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关于布氏杆菌病的论文

关于布氏杆菌病的论文

发布时间:

关于布氏杆菌病的论文

中图分类号:R74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349(2012)08102301布氏杆菌病也称波浪热、地中海热,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的发生和发展与细菌感染、内毒素和变态反应有关,全身几乎全部组织和器官都可受侵[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例报道不多。现报道1例神经型布氏杆菌病,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78岁,主因间断发热1个月,右侧肢体活动不能2 h入院。患者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 ℃,伴乏力,病情时轻时重。2 h前突然不能讲话,右侧肢体不能活动,无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入院查体:体温36 ℃,呼吸20次/min,脉搏70次/min,血压160/90 mmHg(1 mmHg= kPa),内科系统检查无异常。神经系统查体:意识清楚,混合性失语,双眼球向右侧凝视麻痹,右侧鼻唇沟浅,伸舌不配合,右侧肢体肌力1级,左侧肢体烦躁乱动,右侧Babinski征(+)。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109/L,中性分叶核粒细胞(N),血红蛋白(Hb)132 g/L,血小板计数(PLT)259×109/L。血生化:Na+126 mmol/L,K+ mmol/L,CL- 92 mmol/L,血糖 mmol/L,其余指标均正常。血沉18 mm/h,PPD试验、抗艾滋病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梅毒螺旋体(TP)均呈阳阴性。胸片正常,肺部CT示双侧胸腔少量积液。头颅CT示左侧基底节区点状低密度影。头颅MR示双侧侧脑室体部及前后缘可见带状长T2异常信号,FLAIR为高信号。以“脑梗死”对症予以改善循环、脑保护、抗感染治疗,讲话及肢体活动障碍逐渐好转,但体温在 ℃~39 ℃波动。询问病史家里养羊10余只,查血布氏杆菌凝集试验阳性,滴度1∶400。肥达氏、外斐氏反应阴性。诊断:神经型布氏杆菌病。给予四环素、复合利福平 g治疗。20 d后又出现左侧肢体活动不利,不能讲话,头颅CT显示未见异常。血沉20 mm/h,Na+ 123 mmol/L,CL- 93 mmol/L。脑脊液涂片未找见新型隐球菌,抗酸杆菌染色(-)。脑脊液常规:潘氏试验(++),细胞总数200×106/L,白细胞计数190×106/L。脑脊液生化:糖 mmol/L,蛋白 g/L,氯化物98 mmol/L,复查血布氏杆菌凝集试验阳性,滴度1∶800。在原口服药基础上加链霉素1 g/d,肌肉注射。1周后肢体活动及语言恢复正常,1月后复查血布氏杆菌凝集试验仍是阳性,体温恢复正常,继续治疗3个月未再复发停药。 2 讨 论 本病例主要特点:有与羊密切接触史;长期发热,且呈波动性;神经系统损害症状与体征:反复肢体不能活动、讲话不能、锥体束征阳性;实验室检查:血布氏杆菌凝集试验阳性,脑脊液细胞数增高;四环素、利福平、链霉素治疗有效。综合以上特点,诊断神经型布氏杆菌病。 布氏杆菌病是人畜共患疾病,主要传染源是病羊,其次是牛和猪。经消化道、皮肤黏膜或呼吸道等多种途径侵入机体后,为吞噬细胞所吞噬,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繁殖,再入血后可侵犯心、肺、前列腺、关节、肝、脾、骨髓等多个部位,也可侵犯神经系统。起病可急可缓,病程1个月~4个月,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布氏杆菌病患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率大概有4%~13%[2]。神经型布氏杆菌病的临床类型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脑膜炎,脑膜脑炎,脊髓炎,蛛网膜下腔出血,吉兰巴雷综合征,亚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共济失调性四肢瘫,蛛网膜炎,脑膜血管病(血管炎、血管痉挛),脑脓肿等。该患者考虑是脑血管炎所致,即布氏杆菌随血流进入颅内血管,引起颅内血管炎性变态反应,血管狭窄或闭塞,血栓形成。患者脑脊液蛋白正常,细胞数中度增高,糖和氯化物降低,类似于结核性脑膜炎表现。神经影像学可以正常或有局灶性损害。 关于治疗,目前认为长效土霉素和链霉素的合并应用是最佳的治疗选择,可以减少副反应和复发率[3]。1986年FAO/WHO布氏杆菌病专家推荐利福平(口服,600 mg/d~900 mg/d)加长效土霉素(口服,200 mg/d)治疗成人的急性布氏杆菌病,用药6周。本例患者采用利福平、四环素基础上加用链霉素提高了中枢神经系统渗透作用,最终取得显著的疗效。Kemal等[4]报道了1例布氏杆菌病导致颈髓内肉芽肿的病例,该患者为35岁的女子,主要表现为头痛,四肢末梢疼痛及无力,无胃肠道症状及发热,3个月以前被诊断为布氏杆菌性脑膜炎,有吃生奶酪史。核磁共振显示颈髓1~2水平团块状损害。血布氏杆菌凝集试验滴度1∶320,脑脊液布氏杆菌凝集试验滴度1∶160。土霉素、利福平、复方磺胺甲恶唑治疗9个月后临床及影像均恢复。 Serda等[5]报道了1例布氏杆菌病导致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男性病人,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意识模糊、颈项强直,血管造影术显示有炎性动脉瘤形成,产生机制是炎性反应使血管肌肉层及动脉外膜瓦解,血管壁变弱,形成一个囊状的假动脉瘤,提示早期抗生素治疗有效。 神经科大夫在临床工作中如遇到患者反复发热,常规治疗效果不佳,且用神经系统疾病不能完全解释者,均需详细询问有无牛羊接触史和牛羊制品食用史,并进行血清学(血清凝集试验)、病原学检查(脑脊液培养),以排除或确诊神经型布氏杆菌病。若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参考文献: [1] 陈清棠.临床神经病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61. [2] Seidel G,Pardo GA,NewmanToker D,et presenting as leukoencephalopathy:The role of cytotoxic Tlymphocytes[J].Archives of Pathology and Laboratory Medicine,2002,127(9):374377. [3] 毛景东,王景龙,杨艳玲.布鲁氏菌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11,38(1):222226. [4] Kemal N,Nebahat intramedullary granulooma of Brucella: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Eur Spine J,2007,16(Suppl 3):S255S259. [5] Serdar K,Murat V,Ahmet C,et cerebral aneurysms/subarachnoidal hemorrhage:A short review featuring a case report[J].Neurosurg Rev,2008,31:337341. 作者简介:李玲(1966—),女,副主任医师,现工作于山西省忻州市人民医院(邮编:034000)。 (收稿日期:20120425) (本文编辑郭怀印)

