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民国医学杂志pdf

民国医学杂志pdf

发布时间:

民国医学杂志pdf

一楼回答的是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不是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经过查询JBiSE是一本由科研出版社出版的关于生物科学工程领域最新进展的国际期刊。科研出版社(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作为开放读取(Open Access)的先行者、世界最大的开源期刊之一,目前已有180多种期刊及配套的电子版本,内容涵盖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多个期刊已被CAS,EBSCO,CAB Abstracts,ProQuest ,IndexCopernicus,Library of Congress,Gale, CSP等数据库全文或摘要收录。open access,并没有被EI SCI收录,用处不大

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数据库主题:1949至今的有关中医药学内容的期刊文献信息数据库类型:文献型收录范围: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涵盖了中国国内出版的生物医学及其它相关期刊千余种,包含中医药学、针灸、气功、按摩、保健等方面的内容,收录了1949年以来的中医药文献题录近100余万篇,其中50~70%附有文摘。该数据库采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的《医学主题词注释表》(MeSH)及中国中医研究院的《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进行规范的主题词标引,用以进行精确检索和扩展检索。该数据库每季度更新一次,每年约增加文献6万篇。多年来,该数据库已经广泛为国内外中医药院校、科研院所、医院、政府部门、商业部门所采用。著录项目:中文文题、英文文题、作者、第一作者单位、第一作者所在地、期刊名称、出版年、卷、期、页码、文献类型、特征词、医学史、资助类型、主题词、关键词、分类号、语种、中文文摘、英文文摘等。检索途径:可通过文题、作者、单位、期刊(名称、年、卷、期)、特征词、主题词、关键词、主题姓名、文献类型及全文检索的方式进行检索;并可通过主题词及分类号进行扩展检索。目前,该数据库提供有18个专题数据库,分别为: 1 中药文献数据库 2 中药化学文献数据库 3 中药药理学文献数据库 4 中药不良反应和毒理学文献数据库 5 针灸文献数据库 6 肿瘤文献数据库 7 中医性疾病文献数据库 8 中医老年病文献数据库 9 中医名医经验数据库 10 中医临床诊疗文献数据库 11 中医临床试验文献数据库 12 中医药学历史文献数据库 13 中医药研究课题数据库 14 中医药学文摘数据库 15 艾滋病中药数据库 16 中医诊治骨折外伤文献数据库 17 中医疫病文献数据库 18 中医诊治褥疮文献数据库 民国期刊文献数据库数据库主题:清末至1949年以前的有关中医药学内容的期刊文献信息数据库类型:文献型收录范围:收录了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收藏的1949年以前有关中医药的民国期刊87种,采集数据近7万条。著录项目:期刊名称、文题、作者、出版年限、卷、期、期、页码、栏目、馆藏地、索取号、出版地、出版者、备注等。检索途径:可通过期刊名称、文题、作者、出版年限、馆藏地等进行检索。

查阅下载医学文献的网站:

1、万方医学网:网拥有220多种中文独家医学期刊全文、1000多种中文医学期刊全文、4100多种国外医学期刊文摘(全文以电子邮件原文传递方式获得,核心期刊全部收齐)。

2、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是国内外医药卫生界数量最多、影响最大、权威性最强的医学期刊系列,是我国广大医药卫生科技人员不可缺少的重要信息源。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支持用户一站式检索到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全部资源,获得更全面、准确、随时更新的检索结果,数据库收录中华医学会出版的中文医学核心期刊189种。此外,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倾力打造了“中华医学知识库”,包括精选指南库、视频库、科研与写作库、名师讲堂、临床诊疗知识库、全科教育库和医学人文库7个子库。

3、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学科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中医学以及中药学等生物医学领域的各个方面,是目前国内医学文献的重要检索工具。

4、中国知网:国内最大的知识库,覆盖学科全面。

5、文献党下载器():主要服务于科研人员的文献下载需求。整合汇集海量中外文献数据库,涉及学科全面,资源庞大。中外各科文献基本都可以查找下载到,包括sci-hub和谷歌学术下载不了的文献。适合没有数据库权限的人群。

6、PubMed: 是一个免费的搜寻引擎,提供生物医学方面的论文搜寻以及摘要的数据库。它的数据库来源为MEDLINE。其核心主题为医学,但亦包括其他与医学相关的领域,像是护理学或者其他健康学科。PubMed 的资讯并不包括期刊论文的全文,但可能提供指向全文提供者(付费或免费)的链接。

7、sciencedirect爱思唯尔(Elsevier):是医学与其他科学文献出版社之一。爱思唯尔出版2500余种期刊,包括《柳叶刀》 、《四面体》、《细胞》。39000多种电子书籍以及诸多经典参考书如《格雷氏解剖学》等。

8、Embase:是爱思唯尔(Elsevier)推出的针对生物医学和药理学领域信息所提供的基于网络的数据检索服务。内容涉及药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等。除了可以检索丰富的医学文献外,还支持药物和疾病检索。

9、OVID平台:包涵生物医学的数据库有临床各科专著及教科书、循证医学、MEDLINE、EMBASE以及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提供60多个出版商出版的科学、技术及医学期刊1 000多种,与LWW、Adis等公司属于姊妹公司。

10、The Cochrane Library(考克兰图书馆):是the Cochrane Collaboration 的主要产品,汇集了关于医疗保健治疗和干预有效性的研究。它是循证医学的黄金标准,并且提供有关最新医疗的最客观信息。

11、ClinicalKey临床精钥:是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Elsevier)推出的一个临床决策支持工具,帮助医生快速获取准确、简洁、世界前沿的循证医学知识。ClinicalKey拥有全球最大的医学信息资源库,涵盖所有医学专科。

12、UpToDate临床顾问数据库:是用于协助临床医生进行诊疗上的判断、决策的循证医学数据库。UpToDate覆盖了常见的 25 个临床专科,涵盖了诊疗全流程和全生命周期的绝大多数疾病及其相关问题,除了核心的临床专题外,UpToDate还提供多平台访问、智能搜索、图表导出生成PPT、重要更新、诊疗实践更新、患者教育、计算器和药物专论等多项功能。

13、Karger医学电子期刊:是由瑞士Karger出版社出版,每年出版约80余种高质量的学术期刊,大部分以英文出版,内容涵盖了整个生物医学领域,包括传统医学以及最新的医学热门课题。

14、Web of Science:是获取全球学术信息的重要数据库,它收录了全球13000多种权威的、高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内容涵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生物医学、社会科学、艺术与人文等领域。

15、公共科学图书馆(PLOS):是一家由众多诺贝尔奖得主和慈善机构支持的非赢利性学术组织,旨在推广世界各地的科学和医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16、世界顶尖医学杂志的前四名:《柳叶刀》(The Lancet)、NEJM(新英格兰医学期刊)、JAMA 美国医学会杂志(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BMJ《英国医学期刊》

