到十年,其中死亡的人,有三分之二,而死于伤寒的要占其中的十分之七。我为过去宗族的衰落和人口的丧失而感慨,为早死和枉死的人不能被疗救而悲伤,于是勤奋研求前人的遗训,广泛地搜集很多医方,选用《素问》《九泉》《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书,并结合辨别脉象和辨别证候的体会,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共十六卷。即使不能全部治愈各种疾病,或许可以根据书中的原理,在看到病证时就能知道发病的根源。如果能运用我编写的这本书的有关内容,那么,对于伤寒病的问题,大多数能弄通解决了。自然界分布着五行之气,而运转化生万物。人体禀承着五行之常气,因此才有五脏的生理功能。经、络、府、俞,阴阳交会贯通,其道理玄妙、隐晦、幽深、奥秘,其中的变化真是难以穷尽,假如不是才学高超,见识精妙的人,怎么能探求出其中的道理和意趣呢?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等,中古有长桑君、秦越人,汉代有公乘阳庆及仓公。看看当今的医生,他们不想思考研求医学经典著作的旨意,用来扩大加深他们所掌握的医学知识;只是各自禀承着家传的医技,始终沿袭旧法;察看疾病,询问病情时,总是致力于花言巧语,只图应付病人;对着病人诊视了一会儿,就处方开药;诊脉时只按寸脉,没有接触到尺脉,只按手部脉,却不按足部脉;人迎、趺阳、寸口三部脉象不互相参考;按照自己的呼吸诊察病人脉搏跳动的次数不到五十下就结束;诊脉时间过短不能确定脉象,九处诊脉部位的脉候竟然没有一点模糊的印象。鼻子、两眉之间及前额,全然不加诊察。这真如人们所说的“以管看天”似的很不全面罢了。这样想要辨识不治之证或判别出可治之证,实在是很难呀!
孔子说:生下来就懂得事理的人是上等的,通过学习而懂得事理的人是第二等的,多方面地聆听求教,广泛地记取事理的人,又次一等。我素来爱好医方医术,请允许我奉行“学而知之”和“多闻博识”这样的话吧!
原文:
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①,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憃②若游魂。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③,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④,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译文:
我每次读到《史记·扁鹊传》中秦越人到虢国去给虢太子诊病在齐国望齐侯之色的记载,没有一次不激动地赞叹他的才华突出。就奇怪当今生活在社会上的那些读书人,竟然都不重视医药,不精心研究医方医术以便对上治疗国君和父母的疾病,对下用来解救贫苦人的病灾和困苦,对自己用来保持身体长久健康,以保养自己的生命;只是争着去追求荣华权势,踮起脚跟仰望着权势豪门,急急忙忙只是致力于追求名利;重视那些次要的身外之物,轻视抛弃养生的根本之道。使自己的外表华贵,而使自己的身体憔悴。皮都不存在了,那么,毛将依附在哪里呢?突然遭受到外来致病因素的侵袭,被不平常的疾病缠绕,病患灾祸临头,方才震惊发抖,于是就降低身份,卑躬屈膝,恭敬地盼望女巫男祝的求神祷告,巫祝宣告办法穷尽,就只好归于天命,束手无策地等待死亡。拿可以活到很长久的寿命和最宝贵的身体,交给平庸无能的医生,任凭他摆布处置。唉!他们的身体已经死亡,精神消失了,变成了鬼物,深深地埋在九泉之下,别人白白地为他的死亡哭泣。痛心啊!整个世上的读书人都昏迷糊涂,没有人能清醒明白,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像这样地轻视生命,他们还谈什么荣华权势呢?而且,他们即使做了官也不能爱护别人,顾及别人的疾苦;不做官又不能爱护自己,顾及自己的隐患,遇到灾难,碰上祸患,身处在危困的境地,糊涂愚昧,蠢笨得就像没有头脑的废物。悲哀啊!那些在社会上奔波的读书人,追逐着去争夺表面的荣华,不保重身体这个根本,忘记了身体去为权势名利而死,危险得如履薄冰,如临深谷一样,竟达到了这种地步!
