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辨证小儿咳嗽病论文

中医辨证小儿咳嗽病论文

发布时间:

中医辨证小儿咳嗽病论文

过敏性咳嗽主要是指一些患者接触了过敏原,譬如油烟、冷空气、灰尘、花粉、一些真菌的孢子这些过敏原以后出现了咳嗽就叫过敏性的咳嗽。可能平常好多病人在就诊的过程中,常常会说自己长期咳嗽,特别是接触油烟、空气质量不好的时候,咳得更厉害。这种情况下要注意是不是有过敏性咳嗽的可能。过敏性咳嗽一般发生在儿童身上可能比较多一些,在有些青年或者过敏体质的患者中也比较高发。它主要表现为长期的慢性咳嗽,有些病人可能伴有喘气、胸闷的表现。过敏性咳嗽是春季很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的患者主要是正在生长发育期的婴幼儿,由于孩子的肺部还比较娇弱,患上这种疾病之后容易久治不愈,而且还有发展为哮喘的可能性,这让患儿父母非常担忧,那么,得了过敏性咳嗽怎么办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过敏性咳嗽,临床上称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它是一种以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隐匿性哮喘。目前有数据显示,工业化明显的城市、沿海发达地区的过敏性咳嗽的患者逐年增加,说明环境对过敏性咳嗽的影响非常明显。其次,季节气候对过敏性咳嗽的影响也很大。春暖花开,柳絮飞杨的时节,也是过敏性咳嗽的好发季节。过敏性咳嗽的症状表现:过敏性咳嗽通常为长期顽固性咳嗽,咳嗽时间至少持续3个星期以上。过敏性咳嗽发作有一定的季节性,一般春秋两季为高发期,咳嗽多在夜间或凌晨加剧。患者在吸入刺激性气味如甲醛、室内空气污染严重或空气中含有有害气体等时,都会出现过敏性咳嗽。此外剧烈运动或上呼吸道感染后也会引起过敏性咳嗽。患者咳嗽多为干咳,痰少,即使有痰也呈白色,且量比较少。发作时以咳嗽为主,一般不会引起发热,常常不自觉揉眼睛和鼻子、抓头皮,睡觉容易出汗,四肢或身体不停扭动。有的患者还会伴有其他过敏症状,会出现鼻塞、鼻痒、流涕等过敏性鼻炎症状,或者过敏性结膜炎症状。过敏性咳嗽应该怎么办呢1、有的时候小儿过敏性咳嗽的发生可能是因为身体内异常反应引起的,这就是因为食物过敏引起的,某些食物儿童吃到肚子里之后,就会出现过敏的情况,这个时候就需要改变小儿的饮食习惯,尽量避免一些引起过敏的食物的摄入,同时要注意观察儿童在吃完食物之后的状态,这样就可以发现引起过敏的物质,尽量安排儿童吃一些不宜过敏的食物。2、明确过敏原,避免接触各种过敏原,必要的时候要化验一个过敏原。其次可以服用抗过敏的药物,表现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气道高反应,所以改善气道高反应是非常重要的,过敏性咳嗽和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要积极的改善居住环境,有过敏性咳嗽的孩子,一般体质偏弱,所以要积极锻炼身体,多晒太阳,合理喂养,增强体质,可以服用一些中药增强体质,也可以服用一些增强体抗力的药物来进行辅助治疗,对于过敏性咳嗽的恢复都是非常有帮助的。3、总IgE值增高是确定过敏的唯一临床指标,在对过敏性患者的治疗中降低血清中的IgE抗体是非常重要的,目前采用专利抗过敏益生菌菌株欣敏康益生菌来减少血清中特异性IgE抗体的生成,这种新的乳酸菌菌株可增进抗过敏的能力,并通过增进TH1型免疫反应来调控因过敏而反应过度的TH2型免疫反应的方法,瑞典在对儿童过敏性疾病人口中发现,患过敏疾病的儿童肠道内的抗过敏益生菌比无过敏疾病的儿童要少,而欣敏康益生菌被认为可促进TH1的免疫反应进而改善过敏症状并可抑制IgE的产生,在过敏和尘螨过敏的过敏性咳嗽症状中,可使嗜酸性粒细胞减少。现代医学认为过敏性疾病与遗传基因损伤、肠道微生态、免疫系统的发育不健全和环境三因素最为密切相关,抗生素的滥用使得大量益生菌招到毁灭性打击,直接受到影响的就是机体的免疫系统,免疫系统变得很脆弱,出现各种免疫不平衡的现象:如过敏、自身免疫病和易发肿瘤等,并且容易导致细菌耐药最终变异为超级细菌的现象正在全球的医院蔓延,这就是过敏性疾病越来越多、越来越顽固的原因之一。

想必对中西医区别不懂,中医讲辨证论治,和西医一样药治天下人的方法不同,你连症状都没说全,怎么谈到用药?

