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李敬娥预防医学杂志

李敬娥预防医学杂志

发布时间:

李敬娥预防医学杂志

灰指甲的治疗遵循指甲生长周期,是个长期的过程。手指甲生长周期需要6-8个月,脚趾甲生长需要9-12个月。如果甲板感染面积小于60%,外用楚甲2-6个月,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如果甲板感染面积大于60%,时间就很长,因人而异,有的甚至用药需要一年时间。坚持用药、正确用药是关键。

“得了灰指甲,一个传染俩”,这个耳熟能详的广告也说出了很多得了灰指甲患者的心声。灰指甲不仅丑,还会传染,并且治疗之后还会复发。那么到底如何才能彻底根治灰指甲呢?请看下文分析。什么是灰指甲?灰指甲在医学上叫做甲真菌病,是指由真菌引起的指(趾)甲感染,这些真菌包括皮肤癣菌(甲癣)、酵母菌和非皮肤癣菌性霉菌。酵母菌甲真菌病累及指甲多于趾甲,一些研究确认其是指甲真菌病的最常见病因。酵母菌甲真菌病的最常见病因是白色假丝酵母菌(Candida albicans)。公认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游泳、足癣、银屑病、糖尿病、免疫缺陷、遗传易感性及一起居住的家庭成员中有甲真菌病患者。白色假丝酵母菌甲真菌病的发生通常与手频繁暴露于潮湿环境(如调酒师、家政人员等)有关。偏方有效吗?很多人在网络上寻求治病良方,也有很多治疗灰指甲的方法,比如“修脚”、“特效产品”等。比如有所谓特效偏方:“大蒜约半斤,捣碎,放在老陈醋里浸泡,装老陈醋的瓶子最好是广口瓶,具体根据自己需要选择分量以及器皿.每晚将患灰指甲的手或脚放入瓶中浸泡15分钟,半个月基本可见效果,数月之后即可痊愈。”看起来很简单,但往往未必真的有效,而且容易复发。至于路边的修脚店并没有专业的医疗水平,不仅修不好,反而会诱发甲沟炎、接触性皮炎等,而网上的特效产品也很可能存在安全隐患。那么得了灰指甲到底该怎么办呢?灰指甲怎么治?想要治好灰指甲,最关键的还是要去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想要治好灰指甲关键的在于以下几点:(1)去除角化过度的指(趾)甲残片较厚的、营养不良的指(趾)甲可能使得患者难以修剪,且在活动时可引起疼痛。去除角化过度的指(趾)甲残片可能有助于减轻上述症状,同时,只有通过修剪,能让外用药物能顺利接触到真菌发挥药效。外用尿素是一种角质剥脱剂,我们发现其能够有助于放弃抗真菌治疗的患者进行角质剥脱,对于在进行治疗的患者也是一种辅助措施。对于指(趾)甲非常厚且营养不良的患者,我们使用如下夜间疗法:●在甲周皮肤上涂一层厚厚的凡士林保护层●在指(趾)甲上涂厚层40%的尿素乳膏或软膏●用绷带或胶带封包指(趾)甲过夜●晨起用肥皂和清水洗净外用的尿素●每晚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指(趾)甲变软易于剪掉或清除根据需要重复外用尿素但不封包也有助于维持改善。对于指(趾)甲增厚不是非常严重的患者,不封包通常也足以减轻指(趾)甲的过度角化。(2)合适的抗真菌药物加上足够的疗程灰指甲的治疗目前有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两种方法。药物治疗分为口服和外用,使用抗真菌的药物,通过外用涂抹和血液循环到达部位发挥作用。往往治疗的时间会比较长,而且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果引发了甲沟炎或者甲下脓肿,还需要在专业医生的评估和操作下拔甲。治疗很痛苦,但是为了起到疗效就一定要坚持。口服特比萘芬 — 特比萘芬是治疗轻度至中度皮肤廯菌甲真菌病的一线口服药物。其给药方式与用于治疗更严重病变的特比萘芬相同。对于不能耐受特比萘芬或特比萘芬治疗无效的患者,也可全身性使用伊曲康唑治疗。外用药物治疗 — 一线的外用治疗药物包括艾氟康唑、阿莫罗芬、他瓦波罗和环吡酮。暂无高质量的头对头比较试验,因此现有资料还不足以判定这些药物的相对疗效。外用治疗仅限于指(趾)甲疾病的专用药物。针对皮肤真菌感染研制的局部抗真菌药物对甲真菌病的疗效一般不佳,因为难以渗透甲板。注意,上述药物的选择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根据灰指甲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的给药方案。(3)注意卫生真菌其实存在于自然界的每个角落,而感染灰指甲的患者往往都存在一些其他的高危饮食,比如抵抗力差、卫生环境不好、脚汗多、趾甲破损等情况。所以想要不得灰指甲或者治疗之后不复发就要控制这些危险因素,比如注意卫生,保持脚部干燥整洁,脚趾受伤要及时处理,均衡营养,糖尿病患者要控制好血糖等等。结语灰指甲并不是不治之症,记住上述3个绝招,同时关键在于及时、有效、规范的治疗以及良好的日常卫生习惯,不要听信谣言,因为灰指甲其实是皮肤癣菌、酵母菌和非皮肤癣菌性霉菌等真菌侵犯甲板和(或)甲床所致的病变。所以越早治疗越好,不要因为羞于显露于人,就不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因为真菌可能就在你拖延治疗的过程中传播到全身其他部位或者传染给亲人和朋友。参考文献:[1] 李敬娥,李冰,郭晓玲. 甲癣的预防及护理体会[J]. 中国美容医学,2008,05:754.[2] 冯姣,曾梅华,陈军,吴凡,吕桂霞,任芳,桑红. 甲癣的病原学研究进展[J]. 中国真菌学杂志,2013,02:120-123.#春季养生全攻略#(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对图片作者表示感谢,如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我将删除。

浙江预防医学杂志李霖

红十字会不负责采供血,红会多为临时工和志愿者,他们的献血率不说也罢。其中的志愿者献血率不会少。各地采供血是由当地卫生部门管理的血站(省会城市叫血液中心)负责,保证本地医疗用血需要。血站和医院都是归当地卫生部门管理,当血液不足时,医务人员献血就是冲到前面,卫生部门必定要让医务人员率先献血。各地献血有各自的统计,全国医务人员率不可能都有统计和公布。据统计,2012年全省卫生系统工作人员千人献血率为132‰,位居各行业的前列,是浙江平均人口献血率的12倍。2011年浙江医务人员献血率为‰,这一数字在开展全省卫生系统“护卫生命 天使血缘”爱心献血活动后已翻了一番。那些说医生不献血的人,是在凭想象说话。实际,各地医务人员献血按照比例都是很高的,不管是自愿还是被强派。血站工作人员,一般来说,符合条件的一定都会自愿或者被要求献血,不献血者寥寥。

预防医学这个专业还是比较好好写

预防医学毕业论文好写的,最好写创新点的题目。之前也不懂,还是雅文网的帮忙,写的《预防医学工作者的工作压力、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身问题的关系研究》,十分专业。预防医学专业课程考试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加强基础向应用转化,提高预防医学科学研究水平——预防医学学科研究进展综述预防医学开放性实验室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的探索武汉市某高校预防医学实验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以“培养促进全体人民健康的医生”为目标的预防医学教育非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的预防医学教学浅谈21世纪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育的改革生物芯片技术在预防医学领域的应用展望反思与重构:预防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预防医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现代预防医学》杂志2008~2009年载文分析及比较研究全面改革预防医学教学 培养新型公共卫生人才非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学习预防医学的心理需求调查预防医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现状与调整需求调查预防医学专业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模式预防医学本科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与思考“军事预防医学”新学科的创建与八年教学实践临床专业预防医学教学改革探讨四种预防医学核心期刊关键词分析新形势下应急型预防医学人才培养举措初探

