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减肥的人群,都把脂肪看作是洪水猛兽,一旦脂肪摄入超标,毫无疑问会增加肥胖的发生概率。因此,很多人都在有意识无意识的控制热量。
可为什么有的人说吃脂肪过少,也容易影响寿命呢?甚至有增加死亡率的危险。这种说法主要和《柳叶刀》发布的一个研究有关,在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布的一项前瞻性研究,脂肪摄入最多的人群死亡率,要比脂肪摄入较少的人低23%左右。
难道脂肪吃得多比脂肪吃得少还要 健康 吗?
在这点上大家不要理解错了,脂肪不全是有害的,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饱和脂肪还有一种是不饱和脂肪。它在人体中充当的责任是给机体功能,要知道在膳食总量中有20~30%都是脂肪供给。
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够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的吸收,它们需要溶解在脂肪里。并且,不饱和脂肪酸是机体内的好脂肪,可以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利。
主要的膳食来源有花生、瓜子、腰果、开心果等,根据最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每天每人摄入25~30g的坚果,首选原味坚果,就能满足机体需求了。
而需要大家远离的则是饱和脂肪酸,虽然美国和我国居民膳食指南,都已经取消了对胆固醇的限定,但针对饱和脂肪,据《美国居民膳食指南》允许成年人摄入的量,是每天不得超过总热量的10%。
在日常食物中,大家要注意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猪油、人造黄油、人造奶油,以及很多家庭主妇在做馅料时都会放的肥肉。长期大量摄入会增加人体罹患高血压、高血脂、二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还要跟大家说的是食用油。现代市面上销售的食用油有很多种,如猪油、葵花籽油、花生油、玉米油等等,需要大量远离的是富含饱和脂肪酸的动物油,之所以有浓郁的香味,离不开的便是大量饱和脂肪。
而剩下的植物油,也不适合人们多吃,每天的量要控制在25~30g的范围内,差不多是4~5个啤酒瓶盖填满的样子。
在肉类上,大家可以舍弃肥肉,多选择鱼肉,尤其是深海鱼中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包括DHA、EPA,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利。
先来考考大家:慢性肾脏病的基本饮食原则有几条?闭上眼想想能说出几条来,如果能迅速答上五条来的算是及格。
“五低一高”是肾病的基本饮食原则,低盐、低脂、高纤维素是适用于所有肾病患者,低蛋白饮食主要针对大量尿蛋白的患者,低磷、低钾针对后期出现电解质紊乱尤其是钙磷紊乱、血钾升高的患者。
肾病饮食管理的目的是减轻肾脏代谢负担,同时纠正症状,延缓肾功能的进展。大家只要弄清楚这一点,或许你就不存在“每天吃什么”的困扰了。
什么是植物性饮食模式?
从字面意思不难理解就是多吃“植物”。相对于植物性饮食模式的,就是动物性饮食概念。动物性饮食模式即日常的饮食结构搭配中以高蛋白、高脂的食物为主。植物性饮食模式则是日常以含维生素、膳食纤维、矿物质等元素丰富的食物为主的饮食模式。
动物性食品对肾脏非常不友好,不限制的摄入较多的高蛋白、高脂的食物,如肉、蛋、奶等,会加重肾小球的滤过负担,同时不利于尿蛋白、血压、血脂等指标的稳定。
著名医学杂志AJKD发表文章指出:减少总蛋白和动物蛋白的摄入,会起到保护肾脏的显著作用,可降低肾脏并发症,延缓肾病的进展。同时强调建议肾病患者采用以植物为基础的饮食模式。
