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多宝鱼鳃病博士论文

多宝鱼鳃病博士论文

发布时间:

多宝鱼鳃病博士论文

止雪肠鳃康,拌料投喂,三天就好,用过的都知道好用,赛有渔的。

鱼的腮病种类很多,不少养鱼户因为分辨不清具体鳃病种类,盲目用药,不仅会贻误治疗时机,还造成药害。因此,在防治鱼类鳃病时,应查颜观鳃,准确诊断,及时治疗。1、细菌性鳃病。病鱼鳃丝发黑,粘液增多,挂满污垢,严重时鳃丝腐烂露出骨条。发生细菌性鳃病,应立即加注新水,用超菌净克/立方米处理老水,杀灭病菌,并开增氧机。此外,投喂杀菌药饵或用三黄粉加抗生素类药物拌料投喂。2、霉菌性鳃病。病鱼鳃丝发黑并着生菌丝。常发生于高温季节水质老化的池塘。治疗时,可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并将病鱼销毁处理;二氧化氯对霉菌性鳃病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发病严重的鱼池还需大量换水,以改良水质。3、原虫性鳃病。病鱼在晴好天气集群上浮水面,似缺氧浮头状,喂食时不上料台或吃一会就散开,继续浮于水面,食欲明显减退,生长缓慢。掀开病鱼鳃盖可见组织增生,粘液增多,常和细菌性鳃病并发。秋片入越冬池或春片分池时,用硫酸铜加高锰酸钾(5:2)克/立方米全池泼洒;或用硫酸铜加硫酸亚铁(5:2)克/立方米全池泼洒。4、吸虫类鳃病。病鱼急躁不安,常跃出水面,或在吃食过程中“炸营”,鳃丝肿胀、粘连。用敌百虫克/立方米全池泼洒;或用超菌净 克/立方米全池泼洒,也可用漂白粉、氯杀宁、鱼康二氧化氯等杀菌剂全池泼洒;值得注意的是,用药后隔天须注入部分新水,以助于鱼类恢复食欲。5、出血性鳃病。由于水质不良,蓝藻大量滋生,水中氨含量过高,受化学污染、杀虫剂等的刺激,病鱼鳃微血管产生器质性病变,形成动脉瘤。大量换水或施水质改良剂调节水质,可防止继发性细菌感染。6、营养性鳃病。病鱼鳃丝弯曲,鳃小片曲屈、萎缩,排列不整齐。合理配制饲料,做到氨基酸平衡,不饱和脂肪酸、钙磷、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及多项营养指标的平衡;切莫片面追求高蛋白、高营养;在饲料中注意增加泛酸和其他多种维生素的含量以补充营养,维护鱼类健康。

治疗鱼鳃病通常采用盐浴法。准备一个容器,倒入原缸的水,并且用氧气泵给它爆氧。往水中加入适量的盐,浓度控制在千分之八左右,然后就可以把鱼儿放进去了,一般要连续浸泡48个小时。浸泡一天要要注意观察,看看鱼鳃的动作是否正常,如果恢复正常就可以捞出放回了。一、鱼鳃病的治疗方法治疗鱼鳃病通常采用盐浴法。准备一个容器,倒入原缸的水,并且用氧气泵给它爆氧。往水中加入适量的盐,浓度控制在千分之八左右,然后就可以把鱼儿放进去了,一般要连续浸泡48个小时。浸泡一天要要注意观察,看看鱼鳃的动作是否正常,如果恢复正常就可以捞出放回了。二、为什么会得鳃病1、细菌感染:细菌性鳃病是最常见的一种,患病后鳃丝的粘液会增多,而且颜色发黑。这种疾病多半和水质不好有关,因此需要调节水质,定期换水改善,并往阳光中倒入呋喃唑酮来治疗,投喂饵料时可以拌入一些抗生素药物。2、寄生虫:寄生虫引起的鳃病多在春季高发,致病的寄生虫有车轮虫、鳃隐鞭虫以及斜管虫等。患病后鱼儿的食欲下降,生长缓慢。想要治疗的话,需要用硫酸铜搭配高锰酸钾浸泡,但要注意控制药量。3、营养不良:如果鱼儿的鳃丝弯曲,鳃小片排列不整齐,则说明是缺乏营养引起的鳃病。这个时候要做的是更换饲料,同时注意搭配,确保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以及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均衡。