我的同宗同族的人口本来很多,从前有二百多人。从建安元年以来,还不到十年,其中死亡的人,有三分之二,而死于伤寒的要占其中的十分之七。我为过去宗族的衰落和人口的丧失而感慨,为早死和枉死的人不能被疗救而悲伤,于是勤奋研求前人的遗训,广泛地搜集很多医方,选用《素问》《九泉》《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书,并结合辨别脉象和辨别证候的体会,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共十六卷。即使不能全部治愈各种疾病,或许可以根据书中的原理,在看到病证时就能知道发病的根源。如果能运用我编写的这本书的有关内容,那么,对于伤寒病的问题,大多数能弄通解决了。自然界分布着五行之气,而运转化生万物。人体禀承着五行之常气,因此才有五脏的生理功能。经、络、府、俞,阴阳交会贯通,其道理玄妙、隐晦、幽深、奥秘,其中的变化真是难以穷尽,假如不是才学高超,见识精妙的人,怎么能探求出其中的道理和意趣呢?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等,中古有长桑君、秦越人,汉代有公乘阳庆及仓公。看看当今的医生,他们不想思考研求医学经典著作的旨意,用来扩大加深他们所掌握的医学知识;只是各自禀承着家传的医技,始终沿袭旧法;察看疾病,询问病情时,总是致力于花言巧语,只图应付病人;对着病人诊视了一会儿,就处方开药;诊脉时只按寸脉,没有接触到尺脉,只按手部脉,却不按足部脉;人迎、趺阳、寸口三部脉象不互相参考;按照自己的呼吸诊察病人脉搏跳动的次数不到五十下就结束;诊脉时间过短不能确定脉象,九处诊脉部位的脉候竟然没有一点模糊的印象。鼻子、两眉之间及前额,全然不加诊察。这真如人们所说的“以管看天”似的很不全面罢了。这样想要辨识不治之证或判别出可治之证,实在是很难呀!
孔子说:生下来就懂得事理的人是上等的,通过学习而懂得事理的人是第二等的,多方面地聆听求教,广泛地记取事理的人,又次一等。我素来爱好医方医术,请允许我奉行“学而知之”和“多闻博识”这样的话吧!
平脉法第一 平脉法第二 六气主客第三 伤寒例第四 杂病例第五 温病脉证并治第六 伤暑脉证并治第七 热病脉证并治第八 湿病脉证并治第九 伤燥病脉证并治第十 伤风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寒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辨霍乱吐利病脉证并治 辨痉阴阳易差后病脉证并治 辨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 辨疟病脉证并治 辨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 辨咳嗽水饮黄汗历节病脉证并治 辨瘀血吐衄下血疮痈病脉证并治 辨胸痹病脉证并治 辨妇人各病脉证并治。
《伤寒论》,大致是阐述大圣人的思想,各家都无法比拟。
从前晋朝的皇甫谧写的《甲乙针经》说:伊尹以大圣人的才能,根据《神农本草》,记载了汤液配方。汉朝的张仲景又增加了汤液药方,写成几十卷,大多都很灵验。
近代的太医令王叔和,又阐述张仲景的论述非常精辟,也是可以采用的。张仲景传承伊尹的方法,伊尹传承神农的方法,这不就是说《伤寒论》是阐述大圣人的思想吗? 张仲景在《汉书》中没有传记记载。
在《名医录》中有:张仲景,南阳人,叫张机,仲景是他的字。被举荐为孝廉,作官做到长沙太守。
那时才开始向同郡的张伯祖学习医术。当时的人说,张仲景的见解精妙比他的老师还高。
他的论著,语言精炼而且深奥;方法简单但很详细,不是浅陋的人所能比的。从张仲景到现在八百多年,只有王叔和能学习到他的医术。
这之间如葛洪、陶(弘)景、胡洽、徐之才、孙思邈等人,并不是没有才能,但各成一家,不能深入研究张仲景的理论。开宝(宋太祖年号)年间,节度使高继冲,曾编录张仲景的著作献给皇上。
但是文字道理有许多谬误,没有经过考正。历代虽然收藏在书库里,也欠缺校正,致使治病的医生们,满天下都没有懂得此书的。
国家下令读书人来校正医书,我也被选中。我认为各种急病,最厉害的就是伤寒。
现在先校定张仲景的《伤寒论》十卷,总共二十二篇,三百九十七种方法,删除重复的,共有一百一十二个药方,请朝廷颁布发行。
《伤寒论》,大致是阐述大圣人的思想,各家都无法比拟。从前晋朝的皇甫谧写的《甲乙针经》说:伊尹以大圣人的才能,根据《神农本草》,记载了汤液配方。汉朝的张仲景又增加了汤液药方,写成几十卷,大多都很灵验。近代的太医令王叔和,又阐述张仲景的论述非常精辟,也是可以采用的。张仲景传承伊尹的方法,伊尹传承神农的方法,这不就是说《伤寒论》是阐述大圣人的思想吗?
