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01

骑着猪猪追月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腹式呼吸研究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我喜欢DHC

已采纳

我有同学写了关于瑜伽的论文,但是已经发表在权威杂志上了,对你应该没有什么用!

152 评论

Jessie小鱼

腹式呼吸是更健康的呼吸方式,客观看待这样的说法。

腹式呼吸不同于正常呼吸,它是一种具有腹膈功能的呼吸方式。很多专业人士认为腹式呼吸可以有效改善器官功能。我们正常的呼吸一次大概需要10到15秒,吸入的空气量大概是500ml。腹式呼吸时,横膈膜会下降,腹压会升高。这时,当你把手放在肚脐上时,你会感觉到空气被吸进腹部,你的手会上下波动。业余时间经常这样呼吸,久而久之就习惯自然了。腹式呼吸常用于老年肺气肿患者的康复训练。

腹式呼吸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大胸部,有效地扩张和收缩肺部的肺泡,让更多的氧气进入肺部,从而增加肺活量,对肺部的健康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心肺功能差的人来说,腹式呼吸可以有效预防肺部疾病,尤其是在季节变换或过敏高发的时候,减少外界刺激对肺部的损伤,避免肺炎的风险。根据现代医学研究,人在做腹式呼吸时,腹肌的紧张和放松交替发生,使局部肌肉的毛细血管也交替收缩和放松,可促进血液循环,扩大供氧,加速机体代谢产物的排泄,对全身器官组织起到调节和促进作用。

腹式呼吸可以增加横膈膜的活动范围,横膈膜的运动直接影响肺的通气。因此,定期腹式呼吸可以增加肺活量,有助于改善老年人和慢性肺气肿患者的通气功能。膈肌每下降1cm,肺通气量可增加300~350ml。腹式呼吸运动3个月,可使膈肌活动幅度增加2~3cm,半年后可增加4cm。因此,可大大增加吸入的氧气和呼出的二氧化碳,明显改善肺功能,对老年性肺气肿引起的通气障碍有直接的康复作用。

337 评论

吃遍全宇宙!

