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小儿咳嗽病论文

中医小儿咳嗽病论文

发布时间:

中医小儿咳嗽病论文

儿童慢性咳嗽作为儿科临床常见病,长期以来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如今,中医药以其显著的疗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近年来有关小儿慢性咳嗽病因病机的讨论进行综述,加以总结,并对今后小儿慢性咳嗽的中医临床诊治提出相关建议。关健词:慢性咳嗽;中医病因病机;中医治疗前 言儿童慢 性咳嗽 是指以 咳嗽为 主要或 唯一的 临床表 现,病程>4 周、胸部 X 线片未 见明显 异常者 [1]。中医称 其为久 咳,外感咳 嗽日久 不愈,耗伤正 气,可转为 内伤咳 嗽。在治疗 中,明代医 家万全 曰:“娇肺遭 伤不易 愈。”张三锡 又言:“百病唯 咳嗽难医。”咳嗽是 儿童呼 吸系统 疾病最 常见的 症状。西医认 为,引起儿 童慢性 咳嗽的 常见病 因有咳 嗽变异 性哮喘 、上气道 咳嗽综 合征、感染后 咳嗽、胃食管反流 性咳嗽 等,治疗上 根据不 同病因 使用抗 生素、抗过敏 药、吸入激 素等药 物治疗 ,但一些 病例虽 经正规 治疗仍 经久不 愈。而中医 药治疗 慢性咳 嗽有其 独特的 优势。1 小儿咳嗽的病因病机咳嗽病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该书对咳嗽的成因、症状、证候分类、病理转归及治疗等问题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如“五气所病.....肺为咳’“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说明咳嗽病位在肺;外邪犯肺可以致咳,其他脏腑受邪,功能失调而影响于肺者亦可致咳。付大军[[1]]等中认为,小儿慢性咳嗽大多属中医学之“内伤咳嗽”范畴,病位在肺脾。因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卫外不固,寒暖不能自调,外邪侵袭,易致肺失宣发肃降,发为咳嗽;而感邪后,又多治不及时,或后天失养,致咳嗽迁延不愈。中医学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小儿脾常不足,加之目前临床滥用抗生素、过用苦寒中药,损伤脾胃,中气不足则易聚湿为痰痰随气升上逆于肺而致咳嗽、咯痰,病程日久肺病及脾如此反复,致肺脾并虚,而发久咳。成淑凤[[2]]则认为咳嗽与脾胃肾密切相关,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为先天之本,肺者,气之主,肾者,气之根,,因此小儿久咳与肺、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朱珊[[3]]认为六淫之邪,侵袭肺系,致肺气壅遏不宣;清肃功能失常;痰液滋生故致咳嗽。另外,本病病变本脏在肺,日久则可影响他脏气机,与气机有密切相关者,肝也,肝主疏泄,肝气易郁、易滞,进而出现其他病变,例如久咳之后出现瘀血等变化。张雨[[4]]指出慢性咳嗽病因复杂,但“风为百病之长”,故临床以风邪束表或风邪犯肺致肺气不宣多见。廖颖钊[[5]]则指出南方炎热常喜饮凉茶、多喜食生冷瓜果、冷饮、常用空调等,受寒邪侵袭,加之小儿中成药多以清热解毒为主,不辨证使用或过用抗生素等均可致寒。综上所述,小儿慢性咳嗽外因责之于六淫之邪侵袭肺系迁延发病,内因责之于肺、脾、肾三脏不足,变部位基本的观点在肺,但他脏引起咳嗽者亦不可忽视,这也是前贤提出"五脏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原因。其病机大致归纳有实证、虚证、虚实夹杂证,病理因素主要为痰

凡因感受外邪或脏腑功能失调,影响肺的正常宣肃功能,造成肺气上逆作咳,咳吐痰涎的,即称“咳嗽”。本证相当于西医学所称气管炎、支气管炎。

诊疗思维病因病机分析

小儿咳嗽发生的原因,主要为感受外邪,其中又以感受风邪为主。《活幼心书,咳嗽》指出:“咳嗽者,固有数类,但分寒热虚实,随证疏解,初中时未有不因感冒而伤于肺。”指出了咳嗽的.病因多由外感引起。此外,肺脾虚弱则是本病的主要内因。

咳嗽的病变部位在肺,常涉及于脾,病理机制为肺失宣肃。肺为娇脏,其性清宣肃降,上连咽喉,开窍于鼻,外合皮毛,主一身之气,司呼吸。外邪从口鼻或皮毛而入,邪侵于肺,肺气不宣,清肃失职而发生咳嗽。小儿脾常不足,脾虚生痰,上贮于肺,或咳嗽日久不愈,耗伤正气,可转为内伤咳嗽。

