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麻醉科的现状分析论文

麻醉科的现状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

麻醉科的现状分析论文

具体什么药?

护理毕业论文提纲

导语:毕业论文,泛指专科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学士学位毕业论文)、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博士学位论文)等。下面是护理毕业论文提纲,欢迎阅读!

论文题目:麻醉恢复期低体温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

目录

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麻醉恢复期患者低体温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1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样本量估算

研究方法

质量控制

机器学习模型

统计学处理

2结果

病例统计

单因素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类型与患者体温的关系

相关因素重要性排序

3讨论

麻醉恢复期低体温发生率

麻醉恢复期低体温危险因素分析

麻醉恢复期低体温相关因素重要性排序

本研究的局限性

4结论

麻醉恢复期低体温发生率

麻醉恢复期低体温的独立危险因素重要性排序

第二部分改良充气保温被对麻醉恢复期低体温患者复温的效果观察

1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观察指标

质量控制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麻醉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麻醉恢复期复温情况比较

3讨论

复温护理在麻醉恢复期患者护理中的重要性

促进麻醉恢复期低体温患者体温恢复的有效措施

两种复温措施的成本分析

局限性与不足

4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论文题目:养老护理人员供给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相关概念的界定

养老服务

养老护理员

养老护理模式

研究的理论基础

新公共服务理论

责任分担理论

人力资源开发理论

心理契约论

2中国整体养老护理人员供需情况

中国养老护理人员整体需求情况

不同养老类别护理人员的需求情况

养老护理人员的`需求数量

老年人对护理人员的服务需求

中国养老护理供给

家庭养老护理人员供给

机构养老护理人员的供给

3养老护理人员供给状况调查——以沈阳、大连两市为例

问卷的调查设计

调查的思路与对象的选取

问卷的构成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老年人的基本情况

养老护理人员的基本情况

不同养老模式下对护理人员的供需分析

总体情况

家庭养老护理人员的供需情况

社区养老护理人员的供需情况

机构养老护理人员的供需情况

4养老护理人员供给的影响因素及供给保障机制构建

养老护理人员供给的影响因素

模型构建

变量赋值

影响不同养老模式人员供给的因素检验

养老护理人员供给保障机制的构建

家庭供给模式下的保障机制

政府供给模式下的保障机制

市场供给模式下的保障机制

5.结论与对策建议

结论

供给端与需求端对比结论

关于养老护理人员供给影响因素相关结论

对策建议

国家和政府的先行引导

社会群体与组织的重要参与

教育主管部门的积极配合

医生是一个非常注重实践 经验 的一个职业,而每次的 工作 总结 不但可以帮你提炼经验,还可以对自己有一个完整的认知,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麻醉医师 个人总结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麻醉医师个人总结1

----年麻醉科乘着全民医保,医院高速发展的春风,秉承一贯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态度,严谨认真积极进取的作风,在这一年里继续大力发展,日常业务麻醉工作稳步增长,新技术开展、论文成果及继续 教育 方面更上了一个台阶。以下是我科室的 年终工作总结 。

一、规模与人员培养

麻醉科规模扩大,新增手术-间,现拥有各类手术间共-间,大大缩短了手术接台时间,加快手术流转,提高手术室使用率。新购置了超声刀-台,低温等离子消毒机-台,监护仪-台,这些仪器的购入使麻醉科日常手术麻醉工作更安全、更便利、效率更高。

经过一年的.努力,麻醉科初步建立了一个较为技术较为完善的团队,现有麻醉医师-名,手术室护士--人。现我科有中级职称人员-人,初级职称人员--余人。

二、业务开展

截至年底,麻醉科共完成手术----例,比去年同期增加---例,增长--%;其中全身麻醉占比稳步增长,日趋合理;手术室外各种舒适医疗麻醉---例,比去年同期稍有下降;参与手术室外抢救--例。今年我科开展了双腔气管插管新技术一项。

三、科研建设情况

我科在高质量完成临床麻醉工作同时,重视并积极开展科研、教学工作,努力推进科室人才阶梯队伍的建设,加快促进了科室临床、科研工作的发展。

四、人材培养与继续教育

今年以来,我科加强麻醉医生的培训工作,科室人员总体业务素质有较大提高,科室三基考核合格达到100%。科室人员能满足各术科的工作需要,能较好配合各科手术的发展。由于科室人员较少,今年未能安排人员外出进修。

五、存在问题或困难

我科作为一个后进科室,科室发展历史较短, 文化 底蕴薄弱,存在人才缺乏,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团队建设滞后等短板,与 其它 成熟的临床科室的发展存在一定差距;另外由于科室地位较低,工作压力大,加之培训条件不够规范化,好的人才留不住或不愿来,对科室未来发展造成较大隐忧;希望院领导能高度重视提高麻醉科地位,改善麻醉医师的待遇和工作条件,大力引进人才,才能促进麻醉科的建设。

在去年的基础上,麻醉科不断完善、发展,在各个方面超越去年的工作成绩。麻醉科在正要来临的明年将会按照规划好的方向和目标,切实执行明年年度计划,继续努力前进,争取超额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取得更大的成绩,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麻醉医师个人总结2

本人于20_年 毕业 进入临床,20_年晋升为麻醉科主治医师,回眸过去的工作、学习、生活既辛苦、忙碌,又让人感到充实和自豪。现将任职以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晋升为麻醉科主治医师是独立开展工作的开始,为迅速提高自己的诊疗技术,前两年本人一直在急诊科工作,急诊工作的锻炼使我迅速提高对急危重病的认识和抢救水平,能熟练处理好急性左心衰、急性冠脉综合症、支气管哮喘发作、高血压急症、癫痫大发作、上消化道大出血、大咯血等麻醉科急症;同时能熟练地进行心肺脑复苏的抢救。

在工作中,本人深切的认识到一个合格的麻醉科医生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阅读大量医学杂志及书刊,坚持写 读书心得 和综述,踊跃参加医学专业网络论坛,经常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从而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及时应用新的理论技术指导业务工作,能熟练掌握麻醉科各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及的诊治技术,同时也能处理各系统的常见病及各种急危重症及疑难病症如心脏骤停、药物中毒、昏迷等等,工作中严格执行各种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在程度上避免了误诊差错事故的发生。我的信念是尽自己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解除病人痛疾。

临床工作离不开科研,同时我也希望自己有所创新,并开展了以脑卒中为主题的系列研究,针对脑卒中发病后肢体瘫痪后遗症多,且发病年龄高,治愈率低,申报了《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应用》课题,提出使用强制性运动疗法加强肢体康复,在康复治疗中发现强制性运动治疗对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疗效较好,但对下肢功能恢复与一般康复治疗区别不大,故又提出《脑卒中下肢偏瘫病人踏车运动疗法临床分析》的相关研究,采用踏车运动治疗患侧下肢,并且取得较好疗效,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攻关,最终完成课题,在临床推广中使我深深体会到医学研究的艰辛,虽然我的课题已取得阶段性结果,但治疗脑卒中是一项长期工作,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更多建树。

自任职以来非常注重人才的培养,积极开展对下级医师的指导工作,培训下级医师进行各种常用麻醉科操作,规范三级查访制度,提高下级医师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水平,多次组织院内讲座,规范各种常规操作技能,真正发挥了业务骨干作用。

希望自己能通过这次对20_年的工作总结与 反思 ,使自己的业务工作更上一层楼,做一个优秀的麻醉科医生。

麻醉医师个人总结3

本人自----年7月从---医科大学毕业后即到单位参加工作,经各位上级医师指导及自己的努力,于----年顺利的通过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并注册,现在将本人作为住院医师的两年间的工作情况总结一下:

在政治思想方面,始终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努力领悟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始终坚持党的方针政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导思想,坚持改革、发展和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维护领导、团结同志,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工作尽职尽责、不计较个人得失。

在临床工作中,遵守医院的各项 规章制度 ,按时上、下班,坚守工作岗位,积极配合医院领导及科室领导的工作,努力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如配合学校完成新生入学体检等。在工作中,本人深切的认识到一个合格的麻醉科医生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医学及麻醉学的学术会议、讲座,学习新的医疗知识和医疗技术以及管理 方法 ,从而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始终坚持用新的理论技术指导业务工作,能熟练掌握硬膜外麻醉、颈丛麻醉,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静脉复合麻醉等各种基本的麻醉技术,在科室领导的带领和指导下,现在能独立完成日常的手术麻醉及急诊手术的麻醉,并且在科主任及各位上级医师的帮助和指导下能完成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麻醉、操作及手术当中出现的紧急情况的处理。工作中严格执行各种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一丝不苟的处理每一位病人,在最大程度上避免麻醉意外与医疗事故的发生,如手术前访视病人时,诚心的去与病人沟通,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使病人在术前达到最好的身心状态。手术时,尽量与手术医师配合好,满足手术医师对麻醉的要求,以便达到麻醉的平稳、安全和手术的顺利完成。每做完一台手术麻醉后自己都会认真总结,总结麻醉失败的教训或成功的心得,以求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能更好的为病人服务。在值班时,也曾参与过多次危、急、重的病人的抢救与治疗,过程中学到了不少的东西,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必须结合临床实际的重要性,只有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才能处理好临床工作中的疑难病例,而临床实践又可以使理论更加扎实与完善。

在如今医患关系紧张的时期,医院迎来了全国性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实际工作中,切实的贯彻“医院管理年”活动的“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思想,为了病人的一切,急病人之所急,尽己所能帮患者尽快解决病痛之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病人了解医生仍然是值得信任的人。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以十二分的热忱,全心全意的努力工作,通过不断的学习与经验的积累,更进一步的提高个人的政治觉悟、业务水平,认真履行职责,努力做好各项工作,为医院的发展,麻醉学及卫生事业贡献毕生力量。

