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36

燕园小西
首页 > 学术期刊 > 老子思想研究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饿魔娃娃

已采纳

老子与道家现今讲“道”首先想到的是身穿道袍手持宝剑的道教道士形象。如果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略感兴趣,你就会想到先秦诸子百家中的道家。无论道教还是道家论起理论起源都绕不开《老子》,这部又名《道德经》的经典。而这部经典的作者就是东周的“国家图书馆管理员”--老子。史记记载老子姓李名耳,生于公元前571年,长于孔子。孔子曾求道于老子,论语记载:“子曰:'鸟,吾知其能飞;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矢曾。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汉初道家皆称”黄老“,黄帝与老子并称,共被世人推崇。魏晋玄学兴盛共推庄老,老子又与庄子站在时代的顶端。唐初帝王家以老子为祖先,老子被王室推崇备至,以入神坛。老子在历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其所著5000字《道德经》更是流传广泛。现代通行版本多源于魏晋时期著名玄学大家王弼所注版本。近年随着马王堆帛书和郭店楚简的出土,给我们展现了更古老的《道德经》版本。虽细微处略有不同,但主体内容大致相仿。谈及老子思想,王弼《老子指略》言道:”《老子》之书,其几乎可一言而蔽之。噫!崇本息末而已矣。“崇本息末就是要从本源解决问题,从根本杜绝危害的发生。做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其实崇本的思想也被孔子所推崇”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由此也可见,先秦诸子虽各有所见,但很多思想还是互通有无的。老子为了”崇本“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办法,比如”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或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再或“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等等。这种以退为进的处理方式确实从理论上可以杜绝“争”,“盗”,“心乱”,“争贤”,“轻死”等问题,但毕竟处理方式过于消极。不至天下无可救药的地步道家难得昌盛。南怀瑾先生谓道家为“药店”,正是因为道家这种崇本息末之极致的地步可以救世,可以在死地求生。东晋十六国五胡乱华之际,北方处于异族统治,民不聊生,但当时北方的世家大族没有以身殉国,而是自保以图强。外于异族周旋,内修自身,终于最后以盛唐再临华夏。抗日时期,面对强大的对手我党没有力争一城一地之得失,而是保全主力,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的,终于重创其根本,取得最后的胜利。可以说在特殊的环境下,崇本息末,有所保有所舍,是可以起到起死回生,力挽狂澜的所用的。限于篇幅和个人能力,只在这一点上管中窥豹。其书博大精深,若精读细读,一生未必可以致极。但仅略有所得,就可令人豁然开朗,有所顿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谈到国学,我们还有太多的道路要走。

