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iu, Ke; Gao, Zhen; Wu, Xiaoli; Zhou, Guangdong; Zhang, Wen Jie; Yang, Xiao; *Liu, Wei Knocking out Smad3 favors allogeneic mouse fetal skin development in adult wounds Wound Repair and Regeneration, 22(2), pp 265-271, 2014/) 曲淼, 武晓莉, 柴岗. 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低密度培养的克隆能力分析.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02期, pp 82-84+99, ) Qu M, Song N, Chai G, Wu X, Liu W. Pathological niche environment transforms dermal stem cells to keloid stem cells: a hypothesis of keloid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Med Hypotheses. 2013 Nov; 81(5):) Song N, Wu X, Gao Z, Zhou G, Zhang WJ, Liu W. Enhanced expression of membrane transporter and drug resistance in keloid fibroblasts. Hum Pathol. 2012; Nov; 43 (11): ) Wu X, Gao Z, Liu W. Surgery and chemotherapy of keloids: use of low dose 5-FU for treatment and relapse prevention. JOURNAL OF WOUND TECHNOLOGY. (January/2012)6) Wu X1, Gao Z1, Song N, Chua C, Deng D, Cao Y, Liu W. Creating thick linear scar by inserting a gelatin sponge into rat excisional wound. Wound Repair Regen. 2007; 15: ) Liu W, Wu X, Gao Z. New potential antiscarring approaches. Wound Repair Regen. 2011 Sep;19 Suppl 1:s22-31..8) Gao Z1, Wu X1, Song N, Zhang L, Liu W.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of 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9 in different lesional sites of keloid. Burns. 2010; 36(8): 1289-1295. (共同第一作者)9) Liu W, Wu X, Gao Z, Song N. Remodeling of keloid tissue into normal-looking skin. J Plast Reconstr Aesthet Surg. 2008,61(12):) Gao Z1, Wu X1, Song N, Cao Y, Liu W. Electroporation-mediated plasmid gene transfer in rat incisional wound. Journal of Dermatological Science., 2007; 47: 161-164. (共同第一作者)11) Liu W, Chua C, Wu X, Wang D, Ying D, Cui L, Cao Y. Inhibiting scar formation in rat wounds by adenovirus-mediated overexpression of truncated TGF-beta receptor II. Plast Reconstr Surg, 2005, 115. ) Liu W, Cai Z, Wang D, Wu X, Cui L, Shang Q, Qian Y, Cao Y. Blocking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receptor signaling down-regulates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1 autoproduction in keloid fibroblasts. Chin J Traumatol. 2002;5(2):) 武晓莉, 高振, 刘科, 夏玲玲, 鲍云飞, 阮静, 刘伟. 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治疗痤疮瘢痕效果. 中华医学杂志. 2011; 91(37): ) 武暁莉, 高振, 宋楠, 刘伟. 血管新生の抑制を目的としたケロイドに対する低用量5-FU局所注射疗法. PEPARS. ケロイド・肥厚性瘢痕の最新治疗.2009; (33):) 武晓莉, 高振, 宋楠, 刘伟. 手术联合低浓度5-氟尿嘧啶和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治疗耳郭瘢痕疙瘩疗效观察. 中华医学杂志. 2009; 89(16): ) 武晓莉, 刘伟, 高振, 蔡泽浩, 邓丹, 宗丽娟, 殷德民, 曹谊林. 采用明胶海绵置入法建立大鼠皮肤切口瘢痕模型的实验研究.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08; 24(1): ) 武晓莉, 刘伟, 高振, 曹谊林. 低浓度5-FU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胸骨前瘢痕疙瘩的疗效分析. 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7; 18(6): ) 武晓莉, 刘伟, 曹谊林. 低浓度5-氟尿嘧啶抑制血管增生在瘢痕疙瘩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初探.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06; 22(1): ) 武晓莉, 刘伟. 瘢痕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 整形再造外科杂志, 2004; 1(3): ) 武晓莉, 商庆新, 殷德民, 李卿, 蔡泽浩, 刘伟. FGFR1在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中的表达.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3,14(6):) 武晓莉, 刘伟, 商庆新.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病理性瘢痕形成中的作用.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3,14(2):) 武晓莉, 黄伟. 电烧伤致脊髓及面神经损伤一例.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1999, 11(15): ) 高振, 武晓莉, 宋楠, 刘伟. 手术联合5氟尿嘧啶与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腹股沟瘢痕疙瘩. 组织工程与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8, 4(1): ) 邓丹, 武晓莉, 许锋, 高振, 刘伟, 崔磊, 曹谊林. MTT法检测国产PGA支架对人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06,2(1): ) 高振, 宋楠, 武晓莉, 曹谊林, 刘伟. 电穿孔介导质粒基因在皮肤和线性伤口中的表达.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08; 24(5): ) 史绯绯, 夏晓燕, 武晓莉. 药物配合手术治疗瘢痕疙瘩临床探讨. 医药论坛杂志, 2007, 28(23) : 39-4027) 王丹茹, 刘伟, 武晓莉, 吴娟娟, 陆峻泓, 刘德莉, 曹谊林, 张涤生. 人Smad7腺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体外表达.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5,22(4).28) 刘伟, 蔡泽浩, 武晓莉, 王丹茹, 殷德民, 崔磊, 曹谊林. 阻断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转导抑制伤口瘢痕的实验研究. 中华医学杂志, 2003, 83. 31-36.
