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外感病的原因是外邪,中医将外邪分为风、寒、暑、湿、燥、热(火)六种,称为“六淫”。风邪是“六淫”之首,《黄帝内经》就记载有“风为百病之长”之说。风是春天的主气,但客观上来说,四季皆有风的产生,它无所不在。风流动不居,善行数变,有升发向上、向外促使腠理(肌肤)疏泄张开、易袭阳位等特性。头面体表受风邪侵袭后,常使人产生头晕、汗出、恶风等症状,能使痒痛现象此起彼伏,游走不定,能与寒、痰、湿、燥、热(火)等病邪联合使人致病。病因风为春令主气,与肝木相应。风邪为病,其病证范围较广,变化为快。其具体特点为:遍及全身,无处不至,上至头部,下至足膝,外而皮肤,内而脏腑,全身任何部位均可受到风邪的侵袭。风邪能与寒、湿、痰、燥、热(火)等相合为病。致病的特殊性,风病来去急速,病程不长,其特殊症状也易于认识,如汗出恶风、全身瘙痒、游走不定、麻木以及动摇不宁等症状。临证时,发病在春季与感受风邪明显有关者,均可考虑风邪的存在。自然界有风、寒、暑、湿、燥、热(火)这些正常的气候现象,古时称作“六气”。六淫,是对六气的异常变化的一种称谓。古人认为异常的气候变化可以使人产生疾病(现代科学也证明,在不同的气候环境下,细菌与病毒的繁殖力与致病力是不一样的)。中医借用“风、寒、暑、湿、燥、热(火)”之名及其特性,来概括所有的由外界因素干扰人体所致的疾病原因。临床表现1.轻扬开泄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升散,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所以风邪致病,易于伤人上部,易犯肌表、腰部等阳位。肺为五脏六腑之华盖,伤于肺则肺气不宣,故现鼻塞流涕、咽痒咳嗽等。风邪上扰头面,则现头晕头痛、头项强痛、面肌麻痹、口眼歪斜等。风邪客于肌表,可见怕风、发热等表证。因其性开泄,具有疏通、透泄之性,故风邪侵袭肌表,使肌腠疏松,汗孔开张,而出现汗出、恶风等症状。2.善行数变风善动不居,易行而无定处。“善行”是指风邪具有易行而无定处的性质,故其致病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性。如风疹、荨麻疹之发无定处,此起彼伏;行痹(风痹)之四肢关节游走性疼痛等,均属风气盛的表现。“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变化无常和发病急骤的特性。如风疹、荨麻疹之时隐时现,癫痫、中风之卒然昏倒,不省人事等。因其兼挟风邪,所以才表现为发病急,变化快。总之,以风邪为先导的疾病无论是外感还是内伤,一般都具有发病急、变化多、传变快等特征3.风性主动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征。常表现为眩晕、震颤、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直视上吊等症状,故称“风胜则动”。如外感热病中的。热极生风“,内伤杂病中的”肝阳化风“或”血虚生风“等证,均有风邪动摇的表现。4.风为百病之长风邪是外感病因的先导,寒、湿、燥、热等邪,往往都依附于风而侵袭人体。如,与寒合为风寒之邪,与热合为风热之邪,与湿合为风湿之邪,与暑合则为暑风,与燥合则为风燥,与火合则为风火等。所以,临床上风邪为患较多,又易与六淫诸邪相合而为病。故称风为百病之长,六淫之首。风与肝相应。风为木气,通于肝。外感风邪可导致胃脘痛、腹胀、肠鸣、呕吐、泄泻等。这是风邪伤肝,木盛克土所致。辨证施治1.风寒型证候:恶风、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咳嗽、鼻塞、小便清长,舌苔薄白,脉浮紧。治则:疏风散寒,辛温解表。方药: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独活、川芎、前胡、桔梗、枳壳、茯苓、柴胡、甘草。水煎,日一剂,分3次温服。2.风热型证候:发热重、微恶寒、自汗、头痛、目赤、口干渴、小便黄、咳嗽痰黄,舌苔薄黄,脉浮数。治则:疏风散热、清热利咽、辛凉解表。方药:金银花、连翘、牛蒡子、淡竹叶、荆芥、桔梗。水煎,日一剂,分3次温服。3.挟湿型证候:头痛、发热、发风疹块、恶风、身重、小便不利、骨关节酸痛游走性,肢体屈伸不利,出汗、生疮疡、下肢浮肿,伴有泄泻,舌苔白腻,脉濡。治则:散风祛湿。方药:羌活、薏苡仁、防风、白芍、苍术、当归、细辛、麻黄、川芎、桂枝、桑枝、白芷、藿香、生地、黄芩、宽筋藤、骨碎补、生姜,鸡血藤、甘草。水煎,日一剂,分3次温服。4.血虚生风证候:面色萎黄、头晕目眩、皮肤干燥、瘙痒脱屑、耳鸣、心悸、失眠,舌质淡,脉虚细。治则:养血熄风。方药:当归、生地、熟地、川芎、白芍、丹参、首乌、鸡血藤、防风、桑椹子、阿胶(烊化),白鲜皮、苦参、白芷,甘草,水煎,日一剂,分3次温服。5.阴虚动风证候:头痛、头晕或中风昏倒、四肢抽搐、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肢体麻木,舌质红苔黄,脉弦。治则:平肝熄风。方药:生黄芪、生地黄、怀牛膝、制白附子、代赭石(先煎),僵蚕、制全蝎、生龙骨先煎)、生牡蛎(先煎)、制水蛭、广地龙、生龟板、生白芍、玄参、天冬、川楝子、当归尾、青蒿、桃仁、红花、生麦芽、甘草。水煎,日一剂,分3次温服。
秋天的感冒多为风寒感冒,是寒气侵袭了肌体。当人的皮肤受到寒邪侵袭时,皮肤有自我保护功能,就自动关闭了。这样寒邪就不能再进入人体。但皮肤关闭后使体内的热量散发不出去,就造成了发烧。这时就需要把皮肤疏通,把热量散发出去,感冒也就好了。所以中医对风寒感冒选用的药物,是发散风寒的辛温解表药,如九味羌活丸,或参苏理肺丸、通宣理肺丸。西药可以吃康泰克、快克。如果不想吃药,还可以熬生姜红糖水喝。生姜是温性、发散解表的、红糖驱风散寒,活血化淤的,所以生姜红糖水可以治疗外感风寒的感冒。
风寒邪应该是长期不注意,冷寒所造成的风邪和寒邪,长期吃生冷食物,可以注意保暖造成的
自然特性:风具有轻扬开泄,善动不居的特性,为春季的主气,在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大寒、立春、雨水、惊蛰四个节气为风气主令。因风为木气而通于肝,故又称春季为风木当令的季节。风虽为春季的主气,但终岁常在,四时皆有。故风邪引起的疾病虽以春季为多,但不限于春季,其他季节均可发生。(2)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风性轻扬,善行数变,风胜则动,为百病之长,这是风邪的基本特点。①轻扬开泄: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升散,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所以风邪致病,易于伤人上部,易犯肌表、腰部等阳位。肺为五脏六腑之华盖,伤于肺则肺气不宣,故现鼻塞流涕、咽痒咳嗽等。风邪上扰头面,则现头晕头痛、头项强痛、面肌麻痹、口眼歪斜等。风邪客于肌表,可见怕风、发热等表证。因其性开泄,具有疏通、透泄之性,故风邪侵袭肌表,使肌腠疏松,汗孔开张,而出现汗出、恶风等症状。、②善行数变:风善动不居,易行而无定处。“善行”是指风邪具有易行而无定处的性质,故其致病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性。如风疹、荨麻疹之发无定处,此起彼伏;行痹(风痹)之四肢关节游走性疼痛等,均属风气盛的表现。“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变化无常和发病急骤的特性。如风疹、荨麻疹之时隐时现,癫痫、中风之卒然昏倒,不省人事等。因其兼挟风邪,所以才表现为发病急,变化快。总之,以风邪为先导的疾病无论是外感还是内伤,一般都具有发病急、变化多、传变快等特征。③风性主动:“风性主动”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征。常表现为眩晕、震颤、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直视上吊等症状,故称“风胜则动”。如外感热病中的。热极生风”,内伤杂病中的“肝阳化风”或“血虚生风”等证,均有风邪动摇的表现。④风为百病之长:风邪是外感病因的先导,寒、湿、燥、热等邪,往往都依附于风而侵袭人体。如,与寒合为风寒之邪,与热合为风热之邪,与湿合为风湿之邪,与暑合则为暑风,与燥合则为风燥,与火合则为风火等。所以,临床上风邪为患较多,又易与六淫诸邪相合而为病。故称风为百病之长,六淫之首。风与肝相应。风为木气,通于肝。外感风邪可导致胃脘痛、腹胀、肠鸣、呕吐、泄泻等。这是风邪伤肝,木盛克土所致。综上所述,风为春令主气,与肝木相应。风邪为病,其病证范围较广,变化为快。其具体特点为:①遍及全身:无处不至,上至头部,下至足膝,外而皮肤,内而脏腑,全身任何部位均可受到风邪的侵袭。②媒介作用:能与寒、湿、暑、燥、火等相合为病。③其致病的特殊性,风病来去急速,病程不长,其特殊症状也易于认识,如汗出恶风、全身瘙痒、游走不定、麻木以及动摇不宁等症状。临证时,发病在春季与感受风邪明显有关者,均可考虑风邪的存在。 2.寒(1)自然特性:寒具有寒冷、凝结特性,为冬季的主气,从小雪、大雪、冬至,到小寒计四个节气,为冬令主气。寒为水气而通于肾,故称冬季为寒水当令的季节。因冬为寒气当令,故冬季多寒病,但也可见于其他季节。由于气温骤降,防寒保温不够,人体亦易感受寒邪而为病。(2)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寒邪以寒冷、凝滞、收引为基本特征。①寒易伤阳:寒为阴气的表现,其性属阴?故寒为阴邪。阳气本可以制阴,但阴寒偏盛,则阳气不仅不足以驱除寒邪,反为阴寒所侮,故云“阴盛则寒”,“阴盛则阳病”。所以寒邪最易损伤人体阳气。阳气受损,失于温煦之功,故全身或局部可出现明显的寒象。如寒邪束表,卫阳郁遏,则现恶寒、发热、无汗等,称之为“伤寒”。若寒邪直中于里,损伤脏腑阳气者,谓之为“中寒”。如伤及脾胃,则纳运升降失常,以致吐泻清稀,脘腹冷痛;肺脾受寒,则宣肃运化失职,表现为咳嗽喘促,痰液清稀或水肿;寒伤脾肾,则温运气化失职,表现为畏寒肢冷、腰脊冷痛、尿清便溏、水肿腹水等;若心肾阳虚,寒邪直中少阴,则可见恶寒蜷卧、手足厥冷、下利清谷、精神萎靡、脉微细等。②寒性凝滞:凝滞,即凝结阻滞之谓。