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六经病论文

六经病论文

发布时间:

六经病论文

六经病为病名。指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经病证。《伤寒论》中把外感疾病在发展、变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证候,依据所侵犯的经络、脏腑病变部位,受邪轻重,邪正盛衰,划分为六经病证,以之分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指出各经的主要脉证、治法及其传变规律,进行辨证论治。并对诊治杂病也有指导意义。《伤寒论翼》卷上:“六经之为病,不是六经之伤寒,乃是六经分司诸病之提纲,非专为伤寒一症主法也。……夫仲景之六经,是分六区地面,所该者广,虽以脉为经络,而不专在经络上立说,凡风寒温热内伤外感,自表及里,有寒有热,或虚或实,无乎不包。”六经分手足,为十二经。古代有些医家,有伤寒传足不传手之说。《类经·伤寒》:“周身上下脉络,惟足六经则尽之矣。手经无能遍也,且手经所至,足经无不至者,故但言足经,则其左右前后阴阳诸证,无不可按而得,而手经亦在其中。”详见百科词条:六经病 [ 最后修订于2015/11/30 14:04:00 共2586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古籍中的六经病如下:

伤寒论》“六经”的概念 六经是经络论、脏腑论、标本论、逆从论……等概念的具体应用,四诊八纲无不以经络论作为论证基础。柯琴说六经非经络之经,其说非是。 六淫之中人也,从皮部以致内舍脏腑,内外相感莫不藉经络之有机联系。故《内经》云:“邪中于项,则下太阳;中于面,则下阳明;中于颊,则下少阳;其中膺背两胁,亦中其经”,故《伤寒论》太阳病有中项中背之别,中项则头项疼痛,中背则背强几几也。阳明亦有中面中膺之别,中面则目疼鼻干,中膺则胸中痞硬也。少阳有中颊中胁之别,中颊则口苦咽干,耳无所闻,中胁则胸胁苦满,此即“中阳溜经”之意。又云“邪中于阴,从臂洐始,自经及藏,脏气实而不能容,则邪还于腑”,故《伤寒论》三阴皆有自利证,是寒邪还腑也。三阴皆有可下之证,是热邪还腑也,此岐伯“中阴溜经”之意(参见柯琴《伤寒论翼·风寒辨惑第四》)。不独六经各有伤寒,且各有杂病。故不论何种疾病,似皆可为六经所统摄,故六经非专为伤寒一证而设也。 六经实统摄十二经,以手经统摄于足经故,是一璘一支的关系。故《伤寒论》不言十二经,但只言六经,足经统摄手经也。例如,少阴病是手少阴心与足少阴肾俱病的见证,其浅者为在表,为经病;其深者为在里,为藏病,表里又可互见。又如,太阳经病即膀胱经病,其标为头痛项强,其本在膀胱与小肠也,故其入里则有膀胱四大腑证(蓄水、蓄尿、蓄血、癃闭)。而膀胱又何尝与小肠无关呢?按子午流注规律,“小肠为膀胱之上游”也。 六经又非孤立为用,又如太阳为寒水之经,阳明为燥金之经……,故有太阳寒水、阳明燥金、少阳相火、太阴湿土、少阴君火、厥阴风木等口诀。何以言太阳寒水呢?以太阳发热恶寒,始因冬不藏精而阴亏,继而为风寒所束,反作用于肾,故阴元最易为之所伤。其病因寒于外,实因阴亏于内;因寒化热,热伤肾水,故以寒水二字统其意。故太阳伤寒,桂枝汤中比佐芍、草、枣以“存津液”,太阳温病必注意清热育阴等。所谓阳明燥金者,以阳明为燥土,然何以与肺金相干呢?以肺胃在气化上关系至大,故有阳明随太阴之均衡与否而升降之说,肺气不降,则胃气亦不降也。承气汤用硝黄必伍枳朴(调胃承气汤之用神不在攻下,故不伍枳朴,仅伍以甘草,以甘缓之),他经准此,不赘,这是气化论。 以上是六经之常道观,亦即“有”部之学问。如细究外感热病之机转,从“无”以观“有”,则规律更加复杂。试观《伤寒论》论阳明有“伤寒三日,阳明脉大”,论少阳又有“伤寒三日,少阳脉小”之说,岂不与《素问·热论》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之说相悖乎?如果把《伤寒论》的这种论断,说成错简或传抄之误,未尝不可,如果不这样轻率,就此深入研究一下三阳经之机转,亦可导致一下几个论断: (1)太阳为阳中之阳,少阳为阳中之阴,两样合明为之阳明,故其传变规律为太阳——少阳——阳明,故曰“阳明为中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有的读者,认为此话意为伤寒传至阳明则无所复传而自愈。其实是说有死之虑,下之则愈。正因如此,在临床上是否在阳明清下之后还有可能再来一个“往来寒热”的少阳证呢?阳明为里,里实已成,复出半表半里的可能性有多少呢?由是观之,伤寒传变当是太阳——阳明——少阳的规律了,于是就不能以《伤寒论》行文的撰次而拘其说。 (2)少阳居于太阳(表)与阳明(里)之间,是两端中的任何一点,但不必绝对是中点,可能偏于表,也可能偏于里,其具体所在,当以临床见证定之。如是说来,论少阳的口诀当是“半表里”,而不当是“半表半里”。了彻是意,方可理解少阳篇的处方大都是偏表偏里、寒多热少或热多寒少的不同见证,以药味之阴阳或其比量的不同来加以校正,以收补偏救弊之用。例如小柴胡汤,“君”柴胡以行诸药入少阳,升清以化浊;“臣”芩夏以解寒热,热盛口苦甚者,重用黄芩;寒多呕多者,重用半夏。寒多者加桂姜,热多者加芒硝、牡蛎。柴胡桂枝汤、柴胡加芒硝等汤之法,亦皆由是而起也。此丹医关于柴胡汤之胜义也。 (3)从“有”部观之,外感热病皆起自太阳,但亦有直中阳明、少阳或直中三阴或“两感于寒”者等等之类。但从“无”部观之,大可非是。人中外邪,当其始见六经形证之前,其人是否仍处于阴平阳密、天地交泰的“中和”状态呢?当然不能这样认为,故《内经》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是其意也。这是要注意的第一个问题。再说在外邪既中之后,尚未见六经形证之前(即在医学上处于所谓潜伏期之时),人身形证,可用六经中哪一经来解释呢?这是第二个问题。以上第一个阶段,当属阴阳失和,六经俱病;第二个阶段,是即少阳病阶段。盖经曰少阳属胆,为十二经之主,为三阳之枢,亦曰祖气。祖气病,则阴阳随有偏胜,枢纽病,则阴阳争战,因而发热恶寒或往来寒热,或但热不寒。由是观之,三阳传变次第,岂不该是少阳——太阳——阳明的规律吗? 以上观念非为诡辩,实有助于对六经正义之全面了解。纵观以上各论,“六经非为伤寒而设”实有胜意也。 温热家所谓的卫气营血以及三焦之说,其体仍不离六经,唯用上有殊耳。试观叶天士所谓“温病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之说,苟与伤寒六经拘求其异,大可作许多文章,但从“体”上观之,根本则同。其所以“上受”,亦因头项部位口鼻之见证而言。首先犯肺,不亦在表吗?逆传心包,以心胃在经络“里支”乎为表里,不亦阳明乎?陆九芝所谓“自来神昏皆属胃家”,是其意也。复观叶氏所谓“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到气才可清气,入营尤可透热转气,入血直须凉血散血”此虽下里巴人之音,亦不过六经之变说耳。所谓卫者,不亦表乎?汗之者,不亦解表透热以和荣卫乎?在气者,治以清气诸药,不亦阳明清法下法之变称乎?所用汤剂不亦白虎、栀子、承气之类乎?卫之后方言气者,《伤寒论》不亦有“本发汗而复下之,治之为逆,若先发汗,治不为逆”之论乎?所谓清荣法者,亦下后之变证,其治主在阳明,叶氏用犀角、元参、羚羊角,是适应温病热盛之特征的用法,其法可采但非必采,不论如何亦不能说神昏不在六经之内。所谓“入血直须散血凉血”者,所用丹皮、地黄、知母、百合不亦在《金匮》中有之?所用加减复脉汤不亦《伤寒论》之炙甘草汤去归、桂之类乎?所加“甲”者,不亦在伤寒火逆变证之中乎?总而言之,不能因治方之异,而说明卫气营血与六经正义有何本质的不同。至于吴鞠通《温病条辨》的“三焦”论治立说,其实全书无出仲景绳墨之外,“新瓶旧酒”徒乱后学耳目,无甚可取。王孟英说他“未读《内经》”,徐霖说他“医道罪人”,诚属正见。况吴氏尚不知三焦在名象上究为何物。