麻醉医师个人总结4

--年我科紧紧围绕加快科室发展这个中心,以巩固“医院管理年”活动为契机,在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全科素质方面又迈上一个新台阶,较好地完成了院领导预定的各项工作目标。

一、医疗业务指标完成情况 截止12月底,我科完成麻醉602例,同比减少62例。工作总量的减少主要是两名外科医生流失影响的。其中:气管内全麻121例,占,抢救危重病人2----次,抢救成功率达,全科业务收入约4----元,其中药品收入约占;医疗收入比去年有所上升,药品收入有较大幅度下降,两者所占比例逐渐趋于合理,达到了“以病人为中心”,让利广大患者的根本目的,“以药养医”的局面得到明显改善,体现技术含量。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节余,压减支出,减少浪费,提高效益的目标。

二、科室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麻醉科是高风险高收益的临床科室,我是一切工作以质量为核心。为了把医疗质量真正摆上科室管理的核心地位,今年,继续完善和进一步落实医院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科室、个人二级质量控制网络。避免了严重差错事故的发生。坚持要求我科各医务人员具有高度的服务意识,不向患者索要红包,要有视病人为“衣食父母”的观念,全力搞好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工作。我定期征求病人及群众意见,针对群众提出的 热点 难点问题,结合科室实际情况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赢得了病人的信赖。年内无医疗事故发生,健康教育达10----,急救药品、物品完好率为10----。

三、人才培养和临医学教育成绩显著

开展和普及了硬腰联合麻醉这项新业务;协助各科完成新技术一项。在临床教学方面,全年接受实习生----,接受基层卫生院医生、护士进修人员----。为加强我科人才队伍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年选送进修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达5----次;组织科内业务讲课1----,邀请省级医院专家、教授来院指导手术----,全年参加学术活动----。

总之,--年我们承接了--年良好的发展势头,圆满完成了--年各项工作任务。

中国麻醉病现状分析论文

写现状分析论文的提纲时,可以按照以下结构进行组织:1. 引言- 问题陈述:简要介绍研究领域和研究问题。- 目的和意义:阐明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2. 文献综述- 相关概念和理论:介绍与研究问题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前人研究综述:回顾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包括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等。3. 现状描述- 研究领域的发展情况:描述当前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热点问题。- 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指出当前研究领域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4. 数据和方法- 数据来源和收集方法:说明研究所采用的数据来源和数据收集方法。- 研究方法:描述用于分析数据和回答研究问题的具体研究方法。5. 分析和讨论- 结果呈现:根据数据和方法,呈现研究结果,可以使用图表或统计数据来支持分析。- 结果讨论: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与前人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和对比。6. 结论- 总结研究的主要发现。- 对研究问题的回答和研究目的的实现进行总结。- 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和展望。7. 参考文献- 引用论文中所涉及的参考文献,按照规定的引用格式列出。请注意,这只是一个一般性的提纲示例,具体的提纲结构可能会根据研究领域、研究问题和论文要求的不同而有所调整。在撰写提纲时,应根据自己的研究内容和目标进行适当的调整和细化。同时,确保提纲的逻辑性和连贯性,使各个部分之间能够紧密连接,构建一个完整的论文框架。

写现状分析的论文提纲时,可以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安排:1. 引言- 介绍研究领域的背景和重要性- 提出研究问题或目标2. 研究目的和方法- 阐述研究的目的和研究方法3. 相关概念和定义- 解释研究中需要用到的相关概念和定义4. 现状分析- 综述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 分析已有研究的优点和不足之处5. 研究现状的问题和挑战- 指出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6. 研究现状的空白和不足- 分析已有研究中的空白和不足之处7. 研究现状的总结- 总结已有研究的主要发现和结论8. 结论- 总结现状分析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9. 参考文献- 列举引用的相关文献以上是一个基本的现状分析论文提纲,你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目标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

本疗法创始于1958年,上海、西安的有关医疗单位用以进行扁桃体摘除术取得满意效果。以后,迅速在全国半数以上的省市引起强烈反响。至1959年底,有上海、陕西、湖北、山西、河南、河北、江苏、湖南、江西、黑龙江、甘肃、广西等省市区推广应用,手术种类涉及临床各科达90余种,但基本上是中小型手术、脑瘤摘除术、二尖瓣窄分离术、胃切除术、子宫切除术、脾切除术以及肾、膀胱等手术。随着针麻临床工作的深入,理论研究了渐趋活跃。人体痛阈的测定,中枢神经系统的电生理研究,针刺“得气”研究,生化指标测定及动物模型的制作,以及针麻手术时病人的心理变化等,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结果,也促进了针麻临床手术效果的提高。30余年来,针麻经历了萌芽、奠基、形成、巩固四个重要时期,临床应用病种近100种,几乎遍及各种常见手术,应用病例超过200万例。更重要的是从理论上阐明了针刺麻醉的镇痛机理,说明针麻镇痛是有其物质基础的。这将对针灸学、麻醉学、手术学以及神经生理学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病案分析论文麻醉科

(一)喉返神经阻滞【案例回顾】病人,男性,20岁,左前臂外伤清创术,既往无声音嘶哑病史。选择肌间沟入路行臂丛阻滞。穿刺经左胸锁乳突肌后缘,锁骨上处,向内后方向进针约抵达第一肋骨,注入利多卡因5ml,注药过程中回抽见有血液回流。重新穿刺至病人有麻木感时,注入2%利多卡因20ml,20分钟后开始手术,麻醉效果差,同时病人出现声音嘶哑,但没有明显呼吸困难。辅助用镇痛药和局麻完成手术。手术历时65分钟,术毕声音嘶哑明显减轻,10小时后完全恢复正常。【分析与讨论】喉返神经阻滞是臂丛阻滞的常见并发症,单侧喉返神经阻滞一般不会造成严重呼吸困难等不良后果。分析本例的可能原因为麻醉药用量相对过大(总量为2%利多卡因25m),浓度过高及穿刺进针太深及偏前,使局麻药扩散到颈总动脉鞘内阻滞了同侧喉返神经所致。【防范与教训】一侧喉返神经阻滞:一般不会造成严重后果,可不必特殊处理,但应密切观察病人呼吸情况,做好呼吸管理的各项准备,包括气管插管,辅助或控制呼吸等急救措施。双侧喉返神经阻滞:可引起严重的呼吸困难,应及时处理,不宜同时进行两侧阻滞。随着局麻药作用的消退,症状多逐渐缓解。(二)膈神经阻滞【案例回顾】病人,女性,42岁,右腕管松解术,术前检查正常。于仰卧位,取环状软骨水平穿刺肌间沟,行臂丛神经阻滞,注入布比卡因50ml,20分钟后麻醉范围上达C3,手术历时1小时病人无不适。术毕病人感到呼吸困难,听诊右侧肺呼吸音降低,X线胸片示右膈肌抬高,心电图和血气分析正常,3小时后呼吸恢复正常,胸片示膈肌位置基本恢复正常。【分析与讨论】本例为阻滞了同侧的膈神经所致呼吸改变。有人用X线片检查证明,臂丛阻滞时,膈神经麻痹发生率实际上是相当高的,只是由于局麻药浓度较低,运动神经阻滞不完全,病人大都代偿良好,没有任何不适感。如果行胸片检查,大约有67%的臂丛阻滞麻醉病人有膈肌运动异常,需给以短时吸氧处理。本例病人在注药后约1小时,出现显著膈神经阻滞症状,与用药量大有关。【防范与教训】膈神经或喉返神经受阻滞是颈丛、臂丛阻滞时较常见并发症,喉返神经受阻滞时病人伴有声音嘶哑。一般单侧阻滞症状轻微不需特殊处理。如病人出现严重胸闷、憋气、呼吸困难、心动过速等,应考虑到双侧阻滞的可能性,做好紧急处理。(三)臂丛神经损伤【案例回顾】病人,男性,21岁,因右腕关节陈旧骨折行植骨术,术前一般情况良好。于仰卧位头转向健侧,用6号针头经肌间沟向内下后方向,刺入约有触电样异感达拇指,固定针头注入2%利多卡因+1%丁卡因混合液25ml,15分钟后开始手术,效果满意。术中用气囊止血带1小时18分钟,压力40kPa。术后第二天,患者诉右手拇指食指麻木,不能活动。对症治疗29天无改善,又行神经探查术未见异常损伤。肌电图检查证明为高位神经功能障碍,定位在C5和C6脊神经根,怀疑为臂丛阻滞麻醉时针尖刺伤神经干,治疗数月效果不佳。【分析与讨论】在臂丛阻滞并同时,使用止血带进行上肢手术(尤其是手术时间偏长时),术后出现了,相应肢体一定部位的神经功能障碍,应考虑麻醉与手术两种因素的可能。在进行穿刺时,为了阻滞的效果可靠,反复寻找神经异感是临床普遍的做法,但也增加了刺伤神经的危险性。当然上肢手术中长时间使用止血带,也不能排除止血带损伤的可能性,特别是在上臂安置止血带容易压迫损伤桡神经,文献报告:臂丛阻滞麻醉后,神经功能暂时性障碍发生率为,但是极少见永久性损伤。发生损伤的原因可能有:①穿刺针直接刺入神经干内;②药物注入神经鞘膜内压力过高致神经缺血;③止血带长时间压迫损伤神经;④穿刺部位出血粘连。从解剖学来看,桡神经的位置较深不易被直接刺伤,而长时间使用止血带更容易导致神经功能阻碍,特别是桡神经损伤。【防范与教训】因臂丛神经损伤引起上肢功能障碍,大多是可以避免的。臂丛神经阻滞操作时,穿刺要轻柔,“异感”作为判断针尖接近臂丛神经的一个指征,需要结合病人的主观感觉和穿刺针进入的深度和方向综合判断,不要认为:异感越强烈越好...否则,穿刺针刺入神经干内,可引起严重神经损伤。要掌握臂丛神经解剖特点,肌间沟法臂丛穿刺时,不要反复寻找异感,只要有明显突破感即可,注药只要进入神经周围,即可达到阻滞目的;如果有强烈异感时,应退针少许再注药,药液尽量不要加肾上腺素。此外长斜面的锐利穿刺针头容易导致神经损伤,一般提倡用短斜面钝针头。但是,应该注意:如果用力过大,穿刺进针过快,一旦刺入神经内,短斜面钝针头造成的损伤程度反而比锐利针头更大。些外,上肢肌肉不似下肢肥厚,止血带长时间或过高压力压迫,也易造成臂丛神经损伤,麻醉中应予以注意。(四)局麻药注入血管内致严重中毒反应【案例回顾】病人,男性,14岁,因右手挤压伤行清创术,术前血压呼吸稳定。右侧臂丛阻滞麻醉,经肌间沟入路穿刺针进入出现明显异感,回抽没有血液和脑脊液,预计注入2%利多卡因20ml。当注入15ml时,病人突然主诉口唇麻木,继之全身麻木,发音不清,全身抽搐,意识消失,小便失禁。此时再次回抽发现注射器内有血液回流,立即退出针头,静脉注射安定10mg,惊厥停止,但意识仍然不清,血压心率稳定,呼吸不规则。面罩供氧辅助呼吸,5分钟后病人清醒,对上述事件无任何记忆。阻滞麻醉失败,改全麻完成手术。【分析与讨论】本例在试穿时,虽没血液和脑脊液回流,显然是在注药过程中针头移动到血管内,在短时间内将300mg利多卡因注入血管内,产生了严重局麻药中毒反应。所幸的是抢救及时有效,未造成严重不良后果。注药进入血管的另一可能是,在穿刺时有软组织块堵塞了针口,注药前回抽未见到回血,而在注射时药物进入血管内。(这种情况硬膜外麻醉时也常见)【防范与教训】在臂丛阻滞操作时,也可能发生极严重的后果,所以必须严格按照操作技术常规进行,注药前要反复回抽检查,注药时要缓慢、分次、少量并询问病人的主观感受,发现异常变化应立即停止注药,并及时进行相应处理。许多类似的临床报告表明,在臂丛麻醉引起局麻药中毒的病例中,大都没有回血,因此,应强调即使在穿刺时回抽无回流,也不能避免药物误入血管或椎管内,仍要谨慎操作,密切观察病人情况变化,切忌:一次大剂量快速注药。上述病例来源于:2001年出版的《麻醉意外》一书,主编为王世泉,王世端。医学科普,与您同行。

