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46

原来我在这里8
首页 > 学术期刊 > 归隐主题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春天里的流星

已采纳

写作思路:做到条理清楚、自然、明白,不杂乱,要倾注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探索人生真谛,或谈论思想问题、治学精神,使读者受到启迪和教育。这样的文章有了哲理,给予读者的感受也就更加丰富了。

正文内容:

在我看来,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公职,归隐醉心田园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诚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也有权利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不能因为我们自己做不到就不认可他人的态度。他远离世俗,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能做出这样一个决定,具有莫大的勇气和无比坚韧的信念。

但是,就算陶渊明做个逍遥自在的隐士,真的就是天天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吗?不见得,他只是一个有志有才却不得施展出来的落魄百姓。普通老百姓真的小富即安吗?老婆孩子热炕头不过是对现实的妥协和自嘲罢了,谁人不是整天滔滔不绝热衷于经济走势和国际局势?

很多人都有过“英雄梦”,只是在现实面前低下了头而已。人类都有好奇心,都希望生活多姿多彩,比如希望爱情轰轰烈烈,希望事业蒸蒸日上,希望能够建功立业。

你看陶渊明飘逸洒脱,我看陶渊明落魄无能。因为人无论在哪里生活,都要为自己的父母子女谋三餐,为他们的衣食住行负责。如果你为了自己的好恶,不愿流俗,却苦了家人与孩子,那样的“独善其身”是没有了沉重的生活包袱,没有与世俗同流合污,可是却少了份责任与担当,他那如同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般的笑容也就只有对着大自然抒发了,因为他和人类的生存规则是背道而驰的。

人人都想与大自然融为一体,都想过超凡脱俗神仙般的生活,都想让生命轻盈,可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人?生而为人的悲哀,柴米油盐的琐屑,又有几人能摆脱?小而为自己为家人,大而为国家,一个有志有才的人不应当为国效力吗?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才是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光辉写照。避世写些虚幻的文章类似《桃花源记》来麻醉自己,迷惑世人,还不如多做些实干的事来挽救国家与人们,比如滕子京,比如欧阳修,比如左宗棠他们连续遭贬不也在所贬之地做出了成绩了吗?

陶渊明所过的生活是人人都向往的,脱离尘世的一切烦恼,不用卑躬屈膝不用曲意逢迎不用为了五斗米折腰,过着读书喝酒作诗的慢生活,但是他的洒脱只是看起来也很美。可真到做起来,太难!

没有酒精的麻醉,估计孩子的哭泣,家人的埋怨都能使你崩溃。

158 评论

adamjackjason

虽然陶渊明在归隐之后,在某种意义上是消极的,但总体来看,他和他的作品都是积极的,都是在表达人性的美好。很多时候,每当我们提到陶渊明,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隐士”,而在这里,我们就从他的最后一段为官经历开始说起。陶渊明在多次辞官为官的经历之后,在彭泽开启了他的一生中最后一次的为官经历,事实上,最终的结论也为人熟知,陶渊明以“不为五斗米折腰”为理由写下辞职信,就此归隐。陶渊明的形象也从单一的政治家变成了一个立体的人。在整理有关陶渊明的资料的时候我发现,陶渊明实际上并不能说是没有政治上的能力与觉悟,不然不能出任包括江州祭酒,建威参军等职务。要知道,类似“祭酒”、“参军”并非普通人可以胜任的工作。但真的要说他辞官的原因的话,从“不为五斗米折腰”这句话中就能略窥一二。他不愿意为了蝇头小利而放弃他作为一位文人的尊严。正是因为这种尊严,才会有多次为官最后弃官,以至于在人生的最后归隐田园。每当我们讨论诸如文人辞官的话题的时候,我们总会在思维定式之下给他们扣上能力不足的帽子,但在陶渊明这里,我们是不是抛掉我们过往所默认的想法,用一种全新的态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呢。在分析过各种资料之后,我对于陶渊明为官而后辞官的想法是:他有大济苍生的豪情,也有为国为民的情怀,也并不缺少治国平天下的能力,但当他真的带上乌纱帽,却感受到了他的性格并不能适应那样的一个尔虞我诈的社会,他以不与他们同流合污为理由,就此退隐田园。与其说这是陶渊明的懦弱,却不如说这是他的处世哲学与智慧吧。再说陶渊明的退隐,而这也是陶渊明饱受诟病的一点,有些人觉得,陶渊明为了自己的所谓的理想,使妻儿的生活变得窘迫,是一种自私。他们认为,陶渊明应该委屈自己,哪怕是为了妻子儿女也要继续为官。但这真的应该成为我们的道德观么。前段时间,在网络上有一个反响很热烈,讨论很长时间时至今日也没有答案的问题:“一辆火车失控,不能刹车,有两条铁轨,一条上有一个人,另一条上有五个人,火车开在有五个人的那条轨道,如果你是驾驶员,你会开到只有一个人的轨道上么?”,我想这个问题同样可以适用于陶渊明与他的妻子儿女。我们有什么理由要求陶渊明去奉献,让他的妻子儿女获得幸福呢。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天理即人欲”,随心而动,随意而发,陶渊明选择归隐追求自己的人欲,又有什么错呢?正所谓“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陶渊明选择了独善其身的道路,他的妻子也没有选择能兼济天下的富贾,这本身也能证明他们的志趣相投吧。我们之所以会觉得陶渊明是消极的,最大的原因就是我们站在了我们预设的价值观上去审视陶渊明。我们用唯物主义去审视陶渊明的唯心主义,就自然而然的得到了在政治观点作为背书的结论。我始终认为,文学应该是凌驾于政治之上的,如果我们一直以来都用带着阶级色彩的有色眼镜去审视陶渊明,本来丰满的陶渊明则又变回了扁平二维的消极避世者。下面,让我们换个角度来观察他吧。美国《独立宣言》起草者,美利坚合众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曾经说过,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那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陶渊明辞官归隐,从一位不得志的政治家变成“采菊东篱下”的田园诗人,就是追求幸福的过程呢。而追求幸福是不是恰恰就是积极的呢。看到这里,肯定会有人说,现在中国有许多年轻人沉迷游戏,但也从游戏中获得了许多快乐,是在追求幸福,难道能说他们是积极的么。事实上,他们追求幸福没有错,在追求幸福这件事上,他们的确是积极的,但他们追求幸福的方式是消极的啊。下面让我们重新审视陶渊明的形象,他选择追求幸福的方式是辞官种田,读书作诗,饮酒寻欢,难道这是消极的行径么。还是我们深陷传统价值观的迷潭,认为“好男儿”一定要“志在四方”,读书人一定要“学而优则仕”,男人一定要放弃自己的尊严,全心全意供养家人。只有跳出桎梏,才能看到不一样的世界。陶渊明用身体力行证明了这一点,可时至今日,我们却还在封建思想中不能自拔。陶渊明已经远去,他的灵魂依然在神州大地上飘荡,或许不受理解,但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人需要打破牢笼,冲向蓝天。