《伤寒论》的内容很丰富,共计398条和113方。它的主要篇章的编次也很具特色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病篇,这也引起了后人的无尽想象和发挥。目前,我们倾向于把这“六经”认为是一种辨证的方法体系,称之为“六经辨证”。如果说,六经辨证是仲景学说的精髓,那是绝对不过分的。当然,所谓六经辨证,其实是张仲景所建立的以辨证论治为核心的临床诊疗理论体系的一个载体。一、太阳病 太阳病篇主要论述太阳表寒虚实证治,它以恶寒、发热、头项背腰强痛、脉浮为主症。无汗而喘、脉紧者,属太阳经表寒实证,宜用麻黄汤以峻汗逐邪,开表宣肺;汗出而脉缓虚弱者,属太阳经表寒虚证,宜用桂枝汤,以缓汗养正,调和营卫。这是太阳经证。若太阳表寒由经入腑,以致膀胱气化被阻,水蓄不行,而见小腹胀满、小便不利等症者,宜用五苓散,以通阳化气利水。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 血蓄不行,而现少腹硬满,小便自利等症者,宜用桃核承气汤,以攻下瘀血,甚至可用抵当汤。这是太阳腑证。在太阳经表寒虚实证中,不仅有头项、背、腰强痛的太阳经脉的病象,还有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出不透,通身肢节疼痛等寒邪束表、卫阳郁遏的病象,并多伴有咳喘等肺失宣降表现。如:麻黄汤所主治的表寒实证的咳喘;桂枝加厚朴、杏仁所主治的表寒虚证的咳喘;小青龙汤所主治的表寒里饮的咳喘;麻杏甘石汤所主治的表热迫肺的咳喘等。这是因为太阳主皮肤而统卫气,肺主气,属卫而外合皮毛,太阳、卫分和上焦肺三者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病在太阳,势必牵连肺卫的缘故。太阳病篇虽以论述太阳伤寒证治为主,但也提到“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只是未出方治而已。可见《伤寒论》详于寒而略于温。这也为后世温病学说的源头。不过这里的所谓“温病”,也是属于广义的伤寒。《伤寒论》讲述的就是广义的伤寒,当然也包括“温病”。后世叶薛吴王,另立温病学派,一时间似有与仲景学说分庭抗礼之势。然而归根结底,寒亦伤寒,温亦伤寒,寒温还是一体的。太阳病是《伤寒论》条文最多、篇幅最大,几乎占了全部条文的一半。其中以太阳风寒本证及其兼证的麻、桂两大法为主,包括麻黄汤法及其加减法,桂枝汤法及其加减法,并详述其由表入里而遍涉各经的变证治法。在其兼变证治的论述中,不仅备载了太阳病涉各经的理、法、方、药,而且显示了太阳病实则多传阳明、虚则多传少阴的传变规律。我认为,古人著书立说,限于篇幅,往往有所详略,举一而反三。仲景特以太阳病为例,详述辨证论治之方法,其他各经,三阴三阳,皆可类推。因此,太阳病篇是学习研究《伤寒论》的重点所在。二、阳明病 阳明病篇主要论述阳明里热虚实证治。阳明病的主症:但热不寒,大热、大汗、大烦、大渴、脉洪大。其脉洪大而充实有力的,属阳明经实热证,宜用白虎汤,以清热救津;脉洪大而空虚无力的,属阳明经虚热证,宜用白虎加人参汤,以清热生津益气。由于阳明经脉起于鼻中,上抵额颅,络目挟鼻而布于面,故多伴有头额、眉心连目眶胀痛、面赤、目赤、鼻干等症。若阳明里热由经入腑,阳 明腑中燥热结实,而现腹胀满痛、拒按、不大便、脉实等症者,属阳明腑实热证,宜用大、小承气、调胃承气之类。若因阳明热极而现手足厥冷脉滑等热厥证者,仍应随宜采用白虎、承气以清下其实热。若因阳明里热下迫而现热利不止者,则宜用葛根芩连汤以清热止利。若因阳明腑热日久,灼伤太阴阴液,而成脾约之证,则宜用麻子仁丸,以润下之。值得注意的是,阳明病虽以论述伤寒化热入里的里热证治为主,但也有里寒证治,如所谓“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即是一例。三、少阳病 少阳病篇主要论述少阳半表半里寒热虚实证治。少阳病的主症:往来寒热,胸胁满痛,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耳聋,头角掣痛,脉浮弦。这是由于少阳胆经起于目锐眦,入耳中,抵头角,布胁肋,故呈现上述少阳经腑之气不舒的表现,宜用小柴胡汤以和解之。若症无虚象,则方中去人参。少阳病在半表半里,治法本禁汗下,但如少阳病兼太阳表寒或阳明里热者,又可用柴胡桂枝汤,和、汗兼用;或大柴胡汤,和、下兼施。若属少阳胆腑里热炽盛,而现胁痛、口苦、咽干、目眩、脉弦数等症者,宜用黄芩汤以清解之。四、太阴病 太阴病篇主要论述太阴脾脏虚寒证治。太阴病主症:但寒不热,吐利不渴,腹满时痛,脉沉迟缓。宜用理中汤,温补脾阳,以化里寒。由于脾为湿土,脾脏阳虚,必生内湿,故太阴脾脏虚寒证,必有内湿为患,而其主方理中汤既能温中祛寒,也能健脾燥湿。若见太阴里寒而兼太阳表寒,形成表里俱寒证者,则用桂枝人参汤,即理中汤加桂枝,以温中为主,兼解表。由于太阴脾为湿土,而阳明胃为燥土,故太阴脾病,多见里虚寒湿证;而阳明胃病,多见里实燥热证。且因脾胃同处中焦,相为表里,关系极为密切,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互相转化。临床上,既可由阳明胃里实燥热证转化为太阴脾里虚寒湿证,也可由太阴脾里虚寒湿证转化为阳明胃里实燥热证。因此有“实则阳明,虚则太阴”的说法。治法上,应加以相应调整。伤寒邪入少阴,损伤心肾阳气,多见亡阳虚寒脱证,由于心火乃命火之焰,肾阳为人身阳气之根本,故少阴阳虚,以肾为主。因为少阴伤寒,动摇了人身阳气之根本,故生命极其危殆。前人有云,“少阴病是生死关”,此之谓也。若因少阴里虚寒极,以致阴盛格阳,而现身大热,反欲得衣,脉浮大而按之虚空,或其人面色赤,身反不恶寒,手足厥冷,脉微欲绝等,宜用通脉四逆汤,以通脉回阳。或加猪胆、人尿,以反佐之。少阴病篇虽以论述寒化证为主,但也有例外。如患者心中烦而不得卧,是心火亢上、肾水亏下,寒从热化,则宜用黄连阿胶汤,以泻心火而补肾水。另一种情况是,心移热于小肠,肾移热于膀胱,出现烦渴不眠,小便不利,甚至溺血者,宜用猪苓汤,以育阴、清热、利水。由于少阴和太阳相表里,关系密切,在一定的病理条件下,也可互相转化。太阳病可转化为少阴病,少阴病也可转化为太阳病。因此前人也有“实则太阳,虚则少阴”之说。六、厥阴病 厥阴病篇主要论述厥阴经脏虚寒证治。厥阴经寒,而出现但寒不热,手足厥冷,脉细欲绝等症者,宜用当归四逆汤,以温通血脉;若厥阴经寒而兼脏寒,即所谓当归四逆汤证而“内有久寒者”(如肝寒犯胃的脘腹冷痛症),则宜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以双解其经、脏之寒。若厥阴肝脏虚寒收引其经脉,而不热、头痛喜按喜温、干呕吐涎沫、脉沉弦迟等症者,则宜用吴茱萸汤,温补肝阳以化里寒。若因厥阴肝寒而现少腹痛引入阴筋者,则宜用吴茱萸汤合四逆汤,以两温肝肾。因为肝肾同源,病至少腹痛引入阴筋,即为“缩阴”危证,此时不仅肝脏虚寒,肾阳亦必不振,故治疗时应兼顾肝肾,暖肝温肾,才能转危为安。厥阴病热利证,虽因湿热邪踞大肠,实与肝火失疏有关,故下痢里急后重,宜用白头翁汤,以清解湿热,疏泄肝气。后世治痢,注重调肝,其理也发源于此。厥阴病还可见上热下寒所致的蛔厥证,其病机重点在于下寒,故宜用乌梅丸,以温脏安蛔。由于厥阴肝和少阳胆相为表里,关系极其密切,故其为病,常互相牵连,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互相转化。如,少阳病,兼见心烦、惊悸、谵语等症,用柴胡加龙牡汤,属少阳病邪陷厥阴之证;厥阴病,呕而发热,用小柴胡汤,则为厥阴病转出少阳之证。所以,这也叫做“实则少阳,虚则厥阴”。传播健康、传递爱。

