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是自空肠起点至直肠之间任何一段肠管的肠内容物运行受阻表现为紧密受阻部位以上的肠管扩张肠内容物积存和蠕动功能紊乱出现腹痛腹胀呕吐不能排气和排便等症状肠梗阻的发病有缓急之分急性肠梗阻很常见发病率仅次于急性阑尾炎病情发展较快可引起死亡所以早期多次诊断和综合治疗十分重要慢性众多肠梗阻也不少见虽然发病较缓慢但也需及时毕业诊断和处理原发疾病论文病情的缓急与梗阻的程度有关急性肠梗阻均为完全性肠梗阻若肠管内腔只部分受阻则表现为国内年青慢性或间歇性发作基因慢性肠梗阻常由肿瘤粘连结核和非特异性炎性狭窄引起根据北京中国例资料急性肠梗阻常见的发病原因依次为:消化道外疝腹腔相同内粘连肠套叠肠扭转肠蛔虫肠道先天性畸形肠道肿瘤肠道结核肠道狭窄消化道内疝肠管内异物肠系膜血管梗阻其他及不详者占%分类 机械性肠梗阻最为常见在应用临床上鉴别单纯性和绞窄性有重要意义单纯性肠梗阻短时间内尚不致危及生命而绞窄性肠梗阻若不及时编委手术治疗地区则肠管必然发生坏死造成死亡闭襻性肠梗阻由于常伴有系膜血管的阻塞开始同时闭襻内渗出的液体和产生的气体不断增多不能由上消化道排出压力迅速增高而发展为绞窄性完全性结肠梗阻因近端有回盲瓣存在应视为闭襻性肠梗阻病理生理 肠管保持通畅肠内容物运行无阻是保证胃肠道充分消化食物吸收水分和各种营养物质的首要条件肠管一旦发生梗阻则梗阻部位以上或受累的肠管即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全身也受到严重影响肠管扩张 梗阻部位以上的肠管扩张以下的肠管萎陷扩张程度取决于梗阻的部位和时间的长短部位越低时间越长则肠管扩张越严重消化道每天毕业分泌消化液ml以上包括胃肠液胆汁和胰液肠内气体协和主要来自吞咽的空气食入的碳水化合物的分解也产生气体此外国外血液中的氮还可弥散至肠腔内肠腔内因液体和气体大量积存压力不断增高肠壁毛细血管受到挤压供血减少最终发生肠壁缺血性坏死血运性和动力性肠梗阻时肠管失去蠕动功能同样会因气体和液体的积存而扩张慢性主要肠梗阻一般均为不完全性的机械性肠梗阻肠管也有扩张但肠壁肌层均增厚体液丢失及酸碱失衡 主要目前见于急性肠梗阻除呕吐的显性丢失以外大量消化液积存于肠腔内不能利用实际上等于丢失技能同时肠壁血循环受阻后首先是静脉回流障碍造成肠壁水肿和渗出高位肠梗阻时呕吐频繁低位肠梗阻时肠腔内积存的液体和渗出更多这些均可使体液严重丢失而继发脱水随同液体丢失的还有胃肠液中的大量电解质浙江主要是钠钾和氯化物肠液一般为碱性肠液的丢失以及因脱水所致的酸性代谢产物的滞留均可导致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绞窄性肠梗阻时肠壁出血和腹腔丰富内的血性渗出可造成失血绞窄的肠段越长失血越多毒素吸收 肠腔内平时有大量细菌寄存肠内容物停滞更有利于细菌的繁殖产生成果多种有害的毒素若肠管已发生绞窄则肠壁坏死组织导师的分解产物也具有临床毒性这些毒素渗出至之一腹腔被腹膜吸收造成毒血症和中毒性休克慢性博士肠梗阻不会产生明显的脱水和电解质丢失也无毒素吸收就读问题但病人先后经常不能正常进食消化和吸收能力也均严重受损久之将导致营养不良 临床人才表现 发表不同种类的肠梗阻临床博士表现卫生不同急性单纯性肠梗阻 一般有四种主要基因的移植临床表现①腹痛机械性肠梗阻因梗阻部位以上的肠管强烈蠕动而出现阵发性绞痛发作时可伴有腹鸣听诊可闻高调的肠鸣音或气过水音视诊在腹壁上有时能看到肠型或蠕动波麻痹性肠梗阻无阵发性腹痛但有胀痛及全腹不适肠鸣音消失②呕吐高位肠梗阻早期即出现频繁呕吐吐出物为胃液及胆汁低位肠梗阻呕吐出现较晚早期呕吐为反射性晚期为溢出性中青最后可呕出粪样液体结肠梗阻时因有回盲瓣阻止反流呕吐多为反射性③腹胀梗阻的部位越低时间越长腹胀越严重高位小肠梗阻时腹胀多不明显结肠梗阻的腹胀以腹部周围较重麻痹性肠梗阻的腹胀为全腹性④停止排便排气完全性肠梗阻一般无排气或排便早期现为特别是高位肠梗阻梗阻部位以下积存的粪便或气体仍可排出但不久排粪排气即停止绞窄性肠梗阻 指导临床表现更为严重腹痛变为持续性缺血部位以上的肠管仍有强烈蠕动故腹痛伴有阵发性加剧合作腹腔内有血性渗出时腹膜受到刺激也是腹部持续疼痛的一个原因腹部有腹膜炎表现压痛广泛肌紧张并有反跳痛若有闭襻存在则腹胀不对称在隆起明显处可摸到一段肠襻有时呕吐血性或咖啡样肠内容物一般情况也严重除脱水表现外并有体温升高脉搏加快甚至发生休克白细胞计数也明显增高血运性肠梗阻的表现与绞窄性肠梗阻的表现相似部委诊断 根据其重点临床表现体征和 X射线检查医师诊断并不困难腹部 X射线检查是多次诊断肠梗阻的重要方法正常情况下小肠内无可显示的气体若有气体时则腹部平片显示留学腹腔内有液平面根据液平面的多少来估计肠梗阻的部位若液平面较多呈阶梯状为低位梗阻上腹部有~个液平面则多为高位梗阻结肠高度充气为结肠梗阻的表现在闭襻型肠梗阻有时可看到位置较固定的肠襻液平面及充气更为明显急性肠梗阻时不宜做钡餐造影检查以免加重肠梗阻工作慢性肠梗阻时钡餐检查亦应慎重因有时会诱发急性肠梗阻若怀疑结肠梗阻如乙状结肠扭转回盲部套叠时钡灌肠造影对诊断致力很有帮助慢性中青肠梗阻有间歇性发作的腹部绞痛伴有腹鸣经常性腹胀排气或排便后症状缓解因肠壁肥厚腹部常可见到肠型钡餐或钡灌肠检查可提示梗阻的部位急性肠梗阻需与其他急腹症如急性阑尾炎急性肠炎急性胰腺炎腹型紫瘢肠蛔虫症等病鉴别注意急性肠炎和急性胰腺炎有时因局部肠淤张而出现液平面但仅限于~个确立急性肠梗阻的诊断分会后更为重要的是鉴别单纯性还是绞窄性是高位还是低位是否为结肠梗阻就读最后尚需考虑造成肠梗阻的原因有腹部认识手术或炎症病史者粘连引起的可能性最大在老年人应想到肿瘤对于乙状结肠梗阻的老年病人还应考虑习惯性便秘引起的粪道堵塞此时肛门指诊往往有助于诊断重点嵌顿性消化道外疝是急性肠梗阻的常见原因不要忽略腹股沟部的检查新生儿肠梗阻以先天性畸形最为多见岁以内的小儿有可能是套叠儿童应除外蛔虫所致的肠梗阻多例治疗 单纯性急性肠梗阻明确诊断浙江后一般先采用非手术认识理论治疗包括胃肠减压静脉输液以补充水和电解质适当给些解痉药某些机械性肠梗阻(如粘连引起的肠扭折或狭窄处伴有炎性水肿以及轻度的肠扭转和肠套叠等)梗阻部位以上的肠管越扩张则越加重梗阻经胃肠减压后梗阻部位以上的肠管扩张得以影像减轻或消除肠扭折被理顺狭窄处的炎性水肿减轻肠扭转或肠套叠复位肠梗阻都可自行缓解病人卫生部恢复排便和排气若单纯性肠梗阻经非成为手术丰富治疗后~小时仍不缓解则不应延迟先后手术治疗发表术前可适当给予抗生素以防止腹腔突出渗出液合并细菌感染开腹后首先寻找梗阻的部位扩张的肠管与萎陷肠管的交界处即为梗阻部位然后针对梗阻的原因予以解除恢复肠管的通畅若肠管已有坏死或可疑坏死应将该段肠管切除结肠急性梗阻除非是粪块堵塞所致一般应及早手术系统因结肠内细菌很多未经抗生素肠道准备而行切除手术卫生吻合口容易感染而发生漏所以除非结肠内粪便不多污染不重否则应先行结肠造瘘以缓解梗阻以后再根据情况进行获得 期手术住院发现慢性肠梗阻一般需出生手术治疗导师以去除梗阻的原因
护理方面的论文可以说已经被多少学生写了一遍又一遍,所以现在很少有比较好的题目,如果你想写的话,可以从比较传统的题目中发表出自己新的见解,结合时代的新意,以及现代护理技术的新标准来入手
第1篇:新生儿肠梗阻护理干预的分析
