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40

火焰天堂
首页 > 学术期刊 > 榆林学院论文检测系统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woshiyujiaolong

已采纳

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本科四年)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制四年。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丰富的语言文字知识,具有较系统的文学理论和美学修养、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为高级中学、党政企事业单位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开设的主要课程有: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写作、美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形式逻辑、中学语文教学法、社会学、行政管理学、中国传统文化精等。新闻学(本科四年)新闻学专业,学制四年。该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从事新闻工作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可以在各级新闻单位、政府机关和企业从事文字工作和新闻采写编辑的专门人才。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新闻采访与写作、报纸编辑、新闻摄影、网络传播、新闻出版法规、广电技术基础、英语、计算机基础等。政治经济与历史学系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四年)思想政治教育以师范教育为主,通过四年的学习,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教育观念、系统掌握思想政治专业理论知识,能够成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的教师及在党政机关、企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形式逻辑、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法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经济管理学、行政管理学等。历史学(本科四年)历史学专业以师范教育为主,通过四年的学习,旨在培养中学历史教师和档案管理、社会文化事业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开设的主要课程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当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历史文选、考古学、史学概论、中教法、社会学、公共关系学、法学概论、档案学、民法、旅游法规、导游基础等。管理学院旅游管理(本科四年)旅游管理专业,通过四年的学习,培养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管理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商业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信息系统、旅游学、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景区规划与管理、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导游业务、旅游政策与法规、旅游市场营销与策划、旅游文化学、旅游心理学。市场营销(本科四年)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综合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营销、教学及教研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开设的主要课程有: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商务谈判、统计学、经济法、市场调研与预测、管理信息系统、国际市场营销等。财务管理(本科四年)本专业旨在培养能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面向地方经济,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能较好的适应各类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经济法、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务筹建与会计、财务管理概论、高级财务管理、管理会计、财务策划与分析。数学与应用数学系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四年)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旨在培养面向二十一世纪,能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工作实践能力强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的中学数学教师。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函数论、几何学、代数学、物理学、概率与数理统计、微分方程、离散数学、拓扑学、数学史、数值方法与计算机技术、数学建模、初等数学研究、心理学、数学教育学等。计算机与网络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四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通过四年的学习,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培养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计算机教学和管理的专门人才。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电路基础、数字逻辑、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计算机系统结构、编译原理、软件工程、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可视化技术及应用、计算机安全技术。化学与化工化学(本科四年)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化学及化学相关的科学技术和其他领域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有机合成、仪器分析以及相关实验课等。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四年)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制四年。通过在校学习和生产实践培养学生煤化工、石油及天然气化工生产的能力,为榆林及毗邻省区国家级能源重化工基地输送合格的高级化工专门人才。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分离工程、化工传递工程、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天然气处理及加工工艺、化工设计概论等。油气储运工程(本科四年)培养具有扎实的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在石油企业和其它工矿企业、国家与省、市的发展计划部门、交通运输规划与设计部门、油气储运管理部门等从事油气储运工程的规划、勘查设计,项目管理和研究、开发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城市配气、油库设计与管理、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天然气管路输送、储运油料学、油罐及管道强度设计、腐蚀监测与防护、石油工业导论、机械设计基础、工业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基础等。物理与电气工程系物理学(本科四年)物理学专业通过四年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中学教师或与物理学有关行业的管理、应用、开发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普通物理学、普通物理实验、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与概率、数理方法、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量子力学、近代物理实验、固体物理、现代光学概论、计算机原理与应用、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电路与电子技术及相关实验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四年)本专业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开设的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机械制图、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学、电力拖动与控制、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基本技能实训等。土木工程(本科四年)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土木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与研究的高级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开设的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建筑工程制图、建筑工程测量、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地基基础、建筑材料、电工电子学、房屋建筑学、钢混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施工技术、项目组织与管理、工程招投标、建筑AutoCAD、基本技能实训等。外语系英语(本科四年)英语专业通过学生在校四年的学习,能系统掌握英语的基本知识,具有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和英语交际的能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中学教师和从事外语翻译工作等方面的人才。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综合英语、泛读、听力、口语、语音、语法、翻译、写作、教学法、语言学、英美文学史、英美文学选读、英美概况、词汇学、修辞学、跨文化交际学、商务英语等。生命科学生物科学(本科四年)生物科学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能从事现代生物科学教育的高、初中师资和能初步从事生物学研究及生物技术开发的中、高级专门人才。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植物生理、动物生理、人体解剖及生理、生物学教学法等。动物科学(本科四年)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技术经济、管理及相关学科知识,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动物生产及相关领域从事管理、教学、科研、生产、经营、推广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业科技人才。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基础生物化学、动物解剖学、动物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学、普通遗传学、动物育种学、动物营养学、饲料学、动物繁殖学、动物生产学、计算机应用、畜产品加工等。体育系体育教育(本科四年)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掌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学校体育工作规律,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能从事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专门人才。开设的主要课程有:体育理论、运动生理学、人体解剖学、体育保健学、田径、体操、球类、游泳、跆拳道、武术、健美操、生物化学等。艺术系美术学(本科四年)美术学专业培养的目标是使学生系统掌握专业基本理论和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和造型能力,胜任美术教学工作和其他行业与美术专业相关的工作。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素描、色彩、线描、美术史、艺术概论、速写、设计基础等。二年后分为国画、油画、艺术设计三个主修方向。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在三个专业方向中任选其一。音乐学(本科四年)音乐学专业通过四年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音乐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善于策划和组织与本专业相关的各类文化活动,培养能够在学校进行音乐教学的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能够在文艺团体和群文等单位工作的多方面艺术人才。开设的主要课程有:钢琴、声乐、乐理、视唱练耳、舞蹈、合唱指挥、中外音乐史、歌曲创作、手风琴等。艺术设计(本科四年)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学生通过四年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培训,能系统掌握现代设计理论,应用平面设计、主体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可在企、事业单位和相关部门从事设计工作。开设的主要课程:平面、立体、色彩三大构成、设计史、设计概论、设计软件应用(Coreldraw、photoshop、3DMAX)、三维动画设计、影视制作、网页设计、服装设计、现代广告设计、CI设计、包装设计等。社会科学系法学(本科四年)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能够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立法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关、律师事务所从事法律工作和初步科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行政法学与行政诉讼法学、商法学、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婚姻家庭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国际法学、知识产权保护法学、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西方法律思想史等。