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以母畜流产、不孕和公畜睾丸炎为特征。OIE将其列为B类疫病。1 病原学布氏杆菌属,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不形成芽胞。根据其病原性、生化特性等不同,可分为6个种20个生物型,其中羊种布鲁氏菌3个型、牛种布鲁氏菌9个型、猪种布鲁氏菌5个型,还有犬种布鲁氏菌、绵羊附睾种布鲁氏菌和沙林鼠种布鲁氏菌。布氏杆菌对各种物理和化学因子比较敏感。巴氏消毒法可以杀灭该菌,70℃10分钟也可杀死,高压消毒瞬间即亡。对寒冷的抵抗力较强,低温下可存活1个月左右。该菌对消毒剂较敏感,2%来苏儿3分钟之内即可杀死。该菌在自然界的生存力受气温、湿度、酸碱度影响较大,及低温下存活时间较长。2 流行病学布氏杆菌病广泛地分布于世界各地,能侵害多种家畜、野生动物和人类。家畜的感染总体上可分为两种类型:单一感染型和交差感染型。前者指家畜感染本种布氏杆菌,后者指由于牛、羊群共同放牧,通过相互间的接触造成羊群既感染羊种布氏杆菌又感染牛种菌,或牛群既感染牛种菌又感染羊种菌等。山羊和绵羊对羊种布氏杆菌最易感。牛对牛种菌易感,也可感染羊种菌和猪种菌。猪对猪种菌和羊种菌均易感。马和犬对羊、牛、猪三种布氏杆菌都有易感性,鹿对牛种菌和羊种菌易感。人类可以感染布氏杆菌。病畜和带菌动物,特别是流产母畜是最危险的传染源。病菌存在于流产的胎儿、胎衣、羊水及阴道分泌物中。病畜乳汁或精液中也有病菌存在。本病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也可经伤口、皮肤和呼吸道、眼结膜和生殖器黏膜感染。因配种致使生殖系统黏膜感染尤为常见。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有明显的季节性。羊种布氏杆菌病春季开始,夏季达高峰,秋季下降;牛种布氏杆菌病以夏秋季节发病率较高。3 临床症状本病潜伏期长短不一,牛布氏杆菌病一般在14~120天之间。潜伏期的长短,视病原菌的毒力、感染量及感染时母牛的妊娠期而定。母牛主要表现流产,可发生于妊娠的任何时期,多见于6~8个月。多见胎盘滞留,失去生育能力。公牛出现睾丸炎及附睾炎。有些牛发生关节炎、黏液囊炎和跛行。绵羊和山羊常见流产和乳房炎。怀孕母羊易感染,常发生胎盘炎,引起流产和死胎。流产发生于妊娠后的3~4月。母山羊常常连续发生2~3次流产。公山羊生殖道感染则发生睾丸炎。有的病羊出现跛行、咳嗽。绵羊副睾种布鲁氏菌感染其症状局限于副睾,常引起附睾肿大和硬结。非怀孕母羊也可感染,但一般是一过性的。猪的明显症状也是流产。出现暂时性或永久性不育、睾丸炎、跛行、后肢麻痹、脊椎炎,偶尔发生子宫炎、后肢或其他部位出现溃疡。犬可感染牛种、羊种和猪种布鲁氏菌,但多为隐性感染,呈散发性,少数出现发热。感染犬种布鲁氏菌的母犬,妊娠40~50天发生流产,产死胎和出现不育症,淋巴结肿大。公犬常发生副睾炎、前列腺炎和菌血症。马可感染布氏杆菌的各个种,尤其对牛种和猪种菌最易感。多呈隐性感染,有的发生化脓性滑液囊炎,尤其在头部和肩部,常见“马肩瘘管”或“马颈背疮”。4 病理变化布氏杆菌最适宜在胎盘、胎衣组织中生长繁殖,其次是乳腺组织、淋巴结、骨髓、关节、腱鞘、滑液囊以及睾丸、附睾、精囊等。特征病变是胎膜水肿,严重充血或有出血点。子宫黏膜出现卡他性或化脓性炎症及脓肿病变。常见有输卵管炎、卵巢炎或乳房炎。公畜精囊中常有出血和坏死病灶,睾丸和附睾肿大,出现脓性和坏死病灶。5 诊断5.1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5.2 实验室诊断在国际贸易中,指定诊断方法为缓冲布氏杆菌抗原试验(BBAT)、补体结合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替代诊断方法为荧光偏振测定法(FPA)。病原检查:抹片镜检(取病畜胎盘绒毛膜表面及水肿区边缘触片染色镜检)、分离培养、动物试验。血清学检查:缓冲布氏杆菌抗原试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缓冲布氏杆菌平板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特异性高,但操作繁琐)、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全乳环状试验(可用于筛选病畜群)、血清凝集试验、布氏杆菌素试验(适用于流行病学调查,由于其敏感性低,不能单独作为正式的诊断试验)。病料采集:通常采取流产胎儿、胎盘、阴道分泌物或乳汁。5.3 鉴别诊断应与弯杆菌病、沙门氏菌病、钩端螺旋体病、乙型脑炎、衣原体病和弓形虫病等有流产症状的疫病鉴别。6 防治坚持自繁自养。必须引进种畜时,要严格检疫2次,确认健康者才能混群。在疫区,每年定期以凝集反应检疫2次,清净群每年至少检疫1次,检出病畜应扑杀并做无害化处理。阴性反应畜可预防接种菌苗进行预防。被污染的畜舍、运动场、饲槽、水槽等用10%石灰乳或5%热火碱水严格消毒;病畜分泌物、排泄物等应做无害化处理或消毒深埋。兽医、病畜管理人员、接羔员、屠宰加工人员,要严守卫生防护制度,特别在产仔季节更要注意。最好在从事这些工作前1个月进行预防接种,且需年年进行。