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是新生儿常见的消化道发育畸形,按病因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常见的内源性疾病系十二指肠本身肠管发育过程受阻导致十二指肠闭锁或狭窄;常见的外源性疾病包括由于胰腺始基未消失形成的环状胰腺和肠旋转过程发生障碍形成索带的外来压迫。随着围产医学影像诊断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一些消化道发育畸形在胚胎晚期的检出率日益提高,并获得及时救治。传统治疗方法为剖腹探查术,创伤较大。随着腹腔镜技术在小儿外科的广泛开展及镜下解剖、缝合等基本技术的进一步成熟,腹腔镜技术已逐渐用于新生儿腹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2002年7月至2011年3月我院收治了28例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的新生儿,均行腹腔镜手术后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本组28例患儿中男18例,女10例;出生1~27d,胎龄32~41周,出生体重2100~3750g。均有正常胎便排出,出生2h~7d出现胆汁性呕吐等十二指肠梗阻症状。
手术方法均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加用舐管阻滞麻醉。
18例肠旋转不良施行Ladd手术;6例十二指肠隔膜型狭窄,纵行切开前壁,切除部分隔膜后横行缝合;2例十二指肠闭锁,2例环状胰腺,均行十二指肠菱形吻合术。术后2~5d进食,26例7~13d痊愈出院,2例肠旋转不良行Ladd术后第7天因肠梗阻二次手术治愈。
2护理
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患儿因频繁呕吐入院,家长忐忑不安,担心孩子小经不起手术。首先要耐心讲解手术的必要性、腹腔镜手术的优点、可能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等。同时说明有中转开腹的可能,给家长充分的选择,并向主管医师汇报家属的心理状况。本组均征得家长同意并签字后行腹腔镜探查术。
呕吐护理(1)预防误吸:由于十二指肠梗阻患儿胃肠腔内压力增高,极易发生呕吐致误吸,患儿应取侧卧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如呕吐立即清除口鼻腔内分泌物,并叩背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造成误吸;(2)胃肠减压与补液:术前禁饮食,并行胃肠减压,以便操作;患儿由于呕吐脱水,在胃肠减压的同时,需予以补液,控制输液速度,监测血气,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注意观察胃液的颜色和量,保持胃管通畅,防止呕吐;(3)术前准备:腹部皮肤用肥皂水清洗干净,未脱落的脐带消毒后包好。新生儿皮肤细嫩,清洗时勿用力过猛,以免造成皮肤损害。为避免术中损伤膀胱,利于术野暴露和术中监测,术前放置尿管。新生儿培养箱通电,保持箱内温度,以备术后将患儿放入箱内。
术中护理为防止新生儿术中低体温,应使用热辐射手术台,注意保暖,选用可加温气腹机,CO2气腹压力低于6,以减少CO2蓄积,术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尤其CO:分压,必要时行间断气腹。此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术后护理(1)放入新生儿培养箱保暖,注意患儿体温变化。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未成熟,环境温度易影响体温的升降。新生儿有相对大的体表面积和较少的皮下脂肪,热量较易散发,皮下脂肪酸含软脂酸较多,软脂酸在寒冷时易凝固变硬产生硬肿症。由于手术暴露时间较长,术后要特别注意保暖4,均放入新生儿培养箱,并注意监测体温,4次/d。本组患儿术后体温为尤,根据体温调节箱温为28~33尤。(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患儿麻醉未清醒前入监护室由专人护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和尿量。每15分钟测1次呼吸、心率,每小时测1次尿量,注意口唇颜色和面色;予以开放式面罩吸气,2~3L/min。胎龄低于36周的患儿经皮血气饱和度维持在88%~93%,36周以上的患儿为90%~95%。麻醉清醒回病房后继续监测生命体征,持续面罩吸气1~5d,以促进残留体内CO2的排出。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遵医嘱雾化吸入,2次/d。(3)持续胃肠减压和营养支持。术后禁饮食,行胃肠减压,以缓解近端胃肠液积聚,减轻腹胀,促进肠功能恢复。胃管接一次性引流袋,放置低于胃体水平,使气体和胃内容物自行排出,每1~2h挤压胃管1次,无胃液流出时查找原因,使用有刻度的一次性硅胶胃管,注意观察胃管留置长度,防止因胃管被鼻腔分泌物污染后胶布固定不牢而滑脱。注意观察有无腹胀、肛门排气排便等肠功能的恢复情况。先夹管观察24h,试喂水,每次5~10ml,1次/2h,如无呕吐和腹胀,可停止胃肠减压。开始少量喂奶,逐渐增加奶量,注意观察患儿排便情况。如有呕吐、腹胀,再次开放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本组患儿术后2~5d禁饮食,并行胃肠减压,予以胃肠外营养,以保证患儿营养需要。(4)注意观察,以冀早期发现并发症。本组2例肠旋转不良的患儿Ladd术后第7天出现精神差、腹胀、呕吐黄绿色胃液,立即报告医师后查立位腹平片证实肠梗阻,再次行肠切除肠吻合术后治愈。(5)预防医院感染。新生儿免疫系统存在缺陷,防御机能未成熟,对一般致病菌具有较强的易感性5。遵医嘱静脉输入头孢类抗生素,控制陪护,每天更换箱内加湿用的蒸馏水,保持培养箱被褥清洁,每日紫外线消毒病房后开窗通风,温生理盐水口腔护理,2次/d,温水擦洗皮肤皱褶处,如颈部、耳后、腋下、腹股沟区,并保持干燥,以有效预防医院感染。(6)气腹后护理和穿刺孔的观察。由于气腹后CO2弥散入血或腹腔内高压影响膈肌运动,导致潮气量减少、CO2潴留,易致高碳酸血症。术后如发现呼吸浅慢、PaCO2升高,应警惕高碳酸血症。腹腔镜手术切口虽小,但术后也要密切观察切口有无红、肿、热、痛及渗血、渗液。
3出院指导
由于术后恢复喂养时间短,少食多餐非常重要,嘱家长注意观察患儿的大便性状,调整喂养量。每次喂奶后竖起拍背,防止喂养不当造成呕吐。如进食后出现恶心、腹胀、腹痛,应随时就诊。本组28例患儿随访2~68个月,生长发育正常,例术后2个月出现间断呕吐,再次手术,发现空肠近段与回盲部粘连,不全梗阻,松解治愈。
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安全有效,具有患儿创伤小、进食早、康复快、美观等特点。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全面的术后护理是促进患儿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第2篇:新生儿肠梗阻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肠梗阻是新生儿外科最常见的急症或相对急症,发病早,多以呕吐、腹胀、排便延迟或不排便为主要临床表现。病情进展快,诊断有一定难度,有报道病死率高达60%。笔者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2008年5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肠梗阻96例的临床资料,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儿96例,就诊时间为出生后3h~30d。病种分布广泛,包括消化道闭锁、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肠旋转不良、胎粪性腹膜炎、胎粪栓塞、盆腔肿物压迫、膈疝、腹股沟嵌顿疝、消化功能紊乱以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2护理