1.杨 峰,郑 敏:外周血B淋巴细胞增殖试验。上海免疫学杂志 1987,6:3572. 郑 敏,朱铁城: B淋巴细胞激活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国外医学 皮肤科分册 1987,6:2653. 杨 峰,郑 敏:龟板提取物对SAC 诱导的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中国免疫学杂志 1988,2 :1274. 张家敬,郑敏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B 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的辨证分型 浙江中医杂志 1989,24:4175. 郑 敏,朱铁城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B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及临床意义 中华皮肤科杂志1990,23:906. Mrowietz M.,Zheng M.,Christophers E.: Phenotyping of human peripheral bloodmonocyte subpopulations in inflammatory dermatoses: Evidence for differential regulation of antigen expression in atopic dermatitis,allergic contact eczema and psoriasis. Symposium on the macrophage 1990,part I,held at the 1990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upper Rhine universities,Freibury,Germany,September 6-8,1990. Pathobiology 59 (3).. Mrowietz M.,Zheng M.,Schwarz T.,Urbanski A.:Production of interleukin-6 from human blood monocyte subpopulations in patients with psoriasis and atopic dermatitis. (Abstract) J Invest Dermatol 1991,96(6)10088. Zheng Min,Yang Hua,Mrowietz M .et al. Isolation of Human Monocyte Subpopulation by Single-step Counterflow Centrifugation Elutriation by a Sanderson Chamber. Clinical Biotechnology 1991,3:1979. 郑敏等,银屑病患者单核细胞亚群表型细胞流式仪分析研究 中华皮肤科杂志 1992,25:17510. 朱可建、郑敏:树突状细胞与变态反应性疾病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 18(2):143-14511.孙国钧,郑 敏,陈有英:环胞菌素A 治疗严重皮肌炎 中华皮肤科杂志 1993,25: 37112. 郑敏等。SLE 患者抗心磷脂抗体和凝血功能检测 中华皮肤科杂志 1993,26:8013. 郑敏等。SLE患者可溶性IL-2受体水平及临床意义 中华皮肤科杂志 1993,26 :34314. 劳力民,郑敏,孙国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测定 科技通报1994,11(5):321-32215. Zheng Min,Mrowietz U.,Christophers E. Phenotypic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blood monocyte subpopulations in psoriasis and atopic dermatitis: evidence for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of surface molecules. (Abstract) Arch Dermatol Res 1994,286 : 18816. Zheng Min,Christophers E.,Mrowietz U. Chemotactic activity of purified human T-lymphocytes towards interleukin 8 in patients with psoriasis and atopic dermatitis. (Abstract) Arch Dermatol Res 1995,287 : 36617. Zheng Min,Mrowietz U.,Christophers E. Phenotypic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blood monocyte subpopulations in psoriasis and atopic dermatitis: evidence for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of surface molecules. (Abstract) Chin Med J 1995,108 (3):23818. Zheng Min,Mrowietz U: CCE isolated Monocytes is chemotactic to IL-8. . (Abstract) Arch Dermatol Res 1996,288 : 45419. Zheng Min,Christophers E.,Mrowietz U. Decreased chemotactic activity and increased activation of T-lymphocytes in psoriasis. (Abstract) J Invest Dermatol 1996,106:92420. Zheng Min et chemotactic activity of T-lymphocytes in response to interleukin 8 i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patients with psoriasis and atopic dermatitis. Exp Dermatol 1996,5 :33421. 蔡绥勍,孙国钧,郑敏: 银屑病皮损ICAM-3 表达的免疫组化研究.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7:5(11) 131-13222. Muller R. Zheng Min. Mrowietz U: Significant reduction of human monocyte chemotactic response to monocyte-chemotactic protein 1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and metastatic malignant melanoma. Exp. Dermatol 1997,6: 81-8623. Zheng Min and Mrowietz U.: Phenotypic differences between human blood monocyte subpopulations in psoriasis and atopic dermatitis. J Dermatol 1997,24:. 郑敏等: 以痒疹为皮肤表现的艾滋病. 临床皮肤科杂志 1998,2:11425. 蔡绥勍,孙国钧,郑敏:银屑病患者粘附因子免疫组化研究.中华皮肤科杂志1998,2:79-8126. 郑敏,孙国钧,蔡绥勍:银屑病患者T淋巴细胞化学趋化功能.中华皮肤科杂志 1998,2:8727. Zheng Min et al.: The chemotactic activity of T-lymphocytes in response to interleukin 8 in patients with psoriasis. Chin Med J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1998,2:16628. 郑敏,蔡绥勍,,孙国钧: 恶性黑色素瘤患者T淋巴细胞化学趋化功能. 中华皮肤科杂志 1998,4: 87-9129. 曹越兰,郑敏,商慧英: Reiter 病1例 临床皮肤科杂志 1998,4:26130. 蔡绥勍,陈有英,郑敏: 青霉素诱发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3例 临床皮肤科杂志 1998,4:26831. 郑敏,孙国钧: 恶性黑色素瘤治疗研究进展 实用肿瘤杂志1998,13: 328-32932. 蔡绥勍,,郑敏,孙国钧: 钙泊三醇外用治疗可减少银屑病皮损中ICAM-3阳性浸润细胞的表达. 中华皮肤科杂志 1998:6:360-36233. Zheng M et al.: Significent reduction of T-cell Chemotaxis to MCP-1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and Metastatic Melanoma. Chin Med J 中华医学杂志 英文版1999,112(6):493-49634.邱家全,孙国均,郑敏等:胫前粘液性水肿拌甲亢1例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0;29(5)302-30335.蔡绥勍,,郑敏,孙国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amm-Horsfall 蛋白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0,33: 8-936.蔡绥勍,,林丽萍,茅晓红.曹越兰 郑敏: Q开关Nd:YAG激光治疗135例错误纹眉疗效分析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0;29(1)28-2937.陈积素,郑敏: 血管生长因子与银屑病 国外医学 皮肤科分册 2000.(1)1638.郑敏,蔡绥勍,,孙国钧等 异位性皮炎T细胞化学趋化功能研究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0. 29: (2) 49-5139.金洁,钱文斌,郑敏,R Parwaresch: 小剂量雷公藤内酯醇对K562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00. (21)12:654-65540.朱可建、Mrowietz、郑敏等:Il-8,MCP-1,RANTES 及其受体在树突状细胞中的表达与其趋化性 中华微生物与免疫学杂志 2000.(20)4:344~34541.朱可建、沈倩云、Mrowietz and 郑敏: Human monocyte-dendritic cells both express chemotactic cytokines IL-8,MCP-1,RANT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selectively migrate to chemokines. Chin Med J 中华医学杂志 英文版 2000;113(12)1124-112842.朱可建、Mrowietz、郑敏等:抗CD25单克隆抗体治疗银屑病的初步观察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1 34(2):12543. 戴宇文、毛建华、梁黎、郑敏: 过敏性紫癜患儿T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检测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1,34 (6):45444.Zhu KJ、Shen QY、Zheng Min et al: Effects of calcitriol and its analogues on interaction of MCP-1 and monocyte-derived dendritic cells in vitro. Acta Pharmacol Sin 2001;22:62-6545.黄新炎、郑敏: 激光脱毛的治疗现状 国外医学 皮肤科分册 2001,27(3):131~13446.颜文飞、孙国均、郑敏: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与银屑病 国外医学 皮肤科分册 2001,27(1):10~1247.梁爱民、郑敏、孙国均:儿童线状免疫球蛋白A大疱性皮病1例报告 浙江预防医学2002,103(3):4048.朱可建、周伟芳、周凯、郑敏等:延胡索酸脂对体外培养的树突状细胞分化的影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31(6):453-45649.陈积愫、郑敏: 银屑病血清皮损VEGF表达与临床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2 (35)2: 111-11350.颜文飞、郑敏、孙国均: 银屑病皮损NGF和EGF表达与临床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2(35)2: 94-9651.王建有、郑敏等: SLE患者血清MCP-1和RANTES水平检测与临床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2(35)1:.蔡绥勍、郑敏: 银屑病患者皮损和血清粘附因子表达研究.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2(35)2: 99-10153.郑敏: 银屑病是细胞免疫介导性皮肤病?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2(35)2: 85-8754.朱可建、周伟芳、劳力民、郑敏: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向树突状细胞分化能力研究.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2(35)2: 88-9055.刘伦飞、俞新民、郑敏: 重症药疹分析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2;31(6)302-30356. 刘伦飞、郑敏: CXCR3及其配体与皮肤病 国外医学 皮肤科分册2002;28(5)16657.鲍 彰、郑敏: Fratalkine及其受体与皮肤病 国外医学 皮肤科分册2003;28(6)365-36758.吕中法、伍津津、刘荣卿、钟白玉、郑敏: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毛发生长的研究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2:35(6)47559.蔡绥勍、、姚丽芳、郑敏等: 泛发性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病一例.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2(35)6: 48460.吴贤杰、郑敏: Tarcrolimus外用治疗皮肤病的进展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2(35)6: 491-49361.严建良、周伟芳、周凯、郑敏: 26例梅毒妇女及其子女TPPA、RPR检测结果分析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2 (18)4:414-41562.刘伦飞、周伟芳、周凯、郑敏:1004例支原体性尿道及宫颈炎病原药敏试验 浙江预防医学 2002 14(12)59-6163.蔡绥勍、、姚丽芳、郑敏等: Merkel 细胞癌1例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2,31(5):316-31764.殷文浩、郑敏等: 淋球菌流行株对抗生素耐药性的监测.《浙江预防医学》2003(15)4:29-3065.殷文浩、郑敏: 防御素与皮肤病 国外医学 皮肤科分册2003(29)1:25-2766.邱斌松、殷文浩、陈正行、郑敏: Leser-Trelat 症1例报告 实用肿瘤杂志2003(18)1:54-5567.刘伦飞、郑敏: SLE患者血清I-TAC水平与临床意义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3(36)1:4-668.吕中法、郑敏、蔡绥勍、孙国均:莫能菌素中毒抢救一例.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4):30569.蔡绥勍,、郑敏等: 595nm脉冲染料激光和532nm半导体泵激光治疗蜘蛛痣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3,36(6): 353-35470.朱可建、商惠英、劳力民、郑敏等:银屑病患者T细胞CD25和CD69的表达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3 36(3):142-14471.吕中法、伍津津、刘荣卿、钟白玉、郑敏: 影响毛囊器官型培养中胶元凝胶收缩的几个因素分析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32(4)323-32672.朱 凡、郑敏等: 银屑病患者VEGF受体KDR和FLK-1 表达与血管增生关系研究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3,36(7):365-36773.黄新炎、郑敏: 激光脱毛术后家狗皮肤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变化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 32(4).叶进、劳力民、严建良、郑敏: 伴类白血病反应的脓疱型银屑病1例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3,32(8):47075.殷文浩、郑敏: 302例梅毒患者临床分析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32(12)536-54276.殷文浩、郑敏: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结缔组织病(综述)《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3(29)6: 11:646-64977.殷文浩、劳力民、郑敏等: 僵硬皮肤综合征一例.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3(36)12:32178.黄新炎、郑敏: 外源性α-MSH对翠绿宝石激光脱毛疗效的影响观察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3,(36)11:646-64979.朱凡、郑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与银屑病血管异常的关系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32(6)543-54680.蔡绥勍,、郑敏、陈丽荣: Recurrent Merkel cell carcinoma Chin Med J (Engl)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2003,116(9): 1429-1431 SCI收录81.刘暘、郑敏: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巨噬细胞来源的趋化因子的检测及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1)4782. 殷文浩、鲍彰、郑敏: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MMP-9检测《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2): 77-7983. 蔡绥勍、刘伦飞、郑敏等:组织细胞吞噬性脂膜炎一例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4,37(2): 12284.王建有、陈有英、郑敏:寄生虫病妄想一例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3): 16185.吴贤杰、郑敏、吕中法: 他克莫司对阿糖胞苷引起的离体毛囊损伤的保护作用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6): 36586.刘暘、郑敏: 血清中肝细胞因子与SLE活动性的关系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2):76-7887.吴贤杰,郑敏,吕中法。他克莫司对小鼠触须毛囊体外培养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中国药学杂志》2004,39(5):7-9。EI收录88.傅君芬,戴宇文,梁黎,沈洪强,郑敏:GPI-80表达动态变化与过敏性紫癜患儿病情相关性研究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4,37(6): 338-34089.Zheng Min,Zhu Fan et al: Overexpress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n growth factor receptors in epidermis of psoriasis vulgaris J Invest Dermatol 2004,122(3):862(A1) SCI/ ISTP90.吴贤杰、郑敏、吕中法: 咪诺环素对对阿糖胞苷引起的离体毛囊损伤的保护作用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3(4):289-29491.吴贤杰、吕中法、郑敏等: 毛囊球部细胞体外在胶原/壳聚糖多孔支架上形成皮肤样结构的研究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3(4) 280-28492.吴贤杰、郑敏、吕中法:骨形成蛋白在毛囊中表达意义的研究进展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3(4):369-37393.吕中法、曹越兰、郑敏: 毛囊细胞移植诱导裸鼠毛囊样结构形成的研究.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3(4):286-28894.吕中法、伍津津、刘荣卿、钟白玉、郑敏:培养毛乳头细胞FGF,ET-1,SCF的表达及其生物学特性.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3(4)295-29895.刘暘、郑敏等:SLE患者血清HGF与MMP-9的检测及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研究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3(4):339-34296.蔡绥勍,、陈丽荣、王海军、姚丽芳、郑敏:磷酸化STAT3和p53基因在表皮肿瘤中的表达.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3(4):330-33397.郑敏、吕中法:皮肤毛囊研究进展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3(4):277-28098.刘暘、郑敏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MDC与MMP-9的检测及与疾病活动性关系.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12):.刘暘、郑敏等: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检测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的关系.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4,8(4): .刘暘、郑敏等:SLE患者血清HGF及MMP-9的临床意义及相关机理探讨.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12):703-705101.刘暘、郑敏等:他克莫思对RH-HGF刺激ECV304细胞株表达MMP-9的抑制作用。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3(6):540-5452004年有16篇一级杂志文章102.周建光、郑敏: TARC在某些皮肤疾病的研究进展(综述)《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5(31)1: 29-31103.Cai. Suiqing,Z. Min,C. Rirong: Overexpression of Phosphorylated-STAT3 Correlated with the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of Cutan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J Dermatol. 2005,32:收录104.刘暘、郑敏等: 咪诺环素对rhHGF刺激ECV304细胞株表达MMP-9的抑制作用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95-99105.吴贤杰、郑敏等:阿糖胞苷引起的毛囊损伤的离体模型建立以及他克莫司对其的逆转作用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109-113106.蔡绥勍,、陈丽荣、王海军、姚丽芳、郑敏等: 磷酸化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和上皮钙粘着素尚在表皮肿瘤的表达《中华皮肤科杂志》:(2) 86-88107.蔡绥勍,、郑敏、陈丽荣等: 阿维A对表皮鳞状癌细胞A431细胞株生长及凋亡的影响《中华皮肤科杂志》:(4) 225-228108.周建光、郑敏: 双肺弥漫性钙化灶--右下肺单发型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中华医学杂志》(26)1864-1867109.蔡绥勍,、王海军、郑敏等: 皮肤鳞状细胞癌STAT3和MAPK磷酸化及CYCLIN D1蛋白表达的意义《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19(8):449-454110.张宝荣. 殷鑫浈. 夏昆. 丁美萍. 胡正茂. 郑敏. 刘志蓉. 夏家辉: 一个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病家系的KRT9基因突变分析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4年(21)6:570-111.吴华香,李军,郑敏: 关节型银屑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中华皮肤科杂志》:(5) 170112.高文凤、郑敏: 光过敏与自身免疫病的研究进展(综述)《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5(31)5: 294-296113.温丽虹、郑敏: 自身免疫病的研究进展(综述)《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5(31)5: 291-293114.吴贤杰、郑敏: 肥大细胞增生症与C-kit 《国外医学:病理生理学分册》2005(25)1:87-90115.蔡绥勍. 陈丽荣. 郑敏:细胞信号传导分子与皮肤肿瘤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4年(30)6:393-395116.Cai Suiqing,Zheng Min,et al. Overexpression of Phosphorylated -STAT3 Correlated with the Invasion and and Metastasis of Cutan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J Invest Dermatol (4):A17 (099) Abstract SCI/ ISTP117. Zheng Min et al. Skin-like Structure Generated from Implantation of Hair Follicle Bulb Cells into Collagen/Chitosan Porous Scaffolds in vitro. J Invest Dermatol (4):A99 (590)Abstract SCI/ ISTP118. Zheng Min et al. Protective Effects of Minocycline against Hair Follicle Damage Induced by Cytosine Arabinoside. J Invest Dermatol (4):A99 (589)Abstract SCI/ ISTP119. Zheng Min,Cai Suiqing,et al. The Effects of Acitretin on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Induction in Non-Melanoma Epidermal Squamous Carcinoma Cells. J Invest Dermatol (4):A17 (100)Abstract SCI/ ISTP120..Lu Zhongfa,Zheng Min et al: Biological Characterizaton ofcultured dermal papilla cells and hair follicle regeneration in vitro and in vivo…J Invest Dermatol : (4):A100 (595)Abstract SCI/ ISTP121.周建光、郑敏等: 疑难病例评析: 双肺弥漫性钙化症-右下肺单发型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中华医学杂志》(26):1864-1867122.周建光、郑敏等: POEM 综合症《中华皮肤科杂志》2005(38)10:647123.傅君芬、梁黎、董关萍、王秀敏、郑敏: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5(38)7:429-431124.蔡绥勍,、陈丽荣、郑敏等: 伊曲替酸对表皮鳞癌细胞信号转导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中华肿瘤杂志》2006(28)1:21-24125.吕中法等、郑敏: 培养毛乳头细胞生物学和毛囊重建的研究. 《中华皮肤科杂志》(2)64-67。126.郑敏:银屑病发病机制研究的问题与方向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6(39)3:121-123127.蔡绥勍,、陈丽荣、郑敏等: 伊曲替酸诱导上皮鳞癌细胞凋亡及相关信号途经的改变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35(2):182-188128.满孝勇、郑敏: 银屑病治疗进展《中华皮肤科杂志》2006(39)3:174-177129.Zheng M,et al: Express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um growth factor receptor 3 on keratinocytes in psoriatic epidermis. J Invest Dermatol (4) Abstract. SCI/ ISTP130.Man SY,Zheng M,Yang XH: Calcium enhance mRNA expression of VEGFR1,VEGFR2 and VEGFR3,but not Neuropilins on epidermal keratinocytes. J Invest Dermatol (4)Abstract SCI/ ISTP131.Yang XH,Zheng M,Man SY et al: 17βestradiol enhance the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 in HaCaT cell line. J Invest Dermatol (4)Abstract SCI/ ISTP132.Cai SQ,Zheng M,et al: Acitretin Induces Apoptosis and Change of Relative Signaling Pathway in Epidermoid Carcinoma Cell Line. J Invest Dermatol (4)Abstract SCI/ ISTP133.Zhou JG,Zheng M,et al: 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Expression in Murine Lupus Nephritis. J Invest Dermatol (4)Abstract SCI/ ISTP134.Zhang XQ,Zheng M,et al: Effects of 8-methoxypsoralen on melanocytes adhesion,migration and expression of MMP-2 in vitro. J Invest Dermatol (4)Abstract SCI/ ISTP135.Zheng M、Liu Yang,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level of MDC and MMP-9 and disease activity in patients with Invest Dermatol (4):Abstract SCI/ ISTP136.蔡绥勍,陈丽荣,郑敏: 伊曲替酸诱导上皮鳞癌细胞凋亡及相关信号途经的改变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35(2):182-188137.满孝勇、郑敏: 银屑病发病的遗传与免疫机制研究进展《中华皮肤科杂志》(综述)(4):238-240138. Lu Zhong-fa,Zheng min et al: Bi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cultured dermal pappilla cells and hair follicle regeneration in vitro and in vivo. Chin Med J 2006 (4):收录139.徐玮、郑敏: 神经营养素在特应性皮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综述)《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32(3)165-167140.江建雄、郑敏: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研究进展(讲座)《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32(3).赵璐、郑敏: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皮肤表现和治疗进展(综述)《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32(3)153-155.

