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pcr检测结核病论文

pcr检测结核病论文

发布时间:

pcr检测结核病论文

一般是抽全血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提取DNA,(结核分枝杆菌是胞内寄生菌,可存在于白细胞中),然后设计合适的PCR引物直接进行扩增即可。

必须各种百度

PCR技术是一种体外酶促合成、扩增特定DNA片段的方法。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pcr技术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技术的研究进展

摘要 PCR技术是一种体外酶促合成、扩增特定DNA片段的方法。因其高强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以及检测速度快、准确性好等优点,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水产、微生物检测等许多领域。该文从PCR技术的原理及应用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 PCR技术;研究进展;应用

中图分类号 Q8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0-0047-02

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即聚合酶链式反应,它是一种体外酶促合成,扩增特定DNA片段的方法。1985年,美国Karray等学者首创了PCR技术,并由美国Cetus公司开发研制[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突破,PCR技术已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地应用,如微生物检测、兽医学、水产养殖等方面。由于该技术具有较强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特异性,又能快速进行检测,因而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延伸[2-3]。随着PCR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常规PCR技术的基础上又衍生出了许多技术,如多重PCR(mutiplex PCR)技术[4]、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FQ-PCR)技术[5]、单分子PCR技术[6]。

1 PCR技术原理

PCR技术是根据待扩增的已知DNA片段序列、人工合成与该DNA 2条链末端互补的2段寡核苷酸引物,在体外将待检DNA序列(模板)在酶促作用下进行扩增。PCR的整个技术过程经若干个循环组成,一个循环包括连续的3个步骤:第1步是高温条件下的DNA模板变性,即模板DNA在93~94 ℃的条件下变性解链;第2步是退火,即人工合成的2个寡核苷酸引物与模板DNA链3’端经降温至55 ℃退火;第3步是延伸,即在4种dNTP底物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借助TaqDNA聚合酶的作用,引物链将沿着5’-3’方向延伸与模板互补的新链[7]。经过这个循环后,合成了新链,可将其作为DNA模板继续反应,由此循环进行。循环进程中,扩增产物的量以指数级方式增加,一般单一拷贝的基因循环25~30次,DNA可扩增l00万~200万倍[1]。PCR反应的步骤很简单,但是具体的操作是复杂的,如退火温度的确定、延伸时间的长短以及循环数等。因此,不同的反应体系应该确定适当的反应条件,以避免假阴性或假阳性等情况的产生。

2 PCR技术的分类

在传统PCR技术的基础上,根据人们的需要以及各个领域的应用要求,又衍生出很多种类的PCR技术。新技术在各领域广泛应用并逐渐改进,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1996年,学者经过研究,在传统PCR技术的基础上,首创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新技术已经应用至医学领域、分子生物学和其他基础研究领域。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基于传统技术的优势,还具有实时性、准确性、无污染,实现了自动化操作和多重反应,是PCR技术研究史上从定性到定量的飞跃[8]。

荧光定量PCR技术最大的特点是能将荧光基团加入到PCR反应体系中,借助于荧光信号,累积实时监测整个PCR进程,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9]。实时监测这一特点是常规PCR技术所不具有的,因为其对扩增反应不能进行随时的检测。常规PCR技术的扩增终产物需要在凝胶电泳等条件下才能进行,无法对起始模板进行准确的定量,而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反应进程可以根据荧光信号的变化做出准确的判断[10-11]。一个PCR循环反应结束之后,定量PCR仪可以收集1个荧光强度信号,荧光信号强度的变化可以反映产物量的变化情况,这样就可以得到1条荧光扩增曲线[12]。荧光信号在指数扩增阶段,PCR产物荧光信号的对数值与起始模板量之间存在线性对应关系,然后进行定量分析[13]。

多重PCR技术

多重PCR(mutiplex PCR)技术是PCR技术的一种,为同一管中加入多对特异性引物,与PCR管内的多个模板反应,在一个PCR管中同时检测多个目标DNA分子。多重PCR技术可以扩增一个物种的一个片段,也可以同时扩增多个物种的不同片段[14]。

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多重PCR技术进行多个位点的特异性扩增时,引物间的配对、引物间的竞争性扩增等会对扩增效果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如果能选择适宜的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可极大地提高多重PCR的扩增效果[15]。主要包括退火温度、退火及延伸时间、PCR缓冲液成分、dNTP的用量、引物及模板的量等。另一方面,DNA的抽提质量也影响多重PCR扩增效率,如DNA抽提不干净或降解都将影响PCR扩增效果[16]。

单分子PCR技术(SM-PCR)

单分子PCR技术是在传统PCR技术的基础上发展的,基本循环过程相同,但在反应条件、模板数量、DNA 聚合酶选择、引物设计方面具有不同点。该技术是以少量或单个DNA分子为模板进行的PCR[17]。

单分子PCR技术反应中,DNA 模板浓度极低,这就要求模板有较高的质量。因为这是试验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在设计引物时,应该严格控制GC的含量和Tm值,同时尽量避免引物间存在可配对序列。在反应混合物模板数极低的情况下,若引物之间存在少量配对序列,扩增时极易形成二聚体,使反应无法进行,得不到所需要的产物[18]。由于单分子PCR技术反应的变性温度(96~98 ℃)大多比常规PCR技术(94 ℃)略高,因而对DNA 聚合酶热稳定性的要求也更加严格,需要有较好的热稳定性,以防止温度过高而使其失活。其变性时间(5~15 s)、退火时间及延伸时间也短于常规PCR技术[17]。

3 PCR技术的应用

PCR技术在水产上的应用

基因表达是检测某个基因在不同发育期或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变化,或受到某种试验处理过程中的影响而出现表达量变化的情况。有学者应用real-time PCR技术研究碳水化合物含量对翘嘴红鲴糖代谢酶G6Pase、GK以及PEPCK表达量的影响[19-21],研究结果可为翘嘴红鲴饲料配方中的最合适糖含量提供理论依据。孙淑娜等[22]研究叶酸拮抗剂对斑马鱼心脏发育相关基因BMP2b及HAS2表达的影响,表明叶酸拮抗剂对早期胚胎的心脏发育影响较大,可导致斑马鱼心脏发育延迟及心脏形态异常,并下调斑马鱼心脏发育相关基因BMP2b及HAS2的表达,这可能是叶酸生物学活性受抑后导致心脏发育异常的机制之一。Sawyer et al[23]以斑马鱼的未受精卵、胚胎、仔鱼和成鱼为研究材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P450aromA和P450aromB在不同组织的表达量,表明在各组织中均有2种基因的表达,但表达量显著不同,呈现组织特异性。

PCR技术在微生物检测上的应用

1990年,Bej et al[24]在利用多重PCR的方法检测了Leg-ionella类菌种和大肠类细菌,其结果是通过点对点方法固定的多聚dT尾捕捉探针和生物素标记的扩增DNA进行杂交来检测的。张志东等检测口蹄疫病毒(FMDV)持续性感染的带毒动物,表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具有快速检测、准确、客观等优势,较优于传统的检测方法[25-26]。Metzger-Boddien et al[27]对PCR-ELISA的方法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样品中沙门氏菌的检出率可以达到98%。

4 展望

传统PCR技术以及衍生出来的新型PCR技术自面世以来,已被广泛应用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随着技术方法的不断改进与完善,荧光定量PCR技术将会逐渐完善并广泛应用。多重PCR技术在食品病原微生物、非致病微生物及环境微生物检测中具有重要作用;未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去除食品抑制因子干扰、改进样品前处理技术等方面,其次是整合应用多重PCR与其他技术,必将在未来食品微生物检测中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5 参考文献

[1] 常世敏.PCR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J].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1(4):23-25.

[2] 唐永凯,俞菊华,徐跑,等.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及其在水产上的应用[J].中国农学通报,2010(21):422-426.

[3] 吴学贵.LPS刺激点带石斑鱼免疫相关基因的克隆与组织表达差异性分析[D].海口:海南大学,2011.

[4] 侯立华,黄新,朱水芳,等.双色荧光多重PCR技术及在禽流感病毒检测中的应用[J].生物技术通报,2010(1):168-172.

[5] 查锡良.生物化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83-485.

[6] 张杰道.生物化学实验技术PCR技术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2-18.

[7] 谢海燕.黑线仓鼠LHR部分序列克隆及组织器官的表达差异[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1.

[8] KUBISTA M,ANDRADE J M,BENGTSSON M,et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J].MoLecular Aspects of Medicine,2006,27(2-3):95-125.

[9] AGINDOTAN B O,SHIEL P J,BERGER P detection of potato viruses,PLRV,PVA,PVX and PVY from dormant potato tubers by TaqMan real-timeRT-PCR[J].J Virol Methods,2007,142(1-2):l-9.

[10] 李丽平.小麦慢锈品种叶片受条锈菌侵入后的木质素合成及调控研究[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09.

[11] 薛霜,独军政,高闪电,等.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兽医学中的应用[J].中国农学通报,2010(7):11-15.

[12] SCHUBERT J,FOMITCHEVA V,SZTANGRET-WISNIEWSKA J. Dif-ferentiation of Potato virus Y strains using improvedsets of diagnostic-PCR-primers [J].J Virol Methods,2007,140(1-2):66-74.

[13] 袁继红.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实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13):20-22.

[14] 朱善元.生物检测技术PCR及其在兽医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J].黑龙江畜牧兽医,1999(11):21-22.

[15] 黄银花,胡晓湘,李宁,等.影响多重PCR扩增效果的因素[J].遗传,2003,25(1):65-68.

[16] 陈诺,唐善虎,岑璐伽,等.多重PCR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进展[J].生物技术,2010,37(10):72-75.

[17] 刘连生.常规PCR技术与单分子PCR技术[J].医学信息,2010,23(11):4379-4380.

[18] 顾超颖.汗孔角化病的临床分析,SSH1、ARPC3基因突变检测和表达谱分析[D].上海:复旦大学,2008.

[19] 唐永凯,俞菊华,刘波,等.翘嘴红鲌肝脏G6Pase催化亚基的克隆以及摄食和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对其表达的影响[J].水产学报,2007,31(1):45-53.

[20] 刘波,谢骏,苏永腾,等.高碳水化合物日粮对翘嘴红鲌生长、GK及GK mRNA表达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08,32(1):47-53.

[21] 俞菊华,戈贤平,唐永凯,等.碳水化合物、脂肪对翘嘴红鲌PEPCK基因表达的影响[J].水产学报,2007,31(3):369-373.

[22] 孙淑娜,桂永浩,宋后燕,等.叶酸拮抗剂甲氨喋呤导致斑马鱼心脏发育异常及BMP2bHAS2表达下调[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7,9(2):159-163.

[23] SAWYER S J,GERSTNER K A,CALLARD PCR analysis of cytochrome P450 aromatase expression in zebrafish:gene specific tissue disyribution,sex differences,developmental programming,and estrogen regulation[J].General and comparative endocrinology,2006,147(2):108-117.

[24] BEJ A K,MAHBUBANI M H,MILLER R,et PCR amplif-ication and immobilized capture probes for detection of bacterial patho-gens and indicators in water[J].Mol Cell Probes,1990,4(5):353-365.

[25] ZHANG Z D,ALEXANDERSEN of carrier cattle and sheep persistently infected with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by a rapid real-time RT-PCR assay[J].Journal of Virological Methods,2003,111(2):95-100.

[26] ZHANG Z D,BASHIRUDDIN J analysis of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RNA duration in tissues of experimentally infected pigs[J].TheVeterinary Journal,2009,180(1):130-132.

[27] METZGER-BODDIEN C,BOSTEL A,KEHLE for analysis of food samples[J].J Food Prot,2004,67(8):1585-1590.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关于pcr技术论文

用pcr技术检测结核病的论文

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个功能片段,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是决定一切生物物种最基本的因子;下面是我整理了基因检测技术论文,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病毒基因的检测

【关键词】 病毒基因 检测

一 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测定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慢性传染病,严重者可 发展成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在我国,乙肝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主要传染病。

【 参考值】

阴性 (Taqman荧光定量PCR技术)

【临床意义】

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直接证据,是HBV有活性复制能力及具传染性的确切标志。

2.可定量检测HBV-DNA含量,为临床病情判断、疗效观察提供信息。

的出现先于其他血清学指标(如HBsAg),可早期诊断HBV感染。

4.正常人HBV-DNA为阴性。当HBV-DNA为101~104拷贝/ml时,表明病毒复制水平低,传染性较弱;而当 HBV-DNA>104拷贝/ml时,表明病毒复制水平高,传染性强。

含量测定可为临床药物选择提供依据。

【注意事项】

1.标本可用血清或血浆,避免肝素抗凝,避免反复冻融。

2.标本室温放置不超过4小时。

3.溶血、高胆红素标本影响检测结果。

二 其他病毒DNA测定

(一)人乳头瘤病毒DNA(HPV-DNA)检查

人乳头瘤病毒是一种小的双链DNA病毒,根据核酸相关性分型已发现70余型。该病毒可以感染人的皮肤和黏摸上皮细胞,诱发细胞增生,产生乳头瘤样病变。

【参考值】

阴性 (多重核酸荧光定量PCR技术)

【临床意义】

难以用传统的病毒培养及血清学技术检测,目前主要采用分子生物技术检测HPV-DNA,灵敏度高。

2.可对尿道、阴道、宫颈脱落细胞进行人乳头瘤病毒的检测及分型,判断体内HPV感染状况。

6和11型与尖锐湿疣、喉头鳞状上皮乳头状瘤发生有关;HPV 16、18、31、32型等与宫颈癌发生相关。因此,可用于对HPV高危亚型的诊断,对尖锐湿疣、宫颈癌等疾病的诊断与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检测可用于考核疗效与预后。

【注意事项】

1.用无菌拭子取尿道、阴道、宫颈分泌物于无菌试管或无菌瓶中。

2.标本采集应严格按无菌操作,避免污染。并及时送检。

(二)人类巨细胞病毒DNA(HCMV-DNA)检查

HCMV是疱疹病毒科成员,人类普遍易感,多为隐性或潜伏感染。在免疫功能低下、缺陷或抑制情况下,可发生成人HCMV感染,常呈弥漫性病变,严重者甚至死亡。

【参考值】

阴性 (荧光探针杂交PCR技术)

【临床意义】

1.用于临床HCMV感染的快速诊断。

2.用于临床免疫抑制 治疗过程中体内HCMV感染的快速诊断与疗效监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等患者HCMV感染的诊断与疗效监测。

技术检测HCMV的敏感性高,且HCMV-DNA的出现早于临床症状或血清学标记物的出现,可早期诊断 HCMV感染。

4.妊娠早期感染HCMV可引起胎儿先天畸形,产前检测HCMV-DNA有利于优生优育。

5.连续监测巨细胞病毒的含量变化可了解病毒的复制状况,从而为疾病的早期诊断与药物疗效提供直接的病原学依据。

【注意事项】

采用EDTA抗凝全血或脑脊液标本,采集后及时送检。

(三)单纯疱疹病毒DNA(simplex herpes virus, HSV-DNA)