桂枝汤合小青龙汤加减,我经常用,效果不错

咳嗽变异性哮喘,多是气管的高反应性过敏性炎症。尤其气管在受凉以后,由于冷空气刺激,就会引起气管痉挛,出现咳嗽以及哮喘的症状。最好是使用吸入激素治疗,目前这种疾病没有很好的治疗方,目前主要是要注意保暖,尽量不要感冒。

中医小儿咳嗽病论文

儿童慢性咳嗽作为儿科临床常见病,长期以来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如今,中医药以其显著的疗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近年来有关小儿慢性咳嗽病因病机的讨论进行综述,加以总结,并对今后小儿慢性咳嗽的中医临床诊治提出相关建议。关健词:慢性咳嗽;中医病因病机;中医治疗前 言儿童慢 性咳嗽 是指以 咳嗽为 主要或 唯一的 临床表 现,病程>4 周、胸部 X 线片未 见明显 异常者 [1]。中医称 其为久 咳,外感咳 嗽日久 不愈,耗伤正 气,可转为 内伤咳 嗽。在治疗 中,明代医 家万全 曰:“娇肺遭 伤不易 愈。”张三锡 又言:“百病唯 咳嗽难医。”咳嗽是 儿童呼 吸系统 疾病最 常见的 症状。西医认 为,引起儿 童慢性 咳嗽的 常见病 因有咳 嗽变异 性哮喘 、上气道 咳嗽综 合征、感染后 咳嗽、胃食管反流 性咳嗽 等,治疗上 根据不 同病因 使用抗 生素、抗过敏 药、吸入激 素等药 物治疗 ,但一些 病例虽 经正规 治疗仍 经久不 愈。而中医 药治疗 慢性咳 嗽有其 独特的 优势。1 小儿咳嗽的病因病机咳嗽病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该书对咳嗽的成因、症状、证候分类、病理转归及治疗等问题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如“五气所病.....肺为咳’“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说明咳嗽病位在肺;外邪犯肺可以致咳,其他脏腑受邪,功能失调而影响于肺者亦可致咳。付大军[[1]]等中认为,小儿慢性咳嗽大多属中医学之“内伤咳嗽”范畴,病位在肺脾。因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卫外不固,寒暖不能自调,外邪侵袭,易致肺失宣发肃降,发为咳嗽;而感邪后,又多治不及时,或后天失养,致咳嗽迁延不愈。中医学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小儿脾常不足,加之目前临床滥用抗生素、过用苦寒中药,损伤脾胃,中气不足则易聚湿为痰痰随气升上逆于肺而致咳嗽、咯痰,病程日久肺病及脾如此反复,致肺脾并虚,而发久咳。成淑凤[[2]]则认为咳嗽与脾胃肾密切相关,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为先天之本,肺者,气之主,肾者,气之根,,因此小儿久咳与肺、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朱珊[[3]]认为六淫之邪,侵袭肺系,致肺气壅遏不宣;清肃功能失常;痰液滋生故致咳嗽。另外,本病病变本脏在肺,日久则可影响他脏气机,与气机有密切相关者,肝也,肝主疏泄,肝气易郁、易滞,进而出现其他病变,例如久咳之后出现瘀血等变化。张雨[[4]]指出慢性咳嗽病因复杂,但“风为百病之长”,故临床以风邪束表或风邪犯肺致肺气不宣多见。廖颖钊[[5]]则指出南方炎热常喜饮凉茶、多喜食生冷瓜果、冷饮、常用空调等,受寒邪侵袭,加之小儿中成药多以清热解毒为主,不辨证使用或过用抗生素等均可致寒。综上所述,小儿慢性咳嗽外因责之于六淫之邪侵袭肺系迁延发病,内因责之于肺、脾、肾三脏不足,变部位基本的观点在肺,但他脏引起咳嗽者亦不可忽视,这也是前贤提出"五脏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原因。其病机大致归纳有实证、虚证、虚实夹杂证,病理因素主要为痰