1.感受外邪 主要为感受风邪。风邪致病,首犯肺卫,肺为邪侵,壅阻肺络,气机不宣,清肃失司,肺气上逆,则致咳嗽。风为百病之长,其他外邪又多随风而侵袭人体。若风夹寒邪,风寒束肺,肺气失宣,则见咳嗽频作,咽痒声重,痰白清稀;若风夹热邪,风热犯肺,肺失清肃,则致咳嗽不爽,痰黄黏稠。

2.痰热蕴肺 小儿肺脾虚弱,气不化津,痰易滋生。若素有食积内热,或心肝火热,或外感邪热稽留,炼液成痰,痰热相结,阻于气道,肺失清肃,则致咳嗽痰多,痰稠色黄,不易咳出。

3.痰湿蕴肺 小儿脾常不足,易为乳食、生冷所伤,则使脾失健运,水湿不能化生津液、水谷不能化生精微,酿为痰浊,上贮于肺。肺脏娇嫩,不能敷布津液,化液成痰,痰阻气道,肺失宣降,气机不畅,则致咳嗽痰多,痰色白而稀。

4.肺气亏虚 小儿禀赋不足、素体虚弱者,或外感咳嗽经久不愈耗伤正气后,致使肺气亏虚,脾气虚弱,运化失司,气不布津,痰液内生,蕴于肺络,则致久咳不止,咳嗽无力,痰白清稀。

5.肺阴亏虚 小儿肺脏嫩弱,若遇外感咳嗽,日久不愈,正虚邪恋,热伤肺津,阴津受损,阴虚生内热,热伤肺络,或阴虚生燥,而致久咳不止,干咳无痰,声音嘶哑。

小儿咳嗽病因虽多,但其发病机制则一,皆为肺脏受累,肺失宣肃而成。外感咳嗽病起于肺,内伤咳嗽可因肺病迁延,或他脏先病,累及于肺所致。

中医辨证小儿咳嗽病论文

过敏性咳嗽主要是指一些患者接触了过敏原,譬如油烟、冷空气、灰尘、花粉、一些真菌的孢子这些过敏原以后出现了咳嗽就叫过敏性的咳嗽。可能平常好多病人在就诊的过程中,常常会说自己长期咳嗽,特别是接触油烟、空气质量不好的时候,咳得更厉害。这种情况下要注意是不是有过敏性咳嗽的可能。过敏性咳嗽一般发生在儿童身上可能比较多一些,在有些青年或者过敏体质的患者中也比较高发。它主要表现为长期的慢性咳嗽,有些病人可能伴有喘气、胸闷的表现。过敏性咳嗽是春季很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的患者主要是正在生长发育期的婴幼儿,由于孩子的肺部还比较娇弱,患上这种疾病之后容易久治不愈,而且还有发展为哮喘的可能性,这让患儿父母非常担忧,那么,得了过敏性咳嗽怎么办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过敏性咳嗽,临床上称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它是一种以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隐匿性哮喘。目前有数据显示,工业化明显的城市、沿海发达地区的过敏性咳嗽的患者逐年增加,说明环境对过敏性咳嗽的影响非常明显。其次,季节气候对过敏性咳嗽的影响也很大。春暖花开,柳絮飞杨的时节,也是过敏性咳嗽的好发季节。过敏性咳嗽的症状表现:过敏性咳嗽通常为长期顽固性咳嗽,咳嗽时间至少持续3个星期以上。过敏性咳嗽发作有一定的季节性,一般春秋两季为高发期,咳嗽多在夜间或凌晨加剧。患者在吸入刺激性气味如甲醛、室内空气污染严重或空气中含有有害气体等时,都会出现过敏性咳嗽。此外剧烈运动或上呼吸道感染后也会引起过敏性咳嗽。患者咳嗽多为干咳,痰少,即使有痰也呈白色,且量比较少。发作时以咳嗽为主,一般不会引起发热,常常不自觉揉眼睛和鼻子、抓头皮,睡觉容易出汗,四肢或身体不停扭动。有的患者还会伴有其他过敏症状,会出现鼻塞、鼻痒、流涕等过敏性鼻炎症状,或者过敏性结膜炎症状。过敏性咳嗽应该怎么办呢1、有的时候小儿过敏性咳嗽的发生可能是因为身体内异常反应引起的,这就是因为食物过敏引起的,某些食物儿童吃到肚子里之后,就会出现过敏的情况,这个时候就需要改变小儿的饮食习惯,尽量避免一些引起过敏的食物的摄入,同时要注意观察儿童在吃完食物之后的状态,这样就可以发现引起过敏的物质,尽量安排儿童吃一些不宜过敏的食物。2、明确过敏原,避免接触各种过敏原,必要的时候要化验一个过敏原。其次可以服用抗过敏的药物,表现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气道高反应,所以改善气道高反应是非常重要的,过敏性咳嗽和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要积极的改善居住环境,有过敏性咳嗽的孩子,一般体质偏弱,所以要积极锻炼身体,多晒太阳,合理喂养,增强体质,可以服用一些中药增强体质,也可以服用一些增强体抗力的药物来进行辅助治疗,对于过敏性咳嗽的恢复都是非常有帮助的。3、总IgE值增高是确定过敏的唯一临床指标,在对过敏性患者的治疗中降低血清中的IgE抗体是非常重要的,目前采用专利抗过敏益生菌菌株欣敏康益生菌来减少血清中特异性IgE抗体的生成,这种新的乳酸菌菌株可增进抗过敏的能力,并通过增进TH1型免疫反应来调控因过敏而反应过度的TH2型免疫反应的方法,瑞典在对儿童过敏性疾病人口中发现,患过敏疾病的儿童肠道内的抗过敏益生菌比无过敏疾病的儿童要少,而欣敏康益生菌被认为可促进TH1的免疫反应进而改善过敏症状并可抑制IgE的产生,在过敏和尘螨过敏的过敏性咳嗽症状中,可使嗜酸性粒细胞减少。现代医学认为过敏性疾病与遗传基因损伤、肠道微生态、免疫系统的发育不健全和环境三因素最为密切相关,抗生素的滥用使得大量益生菌招到毁灭性打击,直接受到影响的就是机体的免疫系统,免疫系统变得很脆弱,出现各种免疫不平衡的现象:如过敏、自身免疫病和易发肿瘤等,并且容易导致细菌耐药最终变异为超级细菌的现象正在全球的医院蔓延,这就是过敏性疾病越来越多、越来越顽固的原因之一。