单纯疱疹病毒是一种有囊膜的双股DNA病毒,分为I型和II型。近年来,HSV是性传播疾病、病毒性脑炎等疾病的重要病原体。

【参考值】

阴性 (荧光探针PCR技术)

【临床意义】

1.用于检测人血清样本或体液样本中的单纯疱疹病毒并可同时分型,辅助诊断HSV感染性疾病。

I型感染主要引起口唇疱疹、疱疹性结膜炎、脑炎和皮肤性疱疹,HSV II型主要引起生殖器疱疹, HSV-DNA检测可辅助诊断上述疾病,并可用于考核疗效与预后。 【注意事项】

1.血清用无菌注射针头抽取静脉血2ml于无菌肝功管中。

2.分泌物用无菌棉拭子采集标本,女性取宫颈或阴道分泌物,男性取精液或前列腺液,将取样后的棉拭子放入无菌试管或无菌瓶中。

3.脑脊液抽取脑脊液于无菌玻璃瓶中。

(四)EB病毒DNA(EB virus,EBV-DNA)

EBV属于丫疱疹病毒科,主要经涎液传播,PCR技术可灵敏地检测出标本中的EBV-DNA,满足临床诊断、 治疗需要。

【 参考值】

阴性 (荧光探针杂交PCR技术)

【临床意义】

1.可快速检测血液、脑脊液、组织、尿液中的EB病毒,为EB病毒感染提供直接证据。

病毒临床上与鼻咽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霍奇金病等的发病密切相关。

【注意事项】

1.检测标本可采用EDTA抗凝全血、脑脊液、咽拭子、尿液、病变组织等。

2.标本采集时严格按无菌操作,并及时送检。

三 RNA病毒测定

丙型肝炎病毒RNA(HCV-RNA)检测

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单链正股RNA病毒,引起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多因输血或血制品而引起,在输血者中还存在无症状的HCV携带者。

【参考值】

阴性(RT-PCR,荧光定量PCR技术)

【临床意义】

1.有助于HCV感染的早期诊断。

阳性提示HCV复制活跃,传染性强。

转阴提示HCV复制受抑,预后较好。

4.连续观察HCV-RNA,结合抗-HCV的动态变化,可作为丙肝的预后判断和干扰素等药物疗效的评价指标。

【注意事项】

1.标本可用血清或血浆,用无菌注射针头抽取静脉血2~3ml于无菌肝功管或EDTA抗凝管中送检。避免肝素抗凝,避免反复冻融。

2.标本室温放置不超过4小时。

3.溶血、高胆红素标本影响检测结果。

参 考 文 献

[1]杨振,祁自柏,李河民.病毒基因检测技术的 发展趋势. 《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6年01期.

[2]徐丽.利用基因工程进行PHB相关基因的克隆和烟草转化[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基因检测技术论文

必须各种百度

PCR技术是一种体外酶促合成、扩增特定DNA片段的方法。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pcr技术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技术的研究进展

摘要 PCR技术是一种体外酶促合成、扩增特定DNA片段的方法。因其高强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以及检测速度快、准确性好等优点,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水产、微生物检测等许多领域。该文从PCR技术的原理及应用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 PCR技术;研究进展;应用

中图分类号 Q8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0-0047-02

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即聚合酶链式反应,它是一种体外酶促合成,扩增特定DNA片段的方法。1985年,美国Karray等学者首创了PCR技术,并由美国Cetus公司开发研制[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突破,PCR技术已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地应用,如微生物检测、兽医学、水产养殖等方面。由于该技术具有较强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特异性,又能快速进行检测,因而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延伸[2-3]。随着PCR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常规PCR技术的基础上又衍生出了许多技术,如多重PCR(mutiplex PCR)技术[4]、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FQ-PCR)技术[5]、单分子PCR技术[6]。

1 PCR技术原理

PCR技术是根据待扩增的已知DNA片段序列、人工合成与该DNA 2条链末端互补的2段寡核苷酸引物,在体外将待检DNA序列(模板)在酶促作用下进行扩增。PCR的整个技术过程经若干个循环组成,一个循环包括连续的3个步骤:第1步是高温条件下的DNA模板变性,即模板DNA在93~94 ℃的条件下变性解链;第2步是退火,即人工合成的2个寡核苷酸引物与模板DNA链3’端经降温至55 ℃退火;第3步是延伸,即在4种dNTP底物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借助TaqDNA聚合酶的作用,引物链将沿着5’-3’方向延伸与模板互补的新链[7]。经过这个循环后,合成了新链,可将其作为DNA模板继续反应,由此循环进行。循环进程中,扩增产物的量以指数级方式增加,一般单一拷贝的基因循环25~30次,DNA可扩增l00万~200万倍[1]。PCR反应的步骤很简单,但是具体的操作是复杂的,如退火温度的确定、延伸时间的长短以及循环数等。因此,不同的反应体系应该确定适当的反应条件,以避免假阴性或假阳性等情况的产生。

2 PCR技术的分类

在传统PCR技术的基础上,根据人们的需要以及各个领域的应用要求,又衍生出很多种类的PCR技术。新技术在各领域广泛应用并逐渐改进,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1996年,学者经过研究,在传统PCR技术的基础上,首创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新技术已经应用至医学领域、分子生物学和其他基础研究领域。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基于传统技术的优势,还具有实时性、准确性、无污染,实现了自动化操作和多重反应,是PCR技术研究史上从定性到定量的飞跃[8]。

荧光定量PCR技术最大的特点是能将荧光基团加入到PCR反应体系中,借助于荧光信号,累积实时监测整个PCR进程,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9]。实时监测这一特点是常规PCR技术所不具有的,因为其对扩增反应不能进行随时的检测。常规PCR技术的扩增终产物需要在凝胶电泳等条件下才能进行,无法对起始模板进行准确的定量,而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反应进程可以根据荧光信号的变化做出准确的判断[10-11]。一个PCR循环反应结束之后,定量PCR仪可以收集1个荧光强度信号,荧光信号强度的变化可以反映产物量的变化情况,这样就可以得到1条荧光扩增曲线[12]。荧光信号在指数扩增阶段,PCR产物荧光信号的对数值与起始模板量之间存在线性对应关系,然后进行定量分析[13]。

多重PCR技术

多重PCR(mutiplex PCR)技术是PCR技术的一种,为同一管中加入多对特异性引物,与PCR管内的多个模板反应,在一个PCR管中同时检测多个目标DNA分子。多重PCR技术可以扩增一个物种的一个片段,也可以同时扩增多个物种的不同片段[14]。

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多重PCR技术进行多个位点的特异性扩增时,引物间的配对、引物间的竞争性扩增等会对扩增效果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如果能选择适宜的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可极大地提高多重PCR的扩增效果[15]。主要包括退火温度、退火及延伸时间、PCR缓冲液成分、dNTP的用量、引物及模板的量等。另一方面,DNA的抽提质量也影响多重PCR扩增效率,如DNA抽提不干净或降解都将影响PCR扩增效果[16]。

单分子PCR技术(SM-PCR)

单分子PCR技术是在传统PCR技术的基础上发展的,基本循环过程相同,但在反应条件、模板数量、DNA 聚合酶选择、引物设计方面具有不同点。该技术是以少量或单个DNA分子为模板进行的PCR[17]。

单分子PCR技术反应中,DNA 模板浓度极低,这就要求模板有较高的质量。因为这是试验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在设计引物时,应该严格控制GC的含量和Tm值,同时尽量避免引物间存在可配对序列。在反应混合物模板数极低的情况下,若引物之间存在少量配对序列,扩增时极易形成二聚体,使反应无法进行,得不到所需要的产物[18]。由于单分子PCR技术反应的变性温度(96~98 ℃)大多比常规PCR技术(94 ℃)略高,因而对DNA 聚合酶热稳定性的要求也更加严格,需要有较好的热稳定性,以防止温度过高而使其失活。其变性时间(5~15 s)、退火时间及延伸时间也短于常规PCR技术[17]。

3 PCR技术的应用

PCR技术在水产上的应用

基因表达是检测某个基因在不同发育期或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变化,或受到某种试验处理过程中的影响而出现表达量变化的情况。有学者应用real-time PCR技术研究碳水化合物含量对翘嘴红鲴糖代谢酶G6Pase、GK以及PEPCK表达量的影响[19-21],研究结果可为翘嘴红鲴饲料配方中的最合适糖含量提供理论依据。孙淑娜等[22]研究叶酸拮抗剂对斑马鱼心脏发育相关基因BMP2b及HAS2表达的影响,表明叶酸拮抗剂对早期胚胎的心脏发育影响较大,可导致斑马鱼心脏发育延迟及心脏形态异常,并下调斑马鱼心脏发育相关基因BMP2b及HAS2的表达,这可能是叶酸生物学活性受抑后导致心脏发育异常的机制之一。Sawyer et al[23]以斑马鱼的未受精卵、胚胎、仔鱼和成鱼为研究材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P450aromA和P450aromB在不同组织的表达量,表明在各组织中均有2种基因的表达,但表达量显著不同,呈现组织特异性。

PCR技术在微生物检测上的应用

1990年,Bej et al[24]在利用多重PCR的方法检测了Leg-ionella类菌种和大肠类细菌,其结果是通过点对点方法固定的多聚dT尾捕捉探针和生物素标记的扩增DNA进行杂交来检测的。张志东等检测口蹄疫病毒(FMDV)持续性感染的带毒动物,表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具有快速检测、准确、客观等优势,较优于传统的检测方法[25-26]。Metzger-Boddien et al[27]对PCR-ELISA的方法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样品中沙门氏菌的检出率可以达到98%。

4 展望

传统PCR技术以及衍生出来的新型PCR技术自面世以来,已被广泛应用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随着技术方法的不断改进与完善,荧光定量PCR技术将会逐渐完善并广泛应用。多重PCR技术在食品病原微生物、非致病微生物及环境微生物检测中具有重要作用;未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去除食品抑制因子干扰、改进样品前处理技术等方面,其次是整合应用多重PCR与其他技术,必将在未来食品微生物检测中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5 参考文献

[1] 常世敏.PCR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J].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1(4):23-25.

[2] 唐永凯,俞菊华,徐跑,等.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及其在水产上的应用[J].中国农学通报,2010(21):422-426.

[3] 吴学贵.LPS刺激点带石斑鱼免疫相关基因的克隆与组织表达差异性分析[D].海口:海南大学,2011.

[4] 侯立华,黄新,朱水芳,等.双色荧光多重PCR技术及在禽流感病毒检测中的应用[J].生物技术通报,2010(1):168-172.

[5] 查锡良.生物化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83-485.

[6] 张杰道.生物化学实验技术PCR技术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2-18.

[7] 谢海燕.黑线仓鼠LHR部分序列克隆及组织器官的表达差异[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1.

[8] KUBISTA M,ANDRADE J M,BENGTSSON M,et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J].MoLecular Aspects of Medicine,2006,27(2-3):95-125.

[9] AGINDOTAN B O,SHIEL P J,BERGER P detection of potato viruses,PLRV,PVA,PVX and PVY from dormant potato tubers by TaqMan real-timeRT-PCR[J].J Virol Methods,2007,142(1-2):l-9.

[10] 李丽平.小麦慢锈品种叶片受条锈菌侵入后的木质素合成及调控研究[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09.

[11] 薛霜,独军政,高闪电,等.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兽医学中的应用[J].中国农学通报,2010(7):11-15.

[12] SCHUBERT J,FOMITCHEVA V,SZTANGRET-WISNIEWSKA J. Dif-ferentiation of Potato virus Y strains using improvedsets of diagnostic-PCR-primers [J].J Virol Methods,2007,140(1-2):66-74.

[13] 袁继红.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实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13):20-22.

[14] 朱善元.生物检测技术PCR及其在兽医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J].黑龙江畜牧兽医,1999(11):21-22.

[15] 黄银花,胡晓湘,李宁,等.影响多重PCR扩增效果的因素[J].遗传,2003,25(1):65-68.

[16] 陈诺,唐善虎,岑璐伽,等.多重PCR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进展[J].生物技术,2010,37(10):72-75.

[17] 刘连生.常规PCR技术与单分子PCR技术[J].医学信息,2010,23(11):4379-4380.

[18] 顾超颖.汗孔角化病的临床分析,SSH1、ARPC3基因突变检测和表达谱分析[D].上海:复旦大学,2008.

[19] 唐永凯,俞菊华,刘波,等.翘嘴红鲌肝脏G6Pase催化亚基的克隆以及摄食和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对其表达的影响[J].水产学报,2007,31(1):45-53.

[20] 刘波,谢骏,苏永腾,等.高碳水化合物日粮对翘嘴红鲌生长、GK及GK mRNA表达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08,32(1):47-53.

[21] 俞菊华,戈贤平,唐永凯,等.碳水化合物、脂肪对翘嘴红鲌PEPCK基因表达的影响[J].水产学报,2007,31(3):369-373.

[22] 孙淑娜,桂永浩,宋后燕,等.叶酸拮抗剂甲氨喋呤导致斑马鱼心脏发育异常及BMP2bHAS2表达下调[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7,9(2):159-163.

[23] SAWYER S J,GERSTNER K A,CALLARD PCR analysis of cytochrome P450 aromatase expression in zebrafish:gene specific tissue disyribution,sex differences,developmental programming,and estrogen regulation[J].General and comparative endocrinology,2006,147(2):108-117.

[24] BEJ A K,MAHBUBANI M H,MILLER R,et PCR amplif-ication and immobilized capture probes for detection of bacterial patho-gens and indicators in water[J].Mol Cell Probes,1990,4(5):353-365.

[25] ZHANG Z D,ALEXANDERSEN of carrier cattle and sheep persistently infected with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by a rapid real-time RT-PCR assay[J].Journal of Virological Methods,2003,111(2):95-100.

[26] ZHANG Z D,BASHIRUDDIN J analysis of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RNA duration in tissues of experimentally infected pigs[J].TheVeterinary Journal,2009,180(1):130-132.