人身气血津液的运行,赖阳气的温煦推动,才能畅通无阻。寒邪侵入人体,经脉气血失于阳气温煦,易使气血凝结阻滞,涩滞不通,不通则痛,故疼痛是寒邪致病的重要特征。因寒而痛,其痛得温则减,逢寒增剧,得温则气升血散,气血运行无阻,故疼痛缓解或减轻。寒胜必痛,但痛非必寒。由于寒邪侵犯的部位不同,所以病状各异。若寒客肌表,凝滞经脉,则头身肢节剧痛;若寒邪直中于里,气机阻滞,则胸、脘、腹冷痛或绞痛。③寒性收引:收引,即收缩牵引之意。寒性收引是指寒邪具有收引拘急之特性。“寒则气收”。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腠理闭塞,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若寒客经络关节,则筋脉收缩拘急,以致拘挛作痛、屈伸不利或冷厥不仁;若寒邪侵袭肌表,则毛窍收缩,卫阳闭郁,故发热恶寒而无汗。寒与肾相应。寒为水气,通于肾。寒邪侵袭,寒水泛滥,则尿少,水肿;寒水过盛,上制心火,则心痛、心悸、肢厥等?总之,寒为冬季主气,与肾水相应。寒病多发于冬季,但也可见于其他季节。寒邪为病,其致病特征是: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故寒邪致病,全身或局部有明显的寒象。寒胜则痛,所以疼痛为寒证的重要特征之一。因寒则气收,故其病有毛窍闭塞、气帆收敛、筋脉拘急的特珏,表现为无汗、拘急泎痛或屈伸不利等。 3.暑(1)自然特性:暑为火热之邪,为夏季主气,从小满、芒种、夏至,到小暑四个节气,为暑气当令。暑邪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在夏至以后,立秋以前。暑邪独见于夏令,故有“暑属外邪,并无内暑”之说。暑邪致病有阴阳之分,在炎夏之日,气温过高,或烈日曝晒过久,或工作场所闷热而引起的热病,为中于热,属阳暑;而暑热时节,过食生冷,或贪凉露宿,或冷浴过久所引起的热病,为中于寒,属阴暑。总之,暑月受寒为阴暑,暑月受热为阳暑。(2)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暑为火所化,主升散,且多挟湿。①暑性炎热:暑为夏月炎暑,盛夏之火气,具有酷热之性,火热属阳,故暑属阳邪。暑邪伤人多表现出一系列阳热症状,如高热、心烦、面赤、烦躁、脉象洪大等,称为伤暑(或暑热)。②暑性升散:升散,即上升发散之意。升,指暑邪易于上犯头目,内扰心神,因为暑邪易人心经:散,指暑邪为害,易于伤津耗气。暑为阳邪,阳性升发,故暑邪侵犯人体,多直人气分,可致腠理开泄而大汗出。汗多伤津,污液亏损,则可出现口渴喜饮,唇干舌燥,尿赤短少等。在大量汗出同时,往往气随津泄,而导致气虚,故伤于暑者,常可见到气短乏力,甚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之中暑。中暑兼见四肢厥逆,称为暑厥。暑热引动肝风而兼见四肢抽搐,颈项强直,甚则角弓反张,称为暑风(暑痫)。暑热之邪,不仅耗气伤津,还可扰动心神,而引起心烦闷乱而不宁。③暑多挟湿:暑季不仅气候炎热,且常多雨而潮湿,热蒸湿动,湿热弥漫空间,人身之所及,呼吸之所受,均不离湿热之气。暑令湿胜必多兼感。其临床特征,除发热、烦渴等暑热症状外,常兼见四肢困倦、胸闷呕恶、大便溏泄不爽等湿阻症状。虽为暑湿并存,但仍以暑热为主,湿浊居次,非暑中必定有湿。暑为夏季主气,暑邪为患,有阴暑、阳暑之分。暑邪致病的基本特征为热盛、阴伤、耗气,又多挟湿。所以,临床上以壮热、阴亏、气虚、湿阻为特征。 4.湿(1)自然特征:湿具有重浊、粘滞、趋下特性,为长夏主气。从大暑、立秋、处暑,到白露四个节气,为湿气主令。湿与脾土相应。夏秋之交,湿热熏蒸,水气上腾,湿气最盛,故一年之中长夏多湿病。湿亦可因涉水淋雨、居处伤湿,或以水为事。湿邪为患,四季均可发病,且其伤人缓慢难察。(2)湿的性质和致病特征:湿为阴邪,阻碍气机,易伤阳气,其性重浊粘滞、趋下。①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损伤阳气:湿性类水,水属于阴,故湿为阴邪。湿邪侵及人体,留滞于脏腑经络,最易阻滞气机,从而使气机升降失常。胸胁为气机升降之道路,湿阻胸膈,气机不畅则胸闷;湿困脾胃,使脾胃纳运失职,升降失常,故现纳谷不香、不思饮食、脘痞腹胀、便溏不爽、小便短涩之候。由于湿为阴邪,阴胜则阳病,故湿邪为害,易伤阳气。脾主运化水湿,且为阴土,喜燥而恶湿,对湿邪又有特殊的易感性,所以脾具有运湿而恶湿的特性。因此,湿邪侵袭人体,必困于脾,使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水湿停聚,发为泄泻、水肿、小便短少等症。“湿胜则阳微”,因湿为阴邪,易于损伤人体阳气,由湿邪郁遏使阳气不伸者,当用化气利湿通利小便的方法,使气机通畅,水道通调,则湿邪可从小便而去,湿去则阳气自通。②湿性重浊:湿为重浊有质之邪。所谓“重”,即沉重、重着之意。故湿邪致病,其临床症状有沉重的特性,如头重身困、四肢酸楚沉重等。若湿邪外袭肌表,湿浊困遏,清阳不能伸展,则头昏沉重,状如裹束;如湿滞经络关节,阳气布达受阻,则可见肌肤不仁、关节疼痛重着等。所谓“浊”,即秽浊垢腻之意。故湿邪为患,易于出现排泄物和分泌物秽浊不清的现象。如湿浊在上则面垢、眵多;湿滞大肠,则大便溏泻、下痢脓血粘液;湿气下注,则小便浑浊、妇女黄白带下过多;湿邪浸淫肌肤,则疮疡、湿疹、脓水秽浊等。③湿性粘滞:“粘”,即粘腻;“滞”,即停滞。所谓粘滞是指湿邪致病具有粘腻停滞的特性。这种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症状的粘滞性。即湿病症状多粘滞而不爽,如大便粘腻不爽,小便涩滞不畅,以及分泌物粘浊和舌苔粘腻等。二是病程的缠绵性。因湿性粘滞,蕴蒸不化,胶着难解,故起病缓慢隐袭,病程较长,往往反复发作或缠绵难愈。如湿温,它是一种由湿热病邪所引起的外感热病。由于湿邪性质的特异性,在疾病的传变过程中,表现出起病缓、传变慢、病程长、难速愈的明显特征。他如湿疹、湿痹(着痹)等,亦因其湿而不易速愈。④湿性趋下:水性就下,湿类于水,其质重浊,故湿邪有下趋之势,易于伤及人体下部。其病多见下部的症状,如水肿多以下肢较为明显。他如带下、小便浑浊、泄泻、下痢等,亦多由湿邪下注所致。但是,湿邪浸淫,上下内外,无处不到,非独侵袭人体下部。所谓“伤于湿者,下先受之”《素问·太阴阳明论》,只是说明湿性趋下,易侵阴位,为其特性之一而已。湿为长夏主气,与脾土相应。湿邪有阻遏气机,易伤阳气之性,其性重浊粘滞,且有趋下之势。故湿邪为病,表现为人体气机阻滞,脾阳不振,水湿停聚而胸闷脘痞、肢体困重、呕恶泄泻等,以及分泌物和排泄物如泪、涕、痰、带下、二便等秽浊不清。5.燥(1)自然特性:燥具有干燥、收敛清肃特性,为秋季主气。从秋分、寒露、霜降,到立冬四个节气,为燥气当令。秋季天气收敛,其气清肃,气候干燥,水分匮乏,故多燥病。燥气乃秋令燥热之气所化,属阴中之阳邪。燥邪为病,有温燥、凉燥之分。初秋有夏热之余气,久晴无雨,秋阳以曝之时,燥与热相结合而侵犯人体,故病多温燥。深秋近冬之际,西风肃杀,燥与寒相结合而侵犯人体,则病多凉燥。燥与肺气相通。(2)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燥胜则干,易于伤肺,为燥邪的基本特征。①干涩伤津:燥与湿对,湿气去而燥气来:燥为秋季肃杀之气所化,其性干涩枯涸,故曰“燥胜则干”。燥邪为害,最易耗伤人体的津液,形成阴津亏损的病变,表现出各种干涩的症状和体征,诸如皮肤干涩皲裂、鼻干咽燥,口唇燥裂、毛发干枯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燥等。②燥易伤肺:肺为五脏六腑之华盖,性喜清肃濡润而恶燥,称为娇脏。肺主气而司呼吸,直接与自然界大气相通,且外合皮毛,开窍于鼻,燥邪多从口鼻而人。燥为秋令主气,与肺相应,故燥邪最易伤肺。燥邪犯肺,使肺津受损,宣肃失职,从而出现干咳少痰,或痰粘难咯,或痰中带血,以及喘息胸痛等。燥为秋季主气,与肺相应。燥邪以干涩伤津和易于伤肺为最重要特征。不论外燥还是内燥,均可见口、鼻、咽、唇等官窍干燥之象,以及皮肤、毛发干枯不荣等。火(热)(1)自然特性:火具有炎热特性,旺于夏季,从春分、清明、谷雨,到立夏四个节气,为火气主令。因夏季主火,故火与心气相应。但是火并不象暑那样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也不受季节气候的限制。(2)温、暑、火、热的关系:温、暑、火、热四者性质基本相同,但又有区别。温与热:这里的温和热均指病邪而言。温为热之渐,热为温之甚,二者仅程度不同,没有本质区别,故常温热混称。在温病学中所说的温邪,泛指一切温热邪气,连程度上的差别也没有。暑与火(热):暑为夏季的主气,乃火热所化,可见暑即热邪。但暑独见于夏季,纯属外邪,无内暑之说。而火(热)为病则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同时还包括高温、火热煎熬等。火与热:火为热之源,热为火之性。火与热,其本质皆为阳盛,故往往火热混称。但二者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热纯属邪气,没有属正气之说。而火,一是指人体的正气,称之为“少火”;二是指病邪,称之为“壮火”。这是火与热的主要区别。一般地说,热多属于外感,如风热、暑热、温热之类病邪。而火则常自内生,多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所致,如心火上炎、肝火炽盛、胆火横逆之类病变。就温、热、火三者而言,温、热、火虽同为一气,但温能化热,热能生火,所以在程度上还是有一定差别的。温为热之微,热为温之甚;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极。(3)火的含义:中医学中的火有生理与病理、内火和外火之分。①生理之火:生理之火是一种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须的阳气,它谧藏于脏腑之内,具有温煦生化作用。这种有益于人体的阳气称之为“少火”,属于正气范畴。②病理之火:病理之火是指阳盛太过,耗散人体正气的病邪。这种火称之为“壮火”。这种病理性的火又有内火、外火之分。外火:外火,一是感受温热邪气而来;二是风寒暑湿燥等外邪转化而来,即所谓“五气化火”。五气之中,只有暑邪纯属外来之火,我们称之为暑热。