17、世界四大名刊:《细胞》(Cell)、《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

18、谷歌学术:检索外文文献常用网站,包括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出版的学术期刊, 可广泛搜索学术文献。谷歌学术涵盖学科全面,可了解有关某一领域的学术文献;了解某一作者的著述,并提供书目信息(引用时必需的图书出版信息或期刊论文的刊名、刊期信息)。部分文献可直接下载。

19、Wiley:成立于1807年,是全球最大的学术出版商之一,有1600多种经同行评审的学术期刊,20000本电子图书,170多种在线参考工具书,580多种在线参考书,19种生物学、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的实验室指南(Current Protocols),17种化学、光谱和循证医学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

英国医学杂志pdf

癌症有遗传和异体种植,但绝对不会传染。不要杞人忧天。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肥胖人群规模在2019年已经达到亿人以上,肥胖引起的健康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国家大健康战略的实施、居民人均收入和人均支出的提高、互联网与健康产业的深度融合,中国健康瘦身行业正在往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健康餐行业的持续发展和瘦身产品、健身房等行业的整合优化,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预计2020年健身器材市场规模突破520亿元,到2023年瘦身食品市场规模将会达到4000亿元。未来健康瘦身行业会更加规范化,市场逐渐下沉,细分化的支付场景和多元盈利模式将会成为健康瘦身行业新的发展入口。 (《2020中国健康瘦身行业发展监测及分析报告》完整高清PDF版共44页,可点击文章底部报告下载按钮进行报告下载)核心观点中国肥胖人口规模超亿人,形体健康意识提升推动瘦身市场规模扩大。2019年中国肥胖人口已超亿人,由肥胖引起的健康问题已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同时七成受访网民认为形体管理与健康相关,逐渐提升的形体健康意识使健康瘦身市场进一步扩大。超九成瘦身网民愿意为瘦身付费,健身及饮食调配成主要采取瘦身方式。对于自我感觉超重的受访网民,超九成表示愿意为瘦身付费,其中近六成愿意付费超1000元。各类方式中,更讲求健康性和科学性的健身瘦身及饮食瘦身是受访网民最主要采取的瘦身方式,分别占比及。饮食瘦身缺乏专业指导,近六成瘦身网民对专业瘦身菜谱有需求。饮食瘦身方式基于低投入成本和高成效受到瘦身网民青睐,但目前网民缺乏专业指导,仅受访瘦身网民从专业市场主体处获取瘦身菜谱。此外,的受访瘦身网民对专业瘦身菜谱有需求。对于专业知识匮乏的瘦身消费者,市场上开始出现各类提供瘦身菜谱的商家和服务机构,饮食瘦身市场发展加快。

2019年中国肥胖数据,呃,中国那个近年来那个肥胖的人那个比例越来越大,越来越多。

近些年肥胖人群数量的增多,近五十多年从1975-2016年,全球范围内肥胖人数增加两倍,数量超6亿,肥胖易引起心血管疾病,所以肥胖问题是世界卫生组非常关注的全球问题。市场调研分析,现时代肥胖群体增加的原因复杂,其实与人类生活环境及人文文化有一定关系,尤其,年轻人导致肥胖现象较普遍,肥胖人群中80和90后的体质指数高于60与70后,跟他们生活的环境是离不开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购物的便利性,因为他们生活添加对比之前出生人群更优越,饮食多样化更丰富,鱼肉类食品不在缺乏,目前交通便利,随着人们收入提高,汽车行业发展使人均都可拥有一辆汽车,减少走路运动量。对于互联网信息现代的兴起人们对购买食物更加便利,不需要逛街或走很远的路购物,同时这些导致了年轻人运动量的减少。对于饮食业市场多样化品味及品牌特色市场竞争同时,大大吸引了年轻人对美食的渴望,导致肥胖人群逐渐的增长,在一侧中央财经cctv2节目报告中,数据来源于英国医学杂志,指出,我国肥胖人数据国际首位,平均肥胖率达12%,其中,北京肥胖率,河北肥胖人数中女性高于男性,平均肥胖率为,其次是新疆肥胖率为。在国外,如美、德、意大利等发达国,政府拿出国 民经济5%用于肥胖,在我们中国,人口基数大,目前肥胖人群超9千万,肥胖增长率超10%,有数据显示,城市居民25-59岁有半数为肥胖者,城市成年人体重超重人群约40%,城市小学生肥胖比例超20%,目前我国肥胖者增长速度超国一些发达的国。2017年我国减 肥与体重管理企业数量万家,近几年国内减 肥市场竞争激烈,肥与体重管理产品种类超千种,多数是功能实力派及保健食品。据灵核网发布的《2019-2024年中国体重管理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市场发展策略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区域对减 肥与体重控制市场需求较大包括华东、华北和华南地区消费规模占比共计约达68%。但这些消费人群收入看,月入3千-5千消费占比为40%左右,从年龄看,主要消费人群年龄在20-29岁。2017年我国减 肥与体重控制行业需求规模亿元,同比提升。有数据显示,2017年体重管理产品规模亿元,同比增长。预测到2021年体重管理产品市场规模将增长至246亿元。未来几年增速维持10%-20%增长