这是动物源性传染病,传染 途径广泛,希望你把病人送到传染病医院接受隔离治疗,这需要一套综合的治疗方案,治愈率也很高,不要耽误病情或引起其他的传染。

关于布鲁氏杆菌病的论文

中图分类号:R74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349(2012)08102301布氏杆菌病也称波浪热、地中海热,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的发生和发展与细菌感染、内毒素和变态反应有关,全身几乎全部组织和器官都可受侵[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例报道不多。现报道1例神经型布氏杆菌病,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78岁,主因间断发热1个月,右侧肢体活动不能2 h入院。患者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 ℃,伴乏力,病情时轻时重。2 h前突然不能讲话,右侧肢体不能活动,无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入院查体:体温36 ℃,呼吸20次/min,脉搏70次/min,血压160/90 mmHg(1 mmHg= kPa),内科系统检查无异常。神经系统查体:意识清楚,混合性失语,双眼球向右侧凝视麻痹,右侧鼻唇沟浅,伸舌不配合,右侧肢体肌力1级,左侧肢体烦躁乱动,右侧Babinski征(+)。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109/L,中性分叶核粒细胞(N),血红蛋白(Hb)132 g/L,血小板计数(PLT)259×109/L。血生化:Na+126 mmol/L,K+ mmol/L,CL- 92 mmol/L,血糖 mmol/L,其余指标均正常。血沉18 mm/h,PPD试验、抗艾滋病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梅毒螺旋体(TP)均呈阳阴性。胸片正常,肺部CT示双侧胸腔少量积液。头颅CT示左侧基底节区点状低密度影。头颅MR示双侧侧脑室体部及前后缘可见带状长T2异常信号,FLAIR为高信号。以“脑梗死”对症予以改善循环、脑保护、抗感染治疗,讲话及肢体活动障碍逐渐好转,但体温在 ℃~39 ℃波动。询问病史家里养羊10余只,查血布氏杆菌凝集试验阳性,滴度1∶400。肥达氏、外斐氏反应阴性。诊断:神经型布氏杆菌病。给予四环素、复合利福平 g治疗。20 d后又出现左侧肢体活动不利,不能讲话,头颅CT显示未见异常。血沉20 mm/h,Na+ 123 mmol/L,CL- 93 mmol/L。脑脊液涂片未找见新型隐球菌,抗酸杆菌染色(-)。脑脊液常规:潘氏试验(++),细胞总数200×106/L,白细胞计数190×106/L。脑脊液生化:糖 mmol/L,蛋白 g/L,氯化物98 mmol/L,复查血布氏杆菌凝集试验阳性,滴度1∶800。在原口服药基础上加链霉素1 g/d,肌肉注射。1周后肢体活动及语言恢复正常,1月后复查血布氏杆菌凝集试验仍是阳性,体温恢复正常,继续治疗3个月未再复发停药。 2 讨 论 本病例主要特点:有与羊密切接触史;长期发热,且呈波动性;神经系统损害症状与体征:反复肢体不能活动、讲话不能、锥体束征阳性;实验室检查:血布氏杆菌凝集试验阳性,脑脊液细胞数增高;四环素、利福平、链霉素治疗有效。综合以上特点,诊断神经型布氏杆菌病。 布氏杆菌病是人畜共患疾病,主要传染源是病羊,其次是牛和猪。经消化道、皮肤黏膜或呼吸道等多种途径侵入机体后,为吞噬细胞所吞噬,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繁殖,再入血后可侵犯心、肺、前列腺、关节、肝、脾、骨髓等多个部位,也可侵犯神经系统。起病可急可缓,病程1个月~4个月,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布氏杆菌病患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率大概有4%~13%[2]。神经型布氏杆菌病的临床类型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脑膜炎,脑膜脑炎,脊髓炎,蛛网膜下腔出血,吉兰巴雷综合征,亚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共济失调性四肢瘫,蛛网膜炎,脑膜血管病(血管炎、血管痉挛),脑脓肿等。该患者考虑是脑血管炎所致,即布氏杆菌随血流进入颅内血管,引起颅内血管炎性变态反应,血管狭窄或闭塞,血栓形成。患者脑脊液蛋白正常,细胞数中度增高,糖和氯化物降低,类似于结核性脑膜炎表现。神经影像学可以正常或有局灶性损害。 关于治疗,目前认为长效土霉素和链霉素的合并应用是最佳的治疗选择,可以减少副反应和复发率[3]。1986年FAO/WHO布氏杆菌病专家推荐利福平(口服,600 mg/d~900 mg/d)加长效土霉素(口服,200 mg/d)治疗成人的急性布氏杆菌病,用药6周。本例患者采用利福平、四环素基础上加用链霉素提高了中枢神经系统渗透作用,最终取得显著的疗效。Kemal等[4]报道了1例布氏杆菌病导致颈髓内肉芽肿的病例,该患者为35岁的女子,主要表现为头痛,四肢末梢疼痛及无力,无胃肠道症状及发热,3个月以前被诊断为布氏杆菌性脑膜炎,有吃生奶酪史。核磁共振显示颈髓1~2水平团块状损害。血布氏杆菌凝集试验滴度1∶320,脑脊液布氏杆菌凝集试验滴度1∶160。土霉素、利福平、复方磺胺甲恶唑治疗9个月后临床及影像均恢复。 Serda等[5]报道了1例布氏杆菌病导致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男性病人,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意识模糊、颈项强直,血管造影术显示有炎性动脉瘤形成,产生机制是炎性反应使血管肌肉层及动脉外膜瓦解,血管壁变弱,形成一个囊状的假动脉瘤,提示早期抗生素治疗有效。 神经科大夫在临床工作中如遇到患者反复发热,常规治疗效果不佳,且用神经系统疾病不能完全解释者,均需详细询问有无牛羊接触史和牛羊制品食用史,并进行血清学(血清凝集试验)、病原学检查(脑脊液培养),以排除或确诊神经型布氏杆菌病。若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参考文献: [1] 陈清棠.临床神经病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61. [2] Seidel G,Pardo GA,NewmanToker D,et presenting as leukoencephalopathy:The role of cytotoxic Tlymphocytes[J].Archives of Pathology and Laboratory Medicine,2002,127(9):374377. [3] 毛景东,王景龙,杨艳玲.布鲁氏菌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11,38(1):222226. [4] Kemal N,Nebahat intramedullary granulooma of Brucella: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Eur Spine J,2007,16(Suppl 3):S255S259. [5] Serdar K,Murat V,Ahmet C,et cerebral aneurysms/subarachnoidal hemorrhage:A short review featuring a case report[J].Neurosurg Rev,2008,31:337341. 作者简介:李玲(1966—),女,副主任医师,现工作于山西省忻州市人民医院(邮编:034000)。 (收稿日期:20120425) (本文编辑郭怀印)

未经煮熟的食物也是导致人类感染布鲁氏菌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生乳制品(如生奶、酸奶、奶酪等)和未经煮熟的肉制品(如牛肉、羊肉等)都可能含有布鲁氏菌。如果食用这些未经处理的食物,就容易感染布鲁氏菌。