专业的看个“门道”;非专业的看个“热闹”。困难性气管内插管:是临床麻醉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完全性气管插管失败者较罕见,若处理不当可直接造成病人呼吸道损伤、缺氧甚至导致呼吸心搏骤停。(麻醉医师的“噩梦”......“紧急困难气道”)气管内插管困难或失败原因主要有(“与众不同”的相貌,可能存在致命的因素......“困难气道的评估”)分享几个病历,大家共同学习:例一:患者,男,48岁,体重80kg。因患“甲状腺机能亢进”,拟在全麻下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ASAⅡ级,麻醉医师眼中的您(一)经术前较充分准备,测血压为135/85mmHg,心率86次/分、基础代谢率+16%,心电图提示:偶发室性期前收缩。术前用药:东莨碱、苯巴比妥钠。入手术室后采用硫喷妥钠5mg/kg、芬太、琥珀胆碱150mg静脉注射。诱导完善后,麻醉喉镜直视下挑会厌困难,无法显露、插管两次均未成功,但气管插管应激反应严重,血压升至187/105mmHg、心率136次/分。重新面罩加压供氧辅助呼吸,待病人自主呼吸恢复后(司可林代谢很快),咽腔1%地卡因局部喷雾表麻,喉镜下半盲探插管仍未成功,此时血压已达(210/120mmHg)、心率158次/分,SpO2由麻醉诱导前97%降为90%。继续改用手指探查会厌时,病人出现体动,并有抵抗感,一分钟后病人口唇明显发绀且呼吸困难,“三凹”征明显,心率已达173次/分、血压下降至112/60mmHg,SpO2下降为69%,故放弃继续插管,立即面罩加压供氧辅助呼吸,此时粉红色包样分泌物从口角、鼻孔处溢出,血压、心率呈进行性下降。面罩继续加压供氧手在呼吸,手感气道阻力明显增加,迅速准备采取气管切开时,病人心搏停止。即刻进行心肺苏,终因呼吸道未能建立,抢救无效死亡。例二:病人,男,57岁,53kg。入院诊断“恶性甲状腺肿瘤”,限期在全麻气管内插管下。行“甲状腺肿瘤切除术”。手术前病人经他巴唑、甲亢平等药物治疗,访视病人时测血压(143/96mmHg)、心率89次/分,心电图提示:偶发性室性期前收缩、房颤。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通路,麻醉诱导药采用硫喷妥钠5mg/kg、芬太尼、琥胆碱80mg静脉注射。待肌松完善后,麻醉喉镜下,只能窥视会厌前缘,声门显露困,尝试插管两次均失败。故重新面罩加压供氧,待病人自主呼吸恢复后,给予1%丁嘱腔喷雾表麻,后改鼻腔盲探插管仍未成功。此时病人心率163次/分、血压(203/120mmHg),并出现呼吸困难。紧急改用手指探查会厌插管法,但手指未能触质会厌,且病人面部明显发绀,故放弃气管插管,继续面罩加压供氧辅助呼吸,由于气道阻力很大,面罩加压供氧效果不佳,病人缺氧未能改善。通过透明面罩发现鼻孔和口角处有血性分泌物溢出,同时病人心率和血压明显下降,拟准备气管切开时,病人呼吸心搏骤停。虽经全力抢救,但未能成功。例三:病人,男,61岁,70kg。诊断“胆管结石”,拟行全麻下“胆囊切除并胆总管取石术”。术前用药:苯巴比妥钠、阿托品肌肉注射,入手术室后测血压(135/90mmHg)、心率76次/分、SpO2为97%。面罩吸氧后采用硫喷妥钠14ml、芬太尼、琥珀胆碱100mg麻醉诱导。因声门显露困难,反复插管两次失败,故继续面罩给氧辅助呼吸,待自主呼吸恢复后,再次静脉注射硫喷妥钠5ml、琥珀胆碱50mg,喉镜置入咽腔在半盲探下,再次行气管插管;插管“成功”后,行人工气囊控制呼吸,听诊双肺呼吸音似乎相等,但相对较弱,约2分钟时SpO2降至83%,3分钟时SpO3降至57%。考虑食管误插,即刻拔除气管导管,立即面罩给氧加压人工呼吸,SpO2上升至97%,此时血压(180/105mmHg)、心率139次/分。随后静脉追加芬太尼,潘库溴铵4mg,3分钟后换人再次行气管插管,仍误入食管,由换气管导管方插入成功。术中以静吸复合麻醉维持,手术历时3小时。术毕静脉给予阿托品1mg、新斯的明2mg拮抗非去极化肌松药残余作用,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满意,意识清醒,睁眼、抬头均可,带管脱氧10分钟SpO2为95血压127/75mmHg)、心率103次/分、呼吸18次/分。经咽腔吸净血性分泌物后,拔管护送回病房,将到达病房时,发现病人面色较紫绀,呼吸费力,脉搏140次/分,呼之不应。立即返回手术室,面罩加压供氧,且快速置入喉镜,急行气管插管。但喉镜窥视整个咽腔组织水肿,会厌无法显露,舌体肿大,舌尖部分已露在口腔外,悬雍垂呈半透明状水肿。经几次插管均失败,紧急采用粗针头环甲膜穿刺与气管切开术并行,终因未能建立有效气道而心搏停止,经反复心肺复苏未能成功。分析与讨论:病例一:是甲状腺机能亢进病人且体重为80kg,虽术前准备较好且血压、心率、基础代谢率基本稳定在正常范围,但麻醉诱导期间因药物用量欠足,导致出现较强的气管插管应激反应。血压由入室(135/)上升至(187/105mmHg)、心率由86次/分升至为136次/分,由于两次插管失败,后经咽腔1%地卡因喷雾表麻,以备再次喉镜下半盲探插管,经尝试仍未成功。反复无效插管导致血压继续上升至(210/120mmHg),心率升为158次/分。当继续改用手指探察插管法时,病人出现口唇发绀,呼吸困难,“三凹”征明显,心率高达173次/分,血压降至(112/60mmHg),SpO2降至69%。经面罩给氧加压辅助呼吸,但此时气道压力明显增高,气道受阻严重,短时间内机体缺氧得不到改善,致使病人发生严重低氧血症,加之反复操作性刺激,造成病人心肺负荷过重,最终病人心搏停止。此病人体重较大,颈部粗短,并从家属中得知平时睡眠时常伴有“打鼾”,说明上呼吸道存在部分自主性梗阻,麻醉诱导药用后,又足以使上呼吸道组织松弛(舌后坠、下领松弛、会厌下垂),造成医源性呼吸道梗阻。尤其多次气管插管未能成功,致使咽腔软组织肿胀水肿,使呼吸道梗阻由开始不完全性发展成完全性梗阻,导致呼吸道阻力倍增。由于“甲亢”病人氧耗大于氧供,当呼吸道完全性梗阻时间过长,而补救措施又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则终因缺氧与二氧化碳蓄积导致病人死亡。例二是:病人情况与例1基本相同,虽体重较轻,但喉镜不能显露会厌全貌,只能窥视会厌前缘。对插管困难病人经反复试插,往往可导致病人咽腔软组织肿胀水肿,甚至出血,造成插管更加困难。同时心血管应激反应强烈,致使氧耗增加。当病人咽腔软组织肿胀严重,致使上呼吸道闭锁,给予面罩加压供氧,必然气道阻力增高,进而病人氧供减少,氧耗增加,当有效气道不能建立,机体内氧耗尽,最终呼吸心搏骤停。例三是:病人也系声门显露困难者,经反复多次插管均失败,虽最终插管成功,但口腔、咽腔、喉头粘膜组织,已造成机械性挤压损伤,加之口腔、咽腔及喉部组织疏松且血管丰富,一旦损伤必然肿胀、水肿,导致整个咽喉腔向心性缩窄。当气管导管存在于气管内时则不会发生上呼吸道梗阻或喉梗阻,一旦拔出气管导管,则整个上呼吸道必然出现梗阻。例三的病人拔管后,首先岀现部分呼吸道梗阻现象(打鼾),只是麻醉医师观察欠仔细,(麻醉入睡后,最能“惹事”的器官.....哈~哈~竟然是自己的“舌头”)或已发现但未能重视,认为拔管前病人已清醒、睁眼甚至抬头,且生命体征正常,带管脱氧SpO2为95%,完全可以拔管护送回病房。却未能重视插管期间造成的咽喉损伤及损伤后的水肿情况。导致护送病人途中,发生呼吸困难,出现严重低氧血症。再将病人急送回手术室面罩加压给氧,重新进行气管插管,则难度更大。这主要是因为咽喉腔组织水肿严重时,占有咽腔全部空间,直接造成完全性梗阻,尽管给以环甲膜穿刺与气管切开均为时已晚。例三病人麻醉诱导后,前两次因声门显露困难插管失败,第三次插管似乎“成功”,但误入食管。再行第四次插管仍失败,换较细气管导管方插入成功。对于插管时间过长或反复插管的病人,咽喉组织水肿是逐渐形成并加重,30分钟后达到高峰。手术历时3小时,这期间若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术后水肿自然不会消退,抢救插管时病人舌体肿胀、悬雍垂呈半透明状水肿已经证实。防范与教训:有关气管插管困难与失败导致病人死亡者屡有发生(尤其是基层医院)。在气管插管期间,一般认为,若喉镜直视下进行三次插管未能成功或插管时间超过十分钟者,称为插管困难。(“插管”路上,避开这些“坑”,你就有可能成为大神~)遇有插管困难病人,操作者理应请教本科室插管较好的医师帮忙试插为宜,如果盲目自信,反复试插可导致病人咽腔软组织水肿,甚至出血,造成插管更加困难,这时即使请教插管高手,也未必能插入成功。反复插管造成的咽腔组织肿胀,给面罩加压供氧带来困难,即使提下颌到位,也难以改善通畅,必须备有各种型号的口咽腔通气道,以备急用,甚至将气管导管改良后插入咽腔接近会厌处,然后面罩加压纯氧通气方能有效,以缓解机体急性缺氧。若情况紧急,还可急行环甲膜切开。例三病人手术结束后,麻醉医师应根据插管时的特殊情况慎重行事,不能盲目拔管(即使病人意识恢复,带管呼吸良好,其他生命体征正常)。(麻醉就像开飞机,永远是起飞和降落时最危险!拔管术的注意事项......)拔管前,应先借助喉镜再次观察咽腔情况,尽可能看到会厌,若观察不清,且舌背厚、咽腔狭窄、水肿严重,则必须延迟拔管或做气管切开后再拔管。如放弃气管切开(气管切开并非良策),则需继续应用镇静、催眠药使病人耐管,做延迟拔管准备。应用一次性较大剂量地塞米松(20~30mg)“冲击”疗法,对消除严重咽喉水肿颇有裨益、此类病人拔管后必须在手术室内完成,继续观察20分钟,若无异常,方可护送回病房。上述病例来源于:2001年出版的《麻醉意外》一书,(麻醉药物更新比较快……仅供参考)主编为王世泉,王世端。