[27] METZGER-BODDIEN C,BOSTEL A,KEHLE for analysis of food samples[J].J Food Prot,2004,67(8):1585-1590.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关于pcr技术论文

结核病的检测论文

论文关键词: 结核病;化学治疗;药物

抗结核药物是结核病化学治疗(简称化疗)的基础,而结核病的化学治疗是人类控制结核病的主要手段。结核病化疗的出现使结核病的控制有了划时代的改变,全球结核病疫情由此得以迅速下降。最早出现的有效抗结核药物当数链霉素(SM)。它发现于20世纪40年代,当时单用SM治疗肺结核2~3个月后就可使临床症状和X线影像得以改善,并可暂获痰菌阴转。对氨水杨酸(PAS)被应用于临床后发现,SM加PAS的治疗效果优于单一用药,而且可以防止结核分支杆菌产生耐药性[1]。发明异烟 肼 (INH)后,有人单用INH和联用INH PAS或SM进行对比治疗试验,再一次证明了联合用药的优势[2]。于是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著名的结核病“标准”化疗方案,即SM INH PAS,疗程18个月~2年,并可根据药源和患者的耐受性将PAS替换为乙胺丁醇(EMB)或氨硫 脲 (TB1),俗称“老三化”[3]。70年代随着利福平(RFP)在临床上的应用以及对吡 嗪 酰胺(PZA)的重新认识,在经过大量的实验后,短程化疗成为结核病治疗的最大热点,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4,5]。当人类迈入2000年的今天,抗结核药物的研究已经获得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主要是利福霉素和氟 喹 诺酮这两大类药物,尤以后者更为突出。

一、利福霉素类

在结核病的化疗史上,利福霉素类药物的研究一直十分活跃。随着RFP的发现,世界各国出现了研制本类新衍生物的浪潮,相继产生了数个具有抗结核活性的利福霉素衍生物,但杀菌效果都不如RFP,RFP仍是利福霉素类药物中最经典的抗结核药物。

1.利福布丁(rifabutin,RFB,RBU):RBU对RFP敏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是低的(< μg/ml),而对RFP耐药菌株的MIC明显增高(~ μg/ml)。此结果显示RFP与RBU存在交叉耐药;这么宽的MIC范围,又提示RFP耐药菌株对RBU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敏感比例高达31%。在MIC< μg/ml的结核分支杆菌株,或许可把RBU考虑为中度敏感[6]。RBU的亲脂性、透过细胞壁和干扰DNA生物合成的能力高于RFP,使之能够集中分布在巨噬细胞内而具有较强的活性。

RBU也有其不足之处。如RBU的早期杀菌作用不如RFP[7],可能与其血浆浓度低有关。有研究结果表明,RBU口服剂量300 mg 4 h后的峰值浓度仅为 μg/ml,比同剂量RFP的峰值约低10倍。究其原因,可能与RBU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和血清蛋白结合率均低有关,前者只有12%~20%,后者仅为RFP的25%。

临床上已将RBU试用于不同类型的结核病人。香港胸腔协会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治疗同时耐INH、SM和RFP的结核病患者中,RBU和RFP的效果几乎相等[8]。但已有研究表明,RBU对鸟分支杆菌复合群有明显的作用。

2.苯并恶 嗪 利福霉素-1648(KRM-1648):苯并恶 嗪 利福霉素-1648属于3-羟-5-4-烷基 哌 嗪 ,为苯并恶 嗪 利福霉素5种衍化物之一。本品比RFP的MIC强16~32倍。小鼠实验结核病治疗结果显示:单剂KRM-1648 3 mg/kg的疗效明显优于RFP 10 mg/kg,与HE联用亦比RFP HE疗效佳。KRM-1648和其它利福霉素类的交叉耐药也必然是一问题,但纲谷良一[9]认为:由于KRM-1648比RFP有更强的杀菌作用,即使结核分支杆菌对RFP具耐药性,本药也能发挥一定的杀菌作用。

最近芝加哥的一份动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KRM-1648、RBU和RFP这三种相类似的药物均对耐多药结核病(MDR-TB)无效[10]。

3. 利福喷丁(rifapentine, DL473, RPE, RPT):RPT又名环戊基 哌 嗪 利福霉素,于1976年由意大利Leptit公司首先报道,我国紧跟其后于1977年就已着手研制,并在1984年应用于临床。该药为RFP的环戊衍生物,据Arioli等[11]报告,其试管中的抗菌活力比RFP高2~10倍。本品口服后,胃肠道吸收良好,并迅速分布到全身组织中,以肝脏为最高,其次为肾、脾、肺及心脏,在脑组织中也有分布。人口服后4 h即达血浓度高峰。RPT的蛋白结合率可达98%~99%,因此组织停留时间长,消除半衰期时间亦较RFP延长4~5倍,是一种高效、长效抗结核药物。

我国使用该药替代RFP对初、复治肺结核进行了对比研究,每周顿服或每周2次服用RPT 500~600 mg,疗程结束时痰菌阴转率、病变有效率和空洞关闭率与每日服用RFP组相比,疗效一致,未见有严重的药物毒副反应。本药不仅有满意的近期效果,而且有可靠的远期疗效[12]。由于RPT可以每周只给药1~2次,全疗程总药量减少,便于督导,也易为病家所接受。

二、氟 喹 诺酮类(FQ)

第三代氟 喹 诺酮类药物中有不少具有较强的抗结核分支杆菌活性,对非结核分支杆菌(鸟胞分支杆菌复合群除外)亦有作用,为临床治疗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前景。由于结核分支杆菌对氟 喹 诺酮产生自发突变率很低,为1/106~107,与其他抗结核药之间无交叉耐药性,目前这类药物已成为耐药结核病的主要选用对象。

氟 喹 诺酮类药物的主要优点是胃肠道易吸收,消除半衰期较长,组织穿透性好,分布容积大,毒副作用相对较小,适合于长程给药。这类化合物抗菌机制独特,通过抑制结核分支杆菌旋转酶而使其DNA复制受阻,导致DNA降解及细菌死亡。氟 喹 诺酮在肺组织、呼吸道粘膜组织中有蓄积性,浓度均超过结核分支杆菌的MIC。感染部位的组织浓度对血药浓度的比值较正常组织中高,在痰、支气管粘膜、肺等组织的药浓度/血清浓度为2或更高,显示了对肺结核的强大治疗作用。

1.氧氟沙星(ofloxacin, OFLX):OFLX对结核分支杆菌的MIC约~2 μg/ml,最低杀菌浓度(MBC)为1~2 μg/ml,在下呼吸道的组织浓度远高于血清浓度。OFLX有在巨噬细胞内聚积的趋势,在巨噬细胞中具有与细胞外十分相近的MIC,与PZA在巨噬细胞中产生协同作用。OFLX与其他抗结核药之间既无协同作用也无 拮 抗作用,可能为相加作用[13]。

OFLX的临床应用已有若干报道,尽管人体耐受量仅有中等程度抗结核作用,但不论对鼠实验结核或人结核病治疗均有肯定疗效。现在香港将OFLX与其它可供使用的配伍药一起,常规用于少数耐多药的慢性肺结核病人[8]。

我院采用含有OFLX的化疗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获得了痰菌培养2个月阴转率50%、3个月62%以及6个月75%的可观效果。厂家推荐的用于治疗严重呼吸道感染的剂量为400 mg 2次/日。有人对22例单用OFLX 300 mg/d或800 mg/d治疗,持续9个月到1年,所有病人耐受良好,并显示较大的剂量效果较好[6]。多次用药后,血清或各种体液中无临床上明显的蓄积作用,有利于肺结核的长程治疗。人体对OFLX的最大耐受量为800 mg/d,我院选择的经验剂量为300 mg 2次/日。

2.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PLX, CIP):CIP对结核分支杆菌的MIC和MBC与OFLX相似,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但由于有人认为该药在试管内和RFP一起应用有 拮 抗作用,所以临床应用的报道也还不多。CIP因胃肠吸收差,生物利用度只有50%~70%,体内抗结核活性弱于OFLX。基于上述因素,OFLX被更多地用于耐药结核病。

3.左氟沙星(levofloxacin, DR-3355, S-OFLX, LVFX):1986年开发的LVFX为OFLX的光学活性L型异构体,抗菌活性要比D型异构体大8~128倍。在7H11培养基中,LVFX抗结核分支杆菌的MIC50、MIC90均为 μg/ml。在7H12培养基中对敏感菌及耐药菌的MIC为~1 μg/ml(MBC1 μg/ml,),比OFLX强1倍。与OFLX一样,LVFX亦好聚集于巨噬细胞内,其MIC为 μg/ml(MBC是2 μg/ml),抗结核分支杆菌的活性也是OFLX的2倍。两者之间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差异,可能与它们抗DNA旋转酶的活性不同有关[14]。

LVFX口服吸收迅速,服药后1 h血药浓度达 μg/ml,达峰时间(±) h。服用LVFX 4 h后痰中药物浓度平均 μg/ml,高于同期平均血液药物浓度 μg/ml,证明本品在体内吸收后渗透入支气管-肺屏障的浓度极高。而且,该药的副反应发生率只有。LVFX良好的抗菌活性、优良的药物动力学和较高的安全性以及与其他抗结核药间的协同作用[15],使LVFX正逐步替代OFLX而成为MDR-TB的主要治疗药物。

4.司氟沙星 (sparfloxacin, AT-4140, SPFX) 与洛美沙星(lomefloxacin, LMLX):SPFX是现行氟 喹 诺酮类中抗结核分支杆菌活性较高的品种。SPFX的MIC为 μg/ml,MBC μg/ml,较OFLX和CIP强2~4倍,亦优于LVFX。采用SPFX 50 mg/kg(仅相当于OFLX的1/6)就完全能够控制鼠结核病,临床上为达到最佳治疗结核的效果,宜采用400 mg/d。但SPFX对脑脊液的渗透有限,单次口服200 mg后脑脊液中的药物浓度分别低于或 mg/L。

LMLX对结核分支杆菌亦具有活性,但弱于对其它革兰阴性菌和阳性菌的活性。用于抗结核的剂量为400 mg 2次/日,如治疗超过一个月的患者可改为400 mg 1次/日。Primak等对43例初治肺结核用本药或RFP联用其它抗结核药进行疗效对比,3个月的痰菌阴转率不逊于RFP组。

SPFX与LMLX和氟罗沙星(fleroxacin)一样,因光毒性,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5. 莫西沙星(moxifloxacin, MXFX, Bay12-8039):MXFX因附加的甲基侧链可增加抗菌活性,属第三代 喹 诺酮药物。对结核分支杆菌的MIC为 mg/L,虽体外活性大致与SPFX和克林沙星(clinafloxacin)相当;体内如在鼠实验结核中,克林沙星无活性,而MXFX的杀菌力较SPFX更高[16]。MXFX对治疗结核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尽管上述氟 喹 诺酮类药物具有较好的抗结核作用,但无论如何也不能和RFP相提并论[17]。由于氟 喹 诺酮类药物影响年幼动物的软骨发育,对儿童和孕妇的安全性至今尚无定论,原则上暂不考虑用于这二类人群。

三、吡 嗪 酰胺

PZA是一种传统的抗结核药物,后来对它的杀菌作用又有了新的认识。根据Mitchison[18]的新推论,虽治疗开始时病灶内大多数细菌存在于细胞外,但当其中某些菌引起炎症反应使pH下降,部分细菌生长受抑制,此时PZA较INH更具杀菌作用。所以在短程化疗开始的2个月中加用PZA是必需的,可以达到很高、几乎无复发的治愈率。目前国外正在研制新的吡 嗪 酸类衍化物[20]。

四、氨基糖苷类

1.阿米卡星(amikacin,AMK):卡那霉素由于它的毒性不适合于长期抗结核治疗,已逐渐被AMK所替代。AMK在试管中对结核分支杆菌是一种高效杀菌药,对大多数结核分支杆菌的MIC约为4~8 μg/ml。肌注 mg/kg(相当于 g/50 kg),1 h后平均血的峰浓度(Cmax)为21 μg/ml。美国胸科学会(ATS)介绍的肌注和静脉滴注的剂量均为15 mg/kg[6] ,并将AMK列入治疗MDR-TB的主要药物中。

尽管AMK的耳毒性低于卡那霉素,但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监测该药的血浓度以确保剂量足够但不过高。具体做法可考虑每月测定一次高峰血液药物浓度,推荐峰浓度(静脉注射30 min后,肌肉注射60 min后)为35~45 μg/ml,可据此进行剂量调节。如果患者年龄在60岁或以上时,需慎用,因为AMK对年老患者的肾脏和第八对听神经的毒性较大。

2.巴龙霉素(paromomycin):巴龙霉素是从链霉菌(streptomyces rimosus)的培养液中获得的一种氨基糖苷类药物,有研究认为它具有抗结核作用[19]。Bates[20]则将其作为一种新的抗结核药物,并用于MDR-TB。

五、多肽类,结核放线菌素-N(tuberactinomycin-N,TUM-N;enviomycin,EVM)

结核放线菌素-N的'抗结核作用相当于卡那霉素的1/2,它的优点是对肾脏和听力损害比紫霉素和卡那霉素低。鉴于此药对耐SM或KM菌株有效,可用于复治方案。常用剂量为1 g/d,肌肉注射,疗程不超过3个月。上海市肺科医院临床应用的结果表明,密切观察下肌肉注射结核放线菌素-N 1 g/d 14个月,未观察到明显的药物副反应。

六、氨硫 脲 衍生物

较引人注目的是2-乙酰 喹 啉 N4吡咯烷氨硫 脲 ,MIC为 μg/ml,优于TB1。国内单菊生等报告的15种氨硫 脲 衍生物有4种具体外抗结核分支杆菌作用,MIC范围在~ μg/ml之间,其中以乙 烯 基甲基甲酮缩TB1对小鼠实验性结核病的疗效为著。

七、吩 嗪 类

这是一类用于麻风病的药物,近年来也开始试用于耐药结核病,其中对氯法齐明(氯苯吩 嗪 , clofazimine, CFM, B663)的研究最多[21]。CFM是一种吩 嗪 染料,通过与分支杆菌的DNA结合抑制转录而产生抑制分支杆菌生长的效果,对结核分支杆菌和牛分支杆菌的MIC为~ μg/ml。一般起始剂量为200~300 mg/d,当组织饱和(皮肤染色)时减为100 mg/d。它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是与β干扰素合用,可以恢复由结核分支杆菌25片段引起的细胞吞噬和杀菌活性的抑制作用,从而成为吞噬细胞的激发剂,属于免疫治疗的一部分,已经超出了单纯化疗的范畴[22]。CFM可引起严重威胁生命的腹痛和器官损害,应予以高度重视[23]。

有人报道,在11个吩 嗪 类似物中有5个体外抗结核分支杆菌活性等于或优于CFM(MIC90≤ μg/ml),其中以B4157最强(MIC90为 μg/ml),但仍在进一步研究之中[21]。

八、β内酰胺酶抗生素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

结核分支杆菌也产生β内酰胺酶,但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克拉维酸、舒巴坦在单用时并不能抑制结核分支杆菌的生长,而是通过抑制β内酰胺,使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免遭破坏[24]。当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不耐酶的广谱半合成青霉素联合使用时,能大大增强这类青霉素的抗结核分支杆菌作用。其中的最佳联用当数氨 苄 西林或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的等摩尔复合剂[25]。一项27株结核分支杆菌的试管实验结果显示,阿莫西林单用时的MIC>32 mg/L,而与克拉维酸联用时MIC下降至4~11 mg/L,效果增加了2~7倍。这类代表性的复合剂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奥格孟汀,augmentin),氨 苄 西林-克拉维酸和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特美汀,timentin)[26]。值得注意的是,氨 苄 西林加丙磺舒远远高于氨 苄 西林与克拉维酸联用时对结核分支杆菌的MIC90。如单用氨 苄 西林口服 g后的血清峰值为18~22 mg/L,加用1 g丙磺舒后可上升至25~35 mg/L。

由于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很难穿透 哺 乳动物的细胞膜而进入细胞内,有可能限制这类药物抗结核治疗的效果[27]。目前,这类药物的抗结核研究还限于实验阶段。

