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95

黑犬黑犬97
首页 > 学术期刊 > 通讯技术论文1500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神仙鱼左倾45

已采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讯事业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在通讯改革中的作用尤其明显。下面是由我整理的,谢谢你的阅读。

浅谈计算机技术在通讯技术中的应用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讯事业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在通讯改革中的作用尤其明显。本文首先介绍了通讯发展的几个重要改革,介绍了计算机技术在其中的相关应用,最后以第三代行动通讯为例,介绍了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

通讯技术分为光通讯和电通讯两大类,而电通讯又分为有线通讯和无线通讯两个大的方面。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通讯事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我国通讯业改革取得的重大发展,离不开计算机技术在改革中的广泛应用。本文即从我国通讯改革的具体过程,介绍计算机技术的具体应用。

1 我国通讯发展的重要改革及计算机技术的相关应用

寻呼机开启了个人即时通讯的时代,1983年9月,上海用150MHz频段开通了我国第一个模拟寻呼系统,次年5月1日,广州用150MHz频段开通了我国第一个数字寻呼系统,程控中文电报译码机通过鉴定并推广使用。2007年3月初,中国联通公司停止经营北京等30省市的198/199、126/127等无线寻呼服务,我国的寻呼网路完成其历史使命。寻呼机作为我国通讯技术的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其发展过程中,计算机技术功不可没。程控中文电报译码机的发明,就不乏计算机技术的深入应用。计算机程式语言在其控制方面的作用极其明显。

1987年,我国开始引入模拟蜂窝移动通讯系统,即第一代移动通讯技术,中国选择了英国的900MHzTACS标准,从蜂窝移动系统引入开始,它就以超过人们预期的速度发展,使用者数从1987年的700户到1995年的520万户。目前移动通讯技术已经经历了模拟蜂窝移动通讯系统的第一代,GSM技术为代表的第二代到中国移动TD-SCDMA网路的第三代。

通讯改革中的另一个重要的事件是我国大容量程控交换机的研制成功。它是将使用者的资讯和交换机的控制,维护管理功能预先变成程式,储存到计算机的储存器内。当交换机工作时,控制部分自动监测使用者的状态变化和所拨号码,并根据要求执行程式,从而完成各种交换功能.通常这种交换机属于全电子型,采用程式控制方式,因此称为储存程式控制交换机,或简称为程控交换机。控制部分是程控交换机的核心,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外部使用者与内部维护管理的要求,执行储存程式和各种命令,以控制相应硬体实现交换及管理功能。程控交换机控制装置的主体是微处理器,为了更好的适应软硬体模组化的要求,提高处理能力及增强系统的灵活性,目前程控交换系统的分散控制程度日趋提高,已广泛采用部分或完全分散式控制方式。可见,计算机技术之一的微处理器技术等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

网路通讯是通讯改革的大势所趋。目前网路通讯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我国现有的网民占世界第一,人们通过网路来通讯的方式越来越被广泛接受。网路通讯作为通讯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采用的计算机技术就更为广泛。集中式计算机网路、分布计算中介软体技术、嵌入式计算机技术、资料库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等计算机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计算机技术与网路技术的融合是网路通讯的重要特征。

2 现代通讯领域中的计算机应用

我国现代通讯领域改革的重要方向是第三代无线移动通讯技术、光纤通讯等。计算机技术在新一代程控机、移动基站等装置的研制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前者为例,介绍计算机技术在其中的具体应用。

第三代3G无线移动通讯技术与前两代的主要区别是在传输声音和资料的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缝漫游,并处理影象、音乐、视讯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资讯服务,同时也要考虑与已有第二代系统的良好相容性。宽频上网、视讯通话、手机电视、无线搜寻、手机购物等行动通讯功能的实现,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这些功能的实现,首先需要一个功能强大的移动终端,也就是3G 手机。而3G 手机的实现,必须有计算机技术里的嵌入式微处理器技术和嵌入式作业系统技术、驱动程式设计技术、应用程式开发技术。如ARM微处理器在移动终端上的广泛应用,Window CE嵌入式作业系统以及国产的Do-easy作业系统等,这些作业系统在手机终端上的应用,才使得手机