129 评论

燕子060207

如果你有两块面包,你当用其中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柏拉图诗意地生活,或许应该如陶潜“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般的悠然自得。诗意地生活,或许应该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般的飘逸洒脱。诗意地生活,抑或许应如易安居士“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般的温婉简约。然而,在生活急遽变化的现代社会里,我们既不可能像陶潜一样隐居深山,也不可能如李白一样率性而为,更不可能学易安整日对红花绿叶诉愁思。难道诗意地生活只青睐古人,而将忙碌的现代人摒弃在外?答案是否定的。不能隐居,谁说我们不可在心中开辟一方心灵田园?不可率性,难道在适当的时机也不可放纵一下自己的情感?不要多愁善感,就不能倾吐自己心中的愁思?清晨起来,品一杯清茗,手捧一本《归去来兮辞》,让千百年前的悠悠山风,伴随着自己的精神,放飞到自己静谥,温馨的心灵田园,让自己的心沉淀、沉淀,在现代都市的躁动之中收获一份世外的宁静。这难道不是在诗意地生活吗?在足球比赛胜利之后,你忘情地在雨中的球场里狂奔,任由汗水、雨水,甚至还有激动的泪水混合着流过脸颊,打湿衣襟。有人对你的这种举动感到不理解,问一场小球赛的胜利何以令你高兴至此。但我说,你这正是在诗意地生活。一次小的胜利是以令我们欢欣鼓舞,一将小的成功也足够让我们尽情狂欢。不要收敛自己的情感,让它自由地奔放吧!心里有了不顺心的事情,可是身边没有听众,这时候如果将这些事情都锁在心中,只能徒添自己的烦恼。不如选择一种现代的方式诗意地生活吧!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上自己的烦心琐事,就像对花草倾吐自己的愁思一般。花草不能言语,但是这些“花草”却能替你排忧解难,让心中的不愉快更快地消逝。这难道不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吗?

130 评论

相关问答

  • 以澳门回归为主题的论文

    1.澳门回归 在1999年12月20日,对于全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隆重、特别的日子。被侵占了四个多世纪的澳门,终于以和平的方式回到了伟大祖国母亲的怀抱。澳门回归了

    恋水无痕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时事素材主题归类论文

    时事政治是当前国内外发生的 热点 ,引人注目,且有重大意义的新闻。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时事政治论文800字,希望你们喜欢。时事政治论文800字 范文 篇

    筱晓鱼T3Y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社戏主题归纳小论文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多读书能够使我们进步,下面介绍的是社戏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仅供参考。 写“我”20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京

    多啦X梦521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论文题目论陶渊明的归隐

    写作思路:做到条理清楚、自然、明白,不杂乱,要倾注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探索人生真谛,或谈论思想问题、治学精神,使读者受到启迪和教育。这样的文章有了哲理,给予读者的

    龙井12345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以耶路撒冷归属为主题的论文

    中东问题完全是历史的偶然性。我是在读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时,发现他们在书中多处使用“交往”一词,其中有一段是这样讲的: “某一地方创造出来的生产力

    feiyeping001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