101 评论

文燕大侠

我国人民大部分是自利的,因此我国人民的现状是有好处只为自己但不为他人,一味向社会索取。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我国家庭的教育不到位,再者,我国社会的风气与氛围不能说太好,导致了我国人民素养问题。但如果我国社会提高了我国人民的素养也会相应的提高。社会是由家庭组成的,而家庭是由人构成的,要提高国民素养,就应先提高家庭的整体水平,来提高社会的水平,二者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我国国民文明素养是与社会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要提高人文素养,单个教育不是很难,有狠心的父母放手让有能而勤快的老师去教导,方法正确、小孩子听话,从小长大,自然就会水到渠成。每个单个家庭就是社会的细胞,联合起来就是社会。可是......全民嘛,有很大的难度咯。中国当代的社会结构、文化土壤对全民的人文素养提高很有限制。社会上的贫富悬殊,社会价值观重财而轻才。有识之士很少得到重视,只要相关知识能谋取金钱、地位的,才会得到赏识。这是文革遗留下来的历史垃圾,社会由尊师重道,彼此同心合意建立新中国倒退为彼此利用,彼此勾心斗角,彼此批斗,彼此不合作,彼此不信任。既然需要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那么我们就得接纳再教育的成果。就是要接纳50年代末、60年代和70年代初,这二十多年来出生的一代人,除非是这一代人里偶然出现的奋发自强、自学、然后再去读大学的个别少数精英以外,其人文素养大体上就如解放前的贫下中农的水平了,这就是在教育的成果。这群非精英的一代人,和一群没有接受再教育的人们,同属劫后余生的余民。这群人里,极少人重视人文素养,因为人文素养那是代表四旧,那是代表右派、那是代表反动、那是代表资本主义、那是戴四块表......自从所谓的、相对的开放、改革以后,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三样东西上面:钱、权、外国的居留权。文化土壤要向“快食文化”、“罐头文化”、“改良文化”倾斜。如此的国策,如何能缔造良好的土壤来提高全民的人文素养呢?如此的国家、如此的国民如何培养重视人文素养的下下一代呢?既然整个社会都鄙视人文素养,单个有志之士安能螳臂挡车?现在有一个社会现象,就是打着提高全民的人文素养有关的幌子赚钱。举例说,某某人说《论语》、某某人说《庄子》......她的幌子是要提高人们对古文明的兴趣,可是她歪说《论语》、曲解《庄子》,差点把孔夫子气得跳出坟墓和她理论、周庄也差点被她气得复生告她毁谤了。可是这样的一个令孔子很着急、庄子很生气的人,居然是文化超女、《时代杂志》上所说的中国文化人。坦白地说,人家当文化超女也是想出出名、只不过是挣挣钱钱嘛,把孔子、庄子这些有名望的人捡出来充充门面,无可厚非;可是这样就被其他国家的人当为中国唯一文化人了,还有十个博士出来抗议呢,哈哈哈,这样的文化土壤,如何才能提高全民的人文素养呢?呵呵呵......如何才能提高全民的人文素养?并非是束手无策,只不过是现在的实际环境所限,时机不成熟。因为这是牵涉中国全民意识形态上的改变和文化的重新定位,所以内容就变得很敏感, 个人的品位与修养是在长期的学习,生活,工作中逐渐形成的。 提高个人的品位,首先要提高个人的文化艺术的素养,提高审美的眼光,提高鉴赏文化艺术的水平,在文化艺术的养分中熏陶,是从俗到雅的渐变过程。 提高个人的修养,其中已经包含了人的高品位,修养是人生的生活方法,生活策略,无论在意识和行动中,无论在顺境或逆境,始终贯穿有理,有节,含蓄,包容,诚信,热情,自信的美德。简言之一生都在“修身养性”。 何其善哉,何其难哉! 一般可以通过以下五个阶段: 1.输入各种美的信息 家长可以简单传授一些审美的知识、理论和自己审美、饮赏美的经验等等,再在这些知识的指导下,引导孩子接触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初步培养认为美的能力,使他能对各种美的信息表示关注。 2.进入审美状态 孩子在审美过程中欣赏大自然美好,听一首乐曲,接触一个美的行为。一方面体验着审美的愉快感,培养了感受美的能力;一方面和自己的想像、情感和理解十分和谐地融合,成为一种审美享受,同时培养着鉴赏美的能力。 3.升华为审美意识,经常以审美的角度去看、去听、去想 审美状态反复出现,长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在自己的审美经验中留下深深的印痕,不断提高评价美的能力,接着就会向高层次升华,追求更为丰富,高雅的审美对象和产生更为高层次的审美要求。 4.完善审美心理结构 完善审美心理结构,也就是指审美素养的全面提高,表现为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全面增强这两方面。 审美感受能力包括审美的感知、想像、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因素。其中,审美鉴赏能力形成的前提,则是树立高尚的审美理想,把握正确的审美标准,具有高度的审美修养。 创造美的能力是指”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能力。 5.提高全面素质,形成完善人格 提高智能素质、品德素质、审美素质和身体素质,是美育的延伸阶段,也是完美人格塑造的最后阶段。 当前,之所以那议家长要特别重视美育,就是因为美育对提高全面素质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它能”以美促健“,最终能使孩子形成较为完善的人格。

318 评论

相关问答

  • 韩非子的管理思想研究论文综述

    韩非子的管理思想 韩非是战国时韩国的贵族,生活在战国末期,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各国都进行过变法,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和法制制度都已经初具规模。韩非的老师是儒学大师

    伯符仲謀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研究朱熹思想论文

    "格物致知"原出于《礼记·大学》。 《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皆以"格物致知"为前提,即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致知在格物"。

    薄荷kokoro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论语与孔子思想研究论文的结论

    关于孔子思想的研究论文 对于孔子思想,大家的了解到底有多少呢?下面就随我一起去阅读关于孔子思想的研究论文,相信能带给大家帮助。 论文摘要: 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因材

    飞龙在天wxd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孔子的政治哲学思想研究论文

    孔子的经济思想研究 职场孔子智慧:领导不是这样当地更多孔子思想研究的文章,请参考

    我爱吃酸甜苦辣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研究孔子思想的论文

    关于孔子仁义的论文 “仁”是孔子思想的中心观念,仁的人生哲学思想是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儒家学说得以确立其主流文化地位的依据。“仁”作为道德观念虽不是孔子

    修中圈儿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