李伟达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由于我国地处位置在日本的西方,因气候原因核电站事故对我们的影响不大,但也不排除春季有东南风出现。此时,核泄露事故可能会对我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除了一些必要的防范措施外,饮食上我们应该吃什么好呢? 其一,应补充优质蛋白质,这是为了增强人体对放射性物质损害的抵抗能力。优质蛋白质包括如鸡蛋、瘦肉、鱼、牛奶、大豆、动物内脏等食物。补充优质蛋白,可以减轻放射损伤,促进恢复,还可增强机体对辐射的抵抗力。 其二,要改变脂肪酸摄入比例,增加必需脂肪酸和油酸的摄入,降低辐射损伤的敏感性。如葵花子油、大豆油、玉米油含必需脂肪酸亚油酸较高:野茶油和橄榄油含油酸较高。但由于辐射可引起血脂升高,因此,不宜提高脂肪的总摄入量。 其三,要多吃水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果糖,果糖对防治辐射损伤有较好的效果。 其四,要补充多种维生素。电离损伤主要是自由基引起的损伤,因此,预防辐射损伤应补充大量的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E 和β-胡萝卜素,以及维生素K、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和泛酸。可选择柑桔、山楂、猪肝、猪血、枣、香菇、木耳、银耳、大枣、蜂王浆、猕猴桃、草莓、花生、西红柿、萝卜、荠菜、卷心菜、油菜、雪里蕻等绿叶蔬菜,这些营养素可促进细胞间质的形成,稳定体内酶系统的功能,以减轻自由基带来的损伤。 其五,要多喝绿茶。在放射性物质环境下应多喝绿茶,因为,绿茶可以加快体内放射性物质的排泄。 其六,还要多吃一些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大家注意到了,日本政府为了避免居民受到辐射伤害,采取许多的措施,其中一项就是向污染区的居民发放了碘片,这是因为放射性碘元素容易进入人体生物组织,并导致白血病或甲状腺癌。人体在服用碘片之后,体内有了足够多的碘元素,从而防止放射性的碘元素乘虚而入。

早在2004年卫生部门有关单位即开始了关于防辐射药物的研究。先后有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河北医学科学院的专家发表了关于灵芝孢子粉抗辐射的研究成果。下面是相关文献出处:1、颜燕; 徐建华,灵芝孢子粉抗辐射功能的研究.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4年05期2、仝国辉; 马玲,灵芝孢子粉的免疫调节及辐射防护作用研究.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4年02期3、陈润; 林健,灵芝全芝孢子粉抗辐射作用的研究.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7年02期4、余素清; 吴树勋,灵芝孢子粉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抗~(60)Co辐射效应.中国中药杂志.1999年07期实验证明:灵芝孢子粉对放射性物质持续照射小鼠导致的死亡率有明显的下降作用。可增强小鼠脾脏功能、提高小鼠免疫力。

大三阳HBsAg, HBeAg and Anti-HBc positive小三阳HBsAg, Anti-HBe and Anti-HBc positive; 肺结核tuberculosis,简称.仅供参考哦

Big Three PositiveSmall Three PositivePulmonary Tuberculosis 可参考:乙肝小三阳与HBV DNA定量结果的关系探讨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tection Results of HBV with "Small Three Positive" and HBV DNA Level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06年02期肺结核合并肺癌临床分析A clinical study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complicating lung cancer <<北京医学 >>2006年02期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李爱琴

尚兵朱立*任天山李家熙*

(卫生部工业卫生实验所,北京100088)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北京100037)

摘要用固体径迹探测器对14个城市1524间房屋进行了氡浓度测量,氡浓度均值为()Bq·m-3。其中有92间房屋中氡浓度超过100Bq·m-3,12间房间中氡浓度超过200Bq·m-3,分别占测量总数的和。对可能引起室内氡浓度增高的因素,如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的背景、建筑材料、土壤地基、通风、地热水应用以及地质裂隙带等因素进行了分析,对降低和控制室内氡浓度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室内氡浓度影响因素控制对策

1前言

氡普遍存在于人类的生活空间。室内氡对健康的影响已受到社会普遍关注。1989年国际原子能机构向各成员国政府建议开展“人类环境氡调查”的研究工作。到1997年美国已测量了1100万间房屋中的氡浓度、英国测量了35万间房屋中的氡浓度,这是迄今为止所进行的最大规模的室内环境氡的研究。美国的目标是到2000年争取对2000万间房屋(约占应测房屋的25%)进行氡的检测;对75万户房屋进行降低氡浓度的改造,对50万户新建房屋采取防氡措施。英国卫生署和环境署联合发表的《国民健康》倡议中把减少室内氡作为主要目标之一。我国卫生部1996年颁布了《住房内氡浓度控制标准》,并制定了配套的《地下建筑氡浓度控制标准》、《地热水应用中的放射性防护标准》和《建筑材料放射性限值标准》等国家标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住房制度的改革,我国居民的住房条件和房屋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对居住环境的空气质量,特别是室内氡对健康影响的关心日益增加,促使放射防护工作者对我国室内氡的普遍水平、来源和潜在危害进行研究和评价。近几年我们用LIH固体径迹探测器对我国部分城市和一些热点地区室内氡进行了测量,对可能引起室内氡浓度增高的因素,如土壤226Ra的含量、土壤地基、通风、建筑材料、地热水应用以及地质裂隙带等因素进行了分析,对降低和控制室内氡浓度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2材料与方法