一篇关于马兜铃酸可能导致肝癌的科研论文连日来引起激烈争论。马兜铃酸是亚洲一些地区肝癌高发的原因吗?各国对马兜铃酸又采取了哪些措施?记者就此采访了论文作者、第三方专家等。
“一种草药的黑暗面”
美国《科学转化医学》杂志10月中旬发表一篇封面论文,题为《台湾及更广亚洲地区的肝癌与马兜铃酸及其衍生物广泛相关》,研究人员来自新加坡和中国台湾。杂志编辑以“一种草药的黑暗面”为题的简介推荐这项研究。
这篇论文通过对肝癌样本的测序分析,发现来自中国台湾的98个样本中78%具有马兜铃酸诱发的突变分子标签,或者说“指纹”。此外,越南26个样本中19%含马兜铃酸“指纹”,而其他东南亚国家的9个样本中56%有马兜铃酸“指纹”。
基于对全世界共计1400多个肝癌样本的分析,研究人员认为马兜铃酸与肝癌之间存在“决定性关联”。他们指出,含马兜铃酸的草药在亚洲尤其中国台湾被广泛使用,但并没有直接说马兜铃酸是当地肝癌高发的原因。
“我们认为这些发现相当重要,”论文第一作者、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的黄伟添在回复新华社记者的电邮中说,“虽然我们已经知道马兜铃酸会导致肾衰竭和上尿路癌症,是一种危险物质,但我们一点不知道在肝癌中马兜铃酸暴露是如此普遍。”
黄伟添解释说,对于马兜铃酸“指纹”,“所有(其他)已知诱变物都不会产生这种标签,我们分析了肝癌患者的基因组,发现大量这类突变,其中一些突变位于一旦变异就可能致癌的基因中。”
至于摄入马兜铃酸与患肝癌之间究竟有无因果关系,黄伟添说,这个问题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马兜铃酸造成突变的吗?二、这些突变致癌风险有多大?他们现在“99%肯定”是马兜铃酸造成突变,而这些突变更准确地说只是致癌风险因素,不同程度的马兜铃酸暴露怎样增加肝癌风险尚需进一步研究。
马兜铃酸的“黑历史”
马兜铃酸天然存在于马兜铃、关木通等马兜铃科植物中。相关中草药曾经用于治疗风湿、痛风等多种病症,并广泛地应用在减肥和减轻经期症状上。
历史上马兜铃酸曾多次引起争议。上世纪90年代,比利时研究发现含有马兜铃酸的草药减肥药导致女性肾损害。2003年,中国多家媒体报道龙胆泻肝丸中的关木通成分含马兜铃酸导致肾病,当年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取消了关木通药用标准。
进行本次研究的新加坡小组2013年曾在美国《科学转化医学》报告,马兜铃酸导致的基因突变数量多于烟草、紫外线等其他致癌物,首次证实马兜铃酸与肝癌之间的相关性。
除了肝癌和肾病外,马兜铃酸也已被认为会导致尿路上皮癌等多种癌症。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将马兜铃酸列为“一类致癌物”。
早上血糖偏高的原因,一般是由于夜间休息后,降糖药药效减弱,调节血糖的作用降低,所以早上偏高。
人类在准备醒来时候,肝脏会先“苏醒”而释放更多的血糖来保证身体的正常工作,导致早餐的血糖是很容易偏高的。
对于没有糖尿病的普通人来说,他们其实是不了解血糖在早上会有升高的说法;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每天醒来最担心的就是血糖问题,几乎在每天的早晨都会超过正常值。
关于早晨血糖偏高的这个问题,其实是人体进化过程中的产物,几乎没有可以解释的地方了。
我们睡觉的时候器官都是处于休眠的状态,可到了快睡醒的时候某些器官就会更早地工作,而肝脏就是其中一位;肝脏会在人类准备醒起来时候就开始释放能量,这里所说的能量就是我们常说的血糖了。正常的人在血糖升高时候胰岛素会跟着去压制的,但糖尿病患者则不会,他们出现血糖偏高时候就只能通过药物去控制血糖的过分升高。
睡梦中出现血糖升高确实是很危险的事情,那么该怎么解决?半夜起来吃药吗?不,其实可以控制好药物的吃用。
一般情况下,医生都会按照正常的作息而开指定的药物,现在某些糖尿病药物都是可以维持很久的时间的,熬上一晚是允许的;除了药物外,医生是建议糖尿病患者早起的,毕竟血糖升高对糖尿病的影响真的很大,为了减少出现意外的情况一般都建议糖尿病早起来服用药物控制。对于糖尿病不严重的,可根据医生要求服用就好。
肝脏释放人类起来所需要的能量,自然会造成早晨血糖偏高。
空腹血糖高。早上起来处于空腹状态,身体没有摄入食物,所以需要调动内部的营养。
相信不少人听说过糖尿病的“黎明现象”,但是却很少知道糖尿病还有一个“黄昏现象”。糖友们在黎明的时候,和傍晚的时候,血糖会容易升高,最主要的因素就在于糖友体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这些现象是比较常见的,但是很多人在有这种情况的时候,往往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处理,那么当它出现时,应该如何应对呢?
糖友们应如何应对黄昏现象?
少食多餐:糖友们如果是发现自己在傍晚的时候,血糖总是升高,那么不妨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每一顿少吃一点,但是可以多吃几顿,分次进食,可以避免身体因为一次性摄入太多的热量,而导致血糖上升。