想必对中西医区别不懂,中医讲辨证论治,和西医一样药治天下人的方法不同,你连症状都没说全,怎么谈到用药?

桂枝汤合小青龙汤加减,我经常用,效果不错

咳嗽变异性哮喘,多是气管的高反应性过敏性炎症。尤其气管在受凉以后,由于冷空气刺激,就会引起气管痉挛,出现咳嗽以及哮喘的症状。最好是使用吸入激素治疗,目前这种疾病没有很好的治疗方,目前主要是要注意保暖,尽量不要感冒。

小儿咳嗽病毕业论文

儿童慢性咳嗽作为儿科临床常见病,长期以来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如今,中医药以其显著的疗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近年来有关小儿慢性咳嗽病因病机的讨论进行综述,加以总结,并对今后小儿慢性咳嗽的中医临床诊治提出相关建议。关健词:慢性咳嗽;中医病因病机;中医治疗前 言儿童慢 性咳嗽 是指以 咳嗽为 主要或 唯一的 临床表 现,病程>4 周、胸部 X 线片未 见明显 异常者 [1]。中医称 其为久 咳,外感咳 嗽日久 不愈,耗伤正 气,可转为 内伤咳 嗽。在治疗 中,明代医 家万全 曰:“娇肺遭 伤不易 愈。”张三锡 又言:“百病唯 咳嗽难医。”咳嗽是 儿童呼 吸系统 疾病最 常见的 症状。西医认 为,引起儿 童慢性 咳嗽的 常见病 因有咳 嗽变异 性哮喘 、上气道 咳嗽综 合征、感染后 咳嗽、胃食管反流 性咳嗽 等,治疗上 根据不 同病因 使用抗 生素、抗过敏 药、吸入激 素等药 物治疗 ,但一些 病例虽 经正规 治疗仍 经久不 愈。而中医 药治疗 慢性咳 嗽有其 独特的 优势。1 小儿咳嗽的病因病机咳嗽病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该书对咳嗽的成因、症状、证候分类、病理转归及治疗等问题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如“五气所病.....肺为咳’“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说明咳嗽病位在肺;外邪犯肺可以致咳,其他脏腑受邪,功能失调而影响于肺者亦可致咳。付大军[[1]]等中认为,小儿慢性咳嗽大多属中医学之“内伤咳嗽”范畴,病位在肺脾。因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卫外不固,寒暖不能自调,外邪侵袭,易致肺失宣发肃降,发为咳嗽;而感邪后,又多治不及时,或后天失养,致咳嗽迁延不愈。中医学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小儿脾常不足,加之目前临床滥用抗生素、过用苦寒中药,损伤脾胃,中气不足则易聚湿为痰痰随气升上逆于肺而致咳嗽、咯痰,病程日久肺病及脾如此反复,致肺脾并虚,而发久咳。成淑凤[[2]]则认为咳嗽与脾胃肾密切相关,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为先天之本,肺者,气之主,肾者,气之根,,因此小儿久咳与肺、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朱珊[[3]]认为六淫之邪,侵袭肺系,致肺气壅遏不宣;清肃功能失常;痰液滋生故致咳嗽。另外,本病病变本脏在肺,日久则可影响他脏气机,与气机有密切相关者,肝也,肝主疏泄,肝气易郁、易滞,进而出现其他病变,例如久咳之后出现瘀血等变化。张雨[[4]]指出慢性咳嗽病因复杂,但“风为百病之长”,故临床以风邪束表或风邪犯肺致肺气不宣多见。廖颖钊[[5]]则指出南方炎热常喜饮凉茶、多喜食生冷瓜果、冷饮、常用空调等,受寒邪侵袭,加之小儿中成药多以清热解毒为主,不辨证使用或过用抗生素等均可致寒。综上所述,小儿慢性咳嗽外因责之于六淫之邪侵袭肺系迁延发病,内因责之于肺、脾、肾三脏不足,变部位基本的观点在肺,但他脏引起咳嗽者亦不可忽视,这也是前贤提出"五脏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原因。其病机大致归纳有实证、虚证、虚实夹杂证,病理因素主要为痰