1.钾离子测痛仪在慢性布鲁氏杆菌病中的应用观察中国地方病杂志 1983,4: 2352.癌症防治的新进展(译文)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85,3:493.促使癌细胞成熟转变的药物(译文)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86,1:544.利用与经络有关的癌检查法(CCM)对癌的早期诊断(译文)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86,2:515.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布鲁氏杆菌病239例疗效观察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87,4:1(执笔)6. 重温《大医精诚》,继承发扬孙思邈的高尚医德孙思邈医德思想研讨会论文集 1989,337. 麻杏甘石汤应属清热剂 陕西中医函授 1989,5: 158. 《伤寒论》34条争论之我见 陕西中医函授 1989, 6: 39. 《千金方》在中医眼科的成就 孙思邈研究 1990,创刊号: 3910. 《伤寒论》厥阴篇 质疑两则 陕西中医函授 1991, 3: 911.孙思邈对中医眼科学的贡献 中国中医眼科学杂志 1991,1: 4112. 论《伤寒例》的学术价值 陕西中医 1992, 1:4213.《伤寒论》疑难症候辨析方法浅析 陕西中医函授 1992, 1: 1914. 《伤寒论》397法探讨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2, 2: 115.《诸病源候论》对中医眼科学的贡献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1992, 3:17516. 对《伤寒论》教学改革有关问题的探讨西北地区首届张仲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992,17. 《伤寒论》四逆散方证质疑陕西中医 1993,1: 4418. 《伤寒论》之连轺非连翘辨 医古文知识 1993, 1 :4019. 《伤寒论》脉阴阳含义浅析 医古文知识 1993, 3 : 2220.《伤寒论》治病求本观初探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4, 2: 121.对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病机的认识 陕西中医函授1993, 6: 4022. 《伤寒论》去滓再煎法浅谈 陕西中医函授 1995, 2: 1223. 《伤寒论》辨证分析方法浅谈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6, 1: 424.从经方谈方剂的相反相成配伍法 陕西中医函授 1996,3:1025.《伤寒论》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6, 增刊:4626.《伤寒论》寒热对偶方证辨析 陕西中医函授 1996, 6: 527.时相辨证法在《伤寒论》中的应用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7,2: 528.庞安时《伤寒总病论》对温病学的贡献 陕西中医函授1997;1:829.《伤寒论》学习方法浅谈 陕西中医函授 1997,3:4330.反馈辨证法在《伤寒论》中的应用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8, 1: 631.伤寒学科发展的困境与出路中医药教育研究 1998,2:11 32.从经方 谈汤剂的煎法 陕西中医函授 1998, 3: 6833.方证辨析法在《伤寒论》教学中的应用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9, 3134.桃核承气汤与桃仁承气汤辩陕西中医函授 1999, 2: 6 35. 关于我院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现状及学科建设的设想全国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研讨会论文 2000, 136. 张锡纯对《伤寒论》的研究特点 陕西中医学学院学报 2000, 6: 737. 《伤寒论》教学中应加强能力的培养 全国张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论文 2000, 1138.《伤寒论》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的思考 中医药教育研究 2001, 1: 539.《伤寒论》教学贯彻创新意识的探索中医药教育研究 2001,2: 3040. 掌握《伤寒论》方剂的技巧陕西中医函授 2001, 3: 541.试论《伤寒明理论》的学术成就 陕西中医学学院学报 2002, 3: 142.从血不利则为水谈CRF的证与治 陕西中医学学院学报 2003, 3: 143.对《伤寒论》阴阳易之探讨《 张仲景学术研究》 学苑出版社 2003, 26~3044.中药的肾毒性及对策 现代中医药 2004,4:61;5:45.《伤寒论》特殊辨证方法探析 第十二届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1;2004年46.动态辩证法在《伤寒论》中的应用 陕西中医学学院学报 2005, 2: 5847.排毒双调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3例 陕西中医 2005, 4: 31348.排毒双调综合疗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组织SOD、MDA影响的实验研究 山西中医学学院学报 2005, 1: 2449. 糖尿病肾病病因病机的探讨 陕西中医 2005, 6:55250.《伤寒论》特殊辨证思维方法探析 陕西中医 2005, 6:59251.排毒双调综合疗法对大鼠CRF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陕西中医 2005, 7: 72652.排毒双调综合疗法对大鼠CRF细胞免疫影响的实验研究时珍国医国药 2005, 9: 82553、树立科学发展观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理念 陕西中医学学院学报 2005, 5:2154.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是《伤寒论》的基本诊断模式 陕西中医学学院学报 2005, 6: 755.对加强我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探索》陕西科技出版社2005,12月60-6556.灌胃灌肠针刺法对5/6肾切除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影响 陕西中医 2005,11: 125257.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三忌”、“四诊”与“五勤” 陕西中医学学院学报 2006, 3: 1158.通络益肾汤对链脲佐菌素DN大鼠血浆ET影响的实验研究 陕西中医 2006, 6: 75759.通络益肾汤对链脲佐菌素DN大鼠疗效的实验研究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6,4: 4060.通络益肾汤对链脲佐菌素诱导DN大鼠血浆一氧化氮影响的实验研究 时珍国医国药 2006, 17(8):1399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传染病,它可以影响人类和动物。人类感染布鲁氏菌通常是通过接触感染了这种细菌的动物或其分泌物、组织或体液而引起的。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人为什么会得布鲁氏菌病。虽然罕见,但人与人之间也可能通过接触感染布鲁氏菌。例如,在医疗机构中,医护人员可能会感染布鲁氏菌,然后将其传染给患者或其他工作人员。此外,家庭成员、情侣或性伴侣等亲密接触者也可能相互传染布鲁氏菌。未经煮熟的食物也是导致人类感染布鲁氏菌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生乳制品(如生奶、酸奶、奶酪等)和未经煮熟的肉制品(如牛肉、羊肉等)都可能含有布鲁氏菌。如果食用这些未经处理的食物,就容易感染布鲁氏菌。