多宝鱼养殖鳃病论文

水质调控 养殖多宝鱼水质是关键点,多宝鱼时冷水性鱼,适宜生长温度在10-23度之间,在15-19度之间生长最为快速。在养殖期间要适当的加大水循坏量,能达到很好的排污效果,促进水质干净清洁。另外也要创建一个高溶氧的环境,高溶氧的环境有利于多宝鱼的生长,还能提高它的抗应激反应,减少鱼病的发生几率。 育苗选购 育苗也是多宝鱼养殖的关键点,好的育苗决定多宝鱼以后的经济收益,购买时要尽量选择5公分以上的鱼苗,购买鱼苗的地方一定要正规。鱼苗要做到外表光滑、流畅,外表不能有损失,不能残疾,不要鱼身暗淡,且有白化现象的鱼苗,这种鱼苗是带有病的。再看鱼鳃的情况,看看鳃丝是否整齐,看背部有没有寄生虫。 养殖密度 多宝鱼的养殖密度要根据鱼的生长阶段和养殖规模来判断,养殖密度过大,不宜管理,还易引发疾病,造成鱼的大批量死亡;养殖密度过少,不利于水质管理,浪费养殖场地,产量低,收益少。所以在养殖时一定要注意这个养殖密度,不过过密和过少,保持适当的养殖密度,才能将疾病的风险降到最低,才能将收益最大化。 投喂管理 多宝鱼在人工养殖时一定要保证饵料的新鲜性,不要喂食变质或霉变的饵料,另外投喂时一定要定时定量。在夏季和秋季温度较高时,水温开始上升,这时多宝鱼摄食、消化能力得到提高,处于一个快速生长的时期,这时就要加大饵料的投喂,使其快速生长。一般每天要投喂3-4次,由于正午温度过高,它的食欲会下降,所以在早晚进行加大投喂量,避开高温时期。 疾病防治 水温上升,虽然是多宝鱼快速生长的时期,但同时也是疾病爆发时期,这时要着重的关注疾病防治工作。要定期对水体进行消毒处理,仔细观察,发现病害后,先将病鱼隔绝,然后对水体消毒,在判定是哪种疾病,对症下药。

多宝鱼本身是没毒的,只是人为给它加了“毒”,如:防鱼病投喂的药,消毒鱼池使用的消毒液,鱼在搬运过程中也要消毒,以防鱼体在搬运时受伤引起感染。所有这些措施都会使鱼体内有药物的沉积,对人体产生危害。

要及时对水源进行清理,而且要喂养一些饲料,也要及时进行体检,这样才可以防止多宝鱼出现疾病。

养殖多宝鱼的朋友很多,但真正通过养殖多宝鱼赚大钱的朋友就不是很多了。想要更多的通过养殖多宝鱼赚钱,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养多宝鱼的养殖知识,以及对多宝鱼后期市场行情和销售技巧都要有一定的了解,有了这些多宝鱼养殖的相关知识保驾护航,通过养殖多宝鱼赚钱就变的更容易了。

病原为虹彩病毒,通常由于摄食带有该病毒的饵料鱼而感染发病。

病鱼鳃丝贫血,呈暗灰色;鳍基部肌肉组织和脊椎骨沿线组织出现淤血,严重者整个身体呈现皮下弥漫性出血而发红;血液稀薄,凝固性差;胃肠壁呈点状出血;摄食力减弱、活力下降、呼吸困难、散群分布。感染初期死亡较少,但出现明显症状后很快死亡,属亚急性死亡。