张仲景在《汉书》中没有传记记载。在《名医录》中有:张仲景,南阳人,叫张机,仲景是他的字。被举荐为孝廉,作官做到长沙太守。那时才开始向同郡的张伯祖学习医术。当时的人说,张仲景的见解精妙比他的老师还高。他的论著,语言精炼而且深奥;方法简单但很详细,不是浅陋的人所能比的。从张仲景到现在八百多年,只有王叔和能学习到他的医术。这之间如葛洪、陶(弘)景、胡洽、徐之才、孙思邈等人,并不是没有才能,但各成一家,不能深入研究张仲景的理论。开宝(宋太祖年号)年间,节度使高继冲,曾编录张仲景的著作献给皇上。但是文字道理有许多谬误,没有经过考正。历代虽然收藏在书库里,也欠缺校正,致使治病的医生们,满天下都没有懂得此书的。国家下令读书人来校正医书,我也被选中。我认为各种急病,最厉害的就是伤寒。
现在先校定张仲景的《伤寒论》十卷,总共二十二篇,三百九十七种方法,删除重复的,共有一百一十二个药方,请朝廷颁布发行。
《伤寒论》序 【原文】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译文】我每次读到《史记·扁鹊传》中秦越人到虢国去给虢太子诊病(起死回生的那个案例)在齐国望齐侯之色的记载(见扁鹊见齐桓公),没有一次不激动地赞叹他的才华突出。就奇怪当今生活在社会上的那些读书人,竟然都不重视医药,不精心研究医方医术以便对上治疗国君和父母的疾病,对下用来解救贫苦人的病灾和困苦,对自己用来保持身体长久健康,以保养自己的生命;只是争着去追求荣华权势,踮起脚跟仰望着权势豪门,忙忙只是致力于追求名利;重视那些次要的身外之物,轻视抛弃养生的根本之道。
使自己的外表华贵,而使自己的身体憔悴。【原文】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賫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译文】皮都不存在了,那么,毛将依附在哪里呢?突然遭受到外来致病因素的侵袭,被不平常的疾病缠绕,病患灾祸临头,方才震惊发抖,于是就降低身份,卑躬屈膝,恭敬地盼望女巫男祝的求神祷告,巫祝宣告办法穷尽,就只好归于天命,束手无策地等待死亡。拿可以活百年的寿命,最宝贵的身体,却交给平庸无能的医生,任凭他摆布处置。
唉!他们的身体已经死亡,精神消失了,变成了鬼物,深深地埋在九泉之下,别人白白地为他的死亡哭泣。痛心啊!整个世上的读书人都昏迷糊涂,没有人能清醒明白,不珍惜自己的生命。
像这样地轻视生命,他们还谈什么荣华权势呢?而且,他们即使做了官也不能爱护别人,顾及别人的疾苦;不做官又不能爱护自己,顾及自己的隐患,遇到灾难,碰上祸患,身处在危困的境地,糊涂愚昧,蠢笨得就像没有头脑的废物。悲哀啊!那些在社会上奔波的读书人,追逐着去争夺表面的荣华,不保重身体这个根本,忘记了身体去为权势名利而死,危险得如履薄冰,如临深谷一样,竟达到了这种地步!【原文】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译文】我的同宗同族的人口本来很多,从前有二百多人。
从建安元年以来,还不到十年,其中死亡的人,有三分之二,而死于伤寒的要占其中的十分之七。我为过去宗族的衰落和人口的丧失而感慨,为早死和枉死的人不能被疗救而悲伤,于是勤奋研求前人的遗训,广泛地搜集很多医方,选用《素问》《九泉》《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书,并结合辨别脉象和辨别证候的体会,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共十六卷。
即使不能全部治愈各种疾病,或许可以根据书中的原理,在看到病证时就能知道发病的根源。如果能运用我编写的这本书的有关内容,那么,对于伤寒病的问题,大多数能弄通解决了。
【原文】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译文】自然界分布着五行之气,而运转化生万物。