民国《医学杂志》

西方护理是怎样传入中国的 1840 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伴随着西方现代文明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的不断传入,西方近代护理学开始传入中国,掀开了中国近代护理的新篇章。 西方近代护理起始于 19 世纪 60 年代,是适应近代工业与社会分工的需要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奠基人是佛罗伦斯 · 南丁格尔 (Florence Nightingale , 1820 ~ 1910) 。她总结了战地救护和医院护理管理的成功经验,写出了《医院札记》、《护理札记》两书和 100 多篇论文,特别是她 1860 年在英国圣多玛医院首创近代护士学校,为近代护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南丁格尔的护理实践和护理思想,为护理工作赢得了应有的社会地位,护理作为一门科学和职业,得到了社会的公认,使护理学走上了近代发展的道路。因此,西方近代护理也称为南丁格尔式的护理。 西方近代护理作为西方医学的组成部分进入中国的最初形式是通过传教士开办医院。随着中国教会医院的增加,外国护士也随之来到中国。据 1915 年在华基督教会报告,当时基督教会医院及诊所共有 330 所,外国医生 383 名,外国护士 112 名。最早来华的西方护士是美国教会医院护士麦克奇尼 (Mekechnie) ,其他外国护士,如约翰逊 (Johnson) 、信宝珠 (Simpson) 、盖仪贞 (Nina D Gage) 、贝孟雅 (Hope Bell) 等也相继来华,从事护理工作。外国护士来华从事护理工作,为西方护理传入中国创造了条件。 随着外国在华教会医院的发展,护理人员明显不足,教会医院开始训练中国的护理人员,并逐步发展为近代的护士学校出现在中国。 1888 年,美国护士约翰逊在福州首创护士学校,开始用比较正规的方式培养中国护士。据 1915 年统计,仅教会医院举办的护士学校就有 36 所,学生 272 人。早期的护士学校的教学形式基本上是带教式的,学校附属于医院,几乎每医院都有一个护校。中国最早的专门护理人员正是由这些学校培养出来的。 西方近代护理广泛传入中国的另一种方式是翻译西方护理书籍和创办中文护理报刊。最早翻译介绍到中国来的西方护理教科书是我国近代民主革命家秋瑾所译的日文版的《看护学教程》。民国以后,翻译的西方护理学的书籍大量出版,如《护病教科书》、《护病须知》 (1915) ,《接产须知》、《护士推拿法》 (1916 年 ) ,《护病学》、《牛津护理学手册》、《医生到来之前》、《见习护士手册》 (1918 年 ) ,《护理饮食学》、《护病新论》、《看护要义》 (1920 年 ) 等。这些介绍到中国来的西方护理学理论和实践方面最早的教科书,对于近代西方护理在我国的传播以及我国早期护理工作者的成长,均起到了重要作用。 西方护理传入我国的另一盛事是成立中华护士会 ( 中华护理学会前身 ) 并创办《中国护士季报》。 1908 年教会主办的中国博医学,开始印行活页《医学杂志》,当时博医学的主持人高士兰 (Cousland) 医生,十分重视护理工作,在《医学杂志》上辟专栏刊登各地护士通讯。美国护士信宝珠在《医学杂志》上刊登公开信,倡议成立中华护士会,得到热烈响应,于 1909 年在江西牯岭成立了中华护士会。其会员均为外籍护士,直到 1914 年召开第一次全国护士大会,也只有中国护士钟茂芳一人参加。 1920 年,由中华护士会主办的《中国护士季报》出版创刊号,这是中国第一本综合性的护理刊物,除报道各地医院的护理工作,护理教育情况,介绍各科护理技术外,还有不少支持护理工作的人士投稿。从 1920 年至 1948 年,每年 1 卷 4 期,除抗战期间外,共出版 25 卷,于 1949 年停刊。 从 1860 年南丁格尔创办世界上第一所近代护士学校,到 1884 年第一位南丁格尔式的美国护士麦克奇尼来华从事护理工作,从 1909 年中华护士会成立到 1949 年新中国诞生,中国护理走向新的发展阶段,西方近代护理完成了向中国传入、根植和发展的历史过程。西方近代护理传入中国,开创了中国近代护理发展的新纪元。 1840 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伴随着西方现代文明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的不断传入,西方近代护理学开始传入中国,掀开了中国近代护理的新篇章。 西方近代护理起始于 19 世纪 60 年代,是适应近代工业与社会分工的需要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奠基人是佛罗伦斯 · 南丁格尔 (Florence Nightingale , 1820 ~ 1910) 。她总结了战地救护和医院护理管理的成功经验,写出了《医院札记》、《护理札记》两书和 100 多篇论文,特别是她 1860 年在英国圣多玛医院首创近代护士学校,为近代护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南丁格尔的护理实践和护理思想,为护理工作赢得了应有的社会地位,护理作为一门科学和职业,得到了社会的公认,使护理学走上了近代发展的道路。因此,西方近代护理也称为南丁格尔式的护理。 西方近代护理作为西方医学的组成部分进入中国的最初形式是通过传教士开办医院。随着中国教会医院的增加,外国护士也随之来到中国。据 1915 年在华基督教会报告,当时基督教会医院及诊所共有 330 所,外国医生 383 名,外国护士 112 名。最早来华的西方护士是美国教会医院护士麦克奇尼 (Mekechnie) ,其他外国护士,如约翰逊 (Johnson) 、信宝珠 (Simpson) 、盖仪贞 (Nina D Gage) 、贝孟雅 (Hope Bell) 等也相继来华,从事护理工作。外国护士来华从事护理工作,为西方护理传入中国创造了条件。 随着外国在华教会医院的发展,护理人员明显不足,教会医院开始训练中国的护理人员,并逐步发展为近代的护士学校出现在中国。 1888 年,美国护士约翰逊在福州首创护士学校,开始用比较正规的方式培养中国护士。据 1915 年统计,仅教会医院举办的护士学校就有 36 所,学生 272 人。早期的护士学校的教学形式基本上是带教式的,学校附属于医院,几乎每医院都有一个护校。中国最早的专门护理人员正是由这些学校培养出来的。 西方近代护理广泛传入中国的另一种方式是翻译西方护理书籍和创办中文护理报刊。最早翻译介绍到中国来的西方护理教科书是我国近代民主革命家秋瑾所译的日文版的《看护学教程》。民国以后,翻译的西方护理学的书籍大量出版,如《护病教科书》、《护病须知》 (1915) ,《接产须知》、《护士推拿法》 (1916 年 ) ,《护病学》、《牛津护理学手册》、《医生到来之前》、《见习护士手册》 (1918 年 ) ,《护理饮食学》、《护病新论》、《看护要义》 (1920 年 ) 等。这些介绍到中国来的西方护理学理论和实践方面最早的教科书,对于近代西方护理在我国的传播以及我国早期护理工作者的成长,均起到了重要作用。 西方护理传入我国的另一盛事是成立中华护士会 ( 中华护理学会前身 ) 并创办《中国护士季报》。 1908 年教会主办的中国博医学,开始印行活页《医学杂志》,当时博医学的主持人高士兰 (Cousland) 医生,十分重视护理工作,在《医学杂志》上辟专栏刊登各地护士通讯。美国护士信宝珠在《医学杂志》上刊登公开信,倡议成立中华护士会,得到热烈响应,于 1909 年在江西牯岭成立了中华护士会。其会员均为外籍护士,直到 1914 年召开第一次全国护士大会,也只有中国护士钟茂芳一人参加。 1920 年,由中华护士会主办的《中国护士季报》出版创刊号,这是中国第一本综合性的护理刊物,除报道各地医院的护理工作,护理教育情况,介绍各科护理技术外,还有不少支持护理工作的人士投稿。从 1920 年至 1948 年,每年 1 卷 4 期,除抗战期间外,共出版 25 卷,于 1949 年停刊。 从 1860 年南丁格尔创办世界上第一所近代护士学校,到 1884 年第一位南丁格尔式的美国护士麦克奇尼来华从事护理工作,从 1909 年中华护士会成立到 1949 年新中国诞生,中国护理走向新的发展阶段,西方近代护理完成了向中国传入、根植和发展的历史过程。西方近代护理传入中国,开创了中国近代护理发展的新纪元。