九、新大环内酯类

本类抗结核分支杆菌作用最强的是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 RXM, RU-28965),与INH或RFP合用时有协同作用。其它还有甲红霉素(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 CAM, A-56268)和阿齐霉素(azithromycin, AZM, CP-62933),主要用于非结核分支杆菌病的治疗[28]。

十、硝基咪 唑 类

近年来的研究认为,5-硝基咪 唑 衍生物作为新的抗结核药物具有相当好的开发前景。此类药物中的CGI-17341最具代表性,体外抗结核分支杆菌活性优于SM,可与INH和RFP相比拟,对结核分支杆菌的敏感菌株的MIC为~ μg/ml。实验动物中该药对感染结核分支杆菌小鼠的半数有效量(ED50)为 mg/kg,而INH和RFP的半数有效量分别为(~)和(~) mg/kg。其疗效与剂量显著相关,20、40、80 mg/kg的生存时间分别为(±) d、(±) d和(±) d。但是,5-硝基咪 唑 衍生物的抗结核研究尚未应用于临床。

十一、吩噻 嗪 类

吩噻 嗪 类中的氯丙 嗪 在早期的文献中报告能改善临床结核病,其浓度为~ μg/ml时能抑制巨噬细胞内结核分支杆菌,并增强SM、INH、PZA、RFP和RBU对抗细胞内结核分支杆菌的作用,该类药物中的 哌 嗪 衍生物三氟拉 嗪 (triluoperazine),也有与之相类似的效果。

十二、复合制剂

抗结核药物复合制剂的研制主要是为了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和增加药物的杀菌效果。复合制剂有杀菌剂与抑菌剂、杀菌剂与增效剂等多种形式,一般是两药复合,也有三药复合的情况。部分复合制剂的药效仅仅是单药累加效应,目的是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另一部分则不仅提高了依从性,也起到了增进药物疗效的作用。

在众多复合剂中,力排肺疾(Dipasic)是最为成功的一个品种,它以特殊方法将INH与PAS分子化学结合。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力排肺疾较同剂量INH的效果高5倍,亦明显高于以物理方式混合的INH加PAS,而且毒性低、耐受性良好、容易服用、耐药发生率低。近年来,国内已开始自行生产这类制剂,如结核清、百生 肼 、力康结核片和力克肺疾等。

力排肺疾的临床应用有两大趋势,一是用于耐药结核病,二是用于轻型儿童结核病。用于耐药结核病的理论依据是:自从短程化疗问世以来,临床上已很少使用PAS,可望结核分支杆菌对PAS有较好的敏感性;再就是二药分子化学结合而产生的增效结果。力排肺疾服用方便,毒副反应少,更适合于儿童结核病患者。

其它复合剂型还有卫肺特(Rifater,HRZ)和卫肺宁(Rifinah,HR),这些复合剂只是物理性混合药物,本质上和组合药型类似。

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复合剂的头8周痰菌阴转率为87%,高于单剂联合的78%;副作用前者为,低于后者的,但也有副作用以前者为高的报道;使用上复合剂较单剂联合更方便,有助于提高病人的可接受性[29]。

以上虽罗列了数大类药物在抗结核研究方面的进展,但应该认识到这些只不过是抗结核药物研究重新开始的序幕。因开发一种新的抗结核药物既需要财力和时间,还要评估其在试管和临床试用的效果,并非易事。从前一段时间看,由于发达国家的结核病疫情已经下降,而且认为已经有了有效的抗结核药物,而发展中国家无能力购置昂贵的药物,这些都是为什么尚无治疗结核病新药问世的一些理由。由于目前伴有HIV感染的结核病发病率增加和耐多药结核分支杆菌的出现,以及预料今后耐RFP菌株的发生率将会增高,所以导致急需迅速开发新的抗结核药物。抗结核新药的研究,在美国、欧洲和亚洲的实验室,已经从过去10年基本静止状态发展到一个活力相当大的时期。虽然Hansen疾病研究实验室筛选了可能用于抗结核的近5 000种化合物,但还没有发现高质量的化合物,而且该项目的因素评估工作还需要数年之久。何况即使在实验室初步证实有效的药物,用于人体是否有效和足够安全,尚待揭示,可谓任重道远。抗结核药物研究除直接开发新药外,还要认识到随着靶向释药系统的发展,利用脂质体或单克隆抗体作载体,使药物选择作用于靶位,增加药物在病变局部或细胞内的浓度,以改进疗效。文献早已报道了脂质体包埋的INH和RFP对鼠实验结核病的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有人以携有吞噬刺激素(tuftsin)的RFP脂质体治疗实验鼠结核病,每周2次,共2周,使小鼠肺脏活菌数下降的效果比游离RFP至少强2 000倍,其疗效非同一般。目前脂质体虽尚无制剂上市供临床应用,但为今后提高难治性结核病的疗效、降低副反应,提供了令人鼓舞的前景。由此来看,未来结核病化疗的研究重点将仍在于寻找更为高效的杀菌剂或(和)灭菌剂,进而减少服药数量和服药次数、缩短化疗疗程、提高病人的依从性。

我们利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以评估潜在的预测,在结核病痰检阴性患者。 我们采样所有例涂片阳性培养阳性的肺结核病从纪录。 3个对照组患者,每项研究的病人进行抽样调查以随机抽样方式,从病人正在医院留医,因涉嫌结核病在同一周内,并产生了负面影响抹片及培养结果。 大约五势控制患者存在每项研究的病人。 涂片阳性培养阳性的肺结核病

我们曾经情形控制设计评估TB 的潜在的预报因子在抹上消极患者。 我们抽样了所有连贯患者与抹上正面文化正面TB 从纪录。 三名控制患者每研究患者随机被抽样了从被录取医院为TB 怀疑在同样星期期间和有消极污迹和文化结果的患者。 大约五名潜在的控制患者为各名研究患者存在了。 抹上正面文化正面TB 涂阴培阳肺结核 控制 对照