人体禀承着五行之常气,因此才有五脏的生理功能。经、络、府、俞,阴阳交会贯通,其道理玄妙、隐晦、幽深、奥秘,其中的变化真是难以穷尽,假如不是才学高超,见识精妙的人,怎么能探求出其中的道理和意趣呢?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等,中古有长桑君、秦越人,汉代有公乘阳庆及仓公,自此往后到现在,还没听说过有比得上他们的人呢。
原文】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
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
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译文】看看当今的医生,他们不想思考研求医学经典著作的旨意,用来扩大加深他们所掌握的医学知识;只是各自禀承着家传的医技,始终沿袭旧法;察看疾病,询问病情时,总是致力于花言巧语,只图应付病人;对着病人诊视。
《伤寒杂病论》原文: 脉法——《伤寒杂病论》第一篇 问曰:脉何以知气血脏腑之诊也?师曰:脉乃气血先见,气血有盛衰,脏腑有偏胜。
气血俱盛,脉阴阳俱盛;气血俱衰,脉阴阳俱衰。气独胜者,则脉强;血独盛者,则脉滑;气偏衰者,则脉微;血偏衰者,则脉涩;气血和者,则脉缓;气血平者,则脉平;气血乱者,则脉乱;气血脱者,则脉绝;阳迫气血,则脉数;阴阻气血,则脉迟;若感于邪,气血扰动,脉随变化,变化无穷,气血使之;病变百端,本原别之;欲知病源,当凭脉变;欲知病变,先揣其本,本之不齐,在人体躬,相体以诊,病无遁情。
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荣卫血气,在人体躬。
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随时动作,肖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
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一时之间,变无经常,尺寸参差,或短或长。上下乖错,或存或亡。
病辄改易,进退低昂。心迷意惑,动失纪纲。
愿为具陈,令得分明。师曰:子之所问,道之根源。
脉有三部,尺寸及关。荣卫流行,不失衡铨。
肾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经常,不失铢分。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二刻,一周循环。
当复寸口,虚实见焉。变化相乘,阴阳相干。
风则浮虚,寒则牢坚;沉潜水蓄,支饮急弦;动则为痛,数则热烦。设有不应,知变所缘,三部不同,病各异端。
太过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见,中必有奸,审察表里,三焦别焉,知其所舍,消息诊看,料度脏腑,独见若神。为子条记,传与贤人。
师曰:平脉大法,脉分三部。浮部分经,以候皮肤经络之气;沉部分经,以候五脏之气;中部分经,以候六腑之气。
师曰:脉分寸关尺,寸脉分经以候阳,阳者气之统也;尺脉分经以候阴,阴者血之注也;故曰阴阳。关上阴阳交界,应气血升降,分经以候中州之气。
问曰:经说,脉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谓也?师曰:脉,人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肺气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气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气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气也;按之至骨者,肾气也。假令下利,寸口、关上、尺中,悉不见脉,然尺中时一小见,脉再举头者,肾气也。