该病以秋冬季(8~12月份)水温在18℃左右为高发季节,从苗期、养成期到亲鱼培育期都有发生,流行范围遍布整个山东沿海大菱鲆养殖区域,累积死亡率较高。

该病以预防为主,避免投喂冰冻或不新鲜杂鱼,以防将病毒和其它病原引入养殖系统,一旦发现病鱼,应及时将其隔离。死鱼应掩埋或者焚烧销毁,并用漂白粉或高锰酸钾等对养殖系统进行全面消毒。该病目前尚无完全有效治疗方法。

VEN病毒未分离成功.所以诊断主要靠血液涂片用瑞特氏染色剂或瑞特一吉姆萨染色剂或单用吉姆萨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包涵体,用电镜观察到病毒粒子即可确诊。

细胞核有的是正常的,有的则空泡化或水肿状坏死,甚至完全溶解。感染严重的鱼的红细胞90%-100%含有包涵体。但白细胞不受影响。红细胞受到严重破坏者可引起死亡。病鱼红细胞比容降低,约为2%-10%,血液凝固性差,甚至完全不凝固。病鱼对溶氧不足很敏感,血液中的Na十和K十的调节能力明显降低。病鱼容易继发性感染细菌病导致症状复杂的急性死亡。

多宝鱼弧菌病研究论文

症状病鱼体表退色,鳍基部和鳍膜随后出血,鳞片脱落,形成溃疡,肛门红肿,眼球突出,眼内出血,眼球变白,混浊,肠道白浊,腹部膨胀,解剖鱼体肝、肾、脾、肠出血发炎。病情分析属常见疾病,海水鱼类的均有发生,发病原因,水、底质污染,密度过大,饵料低劣。防治控制养殖密度,保持水、底质优良,发现病鱼用氯霉素或光暴灵或鱼康宁加鱼多维连服三到五天,外用溴氯海因或二溴海因泼洒,过三小时再用水产神二号泼洒,连用二次。

弧菌是尾部带一鞭毛的革兰氏阴性菌,对虾偷死、肠炎、生长缓慢、白便与弧菌存在极大的关系。

病原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发病初期,在背部出现局部性红肿,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灶中间产生黄色脓状物,最后表皮出现黄白色、圆形溃疡性伤口。溃疡伤口多集中在鱼的躯干部肌肉厚实的地方,可形成深窝。严重时伤口可洞穿整个鱼体,伤口处充满脓状物。该病多见于养成期。[8]对策:加强常规管理,勤换水、吸污,防止出现残饵,保障良好水质;适时分池,调整养殖密度;出现病症时,及时将病鱼隔离;用“高浓度复合戊二醛”全池泼洒进行药浴,连续处理3天,每天药浴时间在8小时以上。同时在饵料中添加“溃疡平”内服,每日两次,连喂3天~5天为1个疗程。[8]白便症病原为大菱鲆弧菌和溶藻胶弧菌。病鱼体色变暗,腹部下凹,不摄食或吞食后吐出,挤压腹部可见白便从肛门流出,有时肛门处拖带稠的白色粪便。因此,发病时池底经常会发现黄白色条状物。该病常见于育苗期和养成期,其感染率及死亡率均较高,能引起长期性慢性死亡,养殖过程中常与腹水病状并发。[8]

池塘残饵、死藻、底泥中吸附着大量弧菌,当养殖动物摄食这些腐殖质时,弧菌会随之进入体内,抢夺养殖动物新陈代谢的养分,同时导致炎症和组织的溃烂、坏死或萎缩等;