维生素人体不能合成,需要通过外在补充,可分为多种类型,包括维生素A、B、C、D、E等等。日常食物含维生素最为丰富即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均属于植物类型食物。
蔬菜包括瓜类、绿叶类、茄果类、块茎类、豆荚类、生菜类、菌类、薯类等;水果类包括梨、苹果、桃子、杏子、李子、香蕉、葡萄等,都富含各类维生素。如猕猴桃、草莓、橙子、柠檬等含维生素C较丰富。
除了富含多种维生素,一些水果及蔬菜微量元素、矿物质也比较丰富包括钾、磷、铁、钙、钠、镁等。比如香蕉、枣类、柑橘、柚子等含钾偏高等。
肾病饮食指南要求肾病患者每天摄入水果需至少达到200g-300g,可以保证每天水分、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补充。但实际上,约有50%的肾病患者每天100g的量都达不到,导致日常维生素摄入严重不足。
膳食纤维不易被胃肠道消化吸收,它的优势是含糖、脂肪、碳水化合物少,对肾脏病来说也是提出多摄入的一类食物。日常食物包括谷薯类,如燕麦、小米、荞麦,还有土豆、红薯等,还有坚果类如核桃、栗子、花生等。
适当摄入膳食纤维的食物,可以保证肾友血糖、血脂水平的稳定,且研究发现膳食纤维可以通过促进肠胃蠕动,帮助促进血液毒素的代谢,进而减轻肾脏代谢负担,有延缓肾脏纤维化进展的作用。
植物性饮食模式的四大优势: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专家们现在建议在婴儿时期向儿童介绍食物,但许多医生并没有与父母讨论目前的建议。严重的食物过敏比我们小时候更常见,但专家仍然不确定为什么。
儿科医生建议那些食物过敏风险较高的孩子在3岁之前就会延迟食用某些过敏性食物。
他们认为这可以防止早期发生反应。到2008年,研究表明相反可能是正确的,因此美国儿科学会开始告诉父母给婴儿高度过敏的食物。
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进行了一项大型研究研究显示,经常在4至6个月内开始食用花生蛋白的高风险婴儿发生花生过敏的机率降低了80%。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医生发布了关于如何引入花生蛋白以帮助预防花生过敏的新建议,花生过敏最有可能引起危及生命的反应。
延伸阅读:婴儿也是会蛀牙的!牙齿保健很重要
这一点很重要,只要他患有持续性或复发性湿疹,需要经常使用处方药膏或者对鸡蛋过敏,因为患有这两种疾病的婴儿更容易患上花生过敏症。
延伸阅读:宝宝消化系统四大问题!
时间取决于宝宝自身的风险因素。
在2个月或4个月的健康访问中,与儿科医生讨论这个问题是个好主意。
轻度或中度湿疹或没有其他过敏风险的婴儿可以在6个月开始,当儿科医生说通常最好已经开始吃固体食物了。
如果你有一个患有花生过敏症年龄较大的孩子,请与医生讨论如何安全地给宝宝喂花生,而不会危及过敏的孩子。
一旦你的宝宝尝试了一点花生,看他有没有任何过敏反应(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或行为改变)。
如果他看起来很好,继续喂并观察两个小时。
定期服用花生,“如果没有反应发生了,在宝宝两岁后你就能松一口气,代表宝宝没有过敏。
让宝宝食用任何食物之前都要注意它有没有过敏反应,因此一次建议只给一个新的食物,并持续观察两三天。
若都无任何反应才能再给第二个新食物,以此类推。\