吴尚先(1806—1886),清代医学家。名樽,原名安业,字尚先,又字师机,晚号潜玉居士、潜玉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所著《理瀹骈文》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部外治专著,对中医外治法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理论探索,提出了外治法可以“统治百病”的论断,被后世誉为“外治之宗”。凌奂(1822-1893年)清代医家。原名维正,字晓五,一字晓邬,晚号折肱老人。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凌云十一代孙。师从吴古年。撰有《饲鹤亭藏书志》三卷。通晓男妇、大小方脉等诸科,求诊者盈门,太平天国期间授天医医院仙官,曾为李秀成等治病。陈莲舫(1837~1914) 清末医家。名秉钧,又号乐余老人,青浦陈氏十九世医。早年随祖父陈涛侍诊,得其传而过之。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悬壶上海北海路,求治者门庭若市。翌年应聘赴湖北为两广总督张之洞治病,逢张之幕僚李平书,与之结为莫逆交。光绪二十九年两人与中医朱紫衡等创立医学会,光绪三十二年又相与创办上海医务总会,以研究中西医术为宗旨更多可参看:章次公(1903~1959)名成之,号之庵,江苏镇江人。民国8年(1919年)就读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师事孟河名医丁甘仁及经方大家曹颖甫,又问学于国学大师章太炎,学业兼优。民国14年毕业后在上海开业行医,并任职于广益中医院,一度兼任上海市红十字会医院中医部主任。编有《药物学》四卷。伍连德,1879年3月10日-1960年1月21日,中国现代医学第一人。公共卫生学家,中国检疫、防疫事业的先驱。1910年末,东北肺鼠疫大流行,他受任全权总医官,深入疫区领导防治。1911年,他主持召开了万国鼠疫研究会议。在他竭力提倡和推动下,中国收回了海港检疫的主权。他先后主持兴办检疫所、医院、研究所共20所,还创办了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哈尔滨医科大学前身)。他与颜福庆等发起建立中华医学会,并创刊《中华医学杂志》 。刘瑞恒(1890~1961),我国近代公共卫生事业创建者。字月如,直隶南宫人。他于1903年考入北洋大学堂,1906年未毕业即送美留学,入哈佛大学读书。他是我国著名医学专家,中国创伤医学的奠基人,中国近代公共卫生事业创建者,首批哈佛大学留学生之一。童第周(1902年5月28日--1979年3月30日),浙江省鄞县塘溪镇人。著名生物学家、教育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动物研究所所长。裘法祖(1914年12月6日-2008年6月14日),浙江杭州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外科学家、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黄家驷(1906年7月14日-1984年5月14日),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人。胸心外科学家,医学教育家。

王吉民王吉民,又名嘉祥,号芸心,男,广东东莞人。先后任国立中央大学医学讲师、上海医学院医学史教授、教育部医学名词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央国医馆名誉理事、《中华医学杂志》副总编辑、《中国医界指南》编辑、中华医学出版社社长、《中华健康杂志》总编辑等职。中文名:王吉民出生地:广东东莞出生日期:1889逝世日期:1972职业:医学讲师代表作品:《中华医学杂志》性别:男简介王吉民(1889~1972)又名嘉祥,号芸心,广东东莞人。宣统二年(1910年)香港西医大学堂毕业后曾在外轮公司任船医、沪杭甬铁路管理局总医官。民国20年(1931年)转任浙江邮政管理局医官,同时在杭州开业。民国26年在上海协助筹建中华医学会新会址,被选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抗日战争期间,医学会负责人陆续离沪,会务主要由王吉民和富文寿负责,直到抗日战争胜利。王氏还先后任国立中央大学医学讲师、上海医学院医学史教授、教育部医学名词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央国医馆名誉理事、《中华医学杂志》副总编辑、《中国医界指南》编辑、中华医学出版社社长、《中华健康杂志》总编辑等职。著作及成就王氏为国内研究医学史之先驱。民国2年美国医史学家嘉立森出版之《医学史》一书涉及中国医学史料甚少,且有谬误,王遂发愤收集中国历代医史资料,潜心整理研究,于民国17年编写出版《中国历代医学之发明》,弘扬中国医学的创造及成就。后又与伍连德合著英文版《中国医史》,于民国21年出版行世,在国际医学史界颇具影响。三年后与伍连德、李涛等发起成立医史委员会,被推举为主席。民国26年医史委员会改组为中华医史学会,任首届会长,并主持编辑《医史杂志》。翌年7月中国第一所医学史专业博物馆——中华医学会医史博物馆在上海建成,王氏任馆长。1958年,该馆改为上海中医学院医史博物馆,继任馆长。