氡探测器

采用LIH型α径迹探测器(Alpha Track Detector,ATD)测量室内氡的浓度。探测装置由扩散杯、CR-39径迹片和滤膜三部分组成,通过使用不同渗透率的滤膜控制扩散杯的空气交换率,阻止氡子体和220Rn进入。探测器在核工业总公司第六研究所标准氡室进行刻度。对222Rn的刻度系数(CF)为·cm-2(kBq·m-3·h)-1,不确定度为±5%。径迹片的平均本底径迹密度为·cm-2。

测量方法

径迹片使用前保存在镀铝膜塑料袋中,到现场后取出,固定在扩散杯的底部,待滤膜安放好后,将探测器放在选定的测量位置,记录放置时间(t1)。暴露一定时间后,收回探测器,取出径迹片,记录回收时间(t2)。径迹片送实验室蚀刻、测读。每片径迹片用定倍率400的光学显微镜人工读数。每个视域面积为,每片测读60个视域,全部扫描面积为。根据CF值和径迹片上径迹的净计数计算被测场所的222Rn平均浓度。

计算方法

222Rn浓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地球化学环境:农业·健康

式中:c(222Rn)表示暴露t期间被测场所的平均222Rn浓度(Bq·Im-3):N222Rn和NB分别表示222Rn暴露片和本底片的径迹密度(Tr·cm-2);CF为探测器对222Rn刻度系数[Tr·cm-2(kBq·m-3·h)-1];t为暴露时间,t=t2-t1(h)。

3结果与讨论

我国部分城市室内氡浓度

我国14座城市居民住宅内氡浓度的测量结果见表1。为了便于比较,探测器主要布放在平房或楼房的一层(不包括地下室),暴露时间为3~6个月。1524间房屋中氡浓度的算术平均值为(±)Bq·m-3;几何平均值为·m-3。室内氡浓度高于平均值的城市有8个,分别是上饶、平凉、广州、珠海、黄山、青岛、拉萨和北京。其中上饶最高(·m-3),海口最低(·m-3)。有92间房间中氡浓度超过100Bq·m-3,占测量总数的,有12间房间中氡浓度超过200Bq·m-3,占测量总数的。室内氡浓度的最高值为596Bq·m-3,出现在上饶的平房内。

表2列出了国内外采用类似累积测量技术进行室内氡浓度调查的结果。与其他国家比较,我国14个城市室内氡浓度均值(·m-3)比瑞典的国家均值(108Bq·m-3)低;比英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的均值高,与美国最近报道的42Bq·m-3的国家均值非常接近。但与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部分省市氡浓度的调查结果(24Bq·m-3)及北京(37Bq·m-3)[10]、深圳(34Bq·m-3)的相关调查相比要高。引起这一差异的原因可能与调查选择的房间不同有关,本次着重测量平房和建筑物低层房间的氡浓度,而上述所列调查为得到地区代表值选择了不同类型和不同楼层的房间。另外生活方式的改变如空调普及后室内自然通风率的降低以及使用较高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的掺渣建材、石材装修等也可能导致室内氡浓度增高。

氡易析出区(Radon-Prone Areas)

目前对于居室内的氡浓度各国所采用的行动水平并不一致,除考虑调查的氡水平年均值外,也考虑到地区的分布、国家政策及经济能力等因素。我国《住房内氡浓度控制标准》将房屋分为现有和未来新建两种,氡浓度的控制水平分为200和100Bq·m-3EECRn。假设室内平衡因子为,相应氡浓度分别为400和200Bq·m-3。从本调查看,14个城市室内氡浓度的均值为·m-3,中位值为·m-3,约为现有房屋控制水平的十分之一。

为了有效地控制和治理室内氡,有人提出了氡易析出区的观点。美国根据土壤铀含量和地质岩性绘制了氡潜势图,铀含量>50×10-6为氡的高潜势区,照此划分美国全国约有1/3的地区被确定为具有高氡潜在地质背景区。也有人建议参考地质资料结合实测结果,将有较大百分数的房屋氡浓度超标地区作为氡易析出区。如英国将室内氡浓度超过国家制定行动水平(200Bq·m-3)的房屋的百分数大于1%的地区作为氡易析出区。对于氡易析出地区要求增加检测密度,如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建议氡易析出地区每栋房屋应该进行氡气测量,氡浓度超标的房屋建议房东采取降氡措施。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仅有上饶地区的1间房屋氡浓度超过我国规定的控制水平(400Bq·m-3),占上饶地区测量总数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有2个城市(上饶和珠海)分别有>10%和>1%的房屋中氡浓度超过了100Bq·m-3和200Bq·m-3,已接近和达到英国氡易析出区的水平。由于本次调查样本量小,而且选择的是平房和建筑物低层等氡浓度可能高的空间,也没有包括地下室、煤渣砖建筑物、窑洞等高氡房屋的测量结果,因此所给数值的误差较大。对于百分数较高或超标地区还需要深入研究,鼓励当地居民测量居住房屋中的氡浓度,增加测量的样本数,从而得到较为可靠的地区代表值。

表1中国部分城市室内222Rn浓度(Bq·m-3)

注:表中Xm示算术均值;SD示标准差;Min示最小值;Max示最大值;N为氡浓度超标房间数;P为氡浓度超标房间的百分数。

表2一些国家和地区室内222Rn浓度(Bq·m-3)

注:表中Xg示几何均值,其他符号同表1。

室内氡浓度增高的可能因素

对调查发现的高氡房屋进行了较仔细的分类测量,对引起氡浓度增高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以下是引起室内氡浓度增高的可能因素的分析。

土壤中226Ra含量与室内氡浓度的关系

226Ra是222Rn的直接母体,广泛分布在自然界的岩石和土壤中,与岩石的岩性有关,其中花岗岩中226Ra的含量最高,尤其是壳源型重熔花岗岩,其次是页岩、石灰岩和砂岩。土壤中226Ra含量相当大程度上受控于其母源物质。参照全国土壤调查结果,对成土母质以花岗岩为主的青岛、珠海和以砂页岩为主的海口等地区室内222Rn浓度进行了3个月以上的累积测量。结果见表3。从初步得到的结果看,室内空气中222Rn浓度与土壤226Ra的含量密切相关(r=),两者相关关系如下:

地球化学环境:农业·健康

表3土壤226Ra含量和室内222Rn浓度

房基土壤的贡献

表4是在建筑物周围测量到的土壤氡析出率和该建筑物内的222Rn浓度。根据文献[19]提供的参数,用实际测量的土壤氡析出率估算了底层房间中的222Rn浓度和地基土壤222Rn进入室内的比率。结果表明,室内222Rn浓度与土壤氡析出率密切相关(r=)。建筑物地基及周围土壤是底层房间中222Rn的最主要的提供者,其进入率约为50%。

表4室内222Rn浓度的实测值与估算值

表5是甘肃陇东地区窑洞中222Rn浓度的测量结果。结果表明,窑洞内平均氡浓度为170Bq·m-3,为该地区其他类型房屋的倍,其中有12间窑洞超过200Bq·m-3,有2间窑洞超过400Bq·m-3,分别占测量总数的和。该地区土壤中铀和镭的含量(·kg-1和·kg-1)在正常本底范围内,由于建筑物直接取材于孔隙度大、析出率较高的黄土,建成后基本不装修,地面和墙体为裸露的土壤,加上窑洞结构不利于通风,所以窑洞中的氡浓度比普通房屋高很多。

表5窑洞中的222Rn浓度

地质裂隙带的影响

在铀本底和地热水氡水平相近地区,显然建筑在地质裂隙带上方房屋中的氡浓度明显高于非裂隙带(表6),两者之比从几倍到几十倍。较高的放射性核素背景是土壤氡的源头,而地质裂隙又为地下深层氡向地面转移提供了通道。本次测量的最高值为892Bq·m-3,已超过我国规定的室内氡浓度限值(400Bq·m-3)2倍以上。室内氡浓度与地质构造有明显关系。

表6建筑在地质裂隙带上方房屋中的222Rn浓度

煤渣砖的使用

目前在我国使用的建材中对室内氡的贡献较大的是放射性核素含量较高的煤渣砖或掺有粉煤灰的水泥砌块等材料。这类建筑材料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等省。表7是在上饶、黄山和成都3个地区煤渣砖建筑物中的测量结果。上饶地区煤渣砖房屋中的氡浓度的均值为·m-3,是普通房屋(·m-3)的倍。黄山地区煤渣砖房屋中的氡浓度的均值为·m-3,是普通房屋(·m-3)的倍。两个地区分别有8%和1%煤渣砖建筑物超过了400Bq·m-3氡浓度控制限值。由于用煤渣砖建筑的房屋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需要加强对用高放射性核素含量的煤渣砖或类似产品建造的房屋进行监测和治理。

表7煤渣砖房屋中的氡浓度

装饰石材

我国是石材大国,随着室内装修业的兴起,美观、耐用的天然石材成为室内地面装修的主要选材之一。表8为采用不同γ辐射剂量率级别的石材装修后室内氡浓度的测量结果。不同类型的石材丫辐射剂量率是不同的,用表面7辐射剂量率高的石材装修后,房间里的氡浓度有升高的趋势。使用C类石材装修的房间中氡浓度的均值(·m-3)为该地区调查均值(·m-3)的倍。另外室内氡浓度还取决于石材的风化程度,风化程度高的石材氡更容易析出。由于调查样本数量少,这一组数值仅仅是初步的估算。值得注意是我国石材装修具有相当广阔的潜在市场,如果不合理使用很可能造成居住环境氡水平的增高。因此装修中选择放射性含量合格的建材非常重要。如北京地铁内部也采用大量石材装修,由于选用材料的放射性含量较低,加上良好的通风系统,即使修建在地下,里面的氡水平(·m-3)仍然很低。

表8石材装饰房屋中的氡浓度(Bq·m-3)

①按《天然石材产品放射防护分类控制标准》JC 分类。

地面材料及状况

同一建筑物采用不同地面材料,房间中的氡浓度也有较大差异。表9为不同地面材料房间中的氡浓度。北京市区的一些老式房屋,地面多为木地板或地砖,由于年代久长,地板的损坏程度严重,地基土壤产生的氡很容易通过地板上的缝隙进入室内,造成房间中氡的累积;而采用混凝土处理后房间(对照组)中的氡浓度有所降低。