鸡马立克氏病pcr检测论文

2007秋西农本科《动物微生物学》课程A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病毒顽童张德礼2019-10-22 · 西北农林科大教授 清华工学北大医学双博士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课程考试试卷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动物微生物学》课程A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专业年级: 命题老师: 张德礼 审题老师: 于三科考生姓名: 学号: 考试成绩:一、多项选择题(从A,B,C,D四个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2个或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将其号码填在答题纸上,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1分。共5分)1. ABC2. ACD3. ABC4. ABC5. ABC二、填空题(将适合的内容填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填错或未填,该题不得分。每空1分,共5分)1.蓝紫,红2.核酸3.电镜,核衣壳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不需要改正,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每小题分,共5分)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解释名词(任选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 病毒包涵体(inclusion body)与DI颗粒包涵体(Inclusion body):病毒感染细胞后在胞浆或胞核内形成的一种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特殊结构,富含病毒的区域。大多数包涵体由病毒子组成,少数包涵体是细胞对病毒反应的产物。如狂犬病的 Negri 氏体。(1分)或包涵体(Inclusion body):在病毒感染的细胞内常出现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一种特征的形态学变化,称为包涵体。可能是单个或多个,巨大或细小,圆形或不规则,在核内或胞浆内,嗜酸性或嗜碱性。功能包括:①在包涵体内进行着病毒核酸或蛋白质的合成或病毒子的装配,又叫“病毒工厂”。这种包涵体最常见;②包涵体内含有细胞器。如含有纺锤丝或溶酶体;③包涵体与病毒繁殖没有直接关系。A型包涵体不含病毒子或其产物,B型包涵体存在病毒子或其产物。DI颗粒(缺陷性干扰病毒颗粒):病毒传代时,如果接种的病毒量很大,在生产的后代中除了少数正常的成熟病毒子外而大量病毒粒子的基因组是不完全的,它们能干扰同源病毒的繁殖叫缺陷性干扰病毒颗粒(DI颗粒)。缺陷病毒本身不能增殖,必须依赖于辅助病毒才能繁殖的病毒叫缺陷病毒,如依赖病毒属只有与腺病毒同感染才能增殖(1分)。2. 干扰现象与干扰素(IFN)干扰现象:一种病毒感染动物机体(或细胞)后能产生抑制其它种病毒感染的作用,称为病毒的干扰现象(1分)。或干扰现象:当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细胞,甲种病毒能抑制乙病毒的增殖的现象。干扰素(IFN):正常动物细胞在某些病毒或适宜诱生剂作用下产生的一种糖蛋白,具有抑制病毒繁殖能力,也能够抵抗肿瘤,促进和调节免疫机能,是机体抵御外来病毒的入侵和维持机体自身稳定的防御物质(1分)。或干扰素是由干扰素诱导剂作用于活细胞后,由细胞产生的一种低分子糖蛋白,能抑制多种病毒的生长和繁殖。或干扰素 是正常细胞在某些病毒或适宜的诱生剂的作用下产生的一种糖蛋白。是机体抵御外来病毒入侵和维持机体自我稳定的防御性物质。3. 无菌动物与无特殊病原菌动物(SPF)无菌动物(germ free animals, GF):整个机体内不携带任何微生物与寄生虫的动物,即无外源菌动物(axenois aniaml)。获得方法:产前2天剖腹产无菌取出,饲喂于无菌环境中,饮水和饲料严格灭菌,对接触它们的人员或用具也要进行严格消毒和灭菌,营养上满足同类动物需要。实际上某些内源性病毒或正常病毒很难除去,因此无菌动物事实上是一个相对概念。无菌动物中还有一种无丙种球蛋白动物(1分)。或无菌动物(germ free animals, GF):指正常健康胎儿(或成熟鸡胚)经无菌手术取出后,饲养于特定无任何微生物的环境中,这种不携带任何微生物与寄生虫的动物谓之GF 动物(相对概念:正常健康胎儿——无菌取出——无菌饲喂、管理)。实际上某些内源性病毒或正常病毒很难除去,因此无菌动物事实上是一个相对概念。无菌动物中还有一种无丙种球蛋白动物(1分)。无特殊病原菌(specific pathogen-free animals, SPF)动物:是指不存在某些特定的具有病原性或潜在病原性微生物与寄生虫(病原体)的动物,但非特定的一般微生物和寄生虫是允许存在的。可通过无菌动物与特定病原体以外的正常菌群相联系培育SPF动物(1分)。或SPF动物:指不存在某些特定的具有病原性或潜在病原性微生物的动物(1分)。4. 类病毒与朊病毒类病毒:类病毒(viroid) 是目前已知最小的可传染的致病因子,比普通病毒简单。类病毒是无蛋白质外壳保护的游离的共价闭合环状单链RNA分子,侵入宿主细胞后自我复制,并使宿主致病或死亡。目前关于类病毒的感染和复制机理尚不清楚。朊病毒:朊病毒(prion)与一般病毒不一样,它只有蛋白质而无核酸,但却既有感染性,又有遗传性,并且具有和一切已知传统病原体不同的异常特性。5. 细菌双命名法与病原微生物细菌双命名法:细菌的命名法一般采用林奈氏双命名法,即属名加种名。属名 在前,用拉丁文或拉丁化的名词表示,且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种名在后,用拉丁文或拉丁化的形容词或名词所有格表示,第一个字母小写。中文译名与此相反,种名 在前,属名在后(1分)。病原微生物:可以侵犯机体引起感染甚至传染病的微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物,或称病原体。病原体中以病毒和细菌的危害性最大。病原体侵入机体后,机体就是病原体生存的场所,我们称为病原体的宿主,病原体在宿主中进行生长繁殖、释放毒性物质等引起机体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这一过程称为感染。病原体入侵机体后,在发生感染的同时,能激发机体免疫系统产生一系列免疫应答与之对抗,这称之为免疫。感染和免疫是一对矛盾,其结局如何,根据病原体和宿主两方面力量强弱而定(1分)。6. 脓毒败血症与毒血症脓毒败血症:细菌进入血流不仅存在血流中同时大量繁殖并引起病理变化为败血症,细菌进入血流后大量繁殖在形成败血症的基础上又转移到多数组织和器官并形成化脓性病灶为脓毒败血症。或脓毒败血症:细菌入血繁殖致机体损伤中毒为败血症,化脓性细菌引起败血症并致脏器化脓为脓毒败血症。毒血症: 指细菌不入血,毒素进入血流或淋巴液中使机体引起中毒。7. 噬菌体与霉形体噬菌体(bacteriophage):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细菌病毒的总称。噬菌体具有病毒的一些特性:个体微小。噬菌体基因组含有许多个基因,但所有已知的噬菌体都是细菌细胞中利用细菌的核糖体、蛋白质合成时所需的各种因子、各种氨基酸和能量产生系统来实现其自身的生长和增殖。一旦离开了宿主细胞,噬菌体既不能生长,也不能复制。霉形体:霉形体以前称支原体(mycoplast),为目前发现的最小的最简单的细胞,也是唯一一种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细胞。霉形体细胞中唯一可见的细胞器是核糖体。五、英译汉(每题2分,共计20分)1. 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应答。分子病毒学与病毒病。抗病毒药物治疗。病毒感染的高速公路。基于模式识别受体的病毒信号通路。用于基因治疗的工程靶向病毒载体。2. 病毒感染与免疫。感染是外源生物侵袭宿主的克隆性有害增殖。免疫(医学意义上的),就是有足够的生物防御能力,可避免感染、疾病或其他生物入侵的一种状态,也可与肿瘤相关。免疫系统就是某种生物通过识别和杀死病原体及肿瘤细胞而抵抗疾病发生的各种机制的集合。3. 监测马立克氏病毒毒力的进化;毒力是病原体突破宿主防御体系,从而导致严重发病或死亡的能力。监测马立克氏病毒毒力的进化具有重要性,并且需要在世界不同地区都进行监测。4. 新方法使马立克氏病毒毒力进化的监测目标更容易达到:发现下一个毒力增强的浪潮;获得强毒株评价疫苗;实验室间数据的标准化。5. 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来挖掘源自基因组学的有价值信息。生物信息学和计算生物学对于弄通数据的含义是必需的,而且系统生物学对于理解宿主和病原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也是必需的。6. 很多微生物的基因组已被测序,几年内更多微生物的基因组序列将被测定。下一代测序技术,和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技术的采用将会得到大量数据,模拟和建模应当成为实验生物学的整合工具。7. 仅凭一种微生物与某种疾病相关并不能断定该微生物引起该病。那我们如何知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艾滋病呢?有一系列规则一直用来鉴定一种微生物引起特定疾病。19世纪晚期德国外科医生罗伯特. 科赫提出了这些规则,也就是现在著名的科赫规则。8. 科赫规则:首先,微生物必须出现在每例疾病中,而在健康动物中不出现;第二,该微生物必须获得分离并在纯培养物中增殖,第三,用该纯培养物感染健康宿主时,能导致相同的病症;第四,必须从被感染宿主中再次分离出该微生物。9. 科赫用该法则证明炭疽杆菌是炭疽的病原菌,炭疽是19世纪70年代欧洲羊群流行的一种致死性疾病。科赫后来用该法则鉴定出现在称为结核分枝杆菌的一种细菌是人类肺结核的致病因子;科赫因研究证明炭疽和肺结核的病原而获得诺贝尔奖。10. 分子科赫法则:首先,在研毒力性状应当更多与微生物致病株相关,而不是与非致病株相关;第二,去除与毒力相关的基因,则病原微生物毒力被减弱或消除;第三,正常野生型基因取代突变基因后,病原微生物应当完全恢复致病性;第四,病原微生物毒力基因在宿主感染发病过程中应当表达;第五;针对病原微生物毒力基因产物的抗体或免疫系统细胞应当能保护宿主。六、简答题(任选3题,每题5分,共15分)1.病毒的基本特征是什么?(5分)答. 病毒的基本特征包括:1、 极其微小(nm), 可通过细菌滤器,借助电镜(EM)才能见到2、 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和核酸。只有一种核酸,DNA或RNA:天花病毒只有DNA,禽流感病毒只有RNA3、 无产能酶系和蛋白质合成系统,只能借助宿主细胞的功能在活细胞内进行增殖:培养病毒用细胞、动物和鸡胚。专性细胞内寄生,离开细胞以无生命的化学大分子状态存在,也可形成结晶,长期具备侵染力4、 病毒不存在长大过程,只能是各种成分复制,装配成子代病毒:同一种病毒粒子大小基本相同5、 对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使用抗生素治疗流感无效,干扰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治疗病毒性肝炎6、 有些病毒核酸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中,造成潜伏性感染:人的鼻咽癌,鸡的马立克等2.病毒进化的特征是什么?(5分)答. 病毒进化的特征包括:1、 新病毒不断产生,基本上从另一种宿主的病毒演化而来2、 新病毒产生后,在新宿主体内分化变异速度快3、 新病毒稳定后,其毒力大多在中等水平4、 病毒进化有一定随机性,又受选择压力而呈一定的方向性和稳定性5、 病毒各基因在进化上具有不同的进化特征3.病毒学研究的重要性体现在哪几方面? (5分)答. 病毒学研究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 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占75%~80%,急性传染病中的绝大多数为病毒性传染病。2. 病毒病迄今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3. 病毒是真核细胞基因工程(重组疫苗或基因治疗)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有力工具。4. 病毒持续性感染是大问题,并可能转化机体引起恶性肿瘤。4.增强毒力与减弱毒力的方法有哪些?(5分)答. 增强毒力的方法(1分):1. 连续通过易感动物2. 和其他微生物共生或被温和噬菌体感染。例如魏氏梭菌与八叠球菌共生时毒力变强,无毒的白喉棒状杆菌被温和β-噬菌体感染后产生白喉毒素,成为有毒细菌。3. 实验动物腹腔内放置胶囊病原菌。减弱毒力的方法(2分):1.通过非易感动物例如:马尔他强毒布氏杆菌连续通过鸡育成弱毒株;猪丹毒苗GC42系将强毒株通过豚鼠传370代后又通过鸡传42代育成弱毒。2.在较高温度下培养强毒炭疽 ——℃下培养——弱毒3.在含有某些特殊化学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法国学者卡-介二氏将有毒的牛型结核杆菌菌株 ——在含胆汁的甘油马铃薯培养基中培养——13年传230代(15天/每代)——而获得的一株毒性低而抗原性完整的变异菌株, 可作成活疫苗给人接种以预防结核病。即著名的卡介苗BCG4.在含有抗血清、噬菌体或抗生素的培养基中培养5.长期的人工培养6.在特殊气体条件下培养如无荚膜炭疽芽胞苗是半强毒株在含50%血清的培养基上,在50% CO2的条件下选育的7.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去除毒力基因可获得无毒力株5. 细菌的特殊构造及其功能有哪些?写出3种动物病原细菌及所致传染病名称。 (5分)答. 细菌的特殊构造包括荚膜、鞭毛、纤毛(或线毛、菌毛、伞毛)和芽孢等。荚膜可保护细胞,抗干燥;贮藏养料,是细胞外碳源和能源的储备物质;荚膜可以抵御外界细胞对菌体的吞噬作用;荚膜具有抗原性;与致病力有关(分)。鞭毛具有运动功能(分)。纤毛(或线毛、菌毛、伞毛)不具有运动功能,但与菌的致病性.吸附等有关(分)。芽孢是对不良环境有较强抵抗力的休眠体(分)。呼肠孤病毒科草鱼出血病病毒引起草鱼出血病(1分);疱疹病毒科鲤疱疹病毒引起鲤痘疮病(1分);鳃霉菌引起鳃霉病(1分)。6. 请说明细菌革兰氏染色原理、方法和结果判定标准。(5分)答. 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细胞的复合染色法,由丹麦医生Hans Christian Gram于1884年创立。革兰氏染色原理(2分):第一步:结晶紫使菌体着上紫色第二步:碘和结晶紫形成大分子复合物,分子大,能被细胞壁阻留在细胞内。第三步:酒精脱色,细胞壁成分和构造不同,出现不同的反应。G+ 菌:细胞壁厚,肽聚糖含量高,交联度大,当乙醇脱色时,肽聚糖因脱水而孔径缩小,故结晶紫-碘复合物被阻留在细胞内,细胞不能被酒精脱色,仍呈紫色。Gˉ菌:肽聚糖层薄,交联松散,乙醇脱色不能使其结构收缩,因其含脂量高,乙醇将脂溶解,缝隙加大,结晶紫-碘复合物溶出细胞壁,酒精将细胞脱色,细胞无色,沙黄复染后呈红色。基本步骤(2分):涂片固定—— 结晶紫初染1min—— 碘液媒染1min——95%乙醇脱色—— 番红复染min结果(1分):革兰氏阳性菌——兰紫色;革兰氏阴性菌——红色。七、论述题(1题必答,2和3题任选其一,每题20分,共40分)1.试述病毒复制的一般过程(尽可能详细,必要时举例说明)。(20分)病毒的复制周期:病毒吸附易感细胞,进入细胞后,将其核酸释放到细胞内,以病毒核酸为模板,在病毒和/或细胞酶作用下,分别合成病毒核酸和蛋白质,再组装成完整的病毒颗粒,这个过程称为病毒的复制周期。病毒的复制过程:一般分为吸附、脱壳、穿入、生物合成、成熟和释放连续过程。(1)吸附(3分)是决定感染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需要病毒表面特异性的吸附蛋白(Virus attachment Protein, VAP)与细胞表面受体(也称为病毒受体,virus receptor)相互作用。大部分动物病毒的病毒受体为镶嵌在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中的糖蛋白,也有的是糖脂或唾液酸寡糖苷。在0-37℃内温度越高病毒吸附效率也越高,整个过程可在几分钟到几十分钟的时间内完成。 病毒的细胞受体具有种系和组织特异性,决定了病毒的宿主谱。不同种属甚至同种不同型以及同型不同株的病毒,其细胞受体也不相同。而有些不同种属的病毒却有相同的细胞受体,其吸附和感染可对其它病毒的感染产生干扰。(2)侵入 (3分)病毒通过以下不同的方式进入宿主细胞:注射式侵入、细胞内吞、膜融合以及其他特殊的侵入方式。注射式侵入:一般为有尾噬菌体的侵入方式。通过尾部收缩将衣壳内的DNA基因组注入宿主细胞内。细胞内吞:动物病毒的常见侵入方式。经细胞膜内陷形成吞噬泡,使病毒粒子进入细胞质中。膜融合:有包膜病毒侵入过程中病毒包膜与细胞膜融合。(3)脱壳(3分)病毒感染性核酸从衣壳内释放出来的过程。有包膜病毒脱壳包括脱包膜和脱衣壳两个步骤。无包膜病毒只需脱衣壳,方式随不同病毒而异。注射式侵入的噬菌体和某些直接侵入的病毒可以直接在细胞膜或细胞壁表面同步完成侵入和脱壳。病毒粒子以内吞方式或直接进入细胞后,经蛋白酶的降解,先后脱去包膜和衣壳。以膜融合方式侵入的病毒,其包膜在与细胞膜融合时即已脱掉,核衣壳被移至脱壳部位并在酶的作用下进一步脱壳,病毒核酸游离并进至细胞的一定部位进行生物合成。病毒脱壳必须有酶的参与,脱壳酶来自宿主细胞,有的为病毒基因编码。(4)生物合成 (3分)借助宿主细胞提供的原料、能量和场所合成核酸和蛋白质,期间所需的多数酶也来自宿主细胞。在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生物合成阶段,胞浆中无病毒颗粒,称为隐蔽期(eclipse)。具体生物合成以逆转录病毒为例附后。(5)装配(3分)病毒的结构成分核酸与蛋白质分别合成后,在细胞核内或细胞质内组装成核衣壳。绝大多数DNA病毒在细胞核内组装,RNA病毒与痘病毒类则在细胞质内组装。无包膜病毒组装成核衣壳即为成熟的病毒体,病毒的早期蛋白,即非病毒结构成分不组装入病毒,残留在感染细胞中。(6)释放 (3分)绝大多数无包膜病毒释放时被感染的细胞崩解,释放出病毒颗粒,宿主细胞膜破坏,细胞迅即死亡。绝大多数有包膜病毒通过细胞内的内质网、空泡,或细胞核膜或细胞膜以出芽方式释放而成为成熟病毒,在一段时间内逐个释出,对细胞膜破坏轻,宿主细胞死亡慢。从单个病毒吸附开始至所有病毒释放,此过程称为感染周期或复制周期。一个感染细胞一般释放的病毒数约为100-1000。以反转录病毒为例,生活周期大致过程如下(2分,每点分):(1) 吸附:病毒粒子表面的囊膜与细胞表面的病毒受体结合而吸附在细胞表面;(2) 穿入:病毒核心进入细胞浆;(3) 反转录:在病毒核心复合体中,RNA反转录产生DNA;(4) 转运:DNA转运至细胞核中;(5) 整合:病毒DNA整合于细胞染色体;(6) 转录:整合的前病毒DNA,借助于细胞的RNA聚合酶Ⅱ,转录生成病毒RNA;(7) 加工转录产物:转录产物被加工成基因组RNA和指导蛋白质合成的mRNA;(8) 合成病毒蛋白:合成Gag蛋白、PR蛋白、Pol蛋白、Env蛋白等;(9) 病毒粒子装配和出芽释放;(10) 衣壳蛋白进一步加工,成为成熟的病毒粒子2.试述病毒分离培养、鉴定与特异性诊断的一般程序。(20分)(一)病料采集、运输与保存(3分)根据流行病学情况及临床特征初步怀疑疾病种类,有目的采用。1.采集:①主要病变组织:水泡液,痘痂皮,肝,脾,流产胎儿,法氏囊,关节液,脑,鼻液,气管渗出物等;②高热期血液(肝素抗凝,不能用枸椽酸Na),血清;③死亡动物尸体2.运送:低温下运送(冰壶、液N2罐)3.保存:低温下保存(-40℃、-70℃)(二)病料的处理(3分)1.血清:不需处理(-40℃保存)2.组织病料:称重、剪碎→加1∶5~1∶10无菌生理盐水稀释→研磨→冻融3次(-40℃)→1500~2000rpm离心15min → 上清+双抗(青链霉素500μ/ml)→4℃过夜→-20℃保存备用。或者上清滤过除菌(μM滤膜)→滤液-20℃保存备用。三、病毒的分离培养(6分)1.本属动物或实验动物接种2.鸡胚接种:尿囊膜接种:9-10日龄鸡胚 IBDV尿囊腔接种:9-10日龄鸡胚 NDV,AIV(禽流感)卵黄囊接种:6日龄鸡胚 兰舌病鸭胚接种尿囊腔: EDS-76(减蛋综合症)3.细胞培养:①原代细胞(多用于实验室);②二倍体细胞(多用于大规模生产);③传代细胞系(多用于大规模生产)培养,具体方法包括静置培养、旋转培养、悬浮培养(多用于不粘壁细胞)和微载体培养(使细胞粘于微载体)等4.细胞病变效应(CPE)CPE:病毒感染细胞后引起的不同细胞病变效应。对某种病毒来讲,CPE特征固定不变。另外,还有一些病毒感染细胞不产生CPE(猪瘟病毒),可以作为病毒鉴定标志。(四)分离物的鉴定(6分)1.形态学鉴定:电镜负染、电镜超薄切片及扫描电镜观察等;2. 核酸类型:5-(溴,碘)氟尿嘧啶,DNA病毒敏感,RNA病毒不受影响;嘧啶橙染色:双链呈黄绿色,单链呈大红色;3.理化学鉴定:耐酸、耐热、耐乙醚和氯仿、病毒大小测定、病毒浮密度等。每种测定方法均以病毒TCID50测定作为基础。如对的敏感性(鼻病毒、口蹄疫病毒对敏感,猪水泡病毒不敏感),在Mg2+存在下的耐热性(肠道病毒耐热,其它微RNA病毒不耐热),有无囊膜鉴定的乙醚或氯仿敏感试验等;4.生物学特性鉴定:耐胰蛋白酶试验、血凝性(有无血凝素)和血吸附特性等;5.免疫血清学鉴定:血清中和试验(动物、鸡胚、细胞等)、荧光抗体染色、免疫组化法、其他血清学试验(血凝抑制试验、血吸附试验 ,补体结合试验 ,荧光抗体试验 、ELISA、免疫扩散试验 ,对流电泳试验)等 ;6.分子生物学鉴定:用SDS-PAGE进行病毒多肽性分析,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核酸节段鉴定,PCR或RT-PCR、核酸杂交、序列分析、病毒蛋白特性分析等。(五)特异性诊断(2分):根据以上实验结果,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临床症状观察及病理学特征分析一般可给出特异性诊断结论。3.以采集猪流产胎儿胃内容物病料为例系统叙述大肠杆菌病与沙门氏菌病的鉴别诊断?(20分)一、取材:取猪流产胎儿瘤胃内容物,染色涂片二、镜检:均为G-中等大小杆菌,能运动,无芽胞,无荚膜(大肠杆菌常有微荚膜)三、分离培养,观察培养特性:培养基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普通培养基生长良好,37℃ 24h 形成圆形,光滑,隆起,湿润,半透明灰白色菌落形成圆形、光滑、湿润、半透明灰白色菌落普通肉汤均匀浑浊,管底有粘性沉淀,管壁有菌环基本同大肠杆菌血平板β溶血无溶血麦康凯琼脂红色菌落无色菌落伊红美蓝琼脂黑色带金属闪光的菌落无色菌落远藤氏琼脂带金属光泽的红色菌落无色菌落SS琼脂红色小菌落无色菌落三糖铁(TSI)斜面黄色,底部黄色,不产生H2S斜面红色,底部黄色,若有H2S产生,底部为黑色四、观察生化特性:项目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糖⊕⊕乳 糖⊕-麦芽糖⊕⊕蔗 糖⊕-靛基质实验(I)+-甲基红试验(MR)++乙酰甲基醇(VP)--柠檬酸基利用试验(C)-+五、血清型鉴定:大肠杆菌:大肠杆菌血清型较多,引起致病的大肠杆菌,主要有30多个血清型,如O85、O19、O16、O128、O18、O26、O86、K88、K99等,可用血清凝集试验或全血平板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方法进行检查。沙门氏菌:①分群:取一张洁净玻片,取2满杯沙门氏菌多价O血清(A-F群)至玻片上,再挑取沙门氏菌纯培养物与多价O血清混匀,2min内凝集者可初步确定为沙门氏菌。同时设立空白对照。再用代表A群(A群中都含有O2血清),B(O4),C1(O7),C2(O8)D(O9),E(O3)的O因子血清作同样玻板凝集反应,视其被哪一群O因子血清所凝集,则确定被检菌为该群。②定型:菌群确定后,用该群所含的各种O因子血清与被检菌作玻板凝集反应,以确定其含有哪些O抗原,同样用该群中H因子血清与被检菌作玻片凝集反应,以确定H抗原。据O和H抗原查沙门氏菌抗原表可检出为哪种沙门氏菌。搜索病原微生物题库及答案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课件微生物学记忆口诀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西农的985被社会承认吗靛蓝诺卡氏菌分布区域