鱼类烂鳃病研究论文

流行情况烂鳃病是鱼类主要传染病之一。每年3月下旬至10月为流行期,草鱼鱼种易感染,死亡率较高。该病发生的原因,是由于鱼池沉积过多的腐殖质,为该病原体繁殖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可能因鱼种的鳃组织被寄生虫破坏后,病菌乘机侵入所致,流行广。发病原因鱼烂鳃病的病原体为柱状屈挠杆菌。一般是由鱼体与病原菌直接接触而引起,尤其是鱼的鳃部遭到机械损伤后更易感染。引发鱼类烂鳃病的病因主要有三种:一是细菌——鱼害粘球菌引起细菌性烂鳃病;二是真菌——鳃霉引起的鳃霉病;三是寄生虫引起的各种鳃病,包括原生动物、粘孢子虫、指环虫和中华蚤引起的各种鳃病。病鱼症状常见症状:鳃丝呈粉红或苍白,继而组织破坏,黏液增多,带有污泥,严重时鳃盖骨的内表皮充血,中间部分的表皮亦被腐蚀成一个圆形或不规则的透明小窗。软骨外露,常离群独游,行动缓慢,体色变得暗黑,头部更甚。病鱼往往因呼吸受阻,窒息而死,死亡率较高。1、由鱼害粘球菌引起的细菌性烂鳃病,鳃丝腐烂,严重时鳃软骨外露,并且常带有污泥,鳃盖内侧表面充血,中央表皮常被腐蚀成一个圆形透明的小洞,俗称“开天窗”。2、由真菌引起的鳃霉病,病鱼鳃部呈苍白色,有时有点状充血或出血现象。此病常使鱼暴发性地死亡,镜检会发现鳃霉菌丝。3、由寄生虫引起的鳃病:①原生动物的大量繁殖和骚扰,使鱼的鳃部产生大量的粘液,严重影响鱼的呼吸,因此浮头时间较长,严重时体色发黑,离群独游,漂浮水面。②粘孢子虫引起的鳃病一般在鳃的表皮组织里有许多白色的点状或块状胞囊,肉眼容易看到。③指环虫引起的鳃病显著浮肿,鳃盖微张开,粘液增多,鳃丝呈暗灰色,镜检可见长形虫体蠕动。④中华蚤引起的鳃病,鳃丝末端肿大发白,寄生许多虫体,并挂有蛆状虫体,故有“鳃蛆病”之称。诊断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可作出初步诊断。用显微镜检查,鳃上没有大量寄生虫及真菌寄生,看到大量细长、滑动的杆菌,可作出进一步诊断。治疗方法1、细菌及真菌性烂鳃病:①富氯或二溴海因全池泼洒,重症隔日再用一次。②同时配合用鱼复宁、大蒜素、鱼血停按的比例拌饲投喂3-6天。2、寄生虫引起的烂鳃病:①用强效杀虫灵或菌虫杀手泼洒,其浓度为。②内服渔经虫克,连喂2次。每百斤饲料配药200克。③用复方增效敌百虫每亩150克泼洒。预防措施1在操作时要轻快避免鱼体受伤;2放苗时要用药水进行浸泡消毒;3养殖过程中定期对池塘进行消毒。

添加胆汁酸600-800g,连续五天拌料投喂。五天后可见鱼体明显好转,死亡逐渐减少。当草鱼发生细菌性烂鳃疾病时,会使用抗生素防治疾病,细菌被抗生素杀灭后会产生大量的内毒素,内毒素可引起肝脏的损伤。胆汁酸通过结合或分解肠道内的内毒素,阻止内毒素通过肠粘膜屏障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减少肠道对内毒素的吸收,防止内毒素对肝脏乃至鱼体的危害。另外,胆汁酸在代谢过程中,会有一部分随粪便排出体外,在大肠段,胆汁酸可以有效的控制肠道的pH值,抑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肠道常在菌的增殖。另外,对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等呼吸道常见菌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草鱼患了烂鳃病以后,要先将一部分旧水换掉。此时水中还有细菌,可以用硫酸铜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泼洒全池消毒。然后,要在草鱼的食物中掺入一些烂鳃灵,来为它们治疗。连续喂药饵几天,病情就会好转。此外,为了防止水中还留有一部分的细菌,可以用二溴海因、漂白粉等再次给鱼池消毒。一、草鱼烂鳃病是什么原因在养殖草鱼的时候,草鱼有时候比较容易生病。比如烂鳃病,这种病在草鱼1-2岁的时候最常见。从具体的季节来看,这种病是高温季节的常见疾病之一,而且危害比较严重。这种病属于细菌性疾病,是细菌侵入引起的。草鱼得这种病的原因就是体表的鳞片或者皮肤受伤,细菌得已侵入草鱼的身体。具体来看导致草鱼体表受伤的原因是比较多的,有可能是因为草鱼之间互相打架造成的损伤,也可能是被寄生虫刺伤了,也可能是在捕捞时造成的机械损伤等。二、草鱼烂鳃病怎么治疗1、换水消毒:草鱼在出现烂鳃病的症状之之后,要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危害进一步扩大。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换水,将一部分旧水抽出,换入一部分新水。此时,水中还会残留一部分有害的细菌,因此还需要用一些药物来杀菌。可以用的药物比较多,比如硫酸铜溶液、硫酸亚铁溶液等,需要全池泼洒。2、药物治疗:然后就是在草鱼的饲料中掺入相应的药物治疗这种病,可以用烂鳃灵等专门的药物,效果很好,因为它们是专门针对烂鳃病设计的药物。3、二次消毒:在症状缓解之后,为了防止水中还有一部分细菌,可以再进行消毒,比如用二溴海因、漂白粉等。4、之后的预防:在之后的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预防这种病,尤其是在高温天气的时候。需做好定期消毒的工作,并且注意监测草鱼的状态。