据学术堂的了解,医学论文是医者从事医学科学研究工作的文字记录和书面总结,通过论文的载体方式来展现医者的临床医学经验。下面是什么医学杂志容易发表的知识分享,欢迎阅读指正。1.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省级期刊主管单位:浙江省卫生厅主办单位:宁波市医学信息研究所国际刊号:1671-0800国内刊号:33-1268/R出版地方:浙江邮发代号:32-121创刊时间:1994发行周期:月刊《现代实用医学》(月刊)创刊于1988年,由宁波市医学会、宁波市医学信息研究所主办。以“立足宁波、面向全国、服务城乡”为宗旨,学习和汲取中华系列杂志和我省品质杂志的办刊经验,自觉以省级杂志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现代实用医学》在办刊特色方面,力求体现“现代、综合、实用”,以现代科学理论为准绳,突出多学科交叉知识综合研讨,报道内容新颖实用,密切结合临床。《现代实用医学》每期都安排了一个专题,邀请省内外着名专家为“专家论坛”栏目撰搞,相关专题论文相对集中,重点突出。2.当代医学杂志 部级期刊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国际刊号:1009-4393国内刊号:11-4449/R出版地方:北京邮发代号:82-829创刊时间:1994发行周期:旬刊《当代医学》《当代医学》(旬刊)创刊于199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部级综合性期刊。本刊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DE)》统计源期刊。获奖情况:2004年获卫生部期刊奖。《当代医学》是目前中国医疗卫生领域以系统阐述职业化医院经营与管理理念的部级医药卫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当代医学》杂志将帮助中国的医院院长解析中国的医药宏观政策和相关法规;洞察医药市场的经济运行规律;把握世界医学和科技前沿的发展趋势;掌握医院战略规划、财务和资本管理、品质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资讯管理等现代医院职业化经营管理方式,引领医疗信息化建设潮流,打造21世纪的职业院长。3.安徽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主管单位:安徽省卫生厅主办单位:安徽省卫生厅国际刊号:1000-0399国内刊号:34-1077/R出版地方:安徽邮发代号:26-22创刊时间:1973年发行周期:月刊《安徽医学》主要介绍本省在医学临床、教学、科研上取得的新成果、新发现、新进展,促进学术交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提高全省医学发展水平,增进群众身体健康。读者对象是中、高级医务工作者。《安徽医学》创刊于1973年,是一本综合性医刊。1992年并荣获北大核心期刊。4.北方药学杂志 省级期刊主管单位:内蒙古自冶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药品学会国际刊号:1672-8351国内刊号:15-1333/R出版地方:内蒙古邮发代号:16-421创刊时间:2004发行周期:月刊《北方药学》国家科技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由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内蒙古自治区药品学会主办,西部十二个省(市、区)药学会协办的《北方药学》于2004年6月28日诞生了。《北方药学》的办刊宗旨是:坚持实事求是的科技学态度,开展学术交流,促进我国西部医药学与传统医药学科技的提高与发展。本刊的服务对象是:广大医药科技工作者、管理者、医药卫生人员、药学教育、科研人员以及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经营企业人员。主要反映国内外药学科研成果,以及西部十二个省(市、区)广大药学工作者及各少数民族医药研究的新成果、新发现、新动态。