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85

SSpapergirl
首页 > 学术期刊 > 日本物哀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ucky小钰

已采纳

物哀是日本江户时代的国学大家本居宣长提出的文学理念。所谓的“物”,指的是世界的万物,是一种客观的存在;而所谓的“哀”,指的是人的情感,是一种主观的存在。“哀”这种情感指的不仅仅只是悲哀,还包括很多复杂的情感,类似于喜爱、同情、开心等等。物哀文化是对物对人的态度,更多的是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例子就是对于吃的食物,一直怀着崇敬的态度。觉得浪费是一件很可耻的事情,在圆桌派里就讲到这样的一个例子,就是日本人来到中国吃饭就是每一次就吃得肚圆回去,因为中国人豪爽,也有可能是知道日本人的传统习惯而整他们。我是小人,心理阴暗了!不好意思。这个真的是日本人的一个心态。

日本人对待人的态度上,尤其是看了很多日剧的人,都认为是非常舒服的。这实际上就是他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他们说话的时候,那种细语,有种江南吴语的感觉,真的很好,也是心态恬静的外在体现。很少在公共场合看到高谈阔论之徒,很少看到有人大声喧哗,他们的心理就是尽量不麻烦别人,这个心态也是我一直想有而不得的。以后一定要多多努力,尽量不要麻烦别人!

日本人的物哀文化一直流传下来,我们的文化渊源是类似的,我们现在也可以学习一下他们的这种物哀文化,再将其与我们的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会不会更好,我们的文化大国梦想会不会就此实现呢?

298 评论

美食大卡

“物”是指这个世界上的事物,人物、景物、某件事甚至是某个场景,它是“哀”的对象。“哀”可以理解为“哀怜”、“感念”,是主体对“物”所反映出的真性情,它不是脱离实际的空想,而是以现实世界为基础的真性情。“物哀美”是一种感觉的美,它不是凭理智、理性来判断的,而是靠直觉、靠心来感受,它所表达的是感动、哀伤、赞美、共鸣。

物哀文化对日本的文学、影视、诗歌等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如《源氏物语》中悲与美的情怀,岩井俊二的电影《情书》中朦胧、含蓄、哀伤之美。

日本物哀意识的诞生和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日本岛自古以来多雾霭,经常处于朦胧的雾色之中。因此自然风光总是处于一种朦朦胧胧的状态。加之日本气候条件适宜植物生长,地形多山川,复杂多样,使得日本自然风光异常迷人,雪山、海滩、山涧、峡谷、温泉、瀑布,林木,繁花,小桥流水,幽雅庭院,应有尽有。但同时,日本又是火山地震频发的国家,频繁又具有毁灭性的灾害往往使眼前的美景顷刻化为乌有。这是他们深信,美好的事物总是朦胧、不真切且稍纵即逝的。因而,逐渐形成了日本朦胧含蓄的“物哀美”。

314 评论

奕彩彩绘

“哀而不伤”是我印象中的日本美学,而受佛教影响颇深的日本美学,强调“物衰”,万物都有衰败凋零的一天,从而进入轮回。我所喜好的日本作品,大多都具有这种“物衰”的美学。淡淡地、从容地,讲述段段人生的绽放与凋零。从头到有“哀”而无“伤”,因为对这种“物衰之美”的认可已经如同自然法则一般,深深地烙印在文化的皮肉和骨骼里。