饮食均衡:对于糖友们来说,饮食上的控制也是有必要的,每一顿都要注意保证足够的主食,碳水化合物所占的比例应该是总热量的百分之六十左右。每一餐虽然说要保证足够的主食,也并非让你吃到撑为止,吃到七八分饱就可以了。上午、下午和睡觉之前,要注意加餐。
午餐后运动:在吃完饭的两小时内,可以适当的进行运动,通过运动,可以消耗身体中多余的热量,以免在黄昏的时候血糖出现波动。不过在进行运动的时候,也最好随时对血糖进行监测,以免能量消耗的太多,血糖突然降低,对身体造成伤害。
补充膳食纤维:
糖友们每天也需要摄入充足的膳食纤维,我们常吃的大麦、燕麦、豆类、全麦以及蔬菜等等,都含有一定量的膳食纤维,可以为身体补充营养,但是也不能吃得太多,要注意适量食用,但是每一顿都最好有带叶子或者是带根茎的蔬菜出现。
适量的多喝水:多喝水对身体是有很多好处的,可以加快血液循环,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糖友们平时生活中,也要注意多喝水,就算是感觉不渴,也应该适量的饮水。我们都知道糖尿病有一个典型的现象,就是会觉得口渴,水分缺少的情况下,血糖就容易上升。而喝水后,血糖会慢慢恢复正常,糖友自己也会感觉不再口渴。但是如果糖友们的口渴中枢长时间受到刺激,敏感度就会下降,即使是身体中缺水,可能也没有口渴的感觉,这时候就应该引起注意。
不喝酒:
酒精中的一些物质,对身体是有害的,所以长期的摄入酒精,对健康人来说都是一大隐患,而不用提对糖友们了。虽然酒精的代谢不需要胰岛素的帮助,但是长期的饮用,会伤害肝脏,还会容易让人出现心慌气短的现象,所以酒最好别喝,若是一定要喝的话,也要少喝。
总之,血糖容易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所以一定要注意合理饮食,生活规律,定时的监测血糖,最好是能够每天将饮食和血糖的情况记录下来。如果是已经有黄昏现象的话,那么就更加要注意,及时的了解血糖变化,才能有助于预防血糖升高给身体带来危害。
刘伟,江苏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所所长、基础医学与医学技术学院心理学系主任、心理学硕士生导师、教授;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医学院硕士、芬兰库奥皮奥大学医学院博士;国家二级职业心理咨询师、中科院心理所特聘EAP培训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美国团体治疗协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团体咨询和团体治疗、音乐治疗。
刘伟,男,浙江大学医学部教授。1987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空军医学系,1998年在日本名古屋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98至1999年在名古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9年至2001年任日本爱知医科大学助理教授,2001年至2007年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从事访问研究。2007年3月起任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伟研究组致力于分析细胞内蛋白/膜运输的分子机制,解析重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变化在细胞生理病理过程中的作用。主要研究手段包括:1.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免疫电镜为主的细胞器形态学观察和亚细胞蛋白定位。2.通过GFP融合蛋白、活细胞成像和光漂白等方法分析活细胞内的蛋白分子动力学。3.培养动物细胞基因高表达和knockdown法研究细胞器结构和功能基因的作用机制。4.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相关蛋白活性和蛋白质间相互作用。
护理专业开题报告精选范本
西安交大网络学院护理专业开题报告
论文名称:急性白血病化疗病人的护理及分析
作者姓名 孙静
所在单位 山东省费县人民医院
联系方式
指导老师
提交时间 20XX年9月