若见损至脉来,为难治。 问曰:东方肝脉,其形何似?师曰:肝者木也,名厥阴,其脉微弦濡弱而长,是肝脉也。
肝病自得濡弱者,愈也。假令得纯弦脉者,死,何以知之?以其脉如弦直,此是肝脏伤,故知死也。
南方心脉,其形何似?师曰:心者火也,名少阴,其脉洪大而长,是心脉也。心病自得洪大者,愈也。
假令脉来微去大,故名反,病在里也。脉来头小本大,故曰复,病在表也。
上微头小者,则汗出;下微本大者,则为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
西方肺脉,其形何似?师曰:肺者金也,名太阴,其脉毛浮也,肺病自得此脉。若得缓迟者,皆愈;若得数者,则剧。
何以知之?数者南方火也,火克西方金,法当痈肿,为难治也。 北方肾脉其形何似?师曰:肾者水也,其脉沉而石,肾病自得此脉者,愈;若得实大者,则剧;何以知之?实大者,长夏土王,土克北方水,水脏立涸也。
师曰:人迎脉大,趺阳脉小,其常也;假令人迎趺阳平等为逆;人迎负趺阳为大逆;所以然者,胃气上升动在人迎,胃气下降动在趺阳,上升力强故曰大,下降力弱故曰小,反此为逆,大逆则死。 师曰:六气所伤,各有法度;舍有专属,病有先后;风中于前,寒中于背;湿伤于下,雾伤于上;雾客皮腠,湿流关节;极寒伤经,极热伤络;风令脉浮,寒令脉紧,又令脉急;暑则浮虚,湿则濡涩;燥短以促,火躁而数;风寒所中,先客太阳;暑气炎热,肺金则伤;湿生长夏,病入脾胃;燥气先伤,大肠合肺;壮火食气,病生于内,心与小肠,先受其害;六气合化,表里相传;脏气偏胜,或移或干;病之变证,难以殚论;能合色脉,可以万全。
问曰:上工望而知之,中工问而知之,下工脉而知之,愿闻其说。师曰:夫色合脉,色主形外,脉主应内;其色露脏,亦有内外;察色之妙,明堂阙庭;察色之法,大指推之;察明堂推而下之,察阙庭推而上之;五色应五脏,如肝色青,脾色黄,肺色白,心色赤,肾色黑,显然易晓;色之生死,在思用精,心迷意惑,难与为言。
色青者,病在肝与胆;假令身色青,明堂色微赤者,生;白者,死;黄白者,半死半生也。 色赤者,病在心与小肠;假令身色赤,明堂微黄者,生;黑者,死;黄黑者,半死半生也。
色黄者,病在脾与胃;假令身色黄,明堂微白者,生;青者,死;黄青者,半死半生也。 色白者,病在肺与大肠;假令身色白,明堂色微黑者,生;赤者,死;黄赤者,半死半生也。
色黑者,病在肾与膀胱;假令身色黑,明堂色微青者,生;黄者,死;黄赤者,半死半生也。 阙庭脉色青而沉细,推之不移者,病在肝;青而浮大,推之随转者,病在胆。
阙庭脉色赤而沉细,推之参差不齐者,病在心;赤而横弋,推之愈赤者,病在小肠。 阙庭脉色黄,推之如水停留者,病在脾;如水急流者,病在胃。
阙庭脉色青白,推之久不还者,病在肺;推之即至者,病在大肠。 阙庭脉色青黑直下睛明,推之不变者,病在肾;推之即至者,病在膀胱。
明堂阙庭色不见,推之色青紫者,病在中。
《伤寒论》全书10卷,共22篇,列方113首,应用药物82种.第一卷为“辨脉法”和“平脉法”两篇,主要论述伤寒及杂病的脉、证与预后.第二卷为“伤寒例”、“辨痓湿暍脉证”、“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主要总论六经发生、发展、治疗、预后的一般规律、痓湿暍的证治.第三卷至第六卷,主要论述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六经病的脉、证、治疗与预后.第七卷至第十卷主要论述霍乱、阴阳易、劳复的证治及伤寒病的可汗不可汗、可吐不可吐、可下不可下等。
六经形证六经形证,是《伤寒论》全书的纲领,它是把证候分类而定出来的,后世认为这是不废的法则,张仲景观察到热性病虽然错综复杂,但归纳起来,可分为六个类型,同时又运用《素问》的精神分析了阳热、表实和阴寒、里虚。即“三阳证”与“三阴证”。
原文很好找
翻译不多
你看能不能帮到你
原文:“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译文:只是争相追求荣华权势,仰慕权贵豪门,迫不及待地一味追求名利地位。重视名利那末节,轻弃身体那根本,使自己的外表华美,却使自己的身体衰败,皮不存在了,毛将附在哪里呢?