对不起因为我不是兽医所以也不太知道。下面这些是我在网上找的,我感觉挺全,希望可以帮到你。畜共患传染病:1 炭疽 2 大肠杆菌病 3 沙门氏菌病 4 巴氏杆菌病 5 布鲁氏菌病 6 结核病 7破伤风 8弯曲菌病 9李氏杆菌病 10肉毒梭菌毒素中毒症 11链球菌病 12钩端螺旋体病 13衣原体病 14皮肤真菌病 15附红细胞体病 16痘病 17口蹄疫 18狂犬病 19流行性乙型脑炎 20流行性感冒 21轮状病毒感染 猪传的染病:1猪丹毒 2猪梭菌性肠炎 3猪痢疾 4猪支原体肺炎 5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 6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7猪瘟 8非洲猪瘟 9猪细小病毒感染 10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 11猪传染性胃肠炎 12猪流行性腹泻 13猪水疱病 14猪伪狂犬病 15猪圆环病毒感染 家禽的传染病:1鸡败血霉形体感染 2传染性鼻炎 3鸭传染性浆膜炎 4鸡葡萄球菌病 5绿脓杆菌感染 6禽曲霉菌病 7新城疫 8传染性喉气管炎 9禽传染性支气管炎 10禽白血病 11马立克氏病 12传染性法氏囊病 13禽呼肠孤病毒感染 14禽脑脊髓炎 15禽腺病毒感染 16鸭瘟 17鸭病毒性肝炎 18小鹅瘟 19番鸭细小病毒病 20鸡传染性贫血 21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 22多病因呼吸道病 反刍动物传染病:1气肿疽 2副结核病 3传染性角膜结膜炎 4牛传染性胸膜肺炎 5牛放线菌病 6无浆体病 7牛瘟 8恶性卡他热 9牛病毒性腹泻一黏膜病 10牛流行热11染性鼻气管炎 12牛白血病 13羊梭菌性疾病 14蓝舌病 15梅迪一维斯纳病 16羊传染性脓疱 17牛海绵状脑病 18绵羊痒病 19小反刍兽疫 20绵羊肺腺瘤病马的传染病:1鼻疽 2类鼻疽 3马传染性子宫炎 4马传染性贫血 5马传染性鼻肺炎 6马传染性脑脊髓炎 7非洲马瘟 8流行性淋巴管炎

CY, Wang LJ, Wang JF, Wu BH, Liu W, Fan PG, Liang ZC, Li SH. 2013. Resveratrols in Vitis berry skins and leaves: Their extraction and analysis by HPLC. Food : 643– R, van Buren R, Liu YL, Yang M, Han YP, Li LT, Zhang Q, Kim MJ, Schatz MC, Campbell M, Li JP, Bowers JE, Tang HB,Lyons E, Ferguson AN, Narzisi G,Nelson DR, Blaby-Haas CE, Gschwend AR, Jiao YN, Der JP, Zeng FC, Han J, Min XJ, Hudson KA, Singh R, Grennan AK, Karpowicz SJ, Watling JR, Ito K, Robinson SR, Hudson ME, Yu QY, Mockler TC, Carroll A, Zheng Y, Sunkar R, Jia RZ, Chen N, Arro J, Wai CM, Wafula E, Spence A, Han YN, Xu LM ,Zhang J, Peery R, Haus MJ, Xiong WW, Walsh JA, Wu J, Wang ML, Zhu YJ, Paull RE, Britt AB, Du CG, Downie SR, Schuler MA, Michael TP, Long SP,Ort DR, Schopf JW, Gang DR, Jiang N, Yandell M, de Pamphilis CW, Merchant SS, Paterson AH,Buchanan BB, Li SH and Shen-Miller J. 2013. Genome of the long-living sacred lotus (Nelumbo nucifera Gaertn.) Genome Biology, 14: S, Xiang Y, Deng J, Liu YL, Li SH. 2013. Simultaneous analysis of anthocyanin and non-anthocyanin flavonoid in various tissues of different lotus (Nelumbo) cultivars by HPLC-DAD-ESI-MS. PLoS ONE, 2013, 8(4): S, Zheng Y, Fang JB, Liu YL,Li SH. 2013. Flavonoids in lotus (Nelumbo) leaves evaluated by HPLC–MSn at the germplasm level. Food Research Intertional, 54: 796– N, Wu BH, Yang PF, Li SH. 2013.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dynamic proteomic profiles in berry skin between red and white grapes (Vitis vinifera L.) during fruit coloration. Scientia Horticultrea, 164: 238– N, Cao YG, Duan W,Wu BH, Li SH. 2013. Proteomic analysis of grape berry skin responding to sunlight exclusion. 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 170: N, Zheng Y, Fang LC, Xin HP, Li SH. 2013.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NAC domain transcription factor gene family in Vitis vinifera. Plant Cell Reporter, 32: N, Xiang Y, Fang LC, Wang YJ, Xin HP, Li SH. 2013. Patterns of gene duplication and their contribution to expansion of gene families in grapevine.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Reporter, 31:852– LJ, Xu M, Liu CY, Wang JF, Xi HF, Wu B., Loescher W, Duan W, Fan PG, Li SH. 2013. Resveratrols in grape berry skins and leaves in Vitis germplasm. PLoS ONE 8(4): LJ, Ma L, Xi HF, Duan W, Wang JF,Li SH. 2013. Individual and combined effects of CaCl2 and UV−C on the biosynthesis of resveratrols in grape leaves and berry skins. Journal of Agriculture and Food Chemistry, 2013,61:7135– BH, Zhao JB, Chen J, Xi HF, Jiang Q, Li SH. 2013. Maternal inheritance of sugars and acids in peach (P. persica (L.) Batsch) fruit. Euphytica, 189: BH, Niu N, Li JH, Li SH. 2013. Leaf:fruit ratio affects the proteomic profile of grape berry skin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 138:416– JH, Guan L, Fan PG, Li SH and Wu BH. 2013. Effect of sunlight exclusion at different phenological stages on anthocyanin accumulation in red grape clusters. American Journal of Enology and Viticulture, 64: JT, Wang N, Xin HP, Li SH. 2013. Overexpression of VaCBF4, a transcription factor from Vitis amurensis, improves cold tolerance accompanying increased resistance to drought and salinity in arabidopsis.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Reporter, 31:1518– BH, Yang CX, Liang ZC, Liu W, Wang YY, Liu CY, Li SH. 2013. Inheritance of berry volatile compounds in two half-sib grape (Vitis vinifera) populations. Euphytica 189: HP, Wu BH, Zhang HH, Wang CY, Li JT, Yang B, Li SH. 2013. Characterization of volatile compounds in flowers from four groups of sweet osmanthus (Osmanthus fragrans) cultivars. Canadi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 93: HP, Zhu W, Wang L, Xiang Y, Fang LC, Li JT, Sun XM, Wang N, Londo J, Li SH. 2013. Genome wide transcriptional profile analysis of Vitis amurensis and V. vinifera in response to cold stress. PLoS ONE, 8(3): e58740. doi: HP, Zhang J, Zhu W, Wang N, Fan PG, Han YP, Ming R, Li SH. 2013. The effects of artificial selection on sugar metabolism and transporter genes in grape. Tree Genetics & Genomes. 9:1343– BF, Duan W,Liu GT, Xu HG,Wang LJ, Li SH. 2013. Response of bean (Vicia faba L.) plants to low sink demand by measuring the gas exchange rates and chlorophyll a fluorescence kinetics. PLoS ONE. 8(12): JH, Xu M, Duan W, Fan PG, Li SH. 2013. Effects of whole-root and half-root water stress on gas exchange an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parameters in apple tre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 138:395– Y, Li JH, Xin HP, Wang N, Guan L, Wu BH, Li SH. 2013. Anthocyanin profile and gene expression in berry skin of two red V. vinifera grape cultivars that are sunlight-dependent versus -independent. Australian Journal of Grape and Wine Research, 19: L, Li JH, Fan PG, Chen S, Fang JB, Li SH, Wu BH. 2012. Anthocyanin accumulation in various organs of a teinturier cultivar (Vitis vinifera L.)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American Journal of Enology and Viticulture, 63: ZC, Sang M, Wu BH, Ma AH, Zhao SJ, Zhong GY, Li SH. 2012. Inheritance of anthocyanin content in the ripe berries of a tetraploid 3 diploid grape cross population. Euphytica. 186:343– BH, Quilot B, Génard M, Li SH, Yang J, Wang YQ. 2012. Application of a SUGAR model to analyse sugar accumulation in peach cultivars that differ in glucose–fructose ratio.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150:53– S, Fang LC, Xi HF, Guan L, Fang JB, Liu YL, Wu BH, Li SH. 2012. Simultaneous qualitative assessment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flavonoids in various tissues of lotus (Nelumbo nucifera) us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triple quad mass spectrometry. Analytica Chimica Acta, 724:127– S, Wu BH, Fang JB, Liu YL, Zhang HH, Fang LC, Guan L, Li SH. 2012. Analysis of flavonoids from lotus (Nelumbo nucifera) leaves us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photodiode array detector tandem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and an extraction method optimized by orthogonal design.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1227:145– QQ, Wu BH, Liu WS, Wang LJ, Yang CX, Wang YJ, Fang JB, Liu YC, Li SH. 2012. Volatiles of plums evaluated by HS-SPME with GC-MS at the germplasm level. Food Chemistry, 130: N, Fang LC, Xin HP, Wang LJ, Li SH. 2012. Construction of a high-density genetic map for grape using next generation restriction-site associated DNA sequencing. BMC Plant Biology, 12: BH, Liu HF, Guan L, Fan PG, Li SH. 2011.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in grape cultivars that differ in sucrose accumulation. Vitis, 50: QQ, Wu BH, Liu WS, Wang LJ, Yang CX, Wang YJ, Fang JB, Liu YC, Li . Volatiles of plums evaluated by HS-SPME with GC–MS at the germplasm level. Food Chemistry, 130,(2): ZC, Sang M, Ma AH, Zhao SJ, Zhong GY, Li . Inheritance of sugar and acid contents in the ripe berries of a tetraploid diploid grape cross population. Euphytica,182: HB, Ma L, Xi HF, Duan W, Li SH, Loescher W, Wang JF, Wang LJ. 2011. Photosynthetic responses to heat trea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 and following recovery in grapewine (Vitis amurensis L.) leaves. Plos one, 6(8): ST, Li XD, Li WD, Fan PG, Duan W, Li SH. 2011. Photosynthesis an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response to low sink demand of tubers and roots in Dahlia pinnata source leaves. Biologia Plantarum, 55 (1): CX, Wang YJ, Wu BH, Fang JB, Li . Volatile compounds evolution of three table grapes with different flavour during and after maturation. Food Chemistry,128: ZC, Sang M, Fan PG, Wu BH, Wang LJ, Yang SH, Li SH. coordinates in response to berry skin anthocyanins and their composition in vitis.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76, (3): YJ, Yang CX, Liu CY, Xu M, Li SH, Yang L, and Wang . Effects of bagging on volatiles and polyphenols in 'Wanmi' peaches during endocarp hardening and final fruit rapid growth stages.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75(9): BH, Li SH, Nosarzewski1 M., Archbold DD. Sorbitol Dehydrogenase gene expression and enzyme activity in apple: tissue specificity during bud development and response to rootstock vigor and growth manipul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 2010, 135: PG, Li LS, Duan W, Li WD, Li . Photosynthesis of young apple trees in response to low sink demand under different air temperatures. Tree Physiology, 30, 313– W, Liu CY, Yang CX, Wang LJ, Li SH. 2010. Effect of grape genotype and tissue type on callus growth and production of resveratrols and their piceids after UV-C irradiation. Food Chemistry, 122 : 475– LJ, Fan L, Wayne L, Duan W, Liu GJ, Cheng JS, Luo HB, Li SH. 2010. Salicylic acid alleviates decreases in photosynthesis under heat stress and accelerates recovery in grapevine leaves. BMC Plant Biology, 10: CX, Wang YJ, Liang ZC, Fan PG, Wu BH, Yang L, Wang YN, Li SH. of grape berries evaluated at the germplasm level by headspace-SPME with GC–MS. Food Chemistry, 114 :1106– YJ, Yang CX, Li SH, Yang L, Wang YN, Zhao JB, Jiang Q. 2009. Volatile characteristics of 50 peaches and nectarines evaluated by HP–SPME with GC–MS. Food Chemistry, 116: 356– JF, Li Y, Wang ZF, Li JL, Jiang W, Li SH. 2009. High-sensitivity detection of fruit tree viruses using bacterial magnetic particles.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51: 409– ZC, Yang CX, Yang J, Wu BH, Wang LJ, Cheng JS, Li SH. 2009. Inheritance of anthocyanins in berries of Vitis vinifera grapes. Euphytica,167:113– ZW, Vivin P, Robert T, Milin S, Li SH, Génard M. 2009. Model-based analysis of sugar accumulation in response to source–sink ratio and water supply in grape (Vitis vinifera) berries. Functional Plant Biology, 36: 527– XD, Wu BH, Wang LJ, Zheng XB, Yan ST, Li SH. 2009. Changes in trans-resveratrol and other phenolic compounds in grape skin and seeds under low temperature storage after post-harvest UV-irradiation. Journal of Horticultural Science & Biotechnology, 84: 113– JH, Yang D C., Liu DC, Song WS, Zhang AM, LI SH. 2009.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among cultivars of Prunus persica based on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 sequences of nuclear ribosomal DNA. The Journal of Horticultural Science & Biotechnology, 84: JH, Dai ZW, Zhao HY, Li . Distribution of newly fixed C-photoassimilate under deficit irrigation and half-root stress in peach trees. Plant Science , 177:691– LJ, Loescher W, Duan W, Li WD, Yang SH, Li . Heat acclimation induced acquired heat tolerance and cross adaptation in different grape cultivars: relationships to photosynthetic energy partitioning. Functional Plant Biology, 36:516– ZW, Génard M, Li SH and Vivin P. 2009. Analyzing the functional association among seed traits, berry growth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in cabernet-sauvignon berry (Vitis cinifera L.) using a mathematical growth function. Journal International des Sciences de la Vigne et du Vin, 43: W, Fan PG, Wang LJ, Li WD, Yan ST,Li SH. 2008. Photosynthetic response to low sink demand after fruit removal in relation to photoinhibition and photoprotection in peach trees. Tree Physiology, 28: 123– ZC, Wu BH, Fan PG, Yang CX, Duan W, Zheng XB, Liu CY, Li SH. 2008. Anthocyanin composition and content in grape berry skin in Vitis germplasm. Food Chemistry, 111: BH, Huang HQ, Fan PG, Li SH. 2008. Photosynthetic responses to sink–source manipulation in five peach cultivars varying in maturity dat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 133(2): 278– JY, Dai ZW, Li SH, Kong Y. 2008. Artificially-induced leaf nitrate accumulation affects photosynthesis in micropropagated apple plants with different water supply. Journal of Horticultural Science & Biotechnology, 83 (4) : 435– LJ and Li SH. 2008. Role of salicylic acid in postharvest physiology. Fresh Produce, WS, Liu DC, Feng CJ, Yang JM, Yoon J, Zhang AM, Li SH . 2007. Genetic diversity and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among plum germplasm resources in China assessed with 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 (ISSR) marker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 132 :619-628; HF, Wu BH, Fan PG, Xu HY and Li SH . 2007. Inheritance of sugars and acids in berries of grape (Vitis vinifera L.). Euphytica, 153: ZW, Wang LJ, Zhao JY, Fan PG, Li SH . 2007. Effect and after-effect of water stres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newly fixed C-photoassimilate in micropropagated apple plants. Environmental and Experimental Botany ,60:484- WD, Duan W, Fan PG, Yan ST, Li SH. 2007. Photosynthesis in response to sink-source activity in relation to the end products and metabolic enzymes in peach trees. Tree Physiology, 27: SH, Wang LJ, Li SH .2007. Ultraviolet-B irradiation–induced freezing tolerance in relation to antioxidant system in winter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leaves. Environmental and Experimental Botany, 60: JM, Meng QR, Liang YQ, Wang WF, Sun FZ, Zhao TC, Peng WX, Li SH. 2007. Effect of ice nucleation active bacteria on the physiology and ultrastructure of kernelled apricot floral organs. Journal of Horticultural Science & Biotechnology, 82: SH, Wang LJ, Li SH, Duan W, Loescher W, Liang . The effects of UV-B radiation on photosynthesis in relation to Photosystem II photochemistry, thermal dissipation and antioxidant defenses in winter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seedlings at different growth temperatures. Functional Plant Biology, 34:907- BH, Génard M, Lobit P, Longuenesse JJ, Lescourret F, Habib R andLi SH. 2007. Analysis of citrate accumulation during peach fruit development via a model approach.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58: XD, Wu BH, Wang LJ, Li SH. 2006. Trans-resveratrol concentrations in seed and berry skin in Vitis evaluated at the germplasm leve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 54: HF, Wu BH, Fan PG., Li SH, Li . Sugar and acid concentrations in 98 grape cultivars analyzed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86: WS, Liu DC, Feng CJ, Zhang AM, Li SH. 2006. Genetic diversity and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in plum germplasm resources revealed by RAPD markers. Journal of Horticultural Science & Biotechnology, 81: LJ, Chen SJ, Kong WF, Li SH, Archbold D D. 2006. Salicylic acid pretreatment alleviates chilling injury and affects the antioxidant system and heat shock proteins of peach fruits during cold storage. 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 41: LJ, Li SH. 2006. Salicylic acid-induced heat or cold tolerance in relation to Ca2+ homeostasis and antioxidant systems in young grape plants. Plant Science. 170: LJ, Li SH .2006. Thermotolerance and related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ies induced by heat acclimation and salicylic acid in grape (Vitis vinifera L.) leaves. Plant Growth Regulation, 48: J, Liu D, Song W, Liu W, Zhang AM, Li . Genetic diversity and eco-geographical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among peach cultivars based on simple sequence repeat (SSR) marker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131: JY, Wang LJ, Fan PG, Dai ZW, Li . Effect of half and whole root drying on photosynthesis, nitrate concentration, and nitrate reductase activity in roots and leaves of micropropagated apple plant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 131:709-715朱亚静,李绍华,王红清,姜全(2005)果实的有无对桃叶片净光合效率及相关生理反应的影响 园艺学报,32:11-14李卫东, 李绍华, 吴本宏等 (2005). 果实不同发育阶段去果对桃源叶光合作用的影响.中国农业科学, 38(3): 565-570王利军,李绍华,李家永,杨树华,刘允芬,石玉林(2004)温度逆境交叉适应对葡萄叶片膜脂过氧化和细胞钙分布的影响.植物生态学报,28:326-332柴成林,李绍华,徐迎春,宋沅燮(2004)水分胁迫期间及胁迫解除后幼年桃树光合产物的分配.园艺学报,31:574-578王秀茹、薛进军、台社珍、张福锁、李绍华(2004)嫁接、环剥对铁在果树体内分配的影响.果树学报,21:603-605程福厚,李绍华,孟昭清(2003)调亏灌溉条件下鸭梨营养生长、产量和果实品质的研究.果树学报,20(1):22-26李绍华(2003)世界果树生产状况及提高我国果品市场竞争力对策.中国农业大学学报,8(1):7-13吴本宏,李绍华, Quilot B., Génard M., Kervella J.(2003)桃果皮毛、果肉颜色对果实糖酸含量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中国农业科学,36(12):1540-1544方金豹,田莉莉,陈锦永,张威远,李绍华(2002)猕猴桃库源关系的变化对果实特性的影响.园艺学报,29(2):113-118刘国杰,宋国庆,李绍华,孟昭清,余克顺,祝军(2002)红富士苹果果实大小分布的早期预测研究. 果树学报,19:357-360李绍华,宋国庆,刘国杰,孟昭清,余克顺,祝军(2002)采收时红富士苹果果实大小早期预测的研究.中国农业科学,35:915-920李绍华,李明,刘国杰,孟昭清(2002)直立中央领导干树形条件下幼年苹果树体生长特性的研究.中国农业科学,35:826-830方金豹,黄宏文,李绍华(2002)CPPU对猕猴桃果实发育过程中糖/酸含量变化的影响.果树学报,19:235-239杨建民,孟庆瑞,彭伟秀,李绍华,孙福在,赵廷昌(2002)冰核细菌对杏花器官抗寒性的影响.园艺学报,29:20-24彭伟秀,杨建民,张芹,孟庆瑞,李绍华,孙福在,赵廷昌(2001)冰核细菌对仁用杏花粉超微结构的影响.园艺学报,28:453-456柴成林,李绍华, 徐迎春(2001)水分胁迫期间及胁迫解除后桃树源叶中碳水化合物代谢.植物生理学通讯,37:495-498徐迎春,李绍华,柴成林,刘国杰,陈尚武(2001)水分胁迫期间及胁迫解除后苹果树源叶碳同化物代谢规律的研究。果树学报,18:1-6薛进军,赵凤平,李绍华,张福锁(2000)果树断根铁素营养的研究.中国农业科学,33(5):60-64方金豹,李绍华(2000)CPPU对猕猴桃光合产物库源关系的影响.园艺学报,27(6)444-446方金豹,陈锦永,张威远,李绍华(2000)授粉和CPPU对猕猴桃内源激素水平及果实发育的影响.果树科学,17:192-196宋国庆, 肖兴国,陈尚武,李绍华, 甘孟侯(2000)鸡马立克氏病毒(MDV)B抗原基因在烟草中的初步表达.农业生物技术学报,8:143-146张潞生,李传友,贾建行,李绍华,王斌,肖兴国 (1999)猕猴桃雌雄性别的AFLP模板的制备. 果树科学,16:171-175李绍华,余克顺,孟昭清,罗国光(1999)植物器官体积变化连续测微法指导果树自动化灌溉合理指标的研究. 果树科学,16:165-170成钰厚,刘国杰,孟昭清,李绍华(1999)苹果成熟期间果皮花青素含量与果实品质的关系. 果树科学,16:98-103余克顺,李绍华,孟昭清,罗国光(1999)水分胁迫条件下几种果树茎干直径微变化规律的研究. 果树科学,16:86-91