医学的论文篇2 浅谈中医学与气功 【摘 要】 中医学的气的概念和气机的变化,对气功的理论和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大力整理和应用中医理论指导气功和学术非常必要。中医学对于气功的指导地位的提升有助于规范中医气功学的术语和临床技术规范。 【关键词】 气功;中医学;内养功 中医学中对气的论述是权威的、实用的。千百年来在临床运用中经过严格的实践检验,对中医的气的理解有助于气功练习和指导病人有效地习练功法健身祛病。历来气功的解释多趋于使用佛家和道家术语,而使用中医术语进行是对气功诠释有助于加深对气功术语和气功医疗操作的规范,而且易于接受。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谈到了主观精神因素的平静恬淡,会使气机畅达回归到原来的自然状态,精神内守对于防病具有重要的作用。 1 关于气:何为气? 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具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特性。气的生成来自于: 先天之精气:即受之于父母的先天禀赋之气。其生理功能的发挥有赖于肾藏之精气的生理功能; 水谷之精气:即饮食水谷经脾胃运化后所得的营养物质; 吸入之清气:即由肺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 其中先天之精气为基础,奠定了总体的根基,后天之气补充和滋养先天之气使之源源不断、生生不息、循环不止。水谷之精气和肺吸入的大自然之清新之气汇聚于胸中形成宗气,走息道司呼吸、贯心脉辅心行血。呼吸和心血的运行直接影响气血之运行,在气功中呼吸调节能很好的调节气血的运行可见一斑。 2 气的分布与分类 根据所在的部位、功能及来源的不同,气分可为以下三类。 元气:元气又称“原气”、“真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主要由肾所藏的先天之精化生,并受后天水谷精气的不断补充和培养。元气根源于肾,通过三焦而循行全身,内至脏腑,外达肌肤腠理,无处不在。元气的主要功能是推动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温煦和激发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因此说元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机体的元气充沛,则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活力就旺盛;反之就会因元气虚衰而产生种种病变。 在气功练习中,动功能使气机调达,推动元气敷布三焦。静功意守丹田则有温补元气的功效,在练习中动静结合达到完美的练功效果。 宗气:宗气是积于胸中之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由肺吸入之清气和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结合而生成。因此,肺的呼吸功能和脾胃之运化功能的强弱,直接与宗气的盛衰密切相关。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为“气海”,又名为膻中。 宗气的主要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上走息道以司呼吸。凡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都与宗气的盛衰有关。二是贯注心脉以行气血。凡气血的运行、肢体的温度和活动能力、视听的感觉能力、心搏的强弱及其节律等,均与宗气的盛衰有关。若宗气不足,临床可见语声低微、呼吸微弱、脉软无力等症。 呼吸的停闭调节有助于宗气的生成和运行,改善气血的运行,加强心肺的功能,心主神明、主血脉、为一身之大主,肺主气,为脏腑之华盖,为相辅之官,心肺功能的提高对于防病治病是非常重要的,习练气功不能不行呼吸之功以改善一身之气血状态,气功一词由兹而生不足为奇。 营气: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主要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所化生。因其富有营养,于脉中营运不休,故称之为营气。营气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血关系密切,可分不可离,故常常将“营血”并称。营气与卫气相对而言,属于阴,故又称“营阴”。 营气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营养和化生血液两个方面,水谷精微中的精华部分是营气的主要成分,是脏腑、经络等生理功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同时又是血液的组成部分。 卫气:卫气的功能主要表现在防御、温煦和调节三个方面,包括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温养脏腑、肌肉、皮毛;调节控制汗孔的开合和汗液的排泄,以维持体温的恒定。 调节脾胃功能的气功练习方法内养功是首选,早期时候的科研和临床都已证实。 3 气的功能 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推动作用:气的推动作用,是指气具有激发和促进作用。气是功能极强的精微物质,能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殖、生长与发育,以及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推动经气的运行、血液的循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温煦作用:是指气通过气化产生热量,使人体温暖,驱除寒冷。