凡因感受外邪或脏腑功能失调,影响肺的正常宣肃功能,造成肺气上逆作咳,咳吐痰涎的,即称“咳嗽”。本证相当于西医学所称气管炎、支气管炎。

诊疗思维病因病机分析

小儿咳嗽发生的原因,主要为感受外邪,其中又以感受风邪为主。《活幼心书,咳嗽》指出:“咳嗽者,固有数类,但分寒热虚实,随证疏解,初中时未有不因感冒而伤于肺。”指出了咳嗽的.病因多由外感引起。此外,肺脾虚弱则是本病的主要内因。

咳嗽的病变部位在肺,常涉及于脾,病理机制为肺失宣肃。肺为娇脏,其性清宣肃降,上连咽喉,开窍于鼻,外合皮毛,主一身之气,司呼吸。外邪从口鼻或皮毛而入,邪侵于肺,肺气不宣,清肃失职而发生咳嗽。小儿脾常不足,脾虚生痰,上贮于肺,或咳嗽日久不愈,耗伤正气,可转为内伤咳嗽。

1.感受外邪 主要为感受风邪。风邪致病,首犯肺卫,肺为邪侵,壅阻肺络,气机不宣,清肃失司,肺气上逆,则致咳嗽。风为百病之长,其他外邪又多随风而侵袭人体。若风夹寒邪,风寒束肺,肺气失宣,则见咳嗽频作,咽痒声重,痰白清稀;若风夹热邪,风热犯肺,肺失清肃,则致咳嗽不爽,痰黄黏稠。

2.痰热蕴肺 小儿肺脾虚弱,气不化津,痰易滋生。若素有食积内热,或心肝火热,或外感邪热稽留,炼液成痰,痰热相结,阻于气道,肺失清肃,则致咳嗽痰多,痰稠色黄,不易咳出。

3.痰湿蕴肺 小儿脾常不足,易为乳食、生冷所伤,则使脾失健运,水湿不能化生津液、水谷不能化生精微,酿为痰浊,上贮于肺。肺脏娇嫩,不能敷布津液,化液成痰,痰阻气道,肺失宣降,气机不畅,则致咳嗽痰多,痰色白而稀。

4.肺气亏虚 小儿禀赋不足、素体虚弱者,或外感咳嗽经久不愈耗伤正气后,致使肺气亏虚,脾气虚弱,运化失司,气不布津,痰液内生,蕴于肺络,则致久咳不止,咳嗽无力,痰白清稀。