民国医学杂志

▪ 萌芽时期▪ 成长时期▪ 形成时期▪ 提高时期望采纳O(∩_∩)O谢谢温病学在祖国医学中是一门年青的学科。然而做为一门学科来讲,则有着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了解其发展概况,可加深对本学科的认识。温病学起源于战国时期的《内经》,到秦汉晋唐时期,温病皆隶属于伤寒范围。经过两宋金元时期的变革发展,温病始脱离伤寒藩篱;时至明清,才逐步总结出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诊治方法,从而形成一门新兴的临床学科。综观中医的发展史,温病学的发展大体经过了以下三个时期:萌芽时期(战国—晋唐时期)据医史考证,温病学起源较早。古代由于生产水平、科学水平低下,再加上其他社会原因,诸如战争、饥荒等,使许多温病广泛蔓延,温邪日益猖獗,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祖国医学的温病学说便在与疾病斗争中产生出来。从现存医著分析,从战国到秦汉时代,可以作为温病学说的萌芽时期。在此时期中,虽然还没有堪称温病学专著的医籍出现,但是人们对温病怎样进行防治的认识已经开始萌芽,有不少科学设想和具体经验散见在有关医书中,为后世温病学说的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1、秦汉时代对温病学理论的初步认识(主要见于《内经》、《难经》、《伤寒论》)(1)对温病概念的认识:当时认为,温病隶属于伤寒,是伤寒中的一个类型,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内经》:“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内经》时未明确提出温病病名,称之为热病)《难经》:“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伤寒分广狭二类,广者即包括上述五类,狭者即上述五种之一的伤寒。《伤寒论》认为:温病是伤寒中的一个类型。“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2)对温病病因的认识:《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原始病因是寒邪伏寒化温寒邪化热而成温病(3)对温病证候的认识:热象偏重,突出了温病的温热特性。《素问·评热病论》“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急,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伤寒论》第六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扼要叙述了温病的症状,对后世论述温病的证候和治疗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热象偏重:虽对温病的证候描述不完全,不准确,但对证候的基本特点已有所了解)(4)对温病的治疗认识:《内经》“热者寒之”,“温者清之”,虽不是针对温病而言,但对温病治疗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伤寒论》虽未明确指出温病的治疗原则,但论中所述的清热、攻下、养阴等,对温病的治疗有实际意义和启发作用。如白虎汤,可直接用于温病气分胃热证,攻下的调胃承气汤变化为五承气汤(牛黄、导赤、增液、宣白、桃仁等)此外,麻杏石甘汤,茵陈蒿汤,栀子豉汤,葛根芩连汤等,对于温病治疗学的形成有深刻的影响,至今仍为临床所用。另外,秦汉时代对温病的预防也有一鳞半爪的记载,此处不一一叙述。2、晋唐时代对温病病因的探索和防治方剂的创制秦汉后到了晋唐时代,在整个中医学界,医学的发展是对方药的整理,此时方书较多,在医理上无重大突破,温病学的发展情况也是如此。(1)病因的认识:葛洪《肘后备急方》:“岁中有厉气兼挟鬼毒相注,名曰温病。”认识到温病的病因是一种特殊的致病因素,不同于其它病因,这种特殊的物质疠气,致病传染性强。至于鬼毒,葛洪出生于道家,故认为有鬼毒作用。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认识到:温病是“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不同于一般病因的致病因素也是一种特殊的致病物质。以上这二种认识,对后世吴又可“疠气学说”有很大指导意义。(2) 方剂的创制从治疗学方面丰富了温病学的内容葛洪《肘后备急方》、孙思邈《千金要方》、王焘《外台秘要》记载了许多预防和治疗温病的方剂。例如:黑膏方——治温毒发斑 萎蕤汤——治风温(滋阴解毒)大青汤——治温病热盛阴伤太乙流金散——烧烟熏辟温气(空气消毒)黑膏方:生地黄、豆豉、猪膏(猪肤)萎蕤汤:白薇、麻黄、独活、杏仁、川芎、甘草、 木香、石膏大青汤:大青叶、阿胶(滋阴清热)太乙流金散:雄雌黄、矾石、鬼箭羽、羚羊角(以上几个方子,突出了清热解毒,为温病治疗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以上通过对《内经》、《伤寒论》、《肘后方》、《千金方》等对温病的论述可知,此时虽对温病的因证脉治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理论简单、朴素、零散缺乏系统,未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仍属伤寒范畴。总结概括此时期:A、对温病的病名、病因、证候防治有了初步认识B、概念上温病隶属于伤寒C、对温病的认识理论简朴缺乏系统但我们从温病学说发展的过程来看,这个阶段是个良好的开端。温病学说思想一经产生,就为后世继续发展这门学科开辟了正确道路。唐代是我国经济繁荣时代。唐代以后,南方地区,长江流域一带,逐步得到开发,城市兴建,人口集中,交通便利,商业繁荣,海外交通频繁,因此疾病传播类型增多。宋代民族斗争激烈,战争频繁,人民生活极端困苦,外感热病随之增多,流行传染更加残酷,使得医家们有更多实践机会。医家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了新的治疗经验,认识到《伤寒论》的辨证治疗方法,用于治疗温病,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同时因为药物的发现日益增多,所以有条件提出发展和改革的主张,使温病学进入成长发展时期成长时期(两宋金元)1、治疗学上的新突破① 宋代朱肱擅长灵活运用经方:朱肱首先提出运用经方不能墨守成规,{因时因地因人因病}灵活加减随证变化。② 金元刘河间强调热病治宜寒凉:金元时期,百家争鸣学术活跃。刘河间首先打破《伤寒论》表证必须用麻桂辛温解表的方法,认识到很多外感病滥用辛温解表,足以误人。提出治疗热病:A、创新论――六气皆从火化,六经传变皆是热证;B、立新法——寒凉清热为主,法当表里两解;C、制新方――防风通圣散,双解散等表里双解剂。突破了发表不离麻桂的常规,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较朱肱前进了一大步,为后世建立以寒凉清热药为中心的温病治疗学打下了基础,是温病学发展史上一大转折。故后世有“伤寒宗仲景,热病崇何间”之说。③罗天益对温病证治作了规律性提示:《卫生宝鉴》即按热在上焦、中焦、下焦以及在“气分”、“血分”不同部位而分证、制方用药,但未把症状系统归纳,以后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皆受之影响。3、理论上的新进展(1)宋代郭雍对病因学说的阐发:宋代郭雍《伤寒补亡论》认识到:发于春季的温病既有冬伤于寒至春而发、也有感受春季时令之邪而发,后世认为温病有伏邪、新感两类,实即导源于此。(2)元代王安道对寒温之异的辨析:元末王安道《医经溯洄集》对温病的病名、病理,治则有独特的见解,对寒温的辨析很重要。A、病名:温病不得混称伤寒B、病理:温病与伤寒发病机理迥然不同,温病属里热外发、怫郁于表C、治疗:清里热为主,解表兼之他的看法,划清了寒温界限,为温病学说脱离伤寒,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故吴鞠通称他“始能脱却伤寒,辨证温病”。从以上所述,宋代的朱肱、郭壅及金元时期的刘河间、罗天益、王安道等医家的论述可知,此时对温病的认识逐步深化,在理论和治法上都有了新的进展和突破,为后世温病学的形成打下了基础,所以说是成长阶段。总结此期:1、理论上的进展: 提出温病病因的不同看法及从病名、病机和治疗上区分伤寒和温病。2、治疗学的突破:主张灵活运用经方、强调热病的治疗以寒凉为主 ,提出外感病因按邪在三焦气血制方用药。