表9使用不同地面材料房间中的氡浓度

通风

通风是影响室内氡浓度的重要因素,空调使用使得人们在炎热夏季也要紧闭门窗以保持适宜的温度。表10是在使用和未使用空调的建筑物中测量的氡浓度。数据表明:使用空调房间的氡浓度明显高于不用空调的房间,比值为~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我国空调的普及率还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因此应提高公众自我保健的意识,合理使用空调,适当开窗换气,以防止氧浓度在房间里的累积。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很快,高层建筑的新建量居世界之首。这些新颖、美观的建筑物使城市的面貌得到了改观,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一些新型窗墙连体全封闭式的建筑物,窗户无法打开,只能靠中央空调换气,为了节约能源,建筑物的密闭程度很高,氡浓度随之升高。表11是对一座全封闭式建筑物中氡浓度的测量结果。结果表明房间里的氡浓度与通风量有明显关系,走廊风量较大,氡浓度的测值较低(·m-3)。房间中的风量较小,测值偏高(·m-3)。该建筑物中氡浓度的均值为·m-3,比该地区的普通建筑物中的氡浓度均值高出50%。

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靠自然通风的旧住宅,室内外空气交换一次大约需要一个小时,相应通风率为1ach,夏季可达2ach。而较新住宅的密封性通常更好,其自然空气交换率降低到。通风率的降低,不仅使室内氡浓度提高,而且还会使其他污染物得到累积,全封闭式建筑对健康的影响应引起注意。

表10使用空调和不使用空调房间中的氡浓度(Bq·m-3)

表11全封闭式建筑物中的氡浓度(Bq·m-3)

地热水的应用

我国地热水资源非常丰富,近年来的开发利用也十分活跃。表12是在海南岛温泉旅馆、西藏地热发电站和湖北地热水理疗医院测到的结果。由于一些地热水中氡含量较高,用水过程中氡从水中扩散出来,使房间里的氡浓度明显增高。从表12结果可以看出,使用地热水后,房间的氡浓度与使用前相比提高了~倍。地热水的开发利用带来了明显的效益,其利用过程所带来的放射卫生防护问题也值得研究。

表12使用地热水房间里的氡浓度(Bq·m-3)

:使用地热水前测量的结果。]]

降低室内氡浓度可有效地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已被许多国家列为卫生保健的主要目标。从欧美的经验可以看出,建筑物选址和建造时建筑物地基防氡处理可以有效控制氡的进入。很多国家开展了建筑物降氡技术的研究,其目的是从源头上把关,修建低氡建筑物。我国房屋基数居世界之首,如果控制得当可使公众的集体受照剂量大幅度下降。因此应加快地质填图的研究,尽快绘制出全国范围的地质潜势图,使建筑商在选址时有所依据,’尽量避开高铀、镭含量的地段或氡易析出区。应开展建筑物防氡技术的研究,制定有关设计和施工标准,在不能避开高氡潜势地段的情况下,应采用密封地基或设置减压系统等防氡技术排除来自地基的氡。应加强建材市场和房屋交易市场的管理,出售的建材和住房应有放射性含量检测数据,使购买者避免因氡浓度超标而蒙受损失。对于正在使用的房屋,如氡浓度超标可采用封堵地面裂缝、喷涂防氡涂料等措施将房间中的氡浓度降下来,加强通风和使用空气净化器也可达到同样的目的。

参考文献

英国对住宅氡水平的普查——1997年回顾,国际原子能机构<报刊文摘>78期,1997

GB/T 16146-1995.住房内氡浓度控制标准.卫生部1996年颁布

GB 16356-1996.地下建筑氡及其子体控制标准.卫生部1996年颁布

GB .地热水应用中的放射性防护标准.卫生部1996年颁布

GB .建筑材料放射卫生防护标准.卫生部1986年颁布

施锦华等.我国部分地区空气中氡及其子体α潜能浓度调查研究(1983~1990)辐射防护,12(2):164~171:1992

任天山,林莲卿,陈志鹏等.北京地区室内氡水平及影响因素.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4):

蔡勇明,唐文祥,陈佳慎等.深圳特区公共场所222Rn浓度调查.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5):

张淑蓉,潘京泉,李允兴等.我国土壤中放射性核素水平与分布.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增刊2):1

尚兵,张林,陈斌等.我国部分地区220Rn浓度的测量.中国预防医学杂志.(1):20~25

翁宝山.建筑物内氡含量的探讨.核子科学,1993,30(3):219~229

尚兵,王作元,高平印等.中国甘肃东部地区居民窑洞中的氡浓度,辐射防护,1995,15(6):461~463

尚兵,曾力,唐莉等.北京地下铁道环境放射性水平及其工作人员受照剂量评价.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6):401~

何雪冰,刘宪英.中央空调节能有关问题的探讨.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1(4):40~(8):

俞义樵,任天山.建筑物的降氡方法.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1(4):55~

Oge US envirnmental agency's strategy to reduce risks of ~4:343~354,1994

Shangbin Tracks and Radiation (14):451~45

George C A et and methods for measuring radon/thoron and their progeny:calibration intercomparison and particle of the 7th Tohwa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Symposium,Radon and thoron in the human ~15

Coleman K..Hughcs 's the radon?T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in washington ~4:211~

Kendall in the United of the 7th Tohwa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and thoron in the human ~

Marcinowski F.,Lucas residential radon 1990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adon and Radon Reduction Technology:Vol.Ⅱ.Atlanta,GA:;E ;B.Ⅳ.

UNSCEAR 1993 Report

Kobayashi et wide survey of indoor radon concentration in of the Third Intcmational Symposium of environment;Mito,Japan;13~ Atomic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63~

1、多吃蛋白

都知道蛋是补充蛋白质最好最直接的食物,日常就可以吃,但是这里的蛋是指蛋白,蛋黄是不算的,蛋黄中的胆固醇很高,只吃蛋白就好,鸡蛋鸭蛋鹅蛋等都有这个功效。

2、多喝牛羊奶

奶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可以补充人体所需,这里面说的奶最好是纯奶,乳酸菌饮料是没有这个效果的。

蛋白质,是构建身体原材料最主要的物质,除了胆汁、尿液以外,都需要蛋白质合成。

蛋白质不足,就像房子缺少原料,轻则会导致营养不良、疲乏无力、体重下降、抗病力减弱,重则使机体无法正常运行,面临死亡。

然而根据《中国预防医学杂志》发布的“1989-2009年中国九省(区)18~45岁居民膳食蛋白质摄入状况及变化趋势”数据显示:我国居民膳食蛋白质摄入状况呈明显下降趋势。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蛋白质过多或过少皆有害 3类食物补充蛋白质

多吃些瘦肉、鱼,蛋、牛奶、豆及豆制品。

荤菜冷了还能吃吗

荤菜冷了还能吃吗,有的人为了赶时间都是会选择吃凉的菜,如今许多人都不注重饮食习惯,经常吃的菜为了方便不加热就这么吃了,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坏处。不过吃冷菜的危害不可小看,下面是荤菜冷了还能吃吗。

熟的肉凉了是否可以吃,需要根据存放的时间决定,同时还需要观察肉是否出现了变质,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熟的肉如果只是短时间存放,且储存方式正确,比如放在保鲜盒当中,然后放在冰箱里面储存,能够延长肉的保存时间,而且能够抑制细菌滋生,防止发生变质,避免串味,这种情况下是可以吃的。

但如果熟的肉长时间存放,同时还处于温度比较高的环境,就可能出现细菌滋生或者是病原菌滋生,也会导致肉当中的营养物质流失,口感变差,甚至出现腐臭味,说明发生了变质,如果继续进食对于自身的健康非常不利,所以不可以吃。

肉类食物不容易保存,建议尽量根据个人或者是家庭的进食量制作,保证肉的新鲜度,避免营养物质流失,口感相对也比较好。另外,在吃肉类食物的时候,还需要适当吃一些蔬菜或者是水果,以保证营养均衡和多样化,也能够避免摄入过多肉类食物造成体内脂肪堆积。

最好不要吃冷的,因为1、冷饭一般到位里面会产生大量的胃酸,胃酸一多,我们的胃部就会出现隐隐的疼痛感。情绪不佳,消化功能减退变慢。冷饭还是建议您该倒掉的还是倒掉,或者是尽可能的少做些。

2、对于身体寒性较大的人群来说,就更加要少吃过凉的食物,对于女性来说,本就是阴性的属性,过多地使用过凉的食物,很容易在月经期间产生经痛等生理反应,也会引起女性疾病的发病率。所以,过凉的食物要少吃,改善身体的体质。

3、而对于胃肠不好的人群来说更应该少吃凉的食物,少吃刺激性的东西。过凉的的食物很容易刺激肠道和胃部,使之剧烈收缩,就会产生腹泻,胃痛等症状。还有对于身体虚弱,术后,老年人来说就更加不要吃太凉的食物了,可能会引起其他病症的产生。

1、凉菜有损于脾胃功能。众所周知,小米粥养胃,喝点红糖水也是很养胃的。通常养胃的食物都是温热的食物,冷饭属于寒性食物,长期食用会导致慢性胃炎,吃过冷饭之后会有胃疼的感觉,这是一个前兆,希望大家不要忽视。

2、就营养方面来说,冷饭一般都是吃剩下的食物,放入冰箱或常温的环境中,极易滋生细菌,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增加胃病的发生。冷饭建议你不要直接吃,还是先加热后吃,这样也不会导致营养被破坏的可能性。

3、为什么冷饭对胃的消化不利呢,首先,冷饭在体内一般都会产生大量的胃酸,胃酸一多,我们的胃部就会有隐隐的疼痛感。心情不好,消化功能下降速度减慢。你最好还是把冷饭倒倒,或者是尽量少吃。

4、如果身体体寒性比较大,就更要少吃凉性食物,对女性来说,本就是阴性,食用过凉的食物,很容易在月经期间产生经痛等生理性反应,也会导致女性出现疾病。因此,过冷的食物要少吃,以提高身体素质。

5、胃肠不好的人不应该多吃冷的食物,少吃刺激物。食物太冷容易刺激肠道和胃部,使其剧烈收缩,就会出现腹泻、胃痛等症状。另外对于身体虚弱的人,手术后,老人更不能吃过凉的食物,也有可能引起其他疾病。

隔夜菜含有亚硝酸盐

有毒性、会致癌?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所谓“隔夜菜”,并不是单单指当天吃剩下、放到第二天的菜。科学来说,放置时间超过8-10小时的菜,都属于隔夜菜。

而食物放置的时间越长,里面的亚硝酸盐含量也会随之增多。不少人总担心吃了会引起亚硝酸盐中毒,甚至导致癌症。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1、亚硝酸盐本身并不致癌

实际上,亚硝酸盐本身并不致癌。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环境中,尤其是在食物中,比如: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大约为4mg/kg,肉类约为3mg/kg,蛋类约为5mg/kg。而蔬菜水果在被采摘收割之后,还会不断地产生亚硝酸盐。

另外,亚硝酸盐也是可以合法使用的食品防腐剂,只要在国家范围标准内,是没有健康风险的。比如:我们生活中常吃的火腿、腊肉等腌制食品中,就可能添加了亚硝酸盐。

2、一定条件下,亚硝酸盐有毒害

不过,大家总说隔夜菜有毒性、会致癌,也不完全是空穴来风:

一方面,如果短期内摄入过量的亚硝酸盐,会造成急性中毒,影响红细胞的运作,使得血液不能运送氧气。轻则可能出现头晕无力、胸闷气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唇指尖变成蓝色等症状;严重则可能导致脑部缺氧,甚至死亡。

另一方面,亚硝酸盐进入胃部这个酸性环境后,会跟吃下去的蛋白质发生反应,产生真正具有致癌作用的亚硝胺。长期大量食用,就可能导致细胞突变,甚至诱发胃癌、食道癌、肝癌、结肠癌等多种癌症。

3、隔夜菜中亚硝酸盐超标了吗?