一、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目前并非少见,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临床上以化疗为主,但化疗毒副作用大,合理化个性化护理对化疗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疗效。国内许多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总结了不少护理体会,如范菁、张辉,张树风、吴红梅等。高安丽则着重总结了老年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护理,彭素近、秦社灵分别总结了20例、76例小儿急性白血病化疗期间的护理经验,马爱武、单秀梅强调急性白血病治疗期的营养护理。而在关于比较合理化个性化护理与常规护理措施的优缺点方面很少有人涉及。本研究旨在探讨合理化个性化护理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不良反应的影响。
二、本研究的目的和目标
本研究旨在探讨合理化个性化护理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不良反应的影响。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或减轻化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及取得成功。
三、关键词及定义
白血病;急性;化疗;护理
急性白血病:为骨髓中原始与早期幼稚细胞急剧增生的恶性疾病,其特点为体内有大量的白血病细胞无控制地增生,出现于骨髓和许多其他器官和组织,并进入外周血液中;发病急,发展快,预后差,死亡率高。
化疗:是急性白血病最主要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它是用含有特殊化学成份的药物来杀灭或抑制人体内的白血病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护理:护理(Nursing)一词是由拉丁文“Nutricius”演绎而来,原为抚育、扶助、保护、照顾残疾、照顾幼小等涵义。1980年美国护理学会将护理定义为:“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护理的基本属性是医疗活动,但它具有专业性、服务性的特点,并以其专业化知识和技术为人们提供健康服务,满足人们的健康需要。
四、文献回顾
急性白血病为血液系统恶性病,发生于所有年龄组,像其他肿瘤一样,年龄大于50岁发病率明显增高。成人患者主要是二种类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或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而儿童主要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化疗是急性白血病最主要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2】。国内许多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总结了不少护理体会,如范菁、张辉【3】,张树风【4】,吴红梅【5】等。高安丽则着重总结了老年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护理【6】,彭素近【7】、秦社灵【8】分别总结了20例、76例小儿急性白血病化疗期间的护理经验。马爱武,单秀梅强调急性白血病治疗期的.营养护理,包括鼓励患者进食和静脉营养支持【9】。总之,科学的护理方法可以避免或减少化疗中出现的并发症和副作用,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参 考 文 献
【1】 沈志祥,欧阳仁荣。血液肿瘤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 卢秉久,张艳,孙淑娟。贫血及血液病患者必读.沈阳:沈阳出版社。.
【3】 范菁,张辉。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的护理体会 .中外健康文摘,2009,6(9):409
【4】张树风。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的护理。中国民康医学,2007,19(8):1759.
【5】吴红梅。急性白血病化疗的护理。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6):102-103.
【6】高安丽。老年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护理体会.中原医刊,(31):55.
【7】彭素近。小儿急性白血病化疗后护理。中国现代医生,2008,18:134.
【8】秦社灵。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的护理。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2):249.
【9】马爱武,单秀梅。 急性白血病治疗期的营养护理。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13):1834.