两宋金元后,到了明清,温病学的发展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温病学家辈出,温病学专著丛现,对有关温病学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研讨,终于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温病学的发展进入了成熟时期。形成时期(明清)这一阶段,以吴又可《温疫论》和清叶天士《温热论》、薛生白《湿热病篇》、吴鞠通《温病条辨》、王孟英《温热经纬》温病学家及温病学专著为标志,有关温病的理法方药已有了一套完整的体系,从而形成了新的专门独立学科———温病学。1、明代温病学的主要成就(1)明代汪石山首创“新感温病”说,丰富发展了温病发病学内容金元以前,论述温病者大多以《内经》、《伤寒论》为据,“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伏气温病”。在成长阶段已谈到宋·郭雍已认识到发于春季的温病,既有冬寒伏而后发,亦有感受春季时令之邪而发。但他未直接提出“新感温病”之说。为清代温病学家认识到春夏秋冬皆有感而即发的温病,有较大推动和启发作用。(2)明末吴又可编著《温疫论》,创立温疫辨证施治理论吴又可身处崇祯末年,正适温疫流行。他根据实践体会,编写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温疫论》。他在书中创造性提出了温病不同于伤寒的一些独特见解。其学术成就表现在:Ⅰ、论述了温病与伤寒的不同,大胆提出“守古法,不合今病”的独特见解。Ⅱ、首创“疠气”学说,脱却“六淫”致病因素圈子,丰富和发展了温病病因学说。他说“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温疫是感触疠气而引起,邪从口鼻而入,伏匿膜厚,迨其溃发则有九种传变。温疫有强烈的传染性,“无问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Ⅲ、在治疗上强调以祛邪为第一要义,提出“客邪贵乎早逐”“邪不去则病不愈”。并创疏利透达之法。如:a、发病初起,即用达原饮疏利透达膜原(达原饮:槟榔、厚朴、草果仁、知母、芍药、黄芩、甘草)b、中期邪已陷胃,用三承气汤专主下夺,以邪尽方止(大承气汤:大黄、厚朴、枳实、芒硝)(小承气汤:大黄、厚朴、枳实)(调胃承气汤:大黄、芒硝、甘草)c、 后期重在滋养津液,清解余邪。如用柴胡清燥汤、蒌贝养荣汤、清燥养荣汤等扶正祛邪。(柴胡清燥汤:柴胡、黄芩、陈皮、甘草、花粉、知母)(蒌贝养荣汤:知母、花粉、贝母、瓜蒌实、桔红、白芍、当归、紫苏子)这些认识对后世温病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观点和依据,不仅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一重大创见,且至现在仍不失其先进的科学思想。清代戴天章《广温疫论》、刘松峰的《松峰说疫》、余师愚《疫疹一得》、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均皆论述温疫,都是受到吴氏思想的影响。(3)明末清初喻嘉言提出瘟疫防治新见解,创立秋燥致病新理论:并倡温疫分三焦论治:Ⅰ、喻嘉言对温疫的防治有新的认识喻氏认为“未病前饮芳香正气汤,则邪不能入,此为上也。”邪即入,则以逐移为第一义:上焦如雾,升而逐之,兼以解毒中焦如沤,疏而逐之,兼以解毒下焦如渎,决而逐之,兼以解毒这对后世运用芳香化浊法和吴鞠通三焦辨证都有一定的启发作用。Ⅱ、撰写《燥气论》,提出秋伤于燥之说(创秋令燥热为病之论)喻氏认为,《内经》中只有春伤于风、夏伤于暑、秋伤于湿、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等论述,而没有论及燥气,不够全面。于是撰写《燥气论》,补充了秋伤于燥之说,并自订清燥救肺汤治疗燥病的主方,这确是发前人所未发。对温病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清代四大温病学家的杰出成就:清代温病学的发展已盛行大江南北,温病学在理论证治上形成完整体系。使温病学趋于成熟的,是以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医家确立了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纲领为主要标志。其中叶天士是温病学发展史上建立完整体系的杰出代表,有“温热大师”之称。他们的贡献是:(1) 叶天士建立了温病因证脉治的独立体系:叶天士的最大贡献,是建立了温病学的独立体系。可以说没有叶天士的贡献,就没有今天的温病学。其代表著《温热论》、《三时伏气外感篇》。叶天士,名桂,字天士,号香岩,又号上津老人,清代吴县人,原籍安徽歙县,先世迁吴。叶氏生于世医家庭,少年时,日至学塾读书,晚归则由父授以医学,受家庭熏陶颇深,十四岁时,其父去世,叶氏随其父门人朱某习医,十分好学,凡闻某医善治某证,拜师,学后更以他师,从12—18岁,拜十七师,从而吸收各家之长,加上生性聪颖,又能刻苦钻研,故得以融会贯通,学业猛进而自成一家。叶氏生平诊务繁忙,无暇著述,现在流传的几种叶氏著作系其门人或后人整理而成,另有伪托叶氏之名者,如《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叶氏医案存真》等为其门人或后人整理而成。较能真实反映叶天士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温热论》是叶氏学生顾景文据其口授整理而成,是温病学理论奠基之作。叶氏建立温病学独立体系具体表现在:A、阐明了温病的主要类型及其发生发展机理:如《三时伏气外感篇》按季节划分类型,分新感、伏气三时:春乃春温风温、夏即暑病、秋则燥病,综合有新感有伏气。现在我们教材上的四时温病基本上是按叶天士的思想来划分的。B、创立了“卫气营血”温病辨证理论:为温病学确立了理论基础,是继《伤寒论》六经辨证之后,在热性病辨证施治体系方面的一个创造性发展。卫气营血不是叶天士的主观想象,而是客观实际,符合卫气营血的病理变化C、发展温病的诊断方法:伤寒、金匮重视脉象,叶天士创辨舌验齿。对辨舌验齿、辨斑疹白陪有独到心得,对舌象论述详细简明。陈泽霖说:真正舌象有研究价值的是叶天士的辨舌。例如:烧伤病人开始表现为黄苔,热毒炽盛,当舌质绛时,热入营血,将要出现败血症。D、确立了温病的治疗大法:“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此外他的《临证指南医案》、《三时伏气外感篇》等也是临床经验的结晶,实用价值较大,为后代医家所推崇。(2) 吴鞠通充实发展叶氏学说,丰富温病的证治内容:吴鞠通为清代江苏淮阴人,少习儒学。19岁时,其父患病而死,认为不能医治父病,简直无颜立于天地之间,故慨然弃举子业,专事方术。23岁时其侄儿患温病,“请诸医其于温病治法,未之闻也。”至最后身发黄而死。,当时吴氏因初学医,故“未敢妄赞一词”,但此事激发了吴鞠通钻研温病的决心。26岁时,到北京检校《四库全书》,从而得以阅读大量先贤医著。在广泛钻研医学书籍的同时,尤对叶氏《临证指南医案》深入细致,分析研讨,又结合具体病例认真揣摩,附以自己的见解和经验,编著了《温病条辨》一书。该书是一部系统论述四时温病的专书(共列238法,198首方),此书不仅收取了前贤在温病学方面的成就,犹其使叶氏温病学说系统化、理论化,从而便于学习推广运用,而且在温病的理论、治法、处方、用药等方面都有所发展和提高。吴氏在温病学方面的贡献集中体现于《温病条辨》中,具体表现于:A、创立了三焦辨证,完善了温病的辨证体系叶天士创卫气营血辨证纲领,对于明确温病不同阶段和层次的辨证治疗,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卫气营血尚不能确切的反映出与病变脏腑的关系,因而仅有卫气营血辨证还不能满足温病临床的实际需要。吴鞠通则以三焦来归纳温病错综复杂的辨证表现。凡心肺之病属上焦、脾胃之病属中焦,肝肾之病属下焦。三焦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互为经纬,共同构成了温病的辨证理论体系B、阐明温病的病机传变,提示了温病的发展规律吴氏提出温病“始上焦,终下焦”“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总结了多种温病的病理发展规律。C、创制了治疗大法,丰富了温病治疗学内容“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非轻不举形容药性轻清、非平不安形容药性平和、非重不沉形容药性重坠。上焦部位最高,而近于表,所以治上焦的病,宜用如羽毛那样轻清升浮之品,否则药过病所;中正平和如秤杆之平衡,中焦处于上、下焦之间,是升降出入的枢纽,故中焦有病用药须不偏不倚,即不能用上焦轻清升浮,又不宜用下焦滋腻潜降;下焦部位最低,而偏于里,用药须重浊,犹如秤砣那样沉重之品,才能直达病所。(3) 薛生白编撰专著,系统论述湿热病的因证脉治《湿热病篇》专论湿热病证的辨证施治。