专业的看个“门道”;非专业的看个“热闹”。气管导管误入食管临床麻醉及危重病人抢救时,气管内插管很易发生气管导管误入食管中,尤其初学麻醉或非麻醉医师,一旦误插食管,可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若使用了肌肉松弛剂,其危险倍增。从国内外文献报道得知,有关气管内插管误入食管,造成病人成为植物人或死亡者颇多。因此,必须引起每位麻醉医师的高度重视。例一:患者,男性,50岁,体重76kg。身高160cm ,诊断“胃癌”,限期在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病人全身情况较好,ASAI级。麻醉前肌注苯巴比妥钠、东莨菪碱。病人入手术室后,接心电监护仪测,血压16/10kPa(120/75mmHg)、心率73次/分,双肺听诊无异常情况。建立上肢静脉通路,静注硫喷妥钠5mg/kg、芬太尼琥珀胆碱120mg,面罩供氧人工辅助呼吸,麻醉诱导完善后,经口腔喉镜直视下插入气管导管,插管非常顺利,接麻醉机实施机械通气,听诊双肺“呼吸音”似乎对称,然后固定气管导管。此时,心电监护仪显示血压17/11kPa(128/83mmHg)、心率88次/分。术者在消毒皮肤期间,血压已上升为20/13kPa(150/98mmHg)、心率达137次/分,两分钟后血压即刻下降为9/6kPa(68/45mmHg)、心率下降至50次/分。即刻阿托品、麻黄素5mg静脉注射,用药后无改善......心率及血压继续下降......已达21次/分和6/4kPa(45/30mmHg)。再次静注阿托品1mg、地塞米松20mg及异丙肾上腺素,心率略有上升,但不明显。此时经多名麻醉医师听诊双肺“呼吸音”尚可......故继续手控气囊,行人工辅助呼吸,心率下降至28次/分时,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mg,效果仍不明显,且心率已下降为9次/分,血压测不清......紧急时刻,有人发现病人耳垂及四肢发绀,提出可能气管导管误入食管。即刻,麻醉喉镜挑会厌直视观察,果然声门大开,无导管插入声门,而导管在食管中。快速将导管拔出直接插入气管内,立即给氧手控呼吸,约半分钟心率已上升至153次/分,血压也逐渐上升为12/8kPa(9060mmHg),经纠正酸中毒、脱水、降温、冬眠及稳定循环等综合治疗处理,病人心率维持在103次分、血压17/10kPa(),因意识尚未恢复,因此,护送ICU继续采取综合治疗与高压氧疗法。但经长时间治疗病人仍处于植物状态,一周后病人家属放弃治。例二:患者,女,42岁,体重72kg,ASAⅡ级。因患“子宫肌瘤”,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术前肌注:苯巴比妥钠,入手术室后,接袖带血压计测血压及手触脉搏均在正常范围,硬膜外麻醉建立后因术中肌肉松弛欠佳,手术难以进行,故改全身麻醉。采用硫喷妥钠5mg/kg、芬太尼、琥珀胆碱100mg快速诱导,待肌颤消失后,立即麻醉喉镜直视下行气管内插管,声门显露良好,自我感觉插管顺利且“到位”。因此,接麻醉机行机械控制呼吸,约十分钟术者发现术野血色发暗,即刻通知麻醉者,此时测血压与脉搏不清......立即静注肾上腺素1mg、多巴胺20mg。同时让术者给予胸外脏按压,手控呼吸时,听诊双侧呼吸音不明显,因此怀疑气管导管误入食管,迅速拔出气管导管,麻醉喉镜下,重新将导管插入气管内,充分供氧并手控呼吸。在摸不清大动脉搏动和听不到心音后,继续静注肾上腺素2mg、地塞米松20mg、阿托品1mg,心跳仍未恢复,持续抢救近一小时无改观,故放弃抢救。分析与讨论:有关气管导管误插食管,常见于声门显露不清者,上述两例病人并非困难性气道,而且喉镜直视下声门显露清楚,插管理应不难,之所以误插食管,综合分析有几方面原因:1.例1病人,麻醉与插管均由高年资麻醉医师操作,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气管插管理应不存在任何问题,平常遇到一般困难性气道,大都能顺利解决,本例病人声门显露良好,更容易插入,然而~由于自信!导致插管误入食管......2.一般认为,“困难性气道”病人插管时,导管容易插入食管,声门显露良好者,一般不易插入食管,其实并非都是如此。因为在管状视野中操作,存在着个体视差错觉,麻醉喉镜直视下,虽观察到导管已接近声门(纵向观察),但横向观察可能相差一定距离。正如麻醉喉镜下,观察成人会厌较短,实际会厌较长。当导管进入口腔,继续延伸其前端接近声门,这时握喉镜的左手往往或多或少稍有放松,致使会厌顺应性回位,而给已接近声门的导管,有一个向后向下的压力,导致导管沿杓状软骨后缘滑入食管(尤其未带管芯插管)3.例1病人,麻醉前已插入胃管,气管导管误入食管并与较细的胃管靠拢并行,两管虽贴近,但仍有缝隙。尤其使用肌肉松弛药后,食管括约肌松弛,在行机械通气或手控呼吸时,气体虽进入胃内,但又顺着导管与胃管之间缝隙返回口腔,故观察胃部无膨胀,从上腹部难以看出隆起,仍认为气管导管在气管内,这种假象造成长时间未被识别......4.正常情况下,导管插入气管内,挤压贮气囊可见双侧胸廓对称起伏。若病人肥胖,有桶状胸时,胸廓起伏不明显或无起伏,甚至听诊有时也难以鉴别。因此,例1病人经多人听诊两侧肺“呼吸音”虽较低,但均存在且对称,然而,听诊器未听诊胃部致使判断失误。文献报道:食管误插后也能产生传导性的“正常”呼吸音(因食管与气管并行),往往误导麻醉医师。而例2病人术中改全麻,插管前全身已被无菌敷料覆盖,使整个胸腹部无法观察......5.病人出现急性缺氧,一般大都有面部发绀现象,例1病人皮肤较黑,不细观察难以发现面部及口唇发绀。因此使麻醉者不宜往导管误插食管方面考虑,以致延误时机......6.在气管内插管中,单凭经验不能保证发现导管误入食管。最常见的一种情况是,在插管过程中过于自信,即操作者认为“看见”导管入喉,可是由于在关键时刻注意力稍分散,实际过于自信或已看“清楚”,但有时存在视觉偏差而误入食管。7·当导管尖端刚进入声门就退喉镜,将导管带出声门并滑入食管。另外,导管插入过浅,在固定过程中导管移出声门。而一些不可靠的临床指征,致使麻醉医师误认为导管仍在气管内。8.由于麻醉诱导前,常规预先供氧,使低氧的症状表现发生延迟,以致不能提早发现。9.监测条件欠缺,如脉搏血氧饱和度仪与呼气末二氧化碳的监测。后者监测食管误插灵敏,很易检出。前者只有机体缺氧时,尚出现SpO2下降,但能较早的提示麻醉医师引起注意,因以上两病人均未实行有效监测,实属遗憾。防范与教训:气管导管误入食管,而未被发现并非少见!由此造成死亡者屡有发生。因此,每一次行气管内插管时,都应警惕误入食管的可能性。检验气管导管位置是否正确的方法有:1.直接观察:(1)在给病人实施喉镜直视下气管内插管时,首先观察其声门显露情况,若声门显露良好,气管导管进入口腔应缓慢接近声门,当导管尖端进入声门时可稍活动,见声带随导管活动而移动,说明导管已进气管,再使导管继续深入,套囊全部进入声门下可。套囊在声门下,并注满气体,然后轻轻的拔导管,若存在回弹力,说明套囊被声门嵌顿(当然,导管过细或套囊充气不足,回拔时无弹力或将导管拔出),则是导管位置正确,若误插入食管,即使套囊注满气体,也容易将导管拔出。(2)若使用肌肉松弛剂,插管后,首先将耳贴近导管尾端,双手掌按压病人胸廓,若有气流冲击耳道,说明插管正确。然后挤压贮气囊手控呼吸,见导管内“气雾”随呼吸时隐时现,也可证明。同时,用听诊器听诊双肺呼吸音与麻醉前听诊比较,尤其听诊胸骨上切迹处,呼吸音更明显。当然,有一种特殊现象应加倍警惕,即肥胖病人或桶状胸病人以及慢性阻塞性呼吸疾病患者,此类病人部分插管后难以鉴别,如按压胸廓,听诊双肺呼吸音以及观察“气雾”均无结果。遇此现象,可将听诊器放于胃部,挤压气囊(增加潮气量)是否存在气体通过声音,若无气流声,再将听诊器移至胸骨上切迹处,若听到气流声则说明导管插入气管内。听呼吸音只是一个辅助措施,应综合识别,最为可靠指征是:见导管入喉。(3)由于解剖原因或颈部及上呼吸道结构异常,并非所有病人,均能使声门显露清楚,即使从事临床多年,且有一定经验的麻醉医师,对于困难性气道也时有插入食管可能,如果怀疑导管位置有问题,麻醉喉镜直视下,再将导管下压,若见到杓状软骨在导管之下也可证实,但观察需一定技巧。(4)胸部呼吸音听诊:曾被认为是确定导管位置的可靠临床指标,但是可遇到少数病例,依赖此征象可能出现误导。因气体通过食管壁震动可传导给气管及肺脏,听起来与粗糙的“呼吸音”相似,易被误认为呼吸音。有人对40例病人故意将导管插入食管中,让一名不知情况的麻醉医师听诊胸部呼吸音,结果有6例判断错误。(5)插管后,若对其位置仍存在怀疑,另一种识别方法是:用右手拇指与食指捏闭病人双鼻孔,左手将上下口唇尽可能堵住,只留下牙垫空心唯一出口,放棉毛于出口上,让助手挤压贮气囊,观察棉毛能否吹起,同时观察上腹部有无隆起,出现阳性征则可能误入食管。(6)麻醉诱导前,应观察病人的心率次数与血压情况,作好记录,因快速麻醉诱导完毕,气管插管成功后或多或少存在着心血管应激反应,即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若插管后较插管前有明显升高变化,则可证明插管正确。因插入食管一般无心血管反应。2.间接观察:(1)麻醉诱导期间,应充分面罩供氧,使肺内氮气祛除,达到充分氧储备,因此可延长插管时间。若有脉搏血氧饱和度仪监测,氧供期间SpO2可达98%以上,一旦误插入食管,随着体内储备氧逐渐耗尽,SpO2有逐渐下降趋势,这时应引起警惕,核实导管是否误插。(2)快速麻醉诱导插管,肌肉松弛剂选择琥珀胆碱为妥,(肌松药的更新,现在我们科以非去极化药物为主)若怀疑导管误插入食管,则不再使用任何肌肉松弛剂与麻醉性镇痛药。诱导用量琥珀胆碱很快被血浆胆碱酯酶降解,让其自主呼吸恢复,如有胸廓与腹部起伏,而呼吸气囊无变化,则导管误插入食管。若见呼吸气囊随自主呼吸扩张和收缩,说明导管插入正确。除以上所述,气管导管插入食管的假阳性结果,还常与操作技术及其他问题有关,如导管扭曲、梗阻、套囊破裂气体从管周漏出、严重的下呼吸道梗阻等。另外,有时从胃内返回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浓度大于3%时,酷似正常呼出的二氧化碳曲线,可产生假阴性结果。其原因有:①插管前面罩通气期间,呼出的肺泡气进入胃内。②插管前饮过含二氧化碳的饮料。③摄入抗酸制剂能在胃内溢出二氧化碳。在上述情况下,几次通气后二氧化碳被洗换出来,二氧化碳浓度迅速降为零。因此,只要观察最初6次呼吸的二氧化碳曲线(也有人主张观察一分钟),是气管导管误入食管,临床上常用的一些简便识别和判断方法大都有效,但在特殊情况下,需要多种办法并用尚能确定。若自信,判断失误,延误时机,处理不当则能发生严重不良后果,甚至死亡。结论:判断气管导管的位置是否正确,其最为可靠的指标是:目视导管入喉进入气管内;随后用听诊器听双侧呼吸音与插管前比较无明显差异;条件允许时最好再做可靠的特殊技术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      当对插管产生疑问时:一定要综合判断,作出结论,一两个指标并非可靠。