5.肺阴亏虚 小儿肺脏嫩弱,若遇外感咳嗽,日久不愈,正虚邪恋,热伤肺津,阴津受损,阴虚生内热,热伤肺络,或阴虚生燥,而致久咳不止,干咳无痰,声音嘶哑。

小儿咳嗽病因虽多,但其发病机制则一,皆为肺脏受累,肺失宣肃而成。外感咳嗽病起于肺,内伤咳嗽可因肺病迁延,或他脏先病,累及于肺所致。

中医儿科咳嗽的辨证论治论文

儿童慢性咳嗽作为儿科临床常见病,长期以来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如今,中医药以其显著的疗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近年来有关小儿慢性咳嗽病因病机的讨论进行综述,加以总结,并对今后小儿慢性咳嗽的中医临床诊治提出相关建议。关健词:慢性咳嗽;中医病因病机;中医治疗前 言儿童慢 性咳嗽 是指以 咳嗽为 主要或 唯一的 临床表 现,病程>4 周、胸部 X 线片未 见明显 异常者 [1]。中医称 其为久 咳,外感咳 嗽日久 不愈,耗伤正 气,可转为 内伤咳 嗽。在治疗 中,明代医 家万全 曰:“娇肺遭 伤不易 愈。”张三锡 又言:“百病唯 咳嗽难医。”咳嗽是 儿童呼 吸系统 疾病最 常见的 症状。西医认 为,引起儿 童慢性 咳嗽的 常见病 因有咳 嗽变异 性哮喘 、上气道 咳嗽综 合征、感染后 咳嗽、胃食管反流 性咳嗽 等,治疗上 根据不 同病因 使用抗 生素、抗过敏 药、吸入激 素等药 物治疗 ,但一些 病例虽 经正规 治疗仍 经久不 愈。而中医 药治疗 慢性咳 嗽有其 独特的 优势。1 小儿咳嗽的病因病机咳嗽病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该书对咳嗽的成因、症状、证候分类、病理转归及治疗等问题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如“五气所病.....肺为咳’“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说明咳嗽病位在肺;外邪犯肺可以致咳,其他脏腑受邪,功能失调而影响于肺者亦可致咳。付大军[[1]]等中认为,小儿慢性咳嗽大多属中医学之“内伤咳嗽”范畴,病位在肺脾。因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卫外不固,寒暖不能自调,外邪侵袭,易致肺失宣发肃降,发为咳嗽;而感邪后,又多治不及时,或后天失养,致咳嗽迁延不愈。中医学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小儿脾常不足,加之目前临床滥用抗生素、过用苦寒中药,损伤脾胃,中气不足则易聚湿为痰痰随气升上逆于肺而致咳嗽、咯痰,病程日久肺病及脾如此反复,致肺脾并虚,而发久咳。成淑凤[[2]]则认为咳嗽与脾胃肾密切相关,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为先天之本,肺者,气之主,肾者,气之根,,因此小儿久咳与肺、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朱珊[[3]]认为六淫之邪,侵袭肺系,致肺气壅遏不宣;清肃功能失常;痰液滋生故致咳嗽。另外,本病病变本脏在肺,日久则可影响他脏气机,与气机有密切相关者,肝也,肝主疏泄,肝气易郁、易滞,进而出现其他病变,例如久咳之后出现瘀血等变化。张雨[[4]]指出慢性咳嗽病因复杂,但“风为百病之长”,故临床以风邪束表或风邪犯肺致肺气不宣多见。廖颖钊[[5]]则指出南方炎热常喜饮凉茶、多喜食生冷瓜果、冷饮、常用空调等,受寒邪侵袭,加之小儿中成药多以清热解毒为主,不辨证使用或过用抗生素等均可致寒。综上所述,小儿慢性咳嗽外因责之于六淫之邪侵袭肺系迁延发病,内因责之于肺、脾、肾三脏不足,变部位基本的观点在肺,但他脏引起咳嗽者亦不可忽视,这也是前贤提出"五脏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原因。其病机大致归纳有实证、虚证、虚实夹杂证,病理因素主要为痰

中医治疗慢性咳嗽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慢性咳嗽是指连续咳嗽大于8周,于医院查胸片无明显肺疾病证据,这是临床上呼吸系统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慢性咳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医是讲究辨证论治的,因此遇到慢性咳嗽病人要进行四诊合参,根据病人的诊断以及中医辨证进行相应的中药调理个性化治疗,而没有一个固定的或具体的药物去对症进行慢性咳嗽的治疗。如果想要明确的疾病原因和诊疗时间可以前往西医呼吸科就诊。西医慢性咳嗽一般有各种鼻、咽、喉疾病的直接或者间接刺激引起的;或者是咳嗽伴有胸骨烧灼性感觉的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典型仅仅有咳嗽症状的咳嗽变异性哮喘、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变应性哮喘等疾病引起的,明确诊断后进而通过对症治疗,可以明确咳嗽的大致治愈时间。但是慢性咳嗽很容易反复,所以一定要配合医生进行长期治疗。

证候发热重,恶寒轻,咳嗽,气促,痰液黏稠,鼻塞流浊涕,咽红,喉核赤肿,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指纹浮紫。 辨证本证因外感风热,郁闭肺络,肺气失宣而致。一般见于肺炎喘嗽的初起阶段,或由风寒化热转变而来,此时虽表证未解,但肺热已炽,可迅速发展为痰热闭肺证。 本证以风热表证伴咳嗽,气促,痰液黏稠,一般气喘不重为特征。 治法 辛凉宣肺,化痰止咳。 主方 麻杏石甘汤加味。(《伤寒论》) 常用药 麻黄、杏仁、石膏、甘草、银花、连翘、桑叶、桔梗。 发热明显,加黄芩、桑白皮清泄肺热;痰多,加全瓜蒌、莱菔子化痰降逆;发热咽痛,加射干、蝉蜕、挂金灯清热利咽。