为我国西部地区广大医药工作者与国内外医药界同仁进行学术交流、信息沟通开辟途径和渠道,提供和搭建广阔的学术平台,也为国内外学者更多的了解中国民族医药,使我国民族医药走向世界,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北方药学》的创刊,顺应了崇尚天然,回归自然的社会发展潮流。符合我国医药产业政策和西部大开发策略,是我们西部十二个省(市、区)医药科技工作者的一件大喜事,它实现了广大西部药学工作者多年的心愿,必将激励西部十二个省(市、区)及国内更多的同行、专家、学者共同探索医药科技、学术的发展。《北方药学》以创新、存真、求实的严肃科学态度,不断提高办刊质量及编辑部的管理,力争把《北方药学》办成一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医学术价值,又有实用价值,重在实用的专业性刊物。广大读者可借助本刊了解西部医药科技的发展动态,捕捉思路,提高学术水平,展示科研成果。5.临床医药实践杂志 部级期刊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办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国际刊号:1671-8631国内刊号:14-1300/R出版地方:山西邮发代号:22-39创刊时间:1974发行周期:月刊《临床医药实践》杂志创办于1974年,是由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主办的国家综合性医学期刊,也是我国传播医药卫生新理论的医学期刊之一,创办多年来,为各级医学科技人员服务,为医学科技事业的发展服务,为促进我国医学科技信息转换为社会生产力而服务。以上就是关于什么医学杂志容易发表的分享,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医学论文杂志普刊:《医学前沿》 《医师在线》 《临床医药文献》《实用妇科内分泌》《全科口腔医学》《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等核心:《四川中医》 《中医学报》 这些都是不错的刊物朋友你是评职称用吗?现在咱们国内,学术已经沦落为商品了,学术买卖已经见怪不怪了,基本上交上版面费就给你发表。这一点其实我也很无语......但是,论文还是要发表,因为论文发表已经是刚性需求。发表的时候注意以下几点就可以。第一,先考虑你发表论文的用途,评中职,还是高职。中职一般发表省级以上就可以,高职就需要有国家级的了,甚至核心期刊。毕业论文的话,还是根据学校的要求了。第二,考虑价格方面,省级 国家级 核心价格都不一样,但是咱们也不能一再追求低价格,网上假刊太多,小心占小便宜吃大亏,了几百快无所谓,主要是耽搁了事情,评职称一年就一次(要找可以用支付宝付款的)。第三,时间问题,刊物确定好了 一定要确定下(新闻出版总署)是否能查到。然后就是时间,一般杂志从定稿到出刊都得需要1个月,赶上高峰期3月都有可能,如果对方什么都答应你,今天给稿子明天邮递给你刊物,这个肯定是假刊的。第四,价格方面,这个不好说,杂志种类太多,没法完全根据省级 国家级来判断价格,核心期刊的话 悬殊很大。最后祝你成功,这是我发表论文的经验,我帮我同事也发表了一些,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当然是核心期刊啊,不过没那么高要求的话省级的就可以
这个不清楚哦,你自己看吧。
一个是因为肥料给太多了,可能有点烧叶子了,这个就少给肥料就行了。另外一个就是有病虫害,这个需要检查叶片上有没有虫卵,要是有的话要加大药量清理病虫害了。