布氏杆菌病相关论文

1. Xu Cui, Boxun Zhang, Yan Wang, Yongliang Gao. Effect of chitson-coated pressed calciumsulfate pellet combined with recombinant human morphogeneticprotein 2 on restoration ofsegmental bone defect. Journal of Craniofacial Surgery, 2008, 19(2): 459-466. 2. Xu Cui, Dewei Zhao, Boxun Zhang, Yongliang Gao. Osteogenisis mechanism of chitosancoated calcium sulfate pellet on restoration of segmental bone defect. Journal of Craniofacial Surgery, 2009, 20(5): 1445-1450. 3. Yuanzheng Ma, Xu Cui, Hongwei Li, Xing Chen, Xiaojun Cai, Yibing Bai. Outcome of anterioror posterior instrumentation under different surgical procedure in the treatment of thoracic andlumbar spinal tuberculosis in adults. Int Orthop, 2012, 36(2): 299-305. 4. Xu Cui, Yuan Zheng Ma, Xing Chen, Xiao Jun Cai, Hong Wei Li, Yi Bing Bai. Outcomes ofDifferent Surgical Procedures in the Treatment of Spinal Tuberculosis in Adults. Med Princ Pract,2013, 22: 336-350. Cui, Yuan Zheng Ma, Xing Chen, Xiao Jun Cai, Hong Wei Li, Yi Bing Bai. Reply: To PMID 23391830. Med Princ Pract, 2014, 23: 96-97. 6. 崔旭, 张伯勋, 赵德伟. 三种不同方法制备的硫酸钙片植入修复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中华医学杂志, 2009, 89 (11):777-781. 7. 崔旭, 张伯勋. 壳聚糖包衣加压硫酸钙片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修复兔节段性骨缺损. 中华创伤杂志, 2009, 25 (7): 648-652. 8. 崔旭. 带血管蒂骨膜植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实验和临床研究.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00, 23 (1): 62-63. 9. 崔旭, 张伯勋,李静东.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56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6, 14(9): 666-668. 10. 崔旭, 张伯勋,李静东. 不同方法髋臼重建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 21(8): 602-604. 11. 崔旭, 张伯勋. 可降解聚合物作为骨替代材料的研究进展.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 14(15): 1159-1161. 12. 崔旭, 赵德伟, 古长江.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塌陷预测的生物力学研究,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5, 23(2): 193-198. 13. 崔旭, 赵德伟. 生物力学研究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显微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4, 19(3): 211-213. 14. 崔旭, 马远征, 芦健民, 廉皓屹, 付大鹏.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胸腰椎结核.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1, 26(3): 197-199. 15. 崔旭, 马远征, 芦健民, 廉皓屹, 付大鹏, 胡明, 薛海滨.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高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1, 26(11): 105-107. 16. 崔旭, 马远征, 陈兴, 才晓军, 郭立新, 薛海滨, 胡明. 脊柱结核前后路不同术式的选择及其疗效.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1, 21(10): 807-812. 17. 崔旭, 马远征, 李宏伟, 陈兴, 才晓军, 白一冰, 郭立新, 薛海滨. 前路和后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比较. 中华医学杂志, 2012, 92(19): 1325-1329. 18. 崔旭. 胸椎结核治疗的术式选择.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2012, 6(17): 27-28. 19. 崔旭, 马远征, 陈兴, 才晓军, 郭立新, 薛海滨,胡明. 胸椎结核治疗的术式选择:81例分析.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2, 11(10): 755-760. 20. 崔旭, 马远征, 李大伟, 薛海滨. 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缓释材料修复兔桡骨缺损.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2, 16 (51): 9558-9562. 21. 崔旭, 马远征, 李大伟, 薛海滨. β-磷酸三钙/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异烟肼/左氧氟沙星缓释材料的成骨检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3, 17 (3), 381-386. 22. 崔旭, 马远征,陈 兴,李宏伟,才晓军,郭立新,薛海滨,胡 明.非跳跃性胸椎结核外科治疗的术式选择和疗效分析. 中华骨科杂志, 2013, 33 (2): 123-129. 23. 崔旭, 马远征, 陈兴, 薛海滨, 胡明, 罗小波, 孟传龙. 经椎旁肌间隙后外侧腰椎间孔入路手术治疗腰椎结核和布氏杆菌病性脊柱炎. 中华外科杂志, 2014, 52(2):157-159. 24. 崔旭, 马远征, 陈 兴, 李宏伟, 才晓军, 郭立新, 薛海滨, 胡 明. 老年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术式选择. 中华骨科杂志, 2014, 34 (2): 189-195. 25. 崔旭, 马远征, 陈兴, 罗展鹏, 李力韬, 罗小波. ILIF与TLIF治疗腰椎结核和布鲁杆菌病性脊柱炎的疗效比较.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5, 30(9): 37-41.

兽医专业是指从事防治动物疾病的行业或人。其主要研究内容是家畜家禽疾病的诊疗、防治、检疫及畜产品卫生检验等。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兽医毕业论文题目,供广大学子参考!1、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PCR检测方式的建立和应用2、草分枝杆菌及其在兽医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3、H9亚型禽流感病毒变异的研究进展4、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设计效果分析5、大连地区麻鸡呼吸道病多病原检测分析6、高职畜禽环境卫生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7、鸡霉菌毒素中毒与新城疫混合感染的诊治8、羊小反刍兽疫及其综合防治9、水貂源乳杆菌及双歧杆菌的分离鉴定10、关于当前新疆肉羊养殖业发展中兽医工作的几点建议11、鸡毒霉形体检测方法的研究概况12、巴里坤县羊肝片吸虫病感染情况调查13、农区肉羊集约化养殖防疫体系的建立14、小反刍兽疫疫苗免疫注意事项15、且末县肉羊饲养场疫病防疫要求16、兔瘟的诊断与防控措施17、浅谈兽药职业技能鉴定现状及对策18、奶牛围产期常见疾病的临床诊断与防治19、兽医实验室如何进行仪器设备的管理20、浅谈奶牛乳滞及其防治21、家禽养殖中疾病预防的综合措施22、云南家兔皮肤真菌病的流行原因及控制结果调查23、孔雀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遗传进化分析24、不同禽源里氏杆菌分离鉴定及同源性比较25、盘县羊布氏杆菌病血清学调查及防控措施26、瓮安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运行情况调查27、黔东南州狂犬病防控知识调查28、种养间循环模式中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29、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 为畜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30、新疆乌鲁木齐周边地区牛结核病的监测结果与分析31、动物治疗合理用药注意事项分析32、浅析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33、动物检疫常见问题及改进对策分析34、平武县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35、当前动物防疫工作的现状及对策36、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思考37、新形势下动物检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8、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存在的问题和措施39、动物疫病防治现状及解决措施分析40、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41、兽用抗生素的应用及监管对策42、乡镇动物及其产品检疫工作之弊端43、在基层工作中提高兽药标准品对照品管理办法的建议44、兽医临床对抗生素的规范使用45、畜禽疾病诊治中的常见误区及控制建议46、基层兽医在畜禽疾病防治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47、畜牧养殖动物疾病控防技术措施研究48、中兽医对母猪产后疾病的治疗分析49、中西兽医结合对牛瘤胃臌气的治疗效果分析50、畜牧养殖中动物常见疾病的发生与防治51、新疆南疆牛乳头状瘤病毒鉴定与基因分型52、牛结核分枝杆菌株快速培养方法的对比53、浅谈动物疫病监测及我区动物疫病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54、农村养猪场综合防疫体系的建设及完善建议略述55、关于开展动物疾病防控工作的研究56、动物疾病防治工作反思57、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58、麻疹病毒属病毒反向遗传研究概况59、云木香根提取物在控制鸡粪臭味的应用研究