据《中国预防医学杂志》,成人口服亚硝酸盐的最低中毒剂量约为300mg-500mg,摄入1-3g可导致死亡。

这是什么概念呢?一般在冰箱冷藏室里存放24小时的隔夜菜(不算腌制蔬菜、加工肉类),亚硝酸盐含量不会超过10mg/kg。

所以,隔夜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离中毒剂量还相差很远,没那么容易引起急性中毒,偶尔吃一点问题不大,大家没必要“谈隔夜菜色变”~

这4种隔夜菜太危险

吃不完最好倒掉!

那么,隔夜菜可以放心大胆地吃了吗?不行!

这是因为隔夜饭菜在存储、二次加热的过程中,很可能导致营养大量流失,还容易滋生细菌,食用后易引起肠胃不适甚至食物中毒。尤其是以下4种隔夜菜,对身体的隐藏危害较大,吃不完最好倒掉:

1、隔夜绿叶菜

常吃绿叶菜好处多,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应吃够300~500克蔬菜。但有一句老话说得好:“宁剩荤,不剩素。”

蔬菜经过久放和再加热,营养流失多,口感变化大,还更易变质;而且,相比肉类、水果等食物,绿叶菜本身硝酸盐含量就比较高,煮熟后如果放置的时间过久,在细菌的分解作用下,硝酸盐还会被还原成亚硝酸盐,不利于身体健康。

若是存放不当,亚硝酸盐的含量还可能超标!浙江宁波食检院曾做过一个实验,发现芹菜、油麦菜、空心菜等绿叶菜,经过炒制后,放在25℃的常温环境下储存,24小时后,亚硝酸盐含量达到了惊人的100mg/kg以上。

【小贴士】:虽说不谈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偶尔吃一点也可能不会有大问题,但还是建议绿叶菜不要隔夜后食用。

2、隔夜海鲜

螃蟹、鱼类、虾类等海鲜都是高蛋白食物,如果当天没吃完再隔夜吃的话,有可能会产生蛋白质降解物,容易损伤肝、肾功能。

另外虾、蟹等海鲜类产品,它们的肠胃中可能存有各种细菌和腐败物质。如果不趁着新鲜时烹煮,可能会从内到外出现腐败!

3、隔夜银耳蘑菇

很多人会炖一锅银耳汤放在冰箱里,分好几次吃。但这样的做法其实是很危险的!

不论是室内栽培的银耳或是野外的银耳以及蘑菇类,煮熟后如果放的时间较久,比较容易滋生细菌,吃了之后可能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小贴士】:银耳汤密封好放冰箱里冷藏1-2天,是可以的;但超过3天,最好别喝了;而碗里吃剩下的银耳,如果没有冷藏储存,第二天最好就不要吃了。

4、隔夜“溏心蛋”

比起熟透的白煮蛋,很多人更爱吃半生不熟的“溏心蛋”。可是这种半熟蛋杀菌不彻底,可能含有沙门氏菌等多种致病细菌;久放就更容易滋生细菌,食用后会危害肠道。

【小贴士】:如果第一次鸡蛋煮熟了,而且在低温、密封情况下储藏,这种情况下一般隔夜吃问题不大。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李雪风

纪宇著有《微表情与身体语言》一书。先后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多项、研发了军人职业枯竭等心理测量工具,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有影响力论文十余篇,曾获得武警医疗成果奖两项。主编《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复习指南与真题详解(新教材心思路)》(机械工业出版社)。多次再版,当当网畅销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全日制硕士,临床医学学士。擅长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主要咨询领域:生活减压、人际沟通、情感问题(亲子、恋爱、婚姻等)、自信力培养、潜能开发等。中文名:纪宇外文名:YuJi民族:汉职业:心理咨询师微表情专家国家心理咨询师考试辅导教材主编代表作品:《微表情与身体语言》综艺节目致力于心理学培训2005年以来培养心理咨询师过万名,被誉为心理咨询师培训教父。土豆网上心理学培训课程点击率之首。主编《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复习指南与真题详解(新教材心思路)》(三级二级各一册)。这两本书是国内唯一根据新教材编写的辅导书,该书多次再版,当当网畅销书。纪宇教授讲授的心理学课程,讲课风趣幽默,融理论、实践和科研于一炉,被评为学生最喜爱的教师。他还在企事业单位及大众中间开展婚恋情感、人际沟通、职场减压、营销心理、广告心理、情商与影响力、心理保健、团体心理训练等大型讲座,每场均有数百人之多。应邀参加天津电视台和天津电台《我要说声谢谢你》、《共享阳光》《百姓故事》等多期节目,为各类人群进行心理指导。个体心理咨询曾应邀参加奥运安保心理保障工作。主要擅长企业员工心理测评,学生心理测评、健康风险测评等担任多家心理咨询机构的专业顾问。擅长: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精神分析、认知疗法、压力管理、行为训练、催眠、意象对话治疗、音乐疗法、绘画治疗、口吃矫正、儿童多动障碍等等。主要咨询领域:生活减压、人际沟通、情感问题、自信力培养、潜能开发、自闭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抑郁症、神经衰弱、适应障碍、口吃矫正、儿童多动障碍尤其擅长微表情分析与强迫症治疗。著有《微表情与身体语言》一书发表学术论文1.PolicePersonnelEncounterHIV/AIDS:Knowledge,Attitudes,andBehaviorAmongPolicemeninChineseyoungArmedpolicemen,(InPress,SCIE).2.武警某部干部人群健康相关行为的调查.《中国行为医学科学》.3.中国武警哨兵部队环境支持调查表的编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4.执勤岗位哨兵人格与心理健康相关分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5..《中华流行病学杂志》6.武警战士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logistic分析.《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7.武警军官压力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职业与健康》8.健康危险行为对武警干部自评健康的影响分析.《中国公共卫生杂志》9.S-腺苷高半胱氨酸水解酶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近况.《药学进展》10.武警某部战士健康行为调查分析.《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1.计算机软件在我国健康管理服务中的应用.《中华全科医师杂志》12.植物生物碱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药学进展》13.加兰他敏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天津药学》14.某医院Ⅱ类环境细菌学监测.《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很多人经常会受到脚臭的困扰,鞋子刚刚脱下,一股不可描述的气味就迎面扑来。这种气味不仅自己闻着不舒服,也影响自己的社交,说不定还能把女朋友熏跑。

提到脚臭,很多人往往错误地认为是脚气引起的。虽然脚气可以导致脚臭,但脚气和脚臭不能划等号。脚气是真菌感染引发的皮肤病,除了能够让鞋臭、袜子臭、脚臭,还会使脚部发痒,甚至脱皮、长泡。而单纯的一只臭脚经常看起来是没有起泡和脱皮的。

脚臭与汗液分泌密切相关。人的脚掌上有丰富的汗腺,单位面积上的汗腺数量是身体其他部位的2-4倍。脚掌上的汗腺每天分泌出的汗液可达几十毫升至几百毫升之多。汗液本身是不臭的,当汗液出现后会使脚部的环境变得潮湿,细菌和霉菌就开始大量繁殖,并分解角质蛋白,同时释放出一些有气味的气体。脚臭往往是由葡萄球菌分解角蛋白制造出异戊酸导致的,异戊酸闻起来有一股刺激性的腐败味,这是臭脚气味的最主要来源。

知道了引起脚臭的原因,就可以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脚臭了。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努力:一是控制出汗;二是减少细菌。

每天洗脚是必须的,洗脚时还要注意一些问题。人的脚上会有一些死皮,如果不及时将它们清理掉,细菌就会分解它们并释放出臭气。所以洗脚时一定要尽量搓掉脚上的死皮。洗脚的时候还打上能抗菌的肥皂,或者在水中加一些杀菌剂,这样有利于清除脚上的细菌。洗脚结束后要及时用干净的布或纸将脚上的水擦拭干净,尤其是擦掉脚趾缝中的水,以免造成细菌快速繁殖。

天气闷热、活动量增大时脚底出汗会增多。鞋袜不透气会使空气的流通性变差,也会导致出汗变多。另外,肥胖的人会更容易出汗,同时他们的脚趾缝过于狭小会更容易滋生细菌。脚上有皮肤外伤的人容易引发细菌感染,进而导致脚臭。这就对鞋袜的选择及更换提出了要求。

鞋子和袜子一定要选择透气的。每天都要洗脚,可你是否做到了每天都要清洗和脚丫子亲密接触的袜子?袜子也要天天清洗,甚至鞋子也有必要两天左右就要清洗一下。

如果脚底的出汗量比较大,可以尝试使用止汗剂。出汗少了,自然就可以缓解脚臭。

说一千道一万,预防和治疗脚臭其实就靠一个字:勤。每天洗脚是必须的,洗脚时是否正确使用了肥皂?袜子是否每天都要换洗?鞋子是否透气?是否经常换洗鞋子?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脚臭这种与细菌、霉菌紧密相关的事情自然不会落到你头上。更不会担心女朋友会离你而去了。

脚臭是一件尴尬的事情,尤其是在去别人家或者在公共场所脱鞋的时候,气味不仅让人尴尬,而且很容易引起别人的怨恨。男孩更好,如果有女人脚臭,那就更尴尬了。当然,也有许多人的脚几乎没有气味。许多人的脚臭与他们穿的鞋的质量有关。

为了工作需要,许多人需要经常穿皮鞋。劣质皮鞋也是脚臭的主要原因之一。劣质皮鞋通常由合成皮革制成,这种皮革很容易盖住你的脚,从而导致你的脚空气流通不畅。如果你的脚长时间处于封闭环境中,你会很容易出汗。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如果你不能及时散发汗水和脚臭,你会引起脚臭。

我们的汗水含有多种成分。当我们出汗时,脚上的细菌会大量增加。这些细菌与汗水混合后会发生反应。如果我们不及时通风,我们将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呆很长一段时间,这会产生难闻的气味。尤其是那些喜欢运动的人,脚臭的可能性相对较高。一些脚臭也与我们的日常饮食有关。我们知道人体汗液的排泄会带走体内的毒素和物质。经常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的人很容易导致这些气味在体内散发,从而导致脚臭。如果脚臭是由这个原因引起的,你不妨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少吃点食物,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脚臭的症状。