其余风、寒、湿、燥等邪并非火热之邪,之所以能化而为火,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第一,郁遏化火。风、寒、湿、燥侵袭人体,必须郁久方能化火。如由寒化热,热极生火,温与热结,或湿蕴化热,热得湿而愈炽,湿得热而难解,郁而化火,或者湿蕴化热,湿热极甚而化火。火就燥,故燥亦从火化。第二,因人而异,阳盛之体或阴虚之质易于化火。第三,与邪侵部位有关。如邪侵阳明燥土,则易化火,寒邪直中人脾,则化火也难。此外,五气能否化火,与治疗也有一定的关系。内火:内火,多因脏腑功能紊乱,阴阳气血失调所致。情志过极亦可久郁化火,即所谓“五志化火”。中医学将火分为正、邪两类。正气之火即少火,少火又可分为“君火”和“相火”。“君火”为心之阳气,“相火”为肝、肾、胆、膀胱、心包、三焦之阳气。其中肾之阳气,又称“命门火”或“龙火”,肝之阳气也叫“雷火”。“君火”仅指正气而言,若过旺便是心火炽盛;而相火包含正气和邪气两个方面,过旺时谓“相火妄动”。“心火炽盛”和“相火妄动”均属于“壮火”,属邪气。(4)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火邪具有燔灼、炎上、耗气伤津、生风动血等特性。①火性燔灼:燔即燃烧;灼,即烧烫。燔灼,是指火热邪气具有焚烧而熏灼的特性。故火邪致病,机体以阳气过盛为其主要病理机制,临床上表现出高热、恶热、脉洪数等热盛之征。总之,火热为病,热象显著,以发热、脉数为其特征。②火性炎上:火为阳邪,其性升腾向上。故火邪致病具有明显的炎上特性,其病多表现于上部。如心火上炎,则见舌尖红赤疼痛,口舌糜烂、生疮;肝火上炎,则见头痛如裂、目赤肿痛;胃火炽盛,可见齿龈肿痛、齿衄等。③伤津耗气:火热之邪,蒸腾于内,最易迫津外泄,消烁津液,使人体阴津耗伤。故火邪致病,其临床表现除热象显著外,往往伴有口渴喜饮、咽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津伤液耗之征。火太旺而气反衰,阳热亢盛之壮火,最能损伤人体正气,导致全身性的生理机能减退。此外,气生于水,水可化气,火迫津泄,津液虚少无以化气,亦可导致气虚,如火热炽盛,在壮热、汗出、口渴喜饮的同时,又可见少气懒言、肢体乏力等气虚之证。总之,火邪为害,或直接损伤人体正气,或因津伤而致气伤,终致津伤气耗之病理结果。④生风动血:火邪易于引起肝风内动和血液妄行。生风:火热之邪侵袭人体,往往燔灼肝经,劫耗津血,使筋脉失于濡养,而致肝风内动,称为热极生风。风火相煽,症状急迫,临床上表现为高热、神昏谵语、四肢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目睛上视等。动血:血得寒则凝,得温则行。火热之邪,灼伤脉络,并使血行加速,迫血妄行,易于引起各种出血,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以及皮肤发斑,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⑤易致肿疡:火热之邪入于血分,聚于局部,腐肉败血,则发为痈肿疮疡。“痈疽原是火毒生”。“火毒”、“热毒”是引起疮疡的比较常见的原因,其临床表现以疮疡局部红肿热痛为特征。⑥易扰心神:火与心气相应,心主血脉而藏神。故火之邪伤于人体,最易扰乱神明,出现心烦失眠,狂躁妄动,甚至神昏谵语等症。综上所述,火有生理性火和病理性火,本节所讲的为病理性火,又名火邪。火邪就来源看,有外火和内火之异。外火多由外感而来,而内火常自内生。火邪具有燔灼炎上,伤津耗气,生风动血,易生肿疡和扰乱心神的特征。其致病广泛,发病急暴,易成燎原之势。在临床上表现出高热津亏、气少、肝风、出血、神志异常等特征。 外感六淫与内生五邪外感六淫属外感病的致病因素,称之为外邪,而内生五邪,则是指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所产生的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热(火)等五种病理变化,属病机学范畴。内生五邪的临床表现虽与风、寒、湿、燥、火等六淫致病特点及其病理反应相似,但为区别于六淫之外风、外寒、外湿、外燥、外火(热),故冠以“内”字,称为“内生五邪”。内生五邪的临床表现,一般都没有表证,多表现为或虚证或实证或虚实夹杂证。外感六淫作用于机体后,引起脏腑阴阳气血功能失调而产生的病理变化,其临床表现,多有表证,而且多属实证。单纯暑邪伤人,一般无表证可见,但常兼湿邪,称为暑湿,则有表证。只有外邪直中时,才径见里证。外感六淫与内生五邪,一为致病因素,一为病理结果,虽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六淫伤人,由表人里,损及脏腑,则易致内生五邪之害。内生五邪,脏腑功能失调,则又易感六淫之邪。 [最后更新时间为 2010-01-22 20:31] 投诉与举报专区>> 崇拜楼主 | 分享 | 引用 | 回复 | 发表时间:2010-01-22 看好该帖的朋友们: 查看全部>> 生活是花园 积分:21
邪正盛衰的邪,代表致病的邪气,正,代表人体的正气。邪气作用于人体,正气则奋起抗邪,正邪双方在斗争过程中,随着体内邪正的消长盛衰,从而形成病证的虚实变化。实,指以邪气盛为主要矛盾的一种病反映。发病后,邪气亢盛,正气未衰,邪正相争剧烈,临床表现为亢盛有余的实证,故说“邪气盛则实”。常见于外感六淫的初中期,或痰、食、血、水滞留的病证。临床上痰涎盛,食积停滞,水湿泛滥、瘀血内阻等病变,以及壮热、狂躁、气粗、腹痛拒按、二便不通,脉实有力等都属于实证。虚,是指以正气不足,抗病力减弱为主要矛盾的一种病理反映。常见于休质素虚,或疾病后期,或大病久病之后,气血不足,伤阴损阳,正气虚弱,抗病力低下。临床表现为神疲体倦,心悸、气短、自汗或畏寒胶冷,脉虚无力,或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嫩红、脉细数等,都属虚证。虚实错杂:在疾病过程中还可以出现虚实错杂的病理变化。或虚中央实,或实中夹虚。 虚实转化:即原为邪气的实证,或因误治或失治,病情迁延日久,虽邪气渐去,但正气受伤,疾病的性质,由实转虚。亦有本为虚证,因脏腑功能衰减,导致气滞、痰饮、水邪、瘀血等证,则为由虚转实。虚实真假:有本质是虚证,又出现“实”的假象,称真虚假实证。亦有本质为实证,却出现“虚”的现象,称真实假虚证。
大家做好准备迎接考试了吗?执业药师栏目诚意整理“2017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师考点:邪正盛衰病机”,欢迎广大考生前来学习。 邪正盛衰病机[了解]: (一)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在疾病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正气和邪气这两种力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正邪双方在其斗争的过程中,在力量对比上发生着消长盛衰的变化。一般来说,正气增长而旺盛,则必然促使邪气消退,反之,邪气增长而亢盛,则必然会损耗正气。随着体内邪正的消长盛衰,形成了病证的虚实变化。 实,即指邪气亢盛。如痰涎壅盛、食积不化、水湿泛滥、瘀血内阻等病变,以及壮热、狂躁、声高气粗、腹痛拒按、二便不通、脉实有力等,都属于实证。 虚,即指正气不足,如神疲体倦、面容憔悴、心悸气短、自汗、盗汗,或五心烦热,或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正虚的临床表现。 (二)邪正盛衰与疾病的转归 邪正盛衰导致的疾病转归,最常见的是由实转虚、因虚致实和虚实夹杂。 1.由实转虚,指因疾病失治或治疗不当,以致病邪久留,损伤人体正气,导致疾病由实转化为虚。 2.因虚致实,指因正气不足,无力驱邪外出,或正虚,而内生水湿、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的凝结阻滞,导致疾病由虚转化致实。 3.虚实夹杂常见的有实中夹虚和虚中夹实两种。 (1)实中夹虚,指以邪实为主,兼见正气虚损的病机变化。如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由于邪热炽盛,消灼津液而形成的实热伤津、气阴两伤病证,出现以高热、烦渴欲饮、尿少便干等主要表现,就属于实中夹虚的病机变化。 (2)虚中夹实,指以正虚为主,兼夹邪实的病机变化。如脾阳不振,运化无权之水肿病,即属此类。这是由于脾失健运,气不化水,水湿停聚,泛溢肌肤所致。因为水湿之邪滞留于体内,故称之为实,但其邪实乃由脾虚不运所致,故其病理变化仍以虚为主,而邪实则居其次,属于虚中夹实的病证。 在特殊情况下,还会出现疾病的现象与本质不完全一致的变化,在临床上形成疾病本质与症状不符的许多假象,如因实邪结聚,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可导致真实假虚证,称为“大实有赢状”;因脏腑的气血不足,运化无力,可导致真虚假实证,称为“至虚有盛候”。总之,分析病机的虚或实,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不被假象所迷惑,真正把握住疾病的虚实变化。