的智慧化水平得到提高,才可能有3G通讯的实现。另外,以无线搜寻为例,搜寻引擎技术这项 计算机技术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的搜寻引擎如目录式搜寻引擎、机器人搜寻引擎、元搜寻引擎等,无一不是计算机技术的结晶。以前者为例,目录式搜寻引擎以雅虎、搜狐为代表,它对Web上的网站进行分级分类,在资料库中根据内容的不同对各个页面加以简短的描述,是对关键字和分类关键字进行匹配。手机购物的实现,也离不开网站设计等计算机软体开发技术。另外一方面,行动通讯公司的各种 应用系统也离不开计算机技术。以中国行动通讯为例,中国移动国际漫游清算系统,主要负责对已批价过的国内GSM漫游话单、国内模拟TACS漫游话单、国际GSM漫游来访话单和国际G SM漫游出访话单进行收集、检错、分拣,按归属省/国际运营者合并下发话单,并按照漫游话单归属地转发到相应的各省计费中心、国际清算中心或各国际运营者。其应用控制系统ACS是中国行动通讯集团自主开发的中介软体产品。它采用了/D/+技术、J2EE技术、CORBA技术等,这些计算机软体技术,为中国移动的正常运转,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其他方面如行动通讯公司的各类网站、移动基站的研制、通讯协议的定制,都会用到大量的计算机技术,由于篇幅的原因,在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3 结束语

中国的通讯改革从有线电话到无线通讯、从“大哥大”到“3G”,从无 网路技术到网路通讯的极大普及,计算机技术在其中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上面只是计算机技术在通讯改革中应用的几个方面。可以预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 发展,通讯与计算机的 联络会越来越紧密,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