脚癣也是香港脚和香港脚。脚癣患者通常有脚臭,脚趾间也会出现皮肤溃疡。据统计,世界上大约有15%的人有脚癣,这意味着至少有这么多人有脚臭。如果是这样,最好及时治疗。许多人喜欢穿上袜子和鞋子出去,而不用等到洗完澡脚干了,但这会让他们的脚处于潮湿的环境中,这很容易滋生脚臭。因此,为了避免脚臭,最好先把脚擦干净,然后穿上袜子。无论如何,当时并不紧急。擦干你的脚令人耳目一新。

这是从我们学校图书馆网站找到的,由于字数限制指提供一部分,详情请访问如下地址:中文核心期刊表摘录自《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0年版),分以下七类,供大家参考一、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A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1.毛泽东思想研究 2.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3教学与研究 4.马克思主义研究 5.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6.南京政治学院学报B 哲学l.哲学研究 2.哲学动态 3.自然辨证法研究 4.孔子研究 5.道德与文明 6.现代哲学 7.周易研究 8.人文杂志 9.齐鲁学刊 10.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11.自然辨证法通讯 12.心理学报 13.心理科学 14.心理发展与教育 15.心理学动态B9 宗教l.世界宗教研究 2.法音 3.中国穆斯林 4.中国道教 5.中国天主教 6.天风 7.中国宗教 8.宗教学研究C8 统计学l.统计研究 2.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3.中国统计 4.统计与决策 5.上海统计 6.数理统计与管理C9l 社会学1.社会学研究 2.社会 3.中国社会工作 (改名为:中国社会导刊) 4.中国社会保险(改名为:中国社会保障)C92 人口学l.中国人口科学 2.人口研究 3.人口与经济 4.人口与计划生育 5.人口学刊C95 民族学1.民族研究 2.贵州民族研究 3.黑龙江民族丛刊 4.西藏研究 5.世界民族 6.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满族研究 9.回族研究 10.云南社会科学 11.民族论坛 12.中国藏学 13.西北民族研究 14.西域研究 15.新疆大学学报.哲社版 16.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7.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C96 人才学1.中国人才 2.人才开发 D0 政治理论1.社会主义研究 2.理论探讨 3.政治学研究 4.国外社会科学 5.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6.学习与探索 7.探索 8.社会科学研究 9.中国行政管理 10.马克思主义与现实D1,3,5,7,8 国际政治1.国际问题研究 2.当代亚太 3.西亚、非洲 4.欧洲 5.世界经济与政治 6.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7.拉丁美洲研究 8.东欧中亚研究 9.现代国际关系 10.当代世界 11.外交学院学报 12.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13.日本学刊 14.美国研究 15东南亚纵横 16 燎望 17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D2,4,6 中国政治1.中共党史研究 2.求是 3.党建研究 4.党的文献 5.探索 6.党建文汇 7.理论探讨 8.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9.理论探索 10.理论导刊 11.毛泽东思想研究 12.理论学习月刊(改名为: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3 党政论坛 14.求实 15.工会理论与实践 l6.青年研究 17.当代青年研究 18.中国青年 19.辽宁青年 20.妇女研究论丛 21.中国机构 22.理论与改革 23.理论学刊 2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5.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2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7.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8.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9.领导科学 30.半月谈 31.当代思潮 32 特区理论与实践 33 党建D9 法学1.中国法学 2.法学研究 3.政法论坛 4.法学家 5.中外法学 6.现代法学 7.法律科学 8.法商研究 9.法学评论 10.法学 11.比较法研究 12.政治与法律 13.公安大学学报 14.人民司法 15.人民检察 16.犯罪与改造研究 17 行政法学研究 18 中国监狱学刊 19 民主与法制二、经济类F0 经济理论l.经济研究 2.经济学动态 3.经济科学 4.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5.中国经济史研究 6.经济评论 7.当代财经 8.财贸研究 9.经济学家 10.当代经济研究 11.学术研究 12.当代经济科学 13.探索 14.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15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6.南开经济研究F1 世界经济l.世界经济 2.东欧中亚研究 3.世界经济研究 4.拉丁美洲研究 5.世界经济文汇 6.现代日本经济 7.经济学动态 8.世界经济与政治 9.当代亚太 10.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11.国际贸易 12.国际经济合作 13.现代国际关系 14.西亚、非洲 15.国际贸易问题 16.亚太经济 17.国外社会科学情况(改名为: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18.欧洲 19 国际经济评论 20 东北亚论坛F12,2 中国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l.经济研究 2.经济经纬 3.管理世界 4.经济问题探索 5.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6.经济体制改革 7.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8.经济学动态 9.经济纵横 10.经济问题 11.上海经济研究 12.经济评论 13.经济学家 14.特区理论与实践 15.经济与管理研究 16.江苏经济探讨 17.湖南经济 18.中国经济问题 19.中国物资流通 20.经济管理 21.宏观经济管理 22.经济改革与发展 (改名为:宏观经济研究) 23.特区经济 24.港澳经济 25. 当代财经 26.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27. 南方经济 28. 浙江经济 29.中国劳动科学 30.经济改革 31. 改革与理论 32. 改革与战略 33.中国工业经济 34. 中国房地产 35. 物资流通经济 36. 城市改革与发展 37 北方经济 38.财经科学 39.财经研究F23 会计1.会计研究 2.财务与会计 3.审计理论与实践 4.财会通讯 5.中国审计 6.上海会计 7.中国农业会计 8.四川会计 9.当代财经 10.广西会计 11.财会月刊 12.财贸研究 13.审计与经济研究 14.财经理论与实践 15.审计研究 16.财会研究 17。山西财经学院学报(改名为:山西财经大学学报)F3 农业经济l. 中国农村经济 2.农业经济问题 3.农村经济 4.农业技术经济 5.中国农垦经济 6.农业经济 7.经济问题 8.江西农业经济 9.林业经济 10.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11.农场经济管理 12.农业现代化研究 13.江苏农村经济 14.乡镇经济研究(改名为:乡镇经济) 15.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 16.世界农业 17.农村经济导刊 18.南方农村 19.生态经济 20.农村发展论丛 21.中国土地 22.中国农业会计 24.渔业经济研究F4(含F27、F6) 工业经济l.中国工业经济 2.经济管理 3.管理世界 4.煤炭经济研究 5.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6.改革 7.建筑经济 8.外国经济与管理 9.经济问题 10.经济研究 11.经济体制改革 12. 邮电企业管理 13.集团经济研究 14.财经科学 15.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6.经济论坛 17.企业经济 18.经济工作通讯(改名为:中国经贸导刊) 19.浙江经济 20.经济问题探索 21.中外管理 22.上海企业 23.经济与管理研究 24.经济纵横 25.现代企业导刊 26.经济学动态 27. 企业活力 28.企业管理 29. 管理现代化 30. 上海经济研究 31. 企业家 32.工业技术经济 33.经济师 34.经营与管理 35.国有资产管理 36.经济改革与发展 (改名为:宏观经济研究)F7贸易经济l.财贸经济 2.商业经济研究 3.国际贸易问题 4.北京商学院学报 5.商业经济与管理 6.商业经济文荟 7.商业研究 8.价格理论与实践 9.国际经贸探索 10.国际贸易 11.中国物价 12.价格月刊 13.对外经贸实务 14.财贸研究 15.财金贸易 16 世界经济 17.国际商务 18.商场现代化 19 国际经济合作 20 国际商务研究 21 江苏商论F8l 财政(含税务、海关)l.税务研究 2.财政研究 3.税收与企业 4.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5.上海财税 6.财贸经济 7.财经问题研究 8.税务与经济 9.当代财经 10.中国税务 11.四川财政 12.财会研究 13.涉外税务 14.湖北财政研究 15.财经研究 16.财经理论与实践 17.财经论丛 18.财金贸易 19.外国经济与管理 20.财经科学 21中国财政F82/83/F84 货币/金融.银行/保险1.金融研究 2.中国投资管理 3.金融理论与实践 4.国际金融研究 5.农村金融研究 6.金融管理科学(改名为: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7.中国金融 8.银行与企业 9.投资研究 10.国际金融 11.金融与经济 12.广东金融 13.上海金融 14.财贸经济 15.财经理论与实践 16.财金贸易 17.保险研究 18.上海保险 19.证券市场导报三、文化教育类 G0/2文化事业/信息与知识传播l.中国记者 2.新闻与传播研究 3.新闻战线 4.新闻大学 5.新闻与写作 6.新闻知识 7.新疆新闻界(改名为:当代传播) 8.编辑学刊 9.新闻界 10.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11.中国出版 12.中国图书评论 13.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14.编辑之友 15.出版发行研究 16.新闻与成才 17. 编辑学报 18.国际新闻界 19, 现代传播 20. 新闻爱好者 21. 新闻实践 22. 收藏家 23. 图书发行研究G25, G35图书馆学,情报学l.中国图书馆学报 2.图书情报工作 3.大学图书馆学报 4.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5.图书馆建设 6.图书情报知识 7.图书馆论坛 8.图书与情报 9.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10.图书馆杂志 11.图书馆 12.情报理论与实践 1 3.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1 4.情报资料工作 1 5.情报杂志 l6.情报学报 1 7.情报科学G27 、档案事业1. 档案学通讯 2.档案学研究 3.中国档案 4.档案与建设 5.浙江档案 6.上海档案 7.档案 8.山西档案 9.四川档案 10.档案管理 11.北京档案 12.湖南档案 13. 兰台世界G3 科学、科学研究l.科学学研究 2.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3.科学管理研究 4.科研管理 5.科技进步与对策 6.中外科技政策与管理(改名为:中外科技信息) 7.中国软科学 8.软科学 9.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 10.中国科技论坛G4 教育学l.教育研究 2.教育评论 3.教育理论与实践 4.外国教育资料 5.教育研究与实验 6.教育探索 7.外国教育研究 8.比较教育研究 9.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0.现代教育论丛 11.教育与经济 12.中国教育学刊 13.上海教育科研 14.人民教育 15.山东教育科研 16.教育科学G6l 学前教育、幼儿教育l.学前教育研究 2.学前教育 3.早期教育 4.幼儿教育G62/63 初等/中等教育l.学科教育 2.课程·教材·教法 3.天津教育 4.数学通报 5.外国中小学教育 6.高三数理化(改名为:高中数理化) 7.上海教育 8.历史教学 9.班主任 10.语文教学通讯 11.普教研究 12.中学语文教学 13.中小学外语教学 14.北京教育 15.化学教学 16.生物学教学 17.物理教学 18.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19.思想政治课教学 20.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1.中小学管理 22.数学通讯G64 高等教育1.中国高等教育 2.高等教育研究 (武汉) 3.中国高教研究 4.上海高教研究 (更名为:教育发展研究) 5.辽宁高等教育研究 6.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7.江苏高教 8.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9.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10.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11.黑龙江高教研究 12.高教探索 13.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14.高校理论战线G71/79 各类教育1.中国电大教育 2.职业技术教育 3.教育与职业 4.现代远距离教育 5.农村成人教育 6.上海成人教育 7.中国成人教育 8.父母必读 9.中国电化教育 10.电化教育研究 11.中国特殊教育G8 体育1.体育科学 2.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3.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4.中国体育科技 5.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6.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7.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8.体育与科学 9.体育学刊 10.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1.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12.体育文史 13.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H0/2 语言学/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l.中国语文 2.语文建设 3.修辞学习 4.语言教学与研究 5.方言 6.语言文字应用 7.汉字文化 8.语文研究 9.古汉语研究 10.民族语文 11.语言与翻译 12 语言研究 13 汉语学习 14. 演讲与口才 15. 世界汉语教学 16.辞书研究H3/9外国语1.外语教学与研究 2.外国语 3.外语学刊 4.现代外语 5.中国俄语教学 6.外语界 7.国外语言学 (改名为:当代语言学) 8.中国翻译 9.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 10.外语与外语教学 11.外语教学 12.中国科技翻译 13.日语学习与研究 14.外语电化教学I1 世界文学1.外国文学评论 2.外国文学研究 3.外国文学 4.当代外国文学 5.世界文学 6.国外文学 7.俄罗斯文艺 8.外国文学动态 9.译林I2 中国文学l.文学评论 2.文学遗产 3.当代作家评论 4.文学自由谈 5.文艺研究 6.红楼梦学刊 7.鲁迅研究月刊 8.文艺争鸣 9.文艺理论研究 10.中国文学研究 11.文艺理论与批评 12.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3.小说评论 14.明清小说研究 15.当代文坛 16.新文学史料 17.民族文学研究 18. 通俗文学评论 19. 名作欣赏作品:l.收获 2.中国作家 3.北京文学 4.上海文学 5.当代 6.十月 7.人民文学 8.钟山 9.解放军文艺 10.小说月报 11.中篇小说选刊 12.花城 13.诗刊 14.大家 15.青年文学 16.天涯 17.作家 18.清明 19.民族文学 20.散文 21.儿童文学 22.民间文学 23. 故事会J2/5 绘画,书法,摄影1.美术 2.美术观察 3.美术研究 4.新美术 5.书法研究 6.中国书法 7.装饰 8.民族艺术 9.中国摄影J6 音乐l.中国音乐学 2.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3.音乐研究 4.中国音乐 5.音乐艺术 6.人民音乐 7.音乐创作 8.黄钟J7/8 舞蹈/戏剧艺术l.中国戏剧 2.戏剧 3.戏曲艺术 4.戏剧艺术 5.四川戏剧 6.剧本 7.上海戏剧 8.艺术百家 9.中国京剧 10.当代戏剧 11. 舞蹈J9 电影、电视艺术l.电影艺术 2.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3.当代电影 4.世界电影 5.中国电视 6.电影通迅 7.电影文学 8.电影创作 9.电影新作 10.当代电视 11. 电视研究 12. 中外军事影视K 历史l.历史研究 2.近代史研究 3.世界历史 4.中国史研究 5.史学月刊 6.中国史研究动态 7.史学理论研究 8.历史档案 9.中共党史研究 10.文史哲 11.民国档案 12.抗日战争研究 13.安徽史学 14.文史知识 15.史林 16.史学集刊 17.中国文化研究 18.当代中国史研究 19.文博 20.清史研究 21.中国农史 22.中国经济史研究 23.史学史研究K85 文物考古l.考古 2.文物 3.考古学报 4.考古与文物 5.敦煌研究 6.故宫博物院院刊 7.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 8.江汉考古C 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1.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改名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3.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4.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5.江西社会科学 6.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9.江汉论坛 10.