六经病提纲论文

- 六经辨证是《伤寒论》辨证论治的纲领。由东汉。张仲景在《素问。热论》的基础上,根据伤寒病的证候特点和传变规律而总结出来的一种辨证方法。 六经,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和厥阴。六经辨证,就是以六经所系经络、脏腑的生理病理为基础,将外感病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证候,综合归纳为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和厥阴病证等六类证候,用来阐述外感病不同阶段的病理特点,并指导临床治疗。 六经辨证中,贯穿着八纲辨证的精神。它将外感病的演变情况,根据证候的属性,以阴阳为总纲分为两大类证,即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和少阳病证,合称为三阳病证;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和厥阴病证,合称为三阴病证。凡正盛邪实,抗病力强,病势亢奋,表现为热、为实的,多属三阳病证;凡正气虚衰,病邪未除,抗病力衰减,病势虚衰,表现为寒、为虚的,多属三阴病证。 伤寒病的发生,是人体感受风寒等外邪,始从皮毛、肌腠,渐循经络,由表入里,进而传至脏腑。因此,当其病邪浅在肤表经络,则表现为表证;若寒邪入里化热,则转为里实热证;在正虚阳衰的情况下,寒邪多易侵犯三阴经,出现一系列阳虚里寒的病理变化。 六经病证的临床表现,均以经络、脏腑病变为其病理基础,其中三阳病证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所以六经辨证的应用,不限于外感时病,也可用于内伤杂病。但由于其重点在于分析外感风寒所引起的病理变化及其传变规律,因而其对内伤杂病的辨证不具有广泛性,不能等同于脏腑辨证。 一、辨六经病证 (—)太阳病证 太阳主表,为诸经之藩篱,太阳经脉循行于项背,统摄营卫之气。太阳之腑为膀胱,贮藏水液,经气化而排出则为小便。风寒侵袭人体,多先伤及体表,正邪抗争于肤表浅层所表现的证候,即为太阳经证,经证有中风、伤寒之分,是外感风寒而致病的初起阶段;若太阳经证不愈,病邪可循经入腑,而出现太阳腑证,腑证有蓄水、蓄血之分。 1.太阳经证 指风寒之邪侵犯人体肌表,正邪抗争,营卫失和,以恶寒、脉浮、头痛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恶风寒,头项强痛,脉浮。 【证候分析】本证由风寒外邪侵犯太阳经所致,为伤寒病的初起阶段。 风寒束表,卫阳被遏,肌腠失于温煦,故恶风寒;足太阳经脉自头项下行于背部,太阳经脉受邪,经气不利,则头项至背部牵强作痛;正邪抗争于太阳肤表,脉气鼓动于外,故脉浮。 由于患者感受邪气之不同,体质的差异,太阳经证又有太阳中风证和太阳伤寒证之别。 (1)太阳中风证 指风邪为主的风寒之邪侵袭太阳经脉,卫强营弱,以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或见鼻鸣,干呕。 【证候分析】卫为阳,营为阴,风寒外邪以风邪为主侵犯太阳经,卫气受邪而阳浮于外,与邪相争则发热;风性开泄,以致卫外不固,营不内守则汗出;由于汗出,肌腠疏松则恶风;若外邪侵及肺胃,肺气失宣则鼻鸣,胃气失降则干呕。 本证以恶风、汗出、脉浮缓为辨证依据。 (2)太阳伤寒证 指以寒邪为主的风寒之邪侵犯太阳经脉,卫阳被遏,毛窍闭伏,以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脉浮紧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身体疼痛,无汗,脉浮紧,或见气喘。 【证候分析】风寒外邪以寒邪为主侵犯太阳之表,卫阳被遏,肌肤失于温煦,则见恶寒;寒邪郁表,卫阳奋起抗邪,正邪交争,故有发热;寒性收引,卫阳郁遏,经脉拘急,筋骨失于温养,故头身疼痛;寒性凝滞,肤腠致密,玄府不开,故见无汗;寒邪袭表,脉气亦鼓动于外,脉管拘急,故脉浮紧;寒邪束表,肺气失宣,则呼吸喘促。 本证以恶寒、无汗、头身痛、脉浮紧为辨证依据。 2.太阳腑证 太阳经证不解,病邪由太阳之表内传膀胱腑所表现的证候。根据病机之不同,又分为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 (1)太阳蓄水证 指太阳经证不解,邪与水结,膀胱气化不利,水液停蓄,以发热恶寒、小便不利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发热恶寒,小便不利,小腹满,口渴,或水入即吐,脉浮或浮数。 【证候分析】太阳经证不解,故见发热,恶寒,脉浮等表证;邪热内传膀胱之腑,气化失职,邪与水结,水液停蓄,故见小便不利,小腹满;水停而气不化津,津液不能上承,故渴欲饮水;若饮多则水停于胃,胃失和降,可见饮入即吐。 本证以太阳经证与小便不利、小腹满并见为辨证依据。 (2)太阳蓄血证 指太阳经证不解,邪热传里,与血相结于少腹,以少腹急结或硬满、大便色黑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少腹急结或硬满,小便自利,如狂或发狂,善忘,大便色黑如漆,脉沉涩或沉结。 【证候分析】太阳经证失治,邪热随经内传,与血相结,瘀热结于下焦少腹,故见少腹急结,甚则硬满;瘀热内结,上扰心神,故见神志错乱如狂,甚则发狂,以及善忘等症;病在血分,未影响膀胱气化功能,故小便自利;瘀血下行随大便而出,则大便色黑如漆;脉沉涩或沉结,是因瘀热阻滞,脉气不利所致。 本证以少腹急结、小便自利、大便色黑等为辨证依据。 (二)阳明病证 指伤寒病发展过程中,阳热亢盛,胃肠燥热所表现的证候。阳明病的主要病机是“胃家实”。胃家,包括胃与大肠;实,指邪气亢盛。故阳明病的性质属里实热证,为邪正斗争的极期阶段。阳明病证又可分为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 1.阳明经证 指邪热亢盛,充斥阳明之经,弥漫全身,肠中尚无燥屎内结,以高热、汗出、口渴、脉洪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身大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大出,大渴引饮,心烦躁扰,面赤,气粗,苔黄燥,脉洪大。 【证候分析】阳明病证多由太阳经证不解,或因少阳病失治,邪热内传入里而成。或因素体阳盛,初感外邪即成里实热证。 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阳气旺盛,邪入阳明最易化燥化热。里热炽盛,弥漫全身,蒸腾于外,故见身大热,不恶寒,反恶热;邪热炽盛,迫津外泄,故汗大出;热盛伤津,且汗出复伤津液,故大渴引饮;邪热上扰,心神不宁,则见烦躁;气血涌盛于面,故面赤;热迫于肺,呼吸不利,故气粗;脉洪大有力,苔黄燥,为阳明里热炽盛之象。 本证以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为辨证要点。 2.阳明腑证 邪热内盛,与肠中糟粕相搏,燥屎内结,以潮热汗出、腹满痛、便秘、脉沉实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 【临床表现】日晡潮热,手足然汗出,脐腹胀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甚则神昏谵语,狂躁不得眠,舌苔黄厚干燥,或起芒刺,甚至苔焦黑燥裂,脉沉实或滑数。 【证候分析】阳明经气旺于日晡,四肢禀气于阳明,肠腑实热弥漫,故日晡潮热,手足然汗出;邪热与糟粕结于肠中,腑气不通,故脐腹胀满而痛,大便秘结;邪热上扰心神,则见神昏谵语,甚则狂躁不安;苔黄燥有芒刺,或焦黑燥裂,为燥热内结,津液被劫之故;邪热亢盛,有形之邪阻滞,脉道壅滞,故脉沉而有力,若邪热迫急则脉滑数。 本证以潮热汗出、腹满痛、便秘、脉沉实等为辨证要点。 (三)少阳病证 指邪犯少阳胆腑,枢机不运,经气不利,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口苦,咽干,目眩,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欲呕,脉弦。 【证候分析】本证多由太阳经证不解,邪传足少阳胆经及胆腑部位所致,亦可由厥阴病转出少阳而成。 邪出于表与阳争,正胜则发热;邪入于里与阴争,邪胜则恶寒,邪正相争于半表半里,故见寒热往来;胆热扰心则心烦,上炎则口苦,灼津则咽干,上扰清窍则头目晕眩;邪郁少阳,经气不利,故胸胁苦满;邪热扰胃,胃失和降,则见默默不欲饮食,欲呕;脉弦为肝胆受病之征。 本证是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等为辨证依据。 (四)太阴病证 指脾阳虚弱,寒湿内生,以腹满而痛、不欲食、腹泻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 【临床表现】腹满而吐,食不下,大便泻泄,口不渴,时腹自痛,四肢欠温,脉沉缓或弱。 【证候分析】太阴病证可由寒湿之邪直接侵犯脾胃而成,亦可因三阳病治疗失当,损伤脾阳所致。太阴病为三阴病之轻浅阶段,属于里虚寒证。 脾阳虚弱,寒湿内生,气机阻滞,故腹满时痛;脾失健运则食纳减少;寒湿下注则下利;寒湿犯胃,胃失和降,故见呕吐;阳虚而失于温煦,故四肢欠温;脾阳虚弱,鼓动无力,故脉沉缓或弱。 本证以腹满时痛、腹泻等虚寒表现为辨证要点。 (五)少阴病证 指伤寒病变后期,全身阴阳衰惫,以脉微细、但欲寐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少阴病证的病位主要在心肾。病性从阴化寒则为少阴寒化证;从阳化热则为少阴热化证。 1.少阴寒化证 指心肾阳气虚衰,阴寒独盛,病性从阴化寒,以畏寒肢凉、下利清谷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 【临床表现】无热恶寒,但欲寐,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呕不能食,或食入即吐,或身热反不恶寒,甚至面赤,脉微细。 【证候分析】病至少阴,心肾阳气俱虚,故表现为整体的虚寒证候。阳气衰微,阴寒内盛,失于温养,故见无热恶寒(即畏冷),但欲寐,肢厥;肾阳虚,火不暖土,脾胃纳运、升降失职,故下利清谷,呕不能食;若阴盛格阳,则见自觉身热而反不恶寒,面色赤;心肾阳虚,鼓动无力,则脉微细。 本证以畏寒肢厥、下利清谷、脉微细等为辨证依据。 2.少阴热化证 指心肾阴虚阳亢,病性从阳化热,以心烦不寐、舌尖红、脉细数等为主要表现的虚热证候。 【临床表现】心烦不得眠,口燥咽干,舌尖红,脉细数。 【证候分析】邪入少阴,从阳化热,热灼真阴,水不济火,心火独亢,侵扰心神,故心中烦热而不得眠;阴亏失润,则口燥咽干;阴虚而阳热亢盛,故舌尖红,脉细数。 本证以心烦不得眠,以及阴虚证候为辨证依据。 (六)厥阴病证 指伤寒病发展传变的较后阶段,表现为阴阳对峙、寒热交错、厥热胜复的证候。 【临床表现】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 【证候分析】厥阴病为六经病之末,多由他经传变而成。其基本病理变化为上热下寒。 邪入厥阴,心包之火炎上则上热;热灼津伤,故消渴饮水。厥阴之脉夹胃,上贯膈,火性炎上,肝气横逆莫制,故见气上撞心,心中疼热。又因下焦有寒,脾失健运,更因肝木乘犯,故不能进食,强食则吐,内有蛔虫者,常可吐出蛔虫。 二、六经病证的传变 六经病证是脏腑、经络病变的反映,而脏腑、经络之间又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六经病证可以相互传变,从而表现为传经、直中、合病,并病等。 病邪自外侵入,逐渐向里发展,由某一经病证转变为另一经病证,称为“传经”。其中若按伤寒六经的顺序相传者,即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一→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厥阴病证,称为“循经传”;若是隔一经或两经以上相传者,称为“越经传”;若相互表里的两经相传者,称为“表里传”,如太阳病传少阴病等。 伤寒病初起不从三阳经传入,而病邪直入于三阴者,称为“直中”。 伤寒病不经过传变,两经或三经同时出现的病证,称为“合病”。如太阳阳明合病、太阳太阴合病等。 伤寒病凡一经病证未罢,又见他经病证者,称为“并病”。如太阳少阴并病,太阴少阴并病等。