草鱼细菌性烂鳃病论文

问题一:草鱼的烂鳃病怎么治? 一、对症施治 1、准确诊断,找出病因。诊断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弄清病原是什么,不能仅仅凭症状判断。比如赤皮病、打印病,虽然发病部位不同,但都由细菌引起,在用药治疗时可选用同样的药。烂鳃病发病部位相同,但发病的原因不一定相同,如细菌、原生动物和甲壳类均可以引起烂鳃病,虽然症状相同,却不能用相同的药物和相同的方法治疗。 2、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①每一种药物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要根据病原体的特性进行选择。如细菌性疾病可选用抗生素,寄生虫性疾病可选用染料类、重金属类、有机杀虫剂类等药物。对水体中的病原体可选用卤素类、生石灰、福尔马林等药物。②鱼药的选择应本着安全(无致畸、致癌、致突变)、有效(高效、速效、长效)、经济、方便、不重复的原则。③鱼类疾病往往是几种病并发,应分清主次,进行综合防治。 二、择时用药 1、鱼药的使用效果,尤其是全池泼洒药物的效果与养殖池的水质条件密切相关。①常用杀菌药和杀虫药的药效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强,有些杀虫剂的毒副作用也会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强。如硫酸铜的毒性与水温关系很大。当水温在35℃以上时,全池泼洒硫酸铜很容易造成鱼类中毒。②水体pH的不同将直接影响、改变药物在水体中的溶解度、离解度和分子结构,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如果用漂白粉消毒时,养殖水体pH在以下时只用1克/米3。当pH在8以上时,则需要用4倍的药量。③水体溶氧往往间接影响药物的作用。当水体缺氧时,鱼类处于应激状态,对药物的敏感性有所增强。如硫酸铜在高温缺氧条件下,其毒性就变得极大,即使常规用量,也会导致鱼中毒、死亡。 因此,一般应在晴天上午11时前或下午3时后用药,雨天停用,阴天效果差。夏季高温天应避开中午时刻,可在上午9时前或傍晚进行,要注意雷雨天气、低气压和清晨溶解氧较低时不泼药(增氧剂除外)。酸性药物宜上午9-10时施用,碱性药物宜下午3-4时施用。 2、根据鱼患病的情况把握好最佳治疗时机,并且要坚持按疗程用药。①鱼发病初期开始治疗效果快,用药量小,还能迅速控制病情蔓延。②治病时疗程要足,不可随意停药。一般对寄生虫病,使用杀虫药物1-2天为一个疗程。细菌性、病毒性疾病一般要用3-5天为一个疗程,或待鱼停止死亡后再继续投喂1-2天,间隔7-10天再进行巩固。用敌百虫治疗鱼鲺,能有效杀灭池中鲺的成虫、幼虫,但对产附于池壁、水草上的鲺虫卵却损害不大。鲺卵在间隔一段时间后(因水温而异,半个月至一个月不等),又孵化成幼、成虫,危害鱼类。因此在防治鲺病时,就要间隔一段时间重复施药。③应考虑病原的生态习性以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例如锚头鳋幼虫早晨或傍晚在水表层活动,此时用药效果好。④治疗鱼病时也应考虑药饵与普通饵料的使用次序,投药前先投一些没有拌药的饵料,使体质健壮的鱼先吃30分钟左右,然后再投喂药饵,使游动迟钝的病鱼吃到药。如池中草鱼较多时,在其他鱼生病时,为确保病鱼吃到足够的药饵,则可先投草料,再投喂药饵。预防鱼病时,应先停止喂食1-2天,再投药饵。 三、适量用药 1、使用药物时首先要确定用药剂量。由于药物疗效受到药物本身质量(如有效成分含量)、鱼的健康状史、水温、pH值、有机物含量、使用方法等多种因子影响,因此确定用药剂量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子。