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l.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12.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3.学术交流 14.中国社会科学 15.社会科学辑刊 16.学术研究 17.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8.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西南民族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版 20.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1.社会科学 22.江苏社会科学 23.学术月刊 24.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5.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6.世界知识 27.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8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9. 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30.深圳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31.社会科学战线 32. 甘肃社会科学 33.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34.杭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并入: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35.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6.江海学刊 37.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8. 山东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39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40.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41求是学刊 42.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3.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44.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45.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改名为:南昌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6.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7.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8.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9.思想战线 50.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四、自然科学类 O1 数学l.数学学报 2.数学年刊 ·A辑 3.数学杂志 4.应用数学 5.应用数学学报 6.数学研究与评论 7.计算数学 8.数学进展 9.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0.应用概率统计 11.系统科学与数学 12.高校应用数学学报 13.数学物理学报 14.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 15.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16.数理统计与应用概率 17.工程数学学报 18.远筹学杂志 (改名为:远筹学学报) 19.系统工程O3 力学l.力学学报 2.应用数学和力学 3.航空学报 4.振动与冲击 5.力学与实践 6.计算力学学报 7.固体力学学报 8.空气动力学学报 9.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 A辑 10.应用力学学报 11.振动工程学报 12.力学进展 13.工程力学 14.实验力学 15.上海力学(改名为:力学季刊) 16.航空动力学报 17.爆炸与冲击O4 物理学l.物理学报 2.光学学报 3.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4.物理 5.大学物理 6.金属学报 7.半导体学报 8.低温物理学报 9.强激光与粒子束 10.材料研究学报 11.真空 12.量子电子学报 13.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14.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15.无机材料学报 16.物理学进展 17.人工晶体学报 18.低温与超导 19.声学学报 20.高压物理学报 21.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2.发光学报 23.中国激光 24.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5.计算物理 26.波谱学杂志 27 光子学报 28 原子能科学技术 29 物理实验 30.核技术O6 化学l.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化学学报 3.中国科学.B辑,化学 4.物理化学学报 5.化学研究与应用 6.分析化学 7.高分子学报 8.应用化学 9.无机化学学报 10.化学通报 11.有机化学 12.化学物理学报 13.色谱 14.催化学报 15.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16.中国稀土学报 17.分析实验室 18.结构化学 19.化学试剂 20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1 分子催化 22.分析测试学报 23. 分析科学学报P1天文学l.天文学报 2.天体物理学报 3.天文学进展 4.云南天文台台刊 5.紫金山天文台台刊 6..空间科学学报P2 测绘学l.测绘学报 2.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 3.测绘通报 4.解放军测绘学院学报 5.地图 6.测绘科技通讯P3 地球物理学1.地球物理学报 2.地震学报 3.西北地震学报 4.地震研究 5.地震 6.中国地震 7.空间科学学报 8.地震工程与工程震动 9.地震地质 10.水文P4气象学l.气象学报 2.大气科学 3.气象 4.气象科技 5.应用气象学报 6.热带气象学报 7.气象科学 8.高原气象 9.南京气象学院学报P5 地质学l.地学前缘 2.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3.地质学报 4.地质科学 5.地球科学 6.地质评论 7.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8.岩石学报 9.地球化学 10.古生物学报 11.矿床地质 12.长春地质学院学报(改名为: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13.地层学杂志 14.沉积学报 15.地震地质 16.地质与勘探 17.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8.中国区域地质 19.矿物学报 20.第四纪研究 21.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2.地质科技情报 23.岩石矿物学杂志 24.地质地球化学 25.地球学报 26.矿物岩石P7 海洋学1.海洋学报 2.海洋与湖沼 3.海洋科学 4.海洋工程 5.热带海洋 6.海洋通报 7.海洋技术 8.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9.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0.海洋环境科学 11.海洋预报 12.黄渤海海洋K9,P9 地理科学l.地理学报 2.地理研究 3.经济地理 4.干旱区地理 5.地理科学 6.冰川冻土 7.自然资源(改名为:资源科学) 8.中国沙漠 9.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10.遥感学报 11.城市规划 12.第四纪研究 13.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4.自然资源学报 15.城市问题16.旅游学刊 17.地理科学进展 18.人文地理 19.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Q生物科学1.生物化学杂志(改名为: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3.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4.生物物理学报 5.动物学杂志 6.微生物学报 7.古生物学报 8.动物分类学报 9.生物工程学报 10.微生物学通报 11.动物学研究 12.细胞生物学杂志 13.古脊椎动物学报 14.遗传学报 15.生理学报 16.动物学报 17.生态学报 18.植物学报 19.昆虫学报 20.兽类学报 21.生物学通报 22.生态学杂志 23.微体古生物学报 24.水生生物学报 25.实验生物学报 26.昆虫分类学报 27.人类学学报 28.植物分类学报.29.植物生理学通讯 30.云南植物研究 31.广西植物 32.植物生理学报 33.植物生态学报 34.木本植物研究 35.中国科学 C辑,生命科学 36.菌物系统 37.遗传 38.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N,T 综合性科学技术1.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3.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重庆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5.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6.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东南大学学报 8.复旦学报 自然科学版 9.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10.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11.华东工业大学学报(改名为:上海理工大学学报)12.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3.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14.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15.科学通报 16.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7.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8.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1.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2.天津大学学报 23.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4.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5.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6.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27.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8.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改名为: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9.中国科学·A辑.数学、物理学、天文学 30.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3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32.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33.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4.自然杂志 35. 中国科学· E辑,技术科学 36.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37.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38.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39.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0.陕西师范大学 自然科学版 41.吉林工业大学学报 (改名为:吉林工业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42.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43.中国科学基金 44.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45.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6.东北师大学报 自然科学版 47.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8.华中师范大学 自然科学版 49.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50.自然科学进展 51.华东师范大学 自然科学版 52.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53.科技通报 54.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55.自然科学史研究 56.湖南师范大学 自然科学版五、医药卫生类Rl 预防医学、卫生学l.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3.职业医学 4.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5.中国公共卫生.提高版 6.环境与健康杂志 7.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8.中国学校卫生 9.中国卫生统计 10.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11.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12.营养学报 13.卫生研究 14.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15.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16.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17.中国卫生经济 18.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19.卫生毒理学杂志 20.中国医院管理 21.劳动医学 22.中国老年学杂志R2 中国医学l.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中医杂志 3.浙江中医杂志 4.四川中医 5.上海中医药杂志 6.陕西中医 7.新中医 8.中药材 9.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0.中国针灸 11.中国中药杂志 12.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改名为:中华实用中西医学杂志) 13.中草药 14.山东中医杂志 15.中成药R3 基础医学l.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生物化学杂志(改名为: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3.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4.解剖学报 5.解剖学杂志 6.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7.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8.生理学报 9.上海免疫学杂志 10.中国免疫学杂志 11.免疫学杂志 12.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13.基础医学与临床 14.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15.神经解剖学杂志 l6.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17.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18.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19.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1.病毒学报 22.生理科学进展 23.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R4,8 临床医学特种医学l.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3.临床检验杂志 4.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5.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6.中国急救医学 7.综合临床医学(改名为:中国综合临床) 8.中华护理杂志 9.实用护理杂志 10.护士进修杂志 11.中华放射学杂志 12.实用放射学杂志 13.中华物理医学杂志(改名为: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14.临床放射学杂志 15.中华核医学杂志 16.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 索引序列
  • 李敬娥预防医学杂志
  • 浙江预防医学杂志李霖
  • 李伟达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李爱琴
  •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李雪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