六经病为病名。指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经病证。《伤寒论》中把外感疾病在发展、变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证候,依据所侵犯的经络、脏腑病变部位,受邪轻重,邪正盛衰,划分为六经病证,以之分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指出各经的主要脉证、治法及其传变规律,进行辨证论治。并对诊治杂病也有指导意义。《伤寒论翼》卷上:“六经之为病,不是六经之伤寒,乃是六经分司诸病之提纲,非专为伤寒一症主法也。……夫仲景之六经,是分六区地面,所该者广,虽以脉为经络,而不专在经络上立说,凡风寒温热内伤外感,自表及里,有寒有热,或虚或实,无乎不包。”六经分手足,为十二经。古代有些医家,有伤寒传足不传手之说。《类经·伤寒》:“周身上下脉络,惟足六经则尽之矣。手经无能遍也,且手经所至,足经无不至者,故但言足经,则其左右前后阴阳诸证,无不可按而得,而手经亦在其中。”详见百科词条:六经病 [ 最后修订于2015/11/30 14:04:00 共2586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古籍中的六经病如下:

伤寒论》“六经”的概念 六经是经络论、脏腑论、标本论、逆从论……等概念的具体应用,四诊八纲无不以经络论作为论证基础。柯琴说六经非经络之经,其说非是。 六淫之中人也,从皮部以致内舍脏腑,内外相感莫不藉经络之有机联系。故《内经》云:“邪中于项,则下太阳;中于面,则下阳明;中于颊,则下少阳;其中膺背两胁,亦中其经”,故《伤寒论》太阳病有中项中背之别,中项则头项疼痛,中背则背强几几也。阳明亦有中面中膺之别,中面则目疼鼻干,中膺则胸中痞硬也。少阳有中颊中胁之别,中颊则口苦咽干,耳无所闻,中胁则胸胁苦满,此即“中阳溜经”之意。又云“邪中于阴,从臂洐始,自经及藏,脏气实而不能容,则邪还于腑”,故《伤寒论》三阴皆有自利证,是寒邪还腑也。三阴皆有可下之证,是热邪还腑也,此岐伯“中阴溜经”之意(参见柯琴《伤寒论翼·风寒辨惑第四》)。不独六经各有伤寒,且各有杂病。故不论何种疾病,似皆可为六经所统摄,故六经非专为伤寒一证而设也。 六经实统摄十二经,以手经统摄于足经故,是一璘一支的关系。故《伤寒论》不言十二经,但只言六经,足经统摄手经也。例如,少阴病是手少阴心与足少阴肾俱病的见证,其浅者为在表,为经病;其深者为在里,为藏病,表里又可互见。又如,太阳经病即膀胱经病,其标为头痛项强,其本在膀胱与小肠也,故其入里则有膀胱四大腑证(蓄水、蓄尿、蓄血、癃闭)。而膀胱又何尝与小肠无关呢?按子午流注规律,“小肠为膀胱之上游”也。 六经又非孤立为用,又如太阳为寒水之经,阳明为燥金之经……,故有太阳寒水、阳明燥金、少阳相火、太阴湿土、少阴君火、厥阴风木等口诀。何以言太阳寒水呢?以太阳发热恶寒,始因冬不藏精而阴亏,继而为风寒所束,反作用于肾,故阴元最易为之所伤。其病因寒于外,实因阴亏于内;因寒化热,热伤肾水,故以寒水二字统其意。故太阳伤寒,桂枝汤中比佐芍、草、枣以“存津液”,太阳温病必注意清热育阴等。所谓阳明燥金者,以阳明为燥土,然何以与肺金相干呢?以肺胃在气化上关系至大,故有阳明随太阴之均衡与否而升降之说,肺气不降,则胃气亦不降也。承气汤用硝黄必伍枳朴(调胃承气汤之用神不在攻下,故不伍枳朴,仅伍以甘草,以甘缓之),他经准此,不赘,这是气化论。 以上是六经之常道观,亦即“有”部之学问。如细究外感热病之机转,从“无”以观“有”,则规律更加复杂。试观《伤寒论》论阳明有“伤寒三日,阳明脉大”,论少阳又有“伤寒三日,少阳脉小”之说,岂不与《素问·热论》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之说相悖乎?如果把《伤寒论》的这种论断,说成错简或传抄之误,未尝不可,如果不这样轻率,就此深入研究一下三阳经之机转,亦可导致一下几个论断: (1)太阳为阳中之阳,少阳为阳中之阴,两样合明为之阳明,故其传变规律为太阳——少阳——阳明,故曰“阳明为中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有的读者,认为此话意为伤寒传至阳明则无所复传而自愈。其实是说有死之虑,下之则愈。正因如此,在临床上是否在阳明清下之后还有可能再来一个“往来寒热”的少阳证呢?阳明为里,里实已成,复出半表半里的可能性有多少呢?由是观之,伤寒传变当是太阳——阳明——少阳的规律了,于是就不能以《伤寒论》行文的撰次而拘其说。 (2)少阳居于太阳(表)与阳明(里)之间,是两端中的任何一点,但不必绝对是中点,可能偏于表,也可能偏于里,其具体所在,当以临床见证定之。如是说来,论少阳的口诀当是“半表里”,而不当是“半表半里”。了彻是意,方可理解少阳篇的处方大都是偏表偏里、寒多热少或热多寒少的不同见证,以药味之阴阳或其比量的不同来加以校正,以收补偏救弊之用。例如小柴胡汤,“君”柴胡以行诸药入少阳,升清以化浊;“臣”芩夏以解寒热,热盛口苦甚者,重用黄芩;寒多呕多者,重用半夏。寒多者加桂姜,热多者加芒硝、牡蛎。柴胡桂枝汤、柴胡加芒硝等汤之法,亦皆由是而起也。此丹医关于柴胡汤之胜义也。 (3)从“有”部观之,外感热病皆起自太阳,但亦有直中阳明、少阳或直中三阴或“两感于寒”者等等之类。但从“无”部观之,大可非是。人中外邪,当其始见六经形证之前,其人是否仍处于阴平阳密、天地交泰的“中和”状态呢?当然不能这样认为,故《内经》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是其意也。这是要注意的第一个问题。再说在外邪既中之后,尚未见六经形证之前(即在医学上处于所谓潜伏期之时),人身形证,可用六经中哪一经来解释呢?这是第二个问题。以上第一个阶段,当属阴阳失和,六经俱病;第二个阶段,是即少阳病阶段。盖经曰少阳属胆,为十二经之主,为三阳之枢,亦曰祖气。祖气病,则阴阳随有偏胜,枢纽病,则阴阳争战,因而发热恶寒或往来寒热,或但热不寒。由是观之,三阳传变次第,岂不该是少阳——太阳——阳明的规律吗? 以上观念非为诡辩,实有助于对六经正义之全面了解。纵观以上各论,“六经非为伤寒而设”实有胜意也。 温热家所谓的卫气营血以及三焦之说,其体仍不离六经,唯用上有殊耳。试观叶天士所谓“温病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之说,苟与伤寒六经拘求其异,大可作许多文章,但从“体”上观之,根本则同。其所以“上受”,亦因头项部位口鼻之见证而言。首先犯肺,不亦在表吗?逆传心包,以心胃在经络“里支”乎为表里,不亦阳明乎?陆九芝所谓“自来神昏皆属胃家”,是其意也。复观叶氏所谓“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到气才可清气,入营尤可透热转气,入血直须凉血散血”此虽下里巴人之音,亦不过六经之变说耳。所谓卫者,不亦表乎?汗之者,不亦解表透热以和荣卫乎?在气者,治以清气诸药,不亦阳明清法下法之变称乎?所用汤剂不亦白虎、栀子、承气之类乎?卫之后方言气者,《伤寒论》不亦有“本发汗而复下之,治之为逆,若先发汗,治不为逆”之论乎?所谓清荣法者,亦下后之变证,其治主在阳明,叶氏用犀角、元参、羚羊角,是适应温病热盛之特征的用法,其法可采但非必采,不论如何亦不能说神昏不在六经之内。所谓“入血直须散血凉血”者,所用丹皮、地黄、知母、百合不亦在《金匮》中有之?所用加减复脉汤不亦《伤寒论》之炙甘草汤去归、桂之类乎?所加“甲”者,不亦在伤寒火逆变证之中乎?总而言之,不能因治方之异,而说明卫气营血与六经正义有何本质的不同。至于吴鞠通《温病条辨》的“三焦”论治立说,其实全书无出仲景绳墨之外,“新瓶旧酒”徒乱后学耳目,无甚可取。王孟英说他“未读《内经》”,徐霖说他“医道罪人”,诚属正见。况吴氏尚不知三焦在名象上究为何物。