五、研究设计类型
本研究为调查描述性研究。
六、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的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49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5例与对照组24例。两组病例入院时情况、年龄、性别、化疗方案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例均符合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S]。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68.}。实验组根据化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规律、临床表现、转归实施健康教育及自我护理行为指导,填写调查问卷,进行合理化个性化护理;对照组为常规护理。
七、研究工具
自编的调查问卷,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化疗时间及目前化疗次数、对疾病及化疗毒副作用的了解情况、心理状态及需求等。
八、研究步骤研究方法
1选取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的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49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5例与对照组24例。
2对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化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规律、临床表现、转归实施一对一地健康教育及自我护理行为指导,让其填写调查问卷,进行合理化个性化护理。调查过程中先对患者说明此研究的目的,并向他们保证匿名调查和对调查资料严格保密,征得患者配合。若患者填写调查问卷确实有困难,可由其直系亲属协助完成。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3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
九、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
十、年度研究计划
时间
工作内容
1999年1月~2004年12月
选取合适患者进行小样本护理观察。
2005年1月~2008年12月
继续选取合适患者进行护理观察,并初步整理资料,总结、分析资料
2009年1月~2009年9月
进一步整理、分析资料,撰写论文
十一、经费预算
约8~9千元
加强硬件建设,保障医疗护理需要;加强软件建设,提升服务技能;更新观念,改善服务意识;规范服务流程,保障措施到位;实施风险管理,制定防范对策;制定质量控制指标,严格质量管理。加强硬件建设,保障医疗护理需要设置【摘要】门急诊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工作的第一线,是面向社会的主要窗口。门急诊工作质量历来是衡量医院整体水平、服务质量和应急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如何使门急诊护理工作适应新的医学模式的变化,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是护理管理人员面临的严峻课题。笔者一直从事门急诊护理工作,分析总结了提高门急诊护理工作护理质量的几点措施。【关键词】急诊;护理质量;措施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急救医学的进步,愈来愈多的危重病人经过医护人员的抢救,转危为安而达康复。在进行这一系列工作的过程中,病人及家属对急诊护理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从以下方面着手,不断提高门急诊的护理质量。1 加强思想认识 强化服务意识针对近些年来急诊护理队伍年轻化、新护士服务意识差、在急诊工作中易引起护患紧张的特点,对每年新进的护士,护士长将多年的工作经验、处理护患关系的技巧等传授给她们,讲清服务态度在急诊科工作中的重要性。护士长的言传身教使新进科护士从思想上、观念上和行动上做到处处为病人着想。 加强思想教育开展经常性的优质服务教育活动,使护士能够从病人及病人家属的切身利益出发,体会病人及家属就诊时焦急的心理和迫切希望得到诊治的心情,从而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强化风险意识教育每一位护士,使他们认识到急诊工作具有高风险性。对一些高风险的护理活动,要加强风险管理,制定措施,如对危重卧床患者预防褥疮管理及安全管理,对服毒者防止自杀等,做好每个环节工作,使风险因素降低到最低限度。2 熟悉急诊科护理工作制度(1)急诊科护理人员要热情接待急诊病人,认真询问病情,凡病情复杂的患者,由分诊护士决定,首检医师负责诊治,并做好各项记录登记工作。(2)凡危重病人先观察生命体征,根据病情立即给予必要的应急措施,同时报告值班医师作紧急抢救处理;遇疑难、危重病人立即请上级医师诊治或通知各科会诊,共同诊治。急需转送住院部者,除派专人护送外,应电话通知医务科、总值班或相应科室做好接待准备工作。(3)遇重大抢救,如大批急性食物中毒、意外工伤事故等,应立即通知急诊科主任、门诊部主任,并向医务科、总值班汇报,组织抢救工作,凡涉及法律纠纷的病人,在积极救治的同时,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4)各类抢救药品及器材要准备完善,保证随时可用,由专人保管,放置固定位置,便于使用,定期检查、维修,及时补充、更新,确保合格率百分之百。(5)急诊科的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做好交接班,严格执行急诊各项规章制度和熟练掌握各项操作规程,建立、健全各种危重病人抢救技术操作程序。(6)对留院观察病人,根据有关科室急诊医生所开医嘱,做好护理,详细填写各项化验单,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及时报告经治医师作相应处理,观察时间一般不超过三天。(7)急诊科专科护士应掌握徒手心肺复苏技术和其他有关急救常识,掌握急救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定期组织学习、培训和考核。3 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和急救技能培训 加强专业理论学习我们每月组织护士参加各种形式的业务学习和护理查房,每年进行“三基”理论及专科理论考试各2次,并要求护理人员每年撰写护理工作总结1篇。在3~5年内撰写护理论文2篇,进行科内、院内交流,或向市级以上专业杂志投稿,从而使她们的专业理论水平不断提高。 加强急救技能培训。培养护士综合处理问题能力我们对急诊科护士,特别是新护士定期进行急救技能培训。制定急诊抢救护理常规、抢救护理程序,并经常进行急救情景模拟练习,训练护士的应急能力。对常用的急救仪器操作每月进行抽查,定期选派人员参加省、市级以上的急救护理学习班。通过一系列的在职培训,提高了急诊护士对病情的判断能力、应急能力以及与病员、家属的沟通能力和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脚。4 加强护理管理工作作为护理管理者,必须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预防管理思想,使每个环节达到管理标准。管理者要善于分析在医疗活动中与护理相关纠纷产生的原因,探究其根源,制定可行的防范对策,并以纠纷实例举一反三,对大家反复教育,防止类似问题重复出现;合理安排班次,对双休日及晚间急诊室患者增多这种情况,安排老护士及护士长带班,增作力度,把隐患降低至最低点。5 小结抓好急诊护理工作,提高急诊护理质量是新形势下做好急诊工作、减少医疗纠纷发生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加强思想认识,熟悉急诊科护理工作制度,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和急救技能培训,加强护理管理工作,积极采取管理对策等措施,从而提高护士护理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发挥护士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急诊护理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减少护理事故、护理投诉,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病人对急诊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天津市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最好的神经内科大夫向您推荐赵建国院长!