原文:“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
译文:唉!他们的身体已经死亡,精神已经消灭,变成死尸,深深埋在地下,白白地为他们哭泣。痛心呀!整个社会上追求名利的读书人昏沉不醒,没有谁能觉醒省悟,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像这样地轻生,那还谈得上什么荣华权势呢?
原文:“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病问疾,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发数息,不满五十。”
译文:观看当今的医生,不考虑探究经文的含义,用来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而是各自秉承家传的技艺,始终沿袭旧法。诊察询问病情,致力于口才敏捷;面对病人片刻,便处方用药。只按寸部脉,不按尺部脉,只按手部脉,不按足部脉;人迎、趺阳及寸口,三部脉象不加参验;测定病人脉搏跳动的次数,不满五十动。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张仲景为人谦虚谨慎,提倡终身坚持学习。他在序文中说:“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张仲景引用孔子语录,在于说明自己不是天才,只能靠刻苦努力学习来获得知识。他特别表明自己从青少年时期就热爱医学,请允许他扎扎实实地按照孔子的话去做,因为医学没有止境,必须终身坚持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张仲景为后人树立了淳朴无华、勤恳踏实的学风。《伤寒杂病论》著述风格朴实简练,毫无浮辞空论,对后世中医著作影响甚大。他诊病和学习时遇到一丝一毫的疑问,即“考校以求验”,绝不放过,一定要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张仲景是一位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无神论思想的医学家。
[1]聂惠民. 泻心汤方证辨治挈要[J]. 世界中医药,2008,02:108-109.[2]聂惠民. “方证相应”论浅议[J]. 中医杂志,2008,06:570-571.[3]聂惠民. 论《伤寒杂病论》的组方特色与经方创研优势[J]. 中医杂志,2006,11:806-807+810.[4]聂惠民. 论《伤寒杂病论》“合方”法则的优势[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02:9-12.[5]聂惠民. 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研究方向与重点[J]. 中医教育,1999,03:25-26.[6]聂惠民. 论《伤寒论》的治则与治法[J]. 中国医药学报,1999,04:3-7.[7]聂惠民. 临床验案4则[J]. 国医论坛,2005,06:15-17.[8]聂惠民. 经方防治疑难病临床经验——从柴胡剂与和法论治阐述[J]. 中医药通报,2005,01:21-25.[9]聂惠民. 论《伤寒论》之“和法”[J]. 中国医药学报,2002,04:199-202.[10]聂惠民. 论经方“药对”的配伍应用[J].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3,04:47-49.[11]聂惠民. 论《伤寒杂病论》方药实用特色[J]. 中国医药学报,2001,02:11-14.[12]聂惠民. 柴胡剂群辨析[J]. 河南中医,1986,06:22-24.[13]聂惠民. 宋向元先生临床经验浅谈[J]. 北京中医,1986,01:9-11.[14]聂惠民. 《伤寒杂病论》脉法探要[J]. 国医论坛,1987,04:14-16.[15]聂惠民. 经方治疗胃脘痛的临床应用[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87,01:24-25.[16]聂惠民.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运用举验[J]. 国医论坛,1987,01:24.[17]聂惠民. 苓桂剂群辨析[J]. 国医论坛,1988,02:1-3.[18]聂惠民. 《伤寒舌鉴》的学术成就及临证意义初探[J]. 国医论坛,1989,04: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