素问热论六经病论文

六经辨证是《伤寒论》辨证论治的纲领。由东汉。张仲景在《素问。热论》的基础上,根据伤寒病的证候特点和传变规律而总结出来的一种辨证方法。 六经,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和厥阴。六经辨证,就是以六经所系经络、脏腑的生理病理为基础,将外感病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证候,综合归纳为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和厥阴病证等六类证候,用来阐述外感病不同阶段的病理特点,并指导临床治疗。 六经辨证中,贯穿着八纲辨证的精神。它将外感病的演变情况,根据证候的属性,以阴阳为总纲分为两大类证,即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和少阳病证,合称为三阳病证;医学教育网整理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和厥阴病证,合称为三阴病证。凡正盛邪实,抗病力强,病势亢奋,表现为热、为实的,多属三阳病证;凡正气虚衰,病邪未除,抗病力衰减,病势虚衰,表现为寒、为虚的,多属三阴病证。 伤寒病的发生,是人体感受风寒等外邪,始从皮毛、肌腠,渐循经络,由表入里,进而传至脏腑。因此,当其病邪浅在肤表经络,则表现为表证;若寒邪入里化热,则转为里实热证;在正虚阳衰的情况下,寒邪多易侵犯三阴经,出现一系列阳虚里寒的病理变化。 六经病证的临床表现,均以经络、脏腑病变为其病理基础,其中三阳病证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所以六经辨证的应用,不限于外感时病,也可用于内伤杂病。但由于其重点在于分析外感风寒所引起的病理变化及其传变规律,因而其对内伤杂病的辨证不具有广泛性,不能等同于脏腑辨证。 一、辨六经病证 (—)太阳病证 太阳主表,为诸经之藩篱,太阳经脉循行于项背,统摄营卫之气。太阳之腑为膀胱,贮藏水液,经气化而排出则为小便。风寒侵袭人体,多先伤及体表,正邪抗争于肤表浅层所表现的证候,即为太阳经证,经证有中风、伤寒之分,是外感风寒而致病的初起阶段;若太阳经证不愈,病邪可循经入腑,而出现太阳腑证,腑证有蓄水、蓄血之分。 1.太阳经证 指风寒之邪侵犯人体肌表,正邪抗争,营卫失和,以恶寒、脉浮、头痛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恶风寒,头项强痛,脉浮。 【证候分析】本证由风寒外邪侵犯太阳经所致,为伤寒病的初起阶段。 风寒束表,卫阳被遏,肌腠失于温煦,故恶风寒;足太阳经脉自头项下行于背部,太阳经脉受邪,经气不利,则头项至背部牵强作痛;正邪抗争于太阳肤表,脉气鼓动于外,故脉浮。 由于患者感受邪气之不同,体质的差异,太阳经证又有太阳中风证和太阳伤寒证之别。 (1)太阳中风证 指风邪为主的风寒之邪侵袭太阳经脉,卫强营弱,以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或见鼻鸣,干呕。 【证候分析】卫为阳,营为阴,风寒外邪以风邪为主侵犯太阳经,卫气受邪而阳浮于外,与邪相争则发热;风性开泄,以致卫外不固,营不内守则汗出;由于汗出,肌腠疏松则恶风;若外邪侵及肺胃,肺气失宣则鼻鸣,胃气失降则干呕。 本证以恶风、汗出、脉浮缓为辨证依据。 (2)太阳伤寒证 指以寒邪为主的风寒之邪侵犯太阳经脉,卫阳被遏,毛窍闭伏,以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脉浮紧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身体疼痛,无汗,脉浮紧,或见气喘。 【证候分析】风寒外邪以寒邪为主侵犯太阳之表,卫阳被遏,肌肤失于温煦,则见恶寒;寒邪郁表,卫阳奋起抗邪,正邪交争,故有发热;寒性收引,卫阳郁遏,经脉拘急,医学教育网整理筋骨失于温养,故头身疼痛;寒性凝滞,肤腠致密,玄府不开,故见无汗;寒邪袭表,脉气亦鼓动于外,脉管拘急,故脉浮紧;寒邪束表,肺气失宣,则呼吸喘促。 本证以恶寒、无汗、头身痛、脉浮紧为辨证依据。 2.太阳腑证 太阳经证不解,病邪由太阳之表内传膀胱腑所表现的证候。根据病机之不同,又分为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 (1)太阳蓄水证 指太阳经证不解,邪与水结,膀胱气化不利,水液停蓄,以发热恶寒、小便不利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发热恶寒,小便不利,小腹满,口渴,或水入即吐,脉浮或浮数。 【证候分析】太阳经证不解,故见发热,恶寒,脉浮等表证;邪热内传膀胱之腑,气化失职,邪与水结,水液停蓄,故见小便不利,小腹满;水停而气不化津,津液不能上承,故渴欲饮水;若饮多则水停于胃,胃失和降,可见饮入即吐。 本证以太阳经证与小便不利、小腹满并见为辨证依据。 (2)太阳蓄血证 指太阳经证不解,邪热传里,与血相结于少腹,以少腹急结或硬满、大便色黑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少腹急结或硬满,小便自利,如狂或发狂,善忘,大便色黑如漆,脉沉涩或沉结。 【证候分析】太阳经证失治,邪热随经内传,与血相结,瘀热结于下焦少腹,故见少腹急结,甚则硬满;瘀热内结,上扰心神,故见神志错乱如狂,甚则发狂,以及善忘等症;医学教育网整理病在血分,未影响膀胱气化功能,故小便自利;瘀血下行随大便而出,则大便色黑如漆;脉沉涩或沉结,是因瘀热阻滞,脉气不利所致。 本证以少腹急结、小便自利、大便色黑等为辨证依据。 (二)阳明病证 指伤寒病发展过程中,阳热亢盛,胃肠燥热所表现的证候。阳明病的主要病机是“胃家实”。胃家,包括胃与大肠;实,指邪气亢盛。故阳明病的性质属里实热证,为邪正斗争的极期阶段。阳明病证又可分为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 1.阳明经证 指邪热亢盛,充斥阳明之经,弥漫全身,肠中尚无燥屎内结,以高热、汗出、口渴、脉洪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身大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大出,大渴引饮,心烦躁扰,面赤,气粗,苔黄燥,脉洪大。 