中国麻醉病现状论文

具体什么药?

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显著增高,一般30%以上,提高手术效果、保证母儿安全、减少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是产科麻醉应该重点掌握的原则。

大多数产科手术属急症性质,因此,麻醉医生在短时间应详细了解产妇病情,对母胎情况作出全面评估,麻醉方法的选择应依据母胎情况、设备条件以及麻醉者技术掌握情况而定,具体的方式有:局部浸润麻醉,脊麻与硬膜外联合阻滞,硬膜外阻滞,全身麻醉,下面分别说明。

一,局部浸润麻醉,特别适合于饱胃产妇,有操作简单、用药少、副作用相对少等特点,但不能完全无痛,肌肉松弛不够,影响手术操作,最严重并发症 为局麻药过量可引起母胎中毒可能,特别是高血压产妇容易发生。

二,脊麻与硬膜外联合阻滞,普遍用于剖宫产手术麻醉,有脊麻用药少,潜伏期短,效果确切等优点,连续硬膜外可以做术后镇痛,腰麻针很细小,减轻了硬膜外穿刺的损伤,故脊麻后的头痛发生率大大减少,是目前产科较为满意的麻醉方式。

三,硬膜外阻滞,也是施行剖宫产较为常用的麻醉方式,止痛效果确切,对胎儿呼吸循环无抑制。并发症主要有低血压,心动过速,虚脱和晕厥,硬膜外穿刺出血发生率约。

四,全身麻醉,可消除产妇紧张恐惧感,麻醉诱导迅速,低血压发生率较低,保持良好通气,适用于精神高度紧张,或合并有精神疾患、腰椎疾病或感染(无法穿刺)的产妇,最大缺点容易呕吐或反流而至误吸,甚至死亡。此外,全麻操作管理复杂,要求麻醉医生有较全麻的技术水平和设备条件,麻醉过深可导致新生儿呼吸循环抑制,难以保证母儿安全,麻醉后并发症也教硬膜外阻滞多,因此,全麻运用在产科只有在硬膜外或局部浸润有禁忌症是方才使用。

脊麻与硬膜外联合阻滞,硬膜外阻滞有一共同特点,即必须行硬膜外穿刺置管,而椎管内穿刺存在可能的一系列并发症,脊麻后头痛是常见并发症,发生率3~30%,85%5天内自愈,个别时间更长;恶心呕吐,发生率较高13%~42%;背痛,严重而少见的并发症,以及穿刺过程中并发症,如出血,穿刺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化学或细菌性污染,脊髓缺血,脊髓前动脉栓塞,脊髓压迫,马尾综合征;局麻药中毒,异常广泛阻滞,神经损伤,等等。

任何麻醉方式,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作为麻醉医生,要时刻怀着对生命的敬畏,根据病人的病情做出最合理的麻醉选择。但是,大家也都看见了,以上介绍了所有有关产科的麻醉方式都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有的发生率低,有的很高;有的较轻,有的就很严重;有的大家看来会感觉很可怕,甚至会死亡;有的可以避免,有的就很难完全避免。作为一名麻醉医生,每一天都是如履薄冰游走在钢丝边缘,尽最大努力给患者一个相对舒适、安全的麻醉,那么,我们也希望民众能够理解这种不容易,能够信任医生,医生才能够放心的担风险的情况下给病人做出最合理的选择,唯有信任,医生才能够没有后顾之忧,即使冒巨大风险,也心甘情愿,因为,你们的理解和信任是给医生最大的支持!