术前护理心理护理:由于该病诊断困难,患儿家长心理上对治疗缺乏信心,存在焦虑和恐惧,因此对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具有重要意义,应向其介绍治疗的相关知识,耐心细致地做好心理疏导及解释工作,增加其对治疗的信心,促使其配合治疗。
一般护理:新生儿呕吐易导致误吸引起肺炎,重者可窒息死亡。因此,应做到:有效的胃肠减压;维持外周静脉补液以保证患儿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给予有效抗生素;完善术前相关检查。
术后护理体位:术后应常规将患儿置于暖箱中吸气,平卧,防止呕吐,并保持呼吸道通畅。麻醉完全清醒后应定期更换体位,防止新生儿皮下坏疽。
饮食:术后禁食、水,给予胃肠减压,直至肠功能恢复后停胃肠减压,可由糖水逐渐向配方奶过渡,应遵循由少到多的原则,切勿过快增加喂养量而发生频繁呕吐。行肠切除术后肠吻合的患儿胃肠减压时间应延长,适当推迟进食时间。
术后治疗:禁食水期间应给予补液,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禁食时间较长者应给予胃肠外静脉营养,并常规给予抗生素。补液期间应确保外周静脉留置针或深静脉导管的通畅,防止感染。
腹带包扎:新生儿腹腔容量相对较小,且腹壁薄弱,术后应给予腹带包扎,以防切口裂开,但应注意腹带的松紧,以免影响患儿呼吸。
体内管道的护理:应注意严密保护患儿体内多种引流管道,避免脱落,保证引流通畅。
病情观察:新生儿对手术的耐受力较低,术后应严密观察其生命体征。应注意:患儿的精神状态以及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是否有体温不升或者持续发热;是否有持续的腹胀及呕吐,腹壁是否红肿;口有无红肿以及是否有异常液体流出。对病情变化应作出及时处理,以防呕吐窒息、吸入性肺炎、新生儿皮下坏疽、腹腔感染、肠瘘等并发症的发生。
健康教育出院后应注意科学喂养,合理添加辅食;保持大便通畅;有呕吐、腹胀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3讨论
新生儿肠梗阻可发生在十二指肠至直肠肛门的任何一段,病因复杂。由于新生儿生理、病理及解剖的特殊性,起病和发展急而快,病死率高。肠穿孔、肠坏死、腹膜炎及并发中毒性休克、肺炎是威胁患儿生命的严重并发症2。而并发症常在有效的护理工作中被早期发现,因此,对新生儿肠梗阻的护理工作困难而复杂,要求非常严格:(1)新生儿病房(NICU)属无菌监护病房,家长不能陪同,需要护理人员时刻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不能因观察不严密而导致相关并发症发生;(2)因新生儿不能交流,给病情观察带来一定的困难,应做好与医师的配合交流;(3)对新生儿静脉补液护理困难,尤其是在全胃肠外静脉营养时,对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要求更加苛刻;(4)因患儿容易出现内环境紊乱,出入液计量应做到准确无误;(5)留置体内的引流管(如肠造瘘管、腹腔负压引流管、胃管、尿管等)比较纤细,应加强保护,避免堵塞。
(一)主题的写法[2]毕业论文只能有一个主题(不能是几块工作拼凑在一起),这个主题要具体到问题的基层(即此问题基本再也无法向更低的层次细分为子问题),而不是问题所属的领域,更不是问题所在的学科,换言之,研究的主题切忌过大。因为涉及的问题范围太广,很难在一本硕士学位论文中完全研究透彻。通常,硕士学位论文应针对某学科领域中的一个具体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并得出有价值的研究结论。(二)题目的写法毕业论文题目应简明扼要地反映论文工作的主要内容,切忌笼统。由于别人要通过你论文题目中的关键词来检索你的论文,所以用语精确是非常重要的。论文题目应该是对研究对象的精确具体的描述,这种描述一般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研究结论,因此,我们的论文题目不仅应告诉读者这本论文研究了什么问题,更要告诉读者这个研究得出的结论。(三)摘要的写法毕业论文的摘要,是对论文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其他人会根据摘要检索一篇硕士学位论文,因此摘要应包括:对问题及研究目的的描述、对使用的方法和研究过程进行的简要介绍、对研究结论的简要概括等内容。摘要应具有独立性、自明性,应是一篇完整的论文。(四)引言的写法一篇毕业论文的引言,大致包含如下几个部分:1、问题的提出;2、选题背景及意义;3、文献综述;4、研究方法;5、论文结构安排。问题的提出:讲清所研究的问题“是什么”.选题背景及意义:讲清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来研究,即阐述该研究对学科发展的贡献、对国计民生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等。文献综述:对本研究主题范围内的文献进行详尽的综合述评,“述”的同时一定要有“评”,指出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讲出自己的改进思路。研究方法:讲清论文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论文结构安排:介绍本论文的写作结构安排。“第2章,第3章,……,结论前的一章”的写法是论文作者的研究内容,不能将他人研究成果不加区分地掺和进来。已经在引言的文献综述部分讲过的内容,这里不需要再重复。(五)结论的写法结论是对论文主要研究结果、论点的提炼与概括,应准确、简明,完整,有条理,使人看后就能全面了解论文的意义、目的和工作内容。主要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本学术领域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同时,要严格区分自己取得的成果与导师及他人的科研工作成果。
川崎病的诊断需要明确的临床表现:发热、颈部淋巴结非化脓性肿大,皮疹,指趾端红肿脱屑(肛周脱屑),口唇猩红、杨梅舌,双眼结膜充血等,若不完全型也至少符合3项指标,且需要实验室检查的配合,如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血小板升高>300,肝肾功能及血白蛋白异常,同时结合其他非完全性川崎病特点(见我写的文章)和心超,心电图。如依据不足则诊断要慎重(上海儿童医院杨晓东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川崎症可能是一种比较陌生的疾病。但是孩子容易出现后天性的性脏疾病,它“功不可没”,甚至导致还自心肌梗死、猝死等严重后果。同时,它还是一种比较善于伪装的疾病,通常临床诊断时,如果检查不仔细,很容易导致误诊,错过最佳的治疗期而出现生命危险。
川崎症名称的由来是由于日本医生川崎富作首先发现这个病而出现的。川崎症除了会导致心脏病之外,还会诱发心肌梗塞、引起全身性的发炎,炎症病情通过医治会有所好转,但是冠状动脉的治疗就无法有效治愈,严重时会导致猝死。那么临床上可以通过哪些表现判断川崎病呢?