门诊时间:周四上午,周二下午,(限号30人,需提前一周预约);周二晚诊(限号20人)。
门诊地点:国医堂
赵建国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贴专家,1952年生于天津市,先后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医疗系和天津市第八届西医学习中医研究班,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100名。从事中西医结合神经科临床工作30余年,主攻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科疾病,心脑血管病,老年病,内科疑难杂症等。
自1987年至今先后到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西班牙、南斯拉夫、日本、蒙古等非洲,欧洲,美洲、亚洲的国家和地区进行研修、医疗、讲学、科研合作及学术交流,为祖国医学在海外的传播和现代医学的前沿引进如卒中单元等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主编出版著作有《脑梗死》(人卫出版社)、《中风病大讲堂》、《中风病防治指南》、《汉英.英汉常见医学病名词汇》、《汉英医学病名词汇》、《中风病与醒脑开窍针刺法》等12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131篇。
曾多次在国内外担任英语、法语翻译,1991年在巴黎召开的第二届国际针灸大会上是唯一用英法二种语言主持大会的中国代表。1993年在西班牙召开的第六届世界急救医学会议上,首次将祖国医学打入始终由西医垄断的世界急救医学学术会议中,并载入大会论文汇编
主要社会兼职: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
中国康复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脑保健专业学术委员会常务会员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命题审题专家
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会委员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执行编委
《中医药学刊》特约撰稿人
《疑难病杂志》审稿专家
《中华中医药杂志》审稿专家
《中国综合临床》审稿专家、编委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编委
《抗衰老》杂志编委,天津市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天津市抗衰老学会副理事长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天津市科协委员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中青年委员会委员
天津市药品审评专家
天津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
天津市劳动保障学会医疗保险分会专家组成员等。
邹丽萍,教授、主任医师、特级专家,博士生导师,博士。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和康复中心主任;从事儿内科及小儿神经的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20多年。担任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科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神经组成员;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系副主任;中国优生优育委员会委员;《中国实用儿科杂志社》、《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小儿急救医学》杂志编委、《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儿科杂志》《中华神经疾病杂志》审稿人。《父母》杂志的特约的攥稿人。1990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青年临床医师。1991和2000年两次获中华医学会全国中青年医学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000年获北京市科技成果奖三等奖(第一完成人)。2003年获中华医学成果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北京儿童医院脑外科实力并不是很强大,我建议你考虑一下北京天坛医院罗世祺,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1966 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从事小儿神经外科和脑瘤的显微手术治疗,发表论文 110 篇,主编出版“儿童颅内肿瘤”的专著,参加编写神经书籍 14 本,获国家级、部级和局级科技成果真如此 5 项, 89 年被授予“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的称号, 91 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周一上午的专家门诊,挂号费14元.周一下午为会诊中心,费用为300元.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挂号情况不太乐观,当天去的话,专家号很难挂得上,最好提前一个礼拜预约或者电话预约
“中国家庭急救教育科学普及联盟”于2013年6月20日在京正式成立,是有关政府部门、公共健康机构、协会及企业推动家庭急救教育及慢性疾病防治工作的助手,是开展急救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 联盟组建是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第17号文件)及《关于深入开展现场救护培训工作通知》(市委办19号文件)的精神与指示,由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全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心肺复苏专业组、《健康时报》、《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老年产业》杂志、中国保健协会、清华大学公共健康研究中心、全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心肺复苏专业组、北京雪中金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媒体、协会、公共健康机构及全国健康产业的400多家企业代表共同发起组织,以推广、普及家庭急救教育为主要任务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中国家庭急救教育科学普及联盟”。 联盟本着协会章程的宗旨,积极开展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培训及相关慢性疾病的家庭防治工作。主要任务包括:组织急救教育普及推广活动,开展慢病危险因素筛查、慢病诊疗干预指导、慢性疾病防治学术研究、机构评估、急救产品应用、编辑急救技能学术资料和科普读物等,并实施三个健康评估①血管年龄评估②猝死风险评估 ③中风风险评估,推广急救教育新技术、新成果,与国际急救教育机构交流,传播急救医学信息、承办健康产业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基层讲师,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能力。联盟将全力推进我国急救教育社会化、家庭化,最终实现应急急救知识普及率在中国家庭达到100%,为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家庭急救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此介绍信息来源于“中国应急急救科学普及联盟”官网的联盟简介栏目,内容可靠。