例如漂白粉的施用量是在含氯30%的条件下确定的,市售漂白粉的含氯为15%-27%,有的更低,使用前要用化学分析碘量法或漂白粉有效测氯器测定有效含氯量,没有达到30%的应按比例增加用量,避免浓度低,效果不理想,或浓度高出现中毒。 2、计算某养殖池的用药总量应根据不同的给药方式分别确定:外......>> 问题二:草鱼的细菌性烂鳃病 流行情况:该病流行于4-10 月份,鱼种至成鱼均可感染。该病常与赤皮病、肠炎病并发,俗称“老三病”。临床症状:患病鱼游动异常,独游或散游,食欲减退,易到水上层游动,张口呼吸,严重时呼吸困难,开增氧机后仍在水面游动。体色发黑,头部最明显,鳃盖骨的内表皮往往充血、发炎、糜烂,呈现“开天窗”状。鳃丝肿胀,末端腐烂,呈白鳃或花鳃状,有较多粘液,易附着污物。鉴别诊断:要注意与寄生虫性烂鳃病鉴别诊断,可通过镜检观察有无寄生虫进行鉴别。治疗:用1 次20%二氧化氯,按每亩水深1m100-125g 的用量全池泼洒,内服药使用10%氟苯尼考粉,按每kg 鱼体重 的用量拌入饲料中投喂连续投喂4-6d。 问题三:草鱼细菌性烂腮怎么办? 通常的办法也是最简单的办法放少量粗盐就可以搞定。 复杂点的可以用呋喃西林或者痢特灵进行药浴,注意用量克/升。 直接投入水中也可以。 问题四:草鱼烂鳃用什么药特 烂鳃病,是草鱼常见三大病害之一,可分为粘细菌性烂鳃病,原生动物烂鳃病和中华鲺烂鳃病3种。病因不同,用药也不一样。在无显微镜检查的情况下,怎样区别3种鳃病呢?根据它们的病灶部位、发病鳃丝颜色、发病时间各不相同,可通过以下'三看'进行区别。 看病灶部位 尽管烂鳃病病灶都在鳃上,但病因不同,病灶所在部位也不同。粘细菌引起的烂鳃病,天盖'开天窗',即鳃盖内表皮被腐蚀成半透明的小窗;原生动物引起的烂鳃病,鳃瓣淤血,多粘液,鳃丝尖端往往腐烂成半月形;中华鲺引起的烂鳃病,鳃丝末端肿大,并挂有蝇蛆。 看鳃丝颜色 粘细菌引起的烂鳃病,鳃线、鳃丝呈黄白色;原生动物引起的烂鳃病,鳃丝呈红色;中华鲺引起的烂鳃病,鳃丝呈白色。 看发病时间 粘细菌引起的烂鳃病流行时间最早和最晚在4月到10月;原生动物引起的烂鳃病集中在7、8、9月,中华鲺引起的烂鳃病多在6月到10月。 判别了烂鳃病,用药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粘细菌引起的烂鳃病,每公顷用生石灰20~30公斤,或漂白粉1公斤,全池泼洒;原生动物引起的烂鳃病,每公顷用硫酸铜公斤和硫酸亚铁公斤混合泼洒;中华鲺引起的烂鳃病,每公顷用晶体敌百虫100~150克,兑水全池泼洒。 问题五:草鱼鱼身烂鳞病怎么治 阿莫西林。用于治疗细菌性烂鳃病、白皮病、白头白嘴病、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肠炎、打印病、竖鳞病等,药浴浓度25~40mg/L,时间为1~2小时,每天一次,连续三天。鳍肌注,剂量为25~50mg/kg体重,每日一次,连续3天 问题六:淡水草鱼烂腮病如何治疗?没办法撒漂白粉想知道怎么能不影响水质而能治疗的方法?最好简单治病效果好的、 买鱼药。 问题七:草鱼烂鳃病好之后池塘用什么调水最佳 一、对症施治 1、准确诊断,找出病因。诊断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弄清病原是什么,不能仅仅凭症状判断。比如赤皮病、打印病,虽然发病部位不同,但都由细菌引起,在用药治疗时可选用同样的药。烂鳃病发病部位相同,但发病的原因不一定相同,如细菌、原生动物和甲壳类均可以引起烂鳃病,虽然症状相同,却不能用相同的药物和相同的方法治疗。 2、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①每一种药物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要根据病原体的特性进行选择。如细菌性疾病可选用抗生素,寄生虫性疾病可选用染料类、重金属类、有机杀虫剂类等药物。对水体中的病原体可选用卤素类、生石灰、福尔马林等药物。