医学院大学生毕业论文

大学生活要接近尾声了,我们都知道毕业前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有计划、比较正规的、比较重要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怎样写毕业论文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医学院大学生毕业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摘要: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之一,近年来感染率有上升趋势。社区获得性肺炎中有10%~30%是由MP感染所致,国外文献报道为~。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临床症状轻重不一,易导致多系统、多器官损害,容易误诊。本文对2005年1月—2007年1月间我科明确诊断并治愈出院的96例MPP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96例中男56例,女40例,4个月~1岁9例,~3岁11例,~6岁32例,>6岁44例,3岁前发病占,~6岁占,~13岁占。夏秋季发病33例,冬春季发病63例,发病高峰月份为11~1月份。

临床表现发热72例(75%),其中低热13例,中度发热41例,高热18例;咳嗽89例(),喘息18例(13例为婴幼儿),胸痛19例;头痛、头晕11例;胸闷、乏力9例;惊厥6例。查体双肺呼吸音粗53例,局部呼吸音低13例,干口罗音17例,湿口罗音13例;肝大3例。

辅助检查全部病例采集空腹静脉血,采用ELISA免疫荧光法检测MPIgM均阳性;外周血WBC<×109/L10例,>×109/L24例,(~)×109/L62例;测血沉40例,>20mm/h25例;测CRP40例,>5mg/ml12例;心肌酶:LDH升高14例,CK升高11例,CKMB升高16例,α羟丁酸脱氢酶升高13例;EKG检查56例,窦性心律不齐13例,室性早搏2例,STT改变5例;脑电图异常6例。

线检查双肺呈斑点状、云絮状阴影40例();双肺网状结节改变22例();节段性或大叶性浸润30例();肺门影增大、增浓11例();合并少量胸腔积液5例。

肺外合并症96例中有肺外合并症30例,占。其中心肌损害16例,为肺外合并症首位,占;神经系统受累6例,表现为高热惊厥、脑电图轻中度异常;泌尿系统损害5例,一过性尿蛋白3例,一过性尿红细胞阳性2例;消化系统受累9例,表现为腹痛、吐泻;皮肤受累3例,表现为多形性斑丘疹,均在发热期出现。

治疗与转归本组入院后首选阿奇霉素10mg/kg,每日1次静滴,连用5d,停药3d为一个疗程。对于轻型病例,一个疗程后改用口服(服3d停4d),连用1~2个疗程。对于大叶性肺炎病例静脉点滴2个疗程,再口服2个疗程,总疗程4周。对于严重支原体血症患儿先用红霉素25~30mg/kg静滴7~10d,再改用阿奇霉素服3d停4d用2~3周。有心肌损害、脑损害者加用VitC、VitE、辅酶Q10、果糖或能量等改善心肌细胞、脑细胞代谢,同时早期给予~静滴3~5d。结果全部病例均治愈。2~4周复查胸片76例,68例完全吸收,另外8例大部分吸收且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2、讨论