289 评论

不让一个字注册

榆林学院2020年考研分数线为:文科类专业:综合类本科培养计划类别本科学位论文评审分数线为420分;专业类本科培养计划类别本科学位论文评审分数线为435分;理科类专业:综合类本科培养计划类别本科学位论文评审分数线为475分;专业类本科培养计划类别本科学位论文评审分数线为490分。

132 评论

FLYINGJOHNNY

榆林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就业方向众多,主要有:1、电子测控技术:从事电子设计、系统集成、架构设计、系统安装、维护和维修等。2、仪器仪表技术:从事仪器仪表设计、研发、生产、维护、服务等工作。3、机电一体化技术:从事机电一体化设计、制造、调试、检修、维护等工作。4、自动化技术:从事自动化控制系统、智能化装置、工业机器人等方面的设计、研究、实施等工作。5、物联网技术:从事物联网系统的设计、开发、安装、运行等工作。6、数控技术:从事数控机床、数控系统、数控软件、数控驱动等方面的设计、研发和应用工作。7、信息系统技术:从事信息系统安装、调试、维护、运维等工作。

121 评论

木雨大大雯

就业市场现在怎么样?这是很多学生都关心的问题。尤其是那些即将毕业的学生,想要选择一个未来前景好的专业。其实,就业市场现在并不是特别好,但是也不是特别糟糕。对于想要就业的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另外,还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专业。 榆林学院性质公办 榆林学院概况榆林学院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坐落在陕甘宁蒙晋接壤区国家重要能源化工基地、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基地——陕西省榆林市,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工、管、文、理、农、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院校,是榆林市唯一省属本科院校。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西安师范学院绥德分院,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23年创立的绥德师范学校,1978年更名为陕西师范大学榆林专修科,80年代初期北迁至榆林西沙,1984年更名为榆林师范专科学校,1991年与榆林农林专科学校合并,整合为榆林高等专科学校,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定名榆林学院。2016年学校成为国家转型发展试点院校。2018年,学校被陕西省确定为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单位,被教育部确定为新增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23年招收了第一届公费师范生200名,录取分数线远超一本线,生源质量大幅提高。 学校现有榆阳和绥德两个校区,占地8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设置有15个二级学院,55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15000余人。现有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项目3个,陕西省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4个,陕西省创新创业教育试点学院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2个,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项目7项、一流专业培育项目6项,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1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名师7人,省级精品课程23门,省级优秀教材6项,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5项。近年来,学校获得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目前正在广泛整合资源,着力打造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坚持开放办学,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波兰、西班牙、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20余所高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和合作关系。与英国胡弗汉顿大学联合开展经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1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每年选派多名教师赴国(境)外高校开展学术交流、汉语国际教育等工作,选派多名优秀大学生赴国(境)外高校攻读学位或参与交换生项目。具有招收和培养来华留学生资格,目前有来自15个国家的近40名留学生在校学习。与西安交通大学等6所高校签署了对口支援协议;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联合培养农业推广硕士和工程硕士;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西北大学合作建立了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同榆林市一道与中科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合作共建中科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榆林分院、与华为合作共建华为ICT学院、与华大基因合作共建生命科学学院,在科学研究、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进入新时代,榆林学院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榆林市委市政府把榆林学院作为榆林科创新城建设的核心、把榆林学院新校区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在土地、资金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助力打造国内独一无二的沙漠公园大学,目前新校区建设正在稳步推进。 近五年来承担国家级、省级、市级各类课题近1000项,经费约8500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7项,国家社科基金3项。在高层次项目方面近两年取得了历史性突破,2019年获批国家自然基金14项,居全省16位,2023年在全国基金总数减少的情况下,我校获批数量取得历史性突破,获批23项,实现经费和数量均不低于60%的逆势增长。获得市、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80余项。现有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四主体一联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哲学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4个,教育厅青年科技创新团队2个,市级科技创新团队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院等平台47个。 榆林学院领导张新柱 张新柱,男,汉族,1965年10月出生,陕西武功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1988年7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学士学位。