气维持并调节着人体的正常体温,保证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及经络的生理活动,并使血液和津液能够始终正常运行而不致凝滞、停聚。 防御作用:正如《素问·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指气具有护卫全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一方面,气可以护卫肌表,防止外邪入侵;另一方面,“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说(《素问·评热病论》),气又可以与入侵的邪气作斗争,以驱邪外出。 固摄作用:气的固摄作用,主要是指气可以保持胃、肾、子宫、大肠等脏腑器官位置的相对稳定;统摄血液防止其溢于脉外;控制和调节汗液、尿液、唾液的分泌和排泄,防止体液流失;固藏精液以防遗精滑泄。 气化作用: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生理功能效应,气化过程就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具体表现在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如食物转化成水谷精微,然后再化生为气、血、津液等;津液经过代谢,转化成汗液和尿液等。 气的各种功能相互配合,相互为用,共同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比如,气的推动作用和气的固摄作用相反相成,一方面,气推动血液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排泄;另一方面,气又控制和调节着血液和津液的分泌、运行和排泄。推动和固摄的相互协调,使正常的功能活动得以维持。 4 气机:气的运动形式 气机,即是气的运动。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包括升、降、出、入四个方面,并体现在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之中。人体之气流行于全身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无处不在,推动和激发着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因而气的功能是通过气机来实现的。升与降,出与入,以及升降与出入,相互为用,相反相成,共同完成人体内部及其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化过程。升者升其阳,降者降其阴,出者吐其故,入者纳其新。升降出入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存在于生命过程的始终,是生命规律的高度概括。五脏中,心肺位置在上,在上者宜降;肝肾位置在下,在下者宜升;脾胃位置居中,通连上下,为升降出入的枢纽。如肺呼气为出,吸气为入,宣发为升,肃降为降。六腑则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以降为顺。气机的升降出入应当保持协调、平衡,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气机失常又称气机失调,是气的运动紊乱,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形成疾病。在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致病因素的作用,而引起人体内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紊乱,导致体内出现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的病理状态。 气机失常是人体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出现紊乱的概括,也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与转归的内在表现。 气滞 “滞”是指阻塞,不畅之意。气滞,是指气机郁滞而阻塞不畅的病理状态。 气滞的发生多与情志不畅、痰饮、水湿、食积、瘀血、结石等阻滞有关。由于上述因素,影响到局部或全身气的运行,形成气机郁滞不畅,可出现胀满、疼痛。“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因此气滞可导致血行滞涩,而形成瘀血。若气滞导致水湿停滞,则可形成痰饮。 气滞还可以使某些脏腑功能失调而形成脏腑气滞,常见的肺气、肝气和脾胃气滞,可见脘腹胀痛,时作时止,得矢气、嗳气则舒,以及完谷不化等症。 气逆 “逆”是违背,不顺从之意。气逆,是指体内气机升降失常,当升者升之太过,或当降者不降而上逆的病理状态。气逆的发生,多由情志内伤、饮食寒温不适、痰浊壅阻及外邪侵袭等所致,与肝、肺、胃等脏腑关系密切。因肝主疏泄,升泄太过,肝气上逆,可见头痛而胀、目赤面红、烦躁易怒等症状,甚则导致血随气逆,出现咳血、吐血、中风、昏厥等症。因肺主肃降,肺失肃降而致肺气上逆,则见咳嗽、气喘、痰鸣等症。胃主降,胃失和降,则胃气上逆,而见呕吐、嗳气、呢逆、腹胀等症状。 气陷 “陷”是升举无力,不足之意。气陷,是指在气虚的情况下,以气的上升不及和升举无力为主要特征的病理状态。气陷的发生常因素体虚弱,久病耗伤或思虑劳倦等所致。气陷多发生于脾脏,故又称“中气下陷”。脾主升清,一方面上输水谷精微于头目清窍,另一方面托举维系人体内脏器官位置的相对恒定。因此,在气虚升举无力的情况下,既可导致清气不能上养头目清窍,而见头晕、眼花、耳鸣等症;又可出现脏腑器官的维系乏力,而引起某些内脏的下垂,如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等;还可兼见脘腹或腰腹胀满重坠、便意频频等症。