目前,MPP已成为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本组病例以秋末至冬季为发病高峰。发病年龄以学龄儿童多见,占,但婴幼儿发病也不少见,占,年龄最小4个月。MPP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伴持续性干咳,早期肺部体征少,婴幼儿可有喘息。X线表现早于体征,主要有4种改变:以支气管肺炎改变最多见,占;其次为节段性或大叶性浸润占;双肺网状结节改变,肺门影增大、增浓11例;侧位胸片发现少量胸腔积液5例,均发生于大叶性肺炎患儿,故此类患儿应注意摄侧位胸片。实验室检查,本组病例外周血白细胞正常占,血沉升高占,CRP升高占30%。本组查MPIgM全部阳性,MP抗体滴度一般在感染后1周左右开始升高,3~4周达高峰,持续4~6个月〔1〕,故对于上述临床表现及X线特征的.患儿,待发病1周时常规检测MPIgM,以早期明确诊断。

MP除可引起呼吸系统感染外,也可累及其它系统如皮肤黏膜、心血管、神经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等。本组肺外合并症30例,占。其中心肌损害占首位,多为心肌酶升高和(或)心电图异常。根据我们的观察,MP对心肌的损害是肯定的,大多于抗炎治疗1~2周内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心肌酶多在4周内恢复正常。6例脑损害患儿出现惊厥,脑电图轻、中度异常。本组心肌损害、脑损害多为轻型病例。MP肺炎肺外合并症的发生机制普遍认为免疫因素起主要作用,MP抗原与人体心、肺、肝、脑、肾和平滑肌组织存在部分共同抗原,当MP感染机体后可产生相应组织的自身抗体,并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MP感染的肺外表现。

MP是一种没有细胞壁仅有细胞膜的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微生物,其蛋白质丰富,因此,应首选能干扰蛋白质合成的红霉素或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前者血中浓度高于组织浓度,当临床持续高热,疑诊支原体血症患儿,应首选红霉治疗,控制支原体血症后则可进入序贯治疗,改用阿奇霉素静滴或口服,这样,既能控制支原体血症,又能减少红霉素对肝脏的毒性。而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比较,组织中的浓度是血中的50倍,半衰期长达68h,在吞噬细胞及病变组织尤其是肺组织中浓度高且持久,用药3d即可维持较高的血药浓度,不良反应较红霉素少,对于无明显支原体血症的肺炎患儿首选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治疗中若体温持续不退,除考虑支原体血症外,尚要注意是否合并细菌感染、肺外并发症及耐药等。对合并细菌感染者选用敏感抗生素联合治疗,对肺外合并症同时采取对症治疗。

目前认为MP肺炎是由于MP本身及其激发的免疫反应共同所致。文献报道,MP肺炎患者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炎性介质增多,提示MP肺炎可出现较强烈的炎症反应,而肾上腺皮质激素具有抑制免疫炎症反应的作用。因此,对于急性期病情较重者、肺不张、肺间质纤维化、支气管扩张或有肺外并发症者,可用激素。本组2例合并脑损害和5例胸腔积液的患儿,在排除结核后,早期使用~静滴3~5d,未遗留后遗症。

【参考文献】

[1]董宗祈.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3,8(3):199200.

[2]俞善昌.有关支原体感染的几个问题[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3,8(3):209.

[3]高春燕,庞随军,贾鲲鹏.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并发症118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4):320321.

[4]袁壮,董宗祈,胡仪吉,等.患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治疗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7(6):449.