点选下页还有更多>>>

351 评论

格子女77

通信技术论文范文篇二 浅析量子通信技术 【摘要】量子通信作为既新鲜又古老的话题,它具有严格的信息传输特性,目前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被通信领域和官方机构广泛关注。本文结合量子,对量子通信技术以及发展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量子;通信;技术;发展 对量子信息进行研究是将量子力学作为研究基础,根据量子并行、纠缠以及不可克隆特性,探索量子编码、计算、传输的可能性,以新途径、思路、概念打破原有的芯片极限。从本质来说:量子信息是在量子物理观念上引发的效应。它的优势完全来源于量子并行,量子纠缠中的相干叠加为量子通讯提供了依据,量子密码更多的取决于波包塌缩。理论上,量子通信能够实现通信过程,最初是通过光纤实现的,由于光纤会受到自身与地理条件限制,不能实现远距离通信,所以不利于全球化。到1993年,隐形传输方式被提出,通过创建脱离实物的量子通信,用量子态进行信息传输,这就是原则上不能破译的技术。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受环境噪声影响,量子纠缠会随着传输距离的拉长效果变差。 一、量子通信技术 (一)量子通信定义 到目前为止,量子通信依然没有准确的定义。从物力角度来看,它可以被理解为物力权限下,通过量子效应进行性能较高的通信;从信息学来看,量子通信是在量子力学原理以及量子隐形传输中的特有属性,或者利用量子测量完成信息传输的过程。 从量子基本理论来看,量子态是质子、中子、原子等粒子的具体状态,可以代表粒子旋转、能量、磁场和物理特性,它包含量子测不准原理和量子纠缠,同时也是现代物理学的重点。量子纠缠是来源一致的一对微观粒子在量子力学中的纠缠关系,同时这也是通过量子进行密码传递的基础。Heisenberg测不准原理作为力学基本原理,是同一时刻用相同精度对量子动量以及位置的测量,但是只能精确测定其中的一样结果。 (二)量子通信原理 量子通信素来具有速度快、容量大、保密性好等特征,它的过程就是量子力学原理的展现。从最典型的通信系统来说具体包含:量子态、量子测量容器与通道,拥有量子效应的有:原子、电子、光子等,它们都可以作为量子通信的信号。在这过程中,由于光信号拥有一定的传输性,所以常说的量子通信都是量子光通信。分发单光子作为实施量子通信空间的依据,利用空间技术能够实现空间量子的全球化通信,并且克服空间链路造成的距离局限。 利用纠缠量子中的隐形量子传输技术作为未来量子通信的核心,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量子力学,由两个光子构成纠缠光子,不管它们在宇宙中距离多远,都不能分割状态。如果只是单独测量一个光子情况,可能会得到完全随机的测量结果;如果利用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进行测量,只要测量一个光子状态,纵使它已经发生变化,另一个光子也会出现类似的变化,也就是塌缩。根据这一研究成果,Alice利用随机比特,随机转换已有的量子传输状态,在多次传输中,接受者利用量子信道接收;在对每个光子进行测量时,同时也随机改变了自己的基,一旦两人的基一样,一对互补随机数也就产生。如果此时窃听者窃听,就会破坏纠缠光子对,Alice与Bob也就发觉,所以运用这种方式进行通信是安全的。 (三)量子密码技术 从Heisenberg测不准原理我们可以知道,窃听不可能得到有效信息,与此同时,窃听量子信号也将会留下痕迹,让通信方察觉。密码技术通过这一原理判别是否存在有人窃取密码信息,保障密码安全。而密钥分配的基本原理则来源于偏振,在任意时刻,光子的偏振方向都拥有一定的随机性,所以需要在纠缠光子间分设偏振片。如果光子偏振片与偏振方向夹角较小时,通过滤光器偏振的几率很大,反之偏小。尤其是夹角为90度时,概率为0;夹角为45度时,概率是,夹角是0度时,概率就是1;然后利用公开渠道告诉对方旋转方式,将检测到的光子标记为1,没有检测到的填写0,而双方都能记录的二进制数列就是密码。对于半路监听的情况,在设置偏振片的同时,偏振方向的改变,这样就会让接受者与发送者数列出现差距。 (四)量子通信的安全性 从典型的数字通信来说:对信息逐比特,并且完全加密保护,这才是实质上的安全通信。但是它不能完全保障信息安全,在长度有限的密文理论中,经不住穷举法影响。同时,伪随机码的周期性,在重复使用密钥时,理论上能够被解码,只是周期越长,解码破译难度就会越大。如果将长度有限的随机码视为密钥,长期使用虽然也会具有周期特征,但是不能确保安全性。 从传统的通信保密系统来看,使用的是线路加密与终端加密整合的方式对其保护。电话保密网,是在话音终端上利用信息通信进行加密保护,而工作密钥则是伪随机码。 二、量子通信应用与发展 和传统通信相比,量子通信具有很多优势,它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并且不需要传统信道,量子密码安全性很高,一般不能被破译,线路时延接近0,所以具有很快的传输速度。目前,量子通信已经引起很多军方和国家政府的关注。因为它能建立起无法破译的系统,所以一直是日本、欧盟、美国科研机构发展与研究的内容。 在城域通信分发与生成系统中,通过互联量子路由器,不仅能为任意量子密码机构成量子密码,还能为成对通信保密机利用,它既能用于逐比特加密,也能非实时应用。在严格的专网安全通信中,通过以量子分发系统和密钥为支撑,在城域范畴,任何两个用户都能实现逐比特密钥量子加密通信,最后形成安全性有保障的通信系统。在广域高的通信网络中,受传输信道中的长度限制,它不可能直接创建出广域的通信网络。如果分段利用量子密钥进行实时加密,就能形成安全级别较高的广域通信。它的缺点是,不能全程端与端的加密,加密节点信息需要落地,所以存在安全隐患。目前,随着空间光信道量子通信的成熟,在天基平台建立好后,就能实施范围覆盖,从而拓展量子信道传输。在这过程中,一旦量子中继与存储取得突破,就能进一步拉长量子信道的输送距离,并且运用到更宽的领域。例如:在�潜安全系统中,深海潜艇与岸基指挥一直是公认的世界难题,只有运用甚长波进行系统通信,才能实现几百米水下通信,如果只是使用传统的加密方式,很难保障安全性,而利用量子隐形和存储将成为开辟潜通的新途径。 三、结束语 量子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作为现代科学与物理学的进步标志之一,它对人类发展以及科学建设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充分利用通信技术,整合国内外发展经验,从各方面推进量子通信技术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启建,金鑫,徐晓帆等.量子通信技术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分析[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09,4(5):491-497. [2]徐兵杰,刘文林,毛钧庆等.量子通信技术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研究[J].通信技术,2014(5):463-468. [3]刘阳,缪蔚,殷浩等.通信保密技术的革命――量子保密通信技术综述[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12, 7(5):459-465. 看了“通信技术论文范文”的人还看: 1. 大学通信技术论文范文 2. 通信技术毕业论文范文 3. 通信技术论文范文 4. 关于通信工程论文范文 5. 大学通信技术论文范文(2)

