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123
1、主题思想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该书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这部小说所传达出的精神内涵,正是对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传统的自觉继承。2、创作背景《平凡的世界》是从1975年开始创作的,1988年5月25日完稿,而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文化背景是各种文学新思潮风起云涌,现代派、意识流等文学观念风靡一时,文学创作在形式和技巧上的求变求新令人目不暇接。与此相反,传统现实主义创作却受到“冷落” 。甚至有批评家认为,路遥的另一部小说《人生》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是落伍的,但路遥仍然坚持创作完成了这部小说。3、路遥简介路遥(1949—1992),原名王卫国,中国当代农村作家。1949年12月23日生于陕西榆林市清涧县石咀驿乡王家堡村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1969年回乡务农。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1980年发表《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
超超越越92
这个是综述,应该和研究现状有关。---------------------------------路遥研究综述之二(2009-03-06 08:59:16)标签:教育 分类:研究专栏 一九八六年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在《花城》第六期发表后,单行本相继在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一九八八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先后三次播出了《平凡的世界》,直接听众超过三亿。一九九一年三卷本《平凡的世界》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从一九八六年到路遥逝世,围绕着《平凡的世界》的现实主义写作手法以及作者对现实主义的新开拓和贡献、作品所具有的“史诗化”的美学特征和对于典型人物的典型特征的研究形成了第二次研究高潮。无论从作品的受众还是研究的深入程度来讲,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研究过程。首先这种研究是伴随着读者对作品的阅读和深入展开的,在当时《平凡的世界》广播剧播出之际,围绕这这部作品的人物形象及作品主人公孙氏兄弟的人物命运和作品主人公在逆境中所表现出的高贵品格在大街小巷形成了广泛的争议,一时之间,孙少平成为三亿多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这种基于文本的主人公研究虽伴随着肤浅与谬误,但这种群众性的次研究应该是值得重视的。对《平凡的世界》的深入研究的仍然是资深性的专业评论家和文学研究者。早在一九八七年《平凡的世界》第一部问世后,《小说评论》与《花城》编辑部在北京召开了国内著名评论家参加的座谈会,与会者认为“这是一部具有内在魅力和激情的现实主义力作”,“这部作品之所以被称为严格的现实主义作品,不仅在于作品展示的大量的生活细节、农村生活图画都相当逼真,而且在于作者精细刻画地刻画出了人物的心里、性格,写出了中国人民个体和群体的命运。”(《一部具有内在魅力的现实主义力作》,《花城》1987年第3期。)曾镇南认为“《平凡的世界》采用的创作方法,是严谨的现实主义。……他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既师承了我国当代文学中的杰出的前辈柳青写作《创业史》的那种特有的严谨、深刻、精于典型人物的创造和典型环境的烘托,又有自己的发展。”他还对《平凡的世界》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这种异常朴素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采取,决定于两个原因:第一,决定于作家对他所面对的时代和生活过来的世界的独特认识。第二,路遥的这种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彻底的朴素性,还决定于作家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本来面目的典型理解”,最后得出了这部小说“是现实主义的新创获” 的结论。(曾镇南:《现实主义的新创获——评<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小说评论》1987年第3期。)曾的评论鞭辟入里,逻辑严密,令人信服。李星一九九一年在《文学评论》第四期上针对三卷本《平凡的世界》荣获“茅盾文学奖”后发表了《在现实主义的道路上——路遥论》一文。