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42

萤火虫在哪里
首页 > 学术期刊 >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投稿要求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天晴小姐8755

已采纳

宝鸡文理学院是一所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师范教育为特色的多科目综合性大学。我告诉大家宝鸡文理学院的相关信息,一起来看下吧。

宝鸡文理学院(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的省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其前身是1958年创办的宝鸡大学(本科),1992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与1984年新设立的宝鸡大学合并,更名为宝鸡文理学院。学校位于炎帝故里、周秦文化发祥地、陕西省第二大工业城市宝鸡市,地处宝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靠秦岭,北临渭河,依山傍水,环境宜人,占地面积1100亩。学校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根本,重视和加强大学文化建设,2004年、2006年和2008年先后三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学校简介

宝鸡文理学院学校现设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哲学系、思政教研部、政法系 、教育科学与技术系、外国语言文学系、历史文化与旅游系、经济管理系、音乐系、美术系、数学系、物理与信息技术系、机电工程系、电子电气工程系、计算机科学系、体育系等院系部。61个本科专业,其中,化学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陕西省名牌专业,物理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学、物理学、地理科学、工商管理、制药工程专业为陕西省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为陕西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学校设有继续教育学院和高等职业教育学院。学校面向全国招生,拥有招收外国留学生的资格,现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2000多名。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300多名,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320多名,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730多名。同时,学校通过实施"高层次人才工程"等,选拔和培养了200多名高层次创新型专业技术人员,聘请了100多位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为学校兼职教授,先后有40多名教授参与了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大学、西安工业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有40多位教师分别获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优秀教师、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优秀教师等省(部)级以上奖励称号。

学校设有哲学研究所、人文科学研究所、周秦文化研究所、教育科学研究所、陕西文学研究所、陕西方言研究所、法学研究所、城乡经济研究所、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研究所、非线性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计算机软件研究所、机电工程研究所、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研究中心、体育科学研究所、关陇民间美术研究所、关陇宗教文化研究所、西府民间音乐研究所、渭河流域资源环境与生态文明研究所、横渠书院及高教研究室等研究机构。周秦伦理文化与现代道德价值研究中心、关陇方言与民俗研究中心为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确立了14个校级重点学科,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数学、自然地理学、文艺学、物理化学、凝聚态物理等学科为陕西省重点学科。学校与美国、俄罗斯、日本、英国等国的有关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协作关系,并有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友好往来。学校每年与美国俄克拉何马州中央大学、俄亥俄州穆斯静冈大学、路易斯安那州路易斯安那大学等开展本科生交换学习项目。学校重视科学研究,学术气氛浓厚,“十一五”以来,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031项,其中国家级26项,省厅级383项,出版专著、译著97部,主编教材51部,发表论文7249篇,其中699篇被SCI、EI、ISTP收录或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获得各级各类科研奖励337项,其中省部级科研奖119项。学术期刊《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哲学社会科学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其中,《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被评为陕西省科技期刊一等奖,2001年入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5年被评为“首届中国高校特色期刊”,《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荣获全国优秀人文社科学报、陕西省优秀社科学报等称号,且“周秦文化及青铜器研究”栏目被评为全国优秀栏目。1999年创刊的《西部论坛》在全国也有一定影响。

宝鸡文理学院学校教学、实验设备先进,有教学科研实验室29个 ,多媒体教室127个,多媒体教室座位数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16000多个,教学用计算机4000余台,教学仪器设备值1亿4千多万元。教学实践基地169个、理工实验室和实习工厂30多个。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实验室、植物化学实验室为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为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的“太白县太白中学理科实践教育基地”获批为陕西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图书馆藏书200万余册,中外文期刊2000多种,同时设有电子阅览室。新老校区实现校园网互连,并接入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国际互联网。标准体育场和体育馆等运动场馆及体育设施齐全。