【证候分析】阳明病证多由太阳经证不解,或因少阳病失治,邪热内传入里而成。或因素体阳盛,初感外邪即成里实热证。 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阳气旺盛,邪入阳明最易化燥化热。里热炽盛,弥漫全身,蒸腾于外,故见身大热,不恶寒,反恶热;邪热炽盛,迫津外泄,故汗大出;医学教育网整理热盛伤津,且汗出复伤津液,故大渴引饮;邪热上扰,心神不宁,则见烦躁;气血涌盛于面,故面赤;热迫于肺,呼吸不利,故气粗;脉洪大有力,苔黄燥,为阳明里热炽盛之象。 本证以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为辨证要点。 2.阳明腑证 邪热内盛,与肠中糟粕相搏,燥屎内结,以潮热汗出、腹满痛、便秘、脉沉实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日晡潮热,手足然汗出,脐腹胀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甚则神昏谵语,狂躁不得眠,舌苔黄厚干燥,或起芒刺,甚至苔焦黑燥裂,脉沉实或滑数。 【证候分析】阳明经气旺于日晡,四肢禀气于阳明,肠腑实热弥漫,故日晡潮热,手足然汗出;邪热与糟粕结于肠中,腑气不通,故脐腹胀满而痛,大便秘结;医学教育网整理邪热上扰心神,则见神昏谵语,甚则狂躁不安;苔黄燥有芒刺,或焦黑燥裂,为燥热内结,津液被劫之故;邪热亢盛,有形之邪阻滞,脉道壅滞,故脉沉而有力,若邪热迫急则脉滑数。 本证以潮热汗出、腹满痛、便秘、脉沉实等为辨证要点。 (三)少阳病证 指邪犯少阳胆腑,枢机不运,经气不利,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口苦,咽干,目眩,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欲呕,脉弦。 【证候分析】本证多由太阳经证不解,邪传足少阳胆经及胆腑部位所致,亦可由厥阴病转出少阳而成。 邪出于表与阳争,正胜则发热;邪入于里与阴争,邪胜则恶寒,邪正相争于半表半里,故见寒热往来;胆热扰心则心烦,上炎则口苦,灼津则咽干,上扰清窍则头目晕眩;医学教育网整理邪郁少阳,经气不利,故胸胁苦满;邪热扰胃,胃失和降,则见默默不欲饮食,欲呕;脉弦为肝胆受病之征。 本证是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等为辨证依据。 (四)太阴病证 指脾阳虚弱,寒湿内生,以腹满而痛、不欲食、腹泻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 【临床表现】腹满而吐,食不下,大便泻泄,口不渴,时腹自痛,四肢欠温,脉沉缓或弱。 【证候分析】太阴病证可由寒湿之邪直接侵犯脾胃而成,亦可因三阳病治疗失当,损伤脾阳所致。太阴病为三阴病之轻浅阶段,属于里虚寒证。 脾阳虚弱,寒湿内生,气机阻滞,故腹满时痛;脾失健运则食纳减少;医学教育网整理寒湿下注则下利;寒湿犯胃,胃失和降,故见呕吐;阳虚而失于温煦,故四肢欠温;脾阳虚弱,鼓动无力,故脉沉缓或弱。 本证以腹满时痛、腹泻等虚寒表现为辨证要点。 (五)少阴病证 指伤寒病变后期,全身阴阳衰惫,以脉微细、但欲寐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少阴病证的病位主要在心肾。病性从阴化寒则为少阴寒化证;从阳化热则为少阴热化证。 1.少阴寒化证 指心肾阳气虚衰,阴寒独盛,病性从阴化寒,以畏寒肢凉、下利清谷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 【临床表现】无热恶寒,但欲寐,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呕不能食,或食入即吐,或身热反不恶寒,甚至面赤,脉微细。 【证候分析】病至少阴,心肾阳气俱虚,故表现为整体的虚寒证候。阳气衰微,阴寒内盛,失于温养,故见无热恶寒(即畏冷),但欲寐,肢厥;肾阳虚,火不暖土,脾胃纳运、升降失职,故下利清谷,呕不能食;医学教育网整理若阴盛格阳,则见自觉身热而反不恶寒,面色赤;心肾阳虚,鼓动无力,则脉微细。 本证以畏寒肢厥、下利清谷、脉微细等为辨证依据。 2.少阴热化证 指心肾阴虚阳亢,病性从阳化热,以心烦不寐、舌尖红、脉细数等为主要表现的虚热证候。 【临床表现】心烦不得眠,口燥咽干,舌尖红,脉细数。 【证候分析】邪入少阴,从阳化热,热灼真阴,水不济火,心火独亢,侵扰心神,故心中烦热而不得眠;阴亏失润,则口燥咽干;阴虚而阳热亢盛,故舌尖红,脉细数。 本证以心烦不得眠,以及阴虚证候为辨证依据。 (六)厥阴病证 指伤寒病发展传变的较后阶段,表现为阴阳对峙、寒热交错、厥热胜复的证候。 【临床表现】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 【证候分析】厥阴病为六经病之末,多由他经传变而成。其基本病理变化为上热下寒。 邪入厥阴,心包之火炎上则上热;热灼津伤,故消渴饮水。医学教育网整理厥阴之脉夹胃,上贯膈,火性炎上,肝气横逆莫制,故见气上撞心,心中疼热。又因下焦有寒,脾失健运,更因肝木乘犯,故不能进食,强食则吐,内有蛔虫者,常可吐出蛔虫。 二、六经病证的传变 六经病证是脏腑、经络病变的反映,而脏腑、经络之间又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六经病证可以相互传变,从而表现为传经、直中、合病,并病等。 病邪自外侵入,逐渐向里发展,由某一经病证转变为另一经病证,称为“传经”。其中若按伤寒六经的顺序相传者,即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一→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厥阴病证,称为“循经传”;若是隔一经或两经以上相传者,称为“越经传”;若相互表里的两经相传者,称为“表里传”,如太阳病传少阴病等。 伤寒病初起不从三阳经传入,而病邪直入于三阴者,称为“直中”。 伤寒病不经过传变,两经或三经同时出现的病证,称为“合病”。如太阳阳明合病、太阳太阴合病等。 伤寒病凡一经病证未罢,又见他经病证者,称为“并病”。如太阳少阴并病,太阴少阴并病等。