薛氏为江苏吴县人,与叶天士同时同地。相传与叶天士互为矛盾,有扫叶山庄,扫叶老人之称。薛氏博学多才,兴趣广泛,能画善诗,与诗词理论家袁枚是莫逆之交,所著诗文甚富,《随园诗话》。性格高雅,淡于功名,朝廷两征鸿博而不就,潜心于歧黄医学之术,以医为毕生之业。他的代表作《湿热病篇》对湿热病证的论述,详尽而精辟,药证俱备,无论处常处变,皆有证可辨,有法可循,是温病学发展史上,系统而完整地阐述湿温证治的最早文献。对掌握湿热病的辨证施治,确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各论中湿热病主要取材于《湿热病篇》。(4) 王孟英汇集渚家之说,集温病学之大成浙江海盐人,早期行医在杭州,以后旅居上海行医多年,晚年移居家乡海盐。世代行医,十四岁丧父,立志继承先人遗业,谋生之余发奋攻读医书。博览群书,予以融会贯通,如此十年后,学业大成,验之于临床,每起沉疴,医名于是大振。生平著作甚多,大多已毁,流存者尚有十余种,其中较有名的有《霍乱论》、《温热经纬》、《王氏医案》、《归砚录》等。王氏之前,温病学家及其著作大量涌现,尤其是吴鞠通《温病条辨》问世,温病学说体系已建立。但其学术内容多取材于叶天士,甚少吸取其它温病学家之论述。因而在内容方面,尚不够完整,还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出温病学说的全貌。王氏有鉴于此,编著了《温热经纬》“以轩歧仲景之文为经,叶薛渚家之辨为纬”。该书五卷:卷一《内经》;卷二《伤寒论》;卷三卷四收集清代有关温病学名著《外感温热篇》、《湿热病篇》、《外感温病篇》、《疫病篇》;卷五方论(方剂和药物)。在汇集基础上,广采名家注释,列证文献三十余种,阐其本人见解。此书起到了全面整理温病学说的作用。是温病学集大成之编,对温病学成热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王孟英对温病学说的贡献因而能与叶、薛、吴齐名、被称之为温热四大家之一。他们大胆突破了“温病不越伤寒”的传统观念,在温病的辨证施治上,敢于总结前人经验,创立新理论,制定新治法,终于在外感热性病方面,取得了划时代的成果。所以说,明清时代为温病学的形成阶段。总结此期成就有五点:① 创“新感温病”之说,丰富发展了温病发病学内容。② 提出疠气学说,在病因学上一大进步。③ 以温病做为多种热性病的总称,学术上自成体系。④ 确立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的温病学理论体系。⑤ 丰富了温病的诊断和治疗的方法。随着温病学的蓬勃发展,特别是新的理论体系的确立,在医学界产生了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之争,有关内容放在第二章温病学说中的三大争论中讲解。提高时期(新中国成立以来)温病学在明清时期得到蓬勃发展。到了民国时期,由于当时反动政府的腐败,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国民党采取取缔消灭中医的政策,祖国医学倍受摧残,温病学基本上没有得到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在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党中央和人民政府制定了新的中医政策,祖国医学获得了新生,各地建立了大量的中医院(如安徽就有省、市、县中医院所)。各综合医院也设立了中医科,为中医治疗温病提供了条件。特别是中医对温热病的诊治,从门诊转到病房,观察更为细微,更便于总结。在此同时,很多西医投身于中西医结合工作,在中西医的共同努力下,温病学得到了蓬勃发展,出现了令人鼓舞的广阔前景,这一时期是温病学发展提高阶段,主要成就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广泛运用,成就卓著:将温病学的理论和经验广泛运用临床,并取得显著疗效。1954年石家庄地区运用温病学理论和方法,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其经验迅速在全国各地推广,引起了医学界的重视,不仅扭转了许多人头脑中存在的中医不能治疗急性病,不能治疗器质性疾病的错误认识,而且吸引了许多西医界人士的重视和研究中医温病学。四十多年运用温病学理论和方法治疗流脑、乙脑、流行性出血热,麻疹,血液病、百日咳、菌痢、肠伤寒、钩端螺旋体病,肺炎,急性胆道感染,败血症等急性传染病及急性感染性疾病,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对这些疾病的辨证分型,治疗规律,进行了总结。2、理论研究取得进展: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温病学理论逐步走向规范。由于历史的原因,温病学理论中有的概念比较混乱,或是模糊不清,或是有多种含义,甚至存在着互相矛盾之处,通过系统的整理研究,这些问题,大体上得到了解决,在此基础上,对温病学的基础理论通过深入的探讨而使其有所提高。如对:① 温病的病因学说有了新的见解:首先对六淫的实质已从单纯的气候因素认识中摆脱出来,而视为各种致病因素,致病属性和特点的归类方法。其次提出了“毒”在发病和病变过程中的作用等。② 对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之间的关系展开了讨论,就如何创立新的、统一的外感热性病纲领进行了探讨。与此同时,历史上的“寒温之争”有了较统一的认识,不少人提出“寒温分家”在历史上曾推动中医外感热性病理论和证治的发展,寒温对立,不适应临床实际的新形势,因而提出应在新的高度上达到“寒温统一”,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中医外感热病学。②在温病的治疗方面,提出了一些新见解。如关于“截断疗法”的认识和如何掌握运用、如何针对温病中的“毒”而采取相应的措施等。3、结合实验获得成果:对温病卫气营血传变的规律及其本质,对舌苔变化的实质等方面,运用现代生理病理,生化等知识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近年来还制作了卫气营血病证的动物模型,在此基础上来研究温病的辨证和治疗规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4、治疗方药不断丰富:首先对温病学中常用的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攻下通里,补气益阴等治法的作用机理及有关方剂,中药药理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其次,结合辨证论治和针对不同的病原体制定了许多有效的治疗方剂。另外,在剂型改革以提高疗效,方便治药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原有的以汤,丸剂的基础上,创制了片剂、冲剂、水剂、针剂等新剂型,中药不仅可做静脉注射,而且有了中药的大型输液。这些成果极大地丰富了温病治疗学的内容。5、文献整理取得成绩:① 重印和校勘注释出版了明清时代的一些温病学名著,对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促进温病学进一步发展与提高作出了贡献。② 编著出版温病学专著和教科书。如《温病纵横》、《温病理论与临床》等。③ 在新形势下,温病学的信息越来越丰富,并通过大量的医学报刊杂志,迅速地交流传播,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到1995年底,有关温病学的文献资料仅在杂志上公开发表的就超过了一万多篇。信息的交流对温病学的发展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当然我们应看到:温病学的发展步伐还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在此提出自己几点不成熟的看法。A、温病病因学、发病机制等需进一步阐明从本质阐明。B、对各种温病还需做具体的鉴别。C、对病证的诊断和治疗有待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充实完善抢救措施,给药方式还应多样化,以求使用方便,而且高效,速效。D、对于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还应进一步引入温病学研究中。E、加强临床和实验室科研工作等等。总之,目的欲使温病学的发展有一个新的突破,以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结语:温病学的发展概况就讲到这里。今天我们对待这门学科,需认真学习掌握,学习时需注意几点,即为温病学的学习方法。