今日话题:剖宫产麻醉会留下什么后遗症?

【格格巫 育儿 日记: 育儿 达人,亲子阅读,科学 育儿 ,一孩之妈、专注 育儿 话题,欢迎留言评论、点赞、分享、转发!意在传播 育儿 知识,内容仅供参考。谢谢!】

我是刨过俩个宝宝的妈妈!说实话第一次抛妇产刚进产房真的很害怕,光溜溜的躺在手术台上,看着周围男的女的一群人在忙活,紧张的浑身发抖!后来进来了麻醉师,是一个年纪很大的老大爷!让我拱起背,侧躺!因为第一次不知道要干嘛,所以不是很害怕!但是当一根针捅进后背后,起初酸胀,到后来酸疼,再到后来下半身热热的,慢慢没有了知觉!当然全程清醒,医生使劲压着我的胸口,我都有种快要被压折肋骨的感觉,再到后来使劲的拉扯,最后直到听到孩子啼哭!护士大声喊着孩子出生的时间和性别!就这样宝宝抱走了,我们当妈妈的还得躺着等着缝针!缝好了就送到病房里了!宫缩,刀口!只要经历过的都知道那痛苦简直要人命!因为年轻感觉后遗症没那么明显!直到有了第二个宝宝,后遗症就开始显露可,首先就是身体的不适,打麻药的地方格外的疼,基本每天都感觉后背沉沉的!每天都感觉身体特别累!然后就是记忆力,那绝对不是一般的差!我感觉就差把自己丢了!最后就是睡眠,直到孩子现在长大点了,可以安稳的睡觉了!那也不行了,睡觉特别的轻!有点动静准立马就醒了!经常处于半睡半醒的状态!反正就是感觉做女人太不容易了,做妈妈也太不容易了!

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剖腹产在临床上日益常见。很多人产妇会担心的是,经过剖腹产的麻醉治疗后,机体是否会遗留下什么后遗症呢?

局部浸润麻醉是其中一种麻醉方式,该方式较为适合于饱胃产妇,其在临床上具有用药少、操作简单和副作用相对少等优点。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麻醉方式不能完全让产妇感到无痛,并且常常容易影响到手术的操作,情况严重的话,还可能会引起产妇和胎儿发生中毒的情况,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的产妇更易高发。

硬膜外阻滞其实也是实行剖宫产比较常用的麻醉方式,该方式所具有的止痛效果较为确切,其对胎儿的呼吸循环无抑制的特点。在临床上,产妇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低血压、虚脱、心动过速和晕厥等不良情况。

相比较之下,全身麻醉这一麻醉方式则可以消除产妇的恐惧和紧张的感觉,其麻醉的诱导往往较为迅速,而且患者低血压疾病的发生率较低。因而一般适用于精神高度紧张,或者合并有精神疾患或腰椎疾病、感染(无法穿刺)的产妇,但是,全身麻醉的方式往往容易导致产妇呕吐或者反流而至误吸,情况严重的话,甚至会出现死亡的情况。

专长:擅长神经疼痛的治疗,特别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和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诊疗。

剖腹产指的是通过手术切开腹壁和子宫,直接将胎儿取出。因为是手术,所以剖腹产是需要做麻醉的, 一般是要求局部麻醉。麻醉方式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通过麻醉可以延迟手术应激反应,减轻疼痛,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术后血栓栓塞发生率。但是也有很多人会担心麻醉带来的后遗症,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下剖腹产时打麻醉的后遗症有哪些:剖腹产打麻药的后遗症常见的有以下几个:

1.腰疼、身体不适:做了剖腹产手术之后会出现腰疼或者针刺部位疼痛的情况,还可能会出现乏力的情况,大多是可以自行缓解的。术后麻醉药作用消失,产妇的伤口会比较疼痛,注意不要平卧睡觉,如果采取平卧的话,子宫收缩疼痛最敏感,也不利于伤口的愈合,在剖腹产之后应该侧卧,最好是让身体和床形成20-30度角,将被子或毛毯垫在背后,这样可以让伤口更快愈合。

2.记忆力下降:打了麻药之后都会出现短时间的记忆力下降或无意识的情况,一般会在几个小时恢复。等麻药在一定的时间内分解并排出,记忆力也会逐渐的恢复。

3.血压下降、心动过缓和呼吸运动障碍。这类情况一般很少出现, 一般多见于麻醉手法不当,麻醉药剂量过大等情况,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低血压,可引起呼吸中枢缺血缺氧,产生呼吸抑制。出现这类情况必须要及时给予注射肾上腺素和吸氧来抢救。

剖腹产后产妇也需要注意在手术恢复知觉之后,应该进行肢体活动, 24小时后应该练习翻身、坐起,慢慢进行一些肢体活动,不能一直卧床,可预防肠粘连及血栓形成而引起其它部位的栓塞。还需要注意避免受凉感冒,避免过敏气味的刺激,以免产生咳嗽感觉。因为咳嗽是会影响伤口愈合的,剧烈咳嗽甚至可造成切口撕裂,影响恢复。

我本人是一个经过两次剖腹产的人,两次剖腹产麻醉后都就有不一样的后遗症,进入手术室麻醉师就帮忙打了麻醉,侧身曲膝双手尽最大力度抱紧两个膝盖,麻醉师就会找准位置把麻醉针打进腰椎里面,打的当时没有什么感觉,像蚊子咬一样,过几分钟,麻醉师会碰一下你的肚子,问你有没有感觉到,如果没有感觉就要开始进行剖腹产手术了。手术过程中麻醉师会一直陪着你说话,剖的过程感觉不到疼痛,只听到抽羊水出来的声音,一直到抱出宝宝,医生会报一下孩子的性别,但是我当时听不清楚[捂脸][捂脸]。宝宝抱出来后我就觉得很困就直接睡觉了。醒过来已经在普通病房里面,从手术室出来没过多久医生就会来压着刀口,帮助排恶露,压一次眼泪汪汪掉下来一次,第二天医生要求下床走动走动,帮助回复的时候,就知道打麻醉留下的后遗症了。动都动不了,做起来要半天,迈开一步都要很久很久,麻醉都跑到脚跟上一样,腿根本不听使唤,伤口又痛,而且麻醉过后打麻醉的位置会很酸痛酸痛的,所以坐月子要做好保暖很重要

说说我的吧,首先是早期疤痕会痒,尤其是变天的时候很明显。然后是记忆力减退,以前我的记忆力好得很,数字的敏感性也高,现在是常常觉得脑子被掏空,为了防止忘事只好记备忘录。最后就是腰痛,以前的我腰就不太好,现在尤为明显,觉得腰像一块铁板,直不起来,弯不下去。最大的后遗症是身体被开了一刀,元气受损,这个是需要好好调理的。

世卫组织指出 ,在没有医学必要的情况下选择剖腹产的产妇 ,比自然分娩者患产后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增加了3倍多,如出血多、泌乳延迟、再次手术易发生盆腔粘连等。而产后大出血,并需接受重症监护的几率甚至增高10倍。剖腹产给产妇带来的风险还包括感染、膀胱损伤、肠道损伤、子宫切口撕裂、静脉血栓、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1、易过敏

研究显示,剖腹产婴儿出生后第一年内致敏或过敏的发病率升高。在自然分娩过程中,婴儿通过接触母亲产道及肠道的细菌,肠道有益菌群的定植率较高,有利于婴儿免疫系统的成然每剖腹产孩子直接接触的是护士、医生及手术室的细菌,不利于正常菌群的建立。

2、易患小儿多动症

在一项儿童多动症人群的调查中,剖腹产儿童占八成,远高于顺产儿。因为产道的改变,破坏了孩子本应经历的神经接触等。

3、“湿肺症“几率高

“湿肺症“可导致孩子呼吸受阻。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一项研究发现,在巧0名出现严重湿肺症的婴儿中,七成是经剖腹生产。英国研究还发现,剖腹产孩子比顺产的孩子更易患哮喘。

4、肥胖危险

与自然分娩的孩子相比,剖腹产孩子到I l岁时发生体重超标的危险高出83%。因为自然分娩的孩子接触了产道细菌,有助于新陈代谢,而剖腹产孩子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获得必要有益菌。

5、易患感统失调症。

感统失调症是指孩子的思维往往无法约束行为。研究发现,胎儿的正常生产过程,是第一次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机会,而剖腹产剥夺了孩子第一次锻炼感觉统合的权利。患了感统失调症的孩子上学后,通过后期训练,大部分可以恢复正常。

6、适应能力差

皮肤是触觉学习的器官,孩子要通过皮肤认识自身和环境。剖腹产孩子因先天触觉学习不良,在婴儿期不能适应皮肤所接触的各种信息,如洗澡、换衣服,也可表现为情绪化、爱哭、睡不好等。

对于剖宫产麻醉,很多孕妈妈可能不太了解,很多关于剖宫产麻醉的事情也是听别人说的。其实剖宫产麻醉并不可怕,也不会有什么后遗症,这么说你可能不信,但剖宫产麻醉的确不会有后遗症,但是会有并发症或者风险。下面小花医生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剖宫产麻醉的那些事情!

