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84

芬琳漆厦门站
首页 > 学术期刊 > 驳论文训练题目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A明天你好!

已采纳

除了一些日常必需品,大学生在时尚方面的需求也有所增强,大牌口红、精华、生发仪和洗发水,几乎是女生们行李箱里的标配。大多新一代年轻大学生似乎对时尚非常敏感,他们热衷于赶时髦——用最新款的手机,穿“潮流”的衣服,听最流行的音乐,买高级的化妆品,极力寻求明星的影子等。除了基本的生活消费以外,还会进行一些显得自己“更时尚”的额外消费,探索他们眼中的“时尚美”。但究其根本,如今大学生所讲究的外在时髦就是真正的美吗?在这个“流行时尚”被宣传得铺天盖地的时代,社会的目光也转向了“个性、时尚”,思想活跃、喜欢追求新鲜事物的大学生也在紧跟时尚的潮流,抓紧成为流行时尚的风向标。他们从网络、杂志报纸、电影电视中了解到各种各样的时尚信息。不论是“欧美风”还是“韩潮流”,新的文化概念或是新的信息所带来的新的“时尚”观念,都可能得到大学生的模仿和表达。他们既希望“求同”追随大潮,通过对共性的顺从获得心理的安全感;又想要“存异”,以显示与众不同,而后获得精神上的优越感。这说明,新一代的大学生懂得了在奋斗之余还应该享受生活的深刻道理:想把自己装备得合心合意,使得追求时尚成为一种精彩人生的方式。只是他们片面的把追求时尚当成了追赶大流,是被动的赶时髦,他们的表现并没有渗入自己的品位和爱好,只是一味地随波逐流。调查显示,目前“社交与娱乐”和“形象消费”已成为大学生群体消费的主要方向,碍于面子、攀比心理等因素使他们总想紧跟大众步伐、追赶时髦,甚至进行一些人情往来。这种过度的铺张浪费和不合理地增加家庭压力的做法,这对于家境好的学生来说或许不算什么,但对家境相对困难的学生来说,这无疑会成为一种负担。况且大学生应该把精力集中在学业上,而非随波逐流。所以,在时尚面前,大学生一方面不仅要克服攀比心理,避免盲目甚至极端追求;另一方面还应重新定义审美的标准。从大学生自觉、自愿参与追求时尚的真实心理出发, 高校应采取引导工作,对学生进行审美方面的思想教育。其次,关心并了解其心理动态,解决其最关心的问题。事实上,每一种美都有它客观的标准,而时髦单单只是一种“暂时”的潮流,它反映了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对于美的看法,并不是说时髦就是美。

257 评论

悠游肚肚熊

适合写驳论文的题目:个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

解题思路:

答:各人自扫门前雪 莫管他人瓦上霜 《古今谭概》里“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一广为流传的成语的寓意是,只管自己的那一份,不管别人事情的那种个人主义、本位主义的思想和行为;以此讽刺只顾自己,不管他人的人。

正其意理解,就是既要管自己的那一份,又要管别人的事情。这是积极的、健康的意义,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但是,我想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尤其在体制转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对这一成语前后两句不能相提并论,而应分开强调。首先应该强调“各人自扫门前雪”,以强化人的责任意识和责任感。

答:“ 个人打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是典型的自私自利,典型的个人主义,典型的“万事不求人”,是极端的个人主义。

人们共同居住在同一个世界,应该互相照应,彼此关怀,一处困难,八方支援,才能顺利度过难关,否则,当有朝一日,自己遇到灾祸的时候,别人怎那么你帮你呢?这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主义大协作精神。

285 评论

相关问答

  • 思维训练研究论文题目

    作文题写作文。日记要天天记,日记,日记,天天记。

    爱宇冰冰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军事训练课程论文题目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

    xuzhenying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驳论文训练题目

    除了一些日常必需品,大学生在时尚方面的需求也有所增强,大牌口红、精华、生发仪和洗发水,几乎是女生们行李箱里的标配。大多新一代年轻大学生似乎对时尚非常敏感,他们热

    芬琳漆厦门站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排球训练论文题目

    篮球吧..我比较熟悉这个~不知道国内的大学生论文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就仅供你参考一下吧~我正好在写中国篮球非职业的职业化,基本上是最近这几年CBA的发展模式产

    Miss乔大小姐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运动训练毕业论文题目

    学术堂最新整理了三十个好写、新颖的体育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1、 "健康中国2030"契机下对民族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传播路径探究2、 文化视域下中华民族传统

    思得不瑞奥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9