花生冠腐病症状有哪些?农户们该怎么防治花生冠腐病?对于种植花生的农户来说,搞懂这些问题至关重要。本文将就此为大家做详细的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农户们更好的应对花生冠腐病。田间症状:在花生出苗期危害果仁,引起果仁腐烂,并出现黑色霉状物,造成烂种。在花生出苗后危害子叶和胚轴结合部位。子叶变黑腐烂,根茎部出现凹陷,呈黄褐色至黑褐色,危害严重时,表皮裂开,呈干腐状,最终只剩下纤维组织,维管束变成紫褐色,并长满黑色霉状物。随后病株因失水过多造成枯萎死亡。发生规律: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土壤、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借风雨、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花生团棵期发病最重。高温高湿或旱湿交替后利于发病。排水不良,管理粗放地块发病重。连作花生田易发病。防治措施:1、注意种子质量,播前精选种子,选饱满无病,没有霉变的种子。合理轮作,轻病地与玉米、高梁等非寄主作物轮作1年,重病地轮作2-3年均可减轻病害。加强田间管理。播种不宜过深,不施未腐熟有机肥,雨后及时排除积水。2、播种前种子处理是防治花生冠腐病的有效措施,花生齐苗后和开花前是防治该病的关键时期种子处理,可用种子重量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或药液浸种;也可用种子重量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3、花生齐苗后和开花前,喷洒下列药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发病严重时,间隔7~10天再喷1次。对发病集中的植株,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以800倍液灌根,从花生主茎顶部灌200~250ml/穴,顺茎蔓流到根部,防治效果很好。
问题太简单。不够详细。不好回答。
其实就是由真菌引起的,花生患上了花生冠腐病这种疾病。
1.花生根结线虫病的识别与防治花生根结线虫病又称花生根瘤线虫病。俗称地黄病、地落病、黄秧病等。(1)症状 2龄幼虫侵入花生的幼嫩根尖,形成不规则形根结,线虫钻入花生根部中柱造成根液渗流、养分损耗,易引起次生病害。根结线虫定居取食并刺激根细胞增生,连续危害新根根尖,使次生根结成团(根结团),吸收养分困难。病株生长缓慢或萎黄不长,植株矮小,始花期叶片变黄瘦小,叶缘焦枯,提早脱落,花小且开花晚,结果少或不结果。线虫还可侵害果壳、果柄和根,果壳受害形成乳白突起的小瘤,发病后虫瘤呈褐色疮痂状,但较少见。果柄和根茎形成葡萄状虫瘤簇。(2)防治方法①药剂防治:长效缓释剂播前可用天达阿维菌素3000倍液喷沟或每亩施用48%毒死蜱200克,拌细土20千克,混匀直接施于沟底后播种。发病初期,用天达阿维菌素3000倍液淋根。②生物防治:应用淡紫拟青霉和厚垣孢子轮枝菌,能明显起到降低线虫群体和消解其卵的作用。2.花生叶螨的识别与防治(1)形态特征 朱砂叶螨的雌螨背面观呈卵圆形,体长~毫米,宽为~毫米,体色呈红色或淡红色,俗称“红蜘蛛”,体躯两侧各有黑斑1个,其外侧3裂,内侧接近体躯中部。雄螨背面观呈菱形,比雌螨少。二斑叶螨与朱砂叶螨极相似,区别在于二斑叶螨体色呈淡黄色或黄绿色,无红色个体,肉眼辨别近白色,俗称“白蜘蛛”。(2)发生规律及危害症状 花生叶螨在山东招远市1年发生10~20代,以成螨在土缝、花生田边的杂草根际或树皮下吐丝结网越冬,往往成群团聚潜伏。翌年3月下旬开始活动,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迁入花生田危害,6、7月间为发生盛期,对春花生可造成局部危害。7月中旬雨季到来,叶螨发生量迅速减少,8月份若天气干旱可再次大发生,在花生荚果期造成危害。9月中下旬花生收获后迁往冬季寄主,10月下旬开始越冬。花生叶螨群集在花生叶的背面刺吸汁液,受害叶片正面初为灰白色,逐渐变黄,受害严重的叶片干枯脱落。在叶螨发生高峰期,由于成螨吐丝结网,虫口密度大的地块可见花生叶片表面有1层白色丝网,且大片的花生叶被连结在一起,严重地影响了花生叶片的光合作用,阻碍了花生的正常生长,使荚果干瘪,大量减产。