在临床诊断中,医生根据患者的病状特征,如果出现持续性的发烧,并且伴随着之后的其中四个症状,就可以诊断为川崎症;另外,如果患者发烧后打了卡介苗之后,根据疤痕是否有变红,也可以做出诊断;春夏季是川崎症的发病高峰,与肠病毒的流行也存在相关性;而且男性的发病率比女性高出倍,患者的复发性也比较高。除了上述一些比较特殊的临床症状之外,患者还会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尿血、脓尿等症状,通过体检发现,患者的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指标偏高、血沉速度加快、C反应蛋白指数增高,免疫球蛋白含量增高,有部分患者的转氨酶指数也会增高,如果心肌功能受损的患者,他们的心电图都会出现异常。
川崎病相信很多人都没有听过这种疾病,而且主要患病人群都集中在儿童时期,同时川崎病也有后天性心脏病之称,所以一定要慎重对待,不过川崎病的初期症状很像感冒,很多宝妈都发现不出来,所以先来了解一下有关川崎病的基本症状与常识。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又称:川崎氏症、川崎病、皮肤淋巴黏膜症候群),是目前儿童期最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又被称为「黏膜皮肤淋巴腺症候群」或「川崎症候群」,为一种和感染及免益有关的疾病。此疾病为一种全身性的疾病,好发于五岁以下的儿童,其病因目前尚未明确。
川崎病之临床症状:持续发高烧(39~40℃)超过五天甚至2~3周;节磨出现充血、发红等非化脓性结膜炎症状;全身及四肢出现皮疹;口腔黏膜变化及肛门周为发红并脱皮等现象,早期川崎症之症状非常类似感冒,皮疹症状也常被误诊为荨麻疹,故需特别注意是否有出现以上其他症状避免误诊,其中肛门脱屑发红现象为川崎症特有症状,另外若是卡介苗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结痂也是判断川崎病的重要依据。
除了以上病症外,川崎病亦会出现心脏血管系统侵犯与其他系统受到侵犯之合并症,会出现心肌炎、心律不整或心包膜炎,心脏血管系统侵犯为川崎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此外也可能侵犯全身中小型血管引起血管炎的病变。
川崎病,病时因其病变多出现在皮肤及结膜、口腔等部位,且常有颈部淋巴腺肿大情形,故称之为黏膜皮肤淋巴腺症候群,川崎病好发于五岁以下的幼童,病因目前仍未明,可能是一种和感染及免疫有关的疾病。因此,川崎病应该是一个症候群 ( 几种症状组合而成 ),因为其诊断主要是依据病人的临床症状。
川崎病的诊断要件包括:
1.持续发高烧 (39-40 ° C) 超过五天,严重者并可延长二至三周。
2.手脚之红斑、浮肿或皮肤脱屑,特别是指尖周围。
3.不同型态的皮疹,广泛分布于四肢和躯干。
4.两眼结膜充血,但无分泌物。
5.口腔黏膜变化,如草莓舌或嘴唇红裂甚至出血。
6.急性非化脓性颈部淋巴结肿大,单侧或双侧,直径至少 公分。
至少符合其中五项才可诊断为川崎症。一个嘴巴干裂、二个眼睛红肿、三只手指触摸颈部淋巴结肿大、四肢肿胀、五就是五天发烧和很多皮肤疹。另外常规血液检查偶有贫血、白血球增多及血小板增多现象,而发炎指数 (ESR、 CRP) 亦多会升高。
川崎病的合并症为:
1.侵犯心脏血管系统 :是造成川崎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约15-20% 之川崎病患者会引起冠状动脉瘤。其中 为巨大冠状动脉瘤,它们几乎不会消失,且日后较易引起血栓、钙化、动脉狭窄和心肌梗塞;约有1-2%病患因而死亡,但几乎都在病发后一个星期内发生。至于较常见的中、小型冠状动脉瘤,80% 会在五年内消失,另外也会引起心肌炎和心外膜炎,因此心脏超音波为不可或缺的检查。
2.约40% 病患有关节痛而其中30% 病患有急性关节炎,常出现在疾病发作后两星期内。
3.胆囊水肿之发生率约 ,也多在疾病发作后两星期内出现。
4.肠道假性阻塞。
5.无菌性脑膜炎。
川崎病目前主药治疗方法是透过静脉注射阿斯匹林与免疫球蛋白,患者需定期追踪并配合医师做检查,除非患者若有一条以上的冠状动脉阻塞时,才需考虑透过手术治疗,大多数患者及早透过药物的长期治疗下均可改善症状。
急性期给予高剂量之阿斯匹灵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恢复期给予低剂量之阿斯匹灵,若无冠状动脉异常则持续治疗六到八周,若有冠状动脉异常则需长期治疗。
病因尚未明确.本病呈一定的流行及地主性,临床表现有发热、皮疹等,推测与感染有关.一般认为可能是多种病原,包括EB病毒、逆转录病毒(retrovirus),或链球菌、丙酸杆菌感染.1986年曾报道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逆转录酶活性增高,提示该病可能为逆转录病毒引起.但多数研究未获得一致性结果.以往也曾提出支原体、立克次体、尘螨为本病病原,亦未得到证实.也有人考虑环境污染或化学物品过敏可能是致病原因.