1、一般来说, 剖宫产麻醉的主要方式是椎管内麻醉,且椎管内麻醉大多以腰硬联合麻醉为主 。椎管内麻醉就是从腰背后进行麻醉,也就是大家俗称的“半身麻醉”。 在孕妇的两个脊柱间隙之间进行穿刺,将药物注入到孕妇的蛛网膜下腔或者硬膜外腔,使得麻醉药物作用在孕妇的脊髓某段区域的神经根,并不会进入到孕妇的血液循环当中,也就是说,这种麻醉方式不仅能够起到良好的镇痛作用,同时还能够将对胎儿的影响降到最低。 半身麻醉时,产妇在麻醉之后也有很清楚的意识,并且也能够进行自主呼吸,仅仅只是下半身丧失了感觉以及运动能力。

2、在紧急剖宫产来不及进行椎管内麻醉,或者有椎管内麻醉禁忌症时我们会进行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主要就是指通过孕妇的静脉,将麻醉药剂注入,一般会作用于产妇的全身 。简单来说,当进行了全身麻醉之后,产妇的状态就会像睡着了一样,不会有任何知觉。手术做完就会醒来。

不管是什么样的麻醉方式,都有利有弊,但作为麻醉医生,我们一定会选取最好的麻醉方式,并将麻醉风险降到最低。上面介绍的都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实也没有那么可怕。作为病人,要相信医生,然后将自己的感受和不适如实且及时的告诉医生就可以,配合医生的操作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任!

椎管内麻醉含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和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后者还包括骶管麻醉将药物(局麻药、阿片类)注入椎管内某一腔隙,可逆性阻断脊神经传导功能或减弱其兴奋性的一种麻醉方法。包括:蛛网膜下腔阻滞(又称腰麻,Subarachnoidblock)和硬脊膜外腔阻滞(又称硬膜外麻醉,Epiduralblock)。大量临床研究已表明,腰麻和硬膜外麻醉可延迟手术应激反应,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术后血栓栓塞发生率,从而降低高危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另外,硬膜外阻滞还可用于术后镇痛,是目前胸、腹部手术术后和 分娩镇痛的主要镇痛方法 。

1、适应症:下腹部、下肢及会阴肛门的手术。

2、下述情况禁用:

(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膜炎、脊髓前角灰白质炎、结核及肿瘤等。

(2)穿刺部位感染或败血症。

(3)心血管功能不全,如严重贫血、休克、心力衰竭、高血压、冠心病等。

(4)腹水或腹腔内巨大肿瘤。

(5)凝血机能障碍。

1、广泛脊神经阻滞:由于广泛交感神经和运动神经被阻滞,可分别出现血压下降、心动过缓和呼吸运动障碍。严重低血压,可引起呼吸中枢缺血缺氧,产生呼吸抑制。如果并用镇静剂或麻醉性镇痛剂,更易引起呼吸抑制或呼吸停止。如呼吸抑制未及时发现,长时间缺氧或二氧比碳储留可引起呼吸停止和心跳骤停。

2、腰麻后头痛:一般在腰麻后72小时内发生。特点是抬头和坐起时头痛较剧,平卧时减轻或消失。主要与脑脊液由穿刺针针眼漏出而造成颅内压降低有关。预防措施包括术中应积极补液,术后令病人去枕平卧6小时。治疗包括对症镇痛,如无效可采用原穿刺部位硬膜外注入中分子右旋糖酐或自体血填充。

3、尿潴留:当骶2 4发出支配膀胱的副交感神经被阻滞后,抑制膀胱迫尿肌的收缩和膀胱内括约肌的松弛,产生排尿困难。通常阻滞作用消除后排尿功能会立即恢复。必要可予以导尿。

4.、损伤:穿刺操作不当时,可损伤脊神经根或脊髓,引起下肢感觉异常、腱反射失常或大小便失禁。

5、罕见并发症包括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颅神经麻痹。

大一医学生论文

作为一名学习医学专业的大学生,我们知道怎么样书写自己的专业论文吗?以下是我整理好的大一医学生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 目的 探讨STA局部麻醉(局麻)仪在儿童乳磨牙深龋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40例(80颗)7~10岁的就诊的儿童龋病患儿, 左右侧均有龋坏的第一或第二乳磨牙, 采用自身对照方法, 一侧使用STA无痛局麻仪进行术前浸润麻醉(实验组), 另一侧使用传统的注射器进行麻醉(对照组), 注射后5 min时进行去腐备洞常规充填治疗。比较两组麻醉过程中疼痛程度。结果 实验组患儿轻度疼痛占, 中度疼痛占, 重度疼痛占;对照组患儿轻度疼痛占, 中度疼痛占, 重度疼痛, 两组患儿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见表1。5 min后物起效, 治疗术中两组患儿多数未感受疼痛。结论 对儿童龋病患儿进行术前麻醉时, STA无痛局麻仪可更好的缓解疼痛, 效果显著。

【关键词】 STA局麻仪;深龋;牙科畏惧症

DOI:

大部分患有口腔疾病的儿童在就诊时均有牙科畏惧症(dental fear, DF)表现, 具体指在诊治过程中所出现的焦虑、紧张、恐惧的状态, 在行为上表现为敏感性增高、耐受程度降低、烦躁不安、哭闹甚至拒绝治疗的现象[1]。只有消除患儿的畏惧情绪, 与医生有效配合, 才能完成诊疗工作。引起牙科畏惧症的原因不仅是治疗过程中牙钻的噪音, 更主要的因素是治疗中的疼痛, 为缓解深龋治疗时儿童难以忍受的痛觉, 国内外提倡术前对患牙进行局部浸润麻醉, 无痛治疗是保证儿童口腔疾病得以顺利诊治的关键。美国Milestone公司的STA口腔局部麻醉仪是一种计算机控制的仪器, 理论上具有减弱或缓解注射疼痛的作用。为探讨其使用方法和临床效果, 本研究对两种术前局部麻醉的方式进行对比, 旨在找出更适合儿童的治疗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沈阳市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门诊就诊的7~10岁龋病患儿40例, 左右侧均有龋坏的第一或第二乳磨牙, 患牙共80颗, 采用自身对照方法, 一侧使用STA无痛局麻仪进行术前浸润麻醉(实验组), 另一侧使用传统的注射器进行麻醉(对照组)。纳入标准:①家长知情同意并配合接受实验, 患儿具备疼痛判断能力;②每例患儿均同时患有2个同名不同侧的乳磨牙深龋;龋坏深度达到牙本质深层, 但无自发痛病史, 无根尖周病变;

③两侧龋坏深度大致相同;④患儿无其他系统性疾病。

1. 2 材料和器械 STA计算机控制局部麻醉仪及配套手柄和针头(Milestone公司, 美国)、金属卡局式注射器、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碧兰公司, 法国)、高速及低速手机(NSK, 日本)。

1. 3 方法 术前常规对两组患儿及其家长进行明确告知, 接诊时注意态度要亲切和蔼, 减少儿童的畏惧心理。对诊断明确的患牙, 探诊的动作要轻巧, 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疼痛产生假阳性的结果。实验组使用STA局麻仪进行局部浸润麻醉, 对照组使用金属卡局式注射器进行局部麻醉, 两组均缓慢注射, 且进针位置大致相同。局麻药都使用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 商品名为碧兰。5 min后麻药完全起效, 两组患牙进行常规去腐备洞, 均用Dycal垫底护髓, 再将Fuji IX玻璃离子严密充填于龋洞内, 去除咬合高点。

1. 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采用双盲法, 操作均由同一有资历医生完成, 记录者也由同一助手完成。分别记录两组注射麻药时的疼痛程度和传统牙钻去腐备洞时的疼痛程度。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不同注射方法的疼痛程度, 测量标尺用10 cm线段表示, 0~10间的数字表示疼痛程度, 即VAS值, 1~3为轻度疼痛, 4~6为中度疼痛, 7~10为重度疼痛[2]。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儿轻度疼痛占, 中度疼痛占, 重度疼痛占;对照组患儿轻度疼痛占, 中度疼痛占, 重度疼痛, 勺榛级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见表1。5 min后物起效, 治疗术中两组患儿多数未感受疼痛。

3 讨论

现阶段, 我国儿童口腔疾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就诊率却不高, 除家长的卫生保健意识没得到相应提高, 患儿配合程度较差也是主要因素之一[3, 4]。儿童的心理干预及行为管理固然是有效预防牙科畏惧症的手段, 但切实缓解治疗疼痛才是让儿童配合治疗的根本方法, 用局部药物麻醉控制疼痛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手段[5]。

随着牙科器械的不断革新, STA局麻仪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它是由计算机控制的主机、脚踏控制器及一次性的Wand手持注射针3个部分组成, 注射速度有STA、Normal和Turbo三种模式[3]。首先由针尖渗出少量麻药至进针点的.黏膜表面, 减少疼痛感, 刺入组织后采用STA模式给药, 通过计算机控制药液的输出量, 减少软组织的胀痛感, 使整个注射过程保持无痛状态[6-7]。与传统的注射麻药方式不同, 大大减少了单位时间内进入组织的液体量, 减小对进针点周围组织的压力刺激, 避免患者的心理恐惧和不适感[8, 9]。

STA麻醉仪都能起到很好的缓解疼痛效果, 保证儿童口腔疾病的顺利诊治。本实验选择患儿为7~10岁儿童, 原因是学龄儿童比低龄者更能准确表达出治疗的真实感受, 术前, 医护人员均根据儿童的性格特点予以充分的交谈解释, 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保证诊治工作顺利开展。但尽管如此, 本实验组的中度疼痛患儿比其他研究稍多, 可能是由于实验对象均为儿童, 表达不甚清楚准确, 在恐惧情感的支配下仍然表达有痛觉, 不排除有假阳性的结果。两组患儿因为使用同一种麻醉剂, 剂量由患儿体重决定, 且麻药充分起效后进行去腐操作, 治疗时的疼痛感无差别。与其他学者研究一致 [10]。

综上所述, STA局麻仪在儿童口腔疾病的诊治中具有广阔前景, 儿童口腔科医生应该将新的诊疗器械和综合心理干预的方法相结合, 不断探索适合儿童特点的治疗方法, 为更多患儿提供舒适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芳, 王非, 王彦铃. 根管治疗患者牙科恐惧症的调查分析.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4):375-377.