1991年7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专业,获硕士学位。曾任杨凌示范区党工委办公室、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杨凌示范区宣传部副部长、精神文明办公室主任,杨凌示范区科教发展局局长、知识产权局局长、杨凌示范区科教发展局党总支书记,铜川市耀州区区委副书记(正县),杨凌示范区经贸发展局局长、杨凌示范区中小企业局局长、杨凌示范区金融办公室主任、杨凌示范区企业工委副书记,杨凌示范区旅游局局长、杨凌示范区文物局局长,西安邮电大学党委委员、学校党政办公室主任、组织部部长。2016年10月任西安邮电大学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2023年12月任榆林学院党委书记。 兼任陕西省创造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陕西)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创新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教育系统干部教育培训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许云华 许云华,男,汉族,1963年12月生,江苏金坛人,中共党员,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榆林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主持行政工作,分管教师工作部(人事处)、财务处、审计处、教师发展中心(基础教育研究中心),联系化学与化工学院。 历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电学院副院长、院长。2010年12月任西安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17年12月任榆林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许云华教授长期从事复合材料、新能源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863”计划、国家“九五”及“十五”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40余项。发表论文212篇,其中被SCI收录72篇、EI收录107篇;已申报国家专利167项,获准授权93项(其中发明专利70项);参与编著出版著作2部。获“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十大优秀发明人”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荣誉称号。 李治山 李治山,男,汉族,1963年8月生,陕西榆林人,中共党员,1980年8月参加工作,在职大学学历、教育学学士,讲师,榆林学院党委副书记。分管组织部(统战部、机关党总支)、工会、离退休人员工作部、校史办(档案馆),联系文学院、政法学院。 1986年7月,榆林学院(原榆林师专)中文系毕业,并留校工作。先后担任辅导员、党办秘书、宣传部副部长、校办主任、党办主任兼机关总支书记、党政办公室主任等职,2001年3月任榆林高专党委委员、组织部长,2005年1月继续担任榆林学院组织部长,2011年5月任榆林学院党委副书记。 2002年至2004年,在职参加北师大教育管理研究生班学习,获研究生同等学历证书。2006年至2008年在职参加陕师大教育学专业学习并毕业,获教育学学士学位。 张富林 张富林,男,汉族,1961年12月生,陕西米脂县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教育硕士,教授,学术带头人,榆林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分管教务处(创新创业教育中心、评建中心)、国有资产管理处、图书馆、网络信息中心、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联系能源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1981年毕业于榆林学院数学系,1982年起先后在西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学习,1994年任数学系副主任,1996年任教务处副处长,2000年1月任教务教辅系统党总书记兼教务处副处长,同年被陕西省教育厅授予“陕西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务处长”称号。2005年起任教务处处长兼评建办主任,期间于2006年作为客座研究员在日本立命馆大学理工学部留学半年,研修代数数论。2010年3月至6月参加了省委教育工委和省教育厅举办的“陕西高校第十八期中青年领导干部培训班”学习,2011年5月任榆林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兼任榆林市数学学会副理事长。 长期从事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代数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讲授高等代数、近世代数、代数学选讲、初代研究等课程,主编“高校21世纪师范类规划教材”一部,先后获榆林学院“优秀课堂教学质量奖”、“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陕西省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从事代数学研究,在《东南亚数学通报》(SEABullMath)、《数学论证》、《模糊系统与数学》、《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完成了陕西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资助课题“一般BCI-代数与Abel群”研究和“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先后获榆林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特等奖”,陕西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十多项奖励。 张晓 张晓,男,汉族,1965年4月生,陕西横山县人,中共党员,管理学博士,高级经济师,管理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榆林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分管后勤管理处、基本建设处、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港澳台办公室、国际教育学院)、后勤服务集团,联系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 1987年7月从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系毕业分配到榆林学院工作至今。历任榆林学院英语系公外教研室主任、教工党支部书记、系工会主席、系副主任;榆林学院后勤产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榆林学院驻西安办事处主任;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2008年12月任榆林学院总会计师兼财务处处长、2015年6月任榆林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长期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先后承担英语系及管理学院多门主干课程,系统讲授过《大学英语》、《管理学原理》、《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学》、《产业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产品管理学》、《管理与沟通》等课程,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模范党员等。