虚实的基本病机 《素问。通评虚实论》指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此虚与实,是指两种不同的病理状态而言。 1. 实的病机 概念:所谓实,主要指邪气亢盛,是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应。主要表现为致考试,大网站收集病邪气的毒力和机体的抗病能力都比较强盛,脏腑机能亢进,或是邪气虽盛而机体正气未衰,尚能积极与邪气抗争,故正邪相搏,斗争剧烈,反应明显,在临床上可出现一系列病理性反应比较剧烈的有余的证候表现。 形成:多由外感六*病邪侵袭,或由于痰、食、水、血等滞留于体内所致。 表现:常见于外感病证的初期和中期,或慢性病之痰涎壅盛、食积不化、水湿泛滥、瘀血内阻等病证。临床可见壮热、狂躁、声高气粗、腹痛拒按、二便不通、脉实有力等症。 2. 虚的病机 概念:所谓虚,主要指正气不足,是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应。主要表现为人体生理机能减退,抗病能力低下,因而正气不足与邪气抗争,难以出现较剧烈的病理反应,在临床上多出现一系列虚弱不足或衰退的证候表现。 形成:多由素体虚弱,或慢性病耗损,以致精气消耗;或大汗、吐利、大出血等因素耗伤人体气、血、津液或阳气、阴精等所致。 表现:虚的病机、病证,常见于疾病后期及多种慢性病证,临床可见神疲体倦、面容憔悴、心悸气短、自汗、盗汗,或五心烦热,或畏寒肢冷、脉细弱无力等症 虚实错杂的病机 邪正的消长盛衰,不仅可以产生单纯的或虚或实的病理变化,而且在某些长期的、复杂的疾病中,往往多见虚实错杂的病理反应。这是因为邪与正相互斗争,其盛衰同时存在所致。如实性病变失治,病邪久留,损伤人体正气,则实性病证可以转化成虚性病证,或形成邪实正虚的虚实错杂病证。若正气不足,因无力驱邪外出,或本正虚,而内生之宿食积聚、水湿停蓄、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凝结阻滞于内,则可形成虚实错杂病变,称之为正虚邪实病证。其临床表现为虚证和实证同时兼杂而并见。虚实错杂病机与病证,一般有虚中夹实和实中夹虚两类。 虚中夹实:指病理变化以正虚为主,但又兼夹邪实的病理状态。 实中夹虚:指病理变化以邪实为主,兼见正气虚损的病理状态。
以上就是我的总结(网上其实都有)
1、人体调节平衡的感受器就在我们的耳朵里。内耳中有一个前庭系统,它的内部充满着淋巴液,当头部快速扭转或加速移动时,淋巴液就会随着重力流动,挤压前庭内部的毛细胞。毛细胞就会因此受到刺激,将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告诉我们,你失去平衡啦!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闭着眼睛也能感受到电梯在加速上升,车突然转弯。
但是呢,有个小问题。前庭只能感知到加速度,并不能感知到匀速运动。也就是说,我们在高铁上匀速行驶的时候,如果闭上眼睛,就会完全感受不到列车的运行(除去车身摇晃的干扰)。
2、唉唉,不对啊!你当我傻啊,我在高铁上,我能不知道自己在动么!当然啦,细心的朋友一定发现了,上面的例子我加了一个条件,就是“闭上眼睛”没错,视觉就是感受匀速运动的重要途径。也就是说,在完全匀速的状态下,我们只能靠“看”来分别是否在运动。视网膜会将收集到的景象,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车内晃动的物体,这一系列的信息,沿着视神经向后传递给大脑。于是我们就知道了,哇哦,原来我在动诶。
ok,那么我们晕车的关键点就来了。如果我们在一辆正常行驶的公交车里,人特别多,只能看见人和车内静止的景象,但是司机又开的很猛,各种急刹车,急转弯 (* ̄︿ ̄)。这时,我们的感受匀速运动的器官“眼睛”就会告诉大脑:这孩子没事,根本没动,安安静静地站着呢。然而,你感受平衡的器官“内耳前庭”则会告诉大脑,这司机太猛了,各种急转弯,我快晕菜了
3、面对两种截然相反的两种信息,我们的大脑懵了!没错,它也不知道到底谁说的是真的。对于这种不一致的信息,大脑就会做出判断认为这是神经毒素导致了幻觉的产生,为了保护我们,大脑就会诱导产生恶心呕吐等反应来清除毒素,于是就产生了晕车的症状。所以说晕车实际上是大脑对于矛盾信息的误判而导致的防御性的排毒反应。Excuse me!神经毒素?幻觉?我们引以为豪的大脑怎么就这个智商呢! O(≧口≦)O
不过,虽然科学家们初步了解了一些晕车的机制,但是还是不能确定为什么有的人就极其容易晕车(比如我,坐长途汽车总感觉会惨死),有的人却毫无感觉。 这可能是由于晕车的人内耳前庭的感受器过于敏感,也可能是因为大脑对于信息冲突的反应强弱不一,可能是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些差异,也可能表达在我们的基因里。总之,┑( ̄Д  ̄)┍,我们就是可怜的容易晕车的人。
从医学上说,晕车、晕船和晕机统称为晕动病,这个病虽不属疑难杂症,医学上统称为运动病。它通常改变旅行方式或是结束旅游后不久均减轻。造成晕机病的因素很多,飞机颠簸、起飞、爬高、下降、着陆、转弯、心情紧张、身体不适、过度疲劳等。 造成晕车晕船的原因,主要在于车船的直线变速运动、颠簸、摆动或旋转时造成部分神经系统非常敏感的人的身体局部功能紊乱。晕车多见于体质虚弱者,以女性为多。睡眠不足、饮食不当、精神紧张、某种气味的不良刺激,均可诱发或加重症状。人体能判断方向和维持自身平衡,主要由皮肤浅感受器、眼睛、颈和躯体的深部感受器及内耳等共同负责,其中以内耳最为重要。内耳的半规管以及椭圆囊和球囊主要有平衡功能。半规管有三个,互相垂直,构成空间的三个面。它们接受外界的平衡刺激,通过前庭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平衡中枢,来调节、管理平衡反应。内耳前庭器是人体平衡感受器官,可感受各种特定运动状态的刺激。当我们乘坐的交通工具发生旋转或转弯时,或汽车启动、加减速刹车、船舶晃动、颠簸,电梯和飞机升降时,运动刺激被感受到。每个人对这些刺激的强度和时间的耐受性有一个限度,这个限度就是致晕阈值,在一定限度和时间内人们不会产生不良反应,如果刺激超过了这个限度就要出现运动病症状。不同人的耐受性差别又很大,这除了与遗传因素有关外,还受视觉、个体体质、精神状态以及客观环境(如空气异味)等因素影响,所以在相同的客观条件下,有些人会出现晕车晕船的情况。所以,出现晕机和晕车发生的原理是一样。
晕机和晕车的原理都是一样的。晕动病即晕车病、晕船病、晕机病和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摇摆、颠簸、旋转、加速运动等所致疾病的统称。是指乘坐交通工具时,人体内耳前庭平衡感受器受到过度运动刺激,前庭器官产生过量生物电,影响神经中枢而出现的出冷汗、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群。晕动病病因主要与影响前庭功能有关。前庭器的内耳膜迷路的椭圆囊和球囊的囊斑是感受上下和左右的直线运动,三个半规管毛细胞感受旋转运动。当囊斑或毛细胞受到一定量的不正常运动刺激所引起的神经冲动,依次由前庭神经传至前庭神经核,再传至小脑和下丘脑,因而引起一系列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临床表现。前庭受刺激后影响网状结构,引起血压下降和呕吐。前庭神经核通过内侧纵束纤维至眼肌运动核引起眼球震颤。小脑和下丘脑受神经冲动后引起全身肌肉张力改变。晕动病与视觉可能有一定关系。例如,当人们凝视快速运动或旋转的物体时也同样可引起本病。小脑受刺激亦可能为本病的又一机理。此外,高温、高湿、通风不良、噪音、特殊气味、情绪紧张、睡眠不足、过度疲劳、饥饿或过饱、身体虚弱、内耳疾病等均易诱发本病。
中医药治疗眩晕研究进展 张若曈 刘东方 本文从眩晕的病因病机、 中药治疗、 针刺、 穴位埋线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总结出中医在治疗眩晕方面疗法多样, 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 1 病因病机 眩晕在中 医古籍中 已有论述, 《素问· 至真要大论》: “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 认为眩晕与肝关系密切。《灵枢· 海论》 曰: “髓海不足, 则脑转耳鸣, 胫酸眩冒”, 指出因虚致眩。 历代医家对眩晕的病因病机各有见解, 朱丹溪主张“无痰不作眩”, 王清任则认为因瘀致眩。 李慧超等[1]认为眩晕之病, 以风、 痰、 瘀错杂者最为多见, 其主要的病因病机为肝风内 动, 痰阻血瘀, 气机逆乱, 上冲清窍以致眩晕。 郭志华教授对眩晕的病因病机进行总结, 认为该病多与饮食不节, 劳伤太过, 情志不遂, 房劳无度有关, 或因肝阴亏虚不能制约其阳, 或因脾胃亏虚而致气血不足, 或因肾精不足髓海失充 [2] 。 张怀亮教授主张从风论眩, 认为风是导致眩晕发生的直接致病因素, 既可外来, 也可内 生,同时风为百病之长, 风邪常兼他邪而致眩, 风邪致病最为多见, 是外邪致病的先导 [3] 。 方显明教授则认为眩晕与“肝风”关系密切, 肝的阴阳失衡可致血虚、 携痰湿、致瘀血, 上扰清窍或脉络瘀阻, 血虚无以濡养清窍, 因此在治疗中 提倡 平肝熄风等治法, 巧用“风”药 [4] 。 华荣对临证经验进行总结, 认为眩晕的病因病机为肝脾胃失调引起气机升降失常, 或外感邪气导致清阳不升、 浊阴不降, 调理气机为治疗之关键 [5] 。 若脾胃气虚, 气血无以生化, 脑窍失养也可导致眩晕 [6] 。栗锦迁则认为痰湿为眩晕的最主要病因, 若脾运化失职, 清 阳 不 升, 浊 阴 不 降, 痰 浊 上 蒙 清 窍 则 发 为眩晕 [7] 。 2 中药治疗 2. 1 中药汤剂 历代的医学专著记载了许多关于眩晕的治法方剂, 为后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何庆勇遵循原方比例, 运用泽泻汤治疗眩晕, 疗效显著 [8] 。 段海辰提倡分型辨证论治眩晕, 因痰致眩者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和清震汤、泽泻汤加减; 因虚致眩者用天麻钩藤饮加减; 脾胃亏虚、气血不足者可用生脉饮合归脾汤加减; 肾精不足者运用杞菊地黄丸加减疗效显著 [9] 。厉启松等 [10] 以苓桂术甘汤合真武汤治疗内 耳眩晕取得了较好疗效。 刘朝燕 [11] 选取 74 例眩晕患者进行临床研究, 采用黄连温胆汤治疗 37 例眩晕患者, 总有效率达 97. 30% , 说明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眩晕疗效显著, 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在临床辨证治疗中, 不但经方得到广泛应用, 自拟方也在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韩天生等 [12] 自拟温阳利水舒经方治疗眩晕, 与西医常规治疗的对照组相比, 总有效率达 96. 67% , 结果表明此方治疗眩晕疗效显著, 可广泛用 于临床。 邓振兴等 [13] 观察益气定眩方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 对照组给予尼麦角林片, 每次 15 mg, 每日 3 次口 服; 治疗组给予益气定眩方治疗。