②鱼药的选择应本着安全(无致畸、致癌、致突变)、有效(高效、速效、长效)、经济、方便、不重复的原则。③鱼类疾病往往是几种病并发,应分清主次,进行综合防治。 二、择时用药 1、鱼药的使用效果,尤其是全池泼洒药物的效果与养殖池的水质条件密切相关。①常用杀菌药和杀虫药的药效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强,有些杀虫剂的毒副作用也会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强。如硫酸铜的毒性与水温关系很大。当水温在35℃以上时,全池泼洒硫酸铜很容易造成鱼类中毒。②水体pH的不同将直接影响、改变药物在水体中的溶解度、离解度和分子结构,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如果用漂白粉消毒时,养殖水体pH在以下时只用1克/米3。当pH在8以上时,则需要用4倍的药量。③水体溶氧往往间接影响药物的作用。当水体缺氧时,鱼类处于应激状态,对药物的敏感性有所增强。如硫酸铜在高温缺氧条件下,其毒性就变得极大,即使常规用量,也会导致鱼中毒、死亡。 因此,一般应在晴天上午11时前或下午3时后用药,雨天停用,阴天效果差。夏季高温天应避开中午时刻,可在上午9时前或傍晚进行,要注意雷雨天气、低气压和清晨溶解氧较低时不泼药(增氧剂除外)。酸性药物宜上午9-10时施用,碱性药物宜下午3-4时施用。 2、根据鱼患病的情况把握好最佳治疗时机,并且要坚持按疗程用药。①鱼发病初期开始治疗效果快,用药量小,还能迅速控制病情蔓延。②治病时疗程要足,不可随意停药。一般对寄生虫病,使用杀虫药物1-2天为一个疗程。细菌性、病毒性疾病一般要用3-5天为一个疗程,或待鱼停止死亡后再继续投喂1-2天,间隔7-10天再进行巩固。用敌百虫治疗鱼鲺,能有效杀灭池中鲺的成虫、幼虫,但对产附于池壁、水草上的鲺虫卵却损害不大。鲺卵在间隔一段时间后(因水温而异,半个月至一个月不等),又孵化成幼、成虫,危害鱼类。因此在防治鲺病时,就要间隔一段时间重复施药。③应考虑病原的生态习性以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例如锚头鳋幼虫早晨或傍晚在水表层活动,此时用药效果好。④治疗鱼病时也应考虑药饵与普通饵料的使用次序,投药前先投一些没有拌药的饵料,使体质健壮的鱼先吃30分钟左右,然后再投喂药饵,使游动迟钝的病鱼吃到药。如池中草鱼较多时,在其他鱼生病时,为确保病鱼吃到足够的药饵,则可先投草料,再投喂药饵。预防鱼病时,应先停止喂食1-2天,再投药饵。 三、适量用药 1、使用药物时首先要确定用药剂量。由于药物疗效受到药物本身质量(如有效成分含量)、鱼的健康状史、水温、pH值、有机物含量、使用方法等多种因子影响,因此确定用药剂量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子。例如漂白粉的施用量是在含氯30%的条件下确定的,市售漂白粉的含氯为15%-27%,有的更低,使用前要用化学分析碘量法或漂白粉有效测氯器测定有效含氯量,没有达到30%的应按比例增加用量,避免浓度低,效果不理想,或浓度高出现中毒。 2、计算某养殖池的用药总量应根据不同的给药方式分别确定:外用药(全池泼洒或浸浴......>> 问题八:草鱼的细菌性肠炎病 流行情况:该病可危害多种淡水鱼类,流行水温18-30℃,常与赤皮病、烂鳃病并发。临床症状:病鱼食欲下降,散游,腹胀, *** 红肿,剖检可见肠壁充血发炎,肠壁弹性差,肠腔内没有食物,粘液较多。鉴别诊断:应注意与病毒性肠炎和寄生虫性肠炎进行鉴别诊断。病毒性肠炎发病急,肠道充血、具光泽、弹性;寄生虫性肠炎剖检或镜检可见肠壁或肠腔里有虫体;而患细菌性肠炎病:肠糜烂、无光泽、弹性。治疗:对发病水体用10%聚维酮碘溶液,按水体60ml/m3 浓度全池泼洒;按每kg 鱼体重添加 三黄散,与饲料拌匀后内服连续投喂3-5d。