在国内主持或参与多项省级科研课题,在高血压病、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和2型糖尿病病人血管内皮功能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获省级科技进步一、三等奖各一项,现主持或参与国家、省、厅级课题各一项,在国内外医学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近40篇,(包括2篇SCI论文),并参与了3部专著的编写工作,担任副主编或编委。
1、刘奕志,院长,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政协委员,中山眼科中心主任、眼科医院院长,海南眼科医院院长,白内障科学科带头人,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委员兼白内障和人工晶状体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具有熟练的白内障手术技巧,擅长各种类型白内障的小切口原位碎核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尤其对晶状体脱位、硬核白内障、青光眼术后的白内障、合并葡萄膜炎的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等复杂病例的治疗具有极为丰富的临床经验。率先在国内开展双手微切口超声乳化技术,染色剂撕囊术及囊袋张力环植入术等多项新技术。2、钟兴武,常务副院长,医学博士,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视光学会常务理事,隐形眼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美国休士顿大学视光学院外聘助理教授(2002年5月至2008年5月);国际隐形眼镜教育者学会(IACLA)资深会员(Fellow)。《国际眼科杂志英文版》编委,《Ophthalmology》,《Molecular Vision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审稿专家。主要从事眼科视光学和角膜病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专长近视眼手术治疗,角膜病防治与角膜接触镜矫治。发表专业论文70篇,其中SCI收录22篇;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3、陈海波,副院长,医学博士,主任医师。1984年7月毕业于广东省湛江医学院,同年到海南人民医院眼科工作。1988底自费赴日留学,在日本国群马县临床眼科研究所进修,学习了一系列眼科先进技术。1993-1997年就读日本山梨医科大学并获博士学位。从事眼科工作近30年,以白内障、青光眼病的诊治为专长,熟练掌握眼科各种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熟练掌握各种抗青光眼手术、各种复杂白内障的超声乳化手术及准分子激光屈光矫正手术等,在海南省眼科界享有较高盛誉。在国内外眼科著名杂志上发表论文20多篇。4、邢健强,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中华医学会海南分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社区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视力残疾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海南分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编委、海南医学杂志编委、中国实用眼科杂志通讯编委。曾获全国和海南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先进个人”、“中华眼科学会奖”。专业特长: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准分子、飞秒激光),白内障、青光眼手术,眼眶肿瘤、眼整形手术及眼底病诊断治疗。5、彭鸿钧,主任医师。师从著名眼科专家杜念祖教授,眼整形专业研究生毕业。中山眼科中心眼整形专科创建人之一。并在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Jules Stein眼科医院整形科专业进修,UCLA医学院博士后。从事眼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对眼睑再造,上睑下垂矫正术,小睑裂综合征矫正术,活动义眼和眼眶修复,眼袋清除术和双眼皮形成术等有丰富经验和较深入造诣。并在国内率先将激光技术应用于眼整形和美容手术。6、刘红山,医学博士,博士后。主任医师。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眼科学系研究助理教授。熟练完成各种眼科基本检查,独立完成眼科临床常用的眼超声波、角膜地形图、角膜内皮分析仪、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等检查操作和眼部激光等治疗技术操作。在眼科手术操作方面,熟练完成各种类型的角膜移植手术、角膜上皮移植术、角膜缘组织移植术、眼前段重建术、角膜切开术、角膜切除术等;熟练完成各种白内障手术,如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植入、小切口无缝线技术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等;熟练完成青光眼小梁切除术、阀门植入术等;熟练完成常见眼部整形及美容手术,如上睑下垂矫正术、眼睑重建术等;独立完成常见斜视矫正术、泪道手术、网脱复位手术、简易玻璃体切割术以及眼内异物定位与取出术。7、冼文光,医学硕士,主任医师。1984年毕业于海南大学医学部,1991年于同济医科大学获医学硕士位。1997年-1998年作为访问学者赴意大利米兰大学留学。长期从事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临床、科研工作。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参与两部专著的编写,获省级科技进步奖两项。8、马进,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Eye Hospital of Oslo University, Norway 访问学者。从事眼科学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现供职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底外科,从事眼科专业“眼底病”。