此外,因气陷是因气虚发展而来的,故临床中常见疲乏无力、气短声低、少气懒言、面色不华、脉弱无力等气虚征象。 气闭 “闭”为闭塞,不能外达之意。气闭,是指气之出入障碍,气不能外达,闭郁结聚于内,而出现的突然闭厥的病理状态。气闭多于情志刺激而气郁之极,或痰饮、外邪、秽浊之气阻阔气机所致。其发生,可因外感寒邪,束于肌表,阳郁而不达而无汗,感受秽浊之气而致闭厥、外感热病过程中的热盛内厥、突然遭受巨大的精神刺激所致的气厥等。临床上,还可因气机闭郁,壅于心胸,闭塞清窍,可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阳气内郁,不能外达,则见四肢逆冷,拘挛、两拳握固、牙关紧闭;肺气闭郁,气道阻滞,则见呼吸困难、气急鼻煽、面青唇紫;气闭于腑,则见二便不通。 气脱 “脱”即脱落、不内守之意。气脱,是指气不内守,大量向外逸脱,从而导致全身性严重气虚不足,出现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状态。气脱多由正不敌邪、正气骤伤,或正气长期持续耗损而衰弱,以致气不内守而外脱;或因大出血、大汗出、大吐泻等,使气随血脱或气随津泄所致。临床上,因气大量外散脱失,脏腑功能突然衰竭,常出现面色苍白、汗出不止、目闭口开、手撒肢冷、脉微欲绝等危象。 5 病因中七情对于气机的影响 七情的致病特性 过度的情志活动可以直接干扰气机运动,造成气机的紊乱,如怒则气上,惊则气乱,恐则气下,思则气结等,气功的练习可以干预气机运动,气机平和则机体有机会得到修复,阻断了致病因素。内养功初级静功中松静筑基法,在自然呼吸同时配合松静的练习,使大脑和身体同时放松和入静,改善和提高机体的内环境,使身体处于较舒适的状态,而得到将息温养。 七情内伤直接影响其相应内脏,使其脏腑气机逆乱,气血失调,导致疾病的发生。 直接伤及内脏 不同的情志刺激可伤及相应的脏腑。因为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而心是五脏六腑的统帅,它主宰着人的心理、情志活动。为此,七情致病均可损及心,并影响到其他脏腑,在七情致病中心起主导作用。另外,心主血藏神,肝藏血主疏泄,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又为气机升降的枢纽。故情志致病,以心肝脾三脏失调为多见。如过喜、惊吓、思虑劳神均可伤心,致心神不宁,症见心悸、失眠、健忘,甚则精神失常。郁怒伤肝,肝气郁结,证见两胁胀痛、善太息或咽中似有异物梗阻;妇女可见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肝气上逆,出现呕血、面红耳赤、晕厥。思虑忧愁伤脾,脾失健运,见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大便溏泄等症。若思虑劳神,不仅损伤心脾,而且可导致心脾两虚,同时会出现上述心神不宁及脾失健运的兼症。 影响脏腑气机 七情对内脏的直接损伤主要为影响脏腑气机,气血运行紊乱。《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怒则气上,致肝气横逆上冲,血随气逆并走于上,见头胀痛、面红目赤或呕血,甚则昏厥卒倒。喜则气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可缓和精神紧张,营卫通利;二是暴喜过度,致心气涣散,神不守舍,见精神不集中,甚则失神狂乱。悲则气消,过度悲忧损伤肺气,使肺气抑郁,意志消沉,见气短声低、倦怠乏力、精神萎靡不振。恐则气下,恐惧过度,使肾气不固,气泄于下,见溺频、溲多或二便失禁,甚则面白、昏厥、遗精。惊则气乱,突受惊吓,损伤心气,致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见心悸、惊惶失措。思则气结,思虑劳神过度,伤神损脾,致气机郁结,脾运无力,见食欲减退、脘腹胀满、便溏等。 七情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病情的发展 情绪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急剧恶化,如肝阳上亢证,情绪的波动可诱发中风偏瘫,此时对于情绪的调摄,运用气功调神之法使患者能处于安静愉悦的状态,则可以避免和阻断,能处于安静愉悦。 6 气功对于气机的干预 气功练习中,调神运用合理的良性意念替代和阻断不良情绪的侵扰,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 动功的练习可以使身体的气机得到调整,动功的练习在中医里也与中医肝藏血,主筋,主疏泄行气。 气功通过三调的合理练习,对身心有序的调节,可以安神定志、养气、行气活血、舒筋通络,达到健身祛病的目的。动功如内养功动功、五禽戏、八段锦等。吐纳如内养功的停闭呼吸法、六字诀等功法,辨证选功、辨证练功,符合中医学理论的规律,合理的使用三调为宗技术,指导患者通过调神、调息、调身高效而安全的练功、养生祛病,练养结合来调达气机。 在气功的练习中,随着功夫的提高会逐渐形成自然的深长的腹式呼吸,提高消化系统的功能,自然提高了水谷精气的形成。使宗气生成和气血的生成有了生化之源。深长呼吸更能获得充足的自然清新之气,使宗气更加充足,气血的运行动力更强劲。 在气功练习中,由于是自我调控的功夫和技能,故在很多急重的情况下是很难完成这一技术操作的,所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气功的练习需要在缓则治本的阶段来使用,对于气功自我练习的适应症上亦以慢性病或疾病的恢复期为主,总之,是以病人自身能够完成操作为前提。 总 结 通过上述的这些内容从生理到病因病机,中医学对于气的论述和实践运用都是完善而成熟的,用于临床亦行之有效。气功学,尤其是中医气功学或医学气功、医疗气功如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合理指导病患者辨证的习练气功,是我们中医气功学研究的的主要目标和方向。 猜你喜欢: 1. 中医学职称论文 2. 中医临床毕业论文 3. 中医学教学现状分析以及未来趋势论文 4. 关于中医临床的论文