小儿科咳嗽辩证分析论文

咳嗽之宜辨虚实也,初嗽之时多是实,久嗽之后多是虚。肺主皮毛,一感风寒,便成咳嗽,痰气住于胃脘之间而不得散,鼻塞流涕而不已,其咳嗽之声必响,其吐痰亦必或黄或绿,重且身热而喉痛嗌干,胸中膨闷而不可解,此皆邪气之实也。若以为虚,而动用补剂,则邪未散而气更壅滞矣。故初起之嗽,必须用风药解散为第一。惟世人治嗽,实多其方,然得其法者无几也。吾今酌定一方,可以为永远之式,方名宁嗽丹。此方祛风祛痰,又不耗气,治初起之咳嗽,殊有神功。大约二剂,无不愈者。此治实症之咳嗽,人幸存而收之,又何必用柴胡、防风过于消散哉。至于肺虚嗽症、非脾胃之虚即肾肝之涸也。咳嗽至于日月之久,若有风邪,即不服药,亦宜自散,今久而不愈,因脾气不健,土不能生肺金,则邪欺肺气之无亲,况土虚则肝木必然过旺,又来克脾,而金弱不能相制,则邪气无所顾忌,盘据于肺中而不去,或日久而成嗽也。然何以知其脾气之虚,以致其久嗽之不已。论其饮食,则能食而不能消,口欲餐而腹又饱,或溏泻而无休,或小便之不谨,皆是脾虚作嗽也。法当用培土之味,而益之止嗽之品,方名土金丸。每日白滚水送下五钱,半料即全愈。此方全不治嗽而嗽自安。盖健脾之气,而肺气有养,邪自难留,故不止嗽而嗽自己也。 肝经之虚,以致久嗽者何故?肺金本克肝木,肝木之虚,肺金免乎制伏,宜于肺气之有养矣,何得反致咳嗽。不知肝木之气,必得肺金之制而木气始能调达。今因肝木素虚,而风又袭之,筋不能疏,益加抑郁而不伸,此咳嗽之未能痊也。法当舒肝中之郁,滋肝中之津,而金气始能彼此之相通而不致上下之相隔,庶几有嗽止之时也。然而肝虚之症,又从何而辨之?问其人,必两胁作胀闷之状,或左边之疼痛而手不可按,或面目之青黑而气无升,或胃脘作酸而欲吐,或痰结成小块而咽在喉咙,或逢小怒而咳嗽更甚,此皆肝虚咳嗽之病也。世人治肝经之咳嗽,原无方法,动以老痰呼之,误之甚矣。吾今立一方,专治肝虚作嗽之症,神效之极,方名木金两治汤。此方之妙,全去舒肝而不去治肺。盖久嗽则肺气已虚,何可又虚其虚,故不用风药以散肺金之气也。然则何不补肺金之气耶?不知肝虚所以久嗽,若又去助肺,则仍又致肝木之不得伸,何若竞补肝舒木之为得耶。况方中祛痰、祛风于表里胆隔之间,又未尝不兼顾肺邪也,此方之所以神而妙耳。 肾虚之嗽,更自难明,肺为肾之母,子母相恋,岂有相忌而作嗽之理。殊不知肺金之气,夜卧必归息于肾宫,所谓母藏子舍也。今肺金为心火风邪所凌逼,既无卫蔽劝解之人,又无祛逐战争之士,束手受缚,性又不甘,自然投避子家,号召主伯亚旅以复其仇,子母关切,安忍坐视,自然统领家人腾上祛邪,无奈强邻势大,贼众瞒天,而其子又国衰民弱,不能拒敌,逃窜披靡,肺金之母不得已仍回己家,而肾宫子水,敌既未除、而家人星散,亦且民作为盗,不复仇而反助仇矣。于是水化为痰,终年咳嗽而不能愈也。法当专补肾水,而兼益肺金之气,其症始可安然。然肾虚作嗽之症,若何辨之?饮食知味,可饮可食,全无相碍,惟是昼轻夜重,夜汗则淋漓、或夜热之如火,或声嘶而口不干,或喉痛而舌不燥,痰涎纯是清水,投之水中而立化,或如蟹之涎,纯是白沫,皆肾虚咳嗽之症也。论方莫妙用八味地黄汤,去桂、附加麦冬、五味,大剂煎饮,必能奏功如响。然而可作丸而不可作汤,诚恐世人不知,倦于修合,吾今另定奇方,可代地黄之汤也。方名水金两治汤。此方奇绝,补肾补肺而又加去火之剂,使骨髓之虚火皆安,又何虑外邪之相犯。肾中不热,则水气相安,自然化精而不化痰。况方中又有薏仁、车前,以利其膀胱之气,分消败浊而精益能生,非漫然而用之也。愿人加意吾方,以治肾虚之咳嗽,又奚至经年累月受无穷之累哉。 宁嗽丹 甘草二钱枯梗三钱黄芩一钱陈皮一钱天花粉二钱麦冬三钱苏叶一钱水煎服。 土金丸 白术三两茯苓三两甘草一两人参一两半夏一两桔梗一两白芍三两麦冬三两干姜一两神曲五钱陈皮五钱薏仁三两各为末,蜜为丸。 木金两治汤 白芍一两当归五钱柴胡三钱炒栀子二钱苍术二钱甘草一钱神曲一钱白芥子三钱或五钱防风五分枳壳五分水煎服。 水金两治汤 熟地一两山茱萸五钱麦冬一两北五味三钱车前子三钱薏仁一两玄参三钱地骨皮五钱牛膝二钱水煎服。