中医治小儿科咳嗽博士论文

清人程钟龄《医学心悟》一书中,总结了自己行医三十年的心得,硕果累累。其中对于咳嗽的辩证论治,说理透彻,立法精准,处方用药十分精彩。现在此与大家一起学习程国彭关于咳嗽的治疗经验。    程国彭在《医学心悟》中关于咳嗽的论述,主要集中在三处,第二卷伤寒兼证,以及第三卷的虚劳病篇和咳嗽病篇。      内伤外感论咳嗽。对于咳嗽的分类自古有之,黄帝内经认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而陈无己持三因说。而程国彭不落窠臼,将咳嗽分为内伤外感两大类。《医学心悟》中对此有形象比喻,肺体属金,譬若钟然钟非叩不鸣,……自外叩击之则鸣,自内叩击之亦鸣。所以对咳嗽的治疗程国彭提出了去除内伤外感之因,“医者不去其鸣钟之具,而日磨锉其钟……钟其能保乎?”       创制一代止咳名方-止嗽散。此方在《医学心悟》中治咳嗽之通剂,至今在临床上运用及广,随证加减可以用来治疗多种咳嗽,《医学心悟》中关于止嗽散的加减多达数十种。原方仅仅七味药用苦辛温润平和之剂,寒热相宜,故程国彭说“治诸般咳嗽”。程国彭认为,外感咳嗽虽然原因很多,但咳嗽初起,因风寒十居其八、九,故需发散。但肺为娇脏,过散,过温,过寒均非所宜,故制此方。所谓“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宜,大有启门逐贼之势,是以客邪自散,则肺自安宁。”外伤咳嗽重风寒,内伤咳嗽重肺脾肾。     重视早期治疗,提出“凡治咳嗽,贵在初起得法为善在。”程国彭继承了中医学关于治未病理论。他认为对咳嗽的治疗要趁早并且要辩证准确,立法要得当,处方用药要精当。不要太过,也不要不及。因为稍有不慎便生变证。      辨证精当,用八纲分内外,再以六经脏腑确定治疗。程国彭提出“治咳者,宜细加审详。”咳嗽虽轻,但一旦治误,后患无穷,更提出“患咳者,宜戒口慎风。勿令久咳不除,变为肺痿、肺痈,虚损,虚劳之候,慎之,戒之。”谆谆教诲尤在耳旁。      综上所述,程国彭治疗咳嗽既吸收了前贤之经验,又结合临床实践,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独到见解,对至今的咳嗽的中医治疗有临床借鉴意义,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其中的精华。程国彭在自序中提出,医道精微,思贵专一,不容浅尝者问津;学贵沉潜,不容浮躁者涉猎,以警示后学者,与大家共勉。

学习中医--话咳嗽

我硕士和博士的专业是心血管,应该说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不是我的专业范围内的事,但是咳嗽太常见了,常见的你都回避不了,所以就不得不关注咳嗽的中医药治疗了,何况中医原来就是分科不分家,学科原来也就只有大方科、小儿科、疮疡科、骨伤科、妇科等,学习中医--话咳嗽。

刚工作的时候,碰到患者有咳嗽,总是在使用中药的基础上,再用点抗生素,不然不放心(刚工作时,没有上级医生带,全靠自己)。混混就几年过去了,去北京上硕士去了。

有一次,孩子在老家得了麻疹,结果合并肺炎,夫人是西医医院的护士,就每天注射抗生素,麻疹痊愈了,也不发烧了,孩子却是每天咳嗽的很厉害,5岁的孩子咳嗽的睡不着觉。大约将近一个月了我回了家,到家已经是中午1点多,看了看孩子,吃过饭就到我原来的医院整了点中药(麻杏石甘汤),自己很用心地给熬了出来,晚上让孩子喝了以后,就让孩子睡觉,孩子就一边咳嗽一边睡,大概半个小时后,孩子睡着了,在睡梦中出汗,而咳嗽显著减轻,孩子睡了一夜,只有偶尔咳嗽,晨起后咳嗽已经减轻了一大半,也就2天,咳嗽竟然全好了。我想,这也可能是孩子患麻疹合并肺炎,经抗生素治疗后,感染已经消除,而支气管仍有炎症所致,使用中药后消除了支气管的炎症,所以咳嗽很快治愈。通过这个案例,仍然觉得咳嗽还是不能离开抗生素。

孩子的身体由于先天禀赋不好,经常感冒发烧咳嗽,所以也就经常使用抗生素。孩子上初中的时候,在一次感冒后,经治疗其他症状都消失了,就是咳嗽不止,换了N种抗生素也不行,急的我没有办法了,我又给开了3副中药(早不开中药是因为对于中药治咳嗽还是没有多少把握,也就是怀疑中药的.疗效),中午煎好了药后,让孩子喝了药然后让其睡午觉,结果一觉睡醒来,咳嗽竟然好了一大半,让我感觉到意外。自此对中药治疗咳嗽信心增加许多。

由于在同事中给人的印象是能力很强的人,所以,同事也经常给我介绍病人看,感冒《学习中医--话咳嗽》。有一次,领导给介绍了一个咳嗽1年多的病人,输液、打针、西药、中药都用过,就是好不了。患者的症状是干咳无痰、咽痒,无咽痛,无流涕,无其他特殊症状,我思索,患者体质健壮,咳嗽有力,虽然咳嗽一年多,仍属于实症,从肝和肺治疗,遂予处方止嗽散变方5剂,其后患者未复诊。4年后,患者因患他症,来询我就诊,因而说出上次处方3剂即愈,处方还留存至今。