现为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眼底病学组委员,《中华眼底病杂志》编委,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眼科分会委员,中国眼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分会常委。以第一作者发表国内外论文共60余篇,其中包括SCI论文10余篇,中华眼科杂志等中华系列文章近20篇。熟练诊治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擅长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手术治疗。9、曾明兵,博士,博士后,副主任医师, 1994年7月重庆医科大学医学本科毕业, 2000年7月及2007年12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硕士及博士毕业,并获硕士及博士学位,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于美国霍普金斯大学Wilmer 眼科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及高级访问学者学习。主持或参与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等多项研究课题。曾参与《超声生物显微镜诊断学》、《临床眼科解剖学》、《临床眼科新进展》及普通高等医学院校《眼科学》教材的编写工作。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参与10余篇,以第一作者发表中华医学系列杂志论文5篇参与20余篇。擅长白内障的基础研究及临床诊治工作,尤其擅长各种类型白内障的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10、黄雄高,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2005年6月获武汉大学医学硕士学位,2012年6月获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自攻读硕士学位以来,一直致力于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主持和参与研究基金多项。对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有较深入的研究。已发表国际SCI期刊论文2篇,国内核心期刊及科技统计源期刊论文16篇。熟练诊治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擅长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手术治疗,如玻璃体出血,各型视网膜脱离,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裂孔,黄斑前膜等的手术。11、史贻玉,副主任医师。1993年7月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获学士学位,同年7月分配到海南省人民医院眼科担任眼科临床工作。2005年12月获得眼科副主任医师职称。曾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进修学习。专业特长:青光眼、白内障及各种常见眼病的诊断及治疗。12、林明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青光眼科副主任。擅长各种类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青光眼的药物、激光和手术治疗;对难治性青光眼有较强的分析和诊治能力;对青光眼特别是开角型青光眼和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的发病机制,青光眼视功能损害、保护和再生机制等有深入的研究。13、邵应峰,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1990年毕业于原中山大学医疗系全英班。后留任原中山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临床医师和大学教师,从医教研工作。期间两次参加中国“中国视觉第一行动”扶贫医疗队,往贫困山区开展白内障手术复明工作,并担任医疗小组组长。1998年起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师从我国著名角膜病专家陈家祺教授,主攻角膜及眼表疾病的防治并或博士学位。曾受凯思奖学金海外研究资助项目资助往美国New York Eye & Ear Infirmary师从国际著名眼科专家Danning Hu教授,从事合作研究并进修学习。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0余科研项目。在专业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4篇。参与专著编写一部。专业特长为眼表、角膜疾病诊治。擅长角膜移植,人工角膜、泪道、眼整形等眼表角膜手术以及青光眼、白内障等眼前段手术。
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医学硕士,留美学者,海南省人民医院医疗康复中心副主任兼一病区主任,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全国委员,海南省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海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海南省专业技术职称评审专家库成员,海南省新药评审委员,海南省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中华医药杂志》、《中华全科医学杂志》、《海南医学》、《海南医学院学报》编委或特邀编委。从事内科老年心、脑血管病及风湿病的诊治和科研工作二十多年。1983年7月、1989年7月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获医学学士和内科临床医学硕士学位。1999年9月至2000年11月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心血管中心作博士后研究一年多。从事内科老年心、脑血管病及风湿病的诊治工作二十多年,参与或组织指挥大量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和许多疑难病人的诊治,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在省内率先开展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在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早期药物干预、急性脑血管病的诊治和早期康复、老年危重症病人的肠内营养支持和类风湿关节炎的现代治疗等方面处于省内领先或先进水平。在美国留学期间,系统地学习和参与了当代内科老年病、心血管病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疗法,并从事高血压病、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血管内皮功能以及血管内皮功能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