证候咳嗽反复不已,以清晨为主,痰白清稀,面白无华,气短懒言,语声低微,纳谷不香,舌淡嫩,边有齿痕,脉细无力。 辨证本证常由痰湿咳嗽转化而来,或因大病、久病损伤脾胃,不能运化水湿,聚液为痰,上贮于肺,故咳嗽反复不已,痰白清稀;肺脾气虚,气血生化无源,难以上荣于面,故面白无华;气短懒言,语声低微,纳谷不香,舌淡嫩,边有齿痕,脉细无力均为脾肺气虚之征。 本证以咳嗽反复,咳嗽无力,痰白清稀,纳谷不香为特征。 治法健脾补肺,益气化痰。 主方参苓白术散加减。(《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常用药党参、茯苓、白术、陈皮、山药、半夏、薏苡仁、桔梗、甘草。 气短懒言,语声低微,加炙黄芪、黄精补虚益气;痰多,加川贝母、杏仁、紫菀化痰止咳;食少纳呆,加山楂、神曲以消食和胃;汗多,易感冒,加炙黄芪、防风、煅牡蛎补气固表敛汗。

中医儿科咳嗽的辨证论治论文范文

儿童慢性咳嗽作为儿科临床常见病,长期以来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如今,中医药以其显著的疗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近年来有关小儿慢性咳嗽病因病机的讨论进行综述,加以总结,并对今后小儿慢性咳嗽的中医临床诊治提出相关建议。关健词:慢性咳嗽;中医病因病机;中医治疗前 言儿童慢 性咳嗽 是指以 咳嗽为 主要或 唯一的 临床表 现,病程>4 周、胸部 X 线片未 见明显 异常者 [1]。中医称 其为久 咳,外感咳 嗽日久 不愈,耗伤正 气,可转为 内伤咳 嗽。在治疗 中,明代医 家万全 曰:“娇肺遭 伤不易 愈。”张三锡 又言:“百病唯 咳嗽难医。”咳嗽是 儿童呼 吸系统 疾病最 常见的 症状。西医认 为,引起儿 童慢性 咳嗽的 常见病 因有咳 嗽变异 性哮喘 、上气道 咳嗽综 合征、感染后 咳嗽、胃食管反流 性咳嗽 等,治疗上 根据不 同病因 使用抗 生素、抗过敏 药、吸入激 素等药 物治疗 ,但一些 病例虽 经正规 治疗仍 经久不 愈。而中医 药治疗 慢性咳 嗽有其 独特的 优势。1 小儿咳嗽的病因病机咳嗽病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该书对咳嗽的成因、症状、证候分类、病理转归及治疗等问题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如“五气所病.....肺为咳’“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说明咳嗽病位在肺;外邪犯肺可以致咳,其他脏腑受邪,功能失调而影响于肺者亦可致咳。付大军[[1]]等中认为,小儿慢性咳嗽大多属中医学之“内伤咳嗽”范畴,病位在肺脾。因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卫外不固,寒暖不能自调,外邪侵袭,易致肺失宣发肃降,发为咳嗽;而感邪后,又多治不及时,或后天失养,致咳嗽迁延不愈。中医学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小儿脾常不足,加之目前临床滥用抗生素、过用苦寒中药,损伤脾胃,中气不足则易聚湿为痰痰随气升上逆于肺而致咳嗽、咯痰,病程日久肺病及脾如此反复,致肺脾并虚,而发久咳。成淑凤[[2]]则认为咳嗽与脾胃肾密切相关,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为先天之本,肺者,气之主,肾者,气之根,,因此小儿久咳与肺、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朱珊[[3]]认为六淫之邪,侵袭肺系,致肺气壅遏不宣;清肃功能失常;痰液滋生故致咳嗽。另外,本病病变本脏在肺,日久则可影响他脏气机,与气机有密切相关者,肝也,肝主疏泄,肝气易郁、易滞,进而出现其他病变,例如久咳之后出现瘀血等变化。张雨[[4]]指出慢性咳嗽病因复杂,但“风为百病之长”,故临床以风邪束表或风邪犯肺致肺气不宣多见。廖颖钊[[5]]则指出南方炎热常喜饮凉茶、多喜食生冷瓜果、冷饮、常用空调等,受寒邪侵袭,加之小儿中成药多以清热解毒为主,不辨证使用或过用抗生素等均可致寒。综上所述,小儿慢性咳嗽外因责之于六淫之邪侵袭肺系迁延发病,内因责之于肺、脾、肾三脏不足,变部位基本的观点在肺,但他脏引起咳嗽者亦不可忽视,这也是前贤提出"五脏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原因。其病机大致归纳有实证、虚证、虚实夹杂证,病理因素主要为痰