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2. 98% 、73. 68% , 且治疗组 LDL-C、 血流平均速度较前改善明显, 说明益气定眩方治疗眩晕有较好疗效, 并能降低动脉硬化风险, 减少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袁兵等 [14] 自拟填精益气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 64 例, 治疗后患者双侧椎动脉、 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 眩晕症状缓解,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2. 2 中药注射液 中药注射液是单味中药或中药复方的提取物, 有效成分浓度高, 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眩晕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治疗眩晕的中药注射液大部分具有扩张血管、 抗氧化、 降低血黏度、 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陈静等 [15] 开展多中心随机单盲对照试验来评价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眩晕的疗效及安全性,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120 例患者, 治疗组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 对照组予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 疗程结束后, 治疗组患者的眩晕症状临床控制率和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黄芪补中益气, 可治气虚、血虚之证。 黄芪可降低血小板黏附, 修复血管弹性, 扩张血管, 具有改善血流速度的功效 [16] 。 葛军等 [17] 将 60 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予参麦注射液治疗, 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液, 观察发现,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6. 67% , 且无复发, 眩晕症状基本消失, 恶心、呕吐等伴随症状也得到有效缓解。 郑素平等 [18] 应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确切, 且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常规、尿常规及肝功能检查未发生异常, 且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可以说明该药治疗眩晕有较好的疗效。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 醒脑静对神经细胞的凋亡有直接影响, 可清除自由基, 发挥抗氧化作用 来达到治疗效果 [19] 。 董文韬等 [20]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和长春西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发现, 醒脑静组总有效率95. 56% , 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升高, 眩晕症状评分明显降低, 并且无不良反应出现。 因此,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安全性较高, 值得临床推广。 张松青等 [21] 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眩晕患者 72 例, 治疗组总有效率(88. 9% ) 高于对照组(73. 5% ) , 并且 2 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王新琳等[22]为了系统评价丹红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检索了 CNKI、 PubMed、 万方等数据库中文献发现, 与西药组比较, 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总有效率提高, 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优于西药组。 血塞通注射液的化学成分为三七总皂苷, 具有改善血液流变性、 改善微循环、 降血脂等作用, 从而使脑血流得到改善 [23] 。 该药物还能够抑制细胞钙的释放, 避免其内流, 以此改善患者脑部血液的循环效果。 秦星 [24] 将 104 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2 例) 和研究组(52 例) ,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 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 结果表明, 研究组的眩晕程度评分和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 2. 3 中成药 中成药与中药汤剂、 中药注射液相比,具有服用方便、易于保存等优势, 适用于症状较轻或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 天舒胶囊以川芎、 天麻为主要成分, 对治疗肝阳上亢引起的眩晕疗效较好。 王琦等 [25]采用天舒胶囊治疗 30 例偏头痛性眩晕患者, 对照组予氟桂利嗪治疗, 经过 3 个月治疗后,2 组患者的总眩晕发作次数、总眩晕时间及眩晕严重程度均降低, 治疗组降低更显著, 并且 2 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痰湿中阻型眩晕是眩晕中常见证型, 眩晕宁为中药制剂, 由泽泻、白术、茯苓、半夏、女贞子、墨旱莲、菊花、牛膝、陈皮、甘草等组成, 具有健脾利湿、 滋肾平肝的功效。 刘静等 [26] 探讨眩晕宁治疗后循环短暂脑缺血发作的疗效, 对照组患者予西医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眩晕宁片口服治疗, 治疗 10 d 后,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8% , 后循环血流速度加快, 血供得到改善, 患者的眩晕症状明显缓解。 中医认为眩晕的病机虚实兼具,证候表现虚实夹杂, 从单一病机论治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疗效。 谢颂扬 [27] 选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观察组脑供血不足性眩晕, 与对照组(西比灵治疗) 相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 (97% ) 高于对照组 (68% )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血流速度得到提升, 患者眩晕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3 针刺治疗 针刺是中医疗法的一部分, 具有起效快、 操作简单、不良作用小等优势, 更易被患者接受。 李静等 [28]探究针刺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 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 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针刺治疗, 根据辨证论治, 针对气虚、阳虚型眩晕选用不同穴位,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眩晕症状缓解, 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 向璟伊等 [29] 采用益肾活血针刺法治疗颈性眩晕, 40 例眩晕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7. 5% , 且无不良反应发生。曲良等 [30] 从虚论治眩晕, 以针刺囟会穴为首, 次针百会, 结合率谷、养老、 支正穴通达肝胆三焦, 中脘、 足三里等补益脾胃以补后天, 太冲、 太溪滋肝补肾,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钟林晓 [31] 对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患者进行针刺治疗, 研究组 45 例患者针刺大椎、 颈夹脊、百会、风池等, 总有效率为 95. 56% , 说明针刺治疗眩晕效果显著, 并且操作简单, 安全性高。 吕 甜甜等 [32] 采取“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精神性眩晕, 通过选取头部穴位使阳气通达, 配合躯体穴位, 以达到阴阳平衡的目 的。 