要注意休息补充营养,必要时对症支持治疗。布氏肝菌病是人类和动物传播的疾病,用多四环霉素和利福平主要用于布鲁氏菌病治疗使用四环素或者连霉素来治。
【临床症状】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性传染病。以生殖器官发炎、流产、睾丸肿、不育等为特征。犬的布氏杆菌感染,一般多为隐性或仅表现为淋巴结炎,亦可经两周至长达半年的潜伏期后表现出全身症状。怀孕母犬常在怀孕40~50天时发生流产,流产前1~6周,病犬一般体温不高,阴唇和阴道黏膜红肿,阴道内流出淡褐色或灰绿色分泌物。流产胎儿常发生部分组织自溶,皮下注射水肿、淤血和腹部皮下注射出血。部分母犬感染后并不发生流产,而是怀孕早期胚胎死亡并被母体吸收。流产母犬可能发生子宫炎,以后往往屡配不孕。公犬可能发生睾丸炎、睾丸萎缩、附睾炎、前列腺炎及包皮炎等。另外,患病犬除发生生殖系统症状外,还可能发生关节炎、腱鞘炎,有时出现跛行。部分患犬并发眼色素层炎。
【治疗方案】
治疗原则为抗菌治疗,由于布氏杆菌寄生于细胞内,抗生素对其较难发挥作用,对于雄性动物,药物难于通过血-睾屏障,因此治疗比较困难。
[处方1]米诺环素,犬:毫克/千克,口服,每日2次,连用14天。
[处方2]庆大霉素,犬:3~5毫克/千克,皮下注射/肌内注射,每日2次,连用14天。
[处方3]硫酸卡那霉素,犬:10~15毫克/千克,口服,每日2次;5~7毫克/千克,肌内注射,每日2次,肾功能差者慎用。
[处方4]链霉素,犬:20毫克/千克,肌内注射,每日1次,连用14天;
[处方5]四环素,犬:10~20毫克/千克,口服,每日3次,连用28天。
[处方6]维生素C和维生素B1作为辅助药物,联合使用,效果更好。
2012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非特异性肠炎包括肠多种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大多病因不明,在病理学上无特异性变化,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Crohn病 Crohn病又称局限性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消化道非特异性炎症。好发于青壮年,病变主要累及回肠末端,其次为结肠,近端回肠和空肠等处。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部分性肠梗阻、腹部包块等症状。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其发病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感染:研究者发现Crohn病患者血清中可查出了耶尔森菌、曲杆菌、李司感杆菌、布氏杆菌、分支杆菌的抗体滴度升高,但尚无法证明某一种细菌的感染能引起Crohn病。 另外,一些研究提示本病有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他们将病变肠酸组织培养曾分离出病毒。 2.免疫反应:近年研究发现本病伴有免疫异常;临床使用皮质激素可使本病缓解,在患者的血清中可查到抗结肠抗体,免疫荧光检测可观察到病变部位有免疫复合物及补体C3的沉积。 病理改变 大体观察:病变呈节段性分布,界限清楚。病变处肠壁变厚、变硬,肠粘膜高度水肿而呈块状增厚,似鹅卵石路面。结节之间有与纵轴平行的裂隙状溃疡。严重者可致肠穿孔。肠壁增厚常致肠腔狭窄。 镜下:(1)全层受累。肠壁各层组织上可见大量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粘膜下层增厚,水肿,淋巴管扩张。(2)裂隙状溃疡形成,溃疡虽小,但可深及肌层甚至浆膜层,形成穿通性裂隙。(3)溃疡周围粘膜发炎、水肿,向表面突出。(4)部分病例肠壁内可出现由类上皮细胞、多核巨细胞形成的结核样肉芽肿,但肉芽肿中心不发生干酪样坏死。 合并症 (1)肠梗阻,占20-30%,多见于回肠末端,由肠壁纤维化和肠腔狭窄引起。
布氏杆菌病是人畜传染病,治疗布氏杆菌病主要使用多西环素,利福平,可根据并发症等个体,联合使用头孢类抗生素或喹诺酮类或链霉素抗菌治疗。疗程一般8周防止复发,另外要结合患者临床情况给予对症处理药物。布氏杆菌病如果转为慢性,治疗比较麻烦,有时需要长期治疗。因此诊断为布氏杆菌病,最关键的是到正规专科,由专科医师决定治疗方案和治疗疗程,减少慢性化和复发。
第1篇:新生儿肠梗阻护理干预的分析
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是新生儿常见的消化道发育畸形,按病因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常见的内源性疾病系十二指肠本身肠管发育过程受阻导致十二指肠闭锁或狭窄;常见的外源性疾病包括由于胰腺始基未消失形成的环状胰腺和肠旋转过程发生障碍形成索带的外来压迫。随着围产医学影像诊断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一些消化道发育畸形在胚胎晚期的检出率日益提高,并获得及时救治。传统治疗方法为剖腹探查术,创伤较大。随着腹腔镜技术在小儿外科的广泛开展及镜下解剖、缝合等基本技术的进一步成熟,腹腔镜技术已逐渐用于新生儿腹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2002年7月至2011年3月我院收治了28例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的新生儿,均行腹腔镜手术后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本组28例患儿中男18例,女10例;出生1~27d,胎龄32~41周,出生体重2100~3750g。均有正常胎便排出,出生2h~7d出现胆汁性呕吐等十二指肠梗阻症状。
手术方法均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加用舐管阻滞麻醉。
18例肠旋转不良施行Ladd手术;6例十二指肠隔膜型狭窄,纵行切开前壁,切除部分隔膜后横行缝合;2例十二指肠闭锁,2例环状胰腺,均行十二指肠菱形吻合术。术后2~5d进食,26例7~13d痊愈出院,2例肠旋转不良行Ladd术后第7天因肠梗阻二次手术治愈。
2护理
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患儿因频繁呕吐入院,家长忐忑不安,担心孩子小经不起手术。首先要耐心讲解手术的必要性、腹腔镜手术的优点、可能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等。同时说明有中转开腹的可能,给家长充分的选择,并向主管医师汇报家属的心理状况。本组均征得家长同意并签字后行腹腔镜探查术。
呕吐护理(1)预防误吸:由于十二指肠梗阻患儿胃肠腔内压力增高,极易发生呕吐致误吸,患儿应取侧卧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如呕吐立即清除口鼻腔内分泌物,并叩背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造成误吸;(2)胃肠减压与补液:术前禁饮食,并行胃肠减压,以便操作;患儿由于呕吐脱水,在胃肠减压的同时,需予以补液,控制输液速度,监测血气,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注意观察胃液的颜色和量,保持胃管通畅,防止呕吐;(3)术前准备:腹部皮肤用肥皂水清洗干净,未脱落的脐带消毒后包好。新生儿皮肤细嫩,清洗时勿用力过猛,以免造成皮肤损害。为避免术中损伤膀胱,利于术野暴露和术中监测,术前放置尿管。新生儿培养箱通电,保持箱内温度,以备术后将患儿放入箱内。