这是动物源性传染病,传染 途径广泛,希望你把病人送到传染病医院接受隔离治疗,这需要一套综合的治疗方案,治愈率也很高,不要耽误病情或引起其他的传染。

布氏杆菌病论文

中图分类号:R74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349(2012)08102301布氏杆菌病也称波浪热、地中海热,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的发生和发展与细菌感染、内毒素和变态反应有关,全身几乎全部组织和器官都可受侵[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例报道不多。现报道1例神经型布氏杆菌病,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78岁,主因间断发热1个月,右侧肢体活动不能2 h入院。患者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 ℃,伴乏力,病情时轻时重。2 h前突然不能讲话,右侧肢体不能活动,无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入院查体:体温36 ℃,呼吸20次/min,脉搏70次/min,血压160/90 mmHg(1 mmHg= kPa),内科系统检查无异常。神经系统查体:意识清楚,混合性失语,双眼球向右侧凝视麻痹,右侧鼻唇沟浅,伸舌不配合,右侧肢体肌力1级,左侧肢体烦躁乱动,右侧Babinski征(+)。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109/L,中性分叶核粒细胞(N),血红蛋白(Hb)132 g/L,血小板计数(PLT)259×109/L。血生化:Na+126 mmol/L,K+ mmol/L,CL- 92 mmol/L,血糖 mmol/L,其余指标均正常。血沉18 mm/h,PPD试验、抗艾滋病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梅毒螺旋体(TP)均呈阳阴性。胸片正常,肺部CT示双侧胸腔少量积液。头颅CT示左侧基底节区点状低密度影。头颅MR示双侧侧脑室体部及前后缘可见带状长T2异常信号,FLAIR为高信号。以“脑梗死”对症予以改善循环、脑保护、抗感染治疗,讲话及肢体活动障碍逐渐好转,但体温在 ℃~39 ℃波动。询问病史家里养羊10余只,查血布氏杆菌凝集试验阳性,滴度1∶400。肥达氏、外斐氏反应阴性。诊断:神经型布氏杆菌病。给予四环素、复合利福平 g治疗。20 d后又出现左侧肢体活动不利,不能讲话,头颅CT显示未见异常。血沉20 mm/h,Na+ 123 mmol/L,CL- 93 mmol/L。脑脊液涂片未找见新型隐球菌,抗酸杆菌染色(-)。脑脊液常规:潘氏试验(++),细胞总数200×106/L,白细胞计数190×106/L。脑脊液生化:糖 mmol/L,蛋白 g/L,氯化物98 mmol/L,复查血布氏杆菌凝集试验阳性,滴度1∶800。在原口服药基础上加链霉素1 g/d,肌肉注射。1周后肢体活动及语言恢复正常,1月后复查血布氏杆菌凝集试验仍是阳性,体温恢复正常,继续治疗3个月未再复发停药。 2 讨 论 本病例主要特点:有与羊密切接触史;长期发热,且呈波动性;神经系统损害症状与体征:反复肢体不能活动、讲话不能、锥体束征阳性;实验室检查:血布氏杆菌凝集试验阳性,脑脊液细胞数增高;四环素、利福平、链霉素治疗有效。综合以上特点,诊断神经型布氏杆菌病。 布氏杆菌病是人畜共患疾病,主要传染源是病羊,其次是牛和猪。经消化道、皮肤黏膜或呼吸道等多种途径侵入机体后,为吞噬细胞所吞噬,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繁殖,再入血后可侵犯心、肺、前列腺、关节、肝、脾、骨髓等多个部位,也可侵犯神经系统。起病可急可缓,病程1个月~4个月,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布氏杆菌病患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率大概有4%~13%[2]。神经型布氏杆菌病的临床类型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脑膜炎,脑膜脑炎,脊髓炎,蛛网膜下腔出血,吉兰巴雷综合征,亚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共济失调性四肢瘫,蛛网膜炎,脑膜血管病(血管炎、血管痉挛),脑脓肿等。该患者考虑是脑血管炎所致,即布氏杆菌随血流进入颅内血管,引起颅内血管炎性变态反应,血管狭窄或闭塞,血栓形成。患者脑脊液蛋白正常,细胞数中度增高,糖和氯化物降低,类似于结核性脑膜炎表现。神经影像学可以正常或有局灶性损害。 关于治疗,目前认为长效土霉素和链霉素的合并应用是最佳的治疗选择,可以减少副反应和复发率[3]。1986年FAO/WHO布氏杆菌病专家推荐利福平(口服,600 mg/d~900 mg/d)加长效土霉素(口服,200 mg/d)治疗成人的急性布氏杆菌病,用药6周。本例患者采用利福平、四环素基础上加用链霉素提高了中枢神经系统渗透作用,最终取得显著的疗效。Kemal等[4]报道了1例布氏杆菌病导致颈髓内肉芽肿的病例,该患者为35岁的女子,主要表现为头痛,四肢末梢疼痛及无力,无胃肠道症状及发热,3个月以前被诊断为布氏杆菌性脑膜炎,有吃生奶酪史。核磁共振显示颈髓1~2水平团块状损害。血布氏杆菌凝集试验滴度1∶320,脑脊液布氏杆菌凝集试验滴度1∶160。土霉素、利福平、复方磺胺甲恶唑治疗9个月后临床及影像均恢复。 Serda等[5]报道了1例布氏杆菌病导致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男性病人,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意识模糊、颈项强直,血管造影术显示有炎性动脉瘤形成,产生机制是炎性反应使血管肌肉层及动脉外膜瓦解,血管壁变弱,形成一个囊状的假动脉瘤,提示早期抗生素治疗有效。 神经科大夫在临床工作中如遇到患者反复发热,常规治疗效果不佳,且用神经系统疾病不能完全解释者,均需详细询问有无牛羊接触史和牛羊制品食用史,并进行血清学(血清凝集试验)、病原学检查(脑脊液培养),以排除或确诊神经型布氏杆菌病。若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参考文献: [1] 陈清棠.临床神经病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61. [2] Seidel G,Pardo GA,NewmanToker D,et presenting as leukoencephalopathy:The role of cytotoxic Tlymphocytes[J].Archives of Pathology and Laboratory Medicine,2002,127(9):374377. [3] 毛景东,王景龙,杨艳玲.布鲁氏菌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11,38(1):222226. [4] Kemal N,Nebahat intramedullary granulooma of Brucella: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Eur Spine J,2007,16(Suppl 3):S255S259. [5] Serdar K,Murat V,Ahmet C,et cerebral aneurysms/subarachnoidal hemorrhage:A short review featuring a case report[J].Neurosurg Rev,2008,31:337341. 作者简介:李玲(1966—),女,副主任医师,现工作于山西省忻州市人民医院(邮编:034000)。 (收稿日期:20120425) (本文编辑郭怀印)