(原文) (解读) “ 帝曰:善。治遗奈何?岐伯曰:视其虚实,调其逆从,可使必已矣。 ” 黄帝说:说得好。那么怎样治疗余热呢?岐伯说:只要根据病的虚实情况,分别给以正治和反治,病就会好的。 “ 帝曰:病热当何禁之?岐伯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 ” 黄帝道:患了热病有什么禁忌呢?岐伯说:患热病的,待病稍好些,便吃肉食一类的东西,就会复发 , 如果多吃谷食,也会有余热。这就是热病的禁忌。 “ 帝曰:其病两感于寒者,其脉应与其病形何如? ” 黄帝道:两感于寒的病人,它的脉象和症状是什么样的呢? “ 岐伯曰: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 ” 岐伯说:两感于寒的病人,第一天,太阳和少阴二经都染上了病,就有头痛、口干、烦闷而渴的症状; “ 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言;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死。 ” 第二天,阳明与太阴二经都染上了病,就有腹满、发烧、不想吃东西、语无伦次的症状;第三天,少阳与厥阴二经都染上了病,就有耳聋、阴囊抽缩、厥逆的症状。如果再发展到水浆不入、神志昏迷,到第六天人就要死去。 “ 帝曰:五脏已伤,六腑不通,荣卫不行,如是之后,三日乃死,何也? ” 黄帝说:病情发展到五脏都已损伤,六腑不通,荣卫不和的地步,有的三天之后就死了,这是因为什么? “ 岐伯曰: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也,其血气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气乃尽,故死矣。 ” 岐伯说:阳明经是十二经脉中最重要的,这一经邪气重了,病人就容易神志不清,三天以后阳明经气就会耗尽,所以人就死亡了。 “ 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当与汗皆出,勿止。 ” 凡是因为伤于寒邪而变成温病的,在夏至以前发病的叫作温病,在夏至以后发病的叫作暑病。暑病应当发汗,使热邪从汗中排出,而不能够加以收敛。 今天学习了热病有什么禁忌。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

六经辨证,始见於《伤寒论》,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在《素问·热论》等篇的基础上,结合伤寒病证的传变特点所创立的一种论治外感病的辨证方法。它以六经(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为纲,将外感病演变程序中所表现的各种证候,总结归纳为三阳病(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三阴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类,分别从邪正盛衰,病变部位,病势进退及其相互传变等方面阐述外感病各阶段的病变特点。凡是抗病能力强、病势亢盛的,为三阳病证;抗病力衰减,病势虚弱的,为三阴病证。 六经病证,是经络,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其中三阳病证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所以说六经病证基本上概括了脏腑和十二经的病变。运用六经辨证,不仅仅局限於外感病的诊治,对内伤杂病的论治,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伤寒论六经病位论文