213 评论

小楼新雨

确实是这样的;这样的说法是非常正确的,腹式呼吸能够让我们养生,非常适合我们做。

334 评论

年糕年糕熊

浅析瑜伽有氧运动的保健康复功能 [2010-04-27 23:20] 论文摘要:瑜伽是起源于印度,不但蕴藏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和东方哲理,而且以其优雅的运动形式及独特的哲学,集养生学、美学于一体,在促进人的身心,特别是在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方面有其独特的功效。文章主要论述瑜伽有氧运动对人的情感、情绪、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肌肉骨骼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保健康复功能。 论文关键词:瑜伽有氧运动 保健 微循环 免疫 瑜伽起源于印度,流行于全世界,是东方最古老的强身术之一,体现了人类智慧的结晶。目前瑜伽成为时下最流行的健身方式之一,适应现今高节奏、便捷、新新人类的生活方式。古代瑜伽注重灵与肉体的超越自我,现代瑜伽则追求身心平衡和健康优雅。现代瑜伽简单的说是由呼吸法、体位法、冥想所组成,是一种在自然健康环境下,伴随着悠扬的音乐,用意念指引着自己的肢体,舒缓流畅的练习各种动作,瑜伽对人的作用是内外兼修的。瑜伽还是哲学,它包含了许多哲理,让人们了解人生的真谛,学会如何做人。瑜伽是东方心灵治学,通过调试内心活动,可以消除人的潜意识的垃圾,消除烦恼。瑜伽是一种减压和心灵美容的良方,是传统的生命学科,东方的身体文化,包含了动静结合的养生之道。 1瑜伽有氧运动的主要功能 瑜伽有氧运动对人情感、情绪的影响 瑜伽练习要“以动养静”、“以静养心”、“身松心静”、“身心合一”目的在于获得内心的平和与安详,释放内心的负担与杂念。瑜伽动作模仿了各种动物的动作与形态,训练时要求练习者用心去体会每一个动作所带来的身体感受。因此通过瑜伽有氧运动后,能让人们心情平静、注意力集中,提高学习工作的效率。 瑜伽有氧运动的音乐及韵律美可以帮助人们消除消极情绪,在人的一生中,音乐一直伴随人们左右,或来自自然界,或来自于艺术创造,音乐与人建立了不离不弃的亲密关系,也许有不喜欢音乐节奏的人,但几乎没有人会不喜欢像瑜伽有氧运动所配的轻柔音乐,因为人的心灵都有对宁静的需要,体育界人士根据瑜伽运动本身的特点为其配以缓慢轻柔的音乐,使人们在音乐的感召下对瑜伽有氧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由此可见瑜伽是“肉体”“精神”的和谐统一,不仅具有形象美、动态美、气质美,而且显示了东方民族的神韵美和古老文化的风韵。 12瑜伽有氧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功效 瑜伽的姿势舒适自然,体态轻柔肌肉无需过分紧张用力,要求在整个身肢放松伸展的情况下进行各种前弯、后仰、扭动、斜腹、挤压、平衡等动作,因此瑜伽体位的练习不但使肌肉本身的力量、柔韧、耐力得以良好的锻炼,而且提高了血液循环的速度,因而可祛除因血行受滞而引起的疾病。同时,身体的氧耗量也明显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心脏的工作负荷,但改变心输出量和心搏量,进而使静息心率下降,平静时心率下降。 此外,在瑜伽有氧运动时,肌肉在收缩和放松过程中既能产生三磷酸和腺甘酸等有扩张血管作用的物质,又能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放松,使血管不易硬化,尤其在一些拧转姿势的练习配合下,能防止血管硬化,使血管弹性,加强心肌的营养。 瑜伽有氧运动对呼吸、消化系统的功效 1.3.1瑜伽有氧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功效 瑜伽有氧运动中呼吸法很重要,瑜伽的呼吸方法是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结合而成(瑜伽称之为“完全式呼吸“)。能提高循环系统的功能效应,从而达到健身防病的作用。 