治疗组患者 DHI 评分、 HADS 评分均有改善, 并且优于对照组, 因此通过针刺可改善精神性眩晕患者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 4 其他疗法 除了中药、针刺等治疗方法外, 中医特色疗法如耳穴压豆、穴位贴敷等因其具有无创、 方便、 疗效显著等优点, 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姚恒帽等 [33] 观察耳穴压豆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瘀血阻窍型)的效果, 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 耳穴压豆治 疗, 治 疗后 研究组的 总 有效 率 为97. 06% (P 0. 05) , 且患者住院天数较对照组减少。由此可看出耳穴压豆可以缓解眩晕症状, 具有康复快、效果显著等优势, 值得临床推广。 罗建等 [34] 研究电针治疗寰枢关节紊乱型眩晕, 治疗组用电针治疗, 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7. 8% (P 0. 05) 。 反映出电针治疗眩晕的疗效优于西药。 邓正明等 [35] 采用自 拟中药方对风池穴和翳风穴进行穴位贴敷的方式治疗眩晕,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 91. 0% , 高于对照组的 89. 0% , 试验组DHI 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 胡旭光等 [36] 探讨推拿与倍他司汀片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 94. 29% , 明显高于对照组, 推拿治疗能提高眩晕量表评分, 有利于患者恢复 健康 , 疗效优于西药组。张帅 [37] 采用穴位注射治疗颈性眩晕, 其有效率高于针刺治疗组。 穴位注射法操作简单, 疗效确切, 可以在临床中推广。 李珍等 [38] 应用穴位埋线方法, 将医用羊肠线传入针管, 根据不同穴位和进针角度而决定该穴的实际进针点, 得气后边退针边推芯, 使线体到达穴位中心的肌层, 然后快速出针, 压迫或包扎止血,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 93. 75% , 对颈性眩晕的疗效显著, 作用 持久。 卢彩凤[39]采用小针刀疗法治疗颈性眩晕, 治疗后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眩晕障碍评分降低, 具有较好的疗效。 在临床中小针刀与整脊手法联合治疗眩晕也十分广泛。 聂建军等 [40] 应用整脊手法配合小针刀治疗颈性眩晕, 其疗效优于单纯整脊治疗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有效改善了患者眩晕、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 5 小结 眩晕的病因繁杂, 证候常有虚实夹杂, 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中医从整体出发, 辨证论治, 常以中药配合针刺、耳穴压豆、 穴位埋线等疗法, 取得了 显著的疗效。临床上一些眩晕患者经过西医治疗后效果欠佳, 中医的辨证论治则能发挥其优势, 但在临床观察中多为小样本试验或个案举例, 存在缺乏统一的疗效评定标准、未设立对照组等问题, 因此建立科学的试验设计, 寻找可行的观察指标, 确定疗效评定标准在今后的科研中需要引起注意。
头晕眼花,中医辨证可能气血亏虚,可能痰湿阻滞,也可能肝阳上亢.你除了头晕眼花,身体其他情况如何?
眩晕即指眼花头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不能站立,伴恶心、呕吐,甚则昏倒等症状。本症可出现于多种内科疾病中,常见于高血压、贫血、美尼尔综合征(梅尼埃病)等病中。 眩晕的病因分为本虚和本虚标实两类。本虚常由阴亏、气血亏虚、髓海不足等而致眩晕;本虚标实多为肝阴亏虚,肝火上扰,或脾胃虚弱,痰浊中阻而致眩晕。考试大网站整理 病理变化为阴虚则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上扰清空,发为眩晕;气虚则清阳不展,血虚则脑失所养,皆能发生眩晕;肾精亏耗,不能生髓,髓海不足,上下俱虚,发生眩晕;或嗜食肥甘,饥饱劳倦,伤于脾胃,健运失司,以致水谷不化精微,聚湿成疾,痰湿中阻,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引发眩晕。
眩晕症。一切头昏脑胀,双眼发黑,目眩头晕,民间都叫发晕脑风。西医分析病情复杂而繁琐具体发病的原因,目前还没有准确的定论。 中医认为眩晕。是气血失调。阴阳不平衡。或虚,或痰湿,或阴虚生内风。水湿停聚中焦。上焦二经,心肺气化失力,小肠大肠气机不通调。浊气不能下降。清气不能输送至头顶(何为清气就血液与营养物质及能量)。浊气集聚中焦脾胃,必然影响人体对营养的需求和吸收。肾脏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必须经脾胃的运化打磨消化以后,产生的物质和营养。才能够促使人体气血的正常运行。 眩晕症分别分几种类型。虚眩(多为气血不足,心血不足)。痰湿胘(多为水湿浊气下聚中焦脾胃,有胸闷呕吐的感觉)。火眩(分实火眩,虚火眩。实火头眩晕头痛,虚火眩晕头轻脚重)。眩晕症实症少,虚症多。也就是说无虚不成眩晕,十眩有九虚。 辩证辩方治疗: 虚火眩晕 <1>虚火胘晕病因,阴虚生内风。无风不作眩晕。眩晕由肝阴不足,肝阳上亢而引起,病情表现为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每因劳累或恼怒而头晕眩,头痛加剧,面色潮红,口苦,血压高。 治疗原则,平肝潜阳,清火熄内风。 附方如下。天麻10g生栀子10g钩藤10g苦丁茶10g黄芩10g石决明20g杜仲15g夜交藤10g牛膝15g 水煎服早晚饭后服用每日一剂。 痰湿眩晕 <2>湿生痰热生风,无痰不作眩晕,眩晕由脾胃失常,致水湿集聚生痰,清阳不升,浊阴不得而降引起。病情表现为眩晕而见头重如包裹(就好像头部被什么东西包住一样,重重的很不舒服)。胸闷恶心,饮食减少。 治疗原则,燥湿祛痰,健脾和胃。 附方如下:天麻10g泽泻10g陈皮10g茯苓30g白术15g半夏15g桂枝5g代赭石15g 水煎服早晚饭后服用每日剂。 虚眩晕(心血虚) <3>无虚不眩晕,眩晕多为虚。眩晕由心血不足。或肾精亏损,气血不能够充养脑髓而引起。若心血不足常常一有劳累,就会发生眩晕,并且面色苍白,心慌失眠,疲乏懒言,饮食无味减少。 治疗的原则。补气养血见,健运脾胃。可以服用中成药人参归脾丸。 肾精虚眩晕 若肾精亏损,常有精神疲乏,耳鸣遗精,腰膝酸软,记忆减退,治疗原则,补肾填精。可以服用中成药。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按说明书正确服用。 附方四首治眩晕。摘录千家妙方。 1.风火痰湿眩晕 化痰熄风安神方: 麦冬15g胆南星15g菖蒲15g生地15g牡蛎25g珍珠母25g丹皮15g赤芍15g焦三仙30g陈皮15g法半夏15g合欢花25g茯苓25g生铁落15g 水煎服早晚饭后服用每日一剂。 2.虚眩晕 止眩晕汤: 钩藤30g菊花10g法半夏10g夏枯草10g茯苓10g竹茹5g白木10g生地30g车前子30g(布包煎)牛膝15g珍珠母30g枸杞子12g 水煎服早晚饭后服用每日一剂。 3.滋阴定眩汤(虚眩晕) 珍珠母30g沙参30g白芍20g枸杞子15g山茱萸15g菊花10g水煎服早晚饭后服用每日一剂。 4.眩晕汤(虚眩晕气血不足) 枸杞子15g女贞子15g牛膝15g当归15g桑寄生15g党参30g炙黄芪30g菊花10g陈皮10g法半夏10g石菖蒲10g白蒺藜15g生牡蛎30g煅磁石10g(后二味另包先煎二十分钟)。 水煎服早晚饭后服用每日一剂。 本文只代表作者观点,用药需谨慎。
有研究表明,中老年人眩晕发病率很高,其中男性约占39%,女性占57%,而眩晕所带来的潜在危害是巨大的,临床观察发现,眩晕患者发作时,容易跌倒,引起颅脑外伤,关节创伤等疾病,数据显示,因眩晕而跌倒的患者约占20%-40%。由此可见,出现头晕目眩等症状不容忽视,及时的调理治疗尤为重要。
在之前的科普文章中,和大家讲到眩晕的病因病机有很多,但多与肝、脾、肾三脏息息相关,肝、脾、肾的功能失调为眩晕发生的重要原因。
其中,脾为最主要的病位,在《伤寒杂病论》中关于眩晕这一病症的治疗用药上,有学者曾对其所用药物进行统计,结果发现,以茯苓、白术等健脾祛湿药为最常用。
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湿邪致病,其伤人最广。脾失健运,内生痰湿为眩晕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眩晕病的证候要素分析中,研究发现,以痰湿为最多见,其次是血瘀;而病位要素则以脾最为常见,其次是心和肝。
湿邪致病,其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湿气重”了,实际上,体内湿气重是引起头晕的常见原因。
近十几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改善的同时,一方面,嗜食肥甘厚味者增多,或者嗜酒过度,或好食生冷之品,易内伤脾胃,致脾失健运,湿浊内生。著名医家叶天士也曾说道:“内生之湿,必其人膏粱酒醴过度,或嗜饮茶汤太多,或食生冷瓜果及甜腻之物”。另一方面,由于现代 社会 ,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大,使人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情志不畅,从而导致肝失疏泄,肝郁日久而化火,肝木克脾土或木不疏土,长此以往,脾失健运,内湿由生,蕴久化热,湿热互结,而致眩晕。
此外,对于一些久病或年老体弱者,由于正气亏虚,气化失司,水湿潴留。或年老体弱,易肝肾亏虚,致脾阳不振,运化失司,湿浊内生。
种种因素致脾胃内伤,湿邪内生,而《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因于湿,首如裹。”湿邪具有沉重和附着感,所以,湿气重所引起的头晕,常常表现为头重如裹、闷胀不适,头昏沉不适,精神萎靡不振,或伴有小便如米泔,大便黏腻不爽,口黏、口甘和舌苔厚滑黏腻等症状。
那么,对于脾失健运,湿邪致病所引起的眩晕,应该如何治疗呢?