275 评论

philips1111

谈及美学,东方和西方的美学理念则是相当不同。在西方审美中,总能是在陈列的艺术品的表层下寻找到一双冷静的目光:僻静,理性,而省察。艺术家们遵循着这样的目光,搭就了西方审美的骨骼。传统油画,雕塑注重比例,结构的协调和遵循光影等物理原则。相比于理性氛围熏陶下的西方艺术,东方文化则更显含蓄。理性主导和知性主导的分歧就在于此显现。日本艺术中,素材本身是融洽,交融于美的理念之中的,它未曾被人试图拿着小刀层层剥离。比如为了搞清楚心脏是如何供血和运作的,18世纪的学者们通过解剖和分离器官和血管来探求真相。日本美学直接摒弃了这一欲望:美的理念浮游于素材本身,未曾被剥离。所以同样在感性色彩的渲染、张弛之下,西方审美调动了更多的理性,相反,东方审美则更具知性色彩。这便是一张网下两种截然不同的视角了。西方美学依恋于“形”和“体”,而东方美学更钟情于"势”和”态“,“势”“态”两者本质上呢,达成了一种心理和知觉上的动态,它附于形,而又消弭于形。大西克礼曾试分析两者美学的结构,如果说西方美学的艺术品是 艺术美的形成+(自然美的形成+素材)=艺术品 那么东方文化下艺术品则是 (艺术美的形成+自然美的形成)+素材=艺术品 两者的差异显而易见。日本的三大主流美学文化:幽玄,物哀,侘寂。幽玄一般指的是一种隐秘而僻静的态。物哀,则是以感情和物体之间的胶着展开的。最后,侘寂,又称风雅,强调“雅”的形态。三者由深到浅,由内及表,自势到形,不同程度的显现着艺术美的理念和素材之间联系的关系程度。本篇文章打乱了顺序,便先介绍物哀了。       物哀,称あはれ,翻译下是“啊哇”,“噫” 是发出咏叹。物哀文化应该是被最广为人知的,它起源于日本平安朝时期,当时的人们缺少精密严谨的科学技术,对待生老病死等自然之象不像现今的人,能以着理性的方式去面对。一个例子便是,当时的女人生了病是不情愿医治的,因为她们觉得“治病”本身不够风雅,而病死是件十分的雅致的事情。就连当时的汤药也不能带有“药”字,而唤作“御汤”。因为不够风雅。这在现在人看来真是难以理解呢。而就在这样富有梦幻泡影的时代,理性和分辨逐渐失焦,人们却能以纯粹的敏感去体验事物。所以也就逐渐孕育了物哀这一文化。但物哀究竟是什么呢?人自其一生,或欣喜或凄悲,或感叹或忧愁。当移情于物时, 达成了物我情三者的紧密结合,就是物哀。比如“秋日山村中,风摇树梢动,枝枝含物哀”(《山家集》)”。     “哀”字在日语里泛指一切喜怒哀乐,它既有“优”“好”“美”的意义,又有着“哀”“伤”“悲”的意思。我自己一直觉得“物我情”这三字更能串连哀的本质,因为物哀,也称“知物哀”,是人对内心情感的感召。源信明在《后撰集》中有一首歌云:“知物哀者有慧眼,月夜与花同时观。 ’’  当人由外界景色牵动起内心情感, 内心也在被自我观照和察觉。这种静谛,使人置身于真我的凝视之中。“物”寓于“情”,“情”寓于“我”,“我”寓于“物”。物哀在客体与主体,微观与宏观,对立与本一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最后回归到一切本源  “我” 。在诗歌方面,日本物哀文化和中国诗词文化却又很是相近。不过物哀更加笼统,它对心理过程进行了概括并提出了具体的概念。后续它又发展出了更多的内涵。这些将在下节中具体介绍。