术中护理为防止新生儿术中低体温,应使用热辐射手术台,注意保暖,选用可加温气腹机,CO2气腹压力低于6,以减少CO2蓄积,术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尤其CO:分压,必要时行间断气腹。此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术后护理(1)放入新生儿培养箱保暖,注意患儿体温变化。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未成熟,环境温度易影响体温的升降。新生儿有相对大的体表面积和较少的皮下脂肪,热量较易散发,皮下脂肪酸含软脂酸较多,软脂酸在寒冷时易凝固变硬产生硬肿症。由于手术暴露时间较长,术后要特别注意保暖4,均放入新生儿培养箱,并注意监测体温,4次/d。本组患儿术后体温为尤,根据体温调节箱温为28~33尤。(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患儿麻醉未清醒前入监护室由专人护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和尿量。每15分钟测1次呼吸、心率,每小时测1次尿量,注意口唇颜色和面色;予以开放式面罩吸气,2~3L/min。胎龄低于36周的患儿经皮血气饱和度维持在88%~93%,36周以上的患儿为90%~95%。麻醉清醒回病房后继续监测生命体征,持续面罩吸气1~5d,以促进残留体内CO2的排出。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遵医嘱雾化吸入,2次/d。(3)持续胃肠减压和营养支持。术后禁饮食,行胃肠减压,以缓解近端胃肠液积聚,减轻腹胀,促进肠功能恢复。胃管接一次性引流袋,放置低于胃体水平,使气体和胃内容物自行排出,每1~2h挤压胃管1次,无胃液流出时查找原因,使用有刻度的一次性硅胶胃管,注意观察胃管留置长度,防止因胃管被鼻腔分泌物污染后胶布固定不牢而滑脱。注意观察有无腹胀、肛门排气排便等肠功能的恢复情况。先夹管观察24h,试喂水,每次5~10ml,1次/2h,如无呕吐和腹胀,可停止胃肠减压。开始少量喂奶,逐渐增加奶量,注意观察患儿排便情况。如有呕吐、腹胀,再次开放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本组患儿术后2~5d禁饮食,并行胃肠减压,予以胃肠外营养,以保证患儿营养需要。(4)注意观察,以冀早期发现并发症。本组2例肠旋转不良的患儿Ladd术后第7天出现精神差、腹胀、呕吐黄绿色胃液,立即报告医师后查立位腹平片证实肠梗阻,再次行肠切除肠吻合术后治愈。(5)预防医院感染。新生儿免疫系统存在缺陷,防御机能未成熟,对一般致病菌具有较强的易感性5。遵医嘱静脉输入头孢类抗生素,控制陪护,每天更换箱内加湿用的蒸馏水,保持培养箱被褥清洁,每日紫外线消毒病房后开窗通风,温生理盐水口腔护理,2次/d,温水擦洗皮肤皱褶处,如颈部、耳后、腋下、腹股沟区,并保持干燥,以有效预防医院感染。(6)气腹后护理和穿刺孔的观察。由于气腹后CO2弥散入血或腹腔内高压影响膈肌运动,导致潮气量减少、CO2潴留,易致高碳酸血症。术后如发现呼吸浅慢、PaCO2升高,应警惕高碳酸血症。腹腔镜手术切口虽小,但术后也要密切观察切口有无红、肿、热、痛及渗血、渗液。
3出院指导
由于术后恢复喂养时间短,少食多餐非常重要,嘱家长注意观察患儿的大便性状,调整喂养量。每次喂奶后竖起拍背,防止喂养不当造成呕吐。如进食后出现恶心、腹胀、腹痛,应随时就诊。本组28例患儿随访2~68个月,生长发育正常,例术后2个月出现间断呕吐,再次手术,发现空肠近段与回盲部粘连,不全梗阻,松解治愈。
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安全有效,具有患儿创伤小、进食早、康复快、美观等特点。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全面的术后护理是促进患儿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第2篇:新生儿肠梗阻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肠梗阻是新生儿外科最常见的急症或相对急症,发病早,多以呕吐、腹胀、排便延迟或不排便为主要临床表现。病情进展快,诊断有一定难度,有报道病死率高达60%。笔者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2008年5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肠梗阻96例的临床资料,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儿96例,就诊时间为出生后3h~30d。病种分布广泛,包括消化道闭锁、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肠旋转不良、胎粪性腹膜炎、胎粪栓塞、盆腔肿物压迫、膈疝、腹股沟嵌顿疝、消化功能紊乱以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2护理
术前护理心理护理:由于该病诊断困难,患儿家长心理上对治疗缺乏信心,存在焦虑和恐惧,因此对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具有重要意义,应向其介绍治疗的相关知识,耐心细致地做好心理疏导及解释工作,增加其对治疗的信心,促使其配合治疗。
一般护理:新生儿呕吐易导致误吸引起肺炎,重者可窒息死亡。因此,应做到:有效的胃肠减压;维持外周静脉补液以保证患儿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给予有效抗生素;完善术前相关检查。
术后护理体位:术后应常规将患儿置于暖箱中吸气,平卧,防止呕吐,并保持呼吸道通畅。麻醉完全清醒后应定期更换体位,防止新生儿皮下坏疽。
饮食:术后禁食、水,给予胃肠减压,直至肠功能恢复后停胃肠减压,可由糖水逐渐向配方奶过渡,应遵循由少到多的原则,切勿过快增加喂养量而发生频繁呕吐。行肠切除术后肠吻合的患儿胃肠减压时间应延长,适当推迟进食时间。
术后治疗:禁食水期间应给予补液,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禁食时间较长者应给予胃肠外静脉营养,并常规给予抗生素。补液期间应确保外周静脉留置针或深静脉导管的通畅,防止感染。
腹带包扎:新生儿腹腔容量相对较小,且腹壁薄弱,术后应给予腹带包扎,以防切口裂开,但应注意腹带的松紧,以免影响患儿呼吸。
体内管道的护理:应注意严密保护患儿体内多种引流管道,避免脱落,保证引流通畅。
病情观察:新生儿对手术的耐受力较低,术后应严密观察其生命体征。应注意:患儿的精神状态以及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是否有体温不升或者持续发热;是否有持续的腹胀及呕吐,腹壁是否红肿;口有无红肿以及是否有异常液体流出。对病情变化应作出及时处理,以防呕吐窒息、吸入性肺炎、新生儿皮下坏疽、腹腔感染、肠瘘等并发症的发生。
健康教育出院后应注意科学喂养,合理添加辅食;保持大便通畅;有呕吐、腹胀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3讨论
新生儿肠梗阻可发生在十二指肠至直肠肛门的任何一段,病因复杂。由于新生儿生理、病理及解剖的特殊性,起病和发展急而快,病死率高。肠穿孔、肠坏死、腹膜炎及并发中毒性休克、肺炎是威胁患儿生命的严重并发症2。而并发症常在有效的护理工作中被早期发现,因此,对新生儿肠梗阻的护理工作困难而复杂,要求非常严格:(1)新生儿病房(NICU)属无菌监护病房,家长不能陪同,需要护理人员时刻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不能因观察不严密而导致相关并发症发生;(2)因新生儿不能交流,给病情观察带来一定的困难,应做好与医师的配合交流;(3)对新生儿静脉补液护理困难,尤其是在全胃肠外静脉营养时,对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要求更加苛刻;(4)因患儿容易出现内环境紊乱,出入液计量应做到准确无误;(5)留置体内的引流管(如肠造瘘管、腹腔负压引流管、胃管、尿管等)比较纤细,应加强保护,避免堵塞。
(一)主题的写法[2]毕业论文只能有一个主题(不能是几块工作拼凑在一起),这个主题要具体到问题的基层(即此问题基本再也无法向更低的层次细分为子问题),而不是问题所属的领域,更不是问题所在的学科,换言之,研究的主题切忌过大。因为涉及的问题范围太广,很难在一本硕士学位论文中完全研究透彻。通常,硕士学位论文应针对某学科领域中的一个具体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并得出有价值的研究结论。(二)题目的写法毕业论文题目应简明扼要地反映论文工作的主要内容,切忌笼统。由于别人要通过你论文题目中的关键词来检索你的论文,所以用语精确是非常重要的。论文题目应该是对研究对象的精确具体的描述,这种描述一般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研究结论,因此,我们的论文题目不仅应告诉读者这本论文研究了什么问题,更要告诉读者这个研究得出的结论。(三)摘要的写法毕业论文的摘要,是对论文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其他人会根据摘要检索一篇硕士学位论文,因此摘要应包括:对问题及研究目的的描述、对使用的方法和研究过程进行的简要介绍、对研究结论的简要概括等内容。摘要应具有独立性、自明性,应是一篇完整的论文。(四)引言的写法一篇毕业论文的引言,大致包含如下几个部分:1、问题的提出;2、选题背景及意义;3、文献综述;4、研究方法;5、论文结构安排。问题的提出:讲清所研究的问题“是什么”.