近年来,学校在西部大开发、高教大发展的新形势下,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开拓进取,不断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改善办学条件,积极构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长效机制,按照“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总要求和“品德优、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学分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工程、百门重点课程建设(其中《电路分析》、《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有机化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量子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文学概论》、《中国地理》、《中国现代文学》为陕西省精品课程,《人力资源管理》为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深化干部人事制度、后勤改革,学校办学质量、办学效益及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大学英语”、“思想政治理论课”、“地理课程”、 “化学核心课程” 和“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群)”教学团队获批为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以化学为主线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IT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和“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获批为陕西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十二五”时期,学校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建设为重点;坚持以提高质量求生存,以提升层次求发展,以鲜明特色求地位,以服务地方求支持,促进学校健康、协调、持续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遵循“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学科兴校,文化铸校;强化内涵,突出特色;开放办学,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按照“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开展研究生教育,兼顾高职教育,稳定继续教育”的办学模式,积极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学科兴校、特色名校、文化铸校、服务地方”六大发展战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到2020年,把学校建成一所结构合理、管理科学、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社会满意、省内外同类院校一流水平的多科性大学——宝鸡大学。

历史沿革

学院前身是1958年创办的宝鸡大学(本科,后停办),1963年因国家经济困难停办,1975年在此基础上成立陕西师范大学宝鸡分校。1975年在此基础上成立了陕西师范大学宝鸡分校,并于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宝鸡师范学院。1992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宝鸡师范学院与1984年新设立的宝鸡大学合并,更名为宝鸡文理学院。是国务院1981年首批批准的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学院先后被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校园”,被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授予“创佳评差”最佳单位等称号。2008年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2009年获批为“新增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高校”。

2011年5月25日宝鸡市人民政府与宝鸡文理学院隆重举行筹建宝鸡大学签字仪式,全面启动了宝鸡大学筹建工作。2013年7月,学校获批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谱写了学校发展的崭新篇章,使学校站在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

在多年的办学历史中,学院先后被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授予陕西省教育系统"创佳评差"最佳单位、"文明校园"、"'三五'普法、依法治教"、"'四五'普法、依法治教"先进集体等称号,2002年2月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校园"。

337 评论

lilyran0910

总体来说,宝鸡文理学院是全国文理学院排名很靠前的。因为是师范类的院校,它本身不同的系就是不同的水平,而且宝文理的专科是和本科在一个系里的。一般文科还是很不错的,像中文系,外语系,理科像地环系,物理系,数学系等等也不错。相比西安的很多院校,宝文理还算一个不错的选择。