病原 是由鱼害粘球菌引起的鱼病,菌体细长,粗细基本一致,两端钝圆。一般稍弯曲,有时弯成圆形、半圆形、V形、Y形。较短的菌体通常是直的。菌体长短很不一致,大多长2~24微米,个别长37微米,宽0.8微米。菌体无鞭毛,通常作滑行运动或摇晃颤动。病症 病鱼鳃丝腐烂带有污泥,鳃盖骨的内表皮往往充血,中间部分的表皮常腐蚀成一个圆形不规耻的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在显微镜下观察,草鱼鳃瓣感染了粘细菌以后,引起的组织病变不是发炎和充血,而是病变区域的细胞组织呈现不同程度的腐烂、溃烂和“侵蚀性”出血。另外有人观察到鳃组织病理变化经过炎性水肿、细胞增生和坏死三个过程,并且分为慢性和急性两个类型。慢性型以增生为主,急性型由于病程短,炎性水肿迅速转入坏死,增生不严重或几乎不出现。流行情况 细菌性烂鳃病主要危害当年草鱼种,每年的7~9月为流行盛期。1~2龄草鱼发病多在4~5月。防治方法1:(1)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2)用漂白粉在食场挂篓。在草架的每边挂密篓3~6只,将竹篓口露出水面约3厘米,篓装入100克漂白粉。第2天换药以前,将篓内的漂白粉渣洗净。连续挂3天。(3)每100千克鱼,每天用鱼复康a型,拌饲料投喂,一天1次,连喂3~6天。防治方法2:(1)用二氧化氯全塘消毒,200-250g/亩.米(2)混饲鱼每千克体重拌饵投喂10~15毫克氟苯尼考(按5%投饵量计,每千克饲料用氟苯尼考~克),一日1次,连用3~5日。

  • 索引序列
  • 多宝鱼鳃病博士论文
  • 多宝鱼养殖鳃病论文
  • 多宝鱼弧菌病研究论文
  • 鱼类烂鳃病研究论文
  • 草鱼细菌性烂鳃病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