证候发热重,恶寒轻,咳嗽,气促,痰液黏稠,鼻塞流浊涕,咽红,喉核赤肿,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指纹浮紫。 辨证本证因外感风热,郁闭肺络,肺气失宣而致。一般见于肺炎喘嗽的初起阶段,或由风寒化热转变而来,此时虽表证未解,但肺热已炽,可迅速发展为痰热闭肺证。 本证以风热表证伴咳嗽,气促,痰液黏稠,一般气喘不重为特征。 治法 辛凉宣肺,化痰止咳。 主方 麻杏石甘汤加味。(《伤寒论》) 常用药 麻黄、杏仁、石膏、甘草、银花、连翘、桑叶、桔梗。 发热明显,加黄芩、桑白皮清泄肺热;痰多,加全瓜蒌、莱菔子化痰降逆;发热咽痛,加射干、蝉蜕、挂金灯清热利咽。

证候咳嗽气喘,喉间哮鸣,痰液清稀有泡沫,形寒肢冷,鼻流清涕,面色淡白,恶寒无汗,舌淡红,苔白滑,脉浮滑或指纹红。 辨证本证多由外感风寒而诱发,外寒内饮,相互搏击,阻塞气道,肺失宣肃,发为寒哮,故见咳嗽气喘,喉间哮鸣,痰液清稀有泡沫;风寒束表,则见恶寒无汗,鼻流清涕,脉浮滑或指纹红等;内有痰饮阻肺,阳气不能宣畅,可见面色淡白,形寒肢冷,舌淡红,苔白滑等症。本证若不及时诊治,常可化热,转变为寒热夹杂之证。 本证以咳喘哮鸣,痰涎清稀,舌淡苔白,伴风寒表证为特征。 治法温肺散寒,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化痰定喘。 主方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伤寒论》、《韩氏医通》) 常用药麻黄、桂枝、细辛、干姜、半夏、白芥子、苏子、莱菔子。 咳嗽甚,加紫菀、款冬花、旋覆花化痰止咳;哮吼甚,加射干、僵蚕、地龙祛痰解痉;喘促甚,加代赭石、钟乳石降逆平喘。若表寒不甚,寒饮阻肺者,可用射干麻黄汤加减。若外寒未解,里热内盛,此为外寒内热证,症见喘促哮鸣,鼻流清涕,或恶寒发热,咯痰黏稠色黄,口渴欲饮,舌质红,舌苔白,脉滑数,治拟解表清里,化痰定喘,方选大青龙汤加减。

  • 索引序列
  • 中医辨证小儿咳嗽病论文
  • 中医小儿咳嗽病论文
  • 中医儿科咳嗽的辨证论治论文
  • 小儿科咳嗽辩证分析论文
  • 中医儿科咳嗽的辨证论治论文范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