自此,我对治疗咳嗽把握性就大了,也因此治愈了很多咳嗽患者,但郁闷的是,治疗急性咳嗽,要么效果非常好,常常3-5剂即愈,而有时竟然2周都没有任何疗效。于是乎看书、询问同事、思考,慢慢对咳嗽的治疗又有了一些长进。

一患者,55岁,因为咳嗽,咳痰不多色白粘稠,咽痒,流清涕量不多就诊。患者既往易感冒,感冒后咳嗽无论西药、中药治疗,总要2月才能痊愈,以止嗽散变方治疗7剂,一周后复诊竟然无寸功,因思久咳不愈或为喘,以射干麻黄汤加减治之,2周始愈。自此认识到即使是简单如咳嗽也蕴含很多类型,并非容易治愈的。

对于外感咳嗽的治疗积累了些许经验,对长期慢性的咳嗽,通过实践也逐渐有了一些积累,这种类型的咳嗽,在慢性缓解期,还是应该以调理脏腑功能为主,兼顾咳嗽,急性期则应按邪气实治疗,对于绝大多数患者纯中药治疗均有显著疗效,少数严重的病例需中西医结合治疗。

一患者年40余,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30余年,即使夏日没有急性发作时也满口浓痰,一方面使用清肺化痰、止咳平喘汤药,一方面嘱服参苓白术丸,约3月后痰已极少,后长期使用参苓白术丸,病情稳定。这个个案正是应了"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

通过对咳嗽治疗的体会,即使一个简单的病,你甚至一向疗效颇佳,也可能会碰上疗效不好的特殊情况,所以,作为一个中医医生,从来不要把话说满,而且自己个人感觉过敏性哮喘的中药治疗颇难。

(中国)

中医儿科咳嗽论文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中医观点认为肺与皮毛相表里,外邪侵袭首当犯肺。中医讲五脏六腑皆令人咳,五脏六腑有病亦可犯肺,致肺失清肃,肺气上逆;或饮食不当,损伤脾胃,小儿脾胃素体虚弱,致痰湿内生,皆可导致咳嗽 。 咳嗽是冬令的常见病、多发病,一场气温的骤降,此起彼伏的“咳咳咳”声音随处可闻,家长们对孩子的咳嗽已经有了听觉过敏,孩子都是大人的心头肉,咳在孩子身上,纠心的是父母。但是许多家长对小儿咳嗽的认识仍然有很多误解,常常会影响孩子的治疗。 小儿咳嗽与鼻塞、流涕是有直接关系的。小儿咳嗽时经常有鼻塞、流涕的症状,但是家长往往更关注咳嗽的症状,殊不知鼻塞、流涕也是小儿咳嗽有表证的伴随症状,表证不解,里证不除,不解表祛邪,咳嗽也不可能治好。 小儿一咳嗽,就要用消炎药,这是一大误区。很多家长认为小儿咳嗽是呼吸道有炎症,所以要用消炎药,其实不然。小儿咳嗽很多是非细菌感染引起的,如过敏、异物刺激、气候变化等也会引起小儿咳嗽,这些咳嗽不应该使用抗生素。 小儿咳嗽很常见,咳一段时间不管它也会好,这种认为也是错误的。咳嗽是小儿常见的症状,然而很多咳嗽都是某些疾病的信号,尤其是小儿呼吸系统发育不成熟,有痰液的时候没有办法有效咳出痰液,而将痰液滞留在呼吸道内,不仅加重炎症和咳嗽,还容易使病菌扩散至肺内其他部位加重病情或引发并发症。 咳嗽本身不会发展为哮喘,但是如果咳嗽比较久,需要警惕有可能是哮喘的早期症状或咳嗽变异性哮喘。 中医是几千年来先辈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中医认为小儿咳嗽多因受风寒而发,有鼻塞鼻涕,无汗(或有汗)咳嗽等症状,开始表现为太阳表证,宣肺祛风散寒为治疗第一要务。 小儿稚阴稚阳之体,治宜轻宣肺气,对于风寒表实证,三拗汤(麻黄 杏仁 甘草)加减为常用之方,药量宜轻,尤其麻黄,重则耗伤肺气。 如风寒兼内热,桑皮黄芩等清热药不可过量,以免影响麻黄辛温宣散。 如辩证不准确,见症是干咳,把风寒咳嗽用辛凉滋润的药物治疗,易体内留寒不散,必致久咳。 小儿咳嗽伤风而发,多鼻塞鼻涕,汗出,咳嗽咳痰,以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白芍、甘草、生姜 红枣、厚朴、杏仁)加减治疗。 咳嗽失治,邪入少阳,出现唇舌微红,口干咽红,食欲差,以小柴胡汤(柴胡、黄芩、半夏、甘草、党参、生姜、大枣)加减治疗。以上为临床小儿咳嗽常见类型,其中方药不要盲目模仿,治疗需专业人士指导!