结核病实验室检测论文

论文关键词: 结核病;化学治疗;药物

抗结核药物是结核病化学治疗(简称化疗)的基础,而结核病的化学治疗是人类控制结核病的主要手段。结核病化疗的出现使结核病的控制有了划时代的改变,全球结核病疫情由此得以迅速下降。最早出现的有效抗结核药物当数链霉素(SM)。它发现于20世纪40年代,当时单用SM治疗肺结核2~3个月后就可使临床症状和X线影像得以改善,并可暂获痰菌阴转。对氨水杨酸(PAS)被应用于临床后发现,SM加PAS的治疗效果优于单一用药,而且可以防止结核分支杆菌产生耐药性[1]。发明异烟 肼 (INH)后,有人单用INH和联用INH PAS或SM进行对比治疗试验,再一次证明了联合用药的优势[2]。于是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著名的结核病“标准”化疗方案,即SM INH PAS,疗程18个月~2年,并可根据药源和患者的耐受性将PAS替换为乙胺丁醇(EMB)或氨硫 脲 (TB1),俗称“老三化”[3]。70年代随着利福平(RFP)在临床上的应用以及对吡 嗪 酰胺(PZA)的重新认识,在经过大量的实验后,短程化疗成为结核病治疗的最大热点,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4,5]。当人类迈入2000年的今天,抗结核药物的研究已经获得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主要是利福霉素和氟 喹 诺酮这两大类药物,尤以后者更为突出。

一、利福霉素类

在结核病的化疗史上,利福霉素类药物的研究一直十分活跃。随着RFP的发现,世界各国出现了研制本类新衍生物的浪潮,相继产生了数个具有抗结核活性的利福霉素衍生物,但杀菌效果都不如RFP,RFP仍是利福霉素类药物中最经典的抗结核药物。

1.利福布丁(rifabutin,RFB,RBU):RBU对RFP敏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是低的(< μg/ml),而对RFP耐药菌株的MIC明显增高(~ μg/ml)。此结果显示RFP与RBU存在交叉耐药;这么宽的MIC范围,又提示RFP耐药菌株对RBU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敏感比例高达31%。在MIC< μg/ml的结核分支杆菌株,或许可把RBU考虑为中度敏感[6]。RBU的亲脂性、透过细胞壁和干扰DNA生物合成的能力高于RFP,使之能够集中分布在巨噬细胞内而具有较强的活性。

RBU也有其不足之处。如RBU的早期杀菌作用不如RFP[7],可能与其血浆浓度低有关。有研究结果表明,RBU口服剂量300 mg 4 h后的峰值浓度仅为 μg/ml,比同剂量RFP的峰值约低10倍。究其原因,可能与RBU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和血清蛋白结合率均低有关,前者只有12%~20%,后者仅为RFP的25%。

临床上已将RBU试用于不同类型的结核病人。香港胸腔协会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治疗同时耐INH、SM和RFP的结核病患者中,RBU和RFP的效果几乎相等[8]。但已有研究表明,RBU对鸟分支杆菌复合群有明显的作用。

2.苯并恶 嗪 利福霉素-1648(KRM-1648):苯并恶 嗪 利福霉素-1648属于3-羟-5-4-烷基 哌 嗪 ,为苯并恶 嗪 利福霉素5种衍化物之一。本品比RFP的MIC强16~32倍。小鼠实验结核病治疗结果显示:单剂KRM-1648 3 mg/kg的疗效明显优于RFP 10 mg/kg,与HE联用亦比RFP HE疗效佳。KRM-1648和其它利福霉素类的交叉耐药也必然是一问题,但纲谷良一[9]认为:由于KRM-1648比RFP有更强的杀菌作用,即使结核分支杆菌对RFP具耐药性,本药也能发挥一定的杀菌作用。

最近芝加哥的一份动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KRM-1648、RBU和RFP这三种相类似的药物均对耐多药结核病(MDR-TB)无效[10]。

3. 利福喷丁(rifapentine, DL473, RPE, RPT):RPT又名环戊基 哌 嗪 利福霉素,于1976年由意大利Leptit公司首先报道,我国紧跟其后于1977年就已着手研制,并在1984年应用于临床。该药为RFP的环戊衍生物,据Arioli等[11]报告,其试管中的抗菌活力比RFP高2~10倍。本品口服后,胃肠道吸收良好,并迅速分布到全身组织中,以肝脏为最高,其次为肾、脾、肺及心脏,在脑组织中也有分布。人口服后4 h即达血浓度高峰。RPT的蛋白结合率可达98%~99%,因此组织停留时间长,消除半衰期时间亦较RFP延长4~5倍,是一种高效、长效抗结核药物。

我国使用该药替代RFP对初、复治肺结核进行了对比研究,每周顿服或每周2次服用RPT 500~600 mg,疗程结束时痰菌阴转率、病变有效率和空洞关闭率与每日服用RFP组相比,疗效一致,未见有严重的药物毒副反应。本药不仅有满意的近期效果,而且有可靠的远期疗效[12]。由于RPT可以每周只给药1~2次,全疗程总药量减少,便于督导,也易为病家所接受。

二、氟 喹 诺酮类(FQ)

第三代氟 喹 诺酮类药物中有不少具有较强的抗结核分支杆菌活性,对非结核分支杆菌(鸟胞分支杆菌复合群除外)亦有作用,为临床治疗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前景。由于结核分支杆菌对氟 喹 诺酮产生自发突变率很低,为1/106~107,与其他抗结核药之间无交叉耐药性,目前这类药物已成为耐药结核病的主要选用对象。

氟 喹 诺酮类药物的主要优点是胃肠道易吸收,消除半衰期较长,组织穿透性好,分布容积大,毒副作用相对较小,适合于长程给药。这类化合物抗菌机制独特,通过抑制结核分支杆菌旋转酶而使其DNA复制受阻,导致DNA降解及细菌死亡。氟 喹 诺酮在肺组织、呼吸道粘膜组织中有蓄积性,浓度均超过结核分支杆菌的MIC。感染部位的组织浓度对血药浓度的比值较正常组织中高,在痰、支气管粘膜、肺等组织的药浓度/血清浓度为2或更高,显示了对肺结核的强大治疗作用。

1.氧氟沙星(ofloxacin, OFLX):OFLX对结核分支杆菌的MIC约~2 μg/ml,最低杀菌浓度(MBC)为1~2 μg/ml,在下呼吸道的组织浓度远高于血清浓度。OFLX有在巨噬细胞内聚积的趋势,在巨噬细胞中具有与细胞外十分相近的MIC,与PZA在巨噬细胞中产生协同作用。OFLX与其他抗结核药之间既无协同作用也无 拮 抗作用,可能为相加作用[13]。

OFLX的临床应用已有若干报道,尽管人体耐受量仅有中等程度抗结核作用,但不论对鼠实验结核或人结核病治疗均有肯定疗效。现在香港将OFLX与其它可供使用的配伍药一起,常规用于少数耐多药的慢性肺结核病人[8]。