找文献的网站有:知网、维普、万方等。

1、知网。

中国知网是指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创建于1999年6月,由清华大学和清华同方发起,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知识信息化建设项目。该项目建设及其产业化运作机制,为全社会知识资源的高效共享提供了丰富的知识信息资源,有效的知识传播与数字化学习平台。

2、维普。

维普网,原名维普资讯网,是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所建立的网站,该公司是中文期刊数据库建设事业的奠基人。目前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综合文献数据库。从1989年开始,一直致力于对海量的报刊数据进行科学严谨的研究、分析,采集、加工等深层次开发和推广应用。自1993年成立以来,公司的业务范围已涉及数据库出版发行、知识网络传播、期刊分销等。

3、万方。

万方医学网是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秉承开放联合、专业精深的理念,联合国内医学权威机构、医学期刊编辑部、权威医学专家推出的,面向广大医院、医学院校、科研机构、药械企业及医疗卫生从业人员的医学信息整合服务、医学知识链接全开放平台。为用户提供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科技成果等信息检索功能,并提供在线支持服务。

“中国西医学教育之父”厉绥之

中国医学科普第一人是厉绥之。

据杭州市民政局、浙江大学等公开资料,厉绥之(1885年-1975年),名家福,字绥之,浙江杭州人,“中国西医学教育之父”,中国第一代西医,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先驱,浙江医科大学主要创始人。曾为慈禧太后诊病。他是中国近现代医学界代表人物。

厉绥之于1912年创办中国第一所国人自办的高等医学院——浙江医学专门学校(现浙江大学医学院),从而开启了中国自办高等医学教育的先河。他还创办了大量医学期刊,积极传播和普及医学知识,包括浙江第一份西医药学术杂志《医药观》、《中华民国医药杂志》、《东方医学杂志》等民国时期最有影响的医学期刊都是由厉绥之创办的。

中国民族民间医学杂志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中医学类综合性期刊,以报道民族医药产业、医疗卫生、民族药方为主的综合性医药卫生学术期刊。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一、《中国民族民间医药》基本信息刊名:《中国民族民间医药》英文:Chinese Journal of Ethnomedicine and Ethnopharmacy主管单位: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研究会国内刊号:CN53-1102/R国际刊号:ISSN 1007-8517邮发代号:64-56国外发行代号:6366BM周期:半月刊出版地:云南省昆明市语种:中文本开:大16开创刊年:1992年定价:16元RMB/期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出版: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社编辑:《中国民族民间医药》编辑部订阅:全国各地邮局稿件要求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创新性,资料应真实可靠,数据准确,论点明确,文字精炼,层次清楚。“论著”、“专家论坛”、“临床研究”、“方药研究”等论著类文章一般不超过 4000字 ,其他栏目文章不超过 2000字。本刊已全面采用计算机系统处理稿件,故请全部用电子邮件word格式文件投稿。图片请用附件形式发送。1、文题 文题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中文文题一般以 20个汉字以内为宜,尽量不用缩略语。2、 基金项目论文所涉及课题属于基金项目者应注明项目名称及编号。基金项目名称应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并须附复印件。3、 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稿件修改及编排过程中一般不宜再做更改。确需变更时必须由第一著者出具书面证明并加盖有关单位公章。应注明著者单位全称、所在科室及详细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和电子信箱。4、 摘要及关键词论著类文章须附中文摘要,其中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类文章应按照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的结构编写摘要,字数以 200字左右为宜。论著类文章需标出2~5个关键词。5、 医学名词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 200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法定药物 )或国家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 (非法定药物 )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 ,不用商品名。6、数字与计量单位数字用法执行《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GB/T 15835-1995)。物理量量值必须用阿拉伯数字,并正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如: 600 mg、 39 ℃、 mmol·L、mg·L等。4 mm× 2 mm× 3 mm不应写成 4×2× 3 mm 3, 5%~ 10%不应写成 5~ 10%,血压计量单位用kPa。计量单位实行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7、 统计学符号 按《统计学名词及符号》( GB3358- 82)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 :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m (中位数用 M);标准差用英文小写 s ;标准误用英文小写 s ; t检验用英文小写 t ; F检验用英文大写 F ;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 ;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 ;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ν;概率用英文大写 P ( 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值、q值等 )。以上符号均用斜体。8、 缩略语 文中应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叙述其中文全称,在其后括号内注明中英文全称及英文缩略语,如该缩略语已熟知,也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 。9、 图表每幅图(表)应有独立、完整的图(表)题。说明性的文字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表格采用三横线表格式。10、 参考文献 录格式参考《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GB/T 7714-2005)。文中参考文献角码依照其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在正文右上角标出。同一文献作者不超过 3人全部著录,超过 3人只著录前 3人,后加“,等”。中文期刊用全称,外文期刊名称缩写以 Index Medicus格式为准。每条参考文献要写明起止页码。3 稿件处理11、来稿必须用E-mail投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切勿一稿两投。作者必须对稿件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依照有关规定,编辑部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来稿一经接受,该论文的专有使用权即归《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社所有;《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社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网络出版等其他方式出版该论文。稿件刊登后赠当期杂志 2册。

肯定不是核心期刊,至于能不能晋副高,各省规定不一样,注意查一下省人事厅的规定。有些省是可以,但浙江四川肯定不行。有需要了解这方面的,可以给我发站内信。必复。

我没查到,没办法帮你,等你知道这些后,麻烦你也告诉我一声,让我也知道,谢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航空航天医学杂志》《临床合理用药杂志》《中国伤残医学》《内蒙古中医药》《现代医药卫生 《中外妇儿健康》《亚太传统医药》《中国民康医学》《中国医药指南》《工企医刊》《大家健康》《河南外科学杂志》《黑龙江医药科学》《黑龙江医药科学》《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中国现代医生》《中国医药指南》《肿瘤基础与临床》《中外医学研究》 《中外医疗》《吉林医学》《全科护理》《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求医问药》《中国卫生产业》《中国医学装备》《当代医学》《中外医疗》《中医儿科杂志》《实用中医药杂志》《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北方药学》《医疗装备》《医学研究与教育》《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哈尔滨医药》《中外医学研究》

  • 索引序列
  • 民国医学杂志pdf
  • 英国医学杂志pdf
  • 民国《医学杂志》
  • 民国医学杂志
  • 中国民族民间医学杂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