选题背景及意义:讲清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来研究,即阐述该研究对学科发展的贡献、对国计民生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等。文献综述:对本研究主题范围内的文献进行详尽的综合述评,“述”的同时一定要有“评”,指出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讲出自己的改进思路。研究方法:讲清论文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论文结构安排:介绍本论文的写作结构安排。“第2章,第3章,……,结论前的一章”的写法是论文作者的研究内容,不能将他人研究成果不加区分地掺和进来。已经在引言的文献综述部分讲过的内容,这里不需要再重复。(五)结论的写法结论是对论文主要研究结果、论点的提炼与概括,应准确、简明,完整,有条理,使人看后就能全面了解论文的意义、目的和工作内容。主要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本学术领域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同时,要严格区分自己取得的成果与导师及他人的科研工作成果。
第1篇:新生儿肠梗阻护理干预的分析
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是新生儿常见的消化道发育畸形,按病因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常见的内源性疾病系十二指肠本身肠管发育过程受阻导致十二指肠闭锁或狭窄;常见的外源性疾病包括由于胰腺始基未消失形成的环状胰腺和肠旋转过程发生障碍形成索带的外来压迫。随着围产医学影像诊断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一些消化道发育畸形在胚胎晚期的检出率日益提高,并获得及时救治。传统治疗方法为剖腹探查术,创伤较大。随着腹腔镜技术在小儿外科的广泛开展及镜下解剖、缝合等基本技术的进一步成熟,腹腔镜技术已逐渐用于新生儿腹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2002年7月至2011年3月我院收治了28例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的新生儿,均行腹腔镜手术后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本组28例患儿中男18例,女10例;出生1~27d,胎龄32~41周,出生体重2100~3750g。均有正常胎便排出,出生2h~7d出现胆汁性呕吐等十二指肠梗阻症状。
手术方法均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加用舐管阻滞麻醉。
18例肠旋转不良施行Ladd手术;6例十二指肠隔膜型狭窄,纵行切开前壁,切除部分隔膜后横行缝合;2例十二指肠闭锁,2例环状胰腺,均行十二指肠菱形吻合术。术后2~5d进食,26例7~13d痊愈出院,2例肠旋转不良行Ladd术后第7天因肠梗阻二次手术治愈。
2护理
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患儿因频繁呕吐入院,家长忐忑不安,担心孩子小经不起手术。首先要耐心讲解手术的必要性、腹腔镜手术的优点、可能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等。同时说明有中转开腹的可能,给家长充分的选择,并向主管医师汇报家属的心理状况。本组均征得家长同意并签字后行腹腔镜探查术。
呕吐护理(1)预防误吸:由于十二指肠梗阻患儿胃肠腔内压力增高,极易发生呕吐致误吸,患儿应取侧卧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如呕吐立即清除口鼻腔内分泌物,并叩背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造成误吸;(2)胃肠减压与补液:术前禁饮食,并行胃肠减压,以便操作;患儿由于呕吐脱水,在胃肠减压的同时,需予以补液,控制输液速度,监测血气,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注意观察胃液的颜色和量,保持胃管通畅,防止呕吐;(3)术前准备:腹部皮肤用肥皂水清洗干净,未脱落的脐带消毒后包好。新生儿皮肤细嫩,清洗时勿用力过猛,以免造成皮肤损害。为避免术中损伤膀胱,利于术野暴露和术中监测,术前放置尿管。新生儿培养箱通电,保持箱内温度,以备术后将患儿放入箱内。
术中护理为防止新生儿术中低体温,应使用热辐射手术台,注意保暖,选用可加温气腹机,CO2气腹压力低于6,以减少CO2蓄积,术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尤其CO:分压,必要时行间断气腹。此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术后护理(1)放入新生儿培养箱保暖,注意患儿体温变化。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未成熟,环境温度易影响体温的升降。新生儿有相对大的体表面积和较少的皮下脂肪,热量较易散发,皮下脂肪酸含软脂酸较多,软脂酸在寒冷时易凝固变硬产生硬肿症。由于手术暴露时间较长,术后要特别注意保暖4,均放入新生儿培养箱,并注意监测体温,4次/d。本组患儿术后体温为尤,根据体温调节箱温为28~33尤。(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患儿麻醉未清醒前入监护室由专人护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和尿量。每15分钟测1次呼吸、心率,每小时测1次尿量,注意口唇颜色和面色;予以开放式面罩吸气,2~3L/min。胎龄低于36周的患儿经皮血气饱和度维持在88%~93%,36周以上的患儿为90%~95%。麻醉清醒回病房后继续监测生命体征,持续面罩吸气1~5d,以促进残留体内CO2的排出。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遵医嘱雾化吸入,2次/d。(3)持续胃肠减压和营养支持。术后禁饮食,行胃肠减压,以缓解近端胃肠液积聚,减轻腹胀,促进肠功能恢复。胃管接一次性引流袋,放置低于胃体水平,使气体和胃内容物自行排出,每1~2h挤压胃管1次,无胃液流出时查找原因,使用有刻度的一次性硅胶胃管,注意观察胃管留置长度,防止因胃管被鼻腔分泌物污染后胶布固定不牢而滑脱。注意观察有无腹胀、肛门排气排便等肠功能的恢复情况。先夹管观察24h,试喂水,每次5~10ml,1次/2h,如无呕吐和腹胀,可停止胃肠减压。开始少量喂奶,逐渐增加奶量,注意观察患儿排便情况。如有呕吐、腹胀,再次开放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本组患儿术后2~5d禁饮食,并行胃肠减压,予以胃肠外营养,以保证患儿营养需要。(4)注意观察,以冀早期发现并发症。本组2例肠旋转不良的患儿Ladd术后第7天出现精神差、腹胀、呕吐黄绿色胃液,立即报告医师后查立位腹平片证实肠梗阻,再次行肠切除肠吻合术后治愈。(5)预防医院感染。新生儿免疫系统存在缺陷,防御机能未成熟,对一般致病菌具有较强的易感性5。遵医嘱静脉输入头孢类抗生素,控制陪护,每天更换箱内加湿用的蒸馏水,保持培养箱被褥清洁,每日紫外线消毒病房后开窗通风,温生理盐水口腔护理,2次/d,温水擦洗皮肤皱褶处,如颈部、耳后、腋下、腹股沟区,并保持干燥,以有效预防医院感染。(6)气腹后护理和穿刺孔的观察。由于气腹后CO2弥散入血或腹腔内高压影响膈肌运动,导致潮气量减少、CO2潴留,易致高碳酸血症。术后如发现呼吸浅慢、PaCO2升高,应警惕高碳酸血症。腹腔镜手术切口虽小,但术后也要密切观察切口有无红、肿、热、痛及渗血、渗液。
3出院指导
由于术后恢复喂养时间短,少食多餐非常重要,嘱家长注意观察患儿的大便性状,调整喂养量。每次喂奶后竖起拍背,防止喂养不当造成呕吐。如进食后出现恶心、腹胀、腹痛,应随时就诊。本组28例患儿随访2~68个月,生长发育正常,例术后2个月出现间断呕吐,再次手术,发现空肠近段与回盲部粘连,不全梗阻,松解治愈。