并认为路遥“坚持了文学的现实性和当代性相统一的原则”、“小说的现实魅力就在于服务人生和取材于现实人生的统一”。白烨一九九一年发表于《文艺争鸣》第四期上的论文《力度与深度——评路遥<平凡的世界>》认为该小说“读后使人萦绕于怀的,无疑是普通人在时代变迁和苦难历程中昂扬不屈的生命力,以及由此隐含的对于民族传统的反思与批判,这是《平凡的世界》超越路遥以往创作并跻身于当代优秀长篇行列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基于作品文本的阐释,评论界认为小说主人公孙氏兄弟是对高加林形象的突破,进一步丰富了当代文学人物画廊。《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出版后的座谈会上,有评论家指出“孙少安、孙少平是《人生》中高加林形象的延续和裂变,他们是作家将高加林个性和灵魂的自生矛盾进行了调整和融合后而产生的新形象,孙少安更多的保留了优秀的传统精神和文化观念,孙少平则更多的接受了世界现代意识和文化形态的影响”。(《一部具有内在魅力的现实主义力作》,《花城》1987年第3期。)对于孙氏兄弟的性格和不同人生道路的选择评论界主要立足于其兄弟二人基于所受教育的不同而带来的对于世界的认识方式、传统与现代意识的结合与决裂、农业文明面对工业文明的焦虑和反思等方面对其不同的人生价值经行的阐发。其次是对于路遥作品的审美品格给予“史诗性品格”的新定位。在《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出版座谈会上与会者就认为这部小说具有“构思博大、气势恢宏的特点。不能说《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史诗性的作品,但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作家的追求赋予了这部作品以史诗性的品格……作家艺术构思和审美追求的指向,虽不能说已经写出了一部史诗,但却具有史诗的品格的”。(王愚:《直接经历着历史的人民》,1987年4月18日《人民日报》。)这是评论界首次把路遥的作品从对《人生》以“深沉”和“宏大”的美学特征提升到“史诗性品格”的美学特征上来。李星在一九八七年《花城》第三期上发表《无法回避的选择——从<人生>到<平凡的世界>》一文指出《平凡的世界》(第一部)是“诗与史的有机结合,又是诗的内容压倒诗的内容的不均衡体”。雷达的论文《史与诗的恢弘画卷》(《求是》1991年第17期)进一步分析了作品的内在特征后认为“抓住了两种最基本的结构力量,那就是史与诗:纵向的史的骨架与横面的诗的情致的融合,对社会历史走向的宏观的把握与对人物命运、心灵的微观透视的融合。没有史的骨架作品无以宏大,没有诗的情感作品难以厚重。总的说来,《平凡的世界》是通过人物命运的历史化和历史进程的命运化,力图概括我们当代生活中最大的思潮和某些本质方面。”同时,该阶段有一个显著的研究特点,那就是把一直以来只关注于对作品文本的结构开始有所转向与对作家自生创作心里机制的研究并取得了新的研究成果。一九八七年就路遥的创作心理,李星认为“作家的创作活动是作家依据自己的个性、气质、心理,面对前人无比丰富的文学传统的积极选择过程……正是作家无法回避的选择结果。这种选择既是作家主体性的主动,有具有某种无法回避的被动”。(李星:《无法回避的选择——从<人生>到<平凡的世界>》,《花城》1987年第3期。)李继凯一九九二年发表在《文艺争鸣》第三期上的《矛盾交叉:路遥文化心理的复杂构成》一文认为“地域或陕北文化、中国或民族文化、世界或人类文化这三个层次的文化构成,先后顺序层递地对他的文化心理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内化为他的文化心理的重要因素,从而由内而外的制约了他生活与文学理解与选择,写出了一系列属于路遥的作品。”肖云儒一九九三年发表于《延安大学学报》第三期上的《路遥的意识世界》一文,是目前路遥意识研究最为系统的专论。该文通过路遥的“苦难意识”、“土地意识”、“历史意识”、“伦理意识”、“哲学意识”、“悲剧意识”等多种意识的缜密分析,准确的把握了路遥的意识世界和心灵世界并同时提出“路遥的代表性作品,可以说集中了自己在历史转型期两个阶段的人生经历和心灵感受。因而路遥本人和他笔下人物的精神世界,将是我们了解这个重要历史阶段的重要的心灵记录和重要的精神史页。”综上,该阶段对路遥作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深入研究、作品所展现的美学特征以及对其作家创作心理机制的研究进一步确证了路遥在当代文学史的定位起到了重要作用。参考资料:
这个是综述,应该和研究现状有关。---------------------------------路遥研究综述之二(2009-03-06 08:59:16)标签
1、主题思想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该书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
这部书的主题思想就是普通人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改变世界,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平凡的世界就是说我们普通人的世界。
平凡中的伟大
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