166 评论

米苏and妮娜

转自西祠胡同:“物哀”(もののぁはれ)这种意识诞生于日本,是日本古有的美学思潮,艺术美的精神源泉,也是现今日本文学乃至精神生活各个层面的宽阔地窖。“物哀”一词最早提出者是江户时代的本居宣长,他认为“物哀美”是一种感觉式的美,它不是凭理智、理性来判断,而是靠直觉、靠心来感受。也就是说“物哀”指一种悲哀与同情相通,爱怜与感伤并存的情绪。他是一种超越理性的纯粹精神性的感情,一定程度上只能靠个体体会,难以言传。本居宣长的一些观点,现在的日本学者并不太赞同,但他关于“物哀”的论述,却是没有疑义的。“物哀”是种超越理性的纯粹精神性的感情。从文字上看,日文“哀”ぁはれ是由“啊”(ぁ)和“哟”(はれ)这两个感叹词组组合而成的。“这种感叹,最初是通过对人和自然其后发展到对人生世相,即对现实的接触--认识--感动的过程而产生的。到《源氏物语.玉小栉》章节中正式提出“物哀”概念时,现实之“物(もの)”可触动内心之“哀”,而现实之物可为人为事,也可以为自然、社会、生活白态,这就大大扩展了“哀”的精神范畴。从中文字上理解,“物”指世界万物,“哀”指各种情感。睹物伤情、物我同悲是物哀最直观的理解。中国不乏有许多诗句能描述此类意境:“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晾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亦如〈桃花扇〉最后一折那只千古绝调〈哀江南〉:“山松野草带花挑,猛抬头秣陵重到。残军留废垒,瘦马卧空壕。村郭萧条,城对着斜阳道。”等。“物哀”的含义远远大于“悲哀”、“悲情”。“悲哀”只是其中一种情绪而已。“物哀”却包含了赞赏、亲爱、喜爱、可怜、共鸣、同情、悲伤、怜悯、壮美、感动、失望等诸多情绪。叶渭渠先生曾在《日本文学思潮史》中提过久松潜一博士关于“物哀”的无类情韵:一感动,二调和,三优美,四情趣,五哀感。而其最突出的是哀感。” 扬薇也说过:“所谓的“物哀美”即指喜怒哀乐的种种感动和体验,其所展现的是一种哀婉凄清的美感世界”。说白了“物哀美”不等同“悲哀美”,而这种情绪里所包含的“同情”成分往往能诱发他人悲哀的共鸣。“物哀”比“悲哀”来的恬淡。叶渭渠说过:“‘物哀’是客观的对象(物)与主观感情(哀)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美的情趣,是对客体抱有一种朴素而深厚感情的态度作为基础的。在这个基础上主体所表露出来的内在心绪是非常静寂的,它交杂着哀伤、怜悯、同情、共鸣、爱怜等种种成分。”在这里叶渭渠提到了“静寂”二字,这正是物哀的恬淡意境。川端康成写《伊豆的舞女》,其中“大学生‘我’与舞女两人邂逅之后,自始至终谁也没有向对方倾吐一句爱慕的话,而彼此对对方的感情又都处于似觉察又非觉察之间。作者有意识地将似爱情而又非爱情的情感色调淡化、‘物哀’化。” 试想若川端康成将此表现方式处理的强烈震撼,那她真是“悲哀”而不是“物哀”了。“物哀”正是通过遮掩在表层寂静下的暗浪激荡来传达隐隐约约甚至极深极痛的哀愁。“物哀”是种极端的审美意识。她使日本人的精神世界异化,追求一种极端的“瞬间美”,在美的瞬间获求的寂静。川端康成认为“死是最高的艺术,是美的一种表现”认为艺术的极致就是死灭。这种极端主义的审美观很多人无法理解。以川端康成为代表的唯美主义流派作家为例,川端一直试图营造一种高于尘世、超越世俗道德规范的极致美。历史最后也成全了这位悲情的作家,允许他以“自杀”完成了人生最后一部艺术。当然川端的极端心理与成长环境息息相关。川端康成一两岁上,父母先后辞世;七岁,祖母病故;十岁,姐姐芳子夭折;十六岁,唯一的亲人祖父也撒手人寰。成年后,先后知遇四位名叫“千代”的少女,并对她们产生了情感,也自以为她们对自己都有爱情。但事实上,除了第二个千代(即“伊豆的舞女”)对他有暧昧之意外,其余的对他均无爱意。但他却执迷不悟,始终一往情深,活在自己的“千代”情节中。并深信 “几个千代当然都是幽灵,至少是靠完的力量驱动的幻影”。再与千代们爱情的一次次失败后,川端变的孤僻,信天命。曾经有学者指出川端的这种极端主义精神源于缺少一个凡人该有的温馨,川端求死实际上是以死来求得温馨的瞬间美。爱,带上了困惑,那是物哀。我一直在想为何“极致美”只有在日本才得以整齐呈现。这或许和日本自古以来的潜在文化有关。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国歌都是气势磅礴的,唯独日本的国歌带有哀调。就连日本的国旗都是中国人最忌讳的纯白色做底,在他们的审美意识里,白色是种极端的纯净之色,象雪,而雪又是如此纯洁。但雪又是那么容易融化,蕴涵着无偿的忧伤。在古代,日本人更以“樱花”自比,将瞬间美的观念转变为视自杀为人生之极点的行为。“殉死”对他们来说意味着追求瞬间生命的闪光,企图在死灭中获得永恒的寂静。因此,扑捉“极致美”的生命瞬间闪光点,成了物哀美的重要部分。但这种极端美的表现方式上却并不悲惋沉重。中国、欧洲习惯于用各中悲痛欲绝的场面来表现悲哀的心绪。日本多采用寂静地忍受着的表情、动作、言语,但却显现出一种内在张力,让观众主动的从恬然平静表层下体验暗浪激荡,品位历经时间消弭留下的清涩感动,调和之美,没有任何呼天抢地。掩卷之后的哀绪却伴随着忆往昔的风流雅事席卷而来,幻化成滔天大浪,一发不可收拾。“物哀美”贯穿了日本各个创作领域。是美与善的终极追求。美,是余韵,是冷艳。善,则是博大的爱与悲悯。近年来兴起的耽美是“物哀美”的终极体现。强调不被世俗所浸染腐蚀纯然之美的耽美,将“物哀美”扩大并拉伸至极限。立足耽美界的三大巨擎《绝爱》、《间之楔》、《炎之蜃气楼》更是以极端爱将“物哀美”升华。以桑原水菜先生最新完结之作《炎之蜃气楼》为例,这部包含40本正传+17本外传的“宏伟巨著”,她花了13年时间才得以竣工。在除佩服日本人“慢工出细活”的严谨工作态度及超强耐力外,不得不为《炎》FANS们视觉、听觉、心理上疲劳得以释放缓口气。《炎之蜃气楼》讲述日本最混乱和复杂的战国时期,一个男人对另一个男人400年间的感情纠葛,他们在不断的转生种相遇,却永远经历着同样的结局。直江和景虎,在我看来就是两人感情的追逐……同时引出一系列人性的讨论。整整13年,作者想通过岁月表达的也许是她本人对“爱”这和字的权示。直江和景虎,两个拥有着同样优秀的头脑与判断力的主从,也同样拥有着绝对的领导才能。却因为一方对另一方固于执着的爱而甘愿成为对方的“仆从”。用自己的一切守护着对方,执着着自己的信念与爱,却因为自己得不到对方任何的回映而绝望。既爱又恨的复杂心理贯穿了《炎》的全篇。而长达400年之久,不停轮回心中的那份感情,不管是爱或恨也早已发哮了吧!“物哀美”却没咆哮。她亦如往常,缥缈如雾,平静恬阔,凄艳委婉,从字里行间飘扬而起,袭向每一个执卷而读人的心头。