由于目前 社会 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改变,当代 社会 ,人们多素体阳亢,而阳亢易化热,热邪灼津成痰,烁血为瘀,同时木旺克土,脾失健运,内生痰湿,痰瘀湿热互结,使病情复杂,缠绵难愈,同时湿邪为阴必伤阳生寒,也可出现寒湿内蕴之证。所以,在具体的治疗上,当分清湿热寒湿等病证,临床上,湿邪所引起的头晕主要有以下4类,不同的类型,症状表现及治法也不同。
(1)湿热壅阻证:
湿热所引起的头晕,临床较为多见,患者主要表现有:头晕有旋转感或摇晃感,头身困重如裹如蒙,伴有恶心呕吐或呕吐痰涎,身热不扬,午后更甚,腹胀难食,嗜睡,口中黏腻,口苦而渴,颜面部易出油,汗出不透而黏,大便塘垢而滞,或小便不利,尿如米泔等症。舌象主要为舌苔黄腻。对于湿热所致眩晕,当以清热利湿治疗,可选用葛根芩连汤加减辨治。
(2)痰湿蒙塞证:
患者多有头晕有旋转感或摇晃感、漂浮感,头身困重如裹如蒙,呕吐痰涎,神志淡漠,口中黏腻,口苦而渴,颜面秽垢不洁,大便塘垢而滞,或小便不利,或胃中嘈杂不适,泛酸,舌淡苔水滑,边有齿痕等表现。治宜清热利湿化痰,可用蒿芩清胆汤加减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3)湿邪夹瘀证:
患者主要表现为:头晕有旋转感或摇晃感、漂浮感,头身困重如裹如蒙,或伴有头痛,痛有定处,经久不愈,面色晦黯,舌紫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治疗当以利湿化瘀,可选用三仁汤合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
(4)寒湿内蕴证:
这一类临床上较为少见,患者有头晕目眩,头身困重如裹如蒙,伴有恶心呕吐或呕吐痰涎,或伴恶寒,头身疼痛,胸脘痞闷,纳少腹胀,大便溏泻,舌体胖大,苔白腻滑润等症。治当温阳化湿,可用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加减辨证调理。
实际上,湿气重所引起的头晕目眩,症状复杂多变,病因也常有虚实夹杂,在临床上,很大一部分中老年患者自诉整日昏昏沉沉,头脑不清爽,行走如踩棉感,反复发作,长期不愈,故此,在实际的治疗上理应结合患者自身的情况,辨证用药。
比如之前的一位男性病友,55岁,自述头晕症状出现3年多,最近3个月加重来就诊,严重时会有恶心呕吐或呕吐痰涎的表现,头晕发作时,行走摇晃不稳,头重如裹,晚上睡眠不实,白天精神、体力一般,有记忆力减退,大便略干、量少,排便困难,小便色黄等表现。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年。观其舌,可见舌质暗红,舌尖红甚,苔薄白。中医辨证为湿热壅阻,清窍失和所致眩晕。给予葛根芩连汤加减清利湿热,化瘀开窍治疗,方用葛根,黄芩,夏枯草,黄连,丹参,珍珠母,菊花,天麻,益母草,连翘,蝉蜕,麦冬,决明子。
本方中葛根辛凉,不但清热生津,升阳止晕,与诸苦寒药配伍还能辛开苦降,黄连、黄芩、连翘清热利湿解毒。该患者湿热蕴滞筋脉经络之中,气血运行不畅,湿热上扰清窍,清窍失养,加之有高血压病史,欲成动风之证。故以丹参、益母草活血化瘀,天麻、珍珠母平抑肝阳,夏枯草、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同时具有降血压作用,菊花、蝉蜕清肝明目,平抑肝阳。麦冬滋阴防热邪伤阴,诸药配伍,共达清热利湿,清肝明目,化瘀开窍之功。
以上相关内容表述望能让更多朋友受益,有需要交流的朋友也可通过点击我头像进行私信。
【声明】:
1、本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2、在任何情况下,文章中的资讯仅供读者参考之用,读者不应单纯依靠本文而取代个人的独立判断。对于因使用、引用、参考本文内容而导致损失、风险及纠纷,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眩。《《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眩晕与肝关系密切。《灵枢,卫气》认为“上虚则眩”,《灵枢·口问》说:“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明代张景岳在《内经》“上虚则眩”的理论基础上,对下虚致眩作了详尽论述,他在《景岳全书·眩晕》中说:“头眩虽属上虚,然不能无涉于下。盖上虚者,阳中之阳虚也;下虚者,阴中之阳虚也。阳中之阳虚者,宜治其气,如四君子汤、……归脾汤、补中益气汤。阴中之阳虚者,宜补其精,如……左归饮、右归饮、四物汤之类是也。
昏眩。晕迷。眩晕。昏腾。旋晕。头昏脑胀。头昏脑眩。清代李用粹《证治汇外·卷一·中风》所说:“平人手指麻木,不时眩晕,乃中风先兆,须预防之。”《说唐》第66回:“秦王众将,略略少些,却也泻得头昏眼花,手足疲软。”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一折:“愁则愁兴阑删嚥不下交欢酒,愁则愁眼昏腾扭不上同心扣。” 叶圣陶《未厌集·小病》:“在略感昏腾的海程里,在家属的散漫而亲热的聚谈里, 叔嘉 并不觉得什么异样。”宋 文天祥《与吉守李寺丞芾书》:“适头目受病,旋晕不可耐,不得已载舟兼舆以归。”宋 欧阳修《乞出第一札子》:“缘臣疾患累日,气血虚乏,头目昏眩,不能久立。” 骆宾基《乡亲--康天刚》四:“康天刚回到火房,颓然坐在炉口的矮脚凳子上。仿佛……现在他确是疲倦而且昏眩了。” 郭鹏《刘亚生》:“我当时仍然觉得像是被谁兜头打了一拳,感到一阵昏眩,闭住眼睛老半天,才稳住了身子。”《丹溪心法·头眩》:“眩者,言其黑晕转旋,其状目闭眼暗,身转耳聋,如立舟船之上,起则欲倒。”《医学从众录·眩晕》:“眩,昏乱旋转也。” 《伤寒明理论·头眩》:“眩为眼黑。”《证治汇补·眩晕章》:“眩者言视物皆黑。” 鲁迅《呐喊·社戏》:“其中有一篇,大意仿佛说,中国戏是大敲,大叫,大跳,使看客头昏脑眩,很不适于剧场。” 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四章:“ 阿艾在半晕迷中把初生的婴儿接了过去。” 《剪灯馀话·贾云华还魂记》:“夫人亦眩晕思卧,乃先就榻。惟 娉 率诸婢收拾器皿,锁闭门户。”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地震》:“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医宗金鉴·内治杂证法·眩晕》:“伤损之症,头目眩晕,有因服克伐之剂太过,中气受伤,以致眩晕者。” 清 昭连 《啸亭续录·王功伟》:“﹝王富顺﹞尝病眩晕,恒恐毙於道途,每出行,必小纸书其姓名居址,以防颠仆。” 郁达夫《采石矶》二:“他觉得晴光射目,竟感觉得有些眩晕。” 眩晕,《内经》中有目眩、眩仆、眩冒、掉眩、眩转等不同称谓,且在证候病机方面有丰富的记载。如《素问·五藏生成篇》说:“徇蒙招尤,目瞑、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阴,甚则入肝。”《灵枢·口问》说:“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内经》关于眩晕的论述为后世医家辨证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汉代张仲景虽未立眩晕专篇,但有多处对眩晕证治进行了阐述,如《伤寒论》中有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金匮要略》中有“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等。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有所补充与发挥,《千金要方》中专立“风眩”门,《全生指迷方》中述及眩晕有“发则欲呕,心下温温”、“目瞑不能开”等症,《严氏济生方》则谓“所谓眩晕者,眼花屋转,起则眩倒是也”,“目眩运转,如在舟车之上”。自古以来,医家著作均对其论述颇多,经典的包括《内经》及《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等。《内经》称眩晕为“眩冒”。发病原因为肝肾亏虚,上气不足,肝阳化风,外邪入侵,与运气有关所致。其中《素问.至真要大论》曾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说明了由于各种风症而发生眩,都属于肝经。《灵枢.大惑论》又言:“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人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入手腼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论述了风邪入脑,则发生脑转头晕,眼目眩晕。《灵枢.口问》:“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论述了气虚则清阳不展而至眩。