273 评论

迷茫的前途

近些年来,随着电脑科学和网路技术的发展,通讯技术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突飞猛进的进步,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论资料通讯技术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我国通讯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随着计算机网路的快速发展,为我国通讯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潜力,进而促进了资料通讯的发展。资料通讯就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资料通讯传输资料资讯必须要在传输通道的基础上进行,本文主要对资料通讯的工作原理、资料通讯技术方式和资料通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1资料通讯的工作原理

资料终端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分组型终端,另一类是非分组型终端。分组型终端包括各种专用终端装置,如计算机、数字传真机、使用者分组装拆装置、智慧使用者电报终端、专用电话交换机、使用者分组交换机、区域网、可检视文接入装置等;非分组型终端也是主要包括各种专用终端,只不过是以下几种,如个人计算机终端、使用者电报终端、可检视终端等。传输通道和资料电路终端装置共同组成了资料电路,如果传输通道为模拟通道,通常情况下,DCE就是调变解调器,其发挥着模拟讯号和数字讯号相互转换的作用;如果传输通道为数字通道,它的作用就是讯号和电平相互转换的作用。传输讯号的种类较多,有模拟传输讯号、数字传输讯号、有线通道、无线通道、专用线路、交换网线路等。

2资料通讯技术方式

资料通讯技术方式主要有电路方式、DDN、分组交换网、FR、ATM技术、ISDN。***1***电路方式。电路方式是资料通讯技术方式中较为简单的一个方式,它能够很简单的实现一点到另一点的资讯传递。电路方式就是当用户要求将资料传送出去时,交换机就在主叫使用者终端和被叫使用者终端之间接续一条屋里的资料传输通路,它是基于电话网电路交换的原理,这种传输通路是双向的。***2***DDN。DDN就是数字资料网。它可以进行资料通讯。一般而言,向用户提供专用的数字资料传输通道就采用DDN,或者向用户提供接入公用交换网的接入通道都可以采用DDN,这种方式不包括交换功能。数字资料网就是资料传输业务,其主要是利用光纤、数字微波、卫星等数位电路提供的。数字资料网可提供点对点、点对多点透明传输的资料专线出租电路,它主要是采用数字传输通道传输资料讯号的通讯网,可以为使用者传输资料、影象、声音等资讯。数字资料网基本组成单位就是节点,它是以光纤为中继干线网路。通过光纤连线各节点,进而构成网状的拓扑结构,通过资料终端单元,使用者的终端装置采用就近原则,与最近的节点相连。数字资料网比较适合在长时间有大量资料传送的场合应用。***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是一种交换方式,其形式主要就是储存转发。其进行储存转发需要传送的资讯主要是以分组为单位来进行,接收地址和传送地址的标识都需要每个分组资讯进行载入,虚电路的建立是传送资料分组之前所必须做的事情,然后按次序传送。对于分组交换技术而言,为了实现由交换式连线建立资料通讯链路的飞跃,主要根据资料通讯的特点采用了统计复用技术。分组交换技术覆盖了开放式系统互联模型得下三层协议在分子交换中,资讯从源点到终点得每一步都要进行大量的处理,建立帧头和帧尾,并检查资料资讯是否有错误。***4***FR。帧中继***FrameRelay***的发展是基于分组交换技术进行的。FR的另一个称呼就是快速分组交换技术,此技术用简化的方法在资料链路层用简化的方法传送和交换资料单元。***5***ATM技术。ATM非同步传输模式被ITU-T定义为未来宽频综合业务数字网的传递模式,其是一种快速分组技术。ATM方式采用分组交换中的虚电路的形式,同时在呼叫过程中向网路提出传输所希望使用的资源,网路根据当前的状态决定是否接收这个呼叫。ATM是支援B-ISDN服务的一种交换技术,也是新一代的交换和复用技术,其实际是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发展的产物。ATM综合了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优点,既具有电路交换简单处理的优点,又具有分组交换支援变位元率业务的优点,也就是说,此技术既支援实时业务和资料透明传输,由能对链路上传输的业务进行统计复用。下一代通讯网的交换和复用首选的技术就是ATM非同步传输模式。