肺炎喘嗽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以发热、咳嗽、气促、鼻煽为主要临床特征。“肺炎喘嗽”一词首见于清代谢玉琼《麻科活人全书·气促发喘鼻煽胸高第五十一》,原意是指在麻疹过程中,由于热邪不清,肺气郁闭而表现出胸高、气促、鼻煽的一种证候类型。根据《说文解字》曰:“炎者,炽也,火光上也。”中医认为肺炎喘嗽之“炎”是指“肺热炽盛”之病机,与西医学的“炎症”之“炎”不同。西医学的小儿肺炎以发热、咳嗽、气促、鼻煽为主要临床表现者可参考本病论治。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见于冬春季节;任何年龄均可患病,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肺炎喘嗽的预后一般与年龄的大小、体质的强弱、受邪的轻重及护理适当与否有密切的关系。若能早期、及时治疗,预后良好;年龄幼小,体质虚弱者常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病情较重者,容易合并心阳虚衰及邪陷心肝等严重变证。

[概述] 1.定义 凡因感受外邪或脏腑功能失调,影响肺的正常肃降功能,造成肺气上逆作咳,咯吐痰涎的,即称“咳嗽”。 2.发病情况 ⑴ 发病季节: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而以冬春为多。 ⑵ 发病年龄:各年龄的儿童均可发病,而以三岁以下的婴幼儿尤为多见。 ⑶ 发病特点:小儿肺常不足,元气虚弱,抵抗外邪侵袭的防御功能尚未健全,外感时邪首先犯肺,最易引起咳嗽。根据临床所见,外感咳嗽多而内伤咳嗽少。 ⑷ 预后:本病预后较好。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方法不当,调护失宜,咳嗽反复迁延不愈,可出现痰多喘满,时轻时重,时犯时止。如旧邪未去,又感新邪,常转为肺炎喘嗽。 3.历史沿革 咳嗽一证,早在《内经》中即有论述。《诸病源候论》对咳嗽一证,采取脏腑结合病因的分类方法,并指出了小儿咳嗽的致病因素多为外感寒邪。《小儿药证直诀》将咳嗽分为“肺盛”和“脾虚”二类,认识到脾与痰有密切关系,并总结了“治嗽大法,盛则下之,久则补之,更量虚实,以意增损”的治疗原则。明代《幼科金针。咳嗽》指出了小儿咳嗽的转归;而张景岳吸取前人之长,把咳嗽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类。清代《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则将小儿咳嗽分为风寒、肺寒、火热、食积等,这种分类方法,在目前儿科临床仍习用,可与景岳的外感和内伤的分类方法互参。 [病因病机] 病因 外因:感受外邪。 内因:脏腑功能失调。 病机 1.感受外邪,肺失清肃; 2.痰浊内生,贮肺作咳; 3.素体虚弱,肺脾受损。 [诊断] 1.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多继发于感冒之后,常因气候变化而发作。 2.肺部听诊,两肺呼吸音粗糙或有少许干啰音。 线检查,肺纹理增粗。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1. 病程长短:外感咳嗽,常起病急,病程较短,并伴有表证,多属实证;内伤咳嗽,发病多缓,病程较长,往往兼有不同程度的里证,亦可虚实互见,然虚证居多。 2. 咳声轻浊:咳声频频,重浊有力,多属风寒咳嗽;咳声高亢气粗,或咳声嘶哑,多属风热咳嗽;干咳阵阵,气涌作呛,多属燥火伤肺;干咳或咳声短促而哑,午后黄昏为剧,多属肺阴耗伤;咳声高亢有力者为实;咳声低微,气短无力者为虚。 3. 痰涎色量:痰涎稀薄,色白量少或中等易咯出者为寒;痰涎稠厚,色黄量少或中等,咯出不爽或有腥臭味者属热;痰少或成粘丝,不易咯出,或痰中夹以血丝,多属燥;痰涎清稀如水,起泡沫,量多,易咯出,多属痰饮。 治疗原则 以宣通肺气,化痰止咳为主。

  • 索引序列
  • 中医小儿咳嗽病论文
  • 中医辨证小儿咳嗽病论文
  • 小儿咳嗽病毕业论文
  • 中医治小儿科咳嗽博士论文
  • 中医儿科咳嗽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