我院采用含有OFLX的化疗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获得了痰菌培养2个月阴转率50%、3个月62%以及6个月75%的可观效果。厂家推荐的用于治疗严重呼吸道感染的剂量为400 mg 2次/日。有人对22例单用OFLX 300 mg/d或800 mg/d治疗,持续9个月到1年,所有病人耐受良好,并显示较大的剂量效果较好[6]。多次用药后,血清或各种体液中无临床上明显的蓄积作用,有利于肺结核的长程治疗。人体对OFLX的最大耐受量为800 mg/d,我院选择的经验剂量为300 mg 2次/日。

2.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PLX, CIP):CIP对结核分支杆菌的MIC和MBC与OFLX相似,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但由于有人认为该药在试管内和RFP一起应用有 拮 抗作用,所以临床应用的报道也还不多。CIP因胃肠吸收差,生物利用度只有50%~70%,体内抗结核活性弱于OFLX。基于上述因素,OFLX被更多地用于耐药结核病。

3.左氟沙星(levofloxacin, DR-3355, S-OFLX, LVFX):1986年开发的LVFX为OFLX的光学活性L型异构体,抗菌活性要比D型异构体大8~128倍。在7H11培养基中,LVFX抗结核分支杆菌的MIC50、MIC90均为 μg/ml。在7H12培养基中对敏感菌及耐药菌的MIC为~1 μg/ml(MBC1 μg/ml,),比OFLX强1倍。与OFLX一样,LVFX亦好聚集于巨噬细胞内,其MIC为 μg/ml(MBC是2 μg/ml),抗结核分支杆菌的活性也是OFLX的2倍。两者之间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差异,可能与它们抗DNA旋转酶的活性不同有关[14]。

LVFX口服吸收迅速,服药后1 h血药浓度达 μg/ml,达峰时间(±) h。服用LVFX 4 h后痰中药物浓度平均 μg/ml,高于同期平均血液药物浓度 μg/ml,证明本品在体内吸收后渗透入支气管-肺屏障的浓度极高。而且,该药的副反应发生率只有。LVFX良好的抗菌活性、优良的药物动力学和较高的安全性以及与其他抗结核药间的协同作用[15],使LVFX正逐步替代OFLX而成为MDR-TB的主要治疗药物。

4.司氟沙星 (sparfloxacin, AT-4140, SPFX) 与洛美沙星(lomefloxacin, LMLX):SPFX是现行氟 喹 诺酮类中抗结核分支杆菌活性较高的品种。SPFX的MIC为 μg/ml,MBC μg/ml,较OFLX和CIP强2~4倍,亦优于LVFX。采用SPFX 50 mg/kg(仅相当于OFLX的1/6)就完全能够控制鼠结核病,临床上为达到最佳治疗结核的效果,宜采用400 mg/d。但SPFX对脑脊液的渗透有限,单次口服200 mg后脑脊液中的药物浓度分别低于或 mg/L。

LMLX对结核分支杆菌亦具有活性,但弱于对其它革兰阴性菌和阳性菌的活性。用于抗结核的剂量为400 mg 2次/日,如治疗超过一个月的患者可改为400 mg 1次/日。Primak等对43例初治肺结核用本药或RFP联用其它抗结核药进行疗效对比,3个月的痰菌阴转率不逊于RFP组。

SPFX与LMLX和氟罗沙星(fleroxacin)一样,因光毒性,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5. 莫西沙星(moxifloxacin, MXFX, Bay12-8039):MXFX因附加的甲基侧链可增加抗菌活性,属第三代 喹 诺酮药物。对结核分支杆菌的MIC为 mg/L,虽体外活性大致与SPFX和克林沙星(clinafloxacin)相当;体内如在鼠实验结核中,克林沙星无活性,而MXFX的杀菌力较SPFX更高[16]。MXFX对治疗结核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尽管上述氟 喹 诺酮类药物具有较好的抗结核作用,但无论如何也不能和RFP相提并论[17]。由于氟 喹 诺酮类药物影响年幼动物的软骨发育,对儿童和孕妇的安全性至今尚无定论,原则上暂不考虑用于这二类人群。

三、吡 嗪 酰胺

PZA是一种传统的抗结核药物,后来对它的杀菌作用又有了新的认识。根据Mitchison[18]的新推论,虽治疗开始时病灶内大多数细菌存在于细胞外,但当其中某些菌引起炎症反应使pH下降,部分细菌生长受抑制,此时PZA较INH更具杀菌作用。所以在短程化疗开始的2个月中加用PZA是必需的,可以达到很高、几乎无复发的治愈率。目前国外正在研制新的吡 嗪 酸类衍化物[20]。

四、氨基糖苷类

1.阿米卡星(amikacin,AMK):卡那霉素由于它的毒性不适合于长期抗结核治疗,已逐渐被AMK所替代。AMK在试管中对结核分支杆菌是一种高效杀菌药,对大多数结核分支杆菌的MIC约为4~8 μg/ml。肌注 mg/kg(相当于 g/50 kg),1 h后平均血的峰浓度(Cmax)为21 μg/ml。美国胸科学会(ATS)介绍的肌注和静脉滴注的剂量均为15 mg/kg[6] ,并将AMK列入治疗MDR-TB的主要药物中。

尽管AMK的耳毒性低于卡那霉素,但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监测该药的血浓度以确保剂量足够但不过高。具体做法可考虑每月测定一次高峰血液药物浓度,推荐峰浓度(静脉注射30 min后,肌肉注射60 min后)为35~45 μg/ml,可据此进行剂量调节。如果患者年龄在60岁或以上时,需慎用,因为AMK对年老患者的肾脏和第八对听神经的毒性较大。

2.巴龙霉素(paromomycin):巴龙霉素是从链霉菌(streptomyces rimosus)的培养液中获得的一种氨基糖苷类药物,有研究认为它具有抗结核作用[19]。Bates[20]则将其作为一种新的抗结核药物,并用于MDR-TB。

五、多肽类,结核放线菌素-N(tuberactinomycin-N,TUM-N;enviomycin,EVM)

结核放线菌素-N的'抗结核作用相当于卡那霉素的1/2,它的优点是对肾脏和听力损害比紫霉素和卡那霉素低。鉴于此药对耐SM或KM菌株有效,可用于复治方案。常用剂量为1 g/d,肌肉注射,疗程不超过3个月。上海市肺科医院临床应用的结果表明,密切观察下肌肉注射结核放线菌素-N 1 g/d 14个月,未观察到明显的药物副反应。

六、氨硫 脲 衍生物

较引人注目的是2-乙酰 喹 啉 N4吡咯烷氨硫 脲 ,MIC为 μg/ml,优于TB1。国内单菊生等报告的15种氨硫 脲 衍生物有4种具体外抗结核分支杆菌作用,MIC范围在~ μg/ml之间,其中以乙 烯 基甲基甲酮缩TB1对小鼠实验性结核病的疗效为著。

七、吩 嗪 类

这是一类用于麻风病的药物,近年来也开始试用于耐药结核病,其中对氯法齐明(氯苯吩 嗪 , clofazimine, CFM, B663)的研究最多[21]。CFM是一种吩 嗪 染料,通过与分支杆菌的DNA结合抑制转录而产生抑制分支杆菌生长的效果,对结核分支杆菌和牛分支杆菌的MIC为~ μg/ml。一般起始剂量为200~300 mg/d,当组织饱和(皮肤染色)时减为100 mg/d。它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是与β干扰素合用,可以恢复由结核分支杆菌25片段引起的细胞吞噬和杀菌活性的抑制作用,从而成为吞噬细胞的激发剂,属于免疫治疗的一部分,已经超出了单纯化疗的范畴[22]。CFM可引起严重威胁生命的腹痛和器官损害,应予以高度重视[23]。

有人报道,在11个吩 嗪 类似物中有5个体外抗结核分支杆菌活性等于或优于CFM(MIC90≤ μg/ml),其中以B4157最强(MIC90为 μg/ml),但仍在进一步研究之中[21]。

八、β内酰胺酶抗生素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

结核分支杆菌也产生β内酰胺酶,但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克拉维酸、舒巴坦在单用时并不能抑制结核分支杆菌的生长,而是通过抑制β内酰胺,使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免遭破坏[24]。当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不耐酶的广谱半合成青霉素联合使用时,能大大增强这类青霉素的抗结核分支杆菌作用。其中的最佳联用当数氨 苄 西林或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的等摩尔复合剂[25]。一项27株结核分支杆菌的试管实验结果显示,阿莫西林单用时的MIC>32 mg/L,而与克拉维酸联用时MIC下降至4~11 mg/L,效果增加了2~7倍。这类代表性的复合剂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奥格孟汀,augmentin),氨 苄 西林-克拉维酸和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特美汀,timentin)[26]。值得注意的是,氨 苄 西林加丙磺舒远远高于氨 苄 西林与克拉维酸联用时对结核分支杆菌的MIC90。如单用氨 苄 西林口服 g后的血清峰值为18~22 mg/L,加用1 g丙磺舒后可上升至25~35 mg/L。

由于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很难穿透 哺 乳动物的细胞膜而进入细胞内,有可能限制这类药物抗结核治疗的效果[27]。目前,这类药物的抗结核研究还限于实验阶段。

九、新大环内酯类

本类抗结核分支杆菌作用最强的是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 RXM, RU-28965),与INH或RFP合用时有协同作用。其它还有甲红霉素(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 CAM, A-56268)和阿齐霉素(azithromycin, AZM, CP-62933),主要用于非结核分支杆菌病的治疗[28]。

十、硝基咪 唑 类

近年来的研究认为,5-硝基咪 唑 衍生物作为新的抗结核药物具有相当好的开发前景。此类药物中的CGI-17341最具代表性,体外抗结核分支杆菌活性优于SM,可与INH和RFP相比拟,对结核分支杆菌的敏感菌株的MIC为~ μg/ml。实验动物中该药对感染结核分支杆菌小鼠的半数有效量(ED50)为 mg/kg,而INH和RFP的半数有效量分别为(~)和(~) mg/kg。其疗效与剂量显著相关,20、40、80 mg/kg的生存时间分别为(±) d、(±) d和(±) d。但是,5-硝基咪 唑 衍生物的抗结核研究尚未应用于临床。

十一、吩噻 嗪 类

吩噻 嗪 类中的氯丙 嗪 在早期的文献中报告能改善临床结核病,其浓度为~ μg/ml时能抑制巨噬细胞内结核分支杆菌,并增强SM、INH、PZA、RFP和RBU对抗细胞内结核分支杆菌的作用,该类药物中的 哌 嗪 衍生物三氟拉 嗪 (triluoperazine),也有与之相类似的效果。

十二、复合制剂

抗结核药物复合制剂的研制主要是为了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和增加药物的杀菌效果。复合制剂有杀菌剂与抑菌剂、杀菌剂与增效剂等多种形式,一般是两药复合,也有三药复合的情况。部分复合制剂的药效仅仅是单药累加效应,目的是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另一部分则不仅提高了依从性,也起到了增进药物疗效的作用。

在众多复合剂中,力排肺疾(Dipasic)是最为成功的一个品种,它以特殊方法将INH与PAS分子化学结合。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力排肺疾较同剂量INH的效果高5倍,亦明显高于以物理方式混合的INH加PAS,而且毒性低、耐受性良好、容易服用、耐药发生率低。近年来,国内已开始自行生产这类制剂,如结核清、百生 肼 、力康结核片和力克肺疾等。

力排肺疾的临床应用有两大趋势,一是用于耐药结核病,二是用于轻型儿童结核病。用于耐药结核病的理论依据是:自从短程化疗问世以来,临床上已很少使用PAS,可望结核分支杆菌对PAS有较好的敏感性;再就是二药分子化学结合而产生的增效结果。力排肺疾服用方便,毒副反应少,更适合于儿童结核病患者。

其它复合剂型还有卫肺特(Rifater,HRZ)和卫肺宁(Rifinah,HR),这些复合剂只是物理性混合药物,本质上和组合药型类似。

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复合剂的头8周痰菌阴转率为87%,高于单剂联合的78%;副作用前者为,低于后者的,但也有副作用以前者为高的报道;使用上复合剂较单剂联合更方便,有助于提高病人的可接受性[29]。

以上虽罗列了数大类药物在抗结核研究方面的进展,但应该认识到这些只不过是抗结核药物研究重新开始的序幕。因开发一种新的抗结核药物既需要财力和时间,还要评估其在试管和临床试用的效果,并非易事。从前一段时间看,由于发达国家的结核病疫情已经下降,而且认为已经有了有效的抗结核药物,而发展中国家无能力购置昂贵的药物,这些都是为什么尚无治疗结核病新药问世的一些理由。由于目前伴有HIV感染的结核病发病率增加和耐多药结核分支杆菌的出现,以及预料今后耐RFP菌株的发生率将会增高,所以导致急需迅速开发新的抗结核药物。抗结核新药的研究,在美国、欧洲和亚洲的实验室,已经从过去10年基本静止状态发展到一个活力相当大的时期。虽然Hansen疾病研究实验室筛选了可能用于抗结核的近5 000种化合物,但还没有发现高质量的化合物,而且该项目的因素评估工作还需要数年之久。何况即使在实验室初步证实有效的药物,用于人体是否有效和足够安全,尚待揭示,可谓任重道远。抗结核药物研究除直接开发新药外,还要认识到随着靶向释药系统的发展,利用脂质体或单克隆抗体作载体,使药物选择作用于靶位,增加药物在病变局部或细胞内的浓度,以改进疗效。文献早已报道了脂质体包埋的INH和RFP对鼠实验结核病的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有人以携有吞噬刺激素(tuftsin)的RFP脂质体治疗实验鼠结核病,每周2次,共2周,使小鼠肺脏活菌数下降的效果比游离RFP至少强2 000倍,其疗效非同一般。目前脂质体虽尚无制剂上市供临床应用,但为今后提高难治性结核病的疗效、降低副反应,提供了令人鼓舞的前景。由此来看,未来结核病化疗的研究重点将仍在于寻找更为高效的杀菌剂或(和)灭菌剂,进而减少服药数量和服药次数、缩短化疗疗程、提高病人的依从性。

楼上的太强悍了!!!这分不给你给谁啊!我晕死

smear-positive culture-positive TB 应该是涂阳培阳肺结核; smear-negative culture-positive TB 才是涂阴培阳肺结核 。之前说的三个病人, 是在肺结核疑似众多个案中选出来, 而且他们都是呈涂阴培阴肺结核病人。至於后面五个潜在病人, 是指每个参与实验的呈涂阴培阴肺结核病人一定要从五个潜在病人中随机选出来。换句说话, 你选择的这三个病人, 一定要是从十五个病人中随机选出来, 而不是14个人, 又甚至是只有5个人选出来。一定要「五选一」, 如果你只从5个人中选了3个出来做对照实验, 其结果的概括性及公平性受到质疑。three control patients per study (patient 这个字多余的) were sampled at random from patients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or suspicion of TB during the same week and had negative smear and (这里暗示了 negative 这个字) culture ( 就是涂阴培阴肺结核) results.

  • 索引序列
  • pcr检测结核病论文
  • 用pcr技术检测结核病的论文
  • 结核病的检测论文
  • 鸡马立克氏病pcr检测论文
  • 结核病实验室检测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