主持和参与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有较高的教学科研业务水平。参与完成的《黄土高原主要小杂粮降水生产潜力研究及开发》获榆林市科学技术一等奖,省科技厅二等奖。 2001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先进工作者称号。 尚爱军 尚爱军,男,汉族,1968年9月生,陕西吴堡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榆林学院党委副书记。分管宣传部、学工部(学生处、武装部)、团委、保卫处(综治办),联系信息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1993年7月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获农学学士学位,同年进入榆林学院任教。1998年9月至2000年7月,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2000年9月至2003年7月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获农学博士学位。2008年11月晋升为教授。 2003年8月至2006年1月任河南省郑州市农业局副局长。2005年1月至2014年9月任榆林学院学工部部长(学生处处长)。2014年9月至2016年10月任党政办公室主任。2016年10月任榆林学院党委委员、副书记。期间,2006年3月至2006年6月在陕西省教工委(教育厅)举办的处级干部培训班学习,2011年3月至2011年6月在陕西省高教工委(教育厅)举办的“第十九期中青年领导干部培训班”学习,2014年11月至2014年12月在省委高教工委(教育厅)举办的“省属高校优秀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 长期从事农学、农业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科研工作,系统讲授了《植物生理学》《农业气象学》《农业生态学》《园林生态学》等课程。先后参与了国家级、省部级等多项重大研究项目,主持完成了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榆林市自然科学基金和香港何崇鋈教育基金等6项科研项目,在《水土保持学报》《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水土保持研究》等重点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与完成的“北方旱农区域治理与综合发展研究”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贰等奖,2004年8月获榆林市第二届青年科技奖。 康伟 康伟,男,汉族,1970年9月生,陕西绥德人,中共党员,教授,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榆林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兼任绥德师范校区党工委书记。分管发展规划处(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研究生处、科研处、学报编辑部、继续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联系体育学院、艺术学院、教育学院。 1993年毕业于延安大学政教系,同年分配在绥德一中任教,1995年至2000年任校团委书记,其间在陕西师范大学攻读教育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获得教育硕士学位。2001年调入榆林学院,曾任社科系秘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副主任等职;2004年至2007年在陕西师范大学攻读博士,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2007年11月破格晋升教授职称。2008年任榆林学院艺术系党总支副书记、副主任;2009年至2014任榆林学院艺术学院院长。2013年9月-2013年11月,在国家干部教育行政学院“第十四期高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2014年9月至2016年10月至任政策法规与发展规划处处长同时兼任推进榆林大学建设办主任。2017年4月-2017年7月,在省政府信访局挂职省信访督查专员;2017年11月-2017年12月,在澳大利亚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千名中西部大学校长海外研修计划第十一期”培训班;2019年9月-2019年12月,参加了陕西省委党校秋季中青干部一班的培训学习。2016年10月至今任榆林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 自任教以来,系统讲授了《教育学》、《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心理学》等课程。近几年,在《外国教育研究》、《教育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重点核心等刊物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两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两篇被人大复印资料索引。出版专著1部,主编教材1部,参编教材1部。主持项目6项(其中陕西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厅的2项,榆林市政府1项,校内重大科研项目1项,均已结题)。 曾荣获榆林市“优秀团委书记”称号;陕西省“青年突击手”称号;2009年度陕西高校人文社科二等奖;2009年度陕西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2010、2014年两度遴选为榆林市有突出贡献的拔尖人才;2011年荣获陕西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2019年荣获陕西省委党校秋季中青一班优秀学员称号。 姜劲波 姜劲波,男,汉族,1967年8月生,陕西蒲城人,中共党员,1992年7月参加工作,全日制本科学历。现任榆林学院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省监委驻榆林学院监察专员。全面主持学校纪委、省监委驻榆林学院监察专员办公室工作。 1992年7月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政治系政治学专业,获法学学士学位。1992年7月至1995年10月,在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工作。1995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陕西省编办工作,历任陕西省编办市县处副处长、事业处副处长(期间:2003年11月至2007年3月挂职陕西省韩城市委副书记)。2010年10月至2016年12月,任陕西省编办体制改革处(政策法规处)处长。2016年12月至2019年7月,任陕西省纪委驻省委宣传部纪检组副组长兼内设室主任。2019年7月至2023年11月,任陕西省纪委监委驻省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副组长。2023年11月,任榆林学院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省监委驻榆林学院监察专员。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329 评论