(3)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合理轮作,避免叶螨在寄主间相互转移危害;花生收获后及时深翻,既可杀死大量越冬的叶螨,又可减少杂草等寄主植物;清除田边杂草,消灭越冬虫源。②化学防治:当花生田间发现发病中心或被害虫率达到20%以上时,要及时喷药防治,喷药要均匀,一定要喷到叶背面;另外,对田边的杂草等寄主植物也要喷药,防止其扩散。具体方法是:对朱砂叶螨单一发生地块可用2%天达阿维菌素3000倍液喷雾防治。3.花生网斑病识别与防治(1)危害症状 发病初期,病斑先出现在植株基部的叶片上,逐步在上部叶片表现症状。侵染初期,呈白网状。以后,侵染点随叶脉以放射状向外扩展,呈星芒状。病斑继续扩大,由白色逐步变褐至黑褐色,形成边缘不清晰的网状斑。高温、高湿,可出现大块斑,直径可达1~厘米,病斑背面在发病后期出现褐色斑痕,并于表皮下生黑色小突起。在温湿度降低时,叶表面出现白色至褐色菌丝状斑痕,有时可布满叶子表面,或形成黑褐色小斑。(2)发病特点 病害发生与茬口、栽培方式、温湿度及降雨有较明显关系。重茬地发病重,覆膜田重于露栽田,垄种比平种发病轻,麦套花生较夏直播发病也轻。在结荚期高温、高湿、多雨有利于病害流行发生。(3)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抗性好的品种(系)有花37、鲁花10号和鲁花11号、潍花8号、丰花8号、花育26号抗病丰产性好,可因地制宜地采用。②改进栽培技术:轮作换茬,可与甘薯、玉米、大豆等作物轮作。清除病残体,减少菌源。深耕深翻,减少土壤表层菌源。合理增施肥料,提高抗病力。③化学防治:于花生播种后3天内,用25%百科(双苯三唑醇)可湿性粉剂,或60%多菌灵,均用500倍液地面喷雾,封锁土壤中菌源,减少初侵染。上述药剂可与乙草胺除草剂混配喷洒,兼除杂草。也可于发病开始,叶面喷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均为800倍液,加600倍“天达2116”,每10~14天喷1次,共喷2~3次。4.花生青枯病的识别及防治(1)发病症状 花生一般在初花期最易感染此病。病株初始时,主茎顶梢第1、2片叶片先失水萎蔫,早上延迟开叶,午后提前合叶。1~2天后,病株全株或一侧叶片从上至下急剧凋萎,色暗淡,呈青污绿色,后期病叶变褐枯焦。病株易拔起,其主根尖端、果柄、果荚呈黑褐色湿腐状,根瘤墨绿色。病茎纵剖,维管束呈黑褐色,横切面保湿下稍加挤压可见白色黏液溢出。(2)发生规律 病菌随带菌土壤、病株残体、带菌杂草,以及带菌土杂肥和粪肥,借雨水、灌溉水、农具、昆虫媒介传播,此菌在土壤中可存活14个月至8年。病菌从植株根部伤口及自然伤口侵入,在维管束内繁殖,分泌毒素,造成导管堵塞,植株失水萎蔫,尔后病菌进入皮层与髓部薄壁组织的细胞间隙,使之崩解腐烂,再次散出,重复侵染。据调查,高温高湿最有利于此病发生,当温度达25℃以上,降雨的多少与迟早决定此病发生早晚与程度大小。一般时晴时雨、久旱骤雨或久雨骤晴时发生严重;土壤温度与湿度骤变或地块线虫增多,造成根部受伤或腐烂时发生严重;低洼排水不良地块较高坡地发生严重;砂土、薄土层、保水保肥差的地块较壤土、肥土发生严重;连作田较轮作田发生严重;酸性土壤较微碱性土壤发生严重;草害多较草害少地块发生严重。另外,品种间抗性差异显著。(3)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选用高产抗病品种,合理轮作。有水源的地方,实行水旱轮作,防效较好。旱地可与瓜类、禾本科作物3~5年轮作,避免与茄科、豆科、芝麻等作物连作。旱地花生,播种前进行短期灌水,可使病菌大量死亡。采用高畦栽培,适期播种,合理密植,防止田间荫蔽与大水漫灌。注意排水防涝,防止田间积水与水流传播病害。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适施氮肥,叶面喷施“天达2116”,促进花生稳长早发。对酸性土壤可施用石灰,降低土壤酸度,减轻病害发生。田间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带出田间深埋,并用石灰消毒。