后世张仲景对其并未有专论,仅有“眩”“目眩”“头眩”等描述,散见于《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之中。其病因为外邪侵袭太阳,阳气郁而不得伸展,或邪郁少阳,上干空窍,或肠中燥屎,浊气攻冲于上,或胃阳虚,清阳不升等方面所致。拟治了苓桂术甘汤、小半夏加茯苓汤、泽泻汤、真武汤等经典方药,为后世治疗眩晕奠定了基础。《素问》有“头眩、掉眩、徇蒙招尤”之称,《灵枢》称眩冒、目眩。最早提出“眩晕”一词者为宋代陈无择。《素问》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 海论》也有“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的记载。《景岳全书》:“无虚不能作眩,当以治虚为主,而酌兼治标”。甚至称“眩晕一证,虚者居其八、九”。《扁鹊心书》:此证因冷痰聚于脑,又感风寒,故积而不散,令人头旋眼晕,呕吐痰涎,老年人宜服附子半夏汤,少壮人宜服半夏生姜汤。若用凉剂则临时有效,痰愈凝而愈固,难以速效矣。此即所谓头风证,故有冷痰聚脑,又感风寒之说,若头晕则纯属于虚,盖肝虚则血不上荣,肺虚则清阳不运,肾虚则厥成颠疾,心虚则火炎浮越。风虚痰火,间或有之,至于头风虚证不少,不可不知。《内经》对其涉及脏腑、病性归属方面均有记述,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眩晕与肝关系密切。《灵枢,卫气》认为“上虚则眩”,《灵枢·口问》说:“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灵枢·海论》认为“脑为髓海”,而“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认为眩晕一病以虚为主。汉代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发病的原因之一,为后世“无痰不作眩”的论述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且用泽泻汤及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眩晕。宋代以后,进一步丰富了对眩晕的认识。严用和《重订严氏济生方·眩晕门》中指出:“所谓眩晕者,眼花屋转,起则眩倒是也,由此观之,六淫外感,七情内伤,皆能导致”,第一次提出外感六淫和七情内伤致眩说,补前人之未备,但外感风、寒、暑、湿致眩晕,实为外感病的一个症状,而非主要证候。元代朱丹溪倡导痰火致眩学说,《丹溪心法·头眩》说:“头眩,痰挟气虚并火,治痰为主,挟补气药及降火药。无痰不作眩,痰因火动,又有湿痰者,有火痰者。”明代张景岳在《内经》“上虚则眩”的理论基础上,对下虚致眩作了详尽论述,他在《景岳全书·眩晕》中说:“头眩虽属上虚,然不能无涉于下。盖上虚者,阳中之阳虚也;下虚者,阴中之阳虚也。阳中之阳虚者,宜治其气,如四君子汤、……归脾汤、补中益气汤,……阴中之阳虚者,宜补其精,如……左归饮、右归饮、四物汤之类是也。然伐下者必枯其上,滋苗者必灌其根。所以凡治上虚者,犹当以兼补气血为最,如大补元煎、十全大补汤诸补阴补阳等剂,俱当酌宜用之。”张氏从阴阳互根及人体是一有机整体的观点,认识与治疗眩晕,实是难能可贵,并认为眩晕的病因病机“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详细论述了劳倦过度、饥饱失宜、呕吐伤上、泄泻伤下、大汗亡阳、晌目惊心、焦思不释、被殴被辱气夺等皆伤阳中之阳,吐血、衄血、便血、纵欲、崩淋等皆伤阴中之阳而致眩晕。秦景明在《症因脉治,眩晕总论》中认为阳气虚是本病发病的主要病理环节。徐春甫《古今医统·眩晕宜审三虚》认为:“肥人眩运,气虚有痰;瘦人眩运,血虚有火;伤寒吐下后,必是阳虚。”龚廷贤《寿世保元·眩晕》集前贤之大成,对眩晕的病因、脉象都有详细论述,并分证论治眩晕,如半夏白术汤证(痰涎致眩)、补中益气汤证(劳役致眩)、清离滋饮汤证(虚火致眩)、十全大补汤证(气血两虚致眩)等,至今仍值得临床借鉴。至清代对本病的认识更加全面,直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阴阳诊断的方式,不管是阴阳家写的,常常会读到,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阴阳气要流行,气体要流转,气体流转不顺畅,里面有任何的东西堵塞住。 阴中要有阳,阳中要有阴,手背为阳,手掌为阴,赤白肉际的地方为阴阳交接的地方,摸到手掌是热的,手背是凉的,这是正常,这是其一。其二,手掌与额头进行比较,手掌是温的,额头是凉的,这是正常。这就是阴阳诊断的方式。 阴中的阳往外走的现象,手掌是热的,这个热透过手掌传到手背上,阳本应藏在阴里面,其阳往外越,所以手背也是热的。 如果来判断病在退,当病人吃了药以后,手背上的热慢慢向指头方向退,额头也开始慢慢地从烫变温,这就提示病在退,药有效。 有的手背是冷的,手掌也是冷的,一看手的颜色,黄白黄白的,这表示内里的寒太盛,前面说过,手掌的颜色正常是粉红色,粉红色的来源,是心脏与肺正常的结果,肺为白色,心为红色,一点点的红与很多的白混在一起的颜色,这就是触诊与望诊。 中医的诊断,简单实用,对人体没有任何的伤害,西医的诊断,全是仪器,什么X光,CT,核磁,靠的是激光穿透人体,有的为了进一步的显影,还要打显影液,还有什么穿刺,做什么活检等等,各种手段对人体的伤害,想想到害怕,长期做检查的人,没有病都会搞出病来。所以,在微信里常会流传一句话,西医让你明明白白的死,中医让你迷迷糊糊的活。 中医有很多的诊断,判断病人已经生病的时候,西医的机器还检测不出来。中医发现手掌冷,脚冷,额头热,就开始下手治疗了,这叫上工治未病。 我们知道,肺比心脏要大很多,心火不足的时候,也就是心阳不足,肺中寒盛,血不能充盈四肢,所以四肢冰冷,所以,表现出来的颜色就是肺的颜色,白色很多,心的颜色,红色很少,手掌上就出现了淡红色。 有的人盗汗很严重,手握紧拳头,就会有水珠,从小到大一直这样,这种情况,去西医检测,一切正常,当说你正常的时候,当然就不会用药了,但是在中医来看,这也是阴寒很盛,这就要靠生附子来驱寒,当病人吃完一个礼拜以后,手掌的汗就会停掉,但是手掌还是很冰冷,继续吃生附子,一直吃到手掌变温热,身体什么症状都没有了,这就是上工治未病。 心阳不足的时候,心一直在不断的跳动,当阳不足的时候,肺气没有办法把心阳往下压到小肠去,这个时候,心阳的热就往上走,所以头面是烫的,就会出现上热下寒的现象。当出现上热下寒的现象的时候,我们会用石膏泡附子煎在一起。 有一种病人上面热,燥渴,脚又是冰冷的,很想喝冰水,还有一种人纯粹是里寒的,这种人不口渴,也不想喝冰冷的,常常不会想到要喝水,这就是里寒很盛。所以,中医不管他是什么病,祛里寒,唯一的药就是靠生附子。生附子与泡附子的区别就是泡附子是固表阳,没有办法祛里寒,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医生用泡附子祛里寒,泡附子用了很多,里面还是寒的。 尿毒闰的病人泡附子用到30克。而生附子只用到12克,用生附子的时候,一定要用到8克的干姜和20克的炙甘草,这就是四逆汤,四逆汤把里寒去掉,手冷就要靠桂枝12克。 我们会遇到一种情形,肾衰竭的病人,也就是尿毒症,尿毒症的病人,西医就是透析,一直到死,很可怜。中医可不可以治疗,答案是肯定的,可以治疗。 在初期的时候,病人发病之前,一定有两个症状,一个是极度的瞑眩,再一个就恶心呕吐很厉害,极度的瞑眩与恶心呕吐产生的病机。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叫正常,肺为金,肾为水,金生水为正常。 肺把水送入到肾脏,肾脏把过滤掉的废水送给膀胱,肾主收纳,肾能够受纳,就不会有问题。如果肾出了问题,不受纳肺提供的水,但是肺不断的提供水,肾又不接收,于是就堵在了肾的上方如图: 肾与肺之间是胃,堵在肾上方的水越来越多,多到顶到胃,这时候,病人开始恶心呕吐,吃什么都吐,不吃也吐,当水继续往上淹的时候,到了膈中,也就是横膈膜这个地方,这个时候,病人就会造成晕眩。 我们在治疗的时候,分两部分来治疗,肾脏不能收纳水,当水堵在胃的下方的时候,我们开真武汤就可以,当水堵在横膈膜的时候,产生了头晕瞑眩的时候,就用五苓散。 在风水,实水,脾水,水肿的时候,我们不会用五苓散,用的是越婢汤加白术或者是防已黄芪汤,防已茯苓汤,身上有黄水,用黄芪苦酒汤。 五苓散与真武汤配合在一起,桂枝,白术,茯苓,猪苓,炮附子,白芍,泽泻,生姜,这就是急救 肾衰竭的方子 。经方里面,当用炮附子的时候,一定是用生姜,用生附子的时候,一定是用干姜,这一点很重要。尿毒的病人,吃什么都吐,就是吃这个汤剂不吐。 当一个病人,脸色黑的,恶心呕吐,这就是尿毒证,这不是吃坏肚子的呕吐,吃坏肚子的会上吐下泻,食物中毒的话, 大黄甘草汤 证。 当病人吃这个药的时候,肾就已经开始受纳水了,我们治疗肾,要治疗根,所以要把心脏强好,治肾一定要强心,强心要靠生附子,生附子的时候就要加干姜,关于干姜有干姜甘草汤和干姜附子汤,在排水的时候就不要加甘草,因为甘草本身会蓄水,所以,真武汤,五苓散这些方剂是看不到炙甘草或者是甘草。 当我们把病人的水排掉以后,不恶心呕吐了,也不晕眩了,这个时候就可以用炙甘草,这就是经方的灵活运用,所以,在应急的时候不能用炙甘草,用干姜和生附子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