瑜伽有氧练习时呼吸要求“沉静稳定,匀细深长”,行气中要求“气沉丹田”(腹式呼吸)、气宜鼓荡,膈肌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不断地改变胸压和腹压,而增压与减压的结果使得内脏得以按摩,毛细血管得以反射性扩张,胸压的规律性变化及呼吸的缓深,使得呼吸器官本身得到充分的血液供应,从而改善其健康状况,瑜伽呼吸法中的“腹式呼吸”使呼吸肌得到锻炼.加强呼吸深度,保持肺组织弹性,增加胸廓活动度和肺活量。瑜伽有氧运动的呼吸练习可使肺泡有效通气量增加,气体交换良好,在呼吸次数明显减少的情况下,同样能达到呼吸生理要求,满足机体对氧气的需求。 由此可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经常进行瑜伽锻炼就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肺组织的弹性和胸廓的活动力度,增强肺通气和换气功能,提高机体对氧的摄入和利用,缓解肺动脉高压状态,从而阻止或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健康水平。 瑜伽运动对消化系统的功效 消化系统是在植物神经系统直接控制和调节下进行生理活动的,瑜伽运动特有的呼吸形式,可直接加大膈肌活动幅度,人为地改变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兴奋强度。练习瑜伽时,腰部的动作较多,通过活跃了腹腔血液循环,进而促使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瑜伽有氧练习,可使唾液分泌量增加,唾淀粉酶的活性增加.促进食欲,唾液中的溶菌酶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有明显提高,有利于增强人体抗病能力:有实验研究表明,练习者胃液分泌量、胃液酸度和蛋白酶含量均有增加趋势,另外,瑜伽运动对肠胃还有双向调节功能,使胃肠蠕动亢进者变缓:而对胃肠蠕动出现病理性运动迟缓者.可使胃肠蠕动波动加深、节律加快、肌张力提高、胃排空加速,从而有效地消除积气,保持人便通畅,起到防治便秘和神经性腹泻等消化道疾病的功效,又由于腹腔活动幅度增大,对肝脏有按摩作用,可以消除肝淤血,改善肝功能。 1.4瑜伽有氧运动对运动系统的功效 1.4.1瑜伽运动对肌肉的功效 瑜伽运动是典型的有氧运动,它动作缓慢,没有明显的爆发和跳跃动作,非常适合老年人的身体情况。在整个过程中肌肉和关节在多种角度下完成一系列近于静力性的等张练习:并且瑜伽的动作又以较慢的速度进行,因此膝屈伸肌群的负担较大,长期练习能发展下肢骨骼的支撑力和肌肉体积,从而增加下肢肌肉力量和耐力,并能适应各种负担不同的姿势,保持平衡和稳定。从运动实践看,在对经过短期(16周)瑜伽练习和长期练习(3年以上)的60岁老人的屈伸膝关节肌群力量进行标准化、定量化测量发现:短期组在自身运动前后,各项肌力指标.除屈伸肌爆发外,均出现显著差异。由此可见,短期的系统化瑜伽有氧练习即可明显地增强运动肌肉的耐力,长期练习瑜伽有利于下肢肌肉力量的提高。142瑜伽有氧运动对骨骼的功效 由于瑜伽有氧运动对消化、呼吸、循环等系统机能的提高,使得骨骼得到充分的营养供应和吸收,从而改善其功能,经常进行瑜伽有氧运动有助于减缓老年人骨质疏松进程,尤其对重骨骼的效果明显。此外,瑜伽有氧运动可改善肌力,对减缓骨质疏松有反馈作用。 15瑜伽有氧运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功效 瑜伽运动对神经系统机能的改善起着重要的作用,瑜伽有氧运动中很注重“以心行气”、“以意领气”及“气意配合”等意念活动,练习者通过意念活动,可排除杂念,净化思绪,使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引起肌体某区域兴奋,其它区域进入保护性抑制状态,使人脑皮层得到安静休息,平衡人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机能,降低交感神经紧张性活动,安定心神,消除疾病在人脑皮层引起的病理兴奋,通过对某些中枢神经系统部分机能失调所导致的神经衰弱、失眠、健忘者进行一段时间易筋经练习,经观察与测试,发现以上症状均得以不同程度的减轻,其结果表明:瑜伽运动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的意念活动可使人脑呈现出节奏性的活动,练习瑜伽可使脑波向良好方向发展,有利于锻炼中枢神经系统,起到防老抗衰作用。 