3资料通讯的应用

资料通讯的应用主要分为有线资料通讯的应用和无线资料通讯的应用。***1***无线资料通讯的应用。首先,分组交换网的应用。一些增值资料业务主要是利用分组交换网的通讯平台来实现,如***业务、电子资料交换业务、传真储存转发业务、可检视文业务等。其次,帧中继技术的应用。对关于网资料访问和高速资料传输而言比较适合帧中继技术。帧中继技术的应用有一定的范围限制,其主要在区域网互联和高速主机环境下作为宽频网的资料***比较适用。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宽频ATM交换的发展。***2***无线资料通讯的应用。首先,移动资料通讯在业务上的应用。因此,一般将移动资料通讯的应用分为基本资料业务和专用资料业务。基本资料业务就是在一些基础性的应用,如***、区域网接入、传真等等;专用业务的应用就是在一些比较专业性上的应用,如行动通讯、GPS汽车卫星地位、计算机辅助排程、远端资料接入、舰队管理等。其次,移动资料通讯在工业及其他领域的应用。移动资料通讯在这些领域的应用可分为固定式应用、移动式应用和个人应用三种类型。

4结语

通讯网路向着综合业务数字网发展,资料通讯在军队中的应用促进了军队的发展,其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因此,对通讯资料还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便更能适应数字化、网路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文基.浅谈资料通讯及其应用前景[J].机械管理开发,2005***3***.

[2] 周斌.资料通讯与计算机网路的发展[J].资讯系统工程,2011***1***.

[3] 朱江山,李鸿杰,刘冰.浅谈资料通讯及其应用前景[J].黑龙江科技资讯,2007***1***.

[4] 王鹏.资料通讯技术及其应用前景[J].科技风,2009***2***.

115 评论

相关问答

  • 高技术通讯权威期刊

    中核心期刊的认定,目前国内比较权威的有两种版本《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另外,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也是比较权威的社科类数

    张家阿婆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农业科技通讯文章

    在各级公开出版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有价值的论文与科技文章130余篇。检索的部分文章主要有: 1]吴小红,刘延焱,孟庆平,綦玉梅,李冬梅。西瓜与夏玉米间套复种技术研

    萤火虫在哪里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高技术通讯期刊官网

    在中国有些比较好的杂志是直接EI或者SCI送检的,只要是被此杂志录用的文章,最终会被EI、SCI数据库收录。这只个数据库不是发表文章的地,发表的就去* 品 优

    李晓诗125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高技术通讯被踢出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2009)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

    Candy526368302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高技术通讯杂志官网

    [1]飞思科技产品研发中心.JSP应用开发详解(第二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2]吴以欣,陈小宁.JavaScript 脚本程序设计[M].北

    冰灵蜜蜜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