120 评论

相关问答

  • 有关日本的论文开题报告

    日本文学指的是以日本语写作的文学作品,横跨的时间大约有两千年。日本文学的论文题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论文的质量高低。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日本文学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

    木木停留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日本便当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弁当,中国人写做便当,跟饭盒或者盒饭是同一个意思,南方人说便当便当,就是简易方便。中国人吃饭讲究文化,自然是要越深邃越复杂越好,简易方便吃顿饭,听起来自然没有什

    风吹萧萧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日本论文开题报告

    你好啊,你的日本经济开题报告选题定了没?开题报告选题老师同意了吗?准备往哪个方向写?你的开题报告格式要求下载下来了没有?学校开题报告要求看了没有?因为每个学校开

    felicity03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日本物哀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物哀是日本江户时代的国学大家本居宣长提出的文学理念。所谓的“物”,指的是世界的万物,是一种客观的存在;而所谓的“哀”,指的是人的情感,是一种主观的存在。“哀”这

    SSpapergirl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日本物哀文学论文答辩

    我所理解的“物哀”,是一种悲戚与怜悯相通的情绪,是一种主客体高度融合的瞬间所生出的感官美学。在音乐上则表现为以诧寂,幽玄等范畴为中核,对单声,余韵等审美的极致追

    独孤道兵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