花生收获时及时清除病株与残余物,减少土壤病源。②化学防治:拌种:播种前,用“天达2116”浸拌种专用型50克,兑水750克拌花生种20千克,切勿闷种。喷雾:花生出齐苗后,亩用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10%世高2500倍液喷雾,为增加药效,可与“天达2116”壮苗灵600倍液混合喷雾。5.花生叶斑病的识别与防治 花生叶斑病是由两种病菌引起的病害,即花生黑斑病和花生褐斑病。花生褐斑病发生期较早,在初花期即出现;黑斑病则较迟,在下针期才发生。因此,褐斑病在下部叶片较多,黑斑病多在上部叶片。秋花生以黑斑病较突出,春花生则以褐斑病较普遍。两病都可危害叶片、叶柄、茎、子房、柄和荚壳,严重时造成落叶,植株早枯,影响养分积累而导致荚果不充实,降低出仁率和含油量,收获时容易落果和种子发芽。花生发生叶斑病的主要原因,与轮作周期短、高温高湿的环境、品种抗病性弱、砂质土地力差、施肥不足等有密切的关系。花生叶斑病的有效防治方法如下:①轮作。花生实行水旱轮作,与水稻轮作更好。旱坡地花生与玉米、地瓜、木薯等旱地作物轮作,2年一轮,可明显减轻花生叶斑病危害。②改良土壤。改善栽培条件,增施有机质农家肥,改良土壤,增强花生的抗病能力。③选用抗病品种。种植花生,要选择抗叶斑病强的品种。④药剂防治。花生叶斑病包括花生褐斑病和黑斑病。发生期在荚果膨大期,当田间病叶率达10%时应及时喷药防治,常用的药剂有50%多菌灵600倍液,或96%天达恶霉灵3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喷雾。6.花生根腐病的识别与防治(1)症状 花生根腐病在花生各生育期皆可发生。花生播后出苗前染病,可引起烂种、烂芽;苗期受害引致根腐、苗枯;成株期受害引致根腐、茎基腐和荚腐,病株地上部表现矮小、生长不良、叶片变黄,终致全株枯萎。由于本病发病部位主要在根部及维管束,使病株根变褐腐烂,维管束变褐,主根皱缩干腐,形似老鼠尾状,患部表面有黄白色至淡红色霉层(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2)病原 花生根腐病由半知菌亚门的镰刀菌属侵染所引起。包括尖镰孢菌、茄类镰孢菌、粉红色镰孢菌、三隔镰孢菌和串珠镰孢菌5个菌种。它们都可产生无性态的小孢子、大孢子和厚垣孢子。小孢子卵圆形至椭圆形,无色,多为单胞,大小2~微米×5~12微米。大孢子镰刀形或新月形,具3~5个分隔。厚垣孢子近球形,单生或串生,直径7~11微米。病菌习居土壤中,在土中能存活数年,属维管束寄生菌,可堵塞导管和分泌毒素而使植株枯萎。(3)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并成为病害主要初侵染源,带菌的种仁、荚果及混有病残体的土杂肥也可成为病害的初侵染源。病菌主要借流水、施肥或农事操作而传播。初侵接种体主要是厚垣孢子,再侵接种体为大、小分生孢子,能从寄主伤口或表皮直接侵入,在维管束内繁殖蔓延。通常植地连作、地势低洼、土层浅薄、持续低温阴雨或大雨骤晴、或少雨干旱的不良天气发病较重。(4)防治方法 应采取耕作栽培防病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①把好种子关:做好种子的收、选、晒、藏等项工作;播前翻晒种子,剔除变色、霉烂、破损的种子,并用种子重量的40%三唑酮、多菌灵可湿粉拌种,密封24小时后播种。②合理轮作:因地制宜确定轮作方式、作物搭配和轮作年限。③抓好以肥水为中心的栽培管理:整治排灌系统,提高植地防涝抗旱能力,雨后及时清沟排渍降湿;增肥改土,精细整地,提高播种质量;视天气条件适期播种;注意施用净肥,抓好田间卫生。④及时施药预防控病:齐苗后加强检查,发现病株随即采用喷雾或淋灌办法施药封锁中心病株。可选用96%天达恶霉灵3000倍液,或40%三唑酮、多菌灵可湿粉1000倍液。与天达2116混配隔7~15天1次,连喷2次,交替施用,喷足淋透。