2结论与建议 21结论 瑜伽注重身心合一,通过体位法、呼吸训练及意识冥想等,不仅可改善健康水平,且对于神经系统、内分泌、消化、心肺与免疫等诸多系统均有积极功效,对于身体患有疾病的个体,这种静态、无;中撞性的属性更是适合:除了身体上的好处外,藉由内分泌、肌肉、呼吸、社会关系等机能而有助于心理功能的提高,进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身心得以松弛。 瑜伽不仅能调节、增进个体的生理机能,亦具有提高心理情绪的功效,对增进健康极为有利,并且因其所需的空间、器材简易,静态、无竞争性的属性更是老少皆宜,值得推广。 2.2建议 瑜伽练习需在空腹时进行,可以选择清晨、傍晚或晚睡前进行,最好能选择一个洁静避风的环境,在宁静的氛围下,舒畅的心情,才能沉淀内心,排除杂念,静心修习。 练习时要用意而忌用力,用意念来引导动作以达到精神和肌肉两方面的锻炼,整个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不要边练边与人交谈,以致失去锻炼的功效。同时,应尽量自然放松、柔和、缓慢,保持自然顺畅的呼吸。避免憋气、强迫用力导致的心跳增快等副作用。 练习瑜伽要循序渐进,随其自然,力所能及,适可而止。千万不要盲目攀比,贪图进步快而强迫自己完成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姿势和动作,否则将是得其反,造成不必要的身体受伤。 3结语 通过上面的阐述,我们己经了解到瑜伽有氧运动可提高人体各系统的机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从而增强体质、延缓衰老。瑜伽起源于四千多年前的印度。最初是印度哲学的一个分支。随着后来瑜伽练习者对于瑜伽的探索与练习,使其成为了今天拥有多种练习途径和方法的强身健体、修身养性、保健康复的锻炼形式。

323 评论

相关问答

  • 呼吸内科题目论文

    心内科由于疾病变化快、病种复杂,护理更有其特殊性,心内科的护士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内科心理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资料与 方法 1

    缘来是你69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毕业论文呼吸机

    一般有这么几种,1、搜集病例,查文献,资料分析,统计学处理,讨论,结论。2、个例报道,查文献,病例分析,讨论,结论。这两种是最易常见的方法。谢谢

    细细粒的宝贝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呼吸机销售趋势研究论文

    呼吸机发展历程 呼吸机是当前大型医院必备的抢救设备,是延长病人生命为进一步治疗争取宝贵时间的重要工具。 它通过机械装置根据不同的治疗目的,为呼吸功能不全的危重病

    飞龙在天wxd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呼吸新鲜空气的研究进展论文

    分析原材料传达了两层意思:第一层的含义是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第二层的含义是人必须拥有美好的梦想。 原材料揭示了命题者的意图,考生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写作:(1)梦

    燕yan燕yan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呼吸系病论文题目

    循证护理实践证明了护士自身价值,使护理活动更加科学化、专业化,为护理学科提高权威性、独立性,促进学科发展提供机遇。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呼吸内科护理论文,供大家参

    誓吥錵訫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