布氏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布氏杆菌引起的,多种动物和人发生的,为人兽共患传染病。牛对本病的易感。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布氏杆菌病的感染方式和特点。(1)引起感染的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呼吸道黏膜及刨口。当饲料、饮水空气受到污染,或人工授精枪消毒不严,都可能引起感染。偶尔穿透健全皮肤进入畜主体内。(2)病原菌侵入机体后,起初是局部淋巴结感染,随后引起菌血症,继续传向全身网状组织中,产生全身感染。(3)该菌是一种兼性细胞内寄生菌,可在宿主的巨噬细胞和上皮细胞生存和生长。强毒株有一层保护性外壳,能在细胞内生存和产生慢性感染。这种机能使病原菌逃避免疫机制,而长期生存下来。(4)怀孕子宫和公畜附睾内产生一种赤藓醇的化学物质,该物质是布氏杆菌的生长刺激剂,因而易感。(5)乳房是布氏杆菌存菌较稳定的器官,乳房受到感染的病牛常终生带菌。病原菌随乳汁排出,这是布氏杆菌引起公共卫生问题的原因所在。(6)吮食带菌乳的犊牛常在消化道淋巴结发现本菌,但停喂带菌乳数周后即消失。把经消化道感染的犊牛在3月龄前移入净化环境,就可能自行痊愈;但到7月龄后生殖内分泌活动已开始活跃,乳房发育,即使移到净化环境,也不能摆脱布氏杆菌的侵害了。

这是动物源性传染病,传染 途径广泛,希望你把病人送到传染病医院接受隔离治疗,这需要一套综合的治疗方案,治愈率也很高,不要耽误病情或引起其他的传染。

羊的布氏杆菌病论文

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以母畜流产、不孕和公畜睾丸炎为特征。OIE将其列为B类疫病。1 病原学布氏杆菌属,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不形成芽胞。根据其病原性、生化特性等不同,可分为6个种20个生物型,其中羊种布鲁氏菌3个型、牛种布鲁氏菌9个型、猪种布鲁氏菌5个型,还有犬种布鲁氏菌、绵羊附睾种布鲁氏菌和沙林鼠种布鲁氏菌。布氏杆菌对各种物理和化学因子比较敏感。巴氏消毒法可以杀灭该菌,70℃10分钟也可杀死,高压消毒瞬间即亡。对寒冷的抵抗力较强,低温下可存活1个月左右。该菌对消毒剂较敏感,2%来苏儿3分钟之内即可杀死。该菌在自然界的生存力受气温、湿度、酸碱度影响较大,及低温下存活时间较长。2 流行病学布氏杆菌病广泛地分布于世界各地,能侵害多种家畜、野生动物和人类。家畜的感染总体上可分为两种类型:单一感染型和交差感染型。前者指家畜感染本种布氏杆菌,后者指由于牛、羊群共同放牧,通过相互间的接触造成羊群既感染羊种布氏杆菌又感染牛种菌,或牛群既感染牛种菌又感染羊种菌等。山羊和绵羊对羊种布氏杆菌最易感。牛对牛种菌易感,也可感染羊种菌和猪种菌。猪对猪种菌和羊种菌均易感。马和犬对羊、牛、猪三种布氏杆菌都有易感性,鹿对牛种菌和羊种菌易感。人类可以感染布氏杆菌。病畜和带菌动物,特别是流产母畜是最危险的传染源。病菌存在于流产的胎儿、胎衣、羊水及阴道分泌物中。病畜乳汁或精液中也有病菌存在。本病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也可经伤口、皮肤和呼吸道、眼结膜和生殖器黏膜感染。因配种致使生殖系统黏膜感染尤为常见。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有明显的季节性。羊种布氏杆菌病春季开始,夏季达高峰,秋季下降;牛种布氏杆菌病以夏秋季节发病率较高。3 临床症状本病潜伏期长短不一,牛布氏杆菌病一般在14~120天之间。潜伏期的长短,视病原菌的毒力、感染量及感染时母牛的妊娠期而定。母牛主要表现流产,可发生于妊娠的任何时期,多见于6~8个月。多见胎盘滞留,失去生育能力。公牛出现睾丸炎及附睾炎。有些牛发生关节炎、黏液囊炎和跛行。绵羊和山羊常见流产和乳房炎。怀孕母羊易感染,常发生胎盘炎,引起流产和死胎。流产发生于妊娠后的3~4月。母山羊常常连续发生2~3次流产。公山羊生殖道感染则发生睾丸炎。有的病羊出现跛行、咳嗽。绵羊副睾种布鲁氏菌感染其症状局限于副睾,常引起附睾肿大和硬结。非怀孕母羊也可感染,但一般是一过性的。猪的明显症状也是流产。出现暂时性或永久性不育、睾丸炎、跛行、后肢麻痹、脊椎炎,偶尔发生子宫炎、后肢或其他部位出现溃疡。犬可感染牛种、羊种和猪种布鲁氏菌,但多为隐性感染,呈散发性,少数出现发热。感染犬种布鲁氏菌的母犬,妊娠40~50天发生流产,产死胎和出现不育症,淋巴结肿大。公犬常发生副睾炎、前列腺炎和菌血症。马可感染布氏杆菌的各个种,尤其对牛种和猪种菌最易感。多呈隐性感染,有的发生化脓性滑液囊炎,尤其在头部和肩部,常见“马肩瘘管”或“马颈背疮”。4 病理变化布氏杆菌最适宜在胎盘、胎衣组织中生长繁殖,其次是乳腺组织、淋巴结、骨髓、关节、腱鞘、滑液囊以及睾丸、附睾、精囊等。特征病变是胎膜水肿,严重充血或有出血点。子宫黏膜出现卡他性或化脓性炎症及脓肿病变。常见有输卵管炎、卵巢炎或乳房炎。公畜精囊中常有出血和坏死病灶,睾丸和附睾肿大,出现脓性和坏死病灶。5 诊断5.1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5.2 实验室诊断在国际贸易中,指定诊断方法为缓冲布氏杆菌抗原试验(BBAT)、补体结合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替代诊断方法为荧光偏振测定法(FPA)。病原检查:抹片镜检(取病畜胎盘绒毛膜表面及水肿区边缘触片染色镜检)、分离培养、动物试验。血清学检查:缓冲布氏杆菌抗原试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缓冲布氏杆菌平板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特异性高,但操作繁琐)、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全乳环状试验(可用于筛选病畜群)、血清凝集试验、布氏杆菌素试验(适用于流行病学调查,由于其敏感性低,不能单独作为正式的诊断试验)。病料采集:通常采取流产胎儿、胎盘、阴道分泌物或乳汁。5.3 鉴别诊断应与弯杆菌病、沙门氏菌病、钩端螺旋体病、乙型脑炎、衣原体病和弓形虫病等有流产症状的疫病鉴别。6 防治坚持自繁自养。必须引进种畜时,要严格检疫2次,确认健康者才能混群。在疫区,每年定期以凝集反应检疫2次,清净群每年至少检疫1次,检出病畜应扑杀并做无害化处理。阴性反应畜可预防接种菌苗进行预防。被污染的畜舍、运动场、饲槽、水槽等用10%石灰乳或5%热火碱水严格消毒;病畜分泌物、排泄物等应做无害化处理或消毒深埋。兽医、病畜管理人员、接羔员、屠宰加工人员,要严守卫生防护制度,特别在产仔季节更要注意。最好在从事这些工作前1个月进行预防接种,且需年年进行。