主要的症状其实就是导致那些叶子出现斑点并且干枯,最后会导致整个枝干会枯萎掉,想要防治这种疾病,一般来说是提前进行选择抗菌的品种,接下来要加强田间的管理,同时要喷洒药物防治。
叶子会枯黄,会下垂,花生的生长速度非常的慢,而且个头非常的小,非常的不饱满;要多浇水,多施肥,喷洒营养液,喷洒杀毒剂,温度要适宜,还要有一定的日照。
叶片上的病斑是圆形,暗褐色的,背面有许多的黑色小点儿;尽量选择一些抗病的品种增强田间管理,多施一些肥料,尽量减少灌溉。
叶片上的病斑是圆形,暗褐色的,背面有许多的黑色小点儿;尽量选择一些抗病的品种增强田间管理,多施一些肥料,尽量减少灌溉。
花生叶斑病有褐斑病和黑斑病两种,我国各花生产区均有发生。叶斑病主要为害叶片,降低光合作用效率,引起早期落叶而影响养分的积累,一般可减产4%~15%,严重时可达30%以上。
症状
褐斑病病叶初期病斑为针尖大小的黄褐色或铁锈色斑点,以后逐渐扩大,成为1~10毫米的近圆形淡褐或暗褐色的病斑,边缘有明显的淡黄色晕圈,有时几个病斑连在一起形成大病斑,在老病斑上产生灰色霉状物。茎部、叶柄上的病斑为长椭圆形(彩版十一,62)。
黑斑病病斑直径1~6毫米,比褐斑病小,呈黑褐色,黄色晕圈较少或不明显,病叶背面有许多小黑点呈轮状排列,上生灰褐色霉状物(彩版十一,63)。
病原
褐斑病无性世代为Cercospora arachidicola Hori.,是真菌,属半知菌亚门尾孢菌属。分生孢子梗丛生或散生,下面有菌丝块长在寄主组织里。分生孢子细长,棒状或倒棒状,常弯曲,淡橄榄色或无色,长35~108微米,宽2~5微米,有4~12个隔膜。
黑斑病无性世代为Phaeoisariopsis personata(Berk.& Curt.).,是真菌,属半知菌亚门褐柱丝霉属。分生孢子梗成丛从环状分布的子座产出,呈肘状弯曲,红褐色。分生孢子顶生,短而粗,倒棒状形或圆筒形,有1~9个隔膜,长20~70微米,宽4~9微米。
褐斑病、黑斑病的有性世代为子囊菌,仅在山东与江苏发现,但机率很小,故重要性不大。病菌只侵染花生,尚未发现有其他寄主。
发病特点
褐斑病、黑斑病均以菌丝块或菌丝在土中病残体上越冬,翌年在合适条件下菌丝直接产生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成为田间再侵染源。褐斑病一般在开花前开始发生。病菌发育适温25~28℃,对温度适应幅度较大,且较黑斑病菌耐低温,因此发生较黑斑病早。黑斑病发生比褐斑病略晚。病菌生长发育温度为10~37℃,最适25~30℃。当相对湿度80%以上,雨日3天以上,降雨量10毫米以上,露日3~4天即有利病害大流行。在田间通常生育前期发病较轻,后期发病较重;幼嫩叶片发病较轻,老叶发病较重。品种间对病害的抗性有一定差异。花17、花28、鲁花4号、粤油92较抗叶斑病,而鲁花3号、花37高感褐斑病,P12高感黑斑病。病害发生还与花生连作和长势有密切关系。连作地发病重,连作年限越长,发病越重;轮作地发病轻。土质好、肥力水平高,花生长势好的发病轻;而沙地、坡地、土层薄、地力低、花生长势差则病害就重。
防治方法
(1)选育抗病品种。立蔓型品种较蔓生型品种抗病,各地可因地制宜采用。
(2)农业防治。改良土壤,施足基肥,促进花生生长,从而提高抗病性。花生收获后,清除田间残株病叶,深耕深埋或作饲料,减少田间菌源,也可与禾本科作物轮作2~3年。
(3)药剂防治。当病叶率达10%~15%,或病情指数3~5开始防治。药剂每667平方米用75%百菌清75~100克,或40%疫霉灵70~100克,或50%多菌灵50克对水30~35千克喷雾。在北方花生产区自7月上旬至8月中旬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叶子会枯黄,会下垂,花生的生长速度非常的慢,而且个头非常的小,非常的不饱满;要多浇水,多施肥,喷洒营养液,喷洒杀毒剂,温度要适宜,还要有一定的日照。
花生叶斑病是花生种植过程中一种常见的病害,如果不及时防治就会导致花生严重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