大家好,我是中医二羊,上一篇跟大家总结了八纲,八纲辨证具体内容,今天在总结以下六经。 学伤寒论的人总会有这样的问题,到底什么是六经,六经辨证中的太阳、少阳病等到底是什么意思? 六经是经络吗?跟经络有什么关系,? 我总结自己的一点看法,分享给大家参考。 六经概念 伤寒论论原文中没有“六经”这一词,是后人总结的,六经是六经辨证。 具体是太阳、阳明、少阳的三阳,和少阴、太阴、厥阴的三阴病。 《伤寒论》用六经病来分类。 按上一篇中总结的阴阳虚实表里整合在一起,便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个结论: 经方家胡希恕说六经其实八纲的概括,六经的实质是八纲。我比较赞同这一观点。 假如六经是经络的话,六经辨证就是六种经络辨证,那在开篇就说不通,好比太阳病有许多外症例如鼻塞流鼻涕、怕冷、甚至咳嗽,这些明明是手太阴肺经的症状,为什么把它归纳在太阳病篇呢? 如果六经不是经络的话,那少阳病篇许多症状口苦、头晕、胁肋痛等又是肝胆经的症状。 所以很多人在这里争论不休,其实在我看来没必要争论。 六经中有经络也有不是经络的症,为何这样说呢?因为我的观点是这样的 解释伤寒论的有一个派别,用五运六气来解释伤寒论,我很佩服这方面的天才,可以把这些复杂的理论自圆其说的来解释伤寒论。还有一些易经数术派的。 但是,翻烂了伤寒论我是没有发现半点线索,估计张仲景先师表示我的脑洞没有那么复杂。伤寒论原文是很直白的,但后世医家越解释越复杂,尤其是那些脱离临床的理论。 假如你的理论解释的通,如果是真事的,那临床一定很好用。但是这方面的医家和临床经验好像很少很少,说起来好听,用起来难啊。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如果我们自己去读伤寒论,去读黄帝内经却是真真切切的,真实不虚的。 第二结论: 二羊的观点,六经是人这个整体跟疾病斗争,正邪斗争所呈现出来的状态的归纳总结。 人是一个整体,包括躯干、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精津液等,当人生病的时候这些都需要参与进来,只是看病情病势,病位有所侧重罢了。经络自然也会有,但不是全部,人才是全部。 伤寒论跟黄帝内经是两个完全不通的派别吗? 有一部分医家说伤寒论是独立的体系,跟黄帝内经完全不同,连经方家胡希恕也这样认为,但是我们看他的书看他的结论,他也不是说八纲辨证吗?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这些理论不就是黄帝内经里的嘛。 什么不能用黄帝内经的理论来解释伤寒论? 那你解释一个看看?连胡希恕老先生那么嘴硬的都还是要用内经的理论。 伤寒论是一本临床专注,讲治病,也讲人。黄帝内经就是一本总结人体生理和自然规律的基础医学书。 第三个结论:学好黄帝内对于帮助我们好伤寒论经方,我觉得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伤寒论脱离不了黄帝内经。 分享完我的三个观点,接下来看具体六经怎么应用的。 一个生了病的人,最终还是人。是一个整体,人跟病斗争过程中呈现出来的症状是最直观的,由症状总结规律来来治疗也是最直接的。所以,方证对应可以帮助很多人可以很快上手伤寒论和经方。 但我们还得往里深究一点,病之见于证,必有病位,病性质。八纲比较抽象,更像一个大方向,是一个大原则,而六经就很具体,更接地气,所以临床应用指导直接用药的还是六经。 太阳病 概念--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即表阳证,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等一系列的外在证候为特征的,也可以说,无论什么病,如果有太阳病的证候,都可以考虑有太阳病。前提是具体的临床证候证候为据。 不是以太阳经经络分布为根据。 阳明病 第180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阳明病,即里阳证。胃家实,指病邪充实于胃肠之里,实证,按下去硬满,而有抵抗和压痛等。胃家实为阳明病的特征,故凡病胃家实者,即可确断为阳明病。 阳明病气分证可见肺热症状 少阳病 第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少阳病,即半表半里的阳证,它是以口苦、咽干、目眩等系列证候为特征,凡病见此特征者,即可确断为少阳病。 但是,口苦、咽干、目眩,不仅仅是肝胆病的部分症状,但做为半表半里阳证,也可以见于咽炎、肺炎、胃肠炎等急慢性病常出现此类证候。 太阴病 第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太阴病,即里阴证。它是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等一系列的证候,凡病见此特征者,即可确断为太阴病。此腹满为虚满,需要跟阳明病的胃家实满鉴别。 少阴病 第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少阴病,即表阴证。跟太阳病病性相反,如果太阳病的症状,但是脉微细,并其人但欲寐者,可确断为少阴病。 厥阴病 第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厥阴病,即半表半里阴证。它是以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等一系列证候。凡病见此特征者,即可确断为厥阴病。 凡是半表半里证,无论阴证还是阳证,都不可下,尤其是阴证更不可下,若不慎而误下之,则必致下利不止之祸。 六经是人跟病的状态状态体系,主要核心在于正气和邪气的盛衰。随时实在运动和变化的,传变也很快。可以渐变,也可以跳跃传变,可以表里相传。 阴证阳证也都可以瞬间转变。 并病-病当表里相传时,前边的还没好又传到后边了,同时两经病还在,叫并病。如太阳、阳明并病,少阳、阳明并病等均属之。 合病-初发病时,二者或三者同时出现,有似合在一起而发病,故谓为合病。如太阳、阳明合病,三阳合病等均属之。 不管怎么样,二羊觉得治疗手段是差不多的,就是根据目前的状态来处方。所以二者临床区别不大。通过六经八纲辨证后的治疗方向合原则。 表证-解表 太阳病:由于病在表,宜发汗,不可吐、下,如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等,均属太阳病的发汗法剂。 少阴病:此与太阳病均属表证而宜汗解,但发汗必须配伍附子、细辛等温性亢奋药,如桂枝加附子汤、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均属少阴病的发汗法剂。 里证-清里/温里 阳明病:热结于里而胃家实者,宜下之;但热而不实者,宜清热。下剂如承气汤,清热如白虎汤。若胸中实者,则宜吐,不可下,吐剂如瓜蒂散。 太阴病:里虚且寒,只宜温补,汗、下、吐均当禁用。如理中汤、四逆汤等,均属太阴病的温补法剂。 半表半里-和法 少阳病:半表半里证,法宜和解,汗、吐、下均非所宜。如柴胡汤、黄芩汤等,均属少阳病的解热和剂。 厥阴病:此虽亦属半表半里证时宜和解,但须和之以温性强壮药。如当归四逆汤、乌梅丸等均属之。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寒者热之者,谓寒证,治宜温热药以驱其寒,如以干姜、附子、乌头等之配剂,均属温热驱寒药; 热者寒之者,谓热证,治宜寒凉药以除其热,如以栀子、黄芩、黄连、石膏等之配剂,均属寒凉除热药。 虚者补之,实者攻之: 虚者补之者,谓虚证,宜用强壮药以补益其不足,汗、吐、下等法均当严禁,如炙甘草汤、建中汤、肾气丸等,均属补虚剂。实者攻之者,谓实证宜以汗、吐、下等法彻底攻除其病邪,如麻黄汤、承气汤等,均属攻实剂。 本篇就总结到这里,学习伤寒论的其他总结,留意二羊后续文章。

这样理解,外感之邪首先侵入太阳,但一般太阳病很难转入阳明,是因为阳明的阳气强盛,也可以理解为正气强盛。邪气不宜入里。和传病顺序没有关系的。如果太阳强盛,人就不容易得病了。

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病多与血热气实有关,胃又为水谷之海,病多与饮食有关,以降为顺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胃家包含胃与大肠。

病机

问曰:何源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阳明病本质上就是津液与胃和大肠的关系

主要涉及的方剂有

1,栀子豉汤,栀子,豆豉,虚烦不得眠,反复颠倒,心中懊侬。治疗胃食管反流疾病,失眠伴有烦躁者

腹胀加厚朴,阳虚加干姜

2,白虎汤,石膏,知母,粳米,甘草。 三阳合病,腹满(阳明)、身重(太阳),难以转侧(少阳,少阳经行身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脾虚,背微恶寒加人参,骨节痛烦,热痹加桂枝,解毒合五味消毒饮

3,诸承气汤类,主药是大黄,芒硝。便秘等下次再写,内容比较多

4,大黄牡丹汤,大黄,牡丹皮,桃仁,冬瓜子,芒硝。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汤主之。

5,抵挡汤,大黄甘遂汤,阳明蓄血证

6,茯苓甘草汤,茯苓泽泻汤,己椒苈黄丸,甘遂半夏汤,木防己汤,属阳明水气。

7,大半夏汤,半夏,人参,白蜜。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虚寒胃反。

8,小半夏汤,半夏,生姜。心下有支饮,诸呕吐,谷不得下者。

眩晕,心悸加茯苓

9,半夏厚朴汤,妇人咽中如有炙脔。阳明神志病,生姜半夏汤,心中溃溃然无奈者。半夏厚朴汤,梅核气,胃食管反流病属阳虚寒湿者。

10,茵陈蒿汤,栀子大黄汤,栀子柏皮汤,湿热发黄。

阳明病主药是石膏,半夏,大黄

在经石膏配知母,白虎汤,四大证,在腑用大黄配芒硝,诸承气汤方。

气机不利用半夏,配生姜或厚朴,半夏厚朴汤,大小半夏汤。

石膏配大黄,宣肺通腑,宣白承气汤,生石膏 生大黄 苦杏仁 瓜蒌皮

石膏配半夏,气阴两伤,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人参、麦冬、半夏、甘草、粳米。麦门冬汤,麦门冬、半夏、人参、甘草、粳米、大枣。

半夏配大黄,大柴胡汤,少阳阳明合病。

六经病提纲论文怎么写

论文打纲是我们写论文前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便于有条理地安排材料、展开论证。大纲写好后,论文结构、层次、重点也就一一分明了。

句式写法:

论文提纲一般有两种写法,标题式写法和句子式写法。由于我们的论文提纲要提交给指导老师审阅,所以建议用句子式写法。今天我们重点介绍句子式写法。

句子写法:

以一个能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形式把该部分内容概括出来。这种写法具体而明确,别人看了也能明了,只是有些费时费力。

编写提纲步骤:

确定论文提要,再加进材料,形成全文的概要

论文提要是内容提纲的雏型。一般书、教学参考书都有反映全书内容的提要,以便读者一翻提要就知道书的大概内容。我们写论文也需要先写出论文提要。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插进去,就形成了论文内容的提要。

六经辨证在伤寒论中运用的是最好。首先你要明白六经有标本,太阳本气寒水,阳明本气是燥金,少阳本气是相火,太阴本气是湿土,少阴本气是君火。这些就是六经本,六经辨证就是本气加临到标位所至标受本气病。黄帝内经中有:病反其本得标之病,治反其本的标之方。这个就是六经辨证的大致意思。目前运用六经辨证最好的伤寒论注解书《易演伤寒论》

  • 索引序列
  • 六经病论文
  • 六经病提纲论文
  • 素问热论六经病论文
  • 伤寒论六经病位论文
  • 六经病提纲论文怎么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