192 评论

彩虹人生0

宝鸡文理学院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文、史、哲、理、工、管、法、教育等多学科的省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其前身是1958年创办的宝鸡大学(本科),1963年因国家经济困难停办,1975年在此基础上成立陕西师范大学宝鸡分校,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宝鸡师范学院,1992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与1984年新设立的宝鸡大学合并,更名为宝鸡文理学院。学院位于炎帝故里、周秦文化发祥地、陕西省第二大工业城市——宝鸡市,地处宝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靠秦岭,北临渭河,依山傍水,环境宜人, 面积90多万平方米。 学院现设哲学(社会科学部)、政法、教育、中文、外语、历史、经济管理、音乐、美术、数学、物理、化学化工、地理科学与环境工程、机电工程、电子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体育等17个系,44个本科专业,其中,化学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陕西省名牌专业。学院设有成人教育学院和高等职业教育学院。学院面向全国招生,拥有招收外国留学生的资格,现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17000多人。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2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28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300多名。同时,学院通过实施"高层次人才工程"等,选拔和培养了百余名高层次人才,聘请了100多位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为我院兼职教授,先后有26名教授参与了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兰州大学等院校的6个学科、8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有30多位教师分别获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优秀教师、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优秀教师等省(部)级以上奖励称号。 学院设有人文科学研究所、周秦文化研究所、教育科学研究所、陕西文学研究所、城乡经济研究所、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研究所、非线性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计算机软件研究所、机电工程研究所等11个研究所,周秦伦理文化与现代道德价值研究中心为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确立了10个院级重点学科,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数学、自然地理学为陕西省重点学科。学院与美国、俄罗斯、日本、英国等国的有关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协作关系,并有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友好往来。学院重视科学研究,学术气氛浓厚,每年有上百篇论文被国内外学术核心期刊,SCI、EI、美国《数学评论》、《化学文摘》、德国《数学文摘》或《中国数学文摘》、《新华文摘》、《高校文科学报文摘简介》和人大复印资料等收录、转载。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国防项目3项,其它各级各类项目500多项;2002—2006年,出版著作115部,发表学术论文3510篇,其中权威和核心期刊发表618篇,SCI、EI、ISTP、《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收录、转载160篇。学术期刊《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哲学社会科学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其中,《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被评为陕西省科技期刊一等奖,2001年入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5年被评为“首届中国高校特色期刊”,《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荣获全国优秀人文社科学报、陕西省优秀社科学报等称号,且“周秦文化及青铜器研究”栏目被评为全国优秀栏目。1999年创刊的《西部论坛》在全国也有一定影响。 学院教学、实验设备先进,有教学科研实验室29个 ,多媒体教室120多个,多媒体教室座位数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14000多个,教学用计算机3000多台,教学仪器设备值1亿多元。教学实践基地140个、理工实验室和实习工厂30多个。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实验室、植物化学实验室为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图书馆藏书176万册,中外文期刊2000多种,同时设有电子阅览室。新老校区实现校园网互连,并接入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国际互联网。标准体育场等运动场地及体育设施齐全。 学院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根本,积极弘扬 “博文明理,厚德尚能”的校训,以“团结、敬业、勤奋、创新”的优良校风,“崇严、重导、求精、探新”的良好教风和“学勤、行思、尚真、务实”的浓厚学风引导和激励学生成长成才。通过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004年和2006年先后两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在半个世纪的办学历程中,为社会培养了数万名基础教育、经济和社会建设方面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连续五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1%以上。 在50年的办学历史中,学院发扬“艰苦奋斗,励精图治”的创业精神和“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立足宝鸡,服务地方,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办学水平和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社会影响和知名度不断扩大。学院先后被陕西省教工委、教育厅授予陕西省教育系统"创佳评差"最佳单位、"文明校园"、"'三五'普法、依法治教"、"'四五'普法、依法治教"先进集体等称号,2002年2月被陕西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校园"。 近年来,学院在西部大开发、高教大发展的新形势下,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开拓进取,不断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管理监控体系,按照“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总要求和“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方针,实施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扎实开展教学评建工作,进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工程、百门重点课程建设(其中《电路分析》、《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有机化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为陕西省精品课程),深化干部人事制度、后勤社会化等方面改革,学院办学质量、办学效益及综合实力明显提升。2007年,“大学英语”教学团队获批为陕西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获批为陕西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8年,学院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称号,谱写了学院发展的崭新篇章,使学院站在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 “十一五”以来,学院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依据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建设为重点;坚持以提高质量求生存,以提升层次求发展,以鲜明特色求地位,以服务地方求支持,促进学院健康、协调、持续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遵循“以人为本,和谐发展;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突出特色,发展优势;开放办学,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按照“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以继续教育为辅,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办学模式,积极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服务地方”四大发展战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扎实工作,到2010年,力争把学院建设成为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文理渗透、理工结合、结构合理、管理科学、社会满意、省内同类院校一流水平的多科性大学。

292 评论

相关问答

  • 物理化学学报投稿要求

    不但是核心,而且是SCI

    枫小High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济宁学院学报投稿要求

    体育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 下面是我整理的体育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题目来源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3、 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

    有星星的夜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宝鸡文理学院论文模板

    数学系实验室始建于2000年,经过7年的建设,由始建时的25台计算机发展到今天拥有70余台高端配置计算机的综合数学实验室。实验室面积约1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

    有毒的少女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铜陵学院学报投稿要求

    省级的在上面发的论文以省级论文算的

    郑二头头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宝鸡文理学报自然科学版

    2本B,去年设的新专业,今年第二届招生。

    水乡的风光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