布鲁凡迪克思琪

榆林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就业方向主要涉及企业、采矿、石油、军事等行业。就业方向主要包括仪器仪表调试工程师、计量工程师、技术主管、自动化工程师、软件工程师等。

150 评论

相关问答

  • 榆林学院论文答辩

    很多同学在问榆林学院自考难不难?首先我们来看下什么是自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自学考试、自考,1981年经国家批准创立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

    敏宝环保科技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绍兴文理学院论文检测系统

    绍兴文理学院的教师待遇非常优厚,学院非常重视教师的发展和福利。学院提供优厚的薪酬待遇,比多数高校的教师待遇更高,教师的收入比一般的工薪阶层要高得多,而且有可观的

    小马摩羯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榆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榆林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代码:510201 。 据2015年1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1个中央财政支持专业、1个陕西省省级重点专业和2个院级特色专业,拥有实验实

    嘻嘻哈哈喽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新乡学院论文检测系统

    2018年新乡学院教务管理系统登陆入口地址: 12月1日上午,我校在A05-0105教室召开教风学风建设工作推进会,校领导刘兴友、杨士斌、吴中、刘翔,各教学院

    曼特宁先森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榆林学院学报万维书刊

    膜分离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探讨论文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膜分离技术发展的越来越成熟,且应用范围也不断的拓宽,这其中,以环境工程中的应用最为广泛,环境

    宇宇酱ovo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