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安全有效,具有患儿创伤小、进食早、康复快、美观等特点。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全面的术后护理是促进患儿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第2篇:新生儿肠梗阻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肠梗阻是新生儿外科最常见的急症或相对急症,发病早,多以呕吐、腹胀、排便延迟或不排便为主要临床表现。病情进展快,诊断有一定难度,有报道病死率高达60%。笔者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2008年5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肠梗阻96例的临床资料,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儿96例,就诊时间为出生后3h~30d。病种分布广泛,包括消化道闭锁、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肠旋转不良、胎粪性腹膜炎、胎粪栓塞、盆腔肿物压迫、膈疝、腹股沟嵌顿疝、消化功能紊乱以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2护理
术前护理心理护理:由于该病诊断困难,患儿家长心理上对治疗缺乏信心,存在焦虑和恐惧,因此对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具有重要意义,应向其介绍治疗的相关知识,耐心细致地做好心理疏导及解释工作,增加其对治疗的信心,促使其配合治疗。
一般护理:新生儿呕吐易导致误吸引起肺炎,重者可窒息死亡。因此,应做到:有效的胃肠减压;维持外周静脉补液以保证患儿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给予有效抗生素;完善术前相关检查。
术后护理体位:术后应常规将患儿置于暖箱中吸气,平卧,防止呕吐,并保持呼吸道通畅。麻醉完全清醒后应定期更换体位,防止新生儿皮下坏疽。
饮食:术后禁食、水,给予胃肠减压,直至肠功能恢复后停胃肠减压,可由糖水逐渐向配方奶过渡,应遵循由少到多的原则,切勿过快增加喂养量而发生频繁呕吐。行肠切除术后肠吻合的患儿胃肠减压时间应延长,适当推迟进食时间。
术后治疗:禁食水期间应给予补液,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禁食时间较长者应给予胃肠外静脉营养,并常规给予抗生素。补液期间应确保外周静脉留置针或深静脉导管的通畅,防止感染。
腹带包扎:新生儿腹腔容量相对较小,且腹壁薄弱,术后应给予腹带包扎,以防切口裂开,但应注意腹带的松紧,以免影响患儿呼吸。
体内管道的护理:应注意严密保护患儿体内多种引流管道,避免脱落,保证引流通畅。
病情观察:新生儿对手术的耐受力较低,术后应严密观察其生命体征。应注意:患儿的精神状态以及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是否有体温不升或者持续发热;是否有持续的腹胀及呕吐,腹壁是否红肿;口有无红肿以及是否有异常液体流出。对病情变化应作出及时处理,以防呕吐窒息、吸入性肺炎、新生儿皮下坏疽、腹腔感染、肠瘘等并发症的发生。
健康教育出院后应注意科学喂养,合理添加辅食;保持大便通畅;有呕吐、腹胀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3讨论
新生儿肠梗阻可发生在十二指肠至直肠肛门的任何一段,病因复杂。由于新生儿生理、病理及解剖的特殊性,起病和发展急而快,病死率高。肠穿孔、肠坏死、腹膜炎及并发中毒性休克、肺炎是威胁患儿生命的严重并发症2。而并发症常在有效的护理工作中被早期发现,因此,对新生儿肠梗阻的护理工作困难而复杂,要求非常严格:(1)新生儿病房(NICU)属无菌监护病房,家长不能陪同,需要护理人员时刻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不能因观察不严密而导致相关并发症发生;(2)因新生儿不能交流,给病情观察带来一定的困难,应做好与医师的配合交流;(3)对新生儿静脉补液护理困难,尤其是在全胃肠外静脉营养时,对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要求更加苛刻;(4)因患儿容易出现内环境紊乱,出入液计量应做到准确无误;(5)留置体内的引流管(如肠造瘘管、腹腔负压引流管、胃管、尿管等)比较纤细,应加强保护,避免堵塞。
导语: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统称肠梗阻。它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有时急性肠梗阻诊断困难,病情发展快,常致患者死亡。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以及患者年龄大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等常为死亡原因。
1.常见的几种肠梗阻
(1) 粘连性肠梗阻:由腹腔内肠袢间相互粘连或粘连带压迫所致,常由腹腔手术、炎症、损伤等引起。多为单纯性不完全性肠梗阻,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2) 肠套叠:指一段肠管及其系膜套入相邻肠腔内,最多见的是回肠末端套入结肠,多见于2 岁以下的小儿。以阵发性腹痛、果酱样黏液血便和腹部腊肠样肿块为特征。早期空气灌肠或钡剂灌肠复位,如失败或肠管已坏死,采用手术治疗。
(3) 肠扭转:是肠管沿其系膜长轴旋转而造成的闭袢型肠梗阻,饮食后突然改变体位为诱因。表现为突然剧烈腹部绞痛,常牵涉腰背部,腹胀呈不对称膨隆,腹部可触及压痛性包块,早期出现休克,应及早手术复位。
(4) 蛔虫性肠梗阻:肠蛔虫团引起的肠管阻塞,多因驱虫不当引起,使蛔虫聚结成团堵塞肠管。腹胀不明显,腹部可扪及条索状、易变形移位的肿块。一般均采用非手术疗法。
2.肠梗阻病人护理
(1) 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一般护理措施包括半卧位、禁食、胃肠减压护理,用阿托品解痉止痛,但禁用吗啡类止痛剂,静脉输液,使用抗生素。严密观察病情:包括生命体征、腹部症状和体征、呕吐情况,记录出入液体量,若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应考虑有绞窄性肠梗阻的可能: ① 腹痛发作急骤,呈持续性剧烈疼痛,有时牵涉腰背部。② 呕吐早,剧烈而频繁。③ 出现明显的腹膜刺激征。④ 腹胀不对称,触及有压痛的包块。⑤ 有出血征象,如呕吐物为血性液体,肛门排出血性粪液,腹腔穿刺抽出血性液体。⑥ 腹部X 线检查见单个胀大的肠袢,或腹腔有游离气体。⑦ 经积极的非手术治疗无效而症状无明显改善者。
(2) 手术治疗的.护理:手术前后护理与急性腹膜炎手术相同。术后应鼓励病人早期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避免肠粘连。
A1 型题
1.最常见的肠梗阻原因是(C)。
A.蛔虫性肠梗阻B.肠套叠C.粘连性肠梗阻D.肠扭转E.肠系膜血管栓塞
2.下列哪一种肠梗阻病人需立即做好急诊手术前准备(B)。
A.粘连性肠梗阻B.肠扭转C.麻痹性肠梗阻D.肠套叠E.蛔虫性肠梗阻
3.腹腔手术后,预防肠粘连的主要护理措施是(D)。
A.保持腹腔引流通畅B.遵医嘱使用抗生素C.及时拔除腹腔引流管 D.鼓励病人早期活动E.保持有效的胃肠减压
A2 型题
1.患儿,男,8 个月,阵发性的哭闹,进乳后即呕吐,曾有果酱样便一次,中上腹明显肌紧张,可触及~ 压痛性肿物,应考虑(B)。
A.急性肠炎B.肠套叠C.腹腔肿瘤D.肠扭转E.阑尾炎
2.陈某,女,因粘连性肠梗阻腹痛伴呕吐2 天入院,测血钾为3mmol/L ,给予静脉补充钾盐。其护理哪项是错误的(A)。
A.尿量20ml/小时开始补钾B.液体中氯化钾浓度 C.滴速60 滴/分D.当天补氯化钾3g E.禁忌静脉推注
岁男孩,阵发性哭闹,进乳后呕吐,排果酱样粪便,右中上腹扪及6cm×5cm×4cm 腊肠样肿块,首先考虑(D)。
A.肠扭转B.肠道畸形C.蛔虫性肠梗阻 D.肠套叠E.盲肠肿瘤
4.男性,18 岁,饭后剧烈运动后突然出现剧烈腹痛,向腰背部放射,呕吐,应考虑为(A)。
A.肠扭转B.肠套叠C.肠粘连D.肠肿瘤E.肠系膜动脉栓塞
A3 型题
某男,70 岁,有长期便秘史,突然腹痛、腹胀2 天,未吐,少量黏液便1 次,未排气,2 年前曾有类似发作,查体可见全腹高度膨胀,左下腹可见巨大肠型,有轻度压痛、反跳痛,肠鸣音亢进。
1.该病人的医疗诊断可能为(D)。
A.直肠癌B.乙状结肠癌C.麻痹性肠梗阻D.乙状结肠扭转E.小肠扭转
2.为明确诊断,该病人还应做的检查是(B)。
超B.腹部立位X 线平片C.结肠镜D.直肠指诊
3.下列针对病人的处理措施不正确的是(E)。
A.禁食B.胃肠减压C.应用抗生素D.补液E.高压灌注
4.在护理该病人时,最重要的观察内容是(C)。
A.腹痛B.腹胀C.肠绞窄征象D.呕吐E.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