羊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不但给养羊业带来损失,还威胁其他动物安全,必须高度重视防范工作。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羊布氏杆菌病是怎样发生和流行的。1、布氏杆菌病的危害主要侵害动物的生殖系统,引起母羊流产、不育,公羊发生睾丸炎等。动物中常见的有牛型、猪型、羊型3种,各型对人都有易感性。在同一种内,依其生物学性状不同,羊(bmlitensis)分为3个生物型,牛分为9个生物型,猪分h4个生物型。近几年又有专家从森林鼠类中分离出(brmolomae)布氏杆菌。2、羊布氏杆菌病是怎样发生的母羊较公羊易感性高,随着性的成熟,易感性增强。主要经口感染,也可在配种时经黏膜接触感染。流产胎儿、羊水、胎衣和阴道分泌物及乳汁中都含有大量病原体。羊群一旦流行此病,首先仅为少数孕羊流产,以后逐渐增多,严重时羊群中50%-90%孕羊发生流产或产出死胎、弱胎。多数患病母羊只流产1次,便可获得终身免疫。3、羊的布氏杆菌的存活能力布氏杆菌主要存在于病畜的生殖器官、内脏、血液中。布鲁氏杆菌对外界抵抗力较低;在土壤中能存活24-40天,在畜尸肉制品中可存活40天;在羊毛中可存活40-120天;在常水中存活80-150天;在衣物中存活14天。在冷乳和乳制品中可存活6-40天:在常温条件下可存活16天,在奶油中可存活25-67天,在奶酪中可存活42天,在乳酸中(ph4)以下可存活4天,在牛粪中存活160天,在碱性尿中可存活46天。4、如何消灭布氏杆菌此菌对湿热特别敏感,加热55℃经2h,60℃经30min,65℃经15min,70℃经5min,100℃煮沸可立即杀死。外界环境消毒1%-3%石炭酸,来苏儿升汞在1小时内匀可杀死菌体。1%-2%福尔马林3h熏死,5%-10%次氯酸钠,在短时间内杀死。体外消毒:1210液1:3000比例稀释饮水,百毒杀1:4000比例稀释均可杀死布氏杆菌。

基本概述羊布氏杆菌病是羊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害生殖系统。羊感染后,以母羊发生流产和公羊发生睾丸炎为特征。布氏杆菌病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其特点是生殖器官和胎盘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症。病原病原为布氏扦菌。它存在于病畜的生殖器官、内脏和血液。该菌对外界的抵抗力很强,在干燥的土壤中可存活37天,在冷暗处和胎儿体内可存活6个月。1%来苏尔,2%的福尔马林,5%的生石灰水15分钟可杀死病菌传播途径布氏杆菌首先感染家畜。家畜临床表现不明显。但怀孕的母畜则极易引起流产或死胎,所排出的羊水、胎盘、分泌物中含大量布氏杆菌,特别有传染力。而其皮毛,尿粪,奶液中均有此菌。排菌可长达三个月以上。人通过与家畜的接触,服用了污染的奶及畜肉,吸入了含菌的尘土或菌进入眼结合膜等途径,皆可遭受感染。布氏杆菌可经消化道、呼吸道、生殖系统黏膜及损伤甚至未损伤的皮肤等多种途径传播,通过接触或食入感染动物的分泌物、体液、尸体及污染的肉、奶等而感染;蜱叮咬也可传播本病。如牛羊群共同放牧,可发生牛种和羊种布氏杆菌的交叉感染。动物布氏杆菌可传给人类,但人传人的现象较为少见。发病特点该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病畜及带菌动物,最危险的是受感染的妊娠母畜,在流产和分娩时,将大量病原随胎儿、胎水和胎衣排出。本病主要通过采食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经消化道感染。经皮肤、粘膜、呼吸道以及生殖道(交配)也能感染。与病羊接触、加工病羊肉而不注意消毒的人也易感本病。本病不分性别年龄,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母羊较公羊易感性高,性成熟极为易感,消化道是主要感染途径,也可经配种感染。羊群一旦感染此病,首先表现孕羊流产。开始仅为少数,以后逐渐增多,严重时可达半数以上,多数病羊流产一次。感染症状多数病例为隐性感染。怀孕羊主要症状是发生流产,但不是必有的症状。流产发生在怀孕后的3-4个月。有时患病羊发生关节炎和滑液囊炎而致跛行;公羊发生睾丸炎;少部分病羊发生角膜炎和支气管炎。本病常不表现症状,而首先被注意到的症状是流产。流产前食欲减退、口渴、萎顿、阴道流出黄色粘液。流产多发生于怀孕后的第三个月、第四个月。流产母羊多数胎衣不下,继发子宫内膜炎,影响受胎。公羊表现荤丸炎,辜丸上缩,行走困难,拱背,饮食减少,逐渐捎瘦,失去配种能力。其它症状可能还有乳房炎、支气管炎、关节炎等感染诊断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流产胎儿及胎膜的变化即可确诊。目前最常用的诊断方法是血清学诊断。其中以平板凝集试验或试管凝集试验为准防治方法目前,本病尚无特效的药物治疗,只有加强预防检疫。①定期检疫。羔羊每年断乳后进行一次布氏杆菌病检疫。成羊两年检疫一次或每年预防接种而不检疫。对检出的阳性羊要捕杀处理,不能留养或给予治疗。②免疫接种。当年新生羔羊通过检疫呈阴性的,用“猪2号弱毒活菌苗”饮服或注射。羊不分大小每只饮服500亿活菌。疫苗注射,每只羊25亿菌,肌肉注射。羊群受感染后无治疗价值,发病后羊群防治措施是用试管凝集反应或平板凝集反应进行羊群检疫,发现呈阳性和可疑反应的羊均应及时隔离,以淘汰屠宰为宜,严禁与假定健康羊接触。必须对污染的用具和场所进行彻底消毒;流产胎儿、胎衣、羊水和产道分泌物应深埋。凝集反应阴性羊用布氏杆菌猪型2号弱毒菌或羊型5号弱毒苗进行免疫接种。

  • 索引序列
  • 关于布氏杆菌病的论文
  • 关于布鲁氏杆菌病的论文
  • 布氏杆菌病相关论文
  • 布氏杆菌病论文
  • 羊的布氏杆菌病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