[2] 荣刚, 姚声. 无痛麻醉仪在缓解磨牙牙髓炎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效果分析.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6, 32(6):351-352.

[3] 杨霞, 侯锐, 许广杰, 等. STA无痛麻醉仪在口腔治疗中的应用特点.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5, 8(7):442-446.

[4] 费继新. STA口腔局部麻醉仪在去髓术中麻醉效果的比较. 中外健康文摘, 2013(25):186.

[5] 康媛媛, 孙妍, 张英. STA麻醉仪用于牙科畏惧症临床意义研究.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3, 6(2):100-101.

[6] 孙欢, 吴杨, 王莉, 等. STA无痛注射仪在口腔局部浸润麻醉中的应用.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1, 30(3):467-469.

[7] 杨静. STA麻醉仪在儿童口腔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2014, 23(22):1921-1922.

[8] 张欣. STA无痛麻醉仪微创拔牙与传统拔牙比较临床体会.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 10(9):674-675.

[9] 杨霞, 侯锐, 尚磊, 等. STA无痛麻醉仪在老年牙周病患者牙拔除术中的应用.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5(2):88-91.

[10] 吴昊, 朱丽雷. STA 麻醉系统在牙周治疗中的应用. 医学临床研究, 2015(6):1113-1114.

中国麻醉病现状论文集

护理毕业论文提纲

导语:毕业论文,泛指专科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学士学位毕业论文)、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博士学位论文)等。下面是护理毕业论文提纲,欢迎阅读!

论文题目:麻醉恢复期低体温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

目录

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麻醉恢复期患者低体温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1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样本量估算

研究方法

质量控制

机器学习模型

统计学处理

2结果

病例统计

单因素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类型与患者体温的关系

相关因素重要性排序

3讨论

麻醉恢复期低体温发生率

麻醉恢复期低体温危险因素分析

麻醉恢复期低体温相关因素重要性排序

本研究的局限性

4结论

麻醉恢复期低体温发生率

麻醉恢复期低体温的独立危险因素重要性排序

第二部分改良充气保温被对麻醉恢复期低体温患者复温的效果观察

1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观察指标

质量控制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麻醉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麻醉恢复期复温情况比较

3讨论

复温护理在麻醉恢复期患者护理中的重要性

促进麻醉恢复期低体温患者体温恢复的有效措施

两种复温措施的成本分析

局限性与不足

4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论文题目:养老护理人员供给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相关概念的界定

养老服务

养老护理员

养老护理模式

研究的理论基础

新公共服务理论

责任分担理论

人力资源开发理论

心理契约论

2中国整体养老护理人员供需情况

中国养老护理人员整体需求情况

不同养老类别护理人员的需求情况

养老护理人员的`需求数量

老年人对护理人员的服务需求

中国养老护理供给

家庭养老护理人员供给

机构养老护理人员的供给

3养老护理人员供给状况调查——以沈阳、大连两市为例

问卷的调查设计

调查的思路与对象的选取

问卷的构成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老年人的基本情况

养老护理人员的基本情况

不同养老模式下对护理人员的供需分析

总体情况

家庭养老护理人员的供需情况

社区养老护理人员的供需情况

机构养老护理人员的供需情况

4养老护理人员供给的影响因素及供给保障机制构建

养老护理人员供给的影响因素

模型构建

变量赋值

影响不同养老模式人员供给的因素检验

养老护理人员供给保障机制的构建

家庭供给模式下的保障机制

政府供给模式下的保障机制

市场供给模式下的保障机制

5.结论与对策建议

结论

供给端与需求端对比结论

关于养老护理人员供给影响因素相关结论

对策建议

国家和政府的先行引导

社会群体与组织的重要参与

教育主管部门的积极配合

一般都是省级的比较多,你要用于评职呢 还是?

1、《中华麻醉学杂志》

1981年创刊,为中华医学会主办的麻醉学专业学术期刊,以广大麻醉学专业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

中华麻醉学杂志报道麻醉学领域领先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以及对麻醉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麻醉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医学研究。

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麻醉学科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麻醉学学术交流。

2、《临床麻醉学杂志》(JournalofClinicalAnesthesiology)

由南京市卫生局主管,中华医学会南京分会主办的学术性期刊。《临床麻醉学杂志》创刊于1985年3月。

《临床麻醉学杂志》以围术期麻醉处理、急救复苏、重症监测治疗及疼痛治疗为主要内容,兼及有关边缘学科。

《临床麻醉学杂志》所刊出的学术论文不仅可用于指导临床,而且在全国范围内除个别省市外,可满足几乎所有医院的医务人员晋升职称及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定的需要。

3、《中国临床医学》

创刊于1994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主办的临床医学类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临床医学》主要设有专家述评、论著、研究快报、短篇论著、技术与方法、临床病理(例)讨论、综述、研究简报、短篇报道、病例报告等栏目。主要以从事医药卫生相关工作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等医学院校师生为读者对象。

4、《麻醉与镇痛》

《麻醉与镇痛》是《Anesthesia&Analgesia》的中文版,由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具体承办,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罗爱伦教授任编委会主席。

美国IARS理事会副主席AdrianWGelb博士担任科学顾问及联络人,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主任、博士生导师黄宇光教授担任scientificdirector,并邀请全国各大医院知名麻醉学专家担任顾问及编委,使杂志质量和学术水平有了更进一步的保证。

5、《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英文名:InternationalJournalofAnesthesiologyandResuscitation)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徐州医科大学为第二主办单位的学术性期刊。创办于1980年。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内容涵盖临床麻醉、重症监测治疗、生命复苏、疼痛诊疗、药物依赖与戒断等领域,以综述为特色,以创新性研究成果为核心,以临床前瞻性研究、应用基础和基础研究为重点。

设置有论著(50%)、综述(40%)、讲座(知识更新)、国际交流、学科建设等栏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麻醉学杂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临床麻醉学杂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临床医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麻醉与镇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以下是北大中文核心的目录,在北大的目录里级别其实难度,级别都是一样的,所以找合适自己的研究方向就可以,没有容难的区别。因此优助推荐从目录里找:中华医学杂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解放军医学杂志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医学争鸣 复旦学报(医学版)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国全科医学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重庆医学 医学研究生学报 实用医学杂志 广东医学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上海医学 军事医学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山东医药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中国卫生经济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 卫生研究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国卫生统计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中国医院管理 营养学报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环境与健康杂志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环境与职业医学 现代预防医学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中国卫生资源 卫生经济研究 中国健康教育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 中国疫苗和免疫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中国艾滋病性病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中国职业医学 中草药 中国中药杂志 中药材 针刺研究 中成药 中华中医药杂志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中国针灸 中药药理与临床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中华中医药学刊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中医杂志 辽宁中医杂志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医用生物力学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免疫学杂志 生理学报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解剖学报 中国免疫学杂志 病毒学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现代免疫学 解剖学杂志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神经解剖学杂志 生理科学进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中华病理学杂志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中华护理杂志 中国急救医学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中国输血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中华内科杂志 中华肝脏病杂志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中华高血压杂志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中华肾脏病杂志 中国糖尿病杂志 中华血液学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中华消化杂志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中华传染病杂志 中国循环杂志 肠外与肠内营养 中华外科杂志 中华骨科杂志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中华创伤杂志 中华手外科杂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中华男科学杂志 中华麻醉学杂志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临床麻醉学杂志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中华烧伤杂志 中华妇产科杂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实用妇产科杂志 现代妇产科进展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生殖与避孕 中华儿科杂志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临床儿科杂志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中华肿瘤杂志 肿瘤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中国肿瘤临床 中国癌症杂志 肿瘤防治研究 中国肺癌杂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华神经科杂志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中华精神科杂志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中华皮肤科杂志 临床皮肤科杂志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中华耳科学杂志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中华眼科杂志 中华眼底病杂志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眼科新进展 眼科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口腔医学研究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中华放射学杂志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介入放射学杂志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实用放射学杂志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放射学实践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药学学报 中国药学杂志 中国药理学通报 中国新药杂志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药物分析杂志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毒理学杂志 中国抗生素杂志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中国药房 医学与哲学(B)

  • 索引序列
  • 麻醉科的现状分析论文
  • 中国麻醉病现状分析论文
  • 病案分析论文麻醉科
  • 中国麻醉病现状论文
  • 中国麻醉病现状论文集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